关于碳排放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碳排放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纺织工业;给排水设计;目标;思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合理选择给排水系统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纺织工业在提高和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纺织工业给排水设施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的给排水设计思路应充分满足纺织工业给排水的要求,达到环境保护和防治水污染的要求。
1 纺织工业给排水设计目标
根据企业规划、环境保护要求,污水利用、水质水量的变化、地区气候及水文资料、企业的水质状况及地区的自然状况,做到充分利用资源;并保证纺织工业生产的可靠性、操作性、灵活性和稳定性,使企业运行在最经济、环保的环境中。
2纺织工业给排水设计思路
2.1排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由于分流制是排水系统增加了一套管线,但相对合流制管径变化小,且合流制污水处理厂比分流制造价高,总造价相差不多。从初期投资看,分流制可分期建设,节省初期投资,又可缩短工期,发挥工程效益快,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2给水采用循环给水。
2.2.1循环给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不过大多为供水量大、用水点少的情况,甚至采用一泵一机的供水,系统简单,而纺织工业生产企业循环供水系统通常单台设备的用水量小,用水点多,安全供水要求高,若考虑不周,将设备损坏事故,对供水造成影响。
2.2.2设计者对纺织工艺和设备性能的特点应充分了解,考虑供水管的特点,避免设计的水压降过大,致后面的设备水压,甚至负压、无水可供的情况,设备损坏。设计此类循环给水系统,应慎重考虑供、排水管的平衡,并应在进、出水管处技术措施,以系统运行的安全。
2.3从维护管理方面。虽然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线较多,但管径变化小,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均匀,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质变化水量变化小。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2.4环境保护方面。全部污水都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效的保护水体免受污染,做到比较灵活,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排水处理规范要求,确定排水系统体制的发展方向。
3 管道水力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污水管道连接方式
3.1管道水力计算注意的问题:
3.1.1选择合适的控制点,以控制整个系统深埋。在设计中控制点很明显是污水管段的起点埋深;起点埋深偏大,就会导致下游管道埋深增加,增加工程造价;起点埋深偏小,那么厂区汇集的污水就不能顺利的排人污水管道,达不到设计的目的;
3.1.2注意管道坡度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在地面坡度较大的地区,管道坡度应与地面坡度基本一致;在地面坡度较小的地区,管道坡度应该保证污水的及时排出。
3.1.3在适当的地方设跌水井。
3.1.4在旁侧管道接入干管时考虑深埋和流速问题。由于污水管道主要靠重力流排出,因此旁侧管道内的水面标高应该高于干管的水面标高。
3.2污水管道的连接方式:
3.2.1管道早检查井没连接,一般为管顶平接。
3.2.2不同管径也可以采用水面平接。
3.2.3在任何情况下,进水管底不得低于出水管底。
3.2.4地面坡度大的地方采用管顶平接。
4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4.1根据棉纺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碱度、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速度极为缓慢的有机质、染料色素以及有毒物质等。
4.2根据棉纺印染各加工工段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可以了解相应排放废水的水质及其成分,这是选择废水处理方法的依据,更是找寻工艺改革、清污分流、原料再利用等一系列清洁生产方式的重要依据。许多成功的实例说明,结合生产工艺的改革,可以杜绝原料的流失和浪费,而很大程度上减轻后续废水处理的难度。同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处理效果因印染加工工艺采用不同的化学品(尤其是采用不同的浆料和染料)而相差极为悬殊。对于同一种纤维原料,所使用的化学品成分决定了废水的性质。在回收利用方面,可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利用。
5 纺织工业给排水系统设计措施
5.1给、排水管道采用大阻力、同程式系统大阻力、同程式系统、在供热、空调专业应用较多,在给水构筑物中也有应用,如采暖、热水供应、空调和给水的大阻力快滤池项目等。这类工程均有出水点要求严、用水点多、出水量少的特点。纺织生产企业循环供水系统的特点最与此类似,适宜于此类技术移植采用。即将进、出水水管的管径偏大采用,理论上使进、出水干管从起至终点的损失趋近予零,阻力主要在没备;管道配置中考虑先供水的设备先提供排水,后供水的设备后排水,尽量使水在管道中流经的距离近似相等。配置能进、出水管平衡,供水水量仅随支管管径大小而变化,避免了负压、断水的情况。
5.2设备进、出水连接管分别设置阀门、表。由于市场经济的多样及原料供应等多种的原因,纺织工艺流程和产品种类的因素,在设备的进、出水连接管上分别设置阀门和表,可随时了解工况,可对供水状况微调,并可实测数据,以累积经验,达到纺织工业生产的需要。
5.3安装调速装置。循环水系统担负着纺织企业主要设备用水的供给,输送水流量,电耗较高,如何使循环水系统避免不必要消耗的电力,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为此,建议循环水泵配置调速装置,生产系列的调节循环水泵的转速,使送出流量循环水量符合要求,并使水泵在规定区间工作,尽量调节闸阀消耗能量,不致引起工作系列水量水压的波动。调速设备可采用变频调速、液力耦合器调速和可控硅串级调速等,调速控制可依循环水泵压出管上的流量计读数为控制参数。应尽量设计成在运行时,安装了几台循环水工作泵,只需一台泵调速运行,以节省调速设施投资。
5.4设置供水略小于循环水泵的备用水源。我国电力供应仍紧张,循环水泵不设双电源和应急电源,临时断电在所难免,故需设置供水略小于循环水泵的常高压备用水源。与此配套,还需在供水干管上设置阀门及逆止阀、表和断水报警装置,排水干管上设应急外排旁通管和阀门。工作时,循环泵工作大于备用水源,备用水源供水管关闭;停电时,断水报警系统动作,备用水源开通,即可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束语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纺织工业的建设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纺织企业的用水,而且还与经济效益、环保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相关。目前环境保护问题形式严峻,水资源的保护和控制更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都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控制提出了要求。为此,在拟定给排水系统和水量平衡时,就应以循环水(回水)和分流排放为主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红丽 某纺织印染厂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04期
篇2
关键词:饮料基地 室外管网 质量通病 分析及防治
一些饮料生产基地反映的室外排水管网漏水问题较多,为此我专门对排水管(雨、污、废水)、砖砌井的选材、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进行分析,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实践,我觉得造成饮料生产基地室外排水管网漏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投产后使用后管道破损:
1、产前期调试时车间清洗频繁及生产的不正常导致化学物质排放超出正常情况时的标准,酸碱浓度较高超出了管道材料的耐酸碱度,从而导致管道腐蚀,开始有污水渗漏,一开始可能是局部小面积的渗漏,随着时间推移,渗漏的地方土方下沉导致管道底部悬空,上面有重车行驶时管道肯定会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使用新材料来代替或尝试改进现有管网。
2、使用时由于管理不善车间内本来排废水的地沟内被导入酸碱,前期由于污水井井盖有没有全部盖齐的情况,工人素质参差不齐,会把垃圾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扔到污水井内形成管道堵塞。
二、预留的二期项目接口及市政管道接口未堵住:
新项目施工时大多数会考虑预留二期管道接口及管道井,而这些预留的管道及管道井施工扫尾时往往变成了死角,施工单位经常忘记处理,要不是污水井没有粉刷,要不是就是预留接口没有封死,导致管道内的水都从预留口直排出去了;同时由于排水管与市政接口大多数都是在厂区外,施工单位施工是经常疏忽了,管道接进去就算完成了,接口处封闭没有做,导致管道内的水没有通过市政管道排走而是在厂区边上漏掉了。
三、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导致管道破损、管道井损坏漏水、管道材质达不到耐酸碱要求而腐蚀,基层施工不到位管道井或者管道沉降开裂导致管道及管道井破损漏水
前两个问题都较好解决,关键是第三条是我们施工管理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尤其是我们室外管网施工时间比较特殊,周期较短,要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我觉得一方面我们要合理安排室外工程开始施工的时间和切入点,合理规划好施工布局及施工通道,同时做好与设备到位及设备安装需要的充分沟通,给管道安装流出足够的时间,同时在技术上我们也要与予以加强并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总结和查询有关资料,我觉得要做好室外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治措施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
防治措施:①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②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5)闭水段封口不密实,又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②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③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④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⑤预设排水孔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
(6)闭水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其间难免出现三两次不合格现象。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做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
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井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梯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4、回填土沉陷
产生原因:压实机具不合适;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预防与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
篇3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质量 CDP 现状 对策
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年度报告等自愿披露碳信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是成立于2000年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总部设在伦敦,该项目提供全球自然资源环境信息披露系统,来自80多个国家207个城市的4 500多家企业通过此系统报告、管理和共享重要的环境信息。CDP从2002年开始向全球许多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发出参加碳信息披露调查的邀请。CDP调查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着重提高公司管理层对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注。
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国家环保部门2007年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开环境信息的部门规章;2008年5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明确规定了披露环境信息的相关程序要求和披露方式。
2009年11月25日,在“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论坛”上CDP委托商道纵横首次对中国10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问卷进行结果分析,并且正式了《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2009》。结果显示11家上市公司对问卷进行了填写,提供相关信息的企业有18家。
2011年CDP关于中国碳信息的调查问卷显示,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中46%做出了积极回应,其中11 家企业填写了问卷,35 家提供了相关信息,39 家没有回复,15 家拒绝参与。这100家上市公司涉及到的行业有28个,参与问卷调查的行业有7个。
2014年,我国向CDP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从2013年的32家增加到45家,42家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如企业年报、其他合规性文件等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表现。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企业2014年回复率(45%)处于中等水平,相对高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印度。CDP中国项目主任李如松表示,从上述信息可以表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方面已具备良好基础,政策驱动效果和企业重视水平同步提高并互相促进。尽管如此,在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政策的完善和碳交易市场的成熟方面,我国依旧处于上升阶段。
2015年2月12日,CDP与安永在京共同举办2015年中国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披露项目启动会,对2015年CDP的气候变化项目开展计划进行了分享。同时,启动会了《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现状深度分析》报告,肯定了中国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进步,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碳信息披露情况的对比,指明中国企业存在的差距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比较
(一)国际碳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的一些国家间组织就开始了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探讨,并制定了相对应的一些制度规章去要求企业披露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也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这个项目的实施存在极大困难,在企业提供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从内容到格式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而给调查者对于这些信息的筛选和分析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各自制定了关于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框架,方便了企业披露自身的碳信息,而投资者和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气候变化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从而调整自身的发展步伐,制定发展战略。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作为全球代表性的碳信息调查活动,它的披露框架由碳风险、机遇与战略;碳减排核算;碳减排管理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四个方面组合而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有关碳信息披露的典型范例,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碳信息。(1)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气候的变化给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例如恶劣的气候条件、能源价格上涨和利用率的提高、社会赋予的环境保护责任、竞争对手的关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每个行业的性质和产品不同,相对的由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也不相同。同时,气候的变化带来了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可以抓住机遇,投资新的低碳技术,开发新的低碳产品,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2)碳排放信息的计算。目前,碳排放信息的计算主要包括碳减排会计报告、外部机构的审核、历年碳排放的差异比较、温室气体的排放数量等等。其中还包括每个国家的碳排放数量额度和指定的减排目标数量。(3)关于碳排放的相关管理。碳排放管理体系包括排放强度、减排项目、减排规划、能源的成本等方面。减排的强度是对于企业每年碳排放的减价额度,以及制定的关于减排的措施方法。减排项目是具体的减排实施的总体规划,减排需要的技术、投入、目标等都包括在内。(4)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活动。气候的治理活动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它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还关系到人类的发展。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明确自身的责任,采取应对措施和策略,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碳信息披露分析。
1.我国上市公司对于CDP的回应。回应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调查,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之一。从2011年11月在京的《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2011》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参与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显著差距。
2.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除了回答CDP的调查问卷外,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主要包括: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和碳减排审计三个部分。碳排放核算主要是收集、分析碳排放的数据,从而整理出碳排放的报告。碳排放的管理包括:制定减排的目标、实施执行减排的计划、制作减排的成效报告。碳减排的审计是针对碳减排的数据审计、碳减排的信用鉴证和碳配额的交付审计。
三、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1.我国对于CDP的调查反馈率和信息的提供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只有5%的上市公司给予了回答,2009年的回答率为11%,并且有18家上市公司提供了自己的相关信息,2011年46%的上市公司做出了回应,而到了2014年回复率为45%,每年的回答质量和提供的信息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如表1所示。从对于CDP调查反馈率的逐渐增加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的变化逐渐加深了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公开自身碳信息的观念和意识逐渐形成,不仅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同时更善于抵抗风险和抓住机遇。例如,对于国家号召的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是只当作一项政策和规定来执行,而是通过技术的改革创新把它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的发展和运营中来,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效应。
2.不同的行业对于CDP调查的参与态度大不相同。《CDP(碳披露项目)中国报告 2011》涉及到的28个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回复,分别为:建筑与工程、煤与消费用燃料、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银行、运输、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其中银行业共有4家企业填写了调查问卷,位居榜首,如下页表2所示。而未进行CDP调查或者拒绝调查的上市公司有54家,分布在酒店、金属与采矿、建筑材料、航空、化学制品、经销商与贸易公司、餐饮与休闲、金融服务等行业。银行业参与CDP调查的次数最多,数量最高,原因在于:银行业是低碳排放行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密切并且样本比较稳定。金融行业与信息产业对于CDP调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碳信息的披露中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创造新的效益,带动其他行业碳信息的发展。而一些高消耗的上市公司参与度相对较低。如图1所示。
(二)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碳信息披露的动力。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完善,上市公司缺少政策支持,碳信息披露质量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关系、技术力量的限制、资金投入的限制等使得上市公司自身对于碳信息披露的动力不足。(2)信息保密问题。企业对于碳信息披露相对比较谨慎。环境问题是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企业对于这些数据的披露容易进行筛选和隐瞒,尤其是上市公司,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大,社会影响力也较大,不愿积极地披露碳信息的相关数据。(3)缺乏对碳信息数据的审计。由于碳信息的牵涉范围较大,关注度较高,而上市公司对于碳信息的披露相对随意,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我国也没有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这些数据进行核实和审计。(4)上市公司没有关注气候变化的专门机构。从CDP调查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许多上市公司没有成立相关的部门来负责碳信息管理,有的明确拒绝参与这个调查,有的则是相互推脱,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披露产生了较大影响。(5)没有统一的披露准则和规范体系。为了使不同行业的数据具有可比性,CDP调查问卷中涉及到了上市公司如何计算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和流程,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没有进行回答,还有的上市公司表示现阶段没有相关的数据规范体系。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还是把碳信息的观念停留在认识了解的基础阶段,而没有把规范计算和披露事宜付诸实施。从CDP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数量稀少,难以进行分析研究,而且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充分、不真实的情况,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对于碳信息的统计计算至关重要。
四、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碳信息披露涉及到会计信息的公开。会计信息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管理信息,会计信息的公开使得这些信息具有了公共性质,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使用并没有给信息的提供者带来相对的补偿,并且需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这些特点使得企业之间出现了信息的不均衡状态,获得信息较多的企业会获得一些超额的信息回报,根据这些消息调整自身的战略,往往会给信息披露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信息披露者对于需要披露的信息会进行相应的筛选、修改,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披露,这些信息数据就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权相对弱化。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使得内部的相关信息被公众所了解,不同的人群所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同,造成了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大股东的信息优势会伤害到未及时得到相关信息的中小股东的权益,造成企业内部、股东之间的矛盾激化,内部动荡,影响了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施。
(三)巨大的利益诱惑。碳信息披露使得社会大众的目光紧紧盯在了企业身上,企业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环境气候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改进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投入新的力量、新的技术进行研发。研发需要很多的投资,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较大的进展,获得较大的利益。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愿意去改变目前盈利的生产模式,转而去投入新的未知的生产领域。
五、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碳排放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政策实施的重要前提,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执行实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一部完整的关于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法律。此外,针对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应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可以据此来提供相关信息,减少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也保证了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准则,搭建碳排放信息的公共披露平台。碳信息披露需要的是精确、可靠、真实的数据,不然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碳信息的披露、量化管理就很难实现。从社会责任报告(CSR)中不难发现,我国的相同行业、相似行业的披露口径并不相同,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碳信息难以对比,信息的利用价值大大减弱。此外,我国也缺少碳信息披露方面的会计规定,缺少统一的披露标准,碳交易中的相关信息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严重影响了我国碳信息披露的进程。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据规范体系来进行上市公司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研究。我国可以借鉴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统计标准,探索适合我国上市公司情况的核算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参与CDP调查的数量较少,大部分上市公司是通过自身的年报、官方网站、社会责任报告(CSR)等渠道进行碳信息披露,我国还未建立起一个专门的渠道来这些信息。应要求上市公司不仅向政府部门信息,还要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开,需要像正规的财务报表那样接受第三方的审查。
碳信息披露是基于数据的披露,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持,就没有进行合理统计、分析研究的可能。CDP是国际间的调查组织,不一定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大环境,也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其中涉及到的数据框架条目、计量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我国上市公司,我们需要做的是借鉴和创新,而不是生搬硬套。目前,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准则,搭建碳排放信息公共披露平台至关重要。
(三)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与审计体系。社会监督需要由第三方的权威机构来执行,比如说由一些比较知名的律师、著名的律所来担当,由于这些人、这些机构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对于我国的制度规章、上市公司的内部机构和外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邀请他们来向我国上市公司宣传普及碳信息的相关知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碳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比较恰当。在上市公司披露自身的碳信息后由专门的审计部门、专业的人才对这些信息进行真实性的分析并作出排名。另外,公众和政府极其关注环境信息,他们的注视推动了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步伐,大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是为了迎合政府的政策和公众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公众知名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扩大对于低碳信息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更为直接详细的低碳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使命感,监督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
(四)上市公司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碳信息的披露中来。从CDP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参与程度不高,积极性不大,参与的上市公司以大型央企为主,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参与碳信息披露的很少。我国上市公司对于碳信息披露认识不深,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把节能减排当做一种口号,当成一种负担,并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回应。但是气候环境恶化严重,低碳行动刻不容缓,上市公司必须以积极的姿态来参与其中,主动披露碳信息,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创新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五)加强政府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监管作用。首先,政府部门是环境治理的主导部门,但是单靠政府是不能完成治理环境的。政府应该鼓励上市公司对于碳信息进行披露,政府的大力宣传、教育、协助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强对低碳行动的认识,增强上市公司的使命感。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去鼓励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例如,对于一些较完整地披露了碳信息的上市公司提供一定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帮助其获得优惠的贷款等等。再次,对于上市公司的碳信息进行独立的审计,制定完整的审计标准,规范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上市公司进行奖励,对于一些做的不好的、信息披露不真实的上市公司加以严惩,可以邀请其他各个方面的组织、个人、媒体来共同监督这项工程,以此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发展进程。
六、结论
虽然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环境信息的逐步披露也是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碳信息的披露状况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还没有明显的提升,披露的内容也相对散乱,没有一定的规范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碳信息的披露缺乏相应的规范准则、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难以取得较大的突破。这需要上市公司、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使碳信息的披露越来越透明化、规范化。S
参考文献:
[1]张彩萍,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于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3):77-80.
[2]郜东芳.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穆利萍.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11,(7):58-59.
[4]简丽霞.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5]谭德明,邹树粱.碳信息披露国际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11):45-46.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技术壁垒 碳足迹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活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在世界范围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已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尤其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全球碳交易市场迅速增长。
本文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新壁垒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大调整,它对国际贸易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在商品贸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比重下降,低能耗、新能源产品比重逐渐上升;其次,已经开始进行低碳转变并拥有低碳技术的经济体,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也变得益发有利;第三,低碳经济催生的低碳技术革命会掀起低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转让,推动国际生产力发展。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碳经济尽管为各经济体带来了发展的巨大机遇,但其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和推动,尤其明显。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且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各经济体之间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为全球模式,经济角力从而演变为政治博弈。英国是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欧盟也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而美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中的尝试也是投入巨大,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本次“洗牌”获得该领域的世界话语权。因此,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单边贸易措施与多边贸易规则的潜在冲突,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有关低碳经济的主要贸易壁垒为碳关税、碳足迹。
碳关税,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内引入了碳税,与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制度等共同控制碳排放。然而,碳关税的征收实际上不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且单边主义的国际贸易壁垒行为极易造成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引起国家间的经济甚至政治问题。
碳关税容易引发贸易战,不利于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有机融合。笔者认为,从国际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碳足迹将是长期存在,且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和营销革新的非关税壁垒。
碳足迹、碳标签与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成与发展
“碳足迹”的准确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定义是“碳足迹一方面为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所排放的co2总量;另一方面为某一活动过程中所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总量,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组织、政府以及工业部门等”。
当前,碳足迹应用较多、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主要就是产品碳足迹。产品碳足迹是一个实用的衡量指标,其是指一个完全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直接及间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度量,以二氧化碳质量当量为单位。通过核算产品碳足迹,可以了解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排放热源,从而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计划。此外,通过对产品的环境影响之一的温室效应进行量化评价,也可为比较同类或是不同类别产品的环境绩效和环境成本提供依据。
产品碳足迹具体到国际贸易中,就是目前热议的碳标签。碳标签是指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数值表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的乐购实行为期两年的环保计划,陆续为该店20种自产商品贴上“碳足迹”标签,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商品从开始加工到摆上售货架这一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消费者进入乐购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环保理念,查看商品“碳足迹”标签,采取绿色购物行为。而零售企业老大沃尔玛也已与30家供货商试行碳标签计划,包括dvd、牙膏、香皂、牛奶、啤酒、吸尘器、汽水等项目。目前,已经启动碳标签的主要经济体有英国、德国、日本、瑞士、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泰国以及法国(见表1)。
随着碳标签的出现和发展,其将成为国际贸易新壁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长期存在,影响深远。首先,发达经济体或已经试行碳标签的经济体,将会继续致力于发展并完善碳标签体系,并通过国际经济秩序、金融体系、贸易格局、政治力量等在全球推行。考虑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随着碳标签应用范围的加大,我国今后将面临更大挑战。其次,碳标签的推行需要建立碳足迹核查体系,并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详实数据,明显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碳标签的存在,是以碳足迹核查为基本条件的。碳足迹核查,不仅需要按照ipcc公布的国际现行通行做法,而且在实测过程中需要建立非常多的指标测量子体系,根据实测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最后还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花费时间长,操作难度大,耗费成本高。最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之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环保意识较强,所设置的环保法规、政策与措施相对严格,碳标签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新壁垒,成为环保准入规则,导致绿色贸易保护主义。
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低碳壁垒的策略
(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谈判以争取国际话语权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旨在评估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分析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于联合国通过,是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对付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kp)》(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在日本京都制定并达成。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旨在解决“后京都时代”的国际公约与协议问题。在上述几次关键会议或事件中,中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越来越有话语权。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每次参与国际会议或国际谈判,总会遭受各方的巨大压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迎难而上,通过其它双边组织或多边组织,通过其它经济、贸易、政治手段实现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避免他人制定游戏规则后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
(二)研究探索碳标签体系建立规则且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
碳标签的计算依据与方法来源于碳足迹,国际上目前常见的标准主要包括欧盟的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英国的pas 2050:2008、日本的tsq0010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的iso14067等。其中,pas 2050是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的,其是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标准,是全球第一部产品碳足迹标准,为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评估和比较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标准化方法。由于英国标准协会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创始会员,而且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并公布的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国际标准,如iso14064-1、iso14064-2、iso14064-3等均来自于英国标准协会更早制定并公布的有关版本,因此,关于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并预计于2012年正式公布并执行的关于碳足迹核查的国际标准iso14067实际上仍是以英国标准协会的pas 2050为蓝本。但是,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金融、贸易中所处地位决定了其目前使用的自己制定的碳足迹核查标准将来可能折衷到iso14067中。在此关键时刻,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研究并探索符合中国自身国情和实际利益的碳标签体系及碳足迹核查标准,然后通过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在碳排放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其折衷到国际标准中去。
(三)优化产业结构且加强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国,不管是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还是在国内完成降耗减排的重要历史使命,均具有极大意义,且我国如能通过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实现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局面,在国际上的谈判压力将骤减,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将大增。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已经进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其分解出的具体定量指标也进入各省“十二五”规划,成为指导我国及各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目标。我们应借此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优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对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此外,必须把出口增长竞争优势转变到依靠高新技术层次上来,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效率的研发投入,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国家贸易政策调整优先向竞争力导向转变。
(四)制定相应国家标准并建立相应机构
我国应在国家层面标准对于碳足迹核查、权威认证机构的设置、咨询服务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碳标签的核证与颁发等进行相关指导,通过建立国家标准实施约束,通过建立碳标签计算机构、结果核证机构和颁发机构来执行。首先应建立国家层面的权威管理与授权机构,能够授权独立第三方机构来对碳标签进行核证和颁发。
篇5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的一项重要解决方案,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简称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形成,使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条件下,从短期来看,碳金融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刺激金融市场的复苏,对于全球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期看,碳金融能够催生经济从传统高碳模式过渡到新型的低碳模式。随着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及其他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碳金融必然会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1碳金融的含义
关于碳金融,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自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ClimateExchange,ECX)2005年陆续推出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后,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影响投资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从而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按照世界银行自2002年始已连续出版8年的《碳市场现状和趋势》给出的严格定义,碳金融指为购买产生(或预计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项目提供资源(WorldBank,2009),其定义限定为碳减排项目投融资,应为碳融资,所以狭义的讲,碳金融指以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广义的碳金融则指泛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现阶段国内排放权交易所和环境交易所尚未开展碳期货和期权交易,金融界尚未大规模介入碳市场。
2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碳金融市场及业务发展相对落后。国际银行的经营方式多位混业经营,因此其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方式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信贷,更多样化的方式为金融的衍生品,比如期权、期货、基金、债券以及对低碳清洁项目的直接投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不能进行投资业务的,所以这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减排机制中,即联合履约(JI,第6条),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以下简称CDM,第12条)和排放贸易(ER,第17条)。中国所能参与的只有CDM一个。目前商业银行业不能从事投资业务,由于我国的银行目前实行分业经营机制,因此,商业银行也绝对不能进行股权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涉及碳金融领域最多的还是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方面。除此之外,只有少数银行(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发展了CDM咨询中介及相关项目,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碳金融业务较为单一,但是CDM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测,发达国家在未来的三年中将需要通过CDM项目购买约合2亿-4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才能完成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承诺。而我国目前可提供CDM所需项目的一半以上,约合1亿-2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在这种机制下,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数十万亿美元的融资机会。尽管200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肆虐全球,但是我国CDM项目发展不仅没有受到阻碍,反而呈现跳跃发展势头。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网站显示,截至2010年2月19日,全球共有2055个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批准的CDM项目,中国占了748个,占36.4%;全球平均年CERs额度344,057,077吨,中国占59.28%。我国在CDM项目数量及CERs额度上都在世界上处在领先位置。由此可见,我们国家银行业在碳金融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开展的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及项目业务能力,在未来很难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业务上相抗衡,这对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长春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制约因素
3.1碳金融的发展缺乏总体的构想与设计碳金融的培育和发展必须以政策、技术和资本的一体的框架来支撑。目前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欧、美、日等金融发达国家实际掌控了相关标准的制定权,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以及碳证券、碳指标交易、碳基金、碳期货期权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而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我国低碳经济及其碳金融的制度、体制、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业务标准、运行规则等有所研究或涉及,但仍缺乏总体发展构想与规划设计。
3.2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在当前的碳金融国际市场上,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体的项目具有交易规则复杂、项目开发程序繁琐、交易风险较大等特点,为此一般的风险评估机构很难具备此类项目的评估及开发能力,由于中介机构整体的经营现状,很多机构为了某些利益,必然会提供一定的虚假信息,这无形中变加大了整个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完善中介机构的评定以及第三方核准机构的建设。由于这些工作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国际碳金融的相关经验,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对相关交易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这些都减缓了我市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进程。
3.3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碳金融业务相比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它是一个与环境、政治、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因此,碳金融及其创新存在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必须履行国内、国际两套程序,经过多个机构审批和技术认证,一个项目从申请到批准的周期较长,在如此复杂的审批程序必然会导致较高的费用及成本。此外,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能否达到预期减排效果等,还需要在项目运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放量进行监测核实,由此导致的项目收入不确定性也会加大商业银行参与CDM金融业务的项目风险。
3.4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的缺失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碳金融业务对专业性人才要求较高。碳金融行业是新兴行业,其理论知识体系尚未构建。碳金融业务需要的是具备化工、金融、法律、外语、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是现行碳交易行业的通用语言,CDM项目从法律、法规、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到审核均使用英语,使得对非英语母语的中国金融研究者们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目前我市商业银行综合性人才的储备和积累还不到位,使得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4长春市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践行策略
4.1成立碳金融事业部目前我市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一个单独的部门负责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碳金融市场的开发与推广,碳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该部门的成立,可以首先以CDM咨询收入为切入点,开展CDM项目开发业务;利用目前已有的营销资源,锁定适于开发CDM项目的目标客户,继而采用专业人士全程跟踪的方式,参与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立项、注册等。
4.2探索多方合作推动碳金融市场建设我市的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开展发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障碍,因此更应该寻求更多的合作形式,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具体来说一方面,我市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地与碳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开展合作,采取参与或者入股的方式与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建立联系,同时积极参与到国内碳交易平台的筹建工作中,扭转目前与国外CDM项目买家分散谈判,不具备定价权的尴尬局面。此外,我市的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探索与国际碳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快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过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工作,提升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能力与话语权。
篇6
【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京都议定书金融创新
截至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碳金融没有一个统一而规范的概念,但一般而言,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碳指标交易、直接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的发展,主要受《京都议定书》的推动。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不断创新,交易规模成倍增长。碳金融为金融体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灾害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碳金融的源起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确切地说可以追溯到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公约――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1992年6月,150多个国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为缔约方,应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资金以支付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所需增加的费用,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促进和方便有关技术转让的进行。为落实公约,1997年12月有关国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规定发达国家(《框架公约》附录1中所列国家)在2008~2012年的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较1990年减少5.2%。
为了降低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合作机制:联合履行机制(JI)和国际排放权交易(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交易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JI主要用于发达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的合作减排,允许附件Ⅰ国家从其在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取减排信用。国际排放权交易是针对配额排放单位(AssignedAmount Units,AAUs)的交易。附录1国家之间可以根据国际合约分配到的既定的AAUs指标,在相互之间进行转让,保证达到排放标准。清洁发展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企业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可以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项目的合作,通过碳交易换取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CER),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碳交易获得经济上的补偿,从而提高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
《京都议定书》列出的三种合作机制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从而为碳金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缔约国可以通过购买排放权(包括向另一个附件Ⅰ国家买入AAUs,或者向发展中国家购买CER)来缓解面临的排放约束,降低排放成本。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开发推广低碳信贷。2006年5月17日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国际金融公司开展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合作的首家中资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向兴业银行提供2500万美元的本金以支持兴业银行最高达4.6 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国际金融公司为整个项目提供技术援助。截至2008年2月25日能效融资二期合作协议签订时,兴业银行已经为中国46个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9亿元人民币的贷款。2010年1月,浦发银行了“建设低碳银行倡议书”,明确将建设“低碳银行”作为战略发展目标。此外,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开始重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2.制定低碳信贷标准。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央行、银监会,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同年11月,银监会吸取赤道原则的部分理念,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高耗能、高污染风险,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基础上,也已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信贷政策和判定标准。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出台了碳资产的行业信贷政策,从环保评价的一票否决制、贷后环保专项检查、客户环保信息标识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兴业银行于2008年正式对外承诺采纳赤道原则,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成为中国第一家本土赤道银行。
3.建设成立碳基金。碳基金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对促进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各类碳基金为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专门的投融资渠道,降低了碳贷款的风险,同时,碳基金通过投资碳项目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我国商业银行在碳基金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07年8月,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同年,深圳发展银行推出国内首款二氧化碳排放权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到2008年9月2日到期时,分别实现了7.345%与14.125%的最终收益。碳基金的成立不但为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客户扩宽了投资渠道。
4.参与碳交易平台运作。2008年,我国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迈出了构建碳交易平台的第一步。2009年,武汉、杭州、昆明等环境能源交易所也相继成立。进入2010年,河北、贵阳、吉林等地也先后建立了环境能源交易所。目前区域交易平台主要进行的业务是进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及自愿碳减排项目的交易。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这些平台的运作,包括为交易项目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支持等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碳金融业务认识不足。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CDM项目和碳金融逐渐进入我国,但是由于传播时间有限,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认识到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发展前景,对碳金融的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以及交易规则都不太了解。目前,只有少量商业银行认识到了发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在没有对碳金融业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敢贸然介入。即使那些已经介入的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也相对单一。
2.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才。碳金融业务的有效开展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部门,以完成碳金融产品的研究和设计以及碳金融项目的立项和注册工作,而目前的国内商业银行缺乏专门的碳金融部门。另外,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掌握外语、法律、金融、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而目前我国商业性银行综合性人才的储备还很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性人才的短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动力不足,碳金融业务发展缓慢。
3.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CDM机制下的CER是一种虚拟商品,开发程序比较复杂,交易规则也十分严格,销售合同主要涉及国外客户,合同期限也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项目。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此外,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框架还不健全,咨询、监测、考核办法还不完善。
4.碳金融业务的风险因素多。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一级市场上价格恶性竞争和二级市场上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变动。二是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贷款企业未能及时还款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三是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内部操作过程不规范、运营系统失灵以及操作人员失误等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风险。四是政策风险。随着《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的到期,2012年之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已成为许多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谈判的重要砝码。由于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仅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是否续签,中国是否继续为非附件国家I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对于这种政策风险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气候变化制度谈判的最新进展,以便及时防范。五是法律风险。由于碳金融业务涉及多个国家,会派生出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关于法律适用、地域管辖权等问题。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创新的建议
我国碳金融市场十分广阔。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过2亿吨。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我国市场出售的年减排额达到全球的70%,至少有30亿吨。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规划的实施,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面对如此巨大的碳市场,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尽管国内金融业在推广绿色信贷和开发碳排放挂钩产品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这些碳产品和服务创新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都与我国市场潜力不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碳金融业务创新。
(一)积极开发碳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除了开展CDM项目信贷以及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外,还应该开发各种各样的碳金融产品,以满足CDM项目下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包括开展碳权质押贷款,为具有CDM项目潜质和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办理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利用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租赁中心或者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发展基于CERs的融资租赁方式;开发信托类碳金融产品,为具有环保意识和金融知识的企业建立碳信托投资基金。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快开发各种支持低碳经济的碳金融衍生产品。
(二)建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团队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培养覆盖CDM项目投融资、CERs交易与管理的高素质业务团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成立碳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碳金融事业部,谋划碳金融发展战略,负责碳金融的市场开发与推广,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二是加紧储备碳金融专业人才。碳金融业务不但涉及市场交易、投资咨询、国际金融等金融方面内容的同时,而且对法律、项目管理以及碳专业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就需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只有建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团队,才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和促进中介组织建设
目前我国碳排放业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介组织的缺失。中国作为碳排放权的出售方,与欧洲碳基金、国际投资银行等碳排放权购买方之间开展交易往往缺乏经验,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对项目比较了解的中介服务,这两点严重制约了碳排放业务的开展。碳排放在碳交易机制下被赋予了资产价值,但由于我国的CDM项目分散、中介程序复杂、审核周期长,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等应积极与国外投资银行沟通合作,提供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业务,发挥沟通交易作用。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参加碳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作,为碳排放权二级市场的交易提供便利。
(四)控制碳金融业务风险
目前,CDM项目贷款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商业银行首先应选择那些经济强度好、外部担保强的项目,并且在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银团贷款、分期投入资金等方式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CDM项目的未来本息大多采用外币偿还,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变化的风险。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尽量将不可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对于法律风险,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咨询或聘任擅长国际法律的律师事务所,实现对商业银行有利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管辖。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探索诸如责任保险等商业保险,转移碳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五)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除了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控制自身日常运营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外,还承担着实践绿色金融的责任。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其资金融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通过信贷和投资行为,间接地影响各个企业的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经济从“低碳”向“高碳”转变。商业银行还应建立完整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和决策体系,宣传、实践绿色评估信贷的金融模式。同时要加强新能源信贷的投入,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曾刚,方志宏.国际碳金融: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10)
[2]马骁.发展“碳金融”商业银行大有可为[N].金融时报,2010-01-25
[3]丁玉梅,刘应元.刍议构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J].经济问题,2010(12)
[4]谢怀筑,于李娜.碳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1)
[5]高志新.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J].上海金融,2011(01)
[6]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10)
篇7
【关键词】会计理论;低碳经济;碳会计;研究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会计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其计量单位是基于货币的计量,针对的是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发现新方法,使企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碳会计理论
关于碳会计理论,业界有很多的理念和说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环境价值论
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货币计量假设(环境在传统意义上没有货币计量价值),那么在会计系统中就没有与环境相关的费用开支。事实上,企业应当对环境价值进行深刻的理解,从效用心理评价视角分析人类对于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价值论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环境对人类的作用非常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基于生态环境;既要生理上亲近自然,又要在精神上向环境索取。第二,环境资源稀缺。地球上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尤其在气候资源层面上,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碳排放权之争上。比如,“低排放”企业向“高排放”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环境资源的等价交换;在此过程中,也就产生了价值,这一理论使得企业正确计量环境资源。同时,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将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计算成企业的成本,即投入量、产出量,因此这一理论也就成为碳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2.可持续发展论
1987年,WCED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理念,其要求在满足现状的基础上,还要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经济发展改变了高污染、高消耗现状,使社会经济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发展模式也转变成了低碳经济形式,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力。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合理的使用现代自然资源,并且达到既能发展经济又可确保生态之目的。第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肯定了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价值性,而且其要求也因此而体现出来。事实上,可持续发展论更加关注的是环境潜力的培植与发展,不以后代子孙的资源消耗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确认、计量和控制环境资源。碳会计的应用,既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又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决策的做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国内碳会计理论实践问题分析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包括上述两种主流观念在内的碳会计理论实践过程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碳排放方面的法律规制不健全
从西方碳会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可谓超前,而且丹麦、德国以及瑞典和英国等国家于1990年就开征碳税,对很多高耗能产品制定的能源消耗标准近乎苛刻。反观国内,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碳会计法规。实践中,仅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其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在碳会计研究初始阶段,由于缺少法律规制的约束,企业在碳会计规划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理论参考和法律支撑,因此碳会计相关的要素确认、计量以及核算等,都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2.监督乏力,激励机制匮乏
目前来看,政府可采用的激励方法主要集中在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并且从政策上扶持低碳经济,推广碳会计。在此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即财税,以此对企业补贴、投入。采用多种税收手段和方法,特别是优惠税率,可以有效减免税率,从而为低碳企业、碳会计企业减轻税负。然而,目前国内政策扶持力度有所减小,加之企业实施低碳会计的决心不够,以致于企业在推广和发展碳会计过程中的驱动力不足。由于缺乏监督和持续的激励机制,因此第三方机构以及民众对其默然,以致于国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缺乏碳会计人才
碳会计属于边缘学科,这决定了其必须有大量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比如涵盖了会计学、环境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在该种情况下,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与本职(会计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懂得环境、生态学以及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情况下,碳会计理论的建立与实践,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就当前国内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碳会计综合型人才非常的匮乏。
4.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
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对实务工作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碳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导致其实证研究无从开展,碳会计也只是一纸空谈而已。虽然碳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但国内碳会计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开始于几年前,国内对于基础知识方面的认知也没有达到一个统一高度,理论研究过程中尚未形成可靠的权威论,碳会计研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建立碳会计理论体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建立健全法律规制,设定正确的碳会计目标
碳会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颁布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完善与环境保护密切关联的制度,以此来明确企业因环境破坏而承担的责任。基于严厉的处罚约束,使企业不敢铤而走险,三思违法成本。需求要求的是,只能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方可做到有法可依、必依。同时,财政、税务部门还要结合当前的国情、企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准则与碳会计制度,从而使碳会计计算更加的规范,精确碳会计信息披露建设,从而为企业碳会计处理提供操作规则和指南。
2.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益的最大化,实践中部分企业会牺牲环境去追求利益,以致于企业对社会表现出外部不经济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鼓励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改进设备和技术,政府、社会对其进行监督,其中可采用惩罚手段。完善和健全监督机制,政府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严格执法,并且加强政府作为服务和监督部门的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体系之中,并且设立第三方机构,独立鉴定企业碳排放情况,广大群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举报;监督机制中也应设有奖惩措施,对不按法律排放、不进行碳会计核算披露的企业,需采取惩罚措施,通过加大违法成本的方式,规范企业的行为。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使低碳会计实施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财税调控上的政策扶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3.加大碳会计人才培养力度
碳会计理论建立与实践,离不开综合型会计人才。建议各地高校、税务师以及会计师等,着重培养碳会计综合型人才,使他们既要掌握经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会计基本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且在其中适量加入碳会计方面的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为碳会计人才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这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全面推动碳会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碳会计理论只是雏形,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实践中,应当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立足国内资源现状,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会计理论体系。通过结合环境条件,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更好开展环保低碳项目,应当先建立完善的碳会计理论体系,并且加强实践应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涉及多个集团和企业利益的碳会计理论和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必须搭建碳会计框架,构建碳会计理论体系。碳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中应当以碳排放权作为核心,构建一套从碳会计概念、确认以及计量到最后的信息披露为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颖; 田蓉.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想[J]绿色财会,2015(10).
[2]战留洋; 周子元; 梁文.低碳经济下会计体系的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3).
篇8
关键词碳生产率;空间趋同;集聚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04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07
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经济奇迹”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遵循渐次推进的模式,希望靠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带动内地经济的增长。虽然各地经济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的良好愿望并未实现,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仍然是不争的事实[1]。另一方面,传统经济赶超思路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过于强调单一的经济利益,线性过程的最终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废弃物的大量排放。2012年冬季卷几乎大半个中国的浓雾阴霾,给各级政府以及每一个国人都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多个城市PM2.5指数频频爆表,也引发国际舆论的密集报道,残酷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更深刻地面对生存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面对环境压力,我国提出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约束使得区域经济趋同的作用机制更加复杂,难度更大。
1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能否趋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2-3]。关于区域经济趋同研究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区域经济趋同(收敛)只是一种表象,区域经济趋同源于知识溢出下的生产率趋同[4]。随着我国特定地理上经济活动集聚性不断强化,部分学者采用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从地理集聚的角度开展对区域生产率趋同的研究[4-7]。无论是新经济地理理论还是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理论,大多专注工业活动集聚能否促进经济效率[8-10],一致认为地理空间上经济主体的集聚可以便利知识的传播、资源的共享以及生产要素的匹配从而提高生产率。但是,从新经济地理角度研究空间集聚对环境约束下的生产率问题却鲜有涉足。按照直觉判断,工业生产的集聚会加重工业污染排放,降低当地环境质量,使得多数文献只是关注集聚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事实上,环境质量的恶化并不是空间集聚的必然结果,不同的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可能对应于不同的环境效应,如果能充分发挥集聚的正外部性,是有可能抵消环境负外部性甚至改善环境效率的[11]。现实中,为了节省治污成本、便于管理,政府通常愿意将企业集中到园区统一进行环境规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无论转移出去的产业还是新引进的产业都不再以“散点”的形式分布,而是以集聚的形式存在。这都说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正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若集聚的生产更能实现环境污染水平的帕累托最优,那么中国现行的分散化生产的政策导向可能与减排目标相悖。目前还没有文献在更大尺度上关注区域工业活动集聚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碳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那么碳生产率是否存在趋同?空间地理因素与碳生产率差距的缩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为此,本文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重点考虑集聚外部性等因素对碳生产率趋同的影响。
沈能等:集聚外部性与碳生产率空间趋同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2碳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我国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而关于碳生产率的研究较少,何建坤只是进行了全国碳生产率的年增长率和提高碳生产率途径的因素分析,目前缺乏关于区域碳生产率的研究。碳生产率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同期CO2排放量之比,等于单位GDP CO2排放强度的倒数,反映了单位CO2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本文借鉴潘家华关于碳生产率的测算方法[12],计算出各省区市及三大地区碳生产率数值。考虑到篇幅问题,下面只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0-2010年碳生产率数据(见表1)。
在检验空间趋同前有必要考察碳生产率的空间相关程度。全局空间相关的分析一般采用Moran’s I统计检
单元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x是变量的离差形式,S0是W中所有元素之和。Moran’s I的取值范围为-1≤I≤1。若该指数等于0,表示目标区域空间分布的相互独立;若该指数小于0,表示目标区域存在空间负相关性;若该指数大于0,表示目标区域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指数值越大表示空间相关性越明显。
Moran I=N2S0x’Wx2x’x(1)
国内大部分文献选择二元邻接矩阵,但二元邻接矩阵只适用于考察相邻地区之间的重要事件,比如战争等。对于技术溢出而言,选择距离权重矩阵更合适,因为技术扩散不仅发生在相邻地区之间,还可以在更远的空间单元之间发生联系。距离权重矩阵如式(2)。
wij=e-adij;…w’ij=wij2Σ2jwij,…i≠j.(2)
[5]张浩然.地理距离、集聚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J].南方经济,2012,(2):15-25.[Zhang Haoran. Geographical Distance,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and Labor Productivity[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2):15-25.]
[6]连飞.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中南财经财政大学学报,2011,(1):108-114.[Lian Fei.Stud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a Stateowned Enterprise[J].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11,(1):108-114.]
[7]王丽丽,范爱军.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财贸经济,2009,(12):12-21.[Wang Lili,Fan Aijun.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2009,(12):12-21.]
[8]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1):49-60.[Gao Fan, Shi Lei.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a:1978-2006[J].Management World,2009,(1):49-60.]
[9]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Macmillan&Co,1920.
[10]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61.
[11]傅十和.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1):112-125.[Fu Shihe.Firm Size,CitySize,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Evidence from China Manufacturing Censu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8,(11):112-125.]
[12]潘家华,张丽峰.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5):37-57.[Pan Jiahua,Zhang Lifeng.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Variation of Carbon Productivity in China[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5):37-57.]
[13]孔元,冯冰.经贸、地理关联与地区间环境效率溢出[J].南方经济,2012,(2):27-38.[Kong Yuan, Feng Bing.Trans-spati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Spillover:Based on Trade and Neighbor Linkage[J].South Economics, 2012,(2):27-38.]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都认同的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更是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今后必须要走的道路。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五波革命浪潮。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而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的金融手段是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最为有效的途径,所以说对于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有着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赤道原则就是国际上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的一个很好的表现。2003年6月4日,欧美10家国际性大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截至2009年6月,全球共有69家金融机构采纳了赤道原则。金融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作用,金融本身需要新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绿色金融”、“碳金融”等新的概念。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
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碳金融更多是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进行的金融活动。截至2008年2月,中国CDM项目获得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信用(CERs)达到36万吨,占联合国目前核定CERs总量的31.33%,首次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如果按照每吨10美元交易,交易额将达到3.6亿美元,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国外投资银行和从事碳交易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进入中国,对具有碳交易潜力的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投融资,如成立于2007年3月的沛雅霓资本公司,旨在投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盖茨基金是创始合伙人之一。另外,汇丰银行、英国益可环境集团、瑞典碳资产管理公司、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CC)都已在中国开展节能减排投融资业务。
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2007年6月中国国务院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目的是通过绿色信贷逐步推行绿色经济政策和环境经济制度。2008年中国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系统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下,国内的金融机构也纷纷涉足碳金融市场。民生银行是国内在碳金融方面走得比较靠前的银行,它将节能贷款与碳金融结合,创新推出以CDM机制项下的CERs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兴业银行则引入能效融资这一新的金融产品。能效融资是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的气候变化类融资产品,是专门为有关节能、洁净资源和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兴业银行还是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中资银行,这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举动。2008年农业银行出台了水泥等8个“两高一剩”行业和国家提示风险行业的信贷政策,考虑环保因素否决贷款项目167个,支持“节能减排”项目金额711亿元。
自2008年底至2009年9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45%,均大大低于同期31%的贷款平均增速,低碳信贷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而截至2009年6月末,北京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40亿元。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已累计发放1.33亿元。
尽管中国在金融领域中已经作出了一些成果,但是离低碳经济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金融支持方面做得还不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碳金融的衍生产品和服务单一,创新不足。我国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碳金融衍生品单一。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形成,金融机构需要开发出更多有关的金融衍生品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国内仅有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在贷款方面先行一步,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发行与碳金融排放交易的理财产品,碳金融衍生品创新滞后;其次还有金融机构在碳金融方面的服务也缺乏多样化。我国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企业低碳化生产的金融服务不足。金融服务单一,仅仅在信贷方面有所发展。国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注意到中国碳金融市场的潜力,而中国本土的金融机构却迟迟没有行动,浪费了机会。
第二,缺乏碳减排交易市场定价权。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资源市场,但是在碳减排交易市场上却没有定价权,是处于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例如,CERs在中国收购价格为4~5欧元/吨,而在欧洲市场上在8~10欧元/吨,在欧美交易所被包装成CERs期货合约,价格就变为15~17欧元/吨。碳交易规则的制定被牢牢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碳排放关系着中国整个低碳经济的构建,如果无法掌握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中国经济将会受制于人,中国在碳交易领域就将面临着与其他低端产业同样的命运,为发达国家加工制造商品只能获得极低的利润,而发达国家却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赚取高额利润。欧盟、美国等国家由于自身国家实力的强盛,以及在各个领域的领先,构建高端市场――碳交易所,掌握着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定价权。
第三,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认识尚未到位。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进入我国的,对我国很多金融机构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所以很多的金融机构对其认识尚未到位,没有意识到其能带来的巨大收益,甚至有的金融机构对碳资源的价值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有的金融机构察觉到碳金融的价值,但是由于对其操作的模式、交易的规则和业务流程不熟悉,也只能放弃。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的银行关注碳金融,发行了一些相关的金融产品,其他的金融机构鲜有涉及。
第四,国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化不足。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指标出售国,但是中国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却并不活跃,交易的主动权仍然在国外的交易平台。并且,我国现在是通过CDM来参与国际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在市场中只是纯粹的买方,而中国要想实现自己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提出的减排目标,仅仅依靠目前在CDM项目上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探索发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市场化减排平台,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统一的市场,只是出于探索初期,故对于实现市场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从目前金融支持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必须要做出行动才能解决。政策体系的完善是首要任务,金融机构自身也要增强支持经济的动力,创新产品与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高效的碳金融市场,增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故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支持碳金融的政策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应当通过立法形式确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地方和重点企业,确立完善的监测和考核体系。确立财政支持政策,制定有关环境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建立“绿色信贷”目录指引为银行的相关业务的发展服务,并且设立项目的环保标准来规范项目的实施。学习国外支持碳金融发展的相互配套、严密完善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数据库,健全碳交易监管和法律政策,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地位,为碳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政府要着眼于大局,给予碳金融的发展以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建议利用赤道原则来作为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准。执行赤道原则需要自主制定环保原则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独立执行的能力,这些能力则是建立在银行内部相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基础上。国家要制定政策促进银行加强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提升其能力以便更好地执行赤道原则。
第二,加强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和服务多样化。要实施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就必须加强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首先,学习外国的成功经验。例如,荷兰银行首先设计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然后推出收益与其挂钩的气候理财产品和水资源理财产品。其次,积极探索发展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例如,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挂钩低碳消耗的基金,开展碳权的质押融资贷款等等;保险公司可以推出有关碳排放的保险。最后,发展碳信托类产品。其设计理念是为那些具有环保意识和碳金融知识的企业设立碳信托投资基金,将这笔资金投资于具有CDM开发潜力的项目中,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获得相应的CERs指标。而通过发展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来完善碳金融的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担保、信托、租赁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推行的清洁发展机制融资顾问业务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总之,金融机构自身必须要做到创新机制灵活,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
第三,掌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全球已经形成以碳交易为主的市场体系,掌握碳交易价格定价权是争夺话语权的关键。2009年国家发改委为CERs制定了最低交易价格8欧元/吨,试图打破中国CER贱卖的困局,但是这是不够的。若要掌握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就必须加快碳金融的建设。中国的碳金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法律、设施、人才等各方面都比发达国家落后。只有国家积极扶持,金融机构积极进取,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而要改变目前在碳交易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就要建立自己的碳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一起在碳交易二级市场上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与碳交易是以哪种货币结算有重要作用,所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碳交易的结算货币是必需的。
第四,提高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认识。碳金融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要提高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认识:首先,要使得金融机构能够认识到“碳金融”的价值,意识到如果做好与其有关的业务,能得到多大的回报。只有先意识到这点,金融机构才有动力发展碳金融业务;其次,金融机构要了解到碳金融市场的操作模式,以及项目是怎样开发和运行的。只有了解了规则,金融机构才能正确地开展业务,不会盲目发展;最后,金融机构需认识目前碳金融需要哪些产品和服务,迅速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发展中介服务。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权的出售方,与国外机构的谈判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需要对项目比较了解的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发展这方面的业务,增加收益。
第五,建立统一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市场。中国要想实现通过市场化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供国内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市场。世界最著名的碳交易市场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温室气体减排体系,这些交易市场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通过吸收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多层次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市场。我们可以对于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进行重点建设,使之逐步发展为国际性的碳交易市场。
四、结束语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在面临着全球变暖这一世界问题前,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而金融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金融支持,促使私人部门主动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更加清洁的技术来生产,加大对于发展低碳生产模式的投资,促使中国实现低碳经济这一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的减排目标,对我们现在的经济结构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此时金融就更应该要先一步做出改变来支持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的兴起为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中国的金融业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国内外的变化,争取在未来世界的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
[2]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篇10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同时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它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机遇 ;影响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国家和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都投入了极大的力度。其中政府的扶持力度最具引导性,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转换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他们注意到创意产业对优化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而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致力于发挥创新、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全球创意产业勃兴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总体调整转换的新阶段。面对这一现实,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所有这些,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化与产业的联姻是历史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新现象、新机遇,是信息时代社会资本积累的新源泉,抓住这个机遇就把握了信息时代。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及税收优势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部随后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08年,北京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2009年又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同年7月,央行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银监局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策都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且已经开始制定切实的指导方针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打通脉络。此外,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消息:“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日前《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这一消息的将使低碳经济深入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在今后无论出于经济原因或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文化创意产业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倾斜和税收优势都将显现无疑,他们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矛盾论认为,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多角度科学分类,促进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例如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这种单一的分类方式无法使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与我国目前的低碳经济政策进行良好对应,由此带来的行业内低碳标准不统一,碳排放区别不明显,很难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分类时针对不同视角进行多角度分类。低碳经济要求以科学、准确的碳排放为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碳”化分类以更好对应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促进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控制自身的碳足迹的同时发挥更大的降碳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低碳产业,但不是无碳产业,只是相对于其它产业而言总体排碳量较低,作为经济范畴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离不开资源使用与能源消耗,其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也必然直接或间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研究如何使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排碳量得到减少和降低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人们通常用“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单位元素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的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CO2)也制造的多,“碳足迹”就会增大,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就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小。如何科学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碳足迹”,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减少“碳足迹”的产生是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上一篇:再生能源的好处
- 下一篇:二胎政策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