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金属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金属治理方案

篇1

[关键词]地质;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286-0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过量累积引起的污染[1]。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重金属难以在生态系统中转化、处理,并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最终在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3]。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大气、污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等多种来源,不同来源的污染治理方法也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气沉降。冶金、重化工等工业过程会产生含有重金属的粉尘或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通过自然沉降和降水污染土壤。

2)污水污染。工业、生活污水如果未经处理就进行排放,将携带铅、铜等重金属元素进入河流或地下水中,影响人类、牲畜、农作物安全用水。

3)固体废弃物。生活、医疗、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

4)农用物资。农药、化肥和地膜长期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高毒农药含有铜和锌等重金属元素,一旦喷洒到农作物上难以转化、处理,造成粮食、水果重金属超标,造成食品不安全。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地质因素分析

我国的南北方地理区域气候、经济发展差异,土壤地形、地质差异,将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地质因素特性。具体分析如下:

1)南北方差异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我国南方地区经济较发达,尤其是有色金属产业、外贸加工业较为集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2)耕地土壤污染特点

耕地土壤污染主要由于含有重金属的农资使用、工矿企业重金属排放物迁移污染,并且前者具有全国普遍性,这主要因为我国农药、地膜安全标准较低所致。根据统计,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超过1/5,主要污染物为砷、铜、汞、铅、铬等,并且呈现污染程度逐渐加剧的趋势。

3)酸碱地质差异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壤。南方土壤受到气高温高、强降雨量影响,pH一般低于6,较强的酸性土壤对铜、锌等金属元素具有天然的吸附能力。而我国北方地区多呈现盐碱地质。不同酸碱度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

4)矿山矿区差异

我国中南地区分布较多的金属矿山,由于采矿长流程、大滞后、多变量耦合工艺的影响,导致矿山不同区域土壤具有差异的重金属污染特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矿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标定重金属污染元素以及量级程度。不同矿区的污染程度、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差异。

3.基于地质因素考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

1)农药污染土壤的治理

对于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污染的耕地土壤可以采用热脱附技术进行治理以提高土壤的自我更新能力,保持土壤的活性。在采用该技术时需要控制两个参数指标即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以控制污染物在不同相之间的迁移转变,尤其是将重金属通过蒸发、排放、冷凝、剔除等处理至达标后进行无危害转移与安全排放,以避免土壤的二次污染。

2)盐碱土壤污染治理

在盐碱地的耕作过程中,利用粉垄螺旋钻头设置底层粉垄暗沟系统,利用天然降水的下渗运动,使土壤中的盐分下沉,并借助粉垄土壤疏松在氧气、微生物等作用下,使土壤中的部分盐分下移,增加了微生物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吸着和转化。

3)土壤污染的固化稳定处理

土壤污染的固化稳定处理其原理为削弱土壤金属元素的迁移扩散能力,避免重金属污染的传递与二次污染以降低其危害,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该技术并不是消除重金属,而是隔绝其对其它环境的影响。图1显示固化稳定化处理在土壤修复治理方案中使用率达到22.2%。

4)酸性土壤的治理特点

酸性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易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s Ni Pb Cu Cd Zn Cr Hg,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 As Pb Zn Cu Cr Ni Hg。Cd的含量与pH值呈正相,As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正相关性,Cr、Hg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负相关性,Cr、Cd的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性,Cu与As、Cu与Ni、Hg与Cr呈正相关性,Zn与Pb、As与Ni呈负相关性。

5)矿区污染土壤的治理特点

针对金属矿区土壤污染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其Zn、Pb、Cd、Cu和As等金属元素进行吸收、转化与格力处理。并且,根据矿山不同区位的污染程度设定不同等级的重金属处理标准,在有限污染处理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矿山土壤综合治理的最优化效果。可见,针对矿区污染土壤的特点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4.结论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其污染治理受到污染源多样化、异质性影响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该课题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针对不同地质因素重金属污染的形式存在差异这一特点,提出基于地质因素考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所提方案对开展土壤重金属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龙君,袁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8).

篇2

【关键词】重金属;水污染;现状;监测进展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相应的,以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尤其是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人口急剧增长以及现代工业的影响下,我国的水资源呈现了短缺的现象,加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尤其是极为突出的重金属水污染,由此,加强对于水体的污染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重金属是指原子质量在63.5D200.6,密度大于4或是5g/cm3的金属,其中硒和砷属于非金属结构,但是由于其毒性及其他性质与重金属很像,因此也被称为重金属。当前,重金属污染包括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但是土地污染的区域比较明显,易于控制;虽然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都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而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有限,因此也方便控制;由此,水体污染作为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和最难控制的区域,对环境和人体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2我国重金属水污染的现状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际上就出现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就我国来说,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比较常见的重金属包括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具有显著毒性的重金属,也包括毒性一般的铜、锡、锌、镍等,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持久性和污染严重等特点,严重破坏着生态的平衡。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重金属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水污染事故频发。就镉污染来说,在2005年,广东北江韶关段发生了严重的镉超标事件;2006年,湘江湖南株洲段的镉污染事故;以及湖南省浏阳市在2009年发生了镉污染事件。[2] 目前,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未经过适当的处理就向河流中排放所导致的,并随着水体的径流、淤泥的适当以及大气的沉降得到扩散,从而在水体中累积,危害着水中植物和生物的生长。最主要的是,由于重金属不能够微生物所降解,加上巨大的毒性,严重威胁着水生态系统以及人们的饮水安全。据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流经我国的131条河流当中,严重污染的就有36条,还有21条被重度污染,38条处于中度污染。除此之外,在2010年,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次数为420起,其中因水体污染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就高达135次,也就是说,平均每隔两三天便会发生一起水体污染事件。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污染成为“世界头号杀手”,由此,加强重金属水污染的治理和监测,刻不容缓。

3当前重金属水污染的监测进展

当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生态系统之后,会影响着水中动植物的存在,而且一旦人体引用,便会发生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当前,重金属水污染受到了全世界政府的广泛关注,为此而出台了一些监测政策,并不断推进监测技术的发展。

3.1重金属水污染的监测政策

从环境监测的定义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的获得环境监测的全面数据,通过分析环境质量的现状以及变化趋势,准确的预警各种环境问题,并跟踪污染源的变化,从而对污染事件及时做出反应。目前,为了遏制重金属水污染问题的发生,我国出台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称为《规划》),其中表明指出了五大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治行业,包括冶炼、采矿、铅蓄电池、化学原料及其制、皮革以及其制品,并决定在这5年内加大对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投资。与此同时,在《规划》中划出了14 个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重点省区和138个重点防治区域,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内则不能够超过2007年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势在必行。

3.2重金属水污染监测的技术进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重金属水污染监测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逐步朝着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不断满足了污染治理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

3.2.1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水环境,在重金属的污染检测中出现了更多简便、科学的方法。比如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可以进行多元的检测;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运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来减少仪器的检测限,而且还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因此广泛的应用于野外的现场监测中;此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等诸多重金属检测方法也将在重金属水污染中得到不同的应用。

3.2.2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成熟

由于重金属的监测比较复杂,而且对于样品和试剂的定量要求比较高,因而对于地表水的重金属分析十分困难。当前,为了更加精细、稳定的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在重金属的检测中应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全自动的分析以及精确的计量,不仅能够避免人类接触有毒药剂而带来的伤害,还能够提高计算的精确程度,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的可靠。

3.2.3监测方案的针对性

一般来说,重金属的污染量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水体当中,容易受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准确。此外,即使是同一种重金属污染,也会因不同的水质特性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在监测过程中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案。比如说,为了排除钙、铁、锌、铜对铅、汞等重金属监测的影响,需要在检测过程中进行预处理或是加入相应的掩蔽剂,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重金属水污染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着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由此必须要加强对于重金属水污染的治理和监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重金属水污染监测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趋成熟,以及监测方案也更加有针对性,在不断满足重金属水污染治理需求的同时,对于改善重金属水污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振.浅谈重金属水污染现状及检测进展[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2012,9(7):48-50.

篇3

针对重金属离子容易被吸附的特性,我们利用pH=8-9时生成的Zn(OH)2絮凝沉淀物在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内形成吸附过滤流化床,并添加其它对重金属离子有吸附作用的药剂,对汞和其它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吸附过滤,达到同时治理几种重金属污染物的目的。

1 原处理工艺

广州电池厂东厂原采用斜管沉淀工艺治理生产废水,工艺流程如图1,总投资为130万元,处理量为100t/d,处理后水的重金属指标锌、锰去除率较低,未能达标,且运行费用高,约2元/t废水。

2 新处理方案

2.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废水从调节池用泵抽入自吸器中,在自吸器的入口与出口处分别加入3组药剂,经与药剂混合生成Zn(OH)2,再用污水泵泵入净化器内处理,处理后的清水从顶部流出,污泥从底部排入污泥浓缩罐内浓缩后脱水运走。

2.2 EWP设备原理

很多废水(如电池的含锌废水)经絮凝反应后能分离出大量的污泥,这些絮状污泥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以往的沉淀或气浮工艺,只把这些固形物固液分离,而没有再充分发挥这些污泥的吸附过滤作用。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可以利用这些絮凝反应后生成的絮凝沉淀物在净化器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可连续自动更新的吸附过滤流化床,既起混凝沉淀作用,又起吸附过滤作用,比普通的气浮或沉淀工艺的去除率高10%-20%,是集废水絮凝反应、沉淀、吸附过滤、污泥初步浓缩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2]。设备原理图见图3,废水从EWP净化器的中下部进入,经混凝反应及污泥流化床的吸附和过滤处理,清水从设备顶部流出,污泥从设备底部排出。

2.3 试验装置

试验分别采用了EWP—0.3型高效污水净化器,其设计处理能力为0.03m3/h和EWP-2型高效污水净化器,设计处理量为2m3/h。

2.4 试验过程及结果

2.4.1 第一阶段:实验室的试验

在实验室做了近200多种方案,最后筛选出效果好、价格低的最佳药剂组合。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室试验检测结果(电池厂化验室检测)

mg·L-1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方案6 名称 石灰 名称 聚铁 石灰 名称 Na2S 聚铁 石灰 名称 NaOH 名称 FeCl3 NaOH 名称 Na2S 石灰 阳离子吸附剂 Hg2+ 0.00875 Hg2+ 0.0033 Hg2+ 0.000375 Hg2+ 0.00875 Hg2+ 0.0056 Hg2+ 0.000125

Zn2+ 15.087 Zn2+ 7.775 Zn2+ 5.063 Zn2+ 16.825 Zn2+ 12.488 Zn2+ 3.325 Mn2+ 10.15 Mn2+ 5.125 Mn2+ 3.125 Mn2+ 10.50 Mn2+ 8.25 Mn2+ 1.625

注:原水水质:Hg2+0.0615mg/L、Zn2+312.25mg/L、Mn2+21.0mg/L。

2.4.2 第二阶段:0.3m3/h样机试验

采用EWP-0.3型高效污水净化器进行现场试验。试验时将Na2S加入1号加药罐内,将石灰与阳离子吸附剂1的混合剂加人2号加药罐内。并试验了两种药剂添加顺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①先添加石灰与阳离子吸附剂1,再添加Na2S。

②先添加Na2S,再添加石灰与阳离子吸附剂1。

结果发现先添加Na2S对汞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锌、锰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当最高处理量达0.81m3/h时,泥床相当稳定。检测结果证实:汞、锰的处理效果都达到广州市一级新扩改排放标准,锌的处理达到了广州市二级新扩改排放标准。详见表2。

表2 第二试验阶段检测结果 时间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mg·L-1) Hg2+ Zn2+ Mn2+ 98.12.1 原水 0.0731 134.8 18.0 东厂废水站出水 0.0059 25.5 14.0 净化器出水 0.0061 5.3 0.92 98.12.2 原水 0.0460 32.6 16.5 净化器出水 0.0073 1.03 0.66 98.12.4 原水 0.0464 53.7 17.5 净化器出水 0.0031 1.03 2.34 平均数 原水 0.0552 73.7 17.3 净化器出水 0.0055 2.45 1.31 去除率 90.04% 96.67% 92.43%

注:数据由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检测

2.4.3 第三阶段:50m3/h样机试验

采用EWP-2型高效污水净化器进行样机试验,试验条件仍按照第二阶段不变。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药剂阳离子吸附剂2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注:数据由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检测强的离子交换性能,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最后决定Na2S与石灰不变,而将阳离子吸附剂1改为阳离子吸附剂2(药剂费仅为0.70元/t)。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此组合效果良好。EWP-2型连续运行了3个多月,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稳定。结果见表3。

表3 第三试验阶段试验结果 时间 原水/(mg·L-1) 净化器出水/(mg·L-1) 污泥罐出水/(mg·L-1) Hg2+ Zn2+ Mn2+ Hg2+ Zn2+ Mn2+ Hg2+ Zn2+ Mn2+ 99.4.27 0.785 179.8 19.40 0.0150 2.99 0.29 0.0320 7.21 1.80 99.4.28 0.508 275.2 17.90 0.0136 3.57 0.77 0.0224 4.24 1.08 99.4.29 0.0932 124.8 11.34 0.0018 3.12 0.11 0.0190 1.54 0.57 平均数 0.462 193.27 16.21 0.0101 3.22 0.39 0.0245 4.33 1.16 排放标准 0.0500 3.00 2.0 去除率/% 97.8 98.3 97.6

注:数据由广州环保科学研究所检测

3 污泥处理

3.1 重金属在污泥中的稳定性

电池废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包含了所去除的所有重金属,若处理不当,必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从理论上讲,重金属经与CO32-、OH-反应后产生碳酸盐或氢氧化物沉淀物,重金属不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污泥中。由于EWP高效污水净化器之所以能做到高效率、运行费低,就是靠其内部的由重金属沉淀物产生的吸附过滤污泥床。所添加的药剂量仅够与部分重金属反应,仍有少部分的重金属靠泥床的吸附作用去除,但这种吸附性是较微弱的,一旦将这些污泥排入自然界,它们极有可能因受外因的作用而又以离子的形式进入土壤,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阳离子吸附剂2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作用,该吸附剂含有Na基,遇到重金属离子时,Na+离子与重金属离子交换,金属离子与阳离子吸附剂2产生络合物沉淀。

经对污泥脱水机排出的水样进行重金属离子检测,验证了经EWP净化器产生的污泥不会或极少产生二次污染。检测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污泥所含水份中重金属的指标基本达到排放标准,即重金属污染物已转化为稳定的化合物存在于污泥中。

表4 污泥经脱水排出的水的检测数据 时间 检测项目/(mg·L-1) Hg2+ Zn2+ Mn2+ 99.5.6 0.0050 3.080 0.540 0.0050 3.060 0.570 0.0045 2.094 0.458 0.0052 2.008 0.348 99.5.7 0.0066 1.433 0.130 0.0116 3.705 0.712 0.0104 2.754 0.382 0.0101 2.028 0.348 平均数 0.0073 2.520 0.436

3.2 污泥脱水

重金属污泥脱水采用了离心脱水机。即将污泥加入改装后的洗衣机内的毛毯袋中,进行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量为80.7%。

4 结论

4.1 试验证明,废水中无论含有几种重金属污染物,只要其中有一种重金属能生成絮凝沉淀物,就能在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内产生泥床,而此泥床对其它重金属产生良好的吸附过滤作用,因而达到同时处理几种污染物的效果。

4.2 由于添加了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使处理效果不但不受废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且所形成的吸附滤床因含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更好。

4.3 经检测,处理后的废水中的Hg2+、Mn2+的平均指标低于广州市一级新扩改标准(最严格的),Zn2+低于广州市二级新扩改标准达到试验要求。

4.4 处理吨水所需的药剂费用约为0.70元,为原工艺的三分之一,而处理效果优于原处理工艺。

4.5 由于添加的石灰与锌所产生的Zn(OH)2比重大,且另添加了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使所产生的絮凝沉淀物的比重更大,所产生的污泥浓度高,污泥少,有利于污泥的干化,且可大大降低污泥的处理和运输费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环境保护 单因子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 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13-02

据最新媒体报道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面积持续扩大,著名的陕西凤祥血铅超标事件、湖南浏阳镉中毒事件和贵州汞中毒事件等,都是由重金属污染造成,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富山县流传的骨痛病,就是由于当地居民使用了含镉大米和饮用了镉含量超标的河水而引起的,几乎同一时期,也在日本,熊本县的居民由于使用了被汞废水污染的水产品,导致该流域上万人患中枢神经病,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扩散性、覆盖性。当前形势下,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及特点

水乃生命之源,土是立国之本,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在天然环境下,几百年时间才能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其更新周期十分缓慢,通常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但也是众多污染废弃物残留的主要介质之一。随着近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土壤中沉积了越来越多的废弃污染物。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以及矿产开采等,都会带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从化学理论角度来讲,98%以上的金属都属于重金属,从环境保护学领域来讲,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铅、锌、砷和镍等。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分析

1.1.1 自然原因

自然界中,土壤重金属的形成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时期,其主要影响因素又不同。土壤形成初始时期,其重金属含量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较大,母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及组成直接决定了土壤重金属的值。随着土壤的发育,母质对其重金属值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生物残落物的影响逐渐增强,受生物个体差异影响,其残落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土壤重金属组成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大气沉降,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可能使许多重金属漂浮于空中,其中一些被植物叶片吸收,进而被微生物分解进入土壤,从而改变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与构成。

1.1.2 人为原因

研究人员对近30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类活动已经逐渐上升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具体来讲,人类活动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废气、烟尘等大气污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反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交通、工业生产等向大气排放大量废气、烟尘,造成大气污染,通过大气沉降,这些物质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调查研究发现,工矿生产集中区域、城市道路、铁路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格外严重。

(2)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为了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现代农业生产常会选择使用化肥农药,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在带来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将其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带入了农作物与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3)水体污染。受水资源分布不均因素影响,在部分地区,农田灌溉需要引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水进入到农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污染水体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物质,通过污水灌溉产生的土壤重金属危害破坏性更大,极易造成循环性水土污染。

(4)其他活动。含重金属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堆放,金属矿山酸性废水的排放等也会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依据化学金属元素相关理论,重金属性质稳定,极难被微生物降解,一旦进入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势必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加之其潜伏周期长,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效应”严重影响动物和人体的健康。有研究表明,低浓度的汞在小麦萌发初期能起到促进生长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表现为抑制作用;砷有剧毒,可致癌;镉会危害人体的心脑血管。归纳起来,重金属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1)潜伏周期长,污染具有隐蔽性;(2)性质稳定,污染具有难降解性;(3)相互作用,污染具有协同性、扩散性。因此,重金属污染又有“化学定时炸弹”之称。

2 污染土壤的危害与治理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收益下降,通过径流,还会对水体(地表水、地下水)产生淋失作用,污染水资源、破坏水文环境;借助大气沉降,极易形成大气污染与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死循环”,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根据重金属污染的隐蔽性、不可逆性及长期性等特点,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现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工程治理法等方法,就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形势来看,在治理方案设计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在方法的选用上存在区别,使用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从总体上来讲,治理污染土壤首先应查明污染成因,以《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指导,对污染区域进行实地分层采样调查,一般将受污染区域分为“污染源区”、“保护区”和“超标污染区”三个区域,具体划分及处理的原则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时,应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受污染区域的土质情况、土地使用性质与功能、重金属污染物含量与构成等特点,对治理效果、时间、经费等作出合理预期和科学规划,选择最佳方案。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浅析

3.1 单因子指数法

借助综合指数法,可以对受测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级,指出土壤中污染最大的因素,但无法判定出不同元素对土壤污染的影响差别。根据这一方法计算出来的污染指数只能反映各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而无法精确反映污染的质变特征。

3.3 GIS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运用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与建模,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类问题。通过GIS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变换,根据客观需求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最终建立各种应用模型,以便为研究决策提供依据。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时,常利用GIS 技术的计算与图形显示功能,对受测区域指定采样点进行插值分析,实现土壤图数字化,建立空间与属性数据库,最终绘出污染物空间分布图,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语

重金属具有不易分解、易积聚的特点,进入土壤之后,改变土质构成、破坏土壤环境,借助食物链,残留于农作物上的有害物质进入动物、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何科学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是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相关人员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积极改善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范拴喜,甘卓亭,李美娟,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310-315.

篇5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作关于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夯实环保责任,为环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打下基础。一是年初将环保目标责任书以县政府名义分解下发,夯实了各镇(办)、部门和企业的任务;二是对承担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分管领导、责任股室和直接责任人;三是起草印发了《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环保目标任务考核的通知》,对全县各部门、镇(办)、企业环保目标任务进行了半年督办。

(二)加强环境监管,强力推进各项任务。

1、铁腕治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拆除燃煤锅炉195台,削减散煤9.06万吨,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4户,13家建筑工地实行“红黄绿”挂牌管理,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90%以上,43家汽修企业完成整改,8家加油站完成有机挥发性气体治理,281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冬防期间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PM10和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减少10μg/m3。完成了铁腕治霾半年目标任务,群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水污染治理强力推进。一是开展了列斜沟河入渭考核断面研判工作。针对考核断面超标问题,我局邀请3名专家进行了研判,通过一周的考察,提出了城东污水处理站未运行,污水处理厂出水连续超标、超出设计进水量、进水水质较差、运转不正常、存在溢流、排放口与考核断面过近,列斜沟河长度较短等三方面问题,我局已将情况和整改方案上报县政府;

二是完成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工作,并报省政府审批;三是创新防治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形成了政府主导、环保统筹、部门联动、分工协作、企业实施、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强督办。采取定期督办,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组织实施项目。重点督办3家企业和2家畜禽养殖业污水减排项目。

3、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成立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和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健全了组织机构;二是编制印发了《潼关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2018年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召开潼关县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会议及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治理进度。

2018年初,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潼关县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保一争二”,在中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代字营镇西埝村片区居民环境废矿渣及“三小”废渣综合治理项目,市环保局组织了招投标会议,项目已交由我局实施,于4月20日开工建设,我局积极督促项目进展,目前项目进展顺利。2018年计划申报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16个,申请治理资金72108.06万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

4、污染减排效果显著。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减排方案、计划和措施,经县政府主管领导审定报市环保局批准后实施;二是按照市环保局批准的减排计划,我们做了认真的分解,落实了减排的具体工作方案;三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分项实施,认真督促落实。今年减排主要承担单位是:潼关县天合源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潼关县广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卓远养殖公司、凯康牧业公司等。上半年减排数量年底认定;四是完成了禁养区的划定工作,编制完成了列斜沟和双桥河水体达标方案。

(三)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在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我们以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为前提,严格环评审批,坚持“四个不批”的原则,从源头上对新建项目进行控制,杜绝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执法检查力度,特别是对企业扩大规模的环评补办和审批进行专项检查。建立了环境管理审批程序,并将全程服务与工作融为一体。上半年,已审批完成各类建设项目环评10个,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56个;对市、县级重点项目主动捕捉信息、跟踪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共审查预审重点项目71个。

(四)深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局在县域生态保护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宣传省市精神,宣传生态文明,增强县镇两级特别是群众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篇6

关键词:大数据;湘江流域; 重金属污染;治理绩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K9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12-0096-02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和变革力量,它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路径主要有:

一、加强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

一是树立大数据决策意识,把大数据理念融入到治理决策之中。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要注重治理数据的采集、存取和处理。跟踪数据的变化和趋势,特别是要深入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所蕴含的信号和有价值的信息,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作依据和参考。要转变传统决策习惯,把依靠有限的信息和个人经验转变为依靠更广泛、更全面、更开放的大数据信息分析和挖掘上来,用数据说话,用海量的大数据信息分析和挖掘辅助治理决策,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数据分析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和高水平的数据管理。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部门林立,各自为政的“碎片化”治理体制,建立覆盖不同部门、地区、层级,不断动态更新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大数据建设标准和数据共享平台,改变过去信息封闭和分割弊端,在专用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信息集成,增加信息透明度,实现不同地区、部门和层级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减少治理决策的信息成本。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非结构性数据分析优势,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涉及大量非结构性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字段较长,字段由不同单位构成,单位下又分更细小的次级单位或次次级单位,非常复杂,但其蕴含的信息比较丰富,对决策可能非常重要,但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分析和挖掘。大数据技术在对非结构性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非结构性数据的可视性分析,可以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提供更全面、内涵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支持。三是运用大数据动态、海量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改变传统静态、封闭的决策模式。传统决策的信息分析更多是一种静态下部分机构或部门的数据分析,这种数据来源渠道狭窄,数据不够全面,而且数据更新不及时,缺乏时效性,很难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在海量信息和快速变化的大数据时代,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静态、封闭的决策模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形势,需要改进治理决策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动态、全面、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治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四是加强大数据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前瞻性、预测性和可行性分析。科学决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前瞻性、预测性和可行性分析,这种分析可以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和成本,提高决策的绩效。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的情况来看,目前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可行性分析明显不够。大数据技术分析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预测性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其特点,然后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接着把有关数据导入模型,即可进行前瞻性和预测性的分析。另外,大数据在对决策进行可行性分析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决策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前瞻性、预测性和可行性分析。

二、注重综合治理和系统协调

一是建立系统性和网络化的大数据治理平台。要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碎片化”治理体制,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加强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委对湘江流域,特别是跨省区段的治理职责,统一治理,加强协调,分工合作。要按照大部门体制的要求,调整和整合湘江流域各区段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理顺职权关系,形成治理合力。在职能调整和机构改变的过程中,各地区、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特点和优势,建立系统性、网络化的大数据治理平台,实行治理信息统一采集、存取、处理、分析、挖掘和呈现,将被动、分割、封闭、碎片化的污染治理转变为主动、整体性、网络化、开放式的污染治理。二是构建动态、可视化的大数据治理模式。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治理更多的是静态的、不可视化的治理模式。大数据技术可以改变这种治理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对不同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同步的分析,挖掘出有治理价值的信息,并且可以进行动态更新和追踪分析,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治理转变。另外,大数据分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视化分析,它可以象看图说话一样,简单、直接、直观地呈现大数据特点,很容易被数据使用者认知和接受。因此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静态治理,还可以实现可视化治理,大大提高治理的实效性。三是建立责任明晰、广泛参与、信息透明的大数据监督和协调机制。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传统监督中,由于监督主体、对象和利益相关方众多,难以形成合力,制约了监督绩效。特别是传统监督习惯依赖于体制内监督机构和力量,对社会团体、自愿组织、广大民众等体制外监督力量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是涉及广泛,关系到社会每位成员切实利益的大事,离开社会民众参与的监督体系是很难想象的,也是很难取得成效的。随着广大社会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民主参与能力的提高,社会监督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大数据技术可以把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力量,不同监督主体和对象统一纳入监督体系。通过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建立监督主体、对象和利益相关方数据库,并进行信息集成,实现信息交流和交叉共享,形成责任明晰、广泛参与、信息透明的大数据监督机制。在监督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分析,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便于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和处理。

三、构建监测和预警体系

近些年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累积性比较严重,其危害造成的突发性事件的概率和频率大幅增加,有必要构建全流域的水质水量监测和预警系统,对流域的水质水量进行在线、动态、适时监测,建立健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监测和预警模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对可能导致的污染突发性事件提前预警并准备,避免和减少损失。一是数据的采集。增加湘江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断面及其数据监测的频率和密度,全部断面监测采用在线自动生成方式提取数据,数据提取后构建专门的数据库,全部数据库实现统一平台共享。二是数据导入和存储。将采集的数据库导入到一个集中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或分布式数据存储集群或云存储中。在导入过程中或导入后,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等预处理或运用Storm等进行流式计算。三是数据分析和挖掘。运用Greenplum、Exadata、Infobright、Hadoop、云计算技术等对存储的海量数据进行分类和关联分析。然后根据不同主题和需要,选择Kmeans、SVM、Na・ve Bayes、Apriori等不同的算法,运用Mahout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挖掘,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四是建立监测和预警模型。监测模型主要是构建包括运行指标、异常指标等在内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该指标体系进行动态监测,形成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库。预警模型主要是构建包括警情指标、警兆指标、警源指标在内的预警指标体系,并结合数据挖掘算法和动态监测数据进行预警算法模拟,形成科学合理的预警结果。五是结果呈现和应用。预警结果可以采取关系图、标签云和可视化云计算等方式进行呈现,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需求进行应用。

篇7

关键词: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64-02

1 引言

综合利用、焚烧和安全填埋是危险废物末端处理处置的三大技术手段,其中,综合利用是采用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方式。针对含重金属污泥危险废物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的特点,结合笔者在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经验,对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

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优势

2.1 减量化

减量化是指将产生的或随后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量减少到可行的最小程度。废物减量化包括源削减和有效益的利用,重复利用以及再生回收。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根本途径。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是重金属的减量化,有效减少重金属排放量,减轻环境负担。

2.2 资源化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一般提取污泥中有用成分,或采用化学法将有用成分置换合成形成新的有用物质,将从污泥中提取的物质应用于社会,是资源化的明确体现。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是废物资源化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也是对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变革,是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需正确识别环境影响,做好二次污染防治。

3.1 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处理不当排入水体可能污染影响项目周围的水环境质量。故最大程度提取污泥中有用成分后,工艺废水需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降到最低。以重庆某企业为例,含重金属废水采用蒸汽机械再压缩(MVR)工艺,其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发室进行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新鲜蒸汽,通过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该工艺将含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浓缩到污泥中,交与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确保废水中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达标,其他污染物符合相应排放标准。MVR工作原理见图1,MVR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工艺流程见图2。

3.2 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中一般采用化学提取及合成工艺提取重金属等有效成分,废物污染源通常为酸溶、氨水浸泡等工艺流程中产生的酸雾、碱雾等,采用的治理方法常用的有碱雾喷淋吸收塔、酸雾喷淋吸收塔等,采用酸碱中和原理,将工艺产生的酸雾、碱雾中和吸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3 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运行后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噪声,经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隔声及绿化等综合措施后,确保厂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A声级达标。

3.4 固废废物影响及措施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固体废物为提取污泥中有效成分后剩余污泥以及工艺产生的污泥等,多为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需交与有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避免危废二次污染。

4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4.1 注重治理措施的可行性评价

在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合理、可行的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应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出发,减少危险废物污染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废物排放量。治理措施需要结合区域环境规划,突出强化监督管理措施。

4.2 注重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应注重考虑重大危险源的确定,不仅考虑危险废物的贮存量,还需考虑相关辅助材料的贮存量,结合相关物质临界量确定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若存在重大危险源,需按照风险评价导则做风险相关预测评价。

同时考虑事故池及其他风险防范措施。事故池必须根据泄漏物料、消防废水、初期雨水的事故应急收集方式确定容积。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防止危险废物泄漏的防范措施、危险化工品泄露的防范措施、道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废物泄漏的防范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同时需要提出项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4.3 注重运输环境影响评价

当前危险废物运输以道路运输为主,运输过程中需遵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做好收集、暂存、包装、转移等措施及手续。首先,产废单位需用符合要求的容器装盛危废,暂存地等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志》(GBl8597-2001);其次,转运单位需持危险废物运输资质,运输容器符合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居民聚居点、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路段;第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需做好接收方案,外来危险废物进厂登记、检测、入库暂存、处理等;第四,做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手续等工作,做好危险废物登记记录,并保留10年以上。

篇8

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维护.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确定年继续在全区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紧紧围绕我区污染减排任务与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为总要求。强化监管手段,为切实打造宜居乡村提供环境质量保证。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集中整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在年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普查成果,全面排查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及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污染源。重点查清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含铅蓄电池(包括加工、回收)、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和监测企业废水、废气(包括无组织排放)排放情况、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筛选一批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企业,明确特征污染物,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指导,尽快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同时,要扎实做好环境预警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车间排污口控制、厂区总排污口控制、入河排污口、出入境河流断面”四级防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防患于未然。

彻底取缔关停国家明令淘汰的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应暂停其新增重点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把环保准入关,认真执行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新、扩、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重点专题章节,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予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环保部门不予通过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严肃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梳理有关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投诉、举报、案件。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多次被查处仍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一律取缔。严格禁止向城镇下水道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污水处理厂因此不能正常运行的,依法取消其排水许可,并予以处罚,造成城市排水设施损坏的,承担赔偿责任;严格禁止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物混入生活垃圾违法处置。

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督促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和排放口,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预防重金属污染的全过程监管。

(二)强化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集中力量重点抓好扬尘污染控制区内的建筑、拆迁及市政工程工地、堆场、道路、物料及渣土运输、地面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扬尘污染源信息系统、降尘监测评估网络和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三个有力载体,加强对全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强化各类工地监管力度,确保防尘措施落实到位。对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扬尘污染、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单位要及时查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巩固治污减排成效,大力推进治污减排

重点抓好1家省控、5家市控重点企业和区控重点单位的环境监管。严格污染源在线监控、日常执法检查、项目核查督查等,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污染减排效能。要把“区域、流域、行业限批”作为重要措施,充分发挥“限批”的威慑力。严肃查处故意不正常运转脱硫设施,使用旁路偷排、烟气连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对那些不运行环保治理设施,仍然存在直排、偷排现象以及整治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违法企业,都要严格实行限批。

加强对工商河、西圩子豪聚贤片区中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强监管,对长期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泥未能实现安全处置或不能按时完成限期整改任务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同时,要严厉打击排入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减少因工业企业外排废水严重超标致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水超标的现象。

(四)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督察,巩固整治成果

全面检查年国家、省、市政府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国家、省、市转办的重点环境案件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的取缔关闭情况,超标、超总量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完成情况以及未批先建建设项目停止建设、停止生产情况,防止污染反弹。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上旬)。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整治重点,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6月中旬—10月)。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其中,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情况于6月25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11月)。认真总结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并写出专项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调度。

(二)完善部门联动措施。各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公众广泛参与、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格局。

(三)挂牌督办突出问题。要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确定一批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加大挂牌督办力度,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对违法性质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市政府将直接挂牌督办。

篇9

关键词:重金属;Na2S2O3;植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Q938.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实验选取Hg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添加不同浓度Na2S2O3,测定金盏菊对Hg吸附量,分析出植物吸附量最大时Na2S2O3的浓度。为该地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供试土壤

实验土壤采至重庆郊区紫色土。采样点附近未受工业污染,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盆栽试验土壤采样深度为0~20cm,经自然风干、粉碎后,分别过5mm筛和0.149mm筛备用。

土壤均匀分开为两部分,一部分添加外源Hg,使土壤Hg含量增加1.2mg/kg;另一部分添加外源镉,使土壤镉含量增加2.0mg/kg。统一加入尿素100 mg/kg、磷酸二氢钾110mg/kg,混匀后陈化14d,作为盆栽试验的土壤。

表1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1.1.2供试植物

金盏菊种子。

1.1.3主要试剂与仪器

试剂:王水,分析硫代硫酸钠,分析纯氯化Hg,分析纯氯化镉,30%SnCl2,分析纯硝酸,分析纯硫酸,分析纯高锰酸钾,分析纯氢氧化钾,95%乙醇,尿素,分析纯磷酸二氢钾,30%H2O2,氯化镁,醋酸钠,盐酸羟胺等。

仪器:称量称,电动振荡床,电动离心机(3000r/min),定氮蒸馏装置,滴定装置,容量瓶,三角瓶,小漏斗,烧杯,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F732-V数字显示测Hg仪,pHS-3C型酸度计,DDS-11型电导仪。

1.2试验设计

实验设计方案见表2。

表2 实验设计方案

(注:表中重金属元素Hg对应“C”为1.2mg/kg;Cd对应“C”为2.0mg/kg)

添加四种浓度Na2S2O3对两种重金属元素实施完全设计3个平行,即4×2×3=24个处理,空白土壤12个处理。共设计36个处理。

1.3试验方法

1.3.1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方法参照《农业环境监测原理与应用》(皮广洁,1998)。

结合采集土样的基本情况,分别以氯化汞、氯化镉形式加入土壤模拟污染土壤,对Hg污染实验土加入氯化汞1.2mg/kg,镉污染实验土加入氯化镉2.0mg/kg。

1.3.2土壤样品中Hg含量的测定

土壤Hg总量测定采用HNO3-H2SO4-KMnO4 消解法,消解液转移定容后取10mL加入2mL 30%SnCl2后用F732-V数字显示测Hg仪测定。土壤Hg形态分析用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Hg各形态提取方法见表3。

表3Hg的各形态提取方法

1.3.3植物样品中Hg含量的测定

植物样品用干净纸包好放入烘箱于105℃烘15min,然后调到50℃再烘8h。取出用玻璃研钵研碎降至室温准确称取样品1.00g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40mg的V2O5和10mlHNO3加小漏斗静置过夜;消解,待棕色氮氧化物基本赶完后,冷却,再加入5mL浓硫酸,继续消煮至起蓝色时停止加热;冷切加1N硫酸10mL冲漏斗及三角瓶内壁,加热至煮沸2min;冷却加5mL5﹪KMnO4溶液静置过夜;加20﹪盐酸羟氨2-3滴,至紫色刚刚褪去;静置,将上清液转入50mL容量瓶,定容后取10mL,加入2mL 30%SnCl2后用F732-V数字显示测Hg仪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Na2S2O3浓度对Hg的影响

在实验土壤中施加Na2S2O3后,在不同浓度Na2S2O3下,植物总Hg、土壤总Hg及及形态含量变化见表5。

表5 植物及土壤Hg含量

对植物体、土壤总Hg含量分析,变化趋势如图1。

图1植物、土壤Hg总量变化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金盏菊对Hg的吸附过程中,Na2S2O3作用非常明显,在整过过程中,Na2S2O3始终表现出促进植物对土壤Hg的吸附作用。但由于Na2S2O3浓度差异导致在不同浓度下,植物吸附重金属能力差异。

当Na2S2O3浓度范围在0~0.5g/kg时,在该阶段植物的吸附作用与Na2S2O3浓度呈正相关,同时直线斜率较小,增加缓慢,说明Na2S2O3在该浓度条件下对金盏菊的吸附作用影响很小。随着Na2S2O3浓度增加,在0.5~1.0g/kg范围下时,在该阶段Na2S2O3的添加量对金盏菊的吸附作用十分明显,使得吸附量迅速增加。然而,当Na2S2O3继续增大,在1.0~2.0g/kg范围时,植物体内Hg含量出现了缓慢的回落。由此可以推断:金盏菊对土壤Hg的吸附峰值出现在1.0~2.0g/kg范围。因此,可以就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对土壤中各形态Hg含量分析,变化趋势如图2。

图2土壤各形态Hg含量变化趋势图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Na2S2O3浓度的变化土壤中各形态Hg含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总量变化的前提下,各形态的含量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

在初期Na2S2O3浓度较小,0~0.5g/kg范围,水溶态和碱溶态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水溶态含量增加,碱溶态含量减少,其余各形态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当Na2S2O3浓度在0.5~1.0g/kg时,水溶态含量继续增加,酸溶态含量出现上升趋势,其余各形态含量均略微减少。当Na2S2O3浓度继续增大,在1.0~2.0g/kg范围时,水溶态含量继续明显增加,碱溶态也开始增加,其余各态含量均呈减少趋势。而在所有形态含量中,酸容态含量始终较其他形态含量高,这可能与加入的外源污染物HgCl2有关。

结合图1图2,在图1土壤Hg总量变化趋势下,图2中各形态含变化过程中,水溶态含量始终呈增加趋势,可以推测,在添加Na2S2O3后,其他形态Hg向水溶态转化,且在浓度较小时碱溶态向水溶态转化较明显,而随着Na2S2O3浓度增大碱溶态转化的速率降低。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调控剂Na2S2O3对金盏菊吸附土壤中Hg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且对于不同重金属Na2S2O3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2)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与调控剂浓度有着密切关系;

3)在金盏菊对Hg的吸附过程中,均存在调控剂的最佳施加浓度。Na2S2O3浓度约在1.0g/kg时,对Hg吸附量达到最大。

3.2 建议

本实验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包括:

1)土壤重金属治理是一向复杂的工程,而且污染往往不只是由一种重金属元素所引起的,而是由多种元素造成的复合污染;

2)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受植物类型,种植时间及土壤的pH值、有机质、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本实验结论是在盆栽实验中得出的,与农田实际中的应用可能存在差别。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调控剂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董姗燕.表面活性剂与赘合剂强化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26(6):

[2]郑爱珍,宋唯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84-86

[3]GADELLE F,WAN J,TOKUNAGA T.Remove of uranium(Ⅵ)from contaminated sediments by surfactant[J].J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1,30:470-478

篇10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210036)

摘要:本地化的垃圾焚烧烟气重金属产排污系数研究对污染物的准确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苏省部分垃圾焚烧企业的运行状况及烟气铅、汞及镉的排放情况,采用实测法计算出垃圾焚烧行业部分炉排炉的烟气铅、汞及镉产排污系数。

关键词 :垃圾焚烧;重金属;产排污系数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1-0036-02

近年来垃圾焚烧技术以其高温无害化、减容和减重的优点,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但同时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备受关注。因此控制垃圾焚烧烟气重金属排放是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的有效措施。

1985~1990年,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办公室共调查了国内40个工业行业的污染源情况[1];199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污染源调查涉及了7大工业部门,推出了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2]。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3]对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烟气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排污系数进行了普查。但这些调查均未涵盖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的产排放系数。

本研究根据江苏省部分垃圾焚烧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的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以期为烟气重金属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总量控制计划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产排污系数是核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烟气中重金属的产排污系数因工艺规模、垃圾成分组成及焚烧炉型、焚烧温度、焚烧区域空气分配、烟气氛围(氧化或还原性)、烟气滞留时间、净化设施及捕集效率等运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

产排污系数核算一般有实测法和物料衡算法,实测法是通过实际测量烟气的排放量及铅、汞、镉排放浓度来计算各重金属排放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测法核算垃圾焚烧烟气重金属产排污系数。

1.1个体产排污系数

个体产排污系数是指特定产品在特定工艺(包括原料路线)、特定规模、特定设备技术水平及正常管理水平条件下求得的产品生产污染物产生系数。

1.2综合产排污系数

一次产排污系数是指同一生产工艺、同一生产规模下不同技术水平的个体系数的加权综合。一次产排污系数的权重主要考虑不同技术水平产能在总体技术水平产能中所占的比例、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

二次产排污系数是指不同生产工艺下的一次产排污系数的加权综合。二次产排污系数的权重主要考虑不同规模水平产能在总体规模产能中所占的比例。

本研究主要针对江苏省内采用炉排炉工艺、“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烟气处理工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抽样方案所调查企业的设计能力占同类型企业处理能力总和的50%以上,兼顾各企业的地理位置分布,共选取32家垃圾焚烧企业,32台焚烧炉,单台处理能力介于250~500t/d之间,总处理能力达10750t/d。样本企业的实际处理量及烟气中铅、汞及镉排放情况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垃圾焚烧炉均为同一工艺(炉排炉)。由于垃圾组分的不恒定以及焚烧过程中气固相分配迁移的影响,造成焚烧炉的产排污系数差别较大。经加权后,铅的产污系数为8.1074g/t、汞的产污系数为0.8916g/t,镉的产污系数为0.7118g/t;铅的排污系数为0.1054g/t、汞的排污系数为0.0225g/t,镉的排污系数为0.0191g/t。

所选各处理能力的焚烧炉产排污系数、二次产排污系数见表2。

3结语

(1)本研究采用实测法计算得到了垃圾焚烧行业炉排炉的烟气中铅、汞及镉一次、二次产排污系数。虽然样本数量较少、炉型单一,但弥补了污染源普查的不足。

(2)为完善垃圾焚烧烟气中铅、汞及镉综合产排污系数,需进一步加强处理规模及其焚烧炉的样本数量、炉型数量、烟气处理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产排污系数的影响研究,从而得到更为科学的产排污系数,为烟气重金属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工业污染源调查办公室.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编纂委员会.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