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篇1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派系建筑的流行,导致农村民居建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景观特色。文章试图以建筑类型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探究新农村民居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使乡村建筑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特征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协调,提升乡村的人文环境品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民居建筑;建筑类型学;地域特征

引言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城镇化进程,城市的生活模式、审美情趣等对传统乡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乡村风貌日渐消失而呈现出混乱的状态。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地方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民居建筑风貌问题,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总是片面地强调某种历史风格的延续,甚至效仿或照搬其他地区的风格,“包装”一些假古董或派系建筑,而没有从乡村建筑的本质出发开展必要的方法研究,忽略了乡村建筑的真实特性和实际需求。关于乡村民居建筑的讨论由来已久。19世纪末期,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们开始从传统乡土建筑在工艺制造与材料选用的各个层面上学习创作经验,第一次明确地将乡土建筑与制造工艺相联系起来。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尔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指出了“乡土建筑”的重要性。在国内,中国建筑史学家刘敦祯教授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民居建筑。陈志华先生提出:“乡土建筑是乡土环境中一切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①然而,在我国当今的建筑实践中,依然缺乏对乡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研究。文章针对乡村民居建筑在历史性、地域性方面的特殊性,从相关建筑理论出发,结合目前的一些乡村建设实例,试图其中对于民居建筑的认识缺陷以及建设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乡村建筑的本质、特性和实际需求,以及在新乡村建设中塑造适宜的建筑风貌的原则和策略,试图对我国如今面临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1.类型学与建筑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19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理论家森佩尔认为,形式是与其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相协调的,形式不仅与用途,而且与当地传统的元素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相关。②到了后现代时期,伴随着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对历史性与地域性的讨论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曾经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指出,建筑外在形象的生成不是单纯美学的简单产物,而是由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类型学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类型学理论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它所在城市的传统,同时又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既有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价值,也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价值。类型学理论主张建筑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后一阶段彻底取代前一阶段,而是历史的遗存与当代的新形式并存,并作为新形式的创作素材和依据。当代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内欧,就是将类型学作为一个核心的思想,用类型建立建筑与过去的关联,并且根据现实条件和需求,对选择的类型进行场所化、现实化,从而创造出与地域和历史深刻联系的作品。类型学所强调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更加理性地对待地域的历史与传统,提取历史文化的深层“本源”,结合时代特征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

2.乡村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

乡村建筑是乡村居民生活的物化表现,集中反映了特定地区、特定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重要信息。传统乡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谋生,社会生活相对封闭,文化认同感强,再加上血缘和宗族道德的约束调控机制,强化了乡村建筑的共性特征,并投射在空间布局、造型特征、色彩质感、装饰风格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一直延续下来。然而与此同时,乡村的建筑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建造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笔者通过对大山村小芮家的实地考察分析,试图找寻乡村建筑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南京市高淳区的桠溪镇于2011年获得世界慢城组织授予的“国际慢城”称号,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慢城。几年来,当地政府对国际慢城内部的主要村庄进行了改造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位于国际慢城核心区域的大山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改造后以农家乐为其主导产业。主体村庄向西部延伸出一个聚落,名为小芮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部分大山村村民搬迁到这里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小芮家还没有经过统一的改造,因此依然保留着村庄的原有风貌。小芮家现存的建筑建于不同的年代,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又都具有清晰的时代特征,这可以表现在建筑的结构、材料、砌筑方式和装饰细部等各个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木头、青砖、红砖逐渐转变为混凝土,在结构和形象上都发生了变化(表1)。虽然小芮家的历史比较短暂,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已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城市里大规模的建设不同,乡村建筑多为居民自发的个体的建造,因此每一栋建筑都有其个性,同时又遵循传统规律。这种由于时间的累积而产生的建筑风貌上的丰富而协调的特性是乡村建筑的重要特征。当然,这些个性并非都能够反映场地和时代的真实诉求,因此在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建筑师应该对此进行甄别。

3.乡村建筑改造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近几年我国各地许多地区都在农村开展了风貌塑造工程,江南地区仿照“徽派建筑”的风格进行乡村改造的做法比较普遍,桠溪镇大山村也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山村主体村庄内的建筑经过改造建设,都被赋予了统一的外部形象(图1)。首先,建筑虽然结构材料不同,但是在色彩上被统一为粉墙黛瓦的样式;其次,在装饰细部方面,建筑上附加了一些传统符号,如高于屋面的马头墙,窗户上的花饰窗格等。然而,这样的建筑形象在和谐统一的表象背后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设者只重视对风格的模仿而忽略了风格产生的原因,由此形成的风格缺乏与场所和时代的必要联系,显得生硬而单调。例如建筑中马头墙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马头墙已经不再具有防火的作用,形式与功能完全脱离,因此其尺度、位置等的设计都显得十分随意,缺乏控制。此外,附加的窗饰花格试图以廉价的工业材料模仿传统工艺,也破坏了传统意向的延续。总的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抹去了乡村建筑原本具有的鲜明的个性和历史累积而成的丰富性,并且不能反映当今时代的特征,与实际功能、新技术相脱离。乡村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涉及到对历史和地域传统的保护和延续,以及对当今时代精神的彰显。由于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印迹,建筑师和管理者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当更加谨慎,既要减少对传统风貌的破坏,也要避免刻板的形象包装。类型学的思想启发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关注乡村建筑应当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首先应该对于乡村原有的建筑进行评估,保留那些能够较好地反映历史和场所特征的建筑,而对风貌较差的建筑进行改造或重建。在改造或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地域环境因素,这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当地的气候、地形等,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材料、建造技术等,而历史文化因素是指居民的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等。第二,时代精神,建筑形式最终应该反映出当今建造技术、建造方法和材料的特性。只有对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才能避免对乡村建筑的改造沦为简单的形象包装。

4.结语

文章旨在对如今盛行的乡村建筑改造的方法进行反思,并且提出在新农村建筑的过程中保护和更新民居建筑的策略。首先,对于乡村建筑的历史性与地域性问题,文章回顾了莫内欧等人的理论观点,强调了类型学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思想,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其次,在对乡村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笔者分析了乡村建筑所具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最后,笔者分析了目前经过改造的乡村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重视影响建筑形态的各方面因素的统筹协调,而避免对风格的模仿复制。乡村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如今对乡村的改造更新往往沦为简单粗暴的形象工程,“风格雷同、千村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人们应该对乡村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研究给予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世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吴放.拉菲尔•莫内欧的类型学思想浅析[J].建筑师,2004(1):54-61

[4].张群.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2015(1):28-31

[5].赵斌.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类型学的重新解读[J].现代城市研究,2012(1):59-63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 建设问题分析

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今天, 重新审视农村金融建设问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和现实的问题,也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农村经济要得到发展,但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户的长期生产性投资少,同时农业集体组织对于农业比较收益的考虑,其投向农业部门的长期生产性投资也不强,农业长期生产性投资面临困境。因此,资金的投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缺乏符合农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就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由以下几种金融主体来完成:

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1.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首先是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抗风险能力弱。根据银监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全社会平均不良贷款率12.5个百分点,因此农村金融市场面临高风险与银行的风险规避形成了矛盾;另外,农村金融资源匮乏,难以取得规模效益,且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其次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第三是不能实现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分散经营不易取得规模报酬。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

2.在市场营销方面,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金融需求,不仅贷款品种及期限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而且为了降低单位交易成本、管理和人工费用,金融机构也是尽量使小额零售业务转变成适合城市居民或乡镇企业需求的批发式的大额业务。另外,只有极少的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或者债券及保险类金融产品业务,这样,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市场营销方面就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排斥在外。

3.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及房屋不能抵押,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保证手段,签订信贷契约就需要搜寻更多信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上升,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沦为低效市场。再由于存在信息悖论,商业金融机构通常只能选择放弃信贷契约,退出低效市场的经营策略,反过来也必然影响到商业金融机构的供给下降。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调整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在支持“三农”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金融与财政的职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金融承担了过多的财政职能,不但无法完成职能,而且造成大量损失,使农村金融萎缩、资金外流,各种道德风险加重。同时为了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减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2.建立健全农地金融制度。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它具有债权可靠、贷款期限长、利率较低等特点。在我国的农地制度中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农地承包者享有其它权利。这种农地制度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定农地使用权归属的内涵,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金融的创设提供制度性基础;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核心,它通过农地使用权合理、有效地流转来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农地金融制度是保证,它通过农地使用权的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完善农村“公共金融产品供给”和“私人金融产品”体系。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政府需要提供公共金融产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以补贴资金的形式把政府资金引入到农业领域,提供“公共金融产品”而设立的,但采取了信贷配给制度,不能充分体现信贷的资源配置、监控和风险管理职能;其业绩是以发放的贷款是否满足政府的需要而不是贷款的运作效益和贷款的回收率来衡量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是提供“私人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却承担较多的公共金融产品的职责。一个金融组织同时生产两种不同性质的金融产品时,就会出现公共金融产品与私人金融产品的相互排挤现象(农村扶贫贴息贷款扶富不扶贫)以及将经济风险通过公共产品外部化的现象(商业性经营的呆、坏账转嫁到政策性业务中)。因此,政策性业务应该从商业性中分离出来,而且政策性信贷业务操作也应该逐渐商业化,一是有利于经营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为利用WTO“绿箱”政策创造条件。

4.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地取缔民间金融。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一定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减少其限制,逐步引导、规范民间金融机构,使其向正规化方面过渡,以达到其填补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推动农业健康发展,以实现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解决相关问题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适时之举。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强的探索性,没有历史经验和确定的模式可供参考。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如何选择有效的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成为政府、理论界和广大民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廊坊市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摸索了一些建设模式,村庄的变化越来越大,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廊坊市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例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主体素质待提高,农村主要产业问题,农村资金缺乏问题,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进程,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寻求解决困难的良方。

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和古城保定毗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现辖三河市、霸州市、广阳区、安次区和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及大厂回族自治县,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

    廊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雨量490.5毫米,无霜期183天。全市38.6万公顷耕地,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种植业历史悠久,粮、油、瓜、果、菜、花物产丰富,养殖业牛、猪、羊、鸡、渔五畜兴旺,已成为京津两大城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面向新的世纪,市委、市政府又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确定“引进、示范、推广、服务”的,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林果花木”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全市农业“调品质、调产品、调布局”。

2007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着眼于城乡统筹,以壮大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创业、转移就业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村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农民增收提速、“三化”进程加快、民生进一步改善、城乡协调互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对廊坊市在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目标,对于广大的农村而言,农业收入虽然不是唯一来源,但仍然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而建设高效的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经济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场变革主要表现为对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经济的交流、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从农业现代化进程来说,很多方面是不容乐观的:首先是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被很多人称为灌溉农业。但实际上我们真正可以灌溉的耕地只有7亿亩左右。我们也经过了旱田改水田、品种改良和机械化几个变化。对农业而言,最直观的问题是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多地方的农业就难以长久维持,但现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机制并没有建立。

建设现代农业提出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土地家庭经营规模太小。农户过小的土地规模,大大地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不仅造成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而且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影响我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在改革之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迅速地改变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农户对土地分散的及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适应了当时我国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20多年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并日臻完善,农村经济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土地经营则明显地表现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这一土地制度与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不相符合。土地规模太小的弊端便逐步显现出来,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农业的规模经营始终是一个难以实际操作的问题。所以,以土地家庭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但无法满足农业规模经营这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实现了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存在着国家、集体、农户对土地的权属关系不清晰,导致土地处置权的混乱等问题。一方面国家凭借行政力量对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干预,从中取得对农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另一方面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乡政府和村委会对赋予农民使用的土地施加不当的处置权,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或拥有很小的处置权,无法根据效益原则使土地流动,形 成土地的买卖、出租、入股等土地市场体系,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

(三)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困难。土地规模经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土地需合理流转,中央早就多次在涉农文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户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依法流转土地,但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很难做到。当前的农业产出效率低,从事农业生产要盈利十分困难,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许多农民想放弃土地经营使用权。但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法律界定不明确,加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土地仍然被广大农民看作是“命根子”而不愿意轻易放弃。同时,我国农村土地至今仍作为一种农业资源利用,尚未成为一种农民的资本来经营,农民不能自由通过土地转让、出租、抵押、入股和继承而成为融资的手段和创业资本。这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许多从农村真正转移出去的农民仍兼营农业,造成土地粗放耕作,甚至抛荒,另一方面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无法得到土地来扩大经营规模,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不畅,又成为了提高规模经营效益的一大制度障碍。

篇4

1.1厕所卫生问题由于千百年来的历史问题,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异一直存在。农村的经济较差,一般情况下要想解决解手问题,一直都是选择在露天厕所进行方便,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都会觉得厕所就应该是肮脏不堪的地方。因此对于厕所卫生的情况,一直无人问津。而我们知道,粪便中会有大量的细菌,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处理,随时可能生成更多的病菌,可能会危害到人体健康。而对于农村来说,由于历史顺延,无人告知农民厕所的卫生问题有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农民对于厕所的卫生问题,一直无人问津。这样,农村的厕所卫生问题也就被遗留了下来。

1.2道路环境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道路问题也是农村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部分地区的农村道路环境仍然处于脏乱差的境地,许多道路仍然是泥泞不堪,让车辆无法进行正常出入。正如前些年赵本山的一个小品中个讲述的一样,有些农村的道路泥泞,导致一些机动车辆根本无法驶入村中。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想进步,必须要有大量的产值才有可能进行致富,农民所种植的农作物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等农务所需用品。这些用品大部分都需要汽车进行运送。而道路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这些农务用品则无法及时的送入农村,从而就有可能会耽误农民的种植,也就会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而还有一些地区的村是居住在山里,山路难行,就更别说是道路环境如何治理的问题了。道路是联系农村与外界的重要渠道,如果没有较好的道路环境,那么随处可见的垃圾,或者泥泞不堪的道路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阻碍问题。因此,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道路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环境保护,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1.3垃圾外露的处理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环境问题还有许多,像是垃圾外露也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许多农民并没有太多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对于垃圾的处理也是一直遵照老辈人的传统,外露在室外。可以想象,如果城市中的垃圾外露在街道中或者室外,那么垃圾中所产生的各种细菌将对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之所以城市中没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城镇的环保宣传到位,对于农民来说,垃圾的处理问题就只是简单的倒垃圾而已,对于垃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却是知之甚少。且不说在农村是否能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就算是垃圾的放置位置问题都很少有人关心,因此,垃圾外露已经是农村的一种习惯,而农民并不知道这种习惯会对他们所生存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也不知道这些垃圾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上述了三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而对于这些问题,都是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我们一定要将农村环境建设问题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议程中来。因为环境保护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有可能对农村建设造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农民的生产造成影响。正如上文所说,道路坑洼、泥泞,车辆无法通行,这就会阻断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在生产初期,无法及时的将种子运送到农村,农民就无法在农时播种,耽误生产。而在收割的季节,农民即便收割了这些农产品,无法运出,也会耽误农村的经济发展。第二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农民长期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上述问题中所提到的垃圾外露的情况,可以说,垃圾外露在街道之上,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或微生物残留在空气中,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会造成损害,如此,就很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促进农村环保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城乡环境对比,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让农民进城,并不是让农民转移到城市中工作生活,是为了让农民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进行对比。城市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相对而言比较成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是有所提高的。让农民进城参观,体验,了解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了解做好环境保护,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回到农村后进行城乡环境对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宣传。当然,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教育问题也要适时的对农民进行教育,告诉农民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环境有着怎样的好处。

3.2建立环保制度,确实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大执法力度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没有监督,是无法让人们从已经熟悉的习惯中走出来的。确实保证农村环保机构的存在,加大执法力度,并不是为了惩罚农民的违规行为,而是要让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制度性。只有在法律制度完善,执法严明的情况下,才能让农民从以前的陈旧思想中走出,走向环保的康庄大道。

3.3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让农民时刻关注农业生态发展,控制农业方面的污染,可以让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厕所的环境时刻进行清理,对道路环境进行修缮,如果农民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从意识上开始向这环境保护的思路上转变。如此举措,在农村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就是迈出了一大步。

四、结束语

篇5

村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植被破坏,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恢复较慢。由于毁林开荒开矿和过度砍伐等种种原因,部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力下降、水库淤积、河床抬高,加上多数地区降雨量相对集中,严重的洪涝灾害每年都要发生。华北平原有8.77万公顷的古河道在风力侵蚀下,土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所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已迫在眉睫,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任重道远。

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在邯郸地区曲周县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当地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均采自300米深的地下。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滥用,加之当地降雨量小,致使农药化肥残留下渗严重,再加上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村边、田间,导致污水下渗,一般在地表浅层70―90米深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农村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农业用水利用率却低于50%,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大力提倡节约用水,避免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唤醒农民的节水意识,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截止目前,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环保欠账太多,前期项目多数没有环保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基础设施不是没有,就是不完善。加上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必然伴随手工业和工业的超前发展和接收大中城市中小型企业向农村和小城镇的转移。工业污染问题必然和产业转移一道跟随而至,加上原有的乡镇企业本来污染问题就比较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就我们调查中所见,凡是工业较发达的乡村,工业污染,尤其是大气粉尘、地表水和噪声污染均十分严重。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壤有机质在逐步下降。如华北某市人均土地面积为0.144公顷,低于全国农村人均0.777公顷的水平,未能利用的土地占到了全区总面积的14.32%。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量的宅基地浪费。耕地利用过度,超量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肥使用不足,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现象较为突出。

农药、化肥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农业生态问题突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早已禁止使用的六六六、DDT和含有机磷、有机氯成份的农药随处可见。这些剧毒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药效利用率较低,农副产品和土壤中残存了大量有机磷、有机氯成分的农药,引起生态环境一系列灾难。一是农产品受到污染后品质下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部分农药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二是部分农药渗入地下水循环系统,直接影响到农村水环境质量,同样对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构成危害。三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农作物害虫的抗药性,引起大量鸟类和昆虫的灭亡,使农作物害虫失去了天敌。在农膜使用上,降解膜使用率低,非降解膜回收率低,加上大量的食品包装袋回收处理技术跟不上,是农村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调查组所到之处,均会遇到这一问题。

畜禽养殖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畜禽养殖污染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小型畜禽养殖场,不经环保规划审批擅自建场,选址不合理,有的就建在村里,离居民家很近。由于村民养鸡历史悠久,且多为散养,每户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上百只的情况很普遍。部分村庄家家养狗,每家少则一条多则数条,村子内外狗粪随处可见。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我国西南和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钢铁冶炼和煤炭电力工业发达,这些工业企业在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地层塌陷,水土流失,泥石流泛滥,使农田和道路受到破坏,也对地表径流造成严重污染。矿渣占压大量农田,过采矿床植被恢复十分困难。

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村落环境问题

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指出:“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正是人类的技术活动,才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正是人类的技术实践,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创造着更加美好的前景。然而,科技进步不仅具有创造财富、实现社会理想的正效应,同时也具有事与愿违、始料不及的负效应。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真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类通过技术的力量,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深深陷入技术的挤压之中,遭到多方面的巨大报复,特别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类活动场所的负效应不断扩大化、普遍化和深化,已经达到了全球性的程度。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是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劳动力人群,体现在这群人身上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农民从土地走进工厂所能掌握的劳动技能,也只能适应初级工业化的生产能力,这就决定了乡镇工业必然是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初级工业和小型养殖业。农民尝到工业带来的好处时,往往受利益驱动只重生产,忽视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因为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一定的滞后期,不像工业利润那样来得及时和现实。农民对接踵而来的污染后果缺乏基本的心理预期,也从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甚至已遭到报复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早期农业生产中砍伐森林、刀耕火种已经造成了最初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但由于污染小,自然界完全有能力消散自净。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以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尽管在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采用机耕、杂交、抑芽、化肥、农药、地膜等先进技术和新技术产品,但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有机肥使用量大,农村污染的自然净化能力较强,污染问题并不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农民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提高粮食产量和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那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呢?答案只能是,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篇6

1.我市农村居民点现状

本次调研范围内共有698个行政村,其中规划62个中心村,149个基层村,现已完成了33个中心村以及86个基层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区外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做法进行了调研。从房屋建设、村庄组织、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发现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希望从中收获一份宝贵的经验,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与参考。

2.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整体滞后,并且期限较短,发展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划仅局限于城市和城镇范围内,农村规划覆盖率较低,农民建房无序进行。在编制规划中,某些地方有短视现象,规划的年限较短,势必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自然村庄规模散、小。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建房主要是以组和自然村落为单位,依托行政地域,实行沿路、沿河发展,形成了马路村、河沿村,出现了“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也有一些自然村落几户一庄,既不成线,更不成块,“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这严重影响了我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农村居民点建设管理薄弱。有些乡镇有农村居民规划点,但进居住区的少,在老宅基地翻盖多。究其原因为: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少、管理范围大,致使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和措施,各行政村的职能和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三是乡镇政府忙于招商引资、经济工作和计划生育,忽视了农村规划和居民点的规划建设。

(4)城市规划代替村庄规划,缺少农村特色。有些村庄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划农村,忽视了农村经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了城市小区,这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给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加之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特色的角度来规划农村现代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才能使规划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趋大攀比,实施困难。某些官员急于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政绩,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经济实力,盲目攀比,超过了农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规划只有立足现有的基础,以不增加农村负担为前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把规划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3.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十分必要。一是要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把“实施村”的村级规划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六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3.2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生产是其关键所在,应将其放在首要位置。而改善生活则是新农村规划之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对于新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实事求是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则可以一方面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要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两者之间的统一,不能够将发展农业生产与改善农民生活两者之间教条的割裂。同时,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时刻将规划的受益体落在农民身上,要能够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能够积极的听取农民的心声,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3.3稳步推进、统筹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立足现状,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依据不同农村类型,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对于有经济实力、有改造条件的村庄,可先行进行试点,用市场经济机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建设。要从政策上鼓励、经费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程序上规范,村庄的深度规划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稳步前进。规划要把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按照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要求,制定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解决好村庄总体布局问题。

3.4尊重民意、特色发展

篇7

>> 新农村建设中承包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转型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农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制度探析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浅论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探析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融资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利辛县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 王忠林,韩立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及相关问题探析[J].齐鲁学刊,2011(1):105-108.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社会资金 政策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一笔巨额的长期投资,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致在15万亿元左右。这些资金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还是来自社会投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资金的进入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资金构成及投资现状

(一)农村社会资金构成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社会资金,主要是指除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之外,可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资金。主要包括:

1.工商业资本。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在多数农民自身积累水平较低难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的情况下,大力引入工商业资本进入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在城市部门和非农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部分工商业资本有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投资的动机,关键是如何引导和规范,既要保证工商业资本投资农业有利可图,又能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并实现不断增长和农村持续发展。

2.农民自筹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纯收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元,按每户4口人计算,户均收入可达16000多元,户均货币收入应超过10000元。我国目前农户有2.3亿,这样计算农民总货币收入可达2.3万亿。

3.乡镇企业积累。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有2084.66万个,企业资产总额约为48710亿元,比1996年增长54.22%,年均增长速度11.44%。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8%;利润总额17000亿元,增长14.56%;上交税金7200亿元,增长14.73%。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用于支农补农资金突破200亿元,乡镇企业为新农村建设而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4.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我国目前有集体经济组织70多万个,资产达到15000多亿元,2006年乡村集体可分配收入达到817亿元。在乡镇企业中,还有乡镇集体企业80.21万个。集体经济不仅是发展农村的重要载体,更是农村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5.外商投资。近年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金额有较快增长,到2005年底,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已经超过329亿美元。项目范围已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了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渔业各行业的所有方面。外商投资的介入弥补了国内资金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了农村和农业改革。

(二)社会资金的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工商业资本投资偏好明显。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属于增量资本经营,其特点是注重资本的流动性,回避经营风险。因此,工商业资本大都投向经营周期短,收益高的农业项目。大量工商资本的投入还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加快了“一村一企”、“一村一品”的品牌工程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对于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传统种植业工商资本则很少问津。

2.农户生产投资强度不高。农户支出通常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由于农户年收入偏低,我国农户大部分现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主要为生活消费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年份生产性支出现金所占比重在27%-34%之间波动。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户偏好于短期投资。自2004年国家对农户实施直补政策以来,农民生产投资增长加快。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预期增收信心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农户生产投资费用。

3.乡镇企业资本增速下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在基本上没有获得国家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财产积累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2007年的资本总额几乎为1978年的150倍。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97年以来,其增长速度急速下滑。1995-2007年为0.9%,远远低于1978以来年平均26.9%的增长速度。

4.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萎缩。实行20余年来,家庭经济发展较快,在双层经营中占绝对优势。但在一些地方,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呈现出萎缩、弱化状态,有的甚至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状态。集体经济这种严重弱化现象,使集体经济层次缺乏经济实力,很难为家庭经营层次提供服务,更谈不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5.农业利用外资水平不高。我国农业利用外资虽然有较快增长,但农业外资项目绝大多数是50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大大低于外商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同时,农业利用外资的结构也不合理。一是农业利用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低。农业利用外资在全国利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还不足4%,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的协议金额仅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93%。

(三)阻碍社会资金流向农村的原因

1.农村投资环境不良。我国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农业投资的硬环境来看,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生态条件有恶化的趋势。从软环境看,我国农业投资的法律、政策环境欠佳,有些地方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在有些地方有的人诚信程度差,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农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2.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高水平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站数量不多,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十分落后,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及时提供农业投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资金的投入。

篇9

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兴农民,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彻底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鉴于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农业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积极促进农村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引导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更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城为乡风文明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农村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道具和服装到位。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农村文化,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农村文化,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农村文化,努力从理论和思想上、体制和机制上、方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农村文化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三、稳步增加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这就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文化体育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规划,确保增幅不低于财政增长比例。为真题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应当以多种渠道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通过积极争取博物馆、体育馆、县级流动演出车、影剧院、乡镇(村)文化站等项目建设,力争为干部、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基础性平台。要采取有效措施,建好、管好、用好县乡村宣传文化中心(站、室),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时要抓好西新工程、东风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地方政府应将农业教育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农村信息产业、娱乐产业、精神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第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建立一条农村信息化“高速公路”,为农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平台。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依靠农户之间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农户之间的交流已不能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提供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如通过科技杂志、农业书籍、网络、文化信息交流站等。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普及,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发展农村娱乐业,开阔农民的视野。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娱乐产业,吸引各地人们前来参观旅游,对开阔本地农民的事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浙江横店影视城,随着电影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增加了农民见识,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地不少农民学习外语接待外来游客。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 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14-02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在实践中,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村存在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普遍缺乏“劳动力”。在劳动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

一、新农民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农民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长期以来,“农民”就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从事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人以辛苦劳碌,因循守旧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人、农业管理者、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者的大量出现,农民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许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工业、交通、建筑、运输业的劳动者,在户籍制度上仍然是非城市人口,但却实实在在地开始从事各种产业活动,改变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纯农者的身份,农民具有了“农村居民”的丰富含义。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的分工分业有了极大发展,使大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较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农业经营开始日益向兼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农民不再是那种完全被圈在土地上的纯农者,但是,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实行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即如何去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要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必须不再崇尚“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能融入新农村的建设中,投身于农业的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农民,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新型农民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心友爱、知法守法。走进知识、走进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技巧,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使用技术和转岗的专业技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现状分析

1.现状。以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洛阴村为例: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2009年,全村总人口1200余人,劳动力总数520人,(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下同),其中:男300人,女220人。全村从事农业生产130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60人,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230人。留守在村中的,除了十六七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中间年龄段的人非常少。以前说留守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龄),现在,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也差不多全出去打工了,剩下在农村的人只能说是“6199部队”了。这些老人和孩子在体力上、文化上、思想上都不行,他们又怎么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间力量?

2.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成因。

(1)个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了非农产业,而从事非农产业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对洛阴村330户农民的调查,该村自2003年以来,户年收入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达到20%。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增长基本来源于非农产业(农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主要有:工业、建筑、运输、交通、餐饮、服务等)。农民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了六成。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增收幅度,促使农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回升势头,且涨势强劲。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加大了农民的负担,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建议及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通过人(劳动力)来实现。现实的农村缺乏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新型农民,缺乏人才。没有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农民,谁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抵消了这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继续大力向农业产业倾斜,在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投入的高低,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生产的链条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要帮助农民打破部门分割、地区界限、所有制界限、发展纵向的、横向的经济联合体。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4.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无论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政府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5.政府侧重对农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加强对农业生产领导的同时,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文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优解难,真正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6.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三是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要以“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使干部能积极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及时化解思想矛盾,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农村缺少“新农民”的现象,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好“新农民”问题,对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下手。

参考文献:

1.张雷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2.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西北农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1

3.周始杰.发展现代农业 必先培养新型农民.河南农业,2009(4)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学术研究,福建社会科学院.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fass.省略/f

5.健全完善培养机制.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学术研讨.学会大观,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