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开二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放开二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放开二胎政策

篇1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向外界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专家对此作了研究。并认为,这一政策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可以在城市逐步放开。

《北京科技报》:为什么会提出放开二胎政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遇到了哪些不适应?目前的社会现状怎样?

梁中堂:解放后,我国就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从50年代中期一直到1979年这段时间,政府以倡导、鼓励计划生育为主,对普通民众并没有作硬性的规定。70年代末,我国很多政策方针都在这一时代得以确立。除了改革开放之外,计划生育也成为影响着当代中国国情的重要政策之一,各地都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普通民众只有获得指标才允许生育。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匆忙中作出“一胎化”的生育政策后,给社会留下了很多隐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刀切”式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需要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于劳动力、养老等实际问题的需求,很多地方的农民还是生了第二胎,有些人偷着生,还有很多人宁愿交罚款也要生。并且,这种矛盾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随着传统媒体和网络的发展,这些问题才逐渐显现出来。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长期尤其是城市的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根据预测,2013~2015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接近顶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将接近尾声,“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届时,未富先老、超低的综合生育率将会给尚不完善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也有很多人开始呼吁放开二胎政策。

《北京科技报》:放开二胎政策究竟会不会出现人口暴增等问题?

梁中堂:其实从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看,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而出现生育率下降的现象。节制生育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繁忙的生活节奏使得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家庭范围。再加上养育成本的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多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多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加入到避孕和节育的行列之中,这也是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所证明了的。

西方众多国家从来没有实施过强制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他们的人口并没有出现过爆发式的增长。现在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生育率都在2.1~2.2以下,其中许多国家都低于1.5。虽然这些国家的妇女生育率在历史上也曾经很高,但后来都在没有强制性政策的情况下自发降低了。例如,在泰国,尽管没有强制式的计划生育,但其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980~2002年由3.5下降到1.8,比我国同期下降得还快。

《北京科技报》:“二胎政策”应该如何放开?应该有哪些具体细则?

梁中堂:计划生育政策历史上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统计资料显示,1969~1970年,我国的人口生育率为5.8,但是到了1979~1980年,人口生育率就已经下降到了2.5左右,下降了3.3个点,这样的降幅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即使不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生育率也会继续下降,人口总数并不会无限制增长。社会和经济的自身发展对出生率也产生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且这个作用在今后会越来越明显。

科学的、人性的、符合经济发展的生育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例如,科学测算出的两胎出生间隔,在已婚妇女22岁时给第一胎的生育指标,第二胎则在29岁时给指标,这样就可以既有效地控制人口,又能满足人们的生育意愿。另外,应该建立放开二胎政策的试点地区,第一步为“单独子女”放开二胎;第二步全面放开二胎,并逐步做到城乡一致。

但实际上,当政府如果真正要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不应该制定过于细节的政策。政策的强硬规定实际上是人为地制造一种摩擦,人们会按照自身的生活需要安排各自的生活,强行规定不但不能适应所有人的生活规律,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北京科技报》:一旦放开二胎政策,我们应该注意随之而来的哪些问题?

张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口政策的一段表述引人关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将是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现在中国推行二胎加生育间隔的做法更加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如果立即全面转向,就会人为地形成一波婴儿新生潮,而这又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这些人在未来若干年之后还会给教育、就业等方面造成新的压力。实际上,计划生育政策并非一成不变。目前,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很多大城市都在积极实行双独生子女生二胎的新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明晰,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从国家层面予以明晰,这也是目前逐步放开二胎政策最为主要的事情。

《北京科技报》:您认为二胎政策何时放开更合适?

梁中堂:对于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的政策,我认为任何时候作出调整都是适合的,尽快地调整,就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已经更加审慎,国家对于人口政策会坚持计划调控人口的原则,并且整个过程将经过严格的论证,还要经过法律等程序来确认。此外,放开二胎政策,还是一个各部门之间博弈的过程,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之上,更要讲究公平,这样制定的政策也就会相对科学和完善。

本期答疑者

梁中堂,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篇2

然而,生二胎不是想要就能要,即便政策放开了,夫妻仍存在各方面的顾虑,尤其是育儿成本提高、奶粉安全问题等现象严重,作为女性,倘若家里有了两个孩子,自己的事业将何去何从?“再生一个娃”离现实有多远?当生二胎与事业、家庭出现冲突,当育儿压力山大,我们向左还是向右?

第一部分:如果政策允许,你会生二胎吗?

据中国社科院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观念及教育观念研究》报告显示,1976~1986年出生的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平均24岁初婚,6成想生两个孩子。

去年,广东某门户网站开展了一项关于“如果条件允许,你会生二胎吗”的调查,表示“要生二胎”的网友占了投票总数的39%,表示“有政策,也不生二胎”的网友占了总数的16%。此外,还有45%的网友处于犹豫中,表示“想生,但怕养不起,不敢生”。

第二部分:生二胎原因大揭秘

■男女生育观念进步。

前不久,在某婚恋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中国爸爸“变调”盼生女孩》,一向“重男轻女”、以“男儿”为贵的中国父母,在生育观念上有了“变调”,更多家庭选择生女孩,很有意思的是,准爸爸对女孩的渴望超过了准妈妈,其原因不过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独生子女太孤单,给孩子找个伴儿。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慨叹,“一个孩子成长太孤单了,没有同龄玩伴儿,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生二胎能给孩子找个伴儿。

■解决养老问题。

如家庭情感大戏《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所反映的问题,现在80后独生子女一人需要赡养6位老人,面临巨大养老压力。与此同时,如今失独家庭大量涌现,据人口学专家普查数据推算,中国现在有2.18亿独生子女,其中1000万人在或者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中国至少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篇3

还没做好饭,郭铭哼着歌儿走进了家门,一脸兴奋。我问:“有喜事?”他兴致勃勃地说:“告诉你一个特大好消息!今年省内放开二胎政策啦!”我觉得莫名其妙,他关注这个干什么?他啧啧:“我们可以生二胎了呀。”我有点愣了,然后迅速反应过来:“你还想要一个孩子?”

郭铭似乎比我还吃惊:“当然,一个孩子多孤单啊,再说你是独生子女,符合生二胎的政策。”看着他那自我陶醉的神情,我厉声说:“我从来没想过再要一个孩子,你明白吗?”

郭铭呆了,我不等他再说什么就去哄悠悠吃饭,他说任何关于孩子的话我都当作空气。再要个孩子?他说得倒轻巧!

没想到,郭铭越挫越勇。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有事没事就提这个事情,我却越来越反感。很快,这个话题就像我们之间的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只要他去触碰,就会引发两人争执,吵得不亦乐乎。

一天,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看电视,悠悠忽然问:“妈妈,我什么时候会有弟弟妹妹?”我愣了一下:“你怎么会问这个?”

悠悠天真地说:“爸爸说了,这一切都是妈妈的问题,是妈妈不让弟弟妹妹来。妈妈,我想要弟弟妹妹。”我看向郭铭,他装作没听见一样,我却气炸了:他居然去拉拢小孩子!

我问悠悠:“你真的想要弟弟妹妹?”她点点头。我有点恶意地说:“那到时候你的零食玩具都要分给他一半,而且妈妈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了,就会先去爱小弟弟小妹妹。”悠悠的神色很恐惧,开始大哭:“我不要,我不要妈妈被人抢走!”

郭铭赶紧去哄悠悠,然后对我嚷道:“你怎么能这样跟孩子说话?不生就不生,你至于这样吓孩子吗?”

我也有点后悔,她还那么小,我怎么能这样吓唬她呢?可这让我对郭铭更有意见:这还不是他惹的吗?晚上,悠悠睡了,郭铭主动道歉,说自己不该拉孩子做说客。

不久后的一天,我接悠悠回到家里,发现久没登门的婆婆到访了,她开门见山:“我给你买了点补品,要孩子之前可得把身体调理好。”

我哭笑不得:“谁说我要孩子了?”婆婆白了我一眼:“真是傻话,儿女双全多好……”

儿女双全?我硬硬打断:“别说再要也不一定是儿子,我是根本就不要,您注定就这一个孙女。”婆婆脸色一下变了,郭铭进门也听到了我的话,指责我怎么这样跟婆婆说话。我冷笑:“我一直是这个观点,这事没得商量!”

婆婆脸色大变,气愤地拂袖而去。郭铭很生气:“你至于吗?我妈不就是想要孙子!这有什么错?”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其实是你妈她想要二胎吧,而且得是孙子。”

郭铭矢口否认,但他闪烁的眼神让我更加认定确实如此。我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大吼:“要二胎是借口,你们就是想要儿子!悠悠在你眼里就是多余的吧!”

他生气了:“我妈怎么说是她的事,我什么时候不要悠悠了?你怎么逮谁咬谁呢?”我们开始大吵,最后我摔门而出。

我去了女友潇潇家,哭诉了整件事,然后等着她和我一起“讨伐”郭铭和婆婆。但是,她沉默片刻后问道:“你真的决定了不要二胎吗?”

我愣住了。其实,从头到尾我都没认真想过这件事。当时也是郭铭忽然提起,我一时接受不了。

潇潇笑了:“你都没搞清楚,吵哪门子架?如果你真的坚决不要,就和郭铭说明理由,两口子总能沟通吧?如果你也想要,只是现在没作好准备,那不就更好了,让郭铭再等等。你们现在的问题,是坐下来好好商议沟通,而不是都一根筋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回去后,正听到悠悠在哭着找妈妈,郭铭手忙脚乱地安慰着她,说爸爸不对,爸爸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

看到我的一瞬间,他们一脸的惊喜。悠悠抱住我的腿,郭铭也讪讪笑着:“你说走就走,不要二胎,不能连我俩都不要了啊。”我的眼泪忽然涌出来,我问他:“说实话,是你妈让你要的,还是自己真想要,还是就想要儿子?”

他叹了口气:“我觉得真是你心态不好。确实,是我妈告诉我这个放开二胎的消息的,她也确实叨叨过要孙子,但这和我也想要一个孩子冲突吗?老人有老人的想法,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咱们在一起几年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

他又说,我的出走让他反思了,他会尊重我的意见。如果不想要,就算了,毕竟他没有两个孩子只是个遗憾,为此家庭不和睦才是得不偿失。

篇4

浙江男子程雪峰也想鉴定二孩的性别,当他得知昔日的情敌周栋在从事寄血验子后,想方设法找周栋做了寄血验子,没想到却出了错误,最终引发一桩血案……

为检验二胎性别,向昔日情敌主动求和

2015年6月的一天晚上,程雪峰委托同学高骏把昔日情敌周栋约到酒店吃饭。十多分钟后,周栋推门而入。见到程雪峰,他明显吃了一惊。程雪峰讪讪地解释:“周栋,当年我无视哥们情义把赵莹从你身边夺走,今天我特意委托高骏把你约来,是想当面向你道歉……”“事都过去这么久啦,还提它干啥?再说我现在的老婆也不比赵莹差啊……”周栋的回答大度而又刻薄。其实,程雪峰并非真心想跟周栋道歉,实则另有目的!

时年34岁的程雪峰出生于浙江丽水,与周栋是大学同学也是好哥们儿。大学毕业后,两人同时进入杭州一家外企上班,又在公司附近合租了一套小单元房。

2005年夏天,周栋跟公司新来的美女赵莹恋爱了,经常带赵莹到宿舍一起吃饭玩耍,和程雪峰也处得很开心。程雪峰很会做饭,有时周栋在单位加班,还特意拜托他给女友做饭。每次程雪峰都满口答应,周栋对他感激万分。可让周栋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程雪峰竟趁机向赵莹频频示好,并无视哥们儿情义“撬”走自己的女友!

受此打击,周栋将程雪峰痛打一顿后,辞职离开了公司。这年10月,程雪峰和赵莹结婚了。程雪峰几代单传,希望有个男孩继承香火。遗憾的是,2007年12月,赵莹生了一个女儿。

转眼,女儿已经7岁。此时,国家对二胎政策也有所松动,夫妻俩开始考虑生二胎。2015年4月,程雪峰和妻子造人成功。赵莹怀孕一个月多时,婆婆李娟对夫妻俩提出:“好不容易获得二胎指标,可别又生个女儿,你们还是想办法给胎儿做个鉴别吧。”

但在鹊兀鉴定胎儿性别是非法的;且做B超检查胎儿性别得16周才能看清楚,那个时候胎儿很大了,如果不要的话就得住院做引产手术,对身体伤害很大。

就在夫妻俩为此事发愁之际,2015年6月的一天,程雪峰受邀参加大学同学高骏为第二个儿子举办的“满月酒”。席间,大家聊起关于“二胎”这个话题,大部分人都希望儿女双全,一致认为胎儿性别鉴定很重要也很难。高骏当即给大家支招:“我们班有个叫周栋的同学就在杭州做香港寄血验子业务,去年我妻子怀二胎时,就找他做过,还蛮准确的,你们谁想做,我可以帮你们引荐。”

得知昔日情敌能做胎儿性别鉴定,程雪峰也想找周栋做寄血验子,担心他拒绝,还特意委托高骏将周栋约到酒店,决定向他求和。

性别鉴定出错痛失儿子,

一对情敌心生罅隙

把话说开后,两人开始借着酒劲东拉西扯,程雪峰故意将话题往二胎扯,还说自己眼下正为胎儿性别鉴定发愁。周栋这才明白程雪峰约他的目的,便顺水推舟告诉程雪峰他在做香港寄血验子,可以帮他做胎儿性别鉴定,并趁机打开了话匣子:9年前,周栋辞职后,做了一名医药销售。2010年春,周栋和一家药店的女老板刘莉结婚后,帮着妻子一起打理药店的生意。2014年年初,周栋开始在经营的药店里跟香港那边的公司合作做寄血验子业务,已经为近百名孕妇做过检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听周栋这样一说,程雪峰愈加认可他的寄血验子。回家后,程雪峰高兴地告诉妻子已经跟周栋和解。赵莹不太放心:“咱们以前毕竟伤害过周栋,你说他会不会糊弄咱们呢?”为让妻子放宽心,程雪峰将周栋对他说的话一五一十告诉赵莹。赵莹这才放下心来。为巴结讨好周栋,赵莹决定给他介绍一单业务。赵莹有个闺蜜叫李静也怀孕了,因为头胎是个儿子,希望生个女儿,也想给胎儿做性别鉴定。

在赵莹的撺掇下,李静果然心动了。2015年6月18日,程雪峰带着赵莹还有李静夫妻一起来到周栋经营的药店。周栋告诉他们,这种抽血测胎儿性别准确率有98%,只有客户认可这2%差错率,他才会做这个业务。程雪峰和李静夫妇一致表示认可。

接着,双方各缴纳了6000元中介费后,签订了一份寄血验子协议。随后赵莹按周栋指点的去社区门诊抽了3管静脉血,然后用干冰包裹,装进保温箱交给周栋 。

两天后,程雪峰接到周栋的电话,说香港医院的化验结果出来了。随后,程雪峰从周栋那里拿到一张化验单,化验单上写了各种数据,结论是:胎儿为女性。李静检测结果是个男胎。

面对这一结果,程雪峰和妻子决定趁着月份还小,赶紧做掉。第二天,已经怀孕三个多月的赵莹在丈夫的陪同下,偷偷到一家私立医院忍痛做了人流手术。

让程雪峰始料未及的是,胎儿流出后,医生却告诉他是个儿子!程雪峰当场懵了,验血结果明明是个女孩啊,当时他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肯定是周栋嫉恨自己当年横刀夺爱,所以才故意使坏报复。

怀疑静脉血掉包,讨伐情敌惊酿命案

2015年6月21日,气愤的程雪峰和赵莹一起找到周栋,指责他公报私仇,害他们失去儿子,要他负责。周栋则表示全部是按正常程序做的,检测出了问题他也没办法,他还拿出当初双方签订的协议,说他们是认可这2%差错率的。周栋矢口否认,又有协议在手,程雪峰和妻子只好自认倒霉。

几天后,李静来看望小产后的赵莹,并告诉她自己虽然希望能儿女双全,但还是决定听从命运的安排,再生个男孩。

2016年1月28日,赵莹得知李静竟然生了个女孩,她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当初检测结果显示李静怀的是男孩,结果李静却生了个女孩,她检测的是女孩,结果却是个男孩!难道?赵莹不敢再往下想。当晚,赵莹将心中的疑虑说给程雪峰。程雪峰顿时恍然大悟:“听你这么一说,我敢肯定当初一定是周栋把你和李静的静脉血掉包了!”

第二天一大早,暴怒之下的程雪峰决定找周栋讨说法。想到周栋身强体壮,担心到时候万一打起来自己会吃亏,程雪峰特意在口袋里揣了一把防身用的军用刀。

当天9点钟左右,程雪峰来到周栋的药店。见到周栋,程雪峰开门见山地表示,周栋故意将赵莹和李静的静脉血掉包,害死了他的儿子,要他赔偿100万元。见程雪峰再次找上门,还狮子大开口索要100万,周栋以为程雪峰想借此讹诈巨额钱财,也气得口不择言起来:“当年你背着我抢了我的女友,现在你又想明目张胆来‘抢’我的钱,像你这样厚颜的人根本不配有儿子……”周栋的话无疑火上浇油,激怒了本就狂躁的程雪峰,他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军用刀,不由分说朝周栋捅去。周栋猝不及防,被刺中胸部,倒在地上。药店的员工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傻了。很快,有人拨打了120和110报警。随后,杭州市公安局淳安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刻派刑警赶赴现场,将程雪峰带走。然而,周栋因为失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之后,警方调查时,程雪峰说出周栋的寄血验子服务。杭州警方当即立案,因周栋已死亡,不追究其非法行医的刑事责任。由此,一条寄血验子的利益链条暴露在公众视野内,周栋生前与寄血验子相关联的地下黑市被彻底摧毁。

2016年11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程雪峰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如今,二胎政策正式放开,很多人想“挑选”着生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甚至不惜做违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可任何鉴定都是有一定的误差率的,不能因为一项检查就断送掉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孩子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无论性别,都是我们最珍贵的亲人!

篇5

这是自本世纪初进行“双独两孩”的政策调整以来,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领域所作的新一次重大变动。

一些观察人士说,“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表述,给未来政策继续调整留出了空间。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迄今为止,这项政策使中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口。

但是,它也使中国衍生出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失衡的问题。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挑战关乎未来发展前景。

国际公认的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妇女总和生育率是2.1。中国当前的水平是1.5左右。

在此项政策调整前,中国人口部门的研究推算显示,中国人口总量高峰很可能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到15亿左右。

国家卫计委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单独两孩”政策将影响全国1500万至2000万人,其中约50%到60%表示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现在,全面二孩即将放开了,符合条件的夫妇想的是生还是不生?大龄生育承担什么风险?怎么生出健康的宝宝?还有人担心本来就拥挤的城市大医院能承受随之而来的生育高峰吗?产科、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增大,他们能忙得过来吗?

医院:政策放开 让我欢喜让我忧

医生:“全面二孩放开后,医疗资源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各地经过前期规划布局,总体产房产床数量应对出生人口增加问题不大,但关键是优质资源不足,大多集中在城市三甲医院,产房的配置和老百姓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可以预见,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大城市优质妇产资源产房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以承担市区1/3分娩量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为例,2014年有1.7万名新生命在这里发出人生第一声啼哭,同比增长36.2%。该院院长张运利称,在“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该院门诊量就已经明显增多。2014年,该院病床使用率达到116.6%。该院今年1~9月份共分娩新生儿9054名,比马年略少,床位使用率达到97.4%。但随着猴年的到来,以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预计明后年将成为该院人口出生的“大年”。

“我们的人均业务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中名列前茅,人均门诊量和住院量和工作效率排名第一,但由于业务用地少,所以综合排名只能排到第八第九名。”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运利介绍,目前该院占地20亩,只有业务用房5万平方米,床位550张,但床位只有达到800~1000张才能满足就诊需求。张运利表示,在“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该院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了床位、增设了一个产科病区和一个儿科病区。目前该院产科有7个病区,244张开放床位,为应对生育小高峰的到来,年底前还将增加一个病区。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水

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2012年中国14岁以下的儿童数量为2.2亿,儿科医师的数量为9.6万,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而且,这一数字可能将继续减少!

更可悲的是,由于儿科疾病变化快,持续监测时间长,儿科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大,再加上儿科是医患矛盾高发区和遭遇医疗暴力的高危区,大批综合性医院被迫取消儿科,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相继关闭儿科专业。但近年来,许多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又被要求强制性恢复儿科。同样是根据上述调查,北京儿童医院平均每天要接待4000名患儿,儿科门诊却只有40~50名医师,也就是说每位医师一天要接待80~100名儿童。

而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日门诊量800余人次,两个病区60张床位,住院患儿“一床难求”。

“二孩放开,必然也要扩充儿科医生力量,但目前在全国范围来说儿科医生都是缺乏的。”张运利说。长期以来儿科医生风险大、待遇低,想招到儿科医生很难。

首都儿研所病毒研究室主任钱渊表示,医院病儿人满为患,儿科医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学历较高的医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的儿科。这也导致跨区域就诊不在少数,造成专门的儿科医院就诊人数增多,医务人员不堪重负。

不仅是儿科,在全面开放二孩后感受到巨大压力的还有产科。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后,大龄产妇、高危产妇急增,对优生优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生育意愿调查,70后生育两孩的意愿最为强烈,这部分人群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无论是并发症,还是难产风险都更高。对产科医生来说,他们将面临更多的“疑难病例”,承受更多的医疗风险。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蔡艳告诉记者,因为前几年的高剖宫产率,如今的经产妇多是大龄加剖宫产,今年上半年该院的几次重大抢救都是这种情况。

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建议,政府应对产前诊断、产科、儿科及相应专科医院加大投入,同时设法降低儿科医生的职业风险、提高待遇。

大龄夫妻:想生真的不容易 还需要很多勇气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目前惠及到更多的是70后家庭。但这部分人群若再怀孕则属于高龄产妇,不少人想生又担心怀孕风险。

作为从事遗传优生及产前诊断工作20余年的专家,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蔡艳说,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生育能力变低。35岁之后,女性因为卵巢老化,加上环境污染、电磁辐射、化学品的影响等,卵子质量迅速下降。高龄生育的女性,因卵子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容易造成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因而更容易生育出生缺陷的患儿。与此同时,“高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据介绍,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更容易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产后出血、难产等并发症风险明显提高,低体重儿的出生率也相对较高。

蔡艳说,男方大于40岁和女方大于35岁,对生育的潜在不良影响是一样的。她建议,有意生育二胎的大龄夫妇在准备怀孕之前,应去专科医院做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来评估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判断男女双方是否适宜怀孕,尽量排除不良妊娠发生的可能。

她告诉记者,高龄夫妇备孕首先应做好种子工程,首先,夫妻双方至少在准备怀孕前三个月做孕前咨询,从营养、运动、睡眠等方面加以调理,并做全面体格检查。第二,注意环境因素,避免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妊娠的影响,如避免电磁辐射、X线,吃药前先咨询医生,排除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第三,检查自己的叶酸水平,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叶酸。总之,高龄女性孕前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更全面的保健方案、更到位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计划怀孕3个月以上不成功,就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关于二胎选择如何生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蔡艳告诉记者,如果一胎是顺产,二胎大多数会经阴分娩,但如果胎儿过大,或有突况如胎心不好,也会剖宫产。如果一胎因骨盆狭小造成头盆不称做的剖宫产,二胎也不能自然分娩;若是因缺氧等因素做的剖宫产,二胎时需重新评估,如果不利因素已经纠正,不排除在医生严密观察下试产。

男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用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吗?蔡艳院长说,丈夫使用胰岛素没有问题,也不会影响生育,因为胰岛素本身就是我们人体内固有的一种物质,所以不会有大的影响;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对有影响。备孕前应请内分泌科医生指导用药,选择优生方案。

如果是高血压患者,男方长期服用利血平会影响和生殖功能,孕前应做好生育评估,调整用药,选择对影响小的药物和剂量。

篇6

关键词:离婚 子女 抚养 婚姻法 解释 哺乳期

一、现行《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离婚案件中子女的归属

1、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的裁判原则和大致方向

离婚分为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顾名思义就是夫妻双方通过协商依据婚姻自由的原则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对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割达成书面协议,由民政局审查协议的真实性并予以离婚登记的行为。诉讼离婚是指一方通过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对离婚纠纷做出判决的行为。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中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抚养问题。在现行《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对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一般遵循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笔者以为用此原则指导判决在实践中过于笼统,不利于《婚姻法》的贯彻实施。

2、现行《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子女抚养问题的规定

现行《婚姻法》对离婚案件中子女的抚养问题规定最为明确的当属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而最高法与1993年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笔者以为此意见在立法技术上存在太多暇眦,且23年前的意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急切需要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其进行更好的完善。

二、决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因素

1、子女的年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条的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如果都要求抚养子女则依据双方的抚养条件做出有利于子女的判断;十周岁以上的子女意见最为离婚案件确定抚养权归属的主要因素”。于是乎实践中各级法院依据最高法院23年前的意见结合现行《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将两周岁以下的婴儿作为判决归女方抚养的重要依据。这在今天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中国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增加了不安全隐患。

2、哺乳期的相关规定

现行《婚姻法》全文并没有对哺乳期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有的基层法院照搬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将哺乳期认定为一年。有的基层法院直接将1993年11月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与现行《婚姻法》第三十六条混合使用将哺乳期认定为两年。有的基层法院回避哺乳期的具体时间直接使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将哺乳期认定为两年。以上三种争议没有统一定调是一个在立法技术和实践中急需改变的问题。

3、母亲自身条件和尽义务程度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和实践中由于以下四种原因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可能归父亲。母亲自身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亲品行不端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自身生活环境和经济能力不利于子女成长以及不尽抚养义务。这些规定较为完善但是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

4、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婚姻法的影响

1993年11月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子女可以随父亲生活的情形“做过绝育手术或其他原因丧失丧失生育能力的”。实践中父亲一方年龄较大再次生育几率较低的也可以考虑抚养权归父亲所有。那么这个意见有很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不再采取强制绝育措施,以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落地生根相关规定必将为历史所淘汰。

三、现行《婚姻法》关于子女抚养权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实践中的对策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哺乳期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是否适用非母乳喂养的子女?如果适用,那么适用多长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再实施母乳喂养。越来越多的母亲忙于事业也不再对子女进行母乳喂养,那么对此法条的理解也开始出现偏差。所以非母乳喂养是否适用第三十六条问题亟待明确。

《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没有对哺乳期的时间作出具体规定,导致实践中审判口径不统一。有的依据1993年11月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与现行《婚姻法》第三十六条混合使用。有的依据《劳动法》六十三条认定为一年。有的甚至依据现行《婚姻法》第三十四条:“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来认定哺乳期为一年。所以,以后的司法解释应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予以明确规定。

篇7

在宣布放开“单独”家庭生育二胎的限制之后,卫计委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贡献,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并不出人意料,但说服力却很有限。在中国社会,4个因素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计划生育这种曾被看作是必要和正确的社会政策,逐渐遭到政治、法律和伦理上的责难。

第一个因素是人们认识到,不可能有温和的生育管制政策。政策的调门越高,执行的标准越严格,针对妇女、胎儿及其家庭成员的身体伤害就越是严重。和维稳考核体系一样,生育管制是衡量官员施政的硬指标,中止妊娠和绝育手术因此屡见不鲜。贩卖婴儿屡禁不绝,在很大程度上也和生育管制有关。有些交不起超生罚款的家庭愿意出售婴儿,希望有更多孩子但受困于生育管制的家庭成为潜在的买家。在“邵氏孤儿”这样的案例中,地方政府剥夺父母的抚养权,福利院伪造被遗弃儿童或孤儿的身份,把孩子交给海外家庭收养,从中获利。

计划生育的手段超出了法律边界,但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完成法律规定的政策目标——这种悖反说明,不可能通过调整法律来适应层出不穷的暴力,最后人们只能怀疑,计划生育的目标到底能不能为现行法律体系所包容。

实施高强度计生政策的前提是限制人口流动,这个前提如今不复存在。20年前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已经发现了如下现象:人口流动能有效地削弱计生政策的效力。尽管10年前还有内地的乡村干部被派往东部沿海城市,监管本地外出务工人员不要违反计划生育,但这种缘木求鱼的愚蠢做法只是昙花一现。对计划生育进行异地监管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是如此之高,远远超出了任何一级政府能够承受的限度。

与人口流动的效应类似,官员的牟利行为进一步导致政策松弛。管制毫无意外地产生了腐败,为获得生育指标而造假屡见不鲜。管制使行贿泛滥,通过向官员行贿,可以获得政策之外的许可,或是缴纳比规定数额少的罚款。与此同时,中国家庭的收入增长使罚款的震慑力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在生育问题上他们有了更多选择。生育管制的权力性质,从事前审批变成了事后罚款。换句话说,一个人合法生育后代的机会,取决于他支付罚款的能力——至此,生育权利变成了特许经营,管制变成了歧视。这扭曲了政策的出发点,动摇了人口管制政策的意识形态根基。

篇8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人口老龄化社会;缺口

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年轻劳动力人口急剧下降,同时生活水平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使我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样随着退休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缴纳养老金费用的青壮年人数增加幅度赶不上退休人口增加幅度,这样就导致养老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也使得我国养老金缺口正在逐步扩大,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常有效的运行,必然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影响我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1)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基数大决定了我国青壮年人口在逐渐增加。通过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站年度数据,关于“人口年龄结构”项目下15-64岁人口数量在2013年达到顶峰,随后青壮年人口数量开始急速下降,进入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国内外医术的频繁的交流使得我国的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再加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人均寿命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年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老年人口占比却在逐步上升,使得我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比为16.1%;预测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为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2)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增大趋势:通过国家统计局关于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在2010年到2014年这四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要小于总收入,而且城镇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口数量显现的是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在事实上,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的增长额要明显小于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的增长额,这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说明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的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见图1)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最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养老金取得的收入都被存入政府的账户,地方政府时常以其账户资金来弥补养老金支付的不足,“空账”由1997年出现了14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到2013年上升至26000亿元,并且截止到2016年“空账“超过了35000亿元,可见“空账”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但是,为了实现“老有所养,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秩序”等社会目标,政府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弥补,也是一种无奈的举措,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再加上收支体系的不完善让制度缺陷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1.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1)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险费率提高: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得青壮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在逐渐减少,这也使得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人数在逐年减少;而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在逐年增加,则青壮年为长辈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在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险费率提高的趋势。这样的结果,进一步增加缴纳保费的青壮年负担,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则必然出现拖缴、欠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保费收入在逐渐减少。(2)面临日趋严重的支付压力:一方面,老年人人口增长数量呈现的趋势是逐年增加的,这也就意味着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需求人数在逐年上升,领取养老保险基金的队伍在渐渐扩大,则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的资金支付必然存在压力。在2011年-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保费收入增加的幅度不足以支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幅度,也表明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收不抵支”的不良局面(见表1);而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又在逐年的增加中,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在进一步的扩大当中。(3)劳动者的退休年龄的调整:随着老年人人口呈现逐年增加,但是对于劳动者的退休年龄的规定却没有出现相应的调整,这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增大,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在逐步的放大,伴随退休人数的增加,这些问题会进一步的恶化,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持续延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

2美日应对养老基金缺口的制度设置

2.1谨慎人规则和数量限制规则

谨慎人规则源自西方英美法系的国家,它更注重于受托人的行为过程。所谓的行为过程则是指受托人对于委托人委托的养老基金资产考虑的应该是最优的组合投资,而不是考虑如何进行投机的行为,相当于受托人是在处理自身所拥有的资产一样;而数量限制规则则是起源于欧洲大陆法系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它关注的焦点在于受托人的行为结果,对受托人投资项目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监管制度上面的限制,有效的保障委托人委托的养老保险基金资产。

2.2分权式的投资制度与监管机制设置

对于社会养老保障基金而言实行的是分权式的投资制度,使得行政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分离、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相分离、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与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相分离。对其监管也采用了分权式的监管机制,即根据每个不同的监管权力而设立不同的监管部门进行分权监管,这样每个部门就根据自身的监管范围进行监管活动,可以使得监管力度达到最优状态,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活动更加的具有透明性、公开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2.3制度的设置要基于本国国情

发达国家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管理体制都比较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趋于完善,拥有较好的自我监管能力,在监管原则选择上可以更好的适应谨慎人规则,而相比之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不够成熟,也缺乏相对有效的机构监管体制,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过于偏激等原因,监管原则中的谨慎人的规则显然就不适合于有这些缺陷的发展中国家。

3弥补养老基金缺口的建议

3.1从个人层面入手

(1)推出弹性的退休制度:对于现行的退休人员年龄的政策规定,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这也意味着随着退休人员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会使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在不断加大,面对一定时期不会改变的退休制度,会使得剩余的养老保险基金逐年减少,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在逐渐加大。所以对于退休制度的规定应该采用浮动或者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这样可以使得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减轻了国家财政的经济负担。(2)结合退休者个人意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退休工作者中有些人即使到了老年人年龄的界限,但是身体状况依旧硬朗,应当给予这些老年人一定的选择权,即当退休者达到了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采取询问征求意见的方式,选择继续工作或者退休,这样的举措可以让依然喜欢参与工作的退休者一次继续工作的机会,也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3.2从政策层面入手

篇9

关键词: 护士队伍 现状分析 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张,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道出了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在保障医院声誉、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维护医院良好就诊秩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加上民众对护理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护理专业本身的不断延伸和细化等,势必对护理专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而护士本身入门要求高(需要通过国家执业考试、定期注册等)、地位偏低、收入少、辛苦程度高及频发的伤害医护人员现象、独生子女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报考护理的人员逐渐减少,护士流失率较高,护理人员紧缺、职业倦怠情况明显在各医院可见,因此如何稳定护理人员,建设好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队伍迫在眉睫。

本研究随机选取苏州市区多家医院部分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参政议政角度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以保证护理队伍人员身心健康,保持护士队伍持续稳定,保证护士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以利更多民主受益。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分三阶段进行。准备阶段:收集一般资料、进行文献检索、专家咨询、设计问卷等。实施阶段:(1)随机选取苏州市区多家医院部分在职护士发放自制的《护理队伍现状与建设措施》调查问卷200份,其中196名为女性,4名为男性,63.7%来自三级医院,31.9%来自二级医院,4.4%来自一级医院。回收问卷200分,回收率为100%。(2)重点访谈10名在职15年以上的护士。(3)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束阶段:统计分析、评估总结、撰写报告。

2.结果

2.1基本资料。

本研究中15名为带教老师,4名为护士长。年资和职称构成分别如下表:

2.2护理队伍现状。

2.3护理队伍建设措施分析。

调查中还有部分护士提到要注重专业素质培养、提高管理者能力、增加编制比例、对护士进行心理辅导等措施促进护理队伍建设。

3.访谈结果

本研究重点访谈10名在职15年以上护士,访谈中某医院的一名护士谈到该医院由于扩建新院,床护比(床位数与护士的比例)由原来的1:0.4将至1:0.3,在2015年的招聘中新进150名护士,如此一来,一大批年轻护士来到医院,需要大批量培训,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培训护士的时间。另一方面,这些新进护士将来要结婚、生孩子,继而休婚假、产假,便会加重医院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该院的医疗技术力量走在全市前列,护士流失率不高,约占4%左右,护士地位在该院也较高;该院对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是规范进行的,各层次护士进修培训是具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的,在这一点上护士的满意度还是较高的,但因为要求高,确实很辛苦。另一家正在实施扩建的医院在床护比方面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该院现床护比已经到达1:0.4,护士待遇近三年已提高很多,目前该院多数护士认为待遇满意,护士地位则受到护士自身主观感受影响较多。还有被访谈的护士谈到,因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护理人员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生育二胎,而这种情况,医院大多不会增加护理人员;还有一些护士因为本身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加上护理工作要求高、考核多,导致常常以各种理由请假,由此就会相应增加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护士长等叫苦不迭;此外,护理教学和科研增加了护士很多工作量,如学校和医院合作办学、护生见习和实习等要求比原来有了更高要求;访谈中护士还谈到在如今高负荷、超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如何保证它的质量?还有一些访谈者提到,高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加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走向衰老,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顽固、心理问题多,因孩子工作压力大可能导致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比例越来越高,无形中造成护理工作压力大、难度高;被访谈者再三呼吁,要求媒体正向传播护士的工作性质,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倡导全社会尊重护士、爱护护士,保证他们安全的执业环境,以便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4.护理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

4.1现状分析。

4.1.1人员缺:随着苏州市各大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缺乏护理人员,临床一线护士明显缺少;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医院产科生育人员骤增,同时护士中符合国家政策的相继开始生二胎,医院从长远考虑,未必会新增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紧缺。

4.1.2流失高:近年来新增护理人员具有年轻、适应能力强、反应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刚刚踏入临床,经验不足,因为年轻缺乏稳重性和纪律性,部分年轻护士自己都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对患者的照顾能力较弱,向往轻松岗位,不安心护士职业。同时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法定节假日基本加班或者调休,继而造成部分护理人员转岗或辞职。

4.2原因分析。

4.2.1年轻化,人员素质低:苏州市区各家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扩建新院,医院缺少护士,为了保证医疗任务正常运行,因而在这几年中扩建医院每年招收的护理人员大大增加,访谈中谈到某医院由原来每年招收护士几十名到现在的三四百名,年轻护士比例增多,调查中苏州某医院工作5年内护士比例大于30%。增加招收人员的同时降低招聘要求才能满足医院需求,如学历、综合素质降低;继而带来年轻护士的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4.2.2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与护士频繁的夜班、病房内的来回奔波、各种抢救、患者的高要求等相比,护士得到的待遇工资明显低很多,本研究调查中苏州市区的护士年收入平均在10万左右,虽然有几家医院近年来收入有所增加,年收入可到达12万~15万,但有部分医院工作10年的护士年收入也不过7到8万之间。

4.2.3考核多、不实用:医院因为要丰富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造成从上而下的考核检查非常频繁,本研究调查中,医院平均考核在每月一次,多的可达到每周考试,少的一年考四次。同时有各部门抽考,夜班有总值班护士长抽考,对于年轻护士的考核更频繁。

4.2.4缺乏发展规划、前景不明确: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护士这一行除了赚钱不多、很辛苦以外,还要做一些基本护理治疗措施,以及生活护理,这样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尊重,在护士为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不但没有赢得病人的尊重,更显现出它的社会地位日渐下降。因而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以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目标,不考虑长远发展。

5.对策

5.1增加立法保护,提高护士待遇。

《护士条例》于2008年5月12日开始实施。这对我国147万名护士而言是一份节日厚礼,是我国护理队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将更健康、有序地发展[2]。根据2015年3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站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福利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建立医护合作机制,健全临床支持系统,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等,加大支持保障力度。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的医闹入刑法律生效,虽不能完全杜绝医闹伤医行为,但是对这种违法行为,能起到有效的震慑和遏制作用。国家政府部门已经逐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社会待遇,依法执行女性护士的婚、孕、产、哺乳等有关政策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护士“减负降压”[3]。

5.2加强媒体宣传,正向激励护士。

改变社会对护士的传统观念,对正确认识护士地位起正面引导作用,对护士本身起到激励作用。SARS期间,大量媒体把焦点对准医护工作者,尤其护士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得到广泛、有力宣传,使社会人士对护士的工作及作用有了较多了解,改变了社会对护士的看法,护士地位明显提高。

5.3增加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素质。

为适应社会需要,医院不断从规模和服务内容上扩大,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诸多原因导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本研究中床护比不达标的医院明显存在,部分医院床护比虽已达到我国国务院标准,但与以上地区和国外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上高考政策的放宽,报考护理的人员整体素质下滑。政府部门应从源头上加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保证护理人员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确保肩负人民生命重任的人员不负众望。

5.4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指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目前苏州市陆续开展的糖尿病、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伤口造口等门诊,都由相关专科护士坐诊。能够提供高水准专业护理的专家型护士人才已成为当前护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专科护士可以像医生一样坐诊(看病、治病),也可以被邀请参加疑难杂症的会诊,不再是简单机械性重复劳动,彻底突破了护士打针、发药的职业发展局限。专科护理专业性强,做好了就相当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实际工作中她们感觉更有价值和成就感。因此,应加大财政投入,在儿科危重症护理、急诊急救、产科、骨科、临床营养支持等更多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养。

5.5简化护士考核,加强实用培训。

护士频繁的考试在全国普遍存在,每月甚至每周都有,经常让护士有身心疲惫的感觉。问卷调查中有提到原来只考护理和“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现在又增加了护理操作、护理常规、职责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文件书写、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如果遇上医院创“三甲”时,为了达到规定的标准,医院工作必须全面提升,还会加大考试量,增加考试次数。其实许多考试内容并不适合岗位需求,目前考的是“全科”,事实上大多数护士岗位相对固定,轮转机会少。提高护士的素质不能太急,考试不能太频繁,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和考试,可将护士考试相对集中地进行。

优质护理一直是卫生部门的工作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视护士目前的工作困境和压力。正确认识和分析护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稳定护理人员,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施林燕.发挥护理文化作用[J].加强护理队伍建设,2010,9(9):151159.

篇10

“奶荒”正在成为当前舆论较关注的话题之一,国内关于原奶供应吃紧、奶价上涨、各地超市出现“奶荒”的消息不断。此外,根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显示,自2012年9月以来,全国生鲜乳价格已连续13个月上涨。

据乳业专家陈连芳介绍,因气候异常、奶农散户退出过快、新西兰原料粉被禁止进口等原因,从2013年夏季至今我国确实出现了奶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不过随着全球原奶产量的恢复、与国际主要奶源国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伊利等诸多国内乳制品企业自2012年以来奶源建设开始发挥作用等指标看来,最早在明年初,中国的乳制品市场供需即将恢复平衡,乳制品生产行业依然是值得看好的行业。

新西兰、美国奶源即将进入更好的产奶期

乳业专家陈瑜指出,气候是导致2013年上半年奶荒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全球最大奶源基地的新西兰在2013年2到4月陷入干旱危机,新西兰政府5月曾宣布,占新西兰奶制品生产总量46%的北岛北部地区正经历70年来最严重干旱,干旱重创畜牧业,导致产奶量减少。4月之后,新西兰牧场逐渐从干旱带来的损失中恢复,8月同比增长9.2%。预计2013年全年新西兰奶产量可能远远超过2012年,同比增长率可能在4.5%到6%之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2014年年初,中国即将享受新西兰相关奶产品新一年的进口配额,由于免税因素作用,进口成本将显著降低。新西兰将在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全球产业链条上贡献出更多的上游资源,伊利等与新西兰取得战略合作的乳制品企业将会直接受益。

同时,美国牛奶产量也在增加,据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产品供需报告中预测,2013年美国牛奶产量将达到9158万吨,同比增长2.1%。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新西兰、美国等国外奶源即将进入更好的产奶期。国际市场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内市场,因而奶源短缺的现象目前已临近拐点。

国内奶源生产能力将加大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数字,2012年我国进口奶牛128,249头,其中多数是青年牛和小母牛,目前这些2012年购买的牛开始进入泌乳期。而且随着秋季温度的下降,牛奶产量也会有所上升。

此外,按照乳业市场调节规律,从价格上涨周期来看,原奶供应恢复和增加的周期即将开始。根据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当期的农产品价格决定了下一期的农产品产量。牛奶是比较典型的“蛛网农产品”,上一个生产周期收购价开始上涨时,牛奶生产者开始加速购入犊牛和青年牛,当时购入的青年牛即将开始泌乳,而在收购均价超过4元以后,生产者会加大成年泌乳牛的购入,因此原奶供应恢复和增加的周期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