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教育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教育概论

篇1

关键词:医学生;生命教育;职业道德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他倡导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以及关爱情怀[1]。

1高职医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与治病救人的重大使命。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培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从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利于未来医患矛盾的消解[2]。所以,针对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不仅符合其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要求,而且也是由其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医学生已经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将来可以做什么?”等体现生命意义及个人价值的问题。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难免渗入高校校园,若生命教育缺失,则会导致大学生无法应对就业困难、财富困扰、地位困惑、人情困境等难题,对生活、生命失去信心,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问题[3]。如今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缺少社会经验和职业岗位体验,对生命真谛的认识比较片面,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学习和生活遇到挫折时,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部分学生困惑、迷茫、悲观,甚至自暴自弃,放弃生命[4]。高职医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高职医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充分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开展生命教育,能帮助其从生命科学和生命伦理道德角度去思考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增强职业责任感,积极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

2高职医学生生命教育实施对策

实施生命教育是一个多渠道并举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类教育资源的密切配合[5]。

2.1卫生职业院校应重视生命教育

卫生职业院校应将生命教育纳入新生开学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生岗前培训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提高学生关爱生命、救护生命的能力。

2.2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可贵的,但也是脆弱的。调查显示,有26%的被调查大学生曾有过自杀想法[6]。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不全面,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7]。学校应招聘有医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专职教师及心理咨询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为主导、专职教师为辅助的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医患关系等问题,开展思想教育,增强其生命意识。

2.3体验式生命教育

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时机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尊严与职业价值。应坚持简单、易行、可操作原则,遵循间接体验(角色体验)—直接体验—反思体验—体验内化的方式。间接体验即角色体验,包括自我角色体验和他人角色体验。如在高职助产专业“自然分娩铺无菌巾”实训课上,让一名学生扮演产妇,体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及心理变化,感受产妇及其家属的不易,并将这种同情之情渗透到临床护理行为中;让另一名学生扮演助产士,认识该角色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按角色规范要求行事。直接体验,在校高职二年级医学生可通过观看医学录像了解临床实际救治过程,还可以去医院临床见习,感受生命给众人带来的喜悦和医务工作者为之付出的努力。高职三年级学生通过医院实习实际参与临床工作全过程,学习正确的诊疗操作技术,培养规范诊疗操作理念,体会正确诊疗技术操作对治病救人、挽回生命的重要性。反思体验即对体验中的心理感受、活动过程及行为效果等进行深层次思考,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体验内化则是反思体验的深化和提升。上述4种体验方式构成了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2.4在社会活动中探索多样化的生命教育教学形式

成立医疗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测量血压、血糖、视力等体检活动,关爱智障和聋哑儿童,积极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无偿献血,走进敬老院、孤儿院、福利院等,将生命教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培养其关爱生命意识,使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升华生命教育效果。

2.5在医学法律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案例也逐年增多。开展医学法律教育,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医疗法规,有利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理性地对待生命,树立生命无价意识,自觉维护患者及自身安全。

2.6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医学生生命教育实践的研究更少。卫生职业院校应坚持课题先行指导的原则,大力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促进生命教育深入发展,尽早制定出适合高职医学生的生命教育方案。

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院校、家庭密切配合,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生命教育应始终强调生命的珍贵、对生命的敬畏,让学生的生命情感在专业学习、操作实践过程中感悟、体验和升华,激发学生热爱医学事业的职业精神,提高其从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作者:李秋玲 翁开枝 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少芬,刘晓英,桑美丽,等.高等医学院校护理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20):88-89.

[2]杜晓平.深化医科类大学生生命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72-73.

[3]张卓伟,曹小清,郝晓娟.护理本科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3(12):4209-4210.

[4]陈玲,孙丽芳,华危持.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95-97.

[5]唐丽静.探析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有效途径[J].护理研究,2014(3):769-770.

篇2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大学生 生命教育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d.Walters)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①笔者认为,生命教育有以下内涵: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视生命、珍惜生命;二是健全个体人格、尊重并升华生命意义;三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与接受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体验与升华生命的真谛。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自我期待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法制等生命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心,珍惜、关爱、尊重生命;通过引导学生对正确认识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珍惜、尊重、关怀的人生情感,建立健全的生命人格。

2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教育基本没有触及心灵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仅止于感观印象,并未深入思考并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生命价值相对匮乏。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2.1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2年,江苏、上海开始提出生命教育,但目前在我国内地高校还没有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整个教育计划,缺乏对大学生系统的、规范的生命教育。国内高校至今仍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氛围,更缺乏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方法。2008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②如何以人为本,全面推进高校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维护学校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是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开展高校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2.2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个体转变、脱离依赖、走向独立、走向成熟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大学生在处理复杂感情、人际交往、学习竞争压力、社会就业压力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甚至走向极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正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境,对大学生的困惑加以疏导,生命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载体。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帮助构建正确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3 高校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仍然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主要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道德、意志、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却得不到平衡。作为接受最先进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他们获取信息、扩展知识、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使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但随之出现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薄弱的道德意识与对社会物质的巨大需求之间的差距形成鲜明对比,对他们产生强烈的精神冲击,生命价值在困顿中迷失。大学生在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精神文明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实中的各种磨难、挫折、痛苦、失意等种种的不如意以及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诸方面的生存竞争压力等等都带来生命的困惑,无时不在叩问他们的生命观。面对物欲泛滥的腐败风气、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社会失衡现象,他们开始动摇、疑虑、无助,备受信仰危机与道德危机的重创,甚至怀疑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逐渐与自然疏离、与社会疏离、与群体疏离、与他人疏离、甚至与自身疏离,深陷于精神迷惘和人生危机的困境,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容易走向极端,对社会、家庭、生命本身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并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 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构建科学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设置科学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是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开设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必修课程,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测评、他人测评、角色建议、环境测评等方法,明确人生目标,正确对待得失。通过系列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台湾东海大学在大学部开设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2004年以来,总共开设有“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自然科学与信仰”、“宗教概论”和“生命专业伦理”5门必修课程,以及涉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服务实践5大领域的选修课程。③

设置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让大学生正确了解生命、珍惜生命、认识生命发展过程、正确面对人生挫折,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升华生命的价值。

3.2 开展多样的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学校中举办一些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性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根据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专家论坛、宣传橱窗、辩论问答等方式,在高校开展生命意识、挫折忧患、心理健康、“三观”、人文关怀等主题教育。

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还没足够完全,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困惑,往往处理不当,个别个体因此而走向极端,给自己、他人、社会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意外而失去生命,或者因为学业、感情、就业等问题而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刘海洋硫酸伤熊、马加爵杀害舍友等事件令人痛心疾首。

高校开展主题教育,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增强生命理念,树立人生理想,提升生命价值。

3.3 建立体验式的生命教育基地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现实。而生命教育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体验式学习是个人环境和周边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高校建立体验式的生命教育基地,在教与学的共鸣与合作中进行实践式、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角色互换、情景模拟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受教育者用手去摸、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身体去感觉、用心去体会,感悟生命,形成个体精神特色,更好地完善自身发展。这种教育方式比传统的隐性教育来得深刻。

通过生命教育基地,定期对大学生举行拓展、游戏等体验式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参加诸如 “生命之河”、“命在旦夕”、“灵魂之窗”、“人生列车”等游戏,扮演行为者、旁观者、参与者或者分析者的角色,从中去体会生命各种现象的真实感觉,领悟生命的意义,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增进对生命的了解与认同,深入思考并积极探讨生命的价值。

3.4 建立有效运行的心理咨询机构

2003年,教育部曾于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推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治疗中心,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目前是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治疗中心都只是处于空壳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对缺乏专业的专职心理咨询员,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担心去看心理医生会被同学看成是“有毛病”,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往往不是找学校的心理咨询治疗中心,这也是高校心理干预的无奈。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防范于未然,确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失败,走出困境。

篇3

关键词: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台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次把“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路径[1]。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探索课程建构层面的问题。高校生命教育的持续展开应以课程建设为基本着力点。按照廖哲勋、田慧生对“课程”的界定,课程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有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功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2]。本文探讨生命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概念是广义的,其内涵包括课程设计原则、目标、结构、内容、评价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伴随近年来生命教育从基础教育领域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大陆高校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而台湾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实践则起步较早,无论在课程体系、内容选择和价值取向上,还是在实施范围以及途径选择上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参考之处。

一、台湾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经验

生命教育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就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死亡教育引入我国台湾。随后,台湾中兴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所等均已开设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探究死亡,助益学生澄清生命价值的迷惘,提升挫折承担能力,促进个人以理性及庄严的态度面对死亡[3]。在诸校中,台北护理学院和彰化师大通过一系列生死教育研讨会,对台湾生命教育政策的发生和生命教育相关系所的设立

有较直接且持续性的影响[4]。1997年,南华大学成立国际间第一个生死学研究所。1998年,台湾国科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规划》将生命科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5]。1999年,台湾清华大学等开生死学通识课程,高雄师范大学开设失落与悲伤辅导课程。至此,台湾已有14所医护大学院校开设生死学课程,非医护院校至少有27所已开设生死学相关课程。伴随青少年伤害案件增多和质优女生的频繁自杀,2000年,台湾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次年,启动生命教育年,并倡导以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等为生命教育内容。综合分析,台湾生命教育至少有七种取向:伦理教育、宗教教育、生死教育、健康教育、生涯教育、性别教育和环境教育。研究显示,生命教育课程,不论是采取小团体方案、融入式课程或采取生死教育取向课程、伦理教育取向课程、统整课程、体验课程等模式,都有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感之效果,也能降低学生之攻击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提供内省机会,助益学生灵性发展。

纵观台湾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实践历程,有着以下显著特征:第一,以死亡教育为核心主题。台湾生命教育课程是在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死亡教育课程基础而展开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融入了生命认知的内容,但仍拘泥于此,难脱此臼。第二,以医护院校为起点,逐步拓展至其他学校。医护生的课程体系应有对临终关怀和死亡态度的呈现和关照。台湾最早的死亡教育都开始于医护院校的终极关怀和生死议题,而后伴随青少年自杀问题凸显,拓展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帮助学生理性面对死亡课题。第三,浓郁的宗教情结。台湾生命教育肇始于宗教学者的大力推动,现在活跃在台湾生命教育界的多位学者也都有着坚定的和浓郁的宗教情怀。实际上,人类社会关于生命平等、善良正义、自由幸福等方面的文化诉求与宗教的基本教义、逻辑规则不谋而合。第四,以必修通识课程为主。生命教育关照人类生存发展和个体健康幸福,是每一个体对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把它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加以确认,保障课程开设时间和有效实施。第五,注重生命教育实践。台湾地区生命教育不拘泥于理论探索建构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而是先于具体的课程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深度省思。从多次台湾学者在研讨会的学术交流可以看出,他们更多的是具体的个案分析和教学实践。第六,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生命关怀的价值与功能。中华优秀文化儒、道、法、墨、佛等都有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经典论断,是人类认识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知识源泉。台湾学者已经意识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并在课程设计与教育实践中加以借鉴。

二、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和台湾相比较,大陆高校生命教育实践起步较晚,课程建设也相对滞后。从课程设计和实践来看,主要立足于高校的主体自觉和社会责任,仅限于民间性质,国家层面上的课程要求滞后。从课程性质定位来看,独立设课,并以公选课(通识课)形式为主要形式,从课程名称、内容来看,差别较大,需要统合。从课程类型来看,校本课程性质显著,主要立足以学校为本的教育实践,尚没有国家层面上的统一课程和要求。尽管2009年6月海峡两岸生命教育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交流,研讨交流了生命教育课程建设问题,但如果仅限于民间的学术交流,而没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与参与,仍难以也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实践。

课程体系体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生命教育课程兼具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特征并融为一体。

(1)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生命教育课程是直接面对生命、指向生命、关注生命、启发生命的课程,课程设计需要关照到生命个体,尊重生命个体的发展与需求,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上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生命教育课程是关乎个体成长的课程,关乎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的认识与学习。主体性要求确定师生的课程意识,在文本课程对话中,反思生活,创造生活,实现生命的生长,需要教师更多地以自己的经验分享与主体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用心灵点化心灵,开启生命智慧,体悟生命价值,实现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发展。因此,大学生命教育应强调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建构生命认知,而后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实践,从而达到内与外、知与行的有机统一。第二,关怀性原则。关怀是生命的本质需要。“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关怀生命为主题,通过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激发生命的活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的价值和生命质量。关怀彰显生命个体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第三,开放性原则。人的生命具有开放性,相对于关照“人”的生命教育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发、动态的。生命教育课程应始终体现对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的联系,鼓励变化,接纳干扰,允许流动。课程的意义也不是单独呈现的或传输的,而是通过自传性的思考、叙述性调节、修正性诠释和情绪化视角,在师生之间开放的对话与交流。这种互动交流,创生新的教育经验,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第四,综合性原则。综合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融通式。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融通式的广域课程,一般包括生命哲学、生死哲学、死亡哲学等哲学问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需要综合汲取各学科养分,才能建构科学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存在,理清死亡认知,把握情绪反应,尊重生命差异,统整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透过生死终极问题的思索,省察生命的意义与目标,活出生命的价值。

(3)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内容选择是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棘手问题。潘正德等认为,生命教育包含天、人、物、我的全人教育内涵,概分为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等四个向度。郑晓江提出了生死哲学,涵盖生命、生活、死亡、临终关怀诸方面。大陆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命的源泉,突出人文取向和生命省思,淡化死亡主题和宗教色彩,提升生命的认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适应个体生命发展需求,要求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一般应涵盖生命观、死亡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有限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终生性,把握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追求有尊严的生活;珍惜生命:生命是美好的存在,生命要学会面对挫折,永不言弃,始终用坚毅的意志走出生命的困境,走进生命的阳光地带;欣赏生命:生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需要生命个体学会爱,学会给予和付出,学会用爱欣赏生命、护佑生命,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让生命在爱的氛围中体验幸福与收获愉悦;升华生命:人是社会性存在,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会在职业生活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生命存在的境界,实现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认识死亡,向死而生,思考死亡对生命的重大意义,藉由对死亡的认识,让我们思考存在,珍惜有限的生命存在。临终关怀,让生命在安宁中栖息。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突出大生命的视野,构建整体的生命认知,从知识中心走向生命中心,从理论讲授走向体验感知,从外在规训走向内在自省,以经验为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兼顾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关照知识生成和生活实践,体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在生活中彰显课程,在课程中关照生活。

(4)生命教育的教材体系。教材是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课程设计最终指向教材的生成。总体上看,大陆高校教材体系还没有形成,教材的种类以及内容选择等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需要开发优质生命课程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有效前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或推广中心,开展生命教育专题研究,规划生命教育师资培训方案,承担和组织培训生命教育种子教师,结合国情、地情、校情,开发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编撰具有校本课程性质的、符合大学生生命成长特点的生命教育教材。

(5)生命教育的课程评价。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经验分享为主,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把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生命认知作为课程评价的着力点,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与知识涵养。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层面包括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读书报告、讨论、作业、心得、活动参与等方面。生命教育的课程评价在于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以师者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的主体自觉,自我评价,自我矫正,促进生命个体的自我发展与提高。

(6)生命教育的课程形态。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课程。台湾林思玲教授认为,大学可以单独开授有关生命教育的学程,全校学生都可以用。这相当于当前许多大陆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当然这是独立的课程设置。融合课程表现在学科课程体系中一般来说都有与生命哲学相关的认知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些生命教育的核心主题有机融渗到相关课程内涵中,在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隐性课程包括校园环境氛围、教师人格魅力等。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影响为巨。生命教育的推动与实施,应重视身教与境教,身教之影响在于向善之心的激发及楷模学习的力量,境教之影响则在于提供孕育向善之行的所在。活动课程主要指以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为主题的综合活动等。

三、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生命教育课程研究旨在为生命教育的实践提供内涵支持。与台湾相比,大陆生命教育课程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实践中,不仅在医护院校实施,而且需要拓展到所有高校。落实生命教育课程,需要结合大陆高等教育实际和高校自身实际,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系统思考,稳步实施。

(1)定位生命教育课程性质。清晰的课程意识有助于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借鉴台湾经验及大陆部分高校实践来看,把生命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是必要的。生命教育是关怀人的教育,是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教育课程,为生命个体的终身发展做准备,理应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每个学生开设这样的必修科目,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认知和行为习惯。因此,定位生命教育课程为独立课程,合理界定课程学时,给予正式的课程地位,能够进行统整性、连贯性、持续性的涵育并有效保证课程实施的时间。当然,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排斥融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在现有的课程中有机融入和巧妙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在综合活动中体现生命的认知与感悟,在校园环境中营造生命化的气息,这些也是生命教育独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和重要补充。

(2)培训生命教育优秀师资。教师是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优秀的师资是生命教育的灵魂。生命教育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现有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都无法满足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这就急需培养生命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台湾至上而下的生命教育实践,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师资建设应遵循以下三点。第一,建立三级生命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国家级生命教育骨干教师,或称生命教育导师,可以在全国高教、媒体、文化等系统遴选有学识、重涵养的优秀人才,作为国家级生命教育培训专家库成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培养各地生命教育种子教师。第二,建立生命教育师资专业认证制度,以生命教育种子教师为核心,在各地各校组织各科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知识及实践操作的培训与提高,通过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以此推动生命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第三,生命教育师资培训还应注重“培育具有生命关怀信念与情操的教师”。教师的生命体验与整全认知,可以点燃和润泽学生生命的自由发展。

(3)创新生命教育教学方法。生命教育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主体的全面参与以及课程的体验实践,强调“教师的自觉参与和经验分享”。教师丰富的生命体验、娴熟的教育实践以及热忱的教学投入等都会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不仅是从事专题教育的生命教育师资,而且各学科教师都有义务推动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教师应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关爱情怀。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应不同于一般知识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无论是何种课程形态,都应体现出强烈的生命体验与深刻的主体认知,只有这样以生命开启生命、点化生命、润泽生命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课程应采取“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读书讨论法”、“影视欣赏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彰显主体参与的、开放的、互动的教育教育教学方法,在实际课程实施中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应用。

(4)培育生命化的校园氛围。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关怀的氛围。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是指培育有利于生命自我生长的生活环境,包括教师的身教意识以及活动体验。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活动体验是生命教育的根本方法。体验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通过体验,让大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潜在课程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往往有着独立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其实,校园氛围本身就是生命文化的一部分。

(5)重视家庭介入与社区参与。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氛围密切相关。家庭亲子教育实践在广义上属于隐性课程,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仍需继续履行教化责任,尤其体现在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呵护、平等与对话。家庭应营造温馨、关怀、民主的氛围,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以积极的生命体验,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避风港,让孩子在遭受挫折或心灵困惑时能时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怀,体味到生命存在的幸福与愉悦。高校应通过家长、访谈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传递生命教育理念,引发家长的生命省思,指导他们做好亲子教育。同时,高校也应鼓励师生走出校门,与社区打成一片,传播生命教育理念,吸收社区参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借助大众传媒唤醒大众的主体自觉和生命意识,有效推动社会生命教育的落实,形成家校社一体化的生命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等.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廖哲勋,田慧生. 课程概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纪洁芳等. 生死教育教学——方法、资源运用、教学活动[M]. 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9(2).

[4] 徐敏雄.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M].台北:国立编译馆.师大书苑发行,2007.

篇4

〔关键词〕台湾;生活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0-0008-03

为加强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推动“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开展,2009年4月18日至20日,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在北京举行了首期“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讲师培训会。在为期3天的培训会中,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台湾阅读协会理事长、台湾家庭生活教育人员协会理事长黄乃毓,台湾彩虹美语杂志执行长、台湾彩虹儿童生命教育协会会长陈进隆等专家们以讲座、互动游戏、体验的形式,通过理论系统讲解和教学示范,向学员们讲授了“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思想理念与教学思路。

“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是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从台湾引进的系统完整、实用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内容包含“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个方面,跨及四个不同的专业领域,课程采用“绘本思考教学”“体验学习”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教材补充和课程借鉴。

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和教师一起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她在搅动我整个职业信念的同时,更给我注入了更多有生命的元素和鲜活的启迪――再次清晰化的探究欲、方向感和职业定位――激发了我继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心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来自宝岛台湾的老师――黄乃毓、陈进隆、谢慧燕、李贤国、廖杏娥――他们有着怎样的热忱,有着怎样的修为,有着怎样的生命动力,才能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倾尽其学术所有?他们的精神就是最好的教学。应着教育最美的公式,“榜样感动自省改变”,那我无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了,因为我遇到了课程最好的榜样!

以下是我结合培训内容和自身的实践体会,对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特点的一些理解,同时谈一点课程带来的启示。

一、立足儿童生命塑造的出发点

对个人而言,早期生活经验对成年后的人格健全有极大的影响,早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防微杜渐,及早行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普及,教导儿童及青少年领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遂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重要工作[1]。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背后,深层的原因在儿童时期的心理素质养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着眼于儿童早期生活经验,试图通过系统课程教授给予其积极的早期干预,及早帮助儿童探究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的源头,尊重和珍惜生命,去除生命中的消极信念,建构积极正向的生命信念,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产生出维持生命积极向上的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及早给予发展性的辅导和预防,干预难度低,代价小,效果长远。对于儿童本身,这种干预将为其奠定一生人格健康的基础;对于家庭,改变一个孩子,便是造就一个家庭的幸福;对于社会,为青少年谋福祉,就是为国家谋福祉,就是为社会预约一个美好的明天;对于教育本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将影响其他教学的成果。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在教导和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操,并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一个人能活出真实且丰盛的生命,所以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2]”。因此,从儿童早期生活出发,走近和触碰他们幼小可塑的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维护,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的保证,意义重大而深远。

可喜的是,我国大陆地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社会工程,实施主体由个别部门扩展到社会,关注对象由特殊全体普及到每个生命,逐渐从生命的高度看待这项工作[3]。遗憾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仍面临着专业师资短缺、力度不够、普及不广、途径不宽、效果不显著等局限。错过早期干预的机遇,日后再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必然会增加难度,更糟糕的是,这将增加儿童青少年遭遇心理困惑甚至是疾患的几率和痛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力度从源头做起――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尤其是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二、尊重儿童生命需要的课程体系

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理念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比如人际困扰,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因此,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试图建构全人的人生信念。课程设计也以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主题为架构。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主题的课程,并选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4]。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贴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

大陆的心理健康课程只有指导纲要,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渗透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和“思想品德”(初中和高中)课程中。以品德课的课程标准为例,我们发现其教学内容设计的向度与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及其他国家的同类课程设计有很大的相似性(见下表),他们都以实实在在的人的发展为中心,围绕自我、与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等向度设置课程内容。具体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为例,改革后的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等。我们从事品德课教学的老师都有体会,这次改革对课程目标、结构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力图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实际,教学生所需要的,真正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应该说,我们课程的理念和建构都很科学和系统,但实际上,尽管教材与先前相比面目生动了些、资源丰富了些,形式多样了些,我们的品德课仍不像生活素质教育课那样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理念和素质。任何一个优秀的课程架构都需要一个有灵魂的教师去驾驭和实施。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和今后可能也会有的生活素质教育课要想取得实效,培养教师队伍是首要任务。

三、适应儿童生命特点的教学方法

生活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爱的教育,需要透过故事、体验活动、多元艺术,启动孩子思考、相互分享、让孩子体会生命的美好并建构正向的价值进而产生行为的改变。课程突出的教学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5]:

这其中,生动的绘本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再加上符合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问题设计,使得绘本成为走进儿童生命的天使和陪伴儿童成长的伙伴;而多元艺术则容易刺激孩子的多种智力的发展;体验教学则最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也是儿童最善于接受的教学模式;而关怀陪伴的态度本身就是教育,又能为教育创造可教的氛围,因为有效的教学首先是心与心的交流。其实这些教学方法背后的道理并不高深,可贵的是他们将其实践在自己的教学中,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任何好的理论都必须经由最扎实的实践才能产生出好的效果。每一个教师都应努力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实践者――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行为,如在教学中的位置,变主导者为陪伴者,变训导者为聆听者;改变教学策略等――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教师有生命的表现,小改变会带出大改变。

四、挖掘儿童生命资源的理论依托

生活素质教育课程所依托的教育教学及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理论非常丰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教学思想到读书会、体悟教学、多元艺术教学等具体教学策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到认知发展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和道德发展及教育理论,再到具体的心理、行为疗法和道德教育方法,如理性情绪疗法及团体辅导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教师运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李中莹的NLP”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反应式的倾听、沟通的艺术、接纳的态度、同理的技术、澄清的技术、正向的评价和表达、恰当的鼓励和欣赏等心理辅导技术的巧妙应用,加上正确教学理念的支撑和优秀教材的辅助,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深入学生的生命律动中的,必然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促其领悟和改变。而这,需要教师自身的成长和不断的锤炼,这其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的生命价值又是极其重要的内因。而这种内因的来由则是一个教师对待儿童真诚的爱和对职业的执着和敬仰。

当然,所有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被教师实践才显得有效。因此,对我们的教师,成长的任务是迫切的。

五、陪伴儿童生命成长的教师队伍

在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在课程传授中的巨大魅力。他们的魅力不在于让学生领受了其高深的理论和娴熟的技巧,而是他们由自己丰盛的生命中涌动出来的成长的力量和他们给予儿童的真诚的陪伴态度。教师如何创造能够改变生命的教学?[6]第一是有“忠心”,即教师要珍惜自己,保持生活的愿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等;第二是“合用”,即坚持不懈,全力以赴追求专业成长,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可以分享的人,培养自己善听的耳和洞察的心,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创造最生动的教学现场;第三是“受教”,即愿意改变自己,谦虚受教。“愿意学习,教师就出现”。教师要随时愿意调整自己,做流动的水,做活水。“一旦你近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得停止教学”,只有不断学习,能力才能增长。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省份开始心理教师的认证培训并要求持证上岗,很多地区的兼职心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驾驭课程的坚实理论和实操技能,或缺乏进行交流的平台,不利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进取心的心理教师只好参加民间的团体,部分教师自费参加一些心理咨询培训。这些体制上的局限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在期待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保有职业的热忱和成长的自主性。

六、整合儿童生命教育的社会资源

生活素质教育课程是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研发的,他们每年定期开办生命教育培训系列课程,以思考教学、体验学习、创造性儿童戏剧等多元教学方法,培训彩虹生命教育志愿者,进入学校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近年来协会还将教育服务拓展至两性教育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宗旨是透过彩虹生命教育志愿者、协会网络和各界支持,让生活素质教育内涵能落实于学校、社区和家庭中,从而强化家庭教育,促进亲子关系;进而帮助儿童建立内在生命的学习动机,认识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使其有能力在未来人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强面对生命的成长与挑战[7]。

令人敬仰的是,这样一个有价值的课程和有造诣的教师队伍来自民间组织的自我成长和开发。这给我带来了两点启示:一是令我继续保持从业的热忱和积极性,哪怕付出再多。因为陪伴儿童成长已然成为我生命的动力和价值所在。二是我们也可以整合一些社会资源,在时机成熟时培养志愿者队伍,集合大家的热忱来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从生命的高度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制的新方向。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其中的理念和操作都非常值得借鉴。期待我们内地能尽快成长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成为课程的实践者甚至是改进者。(稿件编号:09052100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生活素质教育培训讲义(前言).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印制,2009,4.

[2]黄乃毓.为生命喝彩――生活素质教育概论.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印制.2009,4.

[3]河北石家庄教育局教研室德育处曲连坤老师在培训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9,4.

[4]陈进隆.看见生命的彩虹――生活素质教育的教材设计理念.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印制.2009,4.

[5]同上.

[6]谢慧燕.改变生命的教学.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印制.2009,4.

篇5

>> 浅议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观的理论与艺术教育实践的特征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促进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危机传播的理论体系建构与研究展望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旨趣、内涵和时代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探析 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 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 论调查研究思想的理论体系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浅析 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反思与展望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初探 继往开来的价值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体系刍议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愉快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教育中到底什么最重要?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即教育的最终用途。本研究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出发,辨析“教育价值”与“人的内在价值”的真正含义,从而探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框架,由此进一步完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关键词:价值主义;教育价值;人的价值

一、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 教育价值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其实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即教育的最终用途。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心。所谓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

(二)人的内在价值

教育既有现实价值又有理想价值,既有个人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既有内在价值又有外在价值。虽然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并不完全排斥教育的使用或功绩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地张扬它的使用性和功绩性,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这便说明教育最重要的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提倡教育促进个人实现其内在价值。所谓个人的内在价值是指人的潜在价值,它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德性,在它未发挥出来之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潜在力量,相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种潜在价值3。

二、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坚持学生的内在需求驱动,满足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性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4,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生存性需求,其他三者属于发展性需求。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从宏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样分为生存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从微观角度看,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包括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人际交往、学习指导、社会实践以及就业择业等涉及学生成长各个环节的需求。因此,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将关于学生自身需求的内容融入其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涵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生存以及生活三个方面。

首先,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强调教育要提升学生生命与生存的价值。生命价值是个体生命对于个体自我及社会需要的满足, 它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辩证统一。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处在此阶段的青年一方面处于变化、探索、生机勃勃之中; 另一方面又处于多种忧虑、问题的压力之下, 这在现今的社会里显得更为突出5。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刻不容缓。

其次,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提倡教育要切实走入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社交、学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将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要素的解读与解决学生的择业问题、生涯目标问题结合起来,始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谋福利,将学生的生活融入学习课程之中。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落脚点是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和谐发展。

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对于感性的直观事物更易接受,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将学生生活中的要素融入课程之中,不但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利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它提倡用“简、易、微”的活动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要让有关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成为“人人想参与,人人可参与”的身边事。

(四)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者是学生,教育应该让学生觉得“能做主”。

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在当代社会,我们可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学校是发现人、培育人、成就人的地方,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学生完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必要条件。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

第一,价值主义教育思想除了要融入到严谨的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丰富生动的课余生活上,在课余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生命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体会幸福;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等具体实践,使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从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到自觉的理性思考,将生命的价值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卢梭著 李平沤译[M].上海:商务印书局,2012.

[2]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54-156.

[3]马斯洛著 许金生,刘锋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4]刘建荣,陈延斌.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 存在感 舒适度 审美 有我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无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从这种体裁形式诞生以来,一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为此,笔者试水诗歌教学,探讨诗歌教学与生命意识之间的关系。

一.诗歌教学的本质探察

《诗・国风・关雎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东汉许慎在《说文》中云:“诗,志也。”另据《国语・鲁语》载:“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可见,“诗言志”之说早成定论,简明地告诉我们,诗歌快速便捷地帮助我们表情达意;诗歌与人文因素紧密相连,共荣共生。考察《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乃至现代自由诗的蓬勃发展,我们便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诗歌国度,始终用多样的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史,抒写着悲喜荣辱。所以,诗歌是我们的表情,是内心情愫的符号,是思想梦想的外显,是我们可以凭借用以浸润生命的宝贵资源。

当诗歌作为教学资源进入课堂之后,它就具有了教育的价值。一方面诗歌的言语形式区别于散文、小说,具有韵律美、节奏感,能使学生习得相应地表达能力,并且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抒情言志,一方面学生能够借助诗歌,进一步亲近传统的文化,了解社会、历史,陶冶性情,升华人格,提高品质。诗歌的教学本质其实也应当是言语本位,和其他教学资源一样都是服务于语文本体性质的呈现,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从具体实践而言,诗歌尤其注重吟诵品味,自读自悟,更加彰显学生主体重构价值。

二.诗歌教学与生命意识的内在关系

诗歌教学如果过分注重言语价值,忽略了它所承载的人文性,就会产生枯燥感,使原本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变得冷冰冰的。事实上,我们无法排斥寄寓在语言文字之中的人文因素。丰富的人文信息反过来能够使诗歌的言语研读变得有滋有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诗歌教学的意义与生命的内在的关系,即时时处处让“我”出现在诗歌阅读的所有的现场,从关照生命、追求生命的存在感和舒适度。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生命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加强对自我存在的认识、把控,创造性地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再回过头来考察诗歌教学的含义,我们便会发现,诗歌里每一个文字都是充满温情的,都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人文气息,都有着生命的因子。诗歌是生命的歌唱,生命必须诗意的存在着,诗歌与生命相伴而生。诗歌教学如果剥离了生命的含义,就必然苍白、枯燥而毫无活力,诗歌也就不能成为诗歌,生命因而会黯然失色,至少失去了重要介质;诗歌教学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教育的教学,生命的濡染、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变成了无以为凭的空中楼阁。引领学生,诗意地栖息在诗歌的王国里,淘洗着灵魂,以保持它的圣洁和美好,这便是为诗歌教学找到了应有的境界。

三.诗歌教学落实人文素养的策略

发挥诗歌资源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价值,必须切实和诗歌的有效阅读紧密结合起来,顺着诗歌的言语规律,触摸诗歌的温度。教学法告诉我们,适宜的教学策略符合教育规律,可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此,笔者提出,从以下三个角度寻找最佳的实施策略:

1.审美策略。“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因此审美活动是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通融的主动修为,关乎心理、态度、价值观、情感和智力、技能等复杂的因素,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既有很强的人文性,又有很强的技术性。审美活动这些通常的特点同样也适用于诗歌审美教学活动。大学生经历高中阶段的习得活动之后,总体上具备了诗歌鉴赏的一些技术技巧,但总体上尚处于“术”的阶段,还没有提升至“道”的境界,即寻觅诗歌资源中的人文修为因素,在习得更进一步的诗歌创作技能的基础之上,获得丰厚的人文信息,从而升华生命的内涵。所以,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文本的核心,探察诗歌作者内心的幽深处,从而开掘到巨大的人文资源宝库,反思生命的存在。

从诗歌文本的蕴涵来看,每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都是作者心智的体现、灵魂的呼喊,都有着一段段触动人心的故事。一部《离骚》就是屈原的心路史,人生演绎的现场记录。我们了解这些诗歌文字背后的内容就会感受到蕴藏在诗歌内容之中的悲情故事,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等多种领域立体审美,醒悟到屈原的悲剧根源在哪里,领悟到屈原何以以花比喻的良苦用心,领悟到“离骚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有了这些多角的审美活动,学生就会生成诸多认知,获得宝贵的审美体验。

审美当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技巧,比如:披文入情、知人论世这些传统的审美方法,自然需要学生熟知并熟练运用的。初次之外,吟诵、考证、质疑、专题定向研究、仿写、改写、创作等都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的凭借。李商隐是一位善用典故的情诗高手,其诗作《锦瑟》一诗多处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几句即包藏了丰富的意象,又巧妙地呈现典故。“晓梦”与“春心”,“蝴蝶”与“杜鹃”,既可入诗成为适中的形象,又暗含着相应的典故,虚实结合,营造了梦幻般、温丽凄迷的意境,从而浑然天成地书写不幸的遭遇和失落怅惘的情绪,思考其生命的存在感和舒适度。很显然,探究他诗作中的典故,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解读其文化意蕴,积累文化知识,获得一定的文化修养。虽然我们不倡导处处“掉书袋”,但是如果能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典故,则能够使表达显得庄重典雅,具有中国特色。

2.有我策略。如果单向地审美活动指向别人的生命领域的话,那么有我的审美活动则将单向转化为“双向的扇形”活动,即从“我”出发,与诗歌文本、诗歌作者、社会背景及相关的文本、作者、故事等产生呈辐射状的对话。此种对话方式即以“我”为中心,这种审美思路就为“我”反省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从而产生极具撞击力的生命存在感和深切地舒适度。

文学审美活动的本质是“我”的活动,也只有有我的活动才具有审美的必要和价值。个体的“我”通过他人的“我”通常能寻觅到“我”的可能性,反思独我的存在的幸福度、价值感,即产生一定的共鸣、排斥等活动,从而达到独我内心状态的自我调适,思考独我人生的走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内涵,以求使独我生活得更有意义。

柳宗元面对白雪茫茫的世界,心生感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借助基于他“我”的审美活动,我们便可以发现,此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简单而又多元的画面,感受到诗人孤傲、独守、超脱的处世态度和卓异的人格。通过搜索资料,我们即可获知柳宗元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沁出这首体现生命存在的吟唱。那么,此时的柳宗元便成为“我”的一面鲜亮的镜子,照出“我”的魂灵:面临生活的不幸际遇之时,我们又该怎样安顿好我们的心灵呢?当“我”的生命舒适度增强的时候,我们便会感到一种洒脱自适的独处的妙趣;当“我”的生命存在感呈现出一种迷惘、甚至危机状态时,我们便会由衷地产生孤独落魄感。不同的“我”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和共鸣,那么如果再进入到文本中继续和诗人对话,那么,我们便会从作者的生命的世界里获得了一种自我的超然感,升华至一种新的“我”的生命存在的境界。这就是诗歌审美的价值所在。

我们不排斥技术层面的解读,但是最令大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的还是生命层面的,最终留给大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应当是诗人笔下,那位独钓寒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老翁,难忘那冷峻、寂然而又圣洁的白茫茫的画面。从他我到自我层面的审美活动,学生就会久久回味这特有的人生意境。正像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在他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中所言的“做一只真正幸福的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哲学认同“我思故我在”的观点,诗歌教学倡导有我的审美活动同样也会因为有我的介入,诗歌文本才具有了审美的必要,学生才会因为从有我到他我,再从他我到有我的多次贯通而获得对独我的清醒认知,才会产生对生命存在的省察意识,从而使他们生活得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促进诗歌教学对生命的濡染作用,展示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活动最主要的形式,这一点我们从当代课堂理念中即可获得支持,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李永桑.文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周国平.白兔和月亮.周国平文集第二卷.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篇7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更加突出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一,倡导以师德为先,把师德作为小学教师的第一要素。儿童具有的“向师性”等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应注重以身为范,做好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著名学者钱穆曾说过“:德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承担着传播德育主要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基本理念二,强调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儿童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小学教师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需要,关爱儿童,关注儿童的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和教育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这些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使未来的小学教师们能更好理解“生本”理念,并贯穿于自身专业发展始终。基本理念三,提出能力为重,重视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强化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实践、反思,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的原则之一,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课程应有目标之一。基本理念四,要求小学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这是的认识观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终身学习是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对自身的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场、观点的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这一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

《标准》的基本内容从三个维度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强调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小学教师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突出了儿童的生命教育,服务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让儿童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了解关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把握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掌握广博的通识知识,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在“专业能力”部分,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尽可能跟上时展的新需要,把握教育新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培养反思与发展能力,增强沟通与合作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提供了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也对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提供了背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既要从现有的普遍共性的角度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辩证思维等能力,更要突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特殊性问题,这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从课程的角度降低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目标,紧扣生本观念

《标准》通过倡导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本理念,设置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涵盖十三个领域,提出五十八项基本要求,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围绕这一坐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现有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增加体现小学教师专业特色的特殊化、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突出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比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的有关知识,包括儿童身心健康知识、有关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儿童的安全防护知识等,增加学生专业认知度。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能思会研,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促进其专业水平发展。

3.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个人。一方面通过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定位于本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儿童,懂得如何处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的发展摆在目的的位置。

4.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断奋斗的动力,引导学生更好把握小学教师教育规律,为儿童发展服务。

5.强化学生师德修养,做富有童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启迪学生心灵”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二)增补相关教学内容,体现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专业化特征

《标准》倡导师德为先,实质是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地位。以德育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针对小学教师道德专业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促进学生构建起专业道德体系,并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发的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关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理论部分,增加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学习。除了一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外,尤其是针对《标准》的要求,增加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体现专业化特征。其次,开展有关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政策及法律知识的学习,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尊重儿童独立人格,懂得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2.在《基本原理》中,补充儿童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蹲下来看待儿童的世界,更懂得儿童的世界之美,并学会呵护这美的世界,实现生命的润泽。同时在课程的学习中加强学生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加强对国情、党情、形势政策的了解,突出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形成“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此外,还可通过开设伦理学、普通逻辑等配套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三)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小学教师专业的“全科性”、“综合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多实践、会实践,以实践求真知,以实践促专业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加以强化,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课内实践要充分利用课堂,既联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又结合小学教师专业特点。譬如,在课内实践方面可开展以下活动:主要探讨当前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的辩论活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抄报比赛;学生自主选择一段课程内容试讲的活动……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学生提供专业道德培养、能力训练的平台。课外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力争有所为,有所思,有所得,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标准》提出了小学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尽可能跟上时展新需要的要求,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等等。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不拘一格,不断创新,不仅能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还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教学技能。比如,除传统的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之外,情景模拟法,是一种能创设情境、锻炼能力、培养道德意识的较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表演小品的方式演绎教学内容,一方面使枯燥的道德规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被学生接受、内化,另一方面则使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此外,一些灵活的方式方法也有助于活化教学内容,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达到《标准》所提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要求。比如通过学生诵读马列主义等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做一些如“同舟共济”的拓展小游戏,培养沟通、合作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手段方面,则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以论坛、QQ群、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和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与联系,随时关注学生发展。

(五)构建综合考评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评价观

《标准》提出小学教师要改变评价观念,由过去对儿童的单一评价向多元的动态发展的评价转变。小学教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顺应这一变化,改变过去只注重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考评方式,建立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考评的内容主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全方位展开,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相结合。日常行为考核从学生的课内、课外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主要侧重学生的能力、行为、素质考核;课程的期末考试考核在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三、结语

篇8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