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细胞生物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设计趣味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提问是否有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有兴趣去思考和回答。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出现提问无人应答的现象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对问题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优化提问策略,利用趣味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感兴趣,会积极联系生活和认知,思考问题,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生物“食物网”这一课时,教师以故事趣味情境引出问题,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故事情境: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一个州。众所周知,狼是鹿的天敌,美国这个州为了保护鹿,决定捕杀狼。一开始,由于狼的数目急剧减少,因而鹿的繁殖速度急剧上升。可是,好景不长,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严重破坏,鹿的数量也开始大减。请思考:从故事中,你认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何作用?你认为这个州保护鹿与捕杀狼的做法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如果你是州长,经历了这些,你接下来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故事情境非常吸引人,因此,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非常感兴趣。学生开始结合之前所学习的“食物链”开始构思如何回答。
二、引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提问
当前,在课堂提问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了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激发和引导学生提问。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自学中融入留白艺术,促进学生提问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生物“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课时,教师以简单任务为牵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在自学时主动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自学任务:了解单细胞生物体;观察草履虫,并展开深入学习。自学任务只明确了方向,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展开自学,并进行提问。经过10分钟的自学,大多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单细胞生物除了草履虫,还有哪些”;有的学生问“草履虫到底是如何运动的”;有的学生问“单细胞生物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吗”,等等。学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在自学时认真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回答,而是挑选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答案。
三、延长等候时间,构建精彩课堂
从目前来看,教师提问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普遍不足。在提问后,教师要延长等候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以构建起精彩的初中生物课堂。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并适当延长等候时间,构建精彩生物课堂。问题: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作答,因而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归纳总结时间。一开始,很多学生都只回答了“小肠长,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教师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继续等待,等出更多精彩。此时,学生继续思考。突然,有一个响亮的声音说着:“小肠内还有多种消化液,使食物中营养成分充分消化和吸收。”“小肠绒毛壁很薄……”适当的延长等候时间,学生会迸发出更多观点。
四、采用恰当追问,引发思维深入
在利用提问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继续转向下一个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可以恰当采用追问策略,引发学生思维深入发展。恰到好处的追问还能生物课堂越来越精彩。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人体的呼吸》这一课时,教师在提问时采取追问策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感冒鼻塞时,我们经常都会张开嘴呼吸。可是,不一会儿,我们会感觉到喉咙非常干燥。但是,为什么用鼻子呼吸时,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我认为这是因为鼻子能把吸入的空气变得潮湿。
师:你能给出详细的解释吗?
生:(陷入思考和讨论)
不一会,有学生举手作答。
生:鼻腔里有鼻粘膜。鼻粘膜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泌粘液,使空气更湿润。
师:非常棒。还有更多的答案吗?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生活现象入手,简单进行提问;在学生作答后,教师则机智地采用追问策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利用更多的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篇2
电影中的异形是一种耐酸耐高温的嗜极生物。什么是嗜极生物?就是对人类来说,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极端环境通常包括无氧、高温、强酸、强碱、强辐射、真空等。当然极端环境也是相对的,所有的嗜极生物放到太阳表面大约6 000℃的极高温中,也是必死无疑的。只能在温和的环境中生存的生物遇到此类极端环境通常会因蛋白质变性、化学键断裂而死亡。
嗜极生物的存在告诉我们生命的边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广阔。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无论高等的低等的,包括这些嗜极生物,都是碳基生命。对于外星生命,我们也并非完全照搬地球上的生命模式进行猜想――关于生命的形式有许多种假说,共同构成了假定型生物化学,除了用硅或硼替代碳,还可以设想用硫替代氧等;溶剂方面,比如用氨或烃替代水等,这些在理论上都具有可行性。除了元素方面的替代,从分子层面,我们也可以认为可能存在除了核酸之外的分子能够编码生命过程,或者对核碱基进行替代等。但是在真正发现此类生命以前,哪怕在理论上如何可行与漂亮,都只能作为假说。
既然假说都具有理论可行性,那么是否有可能存在一种外星生命不需要水和氧气?这个问题无法完全否定。但为什么在搜寻地外生命时,我们仍在一遍遍地提到水、适宜的温度、大气层?因为对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这些几乎都是必需的,尤其是水。
星球考察思路:就近原则
太阳系以内的情形是怎样的?我们以火星为例,火星上有无生命,或者是否曾有过生命,现在还无法下定论。火星与地球同源,大小组成相近,号称“小地球”,而且过去的几十亿年与地球的陨石交换频繁,即便有生命,也极有可能是与地球一样的生命形式。既然是一样或类似的形式,那么把地球的生命之源――水作为一个必备条件便很合理,而且这样的条件也不苛刻,所以我们不断探测月球与火星上的水,并把同样的思路用到了木卫二与土卫六上,因为在天文学上它们离地球也很近了。
关于火星生命:我们在彗星上发现了氨基酸,星际有机分子中复杂的也有几十个原子,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火星上存在最简单的生命也不要过于惊讶,它们可能是本砭陀械模也可能是人类带过去的。为了避免污染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几十年前的火星探测器,如“海盗号”,都是严格杀菌的,而近些年的“火星探路者号”“勇气号”“凤凰号”与“好奇号”等,有些部位仍带有一些地球上的细菌。不过这些细菌几乎都会被太空辐射杀死,但不排除某些一直躲在探测器内并始终处于休眠的状态。
宇宙中的生命形式
那么,太阳系以外的情形呢?受制于现有的航天技术,以地球生命形式的生存标准来规定,现实意义并不大,不过,以此标准来对系外行星进行筛选并估计与我们类似的生命形式在宇宙中的丰富程度,就像是开普勒望远镜所做的Kepler Discoveries一样。目前主要分两种情况:
1.与人类相同或相似
如果我们注意分析一下嗜极生物,就会发现它们通常是单细胞生物且多数属于古菌,换言之,相对低级。产生高等生物等多细胞生物的条件十分严格,但即便宇宙中可能充满了单细胞的微生物,就现有的通信与航天技术也无法确认它们是否存在,我们还是只能着眼于高等生物。而以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为样本,我们总结出他们都需要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对于这类系外行星与生命,我们也存在与他们通信甚至交流互访,以及星际移民的可能性。2.与人类完全不同
就拿一种以氨为溶剂的地外高级生命为例,一个大气压下氨的熔点是-78℃,沸点是-33℃。假如我们去造访他们,气压不变的话,我们就得忍受低温;温度适宜的话,我们就得忍受高压。更麻烦的是,我们要呼吸氧气,而他们有氨气,如果我们再点根烟的话,那就有点可怕了(“生命形式不同要怎么在一起”也是个问题)。所以不如按照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条件筛选了他们,就当他们不存在。
理论上,人类并不总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条件来寻找外星生物,但现实是,在太阳系内应用地球上的标准是合理的,在太阳系外也是很实际的。由于宇宙空间的广大及地外文明可能的稀缺性,导致我们对地外文明的存在始终难以统一意见,于是有了费米悖论,产生了平庸原理和地球殊异假说这些科学哲学观念。
外星生物有多远
如果存在能够与我们沟通交流的外星高等生物,那么他们距离我们有多远?通过德雷克公式的一系列演算可得任意两个文明星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于60光年。从实际观测上看,太阳系内其他星球上目前没有高等生物的任何迹象,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在4光年之外,然而即便是这个距离,对目前人类的科技来说,也是有些绝望的:搭乘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前往探寻,也需要花费数万年的时间(当然这是在不考虑他们反过来探寻我们的前提下)。
篇3
关键词: 智力多元化 高中生物 分层教学 教学措施
在我国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如果教师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就会严重阻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具体学习认知能力的分析,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群体,其中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相近,然后对每个小组进行针对性引导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展现新课程标准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突出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生物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高中生物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知识水平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很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不能适应高中课堂内容实施的节奏,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在生物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班上的学生进行重新调整,将知识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认知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与其能力相符的学习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任务执行过程中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展示了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小组间的能力水平帮助组内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准备和备课要重视分层处理
备课是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大纲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将要实施的课程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安排生物课堂实施的教学内容。提前对班上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对将要讲授的章节内容知识进行分层处理,保证在课堂内容实施的时候,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难度较大,且内容较为抽象,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找到一定的案例,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生物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逐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内容的时候。教师备课可以结合学过的有丝分裂,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本节内容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授课和练习要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细节,保证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分层教学的实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学要求。
例如,学习“单细胞结构”知识的时候,教师很难通过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单细胞结构”知识讲述。必须利用实验中显微镜的操作对单细胞生物进行观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通过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然后描述单细胞的形状特征即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除形状特征之外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而且在原有认知能力水平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高。如果在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生物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讲解结束的时间,对这部分学生制定一些基础性和概念性的题型,引导这部分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对于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学生的实际要求,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课后辅导和实践要注重分层引导
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课后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的生物探究实践,而且要保证课堂学习内容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例如,学习植物的“向光性”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花籽种在花盆里,等发芽长成幼苗后放在一个开小孔的盒子里,把盒子放在阳台上,保持小口的位置在阳面,然后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植物生长的状况,让生物有效融入日常实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要注重分层式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与自己智力认知水平相近的知识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注重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智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丽芳.分层次教学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23):54-54.
篇4
近年随着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应用、肿瘤放、化疗以及各种器官移植的迅速开展,非AIDS免疫抑制患者PCP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伊氏肺孢子菌(PJ)为真核单细胞生物,主要有包囊和滋养体2种形态,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um,内含2、4或8个囊内小体,姬姆萨(Giemsa)染色囊壁不着色,胞浆呈浅蓝色,核为蓝紫色。六胺银(GMS)染色囊内容物不着色,囊壁为深褐色,多呈塌陷形空壳或乒乓球样外观,囊壁上具有特征性的圆括号状结构,是囊壁局限性增厚形成的,以此和其他真菌相鉴别。
PJ环境宿主和传播途径尚不明确,一般认为通过呼吸道感染或体内潜伏状态的PJ激活。
本病常见于早产儿、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和HIV/AIDS等免疫缺陷宿主。在美国,HIV/AIDS患者PCP发生率高达60%,是其最常见的机会感染和死因。国内报道的PCP多发生在非HIV/AIDS免疫抑制宿主,此二者并发PCP的特点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HIV/AIDS患者PCP起病隐匿,常持续数周到数月,表现为干咳、低热、食欲不振、嗜睡、呼吸急促及发绀。胸痛不常见,急性发作呼吸困难并伴有胸痛时,提示可能合并气胸,典型患者体检可见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肺部听诊无异常。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此为该病的典型临床特点。
非HIV/AIDS患者PCP起病急,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可有胸痛,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常在数日内死亡。病人体温正常或低热,少数在38.5~39℃,体格检查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干湿音。与HIV/AIDS患者相比,起病更加急骤;进展迅速,常常需要机械通气,死亡率极高。
影像学特点
PCP的X线及CT表现均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呈斑点状、片状或网状,其特点是病变主要分布在肺门周围,而边缘肺野及肺尖清晰,但病灶可由肺门区向肺野周围发展,有明显的融合趋势(类肺水肿征)。这种改变可能是因为病原体沿支气管气道离心性扩散所致。
弥漫性渗出病灶呈肺腺泡状分布,类似于间质性病变,早期HRCT表现为弥漫性毛玻璃影,而x线胸片可为阴性,是少数“胸片阴性的肺炎”之一,但病变发展极快,大约3~~4天后病变迅速融合,出现典型的肺泡渗出性病变或肺实变。
过去一直认为、PCP是间质性肺炎,但实际上急性PCP主要是肺泡和含气腔隙的渗出、实变伴有少量的浆细胞浸润,少部分病例可合并大叶实变、胸腔积液、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和肺囊肿。大叶实变可和双肺弥漫性病变同时存在,亦可表现为多叶实变,后者少见。
临床诊断
笔者总结PCP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以下5条:①免疫功能受损宿主(如AIDS、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白细胞减少,尤其是外周血CD+4细胞<200/mm3等);②发热和(或)呼吸困难;⑧双肺弥漫性病变(类肺水肿征);④低氧血症,严重者出现I型呼吸衰竭;⑤正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无效而磺胺药有效。满足以上5条可临床诊断PCP,满足3~4条为I临床疑似病例。
篇5
19世纪中叶,科学家用物理学语言描述了这一自然规律,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总结了大自然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规律,并用“熵”这个物理量来具体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例如,随着开水的热量不断向四周散发,就意味着整个房间的“熵”在不断增大;当这种热量交换达到平衡而停止时,房间的熵就达到最大值。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系统从有序到无序转化的自发过程,总是朝着熵不断增大的方向发展的。
然而,大自然中并非一切系统都是由有序走向无序。生物的进化就是不断趋向更复杂、更高级、更有序的组织形式。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一种非细胞的多分子体系,以后才形成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的低等生物,高等生物,直至有极其复杂的有序组织的人。
宇宙的演化,也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出的趋势相反。据天文学家推算,我们所处的宇宙诞生于大约一百五十亿到二百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迄今已演化成一幅无限丰富而有序图景。
那么,无序究竟通过一种什么途径走向有序的呢?它吸引着科学家,但一直未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本世纪四十年代,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锷认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活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能克服体内自发的无序过程,从而保持住生命的有序状态。薛定锷的这个见解对探索生命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生命体究竟怎样将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科学家们感到仍是个谜。
篇6
关键词 生物学;系统;温习
生物学是最典型的理科学科,是典型的实验科学,相对的它的知识是理性的,逻辑的,也就是具有可解析性的,所以生物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具有逻辑思维系统的梳理的过程,无论编写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的大小如何,整体都是一个系统网,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习或者教学方法要突出其本质,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每次新学期的开始我都要让学生明白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学?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是多么精彩的一门学科!
一、教材就是一个系统
教与学是两个过程但他们并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由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在一个时间内同时完成的,所以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交流的共同语言就是教材,其实教材的主线就是一个系统,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系统就是个未知事物,充满无限神秘感,在面对这个未知事物大多数人会有什么想法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教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事物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有这样的思维,并将这个思维顺延地深入下去,那么对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逻辑联系就非常的有帮助。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够在熟练认知“系统”这个事物之后,再学习书本的内容,在条理上会比较清晰,知识之间的脉络也会比较的顺畅,当然对于认知生物学的原理就更为容易。
以必修1的课程为例,细胞不但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多细胞生物是建立在单个细胞的基础上的,有句话这么讲:个体能够完成的,集体也能够完成,但集体完成的,个体不一定能够做得到。所以先要了解单个的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一定的范围,这就意味着任何系统都有相对于自身的内外之分,而区分这个内外的结构就是系统的边界。
对于细胞来说,这个边界就是细胞膜,为什么不是细胞壁呢?主要是因为功能的问题,那么在没有了解二者的功能的区别之前如何判定呢?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的单细胞生物上,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既然作为系统的边界,肯定是都必须有的,那么从这个层面上就可以推定出细胞壁不是细胞的边界。
系统不但有自己的边界,而且会有自己的结构,因为系统有一定的功能,功能和结构相适应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信条之一,什么样的功能就必须有享用的结构去支撑,但是生物还有另一个信条: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万物都不是生来就有的,即便是无中生有,那也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所以系统同样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是细胞的产生(分裂)、分化、衰老、死亡,如果可以的话还应有一个生长过程,也就是物质和能量的储备过程。
细胞是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都具有开放性,什么是开放性呢?所谓的开放性就是系统的内部必须和外部进行交流,这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边要进行交换,一边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就应当能够实现交流,并且能够控制交流。用一句改革开放时期的话说:打开窗子的时候,新鲜空气进来了,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这种情况对于细胞来说是不允许发生的,因为细胞的内部环境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细胞膜上一定存在相应的结构或物质实现对交流的控制,也就是说系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教学所要做的就是构造系统体系,以生动的形式阐述系统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二、抛掉死记硬背的包袱,谨记“学而时习之”
有些同学反应学完生物必修一的课程对于以后生物的学习都失去信心了,因为需要记忆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死记硬背也抵不过遗忘定律的魔咒。其实宏观上把握整体系统,逻辑性联系系统间的关系才是学习的王道!要让学生喜欢你的生物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正确做!
学是模仿的过程,也是汲取的过程,习是使用应用所学内容的过程。所以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模仿、聆听和汲取的过程,也要有适用和应用的过程,不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练习。古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询问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上,两个班级,近百名学生,他们解释显得非常一致,都说是在学习的过程,经常地温习和复习,就会很快乐!难道在现实学习过程中,复习和温习真的能够带来快乐吗?显然不是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难道这句话有语病,当然不是,而是我们理解不正确,这里面的学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习的理解是偏离的,习在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应用、使用,完整地说,学习的内容被经常性地应用起来,会让你觉得很快乐!
所以让我们的任务就是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通过模仿和应用,并获得方法和思维的过程,应用的环境就是习题,针对不同的知识,创设不同的应用环境,让学生觉得快乐,快乐的学习不就是我们需要的吗?理清了学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清楚了学习原来是一个如何如何的过程,那么学生在做这些过程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理解,原来布置作业,背诵知识是必要的,原来作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做完了了事,而是要实现学习目标,在理解与领悟中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1《.骨的结构与成分》涉及的探究活动
《骨的结构和成分》是北京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形成》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节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教材第二节内容进一步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骨的结构和成分》这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骨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作用,建立长骨是一个中空的坚实的生物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探究鱼骨的成分,增强学生对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感性认识,推理出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关系。阐述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的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为后面学习运动的实现打下基础。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借助实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依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据此,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的教学设计思想,确定本节知识主题,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该主题的意义建构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生物体层次结构主题下,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这一重要概念的构建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黄瓜果肉细胞、番茄果肉和果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等,构建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相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这两个重要概念。再设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了解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观察蛙的胚胎发育细胞变化和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骨细胞、血液细胞等)、上皮组织和卵细胞、等的不同细胞形态和结构,构建细胞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重要概念。设计观察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构建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的重要概念。通过这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依存这些重要概念的构建,帮助学生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由此,实验教学的设计是围绕重要概念构建的。实验教学的设计要求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重要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只有有的放矢的实验设计,才能落实到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构建。
3.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自身及其他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理解它对于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多数学生可以准确地说出来,然而,这种表述只是停留在记忆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实践体验。通过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植物在接受光照后,能在叶片中产生淀粉,这一实验对于他们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至关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在缺少具体现象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之定义化,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初一上学期比较复杂的一个实验,对操作的准确性要求高,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此,在教学中笔者对两个方面作重点控制,一个是酒精灯和火焰,这个确保安全,另一个是条件、现象的操作和观察一定要严谨,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安全控制的细节有两个,一是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2人一小组,每小组在实验前先进行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的练习,确保操作成功。二是烧杯很热,容易烫伤或脱手,所以进行镊子夹取烧杯的预练习,确保都能准确操作才进行实验。实验条件控制上要求一定要叶片变白后才取出,并注意滴加碘液的量。通过实验,学生普遍观察到实验现象,体会到每个实验操作的环节对于实验结果的出现都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植物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的知识,对于其形成光合作用概念十分有帮助。
二、科学探究对重要概念理解的贡献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应该围绕重要概念组织探究实验,使学生在鲜活的实验情景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构建起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个主题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当学生能从这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后,学生认识的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就会更充实、更深刻、更具体,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抽象而死板的知识,如何把知识讲活才是本节课的关键。《细胞》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实验落实细胞的结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更直观地认识到细胞形态,但是结构采用传统讲授法,直接告知。本节课的思维紧密,要求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边观察边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训练,其为特点之二。从学生为主体出发,他们能通过实验,直观感受到不同植物不同结构的细胞结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同,为后面的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做铺垫,也自然而然的树立了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从而领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就达到了本章的教学目的,这是特点之三。因为前一章节学习了细胞的有关知识,从细胞分裂、分化到组织的形成,器官、系统的形成,这是从微观到宏观,为了知识衔接得比较顺畅,要对课本编排的顺序做一定的调整,跳过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部分内容,在讲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后,上节课直接让学生对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在学生对四种基本组织微观结构观察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的开始就通过课件中的大量图片总结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位置,既是对上节课的一个简单回顾,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到宏观的联系,为后面理解组织是如何形成器官的做好铺垫。生物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然而在进行教学时,不应使学生仅仅记住生物学概念那些抽象的文字,而应使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看到一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生物界。因此,在向学生讲述生物学概念时必须首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教什么,就要有什么,教什么,就要看什么。通过鸡翅的解剖观察实验,让学生对各种组织有一个宏观、感性的认识,通过真实的观察认识到像鸡翅这样的结构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各种组织是有序分布、排列的,为学生得出器官这个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就是从这样的感性认识开始的,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使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给学生识记、理解、运用概念创造条件。在概念生成后,还要让学生强化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这部分整体的思路是感知、概括、运用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器官这个概念是在鸡翅解剖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中胃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系统这个概念,也是通过对人体中消化系统这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的,在得出概念后,又通过设置情景,如“在人体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哪些系统功能加强了?”还有“为什么饭后立即运动会消化不良?”让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具体的应用,即在新情景中解释具体问题,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样,让学生从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中得出一般的概念与规律,再由这一般的规律去解释个别或特殊的现象,解决个别或特殊的问题。经过这样一种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才能深入。
三、教学反思与提升
篇8
一、基于教材,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拓展实验
教师结合所选用教材版本,根据本校实验室实际情况、学期教学进度和学生兴趣,设计生物课外拓展实验,包括调查、探究、模拟、制作、设计、观察等。
比如,人教版七上安排课外拓展实验有:高倍镜的使用、数码显微镜的使用、观察与制作系列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花卉植物、常见蔬菜、常见水果)、不同果汁的提取以及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比较、培养草履虫以及探究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实验、厦门常见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采集和标本的制作、各种植物种子结构的解剖与观察、区别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探究各种植物种子萌发自身和环境条件、测定各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厦门常见被子植物采集、标本制作以及花的解剖与观察、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脸谱趣味实验、白斑叶和绿色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实验等。
设计的课外拓展实验要源于教材、服务于生物学教学目标。
二、创造条件,落实所设计的课外拓展实验
设计课外拓展实验,撰写课外拓展实验方案,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网络资源等),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落实开展课外拓展实验,积累实验经验,避免从理论到理论,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生物学原理,在反思分析中总结生物学规律。
课外拓展实验方案包括:背景资料、实验目的、实验材料(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课后思考。以人教版七下课外实践“再生纸的制作”为例,撰写课外拓展实验方案。
1.背景资料
纸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生产纸张大部分以木材为原料,而木材的来源――森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节约纸张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好纸,减少35%的水污染,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但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很低。你知道再生纸和原生纸的区别吗?
2.实验目的
(1)让学生学会再生纸的制作。(2)体验自制再生纸的快乐。(3)学会同伴合作。
3.实验材料
教师准备:细筛网(或者双层纱布网)、大塑料脸盆、木棒、水桶、试管、淀粉、旧布、毛巾、剪刀、煮锅、棒锤。学生准备:废纸、擀面杖、洗衣粉、植物叶、胡萝卜、七里香、菩提树叶。
4.实验步骤
(1)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①把废纸撕碎或剪碎放入大塑料脸盆中。②碎纸浸泡变软后,倒掉多余的水,用木棒将纸片捣碎,制成糊状纸浆。③在纸浆中加入少许淀粉或面粉(为使纸面比较光滑,易于写字),搅匀。④用细筛网(或者双层纱布网)将纸浆捞出。在清洁的实验台面上放一块毛巾,使扁平的纸浆倒在干布上,再在纸浆上放一块干布,用试管或擀面杖轻轻地在上面擀压以挤去纸浆中的水分。⑤约五分钟后,将纸轻轻撕下,放在光滑的平面上。⑥将纸浆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即成再生纸,用剪刀把纸的四边剪齐。
(2)用我们身边的植物造纸:①取实验前搜集植物的叶子,剪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块。②将相当于叶子碎片重量l/5的洗衣粉溶于水中,再将植物叶子放入,煮1小时左右。③用布包好煮好的植物叶子,用水冲洗干净。④把水拧干,用木棒敲打,将叶子捣碎。⑤把捣碎的叶子与水搅匀,用细筛网(或者双层纱布网)抄纸。⑥将抄好的纸放在阳光下晒干,纸就做成了。
5.实验结果(作品展示)
(1)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2)植物造纸。(3)制天然颜色的再生纸:在纸浆中加入不同的天然物质,如叶片(茶叶)、果实(黄桅花)、胡萝卜、菠菜等,能改变再生纸的颜色,具有天然,且不易褪色的特性。(4)制天然香味的再生纸:在纸浆中加入不同香味的天然物质,如果实(七里香)、干燥花(薰衣草)等,再生纸改变颜色,散发出不同的天然香气。(5)制花纹的再生纸:在纸浆中加入其他植物纤维,如丝瓜络、芹菜茎、星辰花花萼或是在抄好的湿纸浆上嵌入物品,如甘薯叶、菩提树叶等,待再生纸干后,就能产生特别的纹路。(6)制再生纸书签:在捞纸浆时可加入压平的树叶,枫叶、菩提树叶效果不错,也可用一些小草,干后,稍微裁减便可做成有创意的书签。
6.课后思考
(1)本实验成功和失败之处分析。(2)预测一张纸可以循环利用几次?纸张是可循环利用资源吗?(3)为什么要节约用纸?保护森林?(4)制定节约用纸的方案。
课外拓展实验开展的落实难点还在于实验器材的准备,可与学校总务处、生物实验员提前申请实验材料和用具。只要备好实验材料,教师定时间和定地点,精心指导学生,就能顺利开展和完成生物课外拓展实验,就能为一些热爱生物学知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且不满足于课内做实验的学生们,提供展示自由探索的舞台,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他们的个性,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三、关注细节,力求课外拓展实验实效
1.关注课外拓展实验的趣味性,促进自主实验和乐学
乐学就是把实验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心情愉快地完成实验。学生进入初中,首先接触的实验就是生物实验,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实验的仪器、药品、材料、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的现象都感到新奇。在课外拓展实验活动中,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动、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实验前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唤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机。“模拟验证血型和自测血型实验”中,血型与健康、血型与性格具有关系,同学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平时上课不专心的同学在课外拓展实验中觉得好玩,也会主动实验,教师借此契机,逐渐提高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兴趣。
2.关注课外拓展实验过程中基本实验规范的训练,扎实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前教师讲清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如何规范操作,使学生有所遵循。基本实验规范的训练是进行实验的基础,理解、掌握、规范操作实验,实验才能成功。教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贯穿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比如“观察与制作系列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花卉植物、常见蔬菜、常见水果)”实验中,将显微镜“对光”步骤用“上、中、下、转”三个字归纳,“上”:镜筒向上升2CM;“中”:转显微镜中间的转换器,先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下”:转显微镜下面的反光镜,让视野变亮白。“制作临时装片”实验步骤用“擦、滴、取、盖、染、吸”六个字归纳,便于学生巩固操作的要领。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学生做好课外实验的重要手段。课外拓展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观察,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
3.重视课外拓展实验后的评价、反思和总结,提高实验实效性
篇9
从《物种起源》看人类进化,细胞进化论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神经元细胞,细胞的裂变是进化的根本,区别于低等生物而言,人类之所以称之为高级生物,与其说因为人有“劳动”、“制作工具”的能力,倒不说“人类”能最终成为自然与社会的统领者,是因为人类有基于不同时间维、空间维的思考内动力,从而驱动科学技术上的革新,推动社会经济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赢”在思维
由于思维最基本的活动是分析与综合,最关键的过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所以,思维的结果价值将会受思考的维度“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对象”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尚且如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由思维所决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通过创新经营思维成就经典品牌的案例:
万宝路(Marlboro)是一个香烟品牌,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制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品牌之一。在万宝路创业的早期,万宝路的定位是女士烟,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在不断攀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女士们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会染上她们鲜红的口红,很不雅观。于是,莫里斯公司把烟嘴换成红色。可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挽回万宝路女士香烟的命运。莫里斯公司终于在上世纪40年代初停止生产万宝路香烟。二战后,美国吸烟人数继续增多,万宝路把最新问世的过滤嘴香烟重新搬回女士香烟市场并推出3个系列:简装的一种,白色与红色过滤嘴的一种以及广告语为“与你的嘴唇和指尖相配”的一种。当时美国香烟消费量达3820亿支一年,平均每个消费者要抽2262支之多,然而万宝路的销路仍然不佳,吸烟者中很少有人抽万宝路,甚至知道这个牌子的人也极为有限。在一筹莫展中,1954年莫里斯公司找到了当时非常著名的营销策划人李奥・贝纳,交给了他这个课题: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女士购买消费万宝路香烟?在对香烟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深思熟虑之后,李奥・贝纳完全突破了莫里斯公司限定的任务和资源,对万宝路进行了全新的“变性手术”,大胆向莫里斯公司提出:将万宝路香烟改变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广告上的重大改变是:万宝路香烟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诉求对象,广告中一再强调万宝路香烟的男子汉气概,以浑身散发粗犷、豪迈、英雄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为品牌形象,吸引所有喜爱、欣赏和追求这种气概的消费者。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和伟大的营销策划,同时更是一个创新思维的经典案例。整个案例仅仅使用了一个“对立思维的模式――女变男、柔情变奔放”就成就了一个伟大品牌。由于李奥・贝纳突破资源和任务的大胆策划,彻底改变了莫里斯公司的命运,在万宝路的品牌、营销、广告策略按照李奥・贝纳的策划思路改变后的第二年(1955年),万宝路香烟在美国香烟品牌中销量一跃排名为第十位,之后便扶摇直上。今天万宝路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可口可乐第二大品牌,其品牌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在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经销模式的当下,在信息大爆炸、信息碎片化的今天,面对竞争激烈、人才难招、人员难找、成本太高、利润太低的企业经营现状,企业若还是固守传统经营思维,坚守标杆思想,陷入经营认知的误区,英雄末路的号角将迟早会为你吹起。
所以,经营之道,“赢”在思维。
创新的起点“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太多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舞出奇迹,翘盼“惊喜”,结果却因海风太大、船太小被拍在了沙滩上,惊喜变成了“惊吓”。结果不是乘风破浪,既得渔翁之利,而是折戟沉沙,后悔莫及。
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没有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思维创新的关键点,思维意识也没有上升到互联网“道”和“场”的境界,而是仅仅停留在“术”和“器”的层面。其实,每一次的时代变迁与科技的变革,都是一种思想上的革新与突破。
“互联网+”不仅是工具、平台,更是思维,而企业要想乘此东风,就要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转变企业经营思路。
经营思维想要达到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改变思想与思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要不然成功的企业为什么会那么少?
在企业家实现创新经营思维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往往成为了阻碍他们创新成功的那道“坎”。因为每个企业家都有在他们看来值得认同、赞许与借鉴的经验记忆以及自身所从事的行业规则、标准及惯性思维。这些天然屏障,让他们无法在经营思维创新中迈开脚步。
所以创新经营思维首先必须要“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只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才可能创新商业思维。
虽然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唯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创新经营思维。因为新时代的来临,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倒向法则”稳中求胜
传统的企业经营思路是先找项目、概念开发、商业模式设计,然后招兵买马、建设团队,最后进行目标客户细分,做广告宣传、媒体公关、投入市场,这种做法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学演变为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或杰瑞麦卡锡的4P理论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以及大规模传播的工业经济时代和PC互联网陈列加推送引流的交易经济时代是行得通的“商业思维”。但是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到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普及以及商业形态的变化,这种“商业思维”就变成了一条越走越险的单行线。
先建市场后立项,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经营思维的“倒向法则”。
先“做大鱼塘”、建立市场,运用“吸引力法则”,这样优秀的人才、优质的项目则会蜂拥而至。“倒向法则”特别适用于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升级转型,因为试错成本低、经营风险小,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幅提高。
篇10
高中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思维的创新,要求高中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好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笔者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教学方法,供同行探讨。
一、设疑置问,播下创新思维的火种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所以,问题意识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设疑置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挥潜能。例如: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大头娃娃”的照片,问:他们都是健康的孩子吗?(学生回答:不是)接着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学生:吃了假奶粉。)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正常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大约有12%~20%,可是在假奶粉里蛋白质含量不足2%,长时间饮用这样的奶粉,生命会受到威胁,一些孩子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他们却长成影片中的‘大头娃娃’。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发现什么呢?”以此引入新课。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急于探求新知识的迫切心理,设置问题:蛋白质在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的功能?为什么蛋白质会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呢?引导学生进入研究主题。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对比观察,经历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明确了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多种功能,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设疑置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创新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新性的探索。这里需要指出,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质疑问难,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础。只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的科学,善于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例如: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当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核苷酸是怎样构成核酸的”时,出示一段DNA长链模式图,组织学生分析讨论:①该段DNA长链中包含几个脱氧核苷酸?②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怎样连接的?③对于该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同学们探究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分析思考回答了①②两个问题,针对问题③,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甲: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在DNA长链中的排列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学生乙:处于两条链对应位置上的含氮碱基之间有没有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新问题仔细观察DNA的结构图,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遗传信息的概念。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总是从怀疑开始,怀疑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正确的认识。怀疑精神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的怀疑精神却不是那么乐观。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引导学生从原有的概念或结论中经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原则和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打破定势,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续活动的趋势。先前形成的经验、习惯、知识等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续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栓塞”——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从而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势是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打破“框框”的束缚。跳出原有的圈子,运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是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有个共同点就是跳出原圈,另辟蹊径,灵活新颖。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求异发散思维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对事物认识上的各种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势(惰性)。这种惰性突出表现为沿袭固有的处事准则,诉诸权威和无批判现象,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等形式,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学习《细胞的增殖》一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不是由少数体积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为什么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的单细胞生物呢?学生通过讨论,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答道:细胞太大不利于与外界进入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有的答道:细胞大了,细胞膜表面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够,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不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有的答道: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时,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调控作用就会相对地减少,以致造成核、质的不平衡,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灵活不僵化,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许多创造发明都是借助于发散思维获得成功的。许多优秀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很重视发散思维的运用,因此获得了较佳的学习效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发散思维的培养。
- 上一篇: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 下一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精品范文
10单细胞生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