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节约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源节约报告

篇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水资源,做环保小公民。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体重量的60%是水,血液中的90%是水,我们每人每天需要两公斤的水才能维持生命。水又是生产中的首要资源:生产一吨稻谷需要水1400立方米,炼一吨钢需要水200立方米,造一吨纸需要水500立方米。可以说,如果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

同学们,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拧开水龙头,舒舒服服地冲着凉水澡时,你们知道吗?你洗澡所用的水是缺水地区几十人的日用水量;当你冲洗马桶时,你一次用水量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当粗心的你没有拧紧水龙头,它一个晚上流失的水,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量……这些事例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来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人均淡水只有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由于缺水,我国农村粮食产量减少,西北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节约用水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已是当务之急。

但是,环顾四周,破坏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拿外面的溆水河来说吧!

据老人们说:很久以前,我们的溆水河是那么清澈,那么美丽,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河里,鱼虾快活的游动,岸边,人们愉快地生活。大家喜欢直接饮用那干净的河水,品尝肥美的鱼虾,夏天,河里满是尽情嬉戏的人们。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溆水河变了,河水不再清澈,鱼虾不再肥美,人们也不再直接饮用河水。是什么原因才使得溆水河变化如此之大呢?人类!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几十年来,人们胡乱地向河里倾倒垃圾,工厂不断地向河里排泄废水,医院大肆向河里排放污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母亲河——溆水河,已变得浑浊不清、伤痕累累!有的地方河床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臭水沟。夏天,人们再也不敢在河里尽情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破坏水资源的罪证!

篇2

早上好!

我是来自四年级2班的向红艳。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生命之水,保护水资源。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它,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生机盎然;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溪水,湛蓝的海洋……有了它,我们才有了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节水意识,从点滴做起。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总觉得不如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有的同学开水龙头、洗脚、洗毛笔,有同学不喝开水,而是嘴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水声哗哗,一点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线吗?节约用水真的不重要吗?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占八。全世界五十亿人口,就靠饮用这只占百分之零点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贵呀!

虽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做饭、洗衣服、洗菜……样样离不开水,耗水多达几百升。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家里普遍装上了空调。在使用空调降温的过程中会产生滴水,一晚上使用空调,滴下的水能接一桶,有好几公斤。这些水往往白白浪费了。是否能把空调滴水管引进阳台或家里,把水接到桶里盆里?有空调的家庭以及企事业单位都能采取这个办法,充分利用空调滴水变废为保的话,节约的水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另外,种地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如:炼钢、轧刚需要水冷却;纺纱织布车间为了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需要用水调节;建筑施工离不开水;造纸、发电……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水呢?

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甚于贫血。一滴普通的水,滋润着生命的纯真,用虔诚的态度去感恩水,在平凡之中时时拨动节水的音符。让我们用真诚的声音呼吁人们:节约用水,你就塑造了一个生命!节约用水,你就多了一方宝贵的空间!节约用水,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将仍细水长流,不绝“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和“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保护水资源,从你我做起;节约用水,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用心珍爱生命之水,以节水为荣,随手关紧水龙头,千万不让水空流。只要我们时刻有着节水意识,一水多用,让洗菜、淘米、洗衣服、洗手后的水用来浇花、冲厕和擦地板……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那么,每一个渺小的我,就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珍惜水就是珍爱生命。有了每个人对水的珍惜,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有了每个人对生命的珍爱,人类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家园。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滋养人类文明的一滴水。

篇3

2006年4月20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委小礼堂座无虚席,与会人员全神贯注,并不时爆发出掌声。是什么样的报告如此引人入胜?

这是邯郸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作报告的是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司副司长周长益同志。此前,邯郸市委市府曾为此专门给国家发改委打报告,请求环资司的领导来邯郸指导节能工作。

与会者纷纷表示,听了报告后,对于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将节能落到实处,有了明确方向,受益匪浅。

重工业基地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邯郸市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立足传统的高耗能重工业城市和国家能源基地的实际,颇具远见地坚持把加强节能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通过落实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引导、加强基础管理、大上节能项目,有力地促进了邯郸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初步形成了“发展加快、能耗降低、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的良性循环。

2005年,邯郸生产总值达到1166.5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5%,全部财政收入121.1亿元,是“九五”末的3.6倍,年均增长29.4%。去年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比中,邯郸居第83位,比上年前移56位。在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00年的3.34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2.34吨标准煤,下降29.94%。以年均9.8%的能源下降消费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2.5%的快速增长。同时,邯郸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去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76天,通过了省环保模范城技术评估;今年,邯郸又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并正在向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

法律法规先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邯郸从实际出发,根据《节约能源法》,组织制定了《邯郸市节约能源监测办法》,以65号市政府令的形式下发实施。同时,市政府还先后印发了《邯郸市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方案》([2004]71号)、《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95号)、《关于加强市直机关资源节约工作实施意见》(邯办字[2006]16号)等政策性文件,为加强节能工作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邯郸是产业结构偏重、资源依赖度较高的老工业基地,探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邯郸接连打出组合拳。

首先,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邯郸紫山特钢集团通过煤转电,电变钢,钢轧材,灰制砖的试验,走出了一条企业循环式生产之路。目前,全市有近30家企业在推行循环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其次,探索产业循环式组合。依托煤炭产业资源优势,结合煤焦、建材、电力、陶瓷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搞好产业间有机衔接,逐步形成煤-焦-气-钢、煤-焦-气-电、煤-焦-气-瓷等系列产业链,使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再次,加强重点行业循环式改造。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快重点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煤炭行业,新上焦化、甲醇、煤气发电等煤化工项目;冶金行业,以获得国家批准的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项目为龙头,发展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改造升级。目前,邯郸已成为河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市,并正在争取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

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邯郸确定了全市60家重点用能单位,定期召开节能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健全了全市节能管理网络和节能统计网络。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年均节能率达4.77%以上。

邯郸既是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农业大市。近年来,邯郸抓住被列为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的契机,大力引导扶持农民建设沼气池,配合推进改厕、改圈、改厨,形成了上促高效养殖、下带生态种植的生态农业链,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而且有效地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2005年底,全市共建户用沼气池27万个,建成沼气示范村570个,沼气生态示范田100万亩。

邯郸每年农作物秸秆及林木下脚料达800万吨左右,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秸秆还田面积可达到850万亩。去年,谋划了总投资6亿元的3个秸秆燃烧发电项目以及总投资2.5亿元的垃圾燃烧发电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到70%。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年节能4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不仅会大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将进一步缓解邯郸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升。

解放思想,创新节能新机制

节能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不是政府一头热可以解决的,必须是全社会共同怒力,创造适合邯郸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机制。

邯郸的做法是建立“政府监管引导、企业自主节能、中介有偿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的节约能源新机制。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对能源和资源节约的支持。在邯郸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从今年起建立了市级资源节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资源节约重大项目。

他们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按照节能理念、节约型社会要求,进行能耗指标的审核,达不到行业准入条件的钢铁、水泥、电石、铁合金、焦化等项目一律不予核准或备案;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专项审查和专项验收,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公用和民用建筑,不得施工、验收、销售和使用。

他们还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考核公报制度的通知》要求,从今年起,对各县(市、区)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指标进行定期考核,并把节能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坚持在发展中抓节约,以节约促进发展,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管理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完成计划指标。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期末降低16%以上;每万元GDP由*年的150吨取水量下降到140吨,下降6.7%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年的30%提高到5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30%提高到50%;耕地面积保持在18.8万亩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17.6万亩;万元GDP的SO2排放量控制在2.2千克以内,万元GDP的COD排放总量控制在5千克以内,城区新建居住建筑和新建公共建筑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节能。

(二)建设亮点工程。以盐鸿镇的生态建设为示范,建成5个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镇;以已评定的生态示范村为样板,继续创造条件,申报符合条件的生态示范村。培植7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大力实施治污保洁工程,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达到一流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区。为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创建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三)提高节约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正确认识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以及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节约资源的行动中来,从而杜绝浪费资源、严重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进一步促进企业依法节约资源,增强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制订中长期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建立节约型社会创新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加强综合协调,促进上级有关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形成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五)健全管理机制。区直有关部门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确保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执法人员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各镇(街道)要设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约型城区工业的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政府已成立*区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由柯茂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经贸局、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局、财政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单位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教育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城管局、环保局、文广新局、统计局、法制局、总工会、团区委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统筹解决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经贸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区政府已把计划完成指标列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把对资源节约工作的投入作为各镇(街道)领导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绩考核指标之一;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将计划指标量化分解,制订分解表,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全区考核工作由区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区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三)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加快改造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玩具工艺、纺织洗染、电力、造纸等产业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向高技术、深加工、低物耗和无污染方向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促进我区现有服务业的快速提升;三是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关停一批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四)加快技术进步。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将节能、节水、降耗、清洁生产、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作为我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突破制约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把现有的科技三项费用、技术改造资金积极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改造项目,通过举办信息会、展览会和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加快推广应用成熟的资源节约先进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组织开发和推广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技术进步促进资源节约。加快节能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奠定技术基础。

(五)依法加强监管。一是切实抓好相关法律、法规和贯彻落实。切实抓好《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法》、《土地管理法》、《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二是强化执法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开展资源节约执法检查,发现存在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重点用电企业委托相关的检测机构开展用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测试或电平衡测试;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增列资源节约篇章,并严格审核把关。

(六)抓好试点和示范推广。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约用电、综合利用等方面抓好示范试点工作。近期要重点抓3个方面的典型:一是清洁生产。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工作,积极推荐具备条件的企业列入省的清洁生产行列。二是节约用电。积极推广区供电局、路灯管理处和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节电先进经验。三是综合利用。以区路路通混凝土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作为原材料生产各种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为全区综合利用典型,推动更多企业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七)创建节约型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节约型党政机关的意见》的要求,带头做好表率,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严禁滥用公款消费,杜绝办公浪费,精简各类会议,严格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降低办公成本。采取严格的节约措施,突出抓好节约用电,用水等工作,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要抓好政府采购,优先采购节能型、环保型的照明、办公用品和设备,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对办公楼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公共部门用水、用电以及各类设备和车辆用油等方面的节约监管。要严格控制办公楼的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建立政府机构节能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以公务人员人均用电、用水等指标为考核依据,每年度对在开展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活动中取得成效的政府部门进行奖励。

(八)贯彻和出台配套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印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汕府办[*]179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区经贸局要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区节能中长期规划》;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要尽快制定解决土地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区水利局要尽快编制全区行业用水定额,制定全区节约用水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政策指导规划实施,从源头上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九)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每年度的节能、节水、节地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多层次多渠道普及生活节约常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法律法规,将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主要渠道的作用,通过电视、电台等形式,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对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行为要及时予以曝光;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普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知识,形成全社会关注资源、重视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保证试点工作经费投入。区财政将根据试点工作开展的需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项目、宣传培训和节能服务能力建设等。该项资金由区经贸局牵头区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农业局、建设局、城管局、环保局、统计局等部门安排计划,并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工作步骤

(一)继续发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阶段(*年4月—5月)

*年5月下旬召开创建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区工作汇报会。由各镇(街道)和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单位汇报开展该项工作情况,并结合我区开展的*年“创建好班子”评比活动进行考核。

*年6月底前各镇(街道)分别召开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动员大会。各镇(街道)和各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设计,根据本实施方案和有关任务分解的要求,制定出各自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区的具体工作方案。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责,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参与创建节约型社会工作的宣传报道,动员全社会一齐关心、共同参与。

(二)实施试点阶段(*年6月—*年12月)

各镇(街道)和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工作意见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以及有关职责分工和任务分解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在各级、各部门全面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区工作的同时,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确定一批重点试点单位,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良好局面。具体详见《附表》。

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单位[包括各镇(街道)]每季度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成效。报告时间为下一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

*年8月,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单位对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报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评价小组对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试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提出评价意见和奖惩建议。

篇5

2005年9月1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在京举办了“中国轿车使用柴油替代汽油专家研讨会”。会议由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芳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市环保局以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北京石油学会.中国投资协会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柴油替代汽油在轿车上使用进行了评价和论证。他们首先肯定了柴油轿车节能、经济、环保、安全、耐用、性能好、能够迅速形成规模等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在全国推广柴油轿车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尾气排放可能超标的问题、能源结构失衡的问题,柴油轿车技术落后的问题、现有柴油油品品质问题、政策鼓励的问题、市场份额过低的问题和产品品种稀少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加强宏观调控,调整能耗结构解决能源结构问题;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大研发力度解决技术落后的问题,通过制定车用柴油标准并鼓励企业生产高质量柴油来解决油品问题;通过政府部门联动共同制定推广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来培育市场,激发汽车厂商的积极性,丰富产品品种,搞好市场营销等。

领导、专家还对“适度发展现代柴油轿车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我国石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结论表示认可和支持,并希望在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让柴油轿车尽快在中国得以推广,为国家的能源节约做出贡献。

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在会后将与会领导、专家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汇总编撰,形成会议纪要,并最终根据会议纪要的内容理出“中国柴油轿车的发展报告”。由于现代柴油轿车发动机技术是绿色环保技术,在征求各方意见后,专委会决定将报告最终以《中国柴油轿车发展建议书》的形式,以推动柴油轿车的发展。

篇6

一、从科学发展总体水平看,浙江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居第4位

报告构建了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共设有创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管理质量等5大项70个综合指标。经定量分析,分别测算出31个省区市的科学发展总体水平。2008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辽宁、河南等省市的科学发展总水平居前10位,其余依次是海南、陕西、吉林、重庆、湖南、河北、江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湖北、安徽、云南、山西、广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贵州和。

二、从科学发展的分项指标看,浙江多数指标均居省区市前列

在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中,设有创新发展指数、资源节约指数、环境友好指数、社会公平指数、管理质量指数等5个大项。根据测算分析结果,我省的各项指标位居前列。具体如下:

1.创新发展指数,浙江居第4位。创新发展指数包括信息化水平、全球化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科技贡献水平等4个方面,设有互联网上网人数、移动电话用户数、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大学生数、万人科技人员数、R&D经费占GDP比例、外贸依存度、国际旅游收入等15个指标。根据测算,北京、上海、天津列前3位,浙江列第4位,广东、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分列5―10位。

2.资源节约指数,浙江居第5位。资源节约指数包括集约化水平、低碳化水平、产出效率水平等3个方面,设有人均GDP、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人均CO2排放量、固定资产产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15个指标。根据分析结果,上海、天津、广东、北京列1―4位,浙江列第5位,江苏、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南分列6―10位。

3.环境友好指数,浙江居第1位。环境友好指数包括环境保护水平、循环利用水平、生态建设水平等3个方面,具体有万元产值COD排放、万元产值SO2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12个指标。据测算,浙江、海南、天津居前3名,居4―10位的是北京、福建、山东、江苏、上海、辽宁、广东。

篇7

引言

近年随着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环境和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黑龙江省生产的多种建筑材料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与此同时还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类粉尘。能源消耗的产生和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存在莫大关系。而目前我省的建筑垃圾处理问题、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尤为严重。大拆大建现象在黑龙江省的城市建设中非常严重,住宅寿命短的问题更加突出。而欧洲国家在这方面比我们看得更远,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社会普遍认同资源节约型住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本文将结合几个国外实例,从废弃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新型可循环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地方性建筑材料的采用等方面思考,对未来黑龙江省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的关键技术展望与建议。

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将成为黑龙江省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资源节约并不意味限制发展,正确的住宅节能观,应该以提高住宅的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尽量降低住宅的固有能耗,用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黑龙江省住宅的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近期应该优先考虑新建住宅的节能,包括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

此外,在对住宅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应该从节能体制方面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如建立基于市场的建筑节能机制、强化贯彻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推动供热/冷计量收费制度、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措施等。

黑龙江省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的关键技术展望和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结果,建议黑龙江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及中长期未来把下列住宅节能关键技术作为发展重点,并予以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

1.黑龙江省发展节地住宅的紧迫性

从多方面分析,黑龙江地区发展节地型住宅,具有十分的紧迫性。

(1)发展节地型住宅是缓解黑龙江地区住宅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的客观需要近1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与交通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化率提高,各项建设用地呈现快速扩张之势。尤其是随着住宅用地的需求量急增,使得住宅建设用地约占全部建设用地的一半以上。而在目前土地供应已经紧缺的情况下,要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面临着土地资源制约的尖锐矛盾。在必须确保基本耕地的情势下,出路只能是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

(2)发展节地型住宅是适应住房消费需求结构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有的城市商品住房供给中出现了一种追求高档次、高价位、大户型的倾向。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住房供给结构的失衡状态,既造成中低档次住房紧缺,又带来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从节约土地出发,住宅供给的户型结构应以占70%的中等及中低收入者的中小户型为主,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努力发展节地住宅。

(3)发展节地型住宅是降低住宅成本的重要环节土地费用是住宅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占住宅总成本的30%左右,在市中心地区甚至高达50%~60%。近几年来随着建设用地需求量的急增,加上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由协议批租向招标拍卖方式的转换,土地使用权交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据测算10年来大约涨了一倍,近两年涨了30%~40%。土地取得费用的增加是房价上涨过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有利于降低土地成本,控制房价涨幅。

(4)发展节地型住宅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黑龙江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对土地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土地利用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区域内农地的非农化速度过快,耕地锐减。其次是土地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再次是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合理,农民利益受损等,严重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2.科学确定户型标准,合理开发

住房消费是以家庭为单元组织进行的,家庭人口的平均规模减少到一定数量,将会相对稳定。因此,户型面积的大小直接涉及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对用地规模关系极大,同时也关系用材、用能、用水。商品住宅的户型大小最终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户型的变化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排除那种“炫耀性的、竞争性的、摆阔心理的”需求之外,经过长期实践的选择,应该存在一类既实用、舒适,又经济、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户型,它们具备了住宅的基本功能,可满足居民正常的居住要求。市场导向要有科学准确的信息,“更大并不总是更好”,现在有些户型越做越大,但“大而无用、大而不适”的情况时有所见,“越大”意味着占用“越多”的土地和其他物质资源。我们倡导的是“中小户型──高舒适度”,即在较小的住宅空间内创造较高的居住舒适度,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3.充分利用地方性建筑材料资源

建筑材料的能量消耗是指在提取材料、加工材料、运输材料以及将材料建成建筑物所需的大量不可再生能源。采用当地材料从长远角度考虑有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例如,在生产石膏板材的过程中,总消耗能量的1%是获取原材料耗费的能量,80%是制造过程中耗费的能量,运15%是运输原材料耗费的能量,4%是运输产品耗费的能量。我们可以发现,石膏的天然提取耗能很低,对于制造商来说,虽然只能节省1%的能量,但使用再生石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出于快速实现现代化的渴求,不少发展中国家往往损伤到自身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盲目采用昂贵的进口材料,而抛弃了传统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最终得到的却是难以维护且耗资巨大的异国建筑。相比较而言,一座孟加拉国的学校建筑就以其独特而简洁的建造方式,符合传统,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粗绳、竹子、稻草、粘砂土和砖是该建筑采用的地方性材料,采用的建造技术更是当地有名的“wellerbau”技术,混合稻草和湿润的粘砂土,建造墙体是利用牛的踩压,这其中稻草发挥着加强结构的作用。竹子是天花板,建筑上部墙体和房顶构架的主要建筑材料。斜向及垂直连接的竹条在交点处被尼龙绳和铜钉固定,是一种简化的传统绳索。这座建筑主要采用传统材料,体现了创造性的可持续节约型理念,参观者络绎不绝。

4. 实现废弃材料的资源化利用

老旧住宅在被拆除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残骸和废弃材料。建筑垃圾大部分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废砂浆、废浆和废混凝土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建筑业的第二资源。建筑垃圾资源化目前已经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其利用率为七成至九成,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不同,实际上就属于建筑材料,其资源化利用并不需要进过复杂的处理过程,且一般都是无毒的。木材的生长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需求量较大,但大量砍伐树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实现木材资源的再利用。日本Masanari Murai博物馆的设计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体现。建筑师在新建筑中巧妙地加入许多原木构造建筑的木材,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在新建筑正立面上间隔地排布着许多从老建筑中拆下的薄木板条。不仅如此,那些木地板才、木框子和旧壁板等主要结构木料已经与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一体,保留下来成为博物馆的生动要素,是展区拼贴艺术的最好体现。

混凝土材料再利用相对于木材料再利用来说发展较慢。西方国家在早期曾经研究过铺筑公路的原材料采用被压碎的废弃混凝土,但这个压碎过程本身却需要消耗大量燃料。最近德国开发出一种创新技术,叫做“元素回收”,在新住宅建筑中采用完整保留的“Plattenbau”混凝土板材。所谓“Plattenbau”,是指上个世纪60年代广泛建造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种预制大型混凝土住宅,近年来这些建筑由于不符合新住宅标准而被大量拆除。德国建筑师经过努力证明了“元素回收”技术的可行性。建筑师通过将“Plattenbau”混凝土板材按一定的规格进行切割,然后运往建筑基地,新建筑主体的装配只花费了7天时间。这种板材的再利用既经济、安全、环保,又具备美学价值。

结论

我们讨论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不是要抑制消费或降低生活质量,相反,是要寻求一个消费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点,朝着一个积极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目标前进。这就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现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政府主管部门及科研、设计、开发企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工作,效果是明显的。上海推出了有关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分质供水、中水回用、户式中央空调、IC卡表具、箱式变压器、有机垃圾处理、智能技术、菜单式装修等10方面的推广项目。北京也在引进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技术,进行综合性的技术集成,在住宅技术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如北京锋尚国际公寓,引进欧洲的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建立起新的住宅技术体系,包括混凝土板辐射采暖制冷、置换式新风、外墙外保温、节能窗、卫生设备后排水、防噪声、中央吸尘除尘、厨馀垃圾处理、中水利用等系统,在住宅节能和提高舒适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正如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所指出的:“人类发展在有目的的行动下能够持续。问题不是停止增长,而是改变消费和生产的模式,采用更有效率并且减少浪费和污染的新技术。许多技术已被用于生产或者在开发中”。“当今世界消费和生产的高水平、技术和信息的力量和潜力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使人们的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使大部分人口处于舒适的消费水平”。我们同意此观点,并将用自己的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资源节约型住宅的设计中,重点在于要综合分析住宅建筑材料的低耗能力和可循环性等因素,这对于节约自然资源是非常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建筑实践和环保的快速发展要求。黑龙江省在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方面应该大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符合黑龙江省地域特征的资源节约型住宅设计的道路。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经济;绿色消费;消费观教育

一、构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国家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建设“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1]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系统能否协调运行,社会能否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领域的子系统,消费领域也必须贯彻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体现社会公平,注重消费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

“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使我们每个人都要更加重视自己的消费责任,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绿色消费理念。科学的消费理念,个人的消费水平要符合一国国情国力,适应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约束下的选择科学环保的消费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建设两型社会,就必须实现在全社会中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构建绿色消费的模式。绿色消费的发展可以促进保护生态和实现资源最有效的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 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经济发展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我们必须要立足国情,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绿色消费。政府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构建良好绿色消费环境,推广绿色消费的观念,才能构建和谐的绿色消费模式,最终实现我们建设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二、学生绿色消费观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近百年来,人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这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通过对过去各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造成的各种问题的深思和反省,一些国家的环境专家和经济学专家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是最终达成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2002 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纪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阐述了我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着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正向着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类文明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目标而奋进。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就包括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就是可以帮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科学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这种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可以通过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生态化改进而促使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所以绿色消费的发展可以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进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绿色消费的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并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大学生的特殊社会角色要求他们需要树立绿色消费观

年轻代表着希望,青年主宰着未来,青年是社会阶层的特殊群体,他们年轻、富有活力,充满力量,对世界发展和国家建设充满了激情,他们正处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的重要时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中坚力量,因此对青年进行绿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大学生更是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将是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最重要的制定者、决策者和执行者, 他们对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将会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未来将要承担起国家发展建设主力军责任的青年群体他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通过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促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未来更好更健康的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所以,我们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绿色消费观,让青年大学生意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养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耗能,合理消费、反对浪费,节制无限制的物欲追求,杜绝铺张浪费的生活态度。减少自己的各种行为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环境秩序,将遵守环境纪律,文明生产、文明生活视为自己重要的行为规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

当代大学生还要认识并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不能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要在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自然财富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不能对后代的发展需求的满足造成危害,我们应该在利用大自然带来的资源的同时也要爱护自然,促进自然环境和谐、良性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动力,他们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在整个群体中快速传播并且会影响到各个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社会群体。所以我们要让绿色消费观念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增强全体大学生的资源忧患、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培育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文化氛围,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大学生心中去,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转化为全体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而深远的战略意义。[4]

四、学生作为绿色消费观念的重要传播者需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应成为关注环保、致力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典型和杰出榜样,在社会生活中起表率和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其他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群体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大学生本身不仅自己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要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成为全社会的良好榜样,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经深刻地指出:“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自觉地树立科学的绿色消费观,同时要承担起绿色消费观念的重要传播者的责任,将绿色消费的观念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去。

中国大学生数量已超2 000万,是个庞大社会群体,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年龄、知识等优势,总体上看对绿色消费的概念接受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出现绿色消费意愿和绿色消费倾向。如果大学生中开展绿色消费教育,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育,成为具备较高的绿色消费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的并有强信息流动性的青年群体,那么未来他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限量的。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通过学校或家庭的载体将绿色消费科学的观念传递给亲人、同学和朋友;同时大学生是预期的社会人,他们所拥有的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随着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将会被社会群体接受和发扬,能较快的转变为社会成员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所以,大学生是绿色消费的重要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他们科学绿色消费观的树立和对绿色消费理念的传播,对于普及绿色消费观念,提高人民消费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程宇航.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及其支持体系[J]. 江西社会科学,2006,(5).

篇9

关键词:余热发电;电站;义煤集团;水泥公司

中图分类号:F416.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164-02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严峻,寻找新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以及合理综合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将是中国今后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并把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水泥工业既是能源的消耗大户,也是能源的浪费大户,节能降耗的任务很艰巨。义煤水泥公司于2006年新上了一条5 000t/d干法生产线,水泥熟料热耗已由原来的4 600kJ/kg降低到3 200kJ/ kg,但是由于水泥煅烧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的限制,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0%的350℃以下中、低温废气余热仍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为了减少中低温废气排放对大气的热污染,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缓解公司的用电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窑头、窑尾生产线排放的废气余热资源,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设一座9MW纯低温余热电站。本项目建成后,可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提高水泥生产线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是很好的节能减排项目。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产5 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回转窑在生产过程中,窑尾预热器及窑头篦冷机排放的30%的350℃以下中、低温废气余热仍不能被充分利用,这部分热能通过窑尾烟囱排放至大气中,既浪费热能又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技术先进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回收窑头、窑尾余热,建设一座9MW余热电站项目,年发电量6 324万千瓦时,平均每吨熟料成本可下降15元以上,每年可为企业节约2 000多万元资金,年节约标煤2.19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6万吨,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

二、主要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

本项目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工程包括9MW汽轮机厂房、冷却塔、窑头余热锅炉及沉降室、窑尾余热锅炉、化水车间等。

根据5 000t / d水泥生产线的布置及发电工艺流程,窑尾余热锅炉布置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尾高温风机上;窑头余热锅炉布置在熟料生产线窑厂房旁的空余场地;汽轮发电机房布置在水泥厂回转窑旁的空余场地内;冷却塔根据水泥生产线区域空地情况布置在空余场地内;循环水泵布置在循环水冷却塔旁边。窑头余热锅炉AQC炉、窑尾余热锅炉SP炉均为露天布置;汽轮发电机组建立单独的主厂房。

电站用电设电力室,电站启动时启动电源为电网供电;电站运行方式为并网不上网;电站的通讯系统采用原水泥厂通讯系统,与电站生产有关的各岗位均设直通调度电话,电站与电网调度管理部门间按要求设置调度通信设施。汽机循环冷却水设施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电站的控制采用DCS计算机控制系统。

余热锅炉采用立式锅炉,可以解决余热炉漏风、堵灰等问题并减少占地面积,提高余热回收率。

热力系统设有汽、水解列旁通措施,汽轮机组等可退出发电系统。

汽轮发电机房、锅炉及废气处理、电站控制室、站用电力室、发电机及站用电高压系统等合建一主厂房,其中:汽轮机采用补汽凝汽式机组,容量为9MW,主蒸汽工作蒸汽参数为1.6Mpa6,310℃。发电机采用10kV空冷式发电机组。

电站设集中电力室,电站启动时启动电源为电网供电,电站运行后方式为并网运行。

电站与电站生产有关的各岗位均设直通调度电话,电话与电网调度管理部门间按要求设置调度通信设施。

汽机循环冷却水设施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

锅炉用水处理采用“反渗透+一级混床除盐系统”。

电站的控制采用DCS计算机控制系统。

三、节能效果

本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6 324×104kWh,年供电量5 818×104kWh,年节约标准煤21 934吨,减排CO2 6万吨、粉尘0.035万吨、SO2 400吨。既可以充分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余热,又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水泥公司余热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体现,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

Study on Power Generation by Waste Heat in Cement Branch of Yima Coal Group

LI Li , WANG Xiao-hua, QIN Wei

(Technological Center, Yim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Yima 472300, China)

篇10

增长方式转变引起高度关注

国泰君安研究所认为,“十一五”规划将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力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划。从首次用人均GDP目标代替总量目标、高度强调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等,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政府对未来几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态度和决心。

申银万国研究所则认为,“十一五”时期是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开始集中体现的时期,也是中国实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将对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为未来证券市场带来新的主题性投资契机,这值得高度关注。

产业发展酝酿新动向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产业政策导向也将出现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和新的动向。

国泰君安研究所认为,农业倾斜政策、新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自主创新和装备工业扶持政策、汽车产业消费政策,是新时期产业政策中最令人瞩目的新动向。相关产业领域内,一些过去被认为是题材、概念或规划性的东西,将很可能转向更具实质意义的操作阶段(例如减税)。一批新的主导产业群将逐步形成。

银河证券研究所认为,“十一五”期间消费增长速度将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至15%,与居民消费相关的产业将获得高速发展机会。未来五年,住房、汽车、教育和旅游将是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迅速升级,也将推动旅游、高档和高技术消费品以及信息和国际文化消费迅速增长。

投资主题出现新亮点

那么“十一五”期间,什么样的板块蕴涵投资机会呢?

申银万国研究所认为,消费类公司、农资类公司、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东北以及中部地区公司、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建材业、生产节能设备公司、环保类公司等七个板块将明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