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扶贫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建设的过程中,国家、政府对此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但是一个国家要兼顾、发展的方面很多,对于能投入的资源、经费是有限的。而做为农村金融的坚实基石-农村商业银行,则具有足够的实力去服务、发展“三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为了更好的协助政府、帮助人民,农村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创新、改进自身的内部机制、系统,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不得不说,在加速农村的经济增长方面农商行功不可没。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些弊端日渐明显。在贷款方面所呈现的机制不严谨、系统不全、人员不足等,更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大缺点。而在精准扶贫方面也面临着借贷风险的增加、扶贫难度的提高等严峻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施精准扶贫,首先改变自身、完善自身是农村商业银行对此即刻采取的措施。而在完善自身之后,农村商业银行也根据实际罗列了许多精准有效的扶贫方案。
(一)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精准扶贫的阻碍
因为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设施、产业的单一等,很多地区受到严重的损害。他们不仅收入低,更是没有什么资本的积累。这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不仅难以实施精准扶贫更是加大了金融投资的风险。而由于地区的贫困、文化的不足、市场意识地不强,更是使得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难以展飞。不得不说如何更好的实施精准扶贫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1、恶劣的环境,导致扶贫风险增加
有些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土地贫瘠甚至难以耕种。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常年累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更是使得这个地区贫困加剧,而扶贫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巨大。同样的,有些地区各种设施落后,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长期投资也是有限的,而他们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欠账很多,这不得不说又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贷款扶贫的一大冲击。
2、配套不够,动力不足
由于各地区的贫困差异不同,而国家针对此的金融监管政策配套不足等更是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动力不足。许多地区的投资风险巨大偿还贷款的能力低,更是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扶贫过程中的一大担忧。还有政府也没有出台合理的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再加上需求配套不够等问题也是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动力不足的几大因素。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劣势
农村商业银行是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扶持、服务“三农”的一大金融支柱。但是在前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大基石却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在贷款的管理方面不够严谨、机制不够明确、外出人员不足等。尽管存在不足,但农村商业银行还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实施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精准扶贫,同时还积极的改革内部机制完善、创新自身的系统。
1、失误的监管与投向
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放贷后,没有对贷款的走向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同时对于客户资料管理不善,各个岗位的人员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失误严重造成了管理漏洞。有些甚至对资金的投向不明,无视国家政策。例如:越区放贷;以各种名义掩饰贷款用途等。这些不但容易造成资金流失的风险,也容易在政府、民众心中降低信誉度。
2、外勤人员不足
目前在许多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外勤、信贷员严重不足,任务多。甚至有些信贷员直接就负责几十个地方的信贷业务,对此,信贷员想详细的了解、掌握每一个贷款人的具体信息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人员安排不足的情况下,则容易造成资金走向不明确甚至大量资金的流失。
二、精准扶贫对策
精准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大伟大创举,也是造福百姓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一大跨步。为了协助政府帮助民众,农村商业银行针对企业、“三农”等积极制定、实施各种方案措施。而“三农”能得到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做了很大的贡献。
(一)精准扶贫,推动成长
首先是建立有层次、覆盖率广、效率极高的农村金融组织系统,提高他们的能力建设、增强互联网的覆盖面,大力发挥物联网点+电子银行+渠道优势。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服务与网络无缝结合不仅能为村民提供近距离的金融服务,还能大大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接着是运用“金融+”,将政府对贫困户施行的扶贫政策与当地的农商行所具备的特点紧密衔接,共同努力创造出新的贷款模式,使得投入资金流向对农民、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1、精准管理,创新制度
当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共同协调推进扶贫,才能更好的发挥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市场在资源方面也彰显得至关重要。一是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情况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为他们收入提供一个来源。对于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而有些农村商业银行也与政府、企业建立了“政银企”合作平台,并结合对产业的评估、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思考而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各种金融服务。二是调动多方资本与信贷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资方式。
2、精准发力,选定目标
一是针对农村各种设施的落后,大力支持他们建设水利、电、公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二是大力支持他们的农业产品经营,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类型的各种大、中、型企业,鼎力支持蔬菜、粮食、药材等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着力将各种优势产业集中形成“基地+公司+农户”一体的发展道路带动我国贫困百姓脱贫致富。三是支持地方物流系统的建设,不但能将农产品流通出去还能打响特色产业引进大量的投资。
3、精准搭桥,智慧扶贫
一是为当地企业、产业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农商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等优势,为他们招商引资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创立“融资+融智”的致富平台。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聘请大量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争取做到每家每户中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捐赠科普、创业等书籍,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学会金融致富。
(二)内部创新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商行要想发挥自身优势为这一目标做贡献,就必须树立新的理念、完善自身的系统和机制等,才能真正的为建设新农村、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1、树立信贷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严谨的贷款管理理念对于农商行的发展是必不可缺的。近年来,农商行由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贷款质量导致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持续下去其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农商行不仅对自己对社会也有着重大的责任,对此,其不断提高监管力度并制定完善自身的机制、政策,将新的经营理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非常重要。
2、落实问责制度
农商行将贷款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针对贷款的发放、使用、回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贷款中的各种责任进行精准的归纳和管理,并对放贷人、贷款人的违贷行为进行严格追责。
三、农村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带福音
在精准扶贫的路上,政府的资金、设备的投入有限。而农商行的资金实力充足,并作为当地的金融基石对于推进精准扶贫的开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也因为它的参与,贫困地区正在发生着巨变。
(一)推动农商、企业的大力发展
许多贫困地区由于政府与农商行的大力支持,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各种中小型企业也不断涌现,许多投资商也看准了这一点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未来,这些贫困地区将会大力发展地区优势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
(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于农商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为他们招商引资提供帮助,快速带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农业技术的提高,更是使得一大批的特色产业流入市场,许多地区经济处于活泛阶段。
四、结束语
未来,农商行在实施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只要它能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加大对信贷的管理和不断的完善制度,并重视理念、提高效益,便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充当强有力的臂膀。
参考文献:
[1]黄承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农业生产 农村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01―01
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的扶贫手段,为扶贫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农业生产为农民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给予支持,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推进农村改革进程,促进农村发展。
1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收入落后于城市居民,尚未脱贫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在农村推进精准扶贫的意义较大。在农村,扶贫工作困难重重,虽然政府对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基本每村都已达到100万元左右,但投资力度多年来未有变化,通货膨胀使这些资金的实际价值在不断降低。类似的限制情况较多,为精准扶贫的推行形成阻碍。根据扶贫政策规定,扶贫资金中有70%需要进入贫困群体中,进入贫困群体的资金的70%要投资到产业之中。虽然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用于推动农民脱贫,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全面推行。比如,村中的入户路、供电等方面的设施依旧没有建成,政府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往往会忽略这些内容。
2农业生产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因此,要对农业生产问题保持足够的重视。国家发展需要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是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农民生活收入来源少,日常消费的资金主要依靠农作物生产。因此,农业生产也会间接影响农村的消费水平。农村生产状况良好,农民就会拥有充足资金,拉动农村消费,一些商贩的采购的商品也就不会发生积压,农村发展就会增速。
3推动农村改革的意义
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利用改革的力量推动农村发展十分必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重点抓经济建设,开始走向繁荣发展之路。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农民利益,如此才能让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可使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制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与实际发生偏离。利用农村改革的契机,可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制度内容进行调整。
4利用精准扶贫、抓好农业生产和推动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对策
4.1处理好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确定扶贫对象,确定基本的扶贫程序,处理好建档立卡问题,这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调查导致贫困的原因,根据每户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发现无劳动能力的农民,可利用低保、扶贫等保障机制让其维持基本生活。某些贫困村缺乏劳动力,要分析当地的生活条件,结合本人的技能、意愿,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扶贫手段。某些村中存在残疾群体,可在康复扶贫贷款等条件支持下改变生活现状。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可促使其实现转业,能让部分村民的收入达到更高水平。某些家庭的劳动力缺乏,但是处于入学年龄的儿童较多,应组织教育培训,改变家庭贫困的情况。某些村的发展潜力较大,但缺乏发展资金,要宣传产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帮助其获得贷款和补贴,鼓励类似家庭发展为家庭农场。在开展识别贫困的工作中,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宣传措施,促使农户主动申请,实现村民民主表决,利用这些措施让精准扶贫顺利发挥作用。还要对造成贫困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确定贫困户、贫困村的具体情况,认真调查当地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前往每个农户家中调查其经济收入情况,并对每个农户建档立卡,处理好入档存查工作,认真分析帮扶需求,确定帮扶措施,对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4.2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据调查,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具备一定文化的青年大部分前往城市务工,在家务农者均是老人、妇女等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利用专业培训增强这些村民的文化水平势在必行。科技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动力。政府部门要开展科技、文化的宣传活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使农民真正从中获益,并让这种活动成为常态,提升农村的发展速度。政府要全权负责,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明确各种责任,如此才能处理培训机构的各种问题。邀请农业专家前往农村调研,对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农业生产在科学的指导下顺利发展。
4.3深化农村改革
篇3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我国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则占据了总人口中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扶持农村贫困人口始终都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所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始终都在不断展开扶贫工作。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的生产模式相较于此前则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精准扶贫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样的情况下,应立足于农村发展实际,并找寻到掣肘扶贫工作以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因素的症结所在,而后以此为基础,搭建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1],对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2],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技术等多层面的支持。
1农村经济如今发展状况
1.1劳动力层面的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时至今日,我国总人口之中,农村人口数量依旧众多,并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依旧比较单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总的形势且依旧严峻。究其根本,如果农村劳动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经济就很难在本质上有所提升。目前,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农民农忙的时间相较于此前也变得极为有限。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也有所调,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也开始逐渐投入使用[1]。但是,因为受制于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得其很难借助现代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利用来讲,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掣肘。
1.2基础设施层面的问题
我国有着幅员辽阔的疆域,这就导致我国许多农村都处在山区、高原等地区。尤其是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农村,更是存在着地势险峻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国家大力进行通讯、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因这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加大建设的难度甚至会使得根本无法进行建设。而以上这一点始终都是我过精准扶贫政策下,难以依靠政策调整以及资金投入改变的一点。这里需要另外说的明的是,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因为不同于东部临海地区,所以其始终都存在着交通闭塞、地质环境复杂的情况,而这一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也始终都是一个难题。因此,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应该切实的对实际情况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充分的考量,从而避免精准扶贫工作陷入困局之中。
1.3内需层面的问题
就当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尽管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受制于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我国农村的消费市场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当下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农村地区在销售市场,并未对农民的消费观念以及农民需求进行现实的考量。这就使得农民经常会出现有钱却无法消费的情况,而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讲,则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2.1增加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直以来,精准扶贫工作始终都是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应增加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扶贫工作的体系框架,确保精准扶贫能够发挥最大效力。同时,地方上的相关扶贫部门,应建立相关的扶贫小组,并且对扶贫工作采取严格的监察制度,继而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提供多个层面的保障。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要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于实际,首先便要保障监察制度的落实[2]。因为,只有监察制度的落实才能更好地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到位。所以,政府部门的重点应该放置在扶贫的精准上,还应该放置在扶贫工作的落实上,继而从多个方面来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
2.2增强农村地区保障措施方面的建设
目前,为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扶持政策落实的同时,还应该切实的增强对农村保障措施的建设。这中间,应先尝试调动奋战在一线的扶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本质上的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地方部门还应对资金进行整合,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中间,传统的农业、畜牧业也应该与时俱进,保证适时引入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全面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多角度多层面共同发力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在展开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于消除农村其它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3加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劳动力问题,始终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精准扶贫团队在对产业进行扶持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于对人员的培养。这中间,扶贫团队可以借助各类技术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3]。这中间如园艺技术、厨艺、修理技术等等都可以当做培养的目标,以此来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范围[4]。从而使得农村贫困群体,能够在此条件上实现自主脱贫。同时,还应该减少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薪资的问题。对于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民,扶贫团队则应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量,以此来提供支持,从而使农村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5]。
篇4
瓮安县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采取“三策”叠加、“三房”融合、“三保”衔接、“三权”同步、“三创”协同、“三变”推进6条措施,打消搬迁对象搬与不搬的顾虑、解除对基本生活保障的忧虑、谋划长远生计的“远虑”,从而激发搬迁对象主动搬出的意愿,满足稳得住的心愿,实现致富的夙愿。
打消顾虑
激发“搬得出”的意愿
新房基本上不用自己出钱,搬进新家以后还有政府帮忙联系工作,瓮安县猴场镇大田坝村马滚坡组的贫困户陈明海做梦都想不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陈明海的新家位于猴场镇木瓜河生态移民安置小区,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细帐:家里有4人,按照县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奖补政策,每人能享受3.5万元的宅基地复垦奖补和购建房补助,各项奖补算下来,刚好和这套80平米的新房总价持平,还能余下一点。
陈明海家的老房子在大田坝村马滚坡组,至今仍没有通水泥路,从家走到镇上需要4个多小时。搬迁到猴场镇木瓜河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后,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来源也有了保障。“镇里的包保领导已经为我联系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月收入1500元左右,参加了相关技术培训后,就可以正式上岗。”对于今后的生活,陈明海充满期待。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越来越多像陈明海这样搬不起家的贫困户走出穷山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在搬迁过程中,瓮安县通过实施“三策”叠加和“三房”融合两条措施,打消搬迁对象因搬迁负债导致贫困的顾虑,激发搬迁意愿,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
“三策”措施主要针对自愿申请复垦宅基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搬迁对象,分别发放宅基地复垦奖补、转移扶贫补助、计生奖励补助。
自愿申请复垦宅基地的搬迁对象按200元/O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之后在县城、乡镇购房或农村集中规划点自建住房的,除享有其他住房规定政策外,政府分别补助每户5万元、2万元、1万元;相对集中连片10户以上一次性复垦农村宅基地的,每户再奖励1万元。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搬迁对象除享受宅基地复垦补助、购建房补助外,每户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元装修补助,最高补助3万元。属于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的搬迁对象,在享受宅基地复垦奖补和购房补助的基础上,每户由计生部门一次性补助房屋装修费1万元。
“三房”融合措施充分整合了国家保障性住房、生态移民房、农村危房改造三大住房政策,推出集中安居房、城镇保障性住房、商品房等多种房源,满足搬迁户不同需求。目前,瓮安县已利用生态移民项目在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1000套集中安居房,一期500套即将交付使用。
解除忧虑
满足“稳得住”的心愿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才是关键。瓮安大胆创新,严谨破题,通过实施“三保”衔接和“三权”同步两项措施,解除搬迁对象在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权利享受方面的忧虑,满足安居乐业心愿,解决了搬迁对象“稳得住”的问题。
“三保”措施是统筹城乡养老、医疗、低保政策,让转移人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平稳衔接和过渡,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按“三保”措施规定,搬迁对象进城固定就业或灵活就业均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缴纳农村养老保险的可将其缴费金额归并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两者存在缴纳金额差额的,由政府补助10%,个人补缴90%。首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可补缴参保前不足的缴费年限。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政府每人再一次性给予5000元参保补助。
搬迁对象可以自主选择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进入城镇居住前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可转换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搬迁对象进城后,享受城镇居民13类24项有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及待遇。
“三权”同步是将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的权利,农村生产资料补贴收益的权利,选择梯度转移的权利同步推进。
为此,瓮安县建立供应链平台和安青创业社,出台《瓮安县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政府投入5000万元购买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保障群众权益共享。
同时,制定《瓮安县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扶贫搬迁的农户和普通农户同等享受涉农资金补贴政策,保障扶贫搬迁户的公共资源补贴收益和农村生产资料的财产性收入,现已补贴资金587.55万元。
此外,在尊重群众自身意愿的前提下,集中在产业园区、城镇、新农村选址建设安置点,供搬迁户自愿选择。截至目前,全县异地搬迁户有5379户搬迁至城镇,532户搬迁至产业园区,1358户搬迁至新农村。
谋划长远
实现“能致富”的夙愿
8月18日,骄阳似火。猴场镇木瓜河生态移民安置小区住户邓胜祥忙着和妻子搬运农用三轮车里收来的废品。“别看收废品不起眼,只要勤快,每月基本能保持4000元左右的收入,多的时候有5000至6000元。”邓胜祥说,能把收废品这个事做起来,全靠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自己原来住在猴场镇金竹村,那里土地贫瘠,缺水严重,路也不好走,每日辛苦劳作只能勉强糊口。
搬到镇上的安置小区后,邓胜祥租了一个门面回收废品。不到一年,家里就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电,还买了一辆三轮车,日子一天比天好。“还是搬出来好,要是留在老家望天吃饭,也过不上如今的生活。”邓胜祥乐呵呵地说。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许多像邓胜祥这样的搬迁对象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走出贫困。
瓮安县通过“三创”协同和“三变”两条措施,为搬迁对象消除就业与发展的“远虑”,实现发展夙愿,解决了搬迁对象“能致富”的问题。
政府创就业、能人创事业、移民创家业的“三创”措施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就业、鼓励创业,着力提升移民搬迁后的自我“造血”功能。
对于自愿参加培训的搬迁对象,政府除免费培训外还给予培训补贴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培训后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劳动力可通过区域劳务合作,输送到外省务工。因残疾、失业1年以上等导致就业困难的零就业家庭、低收入家庭,可优先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对于自主创业者,政府从手续办理、贷款申请、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扶持。在农民工创业园创业的,享受“一免两优三扶四规”扶持政策,优先享受贷款金额最高8万元、贴息期限最长2年的农村青年创业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优先享受“3个15万”补助政策;合伙创办企业的,可提供人均10万元、最高200万元、2年以内小额担保50%贴息贷款。创办小微企业和营业额在规定范围内的,同等享受相关税种免征或减征政策;个人初次创办经济实体或从事二、三产业的,自创办之日起三年内所缴纳的地方税收县级留存部分,由县财政据实以奖励形式返还。
篇5
怎么定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通俗地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要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扶贫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居民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扶持力度,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完成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组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户的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坚持方针。精确帮扶总体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做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贫困对象发放。
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户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坚持“阳光”扶贫。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篇6
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
真扶贫、扶真贫
,以实施
“三大工程”
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1月20日,**市召开脱贫攻坚大会,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杜中伟指出,扶贫开发是各乡镇、各单位、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通过落实领导责任、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考核督查力度等措施,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坚决啃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如期成效。他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有效结合、扶贫与救助无缝衔接,认真落实“五个一批”政策措施,抓好产业开发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助学扶贫、社保扶贫,确实做到能扶尽扶、该搬尽搬、应保尽保。胡宝结合全市实际,要求各级各部门,从三个方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正视问题,保持清醒头脑,科学研判,把握发展机遇,力争使中央、省、市每一项政策支持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果。二是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要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明确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在产业发展致富上、易地搬迁脱贫上、提升教育水平上、社会保障兜底上、体制机制完善上实现突破。三是推动工作落实,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要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扶贫考核、宣传引导、合力攻坚,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工作部署,通过开展建档立卡、教育扶贫、雨露计划等工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市扶贫办开展的“建档立卡”数据采集和更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在去年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增减变化作了变更,最终确定了3043户8471人,涉及9个乡镇(街道)79个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2015年普通高考并被录取、就读的二本B类以上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2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通过教育扶贫获得补助。此外,该市还实施了雨露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参加职业教育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在校学生,给予2000元的生活困难补助,目前正在接受报名、审核。
一、存在的问题
我市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限制农户增收的外在因素还较多。
一是农村立地条件差、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块小、分散,而且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约了我市农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特色产业扶贫水平较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再加上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专业合作社组织从事种养业的比例高,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单一。城镇产业规模小,三产业发展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难以让低收入农户从第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收入。
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下延伸不够,低收入农户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致使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对接,加之部分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公共文化体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了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六是一些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法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
制约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
扶贫工作要靠
“内治外帮”,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抓住扶贫工作的
牛鼻子
。目前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些低收入农户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有的仍未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低。
二是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低收入农户生产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
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过去长期实施“送钱、送粮、送衣”的扶贫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农户产生了靠政府靠社会救济度日的依赖心理,失去了改变贫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志气
贫困”。
(三)扶贫的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一是强调经济的多,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一谈到扶贫就强调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等等,对于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宣传不够。
二是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有些扶贫资金、项目,采用平均分配办法,直接影响了扶贫的效益和效果;机关干部在帮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帮助分析贫困原因、指导脱贫办法的少;在帮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对不同类型贫困户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的办法不多、措施单一。
三是有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础数据上,包括低收入农户、低保对象的确定,有些就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够准确、真实、可靠。比如有些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不承担或少承担赡养和扶养义务造成的,但这类情况在一些地方仍把他们列入扶贫对象,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四)
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尽科学合理。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诱发新的债务。二是资金渠道多头分散、门槛高,受益难。据了解,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资金也不少,但这些资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项目规划、实施、验收不好统筹协调,增加乡镇村的操作成本、农户的生产成本。其中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下发或申请条件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农户由于无资金、无能力进行启动实施,根本无法争取项目资金,所以扶贫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规划项目不尊重群众意愿和不切合实际,有的地方农民想做的项目,相关部门没有规划,就不能申请扶持资金,而部门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在当地实施,但为争取资金又必须申报,最终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扩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保将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最低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但低保下达比例指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难确定。由于分配到乡镇、村的指标是固定的,造成部分农村出现
“粥少僧多”或者“僧少粥多”引发农村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部分乡镇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落实,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落实不到位情况。
(五)
扶贫的机构、力量有待加强。
一是扶贫的主管机构不健全。目前本市扶贫办没有独立,大多与农办或农业局合署办公,而且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二是扶贫的资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贫工作要求多部门协作,但当前的协调主要在资源动员上比较有效,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形成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将部门的资源、资金整合运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个方面又都出现资金缺口、项目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而且多数县(市、区)缺乏统筹兼顾、有效整合的机制,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二、对策与建议
做好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必须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市政府[2015]63号文件的同时,理清思路,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林生产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
篇7
我办2013年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扶贫工作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年再造一个新”的总体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增加贫困户收和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并重,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重点,以解决群众温饱和稳定脱贫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使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和谐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抓好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十二五”扶贫规划,2013年我们在抓好7个重点村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将着力抓好7个重点村的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确保2013年度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扶贫资金40万元的同时,协助新农办抓好其余5个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工作,力争每个村不少于10万元。同时,加强项目管理,督促7个重点村计划项目全部落实到位。
(二)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要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争筹集培训经费6.66万元,完成7个重点村180名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含“雨露计划”10名),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与协调,真正实现培训“订单化”模式,力求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户,脱贫一家的目标。完成培训学员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三)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要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主要目标,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上有新突破,在继续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力求红桔、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多搜集扶贫产业方面的信息,力争新发展一、二个扶贫增收产业。
(四)搞好科技扶贫工作。2013年,我们要把科技扶贫工作为“十二五”扶贫工作的重点,大力扶持和推广科技含量高、无公害、环保蔬菜,加强对三湖红桔提纯复壮。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进一步做好贫困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95%以上贫困群众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五)努力完成市县下达的其他各项目标管理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每项工作都要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乡镇,从扶贫规划制定到项目落实,一抓到底。
(二)深入基层,细致调查,做好争资立项工作。要以享受西部延伸县政策为契机,广泛开展扶贫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各类贫困区域的贫困状况,将准确而翔实的资料及数据及时上报,为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资金提供有力依据。指导7个重点村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各村村级规划,结合实际,反复论证,筛选出最符合村情民意的项目,科学编报2013年扶贫资金项目年度计划。
(三)整合资源,正确引导,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多筹钱,会办事”,是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办将力争更多实力强的省、市、县直单位挂点帮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加强与挂点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借助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势,整合各类资金,全力支援新农村建设。同时,我们还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发动群众参与、注重创造特色、构建和谐农村”的工作思路,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培育文明新风为导向,以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为保障,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
(四)广泛动员,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扶贫工作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扶助为辅的原则,要更好地落实扶贫规划项目,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支持项目建设。首先要落实优惠办法,坚持谁参与,谁受益原则,我办将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扶持资金全部跟着项目走,农户不参与项目就不能受益。二是要制定具体奖励措施,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确定各乡村下一年扶贫资金安排数量,做到奖优罚差,促使扶贫资金用足用好,发挥效益。
篇8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 内生性重构 贫困文化 文化贫困
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扶贫的模式从之前的“输血式”转为“造血式”扶贫。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号召。为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保障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文化扶贫迫在眉睫,但是农村文化贫困不是一朝一夕造成,贫困文化是进行文化扶贫的最大障碍。突破障碍的关键点就是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性重构,重建健康稳定的农村文化生态。
1 文化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
1.1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
广义上,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技术的落后,又包括价值观念、体制、发展战略、知识创新的落后等。[1]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一些学者开始考察经历持续贫困的文化后果。在这一脉络上最著名的理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的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概念。刘易斯认为,在社会中,当群体处于贫困状态时,他们会形成应对自身地位的行为模式,这时就出现了这种贫困文化。[2]
文化贫困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是由于本地文化生态的破坏导致的一种现象。经济落后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文化贫困。比如在安徽皖南黟县的一些古村落。当地的经济十分落后。基本还是小农经济,但是当地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当地人非常注重教育,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地有着非常良好的传承。文化贫困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导致传统文化的缺失,而现代文化体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国当前文化扶贫的主要问题是文化生态和内生性重构之间的背反。[3]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化对于贫困地区的冲击是产生文化贫困的重要原因。[1]由于商业化,是的贫困地区原生文化生态被破坏,而该地区原有的经济贫困现状又没有改变,现代文化体系还未在该地建立,文化贫困现象出现。
贫困文化是贫困的衍生品,它是在文化贫困的环境下,贫困长期存在的产物。贫困文化的存在使得贫困产生了惯性。由于贫困产生的习惯使得贫困得以继续发展蔓延,使得贫困成为一种循环。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下去,贫困人口很难摆脱贫困现状。
1.2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是以文化主体自身成长愿望为基础、以文化要素更新或重组为手段、以消除“文化堕距”或推动文化发展为目标的行为或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为特定主体在特定地理文化空间中以自身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
文化的内生性重构是消除贫困文化摆脱文化贫困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的内生性重构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文化贫困的问题。所以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是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文化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被严重的破坏,贫困文化滋生。所以现在文化贫困地区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文化内生性重构非常困难。文化扶贫就是帮助这些地区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努力恢复文化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构建良好的农村现代文化。
2 文化精准扶贫推进文化内生性重构具体措施
2.1文化精准扶贫的硬件措施
文化扶贫的当务之急是在文化贫困地区建设文化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比如l村文化广场、农村图书室、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建立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设好该地区互联网硬件设施,让每一个贫困村都能连上互联网是文化扶贫的关键。出现文化贫困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而现代文化体系尚未构建。互联网是可以跨越空间限制的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的接通使得贫困人口有了了解信息的渠道。只要有了解信息的意愿有了互联网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其次是建立乡村文化广场。为村民从事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决文化贫困的根本措施发展教育。有了知识,人们才不会愚昧,贫困文化就不会滋生。所以文化扶贫的关键是建立学校等教育机构。使得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2.2文化精准扶贫的软件措施
教育是推动文化内生性重构的关键,因为教育可以有效的遏制贫困文化的滋生。将良好的修养、健全的人格、优秀的意志品质、科学的知识带给孩子们。使得贫困人口的下一代有效的脱贫。教育不仅是硬件上的提升也要在软件上进行加强。在文化精准扶贫中要了解各个村的学龄儿童情况,输送良好的老师提升当地教育的软实力。
由于原有文化生态的缺失,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国传统农村文化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每位家族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家族的核心,其承担着家族文化传承和维护的责任。而这一个个家族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生态。所以要充分发挥文化贫困地区中优秀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些优秀人才往往在城市发展接触的是城市的现代文化体系,他们可以作为城市文化和文化贫困地区之间的纽带。将城市现代文化体系结合文化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传播到贫困地区。构建现代文化生态,为当地文化内生性重构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校是现代知识的聚集地,截至 2015 年,我国共有公立普通本科院校782 所,而全国贫困县的数量是 592 个。高校完全有能力对贫困县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所以要建立高校和贫困县之间帮扶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先进文化进入贫困地区,促进当地文化内生性重构。
【参考文献】
[1] 曲蕴,马春. 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图书馆,2016(9):4-8.
篇9
教育扶贫作为致力于解决教育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主要形式包括:(1)开办“教育扶贫班”;(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6)捐献钱物;(7)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等。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以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举措,让农村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普遍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劳动者人人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使连片特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就我国来说,在国家层面,我国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在1995年,为推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党和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一项教育扶贫的伟大工程,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决定从1995年到2000年,利用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从地方层面来说,最早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是2002年辽宁省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省内高校对口支援贫困县基础教育工程”“各市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程”和“社会各界援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系列教育扶贫工程。
国外如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相对较早。日本的教育扶贫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大量的失业、无业人群聚居东京的城郊,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了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政策:其一,在特殊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校;其二,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其三,成立专门的夜校;其四,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美国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条件;采取专项措施,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对提升美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与作用
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的方式,是针对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现状所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质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一)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亦或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实矛盾情况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和激化。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包括这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或者是使其获得一技之能,增加其人力资本,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具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作用教育扶贫作为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通过不同的名义,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育扶贫,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教育扶贫工程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公平。以湖北省为例,秦巴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以及恩施州地区的入学率、毕业率等受教育情况,自从湖北省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保障,以及一些部属和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援等扶贫工程的帮助,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反之,在逐渐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多元化、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教育扶贫的工作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地区、人口特点,更加富有成效。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断完善着双方的发展,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最终将实现双方的优化以及效果的最大、最优化。
篇10
朝阳村位于石阡县青阳乡东北部,为精准脱贫一类贫困村,总面积18.82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204户804人,有党员18名,多为仡佬族、侗族,全村共有耕地873亩(其中田384亩),人稀地广,地势陡峭,林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油茶、畜牧、中药材等产业。该村现有贫困户55户171人,贫措施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6户63人、社保兜底脱贫13户18人、发展教育脱贫16户56人、发展生产脱贫10户34人,2016年脱贫15户55人,力争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调查发现,该村贫困户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水平不高,二是经济结构不优。针对扶贫攻坚工作形势严峻的村情,笔者形成了以下观察论见:因势制宜,加强指导,用好用活建档立卡贫困村“543”专项资金,确保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县乡两级应该加强对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确保方案要覆盖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贫困村脱贫致富、改革创新与保障机制、政策支持与重点扶持对象等方面内容,确保每一个贫困村找准发展方向,落实脱贫措施。
2016年11月,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铜仁市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了建档立卡贫困村按贫困人口一类贫困村人均5万元、二类贫困村4万元、三类贫困村3万元的标准匹配扶贫专项资金,通过调研后笔者认为,建档立卡贫困村“543”扶贫专项资金政策是朝阳村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解决了资金老大难的问题,扶贫开发政策不是永久性的,必须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借势借力,借水行舟,把握好这次重大发展机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朝阳村要实现全面脱贫,面临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三大难题,是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武陵山片区其他贫困村同样面临着这三个难题。为此,笔者建议,推进类似朝阳这样的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县、乡、村三级应搞好统筹,形成联动,做到扶贫攻坚推进能力、发展质量、要素保障水平“三个提升”。
完善机制
提升脱贫攻坚推进能力
建立大扶贫工作机制、合作机制。对贫困村项目统一安排、分类管理、精准实施,把农业、林业、水利、民政等部门优惠政策集中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打捆”统筹使用,形成资金集聚、技术整合、措施配套、拼盘开发的态势,提高使用效益。
强化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考核。一是建立县扶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的目的主要是负责领导、督促和协调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全县出发,及时对扶贫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促协调,特别是对贫困村致富产业项目的发展进行调度,切实加强对村级经济建设的指导,最大可能降低创业风险。二是采取“领导办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动包村扶贫攻坚考核制度,由帮扶部门对贫困村脱贫工作全面负责,责任到底,特别要突出产业扶贫,培育“造血能力”。实行整村脱贫考核验收制,做到群众不脱贫、扶贫不脱钩、干部不离村。
增强后劲
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打好生态牌,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朝阳村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后发赶超、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保护片区生态资源,农业上,全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相关产业。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加快禽畜、果蔬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新型绿色经济形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结合《石阡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建设以农、林、茶、药等生物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扶贫产业园区,争取建成辐射周边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打好山地旅游牌,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要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建议县、乡两级每年拿出资金支持村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使朝阳村的山地旅游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类旅游项目,探索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融合道路,努力提升特色农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旅游富民能力。
强化支撑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加大村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遴选更多的优秀乡土人才“走出去”。实行上级优秀技术人才“请进来”结对帮扶,结对援助。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活动,立足服务扶贫攻坚,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让一批批村级乡土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朝阳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同时,为了吸引更多雁归村民携带资金与技术扎根家乡创业兴业,培训实行全程免费。
激发金融扶助活力。要进一步释放农村金融改革红利,大力推广“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担保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涉农信贷业务。进一步放宽上述银行股权认购条件,吸纳民间资本,尤其是农村小额资本参与金融收益分配。建立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引导金融信贷资金支持村级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