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教育的载体。没有离开个体生命的教育,也没有离开教育的生命个体。而现阶段的教育过于重视分数,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很大,但纵观教育界,真正将素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的学校或培训机构寥寥无几,就更别说倾向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使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忽视生命意识教育的现象不难理解。道德教育呼声高、践行少,生命意识教育几乎没有在道德教育中有所凸显,而近年来发生了某些“生命丧失”的事例,让我们意识到在道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是多么重要和必要,这必须引起我们对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视。
一、道德教育视野下有关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
叶澜教授认为德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1]。现今德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有关生命意识的方面发展。将生命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呼唤符合生命存在内在逻辑的道德教育。
1.生命意识及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命意识,从哲学的层面讲,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感觉,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审视。一个人是否有生命意识,决定了这个人会不会理解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会不会珍惜并保护自己的生命。王晓虹认为,生命意识是指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他人及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理解生命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2]本文的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他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直觉的意识。也就是说,能够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及各种生命间相互平衡的关系。
显而易见,生命意识教育的定义是以生命意识的内涵为基础的,生命意识教育是指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行事原则,唤起及形成人们的生命意识,从而使人们拥有一个美好而完整的人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逐级进行:①认识生命。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知道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②敬畏生命。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学会敬畏生命;③尊重生命。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④珍视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即使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不顺,也要勇敢地生活,珍视自己的生命;⑤完善生命。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它的广度。好好地生活,即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靠近生命的完善境地。
2.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
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个没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而且生命只有一次,且是短暂而易逝的。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那么不堪一击,让我们为之惋惜。可是,生活中却有一些原本可以活蹦乱跳的生命从此戛然而止,早早地画上了句号。当然,原因很多,也不易条条举例,总的来说,后者表现为对生命的不尊重。
(1)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有些时候不能只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了父母。对自己生命的尊重,既是一种孝道,又是一种责任。然而,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者逐年增加,从各个层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当然,这种表面现象的呈现必由深层原因引发,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根基出发。
首先,这种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是由压力引起的。社会在发展,生活节拍在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压力会加深人们对自己生命不尊重的程度。其次,对自己宝贵生命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沿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前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目的,没有人的存在,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都是一纸空谈,没有实际意义。再次,个体对自己的人生理想缺乏必要的坚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一帆风顺,也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能够坚持自己内心深处最初的声音,勇敢地走下去,哪怕用自己一生的坚持换取理想目标的实现,这是体现人生意义的一个方面。
(2)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道德视野下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不仅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不尊重,还表现为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上。无视他人生命,甚至践踏别人的生命,都是令人发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对别人生命不尊重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生命也不怎么尊重,更何况,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生命的人,往往得不到别人对他生命的尊重。
生活实例、不尊重生命的种种事例等都是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如毒奶粉、地沟油、弃婴、“小悦悦”事件、投毒事件等。对生命的漠视,虽然有客观的某些顾虑或者束缚,但是内心深处最初的那些底线已经丧失,体现了道德教育对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不足,甚至道德教育的教条式传授根本不曾涉及生命意识的教育。“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的危害一样”[3]。
二、从全程、全员、全面“三个维度”看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教育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4]。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人是有意识的存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人,应该追逐自身价值的实现,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1.全程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程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从个体的出生开始到个体生命终结所持续的时间。全程的生命意识教育是指自始至终对生命个体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无时不在,贯穿始终,环环相扣,有序进行。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道德教育内容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要低起点切入,分层次育人。按照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施以不同层次的生命意识教育。起初,在道德教育中帮助个体形成关于生命的认知,由生命认知逐渐向生命意识转变,外化的生命知识是否已经内化,要看个体是否形成了较稳定的行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做好养育孩子的同时要教育好孩子,所谓对孩子的“教养”,不仅要有养还要有教,“教”包括对生命意识教育的引导,自小对孩子进行珍视生命的教育,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学校是孩子众多品质内化的重要场所、必要环境。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主要承担者,当然,在教师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和心理发展规律,注意挖掘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教育的要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也可以说,将生命意识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进行全方位生命意识培养的地方。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所以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对生命意识教育给予支持,才可以使生命意识的理论向实践转化,个体将实践的经验整合,重新体验生命意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增强个体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
2.全员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员是指将所有的社会个体成员,全员的生命意识教育是指对所有的社会个体施加生命意识教育的影响。
将个体看成是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意识教育的主体,人人都是道德教育中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工作者,每一位家长、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公民都要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实施相应的生命意识教育影响,保证生命意识教育的全员性,把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当然,生命意识教育既是一种目的,又是一种手段,是道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种需要,一种必然的需要。
不论是以家长、教师还是公民的身份,个体都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懂得严于律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学生更好的未来、更充实的生活提供可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家长做好家长的角色,尽好监护人的职责,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聊聊生活,谈谈理想,探讨人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面临困境时的经验不足提供参考意义。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处事方式,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试着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的生活中少些怒斥和苛求,多点赞美和表扬。每个公民都要明白,自己也曾从孩子时期走过来,知道每走一步的特点和需求,其实,站在他们的立场,你会发现得更多、给予得更多,因为你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会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3.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面可以说是一个空间概念,是指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一方面指生命意识教育无处不在,全方位地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另一方面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这三方面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环境,孩子呱呱坠地来到家庭,首先受到的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生命意识的启蒙应该从家庭的生命意识教育开始。因为父母日常生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对孩子生命意识教育的引导。为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做好榜样,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
伴随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开始进入他们的生活,并担任主要的教育角色,学校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适当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道德教育教学中。
直至他们成年后踏入社会,学校的教育影响一直伴随,虽然会受到社会或好或坏的影响,但早期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意识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即使是不好的影响,也会遵循内心深处的底线;相反,早期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教育影响或有或无,社会的点滴影响会使个体生命意识的认知紊乱。这就要求将家庭、社会、学校统一协调,共同为个体成长中的生命意识教育服务。
三、对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即不可选择地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生命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其家庭、社会,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展现。因此,人与生命不仅是一个有机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完善道德、履行责任的过程”[5]。的确,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其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被确证,这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道德意蕴。
1.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道德视野下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价值。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碑铭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6]道德之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道德教育中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生命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持续不断地熏陶、影响。培养生命意识的一个途径是明确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仅包括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讨,还包括对个体与社会相结合价值意义的认识。人生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要想更好地探讨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将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整体把握。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明确生活目标、增强生命价值感。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即使压力袭来,也不会轻易被困难和挫折打败。
人生因目标而美丽,生活因目标而精彩。明确生活目标对增强生命价值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爱始终是很好的,始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的。由于每个人对保存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我们第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7]。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生命意识,也不是每个个体的年龄增长就一定代表这个个体生命意识的增强。
3.社会的关注可以让生命意识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社会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融入社会是价值实现的前提,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就要扮演不同角色以获得人们的关怀和支持。不仅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生命意识,还要动员全社会对生命意识的关注。社会人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给他们一些心灵上的支持,对他们进行心灵的感化,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满怀理想,对生命意识教育更欣赏。
一个珍爱自己生命的人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其他人的生命负责。在道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使美好的人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
[2]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蒙台梭利.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91.
[4][德]马克思著:刘王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5]张勇.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J].现代大学教育,2009(02):39-43.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 生命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39-01
目前,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沿袭着“讲授+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具体、详细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没有交流与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想象力与创新力被扼杀。以至于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走出学校后,语文素养不高,远不能适应就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从而彰显语文学科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 在品读文本中渗透生命教育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收录的都是经典美文,我们仔细阅读会发现很多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自身、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对生命的感受。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语文教材特有的优势,激活语文教材的生命活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赏析经典作品,走进作者,体会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情感,深入认识生命的本质。在多层次认识生命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交流中进行,从而活化课堂教学。如教学《石缝间的生命》时,教师可以把文中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延伸到人类生活方面,生命在石缝间顽强抗争成为人类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文章的目的是要引出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是拼搏,就是要寻找自己立足的天地,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寻找像石缝间的生命一样顽强的个体或群体。学生会想到轮椅上的张海迪、断臂女孩雷庆瑶等,从而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2 在赏析影片中渗透生命教育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收效甚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中赏析影片是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在文本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播放一些视频等打动学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老贝尔门为了拯救在病榻中丧失意志的琼西,用自己的生命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叶子,但老贝尔门却因为风寒的袭击患上了肺炎而失去生命。读罢让人心里酸楚而又温暖。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一段视频来自中央电视台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的英雄孟祥斌,他是人民,为了救一位跳水自杀的女子献出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另一段视频是2009年震惊中国的“天价捞尸”故事。观看这两段视频后,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每组进展情况,对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鼓励、做好引导。另外,还可以结合实际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如《隐形的翅膀》、《小孩不笨》等,看后教师不做评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中获得感悟,学会珍惜生活。学生在赏析这些影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而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服务好学生的需求。
3 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课程,写作训练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写作训练中可以渗透生命教育。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他对写作训练的界定引发我们反思传统写作教学中注重技法指导的误区,重构生命式写作教学。写作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体现在写作是生命的倾诉与表达。哲学家狄尔泰指出生命是“体验——表现——理解”的过程,他比较注重“表现”环节。其实,狄尔泰说的表现是对生命固有的表现。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能表达他们鲜活的、富有朝气的年轻生命是自由的抒写生活,倾诉生命情感,释放生命张力。而这正是写作训练的成功之路。从狄尔泰对生命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体验是表现的基础,所以写作训练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生命体验。体验是参与,是个体生命的真诚投入,是学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内在情感与主观经验。其次写作中还要注重训练学生的生命思维。同样的生活经历,学生的体验会有不同,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思维不一样。生命思维主要包括捕捉生命元素的能力、感受生命经历的能力、提升生命体验的能力等。如果说生命表达是写作的基础,那么生命思维就是写作的提升,是写作突破自我的关键。
4 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生命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热爱生命,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要引导职中生热爱生命,必须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基础,但互动不单单是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式的互动,而是教师担负的责任与学生求知心态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个人的不良情绪。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有关生命意义是建立在科学的、系统的基础上的,尽力避免在教学中渗透个人对生命的片面、肤浅的认识,这是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语文教师要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缺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打开学生心扉。
总之,有教育家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传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进行生命教育,从而拓宽语文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师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3
显然,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艺术创作之间的莫名关系为我们认识她二十多年来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穷的滋养。由此,重新认识和探究蔡锦的艺术便给我们提示了许多的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2012年7月,蔡锦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的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国内重要的艺术评论家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蔡锦艺术的认识,为我们重新解读和认识蔡锦的艺术扩大了广阔的思维半径。
—徐亮
高名潞: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会,蔡锦创作20多年了,但是90年代初的时候,我那个时候不在,其实她的作品很早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批评家写了很好的文章评论蔡锦的作品,包括我们在座的一些批评家,每个人的角度其实都不一样,有的从全面角度把蔡锦创作阶段进行梳理,并且提出特点改变走过的路程,有的从某一个角度,比如说我发现不少人谈到她的作品的颜色,这种颜色所带来的一些启发象征意义,甚至涉及到社会的意义等等。还有的从人性的角度、女性的角度,心理角度等等,但是这些角度从来没有交集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所以今天是很难得的机会。画册第一次把蔡锦多年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也希望能够谈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女性形象,涉及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问题。
最后感谢陶咏白先生,是陶先生亲自安排召集大家来。
陶咏白:其实我过去对蔡锦不甚了解,看了她这次的展览后才真正有所了解。这个展览,记录了她这20多年来艺术探索的印迹。展览非常好,它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蔡锦的艺术。但是这展览已是最后两天了,很多人还不知道,很可惜。因为蔡锦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艺术中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具有女性主义艺术的经典性,是一个女性主义艺术发展中的范例。我是搞史的,为此我很着急,不能就这么闷闷的草草收场。前天来看展览的还有刘骁纯,我们觉得应该有个座谈会,请一些关注女性艺术发展的人士来谈谈。由此,帮蔡锦促成了今天的这个座谈会。
首先我得承认对蔡锦艺术的认识有个过程。我要检讨,我对蔡锦的画,有偏见 。因为98年的《世纪·女性》艺术展中,第一次看到她的“美人蕉”油画,我就很不喜欢,觉得画中美人蕉象肠子似的,有种血腥味,看了不舒服。有男评论家说,其中还隐含着性的潜意识,我就更反感,更有种抗拒心理。当时,我虽承认她的油画语言是独特的,是具有女性主义内质的,但无法喜欢。而看了她的这次个展,改变了我的看法,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她年轻时的油画语言的探索,很让我为她叫好。她那时就有一种艺术探索的“自觉”,在人物速写、线描,尤其是油画语言上就很有自江心己踏的潮|想布法面表油画现|出25了0×艺40术0cm上|的20个12性特色,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她就能这么果断、泼辣一意孤行地敢于去突破常规绘画的模式,进行新的构想作出新的创造,很了不起。可见她是个有头脑、有想法,内心很丰富的人。她是位值得我尊重和研究的画家。过去因我的偏见而忽略了对她的关注。这是我的错。下面谈三点看法:
一、作品中的生命意象:她的艺术,可以说是种“生命的意象”,按栗宪庭说法是“情结意象”。说是她因儿时对故乡安徽水乡,处处留有的潮湿的水迹等等的记忆伸发出了她的画,“美人蕉”是她找到了表达自我的出口。我说的“生命意象”是对于生命的生老病死、枯荣兴衰的种种感慨、感叹。她说过,那“枯萎的形和色,根、茎、叶还残存着呼吸,一瞬间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触。”这种多愁善感的对生命的感悟,很是让人动情。她是从“生命”开始“开悟”。从这个点出发。抓住这个主题开发出了形形的画面。目前,关于“意象”绘画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追求“写”的技法追求上,就是不重形似,用写意去写神。而蔡锦的画很具象,细抠细画,结构严谨,具体细节毫发逼真。她是从逼真的“形”的超自然的超现实的分解组合来表现一种内心的意念,一种对生命的感叹。
篇4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Z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85-0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关于此书,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关系的探讨、人物形象尤其是姚家父女形象的剖析、与《红楼梦》等家族小说的比较、中英文文本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也有从叙事学、传播学、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角度进行解析的,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林语堂研究的深入。《京华烟云》最打动我的是林语堂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这里,且就这部小说的生命意识谈谈我的理解。
一、生命的瞬息与永恒
林语堂对生命既短暂又永恒的特性有着很深的体悟,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一头联系着过往,一头联系着未来,在短暂的时空中存在,又通过各种方式超越这种限定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正如《京华烟云》结尾处所说:“时光像一条永远流动不息的江河,雄壮伟大,而万古不变。他们觉得自己的故事就像在永不改变的古老的北京的一个刹那,是时光的手指自己写下来的故事”[1]924。他对书名的选定就包含着这一含义,《京华烟云》英文版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将之译为《瞬息京华》,显示出强烈的时空意识,用永恒的、不老的空间与时间来对照人一生的短暂,短暂到这些看似漫长的故事都只不过是“瞬息”(moment)而已。
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位聪慧美丽而又青春早逝的少女红玉来集中体现他对生命短暂性的理解。由于体弱多病,兼之性情早慧,红玉很小就对生命有着极度的敏感,比如有一次看焰火,在看到焰火烧完时她伤心欲绝:“不要烧掉!干什么要烧?我要永远看哪”[1]384-385。这就是人生的悖论,焰火如果不点燃,怎么会出现那么美丽的人物、楼阁,而烧就必定要有烧完的时候。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来到世上,就不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丽;有了人生的幸福和美丽,也注定这一切终归会烟消云散,回归寂寞。书中不止一个青春的生命在印证着这个残酷的真理:一个不知名的女孩失足落水身亡、红玉投湖而死、平亚体弱多病而亡、银屏因为亲生儿子被姚母夺走而自杀、体仁骑马时受伤而死……
林语堂并没有在追问生命的道路上停留于此止步不前,而是进一步探索,于是看到生命的另一面,瞬息和永恒是两位一体的。《京华烟云》中一再出现的“无字碑”、“甲骨”等意象正包含着瞬息与永恒的辩证。木兰在面对玉器古玩时,“她似乎觉得刹那和永恒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就代表不朽的生命。”[1]709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姚思安对生命有着很简单的看法:“由于你,你妹妹,阿非,和你们所生的孩子,我就等于不朽。我在你们身上等于重新生活,就犹如你在阿通阿眉身上之重新得到生命是一样。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1]829-830承认人生的短暂,因而珍惜每一刹那的时光;相信不朽,相信生命在后代身上得以延续,也就是所谓“生生不息”,因而生死都能坦然面对。这部小说从整体看就是这样一个生命的轮回,姚思安、曾文璞等老一代一个个离开人世、姚木兰、莫愁、孔立夫等中间一代经历了从年幼到成熟到逐渐衰老的过程、阿■、阿眉、阿通、肖夫等新一代已经逐渐长大,木兰在逃难途中收留的婴儿则刚刚开始生命的旅程。就像一棵大树,老的枝丫逐渐枯萎,新芽却也悄然生长。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生命观,也是永远能赋予人“希望”的生命观。
二、生命的荒诞与庄严
林语堂对常人所说的“人生如戏”有着独特的理解,不但看到人生如戏般的荒诞,又在每个人的认真扮演中体悟到生命的庄严。正如姚思安口诵的俞曲园的《别家》中的两句:“傀儡戏终了,拆台收拾去”[1]359。
“闲人观伶伶观人”是红玉在对答姚思安的“曲水抱山山抱水”时想出的下联,“意思是看戏的人本身也在演戏,而正被水对面的伶观看”[1]473。这句话是理解这本书生命内涵的一个关键点,承载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认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既是看者,又是被看者,“闲人”与“伶”实际上合一的。在“伶”与“闲人”之外,红玉以她的一双慧眼看出所有人都在台上,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演出一幕幕悲喜剧,却不知仅仅是一场戏而已。在这部书中,还有两个人的位置与红玉相仿,那就是制作焰火的老人和天台山庙中的老方丈。这两个人从情节流动上看可有可无,但正是因为他们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才可以站在上帝的位置,隔岸观火,淡然地俯视芸芸众生。在红玉和阿非等人在看焰火时,制作焰火的老人也在看,而且“很喜欢自己制作的焰火,看得也和那些小孩子一样高兴”[1]385。不同的是,红玉会深陷其中,老人却是知道整个制作流程的,所以他只是很平静地看这一切。小说结尾处,木兰等人下山时,老方丈看着他们离去:“在庙门前,老方丈仍然伫立观看木兰、荪亚,他们的女儿,与他们同行的孩子们,所有他们的影子,他看了一段时间。他们渐渐就和别人的影子混溶在一处,消失在尘土飞扬下走向灵山的人群里——走向中国伟大的内地的人群里。”[1]945。这三个人物是作者安插在文本中的一双眼睛,正是有了这双眼睛的注视,才充分显示出生命的复杂性,既虚妄又真实,既荒诞又庄严。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那么认真、执著地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姚思安为了寻找自我不惜抛家别舍,四处漫游。曾文璞为了维护封建传统道德,对儿媳们大加约束。银屏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以死相殉,曼娘为了短暂的爱情情愿大半生伴青灯古佛度日,红玉为了成全情人阿非的婚姻幸福而自杀身亡,这些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那么小心谨慎,生怕扮演得不好,庄严中又无不透露出荒诞。
书中对葬礼与婚礼的描述更是集荒诞与庄严与一体,在曼娘父亲的葬礼上,盛大的仪式、有着“幽灵般的美”的曼娘和还未迎娶就甘心以女婿身份守孝的平亚共同构成葬礼应有的庄严气氛。但同时,曼娘与平亚由此得以近距离接触,初次品尝到恋爱的喜悦。此外,还发生了李姨太“鬼魂附体”与和尚企图对曼娘不轨的两出闹剧。这些插曲打破葬礼凝重哀伤的氛围,使之成为荒诞与庄严共存的混合体。曼娘的婚礼则又很像葬礼,形式上的极尽铺张奢华与热闹喜庆都掩盖不住藏在下面的浓重的悲伤,平亚病得连拜堂都无法进行,婚礼成为一个人的婚礼,曼娘明知结果却心甘情愿又为这场婚礼平添了特别的庄严肃穆。林语堂认为:“葬礼有如婚礼,只应喧哗铺张,没有理由认为非严肃不可。肃穆的成分在浮夸的衣袍里已有蕴含,其余皆为形式——闹剧。我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我看到一口棺材或一顶花轿”[2]。
三、生命的虚幻与真实
林语堂对“人生如梦”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看到人生融合了梦幻与真实两端,是“真”与“幻”的结合体。他在书中设置的“屏风”意象暗示着他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屏风上镶嵌着宋朝的宫殿图,阁楼飞脊,耸入云汉,山峦远列,秋雁横空……这一个屏风就仿佛人间世上的繁华梦。”[1]154“屏风”意象,有遮蔽之意,用繁华的表象遮蔽着背后的苍白和悲哀,同时却又离本真最近,俗人只看到其繁华,而独具慧眼的人则看到其遮蔽的另一面。姚家、曾家两个大家族的豪华气派在他人眼里是一场繁华梦,曼娘、木兰进入曾家也像走向一场繁华梦,结果都是一场空。
林语堂一方面看到人生就像一场“繁华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梦中看到的却可能更接近人生的本真状态。《京华烟云》中有好几处写梦,且这些梦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
姚太太梦见木兰和姚思安在河对岸,而她却怎么也过不去。预示着木兰与姚思安二人达到了共同的人生境界,姚太太则是与他们不同的两种人。曼娘的梦则很像《红楼梦》中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梦,梦见她只有跨过棺材才能走过去,有个黑衣女郎始终陪伴着她,梦见她前生曾是一个仙女,因和园丁相恋而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那个园丁就是尘世上的平亚,有一天他们都会重新回到仙界。这个梦预示着她丈夫早逝,她必将孤独一生,也暗示着木兰是她值得终生信赖的朋友。体现了林语堂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即人生有时像梦一样虚幻,而梦有时却比现实的人生还来得真实。
四、生命的悲与喜
林语堂对生命的悲剧本质有着透彻的洞察力,但并不因此否认生命中很多刹那间的喜悦,他用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来体现生命中悲与喜的交融。
小说中,林语堂没有安排一桩两情相悦的婚姻:体仁与银屏先后惨死,曼娘与平亚相爱却只能真正相守十来天,木兰无法与她爱的立夫结合,却要与不能完全懂得她的价值的荪亚相伴一生,红玉与阿非两情相悦,却落得红玉为了成全阿非的幸福投水自杀,等等。特别是曼娘和木兰的故事,曼娘定情于父亲的葬礼上,而婚礼却像葬礼一般,悲喜混融,难以分辨;木兰在婚前酒宴上与立夫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1]283。木兰与立夫在泰山上杉木林中单独对话也是如此,木兰因而“恨这段如此美好的时光竟会如此之短暂,不过虽然嫌其过短,倒觉得美好达于极点”[1]。瞬息的喜悦与永恒的痛苦如果注定要结伴而来,有谁能拒绝这短暂的幸福?林语堂并不因为痛苦而轻看了刹那间的喜悦,恰恰相反,他有时甚至认为为了这短暂的幸福,哪怕有再多的痛苦在后面等着也是值得的。
五、生命的秩序与诗意
林语堂受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影响颇深,最突出的就是对生命的美的体悟。《易传》曰:“与四时合其序”,《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林语堂显然认同这种天人合一、皆按自然的秩序运行不息的观点,他认为生命像交响乐,有着类似春夏秋冬的循环,每一乐章、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美,要懂得在顺应中去享受。
小说中的木兰就是听得懂生命韵律的聪明人,用行动去演绎生命应有的美丽,使她的生活充满诗意:“她似乎是有意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反应。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的式样也随之改变,因为她喜爱改变头发的梳法。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花瓶里插红石竹樱桃状的小果实,或一枝野桃,或一枝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有一次,她和荪亚到西山别墅去,在西山姚家的别墅,荪亚生平第一次看见木兰的脸上流下了眼泪。那时节,她往远处看,只见一片丹红的柿树林,在近处,只见农夫的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水上游荡”[1]524。这就是为什么林语堂将木兰说成是“道家的女儿”的缘故了,她能感受到大道运行的规律,并随之而适应改变,与之浑然一体。
六、生命的意义——自我的寻求与失落
林语堂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也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很欣赏姚思安与木兰对“自我”的苦苦寻求;一方面又能超越这层境界,进入到无私无我的更高的境界。尤其是木兰,在寻找——得到——失去的过程中,“自我”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她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意义所在。
林语堂安排木兰通过三件大事感悟“自我”,一是在中秋节酒宴上与自己深爱的立夫对饮,二是与自己深爱的孔立夫一起游泰山,三是木兰的女儿阿满之死。中秋夜酒宴上,木兰借酒任性而为:“生平第一次体味到她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生活,而确实是有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那么一个世界。”[1]419-420这是她对“自我”的第一次发现。木兰在泰山之巅悟到自我,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无字的石碑”面前,她感受到刹那与永恒的不期而遇,石头因“无情”而永存,相对应的是人因有情而消逝。二是观日落与日出的体验,日落让她体悟大道运行的和谐与威严:“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但是这和平秩序中却含有深沉的恐怖,令人凛然畏惧”[1]287。大自然于默默中蕴藏的巨大力量使木兰感悟生命与时间、与自然的关系:“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相,既有我,又无我。这个幻相,无语言文字可以表明。滔滔雄辩的哲学家对此一刹那的意义,会觉得茫然,也会觉得穷于言词,无以名之,姑名之曰经验。”[1]568。日出给她强烈的震撼,让她进一步理解人性深处善念的由来,这是木兰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她的精神境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接下来,她的女儿阿满的死让她第一次真切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她醒来索要“甲骨”,与她在泰山顶山观看“无字的石碑”一样,是对“瞬息”与“永恒”关系的进一步深刻领悟,泰山之游让她开始领悟“自我”,阿满之死是她确立“自我”的标志,她的精神境界因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日本中,木兰的精神境界在帮助他人和参与抗战的行动中达到了最高层面:“木兰觉得一个突然的解脱,深深有内,非语言可以表达。她以前也曾有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和立夫相恋的时候儿。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因为由于这次的新的解脱,在这次的逃难的路途中,她开始做出好多事情来。”[1]568-569“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分子了……她知道这广大逃难的人潮越往内地走,中国抗战的精神越坚强。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地位上”[1]936。在这里显示出姚家父女的不同之处,姚思安的开悟是自我解脱,即使到最后虽然有关注到他人的一面,但始终未付诸行动;木兰却将无私的爱付诸实践,用行动来诠释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林语堂认为《京华烟云》“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3]。读不懂他暗藏其中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就读不懂这部小说。他对生命中许多看似矛盾的对子诸如短暂与永恒、荒诞与庄严、虚幻与真实、悲与喜等有着通透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领略到生命的诗意,并在寻求与超越“自我”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这是《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真正的价值在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上海:上海书店,1989.
篇5
【关键词】幼儿;生命教育;途径与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关注生命,保护生命,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成了近年来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幼儿教育也理所当然成了研究的重点。幼儿生命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原点,而幼儿教育源于幼儿生命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教育研究应关注幼儿的生命。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内涵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让幼儿认识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从而使幼儿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全人教育”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孩子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从观察与分享生、老、病、死的感受过程中,通过“知、情、意、行”的整合体会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最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的。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生命有着许多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生病。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人会死掉,死是什么,当幼儿提出类似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大部分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不但降低了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而且错失了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时机。
近几年,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已十分重视生命教育的开展,规划了从幼儿至高中阶段相应的生命教育教材,并对学前生命教育进行学术探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借鉴港台地区的经验,充分认识到幼儿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儿童生命和民族教育兴衰成败的大事,积极制定生命教育各项政策法规,规划幼儿生命教育课程,探索中国特色幼儿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开发与幼儿生命教育有关的教材,以促进我国幼儿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幼儿生命教育是终身生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幼儿园重视并实施、家长积极支持与参与、社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将促进幼儿生命教育的更好实现。
1.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
幼儿园应重视生命教育的育人功能,制定生命教育课程,积极探讨生命教育课程的衔接问题,保证生命教育贯穿儿童的生命发展教育全程。教师要积极配合与幼儿生命教育专家及心理学专家合作,共同探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进生命教育。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
(1)讲授法。教师通过投影片的方式向幼儿说明、解释有关生命知识教育。如花开花落;生命的美丽;遇到危险怎么办等;我怎样长大。通过讲解,让幼儿感知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
(2)欣赏讨论法。包括团体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前者以问答方式进行,后者以幼儿互相探讨方式进行。欣赏动物、植物、人的特征;欣赏生命的美丽, 培养幼儿热爱各类生命。
(3)随机教学活动。以生活中发生的有关出生与死亡的事件为教材,随机进行教学活动。如某小朋友家人突然身患绝症或病故,教师可以和小朋友共同探讨死亡的意义。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的不可逆行及其给关爱的人带来的无限伤痛,使其初步明白生命意义和价值。
(4)模拟活动法。借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想象以及故事主角模拟、绘画等活动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利用过家家小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生命的责任。
(5)阅读指导法。阅读有关生命的图书,讨论和分享心得。可以结合模拟活动法,让幼儿在阅读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道理。
(6)专题教育法。一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对生活寄予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二是对幼儿进行苦难教育,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样,他们才会进一步认识生命、关爱生命,遇到挫折才会不退缩、不轻生,从而激发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品质,呈现生命的本色。
2.家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物质与精神双重支持系统。父母要信任和尊重幼儿,民主而平等地对待幼儿,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使其树立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提出奖惩规则时,要加以说明,而且应随幼儿的反应加以调整,以此培养幼儿的道德感。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其自由意志的养成。在家庭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
(1)和孩子谈谈人生。作为父母,我们要经常和孩子文流,可以谈谈名人的人生故事,探讨“星”们炫目光环背后的艰辛,如邓亚萍、马拉多纳超越自身条件的拼搏。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人生故事,让孩子熏染于父母营造的家庭文化中。孩子的人格倾向、思维方式、个性优势和人性弱点很可能类似于父母。以父母的人生为参照,孩子会从中悟出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从而为自己设计更好的人生―这是一种从人生传续中“认识自我”的智慧。
(2)做孩子的榜样作。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和最信任的人,父母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对孩子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加大“遇到危险怎么办”的预防性教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3)和孩子一起感受生命。一是应该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比如,自己的性别、身高、体重,自己的籍贯、家人、姓氏等,可以通过帮孩子记录、拍照、比较衣服的大小等方式,让他知道自己的成长,也可以让他通过长辈的照片了解生命成长的过程。二是尽可能多地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看到一年四季动植物的变化,从一棵草、一条鱼了解由生到死亡的过程。
3.社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幼儿在走出家庭,与社区的互动过程中扩大了交往范围,开阔了眼界,获得了身心的快速成长。因此社区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际关系对培养幼儿的知、情、意、行起着重要作用。
(1)社区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儿童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要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教师可定时组织儿童参观社区博物馆或烈士陵园等,为其讲解社区的历史由来和民族文化知识,以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道德和民族认同、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可带幼儿去公共图书馆的幼儿阅览室,以多途径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社区应注重幼儿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幼儿公共活动场所是幼儿除幼儿园之外与同伴交往的重要地方,幼儿在这里能得到身心锻炼,分享与同伴交流的经验,发展人我关系。
篇6
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策略运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增强人们精神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中音乐教育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音乐,就仿佛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课堂缤纷多彩,让音乐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了高中音乐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运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几个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聆听音乐和歌唱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表现音乐。歌曲《大海啊,故乡》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歌唱艺术的实践,有三位学生进行了独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进行了小组唱。女生齐唱一、二乐句,男生齐唱三、四乐句,五、六乐句男女生齐唱。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不但使学生的演唱进行了实践与展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室变为舞台,让他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愿望。
五、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一、师生都要增强写作意识
在平常写作中学生不积极参与,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时,就胡编滥造,敷衍了事,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为此,教师首先就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辑整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成功意识,增强努力求新的信念。作文教学中,学生才是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学生发挥巨大潜力。要引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写作思想意识,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积极性,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都会为作文教学发展起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
罗丹曾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细心观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感知客观规律的真,社会功利目的的善,自由创造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社会的亲和力,感知生命价值追求的美。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就要培养他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亲人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发现车夫的崇高的品德,林希在《石缝间的生命》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要从身边庸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去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发现美,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感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人、事、物、现象中观察到的结果和感受及时写成 观察笔记。
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会思考
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让学生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神秘,要能让学生感动于社会中的人事物 ,从而激荡其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要让学生在生命价值追求中体现到美,思考到美,养成良好道德思维习惯。启迪他们对生命价值观深入认识,对生活意义崇高理解。由“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感受到生命短暂,从而悟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真谛的意义。
四、要指导学生如何积累
学生觉得写作难,是因为他们生活阅历浅,生活空间狭窄,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乏味、无趣,生活的积累太少。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自觉积累、有意涵蓄的能力.才能感知文学艺术魅力和写作的乐趣。
1.从书本上积累写作素材
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要善于从书本汲取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书本中的人、事、理应该成为中学生学习的根本,其中优秀人物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名言警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座右铭。从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正确价值观、崇高人生观,健康学习观,从中外名人事例、名言警句中汲取学习的素材,积累写作的素材。
从“程门立雪”感悟尊师,从“凿壁偷光”学到刻苦求学,从“卧薪尝胆”品味励精图治,从“破釜沉舟”领悟勇于拼搏。从唐宋诗词中品味民族文化精魂,从名言警句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悟出道理。并指导学生分门别类的作好读书笔记,从点滴积累做起,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从日常生活汲取
生活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教师要从学生思想上进行引导,让他们从“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中感受生命的情趣,从朋友亲人那里感受 友情亲情,从同学老师的关怀中体会关爱。正如叶老(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要能从庸常的生活中提取不同寻常的价值,从一滴水中看到世界,从一朵花中品味芳醇。要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去感知真切生活,品味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汲取生活中有用素材,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3.学会整合
篇8
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策略运用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9
一是真实性,即必须是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而不是预设的甚至是想象的教学活动。二是描述性,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活动情景进行对话式或情景再现式描述,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教学片断,长到对某一教学重点的剖析探究、对某一教学难点的分解突破的全程描述,短到一次师生的对话、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示等。三是问题性,即该教学片断须蕴含着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某种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要研究的课例,不一定非得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未能有效落实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成功的课例具有示范性,不成功的课例具有警示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节成功的课不一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完美无缺,败笔在所难免;一节不成功的课或许有几个教学环节是亮点,令人叫绝。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来说,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使败笔更少一些,使亮点更多一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例更有研究价值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紫藤萝瀑布》和《背影》为例来加以说明。
课例1:“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随着宗璞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
生1: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
生2:文中写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认为紫藤萝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色彩是紫色的。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紫藤萝生命的色彩呢?
生3:是为了借紫藤萝来抒发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
生4:作者把紫藤萝花写得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这样就由藤萝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师: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生5:“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出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6: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可以看出,作者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
生7: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此课例具有鲜明的思维导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疑。当老师提出“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疑惑,“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有学生立刻从文中描写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想到作者心目中的藤萝的生命是紫色的。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可以拓展思维,启迪心智,进一步领略文字之美。
二是探因。对描写紫藤萝生命色彩的原因的探究时,两位学生都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分别从作者情感需求的角度和主题揭示和作品构思的角度作了分析,显示出思考的清晰和深入。
三是引领。在讨论“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这个核心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层次不一的回答:①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②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③遭遇到不幸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情感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点。这样的阅读,不但扎实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课例2:“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二
师: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紫色呢?
生1:紫色代表高贵、典雅。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崇高尊贵的。
生2:紫色充满着神秘的复杂情调。这说明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是未知的。
生3: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哀伤。说明作者就像十多年前紫藤萝花遭遇了不幸一样,在生活中受到了打击,她感到“焦虑和悲痛”。
师:是的。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4:“手足”比喻兄弟。应该是她的兄弟遭到了不幸。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得了癌症。
生5:弟弟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去,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悲痛。
生6:据说紫色有心理治疗的功效,能帮助人释放忧伤的情绪,能带来内在灵性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生7:紫色还代表勇气与永恒。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过程,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是顽强与美好的,是永恒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的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可以战胜的。
这是有思维、情感拓展空间的课例。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与作者、老师、伙伴一起开拓新的发展区。
本例中,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紫色来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有学生从紫色的“花语”中读出了生命的崇高尊贵,有学生从紫色的“情绪”中读出了生命的未知,有学生从紫色的“教义”中读出了生命的焦虑、悲痛和无奈,有学生从紫色的“心理”层面读出了生命的和谐与宁静,还有学生从紫色的“品质”中读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感悟已经跳出了文本,超越了文本。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知识共生、情感共融的个性阅读、资源共享过程。
课例3:“背影”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味歌曲《父亲》的歌词,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受。
(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并展示歌词)
生1:我忘不了父亲为我送饭菜时那关切的眼神。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报答他。
生2: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3:我觉得我父亲,活得很累、很难。
生4:我现在忽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孤单。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父亲,现在我有什么事都爱找母亲,基本上不跟父亲交流。
这是有丰富的经验交互生成的课例。
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其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资源补充。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伙伴互动互生互补,触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不断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本课例中,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感受,使各自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交流补充与共享,彼此产生了强烈共鸣,丰富了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而且在交互中彼此影响、感染,达成了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的教学效果。
课例4:“背影”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对父爱的感受吗?
师:好吧。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永远忘不了的细节,我每次离家上班时,我父亲总要站在阳台上,用慈祥的目光默默地注视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付出时是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生点头赞同)其实,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所要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所要忍受的委屈会更多,同学们现在正享受着这样的父爱,更要珍惜这样的父爱啊!
这是有教师经验参与的课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本例中,教者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契合文本主旨的情感氛围,并在学生的感染下融入其中,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从“儿子”和“父亲”两个不同角度叙述了自己对父爱的体验;然后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揭示了父爱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注了正能量,实现了师生共鸣共融共成长的教学追求。
篇10
关键词:语文;素质;能力;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57-01
1.自学能力素质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就曾以渡河的“桥”和“船”来形象地说明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课文的素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交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1.1 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各类文章的特点。中学现行《语文》教材,在各类文章夹杂在一起组合成单元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记叙文类文章,如散文、小说等,侧重描写人物、景物,间或抒情议论;说明文章如说明事物、事理、解说词、序言等,侧重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功用、成因、用途等;议论文类文章侧重发表意见、观点、主张,或讲道理,或摆事实,以理服人。通过单元比较式的总结,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不同类文章的不同特点,而且能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深化认识,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
1.2 教给学生文体知识,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白各类文章的“要素”。《语文》教材里编选了各类文体的阅读知识短文,它们比较精练地介绍了相关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在教按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课文时,就要采用“教给”这一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让学生快速自学这个单元,感受其特点。②让学生说出这个单元课文的总体特点和不同特点(学生由于“水平”不高,必然失误或说不出)。③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短文,并整理出阅读提纲(如小说的概念“三要素”等)。④教师讲析相关知识短文的“要素”(如谈谈《说明文》中“说明”的概念,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顺序”、“语言”等)让学生从“文体”的角度明白文体知识的关键(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等)。以后再学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就复习相关“要素”。这样,学生对各类文章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这“一类”文章就有了“理性”认识,为深入地、顺利地学习这“一类”文章打下基础。
1.3 教给自学方法。阅读小说,重点抓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人物着重弄清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方法两个方面;情节着重理清开端、发展、、结局的联络和层次;环境着重从场面描写,景物描写两方面入手。
学习散文,着重把握“两点”:①弄清“形”——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②理解“神”——线索,中心思想(线索又分为“物”、“理”、“情”)。
阅读说明文,侧重从理解特征,理清结构层次,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特点等方法入手。
学习议论文,一要弄清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正面论点、反面论点;二要分析论据——事实、道理、名句、警句等及其与论点关系;三要分析理解--论证的结构层次(总分、并列、递进、对照等);论证方法(例证、析理、对比、引用等);论证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
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等于给了“鱼网”、“猎枪”,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以上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2.思想道德素质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由于父母对其包办一切,致使他们依赖性很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苦也吃不了,遇到困难就退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不具备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可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
《老山界》一课就是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学习本文时先让学生找出经历的艰难险阻,基本上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登山的艰难险阻。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险。部队负载笨重,还有马匹,还有战士受伤,加上敌兵追击,形势非常急迫,夜里也非行军不可。另一方面是征途生活的艰难。行军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吃不饱,体力消耗大,一直忍饥挨饿。睡时只能露宿,山势陡险,山路又窄,路又不平,时已冬季寒冷刺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战士却胜利地翻过了老山界,真是艰苦卓绝。再告诉学生“老山界”只是时翻越的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还有过草地,过大渡河等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都被战士战胜了。是什么力量使战胜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呢?当然主要的是坚强的革命意志,然后提出问题:“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学生答后作小结,今天我们仍要学习当年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战胜它,这样才会取得成功。因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