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范文

时间:2023-03-28 21:5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绘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绘行业

篇1

见和应采取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测绘属性;地理信息行业;测绘“三定”;更名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legal basis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der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verlapping development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ivity industry of effects and the realit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not independent industry, is to get the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partments shall put forward to qualitative, orientation, position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partments should be the geographic spac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geographic space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the core of the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should to geographic space information industry to, had its name changed, it is time to mind, etc

Se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perti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Surveying and mapping "SanDing"; Changed its name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目前,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领域,可以说是大到世界各国,小到自然人,并且还在迅速拓展之中,具有极强的全方位辐射发展功能。构建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能否重视和保障地理空间信息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已不是单纯意义的科技和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我们测绘业面临的战略性选择和发展的机遇。

二、测绘业向地理空间信息发展有其必然性和法律依据

(一)基础测绘是构建地理空间信息框架的基础

构建“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数据必须来自全国统一的基础测绘成果。从信息化测绘角度看,建立国家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与“基础测绘活动”,具有统一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可以说,地理空间信息框架是基础测绘成果用于构建各“数字区域”和“数字中国”时的公益性平台。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与基础测绘成果一样,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保持现势性,才能满足全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及时集合、更新各地区、各行业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才能构成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数字区域”和“数字中国”。

(二)测绘部门应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测绘部门不是单纯意义的生产技术部门。测绘部门原本就处于全社会的基础性、公益性保障地位。因此,测绘部门在建管地理空间信息问题上的位置不同于各应用部门,必然没有部门利益来局限、阻碍地理空间信息的发展。反之,与其他公益性行业管理部门一样,具有公正性决策和服务的客观立场。但是,由于历史、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地理空间信息发展现状是:大家争先恐后地投资、引进、上马,在行动上各取所需,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在技术上难以兼容,在资金上重复投入,似乎还处于“跑马占荒”时期。但国家的资金在发展的旗帜下被部门利益和短期行为分割、流失,宏观发展前景就像过密的庄稼哪个也长不大,国家安全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本应发挥核心与作用的测绘部门却难以作为,面临尴尬的境地。这对国家发展地理空间信息行业,早日构建“数字中国”都极为不利。

(三)测绘向地理空间信息发展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这实际上是确认了测绘成果的本质属性是地理空间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法中所指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理解为是指由基础测绘成果统一构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

三、应重新认识测绘业的“三定"方案

(一)定性

简而言之:需要两点之间的距离、高度要测量,需要地区的全貌还得依测量的数据绘制成图或虚拟现实。由此可见“测绘”究竟是干什么的,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手段和过程的统称,而不是结果、目的和应发挥的实际功能、作用。将我们的行业称为“测绘”,实际上是个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的误解。但是,在测绘工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转变以前,我们若提出向地理空间信息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3S”技术,特别是在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测绘向地理空间信息转变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如果说基础测绘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那么构建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也同样就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

(二)定向

地理信息与工信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并不相同。应看到,属于信息范畴和与信息密切相关的部门何止地理空间信息一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与信息密不可分,如广电、新闻、邮政、气象、地震、建筑、林业、水利、文教……几乎全都行业都需要利用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收集、传播各种信息,难道都应纳入工信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吗?因此,我们不能因不够确切的广义部门名称而瞻前顾后,需要主动说清,以免作茧缚。长期以来,我们沿着传统测绘观念的老路走,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与行业的地位、作用却未呈正比发展。应当承认现实,走不通和越走越窄的路就不要硬闯,应反思或跳出来看看为什么。在大部制已重组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不能甩掉包袱,打破以“保庙”为出发点的思维和行为准则,科学确定前进大方向,抓住眼前发展地理空间信息的机遇,我们只有淡化狭隘的专业科技体系色彩,从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角度,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才能以发展公益性地理空间信息事业为核心!

许多事实说明:怨不得别人不重视测绘。你能参与保障卫星上天落地又能怎样?加大自我宣传力度也只是轰动一时。别人再同情、理解你,所给予你的帮助还是不可能超过你自身定位的限度。我们应从自身找找问题了,测绘的“死穴”就于:躲避在专业技术的窨井内自我陶醉。我国测绘业的观念和现状,就像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粮农一样,光知种粮,不知搞深加工,最多用粮酿点“小烧”,自足自乐,难以与时俱进,脱贫致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赵鹏;倪志伟;;地理信息系统中SDM和CBR的应用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篇2

关键词:城市测绘行业 发展状况 对策

一、城市测绘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随着信息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测绘进入了信息化测绘时代,很多行业也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到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行列。地理信息的生产也不例外,新兴的地理信息服务业:如汽车导航、手机导航等主导者都不是测绘专业,社会和市场需求催生了新的产业,专业交融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趋势,测绘单位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逐步丧失。城市测绘单位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城市测绘行业的基本状况

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10家城市勘测单位的抽样统计,90%以上的单位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中85%的城市勘测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为规划(建设)部门,在职职工中直接从事测绘专业工作的员工占61%。主要履行城乡规划测量和基础测绘生产与维护的两大职责,服务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但由于部分城市财政对测绘的投入相对比较少,一些测绘单位自身对基础测绘和基本建设的投入成本不能及时收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绘生产发展。

2、城市测绘行业的机制体制改革状况

城市测绘单位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在内部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开展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改善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机制上适应了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对城市测绘服务的需求,基本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但测绘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还比较滞后,测绘事业单位的具体性质确定问题还没有正式的文件政策出台,对单位的发展规划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阻碍城市测绘单位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城市测绘单位的整体素质有待增强

一是人员结构和意识离现代企业的要求尚有差距。城市测绘单位大都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的情况,虽然近十多年来各单位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整体结构仍不够合理,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城市测绘单位,人才年龄断层现象较严重。二是存在职能繁杂、管理不科学等弊病。由于城市测绘单位90%保留着事业单位的性质,长期以来,在“劳动用工、效益分配”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都沿袭了事业单位的一些特点和习惯,没有真正按现代企业进行管理。

2、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和公众对城市测绘认知度有限

近几年来,国家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利用神舟飞天、探月、重测世界第一高峰和中国历史名山的高程、与考古专业结合测量长城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大了对测绘的宣传力度,强化了国民对测绘先进技术的认识,提高了测绘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但对城市测绘行业发展缺乏及时有效的宣传,大部分的市民和市级领导对城市测绘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中宣传的身背仪器,手拿测杆,头带草帽翻山越岭的城市建设排头兵的形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最多就是了解我们生产的数字化地图,而对我们行业已掌握的计算机技术、CIS、CPS、RS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却知之甚少。因为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和公众对城市测绘的认知度有限。

三、城市测绘单位解决发展中一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要建立城市基础测绘委托机制,发挥测绘成果共享作用

由于城市基础测绘是国家基础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城市公益性产品,它的需求来源于政府对城市的宏观管理,而且大多成果属国家秘密,难以向社会提供需求。建议政府财政部门和政府采购部门进上步细化、规范政府采购的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基础测绘划分为服务类,可参照国家基础测绘实施办法,直接委托城市测绘单位来具体实施,政府拥有城市基础测绘成果的版权,这样更有利于成果的共享和最大限度地提供使用。

2、要切实转变观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社会发展和专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要重新认知“测绘”这个词语的含义,测绘应该分解为“测”和“绘”,即“测量与制图”,这在测绘的英文译法“SUR-VEYINC AND MAPPING”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测量”的内涵大家理解和发挥都非常到位,但对于“绘”的内涵与作用,我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绘”还停留在传统的地图、地形图和影像图的生产和制作上,很少把这些图提升到社会需求的一种最终产品上。因此,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拓宽服务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强综合型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培养和引进测绘、GIS、GRS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适当引进传媒、广告、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专业的人才,通过专业人才组合,把“技术活”与“艺术活”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深加工。二是要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创新产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数据资源,在生产传统地图、地形图和影像图产品的同时,将传统的影像图加工成市民喜欢的艺术品、收藏品;将数字城市中抽象的模型形象逼真地还原出来供楼盘进行推介;将现实的模型和规划方案制作成政府的招商文件和宣传片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等。使测绘中间产品变成终端产品,更好地服务政府和社会公众。 3、要把注重项目经营转变为重视长远的服务,保持长远利益的增长

城市测绘单位应及时调整经营的思路和策略,把注重项目经营转变为重视长远的服务,注重长远利益回报。以城市测绘应用系统的建设为例,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一个项目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自然想尽快回收资金。但由于应用系统的门槛过高,阻碍了许多潜在用户。城市测绘行业若能参照电信行业的做法,降低信息使用的门槛,将一次性购买费用转为付月租,可增加潜在的用户,使更多的人群能够使用我们生产的地理信息和产品,虽然单价降低了,但是用户增加了,能够保持长远利益的增长。经营思路的调整不仅不会降低项目的收益,还能提高市场和社会对产品的依赖程度,从而提高行业的社会地位。

4、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单位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特点;发展趋势

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仅河南省年开发建设面积就达到1.6亿平方米,开发投资额1500亿元,房屋设计、建造日益复杂多样;各地房管部门都把市场和权属登记管理做为行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正朝着“以图管房”的方向推进;日益完善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日渐增强,都要求房地产这种不可移动、长久耐用、价值巨大的特殊商品做好权属登记和管理工作,房产测绘做为基础,就对其正确性和基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房产测绘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一线城市房价已达每平方米数万元,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每平方米也已达万元左右,这样,商品房供购双方都高度关注房产测量结果,一个准确、公正、公开的房产测量体系对保护消费者利益、构建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房产测量结果作为房产管理部门的永久资料档案,是处理产权纠纷、进行市场交易的可靠依据。第三,房产测量结果是进行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资料。

二、房地产测绘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建立保障了房产测绘依法运行

2002年12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对从事测绘活动和进行测绘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2001年8月修改施行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对房地产测绘在房地产管理中的作用做了界定;2000年《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明确了房产测量的目的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的资料,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范围及精度要求,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施行使房产测绘市场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房产测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1992年全国范围内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到1998年全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房屋已经商品化,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对房地产测绘提出更高要求

(一)房地产测绘需及时进行修测补测。随着房屋建筑规格品种日趋多样化,以及市场行为所带来的产权、结构变化,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土地、房屋变更,应及时对房产变化进行修测补测。每个修测补测周期应在3-5年,以保证房地产测绘成果和现状保持一致。

(二)房地产测绘从业人员既要懂测绘,更要懂房地产。房管的测绘的另一要求,就是从业人员一方面要熟练的掌握测绘技术;另一方面要掌握房地产的业务知识,要熟练掌握房地产相关业务法律法规,以保护当事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房地产测绘科学技术变化

房地产测绘主要是运用专业仪器和测绘技术,来测定房屋面积的专业活动。基本内容有:平面控制测量、要素测量、房产分幅图、分丘图、分户图绘制、面积测算、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房地产测绘的比例尺相对较大,分丘图多为1:500,分户图多为1:200。房产面积测算主要采用几何图形法计算。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办公水平的提升,房地产测绘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测绘设配和测绘手段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变革:从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操作,从过去的皮尺、经纬仪、平板仪、钢尺到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平板仪、GPS定位仪等。

(二)成图方法正从过去的模拟成图模式(图纸作业)到数字化成图模式(屏幕作业)图的载体由纸、聚酯薄膜到磁盘、光盘。

篇4

【关键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绘图;技巧

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工程上对于测绘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那么相对应的工程测量技术也就随之不断提高,相关联的测量仪器也在改良中。从过去的精度较低的普通测量设备到现在精度高的电子设备;传统手工绘图也转变为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地形图的绘制,这些都是不断提高测绘的技术,降低了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目前是最主要的测绘内容,同时也是最常见的需求,凡是在绘图方面想有所发展的人员,都是先要学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中一些常见技巧,本文将做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努力提高国内在这方面的测绘水平的提升。

1.地物测绘技巧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中,对于河流和湖泊、建筑物和道路以及其它一些物体的测量是最为常见的内容。而要对这些物体做到精确测量,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道路以及建筑物的轮廓线最好是用极坐标法进行测定;第二,在道路测绘的过程中,其所需要选择的特征点大多都是在道路的转折处;第三,湖泊以及河流的轮廓测绘,一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角度交会法;第四,在对于主要物体测量完毕后,不能够遗漏一些隐藏在地形中建筑物群内的次要地物,对于这些地物的测量一般都是采用距离交会法以及极坐标法。

2.细致测图技巧

因为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中,并不仅仅只是对于大型物体或者地貌进行测绘,而是对其中所有内容进行测绘工作,那么在重点的地貌以及地物全部测绘结束后,就需要对于其中的细节之处进行测绘。但在进行细部测绘的过程中,其中大多数都是与确定的控制点所在的位置太远,要么就是周围没有可以选择的控制点。以下对于这类地物的测绘技巧进行解析

2.1对于测站点看不见的物体轮廓测绘技巧

细部测绘中,大多数都是一些被遮挡的背后地物轮廓点,这些就包括房屋角点等。这类地物的测量就依靠跑尺人员丈量某一个目前已经测量完毕的点以及需要测定点之间的水平长度,还有已测点与待测点之间的连线方位同经过已测点的另外一个已测方位之间所加的角度,这个角度大多都是90度。完成之前的步骤后,就需要按照所定的比例常数,对于图上的夹角以及水平长度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将这个点标示在图上。

2.2部分道路转折点的测绘技巧

大部分的道路都能在之前测量,但是存在着部分道路本身转弯较大而且在大比例尺测绘中,比例尺过大,将会导致两个地物点之间无法精确的测量出其本身的轮廓,此时就只需要对于多个地物点进行选择,将这些点作为轮廓的转折点测量即可。

3.内业绘图的技巧

3.1测量控制点的规范

测量控制点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是工程测量以及测制地形的相关依据。这就需要在图上严格精确的表示,而且当测量控制点与一些地物相互重合的时候,以及地物按照比例用平面图形进行表示的时候,同时平面图形内部能够对于控制点的符号完全容纳的时候,就必须在平面图形内部将控制点的符号在其所在的真实位置进行绘制。不过与之对应的地物说明符号则可以不用绘制,但对于其点号以及点名就必须标注,其中还包括地物的名称。如果绘制的是完全独立的地物符号,那么控制点符号就可以相对应的省略忽视。除了对于点名需要标注意外,对于测量控制点的类别也是需要标注。

3.2等高线需要区分

在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内业绘图过程中,对于等高线,如果遇到坎、冲沟、沟、陡岸之类的情况,就必须将其进行区分标识。等高线的勾绘,大体上一般分为单根等高线的勾绘以及多根登高线的勾绘。对于多根等高线在进行勾绘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其实际地形区域所形成的原始状态勾绘,这类区域包括盆地、山脊、山坡、山谷、山顶等。对于沟边的等高线,其又分为人工形成的沟边以及全自然所形成的沟边,对于这类情况也需要注意。至于坎的内业处理则需要对于其独立的地物开展操作,如果等高线断在坎边,那么坎底就需要当做自然等高线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3.3常见绘图地物处理技巧

3.3.1房屋及围墙

对于围墙以及房屋等此类物体高出了地表建筑物时,或者直接在斜坡或者陡坎上进行建造的建筑物,必须要按照正确的位置进行绘图,如果陡坎在绘制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确的绘图,则可以移动0.2mm对其进行表示。

3.3.2水涯线重合的情况

当水涯线与陡坎之间相互重合,那么可以使用陡坎的边线进行绘制,用其将水涯线代替。可是水涯线是与坡脚重合的话,就不能使用坡脚的边线进行代替,而应该仍然在坡脚上将水涯线完全绘制出来。

3.3.3双线道路重合的情况

当双线道路与高出地表的建筑物边线相互重合时,这类高出地表的建筑物包括房屋、围墙等,那么可以使用此建筑物的边线将道路边线进行替换,同时在建筑物的接头处与道路边线之间应该相互隔开0.2mm。

3.4绘图顺序

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其标准的绘制顺序应该为:第一,将各个控制点进行绘制;第二,将线状地物重点绘制出,这些线状地物则包括道路、河流、房屋、湖泊等,这样能够先将一个大致的地形图轮廓绘制出;第三,将管线设备、独立地物以及一些植被进行绘制;第四,将单个同类地物全部一次性绘制出。

3.5线型规范化

将全部的地形地貌绘制完成并且编辑处理后,对于整个图面的地形美观不能忽视,这就要对于整个图面的状况进行相关的处理。所有图框线条都是需要使用加粗的粗实线,道路需要使用中实线,建筑物需要使用粗实线。所有常见的地物都必须按照国际统一的地物符号进行绘制,保证地形图的泛用性。

结束语:

在日常的测绘工作中,最终到底使用何种测绘方式将需要的地形图进行绘制,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地物特征点的选择是否正确是能够提高测绘的效率以及成图的质量中的关键所在。对于施工,测绘出的地形图精确与否将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测绘时,需要采用正确的测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这既是保障了测绘的质量,不对施工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保障了效率。所以,本文中提到的相关技巧是对于提高效率以及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玲霞,孙东永.大比例尺地形图外业测量与内业绘图技巧[J].电子世界,2013,(3):111-112.

[2]陈振虎.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J].地球,2013,(11):136-136,167.

[3]丁建伟,于铁军,于亚杰等.浅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工期、质量、效益的管控[J].地球,2014,(9):254-255.

[4]李龙星.工程测量中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运用探讨[J].大科技,2014,(13):251-252.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s the backgroun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By taking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of Oxbridge College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in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double" teachers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raining etc.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progra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关键词:测绘工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Key words: Surveying Engineering;independent college;applied talent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56-03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是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创新[1]。近年来,开设测绘类专业的独立学院逐渐增多,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认可,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国就业结构型矛盾突出,解决的重点是培养能够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能力。独立学院的民营机制使独立学院从成立之初起,就植入了面向市场的“基因”,因此它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去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

另外通过对测绘行业的调查,发现测绘单位对本科层次的就业者普遍评价为“眼高手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为,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吃苦耐劳,但后续发展困难,普遍存在理论功底不足。从这一情况可知,现在的普通高校习惯于“学术性”人才培养,而且普遍以学校升格为“研究型大学”为追求,相对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高专则偏重于实践训练,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中间的层次是人才需求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这正是我国独立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所在。

目前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但针对于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常态的有效研究较少见。

津桥学院是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作为云南省独立院校中唯一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院校,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建立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掌握基本原理,又具有很强实操能力的学生。本文结合学院的实践,对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当前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而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又达不到母体水平,造成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经过总结,主要问题是:①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以母体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重基础”“宽口径”为目标;②课程设置不合理,沿用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课程设置陈旧,重理论轻实践;③评价方式单一,普遍还以卷面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难以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色;④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轻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实践学时数量少,实践质量差;⑤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教师基本以年轻专职教师、母体学校教师及外聘离退休教师为主,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⑥创新创业重视度不够,一味认为独立学院学生成绩差,忽略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 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培养目标定位

首先,既然在定位上要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津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建立之初,就确定既要坚持本科学业基本标准和相对完整的培养周期,又要发挥高职高专在专业应用教育上的优势。要与普通本科“重基础”,“宽口径”相区别,但又要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涵盖通识教育、基本技能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及综合职业能力教育的全方位培养[3]。其次要坚持适当错位、差异发展。必须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才能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发展。将本科生的教育分为四阶段[4],制定逐层递进的“阶梯式”培养目标,完成四个能力层次的培养:

一年级本科生以通识教育为主,主要进行基础课、综合试验、假期社会调查等的学习训练。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数量上基本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当,但在学习质量上适当降低要求,对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适当拔高培养,为考研做准备。

二年级本科生以基本技能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的通用基础技能,如仪器操作技能、数据成图等。开设《测量学》、《测量平差》、《数字化测图》等专业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学时量大,配以大量的实验和实习,学科竞赛等,强化学生主要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年级本科生以专业能力教育为主,即专业领域内某一岗位必需的单项专业能力,如数字测图能力、GPS测图能力等。开设《GP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与行业应用联系较多的专业课程及课程实验实习,适当给学生提供校外实践锻炼机会。

四年级本科生以综合职业能力教育为主,即能胜任本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必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等。安排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训练,以“导师制”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生产、科研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2.2 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对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全面认识和调研,听取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意见,结合专业与教学特点、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状况,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深入研究,总结优点,发现问题,深化改革。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培养方案相比,基本保留主干专业课程,对部分课程的前后顺序适当调整,以符合培养的规律;删减《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重复交叉、陈旧过时的课程;增设《测绘软件》、《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等反映专业最新发展技术的课程;增加《控制测量》、《GPS》、《遥感》等课程的实践学时;增设《工程建设监理》、《地价评估》等可以扩大就业面的选修课程。

2.3 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独立学院的生源虽然学习成绩有差距,但这些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新创造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考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测绘专业的各门主要专业理论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卷面笔试、调查报告、课堂辩论、论文、上机实操、PPT报告考查等;在课程的实验实习考核方面,对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做出较高要求,对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考核;在专业实习中,除了学生实习报告成绩外,占有评价重要份额的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表现。随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实践课程是知识和思维向能力转换的过程和方式[5]。津桥学院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位置,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5.6%,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

①制定了完善的实践环节。逐步构建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有机结合的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②实践体系规范化,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制定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明确各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规范、要求、实施进度、质量监控、效果评价等。

③加强实践基地建设[6],把测绘工程实验室、实训基地作为学校基本建设的重点加以建设,不断加强和改善实习、实训条件。通过长期建设,一共建成校内外课程实习基地3个,其中江川测绘实习基地有各类控制点100多个,控制面积达15平方公里,可以完成专业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GPS、数字化测图等实习。

④建立校企合作机制[7]。要树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积极拓宽实践性教学渠道,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采用“校企交融互兼互聘”模式[8],使得学生能真正接触到本地高水平测绘工程企业和高水平的测绘工程师,掌握实用的测绘技能,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福建地质测绘院、中海达、南方公司、云南省绘纬测绘公司等许多生产和科研单位合作,由他们提供任务和场所,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来共同培养人才。

2.5 “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

以“双师型”素质为要求[9],构建培养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表2)

2.6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在测绘第一线的人员,要使用各种先进的测绘仪器,面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要具有一定地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此外大学作为知识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之一,必须要树立一定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发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并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奖励科技发明制作和公开发表作品;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学院设有专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实验室免费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研究;设立创业孵化区,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辅导。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津桥学院在教育培养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成绩优异,完成三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考研率达到6%,就业率达到99%,创业率5%,毕业学生分布于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得到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但是探索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细致地研究和实践工作,以上的一些成果还存在片面性,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只要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经过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建立并逐步完善独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海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19.

[2]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19.

[3]王以功,邵洪强,朱学军.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62-64.

[4]林卉,赵长胜,梁亮,等.创新型测绘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5(10):130-132.

[5]艾明耀,胡庆武,潘励.卓越GIS工程师能力培养体系探索[J].测绘通报,2016(1):142-145.

[6]吕伟才,张二钢.探讨测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9):30-32.

[7]王永志,潘红伟,刘小生,等.卓越测绘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改革与优化[J].测绘通报,2015(11):122-124.

篇6

关键词:策略性CSR;企业财务绩效;两阶段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3-05-16

作者简介:孙福兵(1981-),男,浙江温岭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创新与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CG069。 一、引言

传统的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分析,绝大多数可归于对外部性的分析,用庇古发明的社会边际条件与私人边际条件的分离来分析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类传统的模型存在两个缺陷:其一,把整个企业当成一个“黑匣子”来看待,把CSR当成是静态的外生性问题来处理;其二,由于是对整个企业作成本-收益分析,就不能分离出来企业里面的诸多行为人对CSR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关于CSR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文献大多是基于案例研究和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

在众多实证研究文章中,关于CSR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性的结论莫衷一是,认为存在正向、负向和中性的都有。比如早期的实证研究,Aupperle,Carroll和Hatfield(1985)将CSR指数(an overall Firm-Level Index of CSR)与企业利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基本上呈中性水平;McGuire,Sundgren和Schneeweis(1988)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却是:CSR跟企业绩效的关系取决于要考察的时间,前几年的绩效比接下来几年的绩效跟CSR的关系要更加紧密一点,且这种关系是正向的;Margolis和Walsh(2001)对80个企业案例的研究表明,53%的企业财务业绩与企业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呈正相关,24%没有关系,5%呈负相关,而19%则有混合的结果①。李正(2006)以中国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CSR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认为从短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其价值越低,但从长期看,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企业价值;而王晓巍等(2011)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却显示企业承担的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以上研究之所以有三种不同结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由于CSR难以正确量化。CSR的计量在国外有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声誉指数法是指向被调查人(例如,MBA学生或公司员工)发放问卷,考察他们对不同公司的评价;内容分析法则是对企业的文件或者报告进行内容分析,按照企业文件中披露的CSR活动的字数、行数、页数或者按照企业从事CSR活动的小类进行指数赋值等来进行评价。这两种计量方法明显带有主观性,而且都是在某一时点上个人的评价,但企业经营业绩如利润增长、投资回报、股票市场表现等则是流量指标,每年都有变化。另外,CSR从企业角度而言是一种投入(用G表示),但也会由此增加产出(用P′Q′表示)。比如,由于CSR成功实施将增加企业的声誉,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购买及消费意愿,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与利润。所以,CSR成为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一个内生变量。但企业实施CSR究竟是否会增加企业的利润,还得看(P′Q′-G)究竟大于、小于还是等于零?既然三种可能都存在,CSR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也完全存在三种结果的可能。

总第437期

孙福兵:策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

····

商 业 研 究

2013/09 二、策略性CSR

正因为企业实施CSR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对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均存在不同看法。直到20世纪70年代,实业界才开始逐渐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并重新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这一传统观点。之后,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新经济时代,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被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要求和对待,并且其内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纵观企业界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漠视社会责任现象到现如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转变,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首先,从外部环境影响来看,导致这种转变的一个强有力的刺激和推动力是企业为了避免昂贵的法律诉讼或不良公众形象对企业信誉和形象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水俣病等四大公害以及对老人、儿童危害极大的光化学烟雾、引起哮喘的汽车废气等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对企业的责难,企业的社会责任论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煤炭、石油等的大量使用以及森林植被的破坏性砍伐等造成的全球气温骤升,加上工业废水和工业废物对水和土壤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民众对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福利待遇、消费者权益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各国政府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各种法律用以保护雇员和消费者的权益,一旦企业在这些方面出现违规或者违法行为,立即会遭到来自社会和媒体的猛烈抨击甚至承担法律责任,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和战略发展。正因如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由原来的被动选择转变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和主动行为。

其次,从内部驱动因素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竞争能力和实现战略发展的内在需要。有证据显示,如果一个品牌与道德行为相联系,其品牌价值就会大幅度地上升,如国内凉茶领导品牌加多宝集团在汶川和玉树两次大地震赈灾晚会上的慷慨解囊,不仅为其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而且使它的品牌价值和企业销售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另外,人们更乐意在一家他们看来是讲道德的企业工作。与之相反,在这个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代,当一家企业的行为被证明是严重违背社会责任时,无论是市场还是公众都将对其给予严厉的惩罚,如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英国石油公司和汀江污染事故中的紫金矿业等,其股价和市值都在随后出现大幅下挫。越来越多的案例与实践证明,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能够赢得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同和信心,而这一结果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始终合乎道德地从事经营活动,时刻关注和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争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履行社会责任。哈佛商学院Michael Poter强调指出:“在一个社会和环境意识都较强的世界,企业在这些领域承担责任本身就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②。

然而,企业履行CSR并非无原则、无节制地包揽额外义务,而应该是基于收益成本分析上的一种管理策略。从短期来看,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业绩和利润,而讲求社会责任却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影响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由于履行CSR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和效益却有可能大大超出短期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企业主动追求和履行CSR是环境变化条件下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和不断提升竞争能力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增强经营能力而服务的。所以,尽管履行社会责任在以往人们看作一个额外付出,现在却被企业成功地发展成经营策略,这就是所谓的“策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trategic CSR)。Baron(2001,2006)把策略性CSR定义为:用于增加利润或者企业市场价值而实施的CSR行为。对企业家而言,既然CSR被当做一种经营之道,其最终目标仍在盈利而不完全出于利他主义的纯粹付出,那么这种CSR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用于CSR的最优支出水平是多少?为了进一步证明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分析模型,将CSR内生化,用动态方法分析CSR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三、两阶段分析模型

(一)投资者行为分析

本模型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投资者(股东)的行为分析和策略性CSR的经营效应分析。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假设利润最大化企业和CSR企业③是同时存在的,以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CSR,这部分的理论基础是弗里德曼(Fridman)等提倡的“股东利益至上论”。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从策略性CSR行为来分析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这部分的理论基础是弗里曼(Freeman)等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这个两阶段模型中,我们先作以下五个假设:(1)两类企业的利润相同;(2)信息是充分且完备的;(3)企业的CSR是通过拿出一部分利润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体现的;(4)行为人是同质的,除了他们对企业的CSR有不同的偏好;(5)企业绩效或者说企业市值是用企业的上市股价来表述的。

假设(1)的经济学含义是指两类企业原有的营利能力是相同的,只有在这个同样的起点上,我们才能分析CSR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假设(2)其实是在说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运行良好的,即投资者充分掌握了企业的信息,这是理性人选择的必要条件;假设(3)、(4)、(5)都是为了简化模型而设定的。假设(3)告诉我们,CSR的实施是把原本分给股东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用于提供公共品。由于是把股东的钱以CSR的名义给花掉了,因此每个投资者(股东)对企业CSR的偏好程度都是不同的,这种偏好的不同直接就会影响到他们选择投资CSR企业还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决策;另外,由于信息是完备的,因此股东对CSR的偏好程度也会直接反映到企业的股价上来。

假设投资者的初始财富是ω(给投资者带来的效用也为ω),另外分别用K1、K2来表示购买PM企业(第一类企业)与CSR企业(第二类企业)股票的数量,两类企业的股价分别是P1和P2。

在这个两阶段模型中,C1表示的是投资者在第一阶段时的净收益,其对投资者的效用用uc1表示;C2表示的是第二阶段时的净收益,其对投资者的效用用uc2表示。u(c1,c2)代表的是投资者在两阶段所得效用的总和,用公式(1)表示;其中R表示第二个阶段的贴现率,l是CSR企业用于从事社会事业的利润比例,π是两类企业的每股利润,ψ是私人对社会的捐赠。投资者在第一阶段捐赠,但收益表现在第二阶段,因此在第一个阶段的收益就表现为公式(2)。在本模型中,对社会一个单位的捐赠相应表现为私人一个单位的心理效用,因此第二个阶段的效用用公式(3)表示,包括四个部分:CSR企业由于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者带来心理效用;私人对社会的捐赠ψ;购买两个企业股份带来的投资回报。

θ是个人对企业捐赠的偏好程度,我们也可理解为,投资者因为企业履行了CSR而从中得到的边际心理满足程度;由于个人对通过自己捐赠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通常要高于通过企业捐赠。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把私人捐赠的偏好程度单位化为1,这样,θ∈[0,1]。

此处的θ*是投资者的无差异偏好(具有这种偏好的投资者在个人捐赠和企业CSR捐赠这两种方式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一样的)。(6)式是PM企业与CSR企业的股价之差,因此可看成是实施CSR的成本。很明显,这个差距取决于行为人对CSR的无差异偏好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命题一:CSR的成本取决于行为人的偏好,但此成本却不是由行为人来承担的。

由式(5)可知,CSR企业的股价跟投资者的偏好是成正比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投资者对CSR的偏好降低时,此类企业的股价就随之下降,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购买CSR企业的股票。在均衡(无差异)状态下,价格的下降程度刚好可以弥补偏好的降低(无差异偏好),使投资者在购买CSR企业或者PM企业股票带来的效用上是无差异的。

(二)策略性CSR分析

以上就是对Navarro模型的一个简化求解过程,从上式G*的表达式可以直观地看出:要想激励企业把一定利润比例(G)投入到CSR中去,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P>MC。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是P=MC,在具有垄断力量的市场中才有P>MC的定价能力。这就意味着,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对企业来说最优的策略就是不做任何CSR投资,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无风险的套利过程。只有当政府对CSR企业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社会公共基金的介入,会使CSR企业在各自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即满足了P>MC这个必要条件,企业才会选择最优的CSR投入量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由于Navarro仅考虑到策略性CSR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对投资者个人行为的作用。为此,本文重新设定一个ρ来表示策略性CSR④。另外,我们还设定χ表示那些θ>θ*的投资者对策略性CSR的边际评价(假设χ不变)。由Baron对策略性CSR的定义可知,企业利润π(ρ)是ρ的严格单调递增函数;另外为了得到内点解,还假设π(ρ)是严格凸的,在ρ=ρ*点取得最大值。此时,典型行为人的第二阶段的“消费”量变成下式:

命题三:如果投资者不能从企业的策略性CSR行为本身获得效用(χ=0),那么企业就会利用策略性CSR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χ>0,企业的策略性CSR就不是用来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了。

对此的经济学解释就是:策略性CSR会有两个效应,其一是市场效应(Market effect),就是π(ρ*)会随着ρ的增加而增加;其二是私人效应(Private effect),那些θ>*的投资者会因为策略性CSR行为本身可以给自己带来效用。χ=0表示只剩下市场效应,那么企业的策略性CSR就只是用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反之,当χ>0时,同时具有两个效应了,策略性CSR就会偏离利润最大化或者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命题四:如果一开始投资者从企业的CSR带来的社会公共品中只能得到较低的效用水平(θ*比较低),那么随着θ的提高,策略性CSR行为会逐渐增加;但如果一开始投资者的效用水平就很高的话(θ*比较高),就不存在着策略性CSR行为了。

命题四其实是在说策略性CSR行为的边际收益与机会成本的问题。在低效用的水平基础上,由于策略性CSR行为带给的私人效应可以带来比较大的边际收益,而这反过来又会提升企业的股价,因此此类行为会逐渐增加;而如果一开始就处于一个高效用水平,那么要在边际上增加他们的效用(通过策略性CSR行为来实施),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了,而太过偏离这个目标就会失去了策略性CSR实施的初衷,在得不偿失的情况下,就不会存在策略性CSR行为了。

四、理论总结

以上两阶段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四个命题,而其中一个核心结论即:CSR企业的财务业绩k*2(θ)p*2与企业用于CSR的投入成正比。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企业家认识到,CSR是企业不断提升其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手段,所以Barro提出策略性CSR的说法;而另一方面,策略性CSR的存在(ρ*)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因而,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实施和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回报。当然,从短期来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投入而降低企业的价值,但是众多理论与事实已经证明,从长远来看,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对其长期财务绩效与市场价值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而且有利于塑造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并赢得社会与公众的信任,从而最终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① 但批评者提出质疑,认为企业良好的财务表现才有可能良好的社会表现。这就导致CSR与经营业绩之间,孰因孰果,难以确定。这也是已有的研究所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

② 转引自Moon,Chris and Clive Bonny et al.Business Ethics:Facing up to the Issue,Lodon,Profile Books Ltd,2001:99.

③ 我们把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关注CSR的传统企业,我们简称利润最大化企业(Profit-Maximization,简称PM);另一类除了对企业利润的追求以外,还积极参与社会事业,为简便起见,我们称之为CSR企业。

④ ρ与l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前面的投资者行为分析中, l是一个自变量,是用来说明 CSR 投入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一个 CSR 对企业绩效的被动变量。但ρ这个策略性 CSR 的投入水平却是一个内生的变量,是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实施的最优的策略性 CSR 水平,是一个内生化的,主动的变量。

参考文献:

[1] Aupperle,K. E.,A. B. Carroll and J.D. Hatfield.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2):466-463.

[2] Baron,David P. Private Politic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ated Strategy[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1,10:7-45.

[3] McGuire,J. B.,A. Sundgren and Schneeweis.Corporation of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4):854-872.

[4] Navarro,Peter. Why Do Corporations Give to Charity? 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8,61(1):65-93.

[5] Margolis,J. D. and J. P. Walsh. Social enterprise seties-Misery loves companies,Whither social initiatives by business?[J].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Series,2001,19:1-58.

[6] Milton Fri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ss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September,1970,13.

[7] Baron,David P.Business and Its Environment,5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2006.

[8] Harrison,J.S.,and R.E. Freeman.Stakeholders,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5):497-485.

[9]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篇7

选题要深

要搞好选题策划,需要深入地挖掘、反复地提炼,这样才能淘出选题的金子。

首先,要深入行业工作 深入研究本行业工作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发现行业工作中的创新点、闪光点、特色点,深入把握行业工作规律,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工作的要求。

其次, 要深入了解行业工作所涉及的社会人群 如一些产业类行业报不仅要了解行业企业,还要了解

行业消费者。作为人事人才类报纸,除了深入了解人事人才工作外,还要深入了解作为矛盾另一方面的人才。要深入了解人才的特点和状况,把握人才成长规律。要深入了解人才的需求,把握人才心中的需要,回答人才心中的问题。

再次,深度需要积累 我们的选题策划和宣传报道要站在报纸已有的宣传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注意从报纸相关内容中寻找选题线索。如从信息中找报道的选题,从报道中找研究的选题,从这期的报道中找下期报道的选题。这样,各类文章、各个栏目、各个版面、每期报纸之间、各个编辑之间,互为基础,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链条和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使我们做过的工作都成为我们的积累,成为我们的资源和资本。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只有不断积累,我们才能比别人做得专、做得深。

选题要广

事物的高度有赖于一定的广度。为行业工作服务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系统内,而需要有广阔的社会视角。放眼社会看工作,工作才有大思路,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行业报的任务就是要帮助行业工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们要树立大行业的观念,放眼社会,广泛地策划选题,增强行业报的社会性。

行业报是行业工作者的千里眼、顺风耳,要广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工作的要求和影响,使报纸成为政府部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广泛聚纳民智的思想库,让社会丰富、启迪、滋养行业工作。一颗大树,长得越大,其根向地下延伸的范围越广。只有深深地根植社会的大地,行业报才会成为立足行业、辐射社会的大报。

社会性也是增强报纸可读性和社会关注度、影响力的需要。我们要成为社会上对有关行业领域报道最全面、最深入的媒体。对社会关注和应该关注、可能关注的重要问题,不应该有遗漏、空白、盲点,否则就是我们做得不到位。

除了社会视角外, 还要有国际的、全球的、世界的眼光。要关注、把握国际上有关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动向,介绍国际的规则、理念和经验,同时把我们的工作放在全球的背景下考虑,这样才能发现我们的特色、长处和差距,明确我们的努力方向、发展方向。

选题要新

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时效性 要建立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根据有关新闻事件和线索,快速策划确定选题并尽快加以实施。对于事件性报道,要有较强的时效性;要善于寻找新闻由头,使原本时效性不强的常规性选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借奥运之机宣传体育人才,借嫦娥工程宣传航天人才等。

二是前瞻性 前瞻性有赖于时效性。我们在选题策划中要紧跟行业工作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传播前沿知识、研究前沿问题、关注前沿动向,包括理论前沿、工作前沿、社会前沿、时代前沿,引领读者置身前沿,给读者以前沿的冲击力。

三是创新性 在现代信息社会,很难有独家新闻,但可以有独到的策划。新闻竞争主要是策划的竞争。选题要有新意,立意要新,捕捉新现象,发现新问题,要有新的题材、新的角度、新的进展、新的内容。对原来做过的报道,要温故而知新,挖掘出新的内容,报道出新的意义。对于大家都做的选题,要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方式深入挖掘,对有关资料信息独到地整合利用,在这方面要比别人做得更独到、更深入。在选题策划中我们要处理好计划性和时效性的关系。报纸的周期短,选题策划一定要有前瞻性,事先策划好、准备好,才能及时做好有关的宣传报道。但报纸又有很强的时效性,不是所有选题都能事先提前策划的,要根据形势变化对选题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选题要活

“活”指选题形式要灵活多样。目前行业报宣传报道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以工作经验报道为主,而对人的报道、对事件经历的报道少,静态报道多,动态报道少。这是影响报纸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通过选题策划增强报纸的可读性。选题策划不仅是选题内容策划,也包括选题形式策划。要通过选题策划促进报道形式创新,达到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如要多一些故事性、事件性、案例性、调查性报道选题,挖掘报道一些行业领域中的故事、事件,要把经验做法的报道故事化、事件化、动态化,通过这些故事、事件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介绍方法,这样既增强了可读性,又增强了指导性和实用性。

选题策划方法

1.逐步定点 选题策划实质是确定宣传报道的具体点,是做定点的工作。要定好点,需要先明确选题策划的大的方向、范围,然后一步步缩小范围,逐步定点。有的版面和栏目的选题策划是方向性、范围性策划,不一定明确具体的选题,如《报刊撷英》栏目,没法明确具体的选题,但在编辑中重点关注哪些题材的文章,一期文摘由哪些方面内容构成是可以策划的,从而使文摘编辑工作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2.注重导向 要使我们的宣传报道围绕行业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需要我们以问题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选题策划。为此,要先梳理主要工作领域、环节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策划有关选题。

3.合理布局 要根据版面、栏目的定位和宣传报道的目标任务,对选题策划进行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使选题形成合理的结构。如哪方面的选题要有几个,在突出宣传重点的同时,防止内容单一,对其他重要领域没有大的遗漏。选题结构要考虑读者结构和读者需求结构,在满足重点读者重点需求的同时,使各方面读者的需求都得到适当的满足。

4.巧妙组合 在横向上进行组合式策划,加强选题之间的组合和栏目、版面之间的呼应,如一个版面内围绕一个大选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策划出若干子选题,相关栏目和版面也可围绕一个主题策划相应的选题,相互呼应、配合,形成联动效应;在纵向上,对于有些重大报道主题,进行系列性选题策划。报纸周期短、频率快,通过一系列连续性选题,形成宣传报道声势和影响,也有利于形成报纸的特色。

5.大题小做 大事要化小,大题要小做,不然就很难做好。要善于将重大的政治性主题转化为可读性强、新闻性强的具体选题。为此,要深入学习领会有关精神,将其与社会关注、读者需要结合起来,增强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大题小做是从上到下,从工作到社会,由面到点的策划过程。

6.小题大做 要善于从一些个别的具体事例中,发现其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将其引申、扩大、提升,策划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选题。小题大做是从下到上,从点到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策划过程。

7.把握时机 选题既有时效性,也有时机问题。在宣传报道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借势借力。善于把握时机,可以使原来比较敏感、不太好操作的题材具有可操作性,使时效性不强的东西具有时效性,甚至使旧闻、历史成为新闻,如对改革开放30年的盘点,一些纪念性活动等。选题策划要把握好时机,平时做好准备,在最佳时机推出有关选题。

8.化消极为积极 行业报常常需要为了配合发行和广告经营而进行一些宣传报道,而这些文章往往质量不高。为此,需要我们加强对有关宣传报道的策划,挖掘亮点,突出特色,积极主动、高质量地配合宣传报道。

9.处处留心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选题。要善于从各类媒体新闻报道中寻找选题线索,像雷达一样有高度新闻敏感性;从领导讲话、政策法规中找选题,深入学习领会讲话和文件精神,从中发现新目标、新要求、新动向,将其作为选题策划的依据;从与专家、行业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中找选题,从读者需求中寻找选题;来稿也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多数稿件可能用不了,但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和启发。

篇8

今年“两会”上,与包装相关的话题再次引发两会代表的极大关注,本刊记者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整理。记者发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购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而快递包装成为包装行业及快递业的“热点”+“痛点”。除此之外,代表们还就食品包装材料、包装物的资源回收替代以及我国制造业现状等问题,为包装行业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从代表们的建言献策中我们不难看出发展绿色包装的有益信号,值得包装行业企业深刻挖掘和思考。

四大热点关注包装行业

建言一:

快递包装 包装废弃物体积占比达50%

人大代表徐秋芳指出,目前快递业日均产生的废弃包装达千万件,每年使用的包装胶带纸连接起来能够绕地球200多圈。按照国家邮政局给出的201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约92亿件核算,意味着包装费用超过10亿元。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物价值达4000亿元,网购包装废弃物也在其中占据大量比重。

献策:

人大代表徐秋芳:网购包装需尽快规范化

中国是世界上过度包装情况较严重的国家,网购包装造成的浪费令人担忧。建议尽快研究出台网购行业货物包装的技术规范。在制定技术规范时要体现“分类包装、分类计费”原则,根据商品属性分成3个―4个易碎等级,标以不同颜色,且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分拣和装卸时区别对待。同时,不仅要考虑避免过度包装,而且还要提高包装箱或袋的重复利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设计和生产可多次使用的规范包装箱或包装袋。

政协委员骆月珍:从源头制止有害快递包装

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尽快出台网购行业货物包装条例,拟定过度包装、绿色包装标准,设立过度包装公众举报热线,超过一定数量征收包装税,以经济杠杆来调控快递过度包装。其次,包装袋要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有害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提高过度包装的成本,向快递经营者和商家收取垃圾处理费。最后,在快递公司提供的包装袋上印上二维码,有关部门抽检其是否环保,若不合格,可通过二维码追踪快递公司令其整改,否则给予处罚。

政协委员徐小岩:加强对网购包装的回收利用

目前网购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废弃包装用品,政府应出台措施促进网购包装的回收利用,减少包装垃圾。网购的快速发展导致每天产生大量的废弃包装盒、包装袋,如果回收利用跟不上,就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网购包装的回收利用。

建言二:

食品包材 我国食品包材90%为传统材料,国外90%为新材料

政协委员郭瑞林指出,当前我国的食品包装标准相对滞后,90%的食品包装仍使用传统复合材料,而发达国家90%的食品包装采用高阻隔、低透氧率、安全清洁的包装新材料。这也是我国食品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瓶颈。

献策:

政协委员郭瑞林: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的药品生产标准十分严格,而食品生产管理相对来说有些粗放,食品和药品的审核应该按照严格标准来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应从源头上建立全链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食品包装的标准修订,是从包装角度保障食品的安全。

政协委员何伟:食品包装需要革命

“没有安全的食品包装,就不可能有安全的食品”。在我国食品行业应大力发展并大量采用多层共挤阻隔膜包装,其优势在于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食物的浪费;降低食品中防腐剂的添加,使食品中的有害残留大幅度减少;能够满足食品包装的三种形式(真空包装、气调包装、隔氧包装)的应用;符合美国及欧盟标准,可回收利用,有利于食品的出口。当前我国鲜奶、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采用多层共挤高强阻隔膜包装,相比原来市场上所用的单层膜、铝塑膜等,大大延长了保质期,增加了对食品的保鲜和保质功能。

建言三:

资源回收替代 废弃物报废量将达2.64亿吨

人大代表蒋省三指出,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废钢铁、主要再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轮胎、废玻璃等五大品种的年报废量将达2.64亿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年报废量1亿台,报废汽车年报废量1400万辆。此外,还有大量的硬纸板包装材料、各种软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旧木质材料等。这意味着,四五年后,我国将进入一个废旧物资报废高峰期。

献策:

篇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行业公开数据,去年餐饮业市场规模达到3.2万亿元,从业人员2200余万人,厨师800余万人,服务网点500余万家,餐饮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如何发挥餐饮行业工会作用,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促进餐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对当前餐饮行业工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加以分析。

建设现状

工作开展参差不齐。众所周知,在餐饮业比较集中、发展较快地区,餐饮行业工会建设工作开展的就比较快速和完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行业工会建设则起步较晚,甚至停滞不前。比较明显的就是,一、二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工作方式“百花齐放”。餐饮行业工会组建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上代下,即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会;二是成立企业工会,单兵作战,而未成立行业工会联合会;三是上下结合,既有企业工会也有行业工会联合会。

工作人员“千军万马”。受效益、人员、利益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各级餐饮行业工会大多没有专职工会工作人员,人员组成主要由行业龙头企业工会干部兼任、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兼任和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兼任,人员的复杂构成带来工作水平低、能力差等问题。

另外,餐饮行业工会还普遍存在工作经费少、“纸上工会”和“说唱工会”等问题,工会作用发挥有限,社会影响有限。

存在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由于部分企业主对成立工会,发挥工会作用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客观上造成了“抓一抓,紧一阵;松一松,慢一阵”,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力度打折扣。

组织体制限制全面覆盖。如前所述,以上代下的行业工会没有再向下延伸,覆盖全行业;而企业工会又没有加入行业工会联合会,由此造成工会覆盖企业不全,发展会员不全,工会建制率不高。

客观原因致使典型缺失。餐饮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其发展与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餐饮行业发展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工会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关停,工会工作典型随之消失,典型的影响、带动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人员构成阻碍作用发挥。“专”和“精”是开展好工会工作的关键,但餐饮行业工会干部配备“兼职化”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其作用不能、不好发挥:行业协会负责人兼任工会干部的,出于自身利益,对维护职工权益存在抵触心理;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工会干部的,不仅时间、精力放在工会工作上少,工作知识、水平也限制其作用发挥。

对策分析

端正思想求发展。企业行政方面,要摒弃工会可有可无的观念,正确理解和认识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缓解劳动关系纠纷中的作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配合、支持工会建设工作,为工会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工会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各种形式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源头参与,创新突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真正实现向联合要力量,用维权促发展。

调整思路促发展。餐饮行业工会组织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做好“公转”,又要做好“自转”。

篇10

关键词:测绘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40-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此外,信息化测绘对测绘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测绘工程专业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目前,我国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当今测绘专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为了提高我国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该文结合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 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测绘专业英语是我校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既是一门语言课,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专业课特征,这决定课程在测绘人才培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成为一门前沿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大多以英文表述;没有过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开展测绘领域的相关工作,因此掌握测绘工程专业英语,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工作等十分重要。

1.2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有一定的要求,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重视,学生的精力大多用于准备四六级。对于专业英语缺乏相应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上专业英语课的时候,看其他课程的书籍。此外,学校对专业英语也缺乏相应的引导,而忽视了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于强调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即认为专业英语对自身专业的提高没有太多的帮助。

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讲授法,主要以黑板板书教学讲解为主,通过对教材进行翻译的方式进行讲解。黑板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讲授课程为中心,缺乏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比较被动;另外传统教学方法过分注重专业词汇的教学,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翻译和写作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

2 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2.1 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需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主讲教师去引导学习学习,是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学习,每讲课应对上讲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结束时对下次课内容提要,利于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应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适当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 教学方式的更新

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基于教材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收到限制。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讲老师应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以课本知识为主,结合网络上最新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能过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应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师生的互动性。

2.3 以科研论文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随着测绘的步入信息化阶段,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材面临一些局限性,如教材大多编写了若干年之前,其涵盖的知识相对陈旧,不能准确的反映新形势下测绘技术的前沿知识,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以科研论文为引导的教学模型。科研论文向导主要是指以测绘学科进3年的国内外学者发明的最新综述论文为基础,综述论文一般反应了学科的最新动态,是作者对某一领域的总结。对本科生而言,通过在课堂上对综述性论文进行深入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论文,能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的了解,同事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对提高本科生对科技论文的阅读能力,进一步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

3 结语

当前测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该文对《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以上仅仅是作者近年来进行的一些初步尝试,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2):70-74.

[2] 李畅.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90-91.

[3] 彭秀英,王心众.“测绘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J].测绘工程,2014,23(5):78-80.

[4] 王旭.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8):143-144.

[5] 尹晖,张晓鸣,孙梦婷.测绘工程全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策略[J].测绘工程,2015(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