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死亡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死亡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网络载体

在当今时代,网络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密,“它正在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重构着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生发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表现和发挥出来。网络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载体最初是化学领域的一个科技术语,随着科学综合化趋势的日益发展,这一概念便被引入到人文社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②那么,一种事物或活动形式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达到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和要求的水准,即促使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因此,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判断的首要标准便是看其是否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任务等信息。

其次,必须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要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除了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之外,还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操控。否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无法将教育内容或信息融入其中,并传递给受教育者。

再次,必须能够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传递教育内容或教育信息的过程,也不是受教育者单方面接受教育内容或教育信息的过程,而是教育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一种事物或者活动形式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能够成为联系教育双方的纽带或者桥梁,并且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

1.2 网络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载体

1.2.1 网络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资源和信息。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缩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几乎在网络空间中都有所体现。这就使得它可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的、任务等信息。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于网络空间中,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就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2.2 网络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利用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具有虚拟性。但网络的虚拟性并非完全超脱于现实世界,而是借助于现代技术对现实生活进一步加工处理或者重构之后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融入网络空间,并传递给接受方,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启迪和感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1.2.3 网络能够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

在网络空间,没有工作、职务、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文化背景、政治观点以及的差别,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另外,网络的匿名性,可以让网络用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所以网络空间中的人们非常容易产生互动。因此,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教育双方产生互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3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

网络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多载体中的一种。所谓网络载体,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更进一步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融入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这一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媒技术为依托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各种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融入网络,并使之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同时促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产生互动,并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功能是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必然要支配精神生产资料。然而统治阶级要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便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网络载体,可以向人们传递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网络载体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特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人们随意想出来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的。”③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网络载体,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精神状态融入网络,其目的便是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和提倡的思想品德,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具有教育信息的海量性、教育双方的平等性、信息传递的瞬时性、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覆盖范围的广泛性、教育时空的无限性等特征。

2.1 教育信息的海量性

与传统的大众传媒载体相比,网络载体能够承载更多的教育信息。例如,报纸会受到版面的限制,广播又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因而其所能容纳的信息都是有限的。然而网络载体则不会受到以上这些限制,能够容纳海量的教育信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几乎囊括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虚拟社会。这也使得网络能够包含极其丰富的教育信息,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以复制,可以保存,也可以重复再现,因而更具吸引力。

2.2 教育双方的平等性

教育双方的平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由于身份、地位、财富等方面的不同而扮演着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容易导致教育双方的不平等性。但是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用户的身份甚至语言、行为都是虚拟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社会地位的差别、文化层次的高低、职务身份的不同以及财富的多寡。简言之,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网络互动和交流,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和各种信息。因此,“在网络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可以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往”。④

2.3 信息传递的瞬时性

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传播媒介像网络那样能够使信息可以在瞬间到达世界各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网络可以将教育信息及时快捷地到网上并传递出去。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教育信息编辑好之后,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将信息提交到网络空间,然后发送出去,进而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2.4 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色彩、声音,还可以是动画、视频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载体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正是由于网络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以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才使得它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因而开发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进一步丰富其表现形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2.5 覆盖范围的广泛性

一方面,网络载体所涵盖的信息包罗万象,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在网络中几乎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和体现。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也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另一方面,从空间上看,网络几乎覆盖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情。 (下转第49页)(上接第20页)

篇2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推行青少年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提升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4、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应加快教育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善待生命,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目标

主要有四个目标:让青少年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青少年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青少年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人生观。

从生命教育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但要输入“珍爱生命”基础观念,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手段

(一)从生命教育缺失面着手

2009年3月底,上海殡葬行业举办了首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应聘的大青少年络绎不绝,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5000名大青少年到现场咨询,并收到简历3220份,其中龙华殡仪馆不到1小时就收到百多份简历,反响大大超出主办方预期。问这些青少年为什么来应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慢慢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很多求职者强调,这一行业福利待遇好,比较稳定。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殡葬业的社会意义而真正有意投身这项工作,这些小小的招聘细节就折射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应届大学生是否做好了从业的心理准备?以目前普通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承受力而言,他们从事殡葬业工作无疑会面临巨大挑战。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课题。当前中国社会,生命教育普遍缺失。谈到“死亡”,一般人仍然无法坦然面对,觉得“不吉利”,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避讳这一话题,更坚决地将其拒之于儿童教育之外,生怕对儿童心理产生阴影。然而,只有从死亡出发,才能正确理解生命、安顿生命,才能表达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

很多艺术作品是以死亡为主题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教育与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比如西方宗教音乐中的弥撒曲、安魂曲等,都很美妙动人。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提升了对于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就像片中所说的,“逝去的,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是走向下一个旅程”。入殓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在逝者将进入最后居所之前,为他们整理妆容的人,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她)永恒美丽”的人。影片中的入殓师,面对逝者的遗体,用极尽温情又富于条理的手法,为安静地躺在榻榻米上的“熟睡者”,擦拭身体,更衣,化妆,还原逝者生前让人熟悉的容貌。那种认真、关切,感动着在一旁注视的家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它消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促使我们思考生命逝去的意义,提醒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旅程,不仅对于逝者,而且对逝者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一次生命的感悟。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成为入殓师亲身体验过一切之后,才真正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用校园教育普及

近年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生命教育也被引入中小学校园并逐渐在社会普及。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在不少国家是一门课程,相比之下,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育界人士和民间团体,早已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甚至把“死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死亡教育”在上世纪年代兴起。最初是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后来逐渐由大学扩展到中小学,由学校进入社会。目前,已成立了多种相关的学术机构,各种普及性书籍、期刊、音像制品也大量发行。美国儿童教育工作者认为,实际上,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一般会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地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案。此外,他们也较少借用神话或宗教中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来对死亡进行解释——因为如果孩子长大后不相信这些,那就会更加无所适从。美国的一些小学还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担当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除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通过参观殡仪馆、为临终病人送祝福等活动,让青少年直面死亡,消除对死亡的可怕印象。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借专题教育升华

青少年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青少年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要注意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还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专题教育。清明时节,人们习惯上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先人表示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达深切而绵绵不断的思念。出于遵从社会习俗、弘扬传统文化等原因,清明节已被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但除了发掘这一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之外,清明节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利用祭扫的习俗,可以自然而然地提示人们关注“生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由此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宽教育阵地

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阵地。围绕青少年身边问题,让青少年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拓展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自然博物馆、大自然和农村劳动中,让青少年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青少年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青少年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在了解青少年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篇3

关键词:西方文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启示

生命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大课题,生命展开之时也是死亡之旅的伊始。人类在这一最古老、最复杂的问题面前,从来没有停止过思想的脚步。西方文化源于希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极具悲剧意识,历代西方哲人都对生死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西方宗教更是以生死问题为核心而构建。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研究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内涵,对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一、 西方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人性的主要表征和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也是生命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西方文化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在历史的河流中不断融合,孕育出独具西方特点的生命价值观。

(一) 科技理性

希伯来宗教文化和古希腊理性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这两大文化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共同孕育了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现代文化,以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为主要特征。在西方文化中,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想始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天人相分”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西方文化的主要命题,造就了西方人敢于冒险和勇于拼搏的生命精神。中国人控制和征服死亡的方式主要是炼丹、研制长生不老之方,而西方人则主要通过医学等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死亡、延长生命。

(二) 宗教性

西方文化一直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基督教与天主教的思想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人基本的生存状态。西方传统的生死观重死轻生,认为人生就是背负原罪、同时按照宗教仪式进行赎罪的历程,人生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赎罪、等待末日的审判,以便死后能够进入天堂,所以追求来生、追求死后的超脱是其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生和死都是由万能之神安排的,生命始于创世,历经罪恶和赎罪,最终通过死亡得到拯救,进入天国,永享快乐。这种观念作为一种许诺或空想,的确具有一定的虚幻色彩,但它也强调生命的神圣性和重要性,极力反对任何对生命的轻贱与自残,在训诫人类弃恶从善,乐善好施,以及规范社会和人的行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 个人本位

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追求一种个人本位的人格理想,它充分肯定人作为有理智、有尊严的独立个体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追求一种个人本位的人格理想。个人本位强调个体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主张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对等,认为个体必须以独立的身份和权利为社会群体服务。在西方人看来,生命就是一种权利,生命只有为自己的目的而活才有价值,死亡则是人生的一种凝聚力,意味着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西方人不把个人生死同他人和社会紧密联系,认为生和死都是个体的权利,人有权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生存或死亡方式。

二、 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内涵

西方人的生命价值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但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内涵,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一)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就开始对生命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生命的本源及其意义所在。米利都学派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是感性直观的自然物;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和谐整体,灵魂因具有神性而获得不朽,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普罗塔哥拉认为人并非单纯的自然物,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亚里士多德从社会性和理性原则出发,把人定义为社会伦理动物,认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节制欲望和遵守德行;伊壁鸠鲁人在本质上是寻求自然本能快乐的动物,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满足肉体快乐和追求精神享受。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认为人的生命是理性自主的,只有经过彻底的反省和感悟,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价值。更深层次说来,生命必须以行为之是非善恶为标准,只有以高尚的价值观作为反省的标准才能算是活得好、活得美,否则就活得毫无意义与价值。

(二) 中世纪时期

该时期基督教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主张上帝对人的绝对统治力,以神性否定人性。基督教哲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灵魂和肉体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人与生俱来的“原罪”是人无法摆脱其肉体生命局限性的根源所在,人只有接近上帝,信仰上帝,通过在现世中永无休止的赎罪修行,方能完善己身,获得生命的意义。这就给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烙印上了一层浓厚的神学色彩,认为人的现世生命在于奉献和牺牲,为他人和耶稣奉献自己的一切,只有消除个体生理的、自然的欲求,普爱众生,信仰耶稣,才能求得来世灵魂的解脱,进入生命的最后归宿――上帝的世界。这样,生命的自然欲求和精神需要就被一种外在于生命的神圣事物所决定,人离开自身的本质规定而成为上帝意志的表现,中世纪由此陷入“黑暗的时代”。

(三) 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迷雾,以人性否定神行,肯定生命自身的价值,成为一个激活生命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生命价值观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生命的自然欲望和本能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人人生而平等,要求把人性从神性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恢复生命固有的尊严,确立生命的价值。文艺复兴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对生命问题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叔本华认为,人的内在本质不是理性而是意志,而这一意志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欲求。首先,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但死亡并不能触及生命意志,人应当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再次,欲望是人生痛苦和怕死的根源,彻底抛弃欲望,就能够真正做到“在死亡中生活”。然而,尼采以激情人生论扬弃了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论,他的生命观是现实主义的生命观。尼采认为,世界上没有另一个灵魂世界的存在,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其次,尼采第一次公开宣布“上帝死了”,他认为只有彻底打倒上帝,人类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和人生,实现价值的重新回归。

三、 西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启示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西方很早就开始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形势十分严峻,了解并研究西方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启示,对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兼顾生死,达到生死之间的平衡

对生或死的任何一种偏执都是对人生的误读,要真正地体悟生命、坦然地面对死亡,就必须在生死之间建立互蕴互补的矛盾统一关系。生命与死亡只有通过对方才能获得各自的规定性,实现其价值和意义。死亡是组成生命的自然动力,如果抽离了生命的意义,死亡也便没有意义而言。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观关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反映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应从生死相联的角度加以考察,不仅要重生、优生,更要重死,优死,从而真正实现向死而生,达到生死之间的相对平衡。亦即,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须以对死亡的认识为前提,只有正确把握对死亡意义的理解,人才能相应地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建立社会生活的行为原则和价值体系。

(二) 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个体与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普遍的密切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西方文化中个体本位的思想片面地强调生死的个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生死的社会性都是不可取的,就相当于人为地割裂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极易造成生命价值的偏差。因此,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辨证地扬弃各自的片面性,既要大力弘扬东方人的生死智慧,追求生死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又要充分肯定西方人对生死个体性的提倡和推进,从而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生命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 坚持生命价值观的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的统一

通过对西方文化中生命价值观的研究可知,生命价值观的科学理性重在关注人的实存主体、终极关怀、终极实在等形而下学层面,主张从生理学、心理学、人种学、医学尤其是临终护理等方面考察生死问题。而生命价值观的人文理性则强调人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知性探索、美感经验、人伦道德等形而上学层面,主张从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美学等方面考察生死问题。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生命的物质存在实体,又要关注生命的精神需要,只有对生死的多重属性进行形下与形上的全面考察,坚持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统一,才能使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共同促进科学生命价值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陈四光,金艳,郭斯萍.西方死亡态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1):65―68.

[2]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3.

[3][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7.

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 课程实施 台湾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Thanatology)和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主要关注自杀、吸毒、艾滋病和暴力等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物质生活的富裕,我国青少年中出现一些极端生命行为,如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生命教育因而受到关注。我国台湾地区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较早,已日渐走向成熟。而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台湾的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独具特色,从中可以提炼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于1976年由民间团体从日本引入,并以伦理课程的形式在一些学校中实施。1997年台湾教育部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学校规划《 生命教育实施计划 》,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和培养师资队伍等,生命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台湾正式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至此台湾生命教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从以“预防自杀”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生活品质和重建社会价值为目标,生命教育呈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1]

二、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有“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伦理取向”和“从死论生的死亡体悟生死取向”两大主流。“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生的层面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体验生命活着的意义,陶冶健全的人格,其课程的目的在于认知群己关系、增进人我和谐相处,提升对人、事、物的关怀。[2] 其课程目标可表述为:认识生命—关怀生命—珍惜生命。“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从死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进而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其目标为认识死亡、建立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有效的适应方式,以理性的态度省思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3] 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可表述为:认识死亡—尊重生死—珍惜生命。可见,不同取向的生命教育课程其实施路径不同,但其终极目标都旨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2.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

生命教育取向的多元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使得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多样化特点。“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伦理取向”生命教育课程包含社会教育、伦理教育、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从死论生的死亡体悟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课程包括生死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内容,具体包括认识死亡、失落与哀伤的心理调试辅导、特殊死亡议题的探讨(如安乐死、艾滋病)、丧葬仪式与死亡禁忌学习等。归结起来,台湾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五大课题。

三、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有效实施涉及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台湾地区的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有以下特色。

1.教材选择方面

台湾地区许多中学参照生命教育课程纲要自行编制教材,强调教材应与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同时教材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做判断和抉择。教材各章节之后,提供各种“启发式问题”“思考性问题”或“讨论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得并尊重多元价值,亦提供相关辅助读物或媒体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4]

2.教学方法方面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包括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强调体验、省思和实践。理论课程部分教师采用讲演法、启发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价值澄清教学法等进行,而活动课程部分采用座谈、参观、访问、演练、调查、辩论、竞赛、服务学习、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之要做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可结合采用多媒体和各种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另外强调教师授课必须遵循“态度必须开放、立场不必中立”的原则,并协助学生遵循此原则来学习。[5] 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人、对事、对物缺乏准确的判断,若教师授课中持模棱两可的立场,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3.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涉及怎么评价、谁来评价和评价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在台湾地区《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中指出,生命教育课程的成绩评定以“能达成课程目标”为原则,评价的范围包括行为、态度、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及每堂课教学中进行,而评价方法倡导适当多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6] 可见,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学生行为、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评价,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反对采用单一量化手段对学生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

4.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

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辅助读物、影像资料和其他校内外课程资源等。台湾地区许多中小学设立了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委员会,承担着生命教育发展研究的功能,负责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编制、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如聘请生命教育专家到学校做报告,组织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生命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和交流会,等等。[7] 这些做法提高了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5.外部支持力量方面

课程的有效实施还受到外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政府重视程度、师资水平、社会舆论导向、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在台湾,地区政府的推动在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湾地区政府从政策精神的倡导、资源的整合与提供两个方面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 [8] ,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同时,政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组织师资培训等。如今,台湾地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生命教育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同时台湾地区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研习活动和相关活动、出版宣传品、组织学生夏令营和家长研习活动等,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学校、非营利民间组织,均做出有效行动,这让台湾中学生命教育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不断发展。

四、台湾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对大陆的启示

1.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作用

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地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前述的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采取的举措都体现了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大陆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明显不足,当前只有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纲要。为推动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应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家教育部应出台相关的指导纲要,使地方教育部门有据可依。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成立“生命教育研究委员会”,负责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如编制教材、培养师资等。各学校应成立“生命教育教研室”,负责本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工作。总之,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应重视,真正落实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2.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在构建目标体系上,笔者认为,不管实施何种取向的生命教育,其终极目标应是一致的,即应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应构建“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关怀生命(尊重生死)—珍惜生命—发展生涯—自我实现”的生命教育目标体系。生命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体会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基本议题,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并转化为生命正能量,珍爱生命,获得尊严。中级目标为帮助学生发展生涯,当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时,应帮助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规划,构建生命的愿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彩绘亮丽的人生。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成学生达到自我实现,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体悟中,不断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达到人格和心灵的成长。

在内容方面,笔者认为大陆地区中学生命教育课程应包含生死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性教育、婚姻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大陆许多学生对宗教文化不了解,也无,因而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加入宗教教育的内容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可考虑删除这方面的内容,或融入哲学教育的内容中进行。构建生命教育的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材选择、经费使用方面都应有一定的保障。学校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配备分管领导,负责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应组织相关人员结合本校实际编制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师进行课前培训,使教师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完善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也应对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在计算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对其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激励。

3.开发生命教育校内外课程资源

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之下设立了“课程与教学推广组”专门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推广工作。大陆地区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上明显不足,教育部应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研发,编写一些典型的教辅教参、生命教育读本、音像资料等,供各地学校参考。而学校更应注重本校实际,组织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除此之外,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促进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善课程实施的效果。

4.建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

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培养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学校指派一定的教师或自愿报名参加课程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教学观摩、观看视听教学资料、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加深教师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并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大陆地区可借鉴这些做法,除了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外,更应注重实践指导,使教师真正学有所用。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XSH023)、“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FSH02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1).

[2]钱永镇.校园推动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J].上海教育研究,2006(10).

[3]刘香.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课程对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及生命意义影响之研究[D].南华大学,2003.

篇5

一、小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而形成生命教育的缺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由于这样其影响,尽管身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21世纪,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以“生”为主题。这种生命意识的教育过分强调物质身体的重要性,而对于“死亡”,则对学生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这使得多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导致小学生对生命认识的偏差,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这都已经严重地影响甚至降低了生命教育开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二)应试教育对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必须要有一个轻松、宽裕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自我发现、独立思考,才有可能得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自然生活的体验,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就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而言,虽然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旧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在这种“以分定教”的教育评价机制下,学校必然注重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而在题海战术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生命教育被日益边缘化。这还何谈培养生命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可见,应试教育也是干扰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够科学准确

学校是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展开的,学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长期以来,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缺少必要的认识与理解,而普遍将安全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生命教育与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教育是不能等同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而生命教育更注重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引导、促使学生建立实现生命价值的意识并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可见,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就小学生群体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意志和行为等均处于模糊状态,此时,如果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再存在偏差,必将导致其人格无法获得完整发展,以致小学生有生命认识却无生命意志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过于单调刻板

目前,的确有不少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了,但其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甚至僵化、刻板。例如,当前小学的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借助科学课、思想品德课等显性课程教学来实施;二是在其他学科中渗透;三是生命教育专题活动。以上途径均将生命教育的实施局限于校内,很少请外界人士参与到学校生命教育中。与此相对的是,西方国家往往会邀请各类人士如银行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大学教授等走进小学,给小学生讲各种有关生命的见闻和真实体验,并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或模拟或实际感知、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在实践中培养生命素质。二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多游离于学生的社会、家庭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这显然无法促进小学生对生命的深入了解,也不易激起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内化,致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存在认识和行为偏差。因此,生命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只能分辨行为、思想等的正确与否,而当付诸实际行动的时候却往往意志不坚定。

二、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无可避免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能盲目、迷信。我们应该站在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坦然面对,客观而科学地理解“生存”与“死亡”,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及其带给生命教育的消极影响。由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念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就更要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科学理性的生命教育。当然,由于长期形成的对于死亡的避讳等不良习惯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逐渐转变人的生死观念,树立起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就学校而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首先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即,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是有关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教育,更是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教育。

(二)重视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为减少、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体现生命教育的以人为本,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学校、教师等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积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将生命教育真正纳入教育体系,注重为了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生命教育。

1.应丰富并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构建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改变以分定教的现状,在教育评价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上的即时表现、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诸如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应实行考试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还可以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学校的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文关怀。一是教育理念要体现生命关怀,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生命自由,关注他们的潜力发展,把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而改变、废除权威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二是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应以学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来进行管理。

3.围绕生命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同时,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例如,以生命为主题的演讲等学习活动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调动小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利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使学校充满生命的气息,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建设小型的种植、养殖基地,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墙壁、板报等媒介,彰显生命教育理念,制作并张贴科学家、劳动模范等杰出人物的格言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感。

(三)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有学者认为,小学的课程是以综合课程为主,没有必要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否则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与其他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交叉、重复。我们认为,虽然很多课程中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但这和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自然科学课侧重于生命的生长发育方面的内容,语文则是侧重通过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启发。而生命教育课程则更侧重于生命的过程和实际,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意志等,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

1.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事实上,生命教育作为大陆地区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教育内容,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地实施生命教育。要使生命教育真正进入课程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人力、财力支持,积极号召专家对生命教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系统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使之适应小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形式,应当贯穿始终。生命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单独的生命教育课程所能包括。像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同样渗透着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自觉树立生命教育观念,通过自己的学科教学来挖掘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认真渗透生命教育。

3.将生命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例如,可以在课外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和角色扮演,并配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教材供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学习国外的生命教育先进经验,例如,英国老师的做法:以角色替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境,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困境和生活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保护自己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这种仿真方法,能够让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尽可能地体验生命,一定程度地弥补我国小学生实践时间和经验的不足。此外,有条件的学校或地区还应为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量身定制生命教育教材,邀请一些儿童文学作家或有能力的教师编写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制作生命教育的小短片等,辅助生命教育的主题教学。编写有困难的学校也可以从现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筛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相关作品作为或补充生命教育教材。

篇6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教育;美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72-04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成绩斐然。其不仅在全美普遍展开,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认同和效仿。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青少年遭遇前所未有的人格、信仰等精神危机,漠视生命的伤害事件不断出现,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总结其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背景

生命教育在美国的诞生和普及绝非偶然,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下面笔者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丰富,从源于古希腊的尊重个体的生命哲学思想、美国深入人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有着深远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都可以觅见生命教育的思想因子。

1.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

欧洲生命哲学思想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和发展,美国本土的思想家也以新的结构方式阐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单纯地执著于解决和规定生命是什么,而是更加注重探讨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及独特性、生命的超越性。

正是在这种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影响下,生命教育在美国得以出现和普及。美国“生命伦理学”倡导者波特(v.R.Potter)提出尊重生命的双重意蕴。第一,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既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这是一切社会价值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第二,讲究生命的质量,既要保持较好的生理功能和形态,又追求健康愉快、有意义的生活。

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的影响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诺丁斯(N.Noddings)“关心伦理学”的研究中。此外,美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四原则说、允许原则说以及决疑法等关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和争辩,为美国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张扬生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多种族社会产生的多元文化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契约立国原则根深蒂固。自《独立宣言》以来,美国的个体便以公民的身份地位与国家发生联系,“以个人为本位”成为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美国的法律也是为保护个人自由而存在。法国学者托克维尔(C,Toe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中首次提出,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以民主、自由、平等、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固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它强调个性的树立和表达,提倡自我决策和承担责任,并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美国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立、选择、尊严、自我奋斗等品质,强调个体生命的自我生成,反对外界强制灌输。其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也体现着对儿童生命独特性的理解,对儿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的尊重,并引导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未来充满自信和敢于挑战。

3.追求生命自由的“进步运动”

始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观点。杜威强调“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即生活”“儿童为中心”,其实质是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强调儿童的生命本能,使儿童的生命得到整体的发展。以马斯洛(A.H.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C.Rogers)的自我理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它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生命教育的初衷就是尊重孩子的价值和尊严,人本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中小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个体生命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好问态度、向权威挑战的塑造和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过程,美国学校都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积极、独立、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也是应对社会道德危机的策略之一,是为解决青少年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事件,为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战后的美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危机,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在物欲横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面前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长。据统计,1970年,美国有47.3%的高中生吸食大麻至少一次,吸食过可卡因、海洛因、致幻剂的比例分别为9.0%、2.2%和11.3%。1970年的美国青少年自杀案件较1960年增长了3.2倍。1970-1975年间,美国公立学校中杀人犯人数上升了18.5%,犯人数上升了40.1%,抢劫犯人数上升了36.7%,吸毒人数上升了37.5%,对学生的袭击事件上升了85.3%,对教师的袭击事件上升了77.4%,学校中的偷盗事件上升了11.8%。使得美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J.D.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加州创办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他希望能够用“生命教育”来整合中小学教育,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教育的新元素,以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如何活得有意义,如何面对人生各种挑战并事先作好准备,等等。之后,全美的中小学开始出现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关注社会生命的生计教育、对他人生命和社会理解的品格教育、张扬个体生命的个性化教育等,这些都是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基本普及。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推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清晰的目标维度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其具体目标和内容如下。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维度

华特士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总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维度。

1.关注死亡,珍惜生命

美国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他们强调生与死的一体两面关系,主张从生死相联、“由死观生”的角度考察人的生命与死亡。死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合意的生死智慧,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消解生命的威胁,进而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

2.体悟人生意义,从生命中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鼓励而非强迫孩子发展智慧,它倡导切合大自然内蕴的奖惩系统,不过度保护孩子免于去承受他们所犯错误的自然结果。同时,生命教育还努力让孩子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些后果,使他们不致丧失勇气,并能明白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它还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以怀疑的态度审视那些不曾被质疑过而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知识内容。

3.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生命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快乐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为此,华特士生命教育基金会提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身体、心灵以及精神各层面逐渐进步,成为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

1.死亡教育

美国中小学进行的死亡教育带有很强的大众化、普及化特征。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有各类死亡教育课程、研习会和讲座。其内容包括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对人的心理影响、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止、死的权利、丧葬礼仪与开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相关知识。系统完整的死亡教育在改变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和防止自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有36个州将健康教育规定为必修课,按幼儿园和低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四个阶段将其内容细化,并确定了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其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点领域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健康三个方面;中学健康教育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和感情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营养、药品的使用和滥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社区健康、环境健康、家庭生活健康等十个方面。

3.品格教育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六种“特质”为目标,即可信赖性、尊重、责任、公平、关爱以及公民的职责与权力。在班级、学校或社区,品格教育的策略始终注重对生命的理解、关心、尊重和负责,同时强调教师、学生、学校和社区所有人的积极参与及其社会责任,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4.个性化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儿童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与行为的培养。学校强调探求真理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在对教科书的认识上,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本教科书,而应使用多种教材或参考材料,同时要提供多种教学理论,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

5.环境教育

美国环境教育中渗透着浓郁的生命关怀思想,它对生命教育价值理念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关心他人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维持自身利益的长久性。

6.生计教育

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生计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两大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学校都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合拍”;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计教育在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定向之间建立了应有的关联,使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动力和活力,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自身的生命价值。

7.挫折教育

美国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在挫折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和生机,从而使其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同时,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

美国的生命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或者是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引进和诠释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在课程和教学领域,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完整的构架思路和方法。我国中小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操作模式、评价方式等还比较陌生。

在生命教育方面,我国需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生命感情、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同理解,开展生命教育教材编著、教师培训、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此外,还要成立全国及区域性的生命教育研究组织和学术性的咨询团体;加大对生命教育科研的资助力度,重点支持有实力的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形成科研与学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

美国的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门固定的学科或课程,而是随机的、整合的。在课程设计上,它坚持生命的完整性与统整性,重视各学科的统整以及生活事件的关联性。而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尚未完全脱离早期生物学科的窠臼,囿于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安全知识等领域,或把生命教育视作地震等突发事件后的补救措施,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为此,我们应当借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丰富多样的内容,着眼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生计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形成立体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能

完成的。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是开放的、多元化的。例如,直接参观有关死亡的场所及其展览;通过观看有关影片和欣赏音乐来加深思考;阅读有关书籍和故事,并进行讨论;等等。鉴于此,我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知识传授与亲身实践、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同时,要采用亲身体验法、欣赏与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扩大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力量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中小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提供的正规生命教育外,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区、新闻媒体、家庭等各种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力量,它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和生计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省市也开始开展生命教育。但是,生命教育的实施渠道还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学自行组织实施。广大的社会机构和团体的参与程度不够,社会组织和家庭的教育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扮演好中小学生命教育辅助力量的角色。借鉴美国的做法,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全国有条件的中小学,除在学校开展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外,还应争取与社区、医院、企事业等单位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生命教育活动;第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增加面向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节目;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募集生命教育基金,将其用于中小学生命教育,并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基地;第四,引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使父母对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生命关爱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灵引导,让儿童以完满的精神准备去追求未来的幸福人生。

(四)完善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

制订法律、法规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保障,这是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生命教育相关法规、法令的颁布,保证了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从国家意志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这对促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健全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命教育走上法治轨道,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立法应着眼长远,将生命教育全面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之中,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各项保障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等责任予以界定,使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生命关怀的理念还应贯穿于所有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宗良,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

篇7

关键词:护生;临终关怀;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2-02

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临终关怀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也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护、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我国每年约有700多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病痛和绝望中走向死亡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以恰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临终服务,以提高我国人口临终状态的生存质量,最终提高人口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国内已有米光明等提出要在全社会开展死亡教育,杜智殊等认为死亡教育应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3]。高等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护理专业队伍的接班人,作为未来直接面对死亡的护理工作者,迫切需要有关死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以帮助临终者消除痛苦,减轻焦虑与恐惧,满意走完人生旅途,到达生命的终点。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的护理专业中开展死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我国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死亡教育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发展于20世纪中期,在60年代曾掀起一场“死亡觉醒运动”,影响甚大。死亡教育兴起于美国,后传播于西方其它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现已在大中小学根据不同的年龄对象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从我国来看,香港、台湾的死亡教育研究虽不及西方国家,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实践开展也较为成功。与之相比,内地的死亡教育虽起步于80年代,从西方引入并翻译出版了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研究的著作,一些医学院校也相继在医学伦理学中增添了死亡教育的内容,许多学者也逐渐重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并开始呼吁整个社会关注死亡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但由于文化传统的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地的死亡教育研究严重滞后,甚至是一片空白,急需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2 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对护生自身的意义:重视生命质量,帮助濒死者顺利走过生命之旅的最后阶段,帮助亲友有效地应对失落和悲哀反应,使濒死者及其重要亲属感到欣慰及获得支持,就必须对实习护生进行死亡及临终护理知识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的健康卫士。死亡是一个固有且无法解决的适应性问题,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DA)形式普遍存在,有学者认为,以特定文化为基础进行不同的训练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对缓解DA非常重要;或进行与死亡有关的演讲或死亡教育训练可能有助于减轻DA。有研究指出,接受相关教育与临床经验可降低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焦虑,因此,建议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及临终护理课程,以减轻她们对死亡的恐惧及焦虑。护生是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她们在学校接受的死亡教育与临终护理知识直接影响其工作后能否胜任临终关怀工作。

2.2 在临终关怀中的重要作用:恐惧是临终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恐惧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对死亡的恐惧,其次是对死亡过程的恐惧,再次是与亲人分离的恐惧。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安慰。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特别是对人在濒死、死亡与死后这些过程中,根据临终患者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确定灵活多样的临终关怀模式,帮助终末期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提高其生存质量,维护尊严,又可给予病患家属精神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4]。

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已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患者痛苦,让他们舒适,提高生存质量。关怀临终者是现实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医疗、保健以及生死等问题关怀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应使护生在实习前系统学习有关临终护理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护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理性判断力。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生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矫正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和死亡,恰当应对人生事件。[5]实习护生是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前线战士,只有对她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才能使其形成科学的死亡观,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才能,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并为今后成为临终护理的教育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奠定基础。

2.3 对护理专业发展的促进: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能够消除护理专业的教育盲区,扩展护士知识结构,提高护士应激水平,增强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形成临终关怀队伍。现代护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和价值[6],死亡教育侧重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生命质量而非延长生命长度,强调维护病人尊严,实现道德死亡。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是护理理念和护理方式改变的奠基石,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

3 对我校有临终护理实习经验护生的实证分析

死亡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为深入了解护生在对患者进行临终护理期间的心理体验,本人对我校30名有过临终护理实习经验的护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大致可以得出四个主题,即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缺乏临终护理知识、渴望获取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只有很少的途径获知临终护理知识。

3.1 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在调查中,护生均表达出对死亡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但家属的痛苦与悲伤更使她们不知所措和感到悲伤痛苦,特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揪心的场面使她们感到无比的压力。

3.2 实习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虽然在理论学习中曾接触临终护理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临床经历,她们无法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终关怀的实际行动和护理能力,因此在真实的临终情境中,她们十分缺乏临终护理知识。

3.3 实习护生渴望获知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由于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以及她们在临终关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无价值感,她们表现出对临终护理知识的强烈渴望。谈论死亡向来是中国人的禁忌,即使是医护人员,面临死亡事件时仍然感到有不安与逃避的心态,但对死亡必须有积极正向的态度,这样在照顾濒死或死亡患者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进而影响到护理品质[7]。

3.4 实习护生只有很少的途径获取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提出对临终护理知识信息来源的途径有:平时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看到过有关死亡的报道;在一年级解剖课上接触过尸体;在《基础护理学》的一个章节中有很小的篇幅介绍临终护理知识。

通过对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真实体验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心理、生理、知识、技能等几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护理教育管理者还是带教老师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开展起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相关课程,让高等护理专业护生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

4 目前临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死亡教育是现代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新课题,在我国仍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临终关怀的发展虽然为死亡教育打开了一定局面,但是死亡教育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正是这种学科局限大大阻碍了死亡教育本身的发展[8]。对医护人员而言,死亡教育包含于临终关怀之中,是实施临终关怀的首要条件,但死亡更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所以死亡教育必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这点正是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的最大区别,所以应将死亡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4.2 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并不能停滞于护生阶段,专业的死亡教育不仅要在护生阶段大力展开,也应该成为已进入工作岗位的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在进行自身死亡教育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对实施死亡教育最有效的内容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死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实现死亡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

4.3 我国高校的死亡教育课程,即使是医学院校,也都是穿插于心理、伦理、社会、哲学的学习当中,并没有开设单独的死亡教育课程,也没有编写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死亡教育教材,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完善的评估工具来鉴定死亡教育的最佳内容和最好方法,这些都是今后死亡教育的研究重点和努力方向。

4.4 我国现阶段的死亡教育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必要的人文基础、师资训练,迫切需要家庭、医疗、社区、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成立专门的死亡教育机构,类似于美国的“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ADCE)”“全国死亡教育中心(NCDE)”等并建立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专门的死亡教育人才。

5 在高等护理专业进行临终教育的探讨

5.1 课程设置:我国医学院校的死亡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发展初期首先应该冲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紧密结合临终关怀课程,贯穿护理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和美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宗教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呼吁相关学者针对医护专业学生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的教材。护理院校应开设相应的学科,借鉴国外死亡教育形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成立精确、全面的死亡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5.2 教学内容:针对护生开展的死亡教育属于专业性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容应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①死亡学基本知识:人类死亡学的本质及意义、生命过程、死亡的定义与标准、死亡心理、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道德、法律问题等。②针对护士角色需求的死亡教育:不同人群对待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死亡焦虑与恐惧的原因与缓解、家属居丧悲伤与心理辅导、死亡宣告、安乐死、遗体处理等[9]。

5.3 教学形式

5.3.1 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按照书本讲授有关死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并通过收音机、幻灯片、多媒体、影视传媒等视听教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5.3.2 角色扮演:让护生相互扮演医者、死者、伤者、家属等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情景使护生通过不同的经历来体现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并逐步摸索出自己对“死亡”的独特认知和看法;让护生意识到生命是可贵和脆弱的,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神圣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服务事业中去。

5.3.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正视死亡,以便能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与病人就死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及感受,事先要准备不同类型的临床病例,这样才能提供给护生不同疾病死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对沟通技巧的探讨,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护理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5.3.4 临床经历:主要针对高年级护生或者实习护生,此时的护生通过前期学习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死亡观。进入临床初期最佳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和模仿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和沟通技巧。当护生亲身参与临终护理时仍不能脱离临床护士的指导,对于具体每个个案的护理都应看成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进行临终护理前要做好各方面的评估工作,开会探讨最佳护理方案;临终护理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反思;结束临终护理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和过程总结。

5.3.5 第二课堂: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第二课堂的学习是不容忽略的,让护生阅读有关生死主题的故事。已有学者证明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死亡的消极情感映象逐步转变为积极情感映象,鼓励护生积极参加死亡教育领域专家举办的相关讲座;课下通过教师指导阅读有关资料和书籍;参加有关安乐死、器官移植、艾滋病的社会活动。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终过程中,因人而异,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但绝大数病人需要一根“拐杖”才能平静地走完最后的生命历程。这根“拐杖”就是死亡教育。从我国的国情、社情及民情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它使我们能更深入更有意义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与死亡。

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在护生实习前开设临终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让护生接受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临床带教老师深入了解和理解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时的感受,帮助她们克服各种身心障碍,指导她们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为今后的护理队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临终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 基础护理学(第2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9

[2] 杨建兵. 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及原则[J]. 医学与社会, 2002, 15 (6):49~50

[3] 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1): 46~47

[4] 卢敬梅,李映兰. 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护理[J].护理杂志,2008,25(8B):37-38

[5]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 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J].医学与哲学,2007,28(6):55

[6] 张莹. 死亡教育概述[J].上海护理,2006,6(5):72-74

[7] 孙嘉玲,颜庆云,黄美瑜,等. 不同学制护生的死亡恐惧与态度之比较[J].辅仁医学期刊,2004,2(4):291

篇8

[关键词]生命教育;台湾;伦理教育;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46-03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7年年底开始在教育系统推行生命教育。1998年,台湾从中学一年级开始实施生命教育;2010年,“学校生命教育项目小组”成立。生命教育正式被纳入小学至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是这项规划没有将幼儿教育包括在内;2001年被定为“生命教育年”,台湾开始在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教育机构中全面推行生命教育。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编撰幼儿生命教育教材的水平。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2001年“与生命有约――幼儿生命教育教学观摩暨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与会人员以台北市公、私立幼儿园教师为主。会议期间,有研究者对与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试图了解台湾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从回收的140份问卷来看。有高达85%的教师表示自己曾在幼儿园实施过生命教育;而15%未曾实施过生命教育的教师则将未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因归结为幼儿阶段不适合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概念太过抽象、不清楚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内涵、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等。虽然这是一项非正式调查,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台湾幼儿园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状况。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进一步思考与规划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生命教育。了解生命教育是什么,这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先决条件。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之中,这是近几年台湾幼教工作者积极研究的一项课题。该课题包括生命教育图画书的编绘、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以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反思等内容。

本文尝试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不论是中文的“生命教育”,还是英文的“lifeeducation”。都是很新的概念。由于文化与社会情境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出入,即使在台湾,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诠释也是五花八门的。

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众说纷纭,但综观各家之言,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以“爱”和“尊重”的信念来面对生命。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认识生命、爱惜生命、欣赏自己、关怀他人、拓展正向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与自然和谐共存。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增进生活智慧。

在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涉及面十分广泛,包含伦理教育、宗教教育、死亡教育等范畴,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宗教取向:探讨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生命的价值。(2)职业取向:着重认识自我,培养技能,对自己的生涯作适当的规划,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3)生活取向:着重培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互动能力等。(4)生理健康取向:着重探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重视环保等议题,增进生理、心理健康。(5)生死取向: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

1996~1999年是台湾生命教育的萌芽期。[2]当时。台中市晓明女中将实施多年的伦理教育概念进行扩充,提出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率先开始实施生命教育。这一时期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四大理念。生命教育教材由12个单元组成,即生死尊严、信仰与人生、良心的培养、能思会辩、敬业乐业、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全球伦理与宗教、欣赏生命、做自己真好、生于忧患、生存教育、人活在关系中等。这些教学活动浅显易懂,广受学生的欢迎,也为生命教育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四大理念与内涵仍嫌粗略,缺乏完整的理论论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扩展,以推动生命教育在台湾的发展。

1999~2002年,台湾生命教育进入百花齐放期。台湾地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书面出版物有200~240种之多。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学者及文教机构纷纷依照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提出各种类似但也有相当差异的生命教育理念。这使得生命教育的内涵更加不确定,极大地影响了生命教育在台湾的普及。

不少人把生命教育与预防自杀画上等号,一想到生命教育便联想到预防自杀的问题。大约在1997年,台湾地区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或杀害他人的事件,造成社会的震惊,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珍爱生命就成为推动生命教育开展的主要社会因素。然而,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预防自杀,否则其内涵就太过狭窄。要让青少年远离伤害或暴力,其根治的方法在于防患未然,引导青少年建立正面的人生观。与同伴、家庭及社会建立互爱互助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应致力于这些根本问题的解决,而非消极地预防自杀。

2002~2004年为台湾生命教育的整合共识期。通过不断沟通与交流,2003年孙效智等20余位学者逐渐形成了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共同提出“生命教育教学资源建构计划”。将生命教育分为三大领域,即人生终极关怀领域,包含人生哲学、生死关怀及宗教教育;伦理教育领域,包含基本伦理、两性与婚姻伦理及生命与科技伦理教育;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领域,包含教育学理论等,从而相对完整地呈现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三、台湾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

目前台湾主管生命教育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为“教育部生命教育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为研究、发展及评估组,课程与教学推广组,9币资及人力培训组以及宣传推广组。各组根据不同的主题,研讨不同的方案,以此作为生命教育委员会研讨生命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2001年被定为“生命教育年”后。台湾各类教育机构全面推行生命教育。当年7月,政府部门对外公布“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1~2004)”,该计划共提出六项生命教育目标,分别为:(1)生命教育与终身学习密切结合。(2)生命教育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3)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推行生命教育。(4)重视生命质量的时代来临。(5)学校提供

多元学习,发展学生多元智能。(6)兼具学生科技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该计划已实施完毕。但上述六项目标的达标率相当低。主要原因在于相关行政人员更替频繁,计划执行单位未能落实。虽然中程计划未能达成原定目标,但是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仍然持续推进一些生命教育的相关计划,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在幼儿教育领域,许多一线幼儿园教师投身于生命教育实践,主要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以自己任教的班级幼儿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主题以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虽然幼儿园现有的生命教育活动缺乏整体的主题设计,但其教育价值与意义仍值得肯定。笔者也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命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运用图画书作为教学活动、亲子互动、师幼互动的载体。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在幼儿园中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研究,以期能为台湾幼儿园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台湾民间也有许多以推行生命教育为主要宗旨的团体。这些团体举办了各种生命教育研讨活动,以教师生命教育研讨为主,以学生夏令营及家长研讨为辅。民间团体的推动虽然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推广很有帮助。但是在应对生命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社会支持度低、师资培育的挑战及教材编写与制作的挑战等)方面,似乎贡献不大。许多民间团体经常举办以校长、教师或家长为主的生命教育研讨活动,但是各团体所秉承的生命教育理念仍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慈济相关机构的生命教育理念着重于生命关怀。对各种伦理思辨主题的讨论较少,而且通常将生命教育视为课外活动内容,较少强调生命教育在正式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余团体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也有类似问题。因此,各个民间团体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广生命教育的理念。提高人们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在其他方面贡献有限。

四、讨论与建议

近十年来。台湾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必须加以正视与解决。

1 生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社会支持度低。虽然很多人赞同生命教育的理念。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生命教育的意义。也很少有人知道落实生命教育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物化的功利主义,相当漠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争取台湾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支持及认同,并进而转变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成为推行生命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长远而艰难的任务。

2 培育具备启发生命智慧能力的教师。显然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因为一方面要有愿意被培育的教师,另一方面要有适当的培育课程。目前台湾还没有这样的课程规划及设计,所以师资培育应成为普及生命教育的一项优先工作。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66-03

一、当前大学生的生存现状

(一)当前大学生的生存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2004年11月北京某大学一女大学生跳楼自杀身亡;2005年2月北京某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自杀身亡;2006年2月份,广东某大学一周内竟有三人跳楼身亡;2007年5月8日至16日,短短9天内,北京相继有5名高校大学生坠楼自杀身亡;,2008年2月24日至27日,北京三所高校有三名学生自杀。但事件还远不止这些。

大学生自杀事件已引起了高校、家庭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杀事件之所以发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能力弱、心理素质差。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作为独生子女,一直都由家长替他们排除困难,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锻炼,因而心理素质不强,抗挫折能力差。同时有些因素也不是凭他们自己的力量可以掌控的,比如就业难、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复杂、家庭变故等。再加上有些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一旦遇到挫折,便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当仅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时,他们宁愿选择放弃生命来逃避。

二是生命教育的普遍缺失。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普遍比较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应试教育和成才教育,对生命教育则不够重视,这种状况导致大学生的生存信念薄弱,没有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活着的意义。所谓生存信念,表征着人在其生存过程中依靠知、情、意去坚定地追求生命的理想、价值与意义。早在20世纪中期,奥地利的心理学博士维克多・弗兰克就提出,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挫折和存在危机,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和生命教育,使孩子们缺少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在逐渐淡化。当前的社会环境也缺乏产生生命意识的土壤。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太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太在意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许多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们往往会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这不仅漠视和践踏了自己的生命,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不幸。

二、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性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学者专家各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的主流看法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培养人们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人们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与人相处,从而摆脱迷茫,树立信心,激发勇气,重新点燃生命之火,走出困境,走出焦虑、抑郁、消沉的泥沼。

(二)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性

1.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身心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做到身体、心理和谐发展。也就是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大学生对自己应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经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与时俱进;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以诚实、公平、信任、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即使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勇于面对。

大学阶段是个体从青年向成年转变、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发展不仅为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心理的发展,使大学生“成人感”增强,强烈要求自主独立。但是由于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大学生往往容易过高估计自己,一旦遇到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不能准确把握自己。加之家庭贫困、人际交往、学习、情感、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抗挫折能力,稍有不顺,容易走极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对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2.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代教育提出,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品格,与时俱进、积极向上、敢人为先和开放、宽容等时代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技能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密切,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个人形象。这表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的,除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外,非专业性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掌握高度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素养。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生才会有意义,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他们除了要承受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之外,还要承受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困难、情感复杂、生活自理能力差等问题的困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如影随形的焦虑,一些脆弱的生命个体不能承受焦虑之

重,往往走向生命的极端,对社会、家庭、生命本身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措施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状,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从宏观角度上,应从不同层面以不同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1.高校可以设置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或将生命教育贯穿于两课教学当中。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系统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寻找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高校也可以在两课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增加人文关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带领学生思考并解决生命中的现实矛盾。通过启发,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感悟生命的价值。

2.加强家庭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孩子的生命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家长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和孩子的交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时家长也需要掌握和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保证和孩子有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能积极地进行干预,不断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不至于茫然失措,甚至采取极端手段。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生命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应加强对报刊、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的监管,禁止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出版物的传播,防止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产品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从具体内容上,应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1.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活的权利,但是活着并不等于生命有意义。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不可选择地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生命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其家庭、社会,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展现。因此,人之生命不仅是一个有机体的自然发展过程,更是一个完善道德、履行责任的过程。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制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更是把人的本质看作超生命的生命,强调意义对人的本体价值。他说,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的,总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往往过分关注自我而忽视对他人、家庭及社会的责任。责任感的淡薄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导致抵御挫折与困难能力的下降,在失败与压力面前,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空虚感与幻灭感,在这种情绪的左右之下,失范行为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加强以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为核心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是生命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2.死亡教育。死亡教育主要在于让学生认识死亡是什么,正确认识死亡的本质和性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消除对死亡的误解、焦虑和恐惧,使学生有能力处理死亡带来的种种问题;学习如何有意义地生存,充实地生活,以及有尊严的死亡,从而塑造健康美丽的人生。

篇10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梭罗

1989年6月,由导演彼得・威尔、主演罗宾・威廉姆斯共同倾力打造的电影《死亡诗社》上映之后,在当年创下了1亿4千多万美金的票房记录,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业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就,并且获得了同年奥斯卡的最佳剧本奖。

在没有任何电影背景资料的条件下,很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恐怖电影,但实际上,这个有着《死亡诗社》怪异片名的电影讲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条中不被抹杀。“死亡诗社”是影片的男主角基廷老师上中学时加入的一个诗歌社团,成员聚在一个山洞里,轮流诵读古代诗人的作品,聆听先贤的智慧之音。这个社团的成员相信,一些伟大的文学家虽然已不在人世,却能够通过留下的文学经典唤起他人生命的激情,也即意在一个个干枯的文字底下其实有鲜活的水源在流动。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所人才辈出的贵族精英学校,历来奉行严厉刻板的教学模式,“传统、荣誉、纪律、卓越”是建校百余年来师生恪守的四大信念。这种学校在美国叫做private school,在英国被称为public school,通常为寄宿制,保守、顽固、坚持传统、讲究荣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合群的性格,忽视甚至压制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以这样一个古老封闭的学校为背景,寓意深刻――反映了西方流行文化中常见的几组对立矛盾:传统与现代、个人和集体、保守和创新。

然而一位新来的英语老师却改变了这一切。“如果有胆量,就叫我船长,我的船长。”――上课第一天基廷老师就告诉学生用惠特曼诗歌中“船长,我的船长”这一指代林肯的特殊称谓来称呼自己。他的思想与众不同,他的行为离经叛道。“全都撕了,撕了它”、“撕掉它,撕掉它,我只想听到撕书的声音”、“又不是圣经,你不会下地狱的”――基廷老师要求学生撕掉教科书中对诗歌进行生硬划分的“序”。不仅让学生撕书,基廷老师甚至跃上讲桌讲课,并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感受不同的视角。在与他的相处中,学生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廷老师具备的激情和活力来源于他在学生时代参加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诗歌的热情点燃了这群十七岁少年内心挣脱束缚的渴望之火。效仿他们的老师,新的“死亡诗社”又成立了。新一批带着梦想的年轻成员也聚集在了一起,他们违反门禁半夜溜出宿舍,在山洞里击节而歌,朗诵经典名诗,在平静的校园中上演着一幕幕寻求自我与改变的戏剧。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预备进入社会的机构,而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体制和孩子的天性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冲突。孩子受到来自校方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创造性被压抑,而基廷老师的到来正好解除了孩子追求自由的羁绊,但问题的焦点在于他的努力得不到校方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悲剧必然随之产生。

尼尔一直规规矩矩地走着父母为他设计的人生之路,每门功课都是甲等的他在威严的父亲面前唯唯诺诺,他遵照父亲的意见参加各种学习小组、辞去在校刊当助理的职位、不敢与父亲顶嘴甚至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基廷老师的到来让这个个性备受压抑的男孩看到了阳光的光辉。在基廷老师的课堂上他领会到了诗歌中生命的意义,内心燃起了激情的火花:第―次违背父亲的意愿瞒着父母参加他梦寐以求的话剧演出,他年轻富有朝气的生命在“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身上得到了绝佳诠释。然而,梦想才刚刚起航便在冰冷的现实中折戟。在父亲愤怒严厉的责骂中,这个视表演为生命的男孩不敢辩驳,当父亲强逼他退学去军校时,尼尔的自杀成为可能。无路可逃的他,选择了在“仲夏夜之梦”成功上演之夜,戴上精灵的荆冠,伴随着窗外的飞雪,用父亲的手枪做了最后的反抗。一个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在追求自由和梦想之后,无奈地牺牲于传统势力。

影片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托德・安德森,他是一个胆小、羞涩、沉默寡言、努力学习但严重缺乏自信的孩子。在怯懦、平凡的外表之下,他内心深处拥有着不一般的诗人激情与气质。在同学的嘲弄和基廷老师的激将法下,他终于克服障碍当众做出了诗,这个不小的收获是他突破自己、培养自信的第一步。他内心隐含的饱满激情在影片的最后一刻得到了无法抑制的爆发――校方指责基廷应对尼尔的死负责,而他和其他的死亡诗社的成员却充当起校方推诿责任、辞退基廷的帮手,就在基廷被迫离开教室的一刹那,他勇敢地站到了桌面上,就像当初基廷鼓励他们的那样,大声地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学都违抗校长的命令站到了桌面上,以此来送别他们的老师。传统和现代、保守和创新在这个戏剧性的场面达到了矛盾爆发的,孩子们之所以敢坚持用这种大胆的举动去违抗校长的命令,就是因为基廷老师启发了他们内心封闭已久的生命之火,这位老师让他们知道了教育原来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现实中的基廷老师失败了,他是注定要离开的,因为他无法对抗那个陈旧呆板的体制。虽然如此,虽然他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却是一个很久远的印记――他已经从内心里改变了这些学生。

影片中的基廷老师由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扮演,他是一个很特别的演员,擅长搞笑的表演,比如在他曾经出演过的影片《大力水手》《幸存者》《逍遥天堂》和《早安越南》中,他都扮演的是插科打诨的喜剧角色,并且在1987年获得了金球奖喜剧类影片最佳男主角的称号。任何人都无法把他这个滑稽演员的身份与教师这一职业联系起来,可事实上他饰演的这个约翰・基廷老师却是他喜剧功力的又一次绝佳展示。因为基廷老师在学校里和周围的人以及环境、氛围格格不入,他活跃奔放的性格与封闭古板的学校形成的冲突是非常戏剧化的,所以罗宾・威廉姆斯那种稍显夸张过火的表演就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