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生产的现状

篇1

(一)粮食总产量变化

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态势,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49年的469.5万1吨先后登上了5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和2000万吨4个台阶,1994年总产量又超过了2500万吨,达到了2523.5万吨。期间,河北省粮食产量经历了三个稳步增长时期,两个下降时期,一个徘徊时期和一个波动增长时期。三个稳步增长时期:第一个稳步增长时期是1949~1952年,粮食产量从469.5万吨增加到了772.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8%;第二个稳步增长时期是1980―1999年,粮食产量从1522.5万吨增加到了2746.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77%;第三个稳步增长时期是2003―2008年,粮食产量从2387.8万吨增加到了2903.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2%。两个下降时期:一个是1958―1963年,粮食产量从837.6万吨减少到了551.8万吨,年均下降率为8.01%;一个是1999―2003年,粮食产量从2746.3万吨减少到了2387.8万吨,年均下降率为3.44%;一个徘徊时期是1952―1958年,粮食产量在650万吨到850万吨之间徘徊。一个波动增长时期是1963―1979年,期问波动非常明显,粮食产量从551.8万吨增加到了1779.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59%。

(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

1949―2008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49年的724.3万公顷下降到2008年的615.8万公顷,下降幅度为14.41%,年均下降0.27%。从整体上看,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出现了三次增加和三次减少的阶段。第一个增加阶段是1949~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从724.3万公顷增加到798.3万公顷,增加了10.22%;第二个增加阶段是1960―1976年,粮食播种面积从678.6万千公顷增加到807.5万千公顷,增加了18.99%;第三个增加阶段是1985―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从649.3万千公顷增加到730.6万公顷,增加了12.52%。三个下降阶段分别为1957―1960年、1976―1985年和1998―2008年,下降幅度分别为17.64%、24.38%和22.91%。

(三)粮食单产变化

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和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1949―2008年统计情况看,粮食单产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从1949年的648.2公斤/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4359.8公斤/公顷,上升了3711.6公斤,增幅达到5倍多,年均递增3.46%。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粮食单产增幅不明显,始终在1000公斤左右波动,6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振荡上升,波动幅度较大。粮食单产增长最为明显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的2033.5公斤/公顷迅速增加到1995年的4010.5公斤,公顷,增长了97.23%,年均增速高达4.63%。90年代中期以后,增速开始放缓。

二、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资源匮乏,耕地质量下降

1949年全省有耕地726.58万公顷,到2008年减少到600.06万公顷。55年间净减少耕地126.52万公顷,年均减少2.3万公顷。这主要是因为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以及经济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也成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以及农用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

(二)水资源严重短缺

河北省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43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和相邻省、市、区,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而农业是用水大户,粮食生产离不开灌溉用水,水量短缺和水污染对粮食生产构成了双重威胁。一方面,工业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水资源的“农转非”趋势愈加明显,农用水比例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另一方面,由于水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碱化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粮食的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可见,水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因素,水资源安全问胚的解决程度制约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自然灾害频繁

从1995―2008年14年间,河北省受灾面积除2004年外,均在250万公顷以上,成灾面积均在100公顷以上,成灾率在50%--72%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以后,旱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最大。其次是风雹灾和病虫灾,对粮食生产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粮食作物的直接减产上,而且通过对耕地数量、质量的毁损,动摇了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削弱了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粮食生产风险。

(四)粮食生产科技投入不足

从纵向比较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北省农业科研经费徘徊不前,甚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外实际上呈负增长。从横向比较看,全省农业科研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1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着河北省农业科研水平和科技储备,导致近年来全省缺乏重大科技突破。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障碍。

三、保护和提高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一)保障耕地资源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生产的唯一来源是耕地,粮食的生产状况取决于耕地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建立河北省耕地资源安全预警体系,包括数量安全预警、质量安全预警和生态安全预警体系等。保证耕地数量安全,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审批制度;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做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保证耕地不被污染,而且能够被绿色的农作物覆盖,即改善和提高耕地生态安全。

(二)做好水利发展规划,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省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部门进行农业一水利发展的综合规划,划定旱作农业区和节水农业区,并制定旱作区农业发展规划和节水灌溉区农业发展规划。旱作区农业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旱作区种植结构规划、旱作技术推广规划、旱作设备的推广规划等;节水灌溉区农业发展规划包括:节水灌溉率规划、各种节水技术的推广规划、水资源的供求规划等。按照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相协调,优先使用地表水和再生水、合理开发浅层水、限制开采深层水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优化调度城乡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实行开源节流并举、调水节水并行、开发保护统筹、兴利除害结合的方针,采取工程、技术、行政、经济和法制等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地下水资源,控制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

(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抵御自然灾害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发展目标,突出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中、南部地区的粮食增产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及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基地。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做好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多立项,加大对大中型灌区、旱田节水灌溉,小型水库除险、农村饮水工程、民办公助项目资金的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投入增长机制。

(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一方面,要树立统筹协调和循环经济理念,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攻关力度,着力解决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问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篇2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肥西;高刘镇

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生产曾出现“蛛网波动”,基本上每10年1个周期,1985年和1995年粮食生产分别达到同时期的峰值,但粮食增产造成粮价下跌,种田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出现波折[1]。直至2004年以后,随着土地税费减免,惠农补贴政策出台,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扬,种粮效益明显提高,使得农民对农业生产重视起来。近年来,高刘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手段来抓,落实政策、实施项目,依靠科技,强化服务,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1粮食生产现状

2009年高刘镇粮食生产面积7 466.67m2,总产5.4万t,平均产量7 230kg/hm2。粮食主要品种有水稻、小麦、豆类、山芋等。全镇人均占有粮食818kg,商品率65%左右;农民人均粮食收入1 585元。该地粮食生产表现出四大特点:一是2005年以来连续5年增产,播种面积年均增加约2%,总产年均增长约3%,人均占有粮食逐年增加45kg左右,人均粮食收入逐年增加80元左右;二是夏收生产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夏收小麦达到1 400hm2 左右,比2008年增长12%;三是粮食生产效益稳定提高,2009年粮食生产平均收入13 275元/hm2,比2008年增长5%以上;四是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优质粮食生产增多,粮食产品安全可靠。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高刘镇6.67hm2以上种粮大户仅17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二是粮农素质不高,在家务农的主力军为45岁以上的老弱群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较多,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靠天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较少,科技贡献不足。五是农业生产成本如化肥、种子、农药、机械、水电、人工等上升较快,平均成本近10 500元/hm2,压缩种粮效益空间。六是种粮比较效益低,造成复种指数降低或粮田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且农田抛荒现象又现苗头[2]。

3对策

3.1落实促进粮食生产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要把粮食生产摆上位置,出台促粮发展政策,继续加大补贴力度(高刘镇2009年人均补贴162.8元)。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热情,要逐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维护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利益。

3.2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品种,以超级稻为重点,水稻主推丰两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6号、Ⅱ优7954、扬两优6号、两优6326;小麦主推皖麦33、扬麦13、扬辐麦2号、扬麦15等,确保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为98%(2009年95%),品种优质率70%以上(2009年为60%)[3]。配套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超级稻高产栽培、免耕直播、避灾抗灾、绿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育苗移栽、小麦免耕直播和精少量播种等保优高产适用技术,扩大应用面积,做到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同时,要大力整治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改变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有效打击农资经营中坑农害农、假冒伪劣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

3.3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民教育

建立县、乡、村和科技示范户“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到农技、农机、植保、土肥、种子等粮食生产服务部门齐全,人员稳定,待遇到位,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保技术到位,保障有力[4]。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造就新一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粮食优质超高产栽培上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4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指导和示范,引导粮食生产

近几年从本地实施的国家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示范项目的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到位、及时是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植保、土肥、农技、农机等单位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村干、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生产骨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技110和技术明白纸等,普及科技知识;二是建立农技干部帮扶制度,利用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同时要求种粮大户和示范户要带动5~10户普通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开展示范,坚持乡村高产示范片与示范户齐头并进,共同带动和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四是开展技术指导,在粮食生产重点季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抓现场指导,解决生产问题,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3.5推进农技和农艺结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着力推进农机和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水稻机耕作机插秧机收割、小麦机开沟直播生产、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施农业项目,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入农村的机遇,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依托在本地实施的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发展(粮食)产业项目,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对粮食产区的道路、田块、沟渠、林带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3.6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合作社作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帮扶下,各种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高刘镇现有土地流转合作社12个,用水协会1个,植保协会1个,粮油购销合作社3个,充分发挥协会和合作社的职能,对于推动粮食生产意义重大。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向种粮大户集中,使种粮大户每年增加20%~30%,发展连片集中种植,实行规模生产;通过用水协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调度,满足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通过植保协会组织机防队,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害损失;通过粮油购销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推动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4参考文献

[1] 杨红,温建.我国粮食生产回顾、现状及发展目标[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302-304.

[2] 李海楠.粮食增产布局关键在耕地和水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09(12):39-40.

篇3

关键词 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制约因素;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01-01

1 基本情况

宝鸡市辖3个市辖区,9个县,总面积1.82万km2。耕地总面积41万hm2,人均耕地面积953.3 m2,户均耕地3 466.7 m2,常年粮食种植面积35.33万hm2,粮食平均单产4 725 kg/hm2,粮食总产170万t左右。全市种粮大户总计194户。承包土地1 180.53 hm2。承包3.33~6.60 hm2的大户有141户,共承包土地627.20 hm2;承包6.67~19.93 hm2的大户有48户,承包土地394.67 hm2;承包20.0~66.6 hm2的有5户,承包土地158.67 hm2。租地成本750~1 200元/hm2不等。截至2012年,全市注册各种粮食专业合作社达到45家,社员达到5 605户,入社面积5 333.33 hm2左右。合作社通过提供统一的农资供应、病虫防治等服务,使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来看,宝鸡市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面积在全市粮食总种植面积中占的比例太小,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南方省市。

2 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效益分析

从生产效益看,塬区种粮大户效益一般情况下高于种粮小户效益。小面积(0.33 hm2以内)粮食生产、农村留守人员力不从心、农田抛荒以及只种植一季粮食等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调查岐山县、扶风川塬区农户发现:一般种植一季小麦纯收入在1 500~2 250元/hm2,种植小麦、玉米两季纯收入在3 450~4 200元/hm2。种粮大户之所以有较高效益是因为粮食生产的很多环节是采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小麦收种玉米播种采用机械方式);而山区粮食生产大多以传统耕作为主,通过调查陇县2个镇5个种粮大户,每季劳动力成本为6 000~7 500元/hm2,种粮效益如果算上劳动力价值,85%的山区粮食生产大户收入都是负数。

宝鸡市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大都采用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加上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都采用企业化运行模式,到2012年底,该市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均实现赢利。凤翔县嘉农合作社,流转土地240 hm2,经过2年的粮食种植,其种粮效益可观。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赢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强烈的粮食生产意识,因为土地租金、人员工资等都需要靠粮食收入来支出,所以在复种指数、茬口安排、肥料投入上都能科学谋划、统筹考虑。二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技术。他们逐步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到粮食生产领域,不断改进传统的耕种方式,着力提升粮食产出水平。三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这些科学的决策和合理的投入,使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种植粮食作物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3 制约宝鸡市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3.1 国家扶持力度虽然逐年加大,但政策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通过调查120个农户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国家粮食生产补贴近年来逐年提高,截至2012年底,岐山县凤鸣镇农民享受国家各项惠农补贴为1 065元/hm2,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当前补贴标准显得偏低;另外,按照平均补贴方式虽然能体现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鼓励性和补贴实施的公平性,但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甚至出现一些农户“只拿补贴不种粮”的现象,通过现行补贴政策很难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2 生产资料涨幅大,生产性投入高,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效益低

调查发现,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逐步提高,市场粮价相应走高,但是,种粮效益仍然偏低,而且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种粮效益不断降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价格涨幅较大,致使粮食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种粮效益低下。

3.3 土地流转难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相当多的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生活没保障,工作没着落,因此,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很难从农户流转到土地。土地是农民生活最基础的保障,农户耕地面积小,即使不种,宁可让地闲着,也不肯让土地流转。

3.4 劳动用工涨幅较大,致使大部分农户外出务工

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劳动用工涨幅大,而且劳动报酬明显提高,从而使农村大部分富余强壮劳力流向二、三产业。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和经济作物主产区转移,粮食主产区出现了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下降的趋势,出现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的“三化”现象,即“兼营农业”、“口粮农业”现象。

综上所述,种粮效益低、生产资料涨幅大、劳动用工涨幅较大等是制约宝鸡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4 宝鸡市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4.1 健全政策体系,提高保障效应

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投入力度。一是提高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政策效应的发挥。应根据物价指数和种粮效益,建立动态粮食补贴机制,保护广大种粮农民的种植效益和积极性。二是创新补贴机制。逐步建立以粮食生产者为补贴对象、以粮食面积为考核标准、以商品数量和质量为依据的补贴机制。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主体,在普惠性补贴的基础上,按照每调出0.5 kg商品粮再直补0.1元或增加20%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形式提高补贴力度,鼓励多产粮多售粮。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在粮食主产县区,全覆盖推行政策性保险范围,适当提高保险赔付标准,最大可能降低群众灾害损失。

4.2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对于因缺少劳动力等因素而不愿种粮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动员其将土地向种粮大户手中流转。成立农村土地银行和土地产权交易中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二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三是配套完善机制。根据规模化生产需要,按照生产面积配套建设用地,并在农机具、加工设备等机械配套上给予扶持,以此来加大土地合理有序流转速度,实现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

4.3 加速科技转化,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充实县镇农技推广队伍,推行农技组织指导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农户、大户带动小户的多元化服务模式。二是推广生产模式。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生产模式,扩大订单生产面积,提高全市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现代种业发展,选育和推广一批新优品种,推进品种更新换代。

5 参考文献

[1] 李会玲,吴继祥,张三定,等.岐山县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313-314.

[2] 金旋.我国粮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8(11):43-44.

篇4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缩短了城乡距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助推力,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城市换进程的加快,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舍弃农村生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争先恐后地进入城市,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并试图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引起人民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广泛的关注,保护粮食安全。

【关键词】

城市化;粮食安全;影响

一、城市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1、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积极影响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正像一把双刃剑,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一般情况下由于城市化的集聚性效应,可以释放大量的乡村建设用地,为粮食的生产提供土地保障;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同时,城市化进程为我国农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2、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消极影响

城市化对为粮食生产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以下消极影响,比如城市化发展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对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而且城市化将占用大量的农用耕地,使得农用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由于粮食生产水平的不变,导致单位产量减少,总耕地面积的减少,将直接导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减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再者对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转移,导致粮食生产者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降低,且成本增加,引起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降低,供不应求。

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同时粮食安全也会对城市化进程造成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发展,也可能相互制约。城市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粮食安全关系到国之根本,必须建立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相互协调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粮食安全的相互促进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面积、农业生产者及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以下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论城市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对于农业用地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于耕地面积的影响和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对城市用地进行扩张,侵占农用耕地,从而引起农用土地利用结构及耕地结构的变化。而在我国耕地及播种面积急剧减少的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建设用地,而建设用地基本上都是划拨或是出让的农业用地,因此城市化程度越高,占用的农用土地就越多,从而导致耕地及播种面积的不断减少。在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少相应耕地质量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引、缺乏耕地质量保护意识,也导致了我国耕地质量的下降。当前我国高产耕地只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35%,而中低产耕地已占到5%。再加上近年来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次生盐渍化等,加上施肥导致土地营养结构失衡现象日趋严重等,导致耕地质量急剧下降。

2、城市化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人口的城市化,即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流向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城市化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指农业直接生产者数量的迅速减少,第二是看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降低。从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业人口受到城市发展的吸引,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这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而影响。通过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而同时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小,从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比重也开始不断减低。第二就是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首先是对农业生产者年龄结构的影响,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劳动力年龄趋于年轻化,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劳动力,而未迁移出去的劳动力只剩余了大量的高龄人口或是一些留守的未成年人口,所以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严重失调,年龄结构相对趋向老龄化,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其次在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中,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呈现出老龄化、低文化程度的趋势,导致了我国目前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等现状,劳动力素质严重下降。

3、城市化影响土地利用率

一般情况而言,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引起人口、产业的集聚,更为集中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实际上我国在城市化工程中,对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所以导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均占地方面没有像一般的城市化与土地利用规律一致,由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利用及改造的技术并未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土地滥用、浪费、污染严重等现状,土地利用率仍然很低,从而出现了城市人均占地不降反增的现象。

三、结语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过程为我国的整体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增收途径,但是同时由于城市化对劳动力的流向、土地利用、耕地面积等多方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的生产,威胁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引起政府与每位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桂新,冷松.我国城市化发展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J].人口学.2008(3)

篇5

关键词:甘谷县;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有利于人们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是实现甘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推进甘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甘谷县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1.1甘谷县基本概况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上游,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差异较大。县域面积1572.6km2,耕地面积5.88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09hm2。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总人口6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9%。人多地少,山大川小,十年九旱,是典型的雨养型农业人口大县。粮食是甘谷县传统的栽培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包括复种),约占农作物面积的80%,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2万t左右,平均产量2250kg/hm2左右,人均产量在200kg左右,除粮食播种面积外,总产量、产量和人均产量三项指标因受气象的影响,起伏较大,极不稳定。栽培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等。

1.2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近年来,甘谷县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以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旱作农业“甘谷模式”为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形成了蔬菜、果椒、养殖等农业支柱产业,着力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57万hm2,粮食总产达到18.16万t,其中,夏粮2.24万hm2,产量6.09t,较上年减少8.97%;秋粮面积1.41万hm2,产量8.94t,较减少增产9.97%。由于2016年降雨量缺少,粮食产量较上年减少10.45%。作为甘肃省农业人口大县,在注重粮食产量的同时,粮食生产安全不容忽视。

2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抵御自然能力差

甘谷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干旱少雨是制约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就全县而言,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南北两山,由于多年持续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使得作物生存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仅高效经济作物不能大面积种植,油料、中药材这些需要水量相对较小的经济作物也难以保证有较好的收益,因此山区群众只能选择大面积种植相对耐旱的粮食作物,粮食生产受到制约。

2.2结构调整不到位,农业效益低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甘谷县农业产业结构根深蒂固,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到位,因而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农业效益低。一方面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面积偏小,而粮食作物面积偏大,粮经作物比例不合理;另一方面在粮食作物内部,产量和效益相对较高的秋粮面积偏小,而夏粮面积偏大,压夏增秋不协调。

2.3土地投入少,产出率普遍低

甘谷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由于受暂时的利益驱动,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对种地、养地不够重视,有机肥料用量偏少,致使土壤结构不良、肥力低下,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受到影响;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等)连年涨价,也间接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负担,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收的现状,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2.4劳务输出削弱了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多年的持续干旱,土地的回报率低,导致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而老人、妇女则成为守农的主力军,其既要管理又要销售经济作物,力不从心,为省事省力,必然选择种植粮食,且在粮食生产中以小麦和马铃薯为主,使种植结构和品种朝单一化趋势发展。

2.5科技入户难,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一是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大多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不健全、设施不配套、工作条件差。二是乡站下放后由于实行多头管理,甚至有些乡(镇)领导把农技人员当作行政人员对待,平均一半以上时间用于“中心”工作,而农技推广工作却因时间、精力不足而不能正常开展,直接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滞后。三是由于农技人员改行转业严重,剩下的一些农技人员因缺乏学习机会而知识老化,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四是县、乡级推广部门隶属关系不顺,工作衔接困难,造成推广链断档。五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尤其是边远山区的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信息闭塞,观念陈旧,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接受能力差。这些原因必然导致农业科技入户难,农业品种科技含量低,产业开发缺乏技术支撑。

2.6粮食商品基地生产规模小,规划布局不集中

粮食生产基地范围小、规模小,规划布局不集中连片,在产业化发展中未能合理配置有效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难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规模效益不明显。

3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粮食产业的向前发展,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根据甘谷县山多地少,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在粮食生产中,通过各个农业科技项目的完整实施,努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生产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通过各项有机抗旱农业措施的实施,增加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3.2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收为目的,优化农业作物内部结构,压粮扩经,实现粮经互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3.3面向市场,建好基地,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要把建立商品基地作为实施粮食产业化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要从市场要求出发,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原有的资源及配套设施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的路子,重点培育一批专业生产区和专业乡、村,促进其尽快形成商品生产基地。

3.4加强科技队伍自身建设,建立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目前,甘谷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处于职能转换、机制转轨、方法转型的特殊时期,要根据甘谷的实际,尽快理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的隶属关系,使农技推广人员进一步专业化,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并积极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及对农资、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病虫害的防治,努力建成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3.5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篇6

1.粮食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减少

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在1949年时为54.95万亩,2001年减少到42.16万亩,期间总共减少12.79万亩,年均减少约2400亩。此后至2013年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到39.79万亩,年均减少约1800亩,这主要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所起的作用。1949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69.99万亩,复种指数为127.4%,粮食面积63.1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3%。2013年农作物总播面积94.43万亩,复种指数达237.3%,粮食面积71.23万亩,只占总播面积的85.4%。上述情况说明3个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进一步实施,耕地减少的态势不可逆转;二是人们对水果、蔬菜等需求的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肯定还会逐步降低;三是解放以来,复种指数已提高了近一倍,继续提高复种指数的难度很大。

2.粮油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当前,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数人员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撂荒地逐年增多,种粮农户岁数越来越大,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粮的倾向相当明显或根本不会种粮,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相当困难,部分技术甚至有倒退倾向。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80年代亩植窝数平均为1.5万窝,90年代下降到1万窝,现在的部分田块已下降到0.5~0.6万窝,亩植窝数的持续减少是水稻单产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而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品种普遍由穗数型变为了大穗型,由于品种的大变化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在玉米生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大农业的内部分工上看,由于发展蔬菜、水果和农机化很容易成为新的亮点,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已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项目更大、更容易出亮点的其他业务工作,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地位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同时,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和较为突出的人才也抽调了不少到其他部门从事更紧要的工作,减弱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整体实力,部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实施农业项目等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工作上,没有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粮食发展的技术应用和推广上来。此外,粮油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的各种示范片、示范田块,所应用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般都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推广都有较大难度。以隆昌县水稻高产攻关为例,近几年,每年都以增加窝数、增施肥料、狠抓病虫防治为前提建立了百亩、千亩高产攻关片,尽管连续多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田块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了吨粮,但由于增窝、增肥、防病治虫需要增加投入,管理不到位还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以及大幅度增加穗数还容易引起倒伏,同时,农户雇请人员栽秧是以面积为单位给工钱,这样就很难保证栽够窝数。因此一旦示范或项目实施结束,示范片的新技术应用程度就逐步下降。

3.农机化步履艰难

近年来,全县开展了播、耕、栽、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的探索,但仅仅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是:隆昌县属浅丘地区,现在的机械不太适合不规则的小田块,尤其是田坎小巧,机械笨重,搬运不方便,让成片农户整体接受又十分很难。

4.现有种粮补贴不科学

当前分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别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名目繁多的种粮补贴,不仅加大了各级的工作量,还没有起到较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应有作用。6.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项目少近年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安排了一定的粮食生产发展项目,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项目少,对下步粮食生产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如隆昌县近期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是稳定发展再生稻,却没有再生稻的专门项目,因此,无法结合项目认真研究和全力发展再生稻。此外,务农劳动力紧缺、文化水平低,耕作粗放,农户投入少,种粮成本高,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完全落实等,也是当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概况。

二、隆昌县粮食生产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和坚决杜绝土地撂荒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深化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普及旱地多熟制,大力发展间套作冬大豆,逐步扩大稻田两熟和三熟制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

2.明确主攻方向

一是稳定玉米单产,恢复水稻和红苕种植水平。只要水稻和红苕恢复到历史最高种植水平,全县即可增加总产2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再生稻。近十年的探索表明,尽管隆昌县属再生稻次适宜区,但除少数阴山深沟地区外,90%以上区域实际上是可以蓄留再生稻的,如果按平均亩产100kg、28万亩可蓄留的面积计算,总产可达2.8万吨。因此,稳妥发展再生稻是当前隆昌县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3.积极争取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首先应扩充技术人员,其次是各级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粮食生产新技术,积极做好试验示范,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重点示范户现场参观指导新技术示范片和试验示范田块。再次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农技干部和从事粮食生产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产典型,让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有待遇、有地位、有荣誉,逐步形成人人愿意主动参与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4.全力推广农机化

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应主动研究和引进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积极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机型选择和农机农艺的综合配套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争当农机能手,指导农户应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种粮成本。

5.改革种粮补贴办法和项目实施

可以采取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或者采取按交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的办法,促进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同时,各地应在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作物、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农业项目要求整合现有项目或安排专门项目,确保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有项目支撑、有人员研究、有人示范推广,促进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能够快速成熟和推广应用。

6.制定激励政策

如:提高粮食保护价格;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一定补贴;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种植专合社补贴标准;提高从事粮食生产工作者的各种政治、经济待遇,吸引年轻一代农民和相关人员从事粮食生产工作等。

篇7

1.1育种方法以传统的“经验育种”为主,缺少突破性大品种的育成

目前浙江粮食育种主流技术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式育种,效率低、周期长、准确性差,很难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品种设计”,将多抗、广适、高产、优质等融合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础研究与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相脱节的现象;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育种手段缺乏创新,花培育种、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相关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尚很薄弱。

1.2科研与推广队伍结构欠合理,缺少协同作战机制

现在浙江省从事水稻、旱粮育种的科技人员分别为256人和120人,从事土肥和植保的科技人员各为50人左右。显出育种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战略型、实用型的农业专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也不尽合理,栽培及产业化研究人员偏少,育、繁、推人员比例不够理想,科技后劲不足。现有育种工作多以课题组为单位,各自为战。课题组在研究力量、种质资源、条件设施等方面十分有限,重复研究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同课题组间的沟通与协作少、育种材料共享少;不同专业领域(如育种、土肥、植保、栽培等)的科技人才未能根据粮食安全需求形成合力,协同攻关,因而难以有效解决浙江粮食育种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制约了浙江粮食育种进程和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总体来讲,浙江粮食育种现状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亟需变革育种研究体系。

1.3粮食品种类型单一,结构失衡,没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

目前浙江省粮食品种总体上讲类型单一,且存在同质性、低质量,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虽在高产品种选育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重大突破性的品种少,难以满足粮食大幅增产的需求。一是高产、优质、抗逆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广适品种不多,多数在高地力条件下表现良好的粮食作物品种在瘠薄、盐碱、干旱等逆境粮田中种植时表现较差。二是季节性品种类型单一,以水稻为例,通过努力,单季稻品种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连作晚稻尚待突破。三是现有品种针对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特别是与机械插秧、机械化制种等不能适应,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针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缺乏优质的专用型新品种。此外对粮食作物的稀有种质资源,如野生种、近缘野生植物等收集和利用也嫌不足。

1.4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和储备不足,限制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土壤、肥料、水资源等高效利用、改良与保育、精确施用、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技术不足,对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不够有力。二是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不足,在单项、高产、产中栽培等技术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对的综合配套技术、优质环保专用技术,以及产后加工技术不足。三是栽培模式未根据品种优势进行创新和配套应用,综合生产效益不高。四是农机和农艺结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机与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农艺的不相适应,以及国外农机对国内的水土不服等;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轻型农机装备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及主要措施回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关粮食科技的专业研究所主要有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开展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土壤肥料、质量控制等相关领域研究。现有相关科研人员208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79人,具博士学位81人。

2.1育成的系列新品种为浙江良种更新换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加强粮食新品种的选育,以高产、多抗、优质为育种目标,先后育成的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新品种,有不少曾一度成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对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早期育成的水稻品种原丰早,荣获1983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总计增产稻谷70余亿kg;水稻早籼品种浙733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至2000年连续8年推广面积居全省早籼稻之首,1995年起跃居全国早籼品种之首;大豆浙春2号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累计推广面积约133万hm2。“十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大(小)麦6个、玉米7个、甘薯2个、大豆6个,通过国家审定品种7个,省级审定品种37个,都曾在浙江省粮食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其中水稻协优7954、协优963,大豆浙春3号等荣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协优9516、中籼浙1500、浙梗20等获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粮食新品种103个,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其中水稻浙粳22、浙粳88、钱优1号等,玉米浙凤糯2号、浙凤甜2号,大豆浙农6号、浙秋豆2号,大麦浙啤33等新品种被相继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水稻浙粳22于2009年后成为浙江省晚粳稻当家品种,获201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全省种植突破7万hm2,成为2009-2011年在本省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水稻浙粳88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11.376t·hm-2,2013年全省已种植3.4万hm2,成为浙江省种植面积第2大晚粳稻品种。水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8百亩方平均产量达12.946t·hm-2。甘薯浙薯259成为超高产甘薯新品种,甘薯浙薯81及其衍生品种浙薯13、浙薯132和浙紫薯1号作为淀粉、粉丝加工、休闲食品的主栽品种应用,累计在浙江推广应用面积达10.515万hm2,促进了浙江甘薯淀粉、粉丝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成为外省品种选育的主要种质资源之一。成果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麦浙啤33等3个新品种百亩示范方产量超过6t·hm-2。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推广新品种大麦2.23万hm2,大豆2.41万hm2,甘薯3.49万hm2,玉米1.59万hm2。

2.2研发的生产集成技术促进浙江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作制度创新及其配套技术、新品种栽培和机械化生产、重大病虫害预警和控制、农业节水、面源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2.2.1农作制度创新20世纪60年代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耕作制度改革研究,如在水稻种植上提出的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低产改高产、一熟改多熟为内容的“五改”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为内容的“四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从3.75t·hm-2到6.00t·hm-2,7.5t·hm-2,超“双纲”再到吨粮田的发展过程,精细耕作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促使浙江省粮食生产从缺粮省转变到自给省,最后达到余粮省。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还大力开发农业机械,致力于实现浙江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和化学肥料的应用。196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浙江4号和浙江1号插秧机参加国家农业部与机械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插秧机和半机械化水稻耕作农具现场会,其中浙江4号被评为全国定型推广的7个机型之一。2.2.2重大生物灾害预警和控制技术多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持续有效开展了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抗性品种筛选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如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等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及其持续控制技术,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抗源筛选、抗病品种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功研制开发了生物农药农安2号、孕茭灵、多抗灵、制蚜菌素、抑酶菌素,生物杀菌剂ST-6,高效诱虫板等项应用成果;另在生态控制水稻害虫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利用香根草等诱集植物诱杀二化螟,结合“三控施肥技术”减缓害虫种群发展,进而达到减量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该项技术于2013年起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的主推技术措施之一,在省内外多地区示范推广,对确保水稻的稳产、安全、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2.2.3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技术针对浙江土地后备资源极其紧缺、基本农田面积及质量下降、粮食安全面临威胁等现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了以下研究。一是新围海涂快速改良应用与培肥技术研究。创立了按土壤颗粒和不同质地分层快速降盐的工程技术,通过加快盐分的淋洗速度,使新围海涂迅速具有粮食生产能力。二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废弃物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通过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培育,提高土壤健康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三是利用院地合作机制,开展基本农田肥力与环境质量保育研究与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系统的构建,施肥技术的标准化,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综合配套,持续提升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引进、筛选和推广优质、高产绿肥品种,对新增基本农田进行快速生态培肥,为农田占补平衡提供土地后备资源。五是加强耕地肥力测控技术及地力评价研究。浙江省现有耕地209万hm2,经调查研究,其中一等田62万hm2、二等田139万hm2、三等田7.6万hm2,摸清了耕地地力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粮食产能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估提供了基础依据。

2.3创新的科技运行模式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奠定了基础

依托创新成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制定并实施推广院科技成果项目;结合省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两区”)建设、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创建、水稻良种推广计划,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利用院种业公司、院地合作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农民素质的持续有效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3.1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3年,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当年即派出4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全省46个欠发达乡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历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被列为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员最多的单位。201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出个人科技特派员增加到66名,团队科技特派员35个,法人科技特派员1个。至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累计提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3200多项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面积0.57万hm2,扶持(创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166个,历年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并曾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称号。2.3.2创建院地合作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导新建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按产业基本布局,建立从技术研发到示范推广、从种子种苗到产品上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农科教、产学研高度结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机制。在粮食生产方面,先后建立了江山农作物、义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湖农田保育等多个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2.3.3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结合项目成果、科技下乡活动等,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培训,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00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设立了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培训农民的效果。“十五”以来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642期,累计培训基层农民9万余人次,向农民赠送各类技术资料4万余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被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全国科普先进单位”。2.3.4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隶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集“育(种)、繁(殖)、推(广)”为一体,主要推广经营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大(小)麦等粮食作物品种。公司种子生产基地遍及12个省市及省内11个市(县),常年制繁种0.14万hm2,良种年生产能力达400万kg。2013年农作物种子生产总量达354.9万kg,其中杂交水稻种子184.44万kg,油菜种子21.73万kg,常规稻麦种子136.01万kg,其他作物12.76万kg,为保障浙江粮食作物种子供种能力做出贡献。2010-2013年,公司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1224万kg,总推广面积200万hm2,增创社会效益14.3亿元。其中在省内水稻、大(小)麦、玉米等示范点150余个,示范面积达0.2万hm2。

3提高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在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下,浙江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则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包括耕地资源短缺凸显,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科技储备不足等。因此,必须正视现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为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保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大对粮食科技的投入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科技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浙江省各项粮食科技资金,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设立粮食科技专项(把原粮食育种专项提升扩容为粮食科技专项),统筹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研究、示范、推广和应用,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粮食科技投入总额的稳定增长。瞄准粮食科技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合理调整经费投入结构。进一步整合现行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打包补助种粮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惠农补贴资金,新增资金分配应与粮食面积、单产水平与商品粮挂钩,促进农民多种粮。继续扩大技术性补贴的规模,构建粮食面积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3.2加强协同创新,创新良种运行模式,注重育种绩效和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各育种家开展育种工作,基本上是单干,彼此很少交流、合作,很难做到资源、知识、技术、成果共享,不容易培育大品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育种家的观念、传统外,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快更多地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抗病、虫、旱、逆)、低耗的大品种,必须真正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改变育种模式,优化研究队伍结构,凝练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通过项目为载体,以育种家为核心,把种质资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栽培、植保、土肥、农机、质量标准、食品加工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协同起来,只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齐心合力,才能在粮食科学规律上有所发现、突破,在良种良法技术和效率上有所发明和改进,才能培育大品种。要做到这一点,改变当前的育种评价机制,提高新品种审定的标准和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品种权的保护至关重要。粮食科技要加强项目顶层设计,科学遴选项目,跟踪国内外最新研发趋势,不断充实调整新的研究内容,要根据科技导向、公益导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进一步科学进行聚焦,将资金投入的重点倾向更具核心作用的关键品种、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避免资金分散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尽量提高资金效率,提高研发成效,严格考核指标。

3.3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企业的步伐,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要着力抓好大型种业企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单位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全力推动产学研的实质性协作,将种业研发与农业相关生产资料的研发相配套,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分子设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使种业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3.4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和新型生产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3.4.1加强突破性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加速发展和应用高通量转基因筛选及鉴定评价技术、高通量分子标记育种技术、高通量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及规模化基因克隆、分子设计育种、高效细胞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育种先进技术,促进育种从传统方式向精确育种转变,提高良种的选育效率和质量,重点挖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优良品种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以及专用型粮食品种。3.4.2加强“良法、良土、良保”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良法”即节本高产高效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和促进粮食增产;“良土”即造就水土条件好、供肥能力强、产量高且稳定的农田;“良保”即以生态防控和绿色防控为目的,利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将良法、良土、良保与良种集成于一体,须加强良种良法的配套研究和应用,促使各项技术、资源潜能最大化,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科技兴粮的有效合力。一是要以发展效益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为宗旨,在规模化、机械化条件下,加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和水产业合理轮作、套作、间作和套养等粮田农作制度的研究,实施旱地作物优势套种、连作的多种模式搭配方案及种植示范,建立低耗高效多熟的耕作制度。二是加强节本高效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研究水稻配套高效、生态、适用技术,重视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促使粮食单产最大化。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有机融合农机和农艺,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农资浪费、劳动力短缺、综合效益低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节本高效高产。三是应对浙江省土壤物理性状劣化、耕地肥力减退、围垦滩涂增加和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强土壤退化修复、有机肥改良等技术研究,着力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粮食丰产和农田培肥;加强土壤养分管理、质量保护、测土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态性污染;加强缓释肥、有机肥、绿肥,特别要大力恢复冬季绿肥的种植,以及土壤面源污染方面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动全省粮食生产朝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四是加强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以抗性品种为基础、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化学农药应急防治为辅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实现统防统治,达到农药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加强抗性品种的筛选和利用,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的研究,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农产品质量产地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可控性。

3.5加强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

篇8

关键词 土地流转;生产现状;问题;原因;建议;江苏兴化;缸顾乡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99-02

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大力推进下,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近2年的粮价下跌,难免出现丰产不增收的异常现象,农村土地流转和粮食生产就会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或更能加速土地流转,或将发生土地“退租”的现象。为此,为探索土地流转的动向对兴化市缸顾乡农村土地经营与粮食生产现状作深入调查,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 缸顾乡土地流转现状

1.1 流转面积

缸顾乡共有耕地面积1 936.38 hm2,其中大田面积1 555.66 hm2,垛岸380.72 hm2,截至2016年7月,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 477.46 hm2,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76.3%。

1.2 流转方向

在全部流转耕地中,流转入农户面积1 121.9 hm2,占75.9%;流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176.1 hm2,占11.9%;流转入家庭农场91.4 hm2,占6.1%;流转入其他经营主体面积88 hm2,占5.9%。

1.3 流转土地用途

农户流转出的承包耕地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面积为838.3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56.7%;用于种植露地果蔬及水生蔬菜面积476.1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32.2%;发展设施农业面积70.4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4.7%;开发旅游休闲面积92.7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6.2%。

1.4 土地流转价格

农户流转价格变幅在0~12 000元/hm2之间,平均价格为5 700元/hm2左右;合作社、家庭农场价格为12 000元/hm2;其他主体价格为15 000元/hm2。

2 土地流转与生产经营实例

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但目前粮食种植效益低下,“农村土地流转目标在哪里?以后的农村土地流转转给谁?流转后的土地应该怎么种?流转后的土地究竟种了些什么?”都成为了农村土地经营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全面了解全乡土地流转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粮食种植户进行深入调查,现举3个例子。

例1:缸一村村民顾某,49岁,在本村种植了自主承包地及本组转包土地共计1.47 hm2,2014年在本乡夏广村流转土地11.53 hm2,合计种植13 hm2,2015年种植水稻12.2 hm2、小麦12.2 hm2、玉米0.8 hm2,顾某流转土地的年租金为1.2万元/hm2,1年2季庄稼,上年水稻生产成本约12 285元/hm2,水稻产量9 825 kg/hm2左右,出售价格2.7元/kg,产值26 527.5元/hm2,减去成本收入14 242.5元/hm2;小麦种植成本7 350元/hm2,产量5 700 kg/hm2,售价1.9元/kg,产值10 830元/hm2,收入3 480元/hm2。两熟收入为17 722.5元/hm2,减去土地年租金1.2万元/hm2,纯收入5 722.5元/hm2,全年粮食合计收入为7.44万元左右,这种收入如果在生产上管理稍有不慎,或遇到特殊不利天气,将会造成减产而亏损,再加上年生产成本19 635元/hm2,按半年折算,1年至少要投入12万元左右,利息也在1万元左右,收入并不高。由于流转合同一订5年,没有到期,加之缺乏好政策、好行情的支持,顾某对土地经营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他认为生产有风险。

例2:缸四村李某,54岁,种植粮食面积8 hm2,2015年水稻平均产量9 225kg/hm2,销售价2.56元/kg,收入23616元/hm2,生产成本13 005元/hm2,小麦产量4 200 kg/hm2,收入7 560元/hm2,生产成本6 990元/hm2,两熟收入11 181元/hm2,减去土地租金4 500元/hm2,纯收入为6 681元/hm2,如果按租金12 000元/hm2计算,生产亏损,对下步打算,李某感到迷茫,如一旦土地涨价,便弃田不种。

例3:西旺村村民沈某,53岁,粮食种植面积2.2 hm2,土地来自家族及农户间的转让或转包,平均土地租金2 250元/hm2左右,2015年水稻单产8 400 kg/hm2,销售价2.66元/kg,生产成本12 150元/hm2,收入10 194元/hm2,小麦单产5 850 kg/hm2,销售价为1.9元/kg,生产成本为6 300元/hm2,收入4 815元/hm2,两熟收入减去租金纯收入12 759元/hm2,总收入28 069.8元左右。沈某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如土地租金在7 500元/hm2以上便不种,保留自己口粮田便可。

3 导致当前生产经营问题的原因

一是国家长期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把粮价限制得很低,“谷贱伤农”。当地的粮食管理部门名存实亡,粮贩压级压价,如2016年小收购价为2.36元/kg,而老百姓最高质量的小麦只能卖到2元/kg。二是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年龄结构老化。当今农民既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根本,又不能扩大生产,勉强维持种植。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至今为止,缸顾乡尚有近666.67 hm2的农田不通路,生产困难。全乡还没有一套粮食烘干设备,粮食收获风险隐患较大[1]。

4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向

综合全乡调查状况,当前全乡土地流转与粮食生产的动向从表面上看有3种。一是农户以及家族之间的承包田转让,生产成本小,种植者不愿流转,其年龄都在60岁左右,种植面积在0.07~2.0 hm2之间,这部分人目前对土地还是依赖的,也只能再种3~5年,随着年龄的增加,便弃田不种。二是种植大户土地流转合同没有到期,硬着头皮去种,而且精耕细作,他们的动向是到期观望,期盼好年景、好政策[2]。三是廉价土地租金种植户,流转土地广种薄收,说是规模经营,实是生产粗放,这些田块大部分以低荒田为主,其动向很随意,土地涨价则不再耕种。

实际在土地流转的问题上,除了以上3种经营情况外,在当前的生产形势下,农村土地总体走向是土地租金在12 000元/hm2以上的,从事粮食生产基本不再扩大生产;而在部分土地流转比例小、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村,租金为4 500~7 500元/hm2,是个好的流转契机,但开始很难连片种植,1~2年便能成方成块。整个农村如不完善好土地流转机制,3~5 年后农业种植矛盾更为突出。

5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建议

一是大幅度提高稻谷、小麦等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同时建立粮食的目标价格(以稻谷、小麦等粮食的生产成本加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确定价格)制度。二是实施农村土地流转补贴,降低土地租金,同时要不断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力度,培育稳定的种粮大户队伍,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地经营农业,夯实国民经济运行根基,如以10 500元/hm2租金为基数,每增加1 500元/hm2补贴20%等。三是创新流转租金结算方式,土地流转租金以稻谷的一定数量计算,按每年的国家挂牌价格折算现金,使租金随水稻行情变化而变,从而达到土地经营权者与种植者双赢[3]。四是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农田设施投入。改造发展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加强水、电、路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减少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主体用工成本。五是加强农业服务组织化建设,促进各项生产服务之间的融合,以使服务效果更大化。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力度,要建立一种有机体系,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信息少、用工难的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4]。

6 参考文献

[1] 刘琴.土地流转下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4):75-77.

[2] 白经天.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6):29.

篇9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支持政策 优化

粮食主产区作为以粮食产业为专业化方向的经济区域,提供了全国大部分的商品粮,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倾斜的区域政策调动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纵观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运行轨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重目标的转变,从“暗补”到“明补”的转变,从“少取”到“多予”的转变,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取得的成效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在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强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04年以来实施的新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强化了粮食连年增产的主导要素,为积聚和形成粮食稳定增产高峰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一)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2004年以来,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实行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初步建立了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体系。取消农业税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给予了农民直接政策信号,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良种补贴政策为农民引进优良品种带来了便利,农机具补贴政策为粮农提供了机械化作业服务,农资综合补贴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系列新支持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恢复较快,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都显著提高。到2010年为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经由2003年的68548.70千公顷增加到78549.50千公顷。粮食单产由2003年的4460.84公斤/公顷增加到5243.08公斤/公顷,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30578.5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1184.10万吨。

(二)改变了补贴方式,促进了农民增粮增收

自2002年起,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开始在吉林和安徽两省试点,2003年扩大到全国16个省(区),2004年以后在全国推广。此后,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粮食补贴政策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补贴方式,实现了从间接补贴向直接补贴的转变,将原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直接补给了从事粮食商品生产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售粮食收入仍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粮食直补把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受益明显,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于粮农所得直补资金与其计税种粮面积、实际种粮面积和实际出售商品粮数量成正比,即种粮面积越大或出售商品粮数量越多,则财政补贴越多。因此,该项政策有利于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直补资金103亿元,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北方省份地多人少,平均每户增收达104元;南方省份地少人多,平均每户增收47元。此后,政府粮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加上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税减免等政策,使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4年为3033.59元,到2010年达到6160.83元,比2004年增长了103.09%,年均增长17.18%。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的支持力度降低了农民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农民粮食生产的机会收益。此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市”作用,能够稳定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有利于引导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培育了一批商品粮基地,成为国家商品粮的稳定来源

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的一项历时较久、覆盖面较宽、效果较突出的农业政策。从“六五”期间国家首批选建的60个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看,尽管期间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致的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商品粮基地县增强了物质技术基础,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其粮食总产量、单产、商品量和商品率仍获得了大幅度提高。1983-1985年这些商品粮基地累计生产粮食833亿公斤,比建设前的1980-1982年增加209亿公斤,增长33.5%,比全国同期增长幅度高15.8%;粮食单产每亩提高60公斤,是全国的1.46倍;三年累计交售商品粮350亿公斤,是建设前交售数的近2倍;商品率由28%提高到42%,比全国同期22%高20%;人均贡献粮食由415公斤提高到824公斤,翻了近一番。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集中财力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确保国家掌握稳定的商品粮源,保障商品粮供应。目前,国家先后在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建设了60多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这些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粮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30%;提供商品粮6000多万吨,约占全国的1/3以上。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通过改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条件、单产和劳动生产率。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力度快速增加,为粮食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和制度保障。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补贴标准偏低且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存在补贴标准偏低、总量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持续走低的种粮比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种粮补贴所激发的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如2004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4元,其中人均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中得到的收入为26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86%。以粮食直接补贴为例,粮食主产区给予农民的直补资金标准要远远低于粮食主销区。2004年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每亩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分别为7元、18.82元、15元、20元、12.3元和11元,远远低于上海每亩60-80元,北京每亩50-60元的水平。以上海与河北为例对比,上海农民种粮每亩地可获得的直接补贴几乎是河北农民种粮补贴的9-10倍。就良种补贴而言,自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主产区粮农普遍反映良种补贴总量少、面积小、水平低。在部分实行统一供种的地区,良种选择空间太小,指定的优良品种只有2-3个,难以充分发挥推广优良品种的作用。此外,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也抵消了一部分粮食补贴效应,国家虽然将钱补到了农民手中,但这种补贴又通过市场价格隐性地流给了消费者。与此同时,国家对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贷款难、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主产区农村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二) 政策功能不强且支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并没有在种粮直补、农机具直补、转移支付以外,再增加额外的财政支持,即没有制定与其发展相匹配的特殊扶持政策,这与粮食主产区承担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对等,难以调动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就粮食直补而言,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支持政策在运行中没有与粮食生产挂钩。在政策设计之初,提出的粮食直补方式有四种,即按出售粮食的商品量、粮食种植面积、计税面积和计税常产进行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为简化中间成本,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与计税面积挂钩,不与当期交售数量和价格挂钩。以这种方式补贴农民,只要有耕地的农户就有资格享受补贴,易于出现享受补贴的农户不种粮的情况,难以实现政府粮食直补制度的初衷。补贴不与销售数量挂钩,农民在耕地上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也能领取到直补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粮食的补贴扩大为了对整个农业的补贴。以最低收购价为主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增加粮农收入,发展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项政策力度很难找到一个适度的水平,如果某种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偏高,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入市后,会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反之,如果某种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偏低,农民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会影响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使其既能有效增加粮农收入又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配套政策不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1994-2011年粮食主产区承担了粮食风险基金配套资金筹集任务,使得产粮越多配套资金越多,包袱越大,粮食主产区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困境。虽然粮食年年在增产,但产粮大省的经济总量上不去。2010年,13个粮食主产区有8个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安徽和江西两省比全国低30%左右,严重影响了种粮主产省的生产积极性。目前,粮食主产区仍然承担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资金筹集任务,如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综合开发等。虽然配套资金比例不大,但对于财政困难的粮食主产省区来说,这部分支出仍然形成了很大的地方财政负担,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项目开发质量。

(四)政策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目前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着重点仍然停留在农业生产上,中央财政投资基本上都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用于提高主产区地方经济造血功能的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以粮食为基本资源的粮食转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十分微弱,使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陷入了就粮抓粮的弱循环之中。

尽管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的政策,例如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但是从总体来看,粮食后续产业的发展仍然十分的滞后。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调整与优化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长远稳定发展,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必须对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进行调整与优化,建立稳定而长效的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转变政策支持方式。具体来说,重点要加强四大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补贴支持政策。要通过有效的补贴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粮农、地方政府和涉粮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投入支持政策。这主要包括加大粮食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及粮食生产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是粮食生产和流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是完善调控支持政策。重点对最低收购价、储备调控、金融支持政策等进一步进行完善。

四是完善风险支持政策。要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保险和粮食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粮食安全;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99-02

粮食安全问题是各国政府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它在国家战略安全中与国家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一样处于重要地位。中国粮食安全目前也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诸多环节构成,安全与否取决于各环节的安全状况,目前,中国粮食安全也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表现在:

1.资源短缺制约。农业发展受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制约严重,而耕地又是最基本的制约因素,目前中国拥有可耕地面积2003年仅为13 004万公顷,只占世界总耕地的7%,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高产耕地则更为稀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还在继续。同时中国又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且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下,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风调雨顺,收成好,灾害严重则收成差,甚至颗粒无收,所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防治灾害,减灾抗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率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基本上还在是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农村经济的最大障碍,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急需除险加固。

3.农业技术应用和发展滞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农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应用与推广上发展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基因工程研究,对日常生产、管理技术应用性技术关注少,如:高产技术、农业灌溉技术、节水技术、化肥施用技术、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等,目前,自杂交水稻问世后再无大的技术突破。随着耕地减少趋势,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满足对粮食需求问题只能依靠科技突破。

4.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受耕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致使土壤养分下降,退化严重,污染严重,重金属超标,另外,滥用农药、化肥施用不当也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加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5.受制于结构调整的矛盾,质量矛盾十分突出。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导致消费方式转变对粮食提出更高要求。居民对粮食的消费也从满足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并向健康、营养、卫生、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也将从目前的13亿还要持续增加,到2030年估计达16亿,这就为中国粮食产业带来巨大压力,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中国粮食品质、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矛盾尖锐,大量优质、专用粮食品种少,而普遍、劣质品种却大量滞销。

6.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着粮食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粮食的统购统销到取消对粮食的管制,中国正在朝粮食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但预期目标与现实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粮食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各个层次的批发市场建设滞后,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善只处于起步阶段,交易量小,大多数农民没有进入交易市场,经营也不规范等等,还需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

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耕地面积扩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粮食种植需要土地支持才能保证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前几年过度垦荒毁林,围湖、围海造田,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已造成大面积森林毁坏,水土流失严重,在西部一些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如今已经是十分脆弱。这一状况严重加剧和恶化了粮食生产的生态系统和粮食生产的条件,影响粮食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在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保护脆弱的粮食生态环境,但另一方面也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当然导致耕地面积下降的原因还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进而影响到粮食总产量。二者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经济社会如何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平衡发展的问题。

2.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稳定种粮面积之间争夺土地资源的问题。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有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目前,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占地用地不可避免,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保证种粮面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农业是农民的主业,粮食是农业的主体,在农民的生产经营中60%来自粮食,但粮食种植一直增产不增收现实使农民抛荒土地弃耕撂耕现象难以杜绝。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收益偏低的现状也使许多暂时无法转移到其他行业的种粮农户纷纷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加之国家提倡要进行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而一些地方政府却片面理解为农业结构调整即是发展经济作物放弃收益不高的粮食产业,这使得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同时从农民自身角度来讲,即使地方政府不号召经济作物的发展和种植,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他们也要改种利润高的经济作物。如何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国有粮食企业的去留问题。国有粮食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剂品种余缺,平抑市场物价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为了与国际贸易市场的接轨,中国正积极实施和探索粮食市场化改革道路,国有粮食企业的去留问题也就摆上了议事日程,有人主张自行消亡,顺应市场化改革取向,但在迈向完全市场化的过渡时期里也有人主张应发挥粮食企业在流通环节中的主渠道作用。当前应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改变国有粮食企业既承担着政策性经营又承担着商品性经营的双重角色问题,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让粮企减员增效“轻装上阵”,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转变,转换经营机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1.进行粮食生产区域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1)根据中、东、西部特点对粮食生产进行区域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中部为基础,大力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是中国粮食有精耕细作传统生产的地区,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好,集中建设商品粮基地,巩固粮食生产。东部地区面临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可适当放弃一些比较优势差的种植品种,发展创汇农业、出口外向型农业,腾出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西部地区则根据资源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如特色林果业、畜牧水产业等,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体。(2)依法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基本农田占补平衡机制,“谁占有,谁补偿”、“占一补一”,严格控制基本农田转为非农用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制度,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通过土地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3)加强粮食生产基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和信息体系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农业损失,同时把农户与全国市场相连,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4)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增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加大粮食科研攻关,技术运用与推广及创新体系的建设,作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粮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作,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2.建立财政支农体系,从价值形态上对粮食生产进行支持。(1)切实有效地增加国家财政的农业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手段,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国债资金向农业倾斜,尽快制定和出台农业投资法。(2)明确农业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包括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国土整治、小城镇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大对“种子工程”、畜牧良种、优质饲料、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退耕还林、还草等的支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投入,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生产能力。(3)发挥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导向功能,吸引社会的农业投资,逐步形成政府、社区,个人等多方投资体系。(4)健全农业财政投入的管理监督机制。

3.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对抑制粮食价格波动,促进粮食市场稳定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宜尽快建立:(1)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从实物形态上确保粮食安全。建立粮食储备中央一级垂直管理体系,合理确定战略储备规模,分阶段逐步统一专项储备,逐步减少地方粮食储备,降低储备成本。通过粮食储备运行,调剂供需,供大于求时,吞进粮食,供不应求时抛出粮食,平抑物价,进行市场调控;建立契约关系的中央和地方委托—关系,减轻财政储粮压力,对委托储存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2)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要研究、确定安全预警线、预警区域,制定预案。要研究建立全国性的集粮食生产、粮食需求、粮食进出口贸易、粮食库存及储备和粮食市场价格等相统一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要有专门机构负责,进行经常性的研究和分析预测;编制信息传输、处理与分析软件,实现软件网络化,搞好人员培训,提高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质量。通过粮食预警机制,及时反映粮食供求变化的警情,为粮食安全提供及时预报和防治。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粮食安全问题[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1.

[2] 程烨,李飞.中国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J].中国地产市场,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