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篇1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简单化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推进到区域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从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指标约束,到生态省、市、县的创建,几乎都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对生态环境修复、资源节约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大书特书,认为只要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指标能够实现,就是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领先而建设实践却较滞后,对于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赖和观念依赖仍然占主导地位,在行为方式上一边努力治理环境,一边以新的方式破坏环境。只要国家出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考虑将相关指标“松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马上显化。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观念树立、制度创新等内容和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很少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和制度弊端日益显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三)制定《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面融合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完善的战略体系进行有效推进。建议国务院牵头,组织发改、林业、环保、国土、农业、工信、住建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对当前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规划、意见、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梳理,结合对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解,制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进行分解,提炼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发展要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集、任务集和行动集,采取战略融合方法,将发展要素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进行系统整合和全面融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解读,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完善的行动措施的集合。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8102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情形时,要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善于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再逐个解决次要矛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联合,努力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长远发展模式,强调制约的相对性,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发展与资源的有效管理改善制约。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之和。它开创了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与我们长期倡导的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备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我们不能贸然的将生态文明简化,它是一个多元丰富的概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总结各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转变生产与发展模式,坚持良好的发展理念。

1.2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最为迫切的问题,做到时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现阶段,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创造出适合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不再过度脱离自然环境。

1.3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只有自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才会主动改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故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践行,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严峻性。

1.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人和人、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倘若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人与社会以及人之间的相处必定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只要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生产与生活秩序必定会打乱,能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变得十分尖锐。

2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对它进行分析,我们既要肯定取得的成果,也要发现它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党的十重点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要想完全改善生态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2.1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恶化

近年来,人们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单一的经济发展上面,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叫做发展,于是GDP的增长成为了发展的唯一指标。往往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我国一直以工业大国闻名于世,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将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只会一味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2人口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缺少生态文明意识

在全世界众多人口中,中国人口数量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中国14亿多人口中,农民所占比重较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相对较弱,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多数情形下,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并不是有意而为,却在无形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由于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的生态效果缺乏认识与了解,一味地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一直是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参与甚少,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便丧失了话语权,只能遵循政府意志,公众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相当薄弱。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占全世界的10.48%,却有60%的水泥消耗率,20.3%的能源消耗与48%的钢铁消耗,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我们都可以见到一种现象,许多楼房建好了,在很快的时间内又被拆毁,然后又进行重修,马路中间的花坛建好了又拆了重修,这种大规模的建房又拆房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水泥,水泥的制造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煤炭,公众对于资源的错误认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2.3资源短缺,浪费严重

我国作为世界资源大国,资源总体数量较多,但人均资源却相当匮乏,我国森林资源仅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为28%,主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我国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成不均衡的状态,并且资源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可知,美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与资源不足中国的1/3,日本不足中国的1/6,发达国家对于钢筋水泥、木材的消耗不足中国1/8,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十分大,其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按照这种方式计算,我国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枯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2.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掠取与过度开发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数据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198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50亿吨的土壤因为水土流失而丢失,环境污染现象也随处可见,生态破坏的范围也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其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却置之不理,环境污染不仅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用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1由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会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而是将自然环境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平等与尊重的。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与开发,对生态环境没有应有的尊重与珍惜,从而造成了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生态文明是一种致力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文明,它倡导人们在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再做自然的主宰者,对资源不再一味掠夺,而应该充当生态环境的管家,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3.2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某件事情关乎到自身切实利益时,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地参与。其中,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规范系统化的文明教育体系,大力宣传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危害,让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3.3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

绿色消费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种方式,应该被大力推广,鼓励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提倡购买绿色产品,减少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积极引导人们在追求舒适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消费,这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为我们后一代的消费节约资源,为他们的生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公众也应该相互监督,对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给予严肃批评,政府要及时主动的公开生态环保信息,让公众共同参与,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块变无声为有声,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3.4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重视网络整合

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宣传途径为学校、政府、大众传媒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便利,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之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具有及时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应使其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为止,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中国社会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网络化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平台,传播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举措,同时广泛收集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当只是简单的保护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平台定期对外信息,关注民生,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发挥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不仅为当代人谋福利,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成.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J].思想理论研究,2014,(04):38.

[2]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7.

[3]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5.

篇3

1.1多元化渠道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作物秸秆转化利用

全面推进秸秆机械深耕还田,重点扩大秸秆过腹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生物质能源等转化利用能力。组建完善配套秸秆循环利用技术模式9个,建设秸秆青贮场所9处,年青贮玉米秸秆40余万亩,秸秆固化点40余处,秸秆生物反应堆6000个大棚,秸秆养藕4000亩,户用秸秆沼气5000个,大型秸秆沼气工程28处,制造秸秆颗粒年消化20余万亩的玉米秸秆,玉米机械深耕面积每年达到90万亩,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增产10%和12%,每亩为农民增收节支近300元。

1.2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种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

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全覆盖,建立村级测土配方技术示范面积8.47万亩,年累计推广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配方肥2.2万t,使用面积37.87万亩,技术推广面积300余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3万吨,化肥利用率提高3%左右,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减少100kg,节本增效1.7亿元。在临淄区朱台镇建成1万多亩小麦垄作示范推广基地,节肥10%、节水30%以上。在临淄、桓台、高青、沂源等4个项目县建立专业化统一防治示范区4万亩,全市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每年达到158万亩次,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每公顷农药使用强度减少0.5kg;粮食作物农药用药量减少5%以上,经济作物用药量减少15%以上。

1.3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促进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市共建有户用沼气池10.11万个,占农户的3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户达到了“一池三改”标准。建成生态能源示范村86个、“千池镇”15个,年可利用人畜粪便30%以上、作物秸秆10万亩以上,提供优质有机肥40多万吨、沼气4000多万立方米,节约标煤3.1万t,减少CO2排放7.1万t,为农民节支8000多万元。发展“猪沼果”模式6000多个,“猪沼菜”1200多个,沼渣沼液利用户数达67048个,沼渣沼液利用率达到93%,亩节药219元,节肥68元,农产品增值179元。

1.4以乡村清洁工程为载体,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6个,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30个,相继开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梦泉村等5个村通过省级验收,被列为全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通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示范村内100%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施率超过30%;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入沼、还田、沤肥等方式使人畜粪便利用率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田间废弃物收集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村普遍存在的粪堆、柴堆、垃圾堆“三大堆”现象,达到治理面源污染和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目的,受益农户达到5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大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扶持力度偏小,缺少资金支持

目前循环农业项目的覆盖面仍然偏小,循环农业发展中无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人才的培训、技术的开发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生产者多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发展循环农业仅靠农户和农业部门显然力不从心。由于政府对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多元投入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后续服务比较薄弱

目前循环农业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从建设使用管理后续服务的产业链条,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管理和运作不规范,没有对循环农业发展起到应有的服务保障作用。尤其是农村沼气产业,产品市场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许多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无疑加大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沼气产业发展。受服务经费缺乏、运作方式不成熟等原因限制,农村沼气的后续管理和服务还跟不上沼气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

2.3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

目前循环农业模式特别是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部分循环农业产业链偏短,秸秆机械还田在综合利用中所占的比例偏高,多元化开发利用模式规模偏小,而当前对循环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薄弱,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需要加强。

3对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3.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效机制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2]。具体到各地市,建设生态文明,最基础的就是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着力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加大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的研究力度,以适应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同时建议省有关部门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并完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核算体系,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推进、市场驱动、企业发挥、全民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

3.2强化技术研发,建立促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机制

建议设立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中心,整合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基层技术部门技术力量,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提高技术创新力度,逐步完善支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创新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人才梯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建立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通过开放性的试验示范,将先进的技术和成果直观地呈现在农民眼前,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

3.3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篇5

: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化、低碳城市、和谐社会。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动力源,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3年的53.37%,年均增长1.02%,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成城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如此大规模和高速的城市化使数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其粗放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压力和环境风险。根据相关数据报告,目前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26%的重点环保城市和17%的地级城市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是缺水城市,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1.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生态危机对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城市人满为患,城市疾病堆积,农村衰败日趋严重,这些社会事实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悖论:一方面,传统的城市化观念带来的只是数量忽视质量的城市化模式,这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居民的关注,甚至间歇性地诱发群体阻力。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开始迫使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在平衡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城镇化率必须保持稳步提升。因此,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城镇也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凹地”。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城市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积极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化发展全过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乡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包括人改造自然和自然塑造人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孕育了原始的“基型城市”,影响了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方向。西方世界的城邦在公元前12世纪诞生于爱琴海周围。由于海岸线狭窄,岛屿众多,形成了以经济交流为核心的离散型城市群。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起源于河流冲击平原和广阔的内陆地区,由此产生的城市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1]另一方面,人类也通过城市建设利用和优化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外部生态。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生态文明始终伴随着其早期成长的各个阶段。然而,随着现代性向世界的大规模传播,与城市的生态文明逐渐被“一切固体消失”条件下的理性工业文明所湮灭。作为一门高度反思的学科,

的长期以来,社会学一直在思考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讨论城市生态,但他们生态哲学中的“最后一顿饭”为当代现实提供了深刻的借鉴。马恩认为,城乡分割实际上反映了资本与土地所有者的分离,也是劳动异化的根源。消除城市和村庄之间的对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键2芝加哥学派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研究对社会群体适应城市环境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它将城市视为一种生态秩序,包括共生与竞争、入侵与继承的性质与过程。然而,人类生态学过于注重使用生物隐喻来观察城市生活,片面地将人类行为视为一种自然适应,并将生物和文化层面一分为二。[3] 因此,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后期,人类生态学逐渐转向文化生态学,但由于功能主义范式的钳制,仍然没有洞察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恶化,早期的城市化规划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的弊端,不仅仅是单一的社区文化失衡或城市规划问题,但其根本原因也是现代性诱发的人为工程对生态自然的持续占领。生态后现代主义深刻思考并回应了当前的城市缺陷。它认为,早期的现代社会理论它不仅让我们通过客观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世界观、还原主义和科学主义了解世界,还将城市和自然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重新理解我们时代被现代性抛弃的自然和场所的概念4]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生态后现代主义为城市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这是一个基于西方社会高城市比率现状的理论综述。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后发现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率在现阶段仍处于中等水平,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生态后现代主义,而必须认识到当地的生态文明和城市化建设有其独特的谱系、任务和困难。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生态文明作为宏观政策方向,这一点最早见于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这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已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最后解释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规划提出“通过改革,释放城市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之路”。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指导也使地方政府能够探索不同时期生态宜居城市的区域化。例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而成都、扬州、宁波和其他地方则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议“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不难发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仅辩证地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存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解决维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的升级。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宗旨,强调人类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它为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制定了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城乡兼容的概念。如上所述,工业化进程撕裂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的城乡关系也有其独特之处形成背景。一方面,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起步较晚,城乡和谐的理念长期规范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了大量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蒂芙尼早餐”。[5] 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城市化模式是一个非常新的《发明》,它始于中国,并找到了现代化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户籍制度的确立是其形成的标志。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城乡之间创造了巨大的“剪刀差”价值,适应了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第一方向,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讲,理想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关联共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环境共享。因此,中国自2008年以来推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带乡以工促农”,打破城乡之间的长期对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于城乡为基础,着力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和宏观脉搏,科学构建城乡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使之更加美丽。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当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强调城乡兼容,就意味着城市化不能只有利于大城市的盲目投资,盲目淘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相反,我们应该把农村文明作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保存、吸收和发扬。更具体地说,城乡兼容的有效路径是努力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既要保证城市污染源不向农村转移,又要加大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

应该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必然形成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紧凑、动态、节能、与自然和谐的聚落6]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实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强调在资源从城市生产生活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生态城市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探讨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现阶段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第二,必须把土地利用的性质和质量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而不是片面强调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式。在政策、法规或市场的交换中,我们应该自觉地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刺激土地使用质量的城市规划,合理地规范和追求市场效益和《野蛮生长》。三是完善城市生态调查指标,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大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注重环境层面,而不包括在相关政策实际执行和相关机构运行监督的考核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将政策的执行水平纳入评估范围,使指标组更加完整。第三,实施

城市集约化建设布局。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的本质是一种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形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生态文明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当前的城市化,城市建设的布局就必须放弃短视的可见性增长,着眼于长期的生态效益,积极思考城市的集约化布局。实施这一布局,必须充分利用生活城市存量土地,减少盲目空间扩张,加强现有社区改造,尽量缩短生活区与就业区的距离,减少基础设施的分散,从而减少住房建设和通勤成本的消耗。与此同时,根据用地规划《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说法,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城市闲置土地的潜力,特别是那些闲置、废弃和污染的土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土地的性质或增加科技投资,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此外,集约型城市应注意维护“零存整取”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重要开放区,将其用作生态功能区,提高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居民服务的配套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当然,密集型城镇的布局也需要防止局部地区过度拥挤。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优势叠加形成的“最后一餐”,这将加剧资源的不平衡。第四,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目前,中国城市化正面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从理想类型来看,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以地为本》之间的分野城市化进程中。前者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福利,后者只关心城市商业用地的存量和增量,以创造最大的交换价值。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不再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乡土”。土地作为一种商品形式被过度消费之后,它不仅逐渐从自然的基本属性中移除,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从根本上错位了人与物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彻底打破“蒂凡尼早餐”和“以地为本”的旧模式。总体而言,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在城市发展中展现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格局。首先,我们需要在城市化战略中具体落实关爱和尊重人的宗旨,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赏需求,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动的良好生态系统7。第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群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愿望。只有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关注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行动。总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和“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道路和增长模式。相反,我们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需要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当前难题的解决才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为深化实施提供了具体空间。

换句话说,生态环境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了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实现生态文明也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和最终目标。因此,从方向上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结合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步骤。

是的,我们应该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加快消除体制障碍,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如果马恩从劳动异化和阶级矛盾的角度讨论城乡分离的危害,那么霍华德1898年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从城市规划和概念塑造两个方面进一步描述了城乡统筹的道路。“城市和乡村必须结婚,这种幸福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8]霍氏所谓的“新的文明”目前,中国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下,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制度,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和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布局排石县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和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的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的第二条道路是走促进四化同步的道路,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实现一体化、同步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当今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它们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基础。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随着工业革命升级到信息革命,如果将城市化等同于工业化,它将必然形成滞后的城市建设观念,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9]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机遇,继往开来,造福于社会《拐点》,走弘扬四化同步之路,从精神内核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对接,有效推动中国城市化从“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生态驱动"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和收费工业对环境的消耗程度,降低生态成本,建立基本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核算和收费标准,初步完成环境资源价格改革,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建设环保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生态信息互联互通。

的第三条道路是走生态环境建设之路,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走生态环境建设新路,不是要割裂自然环境与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更加注重环境与城市社会的互动机制,深入贯彻“环境中的人”的核心理念。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反映生态环境要求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奖惩机制文明对生态脆弱的发展受限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区域GDP评估。第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建立健全严格监督各类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对生态环境破坏责任人严格执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电、水、气阶梯价格体系,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要防止“不接地气”的生态建设脱离群众的需要,努力杜绝将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成形式主义或《面子工程》,走上盲目功利的《伪生态建设》的错误道路,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强化生态风险意识,借用价格调节杠杆。城镇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集生态、经济、政治、道德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转型离不开居民道德的培养,道德的有效塑造需要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从《生态》到《蒂芙尼早餐》的反思性超越。古典时代的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沃思在他的文章《都市中的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曾深刻指出:“彼此缺乏情感联系的个体紧密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培养了一种竞争、扩张和自利的精神。”11]随着城市消费模式的突出,这种城市精神所导致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高能耗的生活节奏。因此,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会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工作目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并不能为新型城镇化创造长期健康的运行条件。只有合理地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演员的主要基础。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传达环保的“正能量”,将低碳生活和绿色旅游塑造成时尚的城市生活方式,鼓励社区建立环保自组织,通过所属群体内部的合作监督和竞争,形成长期、日常的绿色生活。其次,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强化居民对生态危机的风险意识,宣传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自觉”。第三,利用税收和价格杠杆,对非环境消耗品和不可再生资源征收或收取阶梯性税费,以改变居民。

的第五,走建设人文城市之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包含着自然环境的因素,还容纳着人文情怀的关怀。因此,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牺牲其长期积累的人文精神和城市个性。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地的城市建筑大多参照了西方模式,大广场的建筑模式、宽阔的人行道和高楼层同时出现,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异化。究其原因,是规划者忽视了当地城镇的文化遗产和独特功能,造成了大多数城镇有工业却没有生活,生活却没有质量的局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是重塑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的过程,从而提升城市文明和精神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好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保护好当地城市文化的根基,而且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先进文化艺术,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化不仅是使聚集在城镇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实践工业化进程的真正含义,即关注于城市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大众交通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象征性文化积淀。同时,我们必须从后生态主义和后工业主义的角度来合理地看待和设计其功能为了平衡居民的需求和保护自然,[12]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建筑设施和文化景观,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发展差异,

篇6

据1953~2012年共60a的水文资料统计可知,上游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365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07亿m3;中游汉口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232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045亿m3;下游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825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5亿m3。

2对中下游干流和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影响

2.1水资源利用及取水现状长江从湖北宜昌以下至河口为中下游,干流河长1893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5省1市。其中宜昌以下至徐六泾的中下游干流全长约1711km,从徐六泾至50号灯标区段为长江口,全长182km。长江中下游两岸及河口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长江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及河道治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的重点区域。据调查统计,2010年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长江口共取水超过500亿m3,相当于大通站年径流总量的6%。长江中下游各引江工程既有城镇集中供水,一般工业用水自备水源和火电厂的取水口,也有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补水工程,还包括各类用水对象的综合水利工程。供水对象既有本流域内的用水,也有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跨流域调水。随着今后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长江干流取水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20年,仅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沿江引江工程的取水量就将增加到600亿m3左右。虽然中下游干流来水总量较为丰富,但是存在季节变化大,河道排污量大,河口地区盐水入侵等问题。干流河道需要的合理流量与中下游地区的用水需求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容易出现缺水。此外,长江流域还承担着向干旱的北方黄淮海流域调水的重任,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更是直接从长江下游干流取水,这将进一步影响长江干流的水量,中下游地区的用水矛盾较为突出。

2.2对中下游干流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流域已建成的控制性水库具有较大的调节库容,可提高对区域和流域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总体有利,但对中下游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2.3对长江口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来自干流的过境水资源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在枯季水量并不多,多年最低月平均流量仅11000m3/s,特枯年2月份平均流量更是低至8130m3/s,1月份的平均流量也仅9240m3/s。长江口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河口水流的许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成为一个结构独特、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由于河口环境因子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有明显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三峡水库调度明显改善了干流枯水年的水情条件,使大通站下泄流量小于10000m3/s的时间明显减少。另外,枯水期长江口入海流量增加1000~1500m3/s,能有效减轻咸水入侵的影响,使上海市水源地陈行水库不能取水的天数减少3~12d,有效缓解河口地区用水与生态之间的矛盾。需注意的是,长江中下游引江工程规模庞大,尤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远期年调水总量148亿m3,调水流量为800m3/s)、引江济淮、引江济太等大型引调水工程实施后,大量取水势必将减少长江口的入海流量,对下游及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是不利的。也就是说,即使有上游水库补水,但如果各类工程无序取水,也将会导致河口盐水入侵加剧,因此必须对大通以下引调水行为进行有效管理。

3对策措施建议

(1)继续在上游兴建一批调节能力强的控制性水库,增强水库群的调控能力。尽管长江流域内已建控制性水库规模庞大,但总的调节库容不到年径流总量的10%,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径流调控能力还不足。但如今新建控制性水库工程所遇到的社会阻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而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床坡度小,不适合建坝建库。因此还是有必要继续按照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在上游干支流合适地点修建一批控制性水库工程,增强调洪补枯能力。但新建水库,一般会占用或者淹没土地资源,需要搬迁移民,可能会影响第三方利益,对于生态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协调机制,以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与移民安稳致富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优化控制性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方案,施行水库群联合多目标综合调度。在上游新建控制性水库工程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已建工程的调蓄能力,由防洪发电调度,转向多目标的综合调度,包括抗旱、供水和生态调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先蓄水方案,尽量提前蓄水和实施动态蓄水,多拦蓄汛末洪水;另一方面可通过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提高水库整体调节能力。不仅可以发挥更大的调洪补枯作用,还可避免9~11月集中蓄水而出现的河道流量锐减现象。据模拟计算结果,若以供水、防洪、发电和综合利用原则对上游大型水库群进行统一的优化调度,多年平均可将691亿m3的汛期洪水转化为非汛期水资源。

(3)针对局部冲刷河段,做好取水口调整和取水设施改造,以适应变化后的水位和流量条件,对两湖入江口调控工程进行科学论证,以避免湖区出现极端的低估水位而影响湖区周边水资源综合利用。

(4)进一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中下游沿线引调水工程管理。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形势复杂,干旱缺水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各引江取水工程的管理归属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在枯季缺水时很容易出现用水矛盾,缺水时各工程大量取水,也使河道内生态环境难以保证,公共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当前应加强长江中下游引江工程的统一管理工作,在调查分析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供需形势及三峡等工程影响的基础上,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三条红线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方案和中下游引江调度方案,为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理顺管理关系,加强流域层次的管理和统筹协调,科学规范上游水库水量调度并有力约束中下游取水行为。

(5)针对枯水年份和干旱季节,需制定上游水库补水与当地水资源协调配置方案。单靠三峡等上游水库的调度补水,难以完全保证枯水条件下的中下游取用水安全和避免河口咸潮入侵。毕竟上游水库的调控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下游和河口地区的补水效应也有限。特别是特枯年份和严重干旱季节,中下游地区均缺水,如果任由现有的引调水工程争相取水,将会给下游及河口地区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加强中下游引调水工程管理的同时,要制定多水源的配置方案,统筹上游水库补水和当地水之间的配置途径和优先次序。例如对长江口,遇特枯水条件,咸水倒灌无法避免,若要减少其不利影响,单靠三峡水库来压咸还不行,需要采取多水源避咸方案,要做好长江口青草沙、陈行、宝钢等水库与三峡水库的联合调配,同时还需控制中下游干流取用水。

(6)充分利用沿江湖泊湿地和蓄滞洪区的调蓄能力,蓄洪补枯,在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的同时,恢复湖泊和湿地水生态环境,提高中下游及河口生态流量保证率。一方面可以实施蓄滞洪区与上游水库的联合运用。这其中关键是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若仅仅加强蓄滞洪区的防洪安全工程建设是不够的,需要正确处理好蓄洪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议按照当前生态文明理念,做好蓄滞洪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蓄滞洪区江河湖水系连通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通江湖泊的科学调控,适度恢复部分湖泊的江湖连通关系。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长江中下游沿江湖泊是天然的洪水调蓄空间,如洞庭湖、鄱阳湖、洪湖等。传统的通过建闸和建坝方式来调蓄洪水,不仅容易阻隔江湖水力连通,而且容易将自然湖泊变成人工水库,对水生态环境不利。建议借鉴都江堰模式,建设湖口生态水利工程,顺势而为,适度调控,以避免湖区出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极端水文条件,同时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补给干流枯季径流。

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机械;绿化机械;园林机械;机械

园林绿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既要体现生态功能,又要体现经济、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因此,园林绿化作业具有涉及面广、行业多、差异大、季节性和时限性强、地域性特殊等一系列鲜明特点。

1 园林机械的国内外现状

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早期,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在园林绿化的繁重作业中应用机械,那时主要使用起重运输机械和农业机械,如用汽车和起重机运输和装卸物料,用拖拉机和犁等进行种植前的土地整理等。

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是除了园林机械厂、林业机械厂生产园林绿化机械设备以外,一批实力较强的通用机械厂、机床厂也开始生产不同品种的园林绿化机械,部分小型园林绿化机械已开始出口国外。先进的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进口大幅度上升。英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的一些大公司的园林绿化机械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经销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公司大量涌现,规模也日益扩大,并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经销网络。但是总的来看:国内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品种还比较单一,性能、质量和制造水平都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园林绿化机械化作业的比重还很小,与发达国家全盘机械化程度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总体上国内目前仍处于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的初级阶段。

2 国内外园林机械的发展趋势

进入2l世纪,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国内也将会很快实现园林绿化作业的全盘机械化,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水平则将进一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今后的一段时期,国内外园林绿化机械设备发展将呈现下述几方面的趋势。

一是继续大力开发园林绿化机械设备新产品,向操作自动化、舒适化方向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当草坪修剪机进入家庭庭院时,是以步行操纵推行式为主导产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步行操纵自走式草坪修剪机已逐步取代了步行操纵推行式草坪修剪机,虽然无驱动轮的步行操纵推行式草坪修剪机价格很便宜,但在欧美国家已很少有人问津。进入21世纪,小型乘坐操纵坐骑式草坪修剪机又开始逐步取代步行操纵自走式草坪修剪机。特别是能实现零转弯半径,机动性能非常好,能一机多用的全液压草坪拖拉机一问世,就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预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舒适的草坪机械出现。国内目前生产的草坪修剪机仍然以步行操纵推行式为主,是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在国外已属淘汰产品。我们应当研究和跟踪西方国家园林绿化机械发展的历史,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便缩小和西方国家在产品水平上的差距。

二是积极发展园林绿化机械的一机多用和联合作业机。一机多用和联合作业机这两者概念不同、目的不同、适用的对象也不同。一机多用是指一种机器能配备多种工作装置或附件,更换不同装置就能完成不同作业,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联合作业机是指一种机器上能同时安装多种工作装置,同时完成多项需要按顺序连续进行的作业,以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一机多用主要是针对家庭或企事业单位庭院以及一般小型公园的,由于它们的经营规模比较小,总希望能用尽可能少的机械品种来完成所有的作业。

篇8

关键词:战略评价;环境价值;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16-03

所谓SEA的价值评价,就是在SEA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融入环境价值评价的因素,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环境资源价值因素,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在SEA的价值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通过目的、方法和标准作用于客体,从而发挥主导作用,相应的,环境随主体的作用方式不同而呈现不同状态。

一、环境价值及其评价意义

SEA的价值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手段。对于环境价值,主要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和存在价值,它们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直接使用价值即物质生产价值。比如,有的植物群落的生长为了给城市提供苗木,可用苗木价格衡量。间接使用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包括碳氧平衡、吸滞粉尘、净化空气、降温增湿、防洪避灾、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养分积累)和社会效益价值。这些功能和效益不能用直接的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但可用间接的方法计算。选择价值,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做各种用途所愿支付的数额。遗传价值,是为后代人保留的使用价值或非使用价值的价值。存在价值,这部分价值包括由于环境资源的存在而给外界带来的发展机会。比如说,公司周围有绿地,良好的厂区环境可以加强对外形象宣传,吸引更多投资等。

对环境价值进行战略评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从环评角度来看,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1979年建立以来,一直为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保驾护航。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持续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应该从源头抓起。在政策、规划、计划制定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把环境保护的目标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去,以保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中国规划环评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现状描述性指标多,预测性指标少;对生态系统和经济联系的综合性指标缺乏,而现代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体,人类的活动使全球生态系统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而使人类的发展受到威胁。不难看出人类社会的活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相互协调的方法,以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破坏,同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来约束人类活动,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不但要注重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更重要的是支持与维持了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生态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不仅可以评估对于现存生态系统的价值,也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价值变化,因此,在SEA的评价指标中纳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可把环境与经济价值直接相连,为SEA价值评估的定量分析开辟了途径。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测量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西方兴起的标志性著作《自然服务: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Daily等,1997)中对生态系统服务给出如下定义:Ecosystem services are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species that make them up sustain and fulfil human life(生态系统服务是支持和满足人类生存的自然系统及其组成物种的状况和过程)。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定义生态系统服务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会生产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支持和满足作用的产品、资源和环境,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节和稳定、旱涝灾害的减缓、土壤的保持和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以及废物的分解、物质循环的维持和稳定、农作物和自然植被的授粉及其种子的传播、病虫害爆发的控制、人类感官心理和精神的益处和人类文化的源泉。

针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对以上指标进行定量的测量,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测算方法多种多样,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法,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测算方法主要是条件价值法。

Costanza在1997年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估算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来完成的。其技术路线为: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如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或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将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计算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单位面积资本;最后,计算总资本,汇总得到总资本结构表。因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

Vt=∑SI*PI

式中,Vt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Si代表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Pi是第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n为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融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战略环境评价

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融合进战略环境评价的各项指标,是SEA价值评价的核心。在方法上,引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可以针对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功能体系,在定量范围内,来分别考察规划对其造成的影响。比如说:

第一,调节气候功能评价。城市林地在夏季的降温作用可直接减少城市空调的使用,故而这项功能可用替代成本法即减少空调的耗电费用来衡量。比如,一株大树蒸发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等于1.046 kJ,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 h,以室内空调机耗电0.186度/台,电费按0.140元/度计,则为0.1344元/台。以林地树木100株/hm2,每年按60 d使用空调器计,则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功能的经济价值可计算。

第二,固碳释氧功能评价。目前对于生态系统调节碳氧平衡的价值,有三种不同的认识。欧阳志云等认为固定二氧化碳与释放氧气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将两者价值相加作为其价值。陈光清等却认为固碳与释氧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取两者较大值作为维持碳氧平衡的价值。薛达远等则认为固碳与释氧为同一过程,为不重复计算,则略去释放O2价值的评估,直接将固定CO2的价值作为维持碳氧平衡的价值。由于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估生态系统固定CO2经济价值的方法,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运用造林成本法及碳税法评价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

第三,保持土壤功能评价。首先确定每年减少的土壤侵蚀量,然后再评价减轻表土损失、肥力损失和泥沙淤积灾害三方面的价值。

第四,涵养水源功能评价。根据水量平衡评估水域涵养水量。涵养水源价值为年涵养水量乘以水价。

第五,减弱噪声功能评价。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降低噪声价值的估算是以造林成本的15%计。

根据以上方法,在SEA价值评价程序中,应在清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基础上,对环境进行价格核算,并对目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分析规划造成的服务功能变化,并拟定方案。

四、SEA价值评价中的主体要求

纵观环境历史,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主要能动力量是人类,而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在环境尚没有作为问题被人类意识的时候,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从哲学层面讲,即更侧重于工具理性。科学技术成为工具理性的手段是因为科学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对自然、社会改造的力量巨大,从而获得人类追求物的效用最大。在论及科学技术作用时,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个科学论断有力阐明了科学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工具手段的作用,是从科学技术的技术路线对物质资料与自然界改造开始的。在科学技术尚处在萌芽时,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张扬是无可厚非的,它体现了科技和人类的强大征服能力。但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导致环境困境,而要解决这些困境,就必须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让度,在价值理性视野中,关注的是生态文明,重在可持续发展。

在SEA的价值评价中,作为评价主体的“人”必须考虑战略的生态保护,即“通过对战略所引致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战略修改、调整建议,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消极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

总之,SEA价值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手段。只有在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中有效融入环境价值评价要素,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才不会遭遇挫折。同时,要加强SEA价值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包存宽,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J].上海环境科学,1999,(5).

[2] 恽晓雪,包存宽,欧阳丽.中国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四川环境,2009,(2).

[3] 王胜利.中国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09,(20).

[4] 朱祉熹.中国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情景分析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5] 于洋.绿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国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6] 胡慧华.价值理性的重建及其当代意义[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 The 1999 Cabinet Directive o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Policy.Plan and Program Proposal.1999.

[8] Ma Chunbo,Stern.D.China’s 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Trend:A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Economics.2008.

[9] Alexandra Jiricka,Ulrike Probstl.SEA in local land use planning-first experience in the Alpine Stat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8.

篇9

1.1碧湖生态园地理位置

漳州地处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福建的南部区域,毗邻经济特区厦门和制造业之都泉州,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漳州拥有芗城与龙文两个主城区。其中芗城属于老城区,是传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而龙文则是新城区,是未来漳州的行政、商贸、文化和休闲娱乐中心,同时龙文也是漳州全面建设“田园都市与生态之城”的示范先行区。碧湖生态园位于龙文新区,全园用地面积约为227hm2,于2011年投入建设。碧湖生态园在漳州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城市中央商务区、母亲河———九龙江及其滨江绿化带之间,西倚旧城区,东连新城区,南望规划中的火车南站,北倚城市主干道水仙大街,是连接漳州各区域的重要城市中心[1]。

1.2碧湖生态园规划方案

根据相关规划,碧湖生态园将分为四期工程进行建设,共计划建有一湖、两岛、三园和五区等相互关联但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域:一湖即碧湖;两岛分别是生态岛和水仙岛;三园分别是浪漫婚礼园、现代雕塑园和科普教育园;五区则是时尚休闲港湾区、生态景观湿地区、展示接待中心区、湖滨文化长廊区和康乐健身广场区[2]。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商业贸易、商务办公、居民住宅、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以及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中心区。

2漳州碧湖生态园规划布局

碧湖生态园地处龙文区步文镇,未开发前该地块上拥有土白社、土坪社、东洋社、后坂社、下洲村和碧湖村等数个村落,常居人口达数万人。因此,在生态园的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园区各项设施的建设之外,对原址群众进行妥善安置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截至2015年2月,碧湖生态园二期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园区主体以及内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成型,园区周边各项配套设施也已经较为完善。

2.1园区周边商业布局基本成型

带动生态园区周边商业贸易的发展是建设生态宜居社区的经济基础,也是碧湖生态园的建设规划之一。通过周边商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生态园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并以此来吸引购物客流量,进而增加生态宜居社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笔者在考察中发现,目前碧湖生态园周边共建有碧湖万达广场、明发商业广场和融信假日广场三座大型城市购物中心。其中,碧湖万达广场和明发商业广场已投入商业运营,融信假日广场也正处于紧张的建设阶段。

2.1.1碧湖万达广场。碧湖万达广场坐落于漳州九龙大道东侧,毗邻碧湖生态园,总建筑面积约86万m2,已于2012年10月开业。碧湖万达广场立足碧湖生态园区特色,围绕生态园进行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项目。该广场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商务、休闲和居住多功能为一体,满足和丰富了生态园区周边居民和观光游客的日常生活和商业购物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园区的人气。

2.1.2明发商业广场。明发商业广场坐落于漳州龙江路以东和水仙大街以北交汇处,与碧湖生态园二期项目隔街相望。广场占地面积约23万m2,总建筑面积近70万m2,已于2012年底开业运营。明发广场是现阶段碧湖生态园二期项目周边最大型的商业广场,也是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酒店、商务、旅游和文化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2.1.3融信假日广场。融信假日广场位于漳州水仙大街中段,该广场与碧湖生态园区仅有10min步行距离,且与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漳州市政府新址选地隔街相望。融信假日广场以服务政务会议、对外交流和商务旅行为核心定位,同样配套建有国际酒店、大型购物商店、写字楼和住宅区。目前,除了融信皇冠假日酒店已于2014年7月开业外,其主体部分仍在建设之中。

2.2园区周边金融机构大量落户

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也是打造生态宜居社区中不可或缺的配套。因此,带动生态园区以及周边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样也是碧湖生态园的重点建设规划之一。笔者在考察中发现,由于碧湖生态园周边坐落有众多商贸广场、娱乐中心、高端地产和行政机构,加之漳州主城区东移的影响,近年来,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大量落户碧湖生态园周边区域,该地渐有形成漳州新兴金融中心的趋势。

2.2.1商业银行。在碧湖生态园项目尚未动工建设之前,该区域周边没有商业银行网点分布。而自生态园建设以来,截至2015年2月,园区周边共有工、农、中、交等8家商业银行网点入驻。其中,不乏有工行龙文分行、农行龙文分行、交行漳州分行、石狮农商银行漳州分行、厦门银行漳州分行等多家分行网点。此外,兴业银行在漳州开设的首家私人银行也已落户万达广场,现正积极筹备中。

2.2.2证券公司。在碧湖生态园项目尚未动工建设之前,该区域周边没有证券机构营业部分布。而自碧湖生态园项目动工后,中国银河证券率先于2011年中旬在水仙大街开设中国银河证券水仙大街营业部。该营业部与碧湖生态园隔街相望,营业面积达656m2,是中国银河证券在漳州地区开设的首家营业部。国泰君安证券紧随其后,同样于2011年末在水仙大街中段开设国泰君安证券水仙大街营业部。该营业部同样与碧湖生态园区隔街相望,也是国泰君安证券在漳州地区开设的首家营业部。国信证券漳州营业部于2014年12月底开业,其同样落户于碧湖生态园区之内。该营业部是国泰证券在漳州地区的首家营业部,也是2014年漳州主城区内唯一一家新增证券营业部。

2.2.3保险公司。在碧湖生态园项目尚未动工建设之前,该区域周边同样没有保险公司分布。近年来随着生态园区建设的逐步完成、周边人流量的大量增加以及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多家保险公司均已相继入驻,且其中不乏大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中心支公司坐落于水仙大街中段,与碧湖生态园区隔街相望。该公司于2012年开业,目前公司内部共有员工近百人,人员规模和业绩水平都较为优良。此外,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漳州中心支公司也于2014年底整体搬迁至万达写字楼,这也是最新入驻碧湖生态园区的大型保险公司。

2.3园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置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宜居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碧湖生态园建设的重心。碧湖生态园区的原址属于湖泊湿地,在进行人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人为进行地貌改变和设施增添,难免会对原址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而注重生态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碧湖生态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由于生态园区倚靠漳州母亲河———九龙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到利用生态、环保和节能的方法来保护园区内部原始生态面貌,且将生态园区与九龙江湖滨观景带、远江山景以及周边的行政、商业、娱乐和生活区域相联系,便成了园区生态保护的关键。针对该问题,数年前生态园区建设方在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并结合有关专家意见后,决定通过引流九龙江活水的方式来打通整体园区的水系脉络,进而以活水为主体进行园区建设。具体而言,该方案首先要将九龙江水引入生态园中的原始湿地岛群中进行沉淀、净化和过滤;其次,结合生态园中的人工沟渠设计,将过滤后的江水引导汇集至湖体来补充景观用水;最后,利用这些水资源进行园区内部的生态保护和整体建设。实践已经证明,这套方案的实施不仅保持了生态园区内部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优良水质,更对生态园区周边的防洪排涝和水系活络有着重要影响。此外,生态园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力求最大程度减少对原始湿地景观的破坏。例如,除了某些必要的人工水泥道路修建,生态园区的大部分道路都采取湖中木栈道或根据自然地形建立,并配以柔和的光灯,打造原始生态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2.4园区周边教育配套密集建设

教育资源的配套是建设生态宜居社区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是碧湖生态园的重点建设规划之一。通过生态园区周边教育资源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直接解决周边适龄学生的入学教育问题,更是打造有吸引力社区的关键因素。笔者在考察中发现,自生态园区建设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和其他有关各方都极为重视周边教育资源的配套建设,经多方努力,当前碧湖生态园区已确立配置碧湖幼儿园、碧湖小学和漳州一中龙文分校(碧湖中学)这三所从幼儿到高中的教育资源。

2.4.1漳州一中龙文分校。由于复杂原因,多年来漳州一中一直缺少初中部。为了回应漳州市民对于漳州一中复办初中部的愿望并增强碧湖园区的教学资源,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于将漳州一中龙文分校(碧湖中学)设立于碧湖生态园。该校规划占地近百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m2;预计建成后将容纳学生2000余人[3]。截至2015年2月,该校整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计划将于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

2.4.2碧湖小学。碧湖小学同样位于碧湖生态园区内部,其与漳州一中龙文分校仅有一路之隔,规划用地面积约2万m2,主要建设有4栋教学楼、1栋体育楼以及篮球场、排球场和机动车停车场等设施,总投资约为2亿元。截至2015年2月,该校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现正处于动工建设阶段。

2.4.3碧湖幼儿园。碧湖幼儿园与碧湖小学同处一个地块,幼儿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6000m2,总投资约3千万元,园区内部建有幼儿教室、幼儿活动室等相关配套设施[3]。截至2015年2月,该园的招投标工作也已完成,现正处于动工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教育资源在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中始终具有独特魅力,通过对碧湖生态园区内部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资源的系统配置,不仅有利于直接完善区域内的教育体系,也有利于凸显周边商业和住宅的价值,更将直接提升生态园区的整体区域吸引力,增加社区宜居文明程度。

2.5园区周边生态住宅错落有致

住宅建设是生态宜居社区建设的基本和核心部分,这也是碧湖生态园区的主要建设规划之一。通过以碧湖生态园区作为社区中心景观来建设周边配套的拆迁安置住宅和商品销售住宅,加之周边的商业贸易、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配套日趋完善,现今碧湖地段已成为漳州最具有潜力的地产板块。

2.5.1拆迁安置住宅。碧湖生态园区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对当地居民实行就近房产置换原则。从2011年起,碧湖生态园区周围陆续开始动工建设大量的拆迁安置房工程。截至2015年2月,生态园区内超过一半的拆迁安置房工程已封顶竣工。

2.5.2商品销售住宅。在碧湖生态园区的建设理念———“着力打造田园生态示范区”的吸引之下,近年来众多商业地产商大举入驻碧湖地段。在2011年万达地产率先入驻建设商品住宅“中央华城”一、二和三期项目并取得销售佳绩的影响下,融信集团也于2012年入驻碧湖生态园区并着手建设漳州首个超高层观景住宅群“融信澜园”项目,同样取得不错的销量。在碧湖生态园区周边生态环境、商业配套和教育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2014年6月生态园区内的核心观景地块以刷新漳州楼市地面成交均价的记录被厦门建发集团拍得,并计划建设“碧湖壹号”高端生态型住宅区。当前,碧湖生态园区的商品住宅不仅已成为漳州地产风向标,其以生态为核心来进行商品住宅规划建设的理念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并逐步被其他地产商效仿。

2.6园区周边休闲健身设施丰富

休闲健身是当代大多数人都热衷的活动之一。休闲健身可以有效缓解快节奏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身心压力。因此,休闲健身设备的配套也已经成为宜居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同样这也是碧湖生态园区的主要建设规划之一。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区内已配备有散步木栈道、塑胶跑道、健身器械和自行车驿站等多种休闲健身设施,这不仅直接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健身需求,更在周末和节假日吸引了大量人流。

2.7园区征地拆迁赔偿依法透明

围绕生态园区构建生态宜居社区是碧湖生态园的建设规划之一。由于碧湖生态园区属于征地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涉及征地补偿这一敏感问题。此外,由于征地区域属农村地区,同样也面临一些土地产权界定和纠纷等问题;加之土地是传统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不仅保障了农民现阶段的生活,更是其未来养老的保障,而一旦失去土地后,农民必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探寻一个合理的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碧湖生态园区征地前期,漳州市和龙文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密切配合,通过实际入村走访,召开代表座谈,邀请专家论证等形式,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摸索出了一套以市场价格货币补偿和相近地区产权调换为核心,先行搬迁先行安置和违章建筑一律不予补偿为原则,征地工作人员相关亲属主动回避为保障的征地拆迁补偿机制。该套补偿机制依法透明、客观公正,有效地保障了原址村民的各项权益,在出台后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也是碧湖生态园区在拆迁征地过程中没有出现暴力抗法、“钉子户”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3漳州碧湖生态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调研,笔者发现虽然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建设成就,园区内外各项配套设施也已基本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1园区整体规划布局存在缺陷

由于受到碧湖生态园区规划面积较大、工程作业复杂、开发进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园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对未开发地块的处理方式上较为不当。具体而言,由于当前园区尚存有较大部分未开发地块,且这些地块内部杂草丛生,分布较为散乱,而园区管理部门对待这些地块的方法则是简单利用低矮围墙进行外部阻挡。这种手法的弊端在于不仅无法有效覆盖地块内杂乱无章的场景,更助长了围墙内垃圾倾倒行为。该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对生态园区的整体环境面貌造成较大损害,也有违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宗旨。

3.2园区交通线路规划有待完善

由于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区仍处于二、三期工程建设中,但在地域上与之相联的一期工程则已竣工投入使用,不同期工程之间通过园区内部的道路相互联系,而园区内部的这些道路大都属于已竣工但尚未正式开通的道路,道路中不仅机动车和行人交相混行,而且道路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指示灯也大都缺失。在周末或节假日生态园区游客和机动车较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明显会对游客和机动车安全造成威胁。

3.3园区游客环保意识有待增强

由于节假日园区游客众多,因而一些不文明、不环保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例如,由于生态园区面积较大且连接不同景点间的道路较远,因而有部分游客便会抄取近道从花草丛中前行,这直接对园区植被造成了较大伤害;还有部分游客在草坪上野餐完后,并没有随手带离垃圾,任由其放置于草坪上,给整体景观造成一定破坏;此外,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依然时常发生。

3.4园区夜间安保工作有待加强

尽管碧湖生态园在白天游人众多、热闹非凡,但在夜幕降临之后却极为安静,人烟稀少。由于园区整体面积较大且尚未完全竣工,加之出于环保目的而有意减少强光、远光灯的放置,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园区道路在夜晚较为漆黑,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5园区周边居民参与意识薄弱

尽管碧湖生态园区被定位为新型生态宜居社区,相关部门也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但出于传统习惯,园区内的居民依旧容易形成依赖社区委员会、较少亲身参与社区事务的习惯。此外,由于社区委员会的建立时间较短,威信仍有待提高,这就难免导致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动社区内不同资源,进而形成社区工作运作困难的局面。

4完善碧湖生态园的对策建议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未来我国社区的发展趋势,其不仅是一场工程技术、管理体制和文化氛围的变革,更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升华。笔者在实地走访漳州碧湖生态园的过程中,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成就和独特魅力,更切实认识到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是一个重大工程,其牵涉多方问题,面临的任务也较为艰巨。现阶段,尽管碧湖生态园建设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为完善碧湖生态园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4.1完善园区规划,提升服务质量针对碧湖生态园内部未开发地块存在的杂、乱、脏等现象,生态园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应该共同努力,在开展相关清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对园区的规划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提升园区质量。具体而言,园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相关规章的颁布,禁止工程建设部门在未开发地块上倾倒工程垃圾,并执行“谁污染,谁负责”的规定。此外,也可以通过对园区规划的进一步细化来从根本上杜绝因为地块开发进度不一而导致的问题。例如,管理部门可以在距离开发时间尚且较长的地块上统一种植草坪或其他植物,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消除垃圾死角,更能够有效提升园区整体环境面貌和吸引力。

4.2完善交通信号,防范交通风险针对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内部道路存在的交通线路规划不完善、十字路口红绿灯缺失等现象,园区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联系交通部门,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完善交通信号灯等路面设施来保障交通安全,防范相关风险。此外,在交通设备未安装完成之前,机动车驾驶员进入园区道路时也应该做到更加集中注意力,避让行人和减速慢行,并自觉遵守相关交通规则,以切实行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4.3增强环保意识,共建生态园区针对现阶段碧湖生态园部分游客存在的踩踏花草、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园区管理部门除了应当加快制定相关的劝诫、教育和惩罚规章之外,更应当携手政府,开展生态环保宣传。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媒体舆论宣传、真人现场示范等方式向游客乃至全社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大家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让生态环保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规范,以确保生态环保社区的建立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4.4加大安保力度,注重园区安全针对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内存在的夜晚游客稀少、园区灯光昏暗等安全隐患问题,园区管理部门应该在安保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增配安保人员和加装电子眼监控探头,增强夜间园区巡逻人数和频度并适当在较为僻静处增加照明灯和报警装置来强化园区安保。此外,生态园区所辖公安机关也应该加大对园区周边的巡逻频率,并通过提高出警速度和加强园区侦查以增强威慑力,保障园区安全。

4.5培育主人精神,增强共建意识针对现阶段碧湖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度较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的现状,碧湖生态园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应该携起手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而言,在物质层面上,政府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划拨部分财政资金成立社区居民管理基金,用于鼓励社区居民投身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在行动层面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牵头组织成立社区居民社区事务管理小组,举办社区文化入户宣传和社区居民联谊大会等活动来强化碧湖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居民与社区事务、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黏合度,增强社区共建意识。

5结语

篇10

一、调查背景与方案设计

1.调查背景。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集的地方,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建国后各民族交往,宁夏逐渐形成了以回、汉族为主体,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46个民族成分组成的自治区。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彼此信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对此,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满意度,群众满意度高、尤其是回族群众的满意度高,意味着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高,社会稳定才有切实保障,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增长才有切实的意识支撑。本文就以回族聚居村的回族群众为主体,通过他们的感受和满意度反映目前农村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以期为宁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参考性资料。

2.调查方案设计。调查目的:以宁夏地区7个县市的回族聚居村为典型案例,了解回族村民目前的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客观地反映宁夏和谐社会构建的效果和村民的主观感受。调查时间:2007年7-8月。调查方式: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问卷由宏观环境因素与微观生活因素两个方面的16个指标构成,在回族聚居的7个县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在34个村的1700个家庭实施调查,回收问卷1378份,回收率为81.1%,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的比率为88.2%,满足社会学分析研究的要求。

二、对农村民族群众生活满意度分析

1.对农村民族群众生活满意度的总体分析。如果采用“粗略估算法”,将对目前生活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者归为满意群体,将“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者归为低满意群体。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回族聚居区的居民家庭中的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比例分别为64.55%和35.45%;如果采用5级量表的方法求取结果,即5分表示“非常满意”,依次递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排除回答“说不清”和“拒答”之后求取平均值,则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满意度是3.2分。总体来看,宁夏地区的回族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现状是比较满意的。

2.微观环境因素的满意度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的各分项指标与总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代表人们在各项指标方面的满意度对其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对居民总体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力最大,“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和“养老忧虑”的影响力居第二和第三。说明在微观生活层面,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和养老忧虑是影响农村家庭总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宁夏回族聚居区农村居民对“个人社会保障”和“养老忧虑”方面的满意度比较低;作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农民们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是最低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1.19%的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好”或者“非常好”,有68.81的农村居民认为目前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

3.宏观环境因素的满意度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居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际社会地位等多数宏观环境因素的评价较高,在“国家国际地位感”、“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安全感”、“深化改革的获益预期”等方面的满意度居于满意度前4位,显示出目前农村居民对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出高度认可,且对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信心百倍。

然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认同感并没能提升居民对国家管理内部事务的信心度。在政府管理信心度分为“管理经济事务信心度”、“管理国际事务信心度”和“管理社会事务信心度”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居民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一直明显不及对政府管理经济和国际事务的信心。特别是对于使干部队伍更加廉洁以及改善社会风气的信心明显偏低。在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多年来、政府关心的老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因素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城乡居民对于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程度。

4.农村民族群众最担心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分析。农村居民关注和担心的社会问题更多地集中在与其生存质量直接相关的问题:半数以上的农村受访居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乱收费问题”和“孩子教育问题”。同时,对于在一定程度上依旧“靠天吃饭”的宁夏回族聚居区的农民们来说,自然灾害成为其最为担心的问题,调查结果见下表。

三、促进和谐农村建构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虽然有64.55%的农村回族居民对现在的整体生活状况感到满意,但就居民满意度的要素而言,来自收入、体制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十分薄弱。因此,持续维持农村居民的生活高满意度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及改善农村公共管理状况。

(一)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1.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对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把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具体的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应当成立劳务开发机构,把劳动、农业、教育等职能部门的力量整和在一起,为促进劳务输出和有序流动提供保障。(2)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搭建转移就业平台。(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减少农民数量。

2.提高农民创收的本领,强化农民的劳动技能、创业能力的培训。具体的措施包括:(1)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调整现行农村教育投资机构。(2)调整农村教育目标,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能力和技术教育。(3)优化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力就业率。(4)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

3.改善农民增收的基础环境。加强水、电、路、通讯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和生态建设等。对于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宁夏回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南部山区来说,应该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山区危窑危房改造、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确保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大规模流转,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首先,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突破口,推动农村卫生改革。同时,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在各个重点村落开展新一轮的定点扶贫、供养五保户、开设农村敬老院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改善农村公共管理状况

1.通过县、乡、村、农民四种渠道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小型基础建设的组织工作和规划力度,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

2.加强基本农田耕地建设,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地方政府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要充分发挥宁夏回族聚居区的品牌优势,利用现有的主导产业和民俗风情的自然资源,挖掘潜力,加快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实现在全市率先步入小康的目标。

(三)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