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篇1

粮食生产活动应得的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境等收益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的价值实现,粮食生产的社会正外部性粮食生产的社会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丰衣足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俗语“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充分说明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农业在社会稳定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粮食生产更容易成为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受体。如我国工业“三废”对粮食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粮食生产的发展环境由于接受了工业等非农产业转嫁的成本而趋于恶劣,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粮食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本来是应当由污染者工业等非农产业来承担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保正外部性粮食生产的生态环保正外部性集中表现在粮食生产保护耕地、保持水土、增加植被、美化环境等方面。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粮食生产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态粮食产业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是对粮食生产正外部性的补偿。由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生产正外部性明显。粮食生产的这种“外部性”,决定了粮食生产的许多投资要靠政府投入,其中包括对粮食主产区和粮农的政策补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来实行补偿政策,对于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效应内部化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

粮食可以说是基础性准公共产品。由于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应该清楚地看到粮食生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应意识到家庭经营造成生产主体的市场地位弱小、粮食生产的特点带来极高的自然风险、粮食生产的低附加值造成生产要素的流失、粮食生产的低效益导致生产者积极性下降等现象和问题。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对粮食生产进行长期扶持,这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3-5]。

篇2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切实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创建玉米亩产千斤省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10号)精神,确定在全市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一)开展高产攻关创建活动是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市粮食生产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底,粮食单产和总产已连续5年实现双增。但总体看,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呈刚性增长,尤其是畜牧、加工业等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必须通过科技攻关,提高粮食亩产,实现粮食高产稳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二)开展高产攻关创建活动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粮食生产是*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开展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市粮食生产水平,促进单产、总产较快增长,保证畜牧、加工等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将对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高产攻关创建活动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近几年,*市粮食品质提高较快,但从地区分布来看,产出水平却极不平衡。以玉米为例,*市最高亩产已达750公斤以上,但也有一些地块仅在300公斤左右徘徊,提高单产的潜力较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耕地质量。

二、明确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证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开展节本增效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种植效益;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单产实现455公斤,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吨粮田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具体指标是:

1.小麦。20*-2010年单产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410公斤,总产稳定在12亿公斤以上。

2.玉米。20*-2010年单产年均增长4.4%以上。到20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力争达到500公斤,总产稳定在14亿公斤以上,建成玉米亩产千斤市。

3.水稻。20*-2010年单产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520公斤,总产稳定在8500万公斤以上。

三、落实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级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落实好小麦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扩大玉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实施范围和规模,积极推进政策性粮食生产保险试点。20*年开始,市财政加大对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安排专项经费,保障高产攻关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依靠科学技术挖掘单产潜力。继续组织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培育一批优质高产主导品种。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科技优势,加大对播量播期、肥水运用、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力度,不断完善和集成粮食生产核心技术,做好关键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粮食持续增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推广体系,增强基层科技人员服务水平,提高粮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三)实施“2121”示范和攻关计划。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和创建玉米亩产千斤省的总体要求,结合*市实际,20*年开始在全市实施“2121”示范和攻关计划,2009年、2010年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和范围。具体内容是,全市重点抓好2个示范县、10个示范镇、20个示范村,以及小麦、玉米、水稻各10亩的高产攻关田,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将高产攻关田及其辐射带动区域纳入良种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扶持范围,列入全市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核心示范区,实行重点倾斜。高产攻关田技术服务实行专家组负责制,将高产攻关指标落实到人头,技术落实到地块。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械收获、统一秸秆还田的“六统一”措施,开展高产攻关,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力争将高产攻关田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田。各县(市)、区要全面参与省“十、百、千、万”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建立各自的10亩、百亩、千亩和万亩高产示范区、示范基地。乡镇要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片、样板点。到2010年,示范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示范镇达到550公斤以上,示范村达到600公斤以上;10亩高产攻关田小麦亩产达到70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850公斤,水稻亩产达到750公斤;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粮食亩产达到750公斤;千亩攻关田亩产达到650公斤。

(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土地产出能力。高度重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培肥地力。

(五)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开发。积极培植和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产后效益。通过市场信息、召开产销对接会等方式,搞好产销衔接。切实搞好玉米秸秆、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努力把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

四、加强对粮食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提升生产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分别确定高产攻关田,制定具体的高产攻关创建活动方案。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改、科技、财政部门要在项目安排、成果转化、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粮食生产的科技研发、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农业部门要加强高产创建的协调和指导,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要强化农机装备,不断提高机械作业质量。水利部门要切实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中低产田水利设施建设要重点给予倾斜。粮食部门要加强产销衔接,搞好订单收购,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粮食生产典型,宣传高产攻关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粮食生产的重大技术措施,推进创建活动有序进行。市里将对照高产攻关指标,适时组织专业人员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测产等方式,对创建活动进行检查考核。

篇3

为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浙委〔2005〕1号文件、省政府浙政发〔2005〕8号文件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就2005年全省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扶持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种粮水平,2004年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出现了重要转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181.8万亩,总产量834.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40.14万亩和41.51万吨,总产增5.2%,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省粮食增加绝对量有限,而且是在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市场旺的共同作用下取得的。从总体上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科学种田水平依然较低;全国粮食总量仍产不足需,产需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2005年粮食生产面临着气候条件不确定,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粮食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等问题。我省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供求市场依存度高,抓好2005年的粮食生产,对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2005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05年我省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正确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坚持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制止耕地抛荒、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改善粮食品质。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15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以上(见附表)。各市要按照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的要求,将指导性计划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认真抓好计划落实的督促检查,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三、抓好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省政府在去年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基础上予以继续稳定完善,出台了全面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大户进行直接补贴、实行早晚稻谷最低收购价和价外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大户良种补贴等政策,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扩大政策宣传,让基层和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要认真总结去年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成功经验,尽早研究制订落实政策的工作措施和计划,建立责任制,做到方案具体化、措施规范化、落实责任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杜绝弄虚作假。要积极建议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要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同时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种植自主权,把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在制止全年性耕地抛荒、减少季节性耕地抛荒上,努力多种,提高土地利用率。要以春冬两季为重点,积极扩大冬季春花作物、绿肥,大力提倡绿色过冬,努力减少冬季抛荒。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多种早稻,努力减少春季抛荒。认真总结完善去年开展耕地抛荒检查复耕的做法,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抛荒,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省里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耕地抛荒检查活动,并建立举报和公开曝光制度,组织明查暗访,依法查处案件,对特别严重的予以公开曝光。 五、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 (一)继续组织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认真抓好“0406”计划的良种推广工作,全省推广优良水稻品种600万亩。早稻以推广圆粒形高产优质品种为主,重点推广金早47、杭959、中早22、甬籼157等品种;晚稻以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为主,努力改善我省食用稻米的品质。杭嘉湖、宁绍等粳稻主栽区重点推广秀水110、嘉花1号、秀水09、嘉991、浙粳20以及杂交粳稻甬优3号、晚粳糯稻绍糯9714、春江糯2号、浙糯5号等品种(组合);金衢丽、温台等籼型杂交稻主栽区单季晚稻重点推广两优培九、协优9308、粤优938、中浙优1号、Ⅱ优7954、甬优6号,连作晚稻重点推广协优914、Ⅱ优8220、协优46等杂交稻组合。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试种、示范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质高产品种。 (二)大力推广粮食作物节本增产增收技术。扩大水稻抛秧、直播、旱育秧等省工节本增产技术的应用,全省推广水稻免耕直播技术100万亩、稻鸭共育技术50万亩。要抓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积极示范推广水稻强化栽培、富硒稻米技术和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等。大力推广单季晚稻“五改”技术,全省实施单季晚稻“双百工程”700万亩,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单季晚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推广保护性耕作、经济绿肥、平衡施肥等技术,科学合理指导施肥用药,控制和缓解土壤障碍因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加快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控制能力,开展水稻纵卷叶螟、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区域性治理,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1000万亩,重点推广十大实用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深入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联大户、联基地、入村入户活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三)广泛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要把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组织动员栽培、种子、植保、土肥等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确定示范内容,制定实施规划和技术操作规程,选择示范地点,落实各项技术措施,齐心协力,切实做好示范项目实施工作。要求村村有示范田,镇(乡)镇(乡)有示范方,其中县级百亩示范方不少于5个。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活动。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万名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县(市、区)级中心示范方要选派技术骨干蹲点指导,在示范开展高产高效攻关试验、新品种新技术的小区试验,做好示范方和试验田的苗情观察和田间管理档案记录。早晚稻生产期间,各地要做好检查督促和现场交流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各种途径提高技术到位率。在早晚稻成熟收获时,要组织力量对高产田和方进行产量验收,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 (四)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和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矛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开发研制、组装、配套、集成和示范,推广机械化耕作、播种、收获、烘干等节本增效技术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化肥深施等增强土壤肥力技术,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 六、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经营水平 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使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粮,这是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保证。鼓励种粮大户拓宽经营范围,向周边农户有偿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鼓励种粮大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提高经营水平。支持和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扩大订单数量。积极组建种粮大户协会和种粮专业合作社,加强与种粮大户的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七、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监管。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树造林和从事非农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标准农田建设,2005年全省计划新建10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从2005年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标准农田地力培育进行补助。重点是开展标准农田地力综合培肥改良示范区建设和农田质量检测与监测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标准农田地力与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加强对不同区域种植结构、不同地貌类型耕地质量的动态管理,开展对标准农田特别是新建标准农田的培肥改良。全省突出粮食生产和地力培肥重点区域,在17个试点县基础上,实施30个县的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建设培肥改良示范基地。通过鼓励扩种绿肥、秸秆还田等,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关于2005年粮食生产的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年全乡小春生产的总体思路是:主攻马铃薯、小麦,开发杂粮,实现增粮增收。

具体目标任务是:全乡小春粮食作物面积达到0.8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0.11万亩、马铃薯0.67万亩、其它0.07万亩(各村小春生产任务见附件)。

二、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优化种植结构。

今年小春生产要以主攻马铃薯、小麦,发展特色杂粮为重点。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结构,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布局。

主攻马铃薯、小麦。马铃薯集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于一体,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近年来,通过推广脱毒种薯,我乡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不断增长,农民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各村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确保我乡马铃薯种植达到0.67万亩。小麦0.11万亩。

(二)狠抓关键,确保技术到位。

今年的小春生产重点是抓好小麦、脱毒薯、蔬菜等的高产示范片、区的建设。

小麦、马铃薯生产。秋马铃薯生产选早熟、休眠期短的脱种,落实深沟高埂、催芽下种、增施磷钾肥、花期根外追肥等技术。一是选用丰产性、抗病性好的中薯2号、昭绿23、川芋早、川芋56等早熟脱种;二是利用大春农作物收割后的空闲地增种马铃薯。

(三)落实措施,确保增粮增收。

1.组织领导落实。各村和有关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要把发展小春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在小春生产期间,要广泛宣传,大造声势,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多种、种好小春作物,以夺取全年农业丰收。

2.种植面积落实。面积是产量的基础,各村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市场需求,规划好作物布局,突出自身优势。要及时分解落实县下达的小春生产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扩大小春作物种植面积,确保小春生产任务的完成。

3.生产技术落实。科学技术是提高小春作物单产和效益的关键,各村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技术宣传、培训,将小春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认真落实到户。

篇5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3-283-03 DOI:10.13989/ki.0517-6611.2016.03.099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保障,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山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3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450亿kg以上。山东粮食生产事关全国粮食生产大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稳定发展山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学者从粮食种植规模与农民收入、粮食安全等角度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研究[2-3]。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笔者分析了山东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结合山东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及潜力,提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1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1.1取得的成效

1.1.1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3年以来,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先后跨上了350亿kg、400亿kg、450亿kg3个大的台阶。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459.66亿kg,实现了“十二连增”。1.1.2粮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全省耕地灌溉面积553.3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502.20万hm2,旱涝保收面积413.33万hm2,高标准粮田44.07万hm2。2013年开始,山东省大规模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计划到2017年,投入财政资金6.84亿元,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田152.00万hm2。1.1.3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以来,全省先后培育了小麦、玉米新品种114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达到100%。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264.47万hm2、宽幅精播面积108.60万hm2,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65.60万hm2。“一喷三防”喷施面积达到39.33万hm2,连续3年实现全省全覆盖。玉米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266.67万hm2,种植密度达到61500株/hm2左右。1.1.4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山东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27亿kW,比2003年增加0.44亿kW,增长52.8%;拖拉机249.8万台,比2003年增加66.78万台;联合收获机达到23.4万台,比2003年增加16.5万台。2014年山东省小麦机播、机收率均达到98%,玉米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5.3%和83%,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2面临的挑战

1.2.1稳定粮食面积的压力。山东省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供求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随着土地、水等农业生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在“四化同步推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要保持好、巩固好山东粮食生产发展优势,面临的压力很大。近年来,虽然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666.67万hm2以上,但由于种粮效益不断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难以持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对粮食播种面积造成较大冲击,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2]。1.2.2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压力。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山东省40%小型农田水利老化失修,部分河道泄洪能力下降50%以上,部分新建农田水利设施也存在建设标准不高,缺乏管护等问题。水资源不足和设施落后,使粮食生产经常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1.2.3提高耕地质量的压力。由于多年来重用轻养等问题,耕地质量总体提升缓慢,农田有机质含量仅1.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许多地块缺氮、少磷、贫钾和微量元素不足。化肥、农药等的粗放投入和不合理使用,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加重了环境污染。1.2.4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压力。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种植,生产效率低,随着农资价格、生产作业环节和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种粮效益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农民种植粮食的纯收益为5235元/hm2,比2007年降低870元/hm2,即使再加上1875元/hm2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净利润也仅为7050元/hm2,远低于打工收入,如此低的种粮收益难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3]。

2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的优势及潜力

2.1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优势明显

近年来,山东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和登海种业、良星种业等大型种子企业,选育了一大批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在全国良种选育推广方面占有领先地位。通过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创新的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和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适期晚收等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走在了全国前列。

2.2加工转化能力较强

适应市场要求,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选育推广了一大批质量优良的品种。山东省粮油加工转化能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达到1892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成,成为粮油加工业的主力军。2.3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巨大山东省有400万hm2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1%,如果每年能够改造10%的中低产田,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25亿kg以上。另外,山东省还有滩涂、盐碱地、荒草地等70万hm2,耕地后备资源31.13万hm2,通过整理开发复垦,可达到中产田水平。

3对策与建议

3.1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好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备案和年度核查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加强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逐步把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把中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盐碱荒地土壤改良与未开垦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不断增加粮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推进水源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自然降水蓄用能力,为山丘丘陵小麦提供水源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粮田骨干、末端灌排管道渠系,提高粮田防汛抗旱能力。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粮田生产功能,建设高标准粮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广作业新机具,不断提高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机械和新型植保机械等先进农机装备的使用率。

3.3抓好粮食高产创建,促进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

继续抓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把“万亩示范片”打造成全省粮食生产最新科技成果的试验区和展示区。大力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着力破除制约粮食生产的技术瓶颈,研发组装适合大规模、区域性推进的粮食生产成熟技术模式,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粮食高产创建大规模、整建制推进步伐。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集中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安排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小型水利、中低产田改造以及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等各类支农项目。

3.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一是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引导扶持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创新团队,培养引进领军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4]。以企业为平台,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良种生产基地,保障良种的质量和供应。二是集成推广粮食关键增产技术。加快小麦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玉米机械化精播、“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等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积极开展粮食高产模式攻关,研发、组装、推广一批适合山东省粮食生产实际的区域性、规范化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逐步推进粮食生产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推动粮食增产增效。三是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突出抓好专家顾问团和粮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家分片包干、全程跟进,建立专家和农技人员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把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快培育一批优秀的种田能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经管人才,集中培训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职业农民。

3.5搞好资源集约利用,保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广田间喷灌、微滴灌、低压管溉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区域、整建制测土配方施肥,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进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降低农药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推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3.6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粮食规模化经营水平

加快推进基层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导向和依法自愿的原则,逐步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转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5]。加快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其在生产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技术规范,采用区域化、规范化的成熟高产技术模式和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推动粮食生产向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深化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健全乡镇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建设,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7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市、县、乡粮食生产考核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粮食生产大市、大县的奖励,降低或取消产量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调动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6]。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重点环节、关键技术的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鼓励优势科技资源向种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农业企业集中,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为粮食生产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各个领域,加快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农户、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提供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贷款服务,支持发展粮食生产。

参考文献

[1]钟甫宁,徐志刚,傅龙波.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1):45-48.

[2]钱贵霞,李宁辉.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57-60.

[3]秦志勇,李远景.基于粮食安全角度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24.

[4]李方旺.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2-19.

[5]钟鑫,王琛,张忠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9-13.

篇6

关键词:粮食;产业化;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27-02

1 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必要性

(1)消费需求变化要求。

从1985年到1997年的十二年中,城镇居民动物类食物所占比重由11.1%上升到17.4%,农村居民也由3.83%升到5.81%(《中国统计年鉴》)。可以说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由“素”向“荤”转变,趋向营养、科学。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的这些变化,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口粮的品种、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管理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动物类食物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增大,对动物类食物需求旺盛,这必然促进饲料业的大发展;最后工业用粮也将扩大,加工精美的食品大受欢迎,这必然促进粮食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通过粮食产业链的延伸,对粮食进行一次产业大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

(2)规模经济理论要求。

而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这种小而全的小农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它的明显不足,经营规模过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阻碍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在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冲破这种小而全的经营,扩大经营规模,从两个方面带来规模效应:一是在组织协同发展过程中,把农民与粮食企业双方在要素,包括知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合理化的分工,企业为农民提供原料购买、技术指导、产后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农户则依据企业提供的市场信息,一心一意种植粮食,从而使粮食生产与企业两者规模扩大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二是在粮食产业化经营中,科学技术、机械化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使一部分农民转移下来,成为某个项目的工人或商人,而一些种粮能手承包租种大量土地,形成种粮大户。因此,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模都得到扩大,提高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规模经济。

(3)发展粮食生产,在江西还有人心和自然条件的优势。

江西农民具有传统种水稻习惯,只要粮价合适,负担减下来,种粮的积极性就会提升,江西是全国最好的生态省份,在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面有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江西土地后备资源较多,尚待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的荒山、荒坡、荒滩面积就多达46.7万公顷,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以上,若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潜力也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粮食生产蕴藏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2001年江西稻谷产量1486.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谷物及谷物粉出口达55万吨,占全国谷物及谷粉出口的5%(江西农经网)。近几年,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变化,加上品种和质量的原因,江西可供大米在数量上有较好的基础。

2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1)增加了主产区对粮食的有效需求。

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对外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原粮,粮食的加工、转化往往在非粮产区,这种状况严重抑制着粮产区对粮食的有效需要量。而一旦在粮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就可以改变过去主产区一味卖原粮的状况,全方位开发粮食产业链,拓宽粮食转化增值环节和渠道,从广度、长度和深度上进行全方位的多向开发。

(2)引导农民进入粮食市场,保持粮食供给总量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从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基本格局来看,粮食收购市场上卖方是千千万万个粮农,他们拥有经营自,一般经营规模狭小,管理较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而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政府买方,这种格局对粮农很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护粮农的利益,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引进竞争机制,把国有粮食部门一分为几家,在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中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迫使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粮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加工企业所需粮食品种、数量及时传递给粮农,并为粮农提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生产服务,保证和组织粮农按时、按质、按量为加工企业提供原粮。在共同体的牵引下,粮农自觉地进入市场,避免盲目生产,粮价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不会出现供给的大起大落现象,粮食的流通将逐渐市场化、规范化。

(3)有利于调动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农收入。

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的增值增收问题没有解决好。《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表明,1995年和1996 年两年,在全国10个粮食产最最高的县(市),分别只有35个和37个进入了全国农业增加值最高的10个县(市)的行列,而有65个和6个被排除在外,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粮产区种粮积极性。粮食产业化经营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比较利益问题,注重粮食的商品化、加工转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步树立大粮食的观点。从粮食的加工、转化入手,把畜禽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粮食的延伸产业来抓,既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又将涉及粮食的产业融为一体,延伸了粮食生产链条,实现了粮食的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逐步形成了粮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粮农除了可以获得种植粮食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极大地调动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4)有利于主产区实现粮食的规模经济和集约经营。

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进行的粮食生产,实行的是分散经营,严重存在着个体经营规模狭小的弊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首先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粮食生产向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方向延伸,带动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扩大生产领域和生产能力,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分工分业和劳动力转移,使土地等生产资料适当集中,单位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其次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把农户组织起来,围绕粮食,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生产,从总体上提高粮食生产的经营规模:最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龙头企业必须围绕市场,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产品,并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实行集约经营的生产方式,最终才能获得高经济效益。可见,粮食产业化经营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和促进了粮食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发展,而且必将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产生积极影响。

3 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对策

(1)明确政府贵任,切实加强领导。

在推行粮食产业化经营中,政府应该是发挥行政职能,根据粮食市场、食品市场和饲料市场的需求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情况,规划粮食产业发展的方向,使各地方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及时传递市场信息,引导农户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引导龙头企业生产出更多具有一定市场销量的产品,帮助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在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存在着资金、物资各方面的困难,需要给予一定的扶持推动。

(2)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先导,是粮食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以各种途径健全市场体系。要健全粮食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立法步伐,使粮食市场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对己制定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维护市场的有序运行。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粮食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江西省农村经济的总体科技含量低,技术基础薄弱,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一大批粮农还将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正是缺少文化技术的劳动者,这样的基础和水平很难支撑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因此,加快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是目前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当务之急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4)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已经成为粮食化经营的支撑点。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城市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使他们离土不离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破了把所有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传统体制,促进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流转,既有利于粮食生产基地建立,又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为粮食的产业化经营准备了充分条件。乡镇企业与农户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如果能把一些从事粮食加工、饲料、畜禽等方面的乡镇企业,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与粮农联结起来,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那么一方面就可以更好地调动乡村和粮农的积极性,利于与粮农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则可发挥乡镇企业的市场灵活性特征,充分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克服目前粮食产业化经营资金乏的弊端,充分挖掘它在农村的有效市场影响力,牵引粮农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

(5)树立若干品牌。

目前,全省已打出六个公认品牌大米,如奉新“碧云”牌大米,南昌“昌碧”牌大米、“绿叶”牌大米,樟树“玉珠”牌大米,九江“九九香”牌大米,吉安、上饶“丝苗”牌大米,在国内市场已供不应求。此外,在酿酒业江西也有传统优势。如“四特”、“南昌啤酒”、“七宝山”、“临川贡酒”都是老牌酿酒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在优质品牌的带动下,整个粮食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12亿多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国的头等大事,在农业面临困境的今天,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是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有效方法,是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普遍增收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柯炳生著.中国粮食市场与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粮食生产;农业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9-0061-04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底人口已达13.28亿,粮食消费量巨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刚性需求还会继续增长[1]。保证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对世界粮食安全有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资源被城市建设占用、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业水资源紧张态势日趋严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快速城镇化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分析快速城镇化对粮食生产所需基本要素的不利影响,探讨未来城镇化以及粮食生产所应注意的问题,为稳定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建议。

一、山东省农业和粮食生产情况分析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的华北平原上,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降水量适中,河流、湖泊众多,农业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耕地率高,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优势。山东省是我国种植业发源地之一,农业历史悠久,是农业大省,其粮食、棉花、蔬菜、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近30年来,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根据农业统计资料,2008年山东省利用占全国6.2%的耕地和1.2%的水资源,生产出占全国8.1%的粮食,8%的棉花,11.5%的油料,14.9%的水产品,9.1%的肉类,同时完成全国9.6%的农林牧渔产值①,既保障了全省居民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又支援了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供应。

山东省是全国粮食特别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2008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95.6万公顷,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64.6%和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352.5万公顷,总产量2 034.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4.93%和18.9%。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粮食产量稳步攀升,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2 469公斤/公顷提高到2008年的6 125公斤/公顷,总产量从2 288万吨增长到4 260.5万吨,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从7.5%提高到8.1%,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2位。按照人均年消费粮食量计算,山东省在保障粮食自给的同时每年还为国家提供600余万吨粮食,粮食单产和总产量的持续增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城镇化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90-2008年,山东省城镇人口由2 308万增长到4 480万,城镇化率由27.17%提高至47.75%,高于同期国家平均水平2.05%,年均提高1.07个百分点。1998-2006年,受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政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山东省的城镇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城镇人口由3 093万增加到4 291万,城镇化率由35%提高到46.1%,年均提高1.2%。2006年以后出于对城镇化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城镇化速度有所放缓,2006-2008年城镇人口仅增加189万,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仅为0.74%(见图1),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转向与工业化相协调和全面提高城镇建设质量上来。

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虽然比同期国家平均水平高,但从整体上看,城镇化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8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为47.57%,而工业化水平为51.28%,其比值为0.92,明显低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合理比值区间(1.4~2.5)的下限。因此未来仍需要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根据山东省规划,到2012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快速城镇化进程必将给山东省的粮食生产带来更多压力和挑战。

三、快速城镇化对山东省粮食生产的挑战

(一)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山东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2001-2008年,城镇建成区面积从1 707.97平方公里扩大到3 261.03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1.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1 684.92平方公里增长到3 191.51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1.1%。城镇建设用地的飞速增长导致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52年山东省耕地面积为918.3万公顷,到2008年减少到751.1万公顷,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从58.8%降到47.8%,人均耕地面积由0.19公顷下降到0.08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是山东省耕地流失最多的一年,年内原有耕地减少面积达32.1万公顷,虽然经过开荒和园地改造等新增加耕地5.6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面积仍达到了26.5万公顷。耕地的减少导致粮食播种面积不断下降,1952年粮食播种面积为历史最高,达1 170.2万公顷,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到695.6万公顷,降幅高达30.6%。

(二)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每年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据统计,2005-2008年,山东省劳动力转移人数分别为162.2万人、159.2万人和149.9万人。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直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1980-200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体从业人员比重由78.9%下降到37.4%。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一个农民种植1公顷土地可以获得规模效应,但是2008年山东省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4公顷,相当于农户单体规模经营面积的13.66%。由于目前农业经营方式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粮食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不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同时,由于制度性原因,外出劳动力闲置的耕地不能有效流转,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峻,给粮食增产增收带来了隐患。

(三)城镇水资源需求加大,加剧了农业缺水程度

水资源短缺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全省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22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城镇化使原本不足的水资源更加紧缺,由于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紧张,不得不挤占农业用水,加剧了城乡用水矛盾,农业生产及农民利益受到了很大影响[4]。2001-2008年,农业灌溉用水从167.32亿立方米下降到142.3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比重从66.2%下降到64.7%,生活用水量从23.07亿立方米增加到28.71亿立方米,比重从6%上升到13%。随着城镇面积的不断扩大,地面不透水面积也在增加,减少了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同时,城乡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08年,淄博―潍坊和莘县―夏津的漏斗区面积分别达5 370平方公里和3 958平方公里[5],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加大了农业灌溉的难度。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比重下降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结构,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或养殖那些附加值高、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而不从事粮食作物种植。1978年,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81.9%来自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11.9%和3.4%,林业产值占1.8%。到2008年,种植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51.6%,畜牧业和水产业分别上升到30.4%和12.2%。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为81∶19,2008年降低到65∶35,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的比例不断下降。

四、促进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在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两者的关系中,粮食生产是根本,城镇化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富国强民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坚固。鉴于快速城镇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一)合理规划城镇用地,走集约化土地利用道路

政府要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对城镇大规模开发特别是开发区项目严格把关,坚决遵守国家关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国策,杜绝耕地乱占和浪费。一方面要明确公共利益范畴,提高土地特别是优良耕地补偿标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将由于制度阻碍而大量撂荒、占用的土地解放出来,盘活土地存量,增加耕地面积;另一方面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土地整理战略,进行耕地复垦工作的同时提高复垦耕地质量,降低中低产田比率。走集约化土地利用道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倡旧城改造,充分开发城镇的立体空间,增加城镇容积率。

(二)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效率

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规模,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扩大专项补贴的水平和范围,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补贴策略。提高补贴效率,改变当前按耕地面积和人头发放的补贴方式,严格按照粮食播种面积进行补贴。进一步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最低价格收购政策,建立完备的价格预案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的引导。逐步建立综合性收入补贴和农产品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真正发挥种粮补贴、农资增支补贴等对于种粮农民收入的保障作用,缩小种粮农民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差异。

(三)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业科技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辟融资渠道,形成多来源、建立多形式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保障对农业生产和相关技术研究的投入。同时,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优良品种。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投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逐步建立一个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针对不同人群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提高农村居民的基础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在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兴农意识,引导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研发和管理人才,作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后备力量。

(五)建设节水型城市,减少城镇污水排放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紧迫感。做好城市规划,减少城市不透水面积,充分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实现不同水质不同用途,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加大对城镇节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全面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提高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废水再利用率。加大重点污染监管力度,实施企业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型高新技术产业。

(六)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政府要重视并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完善高效的农业水利保护网。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充分利用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用水效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措施,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努力构建合理、节水、高产、高效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注释:

①本文引用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下同。

②本调研从2010年1月20日开始到2月20日结束,主要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由调研小组向被调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研的地方包含了山东省潍坊市、淄博市、泰安市、临沂市、威海市等在内的12个县市的部分村庄,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3份。

参考文献:

[1]魏方,纪飞峰.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情景预测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0,(2):137-143.

[2]赵显周.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9):116-121.

[3]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9.20-24.

[4]钟华平.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J].世界地质,1996,(4):49-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R].北京,2009.

Challenge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Shandong Province's Grain Production

Kang Lei, Wu Peilin

(Weihai Branch,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 264209, China)

篇8

关键词:土地肥料;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7

俗语讲“万物土中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此可知,土壤和肥料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而土壤肥料作为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的基础,其合理的运用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对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的了解与解决,是现今农业机构关注的重点。

1土壤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具有的转化养分、水源驻留、承载植物稳定生长等作用是农作物成长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土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可有效的保障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肥沃的土壤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有效保证。

肥料是土壤养分的基础,肥料资源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肥料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能够有效改善农作物的品质。

2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的同时,人们过多的追求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有机肥使用较少,从而导致土壤硬化、土壤肥力下降;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土地变更的调查显示: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22亿m2,接近中国耕地面积1.2亿m2的警戒线,土地承载力已超过极限。同时,工业污染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壤严重沙化、耕用土地减少。甚至是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壤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健全的土地保护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这就限制了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土地保护工作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有效实施。因此,为了土地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的土地保护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采取措施。

3.2增加有机肥的利用,均衡土壤肥力

耕地保育工作是保证土壤可循环利用的重要保证体系,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土壤肥力,均衡植物养分供给。因此,有针对性的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是保障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措施。例如,在低肥力的土壤中,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进行施肥,而对于土壤肥力高的土壤资源,可以采用有机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科学施肥。从而均衡土地肥力,保障土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术改革

新型化肥的研制主旨在于打破常规化肥利用率低,以及常规化肥对土壤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污染。因此,加快新型化肥的研制是现今化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例如,利用微生物技术研制的微生物肥料。目前,主要流行的微生物肥料有磷肥、氮肥、钾肥、有机复合肥等,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土地的不同需求,施用不同的肥料,可在根本上解决肥料利用率低以及肥料使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的变革,采用3S(GIS、GPS、RS)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施肥作业,可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每一块田作物对土壤肥力的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资源,又能提高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的浪费,因此,研究新型化肥,加快施肥技术改革是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3.4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

自古以来,农家肥的应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农家肥主要材料的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成为了农业废弃物。因此,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将农业废弃物变成有机肥料,从而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提高土壤资源的肥力,是解决现今我国土壤和肥料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实现土壤肥料的合理利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作物生长的安全性,也潜在的解决了因烧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劳动生产率;谈判能力;福利扩展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34―06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状态。然而,经济增长引致的财富分配效应并不是相对均质的,在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增速缓慢。在经济增长差异背景下,城乡居民在社会、文化、管理等方面均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断裂”或“失衡”(陆学艺;孙立平)。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不仅与改革开放的初衷不一致,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挑战。基于此,中央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理念下,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了更突出的地位,不仅将城乡和工农关系调整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而且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失衡状况的一个积极回应。针对新农村建设,已有文献讨论了意义、内涵和测度,尤其是对于推进思路,文献强调了协调发展(陈锡文;马晓河;韩俊)、产业推动(杜青林)劳动流转(林毅夫;蔡防)、组织带动(温铁军)、福利供给(贺雪峰)、分配调整(郑有贵)、权益扩展(秦晖)的重要性,这些对于人们深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是有价值的。然而现有文献更多的是政策性诠释,而较少解析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从经济增长一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探讨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性因素,这可视为对现有文献缺陷的一个小范围但有意义的修正。

二、理论背景

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课题组)。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不是平行的,生产发展对生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生产发展并不意味着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可自动实现。因此,新农村建设可分为两个层次:生产发展体现的是经济增长,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解析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廓清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且要说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前者涉及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源泉的认识,后者涉及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意义的思考。

从增长动力来看,经济增长理论长期采用“要素核算法”,将增长贡献“分解”到各种要素中去。这有两个缺陷:一是生产要素并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全部,增长方面存在巨大的未被解释的剩余;二是生产要素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特征,这与长期经济增长所蕴含的报酬递增并不一致。上述两个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连续的非均衡的过程,这些因素不仅单独对经济增长起作用,而且它们的组合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要素的交互作用正是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由此,增长不仅取决于各种要素,更取决于要素的利用和组合程度,取决于决定要素组合的技术变革和经济制度、以及决定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体制等。所以,理解农业生产发展,应采取全要素生产率去解析被遗漏的因素,并特别注意影响要素交互作用的那些因素: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

从发展意义来说,增长和发展不是等同的,增长是发展的实现手段。发展观经过了三个阶段: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由发展观,这体现了对“人本”目标的不断逼近。单纯强调增长可在很大程度增加物质财富,但这通常伴随着环境恶化、福利缩减等后果。于是,增长型发展观逐渐过渡到可持续发展观,后者要求生态规模上的足够、社会分配上的公平、经济配置上的效率同时起作用(戴利),这可视为发展观向“人本”方向的第一重转化。考虑到权利扩展与福利水平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观又逐渐被自由发展观所完善,“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阿马蒂亚.森),发展的目标是扩展个体和群体的自由度或相关权利,发展依赖于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安全性防御等。这可视为发展观向“人本”方向的第二重转化。基于发展观的演变轨迹,对农民社会发展的分析必须立足于福利增加目标,考虑其福利获取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显然,可以将新农村建设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增长方面,实现生产发展不能仅从要素角度出发,而必须探究影响要素组合效率的组织和制度因素;在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福利扩展,必须考虑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自由扩展的社会制度安排。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为解析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视角。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特征及其引申含义

新农村建设源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产业特征及禀赋差异,要使社会群体保持完全相同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长期、较大不平衡发展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逻辑起点是廓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表1显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全面的。收入水平方面,城乡居民的人均净资产和纯收入差距分别为3.70倍和3.21倍,城市贫困发生率仅为农村的0.28倍;消费水平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29倍,恩格尔系数仅为农村居民的0.80倍,城乡居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存在着显著差别;居住条件方面,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清洁能源、卫生厕所和道路硬化均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教育医疗方面,城镇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是农民的1.29倍,卫生人员拥有水平和人均医疗支出分别是农民的10.91倍和4.01倍;社会保障方面,市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数占比、资金支出、人均支出分别是农民的4.52倍、11.0倍、10.66倍和2.36倍。显然,在收入水平、消费状况、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均和城市居民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之间不仅存在二元经济反差,而且也存在二

元社会反差。

由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可以引伸出:一,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密切相关的,“三农”问题具有复杂性,单项的政策措施虽可以取得局部绩效,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借助系统性、长期性的举措。在这个意义上,内涵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全面失衡的一个积极回应。二,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意味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政府的外部推动虽不可或缺,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的自身意愿和实际能力为基础,以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发推动为动力,以农民利益增长和福利扩展为目标。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嵌入式干预,不仅面临着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背景的“道德”拷问,而且面临着有限资源和有限信息的“能力”约束。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失衡,不仅意味着新农村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意味着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着主体的角色。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农民如何能够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上扩展其福利水平?现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如何“阻碍”了农民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致其在福利比较中处于劣势?这显然涉及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因素。

四、制度约束、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生产发展

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生产发展要求必须寻求促使农业增长的持续动力。农业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增加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给,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始终具有“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重要意义,寄希望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二是促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是消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层次、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就应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解析农业生产问题。

在价值层面上,农村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农业产值和就业者的比例关系。假设农产品产量为Y,价格为Pg,农业劳动者为NA,则农业劳动生产率E=YgPg/NA。考虑到农业和非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收入差距,农户为了最大化收入,一个理性选择是通过就业流转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配置劳动力。因此,如果农业产出Yg对农业劳动力NA弹性较小,则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反相关,农业劳动力流转意味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为了证实这点,可以用农林牧渔的产值与就业人员之比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统计资料中,缺少各省区劳动力流转到非农行业的比率指标,但各地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农村可分配净收入总额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流出的程度,可称其为地区外出打工比率,它可以作为各地区非农产业劳动力配置比率的一个替代指标。图1描绘了2004年中国31个省区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外出打工比率的关系,显然,两者存在比较显著的反相关关系。

在实物意义上,如果粮食总产量为Y,粮食播种面积为A,粮食劳动力为L,则劳动生产率(Y/L)可以分解成土地一劳动比率(A/L)和土地生产率(Y/A)的组合:Y/L=(A/L)*(Y/A)。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可以依靠土地一劳动比率增加,也可以依靠土地生产率提高来完成。图2显示:1978--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均超过1,然而土地生产率指数一直高于劳动生产率指数,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强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且这种特征有不断强化的倾向。由于劳动生产率等于土地生产率和土地一劳动比率的乘积,因此,粮食生产的土地一劳动比率不仅没有显著提高,反而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致的,土地一劳动比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度非常有限,规模经济的贡献度较小。

理论上,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可以在价值层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在实物算得出,资料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外出打工比率根据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和分配净收入总额计算得出,资料来自《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均为指数形式,其中以1978年为1。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来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

意义增加农业产出水平,而农业劳动力的有效流转对劳动生产率提高至关重要。然而经验分析显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在持续流转,农民工数量有不断上升趋势,2004年农民工数量约为1.2亿,但农村仍有1亿剩余劳动力(丁守海),这使人们追问通过劳动力流转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何不是充分的?同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何主要依据土地生产率,土地一劳动生产率为何没有对劳动生产率提供实质性贡献?这与农村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民福利制度有关。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安排下,农民就业的非农化流转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而且户籍制度背后隐含着公共品和社会福利的分配规则,由于在正规利制度普遍缺位的背景下,农民只能采取将社会保障依附于土地的非正规方式,因此土地兼有农业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就业的非农化流转并未连带着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非农化流转。于是,就业流转、身份流转是相互脱离的。农民由于交易成本较高而很难流转到非农业和城市,即使可以流转,也对土地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和福利依赖,结果强化了土地的分散式、小农型格局,抑制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五、数量悖论、谈判能力提升和农民福利扩展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失衡的积极回应,因此,还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解析农民的福利扩展问题。农民是“贫困,但理性的”,农民的福利享用劣势并不起源于其福利需求层次低下或分配意识不足,非农化流转表明他们具有摆脱福利低水平境地的强烈意愿。这样,对福利享用劣势的唯一解释:农民通过市场和政策途径来获取福利时的谈判能力较低。中国有9亿农村户籍人口,农民规模应为其谈判能力获取提供有利条件,然而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以及效用发现、成本分摊等难题,则规模较小的群体更容易采取集体行动,并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农民的人多要转化为力量大,需要采取有效的组织行为,在成员间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优化内部安排来提高集体的环境适应能力,而政府应努力使各方利益集团形成平等、互动、协商的机制,消除强势利益集团对弱势利益集团的抑制。可以利用这种逻辑来解析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

在市场谈判能力方面,考虑到粮食生产的特殊

意义,可以从粮食生产角度考虑问题。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农户的理性选择是增大粮食产出水平Yg和提高粮食价格Pg。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粮食产出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农户因为具有生产的规模效应和健全的合作组织,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谈判动力和能力,以及较强的发现价格的动力和能力。但在中国,粮价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1978―2003年的GraIl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粮食生产变化不能对粮价变动进行有效的解释,相反,粮价变化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决策。粮价基本是一个“游离”于农民粮食生产、而由政府确定的外生变量,农民在粮食市场更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价格接受者”。粮价可以对粮食生产产生影响,农民会将粮价作为生产决策的一个内生变量。结果是:在粮价下降以致“卖粮难”时,农户会在下期减少生产投入,导致粮食生产和供给减少,当这种情况持续进行而出现“买粮难”时,政府会通过提价等行政措施刺激农民,结果在政策信号下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粮食形势趋于好转,政府重新推动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粮价重新调低,结果又出现新的“治乱循环”。在上述过程中,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和价格影响能力非常微弱,农民经常出现对市场信号的“瞄不准”的特征。

在政策影响能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仍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反差不仅没有缩减,反而呈现出“路径依赖”意义上的积重难返和持续扩大态势,农民被视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弱势地位与利益集团在谈判中的能力不对等紧密相关。由于组织能力的制约,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疏导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基本权利保障机制处于形成阶段,结果是农民的人多之因并为转化成力量大之果,市民的人少却占据着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力量的不对等会转化为社会“呼声”的不对等,社会“呼声”的不对等又会转化为政策影响能力的不对等,政策影响能力的不对等又会形成社会地位、资源分配、经济收益上的不平衡。结果是:农民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利贫困,表现为:政治权利受到不合理限制,农民的平等权、自由权、人身权、参政权、自治权等政治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受到旧体制不同程度的不合理限制;经济权利受到不正当的剥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屋、农作物等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经常受到外部力量的侵犯;社会权利受到不公正的侵害,农民在劳动、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相比处于严重的权力失衡和不公正状况(范毅)心川。这种不平衡反过来又会强化城乡利益集团的谈判力量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陷入自我强化的循环之中。所以,农民规模虽大,但政策影响能力较小,农民所获社会福利、发展机会以及选择集合均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

六、结论和政策含义

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之间存在全面、显著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新农村建设是对这种失衡的一个积极回应。新农村建设包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经济增长方面,农业发展依赖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由于城乡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农民保障制度等制度性约束,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流转受到制约,就业流转和身份流转脱离,这些均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社会福利方面,在分散式的小农生产模式下,农民的数量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谈判能力优势,由于激励相容问题农户的组织和谈判能力较弱,其在市场交易中对价格的影响很小,在社会谈判中对政策的影响很小,结果是其社会福利获取及社会发展程度处于不利地位。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抛荒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发展抛荒耕地农业生产,努力减少耕地季节性抛荒,坚决制止多年性抛荒,确保耕地不抛荒。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强化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加快土地流转。对常年性抛荒耕地可由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的规定,收回其承包经营权,重新进行发包或租赁。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租赁抛荒耕地从事农业开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户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互换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经济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围绕做大做强超级稻等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

(二)建立抛荒耕地约束机制。对弃耕抛荒的严格按照《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由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并组织恢复耕种。严格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水稻良种补助、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及其他综合补贴必须依法依规补贴给直接经营者,不得发放给土地承包者。

(三)抓好抛荒耕地农业生产。对具备生产条件的抛荒耕地要结合秋冬季农业生产,指导农户改种或抢种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等旱粮作物和蔬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经营效益。对因地下开采、干旱缺水和洪灾损毁而抛荒的耕地要采取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土地整理,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四)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乡党委、政府将抛荒耕地治理工作纳入全乡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强化工作责任,严格考核评比,对治理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各村、乡直有关单位要大力宣传《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制止耕地抛荒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抓好抛荒耕地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