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教育的理论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价值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简介]黄励(1971-),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7)刘灿勋(1975-),男,湖南桃江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软件工程。(湖南娄底417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64-0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事件不断见之于报端,从这些恶性事件的起因来看,大多与学业、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有关;从事件的数量与涉及人数来看,虽然这类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很小,但仍要注意到这类事件所产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大学生自杀及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突出问题。这类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抗挫能力较差,不够珍惜自己及他人生命,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欠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和生命价值教育不到位。因此,高校有必要把生命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在相关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专题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并能有效对危机行为进行干预。

一、生命教育的内容及目的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基于学生是一个物质性生命个体的前提,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引导学生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过程。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观教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大学生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仍要注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树立强烈的生命安全意识,对自己和家庭、社会负责。

第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探索生命价值、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部分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物质化,扭曲了生命的意义,异化了生命的本质。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人生的追求,帮助他们准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过有意义的人生。

第三,人生观教育。生命对于人来说具有不可逆性。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与磨难,这既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也是生命升华的开始。面对挫折,是选择直面、勇于承担,还是消极回避,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选择走向自我毁灭或危害他人,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人生观教育,并辅助开展抗挫训练,让学生经历磨难,体验生命升华的成就感,从而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进而拥有自爱与爱人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有限,有时难免会情绪冲动、失去理智。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利用危机干预理论使学生在危机状态下获取自救能力,并在他人的协助下恢复心理平衡。

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从个人层面上看,可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找到真我、发展潜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可有效避免大学生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可教育大学生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调和个人生命和他人生命的价值冲突,尊重生命多样性,关怀他人生命,创造人际间的和谐互动,以维持社会永续、平衡的良好状态。从长远层面上看,可促使大学生深度思考人生与信仰、人类与宇宙等终极问题,从而追求超越有限生命、创造无限价值的生命价值观。总之,高校探索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

教师和学生直接讨论“自杀”“死亡”“生命价值”等看似敏感的话题,其实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直视生命现象本身,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在教学中、班会和校园讲座中可设计相关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生命价值教育。

1.通过死亡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教育者可紧扣当前的重大社会事件或典型法律案例,使学生直面死亡现象,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死亡教育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死亡能使活着的人严肃地审视生命的价值,并更加珍视生命这脆弱的东西。中西方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文化在生命价值观上有主张向死而生的观念,如法国文学大师蒙田曾说过:“谁教会人死亡,谁就教会人生活。”我们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借鉴西方文化。通过接近死亡、反观死亡使大 学生再次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目标等进行认真的领会与选择,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各种无谓的焦虑与消沉中解放出来,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克服各种威胁到自己生命存在的危险因素。对死亡的追思犹如一面生命的镜子,学生可在镜子中看到人类生命的有限性、生命历程的不确定性、生命美好却易逝,从而使他们更充分地领悟和把握人生的价值,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如何在有限的一生中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只有死亡概念才可以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死亡教育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现在、活在当下,并促使大学生以更大的激情与勇气投入生活的实践,能促使他们思考活着的每一天对每个生命个体具有更为鲜明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一个大学生真正开始思考死亡的时候,他才能体验到生命及其意义。

2.感受生命的可贵,关爱生命本身。首先,关爱生命要爱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认为自己不够完美,并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不正确归因,再加上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他们会不断地陷入迷惘中,往往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不断失去自我,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中真正需要什么,使生活失去了快乐之源。所以,关爱生命首先要爱自己,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知道自己内心的欲求,控制不符合实际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还可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爱自己也是爱自己的亲人朋友的表现。许多大学生认为,自杀只是自己个人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他人,都会给亲人、朋友带来巨大的伤害。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个人自杀,会给他周围6个亲友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自杀是目前中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且因为个人的自杀,给其家人或亲人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甚至造成相关亲人的自杀。因此,大学生关爱自己也是爱护自己的亲人朋友的表现。其次,关爱生命还要教会学生关爱他人的生命,培育生命情感。部分大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为图一时之快不惜伤害甚至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生命权利的践踏与摧残。反思我国的教育不难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严重忽略了对学生人格、人性、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培育,从而使学生的智能发展与心智发展未能同步,而在真实的情境中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就是部分大学生生命情感发育不足的真实佐证。因此,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去呼唤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促使高校生命教育产生实效

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是理性层面的,从行动行为层面促使生命教育产生实效还需要指导大学生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对危及生命的行为能有效预见和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治疗措施的一种,是从简短的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不涉及当事人的人格矫治”。由此可见,心理危机干预不涉及对学生的人格矫正,只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程。心理危机干预能帮助正在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暂时放弃轻生念头,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是一般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通过倾听、疏导、宣泄、支持等方式,帮助心理失衡者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宣泄、释放情绪,接受现实,自我调节,尽快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援助过程。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心理健康机构的咨询人员、辅导员及学生党团干部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及技术,能及时疏导、解救和阻止自杀者,降低危机事件所产生的最坏效果。在危机干预结束后对求助者开展追踪,能更有效地巩固干预成效。以学生的自杀行为为例,自我的意识和旁人的救助对干预自杀行为是必要的。

1.自杀的预防要从自我做起。关爱自我要学会调节不良心态,当情绪低落时决不消极逃避,而是为自己寻找宣泄消极情绪的出口,找朋友倾诉,或在活动中升华,想办法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安慰,这是爱惜自己的表现。悦纳自我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当以上方式均无效而学生又意识到自己处于危机状态时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及时向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求助;及时向自己信赖的亲人、朋友或老师、同学坦陈自己的状态,求得支持;有意识地避免独处及回避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环境、药品、器物。

2.对自杀进行危机干预要从每个人做起。即启动社会支持系统,如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当发现周围有同学处于危机状态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来解决问题:尽快将该同学目前的状况告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不要试图自行处理;尽快找他的朋友或同学陪伴他,避免让其独处;表示出对他目前状态的急切关心、担忧及深切同情,提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悄悄转移对他可能造成危害的药品及器物。

同时,以下行为对求助者无任何实质意义甚至有害,应极力避免:在紧急危机阶段,试图解决求助者当前的问题;责备和说教,与求助者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以为问题已解决让求助者一个人留下;为求助者保守自杀的秘密;激强法,认为求助者的举动是吓唬人的。

生命是神圣的,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应放射出独有的光彩。大学生风华正茂,应该怒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就是从生命的视角思考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改革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位的弊病,促进大学生追寻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使个体成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齐春丽.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命价值提升[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许若兰,郭朝辉.论生命教育的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命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王晓坤,杨崇泽,姜春舟.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4).

篇2

高校的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的主要途径,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高校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有机渗透,才能构建生命化的理论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生命教育;重要性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主犯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这个同学眼中的学霸,父母的骄傲。学术知识过人,人生必修课却惨遭挂科,最后甚至对他人的生命于不顾,触犯了法律,这样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在高校中较优秀的学子中,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高校理论教师反思的,这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生命的尊重,对世界观的教育,高校的理论课在这其中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理论课中为什么要融入生命教育

1.高校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高校校园内部,不断有自杀、暴力、残害动物、投毒等等案件出现,而且最近几年出现频率渐多,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生命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成为高校理论课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提醒我们要加强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学生视为积极的、主动的生命载体,让他们学习知识、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进化成长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健康,感悟生命,不能讳疾忌医,应居安惧危,让他们感受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生命。

2.大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步入大学的殿堂,年满十八周岁,都是成年人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保持平衡。在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规划,但也会有部分学生思想偏激,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倾向,比如: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攀比和叛逆等心理,导致高校种种漠视和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从大学生身心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为了这些未来的栋梁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撑起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须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理论课的教学中。

3.高校的理论课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教育

要实现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其中,高校的理论课是基础性的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高校的理论课分为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高校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提高高校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是项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的理论课教师要融汇生命教育于本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自爱才能传递爱,只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将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讲授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好马克思理论每一次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高校的理论课本身并没有那门科目或单独的章节是讲生命的,也没有专门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但是,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努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结合高校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使我们高校的理论课教学透射出生命的气息,尊重生命。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环节中侧重知识,忽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锤炼。高校理论课的每本教材中都有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抓住教材中蕴涵的生命教育资源并结合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审视生命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章中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知识时,我给学生讲了十年前的马加爵因5角钱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杀害同寝室友的案例,及两年前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让学生在被案例吸引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珍惜同学情,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自我身心的发展,遇事不要冲动,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能够安然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及遇到的每一个人。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和践踏别人的生存权,让学生学会经营生命,通过思政课的教育让当代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深刻涵义,懂得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

Philosophy of life

Humanistic

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 edu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concept to their own potenti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matrix of lif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to

education. I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students in their hearts,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of the training, Is a harmonious fullness, contains the wisdom of the life education philosophy. Any ideas that will certainly be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basis. Lif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philosophy,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 来唤醒生命意识, 启迪精神世界, 开发生命潜能, 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 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 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 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 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 “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 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 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 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4

关键词:幼儿;生命科学;生活教育理论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主线研究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呼吁重视生命科学教育,用科学的方式来唤起幼儿热爱生活。

一、生命科学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命科学教育是向幼儿介绍动物、植物、人体的形态和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使幼儿获取感性的有关动物、植物、人体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理解生物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小班为例,人体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小鼻子真灵”“亮眼睛”“可爱的小脸”等;动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燕子”“毛毛虫和蝴蝶”“泥土下的蚯蚓”“小鸡和小鸭”“我们的国宝熊猫”等;植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报春的花”“秋天的”“种蚕豆”“竹子和竹制品”“一串红”等。

人体、动物、植物都来自于我们美丽的自然界、我们和谐的生活环境,即我们伸手即触的生活。在生命科学的教育中,幼儿感受生命的律动,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生存环境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此外,在对幼儿进行生命科学教育时,还应包括科学的道德和责任教育,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宝贵,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方面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知态度。

二、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种植与饲养法、分类法、测量法、信息交流法、科学游戏法、早期科学阅读法等。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认为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要“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生命的伟大与珍贵更加需要教师踏踏实实地去教,去学,去感受。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离不开“教学做合一”。那么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教育呢?

1.兴趣导入,发现问题

最生活的,也是最能引起兴趣的。人体、动物、植物都是幼儿周围的事物,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图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兴趣导入学习生命,激发学习的欲望。

2.以做为中心,探索问题

科学不能有半点猜想、虚假。在进行生命科学教育中,要以做为中心。做,可以是观察、实验、测量等。比如,开展种植园饲养角,在幼儿照顾小动物和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教幼儿学会关心生命,学会创造美好生活,真真实实地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如,带领幼儿去大自然郊游,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命,真真切切地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3.解放头脑、手脚,解决问题

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发现了科学的奥妙,科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将幼儿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解决问题。比如,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都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去想“怎样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来源于生活的生命感叹,才是真正的生命科学教育,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真正目的!

三、生命科学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即能改造生活。教育既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学习生命科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

篇5

[关键词]王阳明;教育理论;大学生

[基金项目]2018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矿业与煤炭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Y2018003)

[作者简介]王文君(1986—),女,硕士,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科员,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的研究;杨包生(1972—),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教学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40-0329-02[收稿日期]2020-04-07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他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讲学,形成了当时“王学遍天下”的盛况。他在贵州龙场创办的龙冈书院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他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方法,在今天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大学生在学习与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困扰着学生本身,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内容。王阳明对教育有许多可贵的理解,对今天的大学生也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大学生不知如何学习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大学学习方法和内容同初高中有很大的区别。自主学习在大学中占主导地位,但很多学生却没有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新生来说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掌握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做学问必须有个目的

阳明先生认为“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2](P144)做学问必须要有个目的,下功夫才有方向,这样学习的方向才能明确,“如舟之有舵”,学习才有动力,于是“一提便醒”。相反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那么学习起来拖拖拉拉而不落到实处,就算听着老师讲解也理解的不深刻,所谓行不著,习不察。所以说学习先要有目的,也就是说学习之前要认真思考,这的确是区别于大学之前初高中的学习,这是个“头脑功夫”,有了这个思考过程,学习才有方向。

(二)优秀的学习能力

阳明先生将学习能力分为上达和下学两种:“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2](P62)

上乘的学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正的学问功夫可能只是一种熟练程度。现在我国推崇的匠人精神就是工匠一个简单的操作可能要学习几年甚至十几年,直到领悟到其中的奥秘,而这一过程是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但是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的积累终可以发生质变。大学生可以从下学中用功,自然能实现上达的目标——“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领悟知识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明先生在告诫学习的人要勤奋,不厌其烦,百折不挠,终可以领悟到不可言传的真谛。

(三)读书不问结果

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就像是种树:“方其根芽,尤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2](P69-70),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就像种树一样,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2](P70)大学生活中不要把所有的学习都和未来的工作与收入挂钩,有时候读书就是不要想太多,丰富自己的视野和阅历,只要是有益成长的知识都可以吸收,只要认真栽培,自身终究会成为栋梁之材。

(四)学习要用心思考

阳明先生的学生向他提出一个问题:读书没读明白怎么办?阳明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2](P71)阳明先生的意思是你读书只追求书本表面的意思,当然不明白。要想读书读的明白必须要在心里反复琢磨,也就是认真思考,有自己的理解,这样才可以把书读的通,知识自然就理解的透彻。大学期间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专业的学生成绩差距很大。大家一样的听课、一样的自习,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些学生成绩好,有些成绩一般,而有一些成绩很差呢?差距的产生就是来自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思考,是否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读书不能死读书,尤其大学开设的课程都不是浅显易懂的,并且讲授课程的速度很快,一个学期同时开十几门课程,如果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心思考,是不能真正掌握课程所包含的道理。

二、怎样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阳明先生特别重视“事上磨”,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知识的最终方法,而且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不应只关心课本和学分,而是要积极参与到校园内外各种社会活动中去,这也是区别于初高中学习的一项学习要求。为什么要在“事上磨”呢,阳明先生回答了这一问题:“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2](P71)人只有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在关键时刻有定力,不动摇。经过事情的磨炼,大学生才能更加坚定自己所学知识,而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又会补充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让大学生的所学知识更丰满立体。

王阳明最著名的理论莫过于“知行合一”,他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作两事。”[2](P65)学习知识是为实践做准备,而在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大学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践行“知行合一”的机会。学生应该珍惜每次课外实践活动,检验自己所学,做到“行”就是“学”,“学”就是“行”,丰富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思想浪潮下如何自处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2](P146)世界是在不停变化过程中,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与便捷,大量各种信息的获得难免使当代大学生心思动摇。当有些新闻鼓吹一些人一夜暴富的神话,当有些人言之凿凿地说谁早早辍学但是最后多么成功,致使好多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一心想着怎样按照社会上的“成功学”早早创业,从而忽视了眼前的学习任务。阳明先生所说的主宰也就使要先立志,有了远大的志向,人才定心定下来,不为外界所干扰。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志向,坚定自己远大理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而不能为一些眼前利益的诱惑或者是毫无边际的外界传言所动摇。

篇6

一、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2]。这种引导在语文学科上更有优势,也体现得更为明显。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性意识的培养。可以说,语文课程在人文性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后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毋庸置疑,生命教育是属于语文人文性教育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当今学生生命意识严重缺乏的社会现状下,这部分内容越来越值得关注。语文学科应注重从生命教育角度启发学生对一切生命施加人文性的关爱。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应更多融入生命教育素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活出精彩人生。

二、教材中的生命教育主题分析

苏教版初中语文6册教材以主题为单元划分课文,其中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中出现了三篇直接与生命相关的课文,分别是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其他与生命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课文分散出现在各册教材中。综观全套教材的主题内容,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尤其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伦理、生命与价值三个主题方向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生命与挫折

挫折教育应是中学生首先接受的必要教育内容。能顽强面对挫折,在困难中依旧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应是积极生命观的应有之义。法国作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文中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3]生命教育的一切内容应以热爱生命、保存生命为出发点。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身处辽阔可怕的荒野之中,面对无水无食的艰难生存困境,面对死亡的逼近,他心中仍然怀着对生命的热爱。“他摔倒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一到垂危的生命火花重新闪烁起来的时候,就慢慢向前走。他已经不再像人那样挣扎了。逼着他向前走的,是他的生命,因为它不愿意死”。后来,面对病狼的威胁,为了生存,别无选择,两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拖着垂死的躯壳做生死决斗,主人公最终咬死病狼,喝狼血自救,绝处逢生。选文告诉我们极简单却极深刻的道理:只要心中生存的意念还在,只要我们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再艰难的困境也会重生。热爱生命,这便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召唤。

《享受生活》向我们传递海伦?凯勒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对万事万物的热情,用无比珍视的感恩之心感受生活,体会生命的美好,感悟这个世界的美好,“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生命与和平相爱》借用犹太人戴维的故事,向我们展示这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强大创造力,启示我们“正是对生命不衰的热爱和对和平执著的祈祷,支撑着犹太民族不断战胜人类所能承受的最大苦难”,从个人生命角度上升至民族生命角度,发出生命与和平相爱的号召,体悟一个民族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从民族精神中获得力量,体会生命的崇高感。

这三篇选文涉及热爱生命、直面苦难、享受生活等主题,力求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带领学生与主人公一同体验困境生存,感受挫折甚至死亡的逼近,在这种情境下提升对生命的认识,感悟直面苦难,顽强生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获得情感上的升华,培养学生坚强面对人生挫折的勇气和毅力。中学生正处于漫长人生的开端,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做好准备,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著,对生活之美的探求之心、发现之眼及对生活的无限激情。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要感谢生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二)生命与伦理

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把伦理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的大事。

约翰尼斯?延森的《安恩和奶牛》通过老人给孤独的奶牛找同类,散心的感人故事,启示我们读懂平等与尊重,把动物当做人看待,与动物平等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动物的真正和谐。

万物都有精神性的一面,我们都可从其勃勃的生命力中探求一切生命应该有的姿态。《白杨礼赞》一文抒发由衷的赞美与敬重之心,引导学习白杨树坚强、朴质、力求上进的精神,由物及人,反躬自省。《紫藤萝瀑布》一文更是从生命意识哲理性的高度,引导学生明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由盛开的花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可贵,由此振作了精神,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从一棵树的角度阐释了任何生命都有其价值所在,要学会找到自我的价值,活出人生的意义。

上述文章透露出对生命个体浓浓的伦理关怀,引导学生既要放眼四望,又要关注身边事物,体会一切生命存在的价值,保持尊重之心、敬畏之心,由它及己,反躬自省,体会人类生命应有的姿态和内在精神。

(三)生命与价值

刘济良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一方面,作为个体存在的生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有其无限的一面,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向度。”[5]对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的思考和揭示应当是一切生命教育的归宿。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引导可以从具体的有限延伸到抽象的无限,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追问生命的性质和意义。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昭示着生命物质性的消失和精神性的长存,引导学生努力创造精神财富,活出生命的精彩。《鱼,我所欲也》探讨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及舍生取义的观点。生命中处处都有选鱼还是熊掌的案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在当今“热爱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下,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和义?如何看待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关系?这些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思考生命,感悟生命的复杂性与人生抉择的两难性,为迎接未来人生做好心理准备。在生命意识严重缺乏的现状下,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贵生”,这并不是说我们为一己利益苟且偷生,而是说不轻易、不盲目地牺牲个体宝贵的生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引导学生明白生命的神圣在于思想的高贵,启发学生体会生命的崇高感,学会敬畏生命。

生命来之不易又如此短暂,然而依旧可以创造非凡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任何时候,即使面对人生困境,或者是平凡常态的人生,依然可以活出非凡的色彩,创造生命的意义。《纪念白求恩》一文通过白求恩先生的先进事迹,讴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精神,启发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做有利于人民的人。教师可通过相关素材的介绍,引导学生探讨人生的意义,努力绽放生命光彩。

篇7

关键词:生命历程理论;生涯幻游;人生观;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课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对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思修”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同行们对“思修”课教学新方法的探索从未停止。本人今年首次担任“思修”课的教学工作,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颇费心思,虽有些课收到良好实效,但也有些课在兼顾教学内容和课堂效果的时候难以两全,这迫使我去思考其他学科理论与“思修”课相结合的问题,所幸的是当我第一次将心理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与“思修”课中的人生观教学相结合时便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此我作一分享,以期得到更多同行们的指教。

生命历程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兴趣的一种跨学科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和发展的影响。生命历程理论的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同样一组生命事件,若排序不同,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生命历程理论包括四个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相互联系的生活”、“生活的时间性”、“个人能动性”。比如个体在哪一年出生,属于哪一同龄群体,个体生活必定存在于由亲人和朋友构成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生活某一时间段的外部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体的能动性是什么等。通过对未来或过去的生活情景,以及由此联系的人事物和环境,个人已做的努力和可以做的努力等做一次生命历程的回顾或向往,以帮助个体理清当前的状态和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人生观章节的教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基础,理清个人的人生目的,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而对于人生目的树立如果纯粹理论讲授学生并不能较好的理会,也不利于学生及早确立人生目的,相反,如果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就能较好地利用课堂集中讲授的机会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人生目的,掌握方法后可进一步确立人生目的。得益于生命历程理论而形成的一个小活动名为《生涯幻游》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的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之一,下面笔者详细介绍这一方法的运用过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在课室中利用灯光和音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根据生命历程理论中的四个原理对学生展开一系列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这些问题可以设定发生在未来某一个时间里的一天,如:穿什么样的衣服去上班?一个人吃早餐还是两个人?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去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上班?那里的人怎么样?环境怎么样?中午和谁吃饭?下午的工作与上午是否一样?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是什么?下班回到家对自己一天的工作是满意还是沮丧?最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这些问题都是人生命历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学生只要进入情境是可以轻易作答的,同时这些问题与人们生命中的社会关系、环境等密切相关,随着作答的进行实质上也是在帮助学生理清心目中关于人生道路的诸多选择。当然教学是有目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问与答,在问答过程中植入有目的引导是这场生涯幻游的关键点,也是教师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当你问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去上班时,学生回答:“穿西装革履”时,你可以引导学生说:“看来你的工作对服装有严格的要求,可能面谈顾客很重要,也可能是要经常出席重要场合”,若学生回答:“穿休闲装”,你便可说:“说明这份工作对服装要求不是很高,工作环境可能会比较轻松自在”。如此类推,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语来引导其认清背后蕴含的意义,也是帮助学生较生动具体地理解未来的生活,从而对人生目的有更清楚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而当学生对一天的工作感到满意时,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产生满意结果的原因有哪些,与现在的生活的联系在哪里,如果是沮丧时,原因是什么,现在可以做哪些努力来避免以后出现沮丧。总之,分享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巧妙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个人的人生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把目标变作改变当前生活状态的动力。

本人在课堂上用半个学时完成一次生涯幻游,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很高,过后,大多数学生也表示这种方式对于理清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明显成效,而在课堂上分享的三位同学经过进一步引导也完成了个人的学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其中一位男同学,我观察到他平时在课堂上就比较随意,不太集中听课,而在本次生涯幻游的过程中态度也比较轻浮,就点名他分享自己的答案,果不其然,他幻想自己5年后的工作很普通,环境也一般,工作结束后的心情是沮丧的。我随之引导他说出原因,并告诉他5年后的生活既然是不如意的,并且这种不如意是因为今天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致,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呢,5年后的生活到底会怎么样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他表示赞同。随后的几周我一直在观察,发觉这个学生明显发生变化,不但上课不再神游,且考虑到当时的生涯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分享的,有集体舆论的作用,也开始变得积极融入集体,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并主动表现。或许这名学生的变化只是个例,但它足以令我坚信这个教学方法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谢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th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wo-factor theory, and according to surveyed 180 students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in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understands two factors effecting their learn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激励

Key words: two-factor theory;specialty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mo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179-03

0 引言

昆明医科大学于200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能从事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领域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的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型,是昆明医科大学开设的众多医学专业中的非医学专业。随着时代变迁,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多元化思潮已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探讨如何更好激励学生的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将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视角下进行医学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激励方式的探索。

1 双因素理论概述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在匹兹堡地区的11个工商机构中,向近2000名白领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个人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根据调查所得,赫茨伯格将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涉及公司政策、监管、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保健因素如果不当,易引发员工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但无法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也称为“维持因素”。而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成就感、未来晋升期望、职务和岗位上的责任感等,激励因素设置恰当的话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从而触发满意情绪,相反也不会因为缺少此类因素而不满[2]。

综上所述,保健因素更多地与工作的外部条件发生联系,保持人们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状态;激励因素往往以工作内容为中心,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潜力和积极性,做出最好的表现[1]。

2 影响社保专业学生学习的双因素

借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结构,再结合学校中的日常工作和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将影响社保专业学生学习的双因素做出具体划分。

2.1 保健因素

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基本建设、绿化、宿舍、食堂等),文体设施(文艺晚会、运动场等),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和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同W关系等)。保健因素是学生求学、安心学习的基本外部条件,一般难以直接刺激学生产生学习意愿和动机,作用是帮助学生维持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2.2 激励因素

涉及就业前景,专业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认知和专业满意度),学习奖励机制(物质和精神),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计划、进度等),学习氛围等。激励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学生的自我价值识别、发掘、提升、实现,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动机,会对学习行为的长久持续性产生难以忽视的影响。

3 调查研究

本次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昆明医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问卷设计较为简单,是学生主观判断选择分值程度,重要的是对学生分值选择观点的一个交流了解。问卷采用的是电子、纸质问卷同时发放、回收的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问卷对社保专业学生随机发放了200份问卷,后期共回收180份问卷。选取的调查对象的均是大二、大三和毕业班学生,都有2-4年的在校学习经历。

4 调查结果和讨论

本次调查的180名受访者中女生占81%,男生占19%,大致与社保专业的男女比例相符。另外在专业选择上,180名受访者中自主选择的仅占到34%,有66%的同学是被调剂的。

4.1 保健因素方面

针对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规章制度、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的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为“非常影响”、“很影响”、“影响”、“不太影响”和“不影响”五档,数据显示各自的影响程度都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后五个因素可以分为两类:有影响和没有影响。具体如下。

4.1.1 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影响比例极高

人际关系包含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老师,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加强在学习上的交流,增加关于学习方面的疑难解惑。在调查访问中70%学生普遍认为除班委外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同学间的沟通较少。除了上课时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较少。由于此次调查对象女生占比81%,女生的感性化情绪使他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融洽与否可以影响她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对于学习的影响程度非常大。

4.1.2 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规章制度影响比重较低

通过访谈了解到社保专业学生认为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较为合理健全。校园建设优美有序、宿舍安全且管理有度;学校众多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形体室一应俱全,辅之以大学的春天、迎新晚会、新老生见面交流会等,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教学设施齐备,再加上人手一本学生手册详细介绍相关规章,可有效约束行为规范。总之,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显著。

4.2 激励因素方面

调查显示社保专业学生受到就业前景、专业满意度、学习奖励机制、课程的设置、学习氛围影响程度比例大体趋于一致,受到的影响比重极高,普遍都超过了90%。

4.2.1 专业兴趣是前提

66%的同学是服从调剂被调剂到社保专业的,仅仅有34%的同学是已经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自主填报本专业的。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专业满意度对于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基于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社保专业的事实,因而一开始就对专业缺乏了解,后期也不太愿意去了解专业培养的思想、框架和细节。数据显示学生入学伊始对于专业的兴趣不高涨,学生个人的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厚,从而导致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是很高。

4.2.2 课程设置是导向,学习氛围是基础

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了医学、保险、管理、会计、经济各方面,课程内容多样,符合专业发展方向。通过问卷调查,92%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对学习的影响程度很大,但通过访谈发现68%的学生认为很多课程缺乏趣味性,尤其是临床课程没有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医学知识跨度大,内容深奥,如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学习掌握难度较大,但在实习工作中用处不大,导致学习起医学知识比较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92%的同学均认为学习氛围对学习的热情也有很大影响,但社保专业在医学院校属于非医学专业,被同学戏称为“非主流”专业。受大环境影响,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最后反映出来的卷面成绩在很多时候也差强人意。

4.2.3 就业前景是主导

2014届毕业生共33人,男生5人,女生28人;2015届毕业生共计77人,男生11人,女生66人;据就业统计显示两届社保专业毕业生学生均实现就业,达到了100%就业。

男生主要从事于保险行业,已毕业男生中14届有80%从事保险行业,15届有82%从事保险行业,从事保险行业的比例遥遥领先。女生就业方向比例较为均衡,各行各业均有:14届中32%报考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22%从事保险行业,39%选择了到大中型企业从事具体业务工作,7%报考了研究生;15届女生23%报考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30%进入保险行业,39%到大中型企业,6%报考了研究生,5%选择自主创业。总的来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比例略少于保险公司和中大型企业。另外,男女生工作选择的视角不同也决定了双方就业方向的差异性。通过调查专业学生对于就业方向选择首选均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其次是保险公司或其他企业,保险公司的占比较小。但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数据却显示出就业意向和最终就业去向出入较大,就业理想和就业现实反差明显。实际上,100%的就业率并未让学生对于就业问题放心,学生心里仍然认为就业困难,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业导向的激励作用为实际发挥。

5 对策建议

5.1 从保健因素着手的激励方式

5.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加强师生课余生活中的联系

充分利用昆医现有的教学网络平台,提高师生课后的沟通交流,避免因为师生时间引起的交流过少的问题,在课间课后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网络让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共同成长,而不是知道W校有此平台而不去使用。还可以以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新性项目、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和纽带,通过微信建立交流群,在虚拟空间中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或者合理利用好教师到校时机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创造更多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5.1.2 减少干扰因素

减少其他干扰因素的前提是要通过讲座宣传、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常情绪如情感问题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督促学生劳逸结合,全方面发展[3]。此外,还应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情感变化,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2 从激励因素着手的激励方式

5.2.1 加强社保专业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认可度

多方面加强本专业学生对现今社会就业背景下就业前景的了解,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向学生适当描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适当整合校外资源,与往届毕业生加强联系,创造条件使得他们有机会和平台为在校的社保专业学生分享其成长心得和工作感悟,甚至可以邀请一部分已毕业的同学承担部分的教学,以此促进校内外的信息畅通,优化教学结构。

5.2.2 改善医学课程设置结构,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医类教学内容难易设置应该适合专业学生,编写适用于专业学生的应用教程,而不是普遍使用正规的医学课本,增强实践实用性,发挥医学院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2.3 针对就业前景完善职业规划

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社保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就业选择有更清晰的了解,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依托学校的实践教学平台,大力开拓符合社保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基地,分批将学生送入这些基地实习实践,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现实诉求和潜在需求,以反作用于校内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在社会范围内提升专业知晓度的同时,开发出更大的就业潜力,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改善当前的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忠斌,杨成国,卢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综述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苏海针(197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理论研究。

生命教育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至今,一度占据教育理论的中心位置。但是无论生命教育也好,life education也好,education for life也罢,其核心都离不开“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而且不同视角的分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一、实施地域的不同

生命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因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实施取向。在此暂且只探讨明确以“生命教育”概念为其旗号的相关现状。

(一)西方国家

第一位倡导education for life的是美国的J. Donald Walters,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不过,education for life实施范围仅限于其倡导者在美国和意大利所创建的阿南达学校。

通常认为,最早的life education概念是1974年由澳大利亚的Rev.Ted 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简称LEC)。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LEC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总的来看,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内涵、范围、宗旨与推动单位方面均不相同。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推动单位并非官方或正规学校,着重于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远离犯罪和贫穷等话题,将生理与心理卫生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涵;而国内生命教育则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主题已远远超出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关注的范畴。

(二)我国港台地区

香港于1995年起推展LEAP(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其内容延续了LEC的宗旨。1996年,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首先在校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开始扩大。三年后,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又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建议学校把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这些内容融入有关科目。如今,香港的生命教育是大都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1997年,鉴于校园频繁的自杀及杀人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此系岛内“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此种生命教育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其内涵属于广义的生命教育,范围很广。如今,台湾在教育当局和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近10年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我国大陆地区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把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表述为“education for life,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即把“生活即教育”命题用“生活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来阐释。中文的“生命教育”一词在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才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所以我们如今所谓的生命教育内涵基本与港台地区保持一致。

鉴于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生命教育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6月,上海市也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跟其后,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官方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显然,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羽翼之下,生命教育实践也只是“星星之火”,远远达不到其在理论上的热闹程度。

二、分析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

生命现象是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现象。对生命系统,我们只能作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性的描述,而无法给生命下一个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因此,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可以有多层次、多纬度的阐释,如此遂造成生命教育内涵的各具特色。台湾学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

吴秀碧等很多学者根据身、心、灵三个层次,即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来认识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可从生理与身体层面、心理活动与行为层面以及信念与灵性活动等层面入手。① 也有的学者根据知、情、意、行四方面来阐释生命教育:认知层次指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次指个体能够将认识真正加以履行,不轻视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次即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 学者郑崇珍则从生命的生存、发展、自我实现等从低到高的需要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从低到高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③ 而台湾更多的学者皆认同人的生命有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四个向度,认为生命教育应以自身为出发点,逐渐向外拓展到他人、社会、环境,直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建立世界伦理的观念。最后一种认识角度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比较普遍,基本能达成共识。

三、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不同

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的一切又相当复杂,所以,有关生命的方方面面无不理所当然地被纳入生命教育内涵之中,诸如两性、死亡、生理健康、感恩、信仰、安全、防治、自杀防治、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交往技巧、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此,黄德祥教授的看法比较典型。他认为,生命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包含五个向度: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志业(生涯)取向、生活教育取向、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并且认为美国的品格教育亦可视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④所以,各学者口中的生命教育、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所实际实施的生命教育可能包含以上具体内容的几种,重点会落在不同的具体内容上面,生命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面貌也就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了。

四、外延不同

外延的不同是指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生命教育”等同于“教育”一词。国内很多学者认同,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如叶澜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⑤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应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至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况且,将现有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断改革与进步,不断朝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⑥从各种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观点来看,明显可以发现其重点有所偏重:不突出生命的物质、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群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继 续 教 育 研 究2008年第3期

当然,最狭义和最核心的生命教育是直接与“生命”、“生存”、“生活”、“死亡”等词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指死亡教育。

五、名实不同

名实之分即是生命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具体实施、实然状态的差别。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希腊哲人普遍对生命、宇宙及人的关怀,还有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所实施的“有教无类”、提倡“启发”的私塾教育都属生命教育之列。

虽然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就广义的生命教育内涵而言,国外有关安全教育、宗教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范畴都与生命教育水融,甚至被生命教育概念纳入囊中。比如英国的彼得•麦克非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诺丁斯的关心学派及目前主要在宗教教育中开展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都对生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近10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情感教育”、“情境教育”、“愉快学习”、“自主创新”、“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和谐教育”、“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虽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莫不从关照人的生命意识出发,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自然,国内不少学校也打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旗号,究其实他们实施的是否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是否真正与生命有关,这显然是两码事。

六、与死亡教育的关系不同

生命与死亡唇齿相依,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诸多生命教育概念有时涵盖死亡教育,有时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通用,有时又把死亡教育排除在外。

让我们先从生命教育的渊源谈起。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美国早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死亡学(Thanatology)的研究,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后来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引入台湾可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却因国人避讳谈死的禁忌,直到1993年傅伟勋的专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提出“生死学”一词,国人才逐渐接受。此后“生死学”一时蔚为显学,“死亡教育”也就转为“生死教育”。到了1997年,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正式提出中文“生命教育”一词,用“生命教育”代替“生死教育”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味,因此迅速被社会所接受。

其实“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差异不大。张淑美就曾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确实如此,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可以视为生命教育狭义上的解释。台湾大学里的生命教育就采取狭义的定义,以生死取向居多。

七、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区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从宏观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同义词,不是一种单独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它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一针见血地直指教育的本来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注重个体独特的经验;从中观上说,生命教育单指生命教育课程,意指教育的内容方面,这种课程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生命成长为宗旨;从微观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策略与方法以“体验”为核心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最后,笔者想引用孙效智先生对生命教育内涵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的三项足以供参考的原则,于我们拨云见日颇有助益:(一)定义问题。基本上定义没有对错可言,我们不能说哪种生命教育的定义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任何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理念或理想来赋予生命教育某些内容。(二)共识与开放原则。定义适不适当或社会是否接受需要社会整体通过共识过程去讨论,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应以一种封闭而独断的方式来决定,而应该透过开放的交流对话来确定并丰富它的内涵。(三)周延原则。生命教育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力求深度与广度上的周延,避免各种片面与狭隘。

注释:

①吴秀碧.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22.

②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③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④黄德祥.小学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life.省略.

篇10

第一,生命教育“元研究”。生命教育不是像学前教育、初中教育、高等教育这样的教育阶段,不是像语文教育、数学教育、思政教育、道德教育这样的教育科目,而是涵盖和指导全部教育阶段和全部教育形式的一个原则、一个理念、一个最根本的要求。这就是:好的教育关乎生命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相关联,本质意义上的教育必须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第二,生命教育“史研究”。中国、欧美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的渊源流变,都应该纳入生命教育学的研究视野,包括中外生命教育的学科史、思想史、制度史、活动史等,都对构建当代中国的生命教育学大有裨益。第三,生命教育“哲学研究”。与生命教育“相遇”的诸多关键词,比如,生命的内涵、生命的外延、生命的特性、生命的结构等;比如,生命的有限性、开放性、审美性、普遍性、整全性及其教育意蕴等;比如,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活幸福、生命和谐、生命之美、生命异化、死亡、自杀、暴力犯罪等,对这些议题的研究都可以也应该成为生命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如此生命教育才有道不完、说不尽的议题,也才能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为积极的贡献。第四,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的生命教育研究。概而论之的生命教育固然也需要,但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展开研究。这里说的不同的人群,既包括不同的年龄段和学段———幼儿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等,也包括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当、不同的阶层、不同生命际遇的人,比如,流浪人群、失学儿童、病人、垂死者、遗属等,他们都是生命教育的当事人,生命教育不应忘记任何一个人。第五,生命教育对策研究。应研究怎样将生命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德育活动等环节的原则、方法、方式、途径,尤其是应研究怎样将生命教育理论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每一门学科。

(二)关于生命教育学的研究目标

生命教育学的系统研究就围绕一个目标:在大教育学的框架内建构起中观的生命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分解开来包括:第一,研讨生命的世界、生命的伦理、生命的规划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关注生命;第二,研讨生命的信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敬畏生命;第三,研讨关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权利、生命的关怀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尊重生命;第四,研讨关乎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生命的责任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珍爱生命;第五,研讨关乎生命的情感、生命的艺术、生命的审美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欣赏生命;第六,研讨关乎生命的自由、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幸福等议题,目的是唤醒人们成全生命。

(三)关于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丰富学校日常德育活动的生命蕴涵,应成为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设计时,从源头上论证生命教育单列课程及渗透课程何者为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探讨如何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体现生命教育理念。探讨如何将生命教育理念在学生日常生活、班级管理、学校服务中一以贯之。探讨如何开展社会层面的生命教育,构建生命教育的“大生态圈”。

(四)关于生命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普遍的研究方法应充分运用于生命教育学研究中,当然,其前提是牢牢把握生命教育的“个性”,始终把促进生命教育诸当事人生命成长作为第一要义。在坚守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历史研究方法、元研究方法、田野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都将在生命教育学的研究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新的色彩。

(五)关于生命教育学研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