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关系;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ityconstruction process,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s cityplanning also gradually to the rational, scientific direction.This paper revolves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ci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on city planning in each stage of mining, and key city planning work,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Keywords: city traffic;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 trend;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交通是一个城市谋求发展的关键,城市要想快速、稳定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对交通环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调节好交通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使交通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规划出一个综合性强并且实用性强的城市布局。

一、新时代背景下城市交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核心,它的发展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发展的进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交通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交通运输种类呈现出了多元化,并且运输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交通发展逐渐实现综合性和实用性,并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越来越密切。交通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交通疏散的本身,而是更多的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交通与城市规划呈现出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态势。

二、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一)城市房地产业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周期长、价值量大、位置固定等特点,并且在对房地产进行开发时,往往会受到国家对政策、经济的宏观调控或者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房地产的开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因此,与其它城市建设相比较而言,房地产的开发对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房地产自身属于不动资产,并且它的使用、开发以及日后的经营都会将整个交通网络作为发展的依托,由此也可以看出,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以及延伸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城市空间的外延。同样,房地产的开发也能够带动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二者在发展中建立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交通系统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交通网络的建设对房地产开发的顺序有影响。第二,交通网络的建设对房地产所开发的类型有影响。第三,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城市房地产的分布情况有影响。第四,交通网络的建设对房地产的价格确定有影响。

(二)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交通枢纽不仅承担着整个交通的调控功能,同时,也在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交通枢纽既是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聚集地,也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交通枢纽在城市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突显出来。交通枢纽的改进和完善,可以使它更好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并且激发城市的各项功能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交通枢纽可以为周边的人群提供更加完备的、便利的交通条件,在确保交通枢纽可以正常的进行交通集散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对周边的空间环境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用交通枢纽来拉动整个提高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交通枢纽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在周边建立办公楼、商业、住宅楼、城市综合体等,使城市中的多种产业可以同时发展。交通枢纽与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功能的发挥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作用。因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同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城市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枢纽疏散和调节功能的发挥情况。

(三)道路拥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来说,城市交通可以称得上是城市的核心。交通情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商业贸易以及市场经济都会产生影响。交通是城市谋求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它也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城市交通的拥堵会对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带来压力,并且也减缓了城市发展的进程。道路拥堵主要对城市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道路拥堵影响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第二,道路拥堵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规模。优异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环境是一个城市繁荣发展的条件,因此,道路的拥堵势必会对城市的功能性产生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

(四)道路设计年限、质量等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道路设计年限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道路设计的年限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就是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参数的取值出现了问题。其次,是对道路进行设计之前并没有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在参数取值方面,通常情况下,交通道路都是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它的使用年限在理论上应该是20年左右,但是实际上由于对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道路在使用10年左右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使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对道路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主要体现在,设计路面时在宽度上以及承载量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使后期不断的对道路进行修缮,造成资金浪费。面对这种情况,对城市的发展与长远规划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道路不断的进行改善,使交通受到干扰,自然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2、道路设计的质量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道路设计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以及对路基设计的合理性没有达到路面的使用标准,因此影响了道路的正常应用。这样一来,就导致道路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对城市规划时,受到了道路的限制,造成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减慢。

三、新时期城市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发展的方法探讨

(一)绿色交通规划

建设绿色交通的先决条件是,要注重城市中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发展。其中,对城市当中步行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在地下、路面以及空中建设人行通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步行系统建立一个网络。在建设步行系统的过程中,也间接的扩大了城市的规划范围,使城市中一些立体空间可以被充分的利用,城市的各项功能也被激发出来。同时,在城市当中的一些公共空间范围内设置相应的环境设施、休闲设施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中国是自行车的发源地,自行车这种交通运输工具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来讲十分重要,并且所占的比例很大。由于自行车具备清洁、无污染、方便等优势,因此,发展自行车这种交通形式,与建设绿色交通的理念是十分吻合的。

(二)从用地布局的角度分析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不断的将单一的城市布局转向多元化的城市结构。因此,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布局是改变城市结构的重要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理念使土地在空间上的布局更加合理,并且城市规划的各个性能得以充分的体现。合理分配土地,避免交通出现区域性集中的现象,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缩短人们出行的距离。对城市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特别要注重土地与交通之间相互配合的程度,使交通可以发挥出它的调节功能,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三)各类交通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时,协调各类交通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交通系统更加有序的进行,同时,也使交通系统从整体上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交通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使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要想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就必须要对交通的运输量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依照所预测的结果来对城市进行布局。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不能离开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预测。对城市交通进行精准的预测,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的运输能力,进而为城市经济发展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使城市的功能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吕维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异同点初探[J]城市规划,2005(02).

[2]韩强,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理科版),2003(03).

篇2

关键词:城市土地;城市交通;现状;关系

中图分类号: P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社会背景对此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试图理清我国大城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规划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都是结构单一的中心结构模式,即就是只有一个城市中心,且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由此就造成了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交通压力大和环境压力大的现象。对于这种问题则对整个城市进行多中心布局即可,将城市中心均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位置,从而避免过于集中。在当前中国城市土地利用中还存在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规模过大以及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城市规模,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不合理等问题。如今,各大城市都开始在郊区建立新型工业园以及居住用地。同时,在当前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中心土地价格急速上涨的情况下,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会越来越少,而城市中心的居民以及消费者等也呈上升趋势,则城市交通规划以城市中心为重点成为必要。

2.1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互动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加速,我国大城市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突出表现在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重新调整的城市空间重塑:一个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中村更新、CBD、TOD城市开发的逐步推进和住房市场化等因素给各个城市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城市化的推进势必导致城市土地范围的扩大和土地的再利用,而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新世纪能源、环境方面的约束等也同时给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个城市土地利用的充分性、土地利用布局和分类深刻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特点,决定交通量的生成。从需求的角度考虑,交通需求来源与土地使用,从而受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交通流量的空间分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城市交通系统反过来又会对城市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可以发现,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模式和交通系统一起影响着城市人们的日常出行。二者之间的一体化规划、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比重偏大,住宅、交通、环境绿化和第三产业用地比重较低。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一般城市用地结构是生活居住用地占40%-50%,工业用地占10%-15%,道路广场用地占8%-15%,绿地占8%-15%。而据中国55个城市调查,工业用地比例高出上述标准10个百分点以上,住宅、商业服务等生活用地低于上述标准3-10个百分点。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产出与占地面积的相关性较高,导致工业用地过快增长。城市交通用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用地占比例过小,导致城市交通不畅和整体运营效率降低。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是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拟定的用地布局来进行城市土地分类建设,城市交通系统依据土地布局分类进行供给配置。

2.3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交通一直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包括轨道交通、轻轨、市内高等级环路、高架桥、交通枢纽等。

交通供给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发展了城市活动,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是一种被动的交通供给,是在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上提供的运输服务。城市的居住密度、就业密度、可达性、邻里设计和城市居民的整体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私人小汽车拥有量一起作用于道路网络和交通服务系统,决定着人们平时的活动地点和出行方式的组合。我国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没有考虑其与交通系统的互动性,

三、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循环的作用与反馈的关系。在认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3.1 土地利用结构决定交通运输需求

城市土地开发方式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着能动作用,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关系的研究中可以知道,城市内部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交通量等,基本上是利用空间分布的一个函数。城市中当有新的土地开发时,必然会产生新的交通需求,当然也就改变了原有的平衡,则建设新的交通设施等成为必要。城市交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城市土地的利用不仅决定了城市交通源,而且也决定了城市交通量以及城市交通方式。这也就使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对应。

3.2 城市交通的建设影响土地利用结构

交通作为城市的骨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时城市交通发展的状况也决定了城市自身的形态以及城市发展方向,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在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时要有长远的规划以及眼光。特别是在以往的研究理论像土地规划和经济地理中就有提到,地租理论是土地利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规划依赖于地租价值。

3.3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协调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土地利用与交通设施的关系。土地利用决定着出行生成活动,这就使土地利用决定着交通设施的需求。当然,对于城市交通设施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土地承载的活动,从而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四、结束语

正确认识以及理解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关系,从而解决城市中的交通问题,同时也要进一步发展以及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交通机制,保证城市土地充分高效利用的同时,保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而在对其关系的认识时可以从土地利用结构决定交通运输需求,城市交通的建设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协调三种关系着手,从而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两者有着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贺奇,张大伟.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27).

[2]陈燕萍.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路[J].城市规划,2005.

[3]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4]侯立文, 谭家妹. 城市交通用地的研究[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

[5]刘澄清等.城市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7] 牛凤瑞,潘家华.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 刘昕.以联合开发为基础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论文集,

篇3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已经成为城市道路不断完善的重要指导,实现了城市道路单项运输转变为综合交通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注重客运交通方式的衔接,同时对于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交通选择的合理性。并且城市交通规划制度与各行业之间能够形成协调发展,为车辆行驶构建安全合理的环境。

一、城市交通规划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是对城市道路建设资源进行的公共利益配置,具有系统性特点能够使城市交通公共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原则应该对城市道路的发展进行综合性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交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交通规划要在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理论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完善,要保证城市交通建设的持续性特点,同时需要对城市道路综合效果进行协同分析,这是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建设的重点。城市交通规划能够满足道路体系完善的长期与短期的需求,注重项目规划科学性,并且能够对项目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性保证。只有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够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不同程度的城市道路规划应该与项目建设进行充分的整合,这样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保证城市交通规划的有效性能够使城市道路的发展呈现规划效果。对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原则因素进行确认,统一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扩充城市交通规划范围,使城市交通规划原则能够成为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平台。

城市交通规划原则应该具有整合性。城市交通规划涉及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公共交通资源,只有对交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够充分的反映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城市交通规划应该与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协调,这在本质上表现为土地一体化利用特点,城市交通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现有资源政策,社会发展目标是城市交通规划制定的重点。城市交通规划应该注重资金的有效来源,并且能够约束资金的使用。这样能够保证规划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能够长期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保障。城市交通规划要具有权威性,将多种运输方式都能够通过城市交通规划进行区域性整合,并且能够获取财政的优先补偿。

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要详细,并且要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特点要体现公共利益。并且在国内政治背景下要符合人们的交通发展需求,严格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向全社会公开最终建设方案,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城市交通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城市道路评判标准都应该进行充分的公开展示。城市交通规划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该接受社会各界的群众的监督,这样能够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应该逐步实现普通公众的参与,特别是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应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保证公共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这样也有助于城市交通规划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根据程序标准公共积极参与到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真实的反应公共利益,使公共规划能够符合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公众参与到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建设中将进一步促使城市道路建设的公开性的扩大。

二、城市交通规划程序建议

1.城市交通规划程序的监测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对城市基本数据进行收集,明确城市人口数量分布,土地利用等情况。特别需要了解的是城市交通流量,详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城市道路运输系统基本状况进行研究,建立交通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最终调查报告,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城市交通发展应该制定详细的目标,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应该符合民众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管理希望。这样能够充分的展示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针对不同的民众要求进行城市交通发展整合。通过民主的方式形成决策。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保证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2.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将会推动城市未来发展步伐,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压力。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应该充分的分析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在土地利用与交通项目开发计划结合下对城市交通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充分的预测。使城市交通未来发展能够更好的符合人们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在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制定,制定相应的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模型,这是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措施。

3.交通发展战略的评价和排序

评价不同交通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气清洁和其他环境事项的影响,结合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这些战略进行排序。通过交通规划各利益方的投票以及公众参与等程序,最终确定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4.长期交通规划的制定

在已经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基础上,结合中短期计划的具体项目和方案,对未来20年左右将要实施的项目和方案做出规划,这些长期交通规划要求有未来预期的资金保障,并具有可操作性。长期运输规划可以每隔3-4年修订一次,以保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长期运输规划在颁布之前也需要交通规划各利益方的同意以及公众的认同。

5.中期交通改善计划的制定

对未来4或者5年内要实施的项目和方案做出规划,要求有明确的资金保障计划。中期交通改善计划可以每隔2年或每年修订一次。中期运输改善计划在颁布之前同样需要交通规划各利益方的同意以及公众的认同。所有的交通项目和方案只有进入长期和中期交通规划才能够得以实施。

6.交通项目开发及交通系统运行

城市交通项目的开发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由城市交通运营部门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每一项具体的项目或者方案,在立项之前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相关的经济、社会、环境评价,项目通过相关评价,进入规划程序之后才能得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并且在实施结束后要进行项目的后评价。

结束语

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要求也在持续的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道路的发展发挥着指导性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城市交通规划制度研究的不断深化能够使人们明确城市道路发展特点,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城市交通规划制度在城市道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彭海东、尹稚.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与城市规划制定[J].城市规划,2012,32(4)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城市交通的发展却远远赶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出现了交通拥堵、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源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不合理、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且没有按照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把可持续发展观念引用到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不足。

1 目前城市交通规划的不足

我国城市发展步伐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加快,可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的步伐得不到同步发展,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现城市交通却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已经出现了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当然这些也和城市发展有关。人们最初所追求的高效、安全、经济、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建设,城市交通问题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体现,可以总结成如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交通规划目标单一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只是为了满通的需求,所有的规划都是围绕着交通去进行的,对交通与土地之间的反馈没有进行规划,也就是说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就是侧重在了交通的建设中,尤其是交通设施的数量格外重视,系统的管理功能则不重视,造成资源、环境、交通之间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

1.2 城市交通规划需求模式局限性强

目前,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的需求模式大多都是采用了西方“四阶段”的交通模式,虽然我们结合自身的国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与完善,但仍不能摆脱其思想的约束,形成了惯性思维,而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这种需求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比较强的局限性,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

1.3 缺少对城市交通规划实施的保障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离不开一些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是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比如说政策、机构、资金以及管理技术等,在目前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对于如何规划的分析研究比较多,可是如何有效的实施,并对实施进行有效保障的研究相对的比较少,尤其是对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格外少。

1.4 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城市交通规划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中更多的是考虑机动车交通,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所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人或物的移动,这样才有了城市交通,只考虑机动车的交通很明显就没有把以人为本观念引入到城市交通规划中,也没有对行人和自行车的交通进行妥善的安排与重视。

2 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顺应时展所需而产生的,从它诞生起就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引导着社会发展向着更加科学、环保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两个基本特征,即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它的内在主旨就是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这四者之间的关系,让这四者可以在协调、可持续、健康的状态下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可以知道城市交通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了处理好城市交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一个和谐发展的状态。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是被定义为:既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造福后代,为后代创造出更好结构合理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对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发展、协调、质量和公平,这四项原则在实际的发展中有着深刻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打破了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粗放型增L转变为集约型增长,能把废弃物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改善环境污染情况作为目标。城市交通规范发展也不是当代的事情,它也是作为可以服务与后代子孙的重要建设项目,因此就一定要协调好资源、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在建设中不停的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这样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可持续发展下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重视意识也逐渐增强,这就使得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再单纯的考虑经济因素,而是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把人、资源、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融合,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到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就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来进行,这样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城市交通规划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具体措施为:

3.1 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在目前的城市交通规划中,城市交通结构的规划主要就是围绕着路上交通来建设的,可是这种建设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比较大,因此就需要对城市交通结构进行改善,把建设的侧重点转移到轨道交通建设上,轨道交通建设不但运输量大且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又是最小,可以有效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进行缓解,所以说在城市交通结构规划上要侧重在轨道交通建设上。

3.2 宣扬倡导绿色出行

城市交通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最主要的就是机动车辆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不但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根据这样的现状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就要对绿色出行概念进行大力的宣传与倡导,让全民都参与进来,尽量在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行车出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自行车出行是被公认为最环保最绿色的出行方式,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和倡导。

3.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要把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比重提高,这是发展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有力方法,而且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将会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是小型汽车所不能比拟的,它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越合理,进而资源的使用也就越合理,这对建设集约型社会起到了长久性的作用,因此要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大力地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以此来改善城市交通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城市交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4 使用多方面手段来管理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建议中可以采用税收、政策、管理等多方面来使大量的人员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利用,这样可以有效的限制城市资源的利用率,也能让城市交通的规划更加的符合时展的需求,也能保证城市交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进行短期的规划。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是时代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城市交通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因此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不断地提高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在实践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亘,李小伟.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6).

[2]岳振中.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绿色城市交通规划思考[J].交通标准化,2014(02).

篇5

关键词:城市交通;物流;交通生成量;影响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负面效应总是存在的。为满足商业销售、企业生产、家庭消费,主城区内分布着各种货运业务受理点,货运车辆需要高频率地进出主城区,保障物资供应和废物清理,并因此导致诸多的城市问题:主城区交通负担日益加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货物装卸对人行道甚至交通主干道的占用、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出行困难、城区居民日益增加的不满……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了城市发展的头号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加以解决,城市交通将陷入瘫痪,阻碍城市发展。这种现象会日趋严峻,据预测,2030年将达到顶峰。

2、城市交通与物流影响关系

2.1 物流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⑴ 物流加剧城市交通问题

对既定的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物流服务站的交通生成量主要是绝对交通量;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生成量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关,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绝对交通量;二是诱增交通量 。

绝对交通量:①城市物流服务站绝对交通量主要是承担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配送功能的车辆所产生的交通量;②城市物流园区绝对交通量是城市物流园区内部条件所生成的交通量,与物流园区项目自身的属性密切相关,在区位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物流园区,绝对交通量不同。城市物流园区产生的绝对交通量主要是内部进驻的各物流服务企业和工商企业的运输车辆。

诱增交通量:这部分交通量是指由于园区的建成而产生的交通量,是物流园区项目外部条件所生成的交通量,通常物流园区的可达性越好,其产生的交通吸引就越多;聚集经济程度越高,其额外吸引产生的交通量越多 。

⑵ 物流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道路建设、扩大道路容量的方法,永远不能满通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现代物流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人员、技术、信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物流领域的体现。因此,现代物流发展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城市物流的任务是为处在城市里的零售商、工商企业和家庭,以城市可以承受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物流结点,达到经济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减轻城市的交通。

2.2 城市交通对物流的影响

据统计,运输费用占商品销售收入的2.88%(Davis~HDyumm,1996),它是物流运费中所占费用比例最大的部分,约占整个物流费用的40%。因此运输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的合理化,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又是运输合理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将对物流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加速社会物资循环,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运转需要的物流网点的合理配置。传统的物资企业大多需要配置大面积的仓库,而高水平的城市区域交通系统,使散置在各地的仓库能迅速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物流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会有所扩大,服务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3.城市交通与物流发展对策

3.1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使之与物流发展相互促进

物流是“物”的物理性流动。这种运动既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又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运输则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因此,运输也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标志之一,其沿线地段多为商业中心,配送中心,交通枢纽,城市主干道交汇,市区与市郊分界处,这里客流、物流相对集中,同时就物流而言,城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往往设在铁路干线附近和公路交会处,以便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集散。如果在城市轨道线网规划时,同步考虑城市物流发展规划,对于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双方都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3.2 进行物流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对物流园区的研究以宏观的规划研究为主。更深层次的运作模式、内部设施规划及融资模式等研究很少,而且更多关注于物流园区带来的正面影响,尤其对物流园区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缓解城市交通压、优化城市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等过分关注。当物流同区规模及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周边路网产生影响。降低路网的服务水平。因此在物流发展中,分析其对城市交通局部路网的影响程度,对促进城市交通和物流的发展将有积极的意义。

3.3加强城市交通规划与物流系统规划的协调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把物流结点包括在内,充分考虑交通设施与物流节点的合理结合。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依托立体综合运输方式及其站点和现有仓储设施,根据所处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相应地建立不同特点、不同服务对象的物流中心;物流规划要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必须与城市的总体规划保持一致,避免盲目的重复建设。

篇6

关键词:遥感技术;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应用

城市交通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交通对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加强城乡间联系起着重要的纽带和促进作用[1]。在短时间内,城市交通呈现为静态的位置关系,在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出动态的演化过程。传统的交通规划方式很难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的监测及规划调整。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日趋深入,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一、遥感技术

(一)遥感介绍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利用某种传感器装置不接触被测物体来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环境相关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2]。遥感技术具有快速、综合、动态、宏观、多层次、多时相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遥感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应用领域由传统的调查、测绘等向城市信息调查、规划等方面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获得相关学者的普遍重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现在城市交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开放系统,要对其实施合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就必须及时掌握和全面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信息。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城市交通线路长度、道路宽度等有关信息[3]。遥感技术既可以获得城市交通宏观的现状和综合数据,也可以获得每一条线路等城市交通微观的数据,能够实时、高效地为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分析数据和基本信息。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具有与其他技术不同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的地区进行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4]。对于很好的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能动态的反应地面事物的变化

遥感监测可以周期地、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监测,有助于人们获得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

3、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

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地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5],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全面的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二、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一)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

城市交通调查中,基于点的传统地面调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准确描述城市交通的基本面貌。遥感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和时效性的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城市交通现状的总体状况。根据遥感影像上的城市交通道路特征,可以全面、准确的获取城市交通中道路长度、路网结构、道路宽度、停车场的规模和数量、街道绿化等城市交通基本信息数据;根据航空遥感影像可以获得城市交通路面上车辆速度、种类和密度等信息。如结合影像纹理特征和滤波技术,更能突出城市交通的线性边界,使用边缘检测和跟踪处理,可以提取城市交通现状矢量图。

(二)城市交通规划

要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路网结构进行充分地规划,就要求对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交通的交叉口设置、管理方式、坡度、长度和路网的现状等信息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掌握城市发展现状信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多时相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城市扩展方向及速度和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借此对比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现状差距,为城市交通规划方向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同时,根据遥感影像或连续拍摄的航片,能够获得城市交通拥堵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获得城市地面常规公交车辆的满载情况。借此可以有效的掌握城市交通实际的时空需求情况,为城市交通规划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三)城市交通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空间扩张加剧了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存在车流量多、交通拥挤等问题。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不仅要对城市交通各种要素的现状进行分析,还要对城市交通变化进行监测。利用遥感影像能获得城市交通动态发展的实时数据,为城市交通动态监测提供依据,是城市交通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遥感对城市交通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多时相遥感影像加工、处理获得城市交通动态变化信息。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两类监测方法,一类是基于像元分类,如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另一类是面向对象分类法,如最邻近法,隶属度分类、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等。

三、结束语

在城市交通规划监测过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基础数据,传统情况下,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因而会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获得数据不全面,而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调查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遥感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部代替传统地面调查。所以,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及相关应用部门,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调查内容分析遥感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案,从而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价值。(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研创201525)

参考文献:

[1] 张树鹏. 基于城市交通公平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

[2] 孙家柄,舒宁,关泽群.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1-114.

[3] 崔龙. 遥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34,38.

篇7

关键词: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规划

我国城市用地面积扩大,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势,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必要对当前的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进行总结,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普遍快速扩张,城市规划区范围成倍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出行需求大幅增长,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了交通紧张局面,居民出行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出行次数有一定上升,出行距离有较大增长,通勤出行比重有较大下降,机动化出行比重不断提高,小汽车出行势头增长强劲,出行方式选择日益多样化。

过度集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城市交通拥挤现象严重、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交通管制不严等问题与前述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新形势构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

新形势下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思路的重大进步,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时,既要满足现阶段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经济的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要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所谓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在资源利用合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指导下,提高交通系统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可以说,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最终目标。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改变传统的交通规划观念,采取有效的城市交

由于我国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以满通需求为目标,未考虑交通规划对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规划并不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交通属于城市大系统下相对独立的动态子系统,只有全面地掌握城市交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才能科学地全面地解决复杂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要重视研究城市用地与城市交通的关系,要研究社会经济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研究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等。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既要注重治标,又要重视治本;既要重视改善利用现有路网的作用,又要重视新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既要重视动态交通的建设,又要重视静态交通的建设;既要保持市区道路网的畅还,又要考虑市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行,又要考虑客货运换乘中心和枢纽的建设;既要重视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强化交通法规和交通教育;既要重视城市交通的直接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交通的整体功能与效益等。总之,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科学、全面、系统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新形势下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努力方向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建议尽快推进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法规化、程序化,出台《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完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规范和指导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综合交通规划需要结合交通经济学、交通环境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等多个学科,将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的互动协调。因为城市交通规划是近年来城乡规划行业中发展最快,技术内容迅速拓展的领域,并逐步由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专项规划。但我国目前对于完整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及各项规划的范围、内容和深度均无清晰的界定。

(二)促进交通规划信息化

信息化是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城市交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破除体制瓶颈,研究建立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制订技术标准,提高发展水平,将给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交通信息服务带来一场革命。其中,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建设是一个核心,其面向交通规划和决策支持的应用,将有助于统一规划,提高效益。

科学布置交通设施规划,关注特殊交通规划

首先,重视交通绿化建设。在城市间保留生态通道,以利于生态多样性,减轻大气污染。同时利用道路两侧的树木和绿地的吸声、散射可以降低噪声。其次,合理修建停车场。可以利用大型建筑物地下空间建造更多的停车场,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最后,建设各种服务设施。要考虑到高龄人员和残疾人等出行困难者的交通要求,从而专门建设各种便利的服务设施,从而满足这类人群的出行需求。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建议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增加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 对交通系统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估, 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保障水平。 在当前大城市交通拥挤 “常态化” 的情况下, 应关注城市应急交通规划和组织 (如医疗急救、警务、勤务和工程抢险等)的保障问题。结合对城市交通实时运行状况的评价,从交通整体运行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比如在主要干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并允许应急车辆通行。

重视交通规划编制一体化

在当前的一些交通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比较“专注”专项的交通规划,同相关规划的衔接处理的不好。应建立科学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在不同层次(专项)规划和规划的各个环节体现一体化规划的理念。在传统的交通规划中,比较重视宏观的“规模”和“布局”问题,对微观的交通设计考虑不足。交通设计是自上而下,体现交通规划理念和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交通设计能够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亟需将交通规划从宏观层面扩展至微观的交通设计层面,实现交通设计与交通管理的协调。

(五)推行绿色交通规划理念

从交通工具上看,绿色交通工具包括如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和双能源汽车等各种低污染车辆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和轻轨等电气化交通工具。从交通方式来看,绿色交通体系包括常规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轨道交通和步行交通等。绿色交通规划是采用低污染,适合城市环境的交通工具,有利于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从而有利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元化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交通管制力度

在我国的城市交通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违规处罚力度,震慑违章行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刑事处罚和经济手段加大对违规者的震慑力度,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针对酒后驾车屡禁不绝的现象,应对其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提高酒后驾车违法犯罪的成本。同时,针对较为严重的酒后驾车现象,必要时可以仿效国外的刑事处罚做法降低人为交通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交通景观;和谐发展;景观策略

1 设计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景观设计中不变的通则。在城市交通景观中,结合场所特征,车行和人行的空间关系充分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的不同需求,反映各种不同意识形态,进而吸引人,并给人以深刻的城市交通景观印象。

1.2 文脉传承原则

城市交通景观通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历史、人文属性的场所空间常给人较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城市个性的展示点。遵循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通过景观手段及措施,保护、凸显极具地方特色的景观,使之成为城市交通特色的载体和反映城市面貌的窗口。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4大支柱之一,城市交通景观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结合绿色交通,将绿色、生态理念植入城市交通景观中,倡导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4 可实施性原则

城市交通景观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景观、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满足设计寻求的前提下,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实际地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从而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 景观策略

2.1 文化策略

2.1.1 城市雕塑――文化地标。城市雕塑打破城市的呆板和拥挤,使城市文化环境得以升华、延伸。立足城市文化,设立不同属性的城市文化主题雕塑,突出表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2.1.2 城市街道――文化界面。城市街道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街道建筑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界面。城市景观与交通的和谐发展不仅局限绿化,还应注重街道建筑界面与附属设施的文化表达,更能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2.1.3 设施小品――文化要素。市政设施小品是现代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元素。它服务于城市交通,又影响着交通的机能和形象。1张椅子、1个电话亭、1个公交站这些景观细节都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作为城市名片反映着城市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氛围。

2.2 形象策略

2.2.1 城区入口――形象展示窗口。城区入口作为形象窗口带给人城市的第一印象,通过提亮景观绿化、景观构筑物等的形式,打破疲劳,唤醒感官,给人耳目一新的景观感受,是城市形象重点打造的关键点。

2.2.2 景观大道――形象展示界面。景观大道是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主要界面之一,是挖掘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反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景观大道结合城市自然、历史和文化等要素,规划设计城市景观。

2.2.3 旅游路线――形象展示路线。旅游路线景观是城市形象展示带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直接影响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能单纯注重单个景点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应该提升沿线游览感受,打造精品集美旅游路线,从而提升旅游品质,促进集美旅游消费。

2.3 生态策略

2.3.1 道路绿地――城市生态廊道。结合城市交通设计的带状绿地,不但能提供舒适的交通环境,同时形成城市生态廊道,起到串联生态斑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2.3.2 道路海绵――城市雨洪管理。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景观手段,与市政雨水、污水等系统相结合,完善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

篇9

关键词:交通;规划;现状问题;目标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1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特征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运输系统的一个国家,都由各式各样的相对独立和相互合作,相互通信类型添加到。城市交通是一种独特的交通系统,由不同类型的流量相同的组合。现代交通的优势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包括速度、 方便、 舒适的程度。在此意义上,现代交通工具已与现代社会 (包括城市规划) 集成的各个方面。

1.1是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概念的综合的运输和综合的交通规划,更清楚地要求我们加快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清除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1.2 是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对策。现代城市交通的“流动性”是最重要的亮相, “流动性”是“快”和“效率”的追求的精髓,这是与时代精神,城市交通“机动”必然的趋势正在迅速上升是一致的。西方国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进程伴随着非机动交通的衰退,因之而产生的相对单一的机动交通的组织和交通问题的解决都比较简单。中国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很不均衡,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还比较低,由于大量以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交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城市交通的复杂性是很明显,解决交通问题是非常困难。城市交通是顺应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交通拥堵是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繁荣的城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性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口密度越来越密集,人口减少的整体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这些也是导致交通问题复杂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增加的速度,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没有交通激化矛盾,机动车交通守法意识薄弱日益明显的矛盾。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旅游和交通量的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增加行驶距离,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在销量上,将始终保持与城市交通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客观必然性。然而,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发展肯定不是无限制的交通挤塞情况将会导致地理、 搬迁和运输交通来源 ; 变化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近期发展已成为解决效果明显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城市交通的发展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必须了解的城市交通形势的发展,解决的信心和决心城市交通问题。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机动化势必会对人的行为与城市窗体巨大影响,城市机动化的发展将会限制的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现代城市交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的战略对城市交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全面规划,城市规划为城市和准备的城市交通发展的现代化。

2 现代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内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分析和城市交通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研究,统称为:

2.1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重点工作,并作为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根本依据,它的基本组件包括:

2.1.1 现状分析:

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出行规律、特性和现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2.1.2 城市发展分析: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模式,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发展,城市交通的整体发展水平预测;

2.1.3 战略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的决心,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的政策,预测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结构和指标,指出其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政策的实施规划;2.1.4 规划研究:

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并初步计划的基本结构。2.2在网络计算入城市路网规划的传统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统称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重点结合的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关键要素。

2.2.1 规划方案:

基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特别是城市对外客运和货运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和设施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确定选址的执行有关的技术要素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和土地大小城市的主要陆路运输设施 ;

2.2.2 交通校核:

基本形成在规划方案中,对规划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检查交通的运输规划方法给予反馈,并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修改,以确定最佳方案;

2.2.3 实施要求:

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3 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要解决运送大量城市客流,以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要解决由这些活动产生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交通拥挤、交通肇事、交通污染及对城市景观的破坏等等。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交通发展战略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研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城市道路的基础。现状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3.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通增长的需求

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和城市人口分布有关。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不必要的加大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3.2 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这种状况表明,城市交通设施,城市路网体系缺陷的缺陷。

3.3 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这是现状无论城市交通网络功能(交通,无论生活),速度,没有区别,以及功能和缺乏协调,造成道路侧与自然。

3.4 重要交通节点拥堵

除了汇聚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现状,并缓冲处理不当的事情,对重要节点的规划细节的安排是有缺陷的。此外,设计问题和道路交通管理在城市的细节往往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生产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4 现代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

4.1通过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的提高;

4.2确定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充分发挥运输联运潜力的各种模式,促进城市客运系统,货运交通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有很多(如历史遗址),以解决金融允许居民搬迁,很快就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交通设施;

4.4通过各种投资,以改善交通可达性,扩大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以确保新发展地区能够获得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服务;的前提下,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的速度,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拥塞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元化4.6有效的财政补贴,社会支持和科学,交通运输,是价格水平,以适应市民的承受能力越好。

结束语:城市综合交通覆盖存在于城市和各种形式的运输城市方面,包括城市交通与城市交通,无论。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更突出,全面的思考和全面的方法已势在必行,经过艰苦的努力,出行难,难在城市交通的真正意义上的驾驶这样的民生问题,更加安全,顺畅。

篇10

    论文摘要: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 

交通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类运输线路设施组成,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环节。 

交通枢纽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政治、经济、人口、用地等因素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又对地区间的联系、地块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利用交通枢纽的出现来改善城市交通,从而带动城市规划的发展,就现实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2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梳理 

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不仅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且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要求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发展规模构成影响,从而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与道路等其他各种交通设施的交汇。这一特性造成了交通枢纽往往是交通阻塞主要发生的地点,造成交通流中断、事故增加。针对这一城市交通中的“瓶颈”,如何科学与合理组织交通枢纽的各相交通流,实现交通安全与畅通,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具体的特性及交通流向采取不同的用地规划布局作出具体的分析。 

3 对交通枢纽的具体分析 

3.1 重庆鱼洞换乘枢纽 

该项目地处重庆主城南部,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潜在的对内对外交通需求巨大。 

1) 功能分区 

根据换乘枢纽的外部功能要求,将场地划分为换乘枢纽主体建筑区、配套建筑区、长途客运停车区、常规公交停车区、长途车下客区、长途车发车区、公交下客区、加油加气区以及站前广场区、河岸绿化区10 大功能区。 

2) 平面布局 

项目平面空间结构从使用功能出发,布置在靠近轨道交通鱼胡路站一侧;结合地形高差情况,换乘大厅及客运站前广场布置在不同的标高;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上下客区,始发公交候车区布置于客运站前广场内;长途车候车区则布置在一层,长途客运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北侧,把常规公交的进出站口布置在地块南侧。 

3) 交通组织 

a. 对外交通组织 

规划项目对外客运主要提高辐射长沙、贵阳方向的长途客运服务,内环高速、渝黔高速、界水高速接长沙方向。 

b. 内部交通组织 

i). 长途客车交通流线组织 

长途客车流线经由用地北侧26 米城市次干道车行入口进入,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停车场通道到达长途车发车区,与长途车停车场、公交车流不产生交叉及干扰。 

ii). 公交车交通流线组织 

始发公交车流线由用地东侧进入公交停车区,向西行驶,到达换乘枢纽主体建筑东侧下客后,再由原路向东进入停车区检修停放。发车车行流线由停车区出发,经地块南端下沉车道到达架空层公交发车区,上客再经原路下沉车道进入城市道路系统,与长途客车流线不产生交叉与干扰。过路公交车站设在用地南侧及西侧,不与区内交通系统发生干扰。 

iii). 出租车交通流线组织 

出租车由地块北侧规划路向南驶进换乘枢纽主体架空层,完成临时上下客任务后,向西行驶,进入渝南大道离开。 

3.2 宁杭高铁宜兴站规划 

宁杭高铁宜兴站定位为:“现代、便捷、绿色”。既要体现宜兴的都市形象和重要交通区位;也要使交通组织便捷流畅,实现人车分离;更要节约土地资源、能源尽量集约,打造绿色主题。 

1) 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 

铁路场站平面布局常见模式为:立体式、平面式及半立体式。其中立体式布局优劣势均较为明显;平面式布局劣势大于优势;半立体式集中了前两者的优点,换乘距离、时间控制较短,各交通设施衔接较紧密,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及施工相对平面式更容易,缺点为在换乘距离、时间及交通设施衔接较立体式有些欠缺,部分交通流线会有绕行。结合以上的分析及对宁杭高铁沿线站点平面布局分析,宜兴站布局采用半立体式布局。 

整体规划中,客运管理及旅游集散中心与公交管理及vip用房以站房中轴线对称布置。在南面就近布置客运及旅游车车场及公交车场。用地西南及东南角的地下车库入口将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导入地下车库与广场行人分离。同时在站房中轴线设置60米宽南北向前广场,以加强对称布局,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导入站房。 

前广场两侧为下沉式景观广场。有效结合了进站流线、商业餐饮等功能。有效导入等候人流,改善站前广场环境。 

2) 交通组织 

a. 地上交通组织 

地上交通以步行、公交、旅游巴士等大型车辆上下客为主,前广场可有效的满足步行人流集散需求,并有利于加强广场的导向感,将步行人流直接导入站房。出站时,旅客可从地面步行出战或乘坐地面广场两侧公交和巴士,也可通过站房西南侧地下通道入口直接下达地下候车区。 

b. 地下交通组织 

地下主要是出租车接送客与社会车辆上下客及停车等待。进站的出租车及社会车辆进入地下层,在下沉景观广场上下客。 

4 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让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交通规划的前提;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着眼与交通系统本身,土地利用规划也深深的影响着交通规划的决策。以上列举两个例子对如何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作出一定的注解,期望未来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能够更完美的结合,让城市更灵动。 

 

参考文献: 

[1] 阎小培、毛蒋兴.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研究 [j].规划师,2002(8):12 

[2] 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 [d].东南大学,2001 

[3]hanssen,jan.usterud transportion acts of office relocation:a case study from oslo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4):24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