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生命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生命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8-0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关键:

体会文章内涵 ,感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读体会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有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 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二)同学们,什么是生命呢 ?这节课咱们和作者一起感悟生命。(板文题:生命,生命)齐读质疑。师在文题上加问号(生命?生命?)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一)课件范读课文(配乐、配动画图片)

(二)交流,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心跳

三、研读赏析

(一)导读:下面咱们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二)课件出示:自读、讨论:

1.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三)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的感悟

事例一 飞蛾求生―― 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 瓜子抗争―― 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

事例三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对生命的理解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感情朗读重点词句: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课间出示:海伦凯勒简介及名言、张海迪简介及名言、雷锋简介及名言(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并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四)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

1.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板)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作者是这样说的,她有没有这样作呢?简介杏林子生平(课件)

师:杏林子,这一位长期处于痛楚中的人,这位只有小学程度,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全身百分之八十损坏的残障者不但没有诅咒生命,反而洋溢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她写作不辍,出版的书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为引发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街情愿。成立了“伊甸残障社会福利基金会”,为台湾的弱势群体谋福利。他一生积极开朗,淡泊名利,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作者还有一句名言: 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四、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师将文题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生命!生命!)

篇2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合作探究

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应该对每个生命体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富有生命元素,因此,语文教学中了解和掌握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至关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竹影》和《背影》两篇课文透露出的生命关怀显而易见,下面我以“双影”为例谈谈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合作探究,用生命唤醒生命

“生命教育”并非只是一种观念,它可以很自然地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对生命有自发性的反省,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机会体验生命的神圣、民主、平等、自由、理性、个人独特性和文化多元化等价值。而语文新课标提倡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便是教师和学生建立在民主、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语文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自由的表达,在文字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这应该是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合作探究可以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构建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

在教学丰子恺的《竹影》一课时,我实行合作探究的策略。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爸爸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师生和谐,学生个性化得到展现,从而领略了艺术的美。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对生活会充满美感,对生命会更加珍惜。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由地解读课文,自己感悟生活的美好,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与作者、同学、老师进行生命的交流。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过多、过细的分析讲解,有可能肢解学生完整的精神生活,导致学生学习的机械,导致学生头脑的僵化与封闭,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死气沉沉,缺乏生命的活力。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也会同时被提升。同时,合作探究是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教师用生命为生命呐喊。合作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与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与生活,建构自我完整的精神世界,培养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生命的对话,实现生命情感共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在场的地方,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以课堂的质量抵抗轻飘易逝的生命。

二、创设情境,用生命温暖生命

“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情境就是产生情感的外部环境。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一种特定的感染场,是达成情感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有人说:“教师面对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要用激情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灯’。”其实就是说我们当教师的,要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让他们的生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生命教育,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生命教育,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样让人动情的文章,用情境教学进行生命教育不露痕迹,因为亲情是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情境教学就是生命对生命的解读、生命对生命的理解。我在执教《背影》时,创设情境重点分析了“四次背影”,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进而感受亲情的美好和生命的律动。

镜头一:感伤的意境 惦记背影(灰)

镜头二:炽热的意境 刻画背影(红)

镜头三:惆怅的意境 惜别背影(蓝)

镜头四:缠绵的意境 再现背影(淡紫)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在阅读中体会真情,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在交流中激活思维,在表演中体味真情,学会感恩。它让学生体味了人间的真情,受到生命的触动。这份亲情中蕴藏着感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生命光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情境教学就是用生命在温暖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种直接触及人的心灵世界、感染人的灵魂的教育。因此,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中,“要充满爱的生命关怀意识,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策略,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构建人的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06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珍爱生命

课间,几名学生在教室里追逐,一名学生被桌角拌了,磕破了头;走廊上,学生打打闹闹,时而会有身体的碰撞;下楼梯,突然一名学生蹲下身子绑鞋带,后面的同学将他碰倒在楼梯上,造成一片混乱;更有学生因一时的不如意而跳楼轻生……每每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伤害事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该怎样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卢梭也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生命一起开始的。”可见,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也是教育的一个焦点。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是以尊重生命个体为前提的教育延伸,它是在稳定安全的情境中,尽情享受轻松愉快的方式中,尊重人的感受,激发自我而生的探索与热情,具有兴趣性、自愿性,主动性,是探索与现实的特殊结合。小学阶段生命化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地积极正确地学习、生活习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价值出发,培养孩子健康品质、恒心毅力,具备广阔胸怀,多维的思维方式和主动渴求知识的热情,更大效能地发挥出生命化教育在小学阶段教育中的作用。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教育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在习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爱说话、爱打闹、爱做小动作、爱情绪化等。为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出现问题时,先不急于处理,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而是以尊重启发为主,谁都会做错事,关键是先要知道错在哪?还要知道怎么改正,如何管住自己。有时也利用游戏的方法,我们和孩子争当不同的角色,除了启发孩子谦让协调解决事情外,还注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同样的一个情景剧,表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在理解感悟之中,孩子提高了明辨是非,增强了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以后素质的育成和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命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亦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职业上最直接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师应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成学生个体的健全人格发展。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学会独立思考,完善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要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未来,与学生一起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学生的精神生命。这种创造,不同于知识的发现或技术的发明,它是以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提升的方式而存在,是为学生未来的创造,是人的生命发展、是人的生命中的真善美的创造。

二、挖掘教材,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激励人生。

小学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座丰富的文学矿藏,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和思考,处处蕴涵“生命情感的信息”。 教师如果希望学生热爱生命,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课堂互动来传递给学生。其次,语文教师应做一个关注生命教育的有心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个教师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真正的热爱,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要全身心地关爱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个机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疏导化解他们的心结,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生命,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篇4

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学生认识欣赏生命

我们知道,小学生虽然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生命意识的课文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记得《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指导员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教科书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学习到这一内容时,许多生活在今天优越环境下的学生认为这样的举动不值得,有的则认为指导员的精神很伟大,他的生命很有价值,更加激励当代的学生奋发学习。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理解,我通过举办小型辩论会、课后阅读相关材料等方法加以引导,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通过榜样珍惜自我生命

小学生具有思想不成熟的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我借助一些榜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了一个支点,引导他们善待生命。比如教材中《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等那些身残志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再比如,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的作者。作品教育人,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很好素材。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三、引导学生体悟人间真情

现实生活中,往往生命因为爱而精彩,而爱又能为生命创造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伴。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13个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个小时后终于获救。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同样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中还有许多,我们可以播放现场视频,让学生们一起感悟了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四、引导学生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

在珍爱自我生命的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教育。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音乐家扬科》这两篇课文中,两个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悲惨死去的主人公,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同情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当学习《穷人》一文时,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的高尚品质也同样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美好种子。

五、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时,我组织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篇5

关键词: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生命教育;教法尝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用课文中的案例教学使其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贯彻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危机自救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理解生命意义和价值。所谓的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适应新教材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教师教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下面就结合初中政治课的案例教学法谈谈生命教育的尝试。

一、明确政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意义

现在的中学生心智不够健全,对生命缺少敬畏之情,现状堪忧。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今天,家长不舍得再让孩子们吃自己过去所吃过的苦了。家长不仅尽可能地给学生宽裕的物质享受,而且对孩子舍不得打骂和教训、这成了一个社会普遍心理,说服教育和鼓励教育更是乘风而行,以至于连批评也都成了受到批判的教育方式。缺少批评和指正使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施为,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且,顺风顺水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缺少面对挫折和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打击后又不能理智地思考和分析,偶然负气就一时冲动走向自杀的边缘。中学生在内心深处,也迎来了一个寂寞的青春,他们开始觉得不被父母理解,开始觉得老师所说的高高在上脱离现实。青春不仅是躁动的,还是寂寞和孤独的。他们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生命。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们来说有隔靴搔痒之感。从社会到老师,都担任的是教知识以获得高分的职责,很少有人注意到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也很少有人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往往是某些问题难以得到合理解决的共同障碍。所以,对中学生通过政治课的教学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意义是重大的。

二、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更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比如在讲《珍爱生命》时,我用事例:事例:在非洲草原的旱季来临时,即将干涸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鱼,为了求生,它努力挣扎希望到临近的水源中,对人而言这个距离虽然近在咫尺,但对小鱼而言却需费尽所有力气,并随时要经受蚂蚁的袭击。小鱼最终跳到了清凉的河水里。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真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点: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会到我们应该真爱生命,因为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

2. 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内涵。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容了当今人类生命的观念体系、行为体系,如《自己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保持良好的心境》、《法律保护公民人身权益》、《崇尚社会文明》等等,具备了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诸多素材。把这些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新教材在编写上也有意识地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6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Z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85-0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关于此书,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关系的探讨、人物形象尤其是姚家父女形象的剖析、与《红楼梦》等家族小说的比较、中英文文本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也有从叙事学、传播学、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角度进行解析的,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林语堂研究的深入。《京华烟云》最打动我的是林语堂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这里,且就这部小说的生命意识谈谈我的理解。

一、生命的瞬息与永恒

林语堂对生命既短暂又永恒的特性有着很深的体悟,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一头联系着过往,一头联系着未来,在短暂的时空中存在,又通过各种方式超越这种限定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正如《京华烟云》结尾处所说:“时光像一条永远流动不息的江河,雄壮伟大,而万古不变。他们觉得自己的故事就像在永不改变的古老的北京的一个刹那,是时光的手指自己写下来的故事”[1]924。他对书名的选定就包含着这一含义,《京华烟云》英文版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将之译为《瞬息京华》,显示出强烈的时空意识,用永恒的、不老的空间与时间来对照人一生的短暂,短暂到这些看似漫长的故事都只不过是“瞬息”(moment)而已。

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位聪慧美丽而又青春早逝的少女红玉来集中体现他对生命短暂性的理解。由于体弱多病,兼之性情早慧,红玉很小就对生命有着极度的敏感,比如有一次看焰火,在看到焰火烧完时她伤心欲绝:“不要烧掉!干什么要烧?我要永远看哪”[1]384-385。这就是人生的悖论,焰火如果不点燃,怎么会出现那么美丽的人物、楼阁,而烧就必定要有烧完的时候。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来到世上,就不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丽;有了人生的幸福和美丽,也注定这一切终归会烟消云散,回归寂寞。书中不止一个青春的生命在印证着这个残酷的真理:一个不知名的女孩失足落水身亡、红玉投湖而死、平亚体弱多病而亡、银屏因为亲生儿子被姚母夺走而自杀、体仁骑马时受伤而死……

林语堂并没有在追问生命的道路上停留于此止步不前,而是进一步探索,于是看到生命的另一面,瞬息和永恒是两位一体的。《京华烟云》中一再出现的“无字碑”、“甲骨”等意象正包含着瞬息与永恒的辩证。木兰在面对玉器古玩时,“她似乎觉得刹那和永恒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就代表不朽的生命。”[1]709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姚思安对生命有着很简单的看法:“由于你,你妹妹,阿非,和你们所生的孩子,我就等于不朽。我在你们身上等于重新生活,就犹如你在阿通阿眉身上之重新得到生命是一样。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1]829-830承认人生的短暂,因而珍惜每一刹那的时光;相信不朽,相信生命在后代身上得以延续,也就是所谓“生生不息”,因而生死都能坦然面对。这部小说从整体看就是这样一个生命的轮回,姚思安、曾文璞等老一代一个个离开人世、姚木兰、莫愁、孔立夫等中间一代经历了从年幼到成熟到逐渐衰老的过程、阿■、阿眉、阿通、肖夫等新一代已经逐渐长大,木兰在逃难途中收留的婴儿则刚刚开始生命的旅程。就像一棵大树,老的枝丫逐渐枯萎,新芽却也悄然生长。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生命观,也是永远能赋予人“希望”的生命观。

二、生命的荒诞与庄严

林语堂对常人所说的“人生如戏”有着独特的理解,不但看到人生如戏般的荒诞,又在每个人的认真扮演中体悟到生命的庄严。正如姚思安口诵的俞曲园的《别家》中的两句:“傀儡戏终了,拆台收拾去”[1]359。

“闲人观伶伶观人”是红玉在对答姚思安的“曲水抱山山抱水”时想出的下联,“意思是看戏的人本身也在演戏,而正被水对面的伶观看”[1]473。这句话是理解这本书生命内涵的一个关键点,承载着作者对生命的深刻认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既是看者,又是被看者,“闲人”与“伶”实际上合一的。在“伶”与“闲人”之外,红玉以她的一双慧眼看出所有人都在台上,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演出一幕幕悲喜剧,却不知仅仅是一场戏而已。在这部书中,还有两个人的位置与红玉相仿,那就是制作焰火的老人和天台山庙中的老方丈。这两个人从情节流动上看可有可无,但正是因为他们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才可以站在上帝的位置,隔岸观火,淡然地俯视芸芸众生。在红玉和阿非等人在看焰火时,制作焰火的老人也在看,而且“很喜欢自己制作的焰火,看得也和那些小孩子一样高兴”[1]385。不同的是,红玉会深陷其中,老人却是知道整个制作流程的,所以他只是很平静地看这一切。小说结尾处,木兰等人下山时,老方丈看着他们离去:“在庙门前,老方丈仍然伫立观看木兰、荪亚,他们的女儿,与他们同行的孩子们,所有他们的影子,他看了一段时间。他们渐渐就和别人的影子混溶在一处,消失在尘土飞扬下走向灵山的人群里——走向中国伟大的内地的人群里。”[1]945。这三个人物是作者安插在文本中的一双眼睛,正是有了这双眼睛的注视,才充分显示出生命的复杂性,既虚妄又真实,既荒诞又庄严。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那么认真、执著地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姚思安为了寻找自我不惜抛家别舍,四处漫游。曾文璞为了维护封建传统道德,对儿媳们大加约束。银屏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以死相殉,曼娘为了短暂的爱情情愿大半生伴青灯古佛度日,红玉为了成全情人阿非的婚姻幸福而自杀身亡,这些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那么小心谨慎,生怕扮演得不好,庄严中又无不透露出荒诞。

书中对葬礼与婚礼的描述更是集荒诞与庄严与一体,在曼娘父亲的葬礼上,盛大的仪式、有着“幽灵般的美”的曼娘和还未迎娶就甘心以女婿身份守孝的平亚共同构成葬礼应有的庄严气氛。但同时,曼娘与平亚由此得以近距离接触,初次品尝到恋爱的喜悦。此外,还发生了李姨太“鬼魂附体”与和尚企图对曼娘不轨的两出闹剧。这些插曲打破葬礼凝重哀伤的氛围,使之成为荒诞与庄严共存的混合体。曼娘的婚礼则又很像葬礼,形式上的极尽铺张奢华与热闹喜庆都掩盖不住藏在下面的浓重的悲伤,平亚病得连拜堂都无法进行,婚礼成为一个人的婚礼,曼娘明知结果却心甘情愿又为这场婚礼平添了特别的庄严肃穆。林语堂认为:“葬礼有如婚礼,只应喧哗铺张,没有理由认为非严肃不可。肃穆的成分在浮夸的衣袍里已有蕴含,其余皆为形式——闹剧。我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我看到一口棺材或一顶花轿”[2]。

三、生命的虚幻与真实

林语堂对“人生如梦”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看到人生融合了梦幻与真实两端,是“真”与“幻”的结合体。他在书中设置的“屏风”意象暗示着他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屏风上镶嵌着宋朝的宫殿图,阁楼飞脊,耸入云汉,山峦远列,秋雁横空……这一个屏风就仿佛人间世上的繁华梦。”[1]154“屏风”意象,有遮蔽之意,用繁华的表象遮蔽着背后的苍白和悲哀,同时却又离本真最近,俗人只看到其繁华,而独具慧眼的人则看到其遮蔽的另一面。姚家、曾家两个大家族的豪华气派在他人眼里是一场繁华梦,曼娘、木兰进入曾家也像走向一场繁华梦,结果都是一场空。

林语堂一方面看到人生就像一场“繁华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梦中看到的却可能更接近人生的本真状态。《京华烟云》中有好几处写梦,且这些梦与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

姚太太梦见木兰和姚思安在河对岸,而她却怎么也过不去。预示着木兰与姚思安二人达到了共同的人生境界,姚太太则是与他们不同的两种人。曼娘的梦则很像《红楼梦》中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梦,梦见她只有跨过棺材才能走过去,有个黑衣女郎始终陪伴着她,梦见她前生曾是一个仙女,因和园丁相恋而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那个园丁就是尘世上的平亚,有一天他们都会重新回到仙界。这个梦预示着她丈夫早逝,她必将孤独一生,也暗示着木兰是她值得终生信赖的朋友。体现了林语堂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即人生有时像梦一样虚幻,而梦有时却比现实的人生还来得真实。

四、生命的悲与喜

林语堂对生命的悲剧本质有着透彻的洞察力,但并不因此否认生命中很多刹那间的喜悦,他用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来体现生命中悲与喜的交融。

小说中,林语堂没有安排一桩两情相悦的婚姻:体仁与银屏先后惨死,曼娘与平亚相爱却只能真正相守十来天,木兰无法与她爱的立夫结合,却要与不能完全懂得她的价值的荪亚相伴一生,红玉与阿非两情相悦,却落得红玉为了成全阿非的幸福投水自杀,等等。特别是曼娘和木兰的故事,曼娘定情于父亲的葬礼上,而婚礼却像葬礼一般,悲喜混融,难以分辨;木兰在婚前酒宴上与立夫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1]283。木兰与立夫在泰山上杉木林中单独对话也是如此,木兰因而“恨这段如此美好的时光竟会如此之短暂,不过虽然嫌其过短,倒觉得美好达于极点”[1]。瞬息的喜悦与永恒的痛苦如果注定要结伴而来,有谁能拒绝这短暂的幸福?林语堂并不因为痛苦而轻看了刹那间的喜悦,恰恰相反,他有时甚至认为为了这短暂的幸福,哪怕有再多的痛苦在后面等着也是值得的。

五、生命的秩序与诗意

林语堂受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影响颇深,最突出的就是对生命的美的体悟。《易传》曰:“与四时合其序”,《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林语堂显然认同这种天人合一、皆按自然的秩序运行不息的观点,他认为生命像交响乐,有着类似春夏秋冬的循环,每一乐章、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美,要懂得在顺应中去享受。

小说中的木兰就是听得懂生命韵律的聪明人,用行动去演绎生命应有的美丽,使她的生活充满诗意:“她似乎是有意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反应。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的式样也随之改变,因为她喜爱改变头发的梳法。在冬天下雪的早晨,她穿鲜蓝的衣裳,花瓶里插红石竹樱桃状的小果实,或一枝野桃,或一枝腊梅。在春天,尤其是仲春,杨柳初展鹅黄小叶,或暮春时节,法源寺丁香盛开之时,她要睡到日上三竿,头发松垂,有时身着睡衣,穿拖鞋,立在院中,整理牡丹花畦……有一次,她和荪亚到西山别墅去,在西山姚家的别墅,荪亚生平第一次看见木兰的脸上流下了眼泪。那时节,她往远处看,只见一片丹红的柿树林,在近处,只见农夫的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水上游荡”[1]524。这就是为什么林语堂将木兰说成是“道家的女儿”的缘故了,她能感受到大道运行的规律,并随之而适应改变,与之浑然一体。

六、生命的意义——自我的寻求与失落

林语堂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也很有意思,他一方面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很欣赏姚思安与木兰对“自我”的苦苦寻求;一方面又能超越这层境界,进入到无私无我的更高的境界。尤其是木兰,在寻找——得到——失去的过程中,“自我”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她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意义所在。

林语堂安排木兰通过三件大事感悟“自我”,一是在中秋节酒宴上与自己深爱的立夫对饮,二是与自己深爱的孔立夫一起游泰山,三是木兰的女儿阿满之死。中秋夜酒宴上,木兰借酒任性而为:“生平第一次体味到她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生活,而确实是有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那么一个世界。”[1]419-420这是她对“自我”的第一次发现。木兰在泰山之巅悟到自我,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无字的石碑”面前,她感受到刹那与永恒的不期而遇,石头因“无情”而永存,相对应的是人因有情而消逝。二是观日落与日出的体验,日落让她体悟大道运行的和谐与威严:“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但是这和平秩序中却含有深沉的恐怖,令人凛然畏惧”[1]287。大自然于默默中蕴藏的巨大力量使木兰感悟生命与时间、与自然的关系:“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相,既有我,又无我。这个幻相,无语言文字可以表明。滔滔雄辩的哲学家对此一刹那的意义,会觉得茫然,也会觉得穷于言词,无以名之,姑名之曰经验。”[1]568。日出给她强烈的震撼,让她进一步理解人性深处善念的由来,这是木兰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她的精神境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接下来,她的女儿阿满的死让她第一次真切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她醒来索要“甲骨”,与她在泰山顶山观看“无字的石碑”一样,是对“瞬息”与“永恒”关系的进一步深刻领悟,泰山之游让她开始领悟“自我”,阿满之死是她确立“自我”的标志,她的精神境界因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日本中,木兰的精神境界在帮助他人和参与抗战的行动中达到了最高层面:“木兰觉得一个突然的解脱,深深有内,非语言可以表达。她以前也曾有这种解脱的经验,那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她发现自己和立夫相恋的时候儿。在那次解脱时,她发现了自我,而在这一次的解脱,她却丧失了自我。因为由于这次的新的解脱,在这次的逃难的路途中,她开始做出好多事情来。”[1]568-569“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她失去了空间和方向,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个体感,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分子了……她知道这广大逃难的人潮越往内地走,中国抗战的精神越坚强。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地位上”[1]936。在这里显示出姚家父女的不同之处,姚思安的开悟是自我解脱,即使到最后虽然有关注到他人的一面,但始终未付诸行动;木兰却将无私的爱付诸实践,用行动来诠释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林语堂认为《京华烟云》“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3]。读不懂他暗藏其中的独特的生命意识,就读不懂这部小说。他对生命中许多看似矛盾的对子诸如短暂与永恒、荒诞与庄严、虚幻与真实、悲与喜等有着通透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领略到生命的诗意,并在寻求与超越“自我”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这是《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真正的价值在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上海:上海书店,1989.

篇7

【关键词】生意意识;教育

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但如何将生命意识教育渗透在文本阅读和理解中,真正让学生接受善待生命情感的熏陶和教育,本文以《珍珠鸟》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生命意识教育这一教学难点,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突破。

一、从人鸟相亲的感人画面突破,激感共鸣

《珍珠鸟》一文描述了通过作者的爱心,珍珠鸟发生了从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如果没有作者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人与鸟怎么会建立信赖关系呢?因此引导学生分析人鸟相亲的画面,是感知善待生命表现的重要途径。

如何分析人鸟相亲的画面呢?经过反复阅读文本,笔者以“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这句话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情感,理解主旨。问题①:我和珍珠鸟的“一点点熟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②:你从“我们”中读出了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问题①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如何用爱心营造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这“一点点熟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把它挂在窗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

(2)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鸟儿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3)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4)我伏案写作时,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言要紧扣文本,教师的点评要及时到位,对重点语段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最终得出我们的“一点点熟悉”集中体现在人鸟和谐相处之上。

问题②意在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把自己和鸟称为“我们”充满了对鸟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眼里,鸟儿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生存环境,给他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在作者心里,鸟儿幸福了,作者也就幸福了。如果我们都能拥有像作者一样的情怀,那么这种美好的画面也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这一教学环节,从“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这句话切入对人鸟相亲的画面进行分析。两个问题逐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而这种引导始终围绕“善待生命”这一主线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将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向更深处。

二、从主旨句的含义突破,理解善待生命的内涵

对人鸟相亲的画面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诗一般的境界正是归功于作者用“爱”的营造。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就应该人和动物和谐共处。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学完本文,你对善待生命有哪些认识?联系文本谈谈如何做到善待生命?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发言流于空泛,没有联系文本,因此要求学生再读文本,重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师生讨论、交流如下:

(1)信赖是人与人相处的前提,我们只有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赖,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2)信赖是相互理解和信任,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定会更加美好。

(3)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理解有困难,而这恰是解开善待生命内涵的一把“钥匙”,因此,从“美好的境界”比喻义入手理解全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对建立人和动物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又使生命意识教育不脱离文本。

三、从现实材料突破,体验善待生命的情怀

篇8

一是真实性,即必须是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而不是预设的甚至是想象的教学活动。二是描述性,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活动情景进行对话式或情景再现式描述,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教学片断,长到对某一教学重点的剖析探究、对某一教学难点的分解突破的全程描述,短到一次师生的对话、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示等。三是问题性,即该教学片断须蕴含着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某种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要研究的课例,不一定非得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未能有效落实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成功的课例具有示范性,不成功的课例具有警示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节成功的课不一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完美无缺,败笔在所难免;一节不成功的课或许有几个教学环节是亮点,令人叫绝。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来说,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使败笔更少一些,使亮点更多一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例更有研究价值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紫藤萝瀑布》和《背影》为例来加以说明。

课例1:“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随着宗璞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

生1: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

生2:文中写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认为紫藤萝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色彩是紫色的。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紫藤萝生命的色彩呢?

生3:是为了借紫藤萝来抒发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

生4:作者把紫藤萝花写得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这样就由藤萝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师: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生5:“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出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6: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可以看出,作者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

生7: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此课例具有鲜明的思维导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疑。当老师提出“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疑惑,“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有学生立刻从文中描写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想到作者心目中的藤萝的生命是紫色的。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可以拓展思维,启迪心智,进一步领略文字之美。

二是探因。对描写紫藤萝生命色彩的原因的探究时,两位学生都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分别从作者情感需求的角度和主题揭示和作品构思的角度作了分析,显示出思考的清晰和深入。

三是引领。在讨论“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这个核心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层次不一的回答:①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②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③遭遇到不幸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情感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点。这样的阅读,不但扎实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课例2:“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二

师: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紫色呢?

生1:紫色代表高贵、典雅。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崇高尊贵的。

生2:紫色充满着神秘的复杂情调。这说明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是未知的。

生3: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哀伤。说明作者就像十多年前紫藤萝花遭遇了不幸一样,在生活中受到了打击,她感到“焦虑和悲痛”。

师:是的。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4:“手足”比喻兄弟。应该是她的兄弟遭到了不幸。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得了癌症。

生5:弟弟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去,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悲痛。

生6:据说紫色有心理治疗的功效,能帮助人释放忧伤的情绪,能带来内在灵性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生7:紫色还代表勇气与永恒。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过程,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是顽强与美好的,是永恒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的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可以战胜的。

这是有思维、情感拓展空间的课例。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与作者、老师、伙伴一起开拓新的发展区。

本例中,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紫色来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有学生从紫色的“花语”中读出了生命的崇高尊贵,有学生从紫色的“情绪”中读出了生命的未知,有学生从紫色的“教义”中读出了生命的焦虑、悲痛和无奈,有学生从紫色的“心理”层面读出了生命的和谐与宁静,还有学生从紫色的“品质”中读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感悟已经跳出了文本,超越了文本。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知识共生、情感共融的个性阅读、资源共享过程。

课例3:“背影”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味歌曲《父亲》的歌词,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受。

(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并展示歌词)

生1:我忘不了父亲为我送饭菜时那关切的眼神。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报答他。

生2: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3:我觉得我父亲,活得很累、很难。

生4:我现在忽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孤单。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父亲,现在我有什么事都爱找母亲,基本上不跟父亲交流。

这是有丰富的经验交互生成的课例。

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其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资源补充。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伙伴互动互生互补,触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不断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本课例中,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感受,使各自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交流补充与共享,彼此产生了强烈共鸣,丰富了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而且在交互中彼此影响、感染,达成了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的教学效果。

课例4:“背影”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对父爱的感受吗?

师:好吧。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永远忘不了的细节,我每次离家上班时,我父亲总要站在阳台上,用慈祥的目光默默地注视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付出时是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生点头赞同)其实,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所要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所要忍受的委屈会更多,同学们现在正享受着这样的父爱,更要珍惜这样的父爱啊!

这是有教师经验参与的课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本例中,教者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契合文本主旨的情感氛围,并在学生的感染下融入其中,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从“儿子”和“父亲”两个不同角度叙述了自己对父爱的体验;然后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揭示了父爱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注了正能量,实现了师生共鸣共融共成长的教学追求。

篇9

一、身边的案例激起共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笔者在讲授《让生命之花绽放》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开学一周了,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大一学生刘旭始终没有出现在课堂上。不久,噩耗传来:刘旭在寒假期间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当学生们还在为刘旭的牺牲而嘘唏不已时,我抛出问题:“一个大学生为救小孩而献出生命值吗?为什么?”学生展开讨论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当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时,生命的长度就得以延伸,生命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延伸问题,请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并思考他们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又给学生留下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请你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语句、美丽的画卷、响亮的歌声或平时搜集到的诗词等展示出来。实践证明,这样以真实案例为铺垫,交流、探讨环环相扣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二、新颖的事例激发兴趣

关注学生的需要,引用的事例要符合学生心理,具有新颖性,因此,在选取事例时应突出两点:一是材料新。引用的事例要有时代感,与时俱进。二是角度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善于运用鲜活的事例,还要能够巧妙地为一些旧事例赋予新含义,挖掘出新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如在讲“直面挫折”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学生最崇拜的偶像明星――周杰伦的事例。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这些内容:“单亲家庭、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当过服务生”,然后请学生猜一猜这是当今哪一位著名的歌星。学生们踊跃发言,大都猜出是周杰伦。接着我又问:“周杰伦条件并不好,他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呢?”学生纷纷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周杰伦的故事讲出来,有的同学还引用周杰伦的话“当幸运之神还未降临的时候,请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并非你不是天才,而是时间还未到。我为这一天,努力了二十年,而且这段日子里,我从来不曾放弃”。结合周杰伦的事例来分析课文,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他们从熟知的明星身上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只有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才能取得成功。

三、时效新闻,引发探讨

在课堂上引用新闻案例,既可以使课堂活跃,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例如在讲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口述新闻联播中有关入秋以来北京频受沙尘暴袭击的新闻,然后提出四个问题:1.这则新闻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2.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4.面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学生们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案例贯穿所有知识点

篇10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教育性、审美性、工具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三个特征又是辩证地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如果只强调一点而不顾及其他,那就不能称为语文学科,离开了工具性,审美作用和教育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以书写为契机,以导读为根本,以记忆为重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写作为动力。这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这里,笔者就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综合

字词句章、谋篇布局是语文教学应抢建的平台。可自古以来就强调:不得“以词害义”。不管多么激动人心的内容变成一遍遍领读、齐读、轮流读,变成不分重缓急、没有情感色彩、千遍一律的串讲的时候,也会索然无味的。语文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言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这其实不是什么新的境界,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已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亲和,言语对话的形式传递的是心灵交流内容。这是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最本质的区别。这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这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2、鉴赏审美过程是精神享受愉悦的过程,是对生命质量的体现和升华

有生命的思想并不等于有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很单调,内心很苦闷,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语文学习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成为欣赏的过程: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基本追求,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所以,语文课程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应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可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生词抄写课;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课;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推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享受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发觉。得到的东西也许只是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海水下面冰山的主体。我们教师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幻想的青少年,要想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就应该引导他们去真正的投人生活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鼓舞,受到感染,这是品尝美这块甜蜜蛋糕所不可缺少的。用他们好奇的双眼,天真的心灵,炽热的激情与美的事物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出绚丽夺目的色彩。美中蕴涵着富有个性的人文色彩,这是一种真美,也是我们语文应该所不可缺少的。

3、审美情趣的深入,给当前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