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意义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意义的看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69-02

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社会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二十一世纪同样也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信息技术,人类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必将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因此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迎接生命科学世纪的挑战,是所有医学教学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新世纪医学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1 生命科学发展与医学科技进步

十九世纪中叶,细胞学、进化论和经典遗传学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创立,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基因论和DNA功能的确定,尤其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二十世纪生物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发现,它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分子生物学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破译自身全部密码成为现实,1990年发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今天已经完成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接下来,将是阐明基因组的功能,这就要清楚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谱及其调节和控制,因此分子生物学的重点将从基因组转到蛋白质组学,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将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即功能基因组时代。其内容包括建立单核甘酸多态型(SNP)为代表的DNA序列变异的系统目录,从而揭示人类疾病的遗传学基础,认识基因组在转录核翻译水平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通过对进化不同阶段的生物体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发现基因组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的规律,并利用各种模式生物体的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来揭示基因的功能。在微观层次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基因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活动、发育和进化,以其脑功能进行探索,从分子、细胞、模式生物和整体水平对脑和神经系统进行多层次的综合研究的神经生物学正成为生物学发展的下一个高峰。生命科学从群体、个体、细胞到分子水平深入的发展,使得医学能够在微观水平逐步阐明许多生命现象和疾病现象的本质,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技的进步。自1982年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市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生物医学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兴起,生物医学技术正在猛烈的冲击着世界经济,同时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正走进寻常百姓家。随着克隆技术的成熟,人们可以用克隆的器官代替已坏的自身器官。而将来科学家可以设想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组装成“纳米机器人”,通过血管送入人体诊断疾病,携带DNA更换或修复有缺陷的基因片断。因此随着以后基因功能的清楚,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不仅能了解生命,而且能够操纵生命过程,它将改变现有的医生看病模式,人们将拥有记载个人生理、病理信息的生物芯片,医生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方面将做到个性化,精确化。

2 中国医学本科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学医学教育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医科大学毕业生投身入救死扶伤,全民保健,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疾病观、健康观、卫生观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医学研究者以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的观点去研究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而现有的医学本科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医学的要求,目前医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我国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旺。

从以往高等医学院校输出的人才素质的特点看,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上述特点。具体地表现在综合判断能力较差、缺乏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获取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传统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临床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师整个课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习过程枯燥被动,缺乏兴趣,无法激发学生求新意识与创新意识,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够,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均有害无益。而医学生往往仅仅满足于书本,满足于从老师那里接受已经或即将过时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欲望和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敏感,缺兴趣,少研究,不能或不敢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和分析新问题,更谈不上有多少带创新性的学术新思维。因此即使是那些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也由于本科阶段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先天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主选题难、科研上手慢、研究思路不活跃、研究方法偏传统、攀登高峰缺勇气、开拓创新与实力等现象,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多,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更少,因而未能充分起到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生力军的作用。

3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让医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医学生是医学教育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利用寒暑期或周末参加各教研室的科研活动,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更广泛地组织和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学生参与的各种学校活动包括本专业的、跨专业的、跨校的、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平时,也要让本科生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教师的科研项目立项论证会、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会和论文答辩会,可以参加各学科最新研究的学习报告会,对原有的基础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能力。打破以往只有研究生才能进入科研实验室的惯例,组织医学专业学生早期进入感兴趣的实验室学习并实行导师制。在具有副教授职称或高年资讲师中选出思想政治素质好、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作为学生导师,明确规定导师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验室的

科研活动,感受科研气氛,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使他们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初步的科研思路;培养了科研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学习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3.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于知识、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应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带来本科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首先,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多渠道获得知识,学生对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具有更多的自性和灵活性,使过去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面临新的挑战。充分利用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已经基本普及、网络快速发展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授课,通过动画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解答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了解国外医学的发展,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应用生物信息学论证自己的构想,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通过网络增加对学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教师和学生同样具有获取知识的自由和网上交流的平等权利,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培养其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学改革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媒体课室,提高它们对本科生的开放度和服务水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3学习医学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去哪里?” 是人类历史上对生命最深刻的追问。这种对于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一提到生命,人们把它抽象化为一个神秘的概念,或把它看成世间生物都一样的基本存在形态。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理解、热爱和敬畏, 当个体面对自认为无法应对的压力和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容易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作为最彻底的解决方式,或者以伤害他人生命或其他生物的生命作为缓解压力的手段。

一、生命意义感的定义

生命意义感是一个模糊且难以界定的概念。Frankl(1969)提出人需要为某事或某人而活,人们需要他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即有目的有意义。这种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需要他自己去发现。

Crumbaugh(1973)认为生命意义是一种能给予个体存在有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通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个体可以获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

Hedlund(1977)认为生命意义指的是个体的意义,也就是“个体存在的理由”,当个体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时,个体就会感到有力量,并觉得自己存在是有价值的。

Fabry(1980)将生命意义分为两个层次:终极意义和此刻的意义,前者指宇宙中有一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规律,有人称之为“神”,有人称之为“自然”,或其它名称如“道”;后者指在生命的每一瞬间皆有一个有待实现的使命,个人只能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

Yalom(1980)也认为生命意义有两个层次:宇宙生命的意义和世俗生命的意义,前者指宇宙中有一不变的规律,而这规律是超越于个人之上或之外,非人类所能理解;后者指即个人有个有待实现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个人可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释慧开(2001)对人生的意义看法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深入地探索人生的意义。

综上所述,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生命意义感的定义越来越全面,尽管许多的学者对生命意义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普遍都认为生命意义包括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两个方面。生命意义是属于高层次的心理需要,透过思索个体生存的理由或目的,找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且每个人的生命意义会随着年龄、身分、角色、时空的不同而转变,同时生命意义感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命意义包含着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需要去引导与发现的。

二、生命意义的测量

在生命意义的测量中,问卷是最为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最为常用的问卷。

(一)生活目的量表

Crumbaugh和Maholick(1964)是最先根据Frankl的概念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来测量生活的意义。早期的研究几乎都是采用这种量表来测量Frankl的生命意义结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到0.90之间。后来Crumbaugh (1977)又发展了对抽象目标的寻求量表以补充生活目的量表。

(二)生活指数量表

Battista和Almond(1973)编制了生活指数量表一种28个题目,5点计分的多维度量表,克服了生活目的量表的一些缺陷。Debat(1990)报告了Fulfillmen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Framework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9。

(三)生活目的的问卷

生活目的问卷由Hablas和Hutzell(1982)编制,该问卷是一种单维的自我报告问卷,操作简单,用来测量社会机构中老年个体的生活意义。对年老和酒精中毒患者的研究发现LPQ与PIL的相关在0.60到0.84(Hablas&Hutzell,1982)。

三、生命意义感的实证研究

(一)对生命意义感现状的研究

周娟(2005)采用《生活目的测试》对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2. 8%的学生处于生命意义和目的不明确状态,26.1%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无目的状态。

(二)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文献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生命意义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Zika和Chamberlain发现,在生命意义和情绪健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命意义能够持续地预测心理健康。Ganellen和Blaney的研究发现,淡化自我―――个同“意义”密切相关的概念,能够调节由应激引起的忧郁情。Coleman等的研究发现,药物成瘾与找不到“存在”的理由或生命意义有关。Yarnell(1971)的研究发现生命意义分数愈高的受试者,越少感到焦虑情绪,对自己的信心愈高。Reker(1994)的研究则指出,个人生命意义是健康最有力的正向指标;Weber(1996)则发现高生命意义感的人倾向于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三)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1. 性别。生命意义感是否受性别的影响,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女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贾林祥等(2008)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量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何英奇的研究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性别差异。

2. 年龄。Frankl (1986)指出最容易质疑生命意义的阶段是青春期。国外Meier和Edward (1974)研究结果发现 13-15岁和17-19岁两组青少年在生命意义量表之得分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表示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较低。

3. 不同生源。盛正群(2007)的研究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命意义的整体感差异显著。贾林祥等(2008)的研究结果,自农村的大学生意义意志因素评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但也有部分研究显示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命意义并无显著差异。

4. 家庭教养方式。关于生命意义的相关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较少。江慧钰(2001)探讨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气氛融洽的高中生,其生命意义相对较高,即高中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会受到其家庭气氛融洽与否的影响。

四、研究不足

综观以往对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对生命意义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目前在生命意义上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而更多地是将它看成一个哲学问题,忽略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在很多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

(一)关于生命意义的概念内涵尚不统一

生命意义是一个包含意义比较多的相对分散的概念,目前西方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都是选择各自比较认同的理论来进行定义并验证,各研究者在同一维度上有时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如何结合我国实际,确定我国生命意义的概念及结构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生命意义的测量不成系统

由于概念的差异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工具是否测量的同一种结构还有待验证,而往往同时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个因素的研究结果也不同。因此,应该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确定生命意义感的测量工具,确定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三)取样不全面

目前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专业等。以往的生命意义感集中于高中生、高职院校的学生,而没有对大学生这个特殊阶段的大学生进行过研究,这样就很难对整个阶段的生命意义感的进行发展性研究。

(四)关于生命意义的整体研究模型与设计不完善

虽然研究者研究了生命意义与许多相关变量的关系,但缺乏理论支持,致使相关变量的选择不成系统。因此,寻找理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选择相关变量,探讨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生命意义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长根.心理虐待与忽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6.

篇3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激活生命意识

“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只有把“教生命”和“有生命力地教”结合起来,生命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作品,凸显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意识的灌输,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如特级教师闫学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例。

师:鲁迅病逝后,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著名的作家巴金当时还是一个青年,他曾经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生自由读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师:你看见谁来吊唁鲁迅先生了?

生1:我看见了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

生2:我看见……

师:当你看到这一切后,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感受那万人同悲的场面。

从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对话。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导感悟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有些文章的结尾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就像乐章的余音一般,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它更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对生命的哲思。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船长》一文,写了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出遇险的60人之后,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文末以一句简短的议论结束:“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有的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为何不逃命?是真的来不及逃命,还是除了与轮船共存亡之外别无选择,抑或是唯有如此才算英雄?又或者哈尔威船长根本就没有死,他是船长,水性一定很好……教学这一部分时,学生的创造性阅读灵感被激活了,文章在争论中被赋予了新意,作家的人道主义创作主题获得了成功,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也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阐述。

学生在阅读中始终可以辨别、体验到生命的存在:牺牲是爱,放弃也是爱。文本的意义不是把爱模式化,而是把爱引向更丰富的体验中,这也是生命教育中最为核心的意义: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回馈生命。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重视延伸生命

阅读只靠课堂,只限于课文是不够的,必须重视阅读的拓展延伸。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把学生的读引向深入,整合课内外阅读知识,积极开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1.推荐与自选相结合

这是解决学生读什么书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向学生推荐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外书目。这些书目可分为必读和选读两种。教师开学初将书目印发给学生,鼓励他们认真阅读。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推荐相关课外读物。与此同时,还可以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学生会受到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

2.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教师除在课堂上结合文本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把生命意识渗透在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搭设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天课前举行一分钟关于生命教育的演讲,学生交流在课外阅读中所感悟到的生命见解,也可以介绍一本关于生命教育的好书,简述其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还可以补充谚语、歇后语等,感受生命的精髓。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教育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应当教什么?又应当怎么教?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优秀生物教师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对此发表了极具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但大多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来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上看极为科学,但是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则不得而知。而近日,笔者也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由“学而知”所构建的过程体系中,“三维”目标处于体系的最顶端,即最难达成、最难评价以及最难维系;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生命的诠释力度,并加强生命关怀教育,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进而感知生命的珍贵,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对此,笔者现将论证过程阐述如下。

一、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从本质上说,生物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几乎每节课都与生命有关,每节课都是对生命的诠释。然而,这仅说明我们已达成了诠释生命的事实,严格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满足生物教材的需要。学生虽然知道生物与生命有关,但却极度缺乏生命意识,只是将生物课程当做一门纯知识的课程来学习,难以提升学习效用,而这正是由于教师不注重诠释与渗透生命意识所导致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课程的基本内涵,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哪些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引导。

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全面灌输与渗透生命的可贵,并加强生命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笔者随手抓住一片从窗外飘来的树叶(或课前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通过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来完成的,那么,树叶有生命吗?它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上述两个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既与“光合作用”有关,又与“生命”诠释有关。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必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如从分析生物的概念和生命的特征入手等。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得出“树叶具有生命特征,但却不属于生物范畴”这一结论,并在探究中积累生命意识。

第二,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妙,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凋谢,进而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在课外种植,利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培育植物的生长。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种子发芽并渐渐长大时,他们会将植物的生命与自己融为一体,最终养成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二、生命教育与学生探索意识的关联性探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与学习对象构成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而知识仅是预期达成的结果。众所周知,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即如何学,以及怎么学。然而,假如学生没有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又应当如何引导呢?因此,在学生为获取知识而所开展的客体研究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求知”意识创设足够的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坚定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生命教育;语文

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教育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人认为职业学校专业最重要,掌握好专业就能顺利就业,教学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文化基础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职生受此影响,重视专业学习,忽视语文基础课的学习。因此,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缺失,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应贯穿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是最有效的途径。语文学科的性质为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便利,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科,其根本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彰显学生生命的个性,从而提高生命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一、通过品读文本渗透生命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认识生命,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对语言优美、情感意蕴浓厚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运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知识、感悟作者情感,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对意蕴丰厚、意义深刻的文章,教师要抓住蕴含生命色彩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对学生不熟悉的画面,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形象可感的画面,感悟生命的美好。如通过《离太阳最近的树》、《森林写意》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自然界的顽强生命,从而体验人类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边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感受至善至美的人性;通过《淡淡的深情》引导学生在赏析母爱中体味人间真情。

二、依托教材文本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职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广,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作者对自己、对世界观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等。因此教师要激活教材的生命活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但中职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单元,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能用作生命话题。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设计生命教育系列主题,有意识的进行渗透,这样生命话题会变得系统,也有助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如朗读《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生命的珍贵,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考;朗读《纪念刘贺珍君》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朗读《老人与海》让学生认识到不屈不挠精神的伟大,体验生命的顽强。这样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拓展教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活的道理,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从而延伸生命教育。如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和环保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生命的力量,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教学《走出地平线》时,可以让学生延伸拓展不断突破自己,走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如轮椅上的张海迪、断臂女孩雷庆瑶等,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不怕苦难的精神。

四、借助语言训练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言训练中会有一些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等心理特征,对此语言训练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中职语文教师在学期开始前设置好语言训练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参与的积极性及语言表达情况记入平时成绩。语言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可以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与同学分享其中的精彩片段及体会;可以介绍自己的座右铭,阐释座右铭的涵义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可以讲小故事大道理,分享小故事带给自己的感悟;可以即兴讲话,针对热点话题、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样会让学生变得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表现自己。

五、提高教师素养渗透生命教育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受教学观念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很容易消磨教学激情,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的热情。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价值为导向,使教育沐浴在人性中。要让学生由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一个个的生命,内心要充满责任感,坚持生命化教育观念,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要树立生命教育观念,教师就要有较高的素养、坚定地人文理念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

一位教育家曾说: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彰显学生的生命意识,绽放灿烂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路秀平.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7)

篇6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英语教科书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引导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个学生,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渗透着生命教育的载体,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一、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素材

在英语教科书中有大量有关生命教育的材料。文章内容涉及学校、家庭、家乡、社会、网络、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灾害、慈善活动等话题,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会理解尊重师长伙伴;学会建设性地与人沟通交往;学会调整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资源;学会拒绝烟酒和;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珍惜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科书,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善于创设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完善甚至重建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 如,外研社编辑出版的八年级英语课本中以濒危动物为话题,介绍了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生存现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播放了两个小短片,一个是大象在非洲草原悠闲生活的影像资料,另一个是狩猎者残忍猎杀大象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看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共建人类和谐美好家园的意识。

二、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靠口头传授,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英语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对生命的认识和关爱。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爱自身健康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很熟悉。在“健康食品”一文的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同时关爱自身健康的意识也在学生的心里得到了渗透。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实施,首先要搭建好小组建设这一平台。我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真正做到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其次,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并以团体成绩为评比标准,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可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相互接纳、相互诉说、相互倾听中养成尊重他人的品质,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解决问题中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不同的人,生命价值观是不同的,在讨论中分享各自的看法,摆正心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感悟和尊重生命非常重要。

三、通过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很多学生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而且歌词积极健康,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平时,我会把歌词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歌唱比赛,让学生在边学边唱中提高英语口语及听力水平,寓教于乐,学生兴致很高;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德育渗透细无声的效果。

篇7

【关键词】 生命价值;意识;问卷调查;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0982-03

生命意识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1-2]。笔者认为,生命意识是一种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感悟,包括浅层次的生命存在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2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遭受挫折时,易选择轻生或伤害他人[3]。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2~4倍,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4]。目前,我国各高校中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5-7],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已经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深入思考。

在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量化研究,笔者编制了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并进行相关检验。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预测试抽取河北省3所高校一~四年级57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正式测试抽取北京、河北、湖北、河南、江苏5个地区7所高校1 100名一~四年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 022份,其中一年级学生293名,二年级学生284名,三年级学生236名,四年级学生209名;男生451名,女生571名。

1.2 方法 在文献研究、个案访谈以及借鉴《自杀态度调查表》[8-9]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的维度和初始题目。拟定从对生命存在的意识、对自杀行为的认知、生命价值感、自我生命体验和对安乐死的态度5个方面,建构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的框架,并初步确定了量表的初始题目。初始题目共49道,由26道正向计分题目和23道反向计分题目构成,所有题目采用5点记分,1~5分别代表“完全同意”、“不完全同意”、“说不准”、“不完全反对”、“完全反对”。首先进行小样本预测,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正式施测问卷。重新抽取被试(正式被试1 022人)进行正式施测,对正式施测的数据随机分成2个部分,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形成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及AMOS 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采用2种方法对题目区分度进行分析:(1)应用决断值(CR)的方法,即按量表总分的最高和最低各27%进行高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各个项目得分的平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CR未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项目删除(删除第11,19和40题);(2)采用相关法,即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低于0.20的题目删除(删除第3,14,15,17,23和31题)。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见表1。

对预测量表中保留的40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适宜性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KMO检验值为0.824,说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 200.970(df=780),达到统计学水平,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以下标准逐步删除题目: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因子负荷值小于0.40;共同度小于0.30。根据以上标准,先后删除16个题目,保留24个题目。24个题目共解释44.893%的方差。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有5个维度构成:第1个维度 (特征值2.672,贡献率11.132%)包括6个题目,内容反映个体对个人及他人生命存在及生命安全的意识,可命名为“生命存在意识”;第2个维度 (特征值2.178,贡献率9.076%)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待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可命名为“自杀行为认知”;第3个维度 (特征值2.006,贡献率8.360%)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可命名为“生命价值感”; 第4个维度 (特征值1.964,贡献率8.184%)包括6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自己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体验,可命名为“自我生命体验”;第5个维度(特征值1.954,贡献率8.142%)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待安乐死的认识和态度,可命名为“安乐死的态度”。

2.3 信度分析 24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4~0.769之间;量表分半信度为0.897,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742~0.802之间,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都可以接受。见表2。

2.4 效度分析 各维度间的相关在0.116~0.388之间,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极大似估计法检验拟合程度,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χ2/df=1.945,GFI=0.925,AGFI=0.907,CFI=0.850,NNFI=0.829,RMSEA=0.043。从模型的拟合指数来看,该模型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讨论

人们对生命意识的研究开始于对生命教育的探索[10]。1979年在澳洲雪犁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 LES )”奠定了“生命教育”的基础[11]。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杀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12]。香港受到英国的影响,对生命教育也较早给予了极大关注,对青年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主要贯穿于其公民教育中[13]。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14]。

有研究表明,自杀与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有关。从多起大学生自杀案例可以看出,心理障碍一直伴随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前的一段时间[15]。除遗传因素外,大学生的自杀诱因突出表现在学业压力、情感纠葛、人际危机、就业压力、悲观厌世等方面。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往往成为引爆自杀的导火索,尤其是连续的负性生活事件的累加,会骤然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当压力超过一定的阈值,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生命意识淡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16]。生命意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个体对负性事件认知的价值取向和采取极端行为前心理压力阈值的高低。当大学生出现“行为方式忽然而显著的改变、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变化、情绪变化与心境变化、反复在危险区逗留、身体与神态的变化等”[17]异常时,个体生命意识水平对这种异常能否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的维度结构,并从系统分析观点出发,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最终形成的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包含24个项目,5个因子,且量表有较高的信度。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标来看,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测评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的不足:(1)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该研究还没有进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检验,虽然该研究的各个维度及总量表的题目内部一致性信度都比较高,但是还不能说明量表跨时间与情景的稳定性,这需要今后继续做更深入研究;(2)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多次与有关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从而提出生命意识的内涵与范畴,形成了测试题目,但题目是否全面、恰当,能否准确反映当代大学生关于生命存在的认知与生命价值取向,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个体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及其生命价值取向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就决定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研究和改进。

4 参考文献

[1] 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2007,2:61-63.

[2] 王习发,陈仁军.教育心理场中生命意识的缺失与回归.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4-125.

[3]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高教探索,2007,3:108-110.

[4] 于情,王礼桂.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4,21(4):277-279.

[5] 唐勇,周亮,徐慧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全国学术纪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134-135.

[6] 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32-734.

[7] 徐慧兰,马贞玉,肖水源,等.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54-656.

[8] 肖水源,杨洪,董群惠,等.自杀态度问卷(QS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64- 366.

[9] 肖水源,杨洪.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自杀列研究之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 250-251.

[10]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43-45.

[11]何源,徐济达.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 037-1 038.

[12]吴威威.高校德育的重要维度:生命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7,6:70-71.

[1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教育探索,2005(5):92-94.

[14]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0-421.

[15]季建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31-432.

篇8

【关键词】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个性成长;开启智慧

生命教育是语文课程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实际上也就包含着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现结合教学实例就“生命教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情景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的大环境。联系生活,创设情景便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生动真实的情景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在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创设情景开展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深深地拨动着人的心弦。“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更让人心头一震,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于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在教学时,播放盲女孩在浓郁的花香中流连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和盲女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感受女孩对生命的热情,继而创设“拢住蝴蝶,放飞蝴蝶”的情景,当音乐响起,老师动情的描述,盲女孩虽然看不见春天,却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她是多么的热爱生命啊!她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很显然,同学们通过感受盲女孩对春天的触摸,对生命哲理的感悟很深。语文教育的落脚点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在辩论中感悟人生的价值

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语言环境的背后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资源。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绽放,不仅可以使语文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探讨辩论让学生体味自身的生命价值。人教版四下《永生的眼睛》这一课上完后,向学生提出“你愿意做一个像琳达一家临终捐献角膜,用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的人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分成志愿者和非志愿者两组展开探讨辩论,结合琳达一家祖孙三代志愿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自由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本课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含义深刻,“眼睛”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最后同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做一个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在思索中品味生命的珍贵

生命化教学理念认为,每一生命个体均具备更健全发展的可能性,而教学需要成全这种可能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培植每一位学生对生命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珍视。 由此,从生命化教学理念出发,在讲授《王二小》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讨论:王二小是否可以不死?谁有办法可以让王二小自我保全?如果你是八路军的一员,你认为是否能够避免王二小的牺牲?《王二小》作为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其文本编辑相对简单,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资料,把当时战争的地形、背景等呈示给学生,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简言之,生命化教学重视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并非所有大义都需要用牺牲生命来成全,生命不息,才能奋斗不止。 在讲授《灯光》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郝副营长在那一刻能做出自我牺牲的决定?假如郝副营长没有点燃那本书为支援部队指引道路,会有什么样的状况发生?假设现在是清明节,我们来到郝副营长的墓碑前,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教师的启发可逐渐推动学生们思维的延伸:正因为郝副营长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憎恨战争,才敢于自我牺牲;他为实现后代能在电灯下读书的愿望,自己却连电灯是什么样都没见到;在郝副营长等烈士的墓碑前,不仅要感恩,更要懂得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以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四、在自主中推动个性化的成长

人生而自由,人生而就应当是自己的主人。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解时,理应为学生营造生命自由展现的氛围,使语文的真实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润泽学生的生命。用问题搭设主体选择的平台,让学生愿意亮出自我、实现自我的前提,就是给学生提供能让其挥洒个性魅力的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互动生成的情境,给学生的“学”放飞一片天空,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飞扬。如在执教《普罗米修斯》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普罗米修斯违反天规该不该受惩罚?宙斯是一个怎样的主神?有学生认为,违反天规就应该受惩罚,不然天庭岂不乱了套?宙斯出于维护天规的尊严、天庭的稳定而惩罚普罗米修斯,说明他是一个尊重秩序的主神。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忍心眼看下界的人类受苦受难而不提供帮助的天庭是邪恶的化身,普罗米修斯不该受惩罚;宙斯对违凡天规的普罗米修斯用严酷的刑罚加以惩诫,说明他暴戾、惨无人道。最后,学生们在激烈争论之后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天规有问题,普罗米修斯救助人类不应该受到惩罚;宙斯竭力维护天规是因为他不愿意把天庭所享有的好处分给人类,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是他以生不如死的惩罚,可见他是冷酷无情残暴的主神。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人人动心、人人动口、人人动脑,使整个课堂成为智慧的海洋,让学生特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因此,语文教学应尤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即便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也应致力于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使深入生命意义的深层追寻,激励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后,去主动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母亲的恩情》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位母亲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虽然她们的方式不同,或者她们的孩子并不知道母亲对自己深切的爱。我也是一位母亲, 我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每次把她送到幼儿园,我都会悄悄站在窗户边看一会才走,下午去接她的时候都会问她在幼儿园玩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你们的母亲肯定也是如此地关心着你们的,比如接送你们上学,为你们做可口营养的饭菜。××同学,你的辫子每天都扎得很整齐、漂亮,是你妈妈扎的吧?”事实表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一段深情而富于生活意义的话自然能激起学生们热烈的发言。学生的生活是由人生的过程与体验组成的,正是由于各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独特体验、理解与感悟,才使得生命的意义非比寻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现实情境,以学生的生活为根基进行教学,强化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在春风化雨中使人格得到升华,生命得以健康成长。生命。

五、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人教版四下《生命 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所作,她从“挣扎求生的飞蛾”、“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存在。教学本课时我认为要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的重要,并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中可增加“从自身情况入手,指导生活”这一教学环节。首先出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面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再让学生读名言,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体会。有的同学从亲情出发,说要实现爷爷的愿望;有的同学从友情出发,说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有的同学愿意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同学们都在吟咏着一份响亮的生命宣言。使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根据学情,我对预设的环节及时调整,达到较好的生成,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具有的意义,从而真正学会珍爱。

六、在评价变革中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生命化教学视野中,“教学内容不仅是事先预成的、固定的确定性知识,而且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并包含了一定的师生共同建构的不确定性知识。”为此,教师不但要在思想认识上摒弃知识是固定的、普遍的,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传统观点;还应该从生命的视点出发对待知识,即考虑到我们对事物的兴趣、态度和其它特征,将知识理解为我们生命实践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把上述认识转化为成实践,改变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机械的知识授受方法,促使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经验结构出发,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解读、质疑、批判和探究,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使知识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既然掌握知识不是终极目的,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工作:首先是要促进学生自主性、整体性的发展。学生生命的自主性、整体性要求教学应重视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创造、勇敢等个性品质,从而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验活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就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师生彼此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促使各自的知识得以丰富或重新阐释,文化得以更新,生命整体得以多姿多彩呈现的活动。为推动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一起感受文字间的喜怒哀乐;为推动师生的平等,教师可以偶尔故意出错,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给自己当老师,从而把教学活动演变为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把课堂培育为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个体差异,善待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不是毫无生机的机器,而是一个独特、富有生气的生命个体。教师既要承认差异,更要通过差异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方面、弱势方面或待开发的潜能,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让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使学生的生活温暖而丰富,生命健全而高尚,让其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难道不是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幸事吗?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论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研究

0.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我,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就目前高中教育而言,还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育中,功利性较强,学生独特的思维与个性被抹杀,严重者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导致的。使得教育本质教会学生寻求人生价值,获得生命的真谛逐渐模糊,因此,急需要在生命教育理论下进行教学。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从古人对生命的看法来获取生命意义的启示。

1.生命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前提,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其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生命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语文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理论思想相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出育人作用,需要借助生命教育理论来辅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以便充分发挥出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

2.生命教育理论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

将生命教育理论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相互结合起来,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包括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内容。其教学措施主要包括对话教学与体验教学两个方面。

2.1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双方平等、民主条件下的,通过运用言语、思维等方式来交流与沟通,注重人的个性化与主体性。其教学形式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在师生对话中,需要以平等为前提,需要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师生对话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问答,需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交流[2]。例如,在《陈情表》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作者陈述的几种情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以便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阅读完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A回答:“悲情,在第一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表明自己身世可怜、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以及下文中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均说明作者身世之苦,总结为悲情。”另外,学生B回答:“陈述了作者的怨情。在第一段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表明作者对舅舅不让母亲改嫁而怨恨舅舅,出现怨情。”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待,符合生命教育理论内容,在对话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生生对话教学中,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来学习。例如,在《兰亭集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对“作者在本次游历中如何对生死观的感悟进行理解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之前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等方式来寻找答案。小组成员每人分别对自己分配到的任务进行理解,其任务包括对每个段落的大意进行了解以及深入分析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学生m讲述前两段主要描写兰亭集会的盛况,描写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参加缘由以及环境、天气等。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恩爱之情,主要围绕“乐”而展开。学生n讲述第三段的大意为通过兰亭集会联想到人们的相处方式以及处世之道。继而对生死问题进行讨论,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对“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悟。在第四段中,“若合一契”表明古人对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而“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的是虚无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东晋时代,体现作者的积极人生观。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诗词教学与生命教育理论的联系与融合处,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与所表达的情感。

2.2体验教学

首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体验。在体验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体验到教学的内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文字来想想离别时的场景,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将情境再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离别时,作者与友人眼含热泪,相顾无言,在凄冷的清秋时节更加渲染出离别的情绪。在创设该情境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与图片等,让学生带入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感受与思想感情。其次,注重审美,升华体验。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中具有大量的优美诗句,在语言美中,古人在文字上下苦功夫,例如《人间词话》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完全将春意展现出来。在意境美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出来的是气势磅礴的意境。在审美体验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审美想象,并感受意境美。

3.总结

教育是对人进行有目的的培养活动,需要将人看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生命意义进行教育,对生命教育理论进行了解。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需要融入生命教育理论,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作者的感受。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炳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13,23(12):214-215.

篇10

[关键词]气候 物候 文学家 生命意识 中国智慧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52-07

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不止一个人提到过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法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在《论文学》一书里,在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地域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斯达尔夫人之后,法国另一位著名批评家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里,除了一再强调“精神气候”(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提到过自然气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英国小说老是提到吃饭,最多情的女主角到第三卷末了已经喝过无数杯的茶,吃过无数块的牛油面包,夹肉面包和鸡鸭家禽。气候对这一点大有关系。”自从斯达尔夫人和丹纳提到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之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学批评界,也有学者提到这一问题。气候影响文学这一提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无论是对文学批评来讲,还是对文学创作来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遗憾的是,斯达尔夫人等人并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气候影响文学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具体问题:一是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是什么?二是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这两个具体问题得不到解答,那么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只能是一个或然性的问题;如果解答了这两个具体问题,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必然性的问题。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问题,笔者已有多篇论文探讨。①本文的目的,即在试图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必须借助中国智慧。

一、从气候学与物候学的角度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气候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气候是不能直接影响文学的,它必须以文学家为中介,气候只能通过影响文学家来影响文学。那么,气候影响文学家的什么呢?可以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身体,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精神。换句话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包括健康状况、寿命长短等等),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就生命(或身体)这一方面而言,气候对所有的人都能构成影响,文学家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有所不同的,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正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文学家对气候有着特殊的反应。

(一)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命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例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等等,可以称为“生命本体论”;一是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的不同看法,可以称为“生命价值论”。人的生命意识的形成,是与人的时间意识同步的。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面对有限生命和无限时间的矛盾,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学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本体论和生命价值论。所以人的生命意识问题,从本质上来讲,乃是一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与普通人的生命意识,就其内涵来讲是一样的。但是表现不尽一样。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比普通人的更强烈,更敏感,也更细腻。尤其是对时序的感觉这一方面,文学家的优势特别明显。

时间的流逝是悄无声息的,一般人对时间的流逝过程,通常是浑然不觉的。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所以会有某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或危机感,是因为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这些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一是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即有关的物候现象。关于后者,英国学者弗雷泽说:“在自然界全年的现象中,表达死亡与复活的观念,再没有比草木的秋谢春生表达得更明显了。”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命是异质同构的。人的生老病死,与动植物的生长荣枯一样,都体现了自然生命的节律。问题是,一般人对人类自身(尤其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的生老病死的反应是敏感的,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则不够敏感,甚至有些麻痹。多数情况下,似乎只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种地的农民)和文学家算是例外。然而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例如种地的农民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想到的是季节的早晚,以及农事的安排;文学家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则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时间的流逝,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晋代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就是讲文学家因四时物候的变化,引发了关于生命的或悲或喜的情绪体验。郁达夫在他的散文《杂谈七月》中写道:“阴历的七月天,实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所谓‘已凉天气未寒时’也,因而民间对于七月的传说、故事之类,也特别的多。诗人善感,对于秋风的惨淡,会发生感慨,原是当然。至于一般无敏锐感受性的平民,对于七月,也会得这样讴歌颂扬的原因,想来总不外乎农忙已过,天气清凉,自己可以安稳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缘故。”由此可见一般人和文学家对于物候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文学活动是一种生命体验。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他们的这些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清代黄宗羲《景州诗集序》云:“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倾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所谓“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就是指诗人能够敏锐地、细腻地、强烈地体验和感知动植物的生命律动;所谓“能结之不散”,就是指他们能够抓住这种体验和感知,并且把它用诗化的形式(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家对生命的体验、感知和表现,又可以唤起或强化更多的读者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所以说,生命意识对所有思维健全的人都是重要的,对文学家尤其重要。一个文学家如果没有敏锐、细腻而强烈的生命意识,不能算是优秀的文学家;一个读者如果不能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他(她)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乃至他(她)的生命质量,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气候与物候

文学家为什么对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这与物候的特点有关,也与气候的特点有关。

所谓气候,按照《现代地理科学词典》的解释,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同气候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周期性,一是它的地域性。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而所谓物候,按照《现代地理学科学词典》的解释,“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用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时序性和地域性。通过物候,可以了解气候的变化、时序的更替和各地季节的迟早,所以物候学也被称为生物气候学。

物候被称作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大自然中。那些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现象;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现象;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等。物候这门知识,原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为了掌握农时,早在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物候的观测,根据物候来安排农事。中国关于物候的记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诗经》、《左传》、《管子》、《夏小正》、《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等书,都有不少关于物候的记载。如《礼记・月令》讲:“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玄鸟至。至之日……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这就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黄河流域初春时的物候现象的一个概述。物候学最早是在中国产生的,中国是物候学的故乡。

(三)物候的时序性与文学家的时序感觉

在中国,最早关于物候的记载,是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诗经・豳风・七月》云:“四月秀萋,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讲的就是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的物候现象。而《秦风・蒹葭》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邶风・北风》之“北风其凉,雨雪其雾”,《王风-黍离》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等等,讲的则是西周时期的秦(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一带)、邶(今河南汤阴一带)和东周时期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一带)的物候现象。这说明物候现象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文学创作;也说明文学家对于物候现象的感受、观察和描写,实际上要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出现,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诗经・唐风・蟋蟀》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蟋蟀在堂”,这是西周时唐地(今山西曲沃一带)秋天的物候。蟋蟀进屋了,一年的时光就所剩无几了,诗人由此想到有限的生命正在一天一天地流失,于是主张及时行乐。但是又认为行乐也不能过分,还得顾及自己的责任:“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所谓“忧深而思远也”。这就是文学家由“蟋蟀在堂”这一物候所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笔者认为,物候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就像物候与农事之间有必然联系一样。中国文学有着3000年的历史,其中有2900年是古代文学的历史。古代文学作为农业社会的精神产品,它的题材、情感、思想、表现方法和形成机制等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农业社会的种种印记。由物候联想到时间,再由时间联想到生命的流程、状态、价值和意义,这是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形成机制。

物候所体现的是大自然的节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同样体现了大自然的节律。是什么东西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呢?笔者认为,是时间。物候所反映的是季节的迟早和时序的更替,它的实质是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文学家对自身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自觉,它的实质也是个时间问题。正是时间这个“节点”,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物候的出现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的流露,可以说是一种因果关系。当文学家写到物候的时候,多是为了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者思考;当文学家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思考的时候,往往离不开某些特定的物候现象的触发。

综上所述,正是气候的变化引起了物候的变化,物候的变化触发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被触发之后,才有了文学作品的产生。气候并不能对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物候为中介;物候也不能对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为中介。因此物侯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就成为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

二、用中国古代文论智慧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除了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中国古代文论的智慧。笔者发现,早在南朝梁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就曾经不自觉地涉及到这一问题。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乌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果”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毖Р莩嬷韵。

笔者认为,刘勰的这两段话其实就是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讲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要真正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必须注意厘清以下三组概念(词语)的内涵:一是“气”、“阳气”、“阴律”;二是“物”、“物色”;三是“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

先看第一组概念(词语)。“气”这个字在汉语中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心雕龙・物色》的这两段话里,“气”字一共出现了四次,“英华秀其清气”的“气”当是指气味,“写气图貌”的“气”当是指气氛,“天高气清”的“气”当是指天气,这三个“气”字似乎不难理解,那么,“阳气萌而玄驹步”的“气”是指什么呢?这需要联系同一语境中的相关词语来理解。先看“阴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玄驹”就是蚂蚁,“丹鸟”就是螳螂,而“阴律”二字,就是指“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这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春天)阳气萌发而蚂蚁行走,(秋天)阴气凝聚而螳螂潜伏”。㈣刘勰这两句话,从意思和句式两方面来看,均源于汉代崔驷《四巡颂》:“臣闻阳气发而鸽鹧鸣,秋风厉而蟋蟀吟,气之动也。”阳气萌发而鸽鹧(黄莺)鸣叫,秋风凌厉而蟋蟀,这是讲春秋两季的两种物候。这两种物候的出现,正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所谓“气之动也”。清代宋荦《(明遗民诗)序》云:“譬诸霜雁叫天,秋虫吟野,亦气候所使然。”可以看作是对崔驷这几句话的一个最切当的解释。刘勰这两句是由崔驷而来,崔驷是在讲气候问题,刘勰也是。再联系“四时”这个词来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当“气”字与“四时”处于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便是指气候。所谓“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意即小小的虫子(蚂蚁和螳螂)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原是很深刻的。总之,当“阳气”与“阴律”(阴气)并举,又与“四时”这个表示时令的词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就只能是指“气候”了。既然“阳气”与“阴律”这两个词是指气候,那么“春秋代序,阴阳惨舒”中的“阴”与“阳”这两个词,也是指气候,因为它们和“阳气”、“阴律”一样,也是与“春秋”这个表示时令的词组出现在同一语境里。

再看第二组概念(词语)。“物”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物,万物也。”本义是指客观存在之“物”。王元化指出:“《文心雕龙》一书,用物字凡四十八处(物字与他字连缀成词者,如:文物、神物、庶物、怪物、细物、齐物、物类、物色等除外),……这些物字,除极少数外,都具有同一涵义。……即《原道篇》所谓郁然有彩的‘无识之物’,作为代表外境或自然景物的称谓。”由此可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讲的这个“物”,是指“自然景物”。需要指出的是,“自然景物”不可笼统言之。按照物候学的观点,自然景物有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也有不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前者为物候,后者为一般的自然景物。例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讲的“物”,就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而是指物候。要理解这一点,必须搞清楚“物色”的含义。“物色”这个词,最早出于《淮南子》、《礼记》等书。《淮南子・时则训》云:“仲秋之月,……察物色,课比类。”《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察物色,必比类。”可见“物色”这个词是和季节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又梁萧统《文选》“赋”的“物色类”中,收有《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唐李善注云:“四时所观之物色之赋。”“物色”的定语为“四时所观”,可见“物色”是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色,即物候,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大凡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物,即属于物候学所讲的“物候”。刘勰这两段话是在讲“物色”,其实就是在讲物候。例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讲物候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讲物候对人的影响;“岁有其物”,是讲物候的周期性(以一年为周期);“物有其容”,是讲不同的物候具有不同的季相(也就是不同的色彩和形态),而‘‘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则是讲特定气候环境下的物候现象,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至如“‘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学草虫之韵”等等,也都是在讲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物候现象,而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

再看第三组概念(词语),即“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这一组概念或词语,是指文学家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讲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中的“七情”,亦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不难理解。问题是,文学家的主观感受是有具体指向的,所喜者何?所怒者何?所哀者何?所惧者何?等等,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的情感也是有季节性的。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所谓“叹逝”,就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时光周而复始,今年花开叶落,明年还会花开叶落,但人的生命却不能周而复始,今年见到花开叶落,明年不一定还能见到花开叶落。此即所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叹逝”具体来讲就是感叹人的生命在一天一天地流逝。这就是人的生命意识。人的生命意识是人的一种人文积淀,其中既有人类集体的记忆,也有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它是长期形成的,久存于心的,并不是此刻才孕育的。通常情况下,人不可能每时每处都想到生命问题,人的生命意识沉潜在人的意识深处,它需要某种感召,某种触发,才能被激活起来。所谓“喜柔条于芳春”,是说看见早春刚刚抽芽的柳条这一物候,感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一年预示着新的希望,预示着生命的新的起色,所以为之欣喜。所谓“悲落叶于劲秋”,是说看见深秋纷纷而下的落叶,感到一年的时光又将过去,自己的生命又老了一岁,离死亡的大限又近了一步,所以为之悲伤。这就是“瞻万物而思纷”。所谓“万物”,在这里就是指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谓“思纷”,就是指由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触发的关于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说,人的“七情”是有具体指向和具体内涵的,是有季节性的,不可笼统言之。同样,刘勰所谓“献岁发春”、“滔滔孟夏”、“天高气清”和“霰雪无垠”是说四时物候,而“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和“矜肃之虑”,则是与四时物候相对应的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物候乃四时之物候,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文学家因物候的变化而触发的生命意识也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和“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几句话,实际上涉及到以下三组关系:一是“气候”(阴阳)与“物候”(物色)的关系,二是“物候”(物色)与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的关系,三是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与文学(辞)的关系。由此可见,刘勰对于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的认识,实际上要比斯达尔夫人全面得多,也具体得多,只是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未曾察觉而已。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只注意到第二、第三组关系,而忽略了第一组关系。例如,刘绶松《文心雕龙初探》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两句很扼要地阐释了自然环境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只有真正地对自然环境有了深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迫使人们不得不用艺术语言(辞)将它表现出来,这样产生出来的作品,才能够具有感人的力量。”刘大杰《中国文学批评史》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两句,扼要地说明了人们的感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文辞则又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他们都强调文学(辞)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而感情又是随着自然景物(物色)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他们都不曾意识到,自然景物(物色)又是因为什么而变化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刘勰已经触及到了,这就是“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就是“阳气萌”和“阴律凝”,也就是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引起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心亦摇焉,情以物迁),文学家生命意识的触发(心亦摇焉,情以物迁)导致文学作品的产生(辞以情发)。这就是气候影响文学的机制。刘勰的表述本来是完整的,后人的阐释反而不够完整。

当然,也不能责怪后人思虑不周,或者“失察”,因为刘勰本人的主观意图并不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而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创作原则,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也就是主张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刘勰只是触及到了气候与文学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更没有对这种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

刘勰之后,梁代另一位著名批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序》里,也触及到了这个问题:“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里的“气”,也是指“气候”。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一书在讲到钟嵘这四句话时,就是这样解释的:“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把“气之动物”的“气”解释为“气候”,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当然,这条解释也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钟嵘这里所讲的“物”笼统地解释为“景物”,二是把他这里所讲的“性情”笼统地解释为情感。实际上,钟嵘这里所讲的“物”,并非一般性的景物,而是指“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等四时物候;钟嵘这里所讲的“性情”,也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指由物候所触发的关于生命的种种体验和思考,包括“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以及逐臣去国的悲哀,弃妇离宫的伤痛,将士久戍不归的惆怅,思妇独守空房的幽怨等等,而这种种的体验和思考,其实就是文学家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