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发展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发展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在意义

一、做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够使经济发展效率不断加快,使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而在公路运输中经济发展给其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动力,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为了使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持续下去,交通单位需要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扎实做好。

二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够很好的衡量出一个区域甚至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而交通运输经济严重影响着区域整体的发展,另外,高度发展的经济给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当前形势下急需建立一套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简单一点的说,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做好以后,能够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环境得到保护,使交通运输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交通运输业的存在与发展不但影响着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建设,而且影响着微观层面的人民生产生活。在经济建设与生产生活中,交通运输是最为依赖的要素之一,主要原因是如果交通不够便利,资源周转的就比较缓慢,那么资源的共享范围就比较小,可以说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已经成为重要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交通运输经济。当前新的形势下,社会对交通运输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交通\输行业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发展,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已成为另一个重要指标。现如今,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上最为先进的生产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也给科技所渗透,所以,要顺这个趋势而动,需要在交通运输行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内在意义

在交通运输中,有三个主要问题影响着行业发展。一是交通运输设备,二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三是交通运输管理。所以,通过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能够实现和增强对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解,为了使交通运输问题得到解决,使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使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进而大幅的提升交通运输业物环节的水平。举例来说,为了使交通运输设施的养护水平得到提高,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交通运输行业便能够可持续性的发展,3R原则为交通运输循环经济发展广泛应用的原则,该原则的有效利用能够使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促进,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等手段得到综合利用。相比于传统的那种粗放式、短暂性的具体资源利用形式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所使用的方式具有集约式和长期性,它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防止资源被大量的浪费,从而使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加大,另外它不但能够使资源得到节约,而且能够使交通运输设施的经久耐用性方面得到增强,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二次利用交通运输资源能够大大提升运输设施的利用效率,有效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同时就能够大大延长交通运输资源的使用寿命。资源复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的关键所在。再这里,3R原则的引入能够发挥交通运输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具体采用3R原则中的哪一个,还需要认真分析具体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中发展情况的不同确定3R原则的应用。通常来说,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獭量化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回收再利用与循环再生这种相互组合的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中,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是常用的原则。

三、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关键

(一)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减量化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想要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要认真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设备,从而实现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规划,对不同种类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强化,能够系统的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共享性不断增强,使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运输体系得到有效完善,同时加大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国土资源。

2.交通设施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对交通设施结构优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环节就是公路比重的努力提高,从国土资源粗放化的利用逐渐转变为土地资源集约型的利用,使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提高;逐渐淘汰分散化、小型化的传统通运输装备,不断加大大型运输车辆的发展速度,使运输的标准性得到增强,从而起到对高速公路的结构优化调整的目的,使交通运输资源的利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要确保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较长的使用工期。想要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做好,提升交通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基础保障。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在设计与建造交通运输设施中严格根据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将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建设工艺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比如,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施工材料与公路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要严格要求。

4.做好工程养护。想要将工程养护工作做好,工程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基础和前提,将要公路的养护机制建立健全,认真分析具体问题,严格惩治超载超速运输车辆,加大管理力度,避免路面受到较大的损害,对路面的养护措施的研究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5.交通设施建设材料的合理选择。在对交通设施建设材料进行选取和购买过程中,绿色材料为优先考虑的。在我国的交通设施建设中,大部分采购人员具有较低的素质,没有丰富的经验,只对安全性比较重视,完全对建设材料的环保性有所忽略,而实际上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样重要,需要对二者都有所兼顾,尽量避免出现偏瘫。另外,需要对交通设施建设材料节约愀行综合考虑,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当中材料出现的浪费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对可循环建设材料加大运用力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低碳原则严格遵循。具体来说,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因此在路面建设时可对沥青路面优先考虑,另外,大量的废水和废料会在路面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单位需要对这些废弃品的再利用价值加强重视,努力实现二次利用。

(二)交通运输兼统管理服务资源循环再生

想要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资源的循环再生,需要做好两方面。一是将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不断拓宽,将先进的的科学技术添加在平台中,实现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和公用;二是加强对道路的规划在交通运输中注人生态性,从而使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促进。

(三)升级优化交通运输装备

一是交通运输装备的节能与环保。为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为了使资源得到节约,使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在运输装备优化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投人力度,对高速动车和新客运站机进行规划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增强,装修和改造原有的车站使其将崭新的一面展现给人们,有效提升了运输站的整体效果和档次,另外,在改造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时对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的原则和理念进行严格遵循,比如,针对汽车来说,减少使用汽油等具有较大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其变为电力等对环境有较小污染且可再生的资源的使用;针对于火车来说,照片灯可以全部换成节能灯,减少使用白炽灯,不仅能够节约用电,而且能够为乘客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相符合。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协调处理的基本关系以及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树立的基本意识等问题。 

1、前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 观、更好地推进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办专题研讨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2004年建设部制订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本战略。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

3.3服务意识。城市公共 交通 属于窗口行业,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形象,而且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加快城市公共交通 发展 的同时,大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于构建和谐城市交通具有重大意义。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突出位置。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管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造就一支 政治 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城市公共交通职工队伍。 

3.4安全意识。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强化安全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必要条件,一定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安全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定要运用系统化、多元化的研究和管理。要建立加强城市交通安全宣传 教育 的长效机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和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理解交遵守相关的交通规定。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 网络 体系。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做到事前能够预防,事中能够控制与处置,事后能够妥善处理。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员参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构建;城市;和谐;交通。

1、前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办专题研讨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2004年建设部制订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本战略。总理也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的指示精神,这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第一道工序,是保持城市正常运转的枢纽,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在获得优先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服务,营造有利于城市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在保持城市稳定与发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2.1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

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和谐交通反映的是交通系统员工之间、交通系统员工与社会成员之间、交通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交通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协调相生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共享、规范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城市交通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2.2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处理的五种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城市交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城市交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兼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以及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发展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进行。因此,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态度办事,在推进城市交通改革和发展的地程中,充分地、前瞻性地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方法,去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注重协调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种不同群体之间、交通与环境之间和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要把城市交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城市交通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城市交通系统形象,不断增强城市交通系统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外部行业的关系。城市交通系统是社会关联系度很高的行业,比如与城建部门、环保部门、交警部门等都具有密切联系。城市交通系统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在制订有关政策时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协调各种关系,形成有利于城市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构建城市和谐交通,还必须注重协调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尤其是要注重协调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城市交通不断发展的地程中,要努力构建绿色环保和具有人文化的要求交通。尤其在中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后,作为城市交通系统要在发展过程中切实保护和全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应该树立的基本意识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必须树立六个意识:

3.1人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为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核心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城市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只有城市交通不断发展,才能为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公共交通优先即"人民大众优先"。要把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产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3.2规划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目前城市出现的许多交通拥挤问题,都是缺乏规划协调意识所造成的。因此,应该在广泛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总体设计。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综合交通专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是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首要环节。应该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指导和规范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认真分析和预测未来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科学谋划城市交通发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3服务意识。城市公共交通属于窗口行业,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形象,而且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于构建和谐城市交通具有重大意义。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突出位置。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管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城市公共交通职工队伍。

3.4安全意识。没有安全,

就没有和谐。强化安全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必要条件,一定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安全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一定要运用系统化、多元化的研究和管理。要建立加强城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和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理解交遵守相关的交通规定。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做到事前能够预防,事中能够控制与处置,事后能够妥善处理。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员参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篇4

一、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高度;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交通法制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对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交通,就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实现交通行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依法行政、依法治交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交通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增强;交通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建立健全了路政、运政、稽征、海事、船检、航道、港口、通信和卫生监督等交通行政执法系统;交通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逐步完善。交通法制建设的发展,为加强交通行业管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但是从总体看,目前,我国交通法制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存在着不少问题:交通立法工作跟不革和发展的要求,交通法规还不完善,有些行政法规和规章质量还不高;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犯法,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了法制尊严,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总体素质还不高。随着国家的法制化进程,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敢于抵制违法的行政行为,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跟不上这种发展趋势,障碍了交通行业管理工作,不适应交通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从来就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交通行业管理要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就必须要“以德辅法”、“以法彰德”,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交通法制建设,从严治政,培养和造就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改善交通经济发展软环境。这是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务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落实。

二、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围绕交通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管理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以德兴政、严格管理、重在建设的方针,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全面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交通行政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为交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外部条件。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是:根据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不同门类特点,针对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深化改革,严格管理,完善监督,深入开展“学包起帆、学华铜海轮、学青岛港,创建文明行业”的“三学一创”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促进交通改革和发展的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具有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纪律作风的“四有”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行业风气明显改善,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把交通行政执法行业率先建成文明行业。

检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成效,主要看交通依法行政的水平是否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是否满意,最终体现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是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否促进了交通的改革和发展。

三、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活动内容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必须本着实事求是、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涉外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很强的工作。交通行政执法部门掌握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力。这就要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作风纪律等方面素质,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深入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乎理论武装干部职工。教育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职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要教育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认识,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任务,增强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和基本法学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公路法》、《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交通行政执法基本法律知识教程》等岗位培训教材,结合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国家有关交通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及其他文化、业务知识,提高对依法治国、依法治交通战略意义的认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清除封建腐朽的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旧思想、旧观念,纠正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旧习惯和旧作风,掌握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交通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端正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行业风气。要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全面推行和贯彻落实《交通职业道德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力,认真履行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涵了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思想作风、外部形象和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要加强岗位教育培训,使每个执法人员熟知规范内容,坚决贯彻执行,按照规范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深化改革,建立市场运行模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要依法,行政”。交通行政执法是交通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交通行业管理的活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法制,改变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关键。

各级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理顺交通行政执法运行体制,围绕行业管理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功能的完善,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审批制度,严格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和执法职能,搞好协调、指导和服务。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再进行行政干预,从而建立依法运行的良好的交通市场环境,奠定依法行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行政管理环节多、效率差、推诿扯皮、的问题,杜绝人治而不是法制以及随意审批、违规操作、等行为,消除因行政管理漏洞而造成的滋生腐败的土壤。

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行使管理职权,要与经济利益脱钩。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把企业经营自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设置“小金库”等各项深化改革、加强廉政建设的措施,从管理源头上防止腐败,杜绝公路、水路“三乱\''''。

要结合机构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调整和优化执法干部队伍结构,从人员管理和组织建设上加强行风建设。

〈三〉严格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既靠教育,又靠管理,要坚持从严治政的方针,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建立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和交通行政执法行为。

要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路政、运政、稽征、海事、船检、航道、港口、通信和卫生监督等交通行政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度,完善对规章制度、法律文书和台帐档案等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加强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单位的建设,这是促进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按照统一、公开、公正、规范的标准运作,培养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实现交通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行政执法岗位规范》,按照规范中对交通行政执法各个岗位人员规定的有关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以及能力、资历和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规范性资质要求,严格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性岗位培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资格、证件和执法标志的管理。凡未按部颁规定参加岗位培训的,不得发给交通行政执法证件;凡不持有全国统一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得代表交通主管部门实施行政执法;要尽快统一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标志,进一步整顿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录用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把住准入关,严肃处理队伍中的腐败分子,合同工、临时工不得从事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建设素质优良、行为规范、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要加强交通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交通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交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制度》、《交通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等各项监督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实施政务公开、执法公示和社会评议制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交通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及交通管理对象及当事人的权力、义务以及有关交通行政执法的内容、法律依据、操作程序、工作规范、廉政纪律以及监督措施向社会公开,使执法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行风社会评议活动中,要通过设立行风举报电话、行风意见箱,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开展行风问卷调查,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走访业主、客户,组织明察暗访等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采取措施,促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纠正随意执法行为,杜绝现象,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监督措施要与领导责任制和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落实激励制约机制。

〈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大力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根据依法行政、依法治交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工作日标,针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发现和培养具有时代特点、行业特色和宏观指导意义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具有规律性的典型经验,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运用以点代面的工作方法,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整体工作。

要在全国交通系统大力宣传推广安徽省淮北市运输管理处的经验。淮北市运输管理处是负责道路运输管理的基层交通行政执法单位。多年来,他们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他们的主要经验:一是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自觉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物质投入“四到位”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正面教育。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实施“岗位读书,岗位成才”战略,做到组织、制度、内容、方法、经费“五落实”,潜移默化、锲而不舍地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三是坚持严格规范,依法行政。自觉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依法解决交通运输市场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了交通运政管理、驾驶员培训、汽车维修、规费征收和客运管理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基础工作,强化内部管理,做到职责清晰、纪律严明、监督有力、奖惩兑现,形成了系统完善、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四是坚持廉政勤政,文明服务,加强行政执法部门行风建设。建立行风建设责任制,实行政务公开和执法公示,落实服务承诺,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开展行风社会评议,严格检查考核,兑现奖惩激励措施,对重要岗位实行干部交流,预防行为的发生和腐败现象的滋长。

交通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淮北市运输管理处的经验,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向纵深发展。

〈五〉依靠群众,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我部确定了用10一15年的时间,把交通系统的各个行业建设成为文明行业的奋斗目标,交通行政执法部门是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的重点。各级领导要不断深化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认识,深入开展“三学一创”活动,促进依法行政工作。

“三学一创”活动是具有交通行业特点和时代特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在创建活动中抓住工作重点:突出对干部职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飞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突出把创建活动融会贯穿于国企改革和发展;突出在创建活动中抓好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突出在创建活动中提高“窗口”单位文明程度并增强其辐射作用。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和发动干部群众,结合依法行政工作,从基础管理入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等活动,向社会公布文明示范“窗口”,公布文明服务标准和监督保证措施,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开展规范化服务达标,加大物质投入,改善环境和服务设施,整顿交通市场秩序,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要求,努力建设更多的“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交通行政执法单位。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讲实效。当前,在创建活动中要着重解决在执法队伍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和“冷、横、硬”的服务态度;自觉抵制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置国家法制于不顾、损害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错误倾向;坚决纠正、钱权交易、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为社会提供文明、优质、高效的行政执法服务,树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篇5

【关键词】交通 廉政文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进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廉政文化是人们对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加强交通廉政文化是构建交通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开创交通事业新局面,实现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树立 交通 廉政文化理念

理念决定性行动。没有理念,即使“高唱廉政歌”,也照样腐败与堕落。大凡落马的贪官,几乎没人不谙“高唱廉政歌”对自己腐败的掩护作用。廉政文化建设要倡导行廉拒腐,心中常有个“畏”字。邓小平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在改革开放和 经济 发展 中遇到困难时,就需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大胆实践。遇到个人利益得失的时候,就要三思而行、如履冰渊,时刻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一种自我修养。为一个公字,要敢字在前,为一个私字要慎字当头。廉政文化建设要提倡“立志”,树立廉政之风。意志不会凭空产生,需要用先进的文化去影响去培育。只有树立起“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廉政文化理念,才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6

关键词:自我调整;现代汉语;创新意识;古代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G12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69-01

一、现代汉语的发展

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传递人类信息的工具,在社会交流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语言也逐渐发展壮大,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现代汉语发展的特点

1、新鲜词汇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方面、政治方面和科技方面尤为明显,随着教育普及,科技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被人们发现并接受应用,使现代汉语也不断的引入新型词汇,词语更新较快,满足于社会的交流与发展需要,使现代汉语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2、民族特色语言的渗入。现代汉语发展的另一大特点,即为对民族语言的吸收,出现了大量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词汇,吸取其有用的语言成分,来丰富完善自己的语言特色,使汉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便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3、旧词新义现象普遍。现代汉语的发展,一直包含着一词多义和隐喻的特殊语言效果,一个词汇可以包含多种意思,也可以隐喻其他不同的意思。而旧词新义也具有相同的成效,它主要是指一个原有词汇,通过引申、借喻、反照等修辞手段来表达新的意思,,使词汇的词义做出了扩大或缩小词义等调整。

4、吸收了外国文化。由于经济文化的全球性发展,现代汉语在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外国特色的语言,吸收了他国语言特色,融合在自己国家语言之中,比如英语的运用,一些群众即使在表达中文意思时,也学会了添加一些英语缩写词汇,使用简便的表达方法,便于人与人之间的快速交流。

(二)现代汉语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现代汉语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传造出新的词汇,新词汇的出现,是满足社会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新词汇的产生形式也主要为复合型、简缩型、词缀派生型等三种,这一变化趋势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威胁着人们的隐私,语言的表达技术也有了相应的要求。就好比“话中有话”、“意外之意”、“含沙射影”等说话语境,其实人们有时候表达的并不是话语的表面意思,而需要听众自己领悟其隐藏的意思。隐语的使用,就大大丰富了社会语言的宝库。最后,发展趋势最为明显的便是与外国语言的相互渗透了,最为普遍的即为英语的普及。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被世界人民广泛的学习着。中国人民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渗入了中国本国的语言特色,成为中国化的英语,利于中国人民的吸收,进行更完美的交流。

二、现代汉语发展的原因

现代汉语言,主要是因为外力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制约而发展变化的。

(一)外力因素。文章之前就提过,汉语是一个开放的语言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与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变化是汉语言发展的第一动因,对语言变化最具影响力。其次,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的语言都应具有与其他语言沟通的能力,都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上。汉语言文化,需要不断的与其他语言进行交流,融入其他文化因素,丰富自己的语言发展。最后,受语言功能的影响,语言,作为人类交往的工具,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反映,在人类不断的使用中,会发现现有的词汇已无法表达他们的意思,所以为了满足需要,语言不断的进行自我丰富,且越来越具有生动性,

(二)内部因素。影响语言变化发展的有来自外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指语言结构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而事物内因在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实物变化的主要原因。现代汉语的发展,主要是靠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各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来促进的,促使语言词汇、语法等系统从简到繁循环发展变化。

三、现代汉语发展的表现形式

(一)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语言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引起的,首先表现在词汇的完善升级。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汇的增加和替代旧词汇的过程。新词汇的大量增加,是现代汉语发展的突出表现形式,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对人们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意义,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沟通。

(二)新时期汉语语义的变化。语义是语言单位的构成要素,其中包括语素义、词义、句义等,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语素义和词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语言单位的变化,主要是从形式上、意义上和用法上来进行变化发展的。语义的变化具有短时性,但是语义演变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汉语语言词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现代词语的意义,增加了新的词义定位,以及对原有词义的定位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包括词汇意义的转变和语法意义的转变。

(三)汉语语法的变化。在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中,词汇的发展最为明显,而语法的发展相应较平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却也是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处于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之中,主要是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带动形态和范畴的发展变化。

四、本文小结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汉语,作为我国社会交流的唯一语言种类,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语言是不自足的开放系统,其自身在外力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自我完善,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汉语现时代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形式的分析,让人们充分了解到语言的文化魅力,重视对汉语言的学习,吸取其精髓,学习其他语言特色,善于利用语言技巧与他人联系交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段纳.大众文化语境下现代汉语发展趋势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11).

篇7

摘 要:将中学生培养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不仅要求其身体机能的健康,更应当注重的是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而培养中学生心理和思想健康的有效课堂就是思想品德教学。因此,为了将初中生培养为一名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思想品德教师理应积极寻觅有效策略,立足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以期实现这一中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健康发展

初中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有效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后备力量。因此,可以说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不仅是出于对学生个人的负责,更是对国家的负责。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中学生学到了较强的文化知识,但是却缺乏健康的道德和行为素养,那么终将成为社会的威胁。所以,在初中阶段培养其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行尤为重要。

一、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行尤为重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是我国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体现。我国新推行的课程改革中曾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众所周知,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以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知识都有涉及,因此,通过开展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改革理念。其二,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这些优良的品行,如诚实、守信、团结之后,自然会在社会生活中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赏识,进而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其三,有利于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最新提出的“核心价值观24字指导方针”皆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内容。因此,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挖掘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培养健康发展人才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交友智慧,构建班级和睦氛围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善于交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也就造成了其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因此,自身能力的不足之处就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是借鉴他人的智慧。所以,由此而衍生出的交友智慧就是中学生理应积极掌握的技能。通过交友手段,能使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融洽,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谐、互帮互助的班纪班风。

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交友的智慧》时,就可以积极地从交友的重要性、交友的方法和交友的作用等方面向学生讲述交友的智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用古代经典的交友典故,勉励学生如“高山流水”“负荆请罪”等,如此,通过引用经典实例可以让学生更加信服,从而有效培养中学生的交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社会公共意识,遵守公共秩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了促使初中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思想品德教师就应当在现教育教学阶段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务社会。

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学会遵守规则》时,应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让学生理解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其二是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搜索相关图片或者视频,形成正反的两个对比,如一面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良好面貌,另一面是违背社会公共秩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此,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起到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

3.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观念

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它既涉及公民的服务意识,又涉及法律相关的知识。通过教学八年级下册《理解权利义务》的相关内容,使中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即:没有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同样不存在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的公民。对于权利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唷⑷烁褡鹧先ā⒀【偃ā⒂涡腥ǖ热胧郑培养学生权利意识;对于义务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国家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义务和责任意识,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概言之,为了促进中学生实现健康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积极立足于思想品德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培养学生交友智慧、培养学生社会公共意识以及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观念等角度入手,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促进中学生真正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抽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1]

对于恩格斯的这个见解,似乎还很少进行认真的研究。在政治经济学界,常是重生产而轻交换,或把交换从属于生产。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干脆删掉了交换,并解释说“因为‘交换’一词通常被许多人了解为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不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2]­事实上,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思潮。[3]®在我国,这种思潮也在七十年代达于高峰,形成“自然经济论”,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危害。

1979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转变,1983年提出“变自给经济、半自给经济为商品经济”的口号,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在大力提倡商品生产中,又出现流通渠道不畅,运输、仓储、通讯、服务等严重不足,以致发生“卖货难””买货难”等现象。这就使人感到,单考虑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是不够的,还应当从广义上来研究交换这个“坐标”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史的思想指导。经济史又是总结生产和交换的历史、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对商业史的研究颇盛,已有不少成果,十分可喜。但我觉得探讨的范围狭了一些,不能反映恩格斯所说交换的社会职能的作用。原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过,商业除从事商品交易以外,至少还有运输、保管、通讯、递送、分类、包装、散装、分配等八种职能,这些职能又都创造价值,因而形成商业成本或费用。[4]¯国外有的经济史学者把市场机能、运储、信息以及信贷、保险、政府等功能统一计算到一个交换成本(costofexchange),这些功能在历史上的演进(反映为交换成本的降低),机制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5]°这种看法有点象恩格斯的交换坐标论。这种看法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模式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它的职能受生产的支配。在历史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阶段中”,商业资本是独立运动的,那时“商业支配着产业”[6]±;因而,交换还会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感到有必要扩大我们商业史的研究范围,姑称之为交换经济史。这里,我只是提出一些设想,供同行讨论和批评,远非交换史本身。但我觉得,经过时贤的研究,如果我们能从中国经济史中找到一两个交换的“自己的特殊的规律”,那必然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十分有益。

广义的交换

马克思的确说过:“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括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7]这是指产品或商品交换,可说是狭义的交换、但他还讲过,人们在生产中必须“互相交换其活动”,发生“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8]­这里已不限于产品或商品的交换,但还是在生产之中。这些交换还都是使用Austausch一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他一些地方,表达交换这一概念时,不是用Austausch,而是用Verkehr一词,中文本译为交往。这个词含义较广,他们还提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等各种“交往关系”(Verkehrsverhaltnisse)。在谈到交往与生产的关系时,他们说:“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人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9]®这里的交往就不是在生产之中,而是与它并行,甚至是生产的前提了。

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阿夫的一封信中,在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时说:“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里的交往又是借用英文commerce(交易)一词。他解释说:“我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它包括一切“社会关系”。[10]¯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用交换这一概念时是有不同含义的,从狭义以至最广义,乃至不得不选用不同的词。

在自然界,存在着三种交换,即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在系统论中,各系统之间、一个系统的各元素之间都有交换关系,即输人和输出。这种交换也就是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所以输人和输出是不同质的。[11]°这个原理也可用于社会研究。人类社会也存在着不同质的交换,如政治关系、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等。不过这样来看待交换,又未免太广泛了。近代社会学家,尽管常把交换归之于社会行为(行为主义),但多半还是区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功能主义)。为便于研究,我想把政治经济学的交换区分为下列三个含义,三者加起来就是广义的交换。由于是作为交换经济史研究的对象,自不免有若干人为的规定(正如我们要研究江南经济史,就要对“江南”作些规定一样)。

第一个含义:指商品交换,包括它的前驱产品交换。这是通常意义的交换,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体。这种交换,从自然性质上说,属于物质交换,从历史上说,它出现较晚,最早不超过原始社会末期。至于它的历史下限,即在共产主义社会是否消灭,可暂置勿论。

第二个含义:指劳动交换。从自然性质上说,它属于能量交换。但因所有产品和商品的交换都是物化劳动的交换,我把它们和也是商品的劳动力的买卖除外,仅包括其他形式的劳动,其中又主要是与流通有关的各种劳务,尤其是运储、通讯、市场机制和金融。在历史上,劳动交换是与人类共始终的。

第三个含义:指智能的交换。从自然性质上说,它属于信息交换。但我用“智能”一词,意在把它限制在经济的范围之内,排除权能信息(政治信息),也排除非功能的信息(感情、艺术、宗教等)。作为交换的实体(非载体,如语文、通讯),我又把它限定在信息生产即精神产品的含义上;其主要内容即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知识。因而,它出现最晚,它的历史上限不出奴隶社会,下限则与人类共命运。

交换与分工

上列三种含义的交换的基础都是分工,并随分工的扩大而发展。这正是交换可以独立于生产、有它特殊的发展规律的原因。

政治经济学所称生产,首先是指人类对自然的变革,即从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开始。在这以前约有150万年,人类是处于“攫取经挤”时代,而非生产经济。但是,那时就有了分工,也有了劳动交换。

“分工起初只是在方面的分工”;[12]也许是这样,但这决非人类社会的特征。人类在采集、渔猎等劳动中,就有按年龄和性别的自然分工了。最近研究并证明,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并不是根源于共同劳动,共同劳动也不是全体成员都要同时去做一种劳动,而是分别去做各种劳动。有人把这种分工叫“暂时分业”。不管是自然分工或暂时分业,成员之间都必然有劳动交换,虽然这种劳动交换没有等价形式(劳动成果是平均分配的)。

人类进人生产经济并未立即开始产品交换,至少有100万年仍然只有劳动交换。产品交换不是源于生产,而是源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近年来学者对第一次大分工的内容不无怀疑,但历次的社会分工造成商品交换则可以肯定。

智能交换,可以说从“智人”出现就开始了,语言便是它的载体。原始人在劳动中互相指点路途、通报情况,自然会增进效率。但是,真正成为信息的是概念,是人脑抽象思维的产物。原始人能说出许多动植物名称,但没有“兽”“树”这种概念,也就没有信息产品。信息产品是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后出现的。马克思说:“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起人类才能“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才有了理论、哲学和科学。[13]­所以,信息交换也是由分工引起的。

科学技术,今天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据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测算,石器时代,技术的发展平均每万年只提高1-2%;从铁器出现直到使用蒸汽机以前,技术进步所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平均每个世纪还不到4%。[14]®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不是靠科学技术,而是靠分工。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论他们的世界观如何,都肯定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亚当·斯密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15]­斯宾塞从整个社会出发,认为分工是社会有机体演化的普遍机制;分工愈完善,社会各部门的发展就愈协调有效。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恩格斯说,当人的劳动生产力还非常低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列宁说:“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除了分工的形式以外,不可能有其他的技术进步。”[16]®

然而。分工和交换几乎是同义语。分工作为一种生产形式,[17]¯不仅它的效果要通过交换实现,它本身也包括着交换。分工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分工指劳动分工。马克思也常在广义上用这个词,如说中世纪的等级制度和行会制度,近代的殖民制度和国际关系,都是‘“某种分工的表现”。[18]°而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它是“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19]±广义的分工是和广义的交换相适应的。交换除了它促进产品的商品化、劳动的专业化从而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外,它的一般效果是:使原来孤立的、往往是自给的生产领域或地区互相联系起来,形成国民经济整体;又使那些专业的、不能自给的部门或地区,可以独立进行生产。因而,交换使“原来独立的东西丧失了独立”,又使“原来非独立的东西获得了独立”。[20]²而这两个过程,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西欧交换经济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是讲广义的交换的。该书“交换和生产力”一节[21]³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可视为西欧交换经济小史;我因摘要如下,作为示例: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生产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它标志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向国家的过渡(奴隶制建立)。

城乡分离也可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即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首先是商人资本的出现)。

到中世纪,在由逃亡农奴新建立的城市中,出现自然形成的、以特殊劳动为基础的手工业资本。(这时的手工业者也是商人)这种资本和现代资本不同,它不是以货币来计算,由于交换和流通还不发达,它不能实现(不能货币化)。

商人资本是在历史上被保留下来的城市中活动,但它很快就在新兴城市中出现(代替手工业者的卖人于是地区间的贸易发展起来。它的发展,取决于交通工具、沿途治安情况,和交换所及地区的文明程度所决定的需求水平。

随着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在生产和交换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某地创造的生产力,往后是否失传,取决于交换发展的情况。腓尼基人的许多发明和中世纪玻璃绘画技术即由于没有交换(传播)而失传。在历史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因每地都是单独生产的。地区间贸易打破这种孤立,生产和商业的分工引起各城市在生产上新的分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业占优势。

不同城市之间分工的直接后果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它的初次繁荣,先在意大利、然后在弗兰德,其历史前提是同外国的交换。在英国和法国,工场手工业最初只限于国内市场。此外,它还以人口集中城市和资本积累为前提。织布业是由于交换扩大而进一步发展的第一种劳动,也是工场手工业的第一个行业,井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行业。

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开始了一个人们流浪的时期,开始了各国间的商业战争、保护关税和禁令,使商业具有了政治意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远征和殖民地的开拓,商业和航运业空前发展。18世纪成为商业世纪。

世界性的交换的需求,超过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引起了新的动力:产生了大工业。

然而,大工业产生的前提是国内自由竞争和理论力学的创立。大工业的出现又使竞争普遍化,这种竞争就是实际的贸易自由。大工业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城市最后战胜乡村,其前提是(机械)自动化体系。

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从而加速了流通。……

从上述简单摘要中可以看出交换和生产以及运输、科学等的关系,它们又怎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中可以看出,西欧的情况和中国是多么的不相同;但从这种关系的原理看,又是多么的一致。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这里只讲了城市生产和交换,没讲农村和农业。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是上述三种交换中主要的交换形式,也是交换经济史研究的主体。这里引人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商业素称发达,有人甚至认为春秋末已进入商品经济。近年来商业史的研究,也大都盛赞历代市场的繁荣,商品生产日盛。但是,何以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迟迟不能发展?何以到20世纪八十年代还要大力提倡商品生产,提出“变自给经济为商品经济”的口号?我以为:我国较早废除封建割据,较早出现全国性市场,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商品交换确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在历史的研究中,应当注意有不同内容的商业活动,有不同性质的商品交换,它们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我已有几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22]这里只做个综合概述。由于是强调其不同,对于共同性的发展的一面就无暇谈及了,读来未免偏颇。

第一,商品交换的原始形式是产品交换。在这种交换中,“交换物还没有取得同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或交换者个人需要相独立的价值形式”。[23]­换句话说,它是使用价值的交换,而非价值即交换价值的交换。“作为使用价值,它们只有同特殊需要发生关系时才能被交换”,[24]®因而交换带有偶然性。以后交换的发展,由于有了中间媒介,交换物有了简单价值形式;最后,它为商品交换即交换价值的交换所代替。但是,使用价值的或近似使用价值的交换仍以各种形式长期存在,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相当比重。如地方小市场上农民之间的品种调剂、余缺调剂、家庭手工业产品的调剂,都属这种性质。其交换的东西,原是每家农户都能生产的,只因某种原因今年未生产或生产不足而已。到宋代,商税有一半来自地方小市场,其中必有很大部分是来自这种调剂的交换。

在交换史的研究中,区分使用价值的交换和交换价值的交换十分重要,因其对生产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的生产是为满足自我需要,是反分工的,其出卖也是为了再获得使用价值,不是由于分工。因此,无论交易总量多大,每个交换都有条件性,它们在生产上,得不到分工的好处。马克思说:“我们这里所指的分工,……是表现为交换价值生产的分工”,“仅仅把它看作同交换价值是一回事。”[25]分工的作用只有在交换价值的交换中才能充分发挥。有些学者在“使用价值的交换”一词上弄得茫无所措,即因不懂得分工的道理。[26]­

第二,商品交换代替产品交换,大体是在奴隶制下完成的。但这时的商品交换,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交换,即生产者自用有余的产品,因商业活动“使产品成为商品”。[27]®就是说,它原来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而是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因而不是以分工为前提。这种商品,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而生产的商品),这种商品交换,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交换。

这种剩余产品的交换,不仅在奴隶社会。而是延续了很长时期。马克思曾把它称为交换的第一个阶段,包括整个中世纪,“当时交换的只是剩余品”。[28]¯这是指农产品的交换。在中国,它还延续到现在。直到农业专业户、即以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出现以前。应注意的是,农业生产的剩余产品的量是很大的。我国早就有“见税什五”之说,西方也差不多,即产品的一半以上有可能投入交换,故不能因其量而忽视交换的性质。

手工业方面,城市手工业出现,已是商品生产了,故马克思称之为生产的“第二个历史阶段”。[29]°这问题下面再谈。第三,自进人阶级社会后,就有了因剥削而引起的交换。贵族、官僚、地主和他们的食客、仆从、军队等都要购买生活资料,因而商贾云集,形成繁荣的城市市场。《西京赋》《洛阳伽兰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所描绘的繁荣景象,大部分属于这种交换。明清以后,它才渐居不重要地位。

原来政治经济学所称商品交换,是指生产者之间的交换,“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30]±而由剥削所引起的交换,则不是生产者之间的交换,而是剥削阶级的收人与商品的交换。在封建社会,这种收人无非是地租及其转化形式(赋税、商业利润、利息)。这种收人所交换的商品如果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力),它就会变成资本,导致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但是迄鸦片战争,它基本上是购买生活资料,即农民的剩余产品。[31]²这种交换对于生产无大好处,且有坏处,因为从物质交换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流通。例如田赋,每年约合三千万两,无论是征实物或征货币,农村每年都要输出相当于此数的农产品,城市却没有回头货来补偿。因而,它所造成的市场繁荣,不必代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是反映封建经济的成熟(地租量扩大)。

第四,地区间的商品交换,或长距离贩运贸易,对生产有重大作用,已如前节所述。我国早就有发达的贩运贸易,但在宋以前,主要是三种,即奢侈品贸易、土特产贸易、盐铁贸易。明以后,日用品贸易才渐居主要地位。

侈奢品贸易是古代贸易的主要内容,中西皆然。但它是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而来,不是根据价值交换而来。土特产贸易在我国是由“任土作贡”演化而来,具有非实用的特点。这两种贸易的商品,都是已生产出来或已存在的东西,基本上不是商品生产,不以生产分工为前提,其交换的对象,又属特殊的需要,并限于特殊阶级。因而,它们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很有限的。盐铁贸易,可说是商品生产了,也可说是基于地区分工。但这种分工是先天的、纯由自然条件造成的,所谓“只缘海角不生物,无可奈何来收卤”;[32]³而不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大批量生产造成的,故这种交换的作用须打个折扣。

第五,在剩余产品的交换过渡到商品生产的交换后,商品交换才获得完全的意义。因为这时所交换的,已是以分工为基础、为市场、为交换价值而生产的东西了。这个过程首先出现在手工业中。在西欧,如前所说,首先是出现在由逃亡农奴建立的城市里,即行会手工业。在中国,要晚一些;因为官手工业盛行,它们基本上不是商品生产,而民间手艺人之向商品生产者转化,到明代才见显著。

但是,这时的商品生产,还是小商品生产。[33]它和后来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工场手工业)有质的差别。除了生产规模较小以外,从交换的角度看,这种小商品生产是以谋生为目的,生产者只要求交换价格能补偿他们的活劳动消耗,加上彼此相等的利益(v+m),而其利益(m)不计生产资料的价值(c)。所以在这种交换中,按c+v+m计算的“利润率的差别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正象在国际贸易上,不同国家利润率的差别,对各国的商品交换来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一样。”[34]­就是说,它还没有达到完全意义的价格形成。并由于没有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妨碍着投资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自由流通(在行会制度下还以规章限制这种流通)。此外,在小商品生产中没有生产单位内部的分工,这也限制着交换的作用,例如促进劳动专业化的作用。在中国,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农民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最重要的手工业即纺织业,尤其是棉纺织业,迄鸦片战争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其中商品生产的部分(如在松江),在价格形成和分工上,就具有更落后的性质。

商品交换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了。在我国商品交换史中,还应研究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这两种交换又各有特殊的学问,我都略而不谈了。

总的说来,我觉得,交换史应该区分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商品交换,才能看出它的“社会职能”,和它与生产在“每一瞬间”的相互作用,如果研究得好,也就得出它“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规律”。这里我做一个粗略的概括,如图Ⅰ。图中Op是以生产的高度代表国民经济的发展刀t是时间也是交换进展的坐标。各种性质的交换a,b,c,e,f在历史上陆续出现,而它们的斜率,也就是各个交换曲线的导数,是不同的。这个导数,可以代表它们对于Op的作用的量的概念。(在设计上是以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作为参照系,即设f的dp/dt=1)

劳动交换、智能交换

劳动交换史还是个新的研究题目,有待讨论,我这里只能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设想。

第一,如前所说,劳动交换与人类共始终,不过我们的研究还是可以从人类进人生产经济后开始。在有了产品和商品交换以后,物化劳动是通过物来交换了,但那只占生产的很小部分(我估计清代粮食生产的商品率不过10%)。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交换仍属重要。加罗林王朝时代的科尔比(Corbie)庄园,有从事锻冶。旋盘、木工、制鞋、磨坊、酿酒、烤面包等的专业户24户;19世纪初印度一个百多英亩的小公社,各种工匠和理发师、洗衣坊,教员、诗人也有十几户。他们同农户之间都要交换劳动。在中国小农经济中,这些工匠和手工艺人以及医卜星相(也是农业生产所必需)是分散在村乡,若以村乡为生产单位,这也是生产内部的分工。这种内部分工。也就是劳动交换的量,制约着生产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从工场手工业开始,生产内部的劳动交换发生一个突变,因为所有的劳动者都变成局部劳动者,非互相交换劳动不能进行生产了;同时,“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管理劳动”重要起来,“作为劳动者”的“资本家在劳动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35]®这就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第二,市场结构和商业组织,是交换和流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是由城乡分离和社会分工发展而来,广义说,也是交换的一种形式。诸如由坊市制到多级市场的形成,全国性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商业中心和镇市经济的兴起,零售与批发、贩运的分离,中间环节和牙行货栈的建立,商品经营专业化和行、团行、铺行、商人会馆、公所、商会的递姻等,过去我们是放在商业史研究,实际它们不是生产商品,而是产生功能,属于劳动交换。

第三,上节提到,自进人阶级社会,就有了由剥削引起的交换,“从物质交换上说”,它是一种单向流通,生产者输出商品,却得不到回头货来补偿。但是从劳动交换来说测不完全是这样。这就是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而来的所谓政府功能,它是统治者给予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从宏观控制来看,也是一种劳动交换。诸如统一度量衡、维持币制、商旅治安、均输平准、仓储制度、青苗市易、关卡商税,以至榷禁、专卖、闭关、禁海、协定关税等(我把开运河、修驰道、设驿传等归人下项)。这些政策设施似乎有利有弊,但不能以“目的在加强剥削”一语把它们抹杀,而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对于政府在交换中的功能,我们注意不够,国外则已有学者进行具体研究,[36]一般认为,比之欧洲中世纪,中国封建政府效率较高,治安亦较好,故商务发达。

第四,运输和通讯,是关系交换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们是提供劳务,进行劳动交换,但和前述主项不同。前三项的劳动交换,虽也常有等价形式,但所交换的基本上是具体劳动。运输和通讯因较早形成产业,它们已属抽象劳动的交换了。马克思把运输业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却认为通讯不生产价值,把它列入“纯粹流通费用”,这是没有道理的。[37]­谁都知道,促进英国对华商品侵略的有两件事,一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航,其二就是1871年伦敦至香港海底电线的接通。运输是商品的载体,通讯是信息的载体。若说运输因使商品“位移”就生产出物质来,甚为费解。其实,它们都是提供劳务,进行劳动交换。我们主要是研究它们在各时期的功能,及其所产生的效益——费用、时间、安全或准确性。用趋势或导数表示,它们在19世纪初发生一个突变,这就是轮船、铁路和电讯的出现,功效大大提高。

第五,货币流通和信用流通,即金融,它们也是提供劳务,与商业关系密切,一如运输和通讯。只是我国现在还未承认它生产创值,[38]®但这无碍于经济史的研究。事实上,我国货币史和金融史阶研究是颇有成绩的,这里也是要从它们对生产和流通的功能上来考察,纳人交换史体系。它们是在资本主义的后期,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智能交换,如前所说,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流通。其重要者如黄河流域的农艺学向江南推广,中原工农业技艺向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丝绸、制瓷等技术的输出,外国作物、工艺的引进等,史料丰富,都可写成专著。问题也在如何考察其功效,纳入交换史体系。西欧实证科学和理论力学的发展,导致18世纪的产业革命,同时我国则由先进国变为落后国,其间信息的闭塞和不能象日本那样“九千里外存知己、五大洲中若比邻”提倡‘“洋学”[39]¯,不失为原因之一。殆19世纪后期,我国建立新式工业,而管理知识跟不上,又常沦为功败垂成的一个因素。经过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据说人类将进人‘“信息时代”,姑不论说者如何,智能交换已逐渐成为交换的主要内容了。治史者以当今为钥匙,研究历史上交换经济的发展、研究交换作为“社会职能”的作用,是不能忽视智能交换这个内容的。

劳动交换、智能交换和商品交换有所不同,它们常是多种形式并存,每种形式在历史发展中又具有阶段性,或发生我所说的突变。我把它们的发展过程权且示意如图Ⅱ。该图示是以生产和时间为坐标,利用各种交换曲线的相对斜率即导数值代表其对Op的功效,即对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还都未经研究,图示不免随意性,但可供读者批评。(在设计上,是以资本主义时代的智能交换g作为参照系,即设g的dp/dt=1)。

小结

篇9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交互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共同体内部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的以平等、尊重、共赢为基础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交互式教学强调全部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积极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在活动任务框架的引导下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因此,可以说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建构性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包括:

(一)建构主义理论: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建构主义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对教学的积极指导意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的单线传递,而是学习者基于以往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依靠对知识的简单呈现,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师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在互动中通过不断地观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质疑、分析与反思而形成自己的有意义建构。教与学在互动中求得发展,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二)主体间性理论:不同于笛卡尔的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辩证,强调主体――主体关系中的内在实质和主体与主体在环境中的相关与统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中,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人最终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在与学生的切实交流中去观察、倾听和体悟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特性,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需要通过与教师及同伴的积极主动的交流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完成主体的内驱成长目标。

(三)生态学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跨界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生态学早已跳出本专业的研究范围,并且随着生态哲学思想的诞生,生态学已逐渐被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思想和世界观。生态系统强调万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存共生的理念,那么,教育作为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有机整体,其不断发展也依赖于多重元素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离不开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学生的全面成长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与特点

总体来讲,交互式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互换,教与学绝不是单项的互动,而是双向甚至是多项的沟通和互质。在实施原则上包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和教学的中心,教师的参与和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需求状态和个体差异。(二)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参与教学的各个主体能在平等、融洽、尊重、信任、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身心的发展。(三)关注知识培养和能力建构的双重指标。学习者的知识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并有必要辅之以大量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强化知识内容,学习者一旦掌握了语言的知识框架之后,就要通过真实情景,真实语料的互动操练和教师的有意义输入来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交互式和参与式的活动中获得机会,锻炼语言的交际能力并促进个体内驱的积极反思和观察,最终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提高。(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积极有效的评估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其对语言的兴趣。(五)增强文化渗透,力争使学习者沉浸于目标语的学习氛围之中,使自己与环境相整合,不但能显著增强学习者的语感,更能明显降低其学习焦虑感,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多元主动性。在交互式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各种交互活动中,需要主动与教师和同伴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学生的主动性被发挥到极致,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另外,教师通过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能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去观察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特性,为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二)多元互动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互动具有多元性,即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要是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主体均可进行平等多元互动。每个主体都可以成为讨论的中心,同时也可以成为被协调的对象。在这种多元互动,平等交流的新格局下,学生较易养成与他人平等讨论、择善而从的良好学习倾向。

(三)自觉建构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自觉建构性的特点。学生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需要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整合,通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之余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并能与教师进行基于教学内容的双向互动。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所完成的建构性学习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知识积累,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在不断的评价和互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教师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互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设计以达到因材施教。

篇10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交互; 交互性; 有意义交互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远程教育中交互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远程教育中交互的含义

交互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且在远程教育文献中讨论最多的概念之一。然而远程教育研究者对交互的含义理解差异很大。一时间,交互承载了太多的含义,乃至成了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描述性概念。在教育技术领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McMillan & Hwang对交互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交互的定义总体上存在过程、特征、感知和综合方法等四大取向。持过程观的学者强调活动,认为相互交换和响应是交互的核心;持特征观的学者试图辨别能用以定义诸如搜索引擎、聊天室等交互式网站的共性或者特性(如用户控制和双向交流);持感知观的研究者认为交互不能通过对过程的分析或者通过对特征统计的方式加以测量,而是需要分析使用者对交互的感知或者体验。[1]从McMillan & Hwang的文献可以看出,对交互的一般性讨论难以区分当代教育实践中的两类交互,即作为学习活动属性的交互和作为媒体属性的传输系统的交互。而远程教育是为数不多的一直把技术作为教学组织中心任务的领域之一,[2]实践者热衷于使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技术,并希望借助技术的交互优势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互机会,他们经常交替使用交互(Interaction)与交互性(Interactivity)这两个概念。

在目前的远程教育实践中,很多从业者主要关注的是新技术的交互性能,而不是教与学的动态过程,认为教学系统所能提供的交互能力和教学交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为有了交互性能更好的技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交互。但正如Yacci所指出的那样,交互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循环,它只能当始于学生、又回到学生的信息循环实现后才真正发生。[3]一门网络课程可能本身在技术上有很高的交互性,但如果学生在活动中没有获得某种形式的反馈,他们不会认为课程的教学存在交互。[4]

传统上,研究者对于交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生基于课程的对话,然而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的概念扩展到了包括基于媒介的远程同步讨论、异步形式的模拟对话(如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和基于计算机会议系统等的异步对话。

需要强调的是,作者虽然对交互和交互性进行了区分。但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为了实现学习目标,两者都是必需的。在远程课程中,这两个概念之间也存在关联,交互性高的技术能更好地支持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以及个体和系统之间的高度交互。[5]

(二)远程教育中交互的重要性

交互是深度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标杆,其在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关键作用为众多学习理论和研究所证实。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就是存在于教师、学生和学科内容之间的交互。[6]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对话过程,如果其间缺乏对话机会,教学就成了简单地把内容作为教条式的真理进行传授的过程,但却缺少应有的知识获取—批判性评价—知识验证这样的循环。[7]

目前有很多文献都关注交互在CSCL、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克服了传统远程教育中缺乏人际交互这一重大缺陷。[8]现有的交互式媒体允许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内容之间进行交互,如e-Mail、BBS等异步工具和计算机会议系统等同步工具允许学习者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互。研究已经确认,学生之间的交互是学习和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建构主义把学习视为意义协商和观点分享的交互式知识建构过程。在线学习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它支持这样的交互式群体过程。在线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一般都身处异地,并借助各种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讨论工具进行交互。

二、远程教育中的有意义交互

虽然研究者在前面对交互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并非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每个交互都能对促进学习产生积极影响,闲聊、冲浪或者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不太可能导致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因此,对有教育意义的交互和一般交互进行区分十分必要,以防止交互的内涵过大而导致研究的泛化,因而对交互的研究应该强调它对学习的影响,交互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有意义这一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