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互动

我国不同的乡村在生产习惯、风俗生活、历史文化背景、村民构成及素质、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地探索农村的发展规律,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能够确保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两者实现良性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其能够对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加快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有效转变,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能够加快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得以极大提升,充分地挖掘现有土地的价值,将良好的经济基础创造出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再次,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全面地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不断地完善农村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加开放,加快人才、信息和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最后,对于农村村民而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具有重要作用,农村村民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旅游业的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够对农民的民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若干模式

(一)“小康新村型”新农村:这种模式基本上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依托的农村必须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特点,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采用该模式的农村在各种配套设施、产业设施、生态环境、道路、街巷、住宅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新的变化,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等方面属于一种典范模式。

(二)“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这种模式经常处于旅游风景区周围或者自然风景旅游资源附近,而且与风景区之间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将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旅游交通服务提供出来的同时,还要将景区以及信息、娱乐、购物等相关的旅游产业要素建立起来,创新发展旅游业,将新型的旅游村镇形成,同时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开发[2]。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城郊型新农村,其在与各大中小城市靠近的农村非常普遍,其基础就是农民的生产生活、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生态景观,在开展旅游旅游活动的时候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具体的接待单位。农民通过自家院落依托的各种自然景点和田园风光等将市民吸引过来,使广大的游客寻找农家田园的乐趣,对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的农村风光进行体验。

三、绥阳县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绥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绥阳县在乡村旅游方面并没有形成知名度大的旅游产品品牌,其旅游资源具有分布零散的问题,由于很多旅游资源在村庄附近散播,再加上具有较差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低的开发程度,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没有受到外人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绥阳县乡村旅游在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了外出经商和打工,因此绥阳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的流失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在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的基础上,绥阳县不断的引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投入,因此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联动发展战略,利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政府引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这是绥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由之路。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绥阳县旅游发展模式

以目前绥阳县的旅游发展水平为根据,将绥阳县的旅游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广泛参与期,发展壮大期以及发展成熟期等四个阶段。

1、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起步期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绥阳县旅游仍然处于开发雏形状态,在旅游产品方面缺乏亮点,具有较小的规模,而且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其市场吸引力非常小,并进一步导致绥阳县发展旅游的资金匮乏,再加上农民具有较低的收入水平,因此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3]。在这种情况下绥阳县政府必须要认真地做好乡村旅游开拓者的工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将对乡村旅游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以及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首先,要对绥阳县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论证,有效地控制旅游开发的风险;其次,要将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出来;最后,要不断地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将当地的旅游管理机构设置出来。

2、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广泛参与期的发展模式: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该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旅客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吸引力。在这一阶段,要立足于家庭分散生产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组织农户,以平等互利为主要原则,对农产品的加工和产销进行大力发展,有机地结合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要在旅游组织、农产品生产、农家乐等各方面积极地联合农户,将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对农民旅游合作区进行大力发展。首先,要形成由农民自我管理的旅游协会,使农民自主的监督、管理、开发乡村旅游。其次,要大力的挖掘和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艺术团体[4]。

3、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壮大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旅游企业会注意到绥阳县的旅游商业机会,开始投资乡村旅游。而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企业这时候希望能够享有旅游经营所有权。首先,要利用市场运作和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开发和建设景区;其次,农户与旅游企业之间要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对富余的劳动力和农户资产进行整合;再次,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其中包括农户+农户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寨+公司+业户模式、公司+业户模式等[5]。

4、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成熟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绥阳县的旅游业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互助、旅农结合和商农融合,具有了明显的村寨特色化。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多中心协同治理型模式发展旅游业,业就是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进来,将单一中心发展的模式打破,积极地构建社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在具体的旅游发展中要采用多主体的治理模式,以不同的旅游业态、不同的旅游产品、不同的地理区域等为根据,选择多种经营主体和多种合作方式,利用互相补充、协作生产的方式,全面地强化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能够确保当地农民和经营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促进农村建设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中全面的纳入了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趋势相适应,并且充分的迎合了新的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在这一背景下,绥阳县要积极地探索当地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大力地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全面地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3]朱S,叶新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5(02).

篇2

向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演讲》请予审议。受县人民政府委托。

一、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

全县遵循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年初以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全县重新调整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和部门分包试点村镇责任制;建立定期调研制度,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级试点村镇进行调研,协调项目,整合资金,指导试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了与市、县直对口单位帮扶部门的联系,实现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推进了特色产业发展。一是以试点村镇“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为重点。促进畜禽饲养量、出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的明显增加,试点村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三是以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为重点,通过试点村镇带动,杂粮、花生、烤烟、南瓜、蔬菜、菊芋、食用菌示范基地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31万亩、5400亩、1.3万亩、6.5万亩、1300亩和50亩。四是以设施农业发展为重点,通过试点村镇带动,新发展蔬菜维护地建设1210亩,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户804户。

2推进了二、三产业发展。一是截止8月末。完成城乡各类劳动力输出46365人次,占全年计划的60%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3个,农村经纪人252人。二是以试点村镇为重点,建设物流配送中心3处,建设乡镇级店铺5处,农村便民超市1047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完成1600人,输出1440人。

3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规划试点村20个。市级6个,县级11个,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二是以试点村镇建设为重点,完成饮水平安工程17处,落实通村油路53.1公里,新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处,改厕1500户。

4推进了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优化配置。以试点村镇建设为重点,完成九年制学校建设16个,绿色证书”培训近万人,结业3000人,农村应届毕业生“9+1培训率达到97%以上。二是推进了医疗事业发展。完成乡镇卫生院新建面积9150平方米,改造面积3310平方米;上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61006人次,报销总金额467万元;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参与培训和学历比例已超过70%三是推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已建成乡镇文化活动中心7处,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接收各种科技信息2400条,开展了第一届农民文化节和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四是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时提升,有线电视已开通23个乡镇165个村;农村低保救助开展顺利。已审批低保对象8381户,18043人。实施低保受灾户建房422户。

5推进了典型宣传。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共播出典型宣传片30期,年底前计划播出40期,所播出内容刻制成光盘发放到各乡镇和村。二是利用《彰武时讯》和《沙柳》开辟专栏,发表专题稿件30期,宣传典型50个。同时还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典型宣传,通过典型带动,推进了全县新农村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水平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

二是资金整合力度不够。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下步工作安排

1集中力量进行秋冬季环境整治。一是重点对乡镇政府所在地进行环境清理整顿。

2进一步总结试点两年的新农村建设经验。

3督促县级包扶单位积极为所包试点村办12件实事。

篇3

一、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竞争压力大

从总体分析,农民收入较低,在收入上仅靠土地和种养获得,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很少且收入大多用于基本生活消费,部分农民家庭年收入仅有2 000到6 000元。农民的收入还需要支出孩子学费及老人赡养费。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产条件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下,竞争力弱。

(二)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落后

调查的农民中只有21%是大专或本科学历,且有25%的农民是小学以下学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较为保守,且在传统小农意识作用下,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缺乏创业精神。同时,农民所受的教育少,对科技了解不够,缺乏运用科技的能力,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及新农村建设。

(三)生活生产方式仍以农业为主

调查的农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生活生产方式是农业,只有18%的农民生活生产方式以旅游业为主。虽然旅游业成为时下最热的娱乐消遣活动,但在安新县这样的5A级景区,旅游业没有得到开发。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快对乡村的旅游业开发,丰富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四)休闲娱乐方式单一

经调查发现,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单一,大多只是看电视、打牌,没有养成看书、看报、运动的休闲习惯。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是原生态状态,且他们的娱乐意识浅薄。因此,政府要不断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和提升农民的文化需求观念,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五)农民对村里的文化活动热情不高

经调查发现,农村的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有25%的农村没有开展农村活动,农民对农村的文化活动不够热情,认为活动的开展和自己无关。同时,政府对文化活动的宣传不够,导致很多农民不了解活动开展的意义。

(六)农村建设缺乏和当地旅游资源的结合

安新县作为5A级景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调动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实现当地资源的充分开发,还能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将农村建设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加强管理、服务、督促,并不断为其建设创造条件。

二、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一)利于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采取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自给自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就会给其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影响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给乡村带来游客,不断刺激外来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农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乡村的生产发展。另外,开发乡村旅游能把民族风情、乡村文化艺术、乡村生活及农业生产等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旅游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为乡村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二)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多种形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发展农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融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让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上的本质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

开发乡村旅游业能吸纳乡村的多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通过加工和销售农产品、提供饮食和住宿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生活水平。以安新县为例,安新县作为旅游县,临近保定、石家庄,发展好白洋淀地区的旅游业,可以提升农民就业率,并从总体上提高安新县就业率。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业具有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利于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业能改善乡村的卫生环境,为乡村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推动乡村卫生条件的改善,加快环境的治理步伐,实现对乡村的整体建设。另外,乡村旅游业要求每个村都具有特色面貌,打破目前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局面。可见,发展乡村旅游业,能促进乡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五)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改善当地传统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方面,在乡村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当地的一些民俗和习俗会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同时,旅游业使不同地区的文化得到交流和融合,加快农村封建陋习的转变,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能促进当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的环境,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还能加快农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4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篇5

关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镇调研组)

按照市委安排部署,3月下旬4月下旬,我们#镇调研组的11个调研小组,分头深入到#镇51个行政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过程中,各调研组都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精心准备,在前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深入农户征求意见,与群众深入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每个村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具备的优势,并积极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镇基本情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镇位于章丘市北部,总面积77.49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6.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5万人(男劳动力1.8万人,女劳动力1.7人)。在农村总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1.6万人;第二三产业的1.1万人;外出务工的0.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0.3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大力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2005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工商税收1004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18万元,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8元。

经认真调研发现,#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全镇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一号工程”,必须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从调研的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后,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镇村干部群众都非常支持和拥护,都认为这是市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普遍充满信心,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农村建设在镇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组织实施了黄淮海平原开发、二期世行项目、南部荒山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开发了节水粮田4万亩,治理涝洼地5000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形成了柴家韭菜、张官蕃茄、溪柳茴香等七大蔬菜生产基地。同时,镇村还投资建设了柴家绿祥无公害韭菜、刁东惠祥出口菜等五大示范园区和圣泉、山东春雨、章丘澳利、桦林木业、张官蔬菜、柴家韭菜等批发市场,极大的改善了全镇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3、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兴镇”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先后扶持发展起了化工、机械制造、家具、篷布、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组建了圣泉、银鹰、泺华三大企业集团。实施了圣泉热电联产、万吨糠醛扩产、汇丰覆膜砂铸造等7大扩产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壮大了全镇的工业经济规模,提高了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使新农村建设资金得到了有效保障。

4、镇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近年来,镇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镇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了城区6横5纵11条道路的硬化、拓宽工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投资230万元,完成了13条村级道路的铺油工程,改变了群众的行路难。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街心公园等5处园区和清平园商场、蔬菜批发市场交易楼、沙发家具批发市场、顶帐物资交易市场,在镇驻地形成了“五场、三街”的市场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和汇总各组情况,我们感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镇51个村虽然具备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致富信息渠道缺乏,农民存在增收无门的问题。近年来,为增强群众获得致富信息的能力,市委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各村建设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这种形式,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但经调研后认为:当前,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还没有充分利用,为农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现在大多数群众还是通过电视、电台等渠道获取信息,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制约了新科技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力。

2、农民工培训和劳动力转化问题还比较突出。经调查,现在#镇3.5万名劳动力中,尚有3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就业,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浪费,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如章丘市化工工业园位于刁镇旧北村,虽然有10多家企业在旧北村落户,企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目前该村依然有50多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相对较差。二是镇村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失地农民)输出的职能还相对薄弱,直接造成了企业需求与当地高素质人才供应之间的脱节。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当地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企业却无人可用。既不利于农民增收,也影响了当地乃至全市的投资环境,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3、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大多数村过去兴办村级企业,遗留了大量集体债务。据调查,目前,在#镇的51个村中,有集体债务的村占到总数的80%以上,各村集体债务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全镇村级总债务达到了1970多万元,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但村级经济收入却相对较少,05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占到全镇所有村的70%以上,债务消化能力极差,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镇旧东村,2005年村集体总收入不足6万元,但村集体累计负债却达到了78万元,仅利息一项,每年村集体就需要支付9万多元,集体经济入不敷出,村级运转难以保证,并且很多债务是欠本村群众的,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威信,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4、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制约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经调研发现,由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目前部分村基础设施条件还相对较差,少数村还存在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很多村还存在供电线路老化、线损严重、变压器负荷过小等问题,群众用电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很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5、农民业余文化活动生活内容还不够丰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村庄的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文化活动室只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室,农民活动没有场所,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无人组织,文化生活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群众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

6、新农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同时能开辟大量新耕地,大大降低公共设施的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村在村庄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全镇51个村中,除1个示范村、7个建设村的村庄规划情况较好外,其余43个村都还缺乏一个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近远期村庄规划,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7、镇村干部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提高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近年来,#镇狠抓了镇为民服务中心和各村为民服务室建设,在全镇健全完善了镇村为民服务网络,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为民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镇村干部特别是少数村干部,由于受自身文化和科技素质所限,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8、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座谈发现,部分群众对新农村有关政策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部分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想当然的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应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和群众不应负担新农村建设资金。认识上的偏差,使部分村干部和群众产生了“等、靠、要”思想,给新农村建设资金造成了很大被动,应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政策宣传力度,澄清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上的模糊认识。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顺利开展,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提几点建议:

1、建议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并确定了10个示范村、100个建设村进行重点扶持,切实减轻了镇村的资金投入压力,极大的调动了基层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但很多未被列入第一批扶持范围的村,虽然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如果没有市镇两级的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难度仍然很大。为此,建议市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扩扶持范围,或尽快明确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村),将全市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是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现实问题。为此,镇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以群众的呼声作为行动的第一信号,不断强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多为群众办一些道路硬化、生产路维修、吃水管路改造、变压器增容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调动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刁镇应继续以“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城建兴镇”四大战略为依托,发挥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探索镇村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力,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4、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与三职专等学校密切联系,组织大规模农民技术培训活动,发挥政府门路广、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与外地用工企业和当地引办企业联系,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进行劳务输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5、拓宽投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深入座谈,我们认识到: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一是继续加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扶持范围;二是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增强镇村两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能力;三是积极发动农村群众特别是个体工商大户进行捐款,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四是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采取“群众建设、镇村补贴”等措施,鼓励群众自筹资金,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篇6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 模式选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在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各地就必须积极有效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农业产业化为催化剂,汇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兴起了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这种模式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以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为前提,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使农业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科学化和集约化的道路;以农业产业为途径,在农业发展的组织体系上推广“公司十农户”和订单农业,实行种养一条龙,贸工一体化,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建成一系列高产、高效的农业。

二、现代工业主导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推广和发展该模式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些村庄片面强调工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教训是深刻的;第三,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既要生产发展,也要乡风文明、民主和谐。

三、旅游开发型新农村

这类农村地处风景旅游所在地,或农村本身即是风景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打“旅游牌”吸引了四方来客,新农村建设依托旅游开发而建设。据有关家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就会;旅游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当地GDP相应增加4个单位。旅游产业带动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大力保护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品牌;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旅游相配套的交通、住宿等设施;三是逐步改变村民的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依托本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四、商贸市场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商业经济为主导经济。这样的农村多是当地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商品、物资交换地。多数分布在二、三个县交界处,前身就是传统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而今发展成为在中型的工农业商品集散地――市场。新农村市场的发育、发展过程,多与市场建设密不可分,在那儿建一处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个农村。市场是商品、劳务、信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集聚之地,要素通过市场流通,人口因为市场而聚集,经济依托市场而繁荣,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实质是市场发育的过程。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五、农庄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以是指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我们要形成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积极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继承农村和睦亲近的邻里关系和优良纯朴的传统文化,保留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和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有机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都市人群的到来,也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特魅力。

六、劳务经济带动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境内的有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本地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地区,无疑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初始规模的形成;政府要加强引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七、对口帮扶型新农村

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适应于贫困地区的村庄。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相关单位,选派干部分期分批到扶贫点,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由对口扶贫单位,根据扶贫村庄的实际,落实扶贫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促农增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贫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行政区划等因素条件各异。各地就必须积极有效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既需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和社会广泛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进者,是真正的“一线指挥员”,让他们正确认识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实践,我认为,当前乡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走出三大误区,强化四种意识。具体工作中,则要切实把握五条原则,突出六项重点。

——走出三大误区

一是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就是拆旧房、盖新房、修别墅、建高楼,搞新村。二是思想上存在消极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建设新农村必须有票子,没有钱就建不成。三是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在具体工作上,急功近利,求急图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点上突破轻整体推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脱离实际,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必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

——强化四种意识

乡村干部走出在思想和工作上的三大误区后,还应该强化四种意识。首先是强化全面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的“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其次是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当前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很多,全靠上级支持和国家投入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再者是强化长期作战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必须克服求急图快的倾向,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最后是强化真抓实干意识。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又要看到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的重要性。要按照总体规划,从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事情入手,从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从短时间就可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收益面最大的事情入手,具体抓、抓具体,做到天天有事做,月月有项目,季季有重点,年年有突破。

——把握五条原则

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由于村与村存在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产业技术、交通条件、风俗习惯等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在村镇建设上,要结合实际,做到依山就势,借山用水,顺乎自然,张扬个性,留住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引导农民培育新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

二是规划先行。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规划需要具备“四性”:一是全面性。规划要全面系统,既包括产业发展又包括村庄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包括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二是特色性。特别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间农庄、农村社区;三是前瞻性。要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战略高度,根据村庄布局、经济条件认真测算投入成本,有效避免先建后拆和重复浪费;四是计划性。既要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又要有一年的计划,明确长期干什么,近期干什么。

三是急事先办。新农村建设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齐头并进,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抓起,做到群众盼什么就先解决什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存在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的,就要先在学校建设、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卫生所建设上下功夫;存在生活用煤难问题的,就要先在开发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上下功夫;存在脏乱差问题的,就需要先在村庄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

四是量力而行。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贫困村,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树立样板,做出示范。对于条件差的村,发展不起大产业,可以适当发展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小项目、小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搞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实力搞村镇建设,可以讲卫生、搞绿化,让旧村庄有个新气象;没有能力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搞一些投资小、受欢迎的小型设施,适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尊重民意。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要把农民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村各项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内容要反映农民要求,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来评判,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突出六个重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这要结合每个地方的实际来说,但总体上要突出六项重点。首先是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于地下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资源优势做文章,依托优势创造新的优势。一是要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稳妥地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煤炭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开采方 式,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能力;二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培植非煤产业。依托煤炭资源开发积累的资金,积极发展地面优势产业,实现地下向地上转移,奠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土地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桑蚕、山萸、药材、红薯等种植业,发展猪、鸡、羊、牛等养殖业。对于荒坡荒地多的山区乡村,要大面积发展核桃、花椒、红枣等干果经济林,积极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的偏僻乡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

其次是抓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农民群众人人都可感受到的工作。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环境整治入手破题。对于经济发达的村,要搞好“八通六有七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班车、通信息、通互联网;有幼儿园、有敬老院(或以乡镇办)、有卫生所、有文化大院、有健身活动场、有洗浴美发室;达到住房舒适化、饮水安全化、污水管道化、能源新型化、街道明亮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对于中等村,要重点搞好“四化四改两建”: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灶、改圈、改厕;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生态园林化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村,可以从“两改两化”,也就是改圈、改厕、绿化、净化做起,做到房前屋后栽树,清除煤堆、灰堆、土堆,保持村庄整洁、卫生。

第三是抓农民教育。要以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等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

“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以“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为主题的群众性评比活动;要利用“五一”、“七一”、“九九”、“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第四是抓实事好事。要继续抓好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改善偏远乡村办学条件,让每一名农村孩子都能有学可上、上得好学;要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建好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医院,做到打针输液不出村、小病小痛不出乡(镇)、大病治疗不出县,让农民得了病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要做好村村通公路的管理,同时要进一步抓好自然庄与自然庄之间的庄庄通,甚至户户通工程,方便农民出行;要继续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让农民均能用上水质安全、水源稳定的饮用水;要认真抓好农村保障工作,搞好农村低保、医保、社保等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篇8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也十分广泛,主要有各类产业发展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基本建设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软技术”。高校要整合力量,集成学科优势,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创新机制,政策激励。要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出发,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推广教授岗位制度,引导和激励一批优秀教师深入基层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大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深入农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新观念。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当注重科技引领,地校合作。要突出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农民科技培训等方式,培育农村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要以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校地共赢。

篇9

关键词:新农村 中部农耕区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China is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f great historical mis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farming district in the central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meaning begin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entral farming areas and difficulties,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agricultural area in central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中部的农耕区占地面积达大,人口比例高,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使得中部农耕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凹陷带。推进中部农耕区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中部地区能否真正崛起,国家“十一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步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实现。所以,如何在中部农耕区卓有成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在中部农耕区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中部农耕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尤其是一些长期困扰中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是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2005年,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9%,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二是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稳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中部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六省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3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推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中部庞大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本身就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生产了全国1/3的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中部地区的小麦产量、稻谷产量都约占全国的4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1%,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1%,肉类产量占全国的28%。中部农业的发展对全国农产品供给状况及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阶段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在区域发展差距逐年拉大。中部地区不仅“三农”问题突出,而且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就业和生态环境压力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拉动农村需求,推动中部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工业,逐步实现农区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可以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且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总之,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将有效地促进中部崛起,使中部地区成为我国区域板块中新的增长极,进而形成我国新阶段

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中部传统农耕区的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部地区六省为我国提供了约1/3的粮食、29%的棉花、41%的油料和28%的肉类。目前,中部地区人口3.65亿,占全国的28.1%,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43%。专家指出,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都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及其他衍生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中部省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产品的增产,促进农民的增智和增收,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部地区目前情况看,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职业技能,客观上制约了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土地严重短缺,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退耕等的需求将使紧缺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情况更加恶化。中部属于传统的农耕区,人口密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这与紧缺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巨大的矛盾,而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中,又存在着各种浪费和毁坏现象。例如城市的容积率过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滥占滥用耕地等。

中部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靠天吃饭,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农户受条件所限,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水平极低,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方式使得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信息、资金、技术、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说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土地的束缚和收入的有限使得农民增收乏力,农业投入和发展缺乏动力。

中部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幼老弱,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对他们来说有点太高了,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恰恰就是现在农村最缺乏的青壮年劳动力。

农村集体经济乏力,造成农村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像很多村庄还是土路、没有路灯,加大了农村与外界的相对距离。

三、中部农耕区增收困难的原因

中部农耕区要建设新农村,仅仅依赖外来的支持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本区域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虽然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中部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很少,许多地区地块小,农民收入低,不适合大型机械作业,农业投入的困难和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仍是许多农村的现状。和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其次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

第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第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四、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关系着中部地区崛起的成败,关系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鉴于中部农耕区的现状和实际困难,我认为,在中部地区建设新农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效农业;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得出去,干得起来,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中保驾护航。使得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相应的机构和部门进行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加大农民生活、医疗、养老等的保障。

第三,培植发展现代农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第四,坚持城市反哺乡村,依托城市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保障。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打破现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形成农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良性发展循环。农村为城市化提供富余劳动力和地域,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化以自己的教育优势、资金技术优势反哺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兴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以资金技术和体制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第五,通过各种途径培育新农民。中部农耕区由于耕作历史悠久,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因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开拓农民的眼界,刺激他们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要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标准,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要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杨立功:又好又快地建设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 2008,(01):133-134.

[2]甘霖: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J].前沿, 2008,(01):187-189.

[3]陈全国:在中部崛起的大局中推进新农村建设?[F].求是,2006,(15).

[4]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 2006,(01).

[5]申端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02).

[6]黄奏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辩证思考[J].政策,2006,(05).

篇10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度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民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力的尊重。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后,全国各地都加紧步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代大学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未来促进国家发展的主流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承担国家、社会、民族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后,许多的大学生都投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中去,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的奋斗,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此次的调查是以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作为调查范围,并根据本地区的农村的实际情况作了一番调查,从中了解本地区的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影响因素。

以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作了此次的调查,其中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城市户口的大学生为7:3,男女比例为6:4,不同的学历中,本科生:大专生为3:2,不同的学科类别比例为农科:理工科:文科:其他为1:4:3:2。

综合这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大致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了解。包括对基本政策,建设新农村的重点,新农村“新”的地方等。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三农”的看法。包括对当前农村存在着各方面的因素;对农民的态度,对农业发展的看法等。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包括参与的途经,参与的准备工作,影响参与的因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何影响等。

以下是此次调查所得出的内容: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喜忧参半。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不了解。

在调查中,52%的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持不了解的态度。近年来,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而作为处于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都有所了解。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农村的建设还只是保留在以前农村的印象中,说明了国家、高校、大学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沟通问题,相互之间了解得比较少。

(二)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调查大学生都表示会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希望又以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加强农业的多元化,使农业逐渐走向多元化

3.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的环境

4.增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5.增加农村的娱乐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场所

二、对当前农村的看法

在调查对当前农村的看法,主要是集中在对“三农”问题上。

(一)农村建筑规划乱,居住环境较差

本地区的农村住宅基本上是随处而建,布局凌乱,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同时农户基本上缺乏环境意识,对于生活垃圾、肥料等随意堆放,卫生较差,脏乱等问题较突出。

(二)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加快,本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度也相对加大了,但从农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的,这就相应地导致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有较大的阻碍。

(三)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认为当前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四)农业粗放生产,处于原始的加工阶段

当前,本地区的农户生产中,大部分农户还是更多地在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且肓目的去生产,农产品加工多以零散的种养户为主,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集体,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三、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调查大学生中在90%都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去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大学生作为时代先锋,本身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对新事物,新的科技文化接收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一个平台,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而参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发挥自已优势的平台,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一份力,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做好基础工作,从不同途径参与

对于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首先思想上要自觉树立为“三农”服务,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行动上,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积极到农村宣传有关政策,开展调研活动,为新农村开展服务。

(三)相关的配套工作要做好

在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周围环境,政策等。首先,要一个思想层次上的改变,要对新农村的建设持肯定的态度;其次,省市县等相关政策要全面,保障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权益;再次,基层政府及高校要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个宏伟目标。而基层政府是各级政府处于最能与农民群众相接触的行政机构。高校是对大学生参与某项活动作出指引及安排的,对大学参与没某项的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此次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又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积极态度的但还是存在着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但又从以下的对策中得以解决。

(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及认识,国家政府、高校要经常性对这些农村建设加以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开展讲座等形式来讲解“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名词,大学生要经常地关住国家的各项重要政策,及时了解和积累,成为真正的时代先锋。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规划为龙头。农村规划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了村庄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等,要作出一个科学的规划方案,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便利。

其次,加强对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领,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法制的建设,供他们能够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再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向多元化,扩大农民的就业和收益空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军,不要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投在土地上,这就要求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地合理地向城镇进军。对于农业产品要以城镇为中心,改进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的问题,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村服务。

三、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积极认真负责。作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之一。大学生也要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做到为新农村服务,包括思想,行为等。高校作为一个中介,也要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为大学生参与新农村的服务提供各种保障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