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死亡教育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报刊;高中语文校本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41-03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由于其内容的更新不及时而滞后于社会生活,这对于当代每天都通过网络报刊接触大量新鲜活泼资讯文本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缺乏阅读的兴趣刺激,也无法满足在社会飞速的发展变化下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这就像一个人面对一桌富有营养的饭菜由于菜式缺乏变化而导致没有食欲,那么这桌饭菜对这个人来说就只是一种摆设,如果硬要逼着吃,其效果必定要大打折扣,以后甚至会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传统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者仅仅把课本看做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 [1]网络报刊阅读已成为高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他们喜欢和追求有即时“现场”感的内容,并且往往“乐在其中”。但是,由于高中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他们对网络报刊中海量的资讯文本感性认知有余,理性思考不足,而且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缺位,这对高中学生来讲,只能说是“我在现场”,但纯粹是在“围观”,这种纯粹的“围观”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正面作用,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如果学校、教师还继续对此无所作为,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师的一种失职。
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问题,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网络报刊的资源有很多本身就是很好的语文学习资源,它已成为学生很真切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在那里有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因此,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研发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必要。
语文教材“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 。[2]把网络报刊里的资源作为语文校本教材纳入到语文的常规教学中来,发挥语文教师的聪明智慧,让高中学生有所突破,不仅乐于“在现场围观”,而且乐于“在现场有所作为”,从而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探索意识和思维品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生活享受,进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拟在教材的编制、教材的教法和教学的评价上对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研发作一些尝试性的思考和实践。
一、校本教材的编制
网络报刊的资讯有极大的开放性、时效性、海量性,有广阔的开发和选择空间。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校本教材的编制在注重时效性的基础上,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切实了解学生需求兴趣,多关注他们的意见,从而让教材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方面的建议”。 [3]着眼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他们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和对语文学习的不同期待。在教材材料的选择上学生的意见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就是说材料的选择学生应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主动同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取得联系,征询他们对教材编制的要求和建议,让他们也全程参与到整个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来,最终使校本教材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建构上做到尽量完善和高效。
首先是筛选。网络报刊的资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语文教师在筛选这些庞大的资源时一定要以敏锐的专业眼光,以前瞻的视角、开放的心态来指导学生披沙拣金地精选出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素材;筛选时要有明晰的整体规划,兼顾各种文体、题材,“营养”要均衡,不追求和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步调一致,但是要有或远或近的呼应,使筛选出来的资料内容对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起到或铺垫或补充或拓展或深化等作用。
其次是整合。以热点事件、焦点人物为中心,整合与之相关的各种材料内容,或组建专题或形成话题或搭建论坛,等等。比如,刘翔在2011年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对拉拽他的古巴选手罗伯斯展现得大度淡定,针对这件事情,可以组建一个“跨越心灵栅栏,升华人生境界”的专题,整合“百度百科”2011年 8月30日的文本《获得银牌》和《刘翔连说二十遍“没关系”》、“新浪体育”2011年8月30日的文本《罗伯斯赛后连声向刘翔道歉 我撞了他我对不起他》、《中国青年报》8月31日的文本《刘翔:输了金牌,赢得大气》;再如2011年10月15日乔布斯病逝这件事情,可以在2011年10月16日随后的几天内整合《经济学人》2011年10月6日的网络版文本《乔布斯丰富经历塑造风范成就》、《人民日报》2011年10月7日第3版的文本《美国痛惜失去创新天才》和文本《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并引导学生阅读《南方日报》连载的《爱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方法》,最终搭建一个如何实现自我的“我创新,我快乐,我成就”专题论坛。
篇2
【关键词】生命教育;朴素理论;哲学方法
一、不可回避的生死提问
成长案例:
(一)两岁三个月大的侄子与其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此时只见侄子一个仰面倒了下去,闭上眼睛。我问侄儿:“你怎么了?”侄儿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说罢,一个挺身又站了起来,展开了另一次枪战。就这样不断地发出“啪、啪”声,随后倒下去,“我阵亡了”,站起来,这场亲子枪战游戏可说是笑声不断!①
(二)三岁的女儿又在翻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片了,她突然问妈妈:“这上面怎么没有我?”妈妈随口答道:“以前就告诉过你了,那时候还没有你呢!”女儿却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不对不对,妈妈,有我的,我很小很小,藏在衣服里面,你没看见!”②
(三)那天,四岁的丁丁在花园里看见一只死去的麻雀。他问妈妈:“麻雀在干什么?”从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随后的问题就连珠炮似的开始了:“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此时丁丁对有关“死亡”的问题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里去吧!我想看看那只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③
(四)阳台上,六岁的珠珠正独自玩着。忽然,珠珠回头问妈妈:“人家都有会说故事的奶奶,我怎么没有呢?”妈妈耐心地回答她:“奶奶已经去世了,所以不能讲故事给你听。”不料,妈妈的答案却引来了一大堆的为什么:“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成什么样”“爸爸会不会死”“死后到哪里去了”“我会不会死”等等,这些问题,令珠珠妈妈不知从何答起。看着小女儿一脸不安的样子,母亲真是有点惶恐。④
上面四个案例是孩子生活中的真实生活片断,笔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想呈现出幼童经验中有关生和死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案例中的两岁男孩在想象游戏中感受着阵亡战士的英勇豪情,身体在夸张地表现死和生的外部状态。因为游戏是反复进行的,所以,“死者”是反复复生的。
第二个案例中的三岁小女孩表达了她对自己生命的认识:我的生命一直都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不可能在某个时候“没有”我。
第三个案例中的丁丁对麻雀的死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刨根问底,似乎想问出“死亡”的真面目来,求知的乐趣盖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第四个案例中六岁的珠珠已经体会到死亡意味着永久离别,而且已经关注到死亡的普遍性和不可逆转性。
对“生和死”问题的回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大盲点:对于“生”,人们常常“谈性色变”,所以,面对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大人们通常含糊其辞;而面对孩子“人死了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大人们更是惶恐不安。
其实,“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两个人生的根本问题,孩子在生命之初就像哲学家一样体验到了。他无时无刻不在体验自己的变化与成长。他体验到觅食的艰难,体验到由疾病带来的痛苦,体验到与照料人分离的焦虑。孩子在体验求生和寻乐的同时也在体验由分离和痛楚带来的恐惧。在观察周遭世界时,他可能耳闻目睹过宠物或亲人的死亡,在听童话故事时也会接触到有关生老病死的内容。孩子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的一切,都在丰富着他对生命的认识。
既然这样,成人世界因为文化因素造成的对“生死”问题的回避,可能就与孩子自然成长的心理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尤其当他们已经提出了生死问题,已经在对生死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作为教育者就更不应该因为成人世界的文化因素而回避这些问题。
二、儿童对生与死的朴素认识
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生死困惑有过一些研究。有发展心理学家曾从朴素生物理论的角度探究儿童对个体生命来源和死亡概念的认识。[1]比如对“我从哪里来”这个和性教育相关的敏感问题,安妮西班斯坦博士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思考具有阶段性特征:
(1)三至四岁的孩子多半无法理解“我是从何而来的”这类问题。至于生殖器,孩子的认识是,它客观存在,不过可能在别的地方。
(2)四至七岁的孩子开始理解“我是从何而来的”这类问题,他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组合”而来的,或者像商店里的货物一般,是被制造出来的。
(3)八岁左右的孩子能够逐步理解,父亲也是创造生命的角色之一,对男女交媾有些模糊认识,但他们无法把过程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
(4)八至十岁的孩子在被问及“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时,他们能够相对完整地叙述怀孕的原因,但是仍然讲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5)十一至十二岁的儿童能理解“胚胎是由和卵子相遇结合后形成的”这类理论知识。
(6)青春期孩子通常能较正确地描述生命产生的过程。[2]
对于儿童死亡概念形成的问题,有很多研究。1948年Maria Nagy曾以378位三至十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对死亡的看法。研究表明,九岁以上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已达到成熟阶段,他们能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根据研究,Nagy把儿童的死亡概念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1)三至五岁的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的现象。他们把死亡看成是死者去旅行或睡着了,他们相信死者会回来的,他们认为死者会像活着一样进行各种活动:吃东西、想事情。
(2)五至九岁的儿童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且是永久的现象,但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不会将自己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们以为死亡只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以为只要跑快点不被抓到就不会死亡。他们经常将死亡拟人化,认为死亡是天使、精灵或恶魔把人抓走了。
(3)九至十岁的儿童了解到每个人都不免一死,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3]
在Nagy之后,还有许多学者也探究了有关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发展,有些研究支持Nagy的说法,也有不少研究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支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具体说来,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发展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零至二岁的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
(2)二至七岁的幼儿认为死亡是真实的,生者和死者会分离,死者是不动的。孩子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例如给出一些想象出来的死亡原因。认为死者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所产生的焦虑既是短暂的又会一再发生。孩子害怕被抛弃,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如“他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才死的”),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存在方式(如:死掉的人变成天使了)。
(3)七至十一岁的儿童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外在原因。儿童对死亡的恐惧增加,认为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但死亡是最终事件。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时候。儿童对死亡的解释是具象或拟人化的。
(4)十一岁以后的青少年把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且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件,死者已没有生理机能,对死亡感到焦虑。[4]
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还表明,儿童对生和死的认识受几方面的影响:
(1)认知发展能力:学者大都认为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随着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儿童对死亡的认识渐趋成熟。
(2)疾病:Bond-Langner指出,罹患重症的儿童对死亡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但是六岁以下的儿童则反映出一种对“分离”的焦虑。
(3)生活经验:儿童如果在生活中有接触死亡的经验,如看到过宠物死亡、亲人死亡,参加过丧礼,等等,他们对死亡的认识会较成熟。
研究儿童对生死认知的发展规律无疑对教育是有帮助意义的,它可以指导我们对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死观教育。但是,生与死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孩子所提出的生死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这种追问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所能回答得了的。
三、正视幼儿的生死观教育
近年来,儿童自杀和暴力等漠视生命的行为越来越多,对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死观教育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生死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生命教育蓬勃兴起。台湾学者吕木林曾这样阐述“生命教育”的终极目的:协助儿童成为一个有“知性”与“人性”的人。所谓“知性的人”就是有知识的人,所谓“人性的人”就是珍视自我、体恤他人、关心社会的人。而其核心,就是要帮助儿童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活出生命的光辉与价值。
生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问题。传统教育对儿童生死观教育的回避压抑了儿童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笔者认为,既然是哲学问题就可用哲学的方法解决。[5]
第一,理清问题。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儿童有关生死提问背后表现出来的对生死现象的好奇、惊讶、焦虑和恐惧,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及时疏解。孩子有关生死的提问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内容,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有时是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可贵的科学探索热情,比如案例(四)中的丁丁;有时是一种对生命的认可和肯定,比如案例(二)中的小女孩;有时是一种对分离的焦虑,比如案例(四)中的珠珠。
第二,直面问题。作为教育者,也许要做科学知识方面的准备以便应对孩子的好奇;也许要做更深入的思考,思考生与死这个人生的重大问题。
第三,交流问题。成人和孩子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因此,在交流中,成人要真诚地告诉孩子自己曾有过的体验,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将自己所谓的的“人生教训”硬灌输给孩子。在交流中,成人需要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现有认识和他的生活经验,从而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简洁通俗的科学介绍可以解惑,相反,不恰当的类比或撒谎(如“死了就是永远睡着了”)有可能会引起孩子新的惶惑(比如害怕睡觉)。成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以诗意的方式参与有关生死的体验,比如一起祭奠心爱的宠物。教育者要传达的是一种贯穿始终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信念,而不是具体的教条。交流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人格影响的过程。[6]
第四,暂时解决问题。生与死、人生的意义、生命的奥秘等问题永远只有阶段性的答案,成人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孩子交流也许并不能直接解决孩子有关生命的困惑,但成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真诚的态度对孩子肯定有积极影响。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是体验与思考并重、生命感动生命的互动性的教育过程”这个道理。[7]
参考文献:
〔1〕朱莉琪,方富熹,等.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2〕库柏勒・罗斯著.天使走过人间:生与死的回忆录.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88
〔3〕张淑美.死亡学与死亡教育.高雄:复文书局,1996
〔4〕李幼穗,孙红梅,韩映虹,等.关于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5〕M.Lipman著.教室里的哲学.张爱琳,张爱维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6〕黄明珠,林倩如,王淑娟,林霞,吴美珠.“幼儿生命教育”行动研究――图画书之应用.与生命有约――幼儿生命教育教学观摩暨研讨会,2001.51~64
〔7〕赵可式著.让人生更加完美――生死教育手册.台湾:健康天地电子报,1998,24
Envisaging Education of Children’s Life-death View
GU Xiurong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50-03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并创办了“阿南达村”来践行其教育理念。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生命教育概念进一步明确。随后,美国开展的死亡教育,澳大利亚的悲伤教育,北欧的孤独教育、善良教育等使生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的一种趋势。在中国,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学校系统开展生命教育,香港于2002年12月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中国内地,生命教育理念首先在中小学推行,2004年11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5月,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大学生生命教育涉及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责任与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苦难,培养健康的生命态度;三是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建立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生命观以及生命教育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笔者于2012―2013年对湖南省衡阳市某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80份,回收率为97.5%,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1.对生命的认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与消逝、生命的安全、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普遍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在“认识你自己”的调查中,85%的大学生“对自己较满意”,13%的人感觉“有缺点,但还不错”,2%的人认为“很不满意,自卑”。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自信心不强。
2.对生命情感的看法。应试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的注意力仅集中在有限的知识领域,忽视了情感世界。在处理矛盾时,部分学生不善于沟通和协商,为达目的很少考虑后果。在回答“当恋人抛弃你移情别恋时,你会……”时,36.3%的学生认为“倍受打击,难以接受”,15.6%的学生认为“伺机报复,让对方不好过”,10.5%的学生认为“感情无法勉强,祝福对方”。这说明一些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心理承受能力差。
3.对生命责任的认识。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社会责任感差,容易推卸或逃避责任。在回答“做出重大决定前,你会……”时,95.6%的学生认为“应对自己负责”,67.8%的学生认为“应对父母和社会负责”,1.5%的学生认为“不会考虑太多”。这说明部分学生缺乏生命的责任感。
4.对生命挫折的态度。不少大学生的生活一直以学业为主,生命体验较单一,抗压能力低,遇到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心,有些人甚至会自杀或危害他人生命,不考虑死亡对家长、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后果。当问及“遇到升学或找工作失利等挫折”时,89%的学生回答“继续努力,从头再来”,10.3%的学生回答“抑郁较长时间,尽量转移注意力”,1.7%的学生回答“难以释怀,无脸见人”。这说明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低。
5.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热衷于追求物质财富,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大都建立在学业、财富、地位等功利目标的实现上,迷失了生命的方向。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社会、对生活、甚至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困惑。在生命价值的调查中,75.9%的学生追求“财富、地位”,19.2%的学生选择“感情、名誉”,8.2%的学生选择“奉献,体现个人价值”,3.6%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这说明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缺乏理性思考。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仅局限或停留于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很多时候是充当“消防队”的角色,治标不治本,离真正解决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还有较大距离。而生命教育则是从本质上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直面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产生、发展、消亡等特征,体会生命是人类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其中,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回避死亡,致使大学生这方面的认识缺失。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只有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才会更加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生活。
(二)珍惜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是其他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基础。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进行生存能力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有效保护自己,防止可能的伤害。此外,还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篇4
关键词:大学;课程设计;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不同的人对生命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但生命只有一次,根据学科各领域专家的总结概括,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有其独特的需要);有限性(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生命的存活都有一定的时限,到一定的时候,每个生命都会死亡);完整性(人的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任何一种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的);生成性(生命永远处于不断的更新中,具有未完成性)。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人,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生命教育是立足于爱的基础上,从生命视野的角度对教育进行重新解读,倡导一种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理念。因此,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成长。生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提出的.
因此从生命的特性出发可以对生命教育作如下界定:生命教育就是以全人发展为中心理念,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使学生养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并体悟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
二、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据
2.1解决大学生轻生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是导致我国校园自残以及各种伤害学生生命现象的重要原因。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2.2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我们将其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来使行动指向目标,所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反之,外在动机的学生更在意的是行动的结果,其行为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动机稳定性差.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充分的了解,明白生命不只是吃喝玩乐,而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时产生的学习动机很强,也不容易被外界鱼龙混杂的思想所腐蚀
三、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弊端
为了研究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以湖南某大学(后称为N大学)为例,从N大学10级外国语学院上学期课表,我们会发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分科课程多,综合课程少.在一定程度上,分科课程可深化学生对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分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也更系统。综合课程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知识领域,还比较贴近社会现实,通过把各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构成新的学科,如环境教育课,人口教育课等。这些课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理、历史等各门学科,这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无法拥有的优势.N大学只设置了一门综合课(军事教育学),其他的课程都是单一的学科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大跨度的思维迁移和创造。
(2)对生命教育不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在课表中,有生命知识安全教育这门课,但是它出现在选修课中,这给了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这门课的余地,无意识地向学生暗示生命知识的教育对自身不是很重要,学校也不重视.因此他们就会有意识地不去选择这门课,更何况它和证券投资是在同一时间上课,在繁荣的市场经济下,“证券投资”多热门多有含金量的词,出现生命知识安全课冷场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就有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英语精读,商务英语,英语泛读,语言学等等,占据了大部分的课表,学生确实从这些课上掌握了很好的专业知识,这些确实可以帮他们考过英语6级,8级,但不是通过了这些考试就万事大吉了,人最后还是要走向社会的,实践课程的缺失让学生无法进一步了解社会,真正步入社会时就会出现不良反应.
以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归结起来就是学校不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表现,我们是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虽然现在我们大力倡导课程改革,一切从学生出发,但过去教育存在的不足或多或少地仍反应在现在的课程结构中。我国现在的教育状况和百万学子的希望都迫切需要生命教育,需要它来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四、生命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渗透
按照生命教育的总体课程理念的指导,现行课程可以围绕以下几个层次的纬度来选取素材。
4.1生命知识
主要包括生命本身、生命安全以及生命成长的相关知识。生命知识是涉及到生命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关生命知识的教育不再是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情感的培养,而是涉及到具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例如自我防卫、环境、心理咨询等。
4.2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和环境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我国很多大学是忽视了美学教育的,部分大学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由于对美育的理解不够,也只是简单地设置些美术课程,以为教学生画几幅画就是进行了美育。其实美育的范围很广,高校教师应多花些时间研究美育课程,并从学生的生活中一点一滴落实学生的美感教育。
4.3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在死亡教育研究上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并在课程和教材研制开发、师资培训及实施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它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思考死亡,并勇敢地承当死亡,从而更好地珍惜生活。一个认识,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更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陈小鸿:《论人的全面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篇5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回归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06
Concerns and Return of Education to Life
――On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TANG Zhanying[1], LIU Xing[2]
([1]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2;
[2]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2)
Abstract Chang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too much emphasis on teaching the integrity and employment-oriented, while ignoring the man as man this is really education, ignoring the educational attention due to life, resulting in education and life severely alienated. The presence of people, human lif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education on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is to guide people to respect life, perfect life, search for life meaning and value. Therefore, the content of modern education should achieve the return that is concern for life, improve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return;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content
泰戈尔说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提升生命质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当前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实际,生命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 关注生命,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
大学生对生命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理解、对自我身体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以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具体内容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人的生命与生理构成的教育。包括生命起源、生命特征、生理发展等方面。第二个层次:生理卫生与健康方面的教育。包括包括生理健康的知识和保持身体健康的各种技能。如对大一新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了解避孕的方法,减少生理发展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进行预防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的成瘾性、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危害性,了解如何拒绝、远离,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了解人类自身的生理构造及其发展特征,掌握保持生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深刻认识到人自身生命的基础性,生命对每一个人的唯一性的、不可替代的,生命一旦失去,不可再来。
2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
课题组①调查中,当问到如何看待生死时,33%的人认为“死是自然规律,能坦然面对”,37.9%的学生认为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活着多做点有价值的事”,但也有8.7%的人“很忌讳谈死亡”,6.3%的学生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是一种解脱”。
当谈到是否有过自杀念头时,大多数学生还是乐观对待生命的,67.3%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有25%的学生认为“偶尔有”,5.8%的回答“有个多次”。对于大学生自杀的看法,43.7%的学生认为是“藐视生命,对生命的不尊重”,“是自身怯弱,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同时有27.1%的人认为“是对父母的不负责”并“坚决反对这种做法”,有9.9%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生活本身就无奈何不公平的”,也有4.2%的学生认为“感到害怕,自己在烦恼的时候也想到死”。
在对“见义勇为导致死亡的事件”的看法调查中,问到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不会游泳的10多名学生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两名落水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事件时。有69.2%的学生认为“要懂得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救助他人”,说明当代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并且有13.5%的人回答“我或许能做得到”,但也有13.8%的人认为这件事值得“佩服、可歌可泣,但我做不到”,1.4%的人认为“这不是我们学生的职责所在”。
因此,生命教育还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懂得敬畏生命、主动维护生命存在的权利,防止对生命任意践踏的现象发生。教育大学生要能够悦纳自我,尊重他人。主要教育内容包括三个层面:(1)生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把对“生死”认识从生理正常现象提升到精神信念的高度,从而能更好地珍惜今天,活在当下。如开展“与哲学面对死亡”等方面的哲学知识教育。(2)珍惜、呵护生命的教育,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从维持自我生命存在方面看,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防灾、防病、防骗、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与紧急处理技能等;从生命间的关系看,还包括对生命敬畏与关爱、必要时对他人生命威胁的救助以及救助的技巧方面的知识。在人类这个生命之河中,每个人都是构成这个生命之河的小溪,小溪有水才能保证大河长流;同时,每条小溪又需要大河的不断补给才能得到拓展。只有保持人类生命之河和个人生命小溪之间的生态互动与良性循环,才能保证个人生命的幸福和人类的美好。
3 欣赏生命,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
内容主要包括:挫折教育、幸福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正确地面对挫折,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内在的精神素养。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次, 让学生学会分享幸福,学会感恩,懂得奉献。幸福是在自我劳动基础上,通过“自我活动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的现实过程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它与金钱、权力没有绝对的对等关系,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败和极端个人主义。“这种幸福感不在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在于责任的承担所带来的精神生命的升华”。第三,教育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阳光的心态。一个人持有什么样心态将决定他看待问题的思想,而思想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所以,生命教育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积极乐观地去拼搏、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幸福人生”。
4 体验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要靠人们个体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追求去创造,从而获得人类生命历程的升华。课题组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的趋向性做调查时,36.4%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的价值判断趋向于“实用化和功利化”,只有10.9%的认为当代大学的价值判断趋向于“崇美尚真”。而谈到对人生的看法时,38.2%的学生认为“人对自己的一生要有全面的规划,要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短暂的生命焕发出光彩”,而41.8%的学生认为“人只要实实在在地过好每一天就可以了,不要想得太多”,20%的学生认为“人生要懂得享受,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再问到,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伤农村人张妙,因其抄车牌号,故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后被法院判处死刑。你如何看待药家鑫事件时,45.7%的学生认为这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18.9%的认为是“家庭教育的缺陷”,17.3%的学生认为“药家鑫事件固然可悲,但社会大环境也得负一定的责任”,但同时也有18.1%的学生认为“这是一起无人性的杀人狂事件”。
而问到,你怎么看待汶川大地震时四川教师范美忠(被媒体称为“范跑跑”)危急时刻不管学生只顾自己逃命的行为的。42.9%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因为他是教师,有社会职责和责任”,而37.5%的认为“情有可原,这是生命的本能”, 19.6%的认为“无可厚非,他有保护自己生命的权利”。
第一个层面,关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教育,又包括两个方面,对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的教育以及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教育。“个体的人首先只有作为一个具体的生命存在才能够谈得上他的价值。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即具有价值,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和关爱,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个人道德的基本义务。”爱惜自己也要爱惜他人,自己与他人是共在的。马克思认为,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群体的动物,“人首先是类存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不可能脱离他人而能像“人”一样地生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为基础的,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生命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理、心理上的教育,或者自杀、伤人的教育,而应该是教育学生探索与升华生命的价值,教育他们超越物质化和功利化的价值追求,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从而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第二个层面,生命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教育。他要求人类超越人类个体的自然生命,超越人人外在的功利,实现人的精神生命的提升,使个体生命从追求个人价值上升到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终极目标。如在我国当下社会价值体系下,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奋斗。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2FD Y031)阶段成果
注释
① 课题调查组,指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课题调查组,下同。调研报告已公开发表。见唐占应.基于“三维角度”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状况的调查[J].西江月,2014(12):65-67.
参考文献
[1] 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2] 康雯.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回归.中国电力教育,2009(150):34.
篇6
一、运用绘本教学谱写幼儿生命教育的前奏
(一)素材的来源
1.选择
首先,绘本主题要符合生命教育的意义。如欣赏自己的《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想长大》;相亲相爱的《逃家小兔》《爱心树》;生存与关怀的《活了一百次的猫》《花婆婆》;精彩过一生的《艾玛画画》《獾的礼物》。
其次,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自然角中有些不易饲养的动物,不留意就死亡了。每当遇到这种失去心爱的宠物时,幼儿都会无比伤心。如何安抚幼儿受伤的心,让他们正确对待生命的逝去呢?《比比和朋友》这套绘本有这样一件事:“泰加的竹节虫比比死去了。泰加向它吹气,看它能否醒来,但它再也活不过来了。妈妈说:‘不要怪自己,它的死,是它已经到了死亡的时间。’泰加的新教师巴特太太说:‘每当我们失去某个深爱的人或宠物,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止住悲伤。你为此感到伤心是很正常的现象。’”运用绘本可以安抚幼儿在生活中产生的感伤,解决对于生命逝去的迷惑。
再次,与幼儿的经验产生共鸣。《蜗牛快递》它讲述了一个孤独的蜗牛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快递员长腿兔,当长腿兔生病无法传达“想见妈妈”意愿时,蜗牛勇敢地离开了自己家踏入了沙漠,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一个快递。当看完这本绘本后幼儿伤心地无法言语。尧尧宝宝哽咽地说:“故事太感人了,小蜗牛太伟大了,有朋友真好。”绘本与幼儿的经验相碰撞,让幼儿的经验得到了理性的提高。
2.研读。绘本选择后,要将其读熟。读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教师教学前的必经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中找寻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点,构思向幼儿呈现的方式。读熟首先就是反复的阅读,将其完整地输入自己脑子中。之后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构思,最终形成问题,建构适合的教学模式。
(二)素材的呈现
1.制作简易教学绘本。根据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一本能进行教学的绘本,方法可以扫描、翻拍及绘画,根据教学需要可修改。关于爱与被爱的绘本《逃家小兔》中,反复出现对比性的比喻,展现爱与被爱,但其中有些语言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将适合幼儿和幼儿比较易懂的内容进行保留,反之进行剔除。
2.选择适合的配乐。一部好的电影成功离不开配乐的支持,那一曲配乐让一本绘本深入人心。配乐的选择首先要分析绘本内容。选择音乐的风格,是欢快的、抒情的还是激情的等等;其次要多找几首同风格音乐;最后进行与绘本的配合,仔细聆听感受选择最合适的。
二、运用绘本教学奏响幼儿生命教育的
(一)开场
1.分享入手。生命教育是从生活中来,那么我们就从生活开始,讲述一个故事或是一个经验开展教育。《小鸟与小女孩》主要内容:一只小鸟看见一个女孩和妈妈在睡午觉,温馨的画面让小鸟也枕到孩子妈妈手臂上睡着了做梦了,梦到了被猎人打死的妈妈,以这样的故事引发关爱动物生命教育活动。当问“你想对可怜的小鸟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时,幼儿激动地讲: “我要抱抱它给它温暖;我要给它造一个温暖的窝,给它送去暖暖的被子;我要为它找一个新妈妈;我要当它的妈妈给它安全……”
2.开门见山。“今天周老师带了一本电子图书,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谁?”这是在进行《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的开场。让幼儿观察的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爷爷牵着孙子高兴地走在小路上,画面很甜蜜。这样直接的导入,让幼儿从画面上感受爷孙俩深厚的亲情,为接下来爱的生命教育埋下伏笔。
(二)展现
1.四平八稳。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生命意义时,要兼顾绘本的本身。不是所有的绘本都要一点点拨开,让幼儿一点点地接受并受用。当幼儿有感触,会从感触中懂得道理。如《鼹鼠的礼物》,一本优美的绘本,一个温暖而感伤的故事,讲了对死亡的看法、过程和如何面对死亡。一个严肃的富于哲理的话题,被童话温暖地包裹,很容易走进始谙世事的孩童的心里。对于这样的绘本就适合与音乐相配合有节奏将绘本完整讲述,让幼儿进入这样的氛围后再开始进行提问。如“这是一只怎样的獾?獾的礼物是什么?獾是怎么样面对死亡的?动物们是怎样面对獾的死亡呢?”这些问题在完整欣赏过绘本,再让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幼儿就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的故事没有悬念,只有让幼儿产生共鸣进行合作的探讨。
2.问答相间。《我是谁我的爱》:“我是个奇怪的动物。……‘大猫咪,你来抓老鼠好吗?’——‘对不起,太太,我不是猫。’‘快看!那儿有一只奇怪的猴子!’——‘哼!我呀,我可不是什么猴子!’……‘你好,我喜欢你的毛。’‘你不想知道我是谁?’‘你是我的爱’。”这样一个风趣的绘本,讲述的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在绘本中反复出现不同猜测,这样就可以结合边看边问边答的方式了解故事的主题,同时了解了自己。如太太认为“我”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有人也会用这样猜测形容你吗?为什么?最终一次次的认错,一次次的迷茫后,大家被兔子的回答而出乎意料,有一种惊喜感,这时的幼儿也充分地认识了自己,懂得自己的优点了。
(三)回顾
最后进行绘本的回顾,这是进入升华的部分,升华可以是有声,也可以是无声胜有声。有声的回顾就是让幼儿同教师一起复述绘本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无声胜有声就是只出示绘本的画面及播放适宜的音乐,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达到情感共鸣与升华。
三、运用绘本教学聆听幼儿生命教育的尾声
“乐曲”就此结束了吗?错!“乐曲”还将延续。聆听最后的尾声进行细细品味。生命教育是从生活中来,通过绘本让幼儿认识和懂得。现在幼儿将把这些认识和懂得回馈给生活。
1.亲子的阅读。幼儿将自己的懂得与家人分享。把生命的意义传达给家人。途径就是通过一同阅读。幼儿提供素材,父母亲一起进行阅读讲述,将一份生命的理念传入每个家庭,让父母同幼儿一同认识生命。
篇7
【关键词】生死观;和谐;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75-02
【Abstract】Life-death view is a fundamental viewpoint on life and death, which reflects the deepest, internal values of a nation, a society, and a country. The hospital is an organization often facing life and death. To build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As for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death, both parties hav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 objective overview of the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on life-death view are analyzed, which reveals to build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s a key to open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us showing directions for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on how to face life and death, and enlightening on how to solve the medical reform puzzle.
【Keywords】life-death view; harmon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生死观是人们关于生命存在和死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1]。对于生死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现象,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具有什么样的生死观对于个人以及民族、社会、国家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医院这个经常要面对生死的机构,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医患双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生死观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人生问题的理论乐于谈“生”,忌讳谈“死”[2]。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死亡问题,例如:如何面对亲人朋友逝世所产生的死亡悲痛问题,如何面对自我之死的问题,如何看待安乐死等,都是一般的有关生死的问题。生死问题是每一个人在其生命之初与终结之时都将面临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对其思考的普遍性。我们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把死亡观与人生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深入探讨,在帮助人们建构健康的人生观的同时,也要使人们拥有合理的死亡观。从而使理论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深刻性。
2 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哲学观告诉我们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首先要了解和认识医患双方生死观的现状。
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3], 医院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种对立与统一。
一方面,医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医学技术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迎接新的生命;医生可以应用医疗技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都体现了医患双方生死观的完美统一。
另一方面,医患双方关于生死观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客观现实性。纵使现有的医学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医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诊疗能力,仍然有些疾病是目前无法治愈的,仍然有些意外是客观上无法预料和防止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希望面对死亡却无法逃避。有些患者在临终终末期希望自己能够安乐死,而家属却因无限眷恋而要求医生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包括会使患者承受巨大痛苦的有创仪器去延长患者仅仅数小时乃至数分钟的生命。面对上述情境,如果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医患之间就容易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医院以及相关领域的和谐发展。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遇到自身或患者的生死问题时,每个人都需要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正确的生死观使人们更好的认识生命和死亡,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一把开启和谐医患关系的钥匙。
3 如何构建正确的生死观:
我们每个人,不论处于什么身份或角色,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面对生命与死亡,我们的生死哲学具有统一性。与此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信仰、成长环境、文化程度、习俗等因素不同,因此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很难雷同。那么医患双方应该如何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呢?
3.1 医生应该构建科学的、人道的生死观。
当代著名的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曾说:“医生应心地善良、心路清晰、心灵平静”,这充满哲学的感悟象征着医生所应该构建的科学又富有人道的生死观。
人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整体,因此要求医生应具备较全面的职业素质,这是医务工作者构建正确的生死观的必要前提和责任。良好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要求医生具备精湛的医术,与此同时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医学素养。
精湛的医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长期以来,由于医学的专业性突出,卫生系统一直非常重视医学人才的持久培养,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医生自身也非常重视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医生希望每个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获得健康,希望每次手术都可以成功,希望每次抢救都可以使患者远离死亡,没有医生愿意看到死亡。
深厚的人文医学素养使医生在面对死亡时,能够正确理解死亡并及时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促进医患关系乃至医疗环境的和谐发展[4]。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即使医生本人也会成为面对死亡的角色,因而适当的角色转换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和理解问题[5]。在直面生死时,医生应该成为充满智慧的健康使者[6],要给予患者足够的人文关怀和适度的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是关心患者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医学教育较少关注医患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围绕着医患之间的沟通现状和沟通技巧在展开[7],一项医患沟通的临床随机试验与分析研究证实了有质量的沟通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8],并指出在医患沟通领域的持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成功的医患沟通能够使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客观的认识死亡、坦然的面对生死。第一步,医生需要了解患者主要的关注点,这些关注点包括对死亡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拒绝接受当前医学上无法治愈自身病痛的残酷现实等问题。医生需要理解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从而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建议、宣教、劝导,从而使患者形成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最终与医生共同作出一致的合理的决策,在医患双方直面生死时,应以此作为目标框架。
适时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死亡观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背景,结合他们的信仰、理念和习俗,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帮助其正确认识生死规律,承认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抗拒性。同时,还要宣传医学知识,帮助其认识医学的局限性,最终引导其树立一个理念,即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医学无能为力的时候,与其在恐惧中折磨自己,被动地承受死亡,不如在医生和家属的帮助下,从容面对死亡,平静且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9]。医学源于对生命的关爱,我们应该认真善待终末期患者,科学、理性的面对死亡,同时我们需要仁爱之心,而不是冷漠和麻木。这样医护人员的尊严才能得到升华[10]。
3.2 患者要构建理性、豁达的生死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新陈代谢规律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不存在不死之人。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只能延长寿命,推迟死亡,但终究不能避免死亡。
承认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乐观地面对人生,保持生命的质量;当医学存在着局限性,当医生尽了最大努力却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时,坦然的接受死亡,保持死亡的尊严。患者家属也应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尊重每一个医生的尊严,而不是盲目的归咎于医生的无能,甚至对医生进行谴责。
综上,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生与死的问题,对于医院这个经常直面生死的机构,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是一把开启和谐医患关系的钥匙,它为医患双方塑造科学、理性、人道、豁达的生死观指明了方向,乐观面对生命,坦然面对死亡,并为破解医改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 罗超,罗源.走向快乐、自由、诗意的人生――中西传统生死观比较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11(6):1-5.
[2] 鲍中义.医学生生死观教育初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219-222.
[3] 彭玮丹,王成济.从分子水平认识生与死的统一[J].医学与哲学.1999(6):48-49.
[4] 郑晓江.生死哲学与人文医学――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一种解释与解决途径[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5):655-658.
[5] Shaker H, Iraji S, Naini AE, Jouibari MA, Nasibehvatankhah, Ghavami Y. Effect of shift work on patient-doctor relationship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J Res Med Sci. 2011,16(11):1495-1499.
[6] Mulder J. Transforming experience into wisdom: healing amidst suffering. J Palliat Care 2000,16:25-29.
[7] Stewart M, Brown JB, Boon H, Galajda J, Meredith L, Sangster M: Evidence on patient-doctor communication. Cancer prevention & Control 1999, 3:25-30.
[8] Teutsch C. Patient-doctor communication. Med Clin North Am. 2003, 87(5): 1115-1145.
篇8
【关键词】生死观教育公安院校 互联网+教育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概述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由此可见,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简单的关注知识学习到关心整个生命成长,“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但要从西方学习经验,更应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财富。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绵延数千年,其中关于生命、死亡方面的论述不知凡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智慧。诸子百家对于生死观的认知各有侧重,造成了中国人往往采取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处世态度和文化性格上的多重性[2]。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表示“未知生焉知死”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些话貌似是对于死亡的讳言,其实彰显的是孔子理智冷静的人生态度,所以他才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坦然与豁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其后的孟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刚烈勇毅的生死观。荀子则将“死”和“礼”充分结合起来,提出:“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3]朱熹认为不能“安于死”而“有愧”于生。新儒家代表梁漱溟则说:“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4]。”
作为先秦显学,墨家的生死观更有一种贴凡人的壮阔与豪迈。“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吕氏春秋・上德》记载钜子孟胜及弟子殉城即是明证。而对于身后之事,墨子强调的“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价值观也充分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对于老庄思想而言,生死观的认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老子将人类的生命放在宇宙中进行考察,把人看作是宇宙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道家的生命价值观中,个体的生命存在就是最高的价值。”[5]然而他也并不否认生死皆是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生鼓盆”的典故则表现出道家对天地万物包括生死的齐一态度。“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死生存亡之一体”,这也正是其无惧生死,乐观豁达的重要原因。
法家生死观则是从“定理有存亡”的角度来理解死亡的本质,并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勾连了现象与本体,从而获得了一种理智到残酷的理念。此外,法家尤其是韩非子特别强调了个人的生死要服从于国家的存亡,为国赴死,为君殉难是每个人的应有之义。
上述种种不过是对诸子当中一些代表性流派的生死观念稍做概括,内容之宏阔,可见一斑。如果能将其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品质教育的范围内,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生命维度,更遑论这同样也是建设我国精神文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以此方式进行教育可谓一举数得。
二、生死观教育之于公安院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据《2011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统计,2011年上海全市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5起,其中自杀事件就有32起[6]。有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死亡率达到十万分之二十,远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呈逐年上升趋势[7]。一时间人们纷纷质疑,当前高校大学生是怎么了?为什么大学生对于生命不管是自身还是他人这么冷漠?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纷纷抬头。对于“生”和“死”的问题,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根本不会深入思考。而像“人死如灯灭”“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自身和社会无疑都是危险的。到底为何而生?如何去生?死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正如别尔嘉耶夫在他的著作《人的命运》中写的:“人生在世之所以会有意义,就是因为有死亡这件事,假如人间没有死,人生的意义就消失了。人的道德经验意义,统贯他整个一生,主要是他处身于一个知道有死的地位。”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认识到生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使其对学生产生影响力。
生死观的教育最初是以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形式出现的。Bensley(1975)将其界定为:“这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该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8]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名为论死,实为论生,旨在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老病死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追求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9] 。
生死观教育对于公安院校来说有着比普通院校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与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相伴生的往往是负面的情绪、疲惫、汗水甚至鲜血,警察面临的常常是社会、人性最丑陋的一面。一方面,很多民警为了工作,昼夜不休息,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执法时防护意识不强,导致在抓捕罪犯或者救援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另一方面,也有极少一部分警察利用手中权力任意妄为,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对生命价值不够尊重的表现。
在培养未来警官的时候就要刻意引导,尽可能避免重蹈覆辙。生死观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这是职业素养培育的要求。比如公安专业里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刑事科学技术》,其中各种鉴定、检测都和生命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射击搏击类课程训练的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保护善良无辜的群众。配枪的意义在于担当与坚守,所谓手执利器,心怀悲悯。而一些诸如自救、救援类的课程更是体现了死亡教育价值的本质。
其次,这是理想信念培养的要求。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品评,不是看他们是否能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诵,而是要看其实际生活中是否真的有底线,有准则,有敬畏。如果他们能哪谛纳畲θ峡缮命的意义,理解死亡的价值,进而反思自己的言行,那么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再次,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时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只有明确了生命的价值后,才能保持源源不竭的动力,并且能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种困难。
三、互联网视域下的实践分析
“互联网+教育”的风潮催生了慕课、微课、私播课等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的共性是在网络世界线上运行,故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各种组合,也形成了共同的理论支撑。尤其从慕课教学对生死观融入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其中生动而不乏深刻的视频,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及课后及时的答疑解惑,学生的思考撰文,这一系列活动使得整个慕课教学过程实现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的无缝链接,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下面以传统文化生死观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随机将学生分成8~10个小组。
第二步,在导入环节以危害展示、灾难性事件的自救与救援、遇到侵犯时应对的简短视频,给学生设定一个心理预期后引入生死观的问题。
第三步,要求学生观看儒、墨、道、法、禅五种思想生死观的视频,每一段视频大致3分钟左右,内容高度凝练概括,突出前文所述的每个流派的主要观点。以蔡志忠先生的漫画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力图达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第四步,在每一节微课之后,留给学生讨论和写下要点的时间。所有微课完结后,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对所有观点进行品评。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第五步,教师对各组代表的发言进行归纳和升华。此外,还可以给学生网址,要求他们在课下观看名家对于传统文化中各流派生死观的详细讲授,并在课程结束后提供配套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写出心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必将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上述案例可见,慕课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慕课教学的优点不仅在于共享,更多的是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千变万化,充满吸引力。在经过繁重的专业课和警体课学习后,不少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传统满堂灌的课程难以为继。慕课可以采用动漫化、影视化等方式进行,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二,公安院校学生由于警务化管理,学习时间碎片化,此时微课就体现出其优势。因为微课短小精悍,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并且一节微课只讲述一个知识点。这就使学生实现了充分利用小块时间学习的目的。
其三,慕课的出现,使得课堂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教师要求学生先看各种微课,然后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互相探讨,引发思想碰撞的火花,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化深入,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
在学习者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学习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本文的教学实验仅为引玉之砖。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再仅仅把慕课简单地看作调节课堂的视频辅助,而是从观念的范式上变革原有教学的方式。正如库恩所说:“只有在范式上获得转换,才能够在实践上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和突破。”[10]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6.
[2]杨喜添.中国传统生命教育观探析[J].教育导刊,2008(09):33-36.
[3]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203.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448.
[5]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8.
[6]2011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OL].http:///web/wsbs/webwork_article.php?article_id=68845,2013-06-06.
[7]周德新.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60-62.
[8]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4):44-47,34.
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 生命认知 生命态度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自伤等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大学生自杀自伤事件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大学生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等生命认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积极健康的生命认知对大学生非常重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高中中后期至大学阶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即寻求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的阶段,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生命认知。由于巨大的学业压力,我国青少年在高中时代往往无暇思考与自身生命有关的问题,高中也没有系统的生命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生命认知偏差,生命态度消极,生命意义缺乏,比如有研究发现23.12%的大学生对生命感到迷茫,4.49%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较低[1]。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生命认知偏差,使研究者更加重视对生命认知的研究,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全方位的生命教育。
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立学院大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高校,学生数量占大学生的比重逐年增高。研究者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高、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自制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且家庭差距较大,贫困生问题突出[2]。以上特点使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多种心理层面上与其他大学生有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就独立学院学生的生命认知进行单独的研究讨论。
本研究将着眼目前研究较少的大学生生命认知,特别探讨独立学院生命认知的特点,为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1.研究对象和工具
1.1研究对象
共选取样本407名,其中独立学院学生254名,男生151名,女生103名,平均年龄21.30,标准差1.33;作为对比的母体高校学生153名男生107名,女生46名,平均年龄20.30,标准差0.86
1.2研究工具
选用由何英奇根据Frankl意义治疗学的核心概念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该量表由6个因素构成,分别为“求意义的意志”,主要测量个人企图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与目的的动机;“存在充实”,测量个人是否有因缺乏生命的意义、人生目的和感受游离性空虚、焦虑所引发的“存在的挫折”的程度;“生命目的”,测量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热烈的、有意义的人生目的,并对其生命目的感到满意的程度;“生命控制”,测量个人能自由作生命抉择与生命负责的程度;“苦难接纳”,测量个人了解苦难的意义,及接纳苦难考验的程度;“死亡接纳”,测量个人对死亡不会恐惧焦虑的程度。该量表6个因素的Cronbach系数介于0.65与0.87之间,说明有较好信度,同时它也能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程度,有较好的效度[3]。
2.结果
2.1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认知整体情况
计算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学生的量表总分和各因素的平均分,使用t检验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p
由上表可见,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上总分的平均数为137.78分,而六个维度中死亡接纳最低,为3.03分。表1同时可见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高校学生数据的比较,独立学院学生在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和死亡接纳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母体高校学生,其他维度上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2.2不同属性独立学院学生生命认知比较
以性别、年级、健康状况、在学生组织中地位等为自变量对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p
由上表可见,健康状况在总分、生命目的和苦难接纳上存在主效应,经事后检验发现,健康状况一般被试的生命态度总分和生命目的维度分,显著低于健康状况好和非常好的被试。在苦难接受维度上,健康状况一般被试也比健康状况为“好”的被试得分低。
学生组织地位在存在充实维度上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为学生干部得分高于普通学生组织成员和非成员。所有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3.讨论
独立学院大学生死亡接纳最低,显示其对死亡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惧和焦虑,这似乎难以理解,但据了解,样本所在学校前不久曾连续发生两起学生跳楼事件,因此可能造成学生应激地对死亡产生恐惧和焦虑。
独立学院学生的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两个维度低于母体高校学生可能是因为独立学院学生比较缺乏明确的、热烈的、有意义的人生目的。相比较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自我要求又比较高,难免陷入自责与自卑当中,降低其对自我生命的评价,从而造成寻求生命目的和控制的动机减弱。他人的研究中还发现,独立学院学生自我规划较少,没有目标、 没有动力,自觉性不强,只求能够考试及格,顺利毕业[4]。
从生命态度的影响因素来看,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的主效应在生命态度总分、生命目的和苦难接纳上均达到显著。健康状况好的被试有更加积极的生命态度,明确的,有意义的生命目的,同时也能更加心平气和地面对生命中的各项困难。因此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中,应特别重视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及时备案,适时关心,并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
本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在学生组织中的地位会影响其生命态度,特别是对当前生命的充实感,因此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学生组织中担任管理职务来引导和改善其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 林静.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5): 382-383.
[2] 朱威.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小析[J]. 决策与信息, 2011, 5: 155-156.
[3] 何英奇. 生命态度剖面图之编制[J]. 师大学报, 1990, 35: 71-94.
[4] 王成.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 管理学家, 2010, 5: 123-124.
篇10
【摘要】 新入院的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状态。通过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对于有效降低因焦虑情绪而导致的负面效应,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疗护理,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焦虑;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疾病谱、死因谱中,心血管疾病已排在第4位,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在诸多因素中,精神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大,精神紧张是引起冠心病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大部分患者主要担心自身病情,环境、生活等其他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大。笔者认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1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许多资料表明:心理应急因素已成为冠心病的常见原因。而患病后的患者又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入院AMI患者全部呈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具有关报告显示:AMI患者在初期(第1~2天),全部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笔者认为:患者在遭受疾病打击,环境变迁时出现轻度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严重焦虑则不利于疾病康复,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在广泛开展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健康教育,缓解并消除新入院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治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以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可使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下降25%~50%。因此,笔者提出针对冠心病患者的系统整体的健康教育,付诸于实践后,初见成效。
2 针对新入院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采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概述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各样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等方面保持健康状态。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人们)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出多、收益大的预防保健措施。美国医学学会调查显示:患者健康教育服务业每花1美元,就会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
2.2 转变患者对冠心病的看法,理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按照当代著名心理治疗学家Albert Ellis的理论:并非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而是人们对有关现存事件的信念、看法与理解导致情绪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冠心病尤其是AMI是非常可怕的疾病,容易让人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故一旦患病使人精神高度紧张。而紧张心理会影响神经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应地其平均治疗时间会比其他患者延长20~30天,且耐受力差,并发症多,治疗效果不满意。从以上调查中可见:对自身所患疾病担心焦虑者居首位。所以,应首先根据不同性格类型的患者予以适当的冠心病有关知识介绍,如对那些对疾病过分谨小慎微,发现一点与自己预想不同的实际情况,立刻就会心烦意乱的患者,我们就应为其提供足够的信息,并注意介绍心内科新技术、新疗法及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增强冠心病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冠心病是可以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患者本身的积极配合而治愈的。
3 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应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
3.1 编制各种宣传性的卡片或小册子 将其发给患者,使患者明了冠心病的诱因、主要表现、饮食、营养及各种注意事项,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3.2 对病情较轻的冠心病患者可酌情实施集体式宣教 可以以一个病房为单位,或将患者组织在一起,让患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教育。健康的集体意识会使新入院冠心病患者在心理上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所以,护理工作第一步应帮助新入院冠心病患者及家属与病友建立和睦的关系。 转贴于
3.3 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而对患者的间接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的最大来源是患者家属,故在重视患者焦虑状态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家属因亲人的疾病而产生的种种焦虑表现,可使患者在感情上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应教育家属正确对待,充分了解各种信息,做患者的坚强后盾。
3.4 积极发挥患者中的“榜样”作用 对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冠心病痊愈出院的患者,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们的情况应及时介绍给周围患者,尤其是新入院冠心患者,就会给予周围患者以希望和信心。
3.5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冠心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但是41~50岁身负家庭与社会双重责任的中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较高,且患病后焦虑情绪严重。除了提供给他们足够的信息外,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我们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重新承担起责任的信心!笔者认为间接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即通过家属、所在单位同事、领导、朋友的教育,而使他们去肯定,承认患者有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
3.6 健康教育应因人、因时而施 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将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来自农村的部分农民患者,多是首次入院,适应医院环境较慢,且焦虑原因多是担心医疗费用,而非自身的病情。有时,只要没有疼痛等不适感,患者会以为自己是好了。对此,既不能让患者太轻视自己的病情,也不能把病情说得太严重而导致患者焦虑情绪加重,应在讲明身体与其他相比较更重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向其宣教冠心病的有关知识。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