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排放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货物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分析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隐含碳排放(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是指某种产品在整个生产链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是指在生产出口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在中国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张晓平(2009)的计算表明,2000-2006年中国每年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比重基本在30%-35%。Yan和Yang(2010)认为,1997-2007年中国每年碳排放的10.03%-26.54%是在生产出口商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了分析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原因,本文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模型来研究2006-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便为相关部门制定减排对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计算方法描述
根据全国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可以建立能反映各行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的投入产出模型:
(1)
其中,x为各行业总产品向量,y为最终产品向量,为直接消耗系数或技术系数矩阵,表示行业j生产单位产品直接消耗行业的产品数量。
假设,则有:
(2)
其中,I为单位矩阵,为里昂惕夫逆矩阵或完全(包括直接和间接)需求系数矩阵。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有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B表示行业j生产单位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行业i的产品数量,具体矩阵为:
(3)
大部分现有研究采用的里昂惕夫逆矩阵为,没有将中间投入区分为本国产品或是进口产品,这会高估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本文在参考Sanchez-Choliz 和Duarte(2004)的基础上,修正了里昂惕夫逆矩阵,即变换为,计算了除去进口中间产品后的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
行业i的直接碳排放量Ci的公式参考《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具体为:
(4)
其中,Ci为行业i的直接碳排放量,单位为万t。为行业i消耗能源e的标煤量,单位为万t标准煤,这里所用的单位转换是:1kg煤当量=29.3MJ,1亿立方米天然气=13.3万t标准煤。λe为能源e的碳排放系数,单位是kg/TJ,如表1所示。
行业i的直接碳排放量Ci除以增加值xi,就得到该行业的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具体为:
(5)
行业j的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Ci乘以其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ij,就得到该行业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矩阵,具体为:
(6)
设zj为行业j的出口贸易额,则行业j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为:
(7)
设z为当年中国货物贸易总出口额,为出口结构矩阵,表示j行业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则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为:
(8)
由公式(8)可知,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有3个:行业完全碳排放强度vj、行业出口结构、总出口额z。根据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变化可表达为:
其中,“0”表示基期,“t”表示比较期。I为强度效应(完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R为结构效应(出口份额的影响),S为规模效应(出口总额的影响)。I/C、R/C、S/C分别为这三个效应的贡献率。
二、数据来源及行业合并
鉴于2010年能源数据尚未更新,本文研究的年份为2006-2009年。投入产出数据来自OECD2009年版本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它提供了最新的200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出口贸易数据来自《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和《国别贸易报告》,各行业消耗的能源总量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农、林、牧、渔、水利业增加值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工业行业增加值2006年和2007年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8年和200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得来。
为了使计算时所需的各行业数据相匹配,本文将《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的“出口商品分类章”、《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和“OECD行业分类国内流量表”合并为15个行业,并用合并后的行业简称表示。它们分别是:(1)农、林、牧、渔、水利业;(2)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3)采掘业;(4)纺织、服装和皮革业;(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杂项制品业;(7)造纸、纸制品、印刷、出版业;(8)化学及其相关工业;(9)橡胶、塑料制品业;(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贱金属及其制品业;(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业;(1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其他行业。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公式(7)输入相关数据得到2006-2009年各个行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对每年所有行业的碳排量进行加总得到当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计算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从2006年的 234192.53万t减少至2009年的180900.56万t。
利用公式(9)-(12)输入相关数据得到强度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的贡献值。
由表2可知,强度效应最大,其贡献值为-62447.97万t,贡献率为112.33%。这说明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各行业完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使得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减少了62447.97万t。利用公式(6)输入相关数据得到中国出口行业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各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从2006年的2.852万t/亿元下降到2009年的2.086万t/亿元。
其次是规模效应,贡献值为9156万t,贡献率为-16.47%。中国各行业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77594.59亿元升至2009年的82029.69亿元,这使得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了9156万t。但由于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影响,总效应为-55592.94万t,因此贡献率为负值。
最后是结构效应,贡献值为-2300.97万t,贡献率为4.14%。说明出口结构的改善减少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利用计算得到行业出口结构,结果表明:2006-2009年,完全碳排放强度较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和皮革业出口额所占比重从18.6%下降到17.7%,贱金属及其制品业从8.8%下降到6.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从1.0%下降到0.8%;而碳排放强度较低的行业如农、林、牧、渔、水利业出口额所占比重从1.7%上升到1.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4.0%上升到5.0%。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MDI法将2006-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强度、结构、规模三种效应。结论是:强度效应贡献率最大,说明各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贡献率较小,但仍说明出口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碳排放的减少;规模效应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虽然出口额的增长使得碳排放增加,但由于强度和结构效应,最后总的碳排放减少。以上研究表明,中国要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必须从降低行业碳排放强度、适度减小出口规模、改善出口结构这三方面做起,而后两者可以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 (2), 234-242.
[2] Julio Sanchez-Choliz, Rosa Duarte.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or Spain [J]. Energy Policy 32 (2004), 19992005.
篇2
摘要:通过农村碳排放社区管理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后发现:社区共管是管理我国农村碳排放问题的最优途径。
关键词: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社区管理模型;社区共管
中图分类号:F327;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121-05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Rural Carbon Emissions Problem
WEI Huilan, ZHAO Songsong
(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ural carbon emissions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extension model's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proves the theoretic model proposition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rural carbon emissions commun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rural carbon emission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community management;community comanagement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碳排放对农村社区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加。目前农村碳排放态势一是农民碳排放行为负外部性较强;二是农民低碳行为自主治理的集体行动能力相对较差。这是农村碳排放管理面临的两个基本困境。因此,运用外部性理论来解释农村低碳路径就显得更为合理。从实践来看,解决居民行为负外部性的途径往往是政府治理,但政府治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致于国家通过强制手段来管制人们的资源使用行为时,其能力是有限的。另外,由于农村社区碳排放量的产权较为复杂且难以彻底私有化,因而也难以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
社区管理途径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1]。本文通过农村碳排放社区管理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构建和分析,试图证明,碳排放社区管理不仅能促使私人利益与社区利益的统一,还可以借助于政府、市场等途径构建社区共管模式,实现社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最终提高社区碳排放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效率。
二、碳排放社区管理理论分析
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基于本土知识特定治理结构的自我管理[2,3]。将社区管理含义的边界扩展,其基本含义是与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并拥有社区资源的自我管理权;同时又可向另外两个主体延伸:向上可进入政府的保护活动中,向下又可进入实施碳排放产权私有化的范围。
碳排放社区管理是建立在降低社区居民碳排放负外部性之上的双赢管理模式,其本质特征在于降低碳排放负外部性。然而,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的含义告诉我们,由于碳排放负外部性的存在,即农村社区居民不必弥补外部成本而获得碳排放收益,使得农村碳排放快速增加。实际上,农村碳排放的负外部性理论比上述要复杂得多,表现在社区农民的行为集合使所有相关方的成本-收益函数被动地发生了改变[4]。不同内容的负外部性,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根据碳排放负外部性的程度和社区管理交易费用可将其分为社区内、社区外以及整体性影响三类[5],如表1所示。社区内负外部性即社区居民对另一居民产生了影响,使其收益降低。非本社区负外部性表面社区居民对非本社区居民也产生了影响,使其收益降低。而其他负外部性产品是指过度的碳排放会导致其他“坏公共物品”的产生,如秸秆燃烧、砍伐树木等消耗碳汇而增加碳排放的行为,会导致气候变暖等“坏公共物品”。
合理管理模式的选择, 取决于负外部性程度和交易费用的高低[6]。而兼顾降低碳排放负外部性和交易成本优势的碳排放社区管理,不仅会促使社区居民碳排放的私人利益、社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赢,还会通过以下几方面降低农村碳排放的负外部性。
表1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的分类
负外部性种类负外部性程度社区管理
交易费用社区内的
负外部性社区居民间的负外部性强度大、范围小小社区居民对农村农业系统的负外部性强度小、一定范围小农村碳汇服务能力的下降强度大、范围小小非本社区的负外部性社区居民对非社区居民的负外部性强度小、一定范围大农村对城市的负外部性强度小、范围小大其他负外部性产品坏公共物品的产生强度大、范围大大(一)农村社区管理中的合作
社区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社区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机制。这一核心观点可分解为社区文化价值与社区社会机制。社区文化价值方面,碳排放上涨会导致降低碳排放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增加,两种价值共同引导人们的合作倾向。社区社会机制方面,包括社会关系纽带和社会声望体系,也会促进合作。社区管理实际上会使社区居民产生一体化倾向,因而在碳排放社区管理的模式中,搭便车问题会得到缓解[7]。
(二)农村社区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除合作条件之外,还需要另一个条件:社区如何使用自身的碳排放选择。社区管理的激励机制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碳排放增加会给社区带来长期影响,且碳排放选择收益为农村社区居民拥有[8]。正是特定地理空间的聚集效应,从而塑造了低碳问题上的利益共同体——社区,使低碳选择在社区层次上具有“产权私有且可收益性”的性质,碳排放社区管理的激励机制便产生了,进而使居民产生低碳选择,最终降低了碳排放负外部性。
(三)农村社区管理中的本土经验
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相比,社区成员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出来的传统知识,颇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为某些人类生态学者认可,称之为生态智能[9]。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使用已成为一种社区生存机制,并以口头知识、传统、宗教等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互动关系。这些关系会降低社区居民碳排放负外部性的产生以及强度。
(四)农村碳排放社区管理的双向扩展性
至于碳排放社区管理的含义,可将其边界向政府保护活动和市场私有化扩展,成为社区共管模式。政府方向上,社区共管包括政府制度化的参与、协作管理、公共物品管理转移和以环境管理等。私有方向上,则可以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影响社区居民的碳排放选择。
三、社区管理与农村碳排放量模型假设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社区居民碳排放行为使居民间产生了负外部性特征,而碳排放社区管理的提出,为社区居民碳排放的共赢模式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由此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社区管理可以通过降低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进而降低碳排放量。
假设2:社区对于降低碳排放具有长期的管理者地位。
假设3:社区居民可以从低碳选择中获得收入。
假设4:社区居民与非社区居民生产、消费的各种产品和碳排放产品均存在于完全竞争市场。
社区管理在改善农村碳排放问题上具备有效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们来分析一个简单的模型[10,11]。假定在农村碳排放市场中只有3个参与者:产生碳排放的社区居民1、负外部性接受者的社区居民2和非社区的居民3。
(一)社区管理的有效性——社区自我管理
首先分析社区内负外部性,假定在农村碳排放市场中只有2个参与者,产生碳排放的社区居民1和作为负外部性接受者的社区居民2,社区居民1产生QCO2的碳排放。令社区居民1的成本函数为C1(Q1,QCO2),其中Q1是社区居民1生产消费的所有产品,QCO2是社区居民1生产消费Q1产生的碳排放,这里把碳排放量看作一种产品。则社区居民2的成本函数是C2(Q2,QCO2),其中Q2是社区居民2生产消费的所有产品,QCO2是社区居民2接受社区居民1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社区居民2生产消费Q2取决于社区居民1产生的碳排放量。假设碳排放增加了社区居民2生产消费的成本,碳排放降低了社区居民1生产消费的成本。同时假定他们的成本-收益函数是已知且相同的,最后假定,碳排放的产生是一个单向负外部性模型[12]。
社区居民1的最大化问题为:
maxP1Q1-C1(Q1,QCO2) (1)
社区居民2的最大化问题为:
maxP2Q2-C2(Q2,QCO2) (2)
社区居民2只能接受社区居民1产生的碳排放量, 社区居民1可以选择任意的碳排放量。
关于3种产品分别求导可得,社区居民1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P1=C1(Q1,QCO2)Q1 (3)
0=C1(Q1,QCO2)QCO2 (4)
社区居民2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P2=C2(Q2,QCO2)Q2 (5)
上述3个条件表明:在个人利润最大化点上,社区居民生产消费每种产品的价格应等于其边际成本。对于碳排放QCO2来说,假设它的价格为0,进而得出:社区居民1产生的碳排放会引起社区居民2生产消费的成本随碳排放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社区居民1生产消费导致的部分社区外部性成本。可以预期,社区居民1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QCO2。
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社区管理模式下的碳排放成本-收益状况。假设社区居民1和社区居民2的生产消费活动在社区管理的指导下,进行Q1、Q2、QCO2的生产消费活动,这样社区负外部性就内部化了,原因在于如果碳排放交由社区管理,那么它在选择社区利益最大化计划时,会综合考虑社区居民1和社区居民2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区管理后的社区利益最大化问题为:
maxP1Q1+P2Q2-C1(Q1,QCO2)-C2(Q2,QCO2) (6)
社区管理后的社区利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
P1=C1(Q1,QCO2)Q1 (7)
P2=C2(Q2,QCO2)Q2 (8)
0=P1=C1(Q1,QCO2)QCO2+C2(Q2,QCO2)QCO2 (9)
式(9)表明,社区管理后,整个社区会同时考虑碳排放对社区居民1边际成本的影响和对社区居民2边际成本的影响。也就是说,社区居民1考虑到了自身经济活动产生的负外部性。
社区管理之前,碳排放的最优数量由式(4)决定,对式(4)进一步推导可得:
MC1(Q*1,QCO2*)=0 (10)
社区管理之后,碳排放的最有数量由式(9)决定,对式(9)进一步推导可得:
-MC1(Q*1,QCO2*)=MC1(Q*2,QCO2*)>0 (11)
式(11)中,MC1(Q*2,QCO2*)>0,这是因为碳排放增加会使社区居民2的成本增加。社区管理后的社区居民1会在-MC1(Q*1,QCO2*)>0的地方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与社区管理之前相比,社区居民1产生的碳排放降低了。
结论一:社区管理下的碳排放最优条件为两个社区居民关于碳排放的边际成本之和等于0,如图1所示,-MC1=MC2,在这种假设条件下,社区管理之前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由Q2降低到Q1。
(二)社区管理的不足和扩展——社区共管
社区管理在降低社区内负外部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对于农村碳排放产生范围较广的负外部性问题,社区管理的成本-收益优势就丧失了。换个角度来讲,社区管理在降低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的作用还可以扩展,除了社区完整拥有降低碳排放的权利之外,向上可以与政府治理接壤,向下则与产权私有契合。将非社区居民3考虑进来,对第一个模型进行扩展,假设与扩展前的假设相同。
假设社区居民1、社区居民2和非社区居民3共同组成了社会成本-收益,社区居民1和社区居民2组成了社区成本-收益,自变量均为碳排放减少量,令非社区居民3的成本函数C3(Q3,QCO2),可构建社区共管的社会最优效果为:
TB=P1Q1+P2Q2+P3Q3-C1(Q1,QCO2)-C2(Q2,QCO2)-C3(Q3,Q1CO2) (12)
从式(12)可以看出,虽然社区居民1的生产消费活动引起了非社区居民3成本函数的变化,即非社区居民3在做经济决策时需要考虑Q1CO2。对式(12)求导并等于0,并进一步推导可得:
TB′=(MSB-MSC)-(MCB-MCC)=0 (13)
其中MPC代表居民为生产、消费碳排放所支付的成本,MSC是农村系统中生产、消费产品的全部成本,MPB为农村系统中个人降低碳排放所带来的收益,MSB为农村系统所获得的总收益,MEB是碳排放减少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收益。式(13)可转化为:
MAXS=[(MSB-MSC)-(MPB-MPC)]=[(MSB-MPB)-(MSC-MPC)](14)
则社区管理解决农村碳排放外部性的最优结果为:
MAXS=(MEB-MEC) (15)
由图2可知,式(15)可理解为MEB和MEC两个线的交点。其中MEC为 碳排放造成健康和财产损失的成本,包括碳排放所引起经济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健康、人们的幸福水平等。MEB为碳排放减少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如图2所示,Q为社区居民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碳排放减少量,Q2是碳排放为0的点。对于Q2这一点,MEC值很大,则负外部性较强,即碳排放减少量不能降低太多。在Q1点,MEB=MEC,即降低农村碳排放的边界负外部性成本等于其边界负外部性收益,可使农村社区与社会实现降低碳排放的帕累托改进,Q1为最优农村碳排放点。接下来面对的问题,则是碳排放边际外部成本如何由边际外部收益来支付。 对MEB进一步分析可得:
MEC=MSC-MPC (16)
MNPB=MPB-MPC (17)
根据式(15)、式(16)和式(17)可得:
MEB=MEC=MNPB (18)
式(17)表示社区居民的个人净收益等于边际个人收益减去边际个人成本。如图3所示,社区外部面对Q2数量的碳排放负外部性。根据帕累托改进的原理,当碳排放减少Q2时,此时碳排放减少最多,但MNPBMPB,表明存在帕累托改进。在Q1>Q>Q2时,MNPB0)从成本减收益来看,这个负外部性是最优的,此时边际外部性成本等于边际个人净收益。
结论二: 式(18)表明对于社区外的负外部性影响,需要通过社区管理的扩展,即社区共管模式来降低碳排放[20]。具体策略是降低碳排放获得的个人净收益,由享用降低碳排放的边际外部收益来支付,即可以达到降低碳排放负外部性的目的。
四、夏官营村:半干旱农村社区案例
(一)研究区概况
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村地处榆中县中部,黄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657℃,四季分明,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350毫米,共有农村户口16133人。200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80元。夏官营村距兰州中心城区大约46公里,与榆中县城距离大约为13公里。距离市中心较远,这是西部大多数农村的特点基于百度百科夏官营镇基本情况的叙述与笔者调查所得。 。当地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和农田防护林数量在逐年减少。
(二)农村社区碳排放与社区管理
夏官营镇温室气体账户应该考虑三个关键排放源。农村碳排放的碳源种类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村镇生态子系统、农业生态子系统、自然生态子系统。村镇生态子系统主要包括:①人口:这里主要指常住人口。②能源:本地区的生活消费能源主要为煤,汽油在交通运输中叙述,同时汽油使用量较小,秸秆在农业系统中叙述,在本地区使用量较大。③交通运输:主要能源为汽油。农业生态子系统:首先农业变化很难预测,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即便没有全球变暖、虫害要素禀赋差异,气候同样也很敏感,而这些因素无法准确预测,只能尽力试图预测农业的碳排放,包括:①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导致的碳排放,主要是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耗费的化石燃料所导致的碳排放,同时化肥的过量使用改变了土壤结构、形成了环境污染,也会产生碳排放。②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碳排放。③由于农业机械运用而直接或间接耗费的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碳排放。④灌溉过程中耗费的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⑤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农户生活燃料或露天焚烧造成的秸秆碳排放[10]。自然生态子系统主要包括草地植被等自然系统形成的生态过程。在调查过程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化肥、农村土地结构所引起的N2O的增温潜能是CO2的200倍左右,氮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在未来几十年会更加严重。
针对夏官营村的三个关键碳排放子系统及其碳排放负外部性基本状况,本文对其进行了基本的社区管理分析:合作、激励机制较适用于社区内负外部性和非本社区的负外部性,社区共管下的双向扩展功能适用于其他负外部性产品;对于农业生态子系统来讲,合作、激励机制较适用于社区内负外部性和非本社区的负外部性,双向扩展功能适用于其他负外部性产品;而对于自然生态子系统来说,合作、本土经验较适用于社区内负外部性和非本社区的负外部性,双向扩展功能适用于其他负外部性产品(如表2)。表2夏官营村的碳排放负外部性及其社区管理
子系统
负外部性村镇生态子系统人口、
能源、交通运输农业生态子系统化肥、农药、
农业机械、农药灌溉、秸秆 自然生态子系统
草地植被社区内负外部性强度大、范围小强度小、一定范围强度小、范围小非本社区的负外部性强度小、一定范围强度小、一定范围强度小、一定范围其他负外部性产品强度小、范围大强度小、范围大强度小、范围大社区管理功能合作、激励机制、双向扩展合作、激励机制、双向扩展激励机制、本土经验、双向扩展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的社区管理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区管理主要通过社区自我管理和社区共管两种降低农村碳排放负外部性机制,进而对降低农村碳排放产生影响。
根据结论一可知,社区自我管理可以实现农村碳排放的降低,实现了帕累托有效的碳排放量。但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中的运用会遇到一定障碍,比如基于碳汇交易的碳排放市场仍未完全建立起来,以及社区居民生产消费各种产品的市场和碳排放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影响,因此社区管理模式的实行是建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结论二可知,社区居民降低碳排放的边际外部性成本,可由降低农村碳排放的边际个人净收益来支付。这一研究为构建降低农村碳排放的社区共管模式提供了有效思路。
此模式目前面临的状况是农村居民降低农村碳排放的收益严重不足、降低碳排放的边际外部收益不清晰和难以统筹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政府划定个人净收益范围等政策来为社区创造降低碳排放的收益机制,这样降低农村碳排放的社区管理模式才是可持续的。在更大程度上,政府应当通过订立契约、立法、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将一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生产管理让渡给社区组织承担或者支持社区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Elinor Ostrom.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3]汪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索——行政、统筹、自治之三元复合体制[J].新视野,2010(2):40-43.
[4]安德鲁·马斯克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刘文忻,李绍荣主译.高级微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489-524.
[5]蔡防.论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着重于社区合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993(1):26-32.
[6]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52-158.
[7]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8-146.
[8]Jeffrey A, McNeely. A Foreword by Tropical Deforestation: The Human Dimension[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9]Berkes, Firket.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Taylor and Francis[M].1999.
[10]陈万灵.社区研究的经济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机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2(9):57-66.
[11]盛洪.论社区资产个人化的途径:“分”与“卖”[J].管理世界,1998(3):42-48.
[12]哈尔 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碳会计;低碳经济;碳排放交易
一、碳会计含义
碳会计就是在财务方面,以环境保护、会计制度、财务细则为依据,运用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碳排放、碳污染和节能减排进行核算,对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负责的会计职务。碳会计属于环境会计分支,面对世界上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的排放造成的问题,在财务制度方面碳会计应运而生,但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碳会计的演变也将呈现日益复杂的趋势。
二、我国碳会计现状
在国际上已极富盛名的碳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如何呢?目前,我国碳会计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还缺少此专业,企业也缺乏碳会计人才,该岗位在众多企业中还尚未普及,甚至有些企业没有碳会计意识,这都阻碍了我国碳会计行业的发展。从形势发展来看,环境保护税加入税种已经提上日程,低碳经济指日可待,国家对于碳的排放控制将会更加严格,如果没有碳会计这一专业岗位,就难以对碳排放等进行核算,也就是说碳会计对于低碳经济的意义十分重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碳会计职位设置及必要性
针对我国碳会计岗位设置稀缺的现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均应设立碳会计这一岗位,以进行管理与核算。
(一)政府碳会计设置及必要性
在政府单位设置碳会计岗位,我国各级环保、监察部门要按照其规模大小及层次结构与级别逐级设置碳会计岗位。首先,环境保护与监察部门的根本职责就是对环境进行保护,以及对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监督、整改与惩罚;政府单位设置碳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从财务层面对各种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其排放的碳质化合物进行有理有据的估计与核算,为有关企业提供碳排放方面的业务咨询与指导,帮助企业设立、完善、规范碳会计岗位,帮助企业实现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应当明确,政府单位设立该岗位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碳排放与核算,而不是以惩治为目的,对于碳排放,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从根本上杜绝。其次,作为政府单位的岗位设置,对于企业的岗位设置与规范管理方面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只有上行才会有下效,政府部门对于企业单位具有天然的指导属性。换言之,企业也有意去效仿政府部门的做法,只有政府层面先行设置碳会计岗位,树立榜样,企业才会设置碳会计,只有这样做政府才具有公信力。再次,目前有的企业已经设立了碳会计岗位,若政府有关部门对碳会计岗位不进行规范管理,那么在监管这类企业过程中就会存在核算要求的差异,很难对该部分企业进行监督与审计,涉税、涉罚、涉法等项目就会产生差异,会出现政府企业两笔账的现象,不能进行统一核算,政府没有说服力。最后,政府单位设立碳会计有助于本单位业务核算,使财务结构更清晰、更科学。以用电为例,各单位都涉及用电费用的问题,若设立碳会计,电费的构成就会包括碳排放成本、污染治理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
(二)企业碳会计设置及必要性
性质不同的企业设置的碳会计岗位也应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对外碳会计与对内碳会计。
1.对外碳会计
对外碳会计所指的外,既指企业外部,又指国外,此处着重强调国外。一般而言,设置该类碳会计的企业多为跨国企业,国际上很多国家很重视碳排放和碳交易等环境保护问题,而我国的碳会计尚属发展期,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对于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时会处于劣势地位;二氧化碳的排放交易中我国企业有可能会出现规则上与核算上的错误,这对于我国企业十分不利。因此,我国跨国企业应设置对外碳会计,培养专业的人才从事跨国贸易的业务处理与规则导向,这对维护我国跨国公司利益,促进跨国公司海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对内碳会计
对内碳会计所指的内,指针对于企业内部有关科目碳排放核算的会计,通常企业都应设置该岗位,以制造业企业尤为突出。对内碳会计要平衡好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经济效益尽可能提升;同时对企业的环境保护税、资本结构、碳排放交易等负责。这就要求对内碳会计掌握丰富会计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最新的税务规定,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来计量暂无规定的实物,如用电所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生产经营所需碳排放量、汽车每公里碳排放等折合成货币如何计量的问题,这些对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
四、碳会计岗位建立与核算
对于还没有设置碳会计岗位的单位而言,要建立专属碳会计的岗位,需要从最基础开始。要从头建立起新的会计制度,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试行阶段、修正阶段。此外,各单位要做足准备工作,有承担失败的勇气与胆识。对于碳会计岗位的建立与核算,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碳会计业务范围
作为一种之前没有试行过的会计岗位,碳会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碳会计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岗位,不能与其他会计岗位混为一谈,但又不能完全割裂,这是藕断丝连的关系,所以碳会计的业务范围就是本单位关于碳及其化合物排放或交易所产生的一切经济事项,即:碳会计应在日常的经济业务与活动中,将经济业务里与碳有关的事项剥离出来,交由碳会计管理与处理。例如,在每次交的电费中,通过计算将其中包括在内的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费用单独由碳会计进行核算;同理,运费、产品制造成本中包括的该种费用也如此处理。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社会外部性)一目了然,有了科学的数据作为衡量,进行披露后的会计信息更具有说服力,更能令人信服;内部使用时,就可以人为地进行二者间的利益调控,碳排放费用过多的企业就会自动自觉地降低该项金额,这就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碳会计科目设置与使用
碳会计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核算的复杂性,将其核算的实物与企业一般的库存产品混为一谈是不妥的,这样碳会计应当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进行专门的会计核算,这些科目与一般的财务会计科目有所不同,目的在于保持碳会计科目的独立性,其科目大致如下(仅列示不同项,相同项目由二级科目加以区分)。在会计科目中,进行会计处理与账务处理时,基本与财务会计相似,其目的就是将归属于碳会计的项目业务与财务会计剥离,由碳会计进行处理。例如,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其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碳及化合物的排放,则针对原材料产生碳排放的部分通过计算转化为金额数字,进行单独计量与核算。故该原材料含碳的价值部分应计入含碳原材料这一科目中,其业务处理为:借:含碳原材料,贷:碳用银行存款。强调一点,对上述科目进行对比区分,仅为分离财务会计与碳会计的经济业务,但就其科目本身而言,区分对比的同类科目性质本身没有根本上的变化。
(三)碳会计核算方法与计量方式
碳这一物质对于环境影响最大的形式就是二氧化碳,所以在核算过程中,应注意将碳及含碳化合物转化成最终的二氧化碳形式,然后将二氧化碳通过数学的方法与经济指标数据挂钩,产生某种联系,从而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不同形式下企业承担的成本或取得的收益。二氧化碳产生有以下几种形式: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运输企业运输途中汽车尾气排放、其他类型企业耗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虽然上述三种情况属于不同类型,但都有相同之处,即都能推导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运输企业运输载具尾气排放为例推导企业承担费用。首先假设该企业所有的同批汽车损耗程度、耗油量、尾气排放量都相同,不考虑汽车起步与制动的微小差异(若要考虑可采用平均值进行计算),用汽车尾气收集装置测量出每公里汽车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m(若为工厂废气排放,可使用气体单位时间的流量进行估计),根据国际公约与我国环境保护有关条例,碳税在2012—2020年间税率r在10元/吨—40元/吨,再设二氧化碳的排放费用a元/吨,综上所示,对于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处理的公式应为:(二氧化碳排放质量×碳税税率)+(二氧化碳排放质量×排放费用)=m×(r+a)(1040)这种方法可以无视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易变而造成的体积测量误差,虽然这种方式还不够精确,但可大致推断出这个范围。这种测量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将碳形成的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计算出能够代替不能够被估计出来的呈化合物质的碳所承担的费用。在进行计量时,在账面与账簿中不能够出现二氧化碳的质量数、体积数等无关数据,而是应直接体现折算后的企业为此负担的金额数。因为碳会计实质就是会计科学,以金额来列示是会计的基本属性,这样会显得更直观,用这种方式可以推导出不同种类企业与不同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的金额公式。
(四)碳会计数据分析
碳会计通过上述方法对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进行了记录、计量、披露,能够体现出单位的低碳程度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效益。但碳会计的职责不仅如此,碳会计要对企业的低碳责任、节能环保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负责。这就需要碳会计有分析能力,其分析依据主要来源于之前经过测量与计算得到的企业承担的费用与获得的收益,具体方式是由于碳会计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涉碳的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了归集与整理,然后用这些数据与总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到一系列的各项指标占总值的比例,从而能够对这些相对比例进行分析。
1.涉碳资产比
涉碳资产比=涉碳资产÷总资产这个比例能够清晰看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时点上,企业含碳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这个公式还可以进行细分与衍生,不仅是总资产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以针对某一种资产进行比较,比如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库存商品等。出于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这一数值应当能够得以控制,理论上来讲除必要排放外,这一数值应越小越好。明确这一指标能够清晰看出企业的碳资产结构,是碳会计进行结构分析与控制、单位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管控的有力依据与手段。
2.涉碳负债比
涉碳负债比=涉碳负债÷总负债对于这一比例,在理论上来讲也应越小越好,其含义是指企业在负债方面很少与以碳及其排放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进行大量的业务往来。由于造成这个指标变动的主要数据是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减少与所购置产品(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碳的企业经济业务往来,就减少了本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而这一指标碳会计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3.涉碳成本比
涉碳成本比=交易中碳价值取得成本÷总成本这一指标不能够适用于电厂、煤炭公司等以出售碳或加工碳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因为该类企业不能够对这一指标进行控制。对于以生产、制造、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因为该指标反映出企业所消耗的成本中有多少是碳带来的,换言之就是有多少成本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所以这个比例应降低到合理范围之内。并且这个指标能够促使企业不得不承担起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责任,只有这样对碳收入进行量化,各企业才会从根本上降低碳成本。企业可以选择使用低碳产品,加大对废气的处理力度等方式降低这一指标。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以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原因是企业会更加乐意降低成本而不是减少收入,若用收入进行衡量,企业会为了不降低收入而隐瞒碳收入,这样数据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碳排放交易业务
根据国际公约,碳排放交易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排放总量内,企业可以用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资源。这项规定应当是碳会计在处理国际间以及国内企业间碳排放业务的基本准则,尤其是石化企业,这类业务也应当隶属于碳会计的职责范围。对于碳排放的计量以及资源的使用与交易,企业中的碳会计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处理这类业务。我国已成立了七家碳排放交易所,这对于企业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碳会计在这类业务与核算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碳排放交易中,将此业务专门由单独的碳会计处理,体现了企业的专门性与业务水平。北京扬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上市新三板,由于该公司设立了碳会计岗位,准确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将CDM签发的360933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兑现,于2017年获利2044.62万元,这就充分体现了碳会计在碳排放交易业务中的作用。碳会计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既降低了企业碳排放,符合了环保理念,又为企业获利,并在节省排放污染治理费用的同时又节省了原材料购入的资金,可谓一举两得。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国家要绿色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提出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7. 3%的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社会的关注,更受到国家的重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更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减少碳排放。而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检查手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更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促进环境保护规范企业行为方面都应得到应用,碳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领域就是来担负这样的责任的。而我国企业的碳审计还处于新兴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的现状,揭示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碳审计的定义方面,2003年2月24日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在《我们的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报告中正是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ics)由此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国外关于碳审计的定义是从环境会计开始,逐步提出碳审计的概念。“碳核算”的广义定义是由Hespenheide等人给出(2010年),他表示,碳审计一方面是碳排放和清除另一方面是财政的影响的测量。这个定义意味着,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碳审计包括非货币性以及货币方面,他们还描述了碳核算的内部和外部的应用程序。KPMG(2008)、Hespenheide等(2010)提出碳会计事务所是对减缓气候变化到财务等方面一体化讨论的会计公司。
当前国外碳审计主要集中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实务方面。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于2009年12月7日了2008~2009年工作情况报告是英国环境审计委员首次对与低碳相关问题进行的全面审计报告。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明确规定“碳关税”条款。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审计研究案例少,以规范研究为主。
在碳审计的定义方面,曹梅、郭晓莎(2011)提出,碳审计就是由独立第三方对政府以及企业履行碳排放责任进行检查和监督,评价碳排放管理活动及其成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李兆东、鄢璐(2010)阐述了碳审计一般概念,指出碳审计应包括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低碳财税资金的审计、低碳经济行为和产品的审计认证三方面主要内容。陆婧婧、苏宁(2010)等都对碳审计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
在碳审计的动因和对策研究方面,王爱国(2012)在对比国外碳审计研究成果上提出“积极主动、抓大放小、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科学发展、绿色考核、以人为本、借智发展、加大宣传、培育意识”开展我国碳审计工作的新思路,赵放(2014)指出我国碳审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阈,对碳审计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加强碳审计依据的顶层设计,建立“三位一体”的分类分层碳审计体制,建立复合型、高素质的碳审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碳审计机制。
三、我国碳审计问题分析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权;碳交易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有必要开展低碳会计的核算,低碳会计作为新兴的会计领域,其含义为“主要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既满足国家对企业低碳责任的要求,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1]碳排放、碳交易及报告披露均离不开低碳会计,它的出现是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碳排放权是资产还是费用的问题,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根据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IASC)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资产的定义,碳排放权应当做资产,而不能作为费用核算,但是碳排放权是何种类型的资产,学者们一直存在争论。[2]Wambsganss和Sanford认为,购买的预期用于补偿以后实际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权可以划分为存货。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碳排放权应被当作有价证券,如Sandor和Walsh。然而Ewer是这样认为的,碳排放权应该被当作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因为它具有无形资产的一些特征。[3]而法国企业运动联盟(MEDEF)却认为,排放权的几个特点明显符合存货的定义,不能够因为排放权不具备实物形态这一事实就认定其为无形资产,而不是存货。而对于计量,Stefan Schaltegger和Rogerburritt(2000)认为,应运用现行市场价值进行计量。
我国的研究大部分参照西方国家的做法,在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上,王艳、李亚培认为,碳排放权具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应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张红梅则借助国外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可交易排放权的概念,认为应当把可交易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并采取多重计量属性;郝玲、涂毅建议抛开排放权的问题,直接把与CDM相关的费用成本等都纳入其他业务核算。
(二)碳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低碳会计的核算,首先离不开碳资产,碳资产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社会性,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价值,而低碳会计的核算,有利于了解碳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今的社会,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各个国家都着力于研究低碳经济,探讨低碳经济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我国,低碳经济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碳资产会计问题的研究,关系着我国的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着在国际上承担碳减排任务的重大使命。具体来讲,碳资产研究的意义如下
1.为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011年2月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碳减排”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引导企业改变观念,提升对碳资产和负债理念的认可度,将碳资产纳入财务报表体系,进行“碳会计”盘查,鼓励在资产负债表中加入碳减排科目。因此,如何在会计核算上对碳资产会计进行确认和计量,怎样做会计分录,如何在会计报表上对碳资产进行列示及碳资产的披露等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建立低碳会计核算模式,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制定碳资产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提供参考依据,促使全球节能减排目标的更好实现。
2.有利于企业对自身价值的正确定位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时代,企业是作为一门科学的会计学所关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们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然而,当今是时代是低碳经济的时代,企业必须正确的衡量自身的价值,不仅仅是报表上的数字,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节能减排的任务,更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更新观念,明确定位,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如何进行定位,碳资产的会计处理至关重要,通过碳资产的核算和计量,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状况信息,客观公正的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达到对自身价值的准确定位。
二、碳资产会计问题初探
(一)碳资产的定义
碳资产是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个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城市、地区,甚至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更可以对应于全球。全球碳资产的流通总量虽然在操作上很难量化,但在逻辑上是完全存在的。从碳资产的定义来看,它不仅包含今天的资产,也包括未来的资产;还包括产生的增值,它们是由于实施低碳战略而同比、环比产生出来的。
篇6
[关键词]碳排放;驱动因素;因素分解;LMDI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72-03
1模型构建
在扩展卡亚(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法对河北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贡献度进行测算。为提高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度,采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15种能源品种来构建分解模型,并把碳排放总量C分解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C1和居民生活部门的碳排放量C2。
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15种燃料。各变量的含义见表1。
基于式(1),第 t期相对于第t-1期碳排放变化量的LMDI加和分解可以表示为:
LEI[]生活能源强度,即居民单位收入的能源消费量,计算公式为:LEI=Ei/TI
由于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不变,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常量,因此在进行因素分解时,ΔCF=0,可以不做考虑。根据LMD1分解法对各因素进行分解,得到:
2计算结果及分析
2.1对碳排放量分类分析
按照河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1995—2009年河北省各部门和各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从总量来看,河北省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4193.6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1628.38万吨,差不多增长了1.8倍。但从增长率曲线来看,各年增长幅度差异很大,大体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速下降”三个阶段。1996—2001年为缓慢增长期,这期间碳排放量增长率最高不超过5%;但从2002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河北省也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快速增长期,带动了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大幅上升,碳排放增速迅速提升至2002年的12.29%,增速最高的2005年甚至达到了3022%;之后随着“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推出,河北省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单位GDP能源消费量逐年下降,碳排放增速逐渐出现了回落,2005年以来碳排放的增长速度逐渐放慢。
从产业贡献来看,第二产业对碳排放量的贡献最大,1995—2009年的平均贡献率高达 829%,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81.4%,这表明河北省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并且重工业特征突出。除第二产业外,居民生活部门的平均贡献率达到97%;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09% 和603%。从贡献率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贡献率趋于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趋于上升,但第三产业的上升幅度较小。从能源贡献来看,原煤、柴油、汽油和焦炭是影响河北省碳排放的4种主要能源。1995—2009年,4种能源碳排放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 88.12%。在4种主要能源中又以原煤对碳排放量的贡献最大,平均贡献率为4961%,接近五成。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影响,1995—2009年河北省原煤的碳排放比重从6027%下降至37.17%,而焦炭的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且碳排放占比相应提高。尽管近年随着交通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柴油和汽油的需求量有所提高,但其碳排放的贡献率相对稳定,在1.5%~4.5%波动。
2.2对驱动因素的分类分析
通过扩展的卡亚(Kaya)恒等式,得到了影响碳排放的7个驱动因素,即生产能源强度因素、生活能源强度因素、能源结构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人均产出因素、人均收入因素和人口规模因素。将这7个驱动因素进一步划分为4类,即能源强度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利用LMDI分解法,计算得到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如表2所示)。总体上看,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增长产生正向驱动效应,能源强度则产生负向驱动效应。由于正向驱动效应大于负向驱动效应致使河北省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1)能源强度效应。按照部门,能源强度可以分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和生活部门能源强度。如果某一部门能源强度下降,说明该部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部门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必然减少,因而能源强度下降对碳排放产生负向驱动效应。
表2的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的确存在负向驱动作用,其中又以生产部门能源强度效应最为明显,1996—2009年累积降低碳排放311106万吨,贡献率达48.2%。但期间也有波动:ΔCPEI的值在2000—2001年、2002—2003年、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4个时段为正,表明这些年份的能源强度出现了不利于碳排放降低的变化。图1直观印证了这一点,图1表明1995—2009年河北省生产部门能源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60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3.55吨标准煤/万元),这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带动。但在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三个年份的工业能源强度的小幅上升带动了第二产业乃至整个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的同向波动。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二产业能源强度的上升则是由于建筑业能源强度的大幅上升造成的。生活部门能源强度是指居民每单位收入所消费的能源量。一般而言,由于受到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不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大幅增长。从1996—2009年间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居民生活部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增长基本是产生负的驱动影响。在15年间生活部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的驱动力达796.47万吨,贡献率达11.9%。上述分析表明,降低生产部门尤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能源强度,是实现河北省碳减排的重点;降低居民生活能源强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碳排放量的增长,因为其涉及居民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蕴藏着较大的潜力。
图11995—2009年河北省生产部门、第二产业及工业能源强度
(2)结构调整效应。结构调整效应具体包括了能源结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是指能源品种结构的调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一般而言,煤炭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因子最大,其次是石油类能源,天然气的碳排放因子最小。因此,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能源结构中的煤炭类能源消耗比重下降,石油类产品和天然气的比重即使上升,碳排放量也会减少,反之,碳排放量增加。从分解结果来看,能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限,这是由于河北省能源结构比较单一,严重依赖煤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90%,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燃料结构的“高碳”特征依然明显。
对于产业结构效应来说,由于1995—2009年河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占比平均值分别为084%,85.81%和275%,可见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在三次产业中最大。如果第二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那么势必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也必然持续增长。从1995—2009年,第一产业比重由22.16%下降至1281%,第二产业比重则由46.42%升至51.98%,其中工业产值比重由4037%升至46.32%,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31.42%上升至35.21%。这种以工业规模不断扩张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变动,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表2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经济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平均贡献为7.4%。可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降低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是实现河北碳减排的一个政策选择。
(3)经济发展效应。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体中全体居民的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一般而言,当产出水平提高时,能源消费量随之提高,从而碳排放量相应增加;当收入水平提高时,势必增加居民对汽车、冰箱、空调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导致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的相应增加。从分解结果来看,人均产出成为河北省碳排放量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因素。1995—2009年,河北省人均产出水平提高了3.1倍,对碳排放的贡献值提高了1.3倍。人均收入对碳排放同样产生正向推动作用,但影响相对较小,在该时期对碳排放的累积贡献率为98%。
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成为推动河北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导性因素。究其原因,与河北省碳排放演化的阶段性不无关系。经验研究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演化存在 3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即该演化过程需要先后跨越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高峰。在不同的演化阶段,驱动因素的影响和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在碳排放强度高峰之前阶段,碳排放增长主要由能源、碳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在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碳减排技术进步驱动;进入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后,碳减排技术进步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观察1995—2009年河北省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河北省已经跨越了碳排放强度高峰阶段,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经济增长成为这一阶段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表明人均GDP增长是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其平均贡献达到132.1%,远大于任何一个驱动因素的贡献。因此,河北省在减少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在保证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实现发展与减排的双赢。
(4)人口规模效应。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碳排放量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尽管1995—2009年期间河北省人口总数仅以年均063%的速度增长,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不断增强,再加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作,居民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得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以及与之相应的能源消费增长成为居民生产与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而推动了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
3结论
(1)提高能源效率是节能减排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河北省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普遍存在着能源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提高能源效率应从微观主体入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适度提高能源价格,加之使用补贴、税收等手段,达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激励相容,形成节能减排的利益认同和一致行动。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篇8
关键词:碳权交易;碳金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前言
如今,碳权交易作为一种减排制度,已经在很多国家实践。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建设碳交易平台,但是碳交易处在成长期,其依然是以自愿交易、CDM项目撮合为主,这对于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1年11月,国内开始进行碳排放交易试点,这项活动的启动和运行为探索碳排放交易的相关基础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碳金融概述
(一)低碳经济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指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其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运用的手段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等,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二)碳金融含义。碳金融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的是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其中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以及碳指标交易等等。它发展的基础是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有两个公约,分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且这两个公约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向更环保的方向进行改造升级,二是能够降低发达国家实现减排义务的成本。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处在起步阶段的碳权交易。虽说我国碳金融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交易的主要内容是CDM,但是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在联合国注册的清洁发展计划,无论是在计划数量还是在年排量上,都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因此说,目前的CDM交易是促进我国碳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初步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平台。如今,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多地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所,这些碳排放交易场就构成了碳排放交易平台。不仅如此,江西、广东、河北等地也在筹建碳交易平台。
(三)迅速发展的绿色信贷。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个部门联合提出了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主要目的是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这种信贷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信贷已经全面地进入节能减排的主战场。现在,国内的许多银行已经开展了绿色信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逐步兴起的低碳银行。接受了所谓的赤道原则,并且将其纳入自己业务原则的银行,这就是低碳银行。虽说目前来看,低碳银行处在起步的阶段,但是由兴业银行开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接受赤道原则,发展成为低碳银行。
三、碳权交易中碳金融所面临的问题
(一)碳金融意识不强。从目前来看,我国整体上对CDM项目、CCER项目以及碳金融产品的认识不足。有一部分已经开展绿色信贷等一系列碳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其认识还存在问题,它们认为绿色信贷的实施,不过只是为了帮助树立比较好的社会形象,在其实际的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小的。而且,低碳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具体实施细则不完善,绿色信贷规模比较小,市场化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禁言,交易市场的交易种类比较少,项目交易的流动性比较差,这些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潜在项目资源的企业看不到碳金融市场所蕴藏的商机,因为对市场的不熟悉,或者是因为交易的机会成本太大,使其缺乏参与碳金融交易的积极性。
(二)碳金融市场不完善。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广,但是其实力与水平却相对落后。首先碳权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而且交易是以碳权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废弃物交易为主的。其次碳金融产品的品种比较少,如今我国碳金融主要服务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以及工艺固废处理等等,因为缺乏区域与经济的优势,使其在交易的过程中缺乏碳金融产品创新,难以满足贪泉交易市场差异性的投资需求。最后碳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在碳金融市场规则设计、交易技术保障、交易平台网络支持上不够规范,对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排查等咨询服务的认知度不高,加上平台的信息不系统、时效性又比较差,这就大大影响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备。当前国内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整体不完备,而碳金融服务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各个金融机构,尤其是主要银行的碳金融方面的创新动力是不足的,与国际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少,而且其碳金融市场所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是比较少的,其中仅仅是碳信用的评价机构、碳权交易的审计机构、法律结构、保险机构等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在支持减排项目、碳信用的碳基金等资金在国内是整体不足的。
(四)缺乏碳金融人才。对于碳金融业务来说,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与金融领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碳金融、碳交易所需要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不仅仅是要了解国际碳交易的游戏规则,而且需要熟悉国内甚至是各地具体碳权项目交易的规定,能够比较客观地评析客户需求等。从现在来看,综合性的金融机构以及与碳权交易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少的。
四、碳权交易推动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碳金融发展的法律与政策机制。在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完善推动法律与政策机制。首先就是要加强低碳法制建设,制定强有力的低碳业务方面的奖惩措施;其次是加强碳金融交易体系的培育,不仅要协调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内容、标准、程序,而且要加大投入,鼓励银行不断创新并有序开展竞争;再次是政府应该加大碳金融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产业规划,统筹发展碳金融制度,积极扶持绿色信贷;最后是要建立健全碳金融交易机制。
(二)加大碳金融创新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大碳金融创新力度,一是要拓宽绿色信贷,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低碳金融衍生产品;二是及时与国际规则接轨,积极倡导绿色金融以推动金融业不断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不断提高碳金融交易的服务水平,在项目交易中能够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业务关系来降低交易风险,设立碳基金,集结社会实体资金参与减排项目投资。
(三)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政府或是金融机构应该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为在未来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建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不仅能够有效支持我国碳交易金融市场的实施运行,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打造绿色经济。
(四)规范碳金融机构与人员组成。碳权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机构与人员水平的提高。首先,政府应该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针对与碳金融有关的业务开展有较强性的培训;其次是要对现在的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其低碳经济、低碳金融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而且能够从海内外引进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从而充实碳金融人才的储备。
结论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对碳的高度依赖,形成了高碳消费模式加剧了自然界灾难的发生,已经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威胁。改变高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和新的挑战。要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要的种种支持手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9
1.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所呈现出的是一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反映。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投资来维持和扩充资源存量的,同时以减少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最大程度的提升资源利用率,使持续发展的成果更有效的服务于人民。2.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大量建筑和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涌现,需要大量的资源(钢材、石化等)作为建设的基础。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能源危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的工业结构能够得到优化和升级,那么就必须要在不断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减少经济发展的碳强度,最大程度的提升资源的利用率。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较大。这样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就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这样会使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要想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和研究相关的发展技术,就必须要与其他的发达国家多合作、交流,并要大力地去发展低碳经济。只有这样,我国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才有可能使我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潜在经济增长、出口贸易、碳排放三者的关系
作为起到潜在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出口贸易,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也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比如,能源消费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此引起的碳排放量大幅升高更是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责任和义务更应首当其先。但是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对减少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采取措施,更要对一些隐性的“碳泄漏”和“转移排放”等问题加以重视。根据有关资料可以将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引申出集中的两个领域:“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和“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出口贸易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对能耗有推波助澜的作用;2.在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中,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同向变化的关系,作好之间的利弊权衡;另外,出口贸易引起的“转移碳排放”,解决这种隐含碳问题需要各国间紧密合作、共同协调。比如,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的“转移排放”问题,即,中国碳排总量没有得到减少,而是通过出口的形式将我国碳排放总量的7%-14%转移到美国。由此可见,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出口贸易、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三者间存在长期调整关系且互为因果关系。
三、改进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减排”出口贸易问题,不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经济问题,其是终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发展的契机来解决碳排放问题,即“发展碳排”。因此,要想使资源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出口贸易实现持续科学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虽然我国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的工作中有了喜人的进步,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借鉴。可见,我国只有坚持走低碳发展的路线,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的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才能实现良好的持续循环。2.建立绿色贸易体系,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当前,我国贸易增长模式呈现粗放型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使出口产品缺乏一种“控制”,致使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到出口产品总量的大部分,与此同时在贸易顺差的影响下,促使初级产品和廉价产品的出口不断加剧,而生产加工此类产品的碳排放却留在国内,我们称之为“碳泄漏”,日积月累,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碳污染天堂”。可见,寻求一种绿色贸易增长模式,对贸易体系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出以下几方面:(1)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主要体现在减少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坚持良性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转换贸易出口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贸易出口结构。(2)构建完善的绿色贸易政策体系。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借鉴国际经验,以产品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以行业为主线,构建完善的绿色贸易政策体系,包括绿色投资政策、环境关税政策、市场准入制度等等;(3)基于我国国情,走内需拉动经济的稳步增长模式,,创建低碳导向的内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贸易减排”。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碳排放;区域划分;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6000707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问题,尤其是区域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他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的碳减排路径。考虑到我国省市地区较多,而且人均碳排放量在部分地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1](P31-42)[2](P35-46),即地区间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时,一般会在一定的标准下,对我国30个省市地区①进行分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国区域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从目前的碳排放区域划分方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使用国家已有的区域划分结果,一类是基于某些与碳排放相关的指标进行区域划分。
我国已有的区域划分主要有三种,部分学者选择其中一种,对区域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1)东中西区域划分②。使用该区域划分的学者较多,且研究视角丰富。其中,陈诗一等[3](P111-119)、雷厉等[4](P59-65)和仲云云等[5](P123-133)使用LMDI方法,研究了我国区域碳排放量及其因素效应的差异性问题;李国志等[6](P32-39)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对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许广月等[7](P37-47)、张为付等[8](P14-23)研究了全国及各区域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问题;许广月[1](P31-42)、林伯强等[2](P35-46)研究了我国区域碳排放的“俱乐部收敛”问题。(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中所提出的经济区域划分③。使用该区域划分的学者较少,王文举等[9](P442-447)使用该区域划分结果,利用对应分析,对碳税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特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3)《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的经济区域划分④。使用该区域划分的,主要是因为要用到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刘红光等[10](P129-135)建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模型,对各区域各行业的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姚亮等[11](P16-19)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进行了相关核算与分析。以上这三种区域划分结果,均是基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地域分布特点,并未充分考虑到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使用这三种区域划分结果去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均缺少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大部分学者在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时,基于其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分类指标和方法,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这里也可以分为三种分类方式:(1)单指标分类方式,由于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大部分学者选择了该方法。比如,李国志等[12](P22-27)、宋德勇等[13](P8-14)选择碳排放量年度均值指标,设置一定的大小区间,均将我国划分为高排放、中排放和低排放等三个地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全国及不同地区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张雷等[14](P211-217)根据2005年碳排放量的截面数据,将我国分成超重碳排放型、重碳排放型I、重碳排放型II、一般碳排放型I、一般碳排放型II和轻碳排放型等六个地区;肖黎姗等[15](P21-27)选择1990—2007年的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量)年度均值,将我国划分为三类地区;曲如晓等[16](P10-17)为验证中国省级收入排放的不一致性,选择1997—2010年的人均GDP年度均值,将我国划分为高收入、较高收入、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等四个地区。(2)双指标分类方式,部分学者选择了该方法。比如,何建武等[17](P9-16)在研究统一碳税对各区域的经济影响时,选择2002年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将中国划分为三大地区,即第一类地区(人均GDP水平很高,碳排放强度较低)、第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碳排放强度却很高)和第三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强度也较低)。许泱等[18](P1 304-1 309)根据2008年城镇化水平和1995—2008年的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地区。(3)聚类分析分类方式。前面两种分类方式,均是采取数据间简单大小排序,此种分类方式则全然不同。张彬等[19](P53-56)通过Kaya恒等式得到人口、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等三个碳排放区域划分的模糊聚类指标,然后基于截面数据,将我国按碳排放驱动因素分为四大地区,即北京、上海完全城镇化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天津。
综上,已有文献在碳排放区域划分方面各具特色,但仍存在尚可完善的地方:(1)由于影响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止一两个,所以采用单指标和双指标的分类方式,指标选取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反映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且其选取也尚未统一;(2)张彬等[19](P53-56)采用模糊聚类分析,虽然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区域间的碳排放特征,但是并未充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特点,同时由于使用截面数据,仅考虑区域碳排放在截面上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在时序变化上的特征。因此,是否存在一种有效的分类方式,对碳排放区域进行划分呢?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在进行分类时,不仅能充分考虑指标在时间和截面两个维度上的特征,而且能一次容纳多个指标。这恰恰为碳排放区域划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也是处理分类问题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Bonze和Hermosilla[20](P339-360)首次将聚类分析引入到面板数据中,运用概率连接函数和遗传算法改进聚类分析算法,从而提出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Ren和Shi[21](P253-258)基于费舍尔次序集群理论,通过Frobenius准则重建Ward函数,提出了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较为复杂,且李因果等[22](P73-79)指出他们都没有详细考察面板数据的动态分类统计特征。朱建平等[23](P11-14)提出了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但是单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且在现实应用中多为多指标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问题。郑兵云[24](P265-270)对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对时间进行了“降维”,即每个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取均值,消去时间维度,退化为截面数据的聚类分析问题。但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两个缺陷:一是信息损失问题,均值只能表现平均变动情况,不能反映其他分布特征,如离散程度等;二是存在一个隐形假设,即各样品的每一相同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同方向变化,否则会得出不准确或错误的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李因果等[22](P73-79)选取面板数据的绝对量、增长速度、变异系数三个统计指标,分别建立测度相似性的欧式距离函数,将其赋权构建综合距离函数,并重构Ward聚类算法,从而提出了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虽然其研究综合考虑了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综合距离函数权重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如果选取的权重不一样,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其二,增长速度和变异系数均可能远远小于绝对量,尤其是增长速度,这样如果综合到一起来构建Ward聚类算法,即便选取较大的权重,也很容易忽略增长速度和变异系数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即综合各指标的年度均值和年均增长率的聚类结果,来解决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在这样的思路下,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95-2010年与碳排放直接相关的相对指标数据,对我国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相比已有文献,本研究有以下特色与拓展:(1)分类指标的选择。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的区域碳排放特点,基于涂正革等⑤⑥的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提取影响区域碳排放的指标,在分类指标选择上不仅较为全面合理,而且首次区分了生产和生活两大部门的影响因素;(2)分类方法的选择。选取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进行区域分类,在分类时不仅考虑到区域碳排放的截面特征,而且也考虑到区域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二、理论方法框架
(一)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由于对各指标进行时间“降维”再聚类分析,可以体现面板数据的截面特征;取各指标的年度平均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显示面板数据的时序特征。那么综合这两个指标,便能较全面地说明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于是,本文提出以下思路,进行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第一步,计算各指标的年度均值,在时间上对各指标“降维”,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第三步,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聚类结果,将其作为最终的聚类分析结果。如第一步的聚类结果将北京划为第一类,而第二步的聚类结果北京被划到了第二类,但其他省市均没变化,那么便可以将北京单独划为一类。
本文选用欧氏距离,选取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或称Ward法)进行聚类分析。相比已有的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该聚类思路操作较为简单,操作性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面板数据的时序和截面特征。此外,在进行第二步,即对各指标的年均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时,若相异性取到较小的值,仍未获得良好的分类结果,那么便说明各个体的每一相同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同方向变化。此时,便可以不考虑面板数据的时序特征,即不进行第二步操作,此时本文的方法便退化为郑兵云[24](P265-270)所提出的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二)碳排放区域聚类的指标选取
为了得到较为科学的碳排放区域划分结果,必须选取合理的分类指标。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和人口等指标先后被用于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
- 上一篇: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方法
- 下一篇:学好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