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死亡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死亡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死亡教育

篇1

我们科技馆近几年也办了不少计算机培训班,如“英特尔求知计划”,是由英特尔公司与各国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进行的教育项目。该项目是面向8-16岁青少年免费开展的计算机初级培训,主旨是一种全新的动手操作学习体验,帮助全球众多的社区数以万计的青少年掌握21世纪必备的基础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在此培训过程中,我作为一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我深深地感到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从调查结果看,青少年用于网络游戏的占62%,聊天的占54%,这对我们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并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与责任。

一、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有着积极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为青少年拓宽了一条信息来源和沟通的渠道,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使之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快捷、高效地获取大量的所需信息。其次,网络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而拓宽了当今青少年学习的空间。

(二)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网络环境又比较复杂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对网络信息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因此,部分网络内容会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

1、道德意识下降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和交流的主要方式,青少年也不例外,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越来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必引发许多新问题。如: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看电影、聊天等,而他们又往往出于好奇、冲动的心理去刻意搜寻一些非健康的信息,由于他们的识别能力较差,不健康的内容很容易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一些不好的因素影响着他们,使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目崇拜西方。长期下去势必成为当代青少年良好道德意识形成的严重阻碍,导致道德意识下降。

2、社会责任弱化、身体健康受损。

由于青少年的思想尚未成熟,但他们又渴望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以匿名存在。没有他人和社会的监督、指责和惩罚的顾虑,他们任由思想自由狂奔,使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毫无约束的自由和刺激,这时候什么社会责任、道德底线早已荡然无存,留在他们脑海里的只有“我”。这样必然会导致他们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不关心集体和他人,毁灭了人类原本存在的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交往关系。随着网络迅猛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网吧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这些网吧往往设施简陋,环境恶劣。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心跳加快,体力消耗很大,处于高度缺氧,容易产生虚脱,甚至猝死。网吧有时有抢劫、打架、凶杀等案件发生,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3、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使用不当,对青少年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终日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在网络上,思想早已远离校园的生活,终日萎靡不振,既是回到学校,课堂上的知识对他们也早已失去了吸引力,这时的文化知识更无法声声入耳,甚至面对老师也能昏昏欲睡,导致学习成绩日益下降。

二、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做法

网络教育手段的先进性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替代的,它使得我们的教育观念和内容更加现代化,给我们开辟了广阔的教育舞台,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当今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的时代,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的挑战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位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因此,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和推动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已经迫在眉睫。

1、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德育教育队伍

我们应加强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德育人才教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使网络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2、积极建设健康的青少年德育教育网络平台

建设、开辟更多更好的青少年德育网站和网页,坚持传播积极向上、正确、健康的信息和声音,要有亲切的服务意识,用真诚的爱心去打动他们,我们的诚挚是启发青少年心灵的一把金钥匙。灵魂上的尘埃,只能用精神上的甘露来涤荡,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为他们创建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网络气氛,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3、加强提高青少年自身辨别能力和免疫力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青少年;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已成为学校、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网民规模已达到5亿多,学生所占比例为30%。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接收、传播时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

1.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使青少年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青少年不一定要依赖学校和家庭来获取知识与信息。由于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他所感兴趣的欲知内容,主动地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并且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经过一定的判断与加工融合成自己的观点。

2.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道德法制观念的完善

在以往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今网络能将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到一起。为了在网络空间正常地与他人交往,在沟通交流中避免冲突,青少年就必须在保证自己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行动在无形中对健全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表现欲与创新意识的树立

网络冲破了国家、地区以及时空的限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青少年传递着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帮助青少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学生可在网上充分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另外在网上给他人提供帮助,还可以满足大多数青少年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

网络在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又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网络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给青少年带来了冲击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强,网上有许多内容不健康的灰色信息和游戏软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诱发那些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走向犯罪。

2.网络给青少年在信息选择方面带来了辨别难度

由于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容易被各种不法分子和西方势力所利用,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显示,网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得到降低。在这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上自身知识的缺乏,就很难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可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前进方向。

3.网络在传统道德观方面对青少年造成污染

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这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和接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传统道德观,使他们趋于自私和冷漠,既不去关心集体,也不去关心他人。容易造成冷漠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危害其健康成长。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首先,教师和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上信息监控,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加强网络知识等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月娥,浅析网络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2]马传静,徐梦灵,浅析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S5).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当人们的压力无法排解时,就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现在这种情况也时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这些青少年由于学习、感情、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烦恼,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而青少年在处理这些压力、烦恼和心理问题上还不成熟,还缺乏能力和经验。当他们承受不了时,心理就会发生扭曲,直至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对自己及他人生命的不珍惜和不尊重;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缺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正确态度,缺少处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学有许多关于生命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利用生物的生长周期,帮助学生认知“生死”

生物教学中讲授的生物知识一般都包括了生物的孕育、出生、生长、死亡这四个方面,这是一个生物的生命周期。在进行人类生命的延续生殖时,可以结合受精、形成胎盘、胎盘的生长变化过程以及胎儿的生产的图示来讲授,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形成过程,感受母亲生育生命的辛苦,从而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使他们能够珍爱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实,而青少年对死亡没有明确的概念,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死亡对周围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生物教学中要结合生物的死亡知识,教育学生正确感知死亡,形成正确的死亡概念,使他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死亡了,会使家人痛苦万分,会破坏一个完整的家庭,从而使学生珍爱生命,不随便做出残害生命或结束生命的傻事。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死”后,还要让学生明白人生就是以出生为起点、以死亡为终点的一个生命周期,在周期里人们虽然无法改变人生的长短,但是可以增大人生的宽度,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灿烂辉煌,不白活一回。

2.改变生物实验方式,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是关于动物生理结构解剖的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做这样的实验都是拿动物活体进行现场解剖实验的。这样使学生看到了活生生的动物被残忍地解剖了的血淋淋的过程,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动物生命的冷漠,使他们觉得动物的生命不重要,可以随意宰杀,使他们不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因此,生物教学要改变这种残忍的生物实验方式,用电脑模拟实验来代替活体实验。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不会使学生产生对动物冷漠的感觉。这样还会使学生明白动物也是有生命和痛苦的,要关爱动物的生命,使动物和人类和谐相处。

3.借用部分生物的顽强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

一些生物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比如小草能够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许多动物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长时间地生存下来,等等。这些都对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有着积极的影响。生物教学中,在讲授这部分生物知识、介绍这部分生物习性时,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能够像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生物那样坚强地生活,使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当学生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正确地面对,不会做出残害生命的极端事情。

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 青少年 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

生命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各类报纸屡见不鲜,但其并非我国独创及独有。早在20世纪初叶,德、英、法就已经已开始关注生死等教育话题,生命教育的研究也最早源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减少青少年中自杀的比例并对“问题少年”起到早期的预防和矫治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学者詹姆斯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并且提出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思想,构建了“生命教育体系”,开办阿南达学校,积极投身生命教育实践,促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此,“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才被各国熟知并开始广泛传播。[1]

二、什么是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围绕生命本身开展教育,即引导青少年进行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通俗的说就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暗示,求生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其外延包括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生命教育涉及诸多层面的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方面,即认识身体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行为方面,在掌握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能够切实的保护、延长生命;(3)情感方面,对待生命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为什么要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

当代青少年群体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一代人,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及网络化浪潮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其特点是开放程度高、接触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但是伴随着社会开放和网络浪潮带来的海量信息冲击,很多当代青少年正陷入随之而来的“生命”困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物质环境极大丰富的今天,当代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混乱纷杂的网络环境中,道德滑坡严重,价值观混乱。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既缺乏上个世纪60年代人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70年代人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同样缺乏80年代人善于埋头苦干的精神。” “他们是精神迷惘的一代,是灵魂没有归宿的一代,也是缺乏自我内省和对世界担当的一代。”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偏颇、夸张,但这也恰恰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当代青少年在生命观及价值观上的迷茫状态。[2]

2,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成为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社会环境的复杂,课业负担的沉重,加之对自身心理、生理发展的不适应,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主因。当前,很多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成了社会的边缘人和局外人,在与同学或者同事的人际交往中感到力不从心;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自私的;对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没有兴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调查,对七千多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九成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一个庞大的农村青少年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怀着不同的理想来到城市,对学习和工作的期望值很高,心理更脆弱、更敏感,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觉得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久而久之,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引发自杀甚至杀害他人的行为。

3漠视生命甚至残害生命现象时有发生。放眼现代中国,原来被成为天之骄子的在校大学生已成为青少年自杀事件的高发群体。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叫“天堂纪念馆”的网站,网站里陈列着许多死无其所的大学生的英灵。这些大学生都是由于自杀丧命。据统计,自杀在我国青少年死亡中所占的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建议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对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漠视现象。当今社会有一个误区:即大部分的青少年,包括大部分的成人都认为生命只是属于个人的。关于自杀轻生青少年的研究表明,他们大多认为彻底解决一切问题和烦恼的办法只有自杀,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社会是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社会的每个细胞都能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这个有机体的稳定发展。轻率的结束个人的生命,特别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就绝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唯有大家都有如此观点,才能为下一步开展生命体系教育打好基础。[3]

2.将生命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是以培养个体具有健全、完善的人格为目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人文关怀价值的内容,其中已经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遵循生命规律,帮助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影响当代青少年对生命看法原因很多:经济困顿、学业问题和人际失和等,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人生信念的不坚定。对于青少年来说,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人生信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信仰、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文化需求、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实的提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文化的、易于接受的举措。

3.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建各类青少年自助组织。如组织青少年心理、生命、伦理等社团,辅以正确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一些心理自我抚慰的方法,并创设适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拥有积极主动与别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心态;力求使他们通过互助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基本的应对消极情绪、挫折的策略技巧,转化不良情绪以免出现消极的严重的心理和过激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 开展生命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迫切的任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的力量,使青少年感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通过生命教育,我们要培植青少年对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青少年拥有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充满自信和热情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82.

篇5

一、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1.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和生命价值缺失。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他杀以及各种虐待生命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社会上吸毒青少年人数也再不断增加。据2002年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历时七年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经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尤其在15至34岁青壮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且目前呈明显的递增和低龄化趋势。这些恶性事件提醒我们:青少年对生命的意识正渐渐淡漠,生命价值正渐渐缺失,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这一使命已迫在眉睫。

2.青少年的生存自救技能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存自救技能是人们规避危险、保护生命的一种最基本的技巧与能力,比如懂得在遭雷击、火灾、溺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等等。但是,现实中青少年对生存技能的重视和掌握程度是很令人担忧的。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8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如仅2012年6月9日一天,全国16名学生发生溺水死亡。我国不少青少年的表现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生存自救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命教育应在当前教育中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在我国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中,传授应试知识所占的比重过大,相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很少,并且不受重视。有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小学的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占30%以上,有关社会的科学知识占50%以上,而有关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占不到20%”,而初中阶段能体现生命教育的主要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偏差决定了对生命教育不应有的忽视。当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里,基本上是将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或生理卫生教育等同起来,少有生命孕育知识和死亡教育的踪影。另外,还有一部分性教育内容的设置仅仅流于形式。

二、新课程改革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指向的是单一的理性生活,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生命意义的丧失,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学上,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新世纪的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现世存在的前提下,剥去工具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给儿童以人性的课程和教学。也正是如此,新的中小学课程设计特别关注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赋予了课程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代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

反思现代教育,新课程下实施生命教育已成必然,目前,生命教育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与“利用渗透式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两种形式,事实上,将生命教育内容纳入到具体教学课程中,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实践模式。任何学校、任何学科、任何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资源,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学生真正达到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的境界。

三、生物学课程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

1.生物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生物学课程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有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规划好美好的人生。从这一点看,生物学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将生命教育渗透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6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通过倡议书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梳理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营造一个更美好和谐的社会。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防溺水倡议书,欢迎阅读!

防溺水倡议书1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是家庭的希望,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养育我们需要十八载的含辛茹苦,而江、河、湖、海夺走生命的时间只要三五分钟,仅今年4月27日至5月12日,全国中小学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就达16人,而每年的6、7、8三个月份全国溺水死亡人数最多,倡议书《中学防溺水倡议书》。

漳浦龙成中学 政教处 宣

20__-5-20

防溺水倡议书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目前,近夏天的时候,一些学生谁出去游泳,划船的现象发生。多年来,溺水事故一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每年大约5-60000人,且因溺水事故造成四万人死亡,这是,每天平均约有近150所小学和中学生活和死亡的溺水事故,

对于积极响应省、市、县“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月”活动,创造更安全的学习环境,努力防止“溺水”这类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在此向所有学生主动发出如下: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会参与危险的活动,不到危险,防溺水倡议书不熟悉的河游泳。

第二,在一个家庭陪伴的前提,安全,定期的游泳池。和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发生事件溺水。

三、学习知识相关溺水,并可应用于实际所学的知识。

四、从我做起,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坚决不参加游泳比赛很危险。

五、加强自我的安全意识的同时,也努力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外出冲个冷水澡行为,将坚决抵制和气馁。

六个,一个是谁是严格禁止在水库,或沙溪河水玩或者游泳,防溺水倡议书二是严格“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河水的警告水桨,三是禁止在公园是特别是河在玩呆,四是严格到河边谁叫水,五是严格到河在一个救援。

同学们: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安全第一,生活真是太棒了!为你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今天开始,每一个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防止溺水,远离危险的、和平成长!让我们的校园更文明、安全、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倡议人:___

日期:

防溺水倡议书3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多年来,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特别是随着夏季来临,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季,每年时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蓓蕾初开,前程无限,却被无情的河水所吞噬,令人痛心。为了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发生,提高我们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避险逃生的能力,杜绝溺水悲剧的发生,保障我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现特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7、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戏水、游泳;

8、不在没有家长接送情况下,私自到河渠、水塘、水库的地方玩耍。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安全至上,生命为大!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今天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文明、安全、和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卧龙区潦河坡镇 学校

签名处:(班级所有学生签字)

20__年3月26日

防溺水倡议书4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夏季炎热天气的到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又频频发生。防溺水工作又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尽管我县教育系统已通过多种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并一再强调、再三告诫,但仍存在部分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现象,部分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监管。为此,乾县教育局提醒各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孩子离校后尤其是“双休日”和暑假的监管工作,一定要教育孩子做到“两要七不要”:

“两要”即一要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时到校和离校,不迟到,不旷课,不私自离校出走,放学后不在校内外逗留,及时回家;二要离家时告诉父母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与谁在一起,什么时间回来,严禁瞒着父母几个同学私自相邀外出玩耍。

“七不要”即一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二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三不要到江河、水库、沟渠、池塘等危险区域游玩嬉戏;四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五不要到野外水域游玩抓鱼等;六不要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七不要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安全,家庭的幸福,从今天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家校配合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自救能力。最后,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防溺水倡议书5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各位家长:

时近盛夏,暑假将至,不少青少年会选择游泳或戏水的方式避暑;但是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溺亡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年幼生命的逝去,为家庭和亲人带来了无限悲痛和严重伤害。随着暑期的到来,气温升高,已进入溺水事故高发期,青少年溺水防范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支持。

为有效预防溺水,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我们向全社会和广大青少年发出如下倡议:

一、广大青少年朋友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二、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篇7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原因;危害;对策

    近日,莫少聪和孙兴的吸毒事件在各大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报道,明星吸毒事件再次冲入人们的眼球。吸毒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明星群体之中,也蔓延于社会各阶层,青少年吸毒更是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一、青少年吸毒的现状

    1988年,我国首次公布的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5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133.5万名,比2008年底增加209158人。吸毒人数急剧增长,且吸毒者的低龄化趋势加重,35岁以下人员占58.1%。青少年吸毒者多为结伙吸食,由过去单独的隐蔽吸毒发展到聚集在一些固定场所甚至公共场所吸毒,因此,我国青少年的禁毒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二、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看,消费市场的存在。

    从主观上看,首先有追求新奇的心理。青少年面对着吸毒会获得强烈的诱惑,好奇心强烈的人就有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尝试吸毒而慢慢地滑入深渊。

    其次是追求刺激的心理。近年来,随着、、冰毒等新型在歌舞娱乐场所的出现,让社会无业青年,走上歧途,坠入深渊。

    三、青少年吸毒的危害

    1、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吸食对生理功能的伤害更为严重。当吸毒者一旦停吸或漏吸时,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严重紊乱,更加令人恐怖的是,吸毒者对药物的需求量还会日益增加,对机体的危害也将越来越大,甚至导致死亡。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0万人。

    2、危害社会管理。吸毒者为了摆脱毒瘾折磨,往往会不惜一切手段攫取毒资,严甚至不顾廉耻地出卖肉体和人格,以换取毒资,从而加剧了社会上诸如抢盗、等问题,使社会治安形势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据公安机关对1000名吸毒人员审查时发现,83%的吸毒人员曾有诈骗、盗窃、抢劫等犯罪史。

    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和教育。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和教育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在强化校内课堂教学的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让“珍爱生命,拒绝”的意识深入人心。

    2、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力度。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密切协作,进一步规范公共娱乐场所监督检查管理措施。对涉毒场所业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尤其是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积极揭发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形成全社会抵制毒参考文献:

    品违法犯罪的氛围。

    3、完善禁毒法律,管理戒毒所。我国的禁毒法律还不完善,有些有相互矛盾的现象。因此必须要有从种植,吸毒、贩毒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才能在管理这些法律的时候井然有序。同时要加强对戒毒所的管理,及时更新戒毒的技术和手段,创新管理办法,提高戒毒的效用,降低复吸率,实现人性化管理与戒毒。

    五、结语

    泛滥祸国殃民,危害极大。中国吸毒问题的严重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青少年吸毒的严重化而体现出来的。对青少年吸毒原因和危害的分析,对于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 ;自杀 ;干预

一、青少年抑郁

抑郁症被认为属于一种内在精神问题,伴有焦虑、饮食问题、社会隔离和低自尊问题,尤其是体现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研究者一致认为青少年抑郁症类似成人抑郁症。抑郁症通常被描述为“情感空虚”“枯燥乏味”,隐藏自己所有的知觉和外在形象,像黑云笼罩一般。抑郁症的其他核心要素被描述为“缺乏”、不能感到愉悦及无法从活动中获得兴奋,而活动一直被认为是获得快乐的源泉。

Perersen指出只有依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1994; DSM-IV)或依据世界卫生组织(ICD-10)分类的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抑郁并发症才能得以认定。依据DSM-IV和ICD-10的标准,临床抑郁症患者是指既有可辨认的综合症状,又有极大痛苦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个体。

在回顾关于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症状的文献的基础上,Groen下结论道:症状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青春期前后显现症状的比率也发生了变化。如无能、躯体疼痛不适、表情沮丧、精神运动性坐立不安、分离焦虑更多地发生在儿童身上,而缺乏、无助、嗜睡、体重改变、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更多地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二、青少年自杀

自杀被定义为一种旨在造成自己死亡的行为。然而,青春期的许多自杀或自杀尝试的动机并不是想去死,而仅仅只是要表达绝望和愤怒。自杀行为经常可以分为三类:(1)自杀意图。指思想上认为生活毫无价值,要通过具体的自杀计划,专注于强烈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毁灭。(2)准自杀(自杀未遂)。指深思熟虑的、非习惯性地以非致命的方式行事,没有受到他人的妨碍,能够导致或事实上确已导致了自我损伤。(3)自杀。相信或意识到行为的后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行为致使自己死亡。

许多作者认为,直接自杀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特别常见,如在道路交通上搞大冒险。

新近关于青少年抑郁症与自杀的本质的认识,对于预防和与治疗有何启示?

三、青少年自杀抑郁的预防与治疗

为了缓解抑郁症状,许多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医生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如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物(缩写SSRI)。然而,据可获得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版或未出版的资料显示,SSRI已被用于了儿童和青少年。有证据显示,自杀的风险在加剧,包括自杀企图、准自杀和自我损伤,这也都与SSRIs有关联。最近出版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研究》发现,对于某些青少年抑郁症状温和恶化到深度的抑郁症,参加氟西汀治疗是有益的。比起安慰剂来说,氟西汀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是很有效的,在治疗的末期它削弱了自杀的企图。然而,在用氟西汀治疗的过程中,不幸事件如自杀行为、自杀企图、自我损伤和暴力,呈现出上涨趋势。达成广泛共识的是药物治疗必须联合精神疗法,把父母纳入治疗之中,细心负责地应对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都显现出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医生注重提高患者的社会技能、关注患者的认知方式,减轻其悲伤和无能的症状。最有名的一个认知行为途径,即青少年抑郁过程的处理;该项目由青少年组的16个会期和一组分开的父母组成,这一途径引导抑郁症青少年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认同并参与到快乐的活动中去,辨识消极思想及其原因,在重压之下积极放松,提高社会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尽管基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效果较好,但是新近的证据显示,人际关系心理疗法也管用、有效。这一疗法聚焦于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如同父母分离、同伴关系发展和同伴群体压力处理。这一项目经常持续12-15期,由3个阶段组成。在第一阶段,治疗师同患者及其父母一起评估关系,一起决定去关注人际交往问题的某些方面。在第二阶段,治疗师和患者直接针对指定的问题去引导行为改变。在第三阶段,患者渐渐地去结束治疗,建立处理未来问题的能力。

依据抑郁发展模型,认知行为疗法除了关注社会退缩和同伴排斥以外,还关注青少年解释社会事件时的认知偏见,不正常图式和消极归因风格。人际关系治疗,相对而言,主要侧重于成长经历和人际关系,以及导致并维持消极工作模式和不正常图式的不利事件。依据抑郁发展模型,联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大有益处的。

大多数预防项目和早期干预项目仅限于针对那些被认为高风险的个体,旨在清除单一风险因素的影响,通常是生活压力事件(如父母离婚、父母死亡等),或亚临床抑郁症状。相对而言,仅有少数研究以整个青少年群体为目标对象,尝试着去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在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方面,澳大利亚学者做出了很具有说服力的研究,他们使用了拟定的预防计划,基于改变消极的解释风格、认知缺陷、功能性失调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和低期望的自我表现。在项目结束前,在处理技巧、归因风格和知觉控制方面,这些研究中约一半的研究发现有显着的改善。

依据抑郁症发展模型为了预防和早期干预,应该将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学校)考虑进来。提出三个水平的学校服务:(1)一级预防服务。提供给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通过沟通问题、分享资源。(2)二级预防服务。改善有抑郁症风险的教职工和学生。(3)三级预防服务或危机干预。针对那些心理上正经受严重困境的教职工和学生。

在美国和加拿大,各种校内生活小组已经运作了近30年,旨在支持教师去适当地干预那些处于心理困境中的学生。

任何一个自杀企图的青少年都应该得到适当的治疗。首要的健康服务和社会服务应该是,医院、精神病学家或心理学家去验证有嫌疑或明显的精神障碍。理想化的状态是,患者自己同意去危机干预中心,接受专业人员的检查和评估。通常,鼓动患者及其家人去做精神病学检查和治疗是很必要的。患者自杀未遂之后紧接着的一段时期,正是治疗机构回顾、审查患者实际生活状况的好时机。很不幸的是,往往由于治疗机构对于患者的精神背景、个人问题、周期复发等认识不够,导致所采取的解救患者的治疗措施不甚得力。

青少年自杀理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是否受当前条件限制,如年龄限制、缺乏活动性或一些法律约束。对于那些主要表现为行为问题、攻击及对压力和挫折低容忍的自杀未遂者,这些条件限制显得尤为关键。正如我们的研究所示,抑郁不是引发青少年抑郁的唯一风险因素,行为问题、冲动、抗压能力弱、滥用药物、家庭关系紧张及人际关系不和谐都可以引发青少年自杀行为。尤其是同性恋青少年,极可能遭受到父母及同龄人的拒斥。当治疗企图自杀或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时,所有这些因素都因该被考虑进来。

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Shaffer提出了四种一般性措施:(1)案例发现,(2)危机管理,(3)教育项目,(4)管制潜在的自杀行为。我们接下来简单讨论这四种措施。

为了鉴别高风险个体,间接案例发现被用于一些自杀教育项目,去训练学生、老师和家长去发现具有自杀倾向的同学、朋友、儿童的主要特征。然而,较之于不参加案例发现,那些在案例发现中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青少年,并不是更倾向于去推荐陷入忧虑的朋友去接受治疗。直接案例发现尝试去引发自杀青少年他们自己的风险状态。一些自陈量表被改进,用以验证青少年的前自杀状态(如青少年自杀问卷)。但是他们在预测具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方面还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有效性。

危机服务旨在心理矛盾情绪。心理矛盾先于自杀企图,在心理干扰的背景下产生。通常以电话热线的方式提供危机服务。以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服务对自杀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因为打热线的多数是女性,而女性自杀的风险性较之男性本身就要低很多。电话热线通常所能给出的建议都是很平常的,很难奢望其能对求助者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再则,许多自杀行为发生前,受害者本身就处于焦躁状态,他或她往往是不可能去打热线以寻求帮助的。

通过传递与自杀和准自杀相关的信息,干预自杀的教育项目旨在努力地提高人们预防自杀的意识。这一项目有利于案例发现,洞悉特殊个体的自杀企图,并方便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去获得精神健康教育资源。然而,绝大多数参加教育项目的青少年并没有自杀的倾向性。此外,所有这些旨在降低自杀率的教育努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会造成模仿效应。基于对美国范围内的15个学区的调查,Speaker提出了一个综合模型,旨在干预青少年自杀和学校暴力。

这一模型针对青少年暴力和自杀,给出了几点建议:(1)以抵制家庭结构的削弱,整个家庭都要被纳入干预项目。(2)为了克服在处理暴力和自杀未遂,学校资源和技巧的缺乏、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的适当改变是很必要的。(3)为了抵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中断,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同一性。(4)为了处理家庭暴力和青少年药物滥用,冲突调节是必要的。(5)为了培养学生抵御媒体暴力的意识,建议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A, C., Compas, B.E., Brooks-Gunn, J., Stemmler, M., Ey, S., & Grant, K.E.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48,155-168.

[2] Groen, G., & Petermann, F. Depressive Kinder und Jugendliche [Depress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 Gottinggen, Germany: Hogrefe.2002.

[3] Speaker, K.M., & Petersen, G.J. School violence and adolescent suicid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J]. Educational Review, 2000,52,65-73.

篇9

根据《关于开展“五失”青少年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__关委发〔2015〕3号)文件精神,乡上成立调查小组,全面摸底了解全乡失学、失业、失亲、失足、失管青少年情况,提高关爱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青少年做好事、解难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摸底各村(居)五失青年情况来看,全乡共有“五失”青年9人,其中男青少年5人,女青少年4人,主要分布在__村1人,__村1人,__村3人,__村1人,__居委会3人。据调查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青少年自身原因。如__(自身不能站立)和__(聋哑)身体残疾导致失学。第二,监管人原因。如韩宇轩和__父母离异,父母离异后对其子女不管,爷婆无能力管教。又如__父亲残疾,母亲离走、__和__父亲死亡母亲离走,__父亲精神病,母亲出家离走,导致三青年失管。第三,社会原因。如__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患病,爷婆年老多病和残疾等家庭原因,对该青少年失管。

由此可见,出现“五失“青少年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使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乡关工委对“五失”青少年高度重视,在思想教育上、生活困难帮扶上做了大量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教育,争取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给予“五失”青少年最大程度帮助,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温暖,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健全组织,齐抓共管,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

各村(居)设专职关工小组副主任负责“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针对“五失”人员,乡关工委牵头,由学校、妇联、团委、派出所、司法、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关爱帮扶小组。积极邀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出山”,加强对“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

(二)积极倡导,广掘资源,积极帮扶失学青少年

加强对失学青少年的帮扶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__由市统战部门负责帮扶,__家修建房屋,乡村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解决修房困难,终建成了楼房。对失去双亲的孤儿,乡政府纳入低保范围,民政困难救助,解决家庭困难。学校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关爱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篇10

今天是3月29日。按照规定,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那么今天就是我们全国中小学生的第9个安全教育日。

今年全国“安全教育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校园伤害,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市教委确定了我们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我们北京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为了扫除校园安全隐患,国家教育部已将安全教育列入XX年的工作重点,并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本要求。

当前,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我们要真正提高认识,牢记“隐患就是事故”、“校园安全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还要树立“首都教育安全重于泰山,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

确保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中小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我们平谷七小要创建“平安校园”,保校园宁静,让孩子平安。

可喜的是,教育部已于XX年颁布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我们北京市也在XX年9月5日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并且已经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北京市人民政府还从XX年9月的新学年起,为全市的公立中小学校投保了校方责任险,如果因学校过失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我们中小学生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赔偿。

总之,这些法规和措施的相继出台,为我们的校园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但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建立起校园安全教育体系。

同学们,你们已经看到了,从上周起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在开始增加了5分钟的休息时间。你可别小看这5分钟的时间,这里面大有科学呢。另外,我们学校将从下周起,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必讲安全,向全校同学们介绍一些应急自救自护的知识。再有,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挤出时间,可以利用每周的晨会、班队会、德育活动课或自习课时间,向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真正能够进入课堂。我们要实现由“专人抓安全”向“全员抓安全”的方面转变。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实施‘我最美’的教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开展了认真细致的安全预防工作,如更换校车、更新锅炉房烟囱、改造校门、安装防盗门窗、紧急出口标志牌和指示灯、购置新型灭火器具,编印下发《园丁学法》,在各班成立安全督查小队,以及出台一系列安全制度和措施等,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利地保证了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我校的一些安全隐患还没有彻底消除。所以全校师生们要充分认识在校园“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搞好安全工作。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离不开我们全校的任何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