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篇1

摘 要 近来户外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消费者通过各种手段接触媒体的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户外媒体在客户的广告投放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广告主对户外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由于资金的大量投入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户外媒体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户外媒体发展的背景和历程,分析了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户外媒体的发展策略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户外媒体 发展分析

引言:户外媒体,通常指设置于户外公共空间、用于各类广告信息的媒体资源与媒体形式。传统的户外媒体包括交通工具、霓虹灯、路牌、POP等多种形式。作为城市终端而存在的唯一广告媒体,户外媒体是空间资源的艺术性独占,是兼容性、贴近性很强的都市媒介终端,是各种信息交融切换的平台及与市民互动沟通的基站。户外媒体所的不仅是一种商品与广告信息,更是一种都市人文情感。随着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户外媒体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移动化发展阶段。

一、互联网时代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户外媒体与网络融合的趋势加强

当下户外媒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广告,它还能推动受众的网络购买行为。互联网化不是将资源搬到网上,而是与线上互联网消费模式相适应的互联网化。

(二)户外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户外媒体与手机的结合模糊了数字媒体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与虚拟技术的界限,实现了户外媒体随时随地的移动化。

(三)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明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有效整合本地商业娱乐资讯等的基础上,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凸显。如公交站台广告与二维码结合、闪播网等,实现了SOLOMO的理想媒体模式,即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这种模式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户外媒体的创新形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将海报、灯箱、地铁、巴士等传统户外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实现融合与互动,并开展移动营销与广告经营的创新载体。

(一)填补受众碎片时间,降低受众生活成本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营销平台串联起各种生活信息及消费优惠资讯,用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信息填补了受众的碎片时间,也降低了受众的生活成本。

(二)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线延伸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户外媒体渠道,如主流城市的地铁媒体、公交巴士媒体、电影院线媒体、机场媒体以及观光游轮媒体等影响着城市中日常交通出行的主流人群的户外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些媒体连接起来,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限伸。

(三)户外移动数字营销将实现广告主和消费者的双赢。

例如,消费者在地铁上用手机上网的同时,就可以在互动平台上选择好目的地或地铁出口附近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打折信息,下车后即可直接去店里消费。

三、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策略思路

(一)认清形势

户外媒体高度结合了公共和商业属性。户外媒体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民营资本来起家, 商业属性的基因凸显。当然,户外媒体的存在附着于公共设施,由于这一物理属性,还承担着传递公共信息的义务。

(二)策略调整

1.完善监测及效果评估体系。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传统媒体已经有了比较健全的测评以及监测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户外媒体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这也是有些广告主为什么要放弃尝试户外媒体的根本原因。分众传媒,作为户外媒体的先驱人物,在这些方面正在积极努力的开发, 以帮助客户达到最高的回报率。从整体而言, 户外媒体的众多经营者给自己敲响关于效果评估的警钟是不可或缺的。

2.渠道规模化、终端化, 服务定制化、专业化。

在渠道这个方面, 广告主对户外媒体的终端化以及规模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一方面,广告主希望通过整合各种类型的户外媒体, 在几个重点市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同步的广告投放,确保与其销售范围内的营销步调保持一致,当然,也希望规模化的广告投放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广告主也希望户外媒体能够充分有效的发挥终端的效能。

在服务这个方面, 广告主希望户外媒体公司能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体对广告的表现形式以及广告内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广告信息的传播度。

四、结束语

随着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的变化,数字户外媒体的需求日益上升,加之技术和资本这两大推动力,数字户外媒体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个人收入水平也都普遍提高,因此,户外媒体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会。技术、创意及调研监测将是户外媒体发展的三大支柱。通过对当前环境和影响要素的剖析,尝试提出数字户外媒体立足自身属性和应对市场需求的两大策略思路.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具体的发展策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户外媒体将在稳步发展中迎来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高丽华,王国胜.新媒体时代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A].新兴传媒,2011(08).

篇2

【关键词】 互联网+ 保险业 线上销售 产品定制

1 引 言

消费者现如今都切身感受到“互联网+”的高端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其涉及各行各业也颇为广泛。以“普惠金融”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不仅打破传统商业银行垄断模式,逐渐以线上余额宝、招财宝等为主流,对其中间业务颇有冲击,而且以中间人模式替代了很多金融机构。所以,保险行业也难逃其浪潮中的冲击。

相对于成熟的网络银行而言,互联网保险刚刚步入正轨。互联网保险以低价、透明、可定制、标准化的特点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并且成为了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传统保险销售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更有专家学者预测互联网保险将取代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就是为各行各业把风险降到最低,提供充分的保障。本文浅析了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规避风险是关键以及提高保监会监管力度的政策建议。

2 保险业目前存在问题

2.1 定价不合理

我国保险行业保险费率不允许浮动(除意外险、团险、车险等简单产品),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定价相同使得互联网保险产品定价不合理,不足以吸引客户。比如车联网技术,云端的远程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控到车况、路况等,为车险查勘定损和提供精准定价依据,那么,同样的产品价格就会使得高消费人群喜爱,而低消费人群渐渐退出市场。

2.2 风险因素多

部分保险公司在宣传产品时打着收益率高的旗号,高达7%的收益率吸引人眼球,但对于资金的安全方面存在着隐患。若保险公司为使收益率达到预期标准,可能在资金的用途方面蕴藏着较高的风险,也不利于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退保现象常有发生。同时,以提高利润来吸引客户群体,是长期弊端,一旦某段时间理赔额较多时,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能正常运转的现象,风险大。

2.3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互联网产品“新瓶装旧酒”,同质化现象严重,若是盲目适应互联网发展,将线下已有的产品经过包装后强加到线上,这只是吹嘘产品的美丽,实际上只是空壳,里面只是原有产品的本质,根本不适合线上推广。而且,保险的功能分为保障功能、资金通融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当下互联网保险产品却同活期存款大多都已成为相似的理财产品,产品方面没有突破性新意。

2.4 监管力度不够

大数据时代下公开共享数据局面已是大势所趋,如若监管力度不够,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泄漏出去,这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侵犯。线上交易保险产品是在无形中进行,而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保监会的监管机制并不能满足这种无形交易的安全性,使得投保客户不能合法保障其权益,因此,必然会阻碍线上保险产品的长期发展。

3 未来发展政策建议

3.1 产品设计为核心

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产品要想同步跟上发展浪潮,必须既要能够在线上销售,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二者同时匹配的产品,才能在当下激烈的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因此,产品的创新就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以产品设计为核心是必要出路。

当下,保险产品大多在线下销售,调查度低,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少之又少。产品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水平、不同职业的客户群,结合客户的需求,实行产品订制,从盲目定制产品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定制产品转型。同时,要更加重视客户体验服务,改进柜台服务模式,使客户能够在家了解自己想要买的保险产品,客户能够轻松完成投保、支付、理赔一系列流程,达到一站式服务智能化的目的,提高操作业务的效率。

3.2 规避风险为关键

任何行业,或者小到每一个产品的发展,必须将规避风险作为关键。若不能恰当防范风险,则会遭受一定损失。对于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应当定期给投保客户以必要的风险提示。例如投保健康险客户,适时提醒个人定期做身体检查,传授医学上的相关知识,定期安排客户体检,有规律且有效性管理身体。行业发展,不仅事故后提供最快、最大程度上的的理赔,而且在平常就做好风险的管理,尽量规避风险,将盈利损失降低到最小。保监会也要相应辅助采取一些列措施,提高其监管力度。

3.3 深化互联网技术手段是发展

大数据时代,商户信息共享在网络平台上。保险业发展也不例外,互联网+发展时代里,应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调查匹配生活中客户需求。各大保险公司要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的案例,联合自身保险业内部系统中所拥有的客户评级系统,改进优化自己数据库,将数据转化为线上保险业的优势。大数据促使保险公司能够实行周密的管理模式,科学有效性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3.4 合适的营销路线是基础

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等营销平台建立,保险公司可借助于其发展势头,将产品依托于这些众所周知的平台销售。开设公众号,对自己线下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任何产品发展的基础,都建立在营销宣传好的基础上。通过客户们天天接触的APP,将产品信息渗透入特闷生活中,久而久之,能够达到扩大市场规模的目的。因此,未来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线上营销路线。

3.5 完善生态链建设是要求

在保险产品频出、各公司快速扩张的时期,除了在硬件、产品和渠道的建设上不惜本钱外,还有注重理赔的便捷高效,能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手段线上解决的,绝不增加客户的额外义务;不能线上解决的,建立线下的快捷核保通道,营造核保环节的良好口碑,从而完整打造互联网保险的生态链中的每一环节,并不断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拓展保险行业的新的边界。

【参考文献】

[1] 唐金成,韦红鲜.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453).

篇3

关键词:网购;电商;品牌建设

0 引言

品牌的发展必然需迎合时代潮流,在当今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品牌要想扩大亦或是保有自身的影响力、互联网市场的力量不容忽视。对于这一道理,现阶段互联网第一坚果品牌――三只松鼠可谓深谙其道。

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食品为主营业务的电商企业,创业基地设于安徽芜湖。2012年6月,三只松鼠正式上线,仅用65天就成为了天猫商城食品类别的销量冠军。短短几年间,其品牌价值现已超过10亿。

作为身处三线城市的电商新秀,三只松鼠如此迅速的成功究竟何以实现?通过走进三只松鼠成功背后的奥秘,自会对互联网时代下电商品牌的建设之道有所深入体会。

1 “萌”营销策略

相信看过三只松鼠商标的人,自会对三只鲜活可爱的卡通松鼠过目不忘。这三只松鼠的共性在于都很萌,他们的角色设定浅显形象、能够吸引年轻群体,从而易与当下80后、90 后等网购主力军们很好的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络。

不仅品牌LOGO萌萌哒,纵观三只松鼠的一整套营销模式,“卖萌”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亮点所在。从线上店铺、官网到线下的产品包装、赠品等,三只松鼠始终不断强化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品牌萌趣好玩的个性。据相关统计,从收货到吃到干果,三只松鼠共有42 次形象植入。无所不在的植入使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目前天猫上对三只松鼠的搜索量已经超过对“坚果”的搜索数。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品牌,三只松鼠俨然已成为消费者内心当中坚果这一零食品类的代言。

三只松鼠的客服部叫“全球主人满意中心”,总经理章燎原编写了近万字的《松鼠客服秘籍》,要求客服人员做一只“讨人喜欢的松鼠”。客服分为“小清新组”和“萌货组”,顾客可根据偏好选择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所有的客服人员均以松鼠自居,化身“鼠小儿”、“鼠小妮”等萌宠形象,沟通时统一亲切称客户为“主人”。客服松鼠们时不时向主人卖萌撒娇:“主人,快点我! 快点我! 你想吃的,松鼠家都有哦!”亲昵的对话使消费者与客服间迅速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让购物成为了一种有趣、好玩的体验。

2 极致用户体验

“三只松鼠”不仅卖得一手好萌,在用户体验上,它也毫不含糊。

对消费者而言,电商食品存有的隐患即产品质量和新鲜度。三只松鼠之所以能赢得大众青睐就在于它能够将产品质量做到极致,力求最好。在生产模式上,他们统一采取订单式合作的方式。原材料收购后委托当地企业加工,生产出的半成品送回芜湖总部的封装工厂,储存于冷库或恒温车间,当接到订单时再直接拿出,从其在全国分设的分装仓库分派,这种做法保证了产品从生产到卖出间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从而让消费者得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坚果。

三只松鼠”还是国内首家实现产品可追溯化的食品电商企业。它自创一款名叫“松鼠星球”的智能查询APP,顾客不仅可以查到所购买产品出厂前的原料采购、质检、加工环节,甚至就连所沟通客服、分包工人、派送快递员等具体信息都可得以了解。顾客对购物中的每一环节均可轻松知悉,自能实现放心消费。

打开鼠小箱,除零食本身以外,还会发现有温馨的鼠寄语、防止一次性吃不完的鼠小夹、吐果壳的鼠小袋和插嘴用的鼠小巾等。从选择产品、接到包裹到使用产品,三只松鼠在每一个环节都毫不懈怠,给顾客带来种种惊喜的体验,将用户思维演绎的淋漓尽致。

3 互联网时代下电商品牌发展探析

品牌的力量离不开优质产品与服务,电商品牌尤为如此。鉴于建立在交易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电商存活的前提就是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根基仍在于将自身的产品做到无可挑剔,确保品质以让产品能够超出消费者的预期。

“松鼠老爹”章燎原曾向消费者承诺:“我所给的,必然超出你的期望。”即便是一袋可以瞬间消灭的小小坚果,他也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无限的心意和惊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三只松鼠才得以能够让我们在打开鼠小箱时眼前一亮,收获惊喜,迅速赢得我们的信任与青睐。

如果说以优质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电商存续的前提,那么对消费者群体的准确定位则是电商发展的关键。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存有较大差别,网购群体中,这种差异尤为突出。在如此特征之下,一方面,只有准确定位受众群体,电商企业才能更尽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提高营销的精确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只有准确定位受众群体,电商才能实现与消费者的高效互动,有所针对的创建与消费者间的深层次联系,从而赢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感。

“三只松鼠”的品牌建设就目标鲜明的瞄准了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网购群体,无论从三只小松鼠各自代表一种性格、各自联络一类社会群体,还是从它萌萌的产品包装、新颖有趣的服务模式而言,都极为迎合年轻人崇尚个性、追求时尚有趣消费体验的心理,所以它才得以迅速俘获一批粉丝,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在过去传统商业模式下,产品质量往往就是核心竞争力。但在在渠道开放、选择多元的互联网时代,质量仅是基本功。就像“松鼠老爹”章燎原所言:“产品质量好只是企业应该做到、必须做到的,仅东西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核心在于情感营销,要超越顾客预期,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保持心情愉悦。”随着电子商务时代产品的同质化和竞争白热化, 消费者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得到了基本满足,对于产品开始从基本效用的关注转向对情感效用的兼顾,对此商家应在服务方面加大投入,率先以优质的用户体验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层次情感联络,为消费者创造愉悦享受。如此品牌才能得以真正印入消费者的头脑, 走入消费者的内心。

三只松鼠让我们懂得,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是系统性的竞争,无论哪一块都不能有短板。只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够脱颖而出,最大化实现品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樱佬.刍议电商的情感营销之道――以三只松鼠为例[J]. 中国市场.2014(21).

[2]汤飚:三只松鼠萌营销探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6(2).

篇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全面渗透,必然会为我国的消费金融注入新的活力。

而2015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相较于传统金融业的高准入门槛和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和宽松的监管政策,使其在诞生之初便得以快速发展,P2P网贷、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等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但监管的滞后性也导致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系统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密集落地的互联网金融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并为隶属于互联网金融七大业态领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内涵

消费金融,是指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它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将传统消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网络化、信息化,减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消费金融的效率及民众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2.发展现状

(1)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消费及金融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在2014年已达到15.38万亿,2014-2017年消费信贷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以上。但目前中国消费性贷款余额的占比只有2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例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且我国消费金融以中长期贷款为主,2014年短期消费贷款为2.23万亿,仅占消费信贷的14.5%。由此可见,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2)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逐步壮大

我国日臻完善的金融体系、多样化的社会融资渠道、不断刷新的金融创新速度,为消费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企业等为主体参与构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壮大。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精神所倡导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传统的消费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消费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金融需求的新的增长点。

三、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甚至扰乱金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例,截至2015年11月底,3464 家被监测的P2P借贷平台,正常运营的仅有1876家,问题平台约占46%,创半年来新高。

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技术风险更加突出,会对行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在信用风险上,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征信系统和健全的信用环境,个人贷款违约风险较大,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在识别客户信用这一环节,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方面,仍难以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核部门匹敌。此外,互联网金融行业所倡导的普惠金融理念,会将原先未被覆盖到的”长尾“人群纳入消费金融的服务体系,这类人群可能欠缺相应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容易扩大金融风险。

四、监管政策落地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影响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央行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监管。同年12月,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参与主体之一P2P借贷平台做出监管细则,回归平台“信用中介”的本质,以负面清单制的方式对行业发展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范。这些监管政策的落地既给予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足够的创新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风险。在后监管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有以下一些趋势:

1.消费场景化。随着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消费场景的线上转移使线上的消费金融平台更具备渗透力,在消费场景中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趋势,结合消费场景获取的借款客户,因其更为明确的借款目的,反欺诈审核也更精准。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创新

在金融领域不断拓展的时代,信息科学技术与金融工具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新的金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金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效率、服务、成本和市场参与度方面更具有优势。但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方式,并没有解决困扰金融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金融创新往往是为了躲避监管而产生的。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大部分是由于金融监管的滞后与缺失造成的。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时代,金融监管的创新问题亟待解决,能否适应新的金融模式的发展,必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网上购物、网上信贷和网上银行服务等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开始显现。谢平(2012)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因而将对现有金融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在过去的20年内,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经历了两次巨变。

(一)传统业务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我国互联网金融实现第一次快速发展,主要标志是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业务的出现。

传统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广网络金融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使得民间金融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但这并没有阻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进一步繁荣。

(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21 世纪10 年代以来,突破传统金融创新的枷锁,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初见端倪,典型的代表包括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

1.移动支付。作为新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使人们摆脱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特别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有所下降。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交易与结算对接,通过网络服务提高效率,保证交易安全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受到买方和卖方的追捧。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难题。截至 2013年1月,中央银行累计发放了 223 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2.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核心是人际关系,它将抽象的社会关系具体化、数字化并不断延伸,扩大相互之间的影响。社交网络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共享和更新平台,从到传递再到使用,往往只需极短的时间。

3.搜索引擎。传统的搜索引擎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匹配相应的信息,将不相关的信息过滤掉,通过筛选提高信息质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搜索引擎与大数据、金融咨询、贷款资格评定等金融服务相结合。

4.云计算。金融分析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主要特征是计算能力强、存储空间大和信息服务完善,它能够同时处理各种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对信息进行甄选和分析。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金融创新的新发展,是金融领域的延伸。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金融创新总是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在金融监管滞后的情况下,总会导致各种乱象发生。

(一)潜在风险的导火索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中金融交易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的产品错综复杂。再加上虚拟程度高,交易对象的潜在风险难以预测。二,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合法性难以确认,不乏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许多非金融机构借互联网金融的便利,非法集资,误导投资人,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二)削弱货币政策的控制力

电子货币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逐步兴起,对传统货币发行机制构成挑战,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的格局将被打破。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需要对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要量进行测定,其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多采用数字化,货币资金的划转几乎在瞬间能够完成,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使得可供测算的货币数量减少,增加了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

(三)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对比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集团容易遭到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的双重攻击。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高度电子信息科技的基础上,每一个环节,如网络硬件、网络运行和数据传输,如果遭遇技术困难或者病毒入侵,都可能使系统崩溃、操作异常,从而导致客户敏感资料泄露和资金流失,引发一系列金融事故。

(四)非法交易活动频繁

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虚拟化程度高,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客户预留的密码或者电子证书来识别客户的身份。这种交易的隐蔽性不利于金融机构对客户的真实身份进行认证,一旦被非法分子利用,容易造成客户的损失和虚假交易。

三、传统金融监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不足

(一)传统金融监管的滞后性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金融创新推向了一个,使得金融监管机构措手不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种类繁多,然而大部分金融服务得不到传统金融体制的监管,充分体现了传统金融监管的滞后性。P2P信贷服务企业、大众筹资网站等非金融机构通过社交网络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却不受金融监管的约束,也没有资金限制等基本准入门槛,只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即可营业。监管的空隙必然使得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处理,更不用说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现行监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监管格局是由中央银行牵头,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分业监管。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混业经营已成为一种趋势。金融混业经营不仅导致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而且也使金融监管的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传统金融监管措施缺失

1.监管政策法规缺失

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迅速,而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法规明显滞后,政策缺失必然导致监管真空。

2.监管手段不足

互联网金融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交易虚拟化、对象全球化以及跨时空快速交易,给金融监管当局带来很大难度,传统技术手段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变化。

3.监管队伍欠缺

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需要监管当局配备一批网络技术和金融监管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监管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实际监管的需要。

4.国际合作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将各国金融市场连成一个整体,金融国际化使得金融监管不能局限于本国的金融市场,还应加强国际合作。

四、金融监管的创新发展

(一)以新的视角审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是倡导“开放、平等、分享、协作”,最大程度得实现效率和公平,而不是金融交易的单纯虚拟化。互联网金融模式拥有强大的活力和特有的创新之处,与传统金融模式有显著的区别,并不仅仅是传统金融模式的补充。金融监管当局应该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本质是“安全”与“效率”的博弈,在衡量二者的利弊事,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二)建立新型综合监管模式

新型综合监管模式包括综合监管机构和综合监管体系,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跨界经营的需要。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监管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但是摒弃我国分业监管的基本准则会造成现有体制的巨大变动,还会耗费高额的成本。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基础上,新型综合监管模式应该逐渐推进,慢慢贯彻落实。首先,加强“一行三会”的协同合作,坚持信息共享和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在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减少目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情况。

(三)坚持审慎监管的理念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美国推行审慎宽松的监管政策,取得不错的效果。类似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审慎监管的理念也值得借鉴。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高,而国内缺乏其他合理的融资渠道,使得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受到企业和各投资者的追捧。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低,有效地缓解了融资难问题。适当宽松的准入门槛能够扩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范围,增加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传统金融产品的发展趋于成熟,实行严格的监管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对于起步较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若不加以区分,照搬现有的规章制度,将阻碍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监管当局应该坚持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以防范系统风险为重点,适当减少约束壁垒,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来提高市场活力。同时,把握监管尺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利用风险评级和市场规则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劣。

(四)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消费者与金融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无法逆转消费者在金融交易中不平等的地位。传统的金融合约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对消费者不利,而良莠不齐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市场更加深了市场参与主体间的不平衡。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高昂的维权费用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消费者往往充当最终受害人的角色。为了实现金融市场的实质公平,金融监管当局可考虑对金融消费者实现针对性保护,适当加重金融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信息资源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面对目前出现的消费者金融信息等安全事件,监管当局应予以重点关注,增强非金融机构的责任意识,加大对违反规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惩罚力度。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才能得到更好的金融保护。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2]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3] 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4(1).

[4] 汪振江,张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J].兰州大学学报.2014(9).

篇6

一、从精细化管理到互联网+时代,为管理会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及含义

在企业界已经认同管理会计是使一个企业做到精细化管理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既然如此,在企业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互联网化能否取代传统企业?时代变迁,同样的人、财、物以及产、供、销,使得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营销模式、使用的管理手段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精细化管理也提出了深层次的需求,企业整个的内部与内部间、内部和外部之间都在实施着精细化的管理。

二、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应用新的发展方向

在云计算、大数据下,在企业整个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创造价值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流动性管理为支撑的营运资本管理的核心,财务绩效评价、会计责任中心,基于大数据和决策分析的内部报告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互联网+应用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在云计算中,企业已经开始由管控型财务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互联网+、云计算下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使企业催生了新的管理工具和业务发展模式,为管理会计注入了新的内涵,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企业的财务部门参与经营管理、提供经营决策将更加容易,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来更有效率,真正的做到了传统的财务向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整合。例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推动财务体系的重新设计,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提供数据管理和基于组织的财务职能转变;电子采购系统(企业云采购)的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使采购通过采购中心会计岗位设置、财务人员参与采购活动更容易和有效的确定采购价格,供应商的信用卡和账户的控制;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互联网+基于现实的一部分,使财务真正的参与到业务和管控中,这就是云计算及互联网所要做到的。

(二)互联网+使得管理会计服务范围增大

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人员为领导层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再是仅仅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预算、绩效评价等财务数据,同时还要分析同业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及企业的供应商及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现状及潜在的用户需求。转变财务人员思维,多角度了解企业产品用户的需求特别是特定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才能与相关的业务部门一同改进产品,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互联网促进整个价值链条的流动性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资金流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命,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管理要比经营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更重要。传统企业现金流管理上的结算管理,集中于内部现金流管理,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开发的上游和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对流动性管理的产业链。互联网+金下融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库存及现金等全部的运营资笨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优化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及时准确的对资金进行预测,随时对资金进行预警分析,科学合理地做出财务决策,确保公司总有能力偿还债务和各种临时资金需求。此外,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目前业界的重点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的追求,是企业的最大利润。在未来的发展中,管理会计将逐步扩展到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追求企业的净现值最大化和融资的平均成本。管理会计是充分发挥创造价值在企业决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中的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新需求

互联网时代,不仅企业要求实现转型,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也需要转型。由于我国企业经济主体及内部管理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会计实务操作呈现新的需求:首先,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技能需求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其一,对初级会计人员的需求是大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财务基础工作的需要;其二、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易于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数据分析和有效利用的会计制度产生的数据信息。其次,管理会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会计和非会计类。原来传统的不参与会计工作的企业开始做基本的会计工作,原来的会计人员转变,开始计划的企业,决策,成本管理的预测。然后,企业管理咨询越发展,管理会计知识越重要。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会计的工作量,使企业财务人员节省时间,工作重心从会计核算到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了会计向管理的转变。最后,要求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因为一个社会有分工的专业,这就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专长。同时,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求管理会计财务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具有获取信息和决策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专业的判断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敏感性,实现通才和专家的完美结合。

四、管理会计以提高数据的价值,大数据为企业管理和内部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全面预算是一年,企业内部的下一场比赛,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基于杜邦内部管理理论模型,财务部门成本结构分析和财务比率的计算和指标的设置等,并计算不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财务分析,内部和外部缺乏,行业和区域相关的数据,难以评估其合理性。未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基于数据的话,从“三游戏”到“全过程全多游戏”的整体预算尽可能。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使用相关的数据信息来预测企业的未来,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及时、准确的管理决策。基于杜邦内部管理理论模型,财务部门成本结构分析和财务比率的计算和指标的设置等,并计算不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财务分析,内部和外部缺乏,行业和区域相关的数据,难以评估其合理性。未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基于数据的话,从“三次博弈”到“多次博弈”的整体预算尽可能。

五、在信息化条件下,管理会计的发展

篇7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四十年。由于采取了大包干的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缺少发展的科学规划,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1.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是不同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很高,而林果业、经济类作物等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就较低;二是作物的主要环节机械水平较高,如在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耕、种、收、运等环节高达100%,而植保、田间管理、粮食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就较低。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不再仅仅起到替代人力、畜力的作用,而是成为了广大农机从业者致富的工具、手段。农机人员往往是看到别人通过购买使用某种机械挣了钱,立即投资同类机械,这就造成了有的机械需求旺盛,甚至存在严重过剩,而一些领域或环节,农机作业则是空白,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地区间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平原地区农机化水平发展高于贫困地区、山区。2.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机化发展要求不协调,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影响农机化的发展,过小的经营单位不适应大中型复式机械推广应用。过多的小型农业机械由于效率不高,增加了农机化发展的成本。3.农艺技术与农业机械研究的脱节,使作物种植模式与农机作业要求不一致,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率下降和农业生产效益的不高。很多情况下是农机农艺各说各的话儿,各干各的活儿。4.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研究不足,科技队伍人员缺乏,领军人物少,缺乏科学发展的意识,不能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农业高等、高职院校偏少,农机化专业更少,基层农机科技人员是凤毛麟角,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对农机化发展的规划研究、技术推广等能力,倒是充分发挥了市场在农机化发展上的主导作用,使得各种发展不平衡加剧,甚至扭曲发展。近几年拖拉机的超大型化就是一个例子。农机化从业人员文化、科技素质更低(农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1%,高中、中专占7%,初中占48%,小学以下占44%),缺少支持农业农机行业持科技之光续发展、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从业人口出现了老龄化现象,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中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带领我们的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加以解决。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新课题。1.农机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说到底是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不平衡。经济发展,能够部分的解决农机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根本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靠采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先进机械,尤其落后地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机械,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提高农作物机械作业薄弱环节的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在科技应用推广中的作用,一是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二是向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倾斜,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2.农机化发展必须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结构要求,但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不断提高,同样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近几年,各级政府也认识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采取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的提升,大型机械、复式作业的要求,与集约化经营方式相适应,促进农村土地向农业种植能手和农机户手中流转,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乡镇企业或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集约化生产要求作物各环节的机械应用都得到提高,也使得农机化发展更加科学均衡全面。大型机械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复式作业不单纯是提高效率,还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这几年,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作业公司等农业组织的发展,为各地新兴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对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农业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种植技术,只有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到机械作业上,才是机械应用的最终目的。好的农机技术,能够把好的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设施农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但近几年,很多能够满足蔬菜、林果、经济作物生产技术要求的机械投入使用,提高了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有效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密集程度。譬如在蔬菜种植方面,机械育种、移植、培土、施肥、喷药、收获等环节,带有新技术的机械都有了很好的应用,灌溉方面发明了滴灌、渗灌、微灌等各种方式,适应不同的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要求,还开发应用了水肥一体机,使农业灌溉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4.乡村振兴靠人才,农机化的进步同样靠人才。农业机械技术研究与其他机械研究有不同之处,就是作业的对象是农作物,还要适应作物的农艺要求,因此必须有专业的农机科技人员从事农机设计制造推广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要不断提出意见,反复改进。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但农机院校、专业偏少。全国现有农业院校四十多所,农业高职院校五十多所,农机专业人员的培养依靠这些学校的农机专业来培养显然不能满足农机发展的要求。目前全省有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都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农机专业,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试验、实验能力,为全省农机化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依靠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精准农业由10个系统组成:全球定位系统,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施的准确定位,它的定位精度高,根据不同的目的可自由选择不同精度的GPS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构成农作物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有力工具,田间信息通过GIS系统予以表达和处理,是精准农业实施的重要手段;精准农业还包括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各项系统、技术依靠互联网来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定制化方案,在今后将会是精准农业的标配,而中国发展精准农业所需的基础正在逐渐完备。发展精准农业,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机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农机农艺矛盾问题、农业生产所需人才培养使用问题;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会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篇8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创新;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我国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在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引导各行各业掀起了互联网+的转型升级热潮。在此形势下,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型优化,互联网+财务管理的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财务部门管理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局面。

现阶段互联网+财务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整合各类信息,并实现对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且能够动态显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情况,更全面的掌控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企业历史经营状况、预测未来经营发展走向等。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企业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有力措施,互联网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会计报账、财务报表、审计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异地同步化、实时化。总之,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信息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广阔、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等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一、当前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重视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也开始不断的尝试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公司发展经营中。然而,由于我国对互联网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现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各企业在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上还只是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

一方面,有部分企业人就沿用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业务活动先行,使得业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等传递到财务部门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时间差,信息时效性差导致财务信息资源与业务活动不能够及时地协调统一,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当前部分企业没有充分理解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应用还停留在表层,认为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管理账务或会计电算化等方式就是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有部分企业仍旧沿用以往采用内部网实现的财务软件,虽然这种财务软件可以在内部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在当前市场进一步联通的形势下仍旧很难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等潜在合作伙伴不能及时的进行信息沟通共享,使得企业成为“信息孤岛”。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含量不高

在互联网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当前大部分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技术能力限制较大,存在信息透明度不高、内部信息标准不统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等问题。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各种业务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上,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收集及利用的效率较低,不能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控制和集中。

(三)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面临着较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如当前的财务管理软件不能适应当前时展的需求,随着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与调整,一些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逐渐凸显,以及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不能完全保证等问题,都使当前财务管理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新发展对策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

(一)转变以往的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任何没有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中的企业都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不利地位。互联网环境给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与财务管理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企业面对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市场转变时,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信息资源最优化与共享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扩展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完善、加强和拓展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

其次,互联网技术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具备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共享即时性的意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全面的分析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与存在风险,在提升抗风险意识的同时把握市场机遇,提高资本利用率。

(二)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

在当前,企业需要收集与处理的数据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单靠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要在转变以往财务管理观念的同时,也需要重视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

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制度,并形成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网络信息环境。建立较为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各项信息、数据在制度、收集方式以及流程上实现统一。不断提升企业财务报告合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各项会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公开度以及透明度。

其次,传统的财务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各种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如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层次剖析、税务筹划以及资金运作等工作环节,会产生一定的时间、精力浪费,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处理平台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合,及时有效地获知生产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销售信息、生产信息、财务信息、仓储信息等,为企业决策提供较为精准全面的依据。企业可以在内部进行财务信息平台设置,把企业的战略决策、财务发展都集中在信息平台中,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层能够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三)创新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市场中的弊端与不足逐渐凸显。因此,构建适应互联网时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异常急迫。以下分析几种现阶段较常应用的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

1.财务管理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的财务管理云平台,可以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子公司乃至整个集团集为一体,实现业务、财务集约化管理。企业利用互联网可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施数据的远程审计、远程查账、远程报表、远程报账和远程处理等财务监管工作。财务管理链条几乎能够延伸到产业链、产业网络的每一个结点,可以突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远程财务业务处理和集中式管理。云平台也有助于内部财务数据与外界客户、供应商、投资商、政府等形成信息共享,以便有效抓住良好的投资、筹资机会,促成经营合作等。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对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分析核验和财务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将常规性的财务数据进行系统处理,集中精力解决非常规性问题,保证财务管理活动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动态在线财务管理模式。动态在线财务管理是在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已经确认后,就会自动传动到财务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这样一来,无论经济活动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发生,都能够实时的转化为财务信息,以便于财务部门及时的根据财务信息安排相关的经营活动或决策等。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各种财务信息及经济活动的在线管理,还能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参考依据。

3.财务与业务协同化模式。财务业务的协同处理就是将各种企业信息进行集中统一并相互连通,同步生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统一事的信息源进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理决策重复、混乱的局面。同时又能实现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一致性、财务协同性,把跨越多个部门的、相互分割的财务活动等联系在一起,从而减少人力、财力以及时间的分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能降低财务管理出现的差错的几率,更加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化企业纷纷将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作为当前及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管理从财务部门内部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费用报销、预算管理、责任成本、领导决策等诸多方面掀起了一次较大的财务管理革命。

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制度,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财务控制模式会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变化中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在现行的传统采取管理方法上,强化网络技术与互联网资源的利用,结合业务流程要求来做好财务控制以及创新工作。企业要不断的创新财务管理观念与方式,建立与时展相符合的财务管理模式,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锦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2]张馨月.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2).

[3]田丽霞.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4]孙承源.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J].齐鲁珠坛,2013(03).

[5]焦燕.论财务网络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23).

篇9

近年来,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务院提出“互联网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互联网+教育”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LBS服务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初探 “互联网+”峰会 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 美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 能源互联网现状与发展 “互联网+”与教育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探究 浅谈苏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 互联网电视时代 “创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政治时代 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 掘金互联网教育 浅析“互联网+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5-13.

百度百科.APP Store[DB/OL]. ,2016-05-10.

郑世钰,刘三女牙.智能手机的微型移动学习创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30-131.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1):11-19.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王吉伟.“互联网+”时代 职业教育怎么发展?[EB/OL]. http:///start/2015/0513/405713.shtml,2016-5-17.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机遇;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走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联合,也被称之为互联网+。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网络等全新的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背景下,管理会计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成为当下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

一、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发展机遇

1.互联网+为管理会计提供技术支持

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处理信息比以往高效、快速,核算较以往更加规范、实时和密集。我们借助网络能够方便、快速地收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数据资料,建成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实时处理会计数据、根据管理规则和决定的要求制成需要的会计信息和财务报表, 使每天财务报告、大量按需报告的财务报告变成了现实。采用网络技术提供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使用全方位的预算、平衡计分卡等方式协助公司完成战略决策,依据价值链和供应链来调整物资管理、资料、资金等配置资源,且能够利用财务预警、风险管理等办法对风险进行较好的管控。

2.互联网+促进财务管理转型

互联网+使企业突破了活动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因为互联网市场更加广泛,客户需求也更加广泛,采购和设计可通过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招标,而且可选择在人工成本低廉的其他地方进行生产,然而这样一来,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为激烈。在更加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更甚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自己的的发展战略,促进其从传统核算型、管控型向创造价值、管理价值、维护价值的价值型和决策评估、决策参与、决策支持的决策型转变。管理会计作为价值创造的促进力量和决策支持的提供者,对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互联网+强化管理会计的职能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相关信息在企业及其利益合作者之间的生成、传送和保存均得到了促进。以往的纸质档案被电子档案逐级代替,使财务信息能够在不同的会计核算系统间、业务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间、监管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间无障碍传送,大幅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集成性。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强大的大数据为基础,能够更好地将业务活动、流程、核算、监督、内部控制等有机融合,通过运用全面管理预算、全面管理风险、价值管理、控制与管理成本、分析与管理投融资、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方法促进财务与工作的相互融合,以实现更好地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和支持企业战略决策的目标。

4.互联网+使管理会计技术得到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既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思维、理念、模式的改变,又催生了全新的管理会计技术大数据为企业预测、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可靠的信息资源。如电子商务拓宽了公司与上下游的关联,从单一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扩展到对供应商、销售商等全产业链的统筹管理;同时,互联网招聘可为企业快速锁定合适的人才并根据行情数据分析取得精准的人才价码,大大降低了招聘人才产生的机会成本;再者,通过云制造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享受开放、共享、协作的服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浪费。

二、互联网+时展管理会计的挑战

1.管理会计的外部环境基础薄弱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构成成分,其执行必需在一个完善的经济环境和体制环境中进行。美国第一个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把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应用在各西方国家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相关的财务人员从事着管理会计的相关职位,参与财务决策。然而,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广范围比较狭窄,并且会计的管理职能和决策职能薄弱,服务内部管理决策的研究缺乏,经济环境和体制环境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西方国家滞后。

2.管理会计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高低各异,而新兴管理会计要求能够熟悉单位所处行业的特点,拥有战略性头脑、开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伴随中国企业逐步面向国际化市场,必将使中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加速,但是国内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很大,呈现“数量有余、质量不够”的现象,尤其是“高精尖”的高端会计人才的严重缺乏,这将严重限制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快的发展步伐。

3.数据安全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和云计算使传统模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管理会计的应用日益在企业中推广,但是伴随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随着更多的数据转移到云中,更多的信息将在互联网上公布,我们队数据的保密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目前,公开的财务数据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决算,经费使用,采购、招标投标等,只要机密数据泄露,将造成整个企业的巨大的损失乃至破产。因此,数据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下挑战

1.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实用性研究

首先,设置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现有的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并依照互联网时代下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对管理会计理论缺陷和不足的地方进行改正,以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应用于实践。因此,还应当注定管理会计实践应用体系的建设,并通过以实践为导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的发挥出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潜力,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财务保证。

2.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数据的安全性是每一个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的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如何进行信息的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必然要适应互联网时展特征,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并在实在的操作中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实际的评价,并且及时改进不足和漏洞,使管理信息系统应有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其次,国家应加强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运用法律的手段严厉打击提供的虚假信息的动作。最后,构建能够适应管理会计信息充分流动的组织结构,同时在面临数据量非常大且处理较难的时候,可以对管理会计信息应用分布式处理的办法进行处理。

3.加强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

身处互联网时代,不仅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发生了改变、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创新,同时也发展了管理会计技术。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者对数据的分析和做出决策的速度和可靠性。如何加强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则需要多方面思考。首先,各大企业需要把产业链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扩展到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群,充分地应用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供应商和客户的切身需求。其次,企业还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会计方式方法。最后,企业还应分析互联网的变化趋势,定期组织企业内部人员研究学习和发展新的管理技术。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端技术,要不断完善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基础性内容,循序渐进的促进互联网技术和管理会计领域的有机融合,使其更好的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提升管理会计的素质

国内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将大数据思维在管理会计人员之间进行普及,定期开展信息培训和有关技术学习,举行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研习,熟悉社会主要的管理会计软件系统;引进或培养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并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和其他多种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制度。另外,注重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不断增强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互联网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实用性研究、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