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减少尾气污染具体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空气环境应急措施
这里介绍的空气环境应急措施实施的范围是指墨西哥大城区,其中包括墨西哥联邦市的16个城区以及墨西哥州的18个市。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这一区域的人口为18211400,占墨西哥全国当年总数的16%,其中对空气污染反应敏感人群(0-14岁及60岁以上)为6160507,约为墨西哥大城区的三分之一。
由于墨西哥城区的人口增长过快,加上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空气质量在上个世纪不断下降,成为当时世界有名的空气污染城市之一。其海拔高度平均2240米,造成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海平面相比少23%。另外,四周高山环绕,不利于空气流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夜间与早上空气流动的相对静止与缓慢,使得城市上空往往被一层大气罩盖住。白天,随着阳光与温度的上升,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到中午时分大气罩会慢慢消失。需要指出的是,墨西哥城接收强光照射发生在每天下午的2∶00至5∶00之间,也是臭氧急剧产生的时候。由于大量的机动车及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尾气和废气加重了臭氧的聚集。所以,墨西哥城区最早检测空气质量是以臭氧的含量为主的。
尽管早在1986年就已经设立了空气质量观测站,每天公布空气质量指数并开始实行空气环境应急措施。但是,当时的措施并不是很有力,对空气污染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并缺乏具体的应对手段。这样,上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城区空气质量大幅下降,不仅表现在发生的频率上(严重的年份,90%的时间空气质量低于规定的标准),而且超标的数量也是很大的,1991年,以大气中臭氧水平计算的空气质量指数曾达到360点,1992年则直冲398点,分别超出当时规定指标(200点)的80% 与99%。
面对日益下降的空气质量,墨西哥各级政府开始花大气力进行整治,不断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并作出新的规定,要求的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1998年之前,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是参照大气中的臭氧数量,由此决定应急措施实施与否。但是,当年的干旱气候导致墨西哥火灾不断,大大增加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数量,从而也成为严重影响大气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环境部门将悬浮颗粒数量作为制定与计算空气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考虑变量,与大气中的臭氧数量同时考虑。其次,应急措施实施各阶段的标准也经历了重大变化,譬如按大气中的臭氧数量,准应急措施实施启动点从1995年的200 点降低至2011年的151点;按照PM10(悬浮颗粒小于10微米)指标,准应急措施实施的标准从1998年的160点降低至2011年的151点。
政府规定,不管是按大气中臭氧数量计算的空气质量超过150点,还是按悬浮颗粒PM10数量测算的空气质量大于150点,应急措施便会启动。根据空气污染程度,其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应急阶段、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只有当空气质量水平降至150点(包括按臭氧与悬浮颗粒两项)以下,应急措施才会取消。具体包括21项办法,其中6项属于各阶段都实施的:教育部与各个市区政府将通知取消体育、集会、娱乐以及其他的户外活动;控制农区、林区以及城区各类用火;取消城区基础设施保养与维修工作,譬如道路修理、平整、油刷等;在主要的交通拥挤地段进行人工疏离;紧接着的第二天,限制未通过“0”或“00”检测的非墨西哥城区牌照机动车运行; 对传染病实行监视并宣传预防的具体措施(此办法在应急方案的第一与第二阶段以及解除应急措施的48小时内实施)。
如果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80点(大气中臭氧数量计算的空气质量),应急措施进入第一阶段,共有7项具体措施:固定污染源减排30%至40%;降低赫海鲁克(Jorge Luque)与墨西哥城区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紧接着的第二天,除了准应急措施阶段的限行措施之外,对持墨西哥城区私人牌照以及其尾气检测为“2”的机动车,实行双限行;紧接着的第二天,尾气检测为“2” 的政府机关用车全部禁行;严格检污染以及没有经过尾气检测的机动车的行驶;取消一切利用油气清洗的工作(紧急作业除外);紧接着的第二天,检测并保证蒸汽回收系统全部运作。
如果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75点(按空气中悬浮颗粒PM10数量测算的空气质量),应急措施也会进入第一阶段,对此有5项相应的措施:固定污染源减排30%至40%;对工艺性红砖的制作进行监督;监督与控制自然火势与农业用火;减少松散岩类材料的开采;紧接着的第二天,除了准应急措施阶段的限行措施之外,对持墨西哥城区私人牌照以及其尾气检测为“2”的机动车,实行双限行。最后,当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30点时(同时适用于按大气中臭氧数量与大气中悬浮颗粒数量),启动第二阶段应急措施,共有三项:固定污染源减排60%;紧接着的第二天,对持墨西哥城区私人牌照并且其尾气检测为“2”的机动车及未通过“0”或“00”检测的非墨西哥城区牌照机动车,全部实现禁行;紧接着的第二天,政府机关、娱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停业。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第一阶段,除了臭氧或者悬浮颗粒PM10各自有其启动标准之外,如果二者同时分别超过了165点与125点,尽管按其各自的标准没有达到启动水平,但仍然需要启动第一阶段的应急措施。
为保证应急措施各阶段的顺利实行以及各阶段具体办法的落实,政府各级部门都有相应的任务。联邦政府有六部门参加:环境与自然资源部(Semarnat)、环保检察院(Profepa)、卫生部(SSA)、通讯与交通部(SCT)、教育部(SEP)与联邦电力公司(CFE)。墨西哥城与墨西哥州政府具体负责应急措施各阶段的启动和检测各阶段具体办法的落实情况。当观测系统发现空气质量达到了应急措施规定的标准,由各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都市圈环境委员会将会形成一份正式启动应急措施公文,发到墨西哥联邦市的16个区政府与墨西哥州的18个市政府,并在公文中详细列出具体的相应措施。
二、机动车限行措施
根据墨西哥联邦市与墨西哥州的联合调查数据,市区80%的污染物排放与机动物体有关(主要是机动车)。为达到减排并减少污染进而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最早在1989年便开始在冬季实行限行措施(Hoy No Circula, HNC)。最初,该措施的实施是“一刀切”的方式,即每周的第一天至第五天,根据机动车牌照的尾数对车辆在每天的5∶00AM-10∶00PM之间实行限行。尾数是5和6,周一限行;7与8周二;3与4周三;1与2周四;9与0加上临时牌照周五。周末不实行限行措施。1990年开始,这一措施改为常年实行。
当启动第一阶段应急措施时,则实行双限行:周一,除了尾数是5与6 的机动车之外,3与4也将被限行;周二,7、8、1、2;周三,1、2、9、0与临时牌照;周四,1、2、5、6;周五,9、0、临时牌照、7、8。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机动车不受限行约束,包括那些不产生污染物的电动车及没有具体做出规则的车辆,譬如摩托车。除此之外,下面的机动车也排除在限行措施之外:
* 医疗服务
* 治安管理
* 紧急需要,包括救火、营救人员与民事保护
* 拥有环保部门颁发许可证的从事城市服务工作
* 联邦公共客运车辆
* 有相关部门颁发许可证的学校用车
* 任何不产生污染物的车辆
* 医疗急救车
* 残疾人用车并具有相应的牌照
在实施中发现,许多家庭为了每天能有自家车可以出行,往往选择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机动车,其结果是,限行措施变相地增加了墨西哥城区的机动车数量,不仅达不到减排的目的,并且还会由于私人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大了本来就已经紧张的交通拥挤状况。于是,自1998年以来,该限行措施逐渐改变了无差别实施的方法,而是有区别的进行。
第一,尾气检测结果由原来单一的“一刀切”方式改变为三类:“00”、“0”、“2”。前面两类是车龄在8年之内才有资格获得,一旦获得“0”或“00”的审核,将不参加限行活动。二者的区别是,获得“00”的车辆在三年里不再进行车检,而“0”与“2”则每6个月进行一次。
第二,只有“2” 参加限行活动,并且当启动第一阶段应急措施时,获得“2”号的车辆还要参加双限行,并且当启动第二阶段应急措施时,这类车辆则被禁行。
第三,限行措施由原来的5天增加至6天。周一到周五按原来的实施,周六则只对尾气检测获得“2”号的车辆实施限行。具体是,每月的第一个周六,牌照尾数是5与6的机动车;第二个周六,尾数7与8 的车辆;第三个周六,尾数3与4的车辆;第四个周末,1与2 的车辆;第五个周六,尾数9 与0 的车辆。
第四,对不属于墨西哥城区的机动车,周一至周五每天的5∶00AM-10∶00PM之间实行限行。符合如下条件的非墨西哥城区的机动车则不参加该活动:
*佩带墨西哥国家通讯与交通部(SCT)的牌照
*公共客运车辆
*自愿在墨西哥联邦城市或者墨西哥州认定的检测站进行尾气检测并获得“0”证的车辆
*伊达尔戈(Hidalgo)、普威普拉(Puebla)、克雷塔罗(Querétaro)三州与墨西哥联邦城市和墨西哥州有正式的条约,根据该条约检测的上述三州车辆也不参加限行活动。
根据2006年的数据,墨西哥城区共有3676185辆车经过了尾气检验,其中60%获得了“0”或者“00”的审核,并因此不再参加限行活动;另外40%的审核结果是 “2”。尽管不参加限行车辆的数量大于参加的数量,但是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则正好相反,只有二氧化碳的数量大致相当。最为突出的是有毒物排放量一项,根据检测结果,两百多万辆获得了“0”或者“00”审核的机动车每年的排放量为5273吨,近150万辆获得“2”审核的车辆则产生了35604吨的有毒物,即8年以上车龄的单辆机动车所产生的有毒物是8年以下车龄的10倍。其他污染物的情况是,悬浮颗粒PM10数量分别是1416吨与3433吨;悬浮颗粒PM2.5分别是957和2608;一氧化碳分别为212431 与1438783;氮氧化物分别是36055与1090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为21294和143118吨。如果将以上七种污染物加在一起,机动车所产生的总量是21万多吨,其中获得了“0”或者“00”审核的车辆产生了44%;其他的56%则为8年以上车型所排放。
实践证明,墨西哥城区实施有区别的限行措施是有效与合理的,它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对机动车的增加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道路建设更是道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堵车、交通事故、城市环境污染等。
(二)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致死和分布变化两方面。(1)致死是指道路对动物最直接的影响,动物的道路死亡率受道路的宽度、车辆密度和道路密度影响。(2)分布变化是指道路对动物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道路的建设或存在,造成周边动物的迁移,从而影响区域的生态链;道路建设对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环境,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汽车尾气衍生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物导致道路边的植物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均产生明显变异、汽车尾气污染导致路边植物体含铅量远高于对照地区等,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期间,工程区水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的问题,将道路施工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遗洒和泄漏、施工机械的油类进入水中、施工人员的生活废弃物直接排至水中,以上都会影响地表水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地下水质量。在道路的运行期,由于磨损、车辆漏油、运输中飞扬的微粒物质和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路面,当这些物质与降水混合形成径流时,会对沿线的水源形成污染。
(四)对土资源的影响
道路对土资源的影响主要指对土壤结构和质地的改变。道路建设对土壤的要求与种植植物要求相反,后者要求土壤疏松,有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是这样的土壤结构会对路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路基上采用的土壤主要为生土,它结构紧密,几乎不含有机质,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更是缺乏。另一方面,路域壤主要用于路基施工,路基挖、填和压实等过程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土壤结构,还有许多施工遗留的废弃物如水泥和石灰等也会对土壤质地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道路运营过程中,由于汽车尾气、泄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会受到铅、多环芳香烃物质、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污染。
三、生态道路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降低道路建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其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措施有:将施工时间与人们的出行时间错开、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噪声污染、减少对人类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二)加强动、植物生活环境的保护
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营运灯光等表现出来。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保证动物应有的生活环境,在动物必经的某些路口,选择使用高架等措施;同时注重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及加强对某些营运灯光的控制;道路建设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无机环境条件,从而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环境的管控。譬如在道路两旁增加隔离玻璃护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对道路两旁植物的影响;道路路基的修筑过程中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减少对原来生态自然条件破坏,使植物成活率提高。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道路建设期间,为了防止对工程区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筑路材料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河流岸边附近、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四)加强土资源的保护
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适当缩小用地规模;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得破坏名木古树,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土质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不同土质的混合,从而影响当地土质结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
四、总结
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忠东. 论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态道路建设,水土保持研究,2006.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工程实践表明,只有在路面工程、水利工程以及环境等各个层面统一协调发展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于道路工程给我们生活提供的便利是不可否认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水利防护工程解决了自然灾害对人们侵害以及铁路的隧道工程也为交通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贡献。这些道路工程的不断建设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和优质的生活打好基础。环境因为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确保环境不受侵害成了当今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1.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1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是整个城市、国家的交通枢纽,它的发展满足了日趋发展的经济需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外出的基本要求,它的建设是逐年递增的。因此面对这一刚性需求,必须要加强环保措施。
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对空气、水质、生态环境等都产生影响。施工期间的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和丢弃无形中增加了对城市的污染,其次施工的车辆和机械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尾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气体都是黑色的并且刺鼻。这个是对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有害气体的成分主要以硫化物居多,这些气体经过空气运动漂浮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夏季的施工时期,因为整个环境空气比较干燥,而公路施工中会出现大量的粉尘颗粒。对城市的空气造成再度污染,这样随着污染的不断加剧,超过了环境自身净化的能力范围,就会留下永久性的损伤。
我国属于地域辽阔的经济大国,公路贯穿于每个城市和省份之间,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重大项目。由于高速公路是交通的枢纽,它主要存在一些人烟稀少的野外环境中,或许对我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是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境的污染不管在什么地方带给我们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所以即使是这种远离人们生活圈的工程建设依然需要做好环保措施。
1.2水利防护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规模相对其他的工程来说规模较大且工作人员较多,因为使用的都是大型机械设备,对本地方的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粉尘、噪声、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的污染等。粉尘污染是施工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装卸中各种材料会让周围粉尘四起: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噪音混杂在一起,可以高达100多分贝,所以最严重的就是噪声污染:另外还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渣土、生活垃圾、建筑材料等固体废物。如果管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和大气,由于这些问题会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
施工初期大规模填埋和地形修整工作中产生的废水废杂流入河道,致使对水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由于利水工程的特殊性,使用的水泥浆和一些混合剂也不同程度的流到河里引起污染。大型机械的施工过程也会产生废气污染,机械用的原油泄露是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
1.3桥梁和隧道工程会环境的影响
桥梁建设分布在各大地区城市,其中以靠近河流的城市居多,桥梁建设工程同样属于道路工程的一种,它与公路建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靠近水环境,施工过程极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因为桥梁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也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在落实施工流程步骤时应把对水污染的防护工作作为重点加到里面。
隧道建设一般在山脉地形较多的地方,是高速公路和铁路工程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工程是在大山下面开通一条交通要道,最常见的就是铁路隧道,因为铁路是链接各省份城市的重要交通手段,是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因此,它的发展是迅速的,结合保护措施的办法,让施工工程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
2.道路工程中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2.1重视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观念
环境保护作为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使这样的被大家认可熟知也依然疏忽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合同的管理,明确规定合同条款中对居民安全、水质、农田等保护的具体措施。
施工单位应将生产废水通过处理后再排入河流,对施工中的燃油等产生的油脂类应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近年来的水体污染尤其严重,应该着重处理。
施工单位应使用有围挡设施的车辆运输,不能随路抛洒;建筑垃圾要在指定的地方堆放,施工项目结束后,管理人员应带领好施工队伍及时清除多余废弃的垃圾和土方,移除临时建筑物和工棚等。
2.2做好道路的防尘降噪工作
针对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尘土污染和噪音污染,应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调整机械配置的方法。尤其在居民聚集的地区,通过错时施工,噪音比较大的施工尽量在日间进行,以免在夜间扰民;也可以对施工的机器进行必要的改良和更换,通过设备的选择上利用一些新型的机械,减少施工中尘土对空气的污染,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如在打桩的时候可以采用静压桩或其他改型打桩机,都可以减少噪声污染。
2.3做出科学的沿岸绿化方案
对要施工的地区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确保在道路工程结束后拥有依然怡人的环境。通过绿化这一有效措施切实的改变了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环保措施中重要的应对策略。
加强硬化处理工地道路,如浇筑砼路面,提高运输效率又可以减少粉尘污染,同时安排人员路面保洁洒水和加强渣土清扫;对产生粉尘的机器设置除尘器;运输散装建材的车用有效的遮敝无遮挡。从细节上改变,从而改善粉尘污染。
3.结束语
道路工程是我国持续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代表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大力提高,在了解道路工程中各项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之后,需要我们结合当地情况,应用实际的行动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娜.探析道路工程对环境的英雄以保护措施研究[J].北方环境,2011(11)
篇4
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防治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重点,以控制和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手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煤烟型(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废气污染物总量削减15%以上,确保2010年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三项指标污染综合指数控制在1.5以下,使我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设“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生态环境。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整治工业燃煤企业
1、重点整治大中型燃煤企业。加强对大中型燃煤锅炉和新、改、扩建燃煤锅炉的治理和整治工作。20*年底前,10吨(含)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脱硫除尘工程,确保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以含硫量0.6%为基准),已安装脱硫设施锅炉,脱硫率达到70%以上(以含硫量0.6%为基准);4-10吨燃煤锅炉鼓励一次性增添脱硫除尘设施,其中6吨(含)以上燃煤锅炉和主城区范围内4吨(含)以上燃煤锅炉20*年底前必须全部增添水膜除尘等设施,其余4吨(含)以上燃煤锅炉20*年底前必须全部改造完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锅炉的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竣工投产前,锅炉废气治理工作必须到位。
2、整顿和关停小型燃煤企业。加大对小型燃煤锅炉的整顿力度,及时淘汰国家或省、市公布淘汰的产品与工艺或烟尘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且治理无望的工业企业。开展区域内炉、窑、灶登记检查和监测工作,对环境治理设施明显不到位及超标排放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或限期治理任务。
关停城镇规划区、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国道、省道、杭千高速、两江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粘土砖瓦生产线,并分年度淘汰土立窑和轮窑。
3、扩大“禁燃区”范围。根据《*县划定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实施意见》(桐政办[20*]116号)要求,积极巩固近期覆盖范围“禁燃区”创建成果,杜绝销售使用原煤、煤泥、燃料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高污染燃料。在实施“禁燃区”近中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能源结构,重新调整“禁燃区”范围,将桐君街道和分水镇的建成区及“一区七园”均划为“禁燃区”。
非“禁燃区”内的所有工业企业要求使用含硫率小于0.6%的燃料煤,要强化对全县未改用清洁能源的各类燃煤锅炉的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烟(粉)尘布袋除尘和工艺废气回收循环利用工程,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加大对供煤单位和燃煤锅炉单位煤炭质量的检测力度,在年审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日常检测频次,要求对供煤单位每季度检测不少于一次;加大对销售、使用高含硫率燃煤单位的处罚力度,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
4、加快热电项目建设,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加快横村热电项目建设进度,有计划地拆除供热覆盖区内燃煤(油)锅炉。横村热电项目在竣工投产前必须完成脱硫除尘工程,确保废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开发区热电项目。
5、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加强源头控制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不符合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不得审批、核准,不得开工建设,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加强扬尘的控制和管理
1、加强建筑施工扬尘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工地”创建工作。建筑施工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场地周边必须设置围栏,实行封闭式管理;工地出入口道路必须硬化,同时设置运输车辆轮胎清洗设施,防止泥土带出工地;楼层中的余泥渣土必须用提升机定点清运,禁止从高处往下抛洒;工地余土、回填土和建筑垃圾要随时清运出城区,并采取遮盖措施;现场硬化道路每天清除粉尘,及时冲洗,场地空地每天经常洒水,防止产生灰尘。
2、加强道路等市政工程施工扬尘管理。主城区道路施工应确定合理工期并实行逐段施工、限段开挖、经常洒水、及时清运余泥,防止扬尘污染。对建设中的其他市政工程,要按照建筑施工工地防治扬尘污染的要求进行管理。
3、加强拆迁场地扬尘管理。拆迁方案要有防治扬尘污染的具体措施,拆迁过程中要落实防治扬尘的有效措施。拆迁后工地要按照建筑施工工地防治扬尘污染的要求进行管理。
4、加强道路扬尘管理。运输单位或个人运送沙、石、土、灰、煤、垃圾等容易产生扬尘的物品,装卸时应采取水喷淋等降尘措施,并对车箱外和轮胎的遗留物进行清理;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遮盖、密闭措施,避免洒溢;运输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行驶。进一步做好城市道路保洁工作,城市主干道及主要街道的路面夏天确保每天洒水二次以上,以有效减少路面扬尘。
5、加强各类园区开发建设过程的扬尘管理。各类园区的开发建设要有环境保护方案,制订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消除园区扬尘污染。
6、加强煤场堆场扬尘污染控制。煤场堆放必须构筑墙体围挡,在进出口道路、堆场、运输轨道等部位安装多层立体喷淋设备,新增喷洒污水汇流回用系统,保证煤炭从港口出仓、爪斗装卸、履带运输到堆场安置的全过程都在一定程度的湿环境下作业。
7、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矿产资源规划的禁采区、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区内,富春江、分水江两岸及国道(含高速公路)、省道、旅游公路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不得再审批新办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产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或达不到安全生产的矿山企业,予以停产整改;拒不停产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矿产企业,要及时坚决地予以取缔。
(三)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1、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从20*年7月1日起,全县范围在用机动车全面实行国Ⅱ标准,新车实行国Ⅲ标准。
2、进一步落实机动车污染环保定期检测制度、机动车维修排放检查制度和道路抽检制度,逐步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对机动车进行分类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区域或时段,加快这部分机动车的淘汰更新。
3、加强对城区油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油品经营单位要进行查处,鼓励在燃油中添加消烟净化节能添加剂,减少机动车废气产生量。
4、320国道线和16省道连接线建成后,尽快出台外地过境车辆分流方案。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小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小组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工作小组,分别由县环保局、县建设局和县公安局牵头。县政府已将整治工作具体任务和年度目标进行分解,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详见附表1、2、3)。各牵头单位要根据整治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落实专门人员,切实做好牵头组织工作,配合部门要明确具体的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主动配合牵头部门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确保整治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2、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严查各种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
实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动态申报登记工作。切实加强对大气污染企业的监管,加大对各类大气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没有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要限期整改,增添必要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要实行停产整治。
篇5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热能动力的装置使用情况有一个详细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热能动力工程当中的热能特点以及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1.1热能的利用
热能在我国许多行业当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并且,在国民经济当中,也占据了核心的地位[2]。总的来讲,热能的相关利用,在以下几个行业当中最为广泛:a)电力工业,热能动力工程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核发电、火力发电等装置设备的使用之中,热能动力工程及相关的技术,是其工作的基础;b)钢铁工业,尤其在高炉炼铁、炼钢以及轧钢等工艺当中,应用极为广泛;c)相关的有色金属工业,其中包括有铝、铜等有色金属,其冶炼,均使用的是热能;d)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的相关应用之中,合成氮、酸碱等的相关生产工艺程序,主要使用到的是热能动力工程之中的技术手段,以其基本的原理来作为理论依据;e)石油工业,其中包括石油的采集、冶炼、运输等等多个环节,都运用到了热能动力工程当中的相关技术理论;)f机械工业以及相关的建筑工业,包括材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相关工艺锻造、焊接技术以及铸造等,都有热能的利用;g)交通运输领域当中,包括汽车、轮船、飞机等的使用;h)农业生产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包括蔬菜的温室培养、鱼池的加温加热、电力方面的农业灌溉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使用。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热能也有着广泛的使用,例如冬天之时的供暖设备等。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热能及其相关的动力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源,下文将针对热能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帮助在日常的使用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1.2热能的特点
现阶段当中,人类所使用的热能,主要是通过一次能源的转换而得来的,所以,分析热能的特点,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进行:a)太阳能及其能量的转换。太阳能,通过对植物的照射,进而使植物的内部存有的叶绿素,发生一系列的能源转换以及光合作用,进而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生物的质能,而太阳能的光,则是经过热量的转换以及点的转换,进而成为我们所使用的能源物质;b)燃料化学能及其转换过程。燃料化学能的转换,主要是通过燃烧的方式,将存在于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为热能,进而再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将其转换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能,例如常见的汽轮机等,其工作的方式,就是首先将化学能源,转换成为蒸汽的热能,进而再通过相关的设备以及技术,将汽轮机之内的热能转换成为机械发动所需的机械能;c)热能的转换,其中主要包括两种能量的形式,即电能以及机械能,电能包括热电发电机,而机械能,则主要有汽轮机以及内燃机。
2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即热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放射性的危害等,在热污染当中,带来的主要危害是温室效应,其主要是河水发电站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水源当中生物的生存以及空气质量的变化,空气污染,则主要是发电厂、工业设备企业以及暖气、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样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针对以上几点问题,需要在相关的工作当中予以改进,更好地为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根据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可以对热能动力工程的技术要点、实际的应用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有着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将着重地针对热能动力工程当中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力求更加高效率地使用能源,并且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损耗等。
3.1工作的重点
针对热能动力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具体的应用,相关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进行:a)加快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热能动力工程,需要很好地对其相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地针对生产性的服务业,进行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方便、提升生产质量为核心内容,来进行改进,在工业生产之中,需要淘汰过时的产品,对于陈旧的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要加快淘汰的速度,并且适时地发展新型的技术,力求全面地提升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地推动产业的转型以及升级;b)强化技术创新。针对热能动力工程及相关的产业,需要很好地针对其技术手段进行更新,例如在电力工业以及钢铁工业之中,很好地发展新型的技术手段,针对现今存在的主要劣势,进行改进和提升,很好地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和体制的发展,加强和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合力构建起技术性的研究发展以及服务平台,将技术的发展和规范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来进行,建设好相关的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积极地开展相关的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全面地将热能动力工程当中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的方面进行改进,力求减少排放、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3.2具体措施的实施
具体措施的实施,需要从根本做起、从基础性的建设做起,逐步地控制增量,并且要针对相关的不足,进行产业的调整以及结构的优化,逐渐地强化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地实施重点工程建设[3]。同时,还需要发展创新性的模式,进而加快经济的循环,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作为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以及核心内容,加快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并且很好地结合热能动力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具体的应用情况,发展新型的热能技术,开发出新的能源,投入到具体的使用当中,针对高能耗的企业以及相关的生产,要采取相关的节能措施,例如窑炉的热效率等,要降低其排烟并且很好地进行相关的热损失回收工作,针对烟气以及余热等,进行回收再利用,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和目的。此外,相关的政府部门单位,还需要针对其中的法制进行健全,加大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完善政策和约束机制、相关体系的建设,并且加强宣传的力度,提升全体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全面地对热能动力工程的使用进行提升和改进。
4结语
篇6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问题;对策
0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与此同时,道路交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交通运输行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当前道路交通中各种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出促进道路交通发展的方案,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1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1.1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
在维护和建设道路交通中,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同时也要耗费大量的化学能源。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率较高,其交通运输所消耗的能源总量仅占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35%,而我国将近85%以上的能源都应用到交通运输行业上。所以,与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1.2道路交通结构不完善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较,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不管是从道路交通设计理念,还是从设计原理上来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结构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道路运输交通的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道路交通运输结构系统,无论哪种形式的道路交通结构系统,都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应不断提高,相关服务工作水平未达到具体规划要求;在道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断头路”这一现象,严重制约我国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的网络效应;在建设道路和养护道路过程中,大范围应用一次能源,没有充分使用可再生能源,导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
1.3道路和交通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在道路交通的运行及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汽车排出的尾气直接污染了自然环境。同时,汽车尾气也造成我国很多一线城市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汽车鸣笛也造成了噪音污染等,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环保部门加大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2解决道路交通运输问题的具体措施
2.1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
党的十提出要将我国社会建设成为环境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贯彻和执行十会议政策,提出应用智能道路交通系统这一策略。第一,应用智能道路交通系统既可以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也可以符合节约自然资源的要求,并且智能道路交通系统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二,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道路交通行业发展中,应用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不但可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质量,而且也能提高交通的安全。同时,在应用智能化交通系统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各地区的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方向,解决交通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推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2.2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投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需求量也在不断发展。不论从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还是从发达国家实际情况分析,都需要一个可以支撑国家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所以,这就需要加大力度研究交通系统,改革传统的道路交通结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及时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确保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有序、稳定运行。从各方面上来讲,唯有建立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人力上,都加大对道路交通系统的投入,才能确保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
2.3提高道路的通过能力
在建设我国城市道路过程中,如果采用根据道路需求量增大而加大力度建设道路这一设计理念,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过于简单,并未结合其他因素考虑到道路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城市初期阶段中,虽然交通运输量并不大,但是急需要形成基本道路结构体系,如果采用单纯依据交通需求增加道路建设这种设计理念是可以满足在交通运输量不大的情况下的需求,但从可持续发展层次上考虑,这种设计理念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根据总体规划的引导,对道路网络系统进行大力建设这是一种科学、可行、有效的方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改造破旧的道路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工作。在改造传统道路系统中,应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引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等技术,不断加强规划道路交通和管理道路交通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道路运输结构系统是否完善和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了确保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稳定发展,这既需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完善解决在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怀军.交通运输一体化对城市公交的影响及发展思路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0(4):36-38.
篇7
一、高速公路运营隐性成本危害分析
高速公路运营隐性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两类,其中环境成本是指高速公路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的潜在的不利影响;社会成本是指高速公路运营全过程中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环境成本危害 高速公路运营会对沿线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造成一定影响。其影响不仅有显性成本中的损失,还有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其影响往往具有不可复原性。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废气污染、废水污染等。
(1)噪声污染。高速公路24小时不间断运营,汽车运行产生的公路交通噪声是运营期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之一,产生的交通噪声随车流量的增加其等效声级日趋增加。若长期处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损伤听力,干扰睡眠,甚至诱发多种疾病。
(2)空气污染。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和扬起的尘埃,其主要污染物为CO、NO2。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日益增长,产生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对人体健康及生物的生存发育存在危害。
(3)水污染。一是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二是采用传统融雪剂进行除雪保畅,积雪融化形成的含氯盐废水;三是收费站、养护工区等沿线各类生产、服务设施排放的废水。以上三种原因形成的废水均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水污染严重,会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二)社会成本危害 社会成本主要有安全事故影响、恶意行为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
(1)安全事故影响。指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及由此造成的(资金成本之外的)无法计量的当前及未来的损失,包括人身及精神伤害、高速公路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2)恶意行为影响。指不法司机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逃漏通行费而造成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损失及对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效益虽无法准确计量,但极其可观。主要形式有:利用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惠农政策,进行混装、冒充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逃漏通行费;采取换卡、伪卡方法偷逃通行费;采取走S路、冲秤、跳秤及安装液压泵干扰计重收费系统等方式逃漏通行费;恶意闯关,直接逃费。以上违法行为不仅造成通行费损失、收费设施损坏,还对收费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极其恶劣。
(3)社会环境影响。指高速公路所提供服务的安全、畅通及舒适性对公众出行等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的软硬件建设、社会形象、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公众的影响,可通过满意度调查和社会认同度来评价。它一方面直接影响公众出行效率和精神感受,另一方对高速公路车流量及经济、社会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高速公路隐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各高速公路管理处(公司)大多重生产轻管理,加之隐性成本潜在性强,因而,重视程度不够,久而久之,形成了错误认识,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降低成本是领导的职责,这些与普通职工无关;不能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目标制定、计划执行和监督控制,容易出现控制盲区;只注重短期利益和显性成本的控制,对隐性成本控制的深远意义认识不深,缺乏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缺乏战略思想和长远规划,控制滞后。
(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多年来,大部分管理者只重视资金成本管理,缺乏对隐性成本控制的管理,尤其是对环境、社会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调动职工积极性,制度落实不到位,无法对隐性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许多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墨守成规,面对高速公路发展中隐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在运营管理实践中缺少新技术、新工艺做支撑,不利于改善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案例分析
案例单位为某高速公路非经营性组织,于1998年底正式通行运营,现有职工1500余人,设有16个收费站,4个管理所,4个养护工区,负责所辖高速公路的收费和养护管理工作。2012年完成通行费征收任务90331万元,年车流量2445万辆次,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养护工作完成投资17747.66万元,其中日常投资4738.89万元,专项工程投资13008.77万元。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运营管理,在收费、养护、机电工作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全年MQI达到96.1,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经验可归纳如下:
(一)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
(1)全员参与成本理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成本控制,使其自觉肩负起成本控制的职责,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共同努力。
(2)全面管理成本理念。明确成本控制不是单纯的资金成本控制,而是涵盖了隐性成本,必须对收费、机电、养护等运营管理各项工作中构成成本的所有内容全面加以控制,不遗漏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以实现总成本最小化目标。
(3)全过程控制成本理念。成本的发生贯穿于高速公路运营整个寿命周期,既要控制当期成本,又要重视未来成本的控制;既要看到当前效益,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全过程控制,以实现长远战略目标。
(二)完善管理制度 案例单位深化三标一体认证工作,依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将质量、环境、安全成本控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到岗到人;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定额包干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为抓手,树立建、管、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实行责任追究,确保制度落实;将隐性成本控制作为专项,纳入重点管理目标,抓好专项预算执行,加强对重点和薄弱环节的成本控制与考核。
(三)采取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环境成本 环境污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会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甚至造成社会问题。案例单位从实际出发,采取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举措控制环境成本。
(1)在所辖各收费站设置ETC专用车道,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又秤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ETC系统),实现电子不停车收费,不仅通行效率提高5到10倍,同时减少了站口停车产生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
(2)完善路面保洁制度,实行人机结合(机械清扫和人工定期捡拾垃圾)方式,保持路面整洁;引进植物基非氯环保融雪剂,探索低温条件下中小雪除雪保畅工作的新途径,减少了对路面和周围水环境的污染;积极探索养护新技术,建立了试验段,引进高聚物注浆技术处理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等病害,减少废渣的产生和资源的消耗;对全线24个基层单位污水处理设施实行严格检修制度,对生活废水的排放定期进行环保检测,加强管控,减少水污染。
(3)对使用燃煤锅炉的基层单位优化管理机制,增加耐腐蚀环保除尘设施,规范操作流程,严格定期检修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排放物符合环保标准,降低空气污染。
(四)加强安全成本管理 事故成本是安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提高服务质量,把安全事故成本降至最低。具体措施有:设置安全员,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安全管理岗位的培训和预案的演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推行日常巡查 “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模式,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高速公路内事故易发路段增设仿真警察警车、警示灯和震动提醒标线等进行安全提示,减少事故发生。
(五)创新稽查管理模式 逃漏通行费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流失,还会危及收费人员的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社会成本。案例单位创新思路,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管理,采取如下措施加大管控力度,治理净化收费环境:针对冒充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在全线实行绿色通道验货系统,优化验货流程,提高查验效率和准确度;对换卡、伪卡、安装液压泵偷逃通行费车辆,通过整合路径识别系统、黑名单系统、干线抓拍(虚拟主线站)系统、交通量调查系统,对收费系统交易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黑名单车辆的治理,采取异地处理等方式有效打击逃漏费车辆;将计重秤台由单秤台更换为双秤台,遏制大型货车走S路、冲秤、跳秤等形式的逃漏通行费行为;安装防闯岗设施(如防闯岗阻车器),对恶意闯口车辆形成有力震慑,有效遏制了闯口逃费现象的发生。仅2012年,案例单位利用逃费车辆管理系统审核车辆51辆次,处理32辆次,追缴通行费22.33万元。有力打击了逃漏通行费行为,净化了收费环境、维护了公平的社会秩序。
(六)改善公众服务环境 要降低高速公路隐性成本,提高社会效益,需要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改善公众服务环境,以适应高速公路的发展。
(1)提高公众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公众出行信息平台”,将各种设备和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和信息综合处理,并通过可变信息情报板、门架式情报板、触摸屏、网站、短信、网络、广播系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实时出行信息,方便公众出行。
(2)实行服务品牌推进工程。通过微笑服务、延伸服务、亲情服务工作的开展,使职工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细化考核标准并加强督导,确保制度的全面落实;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特勤”班组,优化人员配置,规范作业程序,提高了服务质量。让高速公路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出品牌的魅力,使广大公众切实感受到品牌服务带来的变化,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愉悦,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
(七)隐性成本控制效果 案例单位采取上述措施,加强运营管理隐性成本控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持续改进,收到良好效果。
案例分析表明,只有在高速公路运营阶段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成本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制度落实,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和有效措施控制隐性成本,才能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综合实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篇8
【关键词】大气污染;对策;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态度,是人们选择居住、就业、投资、创业、旅游、教育及其他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许多的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整合城市文化,挖掘城市特色,利用各种媒体展示城市的魅力,以便引起社会关注,博得人们的好感。邢台市历经五朝古都,有着丰富的古城文化,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2008年就以“殷商古都、守敬故里、山水泉城”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城市标志,可见我市对城市形象建设的高度重视。
正当邢台城市形象蒸蒸日上的时候,全国城市污染大排名的“黑帽子”似乎掩盖了邢台市的正面形象,邢台的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邢台市形象建设的最大障碍,要改善邢台的环境状况,摆脱污染之城的恶名,就必须研究邢台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才能够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从而抓住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契机,向全国人民展示邢台人民建设秀美邢台的决心和勇气,通过污染治理的成果展现邢台人建设邢台、发展邢台的能力,进而塑造邢台良好的形象。
1 正视邢台大气污染的成因
探寻邢台大气污染的根源,了解污染产生的原因,正确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不但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应对策略,同时还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造成邢台大气污染的成因比较复杂,通过调研,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业污染
邢台地处太行山南段东麓,华北平原南部,临近城市京、津、唐及省会石家庄。邢台的经济建设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一直是邢台建设的首要目标,工业生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仅在“十一五”期间,邢台的工业发展取得了客观的成绩,工业经济从2005年的78.96亿元提升到196.77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每年的13546元增加到30317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但是邢台的主要工业为钢铁、矿业、水泥、焦炭、造纸、玻璃、电镀等产业,这些产业污染重、产能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凸显了我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大量的燃煤污染企业分布在市区和周边,冒着黑烟的厂区随处可见,废弃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邢台的环境,造成大气重度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工业企业燃煤污染占了市区大气污染负荷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因此可以说工业污染,是邢台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扬尘污染
邢台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施工、道路修建、土地开发等产生了大量的扬尘,同时交通运输及日常生活导致二次扬尘或多次扬尘;同时过度开采造成城市周边土地植被破坏,沙土,伴随季风造成季节性扬尘。有数据表明扬尘污染占了市区大气污染负荷的30%左右。城市的发展避免不了大兴土木,但城市建设会逐渐完善,建筑、道路及土地开发等活动也会越来越少,加上科技的发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理由相信扬尘污染会很快得到有效的控制。
1.3 机动车尾气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城市居民基本的代步工具,据统计,邢台目前机动车保有量约为70万辆,是十年前的5倍左右。如今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已经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占了市区大气污染负荷的10%左右。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生活观念也会发生改变,能够在环境污染和生活便利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1.4 其他因素
建设中的城市,往往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垃圾处理、居民生活燃煤、周边农作物焚烧、餐饮油烟排放、烟花燃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邢台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 大气污染对城市形象造成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城市大气污染不仅直接体现在城市外观,形成“光灰城市”和“雾霾城市”,还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生理的伤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1 大气污染对城市视觉形象的影响
大气污染最直接的现象是雾霾,使整个城市淹没在灰雾之中,可见度极低,美丽的街道、充满生机的绿植、现代化的建筑等都失去了光彩。由于能见度低,还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造成拥堵,原本畅通有序的城市环境变得混乱不堪;同时,雾霾严重影响城市卫生,大量的灰尘充斥在城市空间之中,附着在街道、建筑及绿植之上,形成脏乱差的视觉效果。
2.2 大气污染对生理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的生理影响是巨大的,污染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对肝、肾、胃、肠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最易引发呼吸道及其他方面的疾病。
2.3 大气污染对心理的影响
雾霾天气容易使人产生忧虑、焦急、愤怒、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人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处于室内,空间的局限、工作压力等各种因素,人们需要在风清云淡、心旷神怡的环境中得到释放,污染的城市环境无法提供这样的空间,内心的情绪得不到宣泄,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容易产生心理恐慌,患上心理疾病。
2.4 大气污染对城市凝聚力的影响
城市的主体是人,只有能把人凝聚起来,成为城市的发展动力,城市才有生命。但污染的城市环境,不利于人们生活、工作,让城市居民没有安全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如果人人努力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离开这座城市,那这座城市是没有希望的。同时,大气污染还不利于招商引资,没有先进人才、充足的资金,城市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 研究大气污染治理对策,展示城市形象正能量
大气污染问题是全民必须共同面对现实问题,治理和预防大气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制定大气污染应对策略时,政府应该全面掌控,发挥策略制定、执行和监管的作用,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激发人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全民的积极性,自觉维护城市环境,主动奉献自己的能量,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战役中,展现出正面的城市精神,把城市大气污染的危机转化为展现城市形象的契机。
3.1 政府调控
在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中,政府是决策者和总指挥,政府的决心和态度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败。河北省委书记、省长亲自督战,制定“5年内摘掉污染城市帽子”的宏伟目标,可见其决心。邢台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政府全面调控、身先士卒,逐一排查污染源点,针对不同的污染源点,制定了“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大治理力度、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加大保障措施等八方面60条措施”,并成立“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工作组六个、一个督查组,负责对各项目标任务中对口工作进行协调、督查和验收,同时邢台市还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技校考评。政府和相关部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打赢这场战役的决心和勇气,向全国人民展现了不畏艰难、维护邢台群众利益的雄心壮志,有利于邢台良好形象的建立。但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政府调控的层面还须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控制与发展的问题。邢台工业结构如此,控煤实际上就得关闭大量的企业,直接涉及到企业及城市居民的经济利益,因此解决不了替代燃煤的能源问题,那么已控之煤就可能复燃,只有引进清洁能源,或者转型环保的产业,邢台的“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才能共存。
第二,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控煤、减排、抑尘、控车等措施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可以说是针针见血,但邢台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面控煤、减排、抑尘、控车则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滋生反感情绪,不利于大气环境的长远治理。
第三,污染防治的制度化,执行监管责任化。将污染防治形成制度,明确责任,奖惩分明,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建立群众举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四,关于污染企业迁移的影响问题。如果只是将污染企业迁出城区,而不调整能源结构或者事业领域,就不能彻底的解决污染问题。
3.2 全民应对
防治的大气污染不是政府单方面的战斗。大气污染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但是很多人对大气污染并不关心,对污染造成危害也不清楚,甚至个人行为造成到大气污染时还不觉察。因此环保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可将污染的成因、产生的危害、日常生活中造成污染行为、防治污染的职责和义务等编成宣传册子,图文并茂,以家庭为单位普发,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主动地参与到污染防治中去。同时企业单位、学校、社区可组织污染防治的相关活动,塑造全民环保氛围,形成环保的潮流与风气。只有这样,政府、企业和群众才能同心同力,共同防治大气污染,并最终取得这场战役的长久胜利。
3.3 媒体宣传
城市形象的展示是离不开媒体宣传的。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重点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主要媒体宣传政府、企业和城市民众防治污染的决心和态度,报导大气防治的具体措施、实际行动以及取得的成果,让全民关注大气污染、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同时能感受到治理的成效,增强污染治理的信心。同时媒体宣传还是连通外界的窗口,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认识邢台、了解邢台,通过这次防治大气污染的全民战役重塑邢台城市形象,展示邢台城市发展建设的正能量。
邢台是千年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凝聚着千百万邢台人的心血,承载着代代邢台人的荣誉和梦想。大气污染只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插曲,只要我们建设美好邢台的主旋律不变,邢台的未来就一定会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邢台市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N].邢台日报,2013-10-11.
[2]邢台“壮士断腕”换“蓝天白云”百万元奖励举报[N].燕赵都市报,2013-10.-07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涉及范围较广的施工工地,包括建筑工地施工区、生活办公区、加工场、料场、弃渣场及运输道路等,大多是位于野外,线长面广,往往涉及到土石方施工,工程施工很容易影响周围的环境,因此要特别重视保护环境。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规模大、工期长、强度大、机械化程度高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机械设备数量多,且以中大型为主,加自卸汽车、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可高达数百万至数千万立方米,施工高峰人数可超过万人。
1.1对水质的影响
(1)化学药剂的排放
接缝灌浆材料与主体工程的固结,一般以水泥灌浆为主,特殊情况需采用丙凝、甲凝和环氧树脂,并附加部分固化剂和稀释剂,这些化学试剂材料的外溢部分和少量残余,很可能会进入水体。
(2)大量生产废水的排放
大坝、电站、船闸等基础的开挖与骨料冲洗、混凝土保养,以及施工初期大面积的围堰填筑、场地平整、隧洞排水等,容易引起杂物和浑水流入天然河流。尤其是人工沙石料的加工和采掘的浑水排放量极大,可能增加旌工区江河水质的悬浮物质和混浊度。
(3)生活污水的排放
旌工人员生活污水、粪便,尤其是旌工初期的厕所多系简易式的,极易使清、污水造成混流而污染水质。
1.2对大气的影响
(1)各类粉尘排放的影响
飘尘、工区粉尘等污染物主要来自爆破、钻孔、开挖、散装水泥作业和围堰填筑,以及基坑出渣、开挖、大型汽车的运行等。另外,前方各施工企业、工厂车间及生活区各类炉、灶燃煤煤烟排放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2)各类燃油机械尾气排放的影响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旋工的动力主要为燃油,各类大、中型机械设备中,土石方工程机械设备占多数。
1.3对噪声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工区噪声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系统为主的固定、连续式的噪声源,另一个是以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拌。最大噪声如皮带输送机可以达到109dB左右,球磨机、空压机、振动筛等约达115dB,一般均属高频性质。
1.4固体废渣的问题
水利水电施工会产生大量废渣,主要包括开采后不用的石渣、弃土、砂料和淤泥等,如果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废渣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1.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施工期人员高度集中,又有很大的流动性,卫生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简陋,可能使当地一些流行病、传染病得到传播。
2环境保护措施
2.1加强水质的保护
(1)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生产废水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沉淀池和反应池,为了保护当地水尻并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抽水泵以及调节池,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安置干化池,沉淀后的细沙和泥浆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楼生产废水和混凝土拌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被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被送到渣场。
(3)施工场地修建给沉沙池、排水沟,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的量。施工前要制定施工措施。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保持边坡的稳定。
(4)治理生产、生活污水,按要求对生产污水设置挡板、水沟塞、沉砂池等净化设旖,保证排水达标。
2.2防止污染和扰民
(1)要在工程开工前详细编制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案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主要防止公害的产生。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4)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团体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随时通报施工进展,事前通知,并设立投诉热线电话。
2.3加强噪声控制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
(2)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提前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以及混凝土振捣棒、打桩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噪声监测,修理或调换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以达到要求。
2.4保护空气质量
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
在粉煤灰以及水泥运输装卸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从罐车由密封系统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安装警报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维修和检查。
(2) 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尽可能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砂卵石和表层土覆盖层,尽量对岩石层的开挖采用凿裂法施工。
②减少钻孔和爆破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具体措施。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运用产尘较少的爆破技术,如光面爆破或缓冲爆破技术、正确运用预裂爆破、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都能起到减尘作用。
混凝土拌和系统的防尘措旌
在混凝土拌和楼中安装了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维护、使用和检修制度及规程,始终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5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施工后期对渣场顶面以及坡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覆土绿化以及复耕。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防止渣场弃渣流失和边坡失稳。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利用和堆放弃渣,在堆渣前要进行表土剥离,并合理堆存剥离表土。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保持生活区以及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在旋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防止垃圾流失,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6生态环境保护
(1)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动物巢穴或鸟巢及受保护的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给有关的部门。
(2)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砍伐树木或生态环境破坏,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3)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完成环境恢复。
(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全体员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注意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5)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围栏并加以保护。
2.7水土保持
篇10
这几年,福州市的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同国内先进城市及福州的城市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左距。主要反映在:一是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拥挤状况仍然十分严重;二是由于路网建设、网络结构未能按规划实施到位,随着车辆增加,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下面的这一组数据可以清楚地反映上述问题。1999年与1990年相比,福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倍多,机动车辆、自行车各增加1倍多,人口增加了1/5,而相应的道路里程仅增力日1/5,面积增加1/2。目前,城区机动车达16万多辆,其中摩托车8万辆,交通需求的增长远远大于道路供应的增长。目前福州城区道路服务面积约140.skmZ(含闽江),按国家规范的最低标准,应有快速路42km,主干道112,4km,次干道168、6km。而目前我们还无快速道路,主干道约150km,次干道约7Okm,除主干道达到标准外,其它相距甚远,如果再把支路主干道统计在内,则相距更大。在机动车辆增加方面,1998一1999两年每年均以巧%速度递增,其中摩托车增幅就更大,然而被称之为“清洁能源”的LPG(液化石油气)和CNG(压缩天然气)的“绿色汽车”还不曾出现。据有关资料介绍,汽车尾气中I_PG汽车排放的C(〕和Hc十NO、的含量分别为0.39和0.089/km,而目前汽车尾气的允许值为2.29和0.59/km,也就是说LPG汽车尾气其值只有技术要求的1/10。北京城区1994年(非采暖期)机动车排汽污染按污染物统计分担率:CO占6()%,HC占87%,NOx占55%,上海比例高于北京CO占9()%,HC占920,),N()x占23%,还有铅(Pb)污染更主要来自机动车,福州市虽未进行这方面的统计测算,但情况大致相同。绿色汽车不但热效率比普通车高出一倍,而且还可避免发动机积炭。
可以认为,导致福州市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拥挤,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固然与道路建设速度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外,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的道路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使得道路功能不清,尤其是次干道建设的严重滞后,造成部分主干道不堪重负,车辆经常处于低速行驶甚至发生堵塞现象,而恰恰在汽车发动机怠速工况时排气污染又是最为严重的。目前的交通状况与行驶的车流量、车型、燃料、运行状况、道路条件是有密切的关系。如:八一七路、五一路、五四路各种车型混杂,机动车、非机动车抢道时有发生,路面不仅拥挤,而且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在另一些主干道车流又相对偏少,从而严重制约路网质量上档次、L水平。城区次干道建设滞后还表现为道路支离破碎,不成网络,这种状况影响着现有次干道功能的发挥,象目前已修的津泰路、高桥路、群众路、达道路、新权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情况。这些路都只局部贯穿缺乏长距离连续,难以吸引车流,起不到分流主干道的交通量,反而给主干道造成干扰。此外,中心城区丁字交叉口、断头路太多,异致交通不畅。由于左转车流量增加,故造成部分路段经常堵寨。据初步了解,T型交叉口的比重约占交叉口总数的一半以土,其中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的占6(〕%,次要路和次要路相交〔内占7()%。
异型交叉口多,特别是出现在交通繁忙的主「道上时,交叉口严重超负荷运转,是导致局部地段交通堵塞的最主要原因。而导致这一情况的根源并不是路不够宽西是路网不合理,使得车辆都在几条道上交叉汇集。
机动车在道卜挤塞与其尾气增加是一对孪生兄弟。有关资料表明,汽车每燃川1吨燃料,就要向空气中排放40一7()kg废气,1000辆自由行驶的汽车每天排出C(〕3吨,11(飞2()0一40(〕kg,NOx为50一25,)kg。汽车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氢化合物经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在光化学烟雾下产生的NO:与co和CH等可刺激人的眼晴,引起红眼病、对人的鼻、咽、喉、气管、肺部有刺激作用,并使哮喘病人增加。汽车废气是一种排放部位低,不易扩散和稀释的流动源,车速愈慢排放的有害气体就愈多,而这些有害气体扩散又受地形、建筑物密度、“湍流”以及大气“逆温”的影响,目前我市中心城区6()%左右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废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路网调整、改造和推广“绿色汽车”方案以供参考。
1、将在市区中心街道建一步行街,并以此为中心,对市中心路网重新调整。方案是将拟建的中亭街为步行街扩大为将八一七路全线为步行街,并改造洋头口立交桥,禁止所有车辆南北通行。同时,在八一七路两侧利用原有小路,打通两条南北通道一是东侧:观风亭路—井大邪—仙塔路—法海路—花园路—广达路—达江路;二是西侧;贯穿北大路一一达明路—南后街—澳门路—青年路—加洋路—洋中路—新洋中路—隆平路一直到江滨路。同时,由北至南对城区中心现有东西道路予以整治和辟通:一是鼓西路—鼓东路—永安路—-温泉支路;二是光禄坊—吉庇路—津泰路—高劣路—得贵路;三是道山路一一圣庙路—法海路—福新路;四是白马路—沿西河辟通至小风路—高桥路;五是下杭路—达道路—向东贯穿与六一中路相连。路网调整后,八一七路全线南北向的公交大巴将重新调整线路行驶,八一七路除北瑞的东街口,依次南门和洋头口及南端的江滨路外,所有东西向将只允许通行公交中巴车和出租车及区域内办公用车、区域内小货车按规定时间行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街区的交叉冲突点,并延长其交织段。
2、根据福州中心城区交通规划,城市快速路网由二环、三环、国货路、福马路、福泉高速路进城段组成,并规划在2吃)1()年完成。建议目前先行完成国货力、路、福泉高速路进城段及二环路的连江路、南环路段,首先实施囚货东路工程。从连江路开始往东到下院接福马路隧道口,与川4国道并为一线,再上青洲大侨接机场专用路。过渡时期,可先行从连江路南下至江滨大道,这一线路快速化后,将大大缩短,},心城区与港口、机场、马尾开发区的路程时间,其意义十分重大。
3、大力加强中心城区二环路内的次干道建设,从根木上改变次干道建设严重滞后的状态。方案是:一是在五一路、五四路f1J六一路之间开辟一条局部连续的南北次一干道,分解部分交通流;二是改造、打通晋安路,在r下安河东侧形成一条与六一路并行的南北次干道;三是沿白马河西侧,利用现有不规则路段修建自马支路,其北接西湖动物园路,南接宁化路,后直通江滨大J亘;四是长乐路北面改造三八路.使之直通东站,南面跨过光明港接江滨大道;五是达道路向东延伸,修建光明港北路,接到连江路;六是仓山区新建体育路,使首山路与六一南路直接相
-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主要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网络时代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