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面排查辖区内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以下简称“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隐患,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建立监管台帐,确定重点防控区域(流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强化环境执法,依法查处重金属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重金属防治体系和污染事故应急体系,保障环境安全。
二、工作重点
根据我市实情,确定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重点防控的区域(流域)是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相对集中的地区,重点防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电镀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点防控的企业是具有潜在环境危害风险的重金属排放企业(特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的企业)。
三、主要措施
(一)做好对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的全面检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建立监管台帐,确定我市重点防控区域(流域)和重点防控企业名单。为了确保环境安全,各县(市、区)政府必须与辖区内的所有重金属重点防控企业签订环境安全责任状。
1.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处,对污染治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重金属污染企业,依法责令整改直至关闭。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金属企业依法实施关闭,坚决取缔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活动。
2.建立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巡查制度,加强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监控,严防超标排放。将整治重金属违法排污企业作为全市环保专项行动的重点,不断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社会公平。
(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制度,提高新建排放重金属污染物项目的准入门槛,对排查发现的未经环评审批且危害群众健康的已建成项目,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关停拆除。
(三)严禁在重金属排放企业1公里范围内新建居民点,在此范围内现有的居民点应按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实施搬迁;地方政府对此有承诺的,必须按承诺予以兑现。
(四)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环境管理,督促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帐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和排放口,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责令限期改正。
(五)要按照《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群发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对负责人实施问责,并从该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立项、审批、验收、生产和监管全过程,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究责任,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年5月15日前)
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方案,制定辖区内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并于4月25日前将实施方案及联系人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环保局)。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6日—9月30日)
各县(市、区)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进行全面检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建立监管台帐,确定重点防控区域(流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处,对污染治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重金属污染企业,依法责令整改直至关闭。
(三)督查阶段(10月1日—11月15日)
市环保局将对辖区内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到位、整改到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省环保厅也将会适时对我市的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四)总结阶段(11月15日—12月5日)
各县(市、区)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于12月5日前将工作总结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环保局)。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各地政府必须对辖区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负责,要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研究制定辖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处理解决整治行动中遇到的问题。
篇2
(一)加大淘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相关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对现有涉重企业进行整合、搬迁、合并,走集中治理之路。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广力度,对含重金属废水、废气进行有效治理,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实现重金属污染物持续削减的目的。
(二)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
组织开展全市涉重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掌握全市重金属污染情况。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查处;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企业提请市政府予以限期治理,督促其迅速落实治理方案,筹措治理资金,按期通过验收。逾期不通过验收,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含涉重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范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定期排金属企业环境隐患,对发现的环境隐患,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三)推进技术进步,推行清洁生产
依据有关规定,对涉重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督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不断降低企业能耗、物耗,减少污染排放。所有审核企业应达到国家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二级要求,对达不到要求或超标排放的企业逐步淘汰。组织对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情况开展评估验收,将通过评估验收作为企业申请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的前提条件,未通过评估验收的要限期整改,对拒不改正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四)加强环境监测,保障群众健康
建立和完善定期监测和公告制度,环境监测站要按规定频次对涉重企业污染源、排污口水质、厂界无组织排放及敏感区域进行监督性监测。重金属排放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还要定期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和土壤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当地环境质量。重金属排放企业要将年度重金属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向社会,建立对重金属污染物例行监测制度。逐步推进重金属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建立重金属监测长效监管体系,防范环境风险。
篇3
11月,深秋,湖南某县郊农村的晚稻收割已经接近尾声,当地的农户仍在收割完了的稻田里忙碌,永清环保实验室主任、土壤学博士刘代欢正在指导他们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对于世代种粮的农民来说,“镉大米”的遭遇让他们很受伤。刘博士告诉他们,土壤中的有效态镉很容易被水稻吸收,积累到稻米中,危害身体健康。但是土壤在修复过程中加入离子矿化稳定剂后,可以大幅降低有效态镉含量,从而降低稻米镉污染风险。到2014年小区水稻种植试验如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则研究成果有望推广应用到湖南全省稻田镉污染治理上。
刘博士的话让参与实验的农民很受鼓舞,而这,仅仅是湖南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的一个缩影。
土壤余毒难除
作为湖南人的“母亲河”,湘江近些年来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尴尬。如果说因“镉大米”重金属土壤污染让种粮农民很受伤,那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则成为湖南人心中的痛。
湖南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乡,湘江流域的锰矿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重金属污染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和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也成为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重点控制省份。
11月28日,湖南省政府出台《湖南省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提出了未来3年湘江治理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考核奖惩体系,确保到2015年,湘江流域企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50%,局部地区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彻底遏制,全流域水质实现初步好转。
据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谢立表示,湖南从2011年启动重金属污染治理,截至今年l0月,湘江流域共淘汰关闭涉重金属企业883家,通过关闭淘汰、结构调整和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共削减废气、废水中汞、镉、铅、砷、铬五种重金属排放量359.03吨,较2008年削减了42.1%.
2011年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启动以来,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株洲市启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治理项目91个,投入治理资金44亿元,完成了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工程、霞湾港清淤工程、大湖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金属治理项目,消除了部分区域重金属污染隐患。治理后的霞湾港,已经清可见底。
不过,污染问题并未就此解决。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李必农说,污染土壤的治理依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与水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滞后性,这使得土壤污染问题在过去受到的关注很少。
同时,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后,便与复杂的土壤组成物质发生一系列迁移转化作用。其中,许多污染作用为不可逆过程,污染物最终形成难溶化合物沉积在土壤中。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极难恢复。
李必农表示,目前国内尚没有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而且,每亩土地高达三五千元的治理成本,也使得相关技术很难推广。
技术难题亟待破解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和装备研发薄弱。污染场地修复属生态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化学、工程学等十几个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是当前整个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而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大部分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工程应用很少;特别是经济、安全的原地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更是少之又少。
鉴于中国土壤污染的种类繁多、浓度不同、污染现状不明的现实,目前我国各地的科研院所正在进行着不同的示范试验。单个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国内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这些技术推广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应用工程的需求,还处于探索阶段。
同时,在工程设计方面,我国也处于早期阶段,虽然国外有相关方面的设计经验,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很难直接照搬。
不过,对经济有效的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11月底,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公布《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名录》(第一批)。由永清环保研发投产的离子矿化稳定剂名列其中。《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名录》的旨在推行绿色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鼓励和支持政府采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经企业申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评选得出。
据了解,永清环保是目前A股市场上最先拥有土壤修复成功工程经验的公司。
继2012年7月该公司“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之后,2013年7月,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化稳定化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据了解,该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困局,更为重要的是土壤重金属修复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平,“我们的用量只有美国该同类产品的80%,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60%。”永清环保技术带头人冯延林介绍。
该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在永兴县重金属污染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一期项目中。据悉,永清药剂预计年产离子矿化稳定剂8万吨,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约140万-260万吨。
“这个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真正根据具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展开针对性修复,药剂的原料配合比并不固定,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冯延林说。
在四川绵阳一个镉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就全部采用了永清环保生产的离子矿化稳定剂。多家研究机构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稳定化技术修复后重金属浸出浓度大大降低,离子矿化稳定剂可用于治理铅、镉、砷、汞、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根据治理对象和治理目标,通过实验室先期实验,优化离子矿化稳定剂配方,重金属稳定化率可达到90%以上。
期待成熟的商业模式
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是摆在土壤修复面前的另一难题。
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刘帅告诉记者,目前,株洲、衡阳、常德、郴州、永州等地正进行土壤修复试点,多是跟环保公司合作。
然而,土壤修复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困难重重。有业内人士估计,所有土壤修复项目中,因为资金延期或停滞的几乎占90%。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国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土壤修复应由污染企业来做。现实的情况是,企业忙于关停并转、技术升级和员工安置,自顾不暇;开发商也不会花钱去买一块毒地;所以,土壤修复就落在了各级政府头上。
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污染治理项目都没有一个后期的持续盈利能力来收回成本。特别是湘江治污和土壤修复这样基础性的环保工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动力仍然不足。
“政府也在四处找钱。”该业内人士举例说,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2010年动工,原计划今年5月完工,但因资金缺位,3亿多元的土壤修复项目长时间停工。
另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位土壤修复龙头企业的高层表示,“我们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官员,但能落地的项目却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赚钱,而且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修复的资金,要么算不清账,要么没有资金。很多地方政府没有修复的动力,有的,也只有进行土地置换的冲动。”
土壤修复市场俨然成为一场“谁出钱治理”的博弈游戏。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对记者表示:“比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件,就是和地方政府的出资博弈,到现在没有一个结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账算不清。”
“虽然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在政策和商业模式上还没有解决。现在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是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但在这种模式里面,地方政府的手伸得太长。”文一波表示,“能开展这种模式的,都是房价高的城市。像二三线城市,房价每平方米只能卖三四千元,做不来,只有一线城市土地开发价值大,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以。”
所谓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的模式,就是一块被污染的土地,在土地修复完以后可以变性为开发用地,通过土地升值来抵扣修复的资金。假设修复花了两亿元,招拍挂之后相比此前售地多出三亿元,这样就可以拿出两亿用于修复的成本。就是说,这种模式的前提是要开发之后的增值要大于等于修复的成本。
篇4
我国土壤治理的重点分为三类:1.工业污染场地恢复;2.矿区治理及其所相关的水污染治理;3.农田污染治理。在波澜壮阔的土壤治理市场大幕拉开之时,探索合理的土壤治理商业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模式缺乏造血功能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一般由国土储备局控制管理。在环保部确认污染地块后,由国土储备局组织调查修复,完成后再拍卖,其商业模式主要是“招投标和修复+开发”两种,但都缺乏持续性。
前者不足之处在于,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土地后,对其进行调查、修复治理,之后进入土地市场,周期太长。需要地方政府大量垫资,对地方财政是极大的考验。
后者由于埋单者是开发商,目前我国在土壤修复市场尚未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硬性制度约束,这就使得开发商有动机将土地修复资金挪作他用,降低土壤修复质量。同时,土壤修复周期较长,对于开发商的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新模式有望解决盈利问题
土壤修复市场的新型商业模式:PPP模式、EMC模式。
PPP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将民间资本引入土壤修复市场。目前在“谁受益,谁治理”的思想下,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市场已经率先启动。同时,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给予企业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换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拉长融资期限。国内PPP解决土壤修复问题已有成功先例,如湘潭市竹埠港地区的PPP项目。
EMC模式的实质是,企业与排污者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排污者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绩效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
在国内,EMC与BOT的区别在于BOT往往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工程,并在这一特定工程运营期收益收取作为收益。EMC模式可以发挥1+2的规模效应,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其治理效果会比BOT更优。在发达国家,EMC模式被普遍推行。
此外,土壤污染专项治理债券也是选择之一。在利用债券资金进行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完工后,土地腾出或升值后的土地出让金,将成为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其优势在于利用债券市场迅速筹集资金,不利之处在于没有太多创新,举债实质上仍然是地方财政出钱。另外,债券发行的基础是土地增值,但这在农田、矿区土地修复,及升值潜力较小的城市无法保障未来能按时还本付息,地方债务风险加大。
典型案例为市场指方向
1.岳塘模式
2014年初,湖南湘潭岳塘区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组建湘潭竹埠港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入资金95亿元,其中环境治理约20亿元,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和自筹资金。公司以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整治项目的投资、管理、服务为重点,实施区域内关停企业厂房拆除、遗留污染处理、污染场地修复、整理等工作。污染治理完成后,这片工业区将整体开发为生态新城,参与各方将从治理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得回报。目前,岳塘模式已得到国家认可,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首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2.矿区谁污染,谁修复
2010年7月,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污水流入汀江,导致周边土壤酸度值超正常范围近万倍,铜离子浓度值污染严重。高能时代提出同康沟堆浸场复产改造方案,以垂直阻隔为关键控制性工程,2013年完工。目前高能环境已确认收入1.27亿元。
3.农田修复仍依赖政府财政
2001年,广西环江县尾砂库遭遇特大暴雨溃坝,致使环江沿岸上万亩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2012年,广西环江县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启动,总投资265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450万元。期间,中科院物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采用植物萃取、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间作、植物间隔和重金属钝化等技术,用两年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280亩,涉及3个乡镇7个村。2015年,该治理项目通过验收。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还停留在事件响应阶段,并未对于积累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这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盈利模式不明确,依赖财政资金有关。而岳塘模式为土壤治理提供了融资新思路,未来借助PPP模式进行融资,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会成为土壤修复的主旋律。
国外盈利模式的启示
篇5
《财经》记者 欧阳洪亮 张瑞丹
刘冰清小小的坟头,被湮没在一丛芳草间,只有雨后打湿的纸幡低垂着。在远处,雨雾笼罩中,北去的湘江依稀可见。
在被查出严重镉中毒并断续治疗两年多后,2008年12月,年仅七岁的刘冰清最终离开人世,留给父母厚厚的病历和8万余元医疗费“账单”。
在湖南省株洲市马家河镇新马村,刘冰清并不是近年来第一个因镉中毒死亡的。2006年初,村民罗少坤的意外死亡,就曾引发轰动一时的镉污染事件;在集体体检后,全村查出尿镉超标者逾1100人,其中200多人严重超标(参见《财经》2007年第24期“湘江沉重”)。
株洲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文铁军对《财经》记者坦言,新马村远不是株洲市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实际上,它只能算做核心污染区的边缘而已。
湘江,这条全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大河,在半个世纪负重前行之后,终于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幕。
正是意识到这种挑战的严峻性,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新闻会上就表示,正考虑把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湘江,纳入全国重点治理的流域名单。
之前,只有“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后来追加的“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水库)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流域。作为局部支流进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议题,湘江也算是开了先例。
“两会”之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亦致函国务院副总理,直陈湘江重金属等污染之困。今年4月,专门为此前往湖南考察,沿湘江走访了长沙、株洲、衡阳以及郴州等地。
今年6月,湖南浏阳市镇头镇长沙湘和化工厂又发生较严重的镉污染事件,造成100余人尿镉超标,4平方公里的土壤及农作物被污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据《财经》记者了解,一旦湘江被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畴,到2010年,治理投入有望达700亿元;到2015年,这个数字有可能高达3000亿元。
然而,即使能够投入天文数字的治理经费,湘江的“去重金属化”过程,也注定是漫长痛苦的;因为湘江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之前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湘江如此沉重
湘江位于长江中游,系长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将近9.5万平方公里,仅以湘江干流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就有约2000万人。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也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告诉《财经》记者,仅以2007年为例,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长期以来,有色金属采冶一直是湖南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作为享誉全球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铅、锌、锑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湖南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已有上百年历史,但矿业采冶技术长期良莠不齐。长期的掠夺式开采,使得伴生矿被当做废矿渣遗弃、当做废水随意排放,直接导致重金属污染几乎遍布三湘大地。
据《财经》记者了解,湖南全省有色金属矿平均开采回收率仅50%左右,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仅占25%。资源总回收率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20个百分点,所回收的共生或者伴生金属很多都是重金属,尚不足应当回收量的三分之一。
加上周边工业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在潘碧灵看来,湘江流域已经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四大工矿污染源。
在城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的株洲市,镉污染面积就超过了一半,有些土壤的污染厚度超过了20厘米;其中超标5倍以上的,也接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文铁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调查结果,株洲市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严重的镉污染区。
据清水塘工业区管委会监测所产蔬菜七项重金属指标中,总镉、总汞、总铅等三项指标都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达到了64.11倍、185.80倍和66.01倍。
《财经》记者曾实地调查过的郴洲市临武县三十六湾,在当地官矿勾结下,长期非法采冶,污染物直接排放。高峰时期,弹丸之地聚集了上百家矿、六七十家洗矿点。由此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祸及下游千家万户。而像三十六湾这样的重金属高污染源区,在湘江流域不止一处。
“湘江有些河段重金属含量超标达几百倍,底泥挖出来,几乎就可以再提炼了。”湖南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张志光颇为忧心地对《财经》记者直言。
源头控制之难
要想根治湘江重金属污染,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即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出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2008年6月2日,湖南省曾制定了《湘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当时湘江沿岸的永州、郴州等八个城市的市长,均向省长递交了“湘江污染综合整治责任状”。作为湘江治理的第一役,共取缔关闭企业37家、淘汰退出18家,并停产治理企业42家。
在株洲市,经过八年治理之后,也基本解决了清水塘源头水体污染问题。据悉,整个工业区各企业排出的废水,目前已经做到了稳定达标排放。
以全国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位于清水塘的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61.SH,下称株冶集团)为例,其污水处理率一度仅为40%。2005年,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株冶集团制定了循环经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即打算分“四步走”累计投资47亿元,以建立铅锌联合冶炼整体化工艺流程,实现“绿色”铅锌冶炼目标。
株冶集团安防部长周哲云告诉《财经》记者,作为治理的第一步,目前该公司已投入近10亿元,引进完成了10万吨锌常压富氧浸出技术。今年以来,废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了50%到60%。其余排往湘江的废水,也实现了100%的达标排放。
然而,张志光对《财经》记者指出,株冶集团毕竟只是个案。在整个湘江沿岸,还有大量传统工艺技术需要替代,而这些企业大多是老企业;有些即使能从技术上解决,成本往往也是企业难以负担的。
尤其是去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更使得许多冶炼和重化企业的环保资金来源雪上加霜。受铅锌价格暴跌冲击,株冶集团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仅为83.76亿元,同比降低39.06%;净利润只有1923.23万元,同比下降了75.80%。
众多连污水处理设施都没有的小企业,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关闭任何一家这样的小企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湖南省环保厅污染管理处副处长汤宏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财经》记者,去年8月13日,永州市一家列入关停的小冶炼厂,在政府下达关停通知书期限以后,仍在继续生产。后来县长带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武警战士进入了这家冶炼厂,用3吨炸药把冶炼炉炸了,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点源污染,面源污染也同样值得关注。目前,湘江流域所有的县城,均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这些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对于承载能力已达极限的湘江而言,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验。
“去重金属化”挑战
与杜绝新生污染同样重要,或许更为艰巨的,还是如何消化掉过去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这笔巨大的重金属“遗产”。
对于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最直接的出路,就是实行功能转换,不再播种粮食作物,以避免损害人体健康。
2008年,国土资源部在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株洲市重金属污染土地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允许株洲市对被镉污染的核心区域,共计15.66平方公里的面积,实施土地功能转换,即分期分批逐步调整为建设用地。
在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文铁军看来,这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即使镉污染超标5倍的区域,也有超过120平方公里未被纳入这一方案。刘冰清所在的新马村,就同样未在首批土地功能转换之列。
他告诉《财经》记者,除了转换为建设用地,当地也一直在摸索多种治理手段,包括改良换土、改种以及植物吸附等,比如利用海泡石来减少农作物对镉的吸收,或者把原来的粮食作物改为苎麻、棉花等。
但文铁军也坦言,这些技术本身都不够成熟,只是抑制重金属污染的权益之计,从长远来看并非最终解决方案。当然,要把所有这些土地都转换为城乡建设用地,短期之内亦不现实,因为涉及大量的移民安置问题,同样十分棘手。
与土壤污染相比,湘江底泥中重金属的治理任务就更加复杂了。
以位于株洲市北部的清水塘工业区为例,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老霞湾港、铜塘港及水塘重金属污泥量共计108440立方米,总重为119284吨。其中,污泥中含镉94.35吨、铅296.51吨、汞2.34吨以及砷160.01吨。
由于清水塘工业区位于湘江干流下游的敏感区位,其下游30公里即为湘潭市饮用水源,距离长沙市饮用水源不到100公里,生态区位非常敏感而重要;因此,一旦治理过程中处置失当,就容易引发大的风波。
2006年1月6日发生的湘江镉污染事故,就是由于霞湾港清淤工程导流而引起含镉严重超标的底泥和污水排入湘江,造成株洲、湘潭和长沙段湘江水质镉超标。目前,霞湾港以下2公里都禁止采沙,以防止底泥被搅动之后,对于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2008年10月26日,“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正式通过国家评审,列入了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之水专项课题,并已进入实施阶段。
湖南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张志光透露,“十一五”期间将投入1亿多元,对湘江重金属治理进行研究。目前该课题共计七个子课题中,跟清水塘治理相关的就有六个。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湘潭大学等,都已经加入这场艰苦的重金属污染技术攻关“会战”。
能否真正告别?
负责霞港湾底泥治理的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贵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湘江作为特殊污染河流,以前在国内没有技术研究先例。即使在国外,像湘江这样污染严重又具有复杂性的河流也绝无仅有。
当然,与技术上的难度相比,体制上的改变或突破亦不容回避。
2009年4月18日,在长沙湘江江心橘子洲举行的“2009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与湖南省省长签署了“共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双方同意将在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试点、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环保科技示范工程等八个方面加强合作。
根据协议,湖南将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污染责任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方面,获得全国率先试点权。其中,湖南正在探索的“环境污染责任险”被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2008年起,湖南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原湖南省环保局与平安保险湖南公司联合制定了“湖南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行方案”,将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的18家企业,列为首批试点企业。
今年6月15日,湖南省政府决定,在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新的环保厅作为省政府的组成部门,亦有望在协调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湖南环保部门官员就对《财经》记者表示,鉴于中国不少地方重金属污染状况都十分严峻,希望将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体制上,都打造成全国重金属治理的一项示范工程。
种种迹象显示,示范工程并不容易担当。在株洲等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都已起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越继续推进,面临的压力注定会越大。无论是进一步关闭工厂还是技术改造,都面临着资金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不少人就对《财经》记者抱怨说,湘江流域的一些重化工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向国家缴纳了大量税收;现在重金属污染的“债务”,让地方财政自己来“背”,显然有失公平。即使被纳入国家重点治理流域,在未来的长期治理过程中,资金的缺口也将不可避免。
此外,亦有业内人士建议,湖南省环保部门应尽可能地公开重金属污染信息,尤其是与健康有关的,以更多地利用公民社会的推动力量,从根本上防止治理形势的逆转。
200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与国土资源部携手,开始斥资10亿元,进行首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全国的初步普查数据已经到位,已进入最后的阶段。但对于普查结果是否会向社会公布,以及会以何种方式公布,他未给出答案。
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环保部生态司在长沙组织召开了《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写研讨会,并对初稿进行了讨论。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从湖南省此次普查情况来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但正因为担心引发公众恐慌,报告能否最终得以公布,也仍然是个未知数。
篇6
竹埠港,位居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湘江似一匹绸缎在其三面缠绕而过。
在这块1.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全国最具活力的化工生产片区。但同时这里也被外界称为湘江边的一颗“环境炸弹”:每年近200万吨的废水排放量,3万吨的工业废渣,6000吨的二氧化硫,对湘江构成严重威胁。
2013年,湘潭市岳塘区政府开始清理这颗“炸弹”。经过300多天的整治,这个老化工基地成为历史。
28家企业告政府
一名律师的到访,给正在进行“退二进三”政策的湘潭市岳塘区政府“当头一棒”。该律师说,他受湘潭28家企业联盟的委托,状告政府。
这让岳塘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主任吴顺立有些猝不及防。尽管早有预感,但他没想到企业老板们动了真格,“他们找了湘潭市最好的律师,每家企业出资3万元,并做好了长期诉讼的打算。”
一年前,2013年10月,竹埠港28家企业关停动员会上,岳塘区副区长黄建平和其他区政府官员在场。“几家企业当场表示,他们是有合法手续的企业,如果政府要关停企业,他们就告到法院。”黄建平告诉《望东方周刊》。
《竹埠港地区化工企业实施整体退出的公告》张贴进园区,更加速了这28家企业的诉讼步伐。
据一名参与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为维护大家的利益,企业主们采取联盟方式,并在内部明确分工,谁负责投资,谁管账目,谁来负责筹资,谁去周旋、打理各种关系,等等。
官司一步步升级,律师先后奔赴潼关、横江、江西、洛阳、临湘等地方“取经”。
企业主们也没闲着,四处告状。其中一家台资企业一直投诉到中央台办。
另一头,湘潭市抽调26名处级领导,前往早已入驻竹埠港园区的关停工作指挥部。湘潭市岳塘区区委书记孙银生坐镇指挥部,“如果搞不成,我就不回区委(区委办公室)!”
随后,岳塘区委领导将28家企业召集起来一一谈话,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
政府还出台了奖励政策。比如,对首批撤出的企业,将按前三年上缴税收获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对资金紧张的企业,在签订搬迁承诺书后,政府可先预付部分款项。在搬迁后,区委、政府在每个企业设立了工作组,帮其重新选址。
这些政策相继出台后,一些企业开始萌生搬迁念头,敏感嗅出关停消息的金融行业迅速收紧信贷门槛。28家企业的联盟逐渐瓦解。2014年9月30日,竹埠港最大化工企业湘潭电化决定动身走人,不停上告的“陈氏化学”签订了关停协议。
至此,关停工作告一段落。
环境问题早已不是秘密
为何要下如此大的决心搬迁企业?在湘潭当地,竹埠港的环境问题早已不是秘密。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竹埠港地区就是全国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2000年,还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仅2011年,竹埠港就完成税收1.12亿元,解决了7943人的就业问题,在湘潭市岳塘区财税收入中举足轻重。
要彻底革了这些“功臣企业”的命,就意味着主动放弃40多亿元GDP。这对于可用财力仅有6个多亿的岳塘区,可谓壮士断腕。然而,这颗湘江畔的“环境炸弹”构成的威胁显而易见,近年来“退二进三”的呼声高涨。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中,竹埠港被列为湘江重金属污染七大重灾区之一。
2011年8月,湘潭市政府向湖南省政府递交了工作责任状,承诺限期关停竹埠港化工企业。
2012年5月,湘潭市成立竹埠港“退二进三”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关停、退出、治理、建设”四步走的战略部署。
2013年9月,岳塘区竹埠港化工企业关停工作指挥部正式落户滴水埠街道电化社区,5个工作组深入竹埠港化工区一线办公。
随后,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把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实行“一票否决”和“重大环保项目一支笔审批”。2013年10月,《竹埠港地区化工企业实施整体退出的公告》张贴进竹埠港园区。
湘潭市万事达染织整理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芬玲对《望东方周刊》说,2011年听说要整治竹埠港时,基本没有放在心上,后来才知道政府真下了决心。
如何解决搬迁“后遗症”
外界有疑问,搬迁这些企业,岂不是污染其他地区?
湘潭市岳塘区环保局局长方炼勇考察多家企业实际情况后表示,外迁的19家企业不会带去污染,因为并非简单的模式复制。
“比如,湖南金环颜料有限公司迁入江西冯田工业园后,哪怕企业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也会有园区的污水处理中心来负责处理,不会给周边带来污染。”方炼勇告诉本刊记者。
方炼勇说,现在《环保法》的要求非常严格,迁出企业将进入各地的工业园区,“现在工业园区门槛高了,设备齐全,污染监测管理也更有效,而外迁的企业进驻后必须升级改造,不能简单复制。”
对很多企业来说,搬迁是一次新生的机遇。
湘潭电化集团总经理助理丁建奇告诉本刊记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搬迁是一次机遇,生产线得到优化,生产出来的废渣可以工艺化处理,成本得到节省,“产能不降,反而扩大了3倍。”
实际上,政府部门更大的压力来自人员安置。“企业外迁直接涉及失业员工6560人,周边关联村民6000余名。职工如何安置,企业与职工、企业和当地村组之间遗留下来的矛盾,错综复杂。”黄建平说。
他介绍说,为此,当地政府部署了一系列工作,实施培训计划、就业援助、创业指导、跟踪服务、落实社保,市、区两级打造了一个淘汰落后产能失业人员创业再就业示范区。
“自2013年9月正式启动企业‘关停’工作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和安全环保事故。”作为湖南湘江重金属治理中唯一取得全面进展的地区,方炼勇颇感欣慰。
造血新生
岳塘区委书记孙银生告诉《望东方周刊》,在湖南省、湘潭市两级党委政府支持下,该区每年从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财政部的绿色节能项目等方面,能获得8亿至10亿元的支持。另外,区里通过市融资平台发行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一期)到位资金18亿元,用于竹埠港地区达8亿元。这些资金大致能应对企业关停所需的开销。
湘潭市将竹埠港地区纳入新组建的33.36平方公里的岳塘经济开发区,实行片区整体开发,以此提高该地的“造血功能”。
当地官员介绍,在成立岳塘经济开发区后,他们利用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财政部的绿色节能项目等这些政策性资金,引入湘潭市城乡建设集团、成立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有限公司,打造平台进行融资、发行债券,运用PPP模式争取湖南永清环保集团等一些企业的投资合作。
篇7
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维护.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确定年继续在全区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紧紧围绕我区污染减排任务与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为总要求。强化监管手段,为切实打造宜居乡村提供环境质量保证。
二、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集中整治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在年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源普查成果,全面排查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及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的污染源。重点查清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含铅蓄电池(包括加工、回收)、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和监测企业废水、废气(包括无组织排放)排放情况、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筛选一批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企业,明确特征污染物,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指导,尽快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同时,要扎实做好环境预警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车间排污口控制、厂区总排污口控制、入河排污口、出入境河流断面”四级防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防患于未然。
彻底取缔关停国家明令淘汰的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应暂停其新增重点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把环保准入关,认真执行新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新、扩、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重点专题章节,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予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落实不到位的,环保部门不予通过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严肃查处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梳理有关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投诉、举报、案件。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多次被查处仍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一律取缔。严格禁止向城镇下水道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污水处理厂因此不能正常运行的,依法取消其排水许可,并予以处罚,造成城市排水设施损坏的,承担赔偿责任;严格禁止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物混入生活垃圾违法处置。
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督促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特征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规范原料、产品、废弃物堆放场和排放口,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预防重金属污染的全过程监管。
(二)强化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集中力量重点抓好扬尘污染控制区内的建筑、拆迁及市政工程工地、堆场、道路、物料及渣土运输、地面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扬尘污染源信息系统、降尘监测评估网络和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三个有力载体,加强对全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强化各类工地监管力度,确保防尘措施落实到位。对防尘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扬尘污染、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单位要及时查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巩固治污减排成效,大力推进治污减排
重点抓好1家省控、5家市控重点企业和区控重点单位的环境监管。严格污染源在线监控、日常执法检查、项目核查督查等,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污染减排效能。要把“区域、流域、行业限批”作为重要措施,充分发挥“限批”的威慑力。严肃查处故意不正常运转脱硫设施,使用旁路偷排、烟气连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对那些不运行环保治理设施,仍然存在直排、偷排现象以及整治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违法企业,都要严格实行限批。
加强对工商河、西圩子豪聚贤片区中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加强监管,对长期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泥未能实现安全处置或不能按时完成限期整改任务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同时,要严厉打击排入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减少因工业企业外排废水严重超标致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污水超标的现象。
(四)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督察,巩固整治成果
全面检查年国家、省、市政府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国家、省、市转办的重点环境案件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的取缔关闭情况,超标、超总量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完成情况以及未批先建建设项目停止建设、停止生产情况,防止污染反弹。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上旬)。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整治重点,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6月中旬—10月)。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整治重点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其中,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情况于6月25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11月)。认真总结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并写出专项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送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调度。
(二)完善部门联动措施。各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行动、公众广泛参与、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格局。
(三)挂牌督办突出问题。要围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确定一批影响较大的环境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加大挂牌督办力度,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对违法性质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市政府将直接挂牌督办。
篇8
一、工作目标
围绕有效预防重金属污染事故的目标,以强化企业环境监管为手段,建立和完善环境监管责任制,将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监管工作落实到人,督促企业强化产污、治污环节的环境管理,组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推进企业环保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大限度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保障我市环境安全。
二、责任分工
三、包保工作内容
1、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专职环保机构,完善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体系。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指导企业健全内部环保奖惩考核体系,特别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生产车间(工段)能耗、物耗、产污、排污量化指标体系。
2、了解重金属企业生产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建设时间,投产时间,设计能力,实际生产规模、生产原辅材料种类及数量、中间产品、产品等方面情况。
3、检金属企业落实执行环境保护制度情况,包括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情况,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排污缴纳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4、查看重金属企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情况,包括产污设备和工艺运行记录、污水废气处理、污泥收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和记录、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用药记录、排污管线走向、环境监测记录、卫生防护距离等情况。
5、检金属企业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的产生、暂存、转运和处置情况,查看相关记录台帐,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置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情况。
6、查看在线监控设备是否安装规范、联网,能否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排污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比对监测,能否调阅历史数据。
7、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要求企业整改或向市环保局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8、督促企业落实市环保局的各项工作要求
四、包保工作要求
(一)包保责任领导、包保责任人定期轮包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监管工作。原则上每三个月轮流一次,市环境监察支队要做好轮包方案的制定。
(二)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各区环保分局要及时和包保领导联系,履职尽责,做好涉重金属企业环境监管的各项工作。
篇9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代表县环保局向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在应对复杂的环境形势中,环保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3月,我县发生浩塘元山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这次事件使我县的环境形势突然变得异常复杂,使我们的环保工作及环保干部队伍突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困难和压力,我们没有退缩,全局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个中心,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全力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污染减排和执法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成效显著。3-6月份,我们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存在突出环境安全隐患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实行集中整治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了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在集中整治行动中,取缔关闭冶炼企业30家(粗铅冶炼厂23家、炼砷厂7家),富锰渣生铁冶炼企业采取了断电限电等强制措施,实行停产整治。在对现有富锰渣冶炼企业实行整治的基础上,经积极协调,省环保厅同意我县在方元镇、余田乡、流峰镇各布局1家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富锰渣冶炼企业,目前,这3个富锰渣冶炼项目的环评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提交省环保厅审批。为了防止取缔关闭企业遗留废渣和原料污染环境,5月21日,将浩塘元山废铅回收厂遗留的1700多吨原料和废渣转移到郴州三和公司进行安全贮存,6月19—22日,由县财政投入15万元对桥市乡野鹿村、欧阳海水库周边、方元镇秀里、荷叶镇韭菜冲等地炼砷点遗留的砷渣进行了安全处置。
(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持续推进。我县“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于提前完成,今年,我们进一步巩固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成果,二氧化硫排放未出现反弹。为了确保“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我们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实施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每星期至少现场检查一次,每月对进、出水水质至少监测一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形成稳定的减排能力。龙潭再生纸厂、荷叶镇国家田煤矿等结构减排项目,已经在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一并被淘汰关闭。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长沙麦尼桂阳分公司等4个工程减排项目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落实各项减排措施,预计我县今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823吨。
(三)环境管理不断加强。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今年县本级已审批项目33个,呈报上级审批项目18个,同时劝退“两高一资”项目8个。制定了《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今年已年审和新发排污许可证58个。做好了超标排污企业停产整治工作,燕山建材有限公司停产整治项目已于8月份通过验收,青兰乡利和矿、胜旺公司、884矿、富民矿、长塘矿等停产整治项目已经按要求整合成3个采选矿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加强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源监督管理,向省环保厅申报了兴达环保和锐驰矿业2个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定期对在城医疗机构的废水废物处理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督促他们建立完善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台帐,对26家医疗机构审核发放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武建水泥厂关闭后,其废弃的放射装置及时送到了湖南省城市废物库贮存。
(四)环境执法监管有所突破。截止目前,共调查处理各类环境投诉案件161件,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认真办理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建议、提案共5件,其中主办建议2件,主办提案2件,协办提案1件,办理结果让人大代表和协政委员满意。在高考和高中学生水平考试期间开展“无声护考”行动,加强了城区噪声源监管,为广大考生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学习和考试环境。对60多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和9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了环境风险台帐。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对各类企业下达环境执法文书216份,对31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认真做好排污申报与核实工作,依法征收排污费,到目前为止,征收排污费45万元(统征的除外)。
(五)环境宣教形式有所创新。今年,除继续搞好环保世纪行、“环保
宣传一条街”和绿色学校创建等宣教活动外,我们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利用《桂阳新闻》栏目,对黄沙坪矿业分公司环境治理、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等情况进行为期6天的专题报道,并组织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万人环保签名活动,县四家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和城南完小、蓉峰完小等中小学校共计13000多人参加此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县直单位组织的“法制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科普宣传月”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广泛进行环保宣传。(六)环境监测保持领先态势。今年以来,环境监测各项工作继续在全市各县(市区)中保持领先态势。目前,环境质量监测取得有效数据3000余个,污染源监测取得有效数据1200余个,基本掌握了辖区内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同时参与浩塘元山血铅超标事件等20起污染事故调查和污染纠纷调处,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监测表明,辖区内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肖家山水库、方元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舂陵江、西水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七)农村环保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抓好农村生态创建工作,将正和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立项争资项目,并已向省环保厅申报,和平镇小塘村、青兰乡新村已正式申报省级生态村,荷叶镇高山村、黄沙坪镇周台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正式实施,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开展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试点,对流峰西安水库等10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采样监测,按要求上报了相关监测资料,为全面开展农村饮用水源监测提供了宝贵经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拿出20余万元用于10多个新农村示范点的环境整治。
(八)立项争资工作成果丰硕。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向上争资工作力度,目前,已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4885万元(在途3000万元),其中: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2个,分别是宝山铅锌银矿尾矿库治理工程1600万元,雷坪矿区下水口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3000万元;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项目4个,分别是锐驰公司治理项目150万元,阳山村环境整理项目30万元,新湘农养殖场治理项目30万元,欢乐养殖场治理项目30万元;环保能力建设项目1个,即环境监察能力建设项目45万元。
(九)党建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在“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中,我局组建1个“三农”工作组和1个企业服务工作组,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驻点村和服务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驻点村和服务企业排忧解难,其中为驻点村筹资120万元修建了2公里环村公路。在“企业服务年”活动中,我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如5月18-20日,我局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县工业园联合办公,为联达电子厂、华宇电子厂等4个园区招商项目“一站式”办理了环保、工商、税务等手续。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制定了活动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组织开展了为困难职工献爱心等主题活动,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十)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年初,根据人动情况,对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加大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和监督考核力度。进一步落实了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责任追究制和限时办结制,制订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6项制度,增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制订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行政审批办公室并成建制进驻县政务中心,刻制和启用了行政审批专用章,签署了《行政审批授权书》,授予行政审批首席代表相关职权,圆满完成了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任务。9-10月份,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本单位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将权力来源和行使依据编制成职权目录,制定了办理程序,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同时制订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以此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和公开透明。
二、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污染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我县“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但化学需氧量(cod)减排还差距很大。按照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我县cod排放量要控制在6000吨。,我县cod排放量为9970吨,要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则须在今年削减cod3970吨。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年度减排任务是削减cod1480吨,从7月份环保部核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进水浓度低,没有形成有效减排量,年度任务也无法完成。
二是非法污染企业反弹快,监管难度大。由于受利益驱动,部分非法污染企业总是难以走出“整治一反弹一再整治一再反弹”的怪圈,久整不死,久治不下,且大部分非法污染企业规模小,很容易反弹生产,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青兰、桥市等边界区域及欧阳海水库周边区域的非法污染企业,大部分都是边界邻县市人员投资开办,社情十分复杂,整治和监管难度更大。
三是长期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等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治理难度大。长期以来对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所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积重难返。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难度大,遗留的尾砂、废渣处置难度大,而且从现阶段来讲,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资金也
十分有限。近两年我们虽然上报了一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而且宝山铅锌银矿尾矿库治理工程和雷坪矿区下水口重金属治理工程已通过审批,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有子龙工业区、黄沙坪矿区、陶家河流域及青兰、桥市、方元、荷叶炼砷点等重金属污染重灾区需要治理,如果没有国家和省里长期的支持,那么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环境执法能力亟待提升。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刚性不足,是导致目前环境执法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但环境行政执法的设施设备不齐、经费保障不力、业务能力不强也使得执法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县环保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整体业务能力比较薄弱。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老化,经常出现故障,环境监察大队虽然配备了一些现场执法的仪器设备,但还达不到国家环保部规定的装备标准。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叠加,导致环境执法工作成了整个环保工作的一块短板,严重不适应当前环境形势的需要。
五是有关乡镇和部门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需要各乡镇各部门联动,实行综合治理。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污染企业的监管责无旁贷,但事实上,大部分乡镇在环境监管上是严重缺位的,尤其是对新建非法污染企业没有及时制止,我们发现以后往往已成骑虎之势。而有关部门对非法污染企业没有从严控制供电、供地,对乱采滥挖行为没有从严打击,有些部门甚至为非法污染企业办理相关证照。乡镇和部门监管缺位,在客观上为非法污染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
三、对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设想
一是加强本土环境形势宣传教育。过去,我们环境宣教的内容主要侧重于环保知识和县外、国外的环境事件,没有引起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和企业主对本土环境形势深刻认识、足够重视,一些乡镇、村组继续引进高污染项目,一些业主以身犯险,继续从事高污染行业,最终在今年冶炼行业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应验了“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的环保口号。今后,我们有必要组织相关领导、干部和企业主就桂阳本土的环境形势进行宣传教育,特别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重点区域的土壤、水体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污状况,引起大家对本土环境形势深刻认识、高度重视,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是创新机制,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原则。“谁污染谁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指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都负有治理污染的责任,并应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是要求污染者自己投资建设并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而事实上,许多企业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要么不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要么建了以后闲置不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实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将污染治理工作推向市场,组建专业的治污公司,通过一定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将相关的费用支付给治污公司,从而由治污公司来治理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来实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今后,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也完全可以按“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来进行污染治理。
篇10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衰竭;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mines are put up to a predicament that mining economy faces the comprehensive upgra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olin lead-zinc mine, to ad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overall upgrade in mineral resource-exhausted c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ing area, which has impet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area in LinXiang county.
Keywords: lead-zinc mine; resource exhaustion; counter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2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概述
临湘地处幕阜山多金属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矿种有金、钨、铜、铁、铅、锌、锑、钒、镓、磷、萤石、重晶石、石英、长石、绿柱石、白云石、石灰石、高岭土、独居石、锂云母、白云母、煤、粘土、页岩、板岩、花岗岩等。其中,钨、铅锌矿、萤石矿等品位高,易开采;白云石矿以储量大、品位高而闻名。当地的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石英等矿产资源,一直是我国玻璃、陶瓷、电子和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采掘之后,临湘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的重大威胁。始建于1958年的桃林铅锌矿曾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矿山之一,但到2003年,该矿由于资源枯竭等原因,宣布破产关闭,矿山设备被拆除,干部职工被分流,一些遗留问题困扰至今。随着可开采矿产资源的逐步减少,临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工矿废弃地、尾矿库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环境威胁。因雨水冲刷和植被破坏,导致大面积尾砂外露,砂尘污染严重,一些排水沟渠淤积甚多,必须抓紧进行综合治理。
2 临湘市桃林铅锌矿发展现状
2.1 资源日趋枯竭
桃林铅锌矿是“一五”时期国家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为国家大型一档采选综合企业,主要产品有铜、铅、锌、萤石、铅焙砂精矿、无氧铜杆、氧化锌、硫酸、水泥等。由于原有矿区资源濒临枯竭、后备矿区矿石品位低下和企业转型失败,该矿于2002年12月5日正式宣布破产。桃矿为临湘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经过多年经营,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受到以镉为主的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尾砂库、沉陷区等问题也很严重。
2.2 环境污染严重
桃矿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有:(1)降低生产生活的质量。重金属、SO2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严重超标,普遍污染了当地的水体、土壤和空气。(2)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三废”造成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植物难以生长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当地居民乃至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居民的身体健康。重金属污染具有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富集性强、难以降解的特点,一旦进入人体,就能与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作用,使其失去活性,对人体造成危害。铅、汞、砷、镉是毒性较大的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除。铅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汞对大脑、神经、视力的破坏甚大;砷有剧毒,并可致癌或导致孕妇畸胎;镉会导致高血压,毁坏骨骼和肝肾。(3)限制城市的发展和提升。桃矿工业污染的综合整治,是临湘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临湘市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3 临湘市桃林铅锌矿综合整治的对策措施
3.1 多举齐下,综合治理环境生态破坏
桃林铅锌矿存在着多种环境问题,在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单一治理某一种环境污染,而要对症下药,分门别类采取整治措施,注重污染区域的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包括:严禁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生态敏感区开展建设活动;对重金属废渣进行固化并安全填埋;在尾矿库坝坡与坝顶植树种草,改善其库坝安全与生态环境;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清理修复;加强对尾砂的综合利用。
表1桃林铅锌矿环境治理举措
3.2 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
结合桃林铅锌矿实际,重点抓好环境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针对桃矿工业废弃物和尾砂矿数量巨大的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矿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和其他工业产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水泥、新型建材等行业。目前矿区一、二期治理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后期要争取将桃林铅锌矿综合整治纳入“湖南省铅锌锰矿污染区生态修复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搞好生态修复与矿区治理。
表2规划期桃林铅锌矿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
3.3 采取综合措施,修复污染土地
重污染土地采用物理修复与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复,通过固定或钝化技术控制重金属扩散。将重污染区域内污染土壤一次性清除,运至特定区域集中堆填处理,将主要污染源清理出去,使原区域的环境安全有基本保障。堆场建设防渗工程以及土壤渗滤液汇集处理系统,并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进行修复,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及有机物的含量。
将土地污染治理与场地开发建设同步进行,具体做法是将剩余轻度污染土壤进行就地固化稳定处理,使之达到环境无害化的要求,并覆盖上稳定化隔离层,对地表覆盖新土进行硬覆盖,以保证地面人群不受污染影响,场地内给排水、消防等市政设施管网采用防渗管沟,避免一旦渗漏引起土壤中污染物转移。
轻度污染的土地的治理采用植物修复的方式进行修复,通过建立复合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提高土壤污染物质淋溶渗透和生物降解速率,修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键在于种植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转移吸收,并防止其进入食物链。龙葵、加拿大树、旱柳可吸收金属镉,东南景天可吸收金属锌,印度荠菜可吸收金属铜,蜈蚣草可吸收砷,可通过种植这些超积累植物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通过种植杨柳科植物可以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建立土壤—植物—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系来共同降解污染物。植物修复收获物可采取安全焚烧与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