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环境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环境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语言素质;缺憾;对策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其中,语言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忽视大学生语言素质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素质,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综合系统,是人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表现在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等方面显示出来的言语活动的质量,是一个人语言素养和能力的体现[1]。

然而随着网络语言逐渐进入日常语言交际系统,其在标新立异、反映社会热点现象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流群体,其语言素质在网络语言环境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考察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有广狭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各种语言形式,包括: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网民在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上的交际用语。狭义的理解主要指后者[2]。由于网民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具有灵活性和不规范性,关于网络语言的争议主要在此。由此,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为狭义的理解。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2006年第一次官方公布网络语言使用状况起,网络语言每年都被列为重要的选题之一。此外,《报告(2009)》显示,我国语言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网络热词不断丰富着民众的语言生活。整体来看,网络语言因构词灵活、词义丰富、俏皮幽默而深受广大网民青睐。具体来说,其表现出数字化、字母化和符号化的形式特点,和新词新意、语法超出常规、错别字严重与事件性强的内容特点[3]。网络语言正是以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影响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网络语言环境下大学生语言素质现状分析

(一)专项调查

1.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曾有学者对某高校中文系二年级两个班的9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4],结果不容乐观:(1)语言规范意识缺失,如要求从40个词语中选出规范写法,结果每人每词错误率达19.6%;(2)基础知识环节薄弱,如在20个常用成语中每词有一个错字,没有一人完全改正确;(3)表达能力差,如在500字的自我介绍中有58%的学生出现语句不通或错别字的问题。

2.非中文专业学生调查

笔者选定本校某非中文专业一年级8个班的340名同学,对其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的课堂情况(口头表达)和作文情况(书面表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诸多问题:

(1)口头表达:课堂发言或朗读课文不自信、声音小,磕磕绊绊;不认识常用字;分词断句能力较差;对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不准确、精彩语句关注度不够等。

(2)书面表达:语言口语化、网络化;随意使用英文单词;字迹潦草,且错别字较多(如:把“心仪”写成“心怡”,“烦琐”写成“烦锁”);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无题目、通篇不分段、乱用标点符号等。

(二)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10亿。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0.4%,目前已成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流群体。网络语言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原因有二:其鲜明特征能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其折射的社会百态能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诉求[5]。因此,网络语言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并使其进行自由的情感表达,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内涵的感悟能力及语言的规范使用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普遍偏低,中文和非中文专业学生都存在诸多语言缺憾,其语言能力均亟待提高。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交际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语言交际缺少语法和语义规范的约束,词汇匮乏,词不达意,内容隐晦,表达能力逐渐下降。

三、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势在必行。现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营造规范的汉语言使用环境

规范的汉语言使用环境,是培养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客观条件保障。以学校获评“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契机,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语委相关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宣传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营造规范的汉语使用环境。

(二)开设语言类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语言使用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传播地点主要以学校为主[6],所以学校可以借助开展必要的语言教育来引导大学生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如:设置《大学语文与经典阅读》、《基础写作》、《职业汉语》、《普通话训练与演讲》、《书法鉴赏》、《诗词鉴赏》、《口语表达》等语言类公共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真正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标点符号用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落实到位,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汉字观。再如:引导大学生辩证地对待网络语言,学会甄别、利用有内涵、有价值的网络语言,抛弃那些不文雅、必将被淘汰的网络语言,通过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其成为汉语学习和使用的有益辅助工具。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活动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如:举办语言文字专题学术报告;开展主题演讲、辩论和诗歌朗诵比赛以及三笔字比赛、“书写规范字,学好应用文”课堂竞赛等;有效开展“推普周”活动,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举办大学生读书节、全民读书月、书香校园、读书沙龙等特色活动。

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事物。当前网络语言环境下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所以语言素质的培养工作更应该积极引导,加强规范,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郭骏.大学生语言素质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N].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4):50―53.

[2]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70―80.

[3][6]于丽.当代网络语言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影响与规范[N].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06―107.

篇2

>>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 微博环境下大学生新闻素养研究 微博环境下大学生“网德”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微博的创新利用 慕课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微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博载体探讨 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微博平台下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 基于微博微信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 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环境 微博视角下大学生德育途径探析 微博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阚小良.高校读者信息素质与电子文献资源利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68-70.

[3]魏佳珅,齐兴.数字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培养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6):49-52.

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涉及到大量信息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越老越多的人的重视。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关于互联网的正常使用。所以,解决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保证网络安全成为了重要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互联网安全系统防护,从而更好保证互联网的安全。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所以会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应的,随之而出的安全工具种类也比较繁多,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所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滥用的情况。在当前网络安全系统中,系统的安全软件种类也比较繁多。但是由于没有稳定的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有的管理工具就会遭受到破坏,被一些黑客加以利用,从而进行网络系统攻击,产生网络安全隐患。例如,有的时候黑客会利用一些窃取信息的工具攻击网络系统,查货网络信息,从而更多信息供其攻击系统,对网络安全造成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

通常,在互联网安全系统中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有的是设计人员故意为之,为了能够再出现以外的时候,管理人员顺利进入系统中。但是这样的漏洞常常被黑客利用起来,许多非法入侵的人有了更多攻击系统的便利条件。有的时候破坏者会通过这些漏洞发出较多的链接,以此来增加系统的负荷,出现请求超时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网络设备本身就会有一些安全问题,如果被有破坏意图的人加以利用,就会对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互联网中分为有线和无线,相比较之下,有线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为,有一些黑客会通过监听线路来收集信息,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情报。同时,因为网络再通过线路连接的时候,如果一台计算机网络受到了病毒袭击,那么就会快速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从而使全部的网络停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四)恶意攻击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在互联网安全隐患中,比较受重视的就是恶意攻击。因为有许多黑客为了一定的目的,会采取一定的手电,通过截取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来盗取信息,从而造成信息失窃的安全问题。因为当前互联网使用的都是以太网,所以在两个节点中间安装一个网卡,就能够有效接收两点之间的信息。许多黑客在恶意攻击的时候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分析

(一)逐渐形成安全的防御技术

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会非常重视安全防御技术。例如,像防火墙这样的隔离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并且其性能也会逐渐增强,有效监测和查杀病毒攻击。同时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更加科学的研究,从而实现防御网络安全隐患的最终目的。加强网络管理也是防御的重要步骤,可以对多台设备进行集中网管,从而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产业链朝着生态环境转变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得网络安全技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安全技术在逐渐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因为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链中会不断有新人进来,开发商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愿意选择一些战略伙伴,例如像广告公司。随着产业链变得愈发复杂,导致计算机网络产业在不断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被取代。

(三)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

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将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会存在于网络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方法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科学化,对技术进行综合考量,找到网络问题所在。

(四)网络信息的容量逐渐增加

网络信息技术会逐渐朝着承载大荣量信息的方向发展。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会越来越多,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负荷问题。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提高信息的容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递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所以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网络安全现状,找到问题,然后加强相关技术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宁向延,张顺颐.网络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49-58.

[2]杨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9991-9993.

[3]孙小芳,李妍缘,朱劲松,时存.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4,20:135.

[4]张康林.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176+179.

[5]张卫清.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D].南华大学,2006.

篇4

>> 图书馆阅读现状与导读工作探究 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导读 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图书馆导读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 职高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导读工作浅议 浅阅读背景下的图书馆导读工作 关于浅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几点思考 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 高校图书馆针对学生阅读心理导读探析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文化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改进对策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阅读现状及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 大学工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浅析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2010-12-24]..cn/cul/news/2009/04-24/1663257.shtml.

[3]第8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2011-2-29]./group/topic/19380415/.

[4]张春莹.“浅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应对策略试议[J].机电兵船档案,2008(6):61-62.

[5]袁曦临.青少年浅阅读与图书馆的导读教育[J].中国图书评论,2008(8):94-97.

篇5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中的新兴学科——网络教育应用也随之产生。文章对网络教育应用的概念、形式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推动网络教育应用更好地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引起教育界的巨大变革。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匮乏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单靠传统的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满足如此巨大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家庭、社会、教育部门以及非教育部门都要能提供学习机会,并参与教育活动,也就是要构建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刻都能自由地进行学习。但是,传统的教育受时间、空间和人力、物力的限制,难以达到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网络教育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形式及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从而指出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推动网络教育应用更好地发展。

一、网络教育应用的概念

1.网络教育应用学科的形成

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1996年6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教育多媒体/超媒体及教育电子通信”国际会议上,396篇大会论文中,有关网络教育应用的文章就有40多篇。此后,历次计算机教育应用领域的国际会议无不以“网络教育”作为会议的主题,各种国际性期刊也相继设专刊进行讨论。关于网络教育应用的研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基于网络的教学与学习进行了讨论,探索了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设计、开发了一些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和教学系统。1997年2月,美国教育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由德克萨斯大学教育技术学专家Khan主编的《基于网络的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一书,该书分5个专题汇编了59篇关于网络教育研究的理论文章,这标志着网络教育正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国内,教育部“九五”重大教育改革和研究项目《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确定了《网络教育应用》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这标志着网络教育应用课程在中国的正式形成[1]。

2.网络教育应用概念

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2]。它是网络技术、教学论、学习论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体现出了明显的跨学科性,它从属于教育技术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学习者、网络教学与学习过程、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支撑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育的评价等。因此,从网络教育应用的研究内容来看,网络教育应用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

二、网络教育应用的形式

在国内,网络教育应用的形式主要有校园网、地区/区域教育网、国家教育网三种形式。

1.校园网

校园网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将计算机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时具有进行教学、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它主要以学校各部门的应用硬件(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系统为基础,将各个分离的硬件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的信息交流硬件平台。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管理信息的支持下,通过学校管理信息平台、校园通信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和管理。

2.地区/区域教育网

地区/区域教育网是通过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部门内部网和校园网的城市/地区内数据传输网络,它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软件和资源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环境。城域教育网的建设是对区域教育的全新规划,对于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3.国家教育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接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从而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促进了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

三、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随后,1999年清华大学等31所高校建立网络学院。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年内重点规划建设300门基础性的网络课程,并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课件库的建设,以课件库的建设推动网络课程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已经有67所高校开办网络教育试点,网络教育在线学生数正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国已有近3000所中小学组建了校园网,上万所学校组建了网络化电子教室。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3],要在10年的时间里全面、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要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联网,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四、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1.开发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工作者教学过程后,使得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创建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网络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

2.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能再一味套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所以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网络教育应用的一大发展趋势。比如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问题对话型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模式等。未来学校的院墙将逐渐模糊,特别是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不仅体现在课堂中,会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学生会在校外、在家中上网,在复习功课和写作业时,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3.研究网络教育应用中对知识的管理

在目前的网络教育应用过程中仅仅将学习材料和教学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恰恰是许多教师重新整合材料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而在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构架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些知识的发掘、共享与应用,没有考虑教学知识交流环境的构建。所以,对知识的管理方法研究也是加快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有效途径。

4.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

目前的教育评价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仅以学期结束时的一次考试或相关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的依据。这种方式所存在的片面性已为大众所认同,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也逐渐提出并实施。但采用长期的形成性的评价手段来进行评价,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续的跟踪观察来收集、统计相关信息,这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难以实现。而网络以其强大的交互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个性化的信息交流以及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使设计开发长期的形成性网络教学评价系统成为可能,这也是教学评价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而促进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学最优化。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教育应用在我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它也存在着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楚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找出它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它以后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网络教育应用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海波.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http://celtsc.edu.cn/.

篇6

关键词: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智能化

前言:

系统集成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与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将系统资源实现共享,最终集高效、集中、便利等优点于一身的集成系统[1]。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

一、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现状

(一)系统集成的现状分析。2010年国家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互联网产业的新兴崛起成为系统集成行业发展的新热点和增长点。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总协会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系统集成行业市场规模为13542.9亿元,其中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收入为12202.9亿元,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1500亿元,安防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1960亿元[2]。2014年对我国计算机集成系统进行设备和服务调查中发现我国集成系统中仍然存在着硬件设备不过关,安装技术落后等现象。集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类行业其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也有待提高。

(二)软件开发的现状分析。根据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统计,2014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收入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收入比重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杨平山预测,到2020年,80%的企业应用将被迁移到“云”中。我国进行软件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其编译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构建、汉语言的翻译等问题亟需改善。就目前应用于系统集成中的软件进行分析,大部分软件存在缺陷问题。例如,在建筑系统集成中,电力系统应用软件进行开发、设计和使用,在设计过程中未对用电量进行合理的调查和编制,造成我国现阶段有70%的小区中存在电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系统集成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信息化时代的逐渐发展系统集成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为:第一,随着网络技术整合和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的改变,使系统集成在未来发展中必然是以专业化集成系统与多元化集成系统共同发展为目标;第二,系统集成未来发展中必将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市场向教育界、科研界、化工业等产业进行发展,实现集成一体化办公模式;第三,未来系统集成必将实现用户访问接口统一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部门不同地区的人能够进行统一集成的操作,从而实现企业集成控制,是系统集成未来发展的首要方向;第四,在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范围的集成分布式网络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各行各业的集成中心也必将进行扩大,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五,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政治信息系统集成。为了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的资源使用范围将逐渐扩大,电子商务也必将成为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软件开发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系统集成普遍发展的时代,软件开发是系统集成普遍发展的基础。未来软件开发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开放化、智能化、网络化三个方面进行概述。首先,在软件的开发上,软件标准化和源代码必将实行开放政策。通过对软件版权和软件技术的开放实现软件的合理应用,促进系统集成的应用;其次,在软件开发智能化上,必将通过对软件核心技术和软件编程上进一步优化来提高软件智能化发展。通过对集成系统资料进行分析,建立合理化、智能化的新型软件,促进我国智能化社会的建立;最后,软件开发网络化方面也必将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集成系统中发展。并且通过软件国际化设计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实现软件网络国际化发展。对于系统集成信息的处理、通信、实施等过程的智能化操作进行进一步完善,以为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创建坚实的基础。

总结

本文通过对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未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现有的区域管理系统、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对软件进行新的研发,通过与系统集成的周围客观环境相结合研制出新型的软件,使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曙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6(02):76-77.

篇7

关键词:Web2.0 非正式学习 大学生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42-02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通过网络进行非正式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弥补学校提供的正式学习之不足,寻求自我发展提高自我素养的必要手段。

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设计了《Web2.0时代唐山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针对唐山高校学生展开调查,旨在获取我市大学生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态度、意识以及学习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市大学生在Web2.0环境下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

一、调查问卷的准备与发放

本问卷由五部分组成,其中客观题二十八道,开放性主观题两道,共包含问题三十道。问卷从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非正式学习的认知情况、对网络的利用情况、对Web2.0的认知情况、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情况、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三所大学中发放问卷,取样时注意兼顾性别、专业、学习层次等方面的均衡。发放调查问卷共1500份,收回答卷1491份,问卷收回率达99.40%。其中,有效问卷为1487份,问卷有效率为99.73%。

二、唐山大学生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现状分析

利用SPSS软件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市大学生对Web2.0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与参与,但参与度与参与效果难尽人意,仍需进一步引导与提高。

1.陈旧的思想导致在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意识淡薄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市大学生对非正式学习与Web2.0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了解程度非常有限,这让他们仍旧习惯于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休闲娱乐”,其次是“通讯交流”,而“查找资料”选项的选择率最低。对于课堂外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最多的居然是自习。这些都充分说明,受陈旧思想影响,我市大学生在Web2.0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

2.僵化的学习策略导致非正式学习的形式流于单一

非正式学习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灵活多样的形式,然而调查结果却显,在具体的应用层面上,我市大学生利用Web2.0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并不丰富。这主要体现在:多数学生在Web2.0网络环境下的活动以阅读、撰写日志等为主,热衷于交流讨论的人数相对较少;学生对网络合作学习的认识尚停留在观念层面,实际遇到问题时则多依靠搜索网络资源来独立寻找答案,利用Web2.0进行的合作式学习并不常见。这说明,目前我市大学生利用Web2.0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方法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与自习,其学习策略死板僵化,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对于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非正式学习形式的运用严重不足。

3.网络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方式与方法灵活多变,这突显了学习者网络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普遍偏低,仍有极大提高空间。

首先,对具有工具性质的社会性软件的不熟悉导致我市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Web2.0网络环境为自己的非正式学习服务;此外,没有参与讨论的激情与勇气影响了学生们对Web2.0的使用体验;再者,我市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目的性相对薄弱,依据学习目的来有效收集、整理、加工网络信息进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我市大学生整体网络信息素养偏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大学生在进行非正式学习时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意识,对于学习内容与学习效果,不愿意进行把关。这反映出我市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能力整体不足。

4.学习动力不足导致非正式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

非正式学习往往受情境激发而发生,因此学习氛围、网络条件、学习平台、学习伙伴等因素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当前,我市大学生虽然对于非正式学习抱有比较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因为学习气氛并不浓厚,其学习欲望不能得到充分激发,加之缺乏良好的网络素养,其学习过程经常受到阻碍。由于Web2.0网络环境中的知识多以零星散乱的姿态呈现,且多数不成系统难于再次访问与获得,这使得大学生在进行非正式学习时常因为疏于整理加工而影响学习的系统性。此外,由于在网络中经常以缄默者的身份存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互动,也容易引发学习情绪上的受挫感,进而影响非正式学习的效果。

三、Web2.0环境下提高唐山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几点建议

为了改善我市大学生Web2.0环境下非正式学习的现状,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笔者建议:

1.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与学习理念,增强大学生在Web2.0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意识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方式、方法由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的过渡是大学阶段学习形式的一个重要转变,这不仅对其在校的学习生涯具有重大意义,更对其步入社会后的成长与进步影响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想观念的禁锢,深切体会非正式学习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内涵与特点,在学习、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究,不断提高自身非正式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Web2.0网络环境为非正式学习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它所体现出来的交流共享、开放互助的理念与非正式学习自主灵活、协作共享的特征不谋而合。教师要在实际应用中引导学生体验Web2.0技术下各种社会性软件对非正式学习的良好促进作用,消除学生思想观念上的障碍;鼓励学生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转变学习理念,强化利用Web2.0技术来更好地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2.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

Web2.0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使大学生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利用各种社会性软件进行多样化的学习。然而,由于在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们对非正式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Web2.0网络环境提供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与方法,正确估量自身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条件与学习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断发现、探究、总结、反思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积极加入到合作学习的潮流中来,为构建更加完整的自我知识体系而努力学习。

3.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

Web2.0环境下,想要获得理想的非正式学习效果,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必不可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着重在信息的获取、选择、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信息的管理与生成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专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计划,针对自身学习风格与学习习惯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社会性软件,确保非正式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有意识地不断反思在Web2.0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认真实施自我评价与实时反馈,不断从实际出发做出调整,将“自我奖励”与“自我惩罚”相结合,激发出自身的内在学习潜力,不断提升非正式学习的能力与效果。最后,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性,从而避免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

4.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优化非正式学习的效果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越来越丰富。其中,依托数字资源开展的各种信息服务,获得了师生读者的认可和强烈需求,充分发挥了文献信息资源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重要的资源类型。同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满足读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发挥资源价值,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思考,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那么,国内外有关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取得哪些成果,存在哪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呢?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是“数字资源提供者—图书馆”与“数字资源使用者—读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因此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三种类型。笔者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相关理论研究,数字资源定义、分类及特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用户的特点等。二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普遍存在五方面现状:一是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管理政策、指导性文件等;二是经费不充足,数据库少,服务器、网络等硬件环境落后;三是数字资源检索界面复杂,共享度不高,缺乏统一的平台;四是图书馆馆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五是读者的信息素质、检索技能有待加强。三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对策研究,改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有六点对策:一是转变观念,树立读者至上、开放系统、注重创新等观念;二是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三是加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组建高校联合图书馆数字资源工作组,开发统一管理平台,集团采购,协商共享方式等;四是改善数字资源使用环境,提供各种访问途径、网络提速、软硬件升级;五是大力开展用户教育、培训及宣传工作;六是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数字资源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发展方向:

一是理论探索。通过理论分析,探索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方法。例如2012年出版的《 数字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马费成等著)、邢兰君在《科技风》2012年第3期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苏小红在《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11期上发表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以及贺梅萍、吕健在《图书馆学刊》2011年4期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危机的4R管理分析》等。

二是利用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比较常见的是针对某一所高校、某个范围内(某地区、某专业、某数据库等)的几所高校、全国范围内所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收集统计数据与读者反馈信息等,分析对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研究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可行性对策。例如杨光、张晶在《晋图学刊》2012年1期上发表的《山西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刘振华在《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年5期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哈尔滨市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的实证研究》、郭紫虹在《南方人口》2004年1期上发表的《人口学网络数字资源与电子数字资源利用》、刘佳音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2期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与用户检索行为统计分析—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例》以及马格姆(Margam Madhusudhan)在《电子图书馆》(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10年4期上发表的《Kurukshetra大学电子资源利用》(Us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by research scholars of Kurukshetra University)等。

三是数字资源相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其他问题研究。包括个性化服务、学科服务、推送服务、移动图书馆、云图书馆、VPN技术以及版权、隐私等问题的研究。例如陈宁在《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年5期上发表的《Web3.0时代高校图书馆对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李静在《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2期上发表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过程中用户情境模型的构建与应用》、雷涛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5期上发表的《利用VPN技术实现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王丽敏、党卫红、王淑阁在《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期上发表的《云计算环境下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探析》以及梁欣在《情报资料工作》2012年2期上发表的《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涉及了理论与实践的某些方面,但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实证研究还很弱,虽然出现了一些针对某一特定高校图书馆个体或某个范围内(省、市等)多个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文献,也出现了一些针对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教育以及具体的技术层面的研究,由于地域性差异、学科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数字资源的内容、特色、结构都有所不同,现有成果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与利用缺乏实践指导作用,故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比较系统的理论或实践方案研究成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邢兰君.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科技风,2012(3):22.

[2]刘佳音.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与用户检索行为统计分析—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81-86.

[3]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情报资料工作,2012(2):65-69.

[4]杨光,张晶.山西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晋图学刊,2012(1):1-6+33.

篇9

关键词:网络营销;发展现状;策略

引言

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有着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现在国际网络营销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的网络营销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虽然有的企业己经认识到了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并未从行动上积极开展本企业产品的网络营销。由于法律,政策等环境因素,网络营销开展并非顺利,同时在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在技术操作以及认识上也存在种种问题,文章是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加强策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1、企业网络意识不强,对网络营销认识不清

现阶段,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清,网络竞争意识不强,仍然把竞争的焦点单单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所代表的虚拟市场对赢得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脱节现象严重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往往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分割开来,有些企业将全部精力放在网络营销上认为只要通过大力实施网络宣传就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进而实现企业营业额的增长,逐渐减少了对于传统营销的投入。但是事实是网络营销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网民的网络浏览也是建立在传统营销基础上的,不进行现实的营销也会影响到网络营销的效果。

3、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物流配送行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仍然跟不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步法,和对现代物流行业的构建要求相比较,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比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物流配送能力比较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求不适应,交通运输的能力满足不了运输的需要;物流配送的相关管理体制和法律不完善,法规不健全;高素质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比较短缺等。

4、网站制作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网站建设上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除去那些不愿意建设网站的企业,在所有有意愿建设网站、正在建设或已经建设好网站的企I中,基本的建设技术目前并不存在问题,因为网站建技术已经很普及了,并没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很多企业将网站建设好了之后就置之不理了,网站的制作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中小企业比较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而且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做的不太好。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1、深化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市场营销的理念决定企业营销的方向,所以发展网络营销,必须得从营销理念上进行改革。首先,从单向市场营销转为互动的市场营销,传统的市场营销是单向的,消费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媒体广告等输出的信息,不能和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而营销部门也是无法及时地收到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就不能做出及时的战略挑战,营销的效果不好。而互联网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其互动性,企业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和消费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地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和消费者保持亲密的关系。其次,传统的市场营销都是通过在传统媒体中投放大量的广告来抢占市场份额,获得利润。但是现在的网络的发展使得世界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他们通过而各种渠道搜索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产品或服务针对的人群制定合适的营销方式了。这时输赢的关键不是投放广告的多少,企业的实力,而是能否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引得市场份额。

2、多渠道整合营销

我国中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即通过本企业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又积极通过门户网站等间接销售渠道来销售自己的商品,扩大企业的影响,加速本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的中小企业也不能放弃企业对传统营销渠道的建设。只有创造一种全新的“鼠标+水泥佗营销渠道经营模式,坚持多渠道共同推进、相互整合的营销渠道策略,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

3、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如今的信息通讯技术进步非常快,技术、业务等方面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技术,改善国内用户的上网环境。还要加快电信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才能改善电信服务的质量,降低电信业务的资费,使网络资费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4、加大对网络营销人员的培养

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网络营销来说也是如此,中小企业需要既懂技术又懂营销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两方面力量的努力,第一是中小企业自身,中小企业应该大力培养网络营销人员,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培养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第二是政府部门也应该为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付出一些努力。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培养网络营销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人才提供保障,中小企业才能在互联网时代长远发展。

5、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首先,构建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的体系。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指的是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程网络,包括了运输、包装、仓储、装卸等一系列环节。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它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仅依靠其子系统系统各自孤立地进行,需要系统各个方面的配合。其次,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行业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第三,学校培养相关的管理人才,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变革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它在未来经济中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也只有不断的探索,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推动网络营销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影响 应用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宠,虽然它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良机,但是这种影响是把双刃剑,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也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变革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人们的影响已经遍及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服务创新,电子商务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全球市场上,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扩展至深层内里结构,对国际贸易运行机制、政府宏观管理、营销手段以及国际贸易方式和政策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国际贸易中传统的贸易方式已经无法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电子商务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其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以其经营成本相对较低,且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更为自由灵活的特点独步消费市场,为国际贸易开辟了一个多元、开放、立体的市场,突破了地域限制的传统枷锁,在互联网上以网络信息为桥梁,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了贸易全球化的紧密结合。

第二,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效率的提高,实现了商业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加成。网络的交互性为电子商务的跨境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完备市场,使得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更为便捷。而且由于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电子商务能够获得更低的交易价格,更具有竞争优势。

第三,国际贸易的运行方式网络化。传统的贸易流通方式中,中间环节很多,导致消费者和生产厂家质检的供应链距离就大大增加了,消费者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和生产者直接交易,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第四,国际贸易主体的多元化。虚拟公司的兴起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模式,互联网技术把单个公司互联组成公司群,单个公司无法承担的功能可以在公司群中实现,能够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和商品。而且由于这种公司群的灵活性,能够更快地适应网络化时代,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给国际贸易带来互通有无、利益共享等诸多的好处。

第五,国际贸易竞争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电子商务与企业生产制作的密切结合,企业更加了解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这样有助于企业贴近市场,提高企业的生产机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电子商务快捷方便、低价高效的模式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迅速崛起,快速开拓国际市场,活跃了市场氛围。

二、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区域不平衡性

电子商务在各地区国际贸易中的发展状况是不平衡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明显更快;而亚太地区虽然没有发达国家起步早,但是基于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优势,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拉美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则更加复杂,呈现椭圆形趋势,巴西、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发展速度较快,其他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非洲地区的电子商务虽然起步,但是举步维艰,整体水平较低。而这一差距是由于基础设施和网络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总体而言,第三世界的电子商务仍处于弱势地位。

(二)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

电子商务虽然属于虚拟空间中的交易,但是它的实施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对于电子商务来说,计算机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有裨益。欧美等诸多发达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都非常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都非常高。而且这些国家本身法制环境良好,在法律框架内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举措来保障电子商务发展和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后起之秀,也格外重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重要位置一再被高层提及。、、等领导高层都曾经专门去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参观访问,足以见得国家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甚至“十二五”规划中电子商务也位在其列。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其与世界同步,中国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上投入重资。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子商务基础良好。

(三)以ED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成熟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在这个平台上,参与双方处于无实体接触的阶段,因此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贸易来说有其特殊性。电子商务水平的比拼其实就是信息技术的比拼,谁能够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谁就占领了国际贸易的制高点。EDI是个很好的选择。EDI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EDI即电子数据交换,但是这一技术一直到电子商务的扩大化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大众、企业和专家的关注。EDI的出现取代了过去的专用增值网(VAN)。而EDI最大的优势就是其高效和安全性,随着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EDI传输的应用越来越广。发展至今,EDI的技术壁垒基本上都已经被攻破,成为越来越多电子商务运营商的技术选择。

三、结语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采用了电子商务的形式。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兴未艾,在将来必然会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