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多样性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多样性特点

篇1

[关键词] 党川林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生物量最大的植被类型。加强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一、基本概况

1.自然概况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始建于1956年,地处秦岭南坡,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永宁河上游,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境内,东经106°04′~106°18′,北纬34°06′~34°26′。东与百花、龙门林场毗邻,北与麦积、太碌林场相连,西南与观音林场接壤。该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1000~2500m,年降水量507mm,年平均气温10.9℃,相对湿度69%,无霜期180d左右。气候特征为冬长夏短,春季温度高于秋季温度,冬冷但无严寒,夏热但无酷暑,日温差较大。土壤主要为森林褐土,表土层腐殖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32.20g/kg,pH6.58。

2.森林资源概况

党川林场总经营面积46760hm2,森林覆盖率为96.6%,活立木总蓄积量4827248m3。其中林地面积45318.2hm2,占总经营面积的96.9%;非林地面积1441.8hm2,占总经营面积的3.1%。森林资源特点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为辅;树种组成以阔叶混交林为主,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3.森林经营管理概况

党川林场经过55年的经营建设,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覆盖率由1994年的93.6%增加到96.6%,全场活立木总蓄积由1994年的 4051126 m?增长到目前的4827248 m?,净增776122m?。森林资源实现了质量与数量的双增长。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停止了天然林和人工林采伐,全面实行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积极全面开展各项森林培育工作。一是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645.08hm2,封山育林3368.5 hm2,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维护了林区的稳定和森林资源的安全。二是积极开展人工林商品林试点采伐工作。2003年在省林业厅的批准下开展人工商品林试点采伐以来,完成采伐373.4hm2,出材4895m3。三是2005年小陇山林区被列为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点,党川林场被局列为首批试点林场,按照“严格保护、科学培育、持续利用、全面发展”总方针,以森林分类经营为主线,以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培育,因地制宜的开展了符合实际的多种经营项目。建设示范林1332.6hm2,出材8976m3。四是2009年国家开展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以来,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以分区施策、分类经营、逐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为主线,在中幼龄林抚育工作中开展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工作。

二、生物多样性特点

1.生态系统多样性

(1)植被类型多样性

党川林区植被有自然植被与栽培植被两个类别。

自然植被的植被型组主要有阔叶林,其植被型主要有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森林,落叶成分所占的比例在9成以上。

栽培植被的植被型组主要有木本类型。其植被型主要有由人工日本落叶松、油松、华山松组成的针叶林。

植被类型统计表 单位:hm2、m3

类别 植被型组 植被型 面积 比例 蓄积 比例

自然植被 阔叶林 落叶

阔叶林 41461.7 91.8 4481684 92.8

栽培植被 木本 针叶林 3694.3 8.2 345564 7.2

合计 45157 4827248

(2)森林类型多样性

国有林分类型主要有阔叶混交林、栎类林、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林等类型。主要林分类型的面积、蓄积及占国有有林地面积、蓄积的比例为:阔叶混交林面积38692.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7.05%,蓄积4182806m3,占有林地蓄积的87.28%;栎类林面积2466.1hm2,占有林地面积的5.55%,蓄积为271678m3,占有林地蓄积的5.67%;油松林面积385.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87%,蓄积46292m3,占有林地蓄积的0.97%;针阔混交林面积1143hm2,占有林地面积的2.57%,蓄积128585m3,占有林地蓄积的2.68%;针叶混交林面积129.1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29%,蓄积16465m3,占有林地蓄积的0.34%;日本落叶松林面积1382.4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11%,蓄积121133m3,占有林地蓄积的2.53%。华山松、白蜡、白桦、红桦、云杉、榆树等面积共计248.1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56%,蓄积25581m3,占有林地蓄积的0.53%。

(3)乔木林按龄组的多样性

党川林区国有林分面积中,幼、中龄林面积19494hm2,蓄积为1976862m3,占林分面积和蓄积的43.9%和41.2%;近、成、过熟林面积达24952.3hm2,蓄积为2815678m3,占林分面积、蓄积的56.1%、58.8%,所占比例较高,龄组结构合理。中龄林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38.4%、37.28%。

多样性评价指标可采用以下两个指数进行评价

式中S为类型数量,Pi为地i种类型的面积占全部类型面积的比例。

2.物种多样性

该区植被种类繁多,属亚热带北缘温带山地半湿润气候的植物基因库。有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224科,945属,近2700种。木本植物中乔木281种,木质藤本85种,灌木437种,以桦木科、壳斗科、松科、杨柳科、榆科、槭科、椴科、蔷薇科等为主,构成了植物群落的主体。乔木树种以阔叶为主,针叶树以油松、华山松、落叶松为主。草本植物158科726属,以禾本科、毛莨科、菊科、豆科、玄参科、蒿类植物为主1900余种。

该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林区分布的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两栖类、鱼类、爬行类等61科,357种。主要有:土豹、狗熊、黑熊、狼、刺猬、林麝、野猪、黑麂、黄麂、林蛙环颈雉、红腹锦鸡、飞鼠等。

3.遗传多样性

党川林区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的对象较多,在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差距较大,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随着林区开发,野生环境日益缩小,不久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

三、保护对策

1.加强林政执法力度

对广大林区群众进行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严禁在林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采挖珍稀植物,严厉打击盗伐林木、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在护林防火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

在进行森林管护的同时,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发现病虫害严重时及时报上级部门进行防治。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外来入侵种的危害。

3.开展中幼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工程

中幼林抚育调整树木组成和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以不破坏原生植物群落结构为前提,主要目的是提高林木生长势,促进森林生长发育,诱导形成复层群落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能力。封山育林主要在重点保护区实施,是生态恢复类型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封和育两个环节达到扩大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4.全面区划、合理造林

为增加森林面积合理造林,主要营造混交林,在树种选择上,实行多树种造林。注重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

5.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麦槽沟自然保护区是小陇山次森林中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北方次生林,主要保护对象为青冈次生林。面积3663 hm2,林内具有巨大的生物量,积累的氮、磷、钾、钙、镁等较高,生态系统稳定。应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6.加强珍稀植物富集区的保护

夏家坪管护站森林面积16867.8 hm2,其中富集区面积3215.6 hm2,这里岩石、坡度较陡,林内分布有第四季冰川遗留的裸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优良乡土树种白皮松等。此类树种繁殖率低,工艺成熟期长,种群遭受破坏时不宜恢复起来。因此,对其应进行现地保护措施,严禁采挖和铲除林区杂草。

7.加大珍贵树种的育苗力度

经过9年的实验,我场以成功培育白皮松容器苗500万袋,并进行抗旱造林200亩,销售绿化大苗44万株,实现销售收入233万元,实现了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红豆杉容器育苗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8.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

利用“植树节、环境日、爱鸟周”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森林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减缓和抵御自然灾害(如减缓温度效应和大气污染,减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并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特别是食物,是无法用化学合成产品取代的。因此,保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参与生物多样性管理:一个企业无法回避的新课题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很多国家已经将生物多样性提升到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国际社会也将生物多样性退化与气候变化一起列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这种大形势下,无论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从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角度,生物多样性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事实上,国际社会很早就意识到了企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关系,并在近年来纷纷采取行动,推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992年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其第十条第五款中规定,所有缔约方都应该尽可能鼓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以探索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各缔约方应该采取法律、行政与政策措施促进私营部门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技术转让过程中。《联合国2020生物多样性目标》(《爱知目标》)中,将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战略目标一(通过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到政府和社会中,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成因)中的四个具体目标都与企业参与直接相关,第四个目标则直接确定为“企业和全社会的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2010年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中,明确将生物多样性列入了环境责任议题之中,要求各种组织能够通过采取相关行动而对社会更为负责任,包括评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评估、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具体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栖息地恢复等当今生物多样性的热点问题。全球报告倡议组织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版)》中,也有多款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其中的“企业经营方式、产品和服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即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是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点。

生物多样性正在不知不觉地影响所有的企业、行业和领域。一个现代企业,不管表面上是不是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作为生产原料,或者是否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直接影响,都无法回避生物多样性问题。这是因为,首先,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所有企业都会受到战略资源的影响,同时也有保护它的责任与义务,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所有企业来说都责无旁贷。第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包括物质与环境,如果人类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企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三,良好的生态系统是维护一个地区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保障。如果生态系统失去了服务功能,直接依赖这些服务功能的企业将首先受到影响,其他企业也会失去发展的空间。第四,每个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比如公司使用的纸张、办公用的桌椅、饮用的水源、员工的食物和服饰都直接来自生物多样性或生物多样性的服务。还有一点,那就是涉外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我国在海外投资的增加,生物多样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涉外企业忽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小则影响到企业与当地的关系和生存及发展,大则影响到国家的形象。为了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涉外企业必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到国际上认可的高度。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由于生物多样性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其进入企业视角的时间更短,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直接参与生物多样性实践来看,还是从国际组织、政府和社团协会等相关方促进和服务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来看,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总体上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一些先锋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参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一些国际组织、政府、社团、协会、专家学者等对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探索和尝试包括为企业参与提出或制定所需的规划、指南、方法、工具、倡议、公益活动、环评、管理技术等。这些有益的探索尝试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参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国内,国务院2010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在其“优先行动6-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将“工矿企业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恢复”列为今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行动之一。在《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在涉及生物多样性问题方面,也是基本采纳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中关于组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表述。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出版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纳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指标,引导企业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关注。2008年出版的《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要的内容,探索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明确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如栖息地恢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影响等。另外,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开始探索评估企业经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贡献。

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开展了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实际行动。2004年9月,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植物园委员会、北京植物园联合发起,北京数家地产界知名企业参与的“保护植物资源公益活动”在北京植物园举行,开启了我国房地产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2014年6月,《WTO经济导刊》联合多家企业、专业组织同步发起新的倡议议题,了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多项“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2013年11月,以“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积极进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尝试。

同样,在国际上也有很多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例如,2007年,在德国波茨坦召开的G8+5环境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一项关于开展生物多样性损失经济学全球研究的提议。为了回应这项提议,德国和欧盟委员会发起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经济学(TEEB)行动倡议。倡议一提出,立即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目前,TEEB通过其出版的五个方面的报告(D0-D4)向国际社会进展与成果,其中《D3―企业风险、机遇和度量报告》就是专门针对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报告。

2006年,国际采矿及金属委员会开发了《采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操作指南》。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开发了“生物多样性:我的酒店在行动指南”。农业企业代表针对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新挑战,向国际商会(ICC)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并由该商会提交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年会(2008),发表了一系列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论文。2008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与美国的世界资源研究所(WRI)联合了《企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试图从经济上将企业与生物多样性联系起来。

欧盟一直在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为了保护蜜蜂,欧盟委员会修订了可尼丁、噻虫嗪、氟虫腈和吡虫啉4种杀虫剂的使用条件。2014年4月,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召开企业与生物多样性电话会议,讨论企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和参会企业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的战略等。

一些国家在法律和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美国新近修订的雷斯法案(Lacey Act),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进减排,鼓励国内外木材加工企业严格履行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澳大利亚已经将生物多样性管理列为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最优计划的主题之一。

除了国际组织和国家层面的行动外,一些中外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行动。斯道拉・恩索是世界上知名的生产纸和纸板的公司,目前持有或管理着遍及芬兰、瑞典、巴西、俄罗斯和中国超过百万公顷的森林。企业正在研究促进管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这些国家得以顺利实施。富士施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所有纸张供应商制定了新的采购规定,提高纸张供应商门槛。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中纳入了企业在获取最大化利益的同时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杜邦公司2008-2011年支持开展“杜邦杯”环保摄影展,其中,2010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扶贫”。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展览内容包括“中国行动”、“公众参与”、“走向和谐”。中国五矿在老挝Sepon矿山社会责任中,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环评到项目运行,都将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赞誉,也为我国涉外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他诸如南京地铁规划为了保护绿化树种,决定“绕道”而行,河南新郑一家企业为了保护已经在工地上筑巢的燕子,决定暂缓工期。小磨高速公路在修建时,给古树“让路”等等。这些企业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有的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则增加了额外的投资或给企业带来损失,但他们仍然选择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虽然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意识、参与力度和参与方法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全面推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缺少生物多样性知识。缺少生物多样性知识是制约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跨学科、而且仍然处在发展中的新兴领域,对大多人来说还都存在着理解和操作上的困难,甚至包括了部分从事生物生多样性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缺少生物多样性知识也成为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制约因素。

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根据对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调查分析,只有21%的报告以不同方式提出了生物多样性议题(名词)。其中仅有8%的报告将生物多样性列为了报告议题,甚至有部分企业认为他们和生物多样性没有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强,还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于一些以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原料的企业来说,如生物制药、化妆品、生物原材料加工等企业,在其企业战略中很少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一些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企业,如采矿、水电、土地开发等企业,在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过程中,也较少将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

企业参与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总体来说,生物多样性尚未进入企业的主流。虽然有部分企业已经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但与国外企业相比,还远远不够。据问卷调查的结果:72%的政府官员反映他们的部门会评估大型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而只有20%的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单位会这样做。值得注意的是,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员工不知道企业是否有这方面的评估。而只有5%的企业员工认为他们的公司这样做,而高达47%的企业员工反映他们公司从未宣传过这方面的信息。

缺少有效的参与方法。笔者在过去几年中,参加过一些企业与生多样性方面的会议或相关活动,在这些场合下,往往都会有很多企业直接表达他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同时表达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愿望,但苦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途径去参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缺少指导和引导应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据《WTO经济导刊》与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于2013年共同组织开展的公众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全国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都披露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信息。然而,对于众多不同的行业领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经验以及标准尚存在明显的不足。

政府缺少相关的引导和鼓励政策。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尚缺少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活动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方法以及鼓励和惩罚措施。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参与属于商业行为,政府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干预,但各级政府的生物多样性负责部门完全可以从政策和技术方面为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和鼓励措施。如加强生物多样性指标在环评中的权重、组织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出台激励措施和机制、制定有利于企业参与的相关政策等。

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路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或可参考以下途径、方法以及相关促进措施。

提高企业自身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企业应首先提升自身的生物多样性知识水平,这些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涵、价值、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理念、与企业的关系等。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企业可以聘请生物多样性专家为职工开展专题讲座、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生物多样性摄影比赛、组织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旅行或参观等。

参与社会的公益宣传。企业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具体操作方法包括:支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公益广告(如电视、电台、广播、报纸、网络等)、在企业内部广泛张贴宣传海报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增加生物多样性内容。无论企业是否直接与生物多样性相关,都应该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依赖较大和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最好是生物多样性独立成章,包括企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影响、所开展的工作以及效果等。

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尤其是一些依赖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企业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如一些生物资源加工企业、包括生物制药、木材与林产品加工、化妆品等企业,以及一些工矿和水电企业等,可以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与方法、评估指标等,建立起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制度。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公示、公开企业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包括对生物资源的消费、保护行动、可持续利用措施、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社会公开或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建立生物多样性技术支撑机构。为了确保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能够沿正确的轨道前进,企业,尤其是那些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的企业应该聘请生物多样性专家,组建生物多样性专家技术支撑机构,企业一旦遇到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技术问题,可邀请该专家组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解决的途径。

增加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企业可以邀请生物多样性专家开发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主要相关责任人增加生物多样性考核指标,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企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标识。如果一个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为自己的产品贴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标识,如“生物多样性友好产品”、“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企业”等。为了使标识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应请求行业协会或政府主管部门开发相关的标准和评估体系。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园区。企业可以在施工现场、总部或者野外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尤其是一些采矿、水电、大型路桥等设施附近,建立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廊道,在确保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同时,作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宣传基地。

参与生物多样性补偿。企业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现有的生物多样性补偿基金,参与生物多样性补偿。比如上下游之间的生物多样性补偿、冲突补偿、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资源有偿使用等。企业既可以自己建立补偿基金,也可以参与到现有基金中。目前已经有些企业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篇3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环境善治是生物多样性破坏区域恢复和保护的有效模式,并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主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和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生态自然观是环境善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环境善治;生物多样性保护;TEEB;传统生态自然观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而且在保持土壤、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地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很多动物、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刻不容缓。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总的概念,具体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有的学者也将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5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0000平方千米。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和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总数的1/4,形势十分严峻。生物多样性中最为重要的是物种多样性,它使每个物种在系统中不至于灭绝,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点,每个生物都处于一条生物链的某一层次,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消亡。

我国传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是“堡垒式”保护,即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由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区内完全禁止人类活动。后来对于保护区的划定有所发展,划定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保护区对人类开放,但是普通民众仍然没有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注入,以及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等开始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方面开始了诸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多样性规划也被提上日程,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包括省、市、县3级保护规划。同时,景观生态学被引人生物多样性的范畴之内,从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应考虑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及有关生态过程,应着眼于区域、大陆尺度的生态网络,生态网络的建立将非常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尤其是较为脆弱的物种。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四个方面: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学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路径方面和传统环保文化方面。

管理体制层面: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多龙治水”的问题,“多部门”管理,“多法律”规定,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与资源经营部门重叠,这种多样的“双重”身份造成了行政主权的混乱与错位,增加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难度。二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不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采用的是稀缺价值论与生物资源的可再生论,忽略了生态因素的交互作用,存在由于对外部经济认识不足导致的价值实现方式的设计缺陷。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三是生计与生态割裂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保护区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当地社区居民的偷猎、过度使用资源造成的,而当地居民的这种行为最原始的驱动力就是贫困,贫困往往是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外部驱动力,导致“贫困生物多样性破坏一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的加剧。而我国环保部门、扶贫部门及灾害管理部门“各司其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资源不能整合,使生计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割裂。自然保护与生计冲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很少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社区居民利益的受损将居民和保护区推到了对立面上,导致矛盾激化,其结果往往是保护代价高,而保护的收效甚微。

经济学层面:主要缺乏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科学评估、独立评估,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导致决策层、管理部门、企业、媒体和公众等利益相关群体对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缺乏科学认识,进而不能科学分析自然资本、生物多样性的效益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生物多样保护的投资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层面: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仍十分欠缺,研究体系单一,其研究的主体仍然是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研究部门,缺乏社区、企业、NGO的合作与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限,导致理论研究较强,可操作、可示范的模式少。而一些环境NGO和国际机构通过长期的实践取得的富有成效的保护技术,因缺乏与政府的协调沟通而得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的采纳推广。

传统环保文化层面:我国是一个多元化、多民族的国家,绝大部分民族都具有丰富的环保文化。南方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北方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敬畏、穆斯林民族的传统生态自然观对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均发挥了非常积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环保文化无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主流化的进程和传统环保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日益严峻的威胁。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四个层面的挑战,而要应对这些挑战,环境善治理念的采纳和普及应用是最佳选择之一。以环境“善治”理念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环境善治(Good Environment Governance)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市场和政府角色重新认识的新的治理理念基础上的。“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间积极而有成效的互动与合作。环境善治包括环境制度创新、市场机制运用、科技进步、能力建设、政府与NGO、社区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全球环境治理各个方面。

要解决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区域的修复及保护面临的上述问题需采取如下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制

政策支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保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之后,中国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签约国以来,制定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并把《生物多样性与优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但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在省及省级以下行政区域缺乏对政策的细化,许多政策的执行缺乏财政部门的财力支撑。例如,野生动物破坏庄稼的赔偿制度在绝大部分保护区得不到执行。这种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政策急需创制革新,需要打破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统筹管理权限至权威部门,废除“九龙治水”,提高环保部及其直属系统的执法权威和财务运作能力。除了国家重大的法律支撑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应出台具体制度: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价格制度,生态环境税收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跨部门合作制度,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环保文化制度,政府官员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政府与社区、环境NGO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政府购买环境NGO服务机制,生态移民政策,“生态民”政策,以及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磋商机制等。这些重大制度的确立及执行需要跨部门合作、利益楣关群体参与,并要避免“精英决策”或领导决策模式,而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理性决策模式。否则,缺乏操作性的政策其执行力将大大减弱。如尽管生态补偿政策的讨论已经持续了20年左右,但到目前还不能得到有效而全面执行。这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的确立和有效执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是巨大的,迫切需要政策创制来应对挑战、预防风险。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主流化

TEEB是一项由八国集团联盟(G8)和五大发展中经济体发起的全球性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经济效益、失去生物多样性与未能采取任何措施的代价以及有效保护的成本”。TEEB对于决策者、企业都有莫大的影响。TEEB的首要任务是深刻认识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其次,TEEB提出,要妥善衡量,以管理我们的自然资本。而妥善衡量的方法就是完备的指标体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大部分服务都没有被GDP或其他传统经济指标捕获,现有观念没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生态系统服务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实施国家评估,对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本进行估值,这种评估将会对分析自然资本、其效益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也会对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TEEB提出改善成本效益分配。这是基于环境损害的社会影响的代偿原则,即“使污染者付款”和“全成本恢复原则”。这种机制出于使负责人看到和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受损的经济成本,并可改变影响他们的行为动机,当然,这是基于设计稳健的制度和市场框架的基础上的。

TEEB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而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因此,只有当顶层设计部门和决策部门深刻认识到TEEB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规划、决策和考核的范畴,才能够从制度层面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

政策创制和TEEB是从机制层面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诸多问题,但保护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在技术创新方面,社区共管、替代性生计、耦合模式、PPP (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是值得借鉴的一些技术或模式。

推行社区共管。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口对资源需要的不断增长,社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存在着对当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如何能在不破坏或少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帮助当地社区发展社会经济,使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困扰各界的一道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这种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思想付诸于实践。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矛盾较多,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利益与当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短期利益之间的冲突,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受到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所有权、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自然资源开发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和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基于照顾双方利益的社区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CBC)策略应运而生。CBC注重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主张“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打破传统的“堡垒式”、“强制式”保护模式;同时,该模式注重在社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通过直接的经济补助,或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濒危物种保护工作,逐渐改变原来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之后,YUEP模式对CBC模式进行了深化,主张先利用小额贷款改善村民的生产基础,改善其生计,其次建立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通过村民自助推举实现资源共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通过对小额贷款利润的运作使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发展替代性生计。替代性生计是指改变生态环境脆弱区民众的生产方式,使其原来粗狂的、以掠夺资源为主的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很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由于当地民众的贫困所致,贫困驱使他们砍伐树木,开垦林地或草地。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首先改善当地人的生计,转变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兰州大学与Oxfam及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曾经成功实施过一个替代性生计项目,即通过“小额信贷”的模式,为林缘区农户创造更多的可供选择性就业机会或创收机遇,极大地减缓了社区与保护区管理局之间的冲突,农户通过小额信贷解决了增收和生计问题,保护区的偷盗砍伐得到遏止,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在1959年到1999年间,阳坡植被覆盖率下降了20%~30%,阴坡下降了30%~40%,这是由于当地人口的增多,导致牧民的数量急剧上升,牲畜的数量也急剧上升,过度放牧导致了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以地养地”的模式,即在当地建立人工高产饲料基地,将传统的放牧改为圈养,而腾出大量的退化土地进行恢复,并进一步发展成保护区。同时,调整畜牧结构,减少山羊的数量,增加牛的数量,并引进液体奶生产线、生态旅游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企业,这些措施,使民众由原来单纯的放牧发展为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这些案例说明,替代性生计满足了生态脆弱区居民的发展需求,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变成生态的保护者。

生计改善一生态恢复一灾害管理耦合模式。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经过10多年的农村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生计改善一生态恢复一灾害管理耦合模式”。该模式首次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康庄乡的清水岭村实施。清水岭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缺乏能源,农民因能源需求破坏了大面积森林和草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贫困一生态退化一灾害(旱灾)频发”的恶性循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丁文广带领项目团队,应用“农村参与式评估”方法,到项目村进行需求评估和项目设计,组建包括村委会成员在内的项目实施小组,通过村民大会公开选举项目分批受益户名单,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在完成需求评估之后,依据项目管理制度,组织项目实施。具体思路是,将贫困村中的贫困户按照特困户、贫困户和较好户分组,先对特困户无偿提供良种繁育母牛,生产的(母)牛犊依次滚动到贫困户和较好户。这种滚动发展模式,既保证了让最贫困的人群先受益,又照顾了条件相对好的农户,最后达到整村受益的目标。作为获得项目资助的必要条件之一,项目受益户必须每户种植至少2亩苜蓿和2亩薪炭林。项目资助方对完成项目指标的农户奖励清洁能源设施(太阳灶、沼气池、节能炉等),进一步阻止了农户对生态的破坏。为了规避旱灾风险,项目设计了压缩夏粮、扩大秋粮面积,以充分利用雨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牛粪、沼液的使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强了作物的抗旱性。该模式推动了清水岭村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并在甘肃省多个贫困社区推广示范。从该模式中提炼的主要理论为:“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灾害风险、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三者之间具有负向耦合关系,其中,经济贫困是“灾害频发一生态退化一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只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要打破生态退化、灾害频发及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需要决策部门在生态治理、灾害风险管理及扶贫领域推行“灾害风险管理一生态恢复一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打破部门壁垒,设计跨领域横向合作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PPP(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模式。PPP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有效机制,特别是在人口众多、贫困人口比例高、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交错分布的区域,应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不能缺少PPP模式。所以,我国政府、企业与环境NGO之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模式。环境NGO在反映公众利益诉求、推动公众主动参与和组织协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补充者和合作者;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回馈自然和社会,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义务:而政府在资金、政策、协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是资源的主要控制者和分配者,政府的参与对PPP模式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众多的社区是与自然环境直接接触的群体,他们既是环境资源的索取者,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没有社区的参与和合作,就无法实现保护目标;国际环保机构有许多成功的保护案例和实践,与它们开展合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PPP模式能够整合生物多样性利益相关群体的优势和资源,无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想途径。

这里只列举了4种技术,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会随着政府和公众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丰富。

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生态自然观

文化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包括原住民对生物的认知、利用和保护的价值观、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观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归类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生态自然观:一是原始崇拜,人们往往将一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并加以保护,这些原始崇拜在历史上都起到了保护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的作用。二是以各大宗教为基础的宗教生态自然观。佛教的生态自然观以尊重一切生物为佛家的根本观念。道教中的生态自然观最大的特点便是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强调要以仁爱之心来善待生命,所有的生物都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过程。伊斯兰教中的生态自然观认为要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分索取,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无论是宗教生态自然观还是原始崇拜,都强调保护生态系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随着现代商业理念和商业活动的侵入及全球化和主流化的负面影响,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生态自然观逐渐衰弱,甚至消失。因此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需求。中国少数民族生存的地区面临着类似的环境问题、相同的社区结构及文化基础,应用传统的少数民族生态自然观推动环保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推动人口只占中国人口8. 5%、但国土面积占比高达46%的少数民族区域的环保意义重大。当环保上升到信仰的高度的时候,环保将无需外部力量的推动。正如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的那样,行为是由制度决定,而制度又由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共同构成,其中,正式约束是国家的宪法法律等,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尽管正式约束非常重要,但决定制度特征的更主要是非正式约束。可见,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及宗教文化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生命力。

主要

参考文献

[1]张金屯,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9,19(2):71-75.

[2]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4(1):95-99.

[3]马克平,钱迎倩,王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1995 (1):27-30.

篇4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意味着使其所有的生态系统、群落和物种,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目前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造成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破碎和退化(包括污染),以及物种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入和疾病的加速传播。

1.生境破坏和消失。随着大自然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过度地从自然界获取土地、木材、食物、药材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和消失。生境的破坏和消失被确认为是大多数生物和微生物目前正濒于灭绝所遭受的最直接的威胁。物种大量聚集的热带雨林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温带森林也在大面积减少。目前,全球森林由76亿公顷已减少到34.4亿公顷,减少了50%还要多。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的生态系统。现在地球上有20%的珊瑚礁和35%的红树林丧失。

2.生境破碎。生境破碎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一块大的、连续的生境不但面积减小,而且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的过程。生境破碎使一些中心物种由于不能迁移以觅食、、传播等而难以生存。生境破碎也可以把一个广泛分布的种群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亚种群,每一亚种群由于受空间的局限而陷入衰落和灭绝的境地。

3.边缘效应。森林边缘对保持森林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境破碎,森林边缘的物种构成就会发生改变,使由内部物种占据的区域进一步减少。由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水平的变化使许多物种从片段化的森林中消除。

4.生境退化和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干扰,会使生境中的群落和物种受到影响,而造成生境的退化。例如:珊瑚礁地区频繁的行船和潜水会恶化这个群落。人类释放的杀虫剂、化学品和污水,工厂和汽车排出的废气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对水质量、空气质量甚至地区气候的全面影响,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

5.外来物种的引入。由于在新的生境中缺少外来物种的自然捕食者、有害物和寄生虫。所以会打破这一生境的生态平衡,而使物种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

6.物种的灭绝。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面就是物种的灭绝。一旦某一物种灭绝,其DNA中所蕴藏的特有的遗传信息和其所拥有的特征组合将永远丢失,它的种群将不可能存在,它所生活的群落将变得贫乏,且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潜在价值将永远不会被认识。现今由人类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物种自然更替速度的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例如:20世纪初有野生老虎10万只,现在仅存野生老虎3200-3500只左右。里海虎1950年灭绝。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也已多年不见踪迹。

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地处东亚,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范围,加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变化,生物物种的类型十分丰富,也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像湿润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就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我国的生态区共有19个,其中陆地生态区12个,淡水生态区6个,海洋生态区1个。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目前我国有高等植物3.28万种,动物10.45万种,其中许多为我国特有、孑遗种、经济价值高的种。

2.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因而中国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丰富程度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4.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就生态系统来说,中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且每种陆生生态系统都包含多种气候型和土壤型。据统计,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共27个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淡水域5个类型;海洋6个大类,30个类型。

5.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由不同气候带引起不同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以上特点,说明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所处的独特地位。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就地保护成绩显著,迁地保护得到较大的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五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个(其中林业直管2150个),总面积1.45亿公顷。就湿地保护来说,目前全世界有国际重要湿地1886块,中国有41块。我国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移地保存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建动物园(动物展区)、野生动物园24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234个。

3.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止荒漠化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危机: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大、水土严重流失、湿地不断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加速灭绝、严重干旱缺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大面积毁林开荒的过程,致使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虽然近几年建造了大量的人工林,但是仍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成、过熟林只占森林面积的14.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比全球平均数低近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4.8%,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而在当今以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只有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动和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条约的加入对我国立法的推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了多个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约和政府间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海洋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国际捕鲸公约》及《中日候鸟协定》、《中澳候鸟协定》等。诸多的公约和国家间的协定,对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进程。

(二)我国物种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比较早的国家,1950­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我国的《宪法》和《刑法》(1979年《刑法》第130条)中对物种的保护也有描述。但随后很长的时间立法工作处于停顿的阶段。党的后,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防沙治沙法》、《草原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另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在立法的同时,1987年我国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94年在《21世纪议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规范。

(三)我国物种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名列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非常突出。笔者从事多年物种保护的工作,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例进行探讨。

1.立法体系庞杂、立法效力低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我国立法比较分散,­有专门法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同时还有许多“规定”、“办法”和“通知”,­如《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杀、收购、倒卖、走私野生动物活动的通知》等。立法位阶,­有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林业部,­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林业部、公安部联合的法规,­导致这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此外,还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很显然,­我国关于物种保护的立法体系十分庞杂,­立法效力层次较低。同时,各种“规定”、“办法”和“通知”的出现也反映出我国浓厚的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行政管理色彩。

2.立法目的滞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环境立法理念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利益优先理念已经体现到立法中。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还受到经济利益优先理念的制约。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三条第一款:“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可以看出,­我们保护动物的目的重点落在合理利用而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没有凸显出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3.物种保护的不坚决性。由于立法目的与经济利益妥协,­必然导致法律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应当”、“可以”等比较模糊的词语,在法律责任追究上,措辞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缺乏力度,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

4.物种保护的不全面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保护的范围限定于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这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妥协性立法,­缺乏物种保护的前瞻性思维,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5.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不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但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仅限于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场所,­使得受保护的栖息地概念模糊而且范围有限。

6.执法不力、司法不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传统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且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传统思想和立法缺陷相结合,­使执法不力、司法不严成为目前物种保护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7.执法后期的处理存在盲点。案件查获的各种违法品的处理,在法律上看似规定明确,但由于执法部门繁杂,部门利益无法协调,致使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大都是行政权自由裁量之下进行“处理”。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后续行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很有必要。

四、一些认识及建议

(一)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淡薄。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体制上的缺陷。我国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牵扯部门繁多,管理分散。另外资金投入缺口大。

4.法制上的因素。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

5.观念上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大部分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启蒙晚,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保护地建设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种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止沙漠化和荒漠化规划等。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必须强制性地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3.完善和加强我国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问题呼唤新的、卓有成效的法律体系的诞生。必须将经济利益优先的思想转变到生态利益优先上。包括对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明确,国家主导责任的定位,以及稳定和持续投入的保证等,以确保我国的资源安全。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在保护机构之间要形成监督机制,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

5.加强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监管,联合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采取高压态势,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篇5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开发;雷公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33-2

1 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分析

1.1 雷公山保护区概况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47300hm2。地理坐标:东经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正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海拔650-2178.8m,年雨量1300-1 600mm。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各种生物5000多种,是以保护秃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该区历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植物避难所,难得的物种基因库,区内生态环境完好,自然景观壮丽,气候凉爽湿润,风景秀丽万千。既有高山峡谷、瀑布飞泉、云海日出、鸟语花香、参天古杉、原始森林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苗族的民俗风情和古战场遗迹等人文景观。是人们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好去处。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千户苗寨―西江,是苗族风俗、文化的集中代表地。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山水、森林景观、民族风情等于一身,是自然风光、科教、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旅游的理想去处,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1.2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不同地理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群落,在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可以形成独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雷公山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1 植被类型多样性 雷公山保护区地带性植被属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树种以栲属、木莲属、木荷属等为主。雷公山区山体高大,且相对高差达1500m以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有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以多脉青冈、水青冈、亮叶水青冈为主的高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树如樱花、湖北海棠、白辛树、五裂槭等树种占优势的山顶苔藓矮林,杜鹃灌丛等。保护区的主要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19个群落类型。

1.2.2 植物多样性 雷公山区有高等植物2582种,分属278科954属,其中种子植物有177科721属1 962种;苔藓植物59科142属353种;蕨类植物42科91属267种。自然分布的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26种;贵州省级保护22种;雷公山特有10种;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0属65种,大戟科大戟属9种。大型菌物50科112属263种。

1.2.3 动物多样性 雷公山保护区已经鉴定的野生动物有53目280科2239种。其中:兽类8目23科53属67种,占贵州省兽类总种数的51.14%;鱼类4目10科30属35种,主要为鲤科,有20种,占保护区总种数57.14%;两栖2目8科36种,占贵州省两栖类总种数的56.30%;爬行3目10科33属60种,占贵州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60%;鸟类14目31科154种,占贵州省鸟类总种数的36.41%;昆虫22目194科1114属1861种;寡毛类4科5属2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林麝4种;Ⅱ级保护有黑熊、鸳鸯、红腹锦鸡等31种。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矛盾

随着雷公山生态旅游的开展,旅游区游客人数及游客流量大增,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将随之出现,如不尽快进行科学规划、不依法办事以及管理关系、管理体制不尽早理顺,雷公山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1.1 环境污染 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各种污染相继出现,如白色垃圾、噪声、废气以及大小便等,将对保护区环境质量造成影响。这些污染物将对活动区的如马尾树、水青树、十齿花等珍稀植物以及高山苔藓矮林、杜鹃矮林、高山箭竹灌丛等干扰破坏,自然演替更新受到影响;同时对珍稀植物的花、果等也造成一定影响,对其繁殖力,种群数量也会受到影响。

2.1.2 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雷公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分家,目前的经营状况就是收取门票,由当地政府主导,区内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案件查处等均由雷公山保护区承担,开展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在此区域开展生态旅游的收入不能用于该区域各种资源的保护,极大地挫伤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

2.1.3 旅游设施建设对生物多样保护的影响 雷公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就要修建人行步道、旅游公路、沿途服务站点、休息观景亭台等旅游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占用大量林地,给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由于雷公山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点,修筑一条公路需要占用大面积的林地,公路成了两侧林地的天然屏障,影响了依赖于廊道生活、繁殖的动物之间的交流和活动范围,对动物的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增加产生消极的影响。

2.1.4 游客游览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旅客过度采踏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种子生长和更新;用火过程中森林火灾隐患增大,且时有发生,森林火灾对生物多样性将是毁灭性的;动物吸食游客遗弃的生活垃圾,将会使其致伤致残致死,对动物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游客采集各种林木种子特别是珍稀植物花种等,影响这些植物的繁殖,使其种群数量质量下降;游客无意中带来一些外来物种,甚至是有害生物,有可能影响到保护区动植物区系的组成,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将严重影响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2.1.5 旅游产品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游客每到一个旅游地,均要购买一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使得当地居民或旅游部门尽力发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这种需求。

2.2 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

2.2.1 植物保护与利用 雷公山保护区现有记录各种植物2582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6种,其他珍稀及特有种107种,特别是雷公山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秃杉成片天然林共41片,面积77.7hm2。胸径在10cm以上的有6382株,蓄积51185m3。

雷公山保护区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常绿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科研教学基地。雷公山保护区建立27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森林覆盖率由建立之初的60.87%上升到88.76%,有林地面积由28199hm2上升到42348hm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发展。

2.2.2 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雷公山保护区现有记录各种动物258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3种,雷公山特有种163种,中国新记录种20种,165个贵州新记录种,其他珍稀濒危物种110种,丰富的动物资源,为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有22目194科1861种的昆虫类,按传粉、药用、观赏、天敌、工业原料、食用、饲料用和环境监测昆虫等用途开展研究,加以保护和利用,使之服务人类。

3 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3.1 保护第一原则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上来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提是保护。雷公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和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3.2 和谐原则

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景区建设与保护区相匹配。

3.3 与社区共建原则

生态旅游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当地社区的密切参与,保护区生态旅的发展要同当地社区发展相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

3.4 活动类型多样性的原则

生态旅游内容丰富、活动类型灵活多样,既可是单项的专业旅游,也可是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根据雷公山保护区的特点,可开展自然风光旅游、科教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

4 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雷公山生态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几年的开发实践,生态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应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管理、旅游线路的选择等方面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4.1 完善规划,使生态旅游有章可寻

目前保护区还没有较全面的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尽快编制规划,并考虑生态旅游的特点,特别是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关系。

4.2 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高生态旅游质量

生态旅游质量的好坏除有精品的旅游资源、合理的路线外,还要有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保护区应通过培训或引进等方式,建立一批从保护区到社区的导游队伍,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3 加强宣教育,提高广大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不断提高旅游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入耳入脑。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祝光耀.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信息导报,

2003,(44).

篇6

淡水资源短缺分为水量与水质型短缺两类。更多的时候,水质型短缺才是罪魁祸首,它大大消减了有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水量。然而,我们的目光往往集中于治理、恢复淡水资源本身,过分强调工程化污水处理等人为处理措施,很少有人意识到,丰富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才是维持淡水功能的基本前提。淡水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清洁淡水、鱼虾等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维持淡水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实现水体自净、控制洪涝/干旱、调节小气候等生态价值。

水体自净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物种及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与环境间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之多样化,以及各种生物学、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4个层次的内容。淡水生物多样性其实已经涵盖了整个淡水生态系统。

在自然状态下,淡水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命活动,维持着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各种功能的正常运作,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此时,如果有少量污染物排入水体,淡水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将其分解和转化,使水质不会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自净功能。

其中,水体的生物自净作用非常重要。天然水体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微生物,微生物能把人类排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藻类、水草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水中二氧化碳和无机营养物,合成自身细胞组织;鱼类一方面以藻类等为食,另一方面又是人类所喜爱的水产品……除降解和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外,水生生物还能对汞、铅、铬、砷等有毒重金属盐类或其他有毒、难降解物质进行转化或富集。

由此可见,在水体中,物种越丰富,水质净化的速度就越快,效果也越好。淡水中,即使是相同物种,其携带的基因也可能是不同的,携带一些基因的生物可能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或者对于某些特定污染物的降解更为有效。所以,水体中遗传多样性越高,也就意味着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功能越全面。

淡水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淡水资源水质、水量都具有密切关联:接纳水体水量越大,水体结构越复杂,就越有利于物理净化;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河流、湖泊和湿地有利于容纳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具有蓄洪、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功能。

因此,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充分调动水体自净的积极因素,不但可以减轻人工污水处理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保证水体的正常功能。例如,美国有很多地方的生活污水只经简单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或土壤。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就是利用了天然水体/土壤的自净能力。

衰退危机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立刻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因为它预示着生物多样性锐减这种潜在危机的来临。

据生态学者估计,目前物种灭绝速度大约是正常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会有一种动物灭绝。有人形象地称,现在的物种灭绝状况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前五次物种大灭绝不同的是,过去几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所致,此次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却是我们人类自己。

与陆地和海洋相比,淡水生态系统范围相对狭小、不连续,具有极高的封闭性;淡水生物不易突破陆地阻隔,迁入、迁出都异常困难。这些特点使得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尽管地表淡水水域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0.8%,但其所包含的物种数却占全球所有已知物种总数的2.4%,其平均物种密度远高于陆地或海洋(淡水的相对物种丰富度为3,陆地为2.7,海洋仅为0.2)。

另一方面,淡水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又限制了其自我调节能力,系统的生态稳定性较差,使其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淡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远远大于陆地和海洋。仅从2003年到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淡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数量就已从2000上升至6000之多。更严重的是,如果目前的退化趋势得不到遏制,淡水物种的灭绝速度将成倍增长。这些例子只是最直观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其中所隐含的遗传、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无水可饮

造成淡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如水利工程、生物入侵、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过度捕捞以及不合理养殖、气候变化,等等。无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何种层次多样性退化,均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淡水生态系统净化和涵养水源的功能,最终引起淡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有时,外来生物入侵也会对本地水体生态造成灾难性的破坏。19世纪70年代,北美小龙虾物种扩散至瑞士,其超强繁殖能力以及所携带的致病真菌导致瑞士本地小龙虾大量死亡。分解这些死去的小龙虾需要消耗很多的氧气,这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迅速下降,有些水域甚至变得混浊,并散发出恶臭。1979年,我国的滇池以及云南许多湖泊引入太湖新银鱼这一物种后,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浮游动物锐减,浮游植物激增,致使滇池及其他湖泊出现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此外,人工养殖在给人类带来大量水产的同时,也在威胁着养殖场周围的水质。

篇7

关键词:三门峡 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植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自然界中的生物量有95%以上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人和动物的生存都依赖于植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范围内植物的组成程度,成为城市环境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检验标志。同时城市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消失速度加剧,培养、保护城市植物的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特点

三门峡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同时又为豫西山地,基本上是全国植物区系划分的南北分界线。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裕,且产量大,经济价值高,特别是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药用、淀粉、纤维和木本粮油植物,全境域内维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属,2 100多种(不含农作物以及城镇绿化、公园、学校、企事业单位、植物园和苗圃等引进的植物种类)。

1、1园林应用植物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以落叶树种为主,主要体现北方城市绿化风貌。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三门峡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三门峡市全辖区内维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属,2100多种。

行道树树种:槐树(国槐)、悬铃木、银杏、栾树、合欢、毛白杨、臭椿、千头椿、白蜡、、楸树、柳树、青桐、七叶树、油松、白玉兰、日本晚樱等。

防护绿地树种:毛白杨、白蜡、构树、刺槐、桑树、枣树、臭椿、旱柳、黄柳、火炬树、小叶杨、沙兰杨、黄金树、茶条槭、榆叶梅、紫叶小檗、紫穗槐、接骨木、锦带花、沙棘、金银花、棣棠、贴梗海棠、平枝子、美人梅、木槿、山桃、山杏、山皂角、紫丁香、迎春、郁李、连翘、文冠果、侧柏、白皮松、河南桧、沙地柏、铺地柏等。

居住绿地树种:银杏、合欢、海棠、栾树、泡桐、垂柳、五角枫、黄连木、玉兰、广玉兰、海棠、山楂、石榴、碧桃、樱花、蜡梅、紫叶李、黄栌、无花果、紫薇、木槿、紫荆、海桐等。

工业绿地树种:侧柏、云杉、蜀桧、华山松、白皮松、龙柏、刺槐、泡桐、银杏、榆树、元宝枫、构树、栾树、杜仲、槐树、臭椿、小叶杨、枫杨、桑树、山楂、紫丁香、金银木、紫薇、连翘、郁李、毛樱桃、黄刺玫、珍珠梅等。

绿篱色块植物树种: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小叶女贞、瓜籽黄杨、黄金槐、大叶扶芳藤、桧柏、龙柏等。

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爬山虎、地锦、紫藤、常春藤、扶芳藤、凌霄、葛藤、栝楼、蔓长春花、铁线莲、中华猕猴桃、葡萄、蛇葡萄、木香、金银花、藤本月季等。

地被植物种类:麦冬、铺地柏、沙地柏、常春藤、扶芳藤、白三叶、萱草、鸢尾、玉簪、金鸡菊、地被菊、射干、马蔺、地被菊、石竹、福禄考、火炬花、景天类、长春花、二月兰、丛枝福禄考、蓝色高羊茅等。

水生植物种类:荷花、睡莲、王莲、芡实、萍蓬莲、千屈菜、水葱、香蒲、凤眼莲、石菖蒲、菖蒲、芦苇、花菖蒲等。

一、二年生草花种类:千日红、万寿菊、剑叶金鸡菊、大滨菊、地被菊、波斯菊、矢车菊、黑心菊、秋葵、三色堇、雏菊、香豌豆、矮生向日葵、金盏菊、大岩桐、球根海棠、霍香蓟、美人蕉、欧报春、金鱼草、石竹、一串红、蒲包花、耧斗菜、花毛莨、麦杆菊等。

草坪植物种类: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苔草、结缕草、狗牙根、黑麦草、匍匐剪股颖等。

1、2城市绿地的结构

三门峡市绿地系统结构中,公园绿地、道路附属绿地比重最大。从公园绿地斑块规模角度分析,结合三门峡市绿化特点,将2公顷以下斑块划为小型斑块,2-10公顷为中型,10公顷以上为大型。则三门峡市公园绿地以大型斑块为主,包括人民公园、植物园、陕州公园等,中小型斑块数量严重不足,说明三门峡市公园绿地缺乏系统性。

1、3城市绿地的布局

三门峡城市绿地布局非常不均衡,大型城市公园主要集中于湖滨城区,陕县城区缺少大型城市公园。就湖滨城区而言,绿地布局也很不均衡,公园绿地主要分布于“台下”部分,而“台上”部分几乎没有绿地。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角度分析,湖滨区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绿地少,在南到涧河、西至209国道、北到黄河近二十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人民公园、植物园等几处大小绿地,远远不能满足“以人为本”,方便居民使用的需要。距离省政府“按300-500米的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规模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园和街头公共绿地。”的要求和建设宜居城市目标差距很大。

1、4城市绿地的建设

在三门峡市的绿地建设中也存在有诸多问题,草坪较多,模纹图案化等。在一些公园绿地的建设中,草坪的面积较大,不符合现代生态建设的原则,草坪比较费水,而且需要后期的精心管理,如果管理跟不上,草坪很容易变成草滩,景观效果也不好。在连接湖滨区和陕县的城市快速通道两侧,模纹图案太多,这种模纹需要后期的精心修剪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但是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后期建设资金、设备以及管理都跟不上,景观效果不佳。

1、5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三门峡市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受到重视,沿黄森林公园、黄河 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大环境绿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是,现有生态林、防护林树种

较单一,没有形成高级的生态植被群落。

1、6生物多样性

黄河湿地滩涂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保护力度不够,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严重不足,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单一。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2、1丰富城市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合理系统规划布局。

进一步推广适生物种,扩大种群规模,树种越丰富,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种群的生命力越旺盛。城市的气候、土壤等植物所需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易成活,有地方特色,应作为城市的主要绿化树种。乡土植物易于临近区域的群落能流、物流、基因流的交换,形成本地原生生境或近似的原生生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改善和优化整修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河流、道路和绿地等在城市个绿地斑块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尤其是影响生物群体的重要地段和关键点修建绿色廊道和“栖息地”,形成绿化网络,增加开敞空间和生境斑块的链接度和连通性,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面,通过合理规划给生物提供更多、更便利的生境空间,从景观多样性保护入手,实现生态系统物种及基因的多样性。

2、2加强立地条件改善工作,创造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空间

城市绿地生境虽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但更受人为因素控制和影响,城市绿地是一个“先天不足”的脆弱系统,绿化建设和管理应加强绿地本身的自维持机制和抗干扰能力。绿化植物的选择除了生态地理环境相似性外,也要考虑城市特殊的生境胁迫,重视抗逆性和适应性试验过程,加强以改土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改善工作,推广选用优良种植土,同时,提高栽培和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促进城市公园和其他公共绿地自然化

植物群落的构件,尤其是复层群落必须拥有一定的面积,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环境,降低人为干扰强度和城市生境的胁迫。因此,利用旧区和危房棚屋改造的机会,增大绿地面积,恢复良好的生物群落,将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公园和其他公共绿地的面积较大,生境条件较好,是保护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选择部分公园、公共绿地,多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抗逆性强的优势种,采取演替技术,通过合理配置和人工干预、促进演替前期快长树向长寿树及地带性稳定群落过度,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特征的绿地,增加景观自然度,为野生生物觅食、繁衍提供良好的空间,提高物种潜在共存性,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给公众提供自然的生态健全的开敞空间。

4推广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绿地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植物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作者简介:高秀云(1972--)女工程师三门峡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视频资源;高中生物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94-0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环节提到“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学校的一次对外开放日的活动中,开设了题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公开课,这节内容的特点是新知识点少,学生已经具备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开设这节公开课不容易有新意,有较大难度。经过认真分析学生学情与本节内容特点,笔者决定“广泛利用媒体资源”(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展示探究情境的方法,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资源导入新课,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视频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是导入新课的好材料,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从而为教学中每一步骤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时以“太空中看美丽地球”视频资源引入:从太空中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蓝色的大气层围绕着,海洋占据了很大面积,美丽神秘。可当我们把镜头向地球靠近,听到的不再是美丽的歌声,而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因为,整个地球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从视频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置于地球之外,他们所看到的是地球的整体面貌,学生陶醉在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中,但学生从电视、报纸等渠道或多或少了解了很多地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借助视频资源作为导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或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入设计实际上就为新课的展开提供可拓展的空间,缩短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顺利地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当时的课堂氛围之中。

二、突破重点——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和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不仅是难教的内容,而且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难点是教学所要解决的难处,因此,掌握好重难点就达到了教与学的效果,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效果往往很不明显或者说不理想。新课程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生物教学研究的对象,如果单凭教材的文字材料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显得比较苍白,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借助于视频资源,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生物事件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又能突破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生物多样性”内容时,使用了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地球生物加速灭绝引发各国忧虑”,新闻视频内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各国科学家的担忧。在观看了新闻视频后教师设问:生物多样性的类型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你了解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后,由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观点的阐述,从而在视频资源和文字材料的双重引导下,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达到视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课堂结课——紧扣时效,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

课堂结课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处理好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线索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主旨思想。它是一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它不仅可以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取最具时效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发展现状,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强化学习动机。

篇9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and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1984,NossandHarris1986;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

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andHarris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ofLandscapeCompensative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andSoule,1981;Harris1984;FormanandGodron1986;Forman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1979;Harris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andGodron1986;Formam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andAbele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

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Minimum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andSoule1981;Harris1984)。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andWilson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andForman1987)

2.2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andGodron1986;HarrisandScheck1991;SaundersandHobbe1991;Forman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andHellmund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andScheck1991;Forman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1978;Gould1993,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andSheck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andScheck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andsheck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

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1987;PickettandThompson1978;KolasaandPickett1991;Renshaw1991;Kozakienicz1995;Forman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andSoule1981;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LaverandHaine-Young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1995a-c,1996a-b)。

3.2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1990,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Harris1984,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Dynamic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1991)。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迹来设计景观生态保护格局,才使生物保护更具有意义而应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Reristance)

篇10

[摘 要]“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全世界单位面积内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欧亚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世界最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亚洲大陆多种动物分化和起源中心。可以说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观外各类自然景观的大观园。

[关键词]风景名胜; 三江并流; 综述; 生物多样性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三江并流”)有高等植物210余科,1 200余属,6 000种以上,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种类,其中,40%为中国特有种10%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特有种。这里是欧亚大陆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单位面积内植物群落最多的地区之一。

“三江并流”属于东亚植物区的横断山地区,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区系成分南北交错、东西汇合、新老兼备,地理成分复杂,地理联系广泛,特有现象突出,是世界著名的植物标本模式产地,在这里采集到的植物新种约1 500种。并云集众多著名野生花卉。

区域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3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37种,容纳了中国8.5%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有药用植物约500种,盛产雪上一枝蒿、三分三、冬虫夏草、麻黄、贝母、秦艽、独一味、 绿绒蒿、胡黄连、草血竭、金铁锁、大黄、红景天、雪莲花、桃儿七和雪茶等。

1 植物多样性

1.1 森林类型多样性

有云南松林、干香柏林、常绿阔叶林、乔松林、秃杉林、高山松林、高山栎类林、云南铁杉林、丽江云杉林、怒江冷杉林、苍山冷杉林、红杉林、大果红杉林、长苞冷杉林等,树种丰富,用材树种达300余种,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保护区。针叶树种,共有6科,17属,34种,主要分布于3 000~4 000m的海拔范围,是世界松柏类植物的多样化中心之一,对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水源涵养功能明显。

1.2 植物种类多样性

“三江并流”是中国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区域”的第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关键地区之一。

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的分布非常突出。如有举世闻名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和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等。地衣植物如雪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和松萝(Usnea longissima)等,随处可见。

1.3 植物区系多样性

较大的科有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兰科(Orchid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杜鹃花科(Ericaceae)、唇形科(Labiatae)、莎草科(Cyper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和报春花科(Primulaceae)等。这13个科的种数达3 500种,占“三江并流”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8%。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地理联系广泛,有15种地理成分。其中,属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最多(20.2%),泛热带成分次之(14.2%),热带亚洲成分(13.0%)和东亚成分(13.0%)再次之。种的地理成分则以中国特有成分(45.0%) 最多,东亚成分(25.0%)次之,热带亚洲成分(8.0%)再次之。

植物区系特有性突出,是北半球特有植物最多的地区,有星叶科(Circaeasteraceae)、领春木科(Eupteleaceae)、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十字花科(Dipentodontaceae)、独叶草科(Kingdoni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青荚叶科(Helwingiaceae)、鞘柄木科(Toricelliaceae)、肋果茶科(Sladeni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和珙桐科(Davidiaceae)等12个东亚特有科,有44 个中国特有属,2700个中国特有种。其中,约有600种为“三江并流”特有种。

“三江并流”的植物区系与东喜马拉雅地区的区系联系最密切,共有种达20%以上。但比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植物种类更丰富,区系起源更古老,特有成分更突出,至今仍保存有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和栌菊木(Noueliainsignis)等古老种类。随着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又分化出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高山豆(Tibetica himalaica)和毛茛莲花(Metanemone ranunculoides)等新特有种,这些新老兼备的区系成分是东喜马拉雅地区不能相比的。

1.4 植物标本模式产地

“三江并流”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早已被全世界植物学家所关注。据记载,从1883年起法国天主教神父Delavay率先进入该地区以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Georgei Forrest、 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H. Handel-Mazzetti、美国的J. H. Rock、E. E.Maire、Ducloux、Bodinie和C.Schneider等一大批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共在该地区采集到的植物新种约1 500种。

1.5 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

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1987)、《中国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一册(1992),以及《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89),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3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37种(表1、表2)。

1.6 高山花卉种类繁多

这里集中分布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马先蒿、鸢尾、百合和兰花等著名野生花卉。被誉为“木本花卉之王”的杜鹃花,全世界约有800种,中国有470种,“三江并流”有200余种,是杜鹃花属的起源中心和最大的地理分布中心;报春花科全世界约有800种,中国约有300种,“三江并流”分布有100余种;龙胆科植物在“三江并流”约有100种,占中国总种数的1/3,约占世界总数的1/8;马先蒿、绿绒蒿等也以“三江并流”为其现代地理分布中心。常见高山花卉种类如(表3、4)。

1.7 珍稀植物景观与高山草甸景观

由于地理和气候特殊,珍稀濒危植物、奇花异草种类繁多,类型复杂。树蕨、秃杉、落叶松、黄杜鹃、兰花、珙桐等,点缀着景区的自然美。 2 动物多样性

这里除有着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强紫外线、低氧和温湿剧变等高寒生境外,还有干热河谷和亚热带、温带的中低山地暖湿生境。无论从河谷到山顶,从西部的独龙江到东部的金沙江,都具有南亚热带、亚热带、温带以至高山寒带各种类型的动物类群。和核心地带。既有古北界类群,也有东洋界类群,还有本地区的特有类群。各地史时期的孑遗动物和现生动物的镶嵌、间断、替代分布,复杂分化类群与单型、寡型属种的混生以及高比值的特有现象,使其珍稀濒危种和孑遗种特别多,形成了我国乃至北半球研究动物多样性的最关键地区。是亚洲大陆动物的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具有东西动物过渡,南北动物交汇的特点,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还是原始孑遗动物的避难所;是亚洲大陆动物的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是珍稀濒危动物和特有动物的品种宝库。

三江地区是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地区(表4),是全世界植被类型最多的地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种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使该地区拥有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

动物区系也十分复杂多样,有10种动物分布型,即

(1)北温带分布型;

(2)旧大陆温带分布型;

(3)青藏高原-中亚分布型;

(4)热带非洲、热带亚洲至大陆温带分布型;

(5)热带亚洲至温带亚洲分布型;

(6)热带亚洲分布型;

(7)东亚分布型;

(8)喜马拉雅-横断山分布型;

(9)横断山分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