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教育课程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早期的死亡教育类课程
早在1990年,武汉大学教师段智德在哲学系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古往今来中外哲学家对于死亡的探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两个方面——生与死,使学生建构起现代健康合理的生死观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1991年8月,段智德教授所著《死亡哲学》一书出版,“死亡哲学”一词第一次进入国人的视野。
1994年,郑晓江教授开始在南昌大学首开“中国死亡智慧”的选修课;1997年,又开设“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时,使学生了解生死哲学的意义,把握建构合理人生观与人生模式的途径与方法,学会超越死亡的智慧,提高生活品质与人生品质。2006年,郑晓江教授以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为基地,组建了徐春林、曾勇、马九福、朱清华、罗永梅等若干位老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开设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课程分为“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学会养生”五大板块。该课程很快就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成为江西师范大学的特色课程。此后他陆续出版了《穿透人生》《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拷问人生》《中国死亡智慧》《祸福之门》《生死智慧》《善死与善终》《超越死亡》《生命终点的学问》《中国生命学》《生死学》等多部有关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著作。
医学院校大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开始注重死亡教育的开展。死亡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真正地思考生命与死亡,在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比如,广州医学院(2013年1月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开展了死亡观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形式,或作为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的一个讲授内容开展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学生死亡观教育基地,让学生定期到临终关怀医院参加社会实践,直接面对患者的死亡,参与对临终患者的医疗、护理,学习临终关怀技术;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邹宇华教授主编的《死亡教育》一书作为教材。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让学生写遗书、撰墓志铭,并到殡仪馆直面死亡。
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同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以145名大学二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为对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授课教师以生动、感性的事例,启发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思考。
2008年春,浙江传媒学院成立“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生命学与生命教育”;2009年,该课程进一步开设为下沙高教园区校际公选课,来自于大学城的14所高校学生选修了本门课程;2010年9月,融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于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成长”正式开课,由5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同时开设5个教学班;2011年开设“生命哲学与生命智慧”课程。几年来,不仅创建了“华夏生命教育网”,并主编了《生命教育》电子期刊,还指导学生编印了《生命》报,而且陆续出版了《生命教育引论》《大学生命教育论》《从心到灵的生命守护》等“生命学与生命教育丛书”多本,形成了以何仁富教授为首的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2008年秋季,云南省教育厅开始在全省各级学校推进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并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套教材。“三生”是指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能力和价值观。
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如天津师范大学开设的《生命教育》公选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公共选修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探索开发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生命教育》。此外,在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的影响下,他的一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纷纷在任教的院校开设了生命教育选修课,如黄瑜在广东商学院开设“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全校公选课,黄德锋在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校公选课,陈金香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人文素质选修课,黄艳红在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生命教育讲座和选修课。
开学“第一课”感悟生命价值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福建师范大学将生命教育列入了第一个月的重点教育内容。学校专门为学生们举办了大型生命教育图片展,不仅包含了如何在地震、火灾、台风、洪水中进行自救,还增加了如何应对生命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创伤等内容;学校还聘请了专家给全体新生开展“生命历程”“生命与价值”“生命与责任”等专题讲座;同时,学校里每一个班级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此外,学校还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节课”,体会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
2009年9月,湖北经济学院在13个院系的667名军训新生开展了为期8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内容包括野外生存知识讲座、露营实践如搭帐篷、宿营等。这是该学院首次对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重大突发事故及自然灾害条件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存技能。同期,学校开设了游泳选修课,报名学生可在上课时间游泳,不需缴纳费用,作为一项学生要掌握的自救技能;学校还与武汉东湖高新消防大队联合进行消防演习,学生学习遇到火灾火险时的逃生自救、扑救火灾的方法、逃离火灾现场的途径等,为新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2013年秋,天津大学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纳入4000余名本科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开学后第一、二周开展8个课时的生命教育教学,使生命教育课成为每名本科新生的“必修课”。这一课程改革,通过在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特征入手,深入体会人本质的社会属性,进而珍爱生命,乐观生活。
其它形式的生命教育课
当前,许多高校采取了讲座类生命教育课程,邀请知名专家和成功人士到校为大学生做相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报告。如武汉大学组织以“如何善待和开发生命”为代表的生命教育系列讲座;廊坊师范学院为大一学生举办“大学生生命教育”讲座;深圳大学组织承办以《生命的跨越》为代表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等,都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意义、本质,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热爱生活。在生命教育中,还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实践类生命教育课程,如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参观,感悟生存与死亡;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义务献血”“爱心捐赠”等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奉献感受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组织“关注心灵,关爱生命”“面对死亡”“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利用情景创设与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教育。
当然,依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原有课程渗透生命教育是当下更多学校的选择。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承担了20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后,组织编撰了《生命与使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并在开设的“大学生心理训练”“心理咨询”选修课中,对大学生遇到失恋、求生、死亡、困惑等几个场景做相应的训练和辅导。
由于生命教育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广泛,许多高校在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保教育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生命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如中国计量学院从2003年起开始了新型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以火灾逃生为代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和“自救自护实验室”模拟平台演练,学院还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之中。
链接
美、英、日生命教育课
美国的生命教育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通过对死亡的揭示来教育人们珍爱生命。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不仅只是训练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还应该让他们了解生命的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于是在美国加州创建柯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美国的生命教育主要涉及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和情绪教育等内容,目标是促进学生在身、心、灵以及精神各层面逐步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篇2
[关键词]高校;生命教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34 — 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坦然的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校园伤害事件、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本质上讲,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否定,造成大学生的“生命失落”,无法真正理解和诠释生命的意义。因此,研究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笔者认为, 我国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认识生命的本质
生命更多地表现为主观意志和内在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素质和信仰意蕴,而绝不是纯粹的和被动的物质客体。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是身心、形神的统一体。所以人就不单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还是具有人文文化性质的“社会人”。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不仅是一种自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过程,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生命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被赋予了各种社会责任,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因此,实施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本质,才会知道生命的宝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
探寻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价值的本源,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大学生自杀与杀人的事件,这与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有直接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丰富大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给他们带来认识上的错觉,部分大学生以为生命的价值只有赚了大钱或者在生活中有鲜花、掌声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要矫正大学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大学生明确生命的本质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理性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目标,认识到只有将个体的命运与他人、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才能找到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与心灵的充实。
提升生命质量
生命价值告诉学生的是人为什么而活的道理,而生命质量则是告诉学生怎么活的方法,从而帮助大学生拓展眼界,明白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学会体验生命、热爱生命、拓展生命,让每个人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现实生活中,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及生活的挫折,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和面对,有些面对成功也并不感到幸福,存在着一种高度的消极焦虑、懈怠心理,甚至部分大学生厌弃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教育应强化对大学生的生命幸福观教育,只有感受到生存的幸福,才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各种挫折,培养大学生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寻找到积极因素的心理机制,把生命进程中的危机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契机,从中学会坚强, 学会抗争, 学会欣赏生命和珍惜生命, 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生命质量。
珍惜生命的存在
生命本身有尊严。在生命世界中,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生命尊严要求我们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 对珍惜生命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也经常面临狭隘的道德观:有时不看客观条件只看结果,譬如救人就是品德高尚,不救就是麻木不仁,这种观念亟待纠偏。很多时候,见义勇为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是个技术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生命教育。这种教育首先当教育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生命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鲜活的生命往往在顷刻间就画上了句号。生命教育要让大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珍视他人和万物的生命。 “正是由于人们对生命的投入,生命才有价值;正是由于人们对他人生命的投入,他人的生命才有价值。”〔2〕因此,大学生需把“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起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以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行的教育,多关注于受教育者的外在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心灵的欲求,生命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中,大学生完整的生命为认知所取代,学生主要成为知识的载体,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被忽视,这与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教育观念的深层变革是生命教育实施的关键,生命化教育要求教育者真正做到“目中有人”,以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为起点,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超越生命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和谐意识,摒弃生命“异化”现象,努力促进个人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实施生命化教育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只有如此的教育,大学生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3〕
(二)进行课程开发,确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需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认知与体验的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坚持生命的完整性与整体性,重视各学科的整合。笔者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从这两方面努力: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首先,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尊重生命、重视生命为出发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教师在生命教育课中,告诉大学生生命的来源,讲解生命教育的目的,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4〕生命教育课程不能以知识考查为目的,应主要以人生受用为宗旨,课程的最终归宿,还是要积淀到学生生命之中,内化为科学与人文之素质,整合为千姿百态的独特生命的“精气神”。这样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教育的基本常识,帮助大学生在掌握生命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学会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高校生命教育工作需要以后在这方面重点加强。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目前,由于条件所限,所有高校全部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还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生命教育内容,也是可行的。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功能是通过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精神关怀,并帮助他们努力实现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该课程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题材,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责任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生命不离不弃,理想信念的确立促成顽强的生命意志,人生问题的积极思考造就积极的生命体验,法律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从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因此,就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于生命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且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全部的大学新生都有接受生命教育的机会,弥补了生命教育作为公共选修课受众面小的不足。
(三)加强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对生命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大作用,建立起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无疑会对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通过创建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生命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使大学生在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生命品位,熏陶健全的生命。学校通过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媒体宣传生命教育,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来,扩展大学生的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趣爱好,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内生活得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青春的活力得以高度发挥,个好也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激励大学生不断健康成长。
(四)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感悟
生命感悟是学生主体心灵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生命教育通过渗透到学生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的发挥生命教育培育生命情感的功能。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倡导通过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体悟来实现。学校可以有效地利用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载体进行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探险、露营、等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苦难,体验奉献,引导大学生学会关爱与施予,感知自身存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感、自信心,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学会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他人的生命。
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合力,为大学生健康的生命注入更多的营养。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 〔美〕罗伯特·凯根.发展的自我〔M〕.韦子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0.
篇3
生命教育自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至今,已历经46个春秋,同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影响范围之广、影响速度之快令人震憾。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学生在提升生存技能及生活能力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和做事,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如以往一样单纯为学习而学习,单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要懂得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活得更加丰饶而精彩。学校和教师所要做的则是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形成自主的价值观,同时教会大学生努力基于自由意志去选择,选择没有好坏,即使失败也有意义,而这些都将共同构成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个体。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引导人们科学的生活、乐观的处世,接受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1]。因此,生命同样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大学教育的主体。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深刻指出:“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2]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基于自由意志去了解自然,认识社会,进而体验真实的生命,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去选择。选择没有正误,亦无好坏,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愿意和能够承担所有后果,为选择负责。同时大学生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其他个体、集体、社会乃至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实现和完善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每个大学生都是情感丰富,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集内心活动、外在体验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常常让他们感受到压抑、苦楚,容易质疑自身的梦想与坚持。而大学生生命教育则需要教会他们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不因迷茫而滞步不前,不因挫折而放弃所有尝试。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告诉学生其并不是被迫的学习者,而是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形成自主的价值观,在需要的时候明辨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会去体验和创造属于他们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进一步确认。大学生生命教育,也同样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和珍爱生命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珍惜此刻,活在当下,学会选择,舍得放弃,活得丰富。
二、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有45.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并没有达到要求,需要尽快开展相关教育活动,44.7%的大学生则认为团学组织的活动太单一而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中青报在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因此失去了很多本可以与自我和解的机会。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领域十分丰富,专著书籍、论文均有所体现,然而教育方法多且杂,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主流。虽然生命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一些不错的成绩,影响力也较为突出,但是这些成就大部分是关于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而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方面却需要更多的创新与钻研,同时其也没有能够有针对性、系统性成为一个完善体系,而这也正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现在我国生命教育的大方向也可这样说: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生命质量,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从而摆脱迷茫,提升绝“情”的能力,这里的“情”是指的情绪,让内心强大,并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3]。生命教育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关怀他人,关注人性本身,让学生体会生命之于自己的真正含义,注重增强他们面对逆境的能力。从生命的视角勘察,我们也能得出结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生命教育首先应重点关怀人的生命、人自身的价值,甚至是人性的本源。而目前生命教育的困难之处在于,课堂上大学生能够也愿意参与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但是课下的可控性并不高,同时严重的是,真正需要生命教育的大学生反而参与不进来。
不仅如此,高校专职心理教师力量不足也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难点。高校更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往往忽略了大学生内心的声音。目前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投入更亟待加大。由于当今社会发展快速,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等的冲击,速食爱情、物质贪婪、经常性地虚无享乐等让一部分大学生迷茫而困惑,因此在快进入社会时,社会竞争和就业困难更容易使他们找不到前路的方向[4]。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享受着一家人的宠爱,人生太顺利,所需皆易得,基本上没遇到过较大的挫折。一旦遇到困难,当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无助,什么是绝望时,更容易陷入情绪泥潭,忧虑、焦躁、难以自我调节,更甚者,一些人最终会选择伤害他人或者自杀来逃避现实状况,而不能使情况得到根本地改观。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更需要感知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从自身情况出发,站在他人的角度或者走出泥潭去从新了解自己,得到新的体会与体验。但是我国高校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设施还非常稀缺,更不用说一套完善的生命教育设施。心理咨询中心常常被安排在校园的某一角落,容易成为摆设,其与学生活动处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难以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繁忙的学生生活让大学生容易为了应付考试或一些简单的学分活动而忙碌,遇到问题容易自我积淀而不寻找解决方法,此时心里咨询中心的作用没法体现出来,也很少有大学生能真正静下心思考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进一步完善自身,使自己变得更加丰富。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人的生命观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系统和完善的,而生命观的教育也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原本的方式。而任何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都是对大群体的统计得来的,很难直接使用于每个独立的人,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可以从加强心理辅导、巩固生命意识、加深情感体验到调动一切力量去构建和完善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以此了解大环境下的学生心理特征,以适用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去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5]。在当今社会下的生命教育,应该以何种途径去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结合中国大学生教育现状以及国外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综合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点对策:
(一)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近些年,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衡、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让大学生难以承受[6],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因此变得焦躁不安,容易引发潜在的危险性。而人的行为大部分源自于“潜意识”,当有生命教育课程丰富而饱满地将正确的“潜意识”灌输于大学生时,大学生将更容易向着正确地适合他们自身的方向发展。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真正走入学生生活的点滴之中,教师们则可以从心理学、健康学、社会学等角度,分层次对大学生开展有关生命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不仅能有效突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将正确的生命观渗透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教育课程应该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在结合传统教育的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人目前更注重“物”,即物质层面的追求,但“人”应该是社会的中心,一切以“人”为前提。因此,要让大学充分意识到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同时密切联系环境教育、道德教育等开设课程,可以有效地针对当前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使生命教育课程覆盖面更广,影响学生群体更深入,以此达到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二)鼓励且提供机会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课堂上大学生能够也愿意参与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但是课下的可控性并不高。同时严重的是,真正需要生命教育的大学生反而难以参与进来。因此不仅是需要学校及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需要先带动一部分学生,使他们先开展起来。教育大学生通过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文化活动,开拓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激发潜能,让他们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价值取向、人格素养、思想观念等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也正是校方及教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使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念意识;参与文艺活动,不仅仅只体现在表面的生活多样性,同时也陶冶情操,培养了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同时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结识更多积极向上的人。校园活动,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要想磨练大学生意志,则可以有各种爬山、夏令营、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参观革命圣地,如江西赣南苏区,访问老,引导学生认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加组织学生聆听报告会,或参观残疾人运动会等,让大学生体会他们在挫折与困苦面前坚忍不屈的精神。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生命教育铺上好的开路基石,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改善校园环境
课程和课堂是经常被谈论的对象,目前高校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而缺乏对大学生其他兴趣的培养以及知识面的扩展,单一地教授课程使现在的高校校园过于“单纯”。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更加注重是好事,但是知识的获取将过于片面。学校除了教会学生在工作之前必须掌握的技能及知识外,同样需要教会他们汲取更多类型、更丰富的其他知识,使其生命价值观建立得更加完善。同时教育的原点不能忘,教育的原点是“人”,而“人”的原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同时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课程表不能都填满,要使他们有空间和时间自主选择其它喜欢的课程。校园内部除了多多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外,更需要老师及一些优秀的同学带动其他104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生命教育,形成校园氛围。
(四)对大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校方可以对每个大学生都建立成长档案,档案内容可以包括进校前的情况以及进校后依据时间、类别登记其获得的荣誉、活动经历、成绩及某段时间的心里状况等,也可以是心理测评得出的结果。同时对贫困学生和成绩稍差的学生特别关注,因为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反而会隐藏他们的内心抵触点,同时防御心很强,并不会主动谈起自己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也更需要细心观察与注重这方面的表现。成长档案以“人”为主,形成一个小型圈子,争取在心理问题或外在表现上有一定苗头之后果断止损,争取伤害的最小化。同时成长档案也非常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五)建立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办公室
1.与心理咨询室相结合,定期做简易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可以利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其按心理危机程度可以分为红、橙、黄、蓝、绿5个级别。并针对各项级别设置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同时需要结合学校情况。当需要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时,也可以按需要实行可控监护。
2.观看相关电影,同时可以请专家讲解经典影片,以此把生命教育的内容穿插和涵盖在讲座中。如中国人民大学平均每天有3场讲座,其中“影片解读”栏目保持了场场满员的上座率。同时使生命教育更深入学生内心。
3.定期与各班级心理委员沟通,找到各班级特殊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分批研讨生命教育,从而找到更好的教育渠道。
4.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交流活动。可以请一些从事生命教育的相关教授或者专家,同时回答大学生的疑问,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从学生生活忙碌的点滴中渗透大学生生命教育。
5.开办大学生生命教育社团,通过大学生之间互相传播正能量的方式,让生命教育深入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中。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理性思考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珍爱生命,谋求灿烂生命轨迹和辉煌人生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全面均衡发展。表现为助长大学生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概而言之,就是使大学生增长五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认识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活着是无比宝贵的,要好好活着,好好享受人生。二是认识生命是有尊严的:生命的存在是合理的,要敬畏生命,尊重每一个存在的生命,尊严地活着,活得有尊严。三是认识生命是有潜能的:存在的生命都有巨大的潜能,挖掘潜能是求得生存、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塑造健康人格,不断激发生命的潜能。四是认识生命是发展的:生命无时不刻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要正确把握发展的方向,欣赏生命行程带来的精彩。五是认识生命是有价值的:生命本身就是价值,生命能产生新的价值,要创造价值人生,实现自身生命与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生命与非生命的共生共存。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战略思考
生命教育既是彰显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既是保护生命,也是助长生命,既是“全人教育”,也是“和谐教育”。
从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要将生命教育上升到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高度。生命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价值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的一切办学行为,都要以关爱生命存在和促进生命发展为价值尺度。
从大学生这个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要将生命教育视为德性修养的途径。珍爱生命是一种道德,漠视生命是不道德的。把生命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范畴,以德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德性修养揭示生命真谛。
从大学生自身生命来看,要实现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在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其进一步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在追求真、善、美人生目标的基础上,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从大学生自身生命与其他生命的关系来看,要实现生命教育的“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强调教育的协调性和持续性,要在培养大学生珍爱自身生命的同时,还要使其进一步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其他生命体相生相长的理念,以促进自身生命与其他生命体乃至非生命体的共生共赢。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预设条件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潜心创造条件,才能打造生命教育的精品工程。
文化环境。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创设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网络平台。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构筑立体交叉的网络平台,实现生命教育的现代化,使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富有现代感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中愉快地消化吸收生命教育的内容。
课程载体。可以单独设置生命教育课程,也可以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他课程,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要培育具有生命情怀、充满生命关怀的、具备生命教育专门理论知识,分布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指导等环节的师资团队。
实践基地。要与监狱、戒毒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组织建立优良的公共关系,并由此建立网状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探析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学――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的另一极就是死亡,只有直面死亡,了解死亡,体验死亡的痛苦场景和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认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升对生命本真的深刻感悟。如瓦尔特所言:“死亡创造了责任,正因为如此也创造了人的尊严。”
世界观与道德修养――生命教育的先决条件。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道德修养是生命和教育的首要课业,两者构成生命教育的基础。
人生观、价值观与生命潜能开发及生存能力培养――生命教育的关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策划人生的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一切行为。激发潜能与培养生存能力,相辅相成,是大学生获得维持生命存在、捍卫生命权力、促进生命发展、提高生命质量之本领的必然选择。
苦乐观与灿烂人生――生命教育的保障。正确认识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怎样对待前进中的苦,怎样在苦中求乐,怎样辩证处理苦与乐的关系,是大学生在逆境中奋勇前行、在顺境中稳步发展,从而创造辉煌人生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与价值人生――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融洽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挖掘自身潜能,创造价值人生,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路径一: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通过干部培训、师资培训等渠道,将全人教育、和谐教育的新理念灌输给高等教育工作者,培育全新的富有生命关怀和人本精神的教育理念。
路径二:创新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或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实现生命教育和其他课程的融通。
路径三: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新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路径四:优化课堂教学主渠道。重点改善高校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条件,创新生命教育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评机制等。
路径五: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心理需求,制定特色鲜明的个别化教学方案,在切合实际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情境中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科学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策划。
路径六:提高大学生激励管理效能。制定包括大学生素质教育、群体活动、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教育等系列激励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有限的大学时光焕发无限的潜能开发魅力。
路径七:社会实践与生命价值体验。科学制定社会实践方案,组织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生命的真谛,亲身感受生命的美好,着力开发生命的潜能,深刻体验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提升生命教育成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在长期高压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可以说不当的应试教育就是摧毁学生幸福感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本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的青少年成长的阶段,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占据着思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大自然和在人际交往中体验真实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意义。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双方更为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对生命教育觉得无从谈起。大学生一入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由于授课方式、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和生命教育结合也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1.研究方法。以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为研究背景,从当前高校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考察、调研、分析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和敬畏感现状,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研究、调查实证等方法,研究生命教育的本质及规律,探寻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状况及其培养模式,并从理论层面上运用归纳演绎、内因外因等辩证思维方法对生命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概括,并提出适合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2.数据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状况和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态度和意见。根据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的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见附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是促使学生形成生命价值观的最重要因素,而老师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影响很小,前者占86.5%,老师仅占16.3%。当遇到生命问题时,34.6%的会咨询父母,30.8%的是向朋友咨询,选择向教师咨询的占4.8%,还有17.3%的学生表示没有人可以咨询。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教师任重而道远。(2)76.9%的学生能认识到人活着是为了尽量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有49.0%的学生认为人生短暂,走一步算一步;还有7.7%的认为只要不触犯法律,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有超过50%的学生生命观还不成熟,这也显示教师的思想工作难度不小。(3)4.8%的学生在12岁之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2.9%没有思考过,51.9%在12~18岁之间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28.0%在19岁以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经常怀疑生命意义的比例是3.9%,72.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以及有知心朋友,62.5%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确定的人生信仰和内心的安宁。这显示大学校园要重视良好氛围的建立,持有积极生活观和幸福观的多数学生可以影响并引领消极的学生。(4)43.3%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63.5%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庭、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有25%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可以理解的,此外18.3%的学生认为人应该有自杀的权力。当遭到别人严重冒犯时,69.2%的学生没有杀死别人的念头,29.8%的偶尔有,经常有的占1%。为了获得某种切身利益,5.8%的学生选择会以伤害他人为手段,38.5%选择肯定不会以伤害他人为手段。(5)72.1%的学生表示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有27.9%不确定。这个比例也显示出教师要更加关注这些同学,投入更多精力(6)对社会上报道的先进人物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让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行为,72.1%的认为伟大且值得提倡,36.5%认为伟大、但不值得提倡,因为生命是无价的,还有13.5%认为不值得。(7)面对突发性生存危机,如地震、火灾、溺水、中毒、交通事故等,93.3%的学生表示有些了解各种生存常识、处理方法和逃生技能,非常了解的占4.8%,不了解的占1.9%。(8)80.8%认为在对未来迷茫时,会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23.1%的是在感情受挫时,23.1%是在学习压力大时,还有18.3%是在人际关系不好时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9)59.6%认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是对家庭责任的大小,选择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占33.7%,选择社会地位高低的占2.9%,选择金钱多少的占7.7%,说不清楚的占19.2%。(10)如何缓解压力问题中,70.2%的选择在心里慢慢消化,40.4%找父母或亲戚中的长辈交流,5.8%找老师交流,2.88%求助心理咨询,1.9%不知所措,76.0%的认为大学生避免走上自杀绝路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11)在关于生命教育的问题上,36.5%的学生听说过生命教育,63.5%的没有听说过,58.7%认为大学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9%认为不应该,38.5%的认为无所谓,45.2%认为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合适的方式是定期讲座,37.5%选择选修课方式,还有17.3%认为是必修课方式。
三、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和意义
1.实际意义:在国家积极的高校招生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转化为平民教育,这对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培养方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大学生生命教育为突破点,希望找到合适的途径有效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并给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提供新的思路。
2.理论意义: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更多地仰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这样的行政命令又是基本不考虑具体学校与教师教学实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而推行改革的基本手段也是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等行政操作,也就是说,教育缺乏内在动力和内在尺度;生命教育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要创新点:本项目以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为研究背景,结合社会现实和高校的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现状,侧重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敬畏感的培养入手,研究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生命教育理念的形成规律,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将生命教育理念和敬畏意识融于大学生的生活,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四、结论
1.我国目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改变这一状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从大学开始补课,已经错过了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生命教育是从小就要重视的。
2.大学生自杀以及犯罪的发生背景、现状及深层次原因都可以追问到生命教育的缺失。
3.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合方式及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4.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有效落实生命教育到课堂及学生的大学生活中的必要保证。生命教育并不是仅仅凭借几门课程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过程,生命教育要贯穿并融合人的一生。生命教育首先要培植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学习必要的用以谋生的知识和技能。
5.仅仅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验生命理念及规则理念、敬畏感理念的落实和滋养。
篇6
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有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丧生的孩子就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阶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至少有200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自杀现象已成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在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所知。且看以下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报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地寻求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给出一些启示。
2000年7月,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的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死亡。
同年8月,吉林的一名女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身亡。
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的14岁中学生,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一次,而不是老师所说的四次,选择了自杀以示反抗。
相隔几日后,新疆一中学四名女生因期中考试排名在后,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共同服毒自杀,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根本无力接受挫折,不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而家庭、学校也不能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给出有力的保护。因此可以说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现象既有学校又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既有课程、课堂教学又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又有中华传统教育方式的原因。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
1.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还没有达到一致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点进行定义的:第一,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的体系。其认为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完整、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人。第二,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价值追求。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有价值性的活动,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关注生命,认识真、善、美,净化心灵,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
第三,侧重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即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等。[1]
借鉴台湾的研究成果,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人生观的教育,主要是关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完整人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生命的价值,到他人、自然乃至社会的价值并涉及到生死观的教育以及人生信仰的探讨等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价值,这正是生命教育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只有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以此作指导来领悟、实施生命教育,才能将生命教育做到实处。由此,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的内涵为:
首先,生命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长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者,不断地从教师那里汲取知识、思想及精神的精华,同时其学习的过程还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生命逐步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作为传授者,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同时其作为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其生命不断成长,逐步完善的过程。新课程倡导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生命成长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不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园丁”了,学生也非只是等着被塑造的“花草”了。因此,生命教育应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面对的一方面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升重点、考大学的压力。这时的学生既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调节学习的压力,又需要家长、教师与之交流、谈心以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疏通心理障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也只是向成绩看齐,使得教学只重知识轻能力。这种应试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他们也需要与教师、家长的交流,学生在这里被当作“工具”“学习的机器”,而恰恰没有被当作活生生的人。结果是使学生在“为何而生”的问题上不解,当遇到挫折、困难时便轻易地放弃生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
最后,生命教育的方式应适应学生不同年龄段的阶段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进行个性化地教学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每一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且每一阶段都有其特色。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因此教师应注重学校显性、隐性因素的综合渗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认知、体验、励志、实践的目标。
2.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生命教育缺少社会系统的支持。这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撑以及家庭生命教育的配合等等。我们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我国台湾和香港的生命教育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这一些生命教育的发展均离不开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支撑。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只有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联合倡导下才能顺利铺开并逐步形成完整体系。
其次,生命教育缺少学校教育的落实。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说,由于传统的教育只是片面地追求学校升学率,综合活动课要么被学科侵占,要么被取消。从课程的实施上来看,学科课程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可是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把有限的课堂用于知识的灌输、训练。这样的生命教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载体。
再次,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缺乏。教师自身的生命素养,往往在实践教育目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以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和感情的情况,还存在着体罚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教师本应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可是这一些不尊重学生生命的行为不仅给当事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给其他同学心理也带来了不可消除的阴影和心理障碍。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生命教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进行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途径之一。生命意义的缺失正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因此,从新的角度确定课程教学的理念,实现课程教学生命意义的回归就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新课程向生命意义的回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课程提倡全面性和个性化。新课程在要求培养全面人的同时也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适应生命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当前的教学应该实现从以知识为重心的教育,转变为以能力为重心的教育;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实现从重结果的教育向重过程的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生。个性的完善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情感体悟,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贫乏单调的情感体验只能带来不完整的人生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情感的因素,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个体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使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新课程的内容应体现了生命的现实性和阶段性。生命的现实性即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最贴切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回归学生生活才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生活的热情,从而热爱个人生命,乃至其他生命,才能让学生体会出生命之伟大,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对于中小学生,重视激发他们对美好东西的向往,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2]台湾地区目前在中小学所进行的生命教育,已有相当的系统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也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值得大陆教育界借鉴。例如,其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这些教学内容以及相应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人格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3.新课程的实施上强调生命化的教育。新课程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的智慧,遵循学生的天性,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提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现的教学,使教学触及生命的灵魂。新课程所倡导的认知、体验、励志、实践这四种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目标的四个层次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课程的评价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新课程确立了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建立全面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为生命的健康成长构建了良好的环境。总之,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及在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保障机制。
四、在新课程师职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防教师(proof-teacher)’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改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新课改的走向。”[3]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是教师的生命素养,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健全正确的生命观,出现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生命教育意识和提高生命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具有浓厚的从教情感和敬业精神,即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即研究学生,研究其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只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中,不断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质量,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
总之,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本质的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奉献爱心,完善自我,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管。只有在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意识到自我生命的丰富性、多彩性,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学生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雷静.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
篇7
关键词:生命观;现状;原因分析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大学生中自杀、杀他和伤人等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少数学生的生命意识如此淡薄,失范的生命行为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2012年12月,笔者对哈尔滨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在外语、法律、计算机、软件工作、会计等专业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7%,其中男生273份,占48.06%;女生295份,占51.94%。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及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为寻找高校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状况
生命认知是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整体认识。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基本上能够意识到生命观对个体的重要性,做到珍惜生命。但是大学生虽然有珍惜生命的强烈意识,实际上对保护生命的技能相对缺乏。调查中发现,“对生存常识、逃生技能的掌握”,大学生了解的程度及其有限,90.14%的大学生只是略懂点生存常识及逃生技能。对死亡的认识,4.67%的大学生不能正视死亡,害怕死亡。甚至6.16%的大学生在题目“您有没有考虑过生命总有一天会消逝?”中回答“没有”。不可否认,这部分大学生对死亡认识的偏差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应该使大学生正确看待死亡教育。因此,死亡教育必须作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生命价值是个体生命对于个体自我及社会需要的满足,它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有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地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赞同“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点。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也有少数的大学生生命观出现了偏差,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物质、金钱、权力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些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为什么活及应该怎样活,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个别大学生认为“生命价值在于奉献”已经过时。可见,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是正确、积极向上的,但是少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认知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个别高校并没有开展生命观教育,绝大多数高校的生命观教育也仅仅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者“两课”教学中体现出来的。98.5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生命观教育。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对生命知识的了解、对死亡的认知、生存技能的掌握程度、珍爱生命的意识等,还是对人生目标的确立、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该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生命讯息,帮助大学生理性认知、深刻分析生命现象,发挥其生命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可以说系统的高校生命观教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目前高校大批90后大学生涌入校园,自身的特点是
[(上接第87页)]
大学生生命观出现问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少,这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生命的有关知识,缺乏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缺乏一些急救的知识和生存的技巧,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面对一些刺激、挫折时束手无策,或者有很大的情绪反应,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生命的行为。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家长大多避讳对“死亡”这一话题的谈论,而且也很少谈论有关生命的问题。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又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教育如注重出行、饮食、财产的安全等,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很难得到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和引导。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缺少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更没有相应的生命体验活动。很少的一些学校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忽视生命的现象在心理教育课程或品德修养课程中给予了“生命教育”的一席之地,但是在种类繁多的科目中,“生命教育”的课时少之又少,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作用甚微, 教材也大多陈旧,与时代脱节,无法与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难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还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我国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相关人才。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网络的发展,各种思潮冲击校园,大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生命观的形成,甚至一些腐朽思想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易受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加之社会大众媒体有关生命观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相关形式的活动开展的不多,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徐晓滢,李丹.发展视野下的生命认知:研究取向与整 合[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
[2]朱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篇8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对能力 提高方法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法,加强小学生对突发事件认知及应对的教育
针对幼儿园及小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好奇心较强的特点,从入校之初,学校就应以小学生为重点对象,进行突发事件的宣教。加强小学生对突发事件认知及应对的教育,组织学生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开展学习教育部《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掌握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雷击、暴雪、龙卷风、疫情、防化十种安全自救知识,使应急避险教育走进课堂。同时通过宣传橱窗、电子屏幕、黑板报、手抄报、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渠道,宣传《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加大宣传,营造知识守护生命的浓厚氛围。此外,结合实际,关注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细节。经常性地开展中小学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深入开展消防、防震等逃生演练活动,在学生中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身心安全等知识,切实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开设生命教育课
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学会在各种情况下有效保护自己。通过学校和家长的联合互动教育,重视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等。近几年,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结合地域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编选合适的安全教育读本作为地方课程必修教材。要求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将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其中包括生命教育的内容)列为必修课程,每周分别安排适当课时,统一选用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同时,在德育管理体系中加强对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考核,要求学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班校会、纪念日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生活,充分挖掘与利用未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和家庭教育资源,开展经常性的生命教育活动。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方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科研,研究生命教育规律,总结生命教育经验,提高生命教育水平。
三、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由各级政府牵头,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督导,各有关部门负责对学校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因平时的教育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比较紧张,多数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外的安全教育产生了忽视、不重视的心理,对学校安排的各项安全检查等各项工作多敷衍了事,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应引起重视,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在应对、预防、处理安全事故时,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或确保生命安全无恙。
四、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工作
建议以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和流程为指导,在常规性小范围内对小学生进行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大规模的演练活动,提高安全教育实效。为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安市教育部门牵头组织了多项逃生演练活动。为了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能力,我市利用春节火灾隐患多发的季节,举行了城市中小学消防逃生演练现场会,进行了火情报警、消防疏散、营救被困师生等项目的演练。为了缅怀“5.12”大地震的遇难同胞,增强师生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普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急疏散逃生技能,每年5月12日下午,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减灾宣传教育及应急演练活动。
五、建立长效机制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综述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苏海针(197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理论研究。
生命教育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至今,一度占据教育理论的中心位置。但是无论生命教育也好,life education也好,education for life也罢,其核心都离不开“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而且不同视角的分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一、实施地域的不同
生命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因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实施取向。在此暂且只探讨明确以“生命教育”概念为其旗号的相关现状。
(一)西方国家
第一位倡导education for life的是美国的J. Donald Walters,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不过,education for life实施范围仅限于其倡导者在美国和意大利所创建的阿南达学校。
通常认为,最早的life education概念是1974年由澳大利亚的Rev.Ted 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简称LEC)。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LEC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总的来看,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内涵、范围、宗旨与推动单位方面均不相同。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推动单位并非官方或正规学校,着重于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远离犯罪和贫穷等话题,将生理与心理卫生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涵;而国内生命教育则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主题已远远超出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关注的范畴。
(二)我国港台地区
香港于1995年起推展LEAP(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其内容延续了LEC的宗旨。1996年,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首先在校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开始扩大。三年后,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又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建议学校把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这些内容融入有关科目。如今,香港的生命教育是大都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1997年,鉴于校园频繁的自杀及杀人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此系岛内“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此种生命教育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其内涵属于广义的生命教育,范围很广。如今,台湾在教育当局和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近10年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我国大陆地区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把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表述为“education for life,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即把“生活即教育”命题用“生活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来阐释。中文的“生命教育”一词在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才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所以我们如今所谓的生命教育内涵基本与港台地区保持一致。
鉴于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生命教育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6月,上海市也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跟其后,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官方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显然,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羽翼之下,生命教育实践也只是“星星之火”,远远达不到其在理论上的热闹程度。
二、分析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
生命现象是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现象。对生命系统,我们只能作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性的描述,而无法给生命下一个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因此,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可以有多层次、多纬度的阐释,如此遂造成生命教育内涵的各具特色。台湾学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
吴秀碧等很多学者根据身、心、灵三个层次,即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来认识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可从生理与身体层面、心理活动与行为层面以及信念与灵性活动等层面入手。① 也有的学者根据知、情、意、行四方面来阐释生命教育:认知层次指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次指个体能够将认识真正加以履行,不轻视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次即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 学者郑崇珍则从生命的生存、发展、自我实现等从低到高的需要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从低到高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③ 而台湾更多的学者皆认同人的生命有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四个向度,认为生命教育应以自身为出发点,逐渐向外拓展到他人、社会、环境,直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建立世界伦理的观念。最后一种认识角度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比较普遍,基本能达成共识。
三、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不同
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的一切又相当复杂,所以,有关生命的方方面面无不理所当然地被纳入生命教育内涵之中,诸如两性、死亡、生理健康、感恩、信仰、安全、防治、自杀防治、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交往技巧、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此,黄德祥教授的看法比较典型。他认为,生命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包含五个向度: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志业(生涯)取向、生活教育取向、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并且认为美国的品格教育亦可视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④所以,各学者口中的生命教育、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所实际实施的生命教育可能包含以上具体内容的几种,重点会落在不同的具体内容上面,生命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面貌也就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了。
四、外延不同
外延的不同是指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生命教育”等同于“教育”一词。国内很多学者认同,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如叶澜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⑤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应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至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况且,将现有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断改革与进步,不断朝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⑥从各种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观点来看,明显可以发现其重点有所偏重:不突出生命的物质、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群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继 续 教 育 研 究2008年第3期
当然,最狭义和最核心的生命教育是直接与“生命”、“生存”、“生活”、“死亡”等词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指死亡教育。
五、名实不同
名实之分即是生命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具体实施、实然状态的差别。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希腊哲人普遍对生命、宇宙及人的关怀,还有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所实施的“有教无类”、提倡“启发”的私塾教育都属生命教育之列。
虽然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就广义的生命教育内涵而言,国外有关安全教育、宗教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范畴都与生命教育水融,甚至被生命教育概念纳入囊中。比如英国的彼得•麦克非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诺丁斯的关心学派及目前主要在宗教教育中开展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都对生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近10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情感教育”、“情境教育”、“愉快学习”、“自主创新”、“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和谐教育”、“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虽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莫不从关照人的生命意识出发,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自然,国内不少学校也打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旗号,究其实他们实施的是否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是否真正与生命有关,这显然是两码事。
六、与死亡教育的关系不同
生命与死亡唇齿相依,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诸多生命教育概念有时涵盖死亡教育,有时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通用,有时又把死亡教育排除在外。
让我们先从生命教育的渊源谈起。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美国早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死亡学(Thanatology)的研究,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后来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引入台湾可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却因国人避讳谈死的禁忌,直到1993年傅伟勋的专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提出“生死学”一词,国人才逐渐接受。此后“生死学”一时蔚为显学,“死亡教育”也就转为“生死教育”。到了1997年,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正式提出中文“生命教育”一词,用“生命教育”代替“生死教育”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味,因此迅速被社会所接受。
其实“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差异不大。张淑美就曾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确实如此,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可以视为生命教育狭义上的解释。台湾大学里的生命教育就采取狭义的定义,以生死取向居多。
七、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区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从宏观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同义词,不是一种单独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它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一针见血地直指教育的本来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注重个体独特的经验;从中观上说,生命教育单指生命教育课程,意指教育的内容方面,这种课程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生命成长为宗旨;从微观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策略与方法以“体验”为核心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最后,笔者想引用孙效智先生对生命教育内涵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的三项足以供参考的原则,于我们拨云见日颇有助益:(一)定义问题。基本上定义没有对错可言,我们不能说哪种生命教育的定义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任何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理念或理想来赋予生命教育某些内容。(二)共识与开放原则。定义适不适当或社会是否接受需要社会整体通过共识过程去讨论,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应以一种封闭而独断的方式来决定,而应该透过开放的交流对话来确定并丰富它的内涵。(三)周延原则。生命教育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力求深度与广度上的周延,避免各种片面与狭隘。
注释:
①吴秀碧.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22.
②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③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④黄德祥.小学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life.省略.
篇10
关键词:高校 公共安全教育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73-02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功效,对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高校公共安全是公共安全理论与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化和表现。传统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是以唤醒大学生群体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安全的技能为目的(即小安全观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实现由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换,即开展大安全观教育,这是时代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与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高等学校已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其管理方式也从单一的管理模式进入多元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变得复杂而多变,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变得十分广泛,并且与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紧密相连。目前,“高校公共安全”仍是一个拥有多重涵义的范畴:既可以表征为一种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活动的良好秩序状态,也可以表征为一种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稳定和谐的文化心理;既可以表征为良性的管理模式与制度机制,也可以表征为主体期望的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外力干扰的结果。
2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的实际状况,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命安全教育
由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教育本身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身心脆弱,他们在生命认识上的无知和淡漠导致了对生活、生命采取了极端态度与做法。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社会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外,高校则存在着生命教育体系的缺失和极不完善的情况。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44.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团学活动不能满足心理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单独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而是将其融入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纳入安全和法制教育课程之中。
“生命安全教育”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设置了“生命教育委员会”。相比之下,中国大陆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十分滞后。生命安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健康等需的知识与技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养成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结合时代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挫折应对教育等内容,树立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理念,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2.2 心理安全教育
自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12万激增到68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再加上历年来未能按时就业的大学生、农民工以及城市失业人员,需要就业的人数达两三千万以上。目前,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以及恋爱受挫等问题,也极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求学期间最焦虑的问题:51.82%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问题”,71.34%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15.33% 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问题”,14.99%的大学生认为是“情绪低落自己无法调整问题”,“对自己前途没有信心”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56.25%。这些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抑郁,嫉妒与排斥心理严重,在面临困难与矛盾时常常陷入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甚至有可能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针对大学生目前的种种不良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要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自制力;要通过加强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免疫力;要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来提高其预防力;要通过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来提高其控制力。只有充分发挥与整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科学建构起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才能提高其心理危机应对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障其心理与生命安全。
2.3 信息安全教育
建设校园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校园网络的应用对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加速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建立信息化校园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同时,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和当前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局面产生不协调。根据 BISS公布的统计数据,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疏忽占57%;外部恶意攻击占24%,病毒是14%,两个相加占38%;用户误操作占5%。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养的数字公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多数高校已经在IT服务部门中设立了信息安全办公室,并通过开设课程、开发教学游戏、组织研讨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我国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注重的是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目前紧迫的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既不是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支,也不应等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德育课程,而应是基于信息技术以及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三者的有机整合。所以,高校应当采取以课程为主,以竞赛、游戏、研讨等非正式学习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把大力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其信息安全素养,当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用知行统一的标准来检验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成效。不仅要在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中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而且还要将这种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大学生,甚至中小学之中去。
2.4 环境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卫生部通报,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 共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病例14495,死亡748例;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声聋、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皮肤病共750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共303例。实际上,我国有职业病症状而未被确诊的患者人数要远远大于已经被确诊的人数。这凸显了环境安全教育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环境安全教育是帮助人们增强环境安全意识,掌握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解决环境安全问题,提高人们应付和处理各种环境灾害能力的教育。目前,环境教育的内容已经写入我国中学各科教材,高校也已开始重视环境安全教育,除了讲授传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外,也加强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但是,环境安全方面的内容却没得到加强与突出,更缺乏有效的针对环境安全防护的培训。
实验室环境安全教育日益重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涉及化学试剂、放射源、生物及病原体、大型设备等的实验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对师生健康、公共安全乃至学校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摆在高校面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2.5 国家安全教育
以社会主义国家利益为核心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与体现。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到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选择,是一种政治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高校要重点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国防常识、国防技能与国防义务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之中;用危机感来强化国民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利器。并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规划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开展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等。
在国家安全中,文化安全则是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凸现出来的、事关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我国来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点是维护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从而捍卫国家文化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以使其免受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渗透、侵袭和颠覆。高校是思想文化交融和传播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信念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文化安全。通过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将高校建设成为文化安全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后,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因此,重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是要以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精神,让高校大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其心灵上有一种归属感,这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FB090600。)
参考文献:
[1] 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3):154-157.
[2] 王聪聪.大学校园生命教育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8-11-13(7).
[3] 杜月菊.就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构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