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好处

篇1

一、互联网时代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式理论与技术已经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进行了有效互动,同时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深入融合的例子。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方向加速改革与发展。对于内部审计而言,互联网时代对行业的新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范有序。互联网时代新组织的最大特征就是去中心化与扁平化,企业的机构设置、运营管理与组织形态都朝着这个方向变化。新时代的高科技企业,比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都有着明显的组织扁平化特征。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要做好机制改革以及各种责任权益的重新规划,做出适应扁平化、去中心化要求的变化。内部审计的改变应当要保证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平稳与企业转型后的高效,要求内部审计要做到集权与放权有机结合,有抓有放,一切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要求。

第二,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互联网时代不是卖家的时代,而是买家是消费者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应当站在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好处的角度去配置相关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与组织,提升经济活动效率。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以这个目标为中心,全程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推动企业朝着效率更优、结构更简的方式变革。

第三,适度改变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由于时代的变化,导致很多企业无法适应,也有很多企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眼球。这些措施,很多都不能在短期内见到经济效益,但是可以培养大量的用户群。鉴于此,内部审计就应该适度改变其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允许并合理引导上述行为。

第四,风险控制。互联网时代虽然有着明显的透明化的特征,但是很多公司运营的细节还是不需要公开。很多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如何保护企业关键技术与关键知识产权,如何保护好企业隐私,如何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都是对内部审计新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

(一)提升数据挖掘能力

互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最重要的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的数据挖掘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因为现代科技的助推而可以产生海量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之中隐含着大量的信息与财富。有效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投资等等行为提供最科学最完备的依据,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效率。内部审计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升工作效果。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可以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平台,从而迅速的发现并反馈各种信息,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更加高效顺畅。

(二)加强实时监管、远程全程监控建设

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就是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距离的限制,让内部审计可以真正做到实时监管、远程全程监控。可以借助各种移动智能终端与网络平台技术,深入到企业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流程,对所有过程做到实时监管、远程全程监控,既可以减少内部管理的成本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做到发生问题立刻解决以及危机预警的良好作用。

(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是带来红利,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企业支付手段更加多样化,各种网络支付手段应用广泛,这本身就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给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审计人员应当注意到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时更新各种防御措施,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为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审计分析提供新的发展。

篇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出版《大趋势》,对未来世界作出十大预测,现在看,这些预测基本实现了。其中,全球化与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尤为凸显。这项起源于美国,60年代用于军事,从1984年才开始正式用于民用和经济的技术,经过20多年爆炸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像空气和水一样,如影随形。

互联网使我们对时空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小,沟通与交流的时间在缩短,成本大大降低,效益成倍提高。在网上,无论你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机构,亦或是一个人,你说话的机会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虚构或非虚构的作品,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诗人或者其他。人们在网上聊天,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群入,可以是认识的,也可以是素不相识。人们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希望与大家分享的,统统发到网上,甚至是一些私密也乐意晒晒,比如自己的工资单等等。

对于媒体,互联网的好处就更多了,编辑记者组稿,不必一跑再跑地与作者联系,E―mail来往既方便又省钱,还不会错了。记者即便在外地采访,也可以及时传回稿件图片乃至音频视频,完全不必担心错过了时效。

对于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商务功能的开发,等于给企业添上了翅膀。一个山沟里的小企业,产品一旦上网,可能收到国外的订单而瞬间变为“国际企业”。过去曾经有一句口号“要致富,先修路”。当然,这句口号当今依然重要,要增补的就是还要修网路。因为产品要运进运出靠的是公路,而运到哪里,则要靠网路的顺畅,订单的指向。

互联网更为医疗和教育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从网上享受最好的医生诊病,享受最好的老师授课,远程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

未来,互联网的使用会越来越普及,有预测显示,未来十年,互联网的使用者将从现在的不到20亿达到50亿,即从现在全球人口的30%升到75%以上,而增长率最高的应该是非洲和亚洲。而计算机可能不再是中心设备,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增加,网络管理更加自动化、无线化,云技术的运用会更加自如,对网络信号的质量不再有更高要求,节能环保会成为互联网的自然成果。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未来图景!

篇3

你准备去看场电影,然后吃点东西填填肚子。你偏爱喜剧电影和辛辣的墨西哥菜,于是你启动计算机,打开网络浏览器,进入到谷歌搜索引擎,搜索影院、电影和餐馆等方面的信息。你需要知道附近的影院正在上映哪些电影并了解这个电影的主要内容,于是快速浏览了一下每部影片的简介以选择究竟要看哪部电影。你还要看看这些影院附近各自有哪些墨西哥菜餐馆,以及其他顾客对这些餐馆的评价。这样下来,为了这次出行你出门之前总共要访问五六个网站。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些上网行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随着互联网进入Web 2.0以及未来的Web 3.0时代,同样都是访问网站,个人体验却完全不同,特别是在Web 3.0时代。一些互联网专家认为,下一代互联网Web 3.0可以让你更快速、更轻松地完成诸如搜索电影和餐馆这些任务。你不再需要搜索好多次,也不要往Web 3.0浏览器中输入很多关键字,只要一两句较复杂的语句,网络就会自动帮你完成其余工作。比如,你可以输入“我想看一部有趣的电影,然后到一家不赖的墨西哥菜餐馆吃饭。我有哪些选择?”接下来Web 3.0浏览器会分析你输入的问题,在网上搜索所有可能合适的答案,然后整理好结果提供给你。

当然,这并不是Web 3.0的全部本领。许多互联网专家认为,Web 3.0浏览器可充当私人助理。当你在网上搜索时,浏览器会逐渐了解你对什么感兴趣。你越是能经常使用互联网,浏览器就越了解你,那样即使你提出的问题很笼统,网络也可以给你很满意的答复。你甚至可以向浏览器提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我该上哪里吃午饭?”浏览器会查阅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记录,并结合你目前所在位置,然后推荐一系列餐馆。

尽管人们对Web 2.0的认识还处于众说纷纭状态,但性急的互联网专家已经提出了Web 3.0。实际上,继Web 2.0之后,Web 3.0成为互联网专家们热议的新话题。

从Web 2.0到Web 3.0

在普通大众所熟悉的众多关于互联网的时髦词汇和专业术语之中,最有名的恐怕非“Web 2.0”莫属。然而,尽管许多人听说过Web 2.0,但真正了解其含义的人并不多。有的人认为,这个术语本身只是一种推销手段而已,目的在于吸引风险投资者,好让他们往网站投入巨资。没错,从著名计算机图书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首次提出这个术语以来,何谓Web 2.0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连Web 1.0至今也没有一致意见。而另一些人认为,Web 2.0是实际存在的,Web 2.0的特点,包括:

1.访客能够对网页进行修改。比如,亚马逊网站允许访客产品评述,访客可以使用网上表单把信息添加到亚马逊的网页上,以便将来的访客能够阅读。

2.可使用网页把你与其他用户联系起来。Facebook和MySpace等社交网络网站之所以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便于用户找到对方、保持联络。

3.提供了快速、高效地共享内容的方法。YouTube就是一个典例例子,YouTube会员制作好视频后,即可上传到网站上,供别人观看,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

4.提供了获得信息的新方法。如今,广大网民可以订阅网页的真正简单聚合(RSS)新闻源,只要保持互联网连接,就能收到关于该网页上所有最新信息的通知。

5.访问互联网的设备不局限于计算机。现在许多人通过手机或电子游戏机来访问互联网。一些专家预计,不久之后,消费者通过电视机及其他设备来访问互联网也将成为一件很普通的事。

通俗地说,Web 1.0就好比是图书馆。你可以把它当做信息来源来使用,但是无法以任何方式来添加或改动信息;Web 2.0则像是一个庞大的朋友和熟人圈子。虽然你仍可以用它来获得信息,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参与到会话中,让会话变成一种更丰富的体验。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不太清楚Web 2.0到底是什么,但另一些人却已经在开始考虑接下来会出现什么:Web 3.0会是什么样?它与我们今天的互联网有何不同?它到底会是革命性的剧变,还是潜移默化的量变以至于我们甚至注意不到什么区别?

认识Web 3.0

互联网专家们认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Web 3.0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你拥有了一个贴身的私人助理。根据专家们的观点,Web 3.0时代网络对你无所不知,能够自主地查询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来回答任何问题。许多专家把Web 3.0比做是庞大的数据库。Web 2.0使用互联网是为了把人与人联系起来,而Web 3.0使用互联网是为了把信息与信息联系起来。一些专家认为Web 3.0会取代目前的互联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它将作为独立的网络而存在。

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Web 2.0与Web 3.0的异同。假设你正考虑去休假,想去热带地区,为这趟旅行你准备了3000美元的预算。你想住在好的酒店,又不想太花钱,还想要一张便宜的机票。借助目前可以使用的互联网技术,你不得不多次搜索以便找到最佳的休假选择:你需要研究潜在的目的地,然后确定哪个适合自己;你还可能要访问若干个折扣旅游网站,然后比较机票和酒店客房的价格;最后,你还要把很多时间花在查阅各个搜索引擎结果网页的结果上,整个过程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

而在一些互联网专家看来,在Web 3.0时代你只要发出一个很简单的指令,剩下的事情则交给互联网,互联网完全可以替你做所有工作:它会根据你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服务的范围。然后,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并分析数据并提供给你,便于你进行比较。浏览器之所以有这个本领,是因为Web 3.0能够理解网上的信息。

今天,你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时,搜索引擎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你要搜索的东西。它只是简单地查找出现搜索框中的关键字的众多网页,而无法告诉某网页是不是真与你搜索的东西相关。换句话说,它只能告诉你,关键字出现在该网页上。比如,搜索的是“土星”这个词,最后会得到有关土星的网页搜索结果和有关汽车生产商土星公司的其他搜索结果。

而Web 3.0搜索引擎不但能找到出现搜索词中的关键字的网页,还能理解你搜索请求的具体语境。它会返回相关结果,并建议关注与搜索词有关的其他内容。在本文的休假例子中,如果你输入“热带休假目的地,预算不到3000美元”这个搜索请求,Web 3.0浏览器可能会提供一份与搜索结果有关的趣味活动或美味餐馆列表。它会把整个互联网视做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可以满足任何查询要求。

Web 3.0的主要技术

事实上,今天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将来技术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以Web 3.0为例,大多数互联网专家对于它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Web 3.0会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相关度更高的体验。许多专家还认为,借助Web 3.0,每个用户会有一个独有的互联网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基于该用户的浏览历史记录。Web 3.0会使用该配置文件为每个用户提供独特的浏览体验。这意味着,如果两个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服务,用相同的关键字在网上搜索,他们会得到由各自配置文件决定的不同结果。

这种应用所需的技术和软件还没有成熟。美国的TiVO和Pandora等服务提供了基于用户输入的个性化内容,但它们都依赖一种反复试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如专家们所说的Web 3.0高效。更重要的是,TiVO和Pandora的服务范围都很有限:分别是电视节目和音乐,而Web 3.0将动用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一些专家认为,Web 3.0的基础将是应用编程接口(API)。API是一种接口,是一组让开发人员可以开发能充分利用某一组资源的应用程序。许多Web 2.0网站含有的API让编程人员可以访问网站的独特数据和独特功能。比如,Facebook的API让开发人员开发出以Facebook为平台的程序,提供游戏、智力竞赛、产品评价及更多内容。

有望帮助Web 3.0进入实际应用的一个技术(实际上在Web 2.0时代已经出现)是聚合(Mashup)。聚合是指把两个或更多个应用合并成一个应用。比如,开发人员可以把允许用户评价餐馆的程序与谷歌地图(Google Maps)组合起来。这个新的聚合应用不但可以显示餐馆信息评价,还能在地图上把餐馆标出来,那样用户就能查看餐馆位置。一些互联网专家认为,开发聚合应用在Web 3.0时代会轻而易举,谁都能开发。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Web 3.0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甚至可能不会使用HTML作为基本的编码语言,而是会依赖某种不知其名的新语言。这些专家表示,从头开始可能比试图改变当今的互联网更容易。不过,全新版本的Web 3.0纯属理论阶段,实际上目前还无法知道它会怎样工作。

在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Tim Berners-Lee看来,互联网的未来是语义网(Semantic Web),而许多互联网专家在谈论Web 3.0时也大量借鉴了他的理论。

构建语义网

Tim Berners-Lee于1989年发明了互联网。他发明的互联网其最主要用途是作为统一的界面实现信息的彼此共享。不过,Berners-Lee对Web 2.0到底是否存在表示怀疑,认为它只是毫无意义的专业术语。Berners-Lee坚持认为,他发明互联网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一网络架构能处理Web 2.0所能处理的所有任务。Berners-Lee设想未来的互联网与今天的Web 3.0概念很相似。它被称为语义网(Semantic Web)。

简单地说,今天的互联网架构是为方便人使用而设计的。它让我们容易访问网页,理解网页所呈现的一切,而计算机却不能理解。搜索引擎也许能查找关键字,但它理解不了这些关键字在网页语境下是如何使用的。有了语义网,计算机将使用软件来搜索及理解网页上的信息。这些软件将是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程序。它们之所以有这种功能,就是因为语义网拥有信息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就叫本体(ontology)。在互联网上,本体其实是一个文件,它定义了一组词语之间的关系。比如,“cousin(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或表姐妹)”这个词语是指有着同一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两个人之间的家族关系。语义网本体有可能这样来定义每个家族角色: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主体上两代的直系祖先;

父母:主体上一代的直系祖先;

兄弟或姐妹:与主体有着同一对父母的人;

侄子、外甥或侄女、外甥女:主体的兄弟或姐妹的子女;

阿姨、姑姑或叔叔、伯伯:主体的父母的姐妹或兄弟;

堂兄弟、堂姐妹或表兄弟、表姐妹:主体的阿姨、姑姑或叔叔、伯伯的子女。

语义网要发挥应有的功效,本体内容就必须详细而全面。按照Berners-Lee的概念,本体会以元数据(元数据是指网页代码中所含的人类看不见而计算机能读取的信息)的形式而存在。

构建本体需要大量的工作。实际上,这是语义网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人们是否愿意投入精力为自己的网站构建全面完整的本体?网站变化后,他们会维护本体吗?这些都是语义网构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批评人士认为,创建及维护语义网这种复杂的任务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量太大了。

另一方面,一些人很喜欢给互联网对象和信息做标签或做标记。互联网可以对做了标记的对象或信息进行分类。如果博客含有一个标记选项,这样很容易按特定主题对日志内容进行分类。Flickr等照片共享网站让用户可以对照片做标记。谷歌甚至把它变成了一款游戏:“Google Image Labeler”让两个人在做标签比赛中相互较量,看哪个玩家为一系列图像所做的相关标记数量最多。据一些专家声称,Web 3.0将来能够搜索标记和标签,并将相关度最高的结果返回给用户。也许Web 3.0会将Berners-Lee的语义网概念与Web 2.0的标记文化结合起来。

链接

关于互联网未来的几个猜想

总体来说,Web 3.0还只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而少有明确的技术出现,但是,这没有阻止人们猜测接下来互联网的未来会走向何方。实际上,在这方面既有保守的预测也有激进的预言,还有听上去更像是科幻电影的大胆猜想。

以下只是其中的几个预测和猜想:

1.技术专家Nova Spivack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在互联网的头十年,发展重心放在了互联网的后端即基础架构上。编程人员开发出我们用来生成网页的协议和代码语言;在第二个十年,重心转移到了前端,Web 2.0时代就此拉开帷幕。现在,人们使用网页作为创建其他应用的平台。他们还开发聚合应用,并且尝试让互联网体验更具互动性的诸多方法。目前我们正处于Web 2.0周期的末端;下一个周期将是Web 3.0,重心会重新转移到后端。编程人员会完善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以支持Web 3.0浏览器的高级功能。一旦这个阶段告一段落,我们将迈入Web 4.0时代。重心又将回到前端,我们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新程序使用Web 3.0作为基础。

2.互联网将发展成为一个三维环境。我们将来看到的是Web 3D,而不是Web 3.0。互联网把虚拟现实元素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在线世界结合起来,最后可能会变成融入了立体效果的一种数字环境。你可以以第一人的视角或通过你本人的数字化呈现(即化身),徜徉于互联网中。

3.互联网会立足于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在分布式计算中,几台计算机共同处理一项庞大的处理任务,其中每台计算机负责处理整项任务的一小部分。一些人认为,互联网会拥有思考能力,因为它能把任务分配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上,还能查询深层本体。这样互联网实际上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大脑组织,能够分析数据,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新想法。

4.访问互联网的设备绝不仅限于计算机和手机。从手表、电视机到衣服,将来一切东西都能连接至互联网。用户将与互联网保持持续不断的连接,反过来也是这样。每个用户的软件会以电子方式观察用户的活动,从而了解该用户的更多信息。这可能会引发争论:如何兼顾个人隐私与拥有个性化的互联网浏览体验带来的好处。

篇4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今年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全民热词。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生活形态,每个人应该都能感受到。网络新经济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变革,体现在市场变化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重要性似乎超过了一切其他生产要素,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于是,人人皆谈“互联网+”,希望能够做个新时代的飞猪,希望能够赢得奇迹般的成功。

但是,“互联网+”并非魔法,也没那么简单。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风口,而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大势;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创业机会,而是重构经济社会形态的创新浪潮。今天,无论新公司的初次创业,还是成熟企业的再次创业,都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重构价值创造的方式,这决定着创业能否成功,也决定着企业能否成长。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主导技术,驱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不断地改变和重塑着商业价值的创造模式。没有电力技术的发展,电灯不可能出现,爱迪生的电气王国不可能成就伟业。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windows不会出现,全球首富的光环不会长久地停留在比尔・盖茨头上。而在这个互联网唱主角的时代,新的创业传奇正在不断上演。但是,大多数时代弄潮儿的成功,凭借的都是主导技术的“用”,而非其“有”。

在这个倡导创业的新时代,如何“用”好互联网?需要探问:“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它所带来的创业机会与挑战是什么?“互联网+”时代运行的底层机制是什么?因此应采取的创业法则是什么?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追求“互联网+”所带来的恐怕不是创业传奇,而是创业闹剧;不是改变世界,而是糟蹋资源。

可见的现象: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形式

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对于业界实践和讨论的回应。三年前互联网业界兴起的关于“互联网思维”话题,冲破了互联网的行业边界,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参与。在泛财经领域,人人都在热议互联网,都在思考自己可能抓住的机会以及面临的挑战。从2013年至今,“用互联网思维改造XX行业”一直是流行的商业宣传口号。

今天许多新兴的行业,十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智能手机、移动App、移动社交和互联网金融等等目前最火的新兴行业十年前还未见踪影。从市场的边缘开始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渐渐成为主流,正在逐步改变着越来越多的行业,改变着整个社会经济的面貌。BAT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市场巨头了,而社会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也越来越深刻地互联网化。

互联网确实正在越来越多地“+”于各行各业,重构各行各业,从而孕育与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全面的重构,意味着全面的机会。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市场从业者,都在积极地寻求“+”互联网的机会。

在“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大势之下,我们如何才能辨明市场机会,作出明智的创业决策与行动?换句话说,“互联网+”表现出来的形形的创业形式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创业成功?

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的规律会重演。我们有必要走进商业史的长河中寻找启示与智慧。事实上,所谓的“……+”时代,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隐形的逻辑: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机制

历史上的那些“……+”时代

20世纪初是工业的鼎盛时期,电动机正在改变着商业世界和社会生活。当时西尔斯百货曾经销售过一款“家用中央电动机”,提供一个现代家庭所需的所有动力。于是,打蛋器、电扇、搅拌器、磨粉器和砂轮等等家务活需要的工具都可以接入这样的动力,带来更多的便利,更高的效率。这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电动机+”时代。家用中央电动机早已没有了踪影,每一个家庭中却仍有无数的电动机在工作,空调中、电视机中、电脑里、手机里……正如施乐PARC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arc Weiser所洞察的,“电动机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它都不见了”。因此,发展电动机不再是最重要的,发展基于新动力的应用性产品和服务更加重要。

80年后,PC热潮席卷全球,工业制造、商业服务以及普通家庭都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形成了事实上的“计算机+”。但是,科技先知凯文・凯利(KK)当时的分析结论是,“计算机技术也正在走向隐形”。这一预言正在被证实――孤立的台式计算机越来越少,虽然计算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计算”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计算机以外的地方,比如智能手机,比如可穿戴设备,甚至是电视、冰箱、热水器、电灯等普通家用电器里面的智能芯片。套用Marc Weiser的说法,“计算机是如此的成功,它将会消失不见”。因此,发展计算机不再是最重要的,发展基于计算能力的应用性产品和服务更加重要。

电动机的“消失不见”,计算机的“隐形”,这是否是对一切新技术的未来可能性的隐喻呢?互联网又会怎么样呢?

电动机看不见了,但是动力一直都在发挥效能,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强大;计算机正在隐形于不同的设备之中,但是计算能力仍循着摩尔定律在飞速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广的“+”的同时,其形态却越来越不可见。

正在消失的“互联网”

今天,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已经或正在通过接入互联网而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互联网+”。

不同于电动机和计算机,互联网原本就是无形的。而它最主要的呈现形式web,早在5年前就被宣布“已死”――2010年,时任《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总结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提出著名的“网页已死,互联网永生(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ternet)”。

但是,当时风头正劲的网络应用(APP),在五年后的今天也日渐式微,light APP、H5等新模式层出不穷。。

互联网真正能够“永生”的特质,既然不是Web,也不是App,会是什么呢?今日风头正劲的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是不是也会有消失的一天呢?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衰亡,Web时代的明星们也同时在陨落――门户网已经沦为“传统行业”,Yahoo今日的市场地位依靠明智的投资而非门户主业支撑;Google把搜索做到了巅峰,但是正受到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威胁;阿里京东的上市,标志着电子商务的成熟,但是来自移动社交的潜在威胁让他们放不下心来享受胜利的果实。除此之外,传统线下零售的O2O逆袭、新兴垂直类电商的创新实践,更是不断丰富着这个快速增长的新市场。

与此同时,新贵们则汹涌来袭:社交有了许多新花样,Facebook、Twitter已经显出颓势,WhatsApp、Instagram、Snapcha成为社交新宠;Uber、Airbnb则把网络和社交落地到了实实在在的线下商业和生活。更重要的是,“网络”正在突破互联网的边界,在金融、制造、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的面貌。互联网金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智能硬件也正慢慢成为主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也一样会衰亡消失。

互联网正变得无处不在,同时也正在消失不见。谁又真正见过“互联网”呢,所见的不过都是互联网的“用”罢了。

用“减法”连接一切

互联网最初是作为一种通讯技术和工具进入社会生活和商业世界的,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连接的力量。而建立连接,主要是通过减少信息传播的阻力来实现的。

“互联网+”正是对这样一种连接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扩展,直到社会生活和商业世界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更快速、更直接、更丰富、更低成本的“连接”。此外,伴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同时实现可见、可知、可管理的“更清晰的连接”。

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互联网+”,我们看到的“加法”,其实只是种种表现形式,背后隐藏的机制实为“减法逻辑”。

“减法逻辑”,是一种从信息连接机制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规则,能够不断地消减市场沟通成本,实现更高的管理效率、更优的资源配置、更好的价值创造。

三年前最早正式提“互联网+”的马化腾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互联网+要先做减法,才能加进新东西,未来瞄准核心业务‘连接’和‘内容’”。可惜,我们却很少注意到这个重要的“减法”前提,自然也难以把握其中蕴藏的巨大挑战和机会

可用的工具: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法则

互联网的“减法逻辑”带来的,其实是通讯的革命,而在今天,通讯就是一切,用凯文・凯利的话来说,“通讯就是经济”。于是,“减法逻辑”正在带来巨大的商业规则变迁,并由此重构创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

具体来说,从“减法逻辑”出发,创业组织至少可以参考三个创业法则:一是基于“减闲置”的新资源分配模式;二是基于“减边界”的新竞争模式;三是基于“减冗余”的新管理模式。

创业减法1:

减闲置,塑造新资源分配模式

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是当前最有生命力的新兴商业模式。这一商业模式通过连接和聚合闲置的社会资源,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其实是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模式,从整合商业资源,进入到了整合社会资源的阶段。并且让商业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公益色彩。

滴滴、快的、Uber上演的从“出租车大战”到“专车大战”的连番大戏,以及破天荒的“补贴”模式,让用户和市场都深刻认识共享经济的好处。抛开背后的微信、支付宝大得益处的衍生效应不谈。滴滴、快的本身在竞争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两家公司都是2012年成立的,至今年2月最终战略合并,估值已经高达150亿美元。从当前的发展结果来看,乘客得好处、司机增加收入、Uber们得到了发展、资本获得了收益。完美的多赢结果。

以减闲置为核心的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在今天成为可能,其实是互联网影响力的深化和变形:与消费者直接连接的技术障碍被极大地消除了;与分散的社会资源连接的技术障碍也已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促成更便捷的消费的交易成本日益趋近于零;分散资源的管理成本因为数字化的发展而不断下降;消费者权益和自主意识的增加。

与用户的直接连接。直接连接是移动社交网络最为显著的特征,通过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每个人都成为了精确的网络节点,可以被快速地连接和聚合。互联网时代没有可能发展滴滴快的这样的打车软件,因为无法连接到移动状态的乘客,也无法那么精准和简便地对接资源、促成交易。

与资源的直接连接。打车软件公司本身没有或者很少拥有出租车,外卖软件公司也并不自己经营餐馆,洗衣软件公司大可不必自己替用户洗衣服,美甲软件公司也不必自己雇佣美甲师,而Airbnb也并不自己经营酒店。这些创新公司之所以能够促成便捷的消费,除了连接用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可以连接和聚合外包资源。这让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快速地发展,也可以快速地被超越――商业战略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缩短了。

交易成本趋近于零。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促成实在的交易。上述这些增益了社会福利的创新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用户-资源对接的快速实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讯网络发展引致的极低的交易成本。今天,通讯网络的花费大幅下降,人们可以用很低的费用享受实时在线的通讯便利,许多的商业模式因此成为可能。比如说,相比较于低价打车得到的好处,为此支出的通讯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需要应对的,是一个交易成本趋近于零的商业环境。

管理成本不断降低。不过,即使有了快速、便利和低成本的连接,要实现资源的聚合,以及有效的分配,还需要科学严谨的管理。这给商业世界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算法”。Uber最值钱的不是公司本身,甚至可能不是它聚合的用户,而是它独特而又高效的算法。正是因为有了高效的车辆调派、计价、结算系统,数百万的社会车辆才能有序地运转。而促成公司高速发展的用户补贴、司机补贴模式,依靠的也是运算而非管理经验。今天,计算和分析技术的低成本,让社会资源的高效分配成为了可能,也让社会价值的实现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多的用户权利。互联网赋予了普通用户更多的权利,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及其他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最初因为消费者缺乏必要知识而不得不让渡给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其生存的空间。

我们身处的社会还有许多社会资源仍在闲置。教育、医疗、扶贫、环保、能源等领域,以增益社会福利为先导的商业模式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共享经济模式,以及“慕课”、远程医疗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有可能在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公平,增进广泛的社会福利。

创业减法2:

减边界,塑造新竞争模式

就商业竞争环境来说,这是个“我不犯人,人要犯我”的时代。以前的竞争对手很清楚,就是行业内做同样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对手有可能从完全不相干的地方,以让人看不懂的方式打过来。

蚂蚁金服,名字虽然还有几分陌生,却是让所有银行都夜不能寐的可怕颠覆者――这是一家旗下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公司。2013年之前,支付宝还只是用来在淘宝上支付网上购物的工具,但是一夜之间,它的产品余额宝成了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金融理财机构,资金规模达到7000亿。而与之合作的天弘基金也顺势成为了最大的基金公司。就这样,电商支付工具变成了传统银行的噩梦。

2015年6月25日,蚂蚁金服筹建许久的阿里网商银行正式开业,“狼”终于真的来了。面对一家不需新建网点,开发新客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也不需要教育用户使用习惯的对手,拖着沉重的线下网点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传统银行怎么应对呢?

跨界明星当然不止是阿里。小米以手机起家,已经广泛地进入了包括电视、充电器、手环、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等消费类电子行业,甚至传说还要在家装、汽车等领域一显身手。小米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政策壁垒,它的成功,集中体现了“减法逻辑”的力量对技术壁垒、中介壁垒、基础门槛的消减。而直观反映出来的,就是“带着粉丝去跨界”的巨大势能。

从以上案例来看,新竞争模式有着以下几点“减法”特征:

政策壁垒消减。金融行业的保护性垄断政策开了口子,2014年腾讯、阿里等5家公司分别拿到了民营银行牌照。政府此举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引入新的玩家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却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而放心试水新的可能。

技术壁垒消减。凭借着早年淘宝、支付宝的积累以及后期在无线端的迁移,支付宝早已成为国内装机量最高的几款应用之一,并且用户形成了熟悉、熟练的操作习惯。同时,因为大量商家及个人的交易记录、整体商业环境的数据积累,以及信用评级建设,阿里的信用评价能力已经非常成熟。央行牵头的中国的信用评价体系都邀请了阿里加入。近期正式建立了芝麻信用体系,致力于替代传统信用卡的部分业务。可以说,阿里已经完全能够胜任传统的金融业务了。

中介壁垒消减。与传统的金融业务不同,阿里的网上银行,办理业务完全不再需要网点、柜台、人员等专业的服务设施。各类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P2P平台已持续对用户教育数年。因此,与用户直接对接的业务操作完全没有障碍。

基础门槛消减。金融理财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密集型工作,传统上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来开展业务、维持运作,这些都是基础的行业进入门槛。但是因为垂直分工的解体和外包的兴起,即使是高度专业的金融业务,也可以引入外包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市场拓展。天弘基金+支付宝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赢合作案例。

今天,市场的颠覆,往往会从不可预想的地方打过来。面对移动社交网络时代的跨界新打法,传统企业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创业和创新,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市场的边界。

创业减法3:

减冗余,塑造新管理模式

自九十年代末以来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个成功而又新奇的新兴商业模式。从阿里、QQ、360,到小米,大多经历了被各色竞争对手“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学不会”的颠覆式创业历程。

但是在现象的背后,创业能否成功,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能力是否具备,是以组织的执行能力为保障的。没有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很难成就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互联网英雄们所创造的“叫人看不懂”的奇迹,多半也有着“雷人”的组织管理模式为支撑。

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来说,新管理模式有着浓厚的“减法”特征――减掉组织管理中一切不必要的冗余和成本。主要体现为:减少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控、减少中间层级的金字塔结构、减少信息的不对等不透明、减少部门界限的资源隔阂、减少组织边界的创新阻隔等等,最大可能地在消除科层制、官僚化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企业快速、灵活、高效的市场应对能力。

成功打造小米手机,并且不断扩展消费类电子商业版图的小米,在“粉丝经济”、“让用户尖叫”等奇葩的商业运营模式背后,更有着叫人大跌眼镜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没有绩效评估(KPI);管理层很少;不开会。

小米的这三个管理特征,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因为今天App的更新周期是“周”,相比以“年”为更新周期的软件快了52倍。而这样一种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管理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和形塑组织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可以在飞速变迁的时代中持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据内部人士分享,阿里内部“充满了各种雷人的事儿,各种不靠谱的计划此起彼伏,绵延不断”,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淘宝、天猫、支付宝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支撑这种野蛮生长的,其实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自组织”式的“生态化的组织形态”建设。对此,阿里有自己的清晰认识――所谓更生态化的组织形态,就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会减少;与此同时,横向之间的主动连接会更多,基于兴趣、靠任务结合起来的项目和自组织的业务会越来越多,这跟原来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形态大不一样。

从小米、阿里,以及360等新锐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管理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减法逻辑”:

管理,从纵向到横向。灵活应对市场,需要真正的放权,而非有限的授权。纵向的上级管控越来越少,横向的业务部门合作越来越多。阿里在2013年启动改革,调整集团既有业务架构和组织,成立25个事业部,业务发展将由各事业部总裁负责。陈春花教授有个形象的提法,“把指挥权交给听得到炮火声的人”,也就是让一线员工掌握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很好的绩效,另一方面,也激励员工的斗志,提升组织的能力。

层级,从长链到扁平。从金字塔变为更生态的组织,这个越来越横向连接的过程,必然导致中间层级的逐步消减。传统的经理管理专业人员,转变为专业人员带项目。小米在成长初期的基本模式是七八个合伙人,下面分别有个主管,管理着七八个小组,然后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异常扁平化,把职能拆得很细。

信息,从模糊到透明。这是生态型组织的基础保障机制,如果信息不能平等化、透明化,是形成不了自组织的。Twitter和Square的创建者杰克・多西认为透明度和信任度是企业运作的原动力,他坚持每一位为他工作的员工都要知道这家公司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多西确实身体力行这一原则,也收获了员工的高度忠诚。

资源,从阻隔到连接。资源配置模式是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实质所在。横向连接的增多、中间管理层的减少、信息的透明,将资源配置的模式,从“整合”慢慢变为“聚合”,不再是控制、命令、计划、预算等传统手段,而是靠激发、鼓励、指明方向、自下而上的促成事业的发展。包括内部部门界限的打破,以及外部的组织界限模糊化两个方面。许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里,项目团队的人员缺口,很少是集团统一调配,而是自己去说服别人愿意跟你干,是聚合资源。就像一个个风火轮,能力足够大就会吸引更多的能力、资源。以一种市场的力量,生态系统的力量来配置资源。资源的流动是靠项目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行政命令。

想要留在原地,就得发力狂奔;想要不断前进,就得另谋出路。在这样一个新的商业环境中,新创的事业如果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没有创新,不可能赢得市场的成功。

“互联网+”的可能性:

格莱珉手机的故事

在不起眼的穷国孟加拉,一场由手机引发的变革和发展,悄然发生在移动通讯飞速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末,这场相隔不远,并且仍在继续的变革,对于我们理解“加法”的可能性,及“减法”的力量,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是相对为世人熟悉的。创始人尤努斯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他通过向村民发放小额贷款的模式,成功实现了有效的扶贫,也建立了高效且成功的新商业模式。但是除此之外,孟加拉还有另外一家值得尊敬,值得研究的公司――格莱珉手机,它从信息传播机制创新入手,同样实现了有效的扶贫,同样构建了高效且成功的新商业模式。

格莱珉手机成功的商业模式,正是建立在“改变连接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其创始人伊克巴尔的信条是“连通性就是生产力”,从小在落后乡村生活的经历,以及在美国学习工作获得知识让他认识到,无论在哪个领域,便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都是非常必要的。

1997年,在手机还只是“专门给雅皮士准备的玩意儿”的时候,在手机的持有及使用的整体花费高达2000美元的时代,伊克巴尔成功地将这一昂贵的通讯工具变成了高效的生产工具。格莱珉电话公司帮助穷国孟加拉贫穷的农民获得了独立经商的机会,也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且,它还创造了一个孟加拉国政府无力创造的公平竞争的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面貌。

手机可以让农民提前联络镇上的商店,少走冤枉路,少耽误时间。手机也可以让农民定时获得农贸市场的最新资讯,让他们知道最新的需求变化和价格波动。手机还可以让农民充分协调收割和运输,这样在计划和操作上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互联网所建立的连接和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格莱珉手机在孟加拉的作为。随着互联网的作用机制正日渐深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商业实践之中,“互联网+”行动计划,有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无论格莱珉手机还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影响,发挥作用的基本逻辑,其实是一种“减法”――减少时间、障碍、边界、成本的,更快速、更直接、更丰富、更低成本的“连接”。

结语

篇5

 

一、互联网经济概述

 

(一)互联网经济的定义

 

互联网经济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所产生的所有的经济活动,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现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FIN)、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五大类型。

 

(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现状

 

走在互联网经济前沿的当属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购物系统。所谓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而进行的商务活动的总称。而互联网购物系统,也可简称网上商城,是我们足不出户进行各项采购活动的网络平台。

 

(三)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信息产业经济以迅猛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之始,便以发展蓬勃、灵活多样、创新便捷的特点受到得到热烈的追捧,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监管机制不健全,互联网经济也伴随着高风险,如网上购物的欺诈,侵犯隐私,网络产权,不正当竞争,网贷平台跑路以及虚拟财产保护和继承等问题。

 

二、互联网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促使金融业的转型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行为的日常化以及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入,金融业也必不可免的受到互联网的渗透。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金融行业也不得进行转型和创新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现代金融业可分为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业两个部分。

 

传统金融业是指存款,贷款和结算等金融活动的总和,传统金融以其扎实的基础屹立于现代社会经济体系当中,具备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固定的客户群、服务网络优势、资金共给优势、风险管控优势和产品组合优势。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体系运行效率的提高,传统金融在某些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传统金融服务效率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群体对金融的需求,其服务成本较高,客户体验度不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资源配置效率低,所以,在时代需求的推动下产生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形成的功能化金融形态及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等优点。其出现动摇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丰富了理财产品种类,降低了理财进入的门槛,扩大了社会融资的渠道。

 

但是互联网虽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却不能缩短现实间的距离感;能够提供海量的数据,却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所以互联网金融业陷入了管理弱、风险大、信息处理不及时、监管政策不完善、安全性不能够得到保证的两难境地。

 

所以在金融业进行转型的过程中,要取长补短,趋利避害,把风险机率降到最低,让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衔接更加融洽。

 

(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使服务业的升级

 

互联网经济的出现对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得服务业为了适应于社会发展而进行升级。目前,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服务业产业链的经济链,贯穿于整个服务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使服务业跨越时空,由此产生了大批新兴行业,如网络购物,在线租车等,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现代服务业体系变得日益丰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一些如移动,联通,电信等垄断行业的垄断局面发生了根本改变。互联网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了全流程服务链,使服务业上升到一个新的等级。互联网将城乡资源进行对接,推进服务业城乡一体化,改变了以往服务业城乡分布不均的产业布局,涌现了一大批“农村淘宝”。由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体系的升级,也使服务业中的人才结构发生了改变,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在增加。

 

(三)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才结构的变化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推动,而互联网技术的本质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设施、以网络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人才结构体系。而不论是过去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传统互联网还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都需要大量的以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技术人才。而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以此需求为导向,必然有大量的技术性劳动力涌入互联网经济行业。

 

另外,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物流运输业的繁荣,大量的物流工作人员参与到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层部分。同时,网上购物的兴起亦导致传统的零售业的萧条,传统的零售从业人员在此情况下需求量锐减,迫使其另寻出路。

 

因此,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变化具有莫大的影响作用。

 

三、尾语

 

互联网经济的出现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但在享受它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权衡与深思其利弊,以便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因为现阶段互联网经济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经济中的第三方支付容易造成资金不受监督,甚至越权调用等风险,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由于交易的隐蔽性,可能会引发犯罪危险,所以在应用互联网经济的同时要进行防患,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经济法律体系,加强对互联网经济的的监督,加强对风险的判断和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宣传打击严惩非法集资。

篇6

关键词:P2P平台;商业银行;冲击;陆金所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一、P2P平台概述

P2P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衍生品,是资金需求者对资金供给者的直接融资,是投资者与借款人之间沟通的媒介。正因为它是直接的借贷并没有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省去了中间的一个环节,再加上借贷利率都是经过双方协商决定,因此借贷双方对利率都比较满意;而且通过这个平台信息的用户都经过实名认证,信息完全公开,降低投资风险。此外,理财产品是针对闲散资金较多的客户设计的产品,具有更高的起点。广大的长尾客户根本达不到资金起投的门槛。而P2P平台的兴起给小额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它的投资门槛很低,基本上都是一元起投,签署的投资合同真实有效,一般是由基金经理专门管理这些资金,所以年收益率要高于存款利率。存取资金操作便捷,一般都是在官网上下载一个APP,直接在手机上操作,随时赎回,随取随用,并且支持信用卡充值,用未来的钱赚取现在的收益。另外P2P平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这些P2P产品都有风险保障金机制,有专门的机构来赔付逾期未付资金,国家法律还对其进行了保护,比其他一些产品更安全些。截至2016年9月初P2P网贷平台数量为2235家,其网贷成交量已接近3万亿大关。

二、陆金所的简介

陆金所现居国内最大的财富管理平台,交易量同比净增4倍。它以互联网为媒介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2016年年初,陆金所正式对外发表近期已经完成12多亿美元融资,至此经过自营时代和开放时代的陆金所已经进入到了“O2O跨境”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陆金所将改进以往的运营模式,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财富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等高端技术实现投资者和投资产品的分级,降低投资风险,实现精确、高效的投融资。

三、陆金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2011年9月陆金所在上海注册成立,其平台于12年3月正式上线。陆金所是中国平安集团的投融资平台,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它的存在是为投融资者、金融机构提供第三方的交易辅助服务。借助平安集团在传统金融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团队人才,该平台人才优势明显。到2016年底陆金所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800多万人,同比增长约55%。(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1.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个平台App的推出,吸纳了大量长尾客户的流动资金,银行的存款压力有增无减。陆金所在高利率的同时还带给了用户极大的便利,它的活期年化收益是余额宝的1.56倍,是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13倍。陆金所的用户大部分都是一些中青年人,其中80后90后占绝大部分,这些人的存款不多,但是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陆金所就成了他们更好的选择。据统计,去年前三季度陆金所零售端交易额为10772.2亿元,同比增L239.3%;期末零售端客户资产管理规模约4000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约55.8%;机构端交易额约为3200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428.8%。(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2.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冲击

陆金所着力抓住市场上的长尾客户,因基于客户对投资产品的需求,该平台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对于资金需求灵活的客户来说,该平台有多个活期的理财产品。该平台投资起点小于等于100元的理财产品有4个,其中投资起点在1元占了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起点都在5万元以上,这样的设计理念吸引了社会大量的游资,拉拢了低端的用户。平台中还有一些针对中高端客户的定期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且起投金额也大,这既保证了平台的资金,也兼顾了各种需求的客户。

比较发现,银行的期限为一天的理财产品跟平台灵活赎回的理财产品不管是从投资收益还是从数量、赎回的灵活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见表1)从投资收益上讲,陆金所的零活宝投资年化收益更大,是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的2倍多;从赎回的方便程度上来讲,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必须在工作日的规定时间赎回,而陆金所的理财商品买入或者赎回操作都是线上完成,只要联网,随时随地都可以赎回,操作简便,及时到账,所以一些工薪阶级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陆金所,这给商业银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3.对商业银行基金产品带来的冲击

目前,陆金所正在积极推出基金类的理财产品。据统计,该平台的基金超市已经收拢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公募基金通过数据统计(见图1),陆金所旗下的基金数量远远高于同期国有银行的基金数量,且其品种也相当丰富,其中热销的基金单月可销6000万人民币。(见图2)该平台还有一个网页可以帮助投资者优选基金,里面对每一支基金的各个时间段都进行了涨跌幅描述,对基金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帮助投资者更好的自主选择基金。而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并没有对基金的详细解释,如果投资者对基金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又想进行投资的话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去查找这支基金的涨跌幅和其他一些信息,或者去银行柜台进行询问,无论哪一种方式,投资者所付出时间和精力肯定都要大的多。陆金所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和更多选择的机会赢得了广大投资中的青睐,给商业银行的基金代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平台基金的热销抢占了市场的份额,也是商业银行存款压力的原因之一。

4.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P2p平台借款是民间借贷方式和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以陆金所的借贷模式为例,它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个人和个人的借贷,平台只是充当中介角色,设立交易,收取费用。平台借贷的好处在于借贷人只需要填写自己的基本材料,平台会在最短时间内(最快3分钟放款)匹配到交易对象,而且借款人的准入门槛较低,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以借到最高金额3万元的借款,这样方便了很多急需资金却达不到银行放款要求的人。据统计,2016年前3季度总成交额约为5600多亿元,比上季度增加了了25.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数据来源于2016年第3季度P2P网贷行业研究报告)这样便捷的借款方式,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将会给银行的贷款增加不小的压力。

四、商业银行应对威胁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传统的商业银行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金融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渐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很快取代商I银行的地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恰恰是商业银行改革传统模式的标志,商业银行只有从自身出发,进行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这种改变无疑是巨大的,需要好的策略来支撑。

1.紧跟时代步伐,从线下走到线上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跟金融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更加倾向于随手操作就能对自己的剩余资金进行重新的分配,而银行大排长龙的服务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银行应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的科技,秉持着“安全”、“快速”、“便捷”的原则从线下走到线上,打造一个集电子支付、电子账单、跨行资金周转等各种服务于一身的APP,更好的服务大众。

2.注重客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这么受大众的欢迎,抢占大片的市场份额,归根结底是互联网金融有很多免费体验的项目,客户体验的程度越高对互联网金融的满意度也越高。例如陆金所就会给成功绑定银行卡的新客户一张100元的投资券,该券可以直接进行投资然后直接赎回,就相当于免费送了100元的现金,陆金所的页面还有一个新手专区,刚开户的新手可以去那里投资,利率会相对较高,风险也相对较小。商业银行如果想要保持市场份额不下滑就必须注重客户的体验,研究客户的投资习惯和投资爱好,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完善投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3.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商业银行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实体店经营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也给了客户极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互联网金融是刚兴起的一种模式,它的资金实力不如商业银行雄厚,再加之它没有实体店,存在着随时的风险,所以客户对平台的信任感并没有商业银行的高,一些风险规避型的客户群体在投资时就会更倾向于投资商业银行的产品。因此,传统商业银行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逆流而上,弥补自己的不足,给客户更好的投资环境。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而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以其雄厚的底蕴占领着时代的主流,但是互联网金融便捷的方式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越来越大了。因此商业银行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应该改革自身的传统观念,与互联网金融建立合作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作更好的产品来服务大众,来抵御互联网金融浪潮带来的冲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霄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2:78-80.

[2]王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消费导刊,2015,12:179.

[3]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66-70.

[4]王昊卓.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J].时代金融,2016,3:80-81.

[5]宋洪波.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战略解析[J].时代经贸,2014,5:509-512.

篇7

【关键词】联网金融优化 农村支付 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开始逐渐享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性。如今我们可以在网上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我们开始改变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层出不穷的各种第三方支付方式、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等等,这些新的支付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带动了支付体系的创新。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支付方式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不发达,从而导致在这些地方在金融服务上比较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在金融支付方式上,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如何对目前的农村支付环境进行分析改革,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提高农村地^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同时也不断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结算

(一)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支付概念

目前,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金融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改变,给我们的金融方式带来了新的发展形势。对此,针对现在这种情况,我国开始出台一系列针对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件,来对目前的金融环境进行指导。通过一些文件来对互联网金融下的资金融通、支付、投资等进行规范性管理。互联网金融是具有交易便捷同时门槛低的显著特点,通过这种金融方法能够提高金融交易的快速性。互联网支付不同于传统支付方式,传统支付方式是通过现金等方面,互联网支付方式依托网络,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线上支付,例如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支付。这些支付方式能够是目前最常见的互联网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可以统称为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两种方式,这就是关于互联网支付的定义。

(二)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时代下支付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使得支付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便捷高效。新型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极大的改变了人的交易方式,同时能够给交易者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互联网金融时代,通过一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网上交易服务交易平台,新的互联网支付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金融背景下的零售支付方面的不足之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涌现了一些移动支付方式,其中目前使用普遍的支付宝支付方式以及微信支付方式,这些方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创新了网络担保模式,通过这种互联网支付方式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能够快速实现现金资金的流动,加速资金的结算速度,大大缩短交易周期。互联网下的新型支付方式,目前已经基本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各种生活水电煤通信缴费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快捷支付,能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我们的吃喝玩乐各种日常生活都能够通过网络支付方式完成,也极大地带来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农村支付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涌现出的各种新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支付方式所带来的便捷,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原因,以及目前我国农村支付环境比较差,广大农村居民不能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如今的便捷支付服务方式,对此,需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进行改进。关于我国互联网时代下农村支付方式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付结算资源配置不均衡

我国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地区,我国农村地区在银行网点分布上比较少,同时银行网点分布存在不均匀的地方,同时针对这些营业网点,针对支付的服务数量较少。银行网点分布不均匀,一般的银行机构一般多设置在县、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地方使得我国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缺乏,同时导致这些地区缺乏支付服务。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不足,这些能够使得无法满足我国的农村地区的需求,这些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情况。

(二)农村地区支付工具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在支付方式上大多采用传统的支付方式即现金支付方式,较少使用其他的支付方式,其他支付结算工具使用较少,这样使得农村居民在没有更多的条件去选择,这其中有农村的支付环境原因,同时也是农村居民自身对一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不足的原因。

(三)移动支付业务有效需求不足,缺乏基础

农村地区由于银行网点缺乏,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我国的农村地区不具备移动支付的条件,同时也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相比于城镇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相对不太好,这就使得他们对移动支付业务并没有太多的需求。

(四)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较为闭塞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比较闭塞,这样使得农村居民在接收新事物的速度上比较慢。目前我国虽然互联网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接收信息上仍然主要是依靠电视、广播的方式来获得消息,导致被动的接收信息,从而导致农村居民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偏低。这些人们对互联网时代新生的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了解不多,在日常支付中主要是采用的传统现金支付方式。同时由于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需要移动终端如电脑、智能手机,但农村居民由于对这些智能设备的接受程度较低,从而对移动支付方式认识很少,这样对于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使用效率相对偏低。

三、农村支付环境采用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

(一)线上支付结算所用工具

1.网银支付。网银支付是通过使用各大银行的网上支付系统来完成支付,主要是在互联网上支付的方式。通过银行所提供的一种终端接口设备,与银行卡结合在一起,连接着网络接口上,在进行支付时采用这种网银方式进行支付,具有移动支付特点。

2.移动支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第三方支付方式开始兴起,这些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进行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主要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支付,消费者在进行购物的时候,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都可以采用移动支付方式。

(二)线下支付方式

1.现金。现金支付方式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支付方式。目前,现金是最主要的通用的一种交换使用货币,在商品交易中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现金在大众社会中具有普遍接受性,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及时进行交易,能够直就用来购买商品、服务、理财或者偿还债务。现金仍是目前社会中流通性最为广泛的支付工具,也是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支付工具。

2.银行卡。银行卡是除了现金支付方式以外的最为常见的线下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由银行发行,具有现金存储、转账等功能,用户可以直接用银行卡进行消费。

四、改善目前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一)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设施,通过加强金融机构的建设来加强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相关人员的配备,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

(二)给予农村地区适当的政策支持

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为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对此就需要解决资金问题,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此,关于建设资金问题,政府需要在这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手段,大力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建设工作,为我国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我国目前的农村支付环境。国家政府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建设投入时,要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保证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良好进行,这对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力。

(三)提高农村居民非现金结算意识

在目前农村金融支付环境下,由于农村居民对新兴事物接受比较慢,对此,可以通过多采取一些活动方式,例如开展“支付工具下乡”的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能够切身体会到使用支付工具支付的便捷性,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这种支付方式的好处,从而认识到移动支付的优势。同时政府通过给予一些支付机构一定的补助,从而鼓励支付机构在农村地区增加支付工具,让农村居民支付更加便捷,从而使农村居民能够开始转变传统支付方式,转向互联网支付方式。

五、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农村支付服务优化策略

(一)开展金融支付知识普及教育

针对农村居民相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背景,对其进行相关金融知识的培训工作。正是由于目前广大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的支付环境受限,对此,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对农村居民进行相关的金融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金融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对现代化支付工具的认知度。通过宣传的方式向农村居民进行知识的讲解,重点是所讲解的知识浅显易懂,让他们能够很容易明白。

(二)注重农村移动支付业务发展

目前农村地区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有了很大的上升,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针对农村地区拓宽移动支付业务。如今的电子商务正逐步进入农村地区,这给移动支付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作用。在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时,首先需要保证使用者的资金安全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居民进行相关移动支付知识教育工作,同时加强他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大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农村地区的移动业务的发展,对农村移动支付业务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从而不断扩大扩大农村移动支付覆盖面。

(三)加大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的建设,为金融支付创造良好的环境。移动支付需要以各大银行业务为基础支持,对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各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的建设,改进目前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为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提供后盾。

六、结束语

终上所述,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给金融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支付方式,但目前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思想文化等诸多制约,新兴支付方式的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本文通过对目前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中存在的困境,提出改进意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支付环境优化路径进行分析,让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互联网时代下的便捷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5):62-63.

[2]董玉峰,张秋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支付服务优化策略[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70-72,75.

[3]焦瑾璞.移动支付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应用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4,(7):7-10.

[4]董玉峰,李苫.河北省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发展现状及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8):93-94.

[5]冯丽群.移动支付改善农村金融的思考[J].财经界,2015,(36):1.

篇8

一、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的优缺点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匹配和交易,由计算机处理业务,操作流程标准化,业务处理速度快,不需要客户排队等候,不需要传统中介、不会产生交易成本,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一大优点。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快发展广覆盖是它的另一大优点。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其覆盖更广泛。

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问题和管理体系不健全带来的各种争议。二是风险较大,网络安全问题、信用问题、管理问题等都会带来风险,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下融资模式的风险不容忽视。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当前,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可得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融资这种方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使得互联网金融有效改善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虽然我国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己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互?网金融的发展也使得解决融资难困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体系不完善,融资缺口比较大、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意义

一方面,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借贷、发行股票等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发展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振兴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服务一步一步实现创新,从传统的单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发展到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能满足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了金融行业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四、如何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从四种创新融资模式来看,虽然这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会给融资难困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风险问题,管理问题等。因此,探讨如何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势在必行。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两点措施。

1.优化组织架构,形成规范产业

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产业组织架构还不够规范,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优化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组织架构,形成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特定的金融组织,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重视程度,并构建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业务相配套的资质审查流程,这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也能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产业,为我国中小企业造福。

2.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

当前企业所能接触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是基于传统金融产品发展而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改善和发展,市场将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金融产品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方便管理、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对我国金融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有好处。

篇9

-移动互联网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让信息的流动更加实时和智能。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将合适的信息以合适的方式传送给合适的人!

2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身份:个性、精准的信息

-联接:双向实时信息交换

-位置:信息也有位置属性

-感应:感知周边一切信息

未来,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概念将会融合,移动互联网会演进为“新一代泛互联网”!

3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如同空气、水和电一般,无处不在,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互联网思维

极致思维:超越用户想象

粉丝思维:让粉丝做贡献

众包思维:借助大众力量

迭代思维:允许有所不足

免费思维:降低使用门槛

入口思维:入口就是流量

流量思维:流量就是金钱

开放思维:分享风险利益

屌丝思维:人人都是屌丝

……

-互联网工具

沟通工具: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文字语音多媒体

协作工具:信息共享、工作协同、任务管理

融资工具:股权众筹、网络贷款、产品预售

营销工具:社交媒体、预售式营销、粉丝口碑

销售工具:平台电商、网络直销、社会化电商

产品、运营、招聘、管理、财务……

基于互联网思维而设计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传统的极限,发现一片新的广阔天地!

4信息流动的革命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由比特字节所承载的信息流动的网!

计算机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比特化);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比特流)!

过去的信息由“原子”承载,原子的流动就是“物流”,“物流”效率暂时还无法超越“比特流”!

基于互联网,比特流承载着“信息/数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数据”的实时流动,这是一场信息革命!

当信息可以自由且实时地流动的时候,基于“众包”和“P2P”理念的各种产品便诞生了。

本质上众包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一件原本需要自己或者公司团队要完成的工作,借助互联网让全球范围内有相关能力的人分工协作完成。大部分众包是有偿的,当然也有类似于公益组织基于互联网做免费的众包协作。

最完美的众包是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环节有规律地拆散并通过众包的方式让产品的“粉丝”免费完成!

本质上P2P的核心理念就是借助互联网让全球范围内“供”和“需”个体之间建立连接,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比如:

基于P2P的金融借贷,就是让A用户把闲置的金钱借给陌生的B用户;

基于P2P的旅游短租,就是让A用户把闲置的房间租给陌生的B用户;

基于P2P的旅行代购,就是让出国旅行的A用户把闲置的购物配额和旅行箱空间有偿出让给没有出国旅行的B用户;

基于P2P的阿姨厨房,就是让A用户把闲置的厨房能力和厨艺技能有偿提供给喜欢家常菜美食或者不喜欢去餐厅排队的白领B用户;

基于P2P的汽车租赁,就是让A用户把停在车库或者停车场短时间不用的私家车出租给临时需要开车的B用户;

基于P2P的产品可以成出不穷,但是在每个细分的供需领域运营好P2P的互联网业务都不容易,也会有一定的法规灰色地带,不过机会和风险永远是并存的!

5互联网和大数据

大数据可以说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实现了信息/数据的“数字化”;互联网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网络化”;两者结合才赋予了“大数据”生命力,演化出了“数据思维、数据资产和数据变现”等实用的新概念!

-数据思维

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下一代成为社会生产中流砥柱的时候就会带来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分析全面的数据而非随机抽样;

+重视数据的复杂性,弱化精确性;

+关注数据的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数据资产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数据来提高分析(预测)的准确度,因此我们就需要更多廉价、便捷、自动的数据生产工具。除了我们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使用浏览器、软件有意或者无意留下的各种“个人信息数据”之外,我们正在用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项链等各种可穿戴数码产品生产数据;我们家里的路由器、电视机、空调、冰箱、饮水机、吸尘器、智能玩具等也开始越来越智能并且具备了联网功能,这些家用电器在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同时,也在生产大量的数据;甚至我们出去逛街,商户的路由器,运营商的WLAN和3G,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电子眼,百货大楼的自助屏幕,银行的ATM,加油站以及遍布各个便利店的刷卡机都在收集和生产数据。

-数据变现

有了“数据资产”,就要通过“分析”来挖掘“资产”的价值,然后“变现”为用户价值、股东价值甚至社会价值。

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预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相关的各种技术和数学建模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预测股价、预测机票价格、预测流感等等。

“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继续往下延伸,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来引导事情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6量变衍生质变

你打飞机了吗?如果不是微信,你还会打飞机吗?

互联网的“入口思维”和“流量思维”背后对应的就是“量变衍生质变”这样一个简单的哲学!

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产生质变,这种质变往往会给该公司或者产品带来新的“商机”或者“价值”,这是互联网独有的“奇迹”和“魅力”。

-比如Google这样的网络搜索,其核心商业价值的基础就是“海量用户搜索”这个前提。如果没有海量用户搜索,也不会有广告主愿意主动登陆Google的后台预付费购买各种“关键词”的“点击量”。

-比如Twitter这样的产品,其核心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从最初的“闲言碎语”演变成了今天的“社交媒体”,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分析工具”就可以“预测”品牌的走势,“大选”的结果,“潮流”的趋势,甚至“民众”的“情绪发展趋势”!

-比如QQ这样的产品,其核心价值随着用户数的急剧增加而从最初的即时通讯变成了今天的“社交娱乐平台”,也让其公司腾讯变成了网络媒体、娱乐和社交巨头!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而且可以巩固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7大象的脚链和全球化

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了起来,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小事,都可以在一瞬间传遍整个世界。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在今天看起来已经司空见惯。

最近十几年,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就定位是一家”为全球用户服务的公司”,因为互联网本身并没有边界。

中国的互联网草根创业者,也正在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传统领域,一家初创的企业放眼全球,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国内很多优秀的传统民营企业在全球化上走了很多弯路,失败率大大高于成功率。而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创客”和“极客”将会开创国际化之路!

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和工具,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的法律、人才、品牌、营销、生产、销售、售后、客服等一切,都有了新的颠覆式的、低成本的、高效的方式。

现在的全球化门槛早已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多年“思想”禁锢而造成的!想想“拴在大象脚上的细脚链”吧!

互联网的思维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8品牌和粉丝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这是网上查到的对于品牌的定义。这个定义也是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就已经成型了。在互联网一代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品牌”,是否有所改变?

说到品牌,就一定要提到“用户”,没有用户的认知和认可就没有“品牌”。而“用户”这个词,也已经沿用了千百年,本质上也没有改变过。

而在互联网一代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有了新的名词,这个词叫“粉丝”。虽然最早,从英文Fans英译过来的“粉丝”这个词是用于歌星、影星等艺人崇拜的。曾几何时,我们将“粉丝”这个词用来代表“品牌的疯狂爱好者”?

最早拥有粉丝的产品品牌是什么?我无从考证。不过,我知道,目前规模最广的品牌粉丝应该是“果粉”——或者说:疯狂地喜欢苹果产品的用户!

果粉为代表的品牌用户这意味着什么?其他品牌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抉择?

未来,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互联网的存在,将“品牌粉丝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因为有了互联网,全球的粉丝们参与到了品牌文化的创建、传播和演进过程中。。。粉丝们已经通过互联网相互紧紧连接起来,同时又被他们共同创建的品牌文化牢牢地吸附在一起!

“粉丝”是品牌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而“用户”只是过客!

互联网时代,创建品牌和经营粉丝的过程高度融为一体了,你意识到了吗?接下来该怎么做?这方面谁做的最好?

你心中自有答案!

9创客和极客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极客”就是一群疯狂地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的“行动派”,他们懂得学以致用、追求极致卓越、提倡化繁为简、推崇跨界创新!

不论是创客还是极客,称呼的背后是一种“信仰”,一种在“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信仰”。正是这帮自称为“创客”或者“极客”的互联网信徒在用行动证明着他们的颠覆性思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品牌文化初步形成的早期,创始人/产品经理/品牌经理多个角色是融为一体的,也正是这种“极客精神”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天使用户”,创始人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和恰到好处的互动是这批“天使用户”能否转变为“品牌粉丝”的关键。

如果创始人不是“极客”,没有独树一帜的思想和特立独行的态度,那么他/她的产品就无法承载“强有力的语言”去“感动感化”早期“用户”转变为“粉丝”,那么未来产品被竞争对手超越,用户被竞争对手“策反”的几率就非常高了!

10互联网和比特币

最后再提一下互联网上最有特色的一个产品“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

-概括来说,比特币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这一规则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运行比特币客户端而参与制造比特币;比特币利用电子签名的方式来实现流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来核复消费。每一块比特币的产生、消费都会通过P2P分布式网络记录并告知全网,不存在伪造的可能。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内!

“比特币”的创造将互联网的诸多“特点”应用发挥到了极致,给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所谓的“颠覆性”就是颠覆各国政权对货币的直接和间接控制,这在过去是绝对无法想象并实施的,而今天,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的支持下,比特币不仅仅成为了现实,而且其价值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在线交易平台兑换真实货币。

篇10

为探寻房地产与互联网结合后新的发展,探索中小型地产企业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破局之路,《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就“互联网是地产业的未来吗?”这一跨时代性的课题采访了北大黄埔同学会执行会长、万浩集团董事长贾胜国。

贾胜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现在说互联网思维会颠覆地产传统经营思路的话,他认为过于武断和理论化。但是可以肯定,互联网思维会给房地产传统经营思路带来巨大的变化,而这种改变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它会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对于传统房地产经营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和挑战。“可能几年后我们回头看,发现这个改变是颠覆性的,但是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却还是要一步一步实践,一点一滴积累。”

“体验式服务”成核心

目前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所以未来互联网房地产会以什么形式发展,成为每个房地产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对此,贾胜国认为,未来的互联网房地产会以“体验式服务”为核心,其基本思想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他表示“:互联网房地产已经不是简单的销售与租赁,而是围绕销售与租赁全方位的服务与体验。互联网地产的开发商在规划初期就要将客户的任何需求考虑在其中,甚至可以让客户通过开发商的平台来进行金融投资,共同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建设中,这些是可以预见并实现的互联网房地产发展形式。”在他看来,互联网与地产结合,当然不仅仅局限在这些基本形式下。“因为互联网是一个足够开放、足够包容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开发商的智慧,在这个大平台下肯定会衍生出更多、更完善的互联网与房地产结合的模式。”

贾胜国觉得,互联网与地产结合的发展形式,与互联网思维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其发展形式。现在关于房地产与互联网的融合有一种百家争鸣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与尝试。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些问题,就是很多的组织、企业、个人都在讲这个事情,但是真正去实践的,目前来说还不是太多。而且即使有一部分企业用这种互联网概念在房地产业上做尝试,很大程度上也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实际落地的内容还有待深入,也没有实实在在地给人们带来太多的体验与服务。”所以他认为,地产企业认真踏实的实践,才是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房地产业中的关键。

地产互联网化是趋势

对于“结合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贾胜国表示,未来房地产业的互联网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然这是以房地产业为核心的,它的发展前景肯定不是独立的,是与整个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在他看来,地产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其最终目的还是提升产品的品质,为房地产发展服务。“其未来的发展模式肯定是多样性的,就目前我们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产业园区、商业地产以及主要融合电子商务、O2O、智能社区、智能酒店、智能家居等内容的住宅地产都是互联网化的地产产品,这些产品的发展将助力房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贾胜国认为互联网是一种以用户为核心的粉丝经济模式。但是结合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不能生搬硬套这种模式。“需要结合房地产的自身特点,取其精华。例如 O2O 商业广场、智能社区、智能家居、智能酒店等就是以体验式营销为主,通过口碑方式传播推广。而电商产业园、智能展示中心等就是聚集各业态资源,通过大型的活动、会展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他觉得,每一个形态的房地产产品,其互联网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会一样,所以相应的营销推广模式会有所差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解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永远是核心。

硬件 + 软件 + 互联网服务

2014 年房地产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趋势渐渐拉开了序幕,据最新消息,小米可能会进军房地产,这样的新闻会带来怎样的创新,从而影响和改变整个房地产市场呢?对此贾胜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小米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即“硬件 + 软件 + 互联网服务”。在他看来,小米不仅向用户销售硬件,还提供软件和服务,将互联网服务的思维导入硬件和软件业务,追求互联网入口价值、用户参与和互联网营销。“这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

贾胜国表示,小米一直都采取“高配置、低价格”策略,不赚原材料、零部件等硬件的钱,而是首先用硬件争取消费者,再建立平台,利用软件与互联网应用开展增值服务。同样,如果小米进军房地产业,应该会采用相同的营销策略,即不靠卖房子赚钱,而是靠其它软比如网络社区服务等盈利,这是一个值得全体开发商思考的问题。“小米利用互联网将技术和用户紧密结合,贴近市场,及时收集客户需求,将客户需求迅速转化为定制化的产品,进而提供给客户,满足了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了快速、定制化的增值服务。他认为“:如果小米将这一种思维模式运用到房地产行业中,会为房地产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贾胜国说“:云计算和大数据目前我们也在尝试,这个在未来的数据分析、智能服务中肯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也给 O2O 服务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O2O 服务模式其核心就是体验式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住用户行为习惯与需求,提升体验舒适度。”在贾胜国看来,目前的 O2O 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但是不管是 O2O 社区,还是 O2O 商场都离不开O2O 生态闭环。它是由自然流量―注册用户―数据获取――精准营销――分享传播――新的流量等生态要素组成。“对房地产业来说这是一种新理念,是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的闭环。我想打造这么一个服务生态圈,是每一个新时代房地产企业的追求与理想。”

电子商务不代表全部

目前大家熟知的地产市场运用互联网思维,仍然还停留在社会化营销和电子商务层面。但要让整个房地产行业充满互联网思维,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对此贾胜国表示“:电子商务仅为互联网商业模式中的其中之一,而且我们之前所理解的电子商务也是相当狭义的。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决定了要想获得商业利益,必须先考虑如何建立和创造用户价值,在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你会发现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就是用户体验。”他觉得,新时代的房地产已经不是简单的销售与租赁,而是围绕销售与租赁全方位的服务。当然实现全方位的服务离不开人的执行,更离不开互联网的融合与创新。

“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地产企业经营思路的转变,以及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程度。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电子商务,或是线上买卖关系,更多的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旅游、文化、教育、金融与地产等。而对于房地产与互联网的融合,我们要把握一个核心点,那就是以房地产为核心,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方式,实现房地产行业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在新经济浪潮中引领时代。”贾胜国表示,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地产结合的要点就是企业要敢于以身试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们每多停留一分,机会就会多溜走一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经无可替代,不可逆转,并且影响会越来越深,涉及的面会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大家认可的不争事实。”在他眼中,企业的危机就在于,企业本身已经清楚地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却还是沉浸在以前的成功中,不愿走出自己的过去,拥抱变革。所以,运营思路的转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