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形式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死亡教育的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交往 实践 对话 榜样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在探索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对于教育效果和价值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实施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也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发展的程度,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关系得到不断的丰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更具有说服力。
运用实践锻炼法,应遵循以下几点:(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2)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背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3)精心规划、认真组织、严格执行、全面反馈活动的开展情况。(4)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受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话交流法
对话交流法,就是让教育主体在对话交流中展现个体的精神文化世界,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建构和拓展其自身意义,使其能够通过对话交流达成彼此的融合,推动彼此的成长。对话交流法,摒弃了“上传下达,你讲我听,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弊端,营造出一种“交流、对话、民主、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真正理解。
对话交流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1)显性对话交流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讨论、辩论,最终使教育者说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观点。(2)隐性对话交流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需要进行明显的交流和对话,而是通过主体间认可、反对、思考、质疑等一系列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现主体间情感的交流、灵魂的碰撞,进而取得思想共识的教育方法。
三、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它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去效仿和学习。
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榜样必须是真实的,是经过主观努力奋斗产生的,而不是教育者根据人为的需要塑造出来的,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2)榜样要有层次性和代表性,要深入实际去调查研究,选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四、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受教育者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要求等,形成对不同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以此促进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角色体验法,强调的是受教育者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亲身体验,在体验过程中逐步社会化,并形成对各种社会要求、规范、原则的更加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终调整价值判断的标准。
角色体验法的提出,弥补了受教育者角色体验机会的缺失,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角色体验机制主要有挂职式体验法、参与式体验法、模拟体验法、互换身份体验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依据受教育者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生理情况等选择不同的角色体验机制,推动受教育者在体验角色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五、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改造、自觉反思等途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手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想上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的消极对象,而是为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斗士。”他还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对外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学习和接受,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内化和吸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能力,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岳伟光,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金生.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篇2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中学生;礼仪教育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这个网络是由社会、文化、个性等因素在日常实践过程中编织成的,交往行为是四种行为模式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通过“生活世界”和“系统”两个范畴论述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从协调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的选择,可以为社会的行为整合相服务;从个体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可以为个人发展而服务;从社会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对知识文化的更新和传递有推动作用。在理论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分析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对人际交往具有规范和引导的启示性意义。当前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还处于整体水平低、结构体系不完善、反馈效果差的局面,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可以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并对礼仪教育的框架进行完善和补充,使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充分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行为实践规律,最后使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礼仪的影响,并自觉地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自身行为要求,从而提高礼仪修养水平,承担起国家新时期礼仪教育接班人的任务。
一、中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哈贝马斯认为:对于任何社会理论来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两个概念――系统和生活世界令人满意地联结起来。因此,哈贝马斯将社会同时构想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部分组合,社会不仅是交往结构而成的生活世界,而且也是系统的部分。礼仪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朝着两个方向进行,其一是着眼于行为者取向的社会性整合,从交往行为出发,来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的延续,将社会建构为生活世界; 其二是着眼于行为结果的系统整合,它根据自我控制、调节的系统模式来表现,使个人行为的社会化得以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今的中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礼仪教育,能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以发展,使学校的礼仪工作丰富完善,使我国未来建设有坚实的力量基础。具体来讲,开展中学礼仪教育,有以下真实意义。
(一)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礼仪教育能够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身和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对与他人交往充满期待而又有所不安,在此时开展礼仪教育符合人们身心发展规律。在社会交往中,仪表、言谈、举止是人们对他人进行印象管理的必要手段。穿着仪表得体,言谈举止大方,必定会展现良好的气质风度,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获得首因效应,为和他人建立起友谊、信任关系打下基础。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同时可以让中学生丰富与完善个人的精神内涵,使中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和维护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使当前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体现。
礼仪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中学生面临着渴望友谊、情感交流和“自我封闭”倾向的双重矛盾,经常会在行为选择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态势。这种情况有多重原因,较为普遍是没有认识到友谊的真实性和不懂得社交技巧。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促使中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逐渐养成自律、真诚的优秀品质,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增强自信,顺利走进自由交往的大门。
(二)促进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传统教育中,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中学生成为分数指挥棒引导下的劳作者,为了考试分数而不断努力。当前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是礼仪教育缺失的后果,导致中学生自我认同感较差,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的问题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纠正这些问题,等到走入社会,必将出现责任心不强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前途。学生除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在礼仪修养方面得到发展。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德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学生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学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和完善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中,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完善学校的教育内容建设。
(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为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实现“中国梦”的建设活动。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继续,更是我国人民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前景展望。社会是人的交往,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涉及到两个及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言语或言语之外的交往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社会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际关系构成的,礼仪是社会和谐的剂,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缓解人际交往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更是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健全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来重视对中学生礼仪修养的教育,从内容和形式双重方面来加强中学生的行为养成,同时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扭曲,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难以达成一致。哈贝马斯倡导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和理解,他认为交往理性是交往双方具有平等话语权时开展的对话,因此相对弱势的群体,要想获得交往理性的效果,首先需要得到平等的话语权。而我国的礼仪教育存在较大缺陷,未能把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放在平等的位置,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礼仪教育问题。
(一)礼仪教育内容――脱离生活
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始终走在高屋建瓴的空中层面,各地的中学生礼仪教育,去掉《中学生道德规范》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内容和组织方法。各个学校独自为政,地方之间差距比较大,直接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讲究跟随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过于注重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够,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在接受礼仪教育时,如同在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摆样子、走形式、没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会因脱离生活的“假大空教育”而感到反感,只有在参加活动时,由于外界的束缚而接受,一但融入生活,却原形毕露。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很难让学校礼仪教育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礼仪教育主体――工具理性
在以学校为背景的礼仪教育中,教师被我们认为是礼仪教育的主体。在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中,教师却明显成为教育的工具,体现他们的工具理性。其将工作定义成为了维护现行教育制度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遵循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很少利用手段和目的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在礼仪教育课堂上, 他们只是现行礼仪教育的传播者,对于基本的礼仪知识采取全盘接受的模式,并没有加以自己的理解,只重数量,不管实效,成了礼仪教育的教育机器。
(三)礼仪教育对象――被动接受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获取是靠灌输、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学习模式被应用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情感的体验还是品行的养成,中学生的自身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缺乏主动参与,仅仅是限于对知识的接受。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形式单一,气氛过于僵硬,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不多,而中学生的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也没有被得以认真考虑,礼仪教育的内容没有结合对象的个人发展特性,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
(四)礼仪教育效果――反馈片面
在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的学校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把学业成绩看作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但评价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礼仪锻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分数为主,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好的,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的,连礼仪修养都会低一点”。,有些学生对礼仪不够重视,认为礼仪是虚无的东西,礼仪规范做得好,没有什么用。他们追求个性的释放,往往率性而为,因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阈下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建议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分成了三个类别:规范;协调行为;表达,交往行为是为了达成交互主体间的共识,促成理解和相互理解。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趋同感,丰富中学生礼仪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是当前中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精选礼仪教育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集体一致性不是成功沟通的必要共识前提。共识可以是强制的客观结果,也可以是不会得到主体承认的外界影响或暴力。另一方在接受了其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就必须使得另一方接受他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并对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采取肯定或否定的立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丰富,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之中,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 许多国际礼仪被国人所接受。在礼仪教育中,我国可以发挥文化悠久的优势,继承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同时与时俱进,结合现在礼仪规范,让礼仪教育走进课堂,规范和材,培养专职教师等,让礼仪教育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发展。
(二)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礼仪素质
在生活中,与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也是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对中学生的发展,起着表率和榜样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是礼仪规范的颂传者。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应符合教师的身份特征,从细微处入手,给中学生做好标榜作用。一个举止不文明的老师,怎么可能给学生做好礼仪教育工作?一个谈吐粗俗的老师,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选择。有调查表明,举止随意的父母,往往不能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学校、家庭要加强合作,学校应多与父母交往,让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共同参与礼仪教育工作之中。家庭与学校要做到内容一致和时空互补,形成礼仪教育的合力,促使礼仪教育效果长久保持。
(三)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阐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主体间的交往为取得彼此一致认识而“达成共识”的过程。交往行为的实质是理解。交往的主体是人,在中学生的学生干部评选中、评优评先的方案中,推优入团入党的过程中,主要应该要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来投票产生。中学生们为了自己的荣誉,相应的会反省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同时,在学校的交往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出和纠正对方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比如:见到老师是否问好,地面有垃圾是否捡起来,在交往沟通中是否适用文明用语。让大家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和地位,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
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礼仪教育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生存技能的纯粹工具,它本身也应该具有价值性和发展性。把礼仪教育提上议程,就必须通过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学校应完善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日常行为规范准则,引导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注重礼仪,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健全礼仪教育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评估;制定合理的行为管理规范,打破“分数决定论”的思想,把礼仪纳入奖惩系统。班主任应从班级层面加强管理,尽早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引导礼仪教育的落实。
礼仪规范要靠人们的自觉来遵守。在现行的礼仪教育中,中学生往往认为礼仪教育可有可无,对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礼仪教育的趣味性,使礼仪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被学生自觉接受,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要求。这是学生的“自律”行为体现,对落实礼仪教育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总之,礼仪本来就是一门特殊的语言,中学生能够知礼守礼,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能够促进中学生成为一名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也是中学生以后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技能和关键因素。因此,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我们应该要积极帮助中学生提高礼仪素养,从教学内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加强中学生的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出版社,2004.
[2]白晨,梁俊仙.中学开展礼仪教育当议河北[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06).
[3]屈淼.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J].新课程(中旬),2013(03).
[4]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
[5]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M].商务印书馆,2004(04).
篇3
关键词 王广亚 育才达人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享誉海峡两岸的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一生致力于兴办教育,在他创业杏坛近70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始终以“育才达人”为己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反映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对教育所持有的热情和宽容的胸襟以及追求教育的公平、平等的至善之境,更是对今天大力推进全民公平教育、终生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育才达人”战略目标的含义
王广亚先生在《我的大学理念》一书中,明确提出他办大学的战略目标是“育才达人”,这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教育就要“教不倦,诲不厌”,所谓育才达人就是通过教育使人达到至善之境。这也应该是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的第一要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进而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有所贡献,概括起来就是“育才达人”。他从“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发,指出学有良P,才有高低,要想让每一个都达到至善之境绝非易事,但是通过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至善却是可行的。他在学校教育中注入了人性化的特色,即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遵循人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倡导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天分较好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成为某一领域的尖端人才;对于天资有限的学生,教育不应该拔苗助长,而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因人制宜,培养他“服一人之务,造一人之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育才达人。”
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就要求扩大教育对象、改进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法。思想家莫尔在他的《乌托邦》里也提出建立公共教育制度,呼吁实现让一切适龄儿童进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所著的《大教学论》(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里要求实施普及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提出智力平等说认为:“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罗素在谈论教育目的的时候也说,“我们需要艺术家,但也需要科学家。我们需要伟大的行政官,但也需要庄稼汉、磨坊主和面包师。”由此可见,教育的公平性应该体现在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而不是让每个人都必须去追求最高等的教育。这些伟大的教育思想与王广亚博士“育才达人”在内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育才达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王广亚博士“育才达人”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他对人性的领悟与剖析的基础之上,充分显示他尊重生命,重视个体差异性的;遵循教育的本质,践行教育要面向大众的仁爱情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民主、平等、自由是现代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育才达人”的教育思想,包含着通过教育实现每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发掘、实现民主平等的深刻内涵,对强调教育公平、公正,实现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平等的当代教育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在他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三心、三严、三特色”的办学特色,“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治学精神以及“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治教理念无不体现着他以人为本,注重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注重温文尔雅的风度仪表养成的科学人才观。王广亚博士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可以像知识一样直接教授于人,而是学习者长期耳濡目染自觉感悟的结果。
教育的理想就是使得所有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教育与个人的努力之后成为真正有用的人,这也正是“育才达人”的本质所在。王广亚博士穷其一生之精力从事兴办教育事业,在他博大深厚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深深蕴含着平等和谐的人文内涵,反映着人文关怀的诉求。重心体现在如何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以及保持独立完整人格等重大哲学问题。王广亚先生“育才达人”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中。1995年9月,在他所创办的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里录取袖珍姑娘王志锋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在他的大学校园里,残疾青年年年有录取,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努力践行着给予全体公民读大学的权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育才达人”包含着一位教育者宽厚仁慈的博爱之心,使得教育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获得均等发展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本质。
王广亚博士对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悟,他指出:“少年重学习,青年重修养,壮年讲功力,老年讲境界”3这种教育哲学充分体现他“育才达人”的人才观,这是从人精神层面实现的价值观的超越,实现了教育启迪心灵回归真、善、美的至善境界。这也正是教育实现人文价值的体现。
3“育才达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公平正义,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所在,也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所在。王广亚博士提出的“育才达人”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这一时展的本质要求,赋予了教育公平注入了更多更深的内涵。在大学里倡导建立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不会因为个体资质差或者自我约束能力差存在违纪行为而得不到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学生间同步发展,达到教育过程的平等。同时在教育结果上,努力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不会因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问题使受教育者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甚至在就业后也尽量避免差异。同时,尽量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都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制定政策需要考虑的,也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必然要求。
“育才达人”促使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在教育史上,精英教育的思想主导半个世纪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向平民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发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标志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教育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全民教育的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提高公民的素质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部署和落实。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极大地满足多样化、多层面的教育需求,做到“育才达人”,才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回归。王广亚博士以他深邃的眼光看到了这一国情的变化,“育才达人”理念的提出符合我国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
篇4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素质教育
自1988年上海市最先提出素质教育起,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然而在与根基深固的传统教育长期交锋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仍然困难颇多。那么在这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人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WWW.133229.cOM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的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交往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18-03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概述
近年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为“思政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思政教育的范畴概括、价值定位、原则规律、内容结构、方法途径、效果评估等。然而对思政教育载体的研究相对有些滞后。
思政教育载体是承载、传导思政教育各因素,为思政教育主体所运用,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政教育活动形式,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标、任务的形式和手段,属于思政教育方法论的范畴[1]。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载体的合理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如果运用得合理、选择得恰当,会促使思政教育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会使各要素相互掣肘,互动紊乱,阻碍其教育作用的发挥。
思政教育载体包括物质形态载体,还包括活动形式载体,像理论学习,会议、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及大众传媒等载体。思政教育的载体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社会思政教育与历史条件变化中为适应新情况而产生[2]。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得到空前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其中大学本科生占的比例为11.2%[3]。微信、微博、QQ、论坛、飞信、博客等新媒体便捷、即使、互动等特点,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进一步开拓载体的契机,思政教育网络载体应运而生。
思政教育网络载体是思政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是思政教育者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平台,积极向大学生传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使大学生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媒介和形式。
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先进思想的代表,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然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新媒体,趋利避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研究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载体,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重点问题。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网络载体的现状观察
为深入了解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网络载体的现状,笔者专门设计一份问卷,在内蒙古地区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将部分调查结果写成论文已经发表,发表的论文题目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调查分析――以内蒙古地区某高校为例”,关于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数量以及相关分析技术和结果已在该论文中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以下调查分析结果是剩余未发表的部分。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网络载体呈大势气候,广泛利用电子邮箱、手机飞信、微信、QQ传送通知和公开性的文件。在“您是从哪里了解校园活动的?”的调查显示:有32.4%的学生是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平台、QQ群、飞信等新媒体平台了解校园活动;有19.6%的学生是通过校内海报公告栏得知的;34.4%的学生是通过班会例会的形式了解到的;13.6%的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如下表格所示:
在“新媒体上班主任、辅导员经常会发一些正能量的文章或观点吗?”的调查显示:30.04%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正能量的信息,而且对学生很有益;28.13%的学生认为老师偶尔发一些正能量的信息;15.29%学生认为老师的信息很杂,知识略过;26.54%的学生没有加老师为好友。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调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特色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载体传播着思政教育的主导思想。利用网络上正能量的讯息、人物访谈、励志微电影等来充实着思政教育,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另外,对大学生而言,新媒体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思维模式。当前大学生最流行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课堂上获取知识,而是更大程度上利用网络课堂、微信群、微博、贴吧等网络载体。在“您在网上讨论或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观点、言论吗?”的调查显示:经常讨论和偶尔讨论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分别19.6%和52.75%;取决于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视情况而定的学生占14.19%;从不讨论的学生仅仅占13.45%,如图2所示:
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因其虚拟性,舆论导向的偏颇性,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的影响着“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关于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在已经发表的“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调查分析――以内蒙古地区某高校为例”的论文中详细论述。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高校学生中频繁地出现网瘾症,网络媒介素养下滑,身体素质低下,精神萎靡不振等状况。出现这些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
篇6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Abstract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Internet. Their reflective ability decides the effec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promotes the teaching reform. On the other h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flective Teaching. Only w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 rises and they take the initiative in exploring reflective activities can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reflective ability in Formative Evaluation on the Internet be raised.
Key words Interne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Reflective Ability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使得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创设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教师的地位、作用以及反思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必要内容。1967年,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概念,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某一项教学计划、方案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使教师都能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改善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估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成分, 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及时有益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和自省的能力和水平也与形成性评价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评价效果,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源动力。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反思性教学观
在英语网络课堂教学中, 教育理论和教师的教学技巧仍然要起决定性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 把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与技术的应用相结合, 借助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1]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界,兴起了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的思潮。这一思潮强调教学的反思性,充分肯定反思型教师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倡探究精神与科学思维方式,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与主动性的发挥,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探究与反思,在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把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 有机地结合起来。[2]同时,要求教师通过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积累经验、反复实践与不断反思的过程,正确认识与处理师生关系,指出教师应通过反思探究适合自己教学的理论、策略与方法,通过实践与反思,寻求符合教学目标与当时当地情景要求的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反思性教学还从思维的高度探索教学理论与实践,主张教师应该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教书匠”的角色提升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阶层,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 产生一些新体验和新观念,从而创立新的教学理论。因此,反思性教学观为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反思
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反思性教学观对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启示
反思性教学观为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其实质就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自觉意识, 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培养教师善于调整教学方法和技能, 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要求教师善于观察自己的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将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视为是对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评估。反思性教学观立足于教师的自我发展,主张教师通过探究、科研与反思活动不断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意识以及与学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意识。首先反思能力与教师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知识结构主要由教师的通识性文化知识、专业性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等组成。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逐渐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主动地涉猎教学实践的相关经验, 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 促进自身知识的全面发展。其次,与学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意识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反思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决策等都是在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误解是教师研究问题的基点。反思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学会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反思者、自我评价者、发现问题者和解决问题者,而学生在“学会学习”中的角色则是信息反馈者和效果评判者。为此,教师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意识和与学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意识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在网络教学中, 教师要随机应变, 将“ 人机交流” 、“ 师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有机地结合起来, 处理好学生的特殊问题, 从而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优化。[3] 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切入点是各个教学环节及其所产生的针对性问题与解决路径。首先,教师所采取的反思行为是以思考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始的:“我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我要求学生这样做?”等等。然后综合评价这类问题并加以研究分析,一旦问题明确, 教师就会进行一系列的假设或进一步深入反思剖析, 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形成新的教育思想, 使问题得到解决。但是, 新的问题还会出现, 教师又会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到最后解决问题, 这样形成一个循环螺旋式上升的反思过程。
其次,在教学过程评价活动中,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借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应和活跃程度来反思分析,及时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理性程度,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活动更趋专业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努力营造师生和谐默契的理想氛围,创造师生教学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互利双赢局面,最终实现理想的双向反馈作用。
最后,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探索,离不开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一是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历史、现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据此反思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自觉性的有效方案,从而寻求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二是定期采取口头、问卷调查或测评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等信息,反思课堂教学的科学策略。对已发生过的教学行为进行回溯性思考,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找出教学活动中适宜的行为,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适宜的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力图寻找多种解决的方法。在下一个活动前,教师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三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课堂任务性目标设计。在确定任务性目标时,首先考虑任务是否接近学生生活学习的真实情境,能否检测多方面的能力,是否公平,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让学生表现出可以准确、可靠地予以评价的反应。四是反思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手段。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活动记录、课外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网上自学记录、成长档案记录、口语阶段测评、书面作业、平时小测试、小组竞赛、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督导评价等多样实效性评价手段,便是调动学习主体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动力。 [4]
总之,只有以反思性教学观为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自觉意识, 充分发挥教师反思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性实践性探索,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就可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康琴莉 乔星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66-167
[2]高 翔, 王 蔷 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87-90
篇7
摘 要:新媒体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的媒体形式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迅速。主动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创新教育内容,可有效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字: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学生经常性使用的主要有博客、微博、手机邮箱、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互动的便捷,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关注和喜爱,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眼花缭乱,由此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得不到保障,很多教育内容也随着其他五花八门的信息一样,很快失去了新鲜感,成为过气话题。于是,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
1、构建互动平台
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等方式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手段。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微博、论坛等以其便捷、即时的特点,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青睐的对象,日益成为了一种主流。于此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体现了几个特点:"润物细无声",不着痕迹与学生交心沟通;"防患于未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出提前预警;"面面俱到",已于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反馈平台。
新媒体环境中,每个用户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主动发起和接受信息,使得以往的信息传播一对多,成为了多对多,使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有效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搭建了优秀的平台,可以实现主客体的即时远程交流和优秀资源共享。
网络是一个自由交流、匿名的平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动态,了解学生当前真实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点,发现学生对某一话题或问题的情绪和激化程度,必要时,积极参与讨论,干预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使问题能够及早解决,从而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再传播。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发现舆论危情的平台。
新媒体覆盖面广,受众多,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是新媒体的受众,于是便可利用这个便捷的平台进行征集意见、开展调查、网络宣讲等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角度互动性构建真实、迅速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评价体系。
2、运用微媒体
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使用迅速传播,几乎成了取代电话和短信的交流手段,各种微媒体不断映入大家的眼帘。这就要求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使用微媒体,要敏锐地把握在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动态。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信息长度规定在140字以内,微博具备了短小、即时的特点,大学生非常喜欢利用微博平台发表自己的感想、关注时事和趣事、传递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来开展时事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辅导。同时,利用微博一些新闻、政策、活动等相关的信息,发起学生讨论,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主动程度。
微信一种通过智能手机使用的免费信息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免费发送短信、图片等,具有极强的多样性和便捷性,这样一来,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强。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新媒体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新途径,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无界、无屏障性的新媒体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接收积极、上进的信息的同时,也会受到落后、腐朽的资产阶级校级文化所迷惑侵蚀。高校学生在面对各种媒体中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容易失去积极向上的方向,这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播的一些正面的信息也被部分抵消了。可见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的的确确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必须通过及时发现,认真思考当前新媒体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充实和扩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文化培养等。
1、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了网络文化的主流媒介,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尽管媒介素养教育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肩负着让学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趋向更理、更客观地把握和运用媒介,既亲近又警觉它,使新媒体和网络为我所用,而不是被网所困;肩负着让学生在信息混沌中获取有价值的和真实的信息,面对媒介碎片化和话语权的分散,找到自己的分析方法提高辨别能力;教会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和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达到正确鉴赏和评价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高校学生在新媒体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抵抗负面影响的持久免疫力。
2、网络道德教育
面对网络虚拟、匿名的特点,社会道德的约束力相对真实世界较弱,很多高校学生习惯在网络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沉浸在另一个虚拟的身份下,这个身份使之更加自由地发表任何言论,也更加容易忽略道德约束,难以把握自己基本的道德立场,容易听之信之,甚至容易发表过激言论,导致学生在现实中素质逐渐下降,降低接受正面思想的接受能力,不利于学生在人生中自我完善,也不利于网络环境的清洁氛围。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下传统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对网络道德的规范,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和网络道德意识;应该倡导大学生注意自我修养,做到自身不浏览和不传播不健康的文化和思想,明确作为一名公民的道德责任和网络文明意识;同时,要建立网上、网下监督和管理机制相结合,实现道德自律和网络道德监控相结合,使学生的网络行为章可循。
3、网络文化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加利用网络平台,为高校学生的网络文化建设开辟新途径。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德育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风建设、开展日常管理等,发挥好网络阵地的宣传功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主动利用阵地,将先进文化、时事政治、典型事迹等多种多样的积极、正面的文化和网络生活方式传播给广大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
[2]高校网络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07
[3]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2年工程和商务管理国际会议,2012
篇8
[论文摘要]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是一部讨论和研究修身、处世、待人、接物、行事的格言合集,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从个性人品与个人修养以及交友待人、和谐处事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的视角来研究《菜根谭》,对于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心理启示和现实意义。
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在论述个人修为、处世之道等方面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被誉为“心灵的药石”。《菜根谭》中蕴含的人性修养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状态,强调个人在诚实守信、谦虚宽容的氛围中为了团体的目标而共同奋斗,对科学量化的现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出世与入世”:人性修养思想
修养心性,是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理论主张和核心思想,人只有将 自我的心性品德修养好,才可以从容地待人处世。《菜根谭》将“出世”与“人世”的人生问题放人一个人性修养的辩证法框架之中。《菜根谭 ·概论篇》认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 中,不必绝人 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1]儒家人世,倡导进取拼搏的人生态度 ;道家出世,则要求超然淡泊的人生心境。在为人处世和工作交往中,人们首先要具有道家对人类内心的散淡规定,荣辱去留,不刻意于心计较于怀,才有勇气和智慧人世。儒家也提出,正心、诚意、修身乃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内圣”是“外王”的根本条件。
1.虚静淡泊的名利观念
淡泊名利,是《菜根谭》关于修养身心的关键思想 ,“人生 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2]。在如今令人躁动不安的商业现实面前,在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的时候,淡泊明志,不为外物所累,不慕虚荣,才能身心自由。人性应该是虚静淡泊的,因为人有着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向往,而过重的名利思想会给人带来无穷的烦恼。《菜根谭 ·闲适篇》中说:“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 自得为更多也。”[3]淡泊名利就是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于名利的沉浮与得失中,保持自己素朴的生存方式和平宁的生活习惯。
而淡泊名利的操守,只有历经磨练,才能到达心境平和、宁静虚空。《菜根谭 ·应酬篇》说:“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4]来到手中的欣欣然接受;从手中溜走的,怡怡然放手。淡泊名利,是一个人完满的内心修养,是一个人高远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灵魂陈述。
2.宽厚真诚的仁爱心灵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除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人的道德品性的全面支持。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个体之间的伦理关系无疑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公共关系。成功的人生,必须付出你的宽厚和真诚,同样需要获得别人的真诚和爱心。《菜根谭 ·概论篇》说道:“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5]身怀仁心的人,心胸宽广舒畅,所以福泽广聚,事事呈现宽舒平和的气象,而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人,福泽薄浅,事事难成气象。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仁爱讲究奉献、扶危济困。在经营管理中宽厚真诚,才能互赢互利。仁爱既是古老的伦理价值,又具有现代的管理价值。经营者、管理者只有心存仁爱之心,才能回馈社会。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奋斗不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强不息”的解释是 :“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是民族存在和不断强盛的精神动力。自,是 独立的自我;强,是 向上、积极、强健 ;不息 ,是在时间上持续不止、坚持到底。《菜根谭 ·应酬篇》说:“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 ,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6]自强不息者需要自己看得起 自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才能,珍惜生命和时间,在事业的道路上不屈不挠 ,顽强拼搏,不怕挫折,永不停步。《菜根谭 ·评议篇》说道:“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 ,而受人欺者,遇到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 ,可以转祸而为福。”[7]遭人讪谤 、受人欺凌而不气馁,自强不息,则可以为自己增加一份阅历。
4.持之以恒的坚韧意志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能够忍耐和战胜“横逆困穷”,渡过难关,就是坚韧 ,从而身心受益。
坚韧不拔的性格,代表了一种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拥有这种 人生态度的人面对挫折不退缩,拥有战胜任何挫折的力量。《菜根谭 ·概论篇》说 :“磨砺 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 ,轻发者无宏功。”[9]坚韧,不仅有着不屈不挠的刚性的对抗面,更有能屈能伸的柔韧的承受面。坚韧意志如百炼之金在磨砺之中获取,坚韧、恒心和毅力是生命的真谛 、事业成功的关键。
二 、“权宜与自省”:人际关系思想
生产关系主导、制约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舒心工作 、安心生活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事业 良性发展的必要保障。
在管理学中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沟通,能有效地提高团队的工作质量 ,美化团队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能使彼此的心灵靠近,增强相互的心理相容性,提高团队整体的情感密度。这种关系不仅会畅通工作协作的渠道,而且会强化员工对组织理想目标的理解、认同和承诺。而《菜根谭》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论述有自己的见解。
1.审时度势的处世态度
审时度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时”,指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各种时机;“势”,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审”和“度”就是对时势进行分析和研究。《菜根谭 ·概论篇》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而且主动应变,善于改革创新 ,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以和为贵的行事规范
《菜根谭》提出了具体的处世谋略:第一,处世要不即不离,方圆得体,浑厚温和,以柔克刚;第二处人要宽严得宜;第三,事上要敬谨,待下要宽仁第四,处事要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以和为贵”与“协调管理”的中庸性格,是直接关系到自我的生命归宿与社会生存的极其重要的命题。有德行的人善于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11]。“和”指的是协调、和谐统一的行事规范,使组织内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增强了对外竞争的实力。“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的,要善为化诲,如忿而嫉之,是以顽济顽。”[12]仁爱与方圆交融在一起的中庸之理,使内部上下团结一致。这种包容性很强的处事原则,形成一种人人都可以塑造的韧性十足的性格。这种性格,宽容与博大相融,“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13]。以和为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当然,无原则的姑息宽容 、纵容丑恶明哲保身 ,就会失去宽厚的本意。
3.宽以待人的交往意识
人们交往贵在与人为善、宽容为怀。《菜根谭·概论篇》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14]《菜根谭》提出“宽则得众”的思想。宽广的胸怀,宽容的气度,宽松的交际环境,大度豁达,容难容之事,别人就会敬重你的人品,倾慕你的人格魅力,“己之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 ‘恕’字”[15]。严于律 己,宽以待人,严格约束 自己的欲望,对别人却“恕”,就是宽容和忍让 。
宽容是一种深藏爱心的体谅境界和文明胸怀,宽容是一种生命的洞见、智慧的力量。《菜根谭 · 概论篇》说:“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立身高一步,处世退一步,宽以待人,在人与人交往中和睦的相容,“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 自悠长一分”(17]。宽以待人是为人的准则、工作交往的信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需要。
4.单纯朴实的为人原则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单纯朴实因为其淳朴而真实的内在品质,会让人产生可信度,因此,朴实是一种美德,代表了诚实可靠的人生品质。《菜根谭 · 概论篇》中说:“做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 ,处处有碍。”[18]做人如果缺乏真诚纯朴、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思想,就是虚妄的人,难以成事。做人,就要诚挚无私,任劳任怨,成熟稳重,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不学奸佞小人欺世盗名。《菜根谭 ·评议篇》说:“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19]人的一生所需不多,与其争名夺利,不如单单纯纯的生活 ,气定神闲。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尔迪厄认为,一个社会场域,是各种正在运动的力量和隐而未发的力量的公共存在空间,而管理场域行为主体的力量,构成了互相依附又相互牵扯的社会关系。《菜根谭》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道、佛三教“出世”与“人世”的思想融合。“出世”的内容来自于道、释两教的思想,主张人生如梦、世事如烟,需要淡泊的心境;“人世”则站立在儒家的思想立场,鼓励积极进取,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菜根谭》从“以人为本”、“中庸之道”、“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角度对人性修养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精妙的阐述,为创建和谐的社会结构,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启示。
篇9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篇10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