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生命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值观;生命教育;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11)03-0084-04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漠视生命、扭曲生命值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达国家上世纪就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现已达到成熟阶段,而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未系统全面地展开。本文在与国外及港台地区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的同时,试对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值观的实证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的生命值观

关于生命值观的基本定义大部分学者持一致观点,认为生命值观是关于生命存在及生命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但对生命值观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学者们还未达成一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哲学范畴的,如生命值观是人们对生命和生命值、目的、意义的看法,以及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如何实现生命值所持的基本观念…。另一类属于心理学范畴,国内关于大学生生命值观的实证研究多采用心理学范畴的定义。具体来看,生命值观是指个体对有关生命及生命值、生命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二、大学生生命值观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发表的关于大学生生命值观的实证研究以测验法为主,其中除少数学者采用了造句的投射测验法之外,大部分研究又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相比而言。国外学者重视采用访谈法获得大学生生命值观实证资料的个案研究,如日本鹤田一郎发表了自杀未遂专门学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生命值的个案报告。关于生命值观这一概念,采用访谈法和个案法能获得更深层、更丰富的研究结果。虽有部分国内学者提及在问卷编制和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法和个案法,但缺乏详细研究过程的分析资料。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恰当利用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二)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在大学生生命值观研究上采用了维度不同和内容相异的调查问卷。综述来看有6类问卷,具体包括:(1)对死亡的态度、对自杀的看法和生命的意义三个研究维度;(2)存在值、目标值和规则值三个值取向维度;(3)生命存在意识、自杀行为认知、生命值感、自我生命体验和对安乐死的态度五个研究维度;(4)自杀的态度、对人生的规划、对生命的看法、对死的态度、为谁而生、为谁而死、生的最大追求等方面15个问题:(5)生命存在意识、生命责任意识、生命幸福意识、生命漠视行为认知、生命值提升、学校生命教育认同等方面25个问题;(6)对生命的认识、是否具有生存技能、身心健康状况、对自杀的态度、对暴力伤人的态度、对其他生命的态度、人生值与意义等方面27个问题。问卷的内容较为丰富,构成差异性较大,信、效度值得商榷,结果横向比较力较弱,大多是对大学生生命值观现状的调查。少有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这些都是目前国内大学生生命值观实证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取样范围

目前我国大学生生命值观实证研究的取样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学者在云南贫困地区、西南地区、四川5•12震区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取样范围仍未覆盖全国,尤其是一些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区域。如东北和西部地区仍缺乏可供参考的研究资料。不同生存环境下的人们具有各自特有的文化差异性会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不同的生命值观。关于大学生生命值观的地域性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为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大学生生命值观现状

国内有关大学生生命值观现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死亡态度、生活目标和生命值取向,本文也将从这四个维度阐述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生命值观的现状特点。

(一)大学生生命值观的类型

通过调查研究,学者们将大学生的生命值观总体上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具体分型上不同学者略有差异。有学者将其分为:珍爱生命、拼搏进取、悲观与困惑、狭隘的生命值观四种类型。有学者将其分为:珍爱生命、积极进取、悲观与困惑、冒险、狭隘和矛盾的生命值观六种类型。另有学者将其分为:珍爱生命、积极乐观、拼搏进取、悲观困惑、消极宿命、狭隘的生命值观六种类型。

(二)大学生生命值观的特点

根据近年来学者们的实证研究结果,可分别从生命意识、死亡态度、生活目标和生命值四个维度概括出国内大学生生命值观的特点,

1 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国内大部分研究都表明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总体较好,生命存在意识强烈。与岛山平三对日本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大学生对自我生命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他人生命的关注。大学生对自然界生命的关注度不高。有研究还考察了大学生生命存在意识在性别、文理科和地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女生的生命存在意识显著高于男生,理科生的生命存在意识显著高于文科生,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意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意识高于非贫困地区大学生,这些研究成果为丰富生命教育内容提供了实证参考依据,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加强大学生对他人生命及自然界生命的关注,同时要注意对不同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2 大学生的死亡态度

国内关于大学生死亡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杀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但对死亡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一年级大学生在死亡态度上得分最高,但各年级学生在死亡态度上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

与国内以死亡态度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研究相比,国外及港台地区还开展了大量关于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评方法及死亡教育课程开展方式及成效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日本大石和男研究了大学生的生命值观与死亡态度的关系。石田顺子等研究发现性格、宗教、是否有通过读书和电影鉴赏考虑过死亡的经历等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有影响,护理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死亡回避”强于其他年级,台湾Huei-LihHwang等研究评了生死学课程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生死态度的影响,发现在接受了13周形式多样的生死学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生命意义有明显正向改变,且与他人的互动分享及个人的反思有利于促进这种正向改变。我国今后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应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研究成果,深化研究内容,为开展积极有效的生死教育提供依据。

3 大学生的生活目标

国际上有很多关于生活目标的研究,Harlow等研究发现是否有生活目标与个人的抑郁和低自尊直系统的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有重要借鉴意义。

篇2

——读《意林 生命颂》有感

当你听见第一声婴儿啼哭时,你会感叹那旺盛的生命力所带来的震撼,那永恒的生命之美将感天动地。

自开天劈地以来,有多少的生命在这个世界诞生,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看法都超越了一切界限。永不言弃,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意林 生命颂》就是讲述了一个个关于悲壮的遭遇的故事,看后真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不已。想想自己以前对生命的极不负责,真是惭愧。读了这本书,仿佛自己已经经历了一生的坎坷艰辛,有太多的感触。

这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故事还要属一只名叫“迪克京”的狗的命运。它的主人是一名矿工,每天它都要陪着主人,在矿上等8个小时,然后甩着尾巴和主人一起回家。可有一天,它的主人再也没有上来,它急了,开始乱叫。天上飘起了雨,可它还是舍不得离开。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五个春秋。已经15岁的它实在是太老了,于是它做到了铁轨上,任凭命运的摧残。正好,它主人的朋友开着火车过来,在还有100米的时候,他毅然跳下车,与火车赛跑吗,奋力救起了迪克京,自己却摔断了2根肋骨。

可它最终还是选择了去陪伴主人。我相信只要是有感觉的人都会热泪盈眶的。那忠诚的狗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主人的忠心,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许有人会说,它太傻了,但你错了。它用生命向人类诠释了: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彼此都会以诚相待。

生命,这世上最神奇的东西,正是这一神奇创造了多少奇迹,多少辉煌。大爱无痕,在那些无私的爱里,包含着无限的美。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感在人性的交往中传递,升华。

篇3

在教育学领域内,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主要体现在生命意义的内涵、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和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三个方面。

1.生命意义的内涵

对于生命意义的界定,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站在普遍人类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意义即是对“我是谁”问题的追问,需要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Frank认为,在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殊的天职或使命。生命意义是某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它展现在追寻和实现个体独特的生活使命之中,这种生活使命是对现实生活中随处所能预见的状况的回应,进而借此实现自我的终极意义。Fabry将生命意义分为终极意义和此刻意义,终极意义是指诸如“神”“道”“自然”等之类的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律则。对于终极意义,我们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能否达成;此刻意义指每个人生命的每一瞬间有待实现的使命。董喜才认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必然要求其存在状态更加完美、更符合人的生命发展需要。这种客观需要便赋予人生一种天然的使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承担起这一使命。他指出人生的意义包括三个部分,即个人对自身生命、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意义。第二种是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即是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比如国外学者Crumbaugh将生命的意义界定为一种目标,它能给予个体存在以方向感和价值感,且通过目标的实现,个体可以获得一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Yalom认为,生命意义由两部分组成:

①宇宙生命的意义(cosmicmeaning),是指宇宙中有一种超越个人之上或之外的、非人类所能够理解的、不变的规律。

②世俗生命的意义(terrestrialmeaning),即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生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唐晓鸣认为,有生命意义意味着个体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或乐趣(意思),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找到了生命存在的理由和意义。高德胜指出,生命的意义不是解释和说明所能够建构的,生命意义需要创造,是人类永不停歇的价值追求。刘颖洁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种是站在个体生存的立场上,认为生命的意义是活下去的理由,尤其是在个体遭遇困境时,认为生命意义便是使人面对不幸时的精神支撑。Hedlund认为,生命意义是个人存在的理由,当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感到有力量。董文香、陈秋婷和马慧玲等同样把生命意义理解成个体生命存在的理由,它是用来回答“生命为什么而活”的问题。

2.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

对于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万荣根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学生生命意义失落的原因,从外因来看,物欲膨胀的社会大背景使得教育倾向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缺乏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从内因来看,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诸多强制性要求和缺乏弹性的管理手段,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职业,没有体认到教学是一种承载生命的事业,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少学生信奉“知识就是金钱”,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易元祥和陈金江也同样指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是生命意义丢失的主要因素。杨先花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学生生命意义缺失的几点原因。一是教学模式自身存在问题,比如理论水平不高,评价标准不当和概念界定的物化。二是人们对教学模式认识不当,将教学目标理解为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曲解为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三是教学模式的实施存在问题。譬如功利性过强,流于外部形象的表演和照抄照搬现象严重。何孔潮和杨晓萍从课程实践方面阐述了生命意义丢失的原因,主要有课程目标的虚化,课程内容的窄化,课程实施的僵化以及课程评价的异化等。周守军从知识的视角,指出确定性的知识极大窒息了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激情,使学生的生命意义不复存在。梁冠文提出生命意义在评价中消解,指出传统教育评价的五大弊端,即唯甄别独尊、唯功利是图、评价标准单一、量化统整、主体错位,使得教育的生命意义荡然无存。

3.追寻生命意义的对策

目前的研究认为,生命意义主要通过生命教育实现或者侧重于实现个体精神的提升。弗兰克尔认为,有三种途径可以获得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工作、体验某件事和通过我们对无法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韩小琼借鉴Frank所提出的追寻生命意义的途径,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现状,提出大学生要通过保持创造价值的恒心、增加爱的体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加强适应性教育和重视生命教育来实现生命意义。唐晓鸣指出,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悦感以及指导学生乐观地直面缺憾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温乾利从高校德育的视角对生命意义的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痛苦和死亡;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自觉体认并在对生命的担当中实现生命意义;引导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提升生命质量。梅萍提出了引导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的几点措施: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省察自我中、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在挑战痛苦中以及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部分学者也分别从教育的不同方面提出实现生命意义的策略。杨先花提出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体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寻,并指出以下几点措施:树立超功利的教学态度;注重教学情感和体验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营造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氛围;提倡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何孔潮和杨晓萍指出,我们应当对课程实践从生命意义的视角进行再思考:确立基于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倡导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选择,观照主体间性的教学体验,实施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变革。陈振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通过建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来丰盈教育的生命意义。周守军从知识的角度,认为首先要重塑教学知识价值观,将教学作为传播、应用和发展确定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活动,从知识增长的角度和人的生命意义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其次,研究生教学要体现知识的生活性,体现生命成长的意义;再次,不确定性知识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生命意义体验的促进者。

二、结语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认知; 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正日益成为社会和学者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关于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增多。本文尝试对近十年来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将“生命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发现,最早有关“生命认知”的记录是1992年3月,到2012年3月为止这十年间的文章共有88条记录,可以看出有关方面文章数量较少。而将与“生命认知”相关的主题“生命意义”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发现从1961年10月—2012年4月的文章记录共有4705条,但是把“大学生生命意义”作为主题词输入却只有32条记录。同时,把“生命意义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得到2000年10月——2011年10月的文章记录只有6条。再者,将“生死认知”作为主题词输入中国知网得到2008年5月——2010年9月的文章记录为4条。总体而言,有关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研究较少,但是鉴于该研究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有必要将该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1 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内容

1.1 概念与结构的探讨。

在徐晓滢和李丹的文章中,他们认为“生命认知”一词囊括一切与生命和死亡相关的内容,是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整体认知。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从无到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演变和深化的心理品质,可从“知”、“情”、“意”三大取向对其进行划分:“知”是强调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情”是注重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则指个体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探索和领悟[1]。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中,章坤认为生命认知就是对“什么是生命”和“生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回答,是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核心和基础[2]。而贾林祥根据台湾学者何英奇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大学生生命认知进行研究,认为生命意义认知包含六个维度:意义意志 、存在盈实、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和死亡接纳六方面的认知[3]。对于“生命认知”的定义及其所涵盖的内容并未得到一个清楚的界定,当然这与“生命认知”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概念有关。国内,在“生命认知”方面的研究多围绕“生命意识”、“生命意义认知”、“生死认知”等展开。而国外,则用死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来作为“生命认知”的主要内容。

1.2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因素既与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关,也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情况有关。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独特性,他们主要会遇到5 种心理挫折。分别是学习困难型、经济拮据型、人际关系障碍型、情感缺乏型、理想与现实冲突。一旦他们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挫折,会严重影响生命认知,进而产生消极想法,甚至导致攻击他人或自杀行为。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物质的追求,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物质过分追求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李忠红的调查中发现“关于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是否有压力问题”的回答中,98.88%大学生表示“有压力”。[4]

第三,缺乏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变革情况下,极易出现生命认知偏差。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的缺乏更是加剧了这种局面的严重性。我国生命教育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真正实施生命教育的学校非常少。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公共课中提到了生命教育,然而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忽视,效果并不理想。

1.3 生命认知现状。

在“当代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及对策探析”中,吴磊在对“你是否同意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这一问题调查时发现同意的占90.1%,说不清的占7.3%,不同意的占2.6%。在“大学生自杀是漠视生命的表现”的调查中,有65.5%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态度,23.3%的调查对象觉得“说不清”,11.2%的答案是否定的。关于“遭遇挫折时,是否有结束生命的念头”,“从未有”只占可怕的5.4%,“经常有”和“偶尔有”共占94.6%。在涉及“是否了解生命的来源、组成、特征、规律、价值、真谛等相关知识”和“遇到地震、火灾、车祸、洪水等灾难时,是否具备最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时,“非常了解”和“具备”的选项仅为42.1%和39.6%。关于“如何看待死亡”的调查,72.4%的人认为有生必有死,不可避免,但要珍惜生命。10.5%的人对死亡充满恐惧感,不敢去想。10.7%的人表示说不清[5]。

李忠红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生命认知进行了研究。其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生命的基本常识、大学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自我与社会、对自杀与死亡的态度、生命意义与价值等方面。他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活状态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关于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是否有压力问题,几乎所有学生(98.88%)都表示“有压力”,只有1.12%的学生表示“没有压力”。[6]这说明当今大学生普遍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有学者采用考察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的认知,发现 男女大学生在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男=138.34;x女=143.02 F=5.039 P

另有林静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正确的,体验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多数人渴求知识,积极对待人生。但是,有少数大学生认识不到位或有欠缺[8]。这说明当今多数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是正确的,但有少部分的学生对生命认知不正确甚至扭曲的现象。

1.4 干预措施。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关键在于学校生命认知教育的开展。

首先,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生命认知教育的课程。200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选取该校145名二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为对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痛苦的9项危险因素中,8项出现了下降趋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生命认知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对生命认知有基本的认识,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打下基础。

其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生命认知教育。把多样的活动形式,比如心理学讲座和各类生命教育的内容主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比如2002年武汉大学在全国率先对学生进行生命认知教育,组织了一场“生命智慧——如何善待和开发一次属于你的生命”的大型讲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除学校外,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正确看法,同时适当的与孩子讨论死亡,使孩子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进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2 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集中

笔者将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纳发现,除关于生命认知思辨类文章外,61.5%的文章采用自编问卷来探讨生命认知有关问题。例如林静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科技学院490名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进行了研究。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了生命的基本常识,大学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自我与社会,对自杀与死亡的态度,生命意义与价值等方面。天津大学杨燕教授探讨了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水平,她将问卷分为12个方面:(1)对轻生的态度;(2)对生命态度认知;(3)对生命意义的认知;(4)对生命价值观认知;(5)对遇到困难的态度;(6)对生活的态度;(7)对幸福人生构成要素的认知;(8)对父母及家庭关爱的认知;(9)对失恋的认知;(10)对社会竞争压力的认知;(11)对改革开放的认知;(12)对未来发展的认知[9]。而李建伟采用自编问卷《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探讨了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生命智慧的关系[10]。周媛婷采用BECH-h、ASLEC、SSRS、TCSQ、EPQ以及自编生命认知调查问卷对368名有不同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医学生进行了生命认知教育前、后对比观察[11]。另有30.8%采用他人已编问卷来研究生命认知,例如贾林祥采用台湾学者何英奇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30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王继玉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度量表和孤独量表探讨了生命意义认知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12]。许海元采用《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研究了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13]。总的说来,研究方法集中于问卷调查法,尤以自编问卷居多。

3 研究不足与建议

3.1 对生命认知的定义不统一。

综观生命认知的研究发现,李丹、章坤、贾林祥等研究者的定义均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与生命认知本身所包含的复杂概念有关,也与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新点,该研究刚刚兴起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规范生命认知的定义,这是展开应用研究的基础。

3.2 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工具存在局限性。

现有的有关大学生生命认知研究使用的工具几乎均为问卷或量表,自编问卷尤其多。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自编问卷的信度、效度和标准化问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自编问卷中对生命认知维度的划分不统一,使得研究结论也难以统一。更重要的是问卷法都只能得到描述性的结论,不能进行因果相关研究。我们期待能够在此方面有更高级更严格控制的实验法的研究,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3.3 大学生生命认知干预措施的研究明显不足。

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有关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多是围绕“现状”进行研究,很少有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干预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比较干预前后的生命认知状况,进而得出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只有找出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对其进行干预,才能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打下基础,真正使得生命认知研究得以应用,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3.4 研究角度较单一。

生命认知这个概念较抽象,但其本身能影响人的某些具体行为。如王继玉就研究了徐州地区250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442,p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研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现状层面的研究,更要以此为起点来深层次地分析影响生命认知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措施来改变他们错误的生命认知,引导他们拥有一个正确的生命认知,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晓滢,李丹.发展视野下的生命认知:研究取向与整合[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202-209

[2] 章坤.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9(11):102-104

[3].[7] 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0-421

[4].[6] 李忠红.对高校学生生命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4):111-117

[5] 吴磊.当代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及对策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7-109

[8] 林静.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5):382-383

[9] 杨燕,林晓燕,王亚杰等.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55-560

[10] 李建伟,余鹏.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生命智慧关系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8-82

[11] 周媛婷,刘翔,周秀莲等.生命认知对医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教育作用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990-992

篇5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从而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点真正指向学生本身,指向人的全面发展。面对现在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一、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观,让他们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1.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名篇精粹。这些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其中不乏有许多关于生命意识的好文章,如人教版语文书中《敬畏生命》《白蝴蝶之恋》《斑羚飞渡》等课文。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其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从而不再轻视和放弃生命。如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主要组织学生通过对文中“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诧异和震撼”等重点词句进行讨论、交流,进而体会作者作为拥有生命,享用生命的人第一次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折服和敬畏。同时让学生从“树的不计成本投资生命”联系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让领悟生命的来之不易,领悟父母的无私和伟大,教会他们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总之,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出,用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境界,挖掘文章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这种灵魂的逍遥游,心灵的荡涤中滋养性灵,省悟人生,感悟自己和他人以至一切的生命,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伟大,进而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进行生命教育。

巴金老人曾有一段话写给我们:“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这个宝库,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拮取生命的浪花,感受生命的搏动和魅力,领悟生命的可贵和伟大。 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生态度、生命意识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如让学生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命的支柱》、《牛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让学生敞开心扉融入作品中,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脉搏,与文本、与作者进行生命的对话,感悟生命的神圣和伟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开座谈会,让他们互相交流对生命的认识,从而明白生命的价值,尊重、热爱生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教学作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作文和作人,文品和人品是难以分割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情感熏陶的过程。他们的作品就反映出了个人的品格和修养。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进行生命教育,拓展生命的宽度,锻造生命的厚度,发掘生命的深度,让语文进入每个学生的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如写《善待自己》,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用一颗宽容、包容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生命;写《责任》,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所在,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亲情、友情,去体会社会、人生,并把这些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鸿爪。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让学生写生命的专刊,利用班级作品集把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悟公示于众,让他们在写作和交流、品读中感悟人生,感悟生命,从而懂得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三、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生命教育

篇6

【关键词】渡边淳一;文学作品;物哀;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57-01

渡边淳一(1933年―201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大师。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擅长于运用其自成一派的文学语言在营造浪漫又凄美的艺术氛围和语言意境时,对于男女之间的各个形式的恋情进行了详尽、生动的表述,其中,以《失乐园》、《一片雪》、《泡沫》、《不分手的理由》等为代表作品。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富有感情的叙述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中心主旨外,还通过日本传统文学中“物哀”的表现形式来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进行抒发,对于生命价值观的看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表达,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具体表现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的一种与其世界观相互呼应的一种文学理念,其认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以自己的本心接触来感受世界,从而达到触景生情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事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以物抒情。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渡边淳一将“物哀”文学理念的运用表现为作品中以不同事物为意象,对于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形象、生动且深刻的表达。例如,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渡边淳一以“樱花”为意象对于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不为世人接受的婚外情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当二人沉浸在爱情中,樱花在阳春四月灿烂绽放,成为花中魁首,而当二人的爱情达到巅峰点时反倒是樱花凋谢的时间,女主人公伸手去接飘落下的樱花花瓣,却发现很多片花瓣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不由内心生出抹不开的哀伤。而这样的感情变化,也正是作者对于爱情的感悟。在渡边淳一的眼中爱情像是最为圣洁的樱花,开放时灿烂明媚,让人流连忘返,而当感情消失殆尽时,就像是漫天飘零的樱花,让人不由叹息。又例如,在小说《泡沫》中,渡边淳一在作品中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知、相恋,甚至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平淡生活的打磨,二人才逐渐明白激情退去之后剩下的仅仅是一地的哀伤,就像是渡边淳一在小说尾声部分所表述的那样“充满阳光的一天,染红雪面的落日,覆盖大地的厚厚的白雪,终于如同泡沫般消失”。

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除了以“樱花”、“泡沫”为意象,对于“物哀”的文学理论进行合理应用,还借以“雪”的意象来表现瞬间即逝的美好。可以说,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渡边淳一将具有日本特色的景物作为表现“物哀”之美的重要表现手法,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进行表达,同时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进行抒发。

二、渡边淳一文学作品中的生命价值观的界定

或许是源于作者渡边淳一作品中“物哀”文学理念的灵活运用和深刻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渗透,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生与死”的凝重气息。而这样的凄美和凝重恰恰凝聚着作者自身对于生死的看法。也就是说,渡边淳一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对于爱情故事本身进行叙述,还将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在作品中进行了阐释,使文学作品在中心主旨上得到了深层次的凝练和升华。

例如,在小说《一片雪》中,作者用凄美的语言对于雪花的美好进行描绘,然而再美好的事物也有消逝的一刻,“几乎在落地的时候便立刻消融不见了。雪为消融而降,只有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才拥有生命。”。又例如,在小说《魂归阿寒》中,纯子死在阿寒山,山间白雪皑皑。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作者渡边淳一以“雪”为意象,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进行阐述,他认为在时间的长河中,生与死可以在瞬间相互转换。生命犹如雪花般足够美好却又十分脆弱。而世间的美好事物也都是这样子的美好和脆弱,在最美丽的时刻之后便是充满寂寥的死亡,很多时候死亡要比出生还要让人惊艳,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这就是渡边淳一对于生命的价值观的界定,它的产生与确定或许和日本传统文化对渡边淳一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在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中,除了“雪花”还有“樱花”、“泡沫”等意象作为生命开始与终结的表现,作者还通过“物哀”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美好却又易逝的事物来比喻生命,认为生命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应该是最为美丽动人的瞬间,并且生生死死不断轮回,就像樱花总会花开花落,白雪融化后也总会重新覆盖在山顶等等。由此可见,渡边淳一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对于生命的价值观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有些相通,“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然在文学作品中,渡边淳一所用的类似“樱花”、“泡沫”、“白雪”等意象表达,是作者渡边淳一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钟情于执着。

综上所述,渡边淳一运用其特有的文学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以“物哀”为基本文学理论和表达方式,借助对多种意象进行描述,营造凄美氛围、意境,从而对于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等进行叙述。与此同时,渡边淳一也借助“物哀”的表达方式中对于意象的描绘和作品中的故事内容来阐释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即自己本身的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界定。可以说,渡边淳一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仲,雷杰龙.白雪覆盖下的有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衷(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篇7

一、结合多媒体技术渗透生命教育

为了有效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声画结合的技术来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

【案例】执教《珍爱生命》一课,在上课之初,笔者思量了很久,最终决定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的重视。教学方式确定下来之后,笔者到互联网上搜集了近年来关于初中生自杀事件的相关报道,并把这些报道进行剪辑整理,最终形成了一个长达五分钟的视频。当笔者把这个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视频中的主人公表示惋惜。看到学生的反应,笔者适时地说:“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不能因为一时想不开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做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父母都是不负责任的。”听到笔者这样说,很多学生都默默地点头表示赞同。受到刚才多媒体视频的感染,接下来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很多学生在上完课之后都表示自己对生命又有了全新的理解,一定要珍爱生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心灵受到更加强烈的震撼。这样的生命教育方式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二、结合调查访谈渗透生命教育

除了结合多媒体技术渗透生命教育之外,笔者还结合调查访谈渗透生命教育。这样的生命教育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调查访谈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科研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在进行《珍爱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去编写一个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我校初中生对生命的看法进行调查访谈。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到互联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对此进行归纳和整理,编制了全新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做完这一切之后,他们又对我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访谈和调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对生命这一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看到此种情况,笔者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个辩论小组。正方认为,要珍爱生命;反方认为,不需要珍爱生命。经过正反两方的激烈辩论,最终正方获胜。通过这次调查访谈,学生对珍爱生命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比笔者苦口婆心地讲授效果要好很多。一切都是学生自己探究所得,事实胜于言表。

三、结合社会活动渗透生命教育

我国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很晚,因此在教育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查阅国外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往往喜欢采用社会活动的方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亦采用了这种方法,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案例】还是以《珍爱生命》一课为例,为了加深初中生对生命的理解,笔者联系了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请他提供方便,让学生近距离与一些临终病人进行接触,给予他们关爱。这位朋友收到我的请求之后,与院方进行了协调,最终我们的社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医院里,当学生看到这些临终病人时,都表现得很有爱心,给予了他们最大限度的关爱。有的学生陪病人谈心,有的学生给病人表演节目,有的学生给病人献上了花篮……看到这些临终病人,学生似乎才感觉到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惜生命。看到学生的表现如此之好,医院院长还破例让他们参观了太平间,给他们讲述了很多有关死亡的知识。这一次的社会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笔者让学生回去写一写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他们在感想中无不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结语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有一些少不更事的初中生,他们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而放弃生命。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生命教育中体味生命的珍贵,让他们更加珍爱生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论语;生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28-02

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说明了儒家对死亡的重视,还以一种客观平静的态度表达了对死亡的认识:生命所得以依靠的是精神,而精神的载体则是肉体;精神使用过度就会枯竭,身体劳累过度也会疲惫衰老。形神相离,人就死亡,死即无法复生;形神相离,再也无法复合。圣人所以重视死亡,盖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每个人都必须尊重生命,正视生命,珍惜生命,使生命的价值得以显现,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别人的生命。《论语》中也透露出对生死的这种看法。

一、对生命的理性认识——死生有命

儒家将人的生命看作自然的过程,天地之化,生生不穷,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认为生是人之始,死是人之终,生死变化是自然变化的常道。

孔子对于生命的流程有着清澈的悟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时间是无法抗拒的,它会带来生命,也终究会带走生命,故人皆有死。岁月如流水奔流不息,往者过,来者续,不知休止,逝者已矣,无可挽回,为自然常道。儒家看到了死亡的必然性,并且认为生死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一种冥冥中的必然性。《论语》中有多处提到天命,既有对天命的无奈,也有对天命的深信不疑: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命是我无法主宰的,生死也是我无法决定的,故夫子对颜渊之死痛惜却无可作为。虽我对于命无可奈何,但我却可以安于命而修己之德,做到“知天命,尽人事”。人纵能杀我之身,却不可夺我之德,天可丧我之命,却不可丧此天道。故夫子有“天生德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叹,有“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之自信,以德行修养与所秉承之天道为世人敬仰,于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使生命得以延展。命是对道的承载,生死固然由天所定,但若我之命成为道之载体,则天亦无可奈何于此。儒家对生死与天命的认识既体现了对生死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又充分发挥了人的道德性。人的有生有死,都是自然的运行,是任何人都无法干预的,无论是公伯寮还是桓魋,都是无可奈何命的。但是人却可以通过对道德价值的承担,实现对生命的超越。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把生死看做命运的安排,是人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接受现实,去考虑人能改变的东西,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生死功利,对生死做过多思虑。

二、得正而死

儒家认为,人有生之时要实现生命的价值,更希望死亡降临之时可以得其正而死,避免死于非命。《礼记》记载曾子的话:“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儒家把“得正而毙”看做“善终”,人不仅要有美好的生命过程,还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样的人生才算是无憾的。

孔子不赞成无谓的死亡,要死得其所,仅凭一腔热血行事,不珍惜生命的行为,他是反对的。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孔子言此是要抑子路之勇,而教之以有勇有谋方可成事。一味以勇行事,而不得其死然,孔子反对。生命只有一次,它所承载的无论是道义还是孝道,都不允许我们轻易放弃。孟子“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的话,与此是不谋而合的。

生命是值得珍视的,它有无限的意义等着我们去完善和实现,轻易地放弃生命,是儒家反对的。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对生命的珍视。“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即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生命背负着道义,并因孝道而需格外被珍惜,生命所承载的最重要的即是道义和孝道。故有两种死亡方式可以称得上是得正而毙,一是一生小心爱惜身体,寿终正寝之时身体无损,安然面对祖宗父母;二是为道义而不得不舍生取义,成就更有价值的生命。

人的生命之所以值得珍重,更重要的是因为其有道德善性。从道德角度去理解人生命的价值。为道德而生,以自己的生命去践行仁义道德;为道德而死,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道德的完善,故孔子称赞比干谏而死、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下,因他们的行为是“杀身而成仁”、“舍生而取义”,这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儒家生命观是以道德为中心的,它肯定了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主张重生珍生,反对轻生贱生;同时反对苟且偷生,并且将生命价值与道德理性结合在一起,主张生以载义,认为只有践行仁义道德、体现道德理性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这样的死才是“尽其道而死者”,才算得上“得正而毙”。

三、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杀身成仁

儒家始终以积极地人生态度面对生死,特别是以道德实践精神来回应天地乾坤父母的生生之德。儒家固然十分重视生命,要求人们珍视生命,不断充实生命,却并非以为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一生中,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为了它们,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地放弃宝贵的生命。这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就是——仁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有生必有死,死并非《论语》所重视的。然死生本为一理贯之,孔子重视的是如何生,倘若知道如何生之理,自知如何死。知有不该求生之时,自知有不避杀身时。儒家坚持独立的人格,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绝不苟且偷生,绝不做有损道义之事。杀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此仁与道,即是为成德之人所共求之。以理当死却逆此天理而求生,则虽生亦不得心安,若生而不安,则宁死而求全其德。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亦全矣,天理自得澄然无染,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了道德。成就此“仁”与“德”是艰巨的任务,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一直存在于我们生命之中的,我们生命的存在就是为了承载此道德。在仁德与生命冲突时不仅可能会要我们以生命为代价,更要求我们平时以坚决的毅力与决心时刻身体力行此仁德,一息尚存即不可稍懈。

杀身成仁之士比比皆是,他们时刻维护着生命所担当的道义。当道义与生命冲突时,果断的成就道义,放弃生命。但他们对生命的放弃不是抛弃生命,反而更好的完善了生命。故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合称为“殷有三仁”。微子见纣所行无道,去之以存宗祀。箕子、比干皆谏而不听,纣杀比干,囚禁箕子,箕子因佯狂而受辱。三人之行虽不同,然其爱人之意则一,皆意在安乱宁民,宁死而不悔,故谓之仁。

《论语》中所体现的杀身成仁并非不珍惜生命,也不是可以轻易地放弃生命。孔子惋惜颜子短命,也有“加我以数年”的感叹,但是,延长生命并非为了个人享受,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这种对生命的珍视从孔子对管仲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来: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教育 研究现状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12-02

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内,无视生命、戕害生命、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不禁发问:大学校园本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是国家培养社会栋梁的摇篮,如今为什么会成为埋葬生命的地方呢?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高校教育不能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健康心态,要让大学生拥有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

近些年来,生命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2003年湖北省专门组织召开了由全省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可以算是大陆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学生自杀为主题的专项大型会议。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也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的生命教育的起步相较于欧美及港台地区来说是比较晚的,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

从学术理论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发现,有如下专著:如2004年出版的冯建军著写的《生命与教育》、等著写的《生命的律动》、刘济良著写出版的《生命教育论》,2007年出版的顾海良著写的《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2009年出版的梅萍著写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等著作。

从学术期刊来看,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的检索,自2000年至今,以“生命教育”为关键字检索博硕论文共计90000余篇,以“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博硕论文共计1456篇,其中以“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为关键字的文章共有765篇,占总数的52.54%。

通过文献资料的汇总,发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生命价值观的研究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元问题”就是生命价值观,所有理论都是基于这一基本问题之上的,所以,对生命价值观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理论界关于生命价值观涵义的定义尚未统一,分别有以下几种:

张文远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提出,生命价值观即人作为生命主体对自己和社会作出影响的一种基本观念,它由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组成,是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梅萍等在《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是凝结了人们以往生活经验和生命实践的亲身感受,也反映了对当前生命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生命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人对生命价值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其支配并调节着人们的生命价值选择和生命价值的实践创造。

(二)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国内,有关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模糊的,没有产生一致的理论认识。但基本都是以“加深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树立良好生命价值意识、从而确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为出发点。

任桂平在《守望生命――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中提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基于个人的生命和生活,在遵循生命和生活的规则的基础上,促进个体认识生命、追寻生命意义、实践生命价值的过程,最终使生命趋于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朱虹在《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指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引导人们对生死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和健康的态度。第二,引导人们探求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引导学生向着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目标层次的研究

教育的实际运行是需要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并非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不同的研究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的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

欧巧云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中提到,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关注生活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廖桂芳在《生命与使命》中提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书中认为可以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划分为:自然生命层面目标、社会生命层面目标、精神生命层面目标。这三个层面逐层递进、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指导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四)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方法和途径问题的研究探讨,一般是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环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的。

申迪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首先在思想观念中认识到生命r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在人文教育中树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观念,再次要在高校制度管理服务中落实生命价值观教育,最后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生命价值观教育。

乔丽在《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提出的对策包括重塑教育理念,深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制定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观;不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利用多种途径增加生命实践的机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培育先进朋辈群体,发挥其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国内诸多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结,这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也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不强,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发挥作用。所以未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和拓展。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探究,清晰界定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就目前而言,生命价值观教育与生命教育研究相互重叠,相互之间的界定还不明确,而且,从两者的文献数量也可以看出,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明显多于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因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淞⒄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生命质量,这是下一步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而言,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对策探讨的整体架构与梳理。在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提出的对策大多集中在几个问题上面,却很少有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总结,以架构完整的对策体系和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仍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分析。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则将实证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比实施效果上,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更有利于深层次资料的挖掘,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提升,缺少科学的总结与凝练,致使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实践对策都基于理论提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对具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前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梅萍等.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6.

[5]申迪.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乔丽.浅析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差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东北师范大学,2013.

[7]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8]毕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9]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7.

[10]郑晓江,张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李长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篇10

一、阅读教学――生命教育的肥沃土壤

文以载道。语文是生命体验、情感思想的载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阅读,事实上就是与生命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自觉珍视生命,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进而提升对生命的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

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蕴含着”生命情感”信息的课文,有的揭示生命规律,有的呼唤热爱生命,有的敬畏提升生命价值。面对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内涵,找准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契合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情感。如西师大版《这条小鱼在乎》一课,作者讲述了在海滩上散步时看到的感人的一幕:潮水退去后,一些小鱼滞留在海滩上的浅水洼里,一个小男孩在不遗余力地弯腰捡起小鱼,再用力地扔回大海。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深入文本,熟读教材,并设身处地去想:“小男孩明知道海滩上的小鱼是救不完的,为什么还那么执着?老师觉得他有点傻。”孩子们都很激动,立刻反对我的观点。我趁机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孩子们得出结论:小男孩救助的不仅仅是一条小鱼,而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的坚持,为在海滩上被困的小鱼提供了生的希望。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了:其实救助生命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就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在他一弯腰,一挥臂的瞬间,一朵即将凋谢的生命之花又获得了重生。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学生的生命意识不断地被唤起,一次又一次激起他们对生命的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使强烈的生命意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条小鱼在乎》一课结尾时,我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进一步加深:生命没有大小、贵贱之分,再卑微的生命也是生命,爱护生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二、习作教学――生命教育的尽情流泻之地

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行为,凝聚着个体生命的情感,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引а生关注日常生活,关注个体的内心情感,促使学生对于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语言文字把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外化出来,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和生活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并以此为素材进行习作训练,以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深层理解及生活智慧的积累。例如,在写《桃花心木》读后感时,我让学生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进行深入的讨论,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理解,孩子们兴趣特别高,在他们澄澈的理性思考中,理解了生命成长的规律,我也趁机让学生根据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进行习作训练,在写作中,很多孩子和自己的生活比照,感受到了父母及老师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能力的良苦用心,促使他们学会用生命发展的眼光去思考现实问题。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后,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面对社会上的诸多诱惑,我们要牢牢把握住道德的底线,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我们,我们都应该这样去做,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面对不良诱惑时,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道德……”孩子们虽然不知道“慎独”这个词,但这些切身感受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的生命经历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为他们的生命增添了一抹亮色。

三、语文实践活动――生命教育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