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死亡教育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死亡教育定义

篇1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的新尝试

新教材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较2009年版与2001年版两本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在理论体系、阐述方法等方面均作了一些新尝试。

第一,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教材摆脱了旧教材的大而空、不实用的理论体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整本书分成了道德与法律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道德的内容,第二部分为法律的内容,在第一部分教会学生一些职业道德规范之后,从道德(人们心中的法律)很自然地过渡到法律(外在强制的道德),帮助学生学会做守规矩的人、做具有法治精神的人、做维护宪法权威的人、做会用法律维权的人、做善于同违法犯罪斗争的人、做依法从事各种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人。将知识融于实际,这样的理论体系还是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在授课之间,稍微一点拨,学生便有了对本书的大致了解。

第二,从阐述方法来看,新教材也是形式各一。处于中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时刻,让他们通篇阅读文字,听大道理,容易引发反叛思想,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新教材一反过去的模式,设置了很多切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议一议,想一想的局面,自己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总之,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以上几点改变让师生真正达到了交流,真正地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新教材的瑕疵及其矫正方法

1.关于自然人的定义

新教材(121页)对自然人的理解为:民法通则称之为“公民”,指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笔者认为有所不妥。我们知道,对一个名词所下的定义,越是详细具体,它所涵盖的范围就会相应缩小,而自然人,在法律上是与法人相对的一种独立的民事主体,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无论是早产婴儿,剖腹产婴儿,人工授精婴儿还是植物人,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残疾人、无国籍人、双重国籍人等等都在自然人的范围内,不因其性别、民族、年龄、种族、政治立场等因素的不同而被排除于自然人之外和剥夺行使民事权利的资格。究其原因,还是受过去的教育模式影响,凡新出现一个名词,必给其一个名分,给它下一“科学”定义,殊不知,这样不仅不科学,还给学生及老师带来困惑和不解。

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大可不必给它下一个结论,只要给学生了解一个事实就行了,即让学生知道自然人是与法人相对的一种民事主体,但它与我们平常讲的公民不完全一样,公民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它属于政治范畴,而自然人不仅包括本国公民,还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它比公民范围要广。

2.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新教材(120页)在讲到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时一句话带过说始于出生,止于死亡。笔者在授课时学生常常会提出很多问题。

对于出生,通说理解为“独立呼吸说”的出生就行了,对于胎儿的继承这一例外,给学生讲清在分割遗产时,应保留遗腹子(即胎儿)的继承额就行了。对止于死亡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材理应对此做一个阐述。在法律上,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自然死亡,即在医学上认定呼吸、心跳、脉搏停止,瞳孔放大的死亡标准。由于死亡多发生在医院,医学上的死亡标准实际上就是法律上的死亡标准。自然人的死亡是重要的法律事实,不仅发生死亡人权利能力终止的法律效果,而且还发生关系到他人的法律效果,如继承开始,婚姻关系消灭,人寿保险合同的条件成就等。而同样会产生这些法律后果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宣告死亡:如去年发生的3.11日本9.0级大地震,很多自然人无法找寻到尸体,不能认定是自然死亡,法律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早就立下了规定,当自然人在意外事故及战争情况下下落不明满2年,在通常情况下下落不明满4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该自然人死亡,同时产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后果。

综上,笔者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这里的死亡要讲清楚既包括自然死亡也包括宣告死亡。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谨为新书的出版,并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谈以上浅薄的看法,以使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和提高。

篇2

死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家人等,因此,临终关怀也应包涵两个方面: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家属的人文、心理等关怀。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对临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令临终患者的家属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宽慰和舒缓,对亲属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益的。1.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了医疗体系之中,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不仅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老人社会福利机构不完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高龄老人、临终老人的照顾不足,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怀也很难到位。临终关怀,尤其是对高龄临终老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更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能否做好对临终老人的关爱,也是以中国社会化伦理道德来体现。

二、临终关怀的哲学渗透

生与死是亿万年来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演化规律,也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临终关怀不能仅仅驻足于医药技术上的临终关怀,还应该注重哲学关怀的应用以及对临终患者精神上、心灵上的安顿,同时通过借用哲学、自然等规律进行疏导,使临终患者的家属能尽快从悲恸中走出来,早日放下和看开。

1、哲学疏导

哲学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探讨,对于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指导作用。生与死的问题存在于人们的常识性思维之中,任何哲学都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可以以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靠近和面对死亡,同时可以给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对于临终关怀而言,哲学可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帮助:一是如何认识生与死。孔子有云:“不知生,焉知死。”而同样,如何去看待死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令生者在他人临终时能够更为理性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在心理上对死亡有一定的准备和感知;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状态、临终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在临终状态时应怎样去看开、怎样去面对,怎样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去,以及如何去慰藉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及他们的亲属,如何更正确、更人道地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心和陪伴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布施者还需要更多地将哲学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开导;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不可否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将个人的死亡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的演变之中,个体的死亡就会淡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就是“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亦强调只有意识到死亡这一终极宿命,才拥有了理解并开启“此生之最终极意义”的可能。而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甚至认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从哲学的理解中获得对丧亲之痛的慰藉,不仅可以让死者亲属更为从容地放下悲恸,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生者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可以立足自身生命真谛而本真地生活下去。

2、生死哲学与死亡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下,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当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更缺少关于死亡哲学思考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论“死”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多数人都较为忌讳。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但惟独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的临终过程。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知所措,精神和心理全盘崩溃。其实,死亡教育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疫苗,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接种了疫苗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死亡,才能更淡然、冷静地渡过。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应该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生存的意义,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在中国推广临终关怀,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打破对谈及死亡的忌讳,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死亡教育,开展死亡课,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对未知的死亡来临前可以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

三、与临终关怀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1、佛教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较为深刻探讨的宗教之一。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2、基督教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来看,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上帝创世说。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万物皆由上帝创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不是人所固有的,它由神所赐,由上帝所主宰;二、原罪救赎说。“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命视为是原罪救赎的过程,并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人的灵魂经过死亡才能获得超脱;三、末日审判说。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都将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审判,并将被决定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又让他们重获自由、得到新生。基督教的教义将人的生命认为是上帝的一种恩赐,生与死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因此,能够不畏惧死亡的教徒对待生命多多少少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态度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临终患者能够更从容豁达地看待自己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这种将生命托付于上帝来决定的观点也能让死者家属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当今基督教在医学领域的宗教干预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要比其他宗教更为广泛和深入。例如,香港的教会医院早已于2001年就设有院教部,专门负责工作,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灵实医院,该医院所有的医生,50%的护士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常安排宗教人士与患者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从而安慰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平静。在美国,基督教对临终关怀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对于临终关怀精神的理解,并且已深入到了实践层面,美国的社区护理很多都包括了临终关怀,提供临终顾问。

3、其他(羌族)

对患者的关怀和救护,羌族人一般采取如下程序:生病-占卜病因-法事救助-医疗救治-法事定临终-临终仪式-宣告死亡-丧葬仪式。释比占卜是羌族人临终关怀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它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心理平复功效,这种功效来自羌族人民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心理暗示,最根本的是羌人的。释比占卜后,临终者相信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了护佑和愈病的力量,甚至坚信病邪魔怪已经被驱除体外,从而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以及临终过程。

四、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得较晚,各方面都与其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临终关怀这一工作尚未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与我国近几十年来重视物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施和开展。此外,中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有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国临终关怀工作尚未取得突破的一大影响因素。而我国对生死观、死亡认识的教育不足,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义工的缺乏,以及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不健全等因素都对临终关怀在我国广泛和深入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死亡教育;农村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焦虑;恐惧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35-02

随着城镇化和环境污染,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农民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增加,恶性肿瘤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以我院108位农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评定死亡教育对农村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患者乐观面对死亡,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同时也让家属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1月至2015 年01月我科收治的108位农村肿瘤患者,患者无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预计生存期在2∽3个月。我国对临终的时限定义为:当患者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在2月∽3月内不可避免时为临终阶段[1]。其中男55例,女53例,年龄24岁∽82岁,平均年龄63.75±6.5岁。病种:肺癌55例,食管癌20例,乳腺癌15,肠癌8例,肝癌5例,胃癌5例。文化程度:文盲12例,小学40例,中学50例,高中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相较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前采用自评问卷调查法评定患者情绪。由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培训并取得三级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两位护师进行评定。评定过程中采用统一指导语,先向患者全面解释,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按统一指导方法完成整个项目的调查,内容包括: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恐惧评定量表(QRS)测定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以上表格由病人填写,要求10分钟之内完成(不会写字的由家属协助完成)。分别于在患者确定为临终阶段时和死亡教育后(临终阶段后4周或自动出院前一天)再次使用此问卷由同一护士进行评定。

1.2.2死亡教育方法: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2]。

1.2.2.1把握正确的时机: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适时死亡教育,绝望期患者不宜进行死亡教育,而认可接受期患者心境平和,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最佳时机。

1.2.2.2死亡教育的方式:患者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高,通过与患者反复、多次真诚的交流后,利用心理学中的倾听,共情等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采用旁敲侧击,间接地诱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实施对应的护理及适时进行死亡教育;

1.2.2.3鼓励患者家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亲人,多一点陪伴。在取得家属认同后,可告知患者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地点,告知家属应该尊重患者最后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尽可能地配合患者完成愿望,让患者无牵无挂地离开。

1.3 统计学方法:本调查发放问卷220卷,收回216份,回收率98.2%。所有数据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农村肿瘤患者临终阶段情绪状况

初次测评的108位患者中,焦虑和恐惧的发生率分别为64.8%(70/108)和74%(80/108),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初始情绪无显著差异(P

从表2可以看出,干预组的SAS和QRS标准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死亡教育帮助晚期癌症患者改善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忧虑,和悲观等负面情绪,正确地面对死亡与痛苦,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3],而农村肿瘤患者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及认知差异的影响,往往在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后,患者及家属均会放弃治疗,选择回家等待死亡的降临,因此,患者无法在医院得到临终关怀,倘若患者及家属对死亡教育一无所知,患者容易在无助,绝望中离开人世,家属也会遗憾终生,而我们在适当地时机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死亡教育后,让家属和患者都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安排好后事,减少患者临终阶段的遗憾及悲凉。在地市级医院,农村肿瘤患者偏多,在死亡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小洁,李淑美.临终患者的护理[B].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

篇4

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比如,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以顺乎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实施和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在开展生命教育。

什么是生命教育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生命教育下定义。有教育学家说,“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又如台湾张振成说,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从社会文化的生活体验,激励服务人生,实现自我”,“从精神心灵的探索,启迪珍爱生命,发扬善性”。

那么,我国在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在哪里?

先看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经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原因。根据我国首次自杀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青少年为何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何他们会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令很多人困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造成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轻生的重要原因。

不论孩子们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自杀,但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暴露了我们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空白和无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回避死亡这个题目,我们的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不敢也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中学的教育有一条原则,那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他可以是贫穷的,也可以是一个文盲,但他不能不懂得做人最起码的道理,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失去这一条,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出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由此看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生命教育内容应该作为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学生家长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关怀。

开展生命教育的浅层意义可以说是为了帮助学生爱护生命,让学生打消自杀的念头、降低校园暴力的产生,虽然这些问题并不是教育单方面可以解决的,但毕竟开展这样的课程,会让一些学生懂得一时的冲动将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终身的遗憾。

篇5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管理;重要意义

WHO估计全年全球有2.1亿妊娠发生,其中800万妇女发生妊娠并发症,约50万孕产妇死亡,近2000万的妇女会因妊娠和分娩而发生严重疾病或残疾,但是,专家预测80%以上的孕产妇死亡可以通过有效和可行的干预措施而预防和避免[1]。我国已普遍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的分级管理,推行使用孕产妇系统手册,着重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和管理,以达到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提高母儿生活质量的目标[2],但目前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仍然是基层保健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而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24.5/10万(2012年)[3],要实现目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手段,现就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经验浅谈如下。

1 高危妊娠的定义、范围及分类

1.1 高危妊娠的定义 指围生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高危孕妇。世界卫生和联合国组织所进行的国际研究所新观点认为:高危孕产妇除病理因素外应扩大到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高危因素。据文献资料显示现在高危孕产妇约占孕产妇总数的20%。

1.2 高危妊娠范围 年龄35岁;有异常孕产史者,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各种难产及手术产、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先天缺陷或遗传性疾病;孕期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肾炎、病毒性肝炎、重度贫血、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妊娠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同位素、农药、化学毒物、CO中毒及服用对胎儿有害药物;母儿血型不合;早产或过期妊娠;胎盘及脐带异常;胎位异常;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及软产道);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过少;多年不育经治疗受孕者;曾患或现有生殖器官肿瘤者等。

1.3高危妊娠评分(见表1)

2 加强监管,产后访视

产妇在42d内出现的异常,也可能危及其生命,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危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科合并症,产后出血等出院后经治医师必须给予电话随访,必要时上门随访,确保产妇产褥期安全。

3 查找问题,总结经验

3.1 落实危重孕产妇评审制度 严格执行危重孕产妇评审制度,每发生1例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后,医务科及时组织专题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吸引教训。

3.2 外请专家接家丑,内定制度严管理 对于一些特殊典型病例,外请专家点评,专家分析指出存在的缺陷,根据专家意见和指导建议,改进工作,改进质量。

4 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加强与基层联系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与基层医院妇幼保健人员联系,产科门诊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通过妇幼信息化平台及时将孕妇信息反馈到当地辖区基层医院妇幼保健人员,实行双向管理,使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杜绝孕产妇的漏管。

5 加强健康教育

5.1 加大宣传,通过制作宣传资料、展板、电视宣传孕期保健知识。

5.2 开设孕妇学校,上课2次/w。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或护士讲解孕期、产前、产时和产后保健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孕产妇的死亡,要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目标,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为远. 中国孕产妇、儿童死亡率流行变化与趋势[J].中华围产医学,

篇6

[关键词]黑色旅游;旅游形式;旅游动机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54-02

黑色旅游不是新生事物,如欧洲中世纪朝圣者前往宗教殉难地的旅行、新奥尔良的“卡特利娜飓风灾难之旅”等。这些都是体现死亡、灾难、暴力与悲伤的黑色旅游,并在国外慢慢成为旅游的一种新特色。随着20世纪战争旅游、暴力旅游、监狱旅游、大屠杀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出现,使得黑色旅游变得广泛化、多样化。直到1996年,苏格兰大学的玛尔考姆?福利和约翰?莱侬针对此种现象首次提出 “黑色旅游”现象,随后出现了“黑色景点”、“死亡旅游”、“暴力遗产”和“不和谐遗产”等概念。

黑色旅游最初在中国被认为是迷信旅游、黑土地旅游、煤炭旅游的代名词,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范畴包括战争旅游、灾难旅游和监狱旅游。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许多黑色旅游地也同时与一些红色旅游地重合,如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井冈山烈士陵园等。因此,我国的黑色旅游中包含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景点。

一 、黑色旅游概念探析

目前,对于“黑色旅游”尚无统一界定。马尔科姆?福利和约翰?伦农认为,黑色旅游就是访问悲剧遗址, 或者是参观与历史有关的战场和刑场遗址的行为。黑色旅游的内容十分广泛,国外的研究中通常用“dark tourism”来表示相关的旅游现象,同时如死亡旅游、悲伤旅游、 公墓旅游、监狱旅游、战争旅游等一些相类似的表述方法。国内有学者认为,黑色旅游是“一种旅游者通过对黑色事件发生地的旅游景点或者模拟构造的黑色旅游情景的游览, 从而获得满足受教育、好奇心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体验活动”。还有学者认为,“黑色旅游是以战争、死亡、灾难等悲剧性事件为主题吸引物设计旅游产品, 以此激发旅游者探求另类旅游体验从而所引起的旅游者的空间位移活动”。

黑色旅游中游客带着悲伤与忧愁进行旅游体验活动,结束后游客获得的是更加悲情的心情,从旅游学角度来说完成了审美,但是这种审美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的悲痛情感贯穿始终,并且游客从悲情心理中认识人生,使生命得到非常的升华,这是黑色旅游最大的特性。黑色旅游的产生是世人对于世界苦难做出的一种反应,呼吁人们关注世界不稳定和苦难的一面。提出黑色旅游具有的后现代特性,对现代社会的核心秩序、理性以及进步提出了挑战,而死亡或者灾难事件的长久传播则需要依靠现代的高科技通信媒体。

谢彦君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他主要强调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最本质的规定性,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涵。比如休闲观光旅游,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惬意、愉快的情感体验;探险旅游是游客进行自我挑战,寻求一种新型体验;保健旅游是为了自我身心健康,获得愉快的体验。

因此,谢彦君对于旅游的定义和国内外学者对黑色旅游的定位是相互矛盾的。笔者认为,黑色旅游从旅游者的情感方面来说是无法满足谢彦君所提出的达到愉悦的状态,谢彦君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不完善的,不能对旅游进行全面定义。他对旅游所定义的主色调为愉快,而黑色旅游的主色调为悲伤,黑色旅游不能为旅游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不成立的。

近年来,黑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而受到众多旅游者追捧,现已成为广义休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黑色旅游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主要体现的是悲痛、沉重、敏感、冲击性的心情。而休闲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休闲、追求美感、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发展自我,认为休闲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或项目,是 “旅游目的地近、活动时间短、形式简单、气氛轻松、费用适宜”的一种旅游活动。黑色旅游悲情型的旅游动机与休闲旅游追求美感、愉悦身心的旅游动机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笔者认为黑色旅游不应该属于广义的休闲旅游。

作为传统大众旅游升级版的主题旅游,是指对某项专题或某一目的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体验,从游客的不同身份、切身需求、独特体验、消费心理出发,为其量身订制旅游线路,比如心灵、朝圣、主题旅游。从主题旅游的概念以及内容来看,黑色旅游也可以作为广义范围内的主题旅游。从主题旅游的角度出发,黑色旅游是对悲情型专题或者黑色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入的了解与体验。

二 、黑色旅游的类型

(一)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黑色旅游

篇7

一、人口素质的涵义

关于人口素质涵义的讨论,学术界有许多观点,但本文同意1991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中把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看成是同一个概念的观点[1],不再做专门的区分。

1. 对人口素质内涵的认识

我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他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这与《人口学词典》中的定义:“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2] 是一致的。而梁中堂教授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穆光宗则定义:“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还有吴忠观在《人口科学辞典》中指出:“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3]。

以上关于人口素质内涵的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每一种观点都是局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提出的,因而没有全面的、准确的概括出人口素质的真正涵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本文的研究视角,将人口素质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是用于描述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具有生理和心理基本特征的状态的范畴。

2. 对人口素质外延的认识

关于人口素质的外延,一直以来都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两种观点之争。

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中心[4]。

而“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成。理由是因为: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去,就会因为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比较;即便是把人类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指标分类和量化,这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5]。

无论是“三要素”观点,还是“二要素”的观点,都反映了人是由生理和心理等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但是在综合评价人口素质时,道德问题的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许多人口研究学者也都回避这一问题. 本文在对人口素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时,也仅选取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相关指标,不再考虑思想道德素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二、人口素质的指数描述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内外学者对人口素质的定量描述进行了不同的尝试,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衡量人口素质的模型主要有PQLI、ASHA、HDI等三种指数形式:

1. 人口素质指数PQLI[6、7]

人口素质指数(The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缩写为PQLI)是莫里斯. 戴维. 莫里斯(M. D. Morris)在1975年提出,用以综合测度一个国家人民的营养、卫生保健、国民教育等物质福利领域进步状况的综合指标,其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一个国家满足其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定义变量:KWTBXIMI表示为婴儿死亡率指数、LEI表示为预期寿命指数、LII表示为识字率指数,PSBD表示为每千名婴儿实际死亡数,PLM表示为15岁以上人口中识字人数,TM表示为15岁以上总人数③。

从上面的指标选取和计算方式知道,PQLI指数选取的三个指标主要涉及的是身体素质方面,在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社会中,能比较好的反映人口素质状况,而且指标选取简单,也便于操作。但PQLI指数在反映人口素质上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指标涉及面很窄,只有身体和智力两大领域,对于全面分析了解人口素质是不够的;其次,仅用成人识字率作为文化素质指标,并没有体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再次,PQLI指数主要适合与那些发展中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的评定,其适用的国家受到了较大限制;另外,在指数的合成过程中采用的是简均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各指标在模型中的等权重法,而事实上各指标在模型中的重要性不仅是不同的,因此,PQLI模型方法具有实用中的局限性。

2. ASHA指标法[8、9]

指数是美国社会卫生组织(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缩写为ASHA)提出的,主要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定义变量:ER表示为就业率、LI表示为识字率、AALI表示为平均预期寿命指数、PGNPID表示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B表示为人口出生、BMR表示为婴儿死亡率、AAL表示为平均预期寿命。

该指数在具体计算之前,先将平均预期寿命指标转为指数形式,其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采用乘除合成法,即将正指标置于分子连乘,逆指标放在分母连乘即可计算得到ASHA指数。具体表现为:

ASHA指数选取的指标有较大代表性,使用的乘除合成法也比较科学合理,但使用在人口素质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指标选取多偏向于社会指标,而经济指标及其两者相交叉指标考虑较少;(2)没有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3)认为各个指标对整体的影响程度相同,没有加权平均,没有区分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而且乘除合成法使得指数值的变动对每个指标过于敏感,尤其是较小的指标值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作用过于突出。

3. 人类发展指数[10]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缩写为HDI)系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该指数主要讨论了人类发展的定义与测量、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以及90年代人类发展战略等问题。它主要是用来测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

该指数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

即将各国的三个指标指数化(无量纲化),每个指数均以该国家该项指标的极差为分母,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与某国该项指标的实际值之差为分子。

将HDI作为全面评价人类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这无疑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仅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情况是不全面的,而且这三个指标仅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也不能综合全面反映人口素质的发展状况。其次,据有关研究表明,HDI与其各个构成指标之间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再次,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选取上也缺少相应的理论依据。

4. 我国人口素质的指数改进——综合指数计量

针对本文的研究视角,认为人口素质指数PQLI要优于其他人口素质的指标体系。首先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这与我国的目前情况具有相似性;其次PQLI指数选取的指标比较简单,也比较利于研究者进行数据的分析。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更全面的评价我国人口素质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对人口素质指数PQLI进行修正。

(1)指标的选择

(2)模型的建立

在PQLI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加权线性和法⑧,对人口素质指数进行测算,建立以下模型来反映人口素质指数F:

ZX[,i]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P[,i]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分量系数,且各个分量ZX[,i]是相互独立的,即cov(ZX[,i],ZX[,i+1])。

三、实证分析

1. 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据选取的指标,本文采集了1990-2004年上述各指标的数据⑨(对部分缺损的数据在分析时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在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考虑到各指标数据的差异以及为所得的分析结果更加有效,利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⑩,其计算公式为:

2. 数据相关性检验

使用SPSS12.0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各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略)。该矩阵用于表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做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条件。经分析,选取的指标两两间的相关性都比较高,因此,是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的。

3. 主成分的分析

对检验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出主成分旋转前后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表1)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2)。

(1)因子提取:在主成分分析中,由表1可见,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而且累计贡献率也达到了92.641%,即这两成分所包括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总信息的92.641%,而其余10个因子对方差影响很小。因此可以提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进行分析。

(2)因子分析:表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是因子F[,1]、F[,2]与ZX[,1]、ZX[,2]…X[,12]的相关系数,它表明每个因子包含原始指标信息量的比重。由表3可见,第一个因子F[,1]在学龄儿童入学率X[,2]、人口自然增长率X[,6]、科技活动人员数X[,8]、诊疗人次X[,9]、群众体育达标人数X[,11]和粗文盲率X[,12]上具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这些指标反映了我国在自90年代开始的在卫生、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和科技普及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回报,尤其是在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全民健身上取得了较好的收效。这表明第一个因子F[,1]反映的是我国人口素质在政策影响下的综合因素。

第二个因子F[,2]在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X[,1]、婴儿死亡率X[,3]、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X[,4]、婴儿出生时预期寿命X[,5]、城镇化率X[,7]和入院人数X[,10]上具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其中入院人数X[,10]和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X[,1]在F[,2]中的载荷相对更大,分别为0.973和0.900,这是个体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表现。在考虑F[,2]中的其他因素,本文认为F[,2]因子反映的是人口素质的单个个体因素。

(3)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关系数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以后,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根据这个系数给出如下的线性组合,即主成分表达式:(ZX[,i]是X[,i]在去量纲后的标准化变量):

利用各主成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在各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λ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再将F[,1]和F[,2]代入到F中,即可得到主成分综合模型:

从综合模型中可以知道,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ZX[,1]、学龄儿童入学率ZX[,2]、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ZX[,4]、婴儿出生时预期寿命ZX[,5]、城镇人口比重ZX[,7]、科技活动人员数ZX[,8]、入院人数ZX[,10]和群众体育达标人数ZX[,11]对人口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的是平均每万人口中中学生数ZX[,1]、城镇人口比重ZX[,7],影响程度都接近0.3。而阻碍人口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是婴儿死亡率ZX[,3]、人口自然增长率ZX[,6]、诊疗人次ZX[,9]和粗文盲率ZX[,12],其中,抑制程度较大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ZX[,6]和粗文盲率ZX[,12],抑制程度分别达到了0.294和0.289。

(4)综合得分:最后将原始数据处理过的标准值分别代入F[,1]、F[,2]和F,得到各年份人口素质的主成分得分、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见表3。

从表3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主成分F[,1]的得分排名自90年代以来其增长趋势都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到了2000年以后F[,1]才有细微变化;主成分F[,2]的得分排名则一直比较稳定,与综合得分F排名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除了1991年的得分排名下降外,其他年份的得分排名都是在不断增加。从整体上看,因为主成分F[,1]、F[,2]在人口素质中的影响比重大致相当,所以国家政策影响下的综合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两者的互动对于我国的人口素质的快速提高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图3样本综合得分示意图也可以观察到我国人口素质近年的发展总体趋势,这与实际情况非常一致。

四、结论

通过对人口素质指数PQLI模型的改进,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目前人口素质的评价,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一、基础教育的投入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作用明显。

从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水平来看,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粗文盲率也在逐年下降,这些都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分不开的,但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的比重却比较低,这也显示了我国中高级的人力资本比较低,突现了人力资本比例的不协调。因此,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增加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力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结论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是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的保证。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近些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人口规模仍然在扩大。过多的人口总量将带来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等,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再提高。因此,稳定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是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三、促进全民健身氛围的形成,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已经越来越引起大众的注意,群众体育达标人数甜增加和诊疗人次数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群众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自觉的锻炼和保健,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新型的医疗救助体制,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项根本性的、长期的、巨大的战略任务。十六大提出的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口号;与随后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表明了我国人口素质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①以上数据来自霍景东、夏杰长的公共支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的实证分析:1990-2002财经论坛2005(4)

②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2003.

③对式(1),229‰是联合国1950年统计的加蓬婴儿死亡率,把它作为各指标的最高值,估计该指标在2000年最低可达到7‰。因此,婴儿死亡率每改变(229-7)/100=2.22,婴儿死亡率指数就变动1。

④该公式中的70表示平均预期寿命70岁,该数值是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奋斗目标。

⑤预期寿命: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

⑥城镇人口比重:是包括中国现役军人在内的城镇人口比重。

⑦粗文盲率:指的是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⑧加权线性和法突出了评价分数较大且该指标权数较大者的作用,该方法较接近于主因素突出型的评价合成方法。

⑨数据来源:国际统计数据(1996-2003)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 // stats. gov. cn/index. htm。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2004-2005)国家卫生部网站http: // moh. gov. cn/。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北京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5。

参见本文附录原始数据表,对缺损数据在做SPSS分析时做了exclude case listwise处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同煤集团煤峪口地区建泉街、建胜街≥20岁的常住居民,共调查6023人,其中女性2716人。男性3307人。男女性别比为1.22:1

1.2 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采用对区域内居民入户普查的方法,对每一户20岁以上居民调查包括一般项目、身高、体重、测量血压、饮食、嗜好、病史,高血压的定义采用1999年WHO/ISH血压分类和标准,不同时间3次测量血压对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1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血压正常仍记作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定义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比例,控制率为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者的比例。

1.3 资料收集 入户调查的6023人,共发现高血压1566人,患病率26%,994人知晓自己有高血压,知晓率63.5%,864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控制率74.7%。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频率指标,两个率差别显著性采用u检验。

2 结果

调查人数6023人,患病率为26%,u=0.014,P>0.05,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知晓率为63.5%,u=27.75,P<0.01,两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率为74.7%,u=0.114,P>0.05,两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篇9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阶段,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已经从传染病为主转至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对我院近8年死亡158例职工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职工医院及离、退休办死亡登记资料,并逐例核实。死亡158例职工中,男性120人,吸烟者达83人,饮酒者57人。女性38人,吸烟者1人,无人饮酒。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持续1年。饮酒者定义为每周至少饮3次每次至少1两白酒或1瓶啤酒持续1年。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分类编码。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死因构成差异2001年1月~2008年9月我院职工死亡人数为158例,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68例,心脏疾病34例,脑血管疾病22例。这3种死因的死亡人数为12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78.5%(124/158),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3.0%(68/158),21.5%(34/158),13.9%(22/158)。其中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疾病。

2.2死因性别差异158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20例,占死亡总数的75.9%(120/158);女性38例,占死亡总数的24.1%(38/158)。在主要死因中,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女性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各死因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衰老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死因年龄差异我院死亡职工的年龄为23-91岁,平均年龄(72±11)岁。≤65岁死亡29例(中青年组死亡9例,51~60岁死亡8例。61-65岁死亡12例),占死亡总数的18.4%(29/158);66~70岁死亡33例,占死亡总数的20.9%(33/158);71~75岁死亡36例,占死亡总数的22.8%(36/158);76-80岁死亡33例。占死亡总数20.9(33/158);≥81岁死亡27例,占死亡总数的17.1%(27/158),65岁以后死亡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恶性肿瘤共68例,其中肺癌20例(男19例有17例吸烟、女1例);肝癌20例(男17例16例吸烟并饮酒、女3例2例爱人吸烟);大肠癌5例(男3例、女2例);胰腺癌4例(男2例、女2例);女性生殖系统癌4例(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癌1例、乳腺癌1例);胃癌3例(男3例);脑癌3例(男2例、女1例);白血病3例(男3例);膀胱癌1例(男);前列腺癌1例;肾癌1例(男);转移癌3例(男1例、女2例)。恶性肿瘤前两位死因分别为肺癌20例,肝癌20例,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12,7%(20/158)。

2.5意外死亡原因分析意外死亡6例,主要是自杀和车祸。车祸4例(男3例、女1例);自杀2例(男1例、女1例)。

3 讨论

篇10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人 家庭护理

老年人是指年龄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考虑到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8月25日,国家统计局在结束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后的数据称,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龄人口首次超过1亿,达到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杨燕绥指出,中国老龄化人口比重达到7%,西方国家用了20多年,中国才仅仅数年时间。这也意味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加深,相应的各种社会问题会加重。

南丁格尔在其护理札记中曾指出:家庭护理是护理职责范围,照顾病人的场所在病人家中。在荷兰等欧洲国家,家庭护理始于19世纪,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断实践、完善,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美国的家庭护理大约是在一百多年前由访视护士服务开始的,现在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护理医疗系统,有其一整套明确的、科学的、严密的程序和措施。泰国在40多年前,也创立了家庭护理。加拿大的家庭护理已发展成近25年来最显著的社会变化之一。国内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家庭病床,开展家庭卫生保健服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其服务项目很多,除了提供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妇幼保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障患者护理,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进行康复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用药、饮食指导等)及心理咨询。

1 家庭护理的定义

国际上对家庭护理尚无统一的定义,刘腊梅等综合各种家庭护理的定义,认为家庭护理定义的内涵中至少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其一,家庭护理的地点是在家庭中,可以在护理者或被护理者家中,但主要指在被护理者家中提供的护理:其二,护理对象是处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包括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即可以是长期照顾一个有慢性病或有残障的人,也可以是间断地照顾一个有急性病的人,还可以是对一个健康的人或是其整个家庭进行的健康教育;其三,可以是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比如注射、伤口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等,也可以是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日常生活协助服务,比如洗衣、做饭、购物等。

2 老年人患病种类

马静在成都社区调查中发现,从疾病的类型上看,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患病率最高,老年人主要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于卫华、李志菊等在合肥社区研究得到:老年所患慢性病以高血压居多,其次为眼病、高血脂、脑血管病、慢支、冠心病、糖尿病;山东魏丽芹在社区先后护理过80人,其中这些老人主要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慢支、肺心病等。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条件,但基本上都和其他学者以及疾病谱和死因谱一致,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心估计,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的死亡分布中,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均为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3 家庭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方法

按WHO提出的健康概念,健康应是人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能力均处于完好状态。许多家庭护理干预都包含生理(疾病)干预、心理干预、社会行为干预三大部分。如吕梓、王柏松在合肥市的家庭医疗干预;于卫华、李志菊的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实验;其他学者家庭干预内容分为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运动休息指导、饮食用药指导等也都可以归结为上述三大部分。

3.1 生理(疾病)干预

主要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直接向病人和家属讲解一般卫生保健知识;根据不同病情传授相应的护理技术,老年急症的家庭救护知识。根据具体的某一疾病实施整体、持续的家庭护理。例如,迄今为止进行最多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干预模式:①建立高血压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记录在册,并进行健康调查,告知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②围绕超体重、不合理膳食、过量饮酒3个危险因素确立了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主要内容,即适量节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少饮酒等。⑨健康教育,加强宣传。其他各种疾病也应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形成一套成熟的干预手段。

3.2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情绪不稳、悲观忧郁、焦虑猜疑心理是老年慢性病人的共同特点,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热情,产生厌世念头。由于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有时反复,病人心情不佳,表现易怒,挑剔任性,常为不顺心的小事哭泣,怨天尤人,责怪医生不精心治疗,埋怨家属照顾不周,对周围微小的变化极为敏感,恐惧紧张。老年人的心理已成为临床广为关注的问题,保持老年慢性病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重要。有些学者认为国内社区护理干预还在摸索阶段,一般干预方法与前述大同小异,但强调家庭在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上门服务,并注重心理护理。这些都说明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一方面,护士应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另一方面,干预的对象不能只是老年人,也应该包括与老年人关系密切的人群,使他们理解并支持老年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理解、支持和关爱会激发老年人自身的潜能,从而积极投身于各种与健康相关的活动中。

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有:如家庭访视时(特别是对有些离休干部的心理调节,对这部分老领导,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以免其由于社会角色的落差而心理失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以致造成疾病的恶化和死亡),耐心给病人及家属讲解医学知识,多与病人交谈,关心体贴病人,老年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调整病人的心态,消除心理障碍,减少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找到合适的调节保健方法,比如鼓励家属参与配合,组织家庭邻里老人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解除其寂寞之苦,消除悲观情绪。

3.3 社会行为干预

于为华等调查发现经常听或看有关卫生宣传的老年人仅占33.8%,尽管80%上的老年人知道过胖、大量饮酒、吃腌制食物对身体有害,但对消除有害行为的态度却表示我行

我素。67.5%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项目依次为健康步行、慢跑、武术、健身操、球类舞蹈、气功等。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其中吸烟人数占21.3%,饮酒人数占15.9%这也需要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协助其改变不良的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4 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

目前在进行家庭护理后效果评价时,疾病干预主要通过临床指标判断其是否好转,在心理和社会行为干预上,除了作者自行设计的量表外,最常用而且能较全面评价干预效果.的量表有心理功能测试(sD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及日常生活能力测试(ADL),实验者通过对家庭护理病人干预前后、与住院病人比较量表得分情况,以此观察干预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主要用于评定预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病人的心理功能评定表,该量表有20项条目。首先由工作人员向病人解释清楚,然后由病人自己填写过去1周内的心理情况评定。国外学者对人群的观测,SDS粗分与标准分分别为40分和50分,中国常用结果则为41分和53分。

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该量表评定内容共有10项,每一项的记分为:无缺陷记0分,有缺陷记为1分,严重缺陷记为2分。由于量表中的lO项并非对每一个人都适用,故有的病人可能填了其中的几项,因而不能直接比较量表总分。经统计学处理,将这些量表总分转换为所选项目的平均得分,再做比较则合理一些。

5 家庭护理的作用

5.1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家庭内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疗与护理可以达到同类病人住院治疗的康复效果,但从病人的心理功能恢复程度看,社区家庭医疗护理的效果更好一些。这可能与社区家庭医疗的工作特点有关。首先,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可与家人在一起生活,日常生活也比医院方便,这对病人的心理功能恢复非常有益;其次,社区医生与护士在给病人治疗的同时,还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卫生宣教,包括心理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由于医院的条件所限,这些工作很难开展。由此可见,社区家庭医疗与护理不仅可以解决病人的疾苦,同时还能减轻病人家里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促进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