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模式

篇1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2]江苏省旅游局:统计局.2006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jssb.gov.cn/sjzl/tjnj/2007/nj00/nj0006.htm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化经济;新农村建设;崭新契机;发展模式

一、文化经济: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

农村,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主业的社会区域,曾在农耕经济时代因拥有当时的核心生产要素土地等自然力而占据着历史的中心,尔后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降临,在资本的驱动与机器的轰鸣声中这位煊赫于传统社会的历史主角则逐渐趋于沉寂,工业文明铸造的城乡二元格局终于使农村被边缘化了。中国社会变迁中屡屡掀起的农村复兴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当下蓬勃展开的新农村建设亦遭遇不同以往的历史境遇。,站在经济形态的时代坐标中考察,此次再次启动的农村复兴运动,不期而遇的新历史起点,就是一个被称为文化经济的新时代的到来。文化经济,按照提出和接受这一时代命题的学者们的观点,就是一种以文化内容为主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和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1]。这样的经济形态构置的时代,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文化经济是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已不再是自然力、机器和资本,也不仅仅是知识与技术,而是人文精神与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即一种文化力,这种文化力以其人文品格和科技含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次,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乃至一体化。文化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彼此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优化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这种互动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最后,文化经济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经济。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高度契合,都强调在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张扬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构成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还吸纳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

二、新农村建设应确立文化经济的发展模式

第一,发展文化经济,有助于塑造新型农民,并且以此来有效组织和动员农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根基。塑造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各项文化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他们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的成长;如果农民群体这一主体力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动员,新农村建设就将缺乏根本的支撑。从现实来看,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长期以来即成为阻碍农村复兴的瓶颈,一直制约着先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约着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制约着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落后与其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矛盾,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主要矛盾。农民文化进程的快慢,也将在根本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发展文化经济,可激活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升级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而此任务的完成,除了尚须进一步理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外,当前则应抓住文化经济兴起的时代契机,将农村经济纳入文化经济的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应当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缺乏活力、动力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未能充分发挥文化之于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更未能建立一个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总体上,我国广大农村还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滑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缺失了文化因素的注入和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迟迟不能升级,现代农业在我国远未发展成熟,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率严重偏低,许多农产品科技含量严重不足。

第三,发展文化经济,方可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成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按照当前的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显然这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多重内容、体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的目标系统。它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非农村某个领域与环节的局部发展和建设,它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涉及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涉及农村文化建设;既包括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革,又涉及到农民生活方式以及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建。尤其紧要的是这些目标内容之间还彼此联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换言之,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是农村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那种将新农村建设等同和简化为新村庄的建设,可以说完全与此目标,背道而驰,那种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而导致的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决不是新农村建设所要的新型农民,那种将农村经济增长建立在破坏农村自然环境、恶化农村人文生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也不是新农村建设所要的经济发展。

最后需要予以说明的是,作为当代社会孕育出的崭新经济形态,文化经济之于古老的农村地区,是否如一些人所怀疑的,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阳春白雪?我们的回答恰恰相反,其一,农业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农业生产对象的生命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生产时间中人的劳动时间只占其中一部分,这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就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和闲置的劳动力,这无疑为在农村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可能。其二,由于漫长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我国广大农村蕴含着丰富和深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极具文化底蕴、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烈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可谓取之不尽,用之已竭,这无疑又使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文化经济获得了先决条件。其三,文化经济本身虽然要求高度发达的高新技术,但又不完全依赖它,文化经济强调的是通过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文化经济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不仅可在充分知识化、高科技化的发达地区发展,而且亦可在不发达地区发展,对于像农村这样经济技术虽然陈旧落后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尤为切合。

作者单位:萍乡高等专科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名家.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N].光明日报,2006-5-15.

[2]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26-27.

篇4

一、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培养新型农民就是实现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即通过教育或培训等形式对传统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其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过程。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客观条件下,针对农村区域的新型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或短期再教育活动的标准样式和规则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某地区社会、经济、资源、文化等特点在新型农民培训活动中的反映;是培训活动过程及其制度、方法的固化和规范。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概念,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内容、培养规则和培养评价等。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个构成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

二、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有关新型农民培养的问题,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型农民培养的规划,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分工协作的现象开始形成,培训重点日趋突出,其效果也逐步明显。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培养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始受到重视。根据培养主体的不同,可以把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专业机构培训型、示范教育型、学校教育型、媒体传播型等六大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通过人、财、物的投入,通过培训媒介,按一定的培训机制动作,以达到相应培训目标的培训模式。目前,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推动各地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主要模式,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电波入户工程、科教兴村富民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农民教育培训项目。

(二)企业参与型。

企业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企业后与企业员工一起接受企业正式或非正式教育的一种培训模式。目前,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不少龙头企业介入新型农民的培养,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提供者。企业作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独立单元,良好的员工培训是企业保证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能为企业带来丰硕的收益,为此,企业会自觉地提高培训过程的运作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没有必要再向员工收取额外的培训费用,而先培训后上岗或边上岗边培训的机制,一方面解决农民接受培训的后顾之忧,降低了培训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民不必再为工作与学习的冲突而发愁。另外,企业培训员工一般都是针对某个岗位进行的,学习的针对性非常强,但深度可能不够。企业需要的只是特定职位特定技能层面的工作者,“多余的知识”是一种浪费,由于培训成本高,且无承担“额外成本”的动力,导致企业培训普及性差,只能给内部部分员工提供培训计划。鉴于目前有关企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于经营压力和追逐利益的心态,不愿意或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部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三)专业机构培训型。

专业机构培训是一种由专门组织机构承办的通过人员培养获取经济利益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类岗位设置,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学习深度。专业机构培训类似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教学标准,但随市场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因此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营利性的本质特征导致这种培训方式的运作效率比较高,同时,成本、费用也很高,而且必须抽出专门的时间参加培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高费用和长时间的投入都是其不能接受和承担的,因此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

(四)示范教育型。

示范教育型培养模式是政府、农业院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村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新型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的一种培养模式。科技示范园(场)里新品种、新技术等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学习直观,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农民易于接受。

相对来说,示范教育是一套从农业推广到示范户再到示范基地的完整运作体系,其公益性很强。作为扶助农民致富的国家项目,不管是资金还是政策等各方面,政府和社会都给予了大量的重视和支持。采用示范的方式,以期达到以点带圈、以线带面的效果。该模式尽管在每个示范户上花费的成本较高,但平均到每个受益的农民身上时,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虽然学习支出费用较低,但为了使知识市场化并产生效益,农民必须在后期投入大量成本,如购买原料,租赁土地,雇佣工人等,同时面临市场风险与后期的技术保障风险。由于农民的总体风险比较高,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下降,并且由于缺乏竞争机制,这种培训模式的运作效率也不高。

(五)学校教育型。

学校教育模式是一种普及性的,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学习实践相当灵活,课程设置多样,且有夜校、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与农民的时间能比较好的匹配。同时,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因特网等途径,学校教育的成本比较低。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涵盖面很广,缺乏针对性,学习深度也不够。农业院校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由于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教育,所以实践性比较差,学校教育只能给农民带来很低的预期收益,且费用繁重,使得农民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很低,社会反映不理想。[1]

(六)媒体传播型。

媒体传播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以及现代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属于农业远程教育范畴,它克服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培训资源大范围的共享。具有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易懂易学、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等特点。农民接受培训所需的费用相对低廉,学习时间可自由选择。由于该模式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卫星远程通讯、广播电视等先进手段,对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员配备上要求偏高,所以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应选择在经济、科技、文化较发达的中心地区,以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并由政府出钱统一建设市、县、乡、村、户五级网络服务体系。该模式属于全国通用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既可以由国家统一构建面向全国的新型农民远程教育的媒体传播网络,也可以由地方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地方新型农民培训的媒体传播网络。

三、新型农民培养有效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整体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涉及到农业、教育、计划、科技等许多部门。因此,必须注意到模式内部机制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形成最大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也就是既要使各具体机制之间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使之成为功能协调的整体,又要使各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发挥最大的功能与效益。

(二)动态性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具体培训机制改善新型农民培训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农民培训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条件、思想保障,前进的动力以及有力的技术引导。因此,这些具体机制的运作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有机协调的模式,而不能长期保持僵化不变,否则就极易造成新型农民培养的负效应。

(三)实事求是原则。

各地自然条件、农业发展水平、新型农民培养的基础差距很大。因此,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构建不可能是同节奏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这一机制建立的进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以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各地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建设步伐,促进其健康、合理、有序、高效地发展。

(四)整体布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一项联系广泛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系统设计和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调动地方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凝聚合力,从而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多样化。[2]

四、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全面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必须创新培训模式,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以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一)对传统农民进行分类培训。

各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调查显示,农民的偏好和文化基础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也都是千差万别,所以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坚持分类培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对于文化基础较好,学历较高的人群可以选择学校教育,把其培养称为农村经纪人或者带头人;对于基础较差,但传统模仿能力较强的人群,通过示范教育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

坚持贴近产业、贴近农民的理念,面向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围绕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现代农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培训内容,突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岗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农民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强调适用性,突出技能性,要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培训、视频教学、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便农民学习,确保培训效果,努力做到真正让农民满意。[3]

(三)重视各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相结合。

篇5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 整理模式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很多因素都对其有较大影响。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关切科学发展观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开展农村宅基地(居民点)土地整理,一是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有利于实现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小城镇发展,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二是从耕地保护来看,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有利于保住18亿耕地不减少,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从地方发展来看,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有利于促进城乡土地统筹利用,缓解城市用地压力。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运动的不断深入,许多地方农村宅基地整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套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总结起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 迁村并点型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村落的形成往往是为方便耕作而自然形成的聚居和散局。一般情况,聚居规模的大小都与当地自然地貌、耕作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平原地区,聚居规模通常较大,而在西部山区,聚居规模则较小。但是如果在适合聚居地区的规模较小的话,一方面不利于行政管理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因此对于这些规模过小的自然村,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向中心村缩并,同时对小村旧址进行复垦还耕。所谓迁村并点型农村宅基地整理就是根据一定地区内现有村庄的发展现状,规划出相应的中心村;然后将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中心村或集镇,并将原来的自然村农村宅基地整理为耕地,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集中居住和耕地的连片集中,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农用地的规模经营程度。此种类型主要是在山东省、安徽省土地较平坦的区域。

迁村并点型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多适用于自然地貌条件较为平坦的地区,而广大西部地区聚居规模过大则不利于耕作,其与经济发达与否关系不大。特别提出的是,此种模式演化过程,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对农民加以引导,在新建过程中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要有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不能再由其自身任意发展,即有利土地的节约集约也有利整个村容村貌。

2 缩村腾地型

由于受长期的小农经济因素,在广大农村居民点建设长期缺少必要规划,许多农村村落无序发展、农民住房呈满天星分布,加之农村存在大量“少批多占宅基地”、“一户多处宅基地”以及“建新不拆旧”等情况,加重了农村的空心化,造成大量土地浪费。而这些农村中有些村庄农户规模已达到数百户,用地范围较大,人口较多,既不适宜合并、也不适合搬迁,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采取“缩村腾地”方式为宜。即应宅基地总量不增加的方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缩村腾地”型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模式以节约用地、合理布局为基础,对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废弃土地,通过优化布局现有村庄的结构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这种宅基地土地整理模式既防止了村庄无限外延,也符合农民不愿离开乡土的传统思想。

3 异地迁移型

我国丘陵地区的农民大多依水源、平地而居,庭院面积较大。因此往往建房地点都占用原本最优质、条件较优越的耕地,丧失了优越耕地的生产功能。此外,一些分布于偏远山区的村落,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就地改造难度大。因此,应该将这些农村的村民宅基地迁往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中心村或集镇,将原有土地复垦为耕地,而对山区条件不好的还草、还林,将大规模增加耕地数量。

“异地迁移”型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是一种针对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在平原地区采取这种模式,效果往往不明显,新增耕地将不会太多;而丘陵地区农村居民居住较为散,异地迁建、集中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而我国此种类型土地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这种宅基地土地整理模式的推行对我国耕地增加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实施条件是有利生产生活,不能盲目赶农民上楼。

4 生态移民型

生态移民型,主要适用于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偏远山区,在这类型地区贫困总是与所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由于农地的过度开垦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平衡,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当地农民为了谋生不得不举家外出打工,使本地农村宅基地的闲置具有了更多季节性的特征。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应加强对“空心村”地区采取整体搬迁,退耕还草、还林。例如: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区,将分布在偏远贫困村,逐步采取整体生态移民与扶贫模式,进行整体搬迁。

5 重建家园型

此种类型,主要针对灾后重建地区,不得已而采取的模式。对于灾前土地利用效果不理想的条件下,灾后要有科学规划和引导、约束,在重建过程中集中、集约利用现有宅基地,然后将节约出来的宅基地整理为耕地,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6 近郊农村城镇化型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城镇和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此地区农民收入一般较高,农民对土地的生产功能的需求较弱,具有较强的城镇化趋势。因此,应该较为高端的规划和涉及,逐步把农村宅基地建设纳入整个城市规划范畴,并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提倡建设楼房和小区化,农业生产要向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转变,从而降低人均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例如:浙江省海宁市马桥镇建中村按这一模式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从125㎡降到97m2。

参考文献

[1]李佳,汪景宽.农村宅基地整理及模式探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0).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互动

我国不同的乡村在生产习惯、风俗生活、历史文化背景、村民构成及素质、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地探索农村的发展规律,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能够确保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两者实现良性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其能够对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加快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有效转变,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能够加快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得以极大提升,充分地挖掘现有土地的价值,将良好的经济基础创造出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再次,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全面地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不断地完善农村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加开放,加快人才、信息和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最后,对于农村村民而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具有重要作用,农村村民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旅游业的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够对农民的民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若干模式

(一)“小康新村型”新农村:这种模式基本上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依托的农村必须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特点,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采用该模式的农村在各种配套设施、产业设施、生态环境、道路、街巷、住宅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新的变化,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等方面属于一种典范模式。

(二)“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这种模式经常处于旅游风景区周围或者自然风景旅游资源附近,而且与风景区之间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将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旅游交通服务提供出来的同时,还要将景区以及信息、娱乐、购物等相关的旅游产业要素建立起来,创新发展旅游业,将新型的旅游村镇形成,同时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开发[2]。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城郊型新农村,其在与各大中小城市靠近的农村非常普遍,其基础就是农民的生产生活、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生态景观,在开展旅游旅游活动的时候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具体的接待单位。农民通过自家院落依托的各种自然景点和田园风光等将市民吸引过来,使广大的游客寻找农家田园的乐趣,对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的农村风光进行体验。

三、绥阳县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绥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绥阳县在乡村旅游方面并没有形成知名度大的旅游产品品牌,其旅游资源具有分布零散的问题,由于很多旅游资源在村庄附近散播,再加上具有较差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低的开发程度,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没有受到外人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绥阳县乡村旅游在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了外出经商和打工,因此绥阳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的流失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在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的基础上,绥阳县不断的引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投入,因此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联动发展战略,利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政府引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这是绥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由之路。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绥阳县旅游发展模式

以目前绥阳县的旅游发展水平为根据,将绥阳县的旅游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广泛参与期,发展壮大期以及发展成熟期等四个阶段。

1、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起步期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绥阳县旅游仍然处于开发雏形状态,在旅游产品方面缺乏亮点,具有较小的规模,而且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其市场吸引力非常小,并进一步导致绥阳县发展旅游的资金匮乏,再加上农民具有较低的收入水平,因此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3]。在这种情况下绥阳县政府必须要认真地做好乡村旅游开拓者的工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将对乡村旅游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以及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首先,要对绥阳县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论证,有效地控制旅游开发的风险;其次,要将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出来;最后,要不断地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将当地的旅游管理机构设置出来。

2、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广泛参与期的发展模式: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该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旅客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吸引力。在这一阶段,要立足于家庭分散生产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组织农户,以平等互利为主要原则,对农产品的加工和产销进行大力发展,有机地结合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要在旅游组织、农产品生产、农家乐等各方面积极地联合农户,将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对农民旅游合作区进行大力发展。首先,要形成由农民自我管理的旅游协会,使农民自主的监督、管理、开发乡村旅游。其次,要大力的挖掘和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艺术团体[4]。

3、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壮大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旅游企业会注意到绥阳县的旅游商业机会,开始投资乡村旅游。而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企业这时候希望能够享有旅游经营所有权。首先,要利用市场运作和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开发和建设景区;其次,农户与旅游企业之间要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对富余的劳动力和农户资产进行整合;再次,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其中包括农户+农户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寨+公司+业户模式、公司+业户模式等[5]。

4、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成熟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绥阳县的旅游业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互助、旅农结合和商农融合,具有了明显的村寨特色化。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多中心协同治理型模式发展旅游业,业就是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进来,将单一中心发展的模式打破,积极地构建社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在具体的旅游发展中要采用多主体的治理模式,以不同的旅游业态、不同的旅游产品、不同的地理区域等为根据,选择多种经营主体和多种合作方式,利用互相补充、协作生产的方式,全面地强化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能够确保当地农民和经营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促进农村建设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中全面的纳入了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趋势相适应,并且充分的迎合了新的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在这一背景下,绥阳县要积极地探索当地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大力地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全面地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3]朱S,叶新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5(02).

篇7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江西 乡村旅游 历程 模式

江西省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各地开发经营者经过艰难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本文旨在对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作一小结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一、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1.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深圳荔枝节、成都郊区农家乐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园等的启发,南昌、赣州、九江等城市周边地区开始出现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尤其是农家乐这种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方式正好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看到了经营农家乐的甜头,广大村民纷纷加入经营者的行列。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仅是一种自发的、独立的、分散的、以单个的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的旅游接待活动。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村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形式逐渐蔓延到江西省各个中小城市、一些县城的周边地区和一些旅游景区周围。乡村旅游类型逐渐由单一的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向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投资、经营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以及外商都积极参与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日益丰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在一些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古村落和古建筑遗存丰富的地方得到迅速发展,如婺源就先后开发了江湾、鸳鸯湖、李坑、晓起、大鄣山峡谷、彩虹桥、文公山等十多个乡村旅游景区。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旅游采取了“先发展后规范” 的指导方针,对其开发和经营介入较少。

3.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

2005年以来,江西省乡村旅游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一些乡村旅游点开始实行规范管理,管理者开始注重提升层次,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乡村旅游开始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乡村旅游日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江西省旅游行业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2006・江西――中国最美乡村游”主题,注重发挥旅游产业促进和谐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作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旅游局会同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绿色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指导全省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同时,省旅游局还制定了《创建江西旅游强县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及检查标准和《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出星级农家旅馆116家,启动了创建旅游强县试点、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并于2007年12月命名南昌安义古村群等53家乡村旅游点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举办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使江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涌现出婺源江湾镇、李坑村、宜春温汤镇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先进典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二、江西省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江西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来看,江西省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有以下六种。

1.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是现阶段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农家乐模式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的特点。其典型代表有庐山区赛阳镇金桥村朱家垄花卉苗木旅游点、湘东区麻山镇幸福村、泰和县楠木岭邱老根休闲山庄、万载县康乐人家农庄等。

2.依托景区发展型

依托景区发展型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向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及农副产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通常出现在一些重点景区附近,有较大的游客量,周围农民具备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其典型代表为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等。温汤镇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明月山风景区的良好客源条件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抓好规划设计,提高城镇品位,优化村镇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调动群众积极性,旅游业不断发展,温汤镇也由过去的一个山区小镇一跃成为全国重点镇、示范镇,全省经济发展百强镇。

3.旅游城镇建设型

旅游城镇建设型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些乡镇一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另一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外地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等。在旅游发展中,江湾镇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好古村落和当地人文与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编制《江湾旅游规划策划及村镇总体规划》,构建集镇区道路框架,实施供水排污、广播电视、电信电力等配套工程,对非徽派建筑进行改造,绿化、亮化、美化镇容镇貌,既达到了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又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是指保护和利用当地原生态的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独特的村寨文化是进行这种模式旅游开发的基础,其典型代表有婺源县李坑村、吉安陂古村、乐安流坑村和安义古村落群等。李坑村利用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古建筑、山区罕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绝妙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旅游,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全村因旅游人均增收2500元,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公益事业迅速发展,精神文明显著提高,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得以促进。

5.民族风情依托型

民族风情依托型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口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其典型代表有资溪县新月畲族民俗文化村、贵溪市樟坪畲族风情旅游区等。近年来,樟坪畲族乡围绕旅游兴乡战略,巧打“民族”牌,挖掘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增加了交恋(锁歌)采茶、马灯舞等少数民族民俗表演,烹制少数民族菜肴,开发乌饭等传统食品和棉线编袋、麻线草鞋、扁篮、踏板鞋等传统手工艺品,唱响畲族山歌,建造畲族文化图腾广场、山哈宾馆、修竹山庄、民俗文化村等人文景观,实现了畲乡经济新的跨越。

6.农业观光开发型

农业观光开发型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临近城镇、客源市场潜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进入性较好;三是农业生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强。其典型代表有高安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婺源县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婺源县生态渔业观光园等。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是一个集有机茶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茶业观光园。游客可以游览翠绿的茶园,静心品茶,还可自摘、自做茶叶,观看制茶表演和茶道表演,开展垂钓及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生态渔业观光园原为国家级荷包红鲤良种场,现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生产经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

三、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展望

如前所述,江西省探索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六种主要模式,但从各种模式下的主要旅游产品来看,观光型旅游产品仍然占据着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单纯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将难以适应需要,江西省乡村旅游将朝下述模式发展。

1.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

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吸引对象为附近城市居民,只要具备一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基础,交通便利、客源条件较好的城镇周边地区都能开展,因此一般的乡村旅游地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就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能降低投资风险,调动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2.参与式度假农庄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旅游经历的增多和旅游经验的积累,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匆匆的游览景点,而是更加注重放松身心。人们在周末和节假日走出家门,到城市效区或乡村地区度假,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消费观念的变化,将使人们度假旅游的需求不断升温。乡村度假农庄可不断的招徕回头客,吸引人们重复消费,游客基础性花费相对较多,多用于娱乐、康体、购物,而用于游览的费用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带动效应。在度假农庄,将不再刻意进行人工景观的设计,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度假农庄在功能上也较目前的度假村更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城镇游客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耕作、浇灌、采摘、种菜等,也可以参加日常性的家务劳动如推磨、烹任等,在度假农庄里享受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3.综合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正从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主,向集观光、考察、学习、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各种开发模式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度假农庄除了接待一般的旅游者外,还可能提供会议和其他商务服务,而传统的农业观光开发型乡村旅游景点则在原有的观光基础上,推出科学考察等项目,一些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卖点的乡村旅游点也将把目光投向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向游客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并提供学习、康体、休闲等服务。

总之,复合型、参与式和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把握住旅游者心理的变化特点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就一定能探索出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开发出受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广瑞:2007年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5]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77-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运行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用社通过小额信贷模式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以来,曾较好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和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有效抑制了非法金融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不过随着农村金融结构的转变,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内容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小额信贷业务呈现弱化趋势。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如何继续运用小额信贷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通过对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充分挖掘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并实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运行模式

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我国政府从1986年起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的办法向贫困地区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群体投放资金,帮助其发展生产。2005至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开始向农村信用社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支持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我国农村信用社运用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是由中央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通过运用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建立在群体信用基础上的农户联保贷款这两种创新性金融工具,以适当优惠的贷款利率,由农村信用社进行商业化的运作。该模式本质上属于公益性质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

2、我国农村信用社现行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群体的覆盖面有限

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农村信用社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防止产生新的信贷风险,贷款对象一般定位为有一定收入或生产能力的农户,对比较困难的弱势群体贷款占比较低。此外,信用社因因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有限,硬件设施和员工素质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小额贷款户,大多数信用社信贷员的工作量已呈现超负荷现象,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受到客观限制。

2.2 双重目标矛盾性多

小额信贷模式应有利于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同时也可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户联保贷款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又面临着较高的信息、服务等管理成本,因此贷款投放对象逐步远离贫困农户。此外,农村信用社从事小额信贷存在太多的利益外溢,不但无法在现行体制下得到合理补偿,甚至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农村信用社认为小额信贷管理成本高、盈利低,视小额信贷为社会义务,而非经营策略和机遇,缺乏足够的市场激励。

2.3 应用效果不佳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升级,传统农业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主旋律,农业经济对资金需求也呈现出持续迅速扩张态势,农业经济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现行的小额信贷模式未能建立起适应农户中长期资金需求的有效机制,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的单一金融创新工具与多元化、多层次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贷款额度难以满足农户需要,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4 自身的风险分担机制欠缺

一是长期以来,农村信用问题未被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农户一般没有一套完整的经济账,很难制定出一套科学统一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三是小额信贷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单个贷款风险依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信贷条件的农户与没有资金需求但有信贷能力的农户私下交易信贷额度,给信用社带来风险隐患。四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过重,资本金补充制度和股金制度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农村信用社股金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本,不但要付利息,还可以退股。

3、构建我国农村信用社现行小额信贷运行新模式的对策

3.1 实行小额信贷模式的单项立法

由于农村小额信贷本身具有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双重性质,不同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中主体单一性质的法律规范。其目标客户是缺少信用记录的农村低收入群体,这与传统金融业务存在较大的的差异性,因此法律规范应体现信用性、可持续发展性、公益性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交易关系上,法律的制定需要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例如融资、税收、国家财政补贴等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由政府出面,与银监部门、财政税收部门联合出台《涉农补贴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小额信贷+涉农补贴担保基金”操作模式指导意见》等制度办法用于规范各相关主体的业务行为。

3.2 改变小额信贷监管方式

在新模式中,对银监部门而言,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所使用的程序与典型的银行贷款程序不同,其高度的分权特性并不适用于一般商业银行监管的现场检查手段,因此监管重心和对象应从对单笔贷款本身的具体分析转向信贷人员业绩评估、监督、奖惩机制的建立及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综合考虑业务品种性质制定小额信贷业务的监管标准。对于涉农补贴的管理监督部门而言,应建立对涉农补贴担保基金的日常管理系统,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3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建立农户的信用和经济档案是农村金融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农户贷款信用评级的依据。农户基本情况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户信用评级的客观公正,决定着贷款发放、使用与回收的风险评估及其控制。农村信用社可以在开发信贷管理系统的平台上,建立完善内部信用评级模块。省内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提高农民对推广小额信贷工作的认识;利用开展信用乡、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比活动,倡导信用兴农理念,营造讲发展、守信用的良好氛围,为小额信贷新模式的推广创造坚实的诚信基础。

3.4提高小额信贷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一是改善现有信贷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既熟悉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又熟悉农村经济发展和微型企业经营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在小额贷款营销中,能够为农民讲解相关的金融知道,帮助其投资理财,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灵活协调由于贷款因素形成的民事纠纷,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二是建立信贷员绩效挂钩考核机制。要根据小额信贷占比、贷款质量、信贷基础管理等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根据各市州经济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区别确定信贷员工作量,建立信贷员工作量考核台账,制定信贷员收贷收息与个人收人的挂钩比例,严格奖惩标准,按年或按季考核兑现。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积极扩大小额信贷的覆盖面,使小额信贷真正发挥扶贫作用,就必须进行小额信贷运行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金媛媛.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贷的绩效、缺陷及其创新-来自湖南太康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2]朱乾宇,董学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小额信贷扶贫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农业经济导刊,2007,(5)

[3]郑振东,杨智斌.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1)

[4]茅于轼.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民间金融[J].中国商业评论,2006,(12)

篇10

一、前一阶段工作

3月下旬启动以来,结合XX实际,在布点上,提出了“乡乡抓试点、突出一条线、重抓五个点”的工作思路;在抓手上,提出了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生产发展为支撑点,边宣传、边规划、边动手、边总结,积极推进。全县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其中农民投资投劳约800万元。

(一)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激活兴奋点,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群众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迫切希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但在诱惑与依赖中,普遍产生靠上思想。我们感到如何调动、激活农民的积极性是启动之初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贯穿始终的根本性问题。

狠抓宣传,让干群在浓厚的氛围中动心。为了解决好干部愿抓、群众愿干,我们始终注意把搞好宣传、统一思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头道工序、重要工序,炒热、炒活、炒入人心,组织县乡村干部到江西考察,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辟专栏,高频率、大范围进行宣传,营造大氛围;另一方面,县乡村分层培训,召开动员会,工作队进行渗透宣传。在工作中还注意宣传群众、宣传干部、宣传工作队员、宣传各点进展,点与点之间互相学,比着干,工作队员之间也开展竞赛。同时,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目标,如:现期目标,提出了“喝干净水、上卫生厕、走平坦路”,远期目标是“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等,这些都让群众心里热起来,让帮扶单位和工作队员有成就感。

引导投入,让竞争性扶持的思想在农民心中植根。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是投入。县里确定了“两主两辅”投入机制,即:公共设施,以几级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帮扶单位支持为主,农民投劳为辅;入户工程,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社会各界帮扶为辅。修路是引导新农村建设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利用道路建设,一边铺路,一边交心,主路修好了,群众积极性也出现了一个升温。针对在改水、改厕等以农民投入为主的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等待观望、互相攀比、不愿花钱搞的实际,县里及时出台了奖补办法,采取多投多补,少投少补,期内就补,超期不补等竞争性补助办法,刺激农民主体地位形成。草安乡高庄新村在理事会成员的带动下,一户动、户户动,一个月内,完成了入户的“四改”工程,平均每户投入1-1.5万元,各界帮扶仅在1500元左右,余郭新村40多户翻建新房,奖补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从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好,新农村建设就很难推进,落实农民主体就是要通过实事、实例的引导宣传,解决主体意识问题,让群众明白,政府扶持只是个“引子”,政府只能是引导性扶持,不是依赖性扶持,否则这种做法就缺乏推广的普遍性。

贴近群众,让农民在真情帮扶中感动。21个示范点的150多名工作队员,绝大多数都能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共商、共建。县乡村领导干部和工作队员放弃节假日,落实“五清”,推进“五改”,帮助发展产业。群众对此动了感情,认为真在为他们办实事,不干真的不好意思了,变过去的应付为现在的支持。实施以来,我们自始至终强调要充分发挥工作队员承上启下的作用,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工作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助推器。

(二)从治愚、治贫、致富入手,培育支撑点,解决持久动力问题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根本,我们十分注重示范点的群众基础和产业特色,把培育新型农民,培植主导产业作为重点。

立足产业支撑,优选示范点。新农村建设启动之初,我们在点的选择上,把握三个要素,即:生产有基础、群众有要求、示范易推开,尤其是考虑到代表性、可推广性等因素,选定的21个示范点,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城郊型、生态农业型、三产服务型、工业主导型等。实践看,先试点,再推开,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好方法,点做好了,推开就 加强实用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认为要一手抓村庄面貌改变,一手抓生产发展。解决增收问题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与阶段性农业生产相结合。3月下旬工作队进驻时,春播已经定局。为解决试点村的生产发展问题,从夏栽、夏种、夏调、夏养及全年增收的角度,进行解剖分析,白天搞诊断,晚上搞培训,联合抓帮扶,推广高效节本栽培,其目的就是解决单产提高的问题。二是下派技术干部联系示范户。抽调50名农技人员,每人联系20个示范户,采取点对点、手把手现场指导,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与项目工程相结合。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大文新村建立农民培训学校,不定期经常组织培训,不但培训农业科学技术,而且组织学习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三)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上下功夫,聚焦社会力量,实现同频共振

从即期效果看,新农村只是试点村的少数农民得益,怎么将试点工作在面上推开并具有普遍性,是我们始终思考的又一现实问题。试点是靠工作队进驻、几个单位帮扶得以展开的,而面上推开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坚持点中抓点、五点先行的目的是为了摸索总结经验,避免走弯路。

整合资源,让投入发挥最大效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将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打捆整合,向示范点倾斜。今年争取了世行贷款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可望争取资金2392万元,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用足用活政策,将新农村40公里主干道建设纳入“村村通”工程。县财政安排预算500万元补贴,订购水泥1万吨,已补贴发放3000吨。86个帮扶单位已拿出180多万元,定点支援。

探索机制,把规矩立起来。一是建立严明的工作考核机制。将新农村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定任务、定时间表、定责任人,互筑擂台,加强督查。二是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驻村工作队制定“十不准”纪律,并在学习、宣传、规划、考核、调研等方面明确任务、职责,实行“二簿二志”(会议记录簿、征求意见簿,工作队日志、工作队员日志)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由工作队会同乡镇、村两委、理事会共同研究,提出使用方案,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张榜公布,专款专用。三是建立民主理事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宣传、规划、议事、互助、监督、长效管理、落实工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义务管事、管钱、管物,让农民自己当家作主;又通过他们及时反馈群众的思想动态、意见建议、实际困难,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存在问题

在启动试点中,我们还存在不少困惑和难题,主要有:

(一)认识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全党的共同行动,然而在实际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差距,认识上的差距带来行动上的差距。我们一些点行动不够快,主要原因是:群众期望值过高,有靠上的依赖心理,主体意识还不强;少数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认识还不深,责任感不强,推进力度不够。点与点之间、乡镇之间、帮扶单位之间工作存在差距,就我县来讲,市领导联系的三个点、县里六个点进展较快,其他点相对较慢。

(二)投入问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欠账很多,县乡两级财政又十分薄弱,形成了一对矛盾,在目前社会参与建设氛围不够浓、上级专项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启动建设,难在钱上。就是帮扶单位也对长期帮扶心中没有底。

(三)土地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村庄归并节约土地的大帐是清晰的,但是实际操作中有难度。扩大新村规模,发挥集聚功能,需要大量的土地,根据土地二轮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也难在钱上,加上现行补贴政策,抛荒也能拿补贴,限制了土地流转。

(四)覆盖问题。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我们在延

三、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按照这次大会的部署,再加压,再推进,着重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即:由点到面,解决示范点全面推开的问题,由提神到提升,解决发展产业和示范辐射的问题,扎实、稳步、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