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细胞生物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细胞生物定义

篇1

生物体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比如病毒。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教学具有封闭性。我国封闭式教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或者大学在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中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基础,所以教师大多都根据考试所考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就是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与不均。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公共资源建设,还是教育建设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资金不足使很多学校无法进行实验与开放式教学,使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与现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有教学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这种学习方式很快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并且被称为近几十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国国务院也颁布名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提倡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发展。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彼此分享与探讨自己的想法、经验,交流彼此的观念与理解,从而实现对知识更细致更全面的理解。但是我国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时间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我国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不理解,导致教师过多重视讨论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目标,这不但无法实现学生开拓思维学习方式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利用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理解与掌握,就变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重点说说如何实现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组学习,全面参与1.在实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组员控制在六到八人之间,并且在分配成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自由地划分,最好将男女混合搭配,而且要将不同特长与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保证每个组之间没有过大的差距,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弥补,保证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使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与长处。2.在小组中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类似小组长、生物信息调查研究员、生物成果总结展示员、任务检查员等,在调动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来。此外,最好定时换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在不同岗位的经历,从而提高自身对生物的学习能力。3.应该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小组长的分工与组织能力,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时候,不能盲目查找资料来寻找答案,应该先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发现问题的眼光。组长身为组内关键的人员,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研究,应该放低姿态多听取组员的想法,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

(二)安排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类型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能自己消化,就不必要浪费时间讨论;面对特别难的问题,教师应该事先安排下去,让各个小组在课后进行研究,在上课的时候分析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的过程中,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与种类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演化过程等,学生在观察后应该立即进行讨论;但是对于思考类似宇宙生物的演变这类大问题的时候,应该提前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探究,再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

(三)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找准地位教师在推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先进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摆脱原有单一教学模式的禁锢,并善于充当一个引导者,将问题留给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并对最后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篇3

    一、“细胞分化”概念内涵及层级

    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的这种特化不仅是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而且还能提高细胞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一般说来,体内各种细胞均含有物种的全部基因,但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性。细胞之所以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是因为组织特异性基因选择表达成了组织特异性蛋白的缘故。从理论上讲,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

    3.细胞分化是渐进性的,其方向的限定早于形态差异的出现,且分化细胞的表型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可逆转。

    之所以采用完整的陈述句的形式来表述概念,是因为这种表述方式更易于确认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容及意义,也更易于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细胞分化”概念教学的组织

    在分析“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及层级之后,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相应的概念条款展开,通过列举事实、分析讨论,或者基于资料的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这些概念内涵,并基于概念理解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见图1)。

    1.列举事实,尝试定义。呈现人的受精卵发育至胎儿的图片:列举学生熟知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化成伸长区、成熟区的事实,然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这是广大教师一贯坚持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事实是用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的,事实当然要围绕着概念的结构来排布。但是,定义常常不等同于概念。“定义”通常用“是……”来表述,说得十分肯定。“概念”描述一类事物的本质,有时并不用“是”来描述。在引导学生下定义之后,教师还应该设置下列问题,吸引学生深入思考细胞分化的结果和生物学意义。①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假若没有细胞分化,受精卵能发育成胎儿吗?为什么?②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出现特化,对于细胞完成其生理功能有何意义?③从遗传的角度分析,受精卵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问题3的设置实际上是指向“细胞全能性”这一核心概念的丰富内涵,之所以在此设置问题3,一方面是因为不仅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未分化的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更容易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也就是说,“细胞全能性”这一概念是随着教学进程不断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其用意还在于探讨细胞分化的原因,起到承上启下的教学功效。

    2.探究发现,明晰原因。美国地平线研究组(Horizon Research Team)主席维斯(Weiss)及高级研究助理帕斯利(Pasley)经过了18个月的观察,对364节课详细分析,发现优质课堂主要有几个特征,其中包括: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用多种策略,为某个科学概念提供清晰的阐释;②吸引学生从事动脑筋的活动;③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等。因此,可以引入相关科学史对细胞分化原因进行探讨。

    资料1:最早试图对细胞分化机制作出解释的学者是Weismann(1883),他根据当时对马蛔虫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体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丢失造成的,每一种组织只保留了其特有的遗传物质”的见解。在马蛔虫这一特例中,在卵裂过程中体细胞的染色体确实发生丢失现象。因此,Weismann这一观点在当时看来既符合逻辑,又有实际例证,因而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你同意上述观点吗?根据是什么?

    资料2:1958年Steward等利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组织培养出了完整的新植株;1970年Steward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资料3:1969年Nitch将烟草的单个单倍体孢子培养成了完整的单倍体植株。

    分析资料2和资料3,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基于对上述3则资料的分析探究,学生就容易得出以下结论:①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并没有丢失,仍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具有发育的全能性;②在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只要有一套单倍体的基因组,就含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植物的生殖细胞也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至此,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内涵已昭然若揭,师生共同归纳(见图2)。学生仍然会有2个疑问:①既然已分化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出现稳定性差异?②已分化的动物细胞是否也像植物细胞那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针对疑问1,教师可以列举事实,循循善诱,问题指向要明确,最终让学生领悟“细胞分化是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结果”。例如:通过分子杂交实验表明,在任何时间一种细胞的基因组只有一少部分基因在活动。在幼红细胞中,糖酵解酶系的编码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均能表达?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是否都能表达?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主要由哪种化学物质直接体现?幼红细胞最终分化成红细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疑问2,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地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新个体,这是因为动物细胞的发育潜能随着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变窄。但这种分化潜能的变化是对细胞整体而言的,对细胞核来说是否还保持着全能性呢?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细胞核移植实验。

    3.因果分析,把握特征。学生一旦理解了细胞分化的因果关系,就容易从中把握细胞分化的特征:①渐变性——细胞在发生形态差异之前的一定时间,细胞分化命运即已确定,基因活动模式已发生改变,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特化是一个渐变过程。②不可逆性——分化细胞的表型保持相对稳定,以执行特

    定的功能。然而,在某些条件下,分化细胞的基因活动模式可发生可逆的变化,又回到未分化状态。

篇4

关键词:视觉规律;数学;传统造物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16-1

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首先运用的感官就是视觉,这是由人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人的视觉规律与数学,特别是几何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传统造物中有者多方面体现。

数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的理论科学,看似跟我们所研究的艺术、视觉规律没有太多的联系,但实际不然。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发明家、工程师的达・芬奇有一副经典的手稿维特鲁威人,直观地揭示几何学与人体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画家和雕塑家所推崇的人体美,事实上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生命体产生的审美愉悦。而这种审美愉悦与数学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金分割比作为视觉规律而大量的出现和应用。关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起源大多认为来自毕达哥拉斯,据说在古希腊,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在经过铁匠铺前他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节奏很有规律,这个声音的比例被毕达哥拉斯用数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一些表面上无序的重复性活动中,人类的行为产生出了一种蕴含美的秩序。而这种秩序的根源是人的生理属性通过潜意识的控制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

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人的生理属性跟数学的关联在哪里呢?

首先,人的生理结构是亿万年生物演化的结果。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最终进化到高度复杂的哺乳动物,这个过程无比繁琐和复杂,期间的各种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演化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和规律是从未发生变化的,这些因素就是地球上的物理化学常量和宇宙的基本定律。如果这样的说法比较抽象,以下例子可以作为形象说明:

一、圆形

圆形是在人的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形态,它的物理意义和精神含义都十分的广泛。而这种形态在自然环境中大量存在,原因在于圆是某一因素在各个方向、各个水平均匀发展的必然形态,它具有公理性、无需证明的完美。而这种形态对人的感知和行为的影响是可以达到基因层面的,也就是说人对圆形的感受不仅仅是有意识的选择,更是基于潜意识甚至是无意识的生理现象。

二、黄金分割

之前提到铁匠敲击频率暗合黄金分割率,而大多数的生命体的生理结构都符合黄金分割率。例如鹦鹉螺外壳的刨面,可以看出它的生长曲线和横隔分布有着惊人地秩序美感。而简单测量就能发现,它的生长曲线就是通过斐波纳契数列画出的黄金螺线。而我们自身也蕴含着许多黄金分割比:人体肚脐以下长度与身高之比接近0.618,其中少数人的这个比值等于0.618,被视为“标准美人”。因此,在人体绘画、美术、雕塑等方面,都以这一比例为标准,以使作品最佳;人体最感舒适的温度约23℃(气温),也是正常体温37℃的黄金点(23=37×0.618);脑科学家发现,精神愉快时,人脑电波频率下限(8赫兹)与上限(12.9赫兹)之比,恰为黄金数,如这时参加考试或竞技,更能发挥出水平。

而且黄金分割率也在人类的造物中大量出现。很多画家和工匠会有意识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黄金分割率作为构图的比例和造型的依据,就是利用了黄金分割率的数学美感和物理稳定性。同时,在很多情况下,人对黄金分割的选择是无意识的,比如人的视觉中心点很多都分布在黄金分割点上,相应位置的物体会优先得到人的注意;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人的造物在没有可以为之的情况下呈现出黄金分割的比例。例如半坡遗址出土的远古陶器,古代先民下意识的比例感觉就达到了相当标准的黄金分割比。

三、分形几何

分形几何的主要观点是事物具有自相似性。这在自然界中有相当多的体现,例如:海岸线在不同的比例尺下呈现出相似性;树枝的形态和整棵树木的形态也具有一致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宝塔菜,它的花序结构具有完美的自相似性,每一个大的花簇都和组成它的小花簇具有相同的生长结构。这种自相似性在中国许多传统纹样中也有所体现。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造物中,蕴含着很多人类对自然的朴素理解和感受。这些理解和感受反映了人的视知觉规律。视知觉的形成和运用都是建立在人的生理属性上的,是无意识的,当这种自然的愉悦最终通过意识而凝聚成有意识的理论而被人们所掌握,就成为了视觉规律。而这些规律本身是自然现象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它的根源是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规律,而数学作为对基本规律的定义与总结在视觉规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在传统造物中有所体现。

篇5

关键词:主动适应被动适应自然选择社会选择可持续发展

从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至今,由于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因而出现了2种极端现象:一是生物进化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即忽视社会选择的巨大作用,仅仅将生物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二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社会选择的作用,而低估了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们必须把大尺度上的生物进化和小尺度上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保证人类的各种行为不偏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人类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生物的进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旨在为生物进化大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1生物进化与生物的适应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了生命是进化的产物,现代的生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达尔文认为由于随机变异的产生和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的变异被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则被淘汰。因此,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

进化论及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复杂的生命体总是源于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据此,部分学者认为进化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过程。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体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这和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是相背的,这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在生物进化论中的体现。即使现代的进化观也并未认为“进化就是革命性的进步”,而把“进化”定义为“进化是生物适应性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致,在进化理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是达尔文整个进化理论体系和现代进化观的奠基石。

适应是生物进化的最终结果。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物种的趋异化过程,是生物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是对随机的多种变异的选择,大自然为选择者,而随机的各种变异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被大自然最终所选择的那种变异就得以保存下来,而同一物种中的其他变异就被淘汰,得以保存的变异就是适应大自然的。可见,生物物种产生的各种变异,无论是变异的程度上、方向上,还是变异范围的大小、数目的多少上,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而大自然的选择相对于物种的变异来看,却是有一定方向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性和物种变异的随机性,客观上就决定了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过程,生物体在结构、功能上对自然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对自然的适应性总是滞后于自然对生物物种的选择性,也就是说,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不适应才是绝对的、永恒的。这就从根本上澄清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和现代进化论所基于的客观事实,在进化论中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划清了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界限。

2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1种选择——社会选择也与生物的进化密切相关。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开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和资源环境私有制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上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界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表现在一些物种逐渐消失;一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一些物种地理分布区域大幅度缩小;一些物种生活习性及部分性状发生改变;不时有新品种出现等现象,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生物物种的演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选择作用,这种选择称为社会选择。社会选择是人类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和手段,是人类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种必然。从本质上说,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等各个方面都属于社会选择的范畴。

事实证明,现在人类社会选择的力量的确是越来越强大,无论是对自然的改造力还是对自然的破坏力都超过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人类、人类社会本身以及社会选择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发挥效能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选择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选择作用的一种应答和反映,可以看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但社会选择一经发生后,便有其独立作用的一面,可以和自然选择作用一道共同作用于生物的进化过程。

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当二者一致时,社会选择对自然选择起到了促进和加速的正向作用,使自然选择的力度、范围、时效得以加强,而自然选择使社会选择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加速生物物种的演化。另一方面,当二者不一致时,有3种情况:

①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大于社会选择时,生物物种的演化由自然选择所控制,社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自然选择成为了社会选择的阻力。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②当二者力量近于相等时,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都在自己一定的范围内作用,社会选择的目标停留在研究成果阶段,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而自然选择也以其自身的作用规律对生物进行着选择。

③当自然选择的力量小于社会选择时,社会选择的结果在自然界中得以快速体现,自然所固有的一些平衡体系被打破,自然选择的方向被改变,社会选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控制着生物的演化。

2种选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类社会诞生起,2种选择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每一个具体的物种的演化过程当中。但是,社会选择的对象、原始材料和最终归宿都统一在自然界当中,社会选择无论多么强大。都必须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选择对生物和环境的再创造作用,同时利用社会选择来抑制或从根本上扭转对人类或自然界(如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等)都不利的自然选择,或减缓各种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自然灾害等,降低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社会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智的自主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机制,是一种实现长期自我演化的策略和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人类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及现代科学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正确的方向,把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都有机地统一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框架下,使人类的社会选择和主动适应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的道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自己的演化历史上第一次按自己所设计的演化模式去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转化为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大自然的自然选择二者间的关系问题,但这种相互关系无论是从时间、空间维度还是二者间力量强弱的对比情况来看,都是不对称的。从生物进化的时空尺度上来看,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主动适应力来确保社会选择在最大时空尺度上与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相适应,人类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的自主演化。

从纯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和自然选择都不会支持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学种群,将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因而会剥夺其他物种生存和演化的机会,这与生物界的演化趋势相背离。因此,在生物进化的大背景下,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人类长期的艰苦努力,还必须同时处理好进化、适应和选择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生物的进化、适应和大自然的选择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统一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进化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适应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属性。换句话说,进化、适应和选择都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运动规律在生物物种演化过程中的体现,是物种演化过程中3个最重要的环节。人类的社会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前提,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为人类造福。

篇6

论文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早接触和研究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人对自然的绝对服从到人主体意识的增强,逐渐摆脱自然的控制进而开始控制自然。这既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人的需求和自然供给间的平衡被打破,人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但继而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将人类从高峰带入低谷,一系列悲观情绪开始蔓延,同时也促成了人类开始正视自己的需求,将研究主体由人转向自然,提出了自然和人一样具有主体性地位,提出了自然价值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视角。

1.自然价值理论的产生

20世纪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方面它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地细化和深化,在理论上要求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以促进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在行为上科技理性的极度膨胀使人类对自然肆意掠夺,一面自然是满足需求的原材料供应地,一面自然又是人类生存废品的倾倒地,最终社会财富的增长超过了自然的负荷,科技带来的不是人类想象的幸福生活,人类生存都受到了威胁,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最直接的证明,科学与危机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人最需要解决的矛盾并一度使人类对科学和自身发展前途由极度自信转向悲观。

现实的危机要求人类在哲学上进行反思。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种危机的基础之上,它在理论上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重塑人和自然的关系,倡导自然的价值。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泰勒的“固有价值”到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中的价值是中立的

罗尔斯顿站在客观价值论的立场上指出,在人们日常经验所接触的物质层面上,价值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自然的客观实在,这些客观实在是价值的基础,尽管它也依赖于主体的偏好。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认为有些价值客观地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及其万物的价值不是人类给予的。相反,自然中的客观价值产生于人类主体之前,它们是主观价值产生的源泉。

1.2自然的客观价值是一种不依赖他者之目的的内在价值

罗尔斯顿从个体层面和整体层面论述了这种内在价值。在个体层面,自然界中的有机物是自我维护、自我生长和自我再生的生命体,它在守卫某种使其成为其自身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极力维护其物种的“善”。因此,它的出生、生长和消亡并不为了他者的目的。在整体层面,自然系统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能创造万物其中包括有生命的万物。

1.3自然具有三种价值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具有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所谓的工具性价值是“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传统观念所理解的依赖于人类主观性而产生的价值不过是工具性价值的一部分。

内在价值是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考物的事物”。

在生态系统层面,还存在系统价值。它是价值的生产者,但不是价值的所有者和观赏者。和有机体比起来,生态系统具有创造有机个体生命,维护生命多样性的根本性能,它还决定前两种价值。

自然价值理论的提出形成生态论理学的价值观同传统的价值观的对立,这不仅仅是如何认识自然界的价值问题上的对立,而且是两种不同价值观上的对立,两者争论的问题,涉及了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即涉及了价值的来源、根据和尺度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论。

2.对自然价值理论的哲学分析

自然价值理论的提出为人们重新认识环境问题打开了另一个视角,也是对传统的价值观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二者的争锋中,传统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自然价值理论进行了反驳和批判。

2.1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角度

认为承认自然的价值是其内在的“与人类评价者无关”,就必然陷入价值等同于事实存在的理论困境。如果说自然之物的存在即代表了它们的价值,那么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只有“非存在”才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了,那么区分价值与非价值就失去了任何意义,那么价值这个概念以及存在论与价值论的区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2从价值观的角度

从价值的各种定义来说,价值概念从产生都是“以人为尺度”的,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主客二分以及自然作为客体对主体人具有的有用性或者积极作用向度上的“好”作为价值,是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去讨论价值,而非自然脱离了人的客观存在。除非重新界定价值的含义或者用另一个概念来代替自然价值论者所表述的价值内涵,否则价值这个词已经深深地被烙上了人的印记。

笔者也认为自然价值理论在理论和现实上有其不能克服的缺陷。

首先,自然价值论者反对传统的价值论者将自然与人类对立,强调人类的利益是片面的;自然价值理论者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证自然价值的重要意义,但却和人类中心主义者一样,强调了自然整体的价值,却忽略了人类的价值,也不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也不能解决现阶段人的需求与环境、社会发展值间的矛盾。

再者,承认自然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人类某些利益的否定,但人类的发展是不能只建立在对自然利服从上的,人还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理性,人的合理需求也是要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来实现;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的利益冲突,以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要求人为自然放弃某些利益来说,也是不现实的。

3.关于自然价值理论的几点思考

3.1自然价值论是一种强调整体主义的价值理论,主张将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其科学基础是现代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发展。从空间上看自然是一个完整、美丽、和谐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自然物在其生态系统中,通过各自的作用,每一个物种均对系统的稳定和均衡发挥着特定功能,并通过各自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实现其的价值。不仅动物,而且植物、单细胞生物甚至化学耗散结构,都具有相似于人类的追求自身价值的目的性。整个自然界在某种程度上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超越的能力,有一定的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共同体,都是生态系统每一个环节,人不是服从于自然,也不是要控制自然,而是属于自然,人要放下高身段,认识到人与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所以人类不应当以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来“算计”自然,而应当抱之以尊重敬畏的态度。人类最大的荣耀不是“无所畏惧”,而应该是“有所顾忌”,“有所制约”,这不仅是人类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一个环节其内在要求所决定的。自然价值理论从一个更为宏观的整体层面和微观领域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自然界长期进化和发展的成果,还原其真实面目,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谁对谁的有用性,而是任何一方都是另一方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2要建立科学的自然价值理论,其本质并不在于价值观的争论和分歧上,而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面对危机我们不会像自然界其它生物一样只是被动地“被自然选择”,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实践将自然和人的关系纳入人可调节的范围。自然价值理论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生态系统的一员,一旦自然界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保全在良好的状态之下;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自然破坏和生态失衡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引起的。有了这种认知,人会控制自身的某些行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朝着有序的人类所希望方向前进,既符合人的利益的价值要求,也可以达到自然价值理论所要求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因此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虽然与人的活动有关,但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要依靠人,这其中关键是人的实践活动,看人要选择怎样的道路,这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人民出版社,1974年

[2]H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李建珊,胡军.价值的泛化与自然价值的提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6月

[4]刘福森.自然的价值,长白学刊,2001年第1月

[5]余谋昌.“自然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