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056-03
一、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 农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比土地、资本、劳动力数量等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远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收益。首先,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其次,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的增长都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更新与进步,人力资本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先导;再次,人力资本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资源的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都要有人的聪明才智来完成。因此,资本积累应从物力资本积累转向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首先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增长,人才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形式。人力资本与教育都起着基础性作用。然而从现阶段的国情来说,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相对物力资本稀缺。生产要素的不平衡必然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2 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按照持久性收入假说,人力资本状况对预期收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然具有稳定的和较高的预期收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对1997年农村住户调查的分户资料研究表明,家庭常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文化程度越高,对收入的促进作用越大,各种形式的收入水平都高。在其他各种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从小学提高到初中,这些家庭的现金收入比以前平均增加6%;若提高到高中,增加11%;提高到中专,增加15%;提高到大专,增加19%。由此可见,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从而相应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文盲半文盲率从1983年的35.5%下降到2002年的7.59%,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也有所上升,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3年的5.26年提高到2002年的7.87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民收入也相应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309.8元提高到2002年的2 475.6元。
二、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使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在客观上为“读书无用论”提供了佐证,挫伤了农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如何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在城市化的背景中认识农村教育,仍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2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初步建立,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农村教育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的展开将会陷入更大的困境。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的效果看,“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3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至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六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 000万平方米。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中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4 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中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农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应该加快改革。应当说,中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还远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弱化的趋势。有的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名义行普通教育之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现象。因此,认真总结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已刻不容缓。
5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中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代课教师还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各地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共134.41亿元。2003年1月,有11个省(区)新欠农村教职工工资2.59
亿元。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6 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初中阶段男童失学率为8.5%、女童失学率为12.4%。此外,同一地区农村教育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县镇的教育明显优于农村。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县域内,农村与县镇相比,辍学率明显偏高,大大高于“普九”将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 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目前,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 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维修、市场营销、美容理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结合农村教育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具体而言,要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大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师的力度;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
5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原因,其根本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农村在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差别很大。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具体的措施可考虑:第一,在城市的中小学应不加歧视的接纳农村的孩子入学。笔者调查,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打工所在地就近入学,但苦于找不到愿意接纳的学校或为在城市入学收取高昂的择校费等附加费而苦恼。第二,城市的大、中专学校应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在打工所在地的城市进行职业培训工作,并在农村设教学点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第三,城市大、专院校应考虑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多吸纳农村生源地学生入学,对定向农村合同招生或读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可降低分数录取。
6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篇2
关键词:新农村;产业发展;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2.坚持规划,强化产业。注重产业发展,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一个促进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
篇3
大家都知道,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十七大报告中把它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如果不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就没有办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没有办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就不可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就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就必须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就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就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就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那么我作为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该如何做好这“八个必须”呢?如何做到立足本职岗位,贯彻十七大精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认为:
一是献计献策,当好“咨询员”。首先,对中心内部的工作,要尽职尽责,向领导提供合理建议。其次,要有统筹兼顾的意识,为党工委、办事处当好参谋和助手,使做出的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同时,又要能独挡一面,解决各类临时性、突发性的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我认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应该是:1.大力宣传农业区域优势和商品优势,搞好农业优势产业项目的包装,争取上级对花卉苗木、土地流转以及子其药材的更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促进优势产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以农村“三村建设”为主导,加强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应用的推广步伐。对于农民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的经济实体,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逐步完善。以农民的劳动联合和农民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更应鼓励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管理好集体资产,协调好利益关系,组织好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壮大经济实力,特别要增强服务功能,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困难。3.利用党和国家加快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契机,立足南城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三大农业支柱性产业为重点,以富民兴镇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龙头是关键,基地是基础,中介是桥梁,机制是动力,市场是核心”的工作重心。4.充分利用南城现有条件,发挥好示范引导和技术服务的作用,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业信息传递,提高农产品信息服务水平,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的健康轨道。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再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为生产方式的现代农业不仅仅要求农技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求我们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潮流。
二是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员”。按照中心的职责要求,发扬爱岗敬业、勤勉好学、吃苦奉献、开拓创新、求是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扑下身子、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是搞好关系,当好“协调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就是力量。人的自身能力都是有限的,雷峰同志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篇4
根据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结合嘉兴市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支持新农村建设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嘉政发〔20*〕17号)精神,现就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一)继续稳定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在执行省财政扶持粮食政策的基础上,市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种粮大户给予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
(二)继续对订购粮予以补贴支持。地方储备轮换所需的早晚稻谷,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种粮大户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标准签订收购“订单”。对“订单”合同内的粮食,每50公斤给予5元的政府价外补贴;对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的订单种子粮,给予政府价外补贴。经粮食、财政部门认定后,对具备一定规模、信誉好的种粮大户按最低收购价预付一定的收购定金,所需资金由农发行提供贷款,财政给予贴息。对农民订单外的粮食,鼓励各类粮食企业参与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按市场价敞开收购。
(三)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用于标准农田地力综合培肥改良示范区建设和农田质量检测与监测体系建设。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绿肥基地,给予每亩20元补贴;对经市农经部门考核达标的100亩以上的化肥、农药“双控增效”示范方、测土配方示范方,给予每亩20元测土配方专用肥补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使用当地纯生物有机肥的,给予每亩50元的补贴。
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有关政策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激励政策的若干意见》(平委〔20*〕5号)执行。继续实施生态牧业园区建设规划,对经市生态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的新建生态牧业园区,继续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生态牧业园区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平政办发〔20*〕3号)执行。
三、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五)支持农业科研平台建设。对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农业高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按平委〔20*〕5号文件给予奖励。
(六)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对粮油、瓜果、蔬菜、畜禽、花卉、水产等重点种子种苗工程的引种、繁育等环节,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七)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对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园区以及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耕作、收割机械,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具体按省农业、财政部门制定的农机推广目录和购机补贴办法执行。
(八)积极发挥农村科技能人、致富带头人的带动示范作用。经农经、科技、人事等部门评定为市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的,由市人才专项资金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四、推进“三网”建设,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
(九)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平委〔20*〕5号文件执行。
(十)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必要的经费支持动物保护、疫病防控工作。对受禽流感疫情影响而造成严重损失的规模家禽养殖户,按照市政府《关于扶持家禽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平政发〔20*〕5号)执行。
(十一)加快农村消费“三网”建设,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实施,具体按照平委〔20*〕5号文件执行。
(十二)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凡实行农资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给予农资储备政策支持;进入农资连锁经营的经营户,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给予每户500元的一次性补助。
五、加大农村公益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三)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经市批准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市财政给予核定支出50%的补助。
(十四)支持“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加大资源整合和资金倾斜力度,市级部门项目重点向示范村、整治村、样板村倾斜。在继续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村示范和村庄整治的若干意见》(平委〔20*〕33号)的同时,对部分奖励政策作适当调高和增补。其中对列入市重点整治村的,按整治村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额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列入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的,按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额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45万元;对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的镇、街道,加大市专项资金扶持和市级部门资源整合的力度。
(十五)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进新社区试点工作。鼓励以宅基地置换推进新社区建设,提高试点社区宅基地复垦补助标准,主要用于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十六)鼓励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对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水禽围塘养殖等设施投入给予资金补助,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水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0*〕130号)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经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沼气技术推广工作意见的通知》(平政办发〔20*〕76号)执行。对立项批准的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后市财政按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对实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实行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运输费用定额补助。
(十七)继续实施绿化造林工程。市财政对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给予每亩1000元的造林补助与200元的以奖代补;对标准田林带林网抚育管护,连续3年给予每亩每年30元的护林补助,镇、街道财政相应配套。
(十八)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绿化示范村、生态村等创建活动。按照标准通过考评验收的,按现行政策给予补助。
六、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拓宽农民就业致富门路
(十九)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对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验收后,市财政给予培训单位一定的培训经费补助。
(二十)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经验收合格的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市财政给予适当扶持。
篇5
【关键词】 农机推广 发展 创新
1.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要高,因此农业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依赖性增强。 农机化迅速发展,为农机推广部门强化职能,拓展服务提供机遇。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日益迫切,为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推广工作提供了机遇。
2.农机化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推广组织陈旧 现行的农机推广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体系在过去健全的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收入不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大田作物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最大化,如果不见效益,他们是不会接受新技术的。
2.2政府性推广形式面临危机 以前的农技推广工作一般是上级下达推广任务指标,县乡组织实施。而在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推广组织还是推广者,当觉得有利可图时才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或积极响应,当推广项目无利可图时,农机推广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
2.3农机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 由于乡镇条件差,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时需要农机推广人员的指导,而乡镇级推广力量薄弱,推广设备简陋,严重影响推广部门的工作。
2.4农机化建设投资不到位 农机化建设项目投资少,规模小,配套资金有时不能到位,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
3.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思路
紧紧围绕着农牧业主导产业,以产业化为中心,以服务于主导产业为主线,以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机经营者、使用者的收入为关键,以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为目标,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逐步建设成以县级农机推广站为龙头,乡镇农机站为补充,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农机经纪人为依托,农民机手广泛参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上下协调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4.农机推广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4.1推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新的农机推广体系应以各级农机推广站为主,依托和联合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部门、生产厂家共同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在各级农机院校与科研部门设立农机推广联络网站,由于这些单位人员存在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对创新技术和机具熟悉了解,推广部门与其合作,可以在不增加或增加较少经费投入的条件下完成推广任务。
4.2建立一支产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农技推广部门应联合在农业生产化过程起作用的龙头企业使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有机力量,在政策上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农机推广事业中,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市场化。
4.3建立一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队伍
联合农机专业户和收集民间技术建立一支最基层的农技推广主力。现在很多农机专业户有一定的技术与资金,要发挥他们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不足,同时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能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5.农机推广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5.1 建立农机化推广创新机制,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稳定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担当起连接农机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机技术需求信息,积极开辟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扩大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基础、服务为手段的新型推广机制,融开发、经营、推广、服务一体化,逐步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运行机制。
5.2强化手段,完善农机推广服务功能
5.2.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和推广培训等服务”。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向当地政府积极呼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办公设施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机具设备,为做好农机推广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
5.2.2 积极探索新的农机推广服务模式 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5.2.3 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服务组织 按照公益性、社会化要求,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化推广服务组织,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元化农机化推广服务体系,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提供及时优质的农机化技术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逐步形成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产业链。
6.建立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持证上岗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涌现,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
6.1人才培养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物,特别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敬业、崇德、实干的中青年高级专家。提倡扎实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作风,建立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的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推广人员的活力。
6.2岗位培训
全面加强农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好农机推广人才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实用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未来知识的储备。严格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使之达到推广队伍人员素质高、结构合理、知识更新快,从而确保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80%的比例规定。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人员上岗竞争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3优化政策环境,增加农机投入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办农业机械化的方针,尤其要重视个体工商业者对农机化的投入,提供优惠条件,实行政策倾斜,让更多工商大户办农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以达到兴机富民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农机融资投资机制,制定政策,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加大农机化投入。走自我积累、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之路;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各级农机服务组织要坚持“以服务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积极鼓励广大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开展各种农机技术承包,技能结合的有偿服务和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壮大自身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要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创办农机产业化龙头,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农机化事业。
6.4 建立信息宣传机制,扩大网络信息服务
建立“农机推广信息网”,为农机管理部门、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巨大的平台和收集信息的窗口,及时有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状态、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农机市场供求等信息,并专门设立“农机推广”栏目,内容包括推广动态、科技致富、教育培训、新技术新机具等。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机化推广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加强推广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增加推广培训信息容量,扩大农机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水平;做好信息报道工作,以传媒为途径,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将信息指导,定期制作节目,传播各类农机新技术信息,沟通生产,向农机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现阶段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作用和地位,让全社会了解农机化推广,支持农机化推广,开创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新局面。
篇6
一、加快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强省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首要任务
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需要。我省是全国耕地最多、土质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是潜力最大的粮食安全后备基地。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27亿斤,比上年增产100多亿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40元。据专家测算,我省粮食增产中农机贡献率达到35―40%。
二是粮食主产区解决历史形成的“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1949―1995年,我省累计调拨出省粮食1180亿斤(农民累计交售粮食4580亿斤)。农民人均出售粮食居全国第1位。按超过全国人均占有水平计算的商品粮输出量也居全国第1位。低价出售粮食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积累的问题已经到了解决的时机。我省乡村总人口180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7.4%。乡村从业人员827.7万人,占就业人口的51.3%。大部分农村人口滞留在土地上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按照实现小康社会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0%的目标要求,加大乡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农业机械配备。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是发展标准化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客观需要。没有标准化的产品就没有国际化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的产业。我省农业生产跨越五个积温带,无霜期短,进入农时的每个环节工作量大、依靠手工劳动无法完成,必须实现机械化作业。
四是提高抗御灾害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省春旱发生频率达80%,易旱耕地近7000万亩,全省具有灌溉能力的耕地不足20%。从实践看,大型农业机械深松土壤,表土耕层每加深1厘米,每亩增加2吨蓄水能力,相当于蓄存3毫米降雨。每万亩耕地一次性机械投资需60万元,是万亩水利有效控制面积投资400万元的1/7。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每年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2个百分点。同时整地中能加大根茬和秸秆还田力度,每亩耕地每年减少土壤流失40―50公斤,有机质含量增加0.04个百分点。
五是加快农机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省是全国最大的农机销售市场,2004年从国外进口农机额高达3亿元,从外省购进农机产品约10亿元。从发达国家看,凡是农业发达地区,也是农机工业发达地区。我省农机工业始建于1946年,在国家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政策的支持下,建设了一批农机生产、科研和流通单位,涵盖了动力机械、配套农具、收获机械等行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尽管目前受市场和机制等方面影响,大部分农机制造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但农机工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重新启动起来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产业。
二、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落后,是生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慢的根本原因是一直以低生产力水平生产的廉价粮食、畜产品等农产品换取国外、省外的农机装备,同时省内农业机械制造业受体制转变和行业利润水平低、投入不足的影响,难以形成集团化的产业群体。
一是农用生产机械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目前全省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84.5万台,其中50马力以上的有4.6万台,与实际动力机需求量要求相差2.4万台(以50马力以上机械为标准)。现有配套农具86万台套,配套比为1∶1,与合理配套比1∶3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而且配套农具科技含量低,很难适应先进农业技术的要求。同时全省农业机械严重老化,更新改造不足。目前,全省有近3000个村没有大型农业机械提供作业服务,农民迫切要求大型机械整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机械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迟缓。由于诸多因素影响,2004年以前,我省农业生产一直增产不增收。在农民自我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也明显不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生产能力提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已经取得成功经验并被广大农民接受的农业机械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迟缓。
三是农机制造企业生产基础设施老化落后。黑龙江省农机工业发展时间长、历史包袱重,主要企业的设备严重老化,技术陈旧,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改造。因此,农机制造业产品精度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生产和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农机制造厂大部分转为民营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发展能力受限。
四是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较慢。多数农机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结合不够紧密,造成新式农业机械形成批量生产转化成生产力速度缓慢。农业机械科研设施和手段落后,急待加强科研投入。同时科研及技术服务人才流失严重。
三、农业机械化强省建设任务和目标
用3―5年的时间,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农业生产机械应用和农业机械制造大省,到“十一五”末期,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50亿公斤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达到4公顷,生产标准化到位率达到95%以上;8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的农机产品通过专业合作组织采购和销售。
(一)农业机械应用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到2007年底,全省新组建1000个标准高、规模大的股份制农机作业合作社。实现5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8万台,农具配套比达到1∶3;联合收获机械达到3万台;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1.6%。第二步是到2010年底,全省农机作业合作社达到3000个。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主要建设任务是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步伐。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规模经营、强化农民生产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功能,分别在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和青贮饲料产区组建不同规模、不同机械配置的农机作业合作社。为此,明确农业生产机械化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积极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创新。近两年来,我省在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和杂粮产区都开展了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工作,建立了68个规模大、标准高的农机作业合作社。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机作业合作社,武装大型农机装备,为农民开展代耕服务,每个合作社服务面积2万亩左右,并以合作社为核心,大力推进连片种植、规模生产、标准化作业、市场化经营,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转移。规划“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推广这个模式。
二是在没有大型拖拉机的村中选择重点扶持其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在全省3000个无机村中选择土地规模大的村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1250处。重点建设2―4万亩的旱作农业生产区600处,亩增产粮食100斤以上,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200万亩。装备650处1.5万亩以上的水田生产区,亩增产粮食200斤以上,水田机械化耕作面积达1300万亩。两项合计机械化作业面积超过2500万亩。2005―2010年,每年新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00处左右。
三是在60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拖拉机村选择1750个进一步完善。根据各村耕地规模、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通过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载体建设四类农业生产机械化村。第一类为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以玉米、大豆为主的机械化生产村,重点补充完善中耕机械和整地机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500处;第二类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过渡带的以豆、麦生产为主的机械化生产村,重点补充完善整地机械和收获机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500处;第三类为在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流域以水稻为主的机械化生产村,重点补充完善播种和收获机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500处;第四类为其它区域以玉米、水稻等为主的综合类机械化生产村,重点武装整地机械和收获机械,提高播种机械装备质量和水平,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50处。
(二)农机工业生产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谋划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我省农机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黑龙江省农机工业振兴的途径是,以农具制造起步、振兴农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强盛农机动力制造,达到起步快,见效快。到2006年底,全省形成20个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的农机制造企业。到2007年底,全省形成5个农机制造企业集团。从现在起到2010年底,重点建设任务是:
一是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农机工业以加快科技革新步伐为支撑,依托企业龙头和科研龙头,通过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对停产、破产和缺乏生机活力的企业进行重组和改造,构建农机制造企业集团。
――扶持名优农机企业重组壮大。实施技改和兼并重组等措施,以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为龙头,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和小型“巨人”农机制造企业,促进农机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能力。全省形成小型拖拉机、小型农具、大型农具、畜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方面的5大农机制造企业集团,发挥集团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名优产品的市场份额。
――扶持拥有国内名优产品的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生产能力。对10个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农机制造企业,从生产基础设施,包括厂房、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造,武装数字化机加【下转第19页】【上接第28页】设备和具备相当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的生产线,扩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增加名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扶持一般农机制造企业改进产品制造水平。对有稳定农机产品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年产值在500―2000万元的10个农机制造企业,扶持其改进生产技术,加强产品检验,保障其产品向名优产品发展。
二是扶持农机科技研发,提高农机产品科技含量。
篇7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战略目标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现阶段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生产发展了才可以实现生活宽裕,从而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促进、一增加”,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进入商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财、物基础。具体来说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产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们不再是作为个体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合作社作为农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为农户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广西国和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4户养殖大户和当地的和丰禽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社依托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从产前到产后的“五统一”服务,即:统一鸡舍的标准化建设;统一供应优质鸡苗及农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成鸡销售。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成鸡的产量与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活宽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而使农户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改变被动地位,拥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广西兴业洪波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响应国家“助农增收的号召”,推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养兔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兔苗、笼具、饲料、疫苗及回收商品兔等社会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截止2010年发展养户500余户,出栏种兔5万只,出栏肉兔30万只,年产值1000多万元,年养户增加纯收入350万元,每个养户年纯收入10-15万元,实现养户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有效的实现了农民“生活宽裕”。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合作社除了向社员讲授实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外,还会向农民传递国家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合作社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比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成为创新农村科技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促使农村形成诚信友爱、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显着变化,极大地加快了“乡风文明”的实现步伐。事实证明,合作社已成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普及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科学文明的有效载体。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村容整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同时带动农民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良好的社会风气自然会带动农村实现“村容整洁”。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管理民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民管”,社员必须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而章程是由作为合作社成员的农民共同讨论制定的,这就将合作社的全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自治能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可行途径之一,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它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天然的相同之处,因而,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生车增加收入的载体;教育农民参与合作和提高素质的载体;连接政府与农民进行乡村建设的载体;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民主的载体,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495个,同比增长88.7%;合作社出资总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成员总数71660人,同比增长了61.6%。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种植业及养殖业。在区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广西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西全区14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钦州等地,从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这些地区主要生产木薯、蔬菜、瓜果等;养殖上以家禽、生猪为主。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农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经济区例如:南宁、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农产品的中间商或者直接采购者较多,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买房优势较小,因此农民组建合作组织的愿望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灵通的地方,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农民没有定价的话语权,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组织的愿望比较强烈,相对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社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技术,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塑造新型农民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也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杠杆和支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员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社员的种养水平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普及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
篇8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
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1、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
篇9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协同共生。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下,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一、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作为沿海地区更要高标准、高起点。把科学规划作为发展的龙头和基础,制定规划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应坚持把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这“三个集中”原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要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最高标准建设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统一,不搞“一刀切”。在建设模式上,力求自然和谐、形式多样;在建设方法上,一次规划、分次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努力做到规划的协调发展,切实做到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
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力量,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此,沿海地区应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各种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并且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为了促进城乡对接,要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在交通上,立足构建大通道,加大路网改造力度,完善路网结构,实现连线成网、内外通畅,逐渐实施村村通柏油路,逐步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在能源上,立足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总量扩张、结构改善,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能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在城乡建设上,立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实现扩容提质、完善功能。主要是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气、防火、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村民饮水工程、解决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在水利上,立足综合利用,实现抗灾有力、配置合理。以防洪抗旱为前提,优化利用水资源,逐步建立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重点抓好山丘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水库改造,兴建节水灌溉设施和农村饮用水工程。在信息上,立足整合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的相互融合。
三、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求加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联合,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其重点:一方面,要加速城乡工农业经济的一体化,使城乡工农业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业的一体化。前者要求统筹规划全局工农业经济布局,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打造先进生产制造业基地;后者要求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园区、专业市场优势和新型商业业态,大力推进商品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商业连锁经营。一要优化农业结构,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要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城乡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氛围;三要推进园区建设,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四要完善发展条件,为乡镇民营经济创造优质软硬环境;五要培育和建设新兴服务业,推进一、二、三产共同发展。以此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城乡产业的“错位”发展与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受益。
篇10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视阚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这一研究是为了摸清和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这为确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供实践佐证和支持材料,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必须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要深入农村调查,并且要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资源和不同发展模式的农村进行调查,对比研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农村建设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