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看法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 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14-02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在实践中,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村存在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普遍缺乏“劳动力”。在劳动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

一、新农民的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农民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长期以来,“农民”就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从事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人以辛苦劳碌,因循守旧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人、农业管理者、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管理者的大量出现,农民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许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工业、交通、建筑、运输业的劳动者,在户籍制度上仍然是非城市人口,但却实实在在地开始从事各种产业活动,改变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纯农者的身份,农民具有了“农村居民”的丰富含义。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的分工分业有了极大发展,使大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较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农业经营开始日益向兼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农民不再是那种完全被圈在土地上的纯农者,但是,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实行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即如何去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要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必须不再崇尚“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能融入新农村的建设中,投身于农业的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农民,必须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新型农民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心友爱、知法守法。走进知识、走进文明,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技巧,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使用技术和转岗的专业技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直接的动力。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现状分析

1.现状。以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洛阴村为例: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推进村,2009年,全村总人口1200余人,劳动力总数520人,(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下同),其中:男300人,女220人。全村从事农业生产130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60人,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230人。留守在村中的,除了十六七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中间年龄段的人非常少。以前说留守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龄),现在,有劳动能力的妇女也差不多全出去打工了,剩下在农村的人只能说是“6199部队”了。这些老人和孩子在体力上、文化上、思想上都不行,他们又怎么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间力量?

2.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成因。

(1)个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了非农产业,而从事非农产业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对洛阴村330户农民的调查,该村自2003年以来,户年收入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达到20%。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增长基本来源于非农产业(农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主要有:工业、建筑、运输、交通、餐饮、服务等)。农民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了六成。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增收幅度,促使农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回升势头,且涨势强劲。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加大了农民的负担,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建议及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通过人(劳动力)来实现。现实的农村缺乏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新型农民,缺乏人才。没有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农民,谁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抵消了这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继续大力向农业产业倾斜,在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投入的高低,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生产的链条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又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政府要帮助农民打破部门分割、地区界限、所有制界限、发展纵向的、横向的经济联合体。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4.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无论搞种植、养殖,还是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都低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政府应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

5.政府侧重对农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加强对农业生产领导的同时,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文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优解难,真正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6.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一是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树立农村文明新风。三是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要以“创五好、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使干部能积极处理群众中的疑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及时化解思想矛盾,为农村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农村缺少“新农民”的现象,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好“新农民”问题,对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下手。

参考文献:

1.张雷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2.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西北农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4.1

3.周始杰.发展现代农业 必先培养新型农民.河南农业,2009(4)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学术研究,福建社会科学院.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fass.省略/f

5.健全完善培养机制.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学术研讨.学会大观,省略

篇2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空心村,回乡创业,公共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新农村建设成了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新农村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资。[i]但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村的基本面貌有了相当大改观之后,新农村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由于农村收入相对较低,留在农村没有出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建设中的新农村呈现出空心村的状态。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的,但建设中的新农村却没有农民,这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相悖,也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一、空心村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于“空心村”概念的界定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地理意义“空心村”。如李卫华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落。[ii]而张昭则认为:“空心村”就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iii]二是人文意义上的空心村。如张志胜就认为“空心村”是指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iv]陈旭堂、王舒则更为简单地将在“空心村”概括为“缺乏青壮劳动力的农村社区”论文格式范文。[v]

当前情况下,对于空心村的理解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出发:既要显示出其在地理上的状态,又要体现出其人文上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空心村主要是指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村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农村内部宅基地闲置或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不仅导致了新农村的“空心化”,更严重的后果便是与之而来的农村的衰落与贫穷。老人和小孩注定承担不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年青人的缺失,给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现状

为了客观地了解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2010年12月18日至2011年6月27日,我们先后多次对延庆县井庄镇老银庄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汇总访谈记录6篇;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96%;男女比例56:49,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对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评价

对新农村前景的看法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非常明显

4.80%

会让农村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18.10%

比较明显

31.50%

会对农村有些好处,但作用不会太大

42.90%

一般

26.70%

只是一场政治运动,不会有什么改观

25.70%

不太明显

26.70%

不清楚

13.30%

非常不明显

10.50%

篇3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安全监理 促进 新农村 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28-01

引言

随着中央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相继出台有关的惠农政策,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不仅在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及理念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创新,随着农业新技术及新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高效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领域的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在农业领域投入使用的各类农业机械的数量也在急剧的提升,然而农机产品在有效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其极大的阻碍着农业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因此强化对农机安全的有效监理,有着积极意义。

1 强化农机监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强化农机监理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中,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机监管机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及法规,对农业机械的相关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及管理,其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都有着重要作用,而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安全,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的基本前提;二是农机监管机构强化对农机的安全监理,能够有效的对农机驾驶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其农机正确操作方法,并规范其农机安全使用行为,而这些农机驾驶人员往往都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带头人,因此加强对其的有效管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普及等,都有着重要作用;三是农机监理机构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协调作用。农机监管机构不仅要负责对农机安全作业的严格监管,其在农机的跨区作业,以及相关的农机作业纠纷中,还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其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农机纠纷的发生,保障农机作业的高效有序开展,其对于提升农机作业效率,提升农业生产力等,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2 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农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进行,首先必须要提升农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农机监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机械能否安全高效作业,其对于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农业生产力的稳步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机监管机构相关领导应定期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农机使用等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升农机监理人员专业素养,以有效指导农民正确、安全使用农业机械,并指导农民掌握必备的农机维修及护养技巧,提升农机的作业效率。同时还要强化对农机监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升其法制意识,使其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规范其农机安全执法行为,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由于不懂法律,而引发的一系列农业纠纷,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业安全监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

2.2 完善农机安全监理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进行,还必须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监理管理体系。农机监理机构相关领导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及农机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农机安全监理管理机制,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对其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提升农机监理执法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监督。领导监督对于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是下级机构通过向上级汇报农机监理执法情况的方式实现,同时上级机构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对下级机构的执法情况予以监管,以提升其执法工作质量;二是部门监督。该监督机制是指各部门相互之间进行执法的监督,以起到有效的互相制约作用。此外,农机监理各部门还需要加强与法制、法院,及公安和安监等单位的联系,通过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会议等方式,强化各部门对农机安全有效监理的交流互动,共同完善农机安全监理管理制度,以有效提升农机监理执法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三是群众监督。其是提升农机监理执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农机监理机构应重视群众,及农机驾驶人员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的看法及建议,并重视他们的相关投诉举报,以作为进一步完善农机监理管理机制的重要参考,及时改正农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机监理执法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3 强化农机的年检审核工作

要想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进行,还必须强化农机的年检审核工作。在农机安全监理中,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年度的安全检查及审验工作,对于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水平,保障农机的安全高效作业,实现农机牌证的有效管理,杜绝违章驾驶等情况,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机监管机构,应严格对待农机的年检审核工作,及时排查不合格的农机设备,并责令相关使用方定期维修或更新,以保障农机的安全生产。此外,农机监理机构还可以出台适当的惠农政策,如可以为农民购买更新农机设备提供优惠等,以提升农民农机安全使用意识,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

篇4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但在个别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决策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对农民意愿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推行有关政策、实施建设项目,结果导致这些政策和项目不符合农民需要,甚至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实践表明,建设新农村,必须尊重农民意愿。这其中的道理在哪里?

在经济决策中,“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知识”非常重要。但这些特殊的知识散布于各个经济主体之中,只有分散决策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尊重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权利。应当说,今天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当涉及农村发展问题时,有些地方的决策者却常常忽视农民的意愿和自主决策权,习惯于替农民作主。分析其原因,大概有这样两点:第一,对农民理性决策的能力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在一些研究者和政府官员看来,农民是保守的、落后的,缺乏理性决策的能力。事实上,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表明,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农民的一些经济决策之所以在外界看来不合理,是因为农民面临着外界难以观察到的特殊条件的约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农民是在传统技术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利可图的生产机会和资源的人,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他们能够作出合理决策。第二,地方政府创造“政绩”的冲动。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如果有相对独立的利益,其行为就可能会偏离公共福利。在政绩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官员行为偏离公共福利的现象会较为严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为了多出“政绩”,不顾实际情况,不考虑农民的真实意愿,将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修马路、建楼房等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效果的项目,而忽视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制度建设等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事情,偏离了新农村建设的主题。

进一步看,建设新农村的受益者是农民,因此农民有足够的愿望和动力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权衡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个体需要与整体情况等各种关系,作出合理决策。同时,我国各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复杂多样、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模式和办法,而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相对而言,农民对农村的实际状况和自己的真实需求以及决策的限制条件,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因而更有可能因地制宜地作出适当决策。所以,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除了必须改变农民保守落后的成见、相信农民有能力作出合理决策之外,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一是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从政府和农民的关系来看,应改革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形成在政府总体指导下、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民意表达机制;明确界定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权力范围,避免政府“越位”。从农民内部的决策过程来看,应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公共产品选择与使用的监督机制,实行乡、村两级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二是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综合考核指标,将硬件建设等显性指标考察与制度建设等隐性指标考察结合起来,避免片面考核硬件指标所带来的弊端;将自上而下的考核与自下而上的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中引入农民满意度指标,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篇5

一、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效果显著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菏泽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公共政策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逐步显现。

(一)生产发展方面。对经营和劳动收入增长感到快和较快的比例达到37.7%。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菏泽市各级政府紧紧扭住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关键,因地制宜,抓住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机遇,积极规划发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物流商贸等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利用资金和人才两种资源,拓展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鼓励规模经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二)生活宽裕方面。广大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了近年来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大举措大成效。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使农村各项民生建设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政府财政在关注农村民生问题上,有侧重地加大了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资扶持力度。2011年,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支出达21.1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5.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3万人。粮食直补等转移性支付不断加大,农民生活负担逐步减轻,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在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4.17%,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和农民信息化程度两项指标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水平要求。旺盛的农村需求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潜在活力,内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农村住户年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达到4273.3元,同比增长19.6%。各类百货、超市、连锁店等纷纷进驻乡村网点,农村消费服务业和物流商贸流通得到了较快发展。

(三)乡风文明方面。各级政府大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修建文体娱乐场所,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和文化站作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文化产品,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截至2010年底,菏泽市乡镇综合文化站86处,农家书屋1660余处,广播电视通村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四)村容整洁方面。各级政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针对农村垃圾无序堆放、秸秆焚烧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推广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推进清洁能源利用。截至2011年底,菏泽市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万多个,沼气产量3950万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应用61.4万立方米,节能减排取得新突破。

(五)管理民主方面。在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同时,农村基层政治建设同样取得了稳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民主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不断完善。按照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100%。农村基层组织的换届直选,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村民的民主参与热情,参政议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顾虑与期盼

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和把握未来新农村建设整体方向,摸清当前广大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新农村发展,广大农村居民主要存在五大顾虑与期盼。

(一)收入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在评价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进展速度时,1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生产发展,显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速度与广大农村居民对收入增长的期待还有较大距离。

1、经济环境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时间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造成城乡居民绝对收入上的巨大差距。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3倍,收入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村各项建设。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5%的高增长能否在金融危机二次探底的不利环境下继续维持还不确定。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否稳定牢靠,还需要经受经济周期的艰苦考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现实压力依然巨大,需要进一步多渠道挖掘农村增收潜力。

2、结构性制约因素影响。制约农民增收的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广大农村从整体上仍然附属于城市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农村底子薄、制约因素多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土地、技术、户籍等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条条框框仍然制约着资金、人才流动性和投资回报率。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低、缺少实用技术仍然是制约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问题。由于对未来地租上涨的预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强,流转期限一般很短,地块零散,制约着种田大户在农机具购置、水利设施建设、新技术应用等诸方面的投入力度,土地规模经营效益难以发挥。

(二)民生保障能否不断改善。医疗、养老、教育三大领域是农村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医疗、养老的基础设施条件、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普遍关注。农村地区敬老院数量少,规范化程度不高,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比例低,当前农村老人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模式。与庞大的农村居民数量相比,医疗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学前教育尤为突出。广大农村居民接受更好的医疗、养老保障,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农村医疗、养老、教育领域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争取早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民主法制能否同步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上,还应该体现在农村社会风气、社会管理、基层民主等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村居民对当前民主法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关注。

三、综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化解广大农村居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顾虑和担心,必须系统构建新农村建设五大支持体系,稳步协调推进。

(一)构建新型农村产业体系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旅游强市、以工促农、以二带三、和谐共享”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建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制造业为中坚、服务业为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农村产业体系。

针对工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雷同、相关度差等问题,重新调整园区功能定位,选择具有较强集聚优势的园区,加大土地、资金扶持力度,严把招商引资入园关,提升园区内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条。同时逐步建立起以民生保障为核心的新考核体系,将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比重提升,由各县市区明确乡镇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分类考核,充分调动基层政府的工作积极性。

(二)构建农村基础设施系统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必须加大农村自来水网建设和电网升级改造,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的水源和稳定的电力能源;必须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在原有村村通公路、县级公路基础上,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路质量和密集度,优化客运线路和站点布局,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必须加强通信系统建设,改造邮政布点和电信设施,推进“三网合一”工程;必须合理安排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风俗习惯和生产方式,建设农机大院、仓储中心、养殖小区等生产附属设施,建设社区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卫生所、幼儿园等生活设施,增强社区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三)构建社区建设利益协调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在立项选址、规划设计、土地挂钩、拆迁补偿、搬迁安置、土地复垦等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决策权交给群众,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激励、算账对比等方式,征得群众同意,取得群众支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对经济条件好、基础设施强、群众意愿足的镇村,结合实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加快速度;对经济条件差、基础相对落后的镇村,从整治村容村貌、修建道路、清理“三大堆”等简单易行、投入少的工作入手,打好基础,逐步发展。坚持解放思想,稳妥推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开发运作、社会资本参与、银行贷款、特许经营、转让租赁、业主承包开发等新方法,扩充农村建设投融资平台,以整合实现增值。

(四)构建农村基层服务保障体系

农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要弘扬孝道文化,增强人们赡养老人的责任感,提高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要增强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鼓励身体健康的老人发挥自身潜力,开展社区互助养老;要扩大土地收益,依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产业升级转型促进增收,为农村养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新农保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敬老院、养老院配套设施,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农村医疗保障必须坚持公益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适时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重大疾病和慢性病保障水平。同时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鼓励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口帮扶,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

篇6

一、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难点

1、农村县域经济基础脆弱。信贷资金的逐利性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后果。农村县域一直是金融边缘化的市场,一是受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二是县域工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中心城市,效益也相对偏低,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优质客户;三是社会信用缺失,导致银行难以找到信贷投入的切入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致使信贷资金产生倒流,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过度集中为特征的结构失衡现象。而农村县域经济中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又显不足。

2、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易陷困境。农村的金融困境主要源自风险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信息普遍不对称。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和数据资料作为参考,农村放款人平均需要与农户进行长达7年的交往才能采集足够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提供信贷。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二是抵押物银行难以接受。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距甚大,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三是由于农村客户群体经营中本身具有的风险及行为的不规范,使银行及其信贷人员不愿对其进行信贷考察和提供信贷支持,总觉得农村客户群体不可信,惧怕正常风险演变为或被误以为道德风险。四是农村县域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再加上前几年管理不善、行政干预等原因,造成银行部门大量信贷资产沉淀,信用观念淡薄,缺乏必要还贷意识,增加了金融企业对其贷款管理的难度,倒逼金融部门抬高贷款“门槛”。

3、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城市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虽有一定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农业和农村投资速度较慢,比重偏低。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涉农贷款操作和管理上看,内部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偏颇。农村客户群体对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多、手续繁琐一直颇有微词。复杂的贷款环节,使一些借款者望而却步。一些金融机构与县域企业之间业务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应,证明了这两者的非均衡关系,困扰着金融与县域企业新型关系的建立。

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路

1、增加信贷投入,拓展农村客户群体的贷款领域。近几年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赢得更多的商机,也就必须对货款投向和经营策略作战略性调整。一是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以培养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可适当增加个私经济的贷款份额,重点支持实力强,产品新,销路好,管理严,还贷信誉好的微型企业。积极加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涉农企业兴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之类项目,金融机构应在资金上给予倾斜。有效信贷投入能起到树立金融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农村客户群体的作用。二是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贷管理办法,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区别的区域货币信贷政策,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在制定信用评级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差异,以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主要判断标准,制定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要用好贷款增量。金融机构要树立为农服务思想,拓宽信贷服务领域,调整贷款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使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发挥最好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益。四是要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化解自身风险的理念。要打破“无所作为”的思想,紧密结合县域政策导向,大力调整信贷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增长,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效益、降低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创新金融服务内容。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在很多方面存在机构萎缩、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农村“供血”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设新农村金融服务必须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建立资金回流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需资金问题。一是全面出击,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要积极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结算及柜面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物流、信息流将出现新的形势,农村金融必须为新农村建设加快资金流提供方便。考虑到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新设网点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在农村集镇、物流中心通过大量增设atm自动柜员机,大力发展和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在客观上存在的机构缺陷,并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体会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时尚与方便。二是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深度。目前除了重点要把城市流行的金融产品如个人理财、租赁、保管箱业务等如何及时在农村推广外,要积极按照“三农”生产和资金需求特点,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理设计适宜的支农金融服务品种,以为农村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三是利用金融行业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信息咨询,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供中介服务,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推动建立在农村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融资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县域入手,全面延伸到农村。县域是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以人为本,通过推动建立融资体系,使每一位农民都能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融资机会,获得平等的社会发展权,确保“三农”融资不再难,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金融对县域企业的服务主要是自主性的、自愿性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性、导向性的政策措施,而不能行政命令或行政干预。

4、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支持重点。

总体方向: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公路、电网、通讯、水利、小城镇、生态环境、再生资源等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信贷需求将长期存在,为金融机构拓展中长期贷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包括农村产业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流通、农民工培训等,但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贷款投向。四是支持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大量涌现,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符合产业政策和重诺守信的民营业主,金融机构可适度支持发展。五是支持消费信贷。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改善、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迫切,金融部门在农村住房改造、大额耐用消费品等信贷领域大有可为。

5、构建健康性和可持续性的农村金融微观基础。

篇7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求尽快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推动农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将农业发展的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政策与方针,这种情况下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加上地方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层面上,不能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是始终缺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因此农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工业发展,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不能与农业整体社会结构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缺乏执行力。这对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根本不具备该条件,所以要想更好的展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急需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不管是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还是从管理水平上来看,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所以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极度缺乏,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硬伤。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经济也在逐步转型,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上。所以,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再继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商家们良心的一种体现。从整体上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做好,首先需要在现有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顺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变化要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思想的转变也非常重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及时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成新型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试的转变。此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三)重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管理职责与任务,并利用规范的方式管理各项工作。现阶段国家正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这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定期举办农业管理培训及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培训合格才能正式上岗,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清楚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了解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并积极从外地引进现代化设备,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对原料的生产与深加工,切实将原料加工基地规划工作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做好,进而满足当前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需求。农业龙头产业要重点扶持,加强市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此外,相关部门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化,利用政策指引促进其发展,将专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不断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思想文化乡风文明 农民素质 文化下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发展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党的十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五个新(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缺一不可,从而达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那么,作为县级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围绕这一目标,把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在这一重大工程中,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起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任呢?笔者通过对本县各乡镇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调查了解,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湟源县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现状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做法

针对湟源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行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四个关键、加快四项建设、完善四项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从而使两个市定试点村、两个县定试点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村风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除了理想、思想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乡风文明教育整顿等方面外,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在国家的扶持下,村小学校舍更新改造,校园硬化美化、设施设备配套更新;村文化室设立并添置设备、图书杂志和活动器材,文化中心户,示范户等得到了扶持和发展,修建了篮球场,健身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等。

2、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农村、农民的现实现状所限,加之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要让农村面貌马上得到改观,人们的思想观念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这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过程。因此,目前该县农村的现实状况中,除了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外,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设备不全,简陋、落后甚至空白;文艺人才短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化娱乐活动缺少、单一甚至常年无有等。这种状况直接或简接地导致了农村中黄、赌、偷、坑、蒙、拐、骗、算卦算命看风水、建坟修庙宇,进庙求婚求子求发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面貌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先是要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是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这一点在优化民风、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2、乡风文明是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乡风文明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这与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因素的存在,主要结症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

1、要坚持文化下乡,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的陈规陋习,都要在具体的文化宣传活动中进行正面引导或教育,在农村重视文化图书室建设、电视网络建设、农民学校建设等,这些举措最能贴近广大农民的生活,也最能使农民得到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同时通过文化下乡,提高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示范、指导作用,使农村文艺活动项目健康、规范、有序、生动地开展下去。

2、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要在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目的地培养农村文艺人才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建立农村文化中心,结合实际,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健康有益的、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体育活动。举办文化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篇9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信息化 障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方针,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信息化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村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上到下的农村信息队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村信息组织体系。

各地农村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正在组织开展的农村信息服务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试点,就是广大农村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创造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有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电信运营商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各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热潮风起云涌,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农民从信息化中得到的好处还相当有限。因此,对我国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

二、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障碍

虽然我国在不断地增加对农村信息基础建设的投入,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涉农信息资源分散匮乏。

促进农村通信普遍服务和保持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而分散,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农户需求千差万别,建设过程中又涉及农民的众多切身利益,因此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对广大的农民来说,需要的是有用、好使、及时、准确、易懂的信息,在已有的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网站,但是很多网站信息生涩难懂、内容陈旧、更新慢、时效性差。

农村居民是农村信息的最终消费者和使用者,农村居民信息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信息网络的使用效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我国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相对保守的传统观念,更使得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价值,对信息网络存在不同程度的怀疑,影响到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即使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由于近几年生产资料价格、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不断上涨,短期内农民不太可能购买现代通讯信息设备和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动力比较缺乏。

三、解决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障碍的措施

各级政府要在已有的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农村信息化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县(市)、镇、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上连全国、省、市,下连镇、村纵横贯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全国农村信息网站联网运行和信息联网。各级政府要加强各种农业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注重对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

网络信息资源质量的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制作队伍。为了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就需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文字水平高,有较深厚的知识根基的管理与信息制作队伍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建立优秀的农村信息员队伍。首先,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和农村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现代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其次,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工程的实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努力使农村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选用适当的方式连接互联网,为传播农村科技、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最后,要吸引懂信息技术、懂农村科技和经济、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人才,利用所学习的技术积极开展涉农信息服务业务。

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我国农民信息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认识、新技术的采用存在很多消极的看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因此,各级政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电视、电话、广播、报刊等传统信息网络,使之更好地服务农民。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村计算机信息分层服务体系。再次,尽快开发出适合我国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农务系统,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动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对提高农村生产效益有极大作用。最后要开发出方便实用的信息终端接入设备是解决农村信息化的关键。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要不断增长,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持。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文化、观念落后的状况,在现阶段必须依靠基层政府通过政府渠道利用行政手段对农民进行积极宣传、引导、教育和帮助,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探索合适的方式,尽快把农民吸引到互联网上去。实践证明,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利用信息员、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上网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其特定的创新性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方式的强大外部性和准公共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充当投资建设的主角。是否充分重视和不断加强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非常庞大、持续时间很长、建设条件千差万别,单独依靠政府也是不明智的。在不断增加国家、地方财政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各级政府还要积极解除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为确保农村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提供投资、财税、消费、管理上的优惠和便利。

参考文献:

[1]Edwin B.Parker.TVA Rural StudiesTelecommunica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Parker Telecommunications[J],省略/workshops/rural_telecom/parker /9.htm.May 1996:9-10

篇10

关键词: 新农村;法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310-02

0 引言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从根本上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早日实现这一重大决策,必须加快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新农村法制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任务之一。

1 新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有关农村、农民的立法滞后 由于国家对农业的历来重视,同时也制定了大量和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直接针对农村而涉及的有效、使用的法律并不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可直到1993年7月才出台《农业法》,1998年11月出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农业法》是农业根本大法,可该法在立法上、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如执法主体不明确,规定太原则,而且带有很强的计划色彩,在处罚上和执法上缺少有效的监督等。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不能很好地为农民服务,为农民解决问题。其次,我国并没有形成以《农业法》为核心,并配有完善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为辅助的局面,如保障农民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农村的社会救济和农民医疗保险等,这些配套法律法规没有跟上社会主新农村的进程。再次,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我国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相关部门的看法,主观性太强。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知识层次低的群体很难把握农业法的走向,或者说很少能参与讨论、制定、修改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农民要争取的自身利益往往会被忽视掉。但作为农业人口占一半的国家,农民的声音如果被屏蔽,那么制定的法律很有可能会与农民的实际生活想脱离,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心声,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

1.2 村民自治基础薄弱,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 通过笔者调研发现,随着新农村不断建设,国家对法制建设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农民对法律(特别是和农业有关的法律)都了不同程度的掌握,这是值得欣喜和肯定的。但是,农民对法律掌握上也存在局限性、片面性、甚至有误解的地方。其次,农民缺乏运用权利意识,不热心参政议政。特别是农村换届选举,大部分人认为选谁都一样,持放任的态度。

1.3 法制宣传方式单一,不被农民接受 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法制教育组织难,法制宣传很难快速、统一宣传到位,这就需要采取多样式、长时间进行法制宣传工作。另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农村法制建设。即使在普法活动中,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农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活动方法单调、无聊,很难吸引老百姓参与其中。再次,政府对法制宣传投入太少,专门的宣传场所少。最后,法制宣传的人员法律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有的宣传人员根本就不懂法。宣传人员大多不是固定的,抽到谁,谁就上,俨然把法律宣传当成儿戏了。领导的不重视,宣传人员法律专业素养低,宣传方法单调,农民是无法在这个渠道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对新农村法制建设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4 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法律应该是调整利益关系,规范公民行为的根本手段,但法律的实施需要环境,没有环境支撑,法律就要受到挑战。法制环境的要素,包括公民尊法、护法意识、执法者执法水平、法律地位的确定、法律与其他社会权力的制约等。目前我国的农村法制环境问题突出。首先,基层调解部门建立不完善,甚至有基层根本就没有设置调解部门,或者调解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调解方法不科学,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次,基层人民法院审判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法律工作人员很难真正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的心声,而且执法水平不高,加上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还往往存在抗法,不尊重法律的情形。政府行政部门、法院、司法局等单位之间并没有很好的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法制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这都为农村法制环境存在各种问题留下隐患。

2 完善和谐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对策

2.1 科学立法,尊重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律 首先,结合我国“三农”最根本问题,切实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可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采用现代开放式的农村立法思路,以《农业法》为核心法律,再制定和完善与《农业法》相配套的各种法律法规。完善修改《农业法》,如执法主体不明确,规定太原则,而且带有很强的计划色彩,在处罚上和执法上缺少有效的监督等。同时尽早制定保障农民切实利益的法律法规,例如农民权益保障法和农民社会救济、医疗保险等。其次,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立法目的,以民为本,通过切实调查农村,了解农村真实状况,懂得农民心声,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为农民所用,为农民所尊重,使农民切实感觉到法律存在的意义。所以,在选举人民代表时和制定有关农业法时,能够有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真正发出农民最心底的呼声。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也尽早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法律,从而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通过运用法律武器得到实惠就会增加对法律的信任和使用法律的范围,从而在农村的各个方面普及法律的实施,逐渐实现法制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2.2 保障村民自治基础,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随着新农村不断发展建设,为了更大发挥农村自治作用,保障村民实现高度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村内事情,发展农村民主,最大程度维护村民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于2010年10出台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选举程序等。我国农村也纷纷按照该法各项规定进行了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等工作,使村民管理农村有了更大的自治权。但在我国很多农村并没有因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出台,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有所提高,解决农村事务很大程度还主要依赖基层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明显缺乏村民自治的基础。因此,基层(乡)政府要做好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方法,鼓励村民自治、自理村中事务,从而增强村民主人翁的意识。重要的是要让农民知道村委会的行为直接和自身利益紧密相关,从而能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促进农民法律意识逐步由外在走向内生,从抽象走向具体,让农民能够真正感觉到法律的存在。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村民委员会成员带头学法、用法,形成一个全民学法懂法的良好环境;其次,做好法律宣传,可以利用村头黑板或者横幅宣传关键法条,或者村委员农闲时组织学法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使老百姓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再次,要让村民信法,使老百姓在思想的最深处接受法律,相信法律,这就要求政府、基层司法等部门要依法办事,呈现出来公平正义的大环境。从而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懂得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守法”不仅自己的义务,而且是必备的素质。

2.3 改变宣传方法,加强宣传人员教育,提高法制宣传力度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靠外力推动,更要注重农村自身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着力推进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着力推进农村普法的经常化、多样化。

2.3.1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力度 首先,利用村中现有设备宣传法律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建立农民法制学校,这个学校可以建在村委会中,方便组织召集村民,也可以减少浪费资源,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课本、有老师、有考核,利用村民法制学校对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法制知识面授教育。

2.3.2 利用学校资源,通过高校法律专业的老师和法学院的学生组成法律宣传小队,定期和不定期举行法律宣传。如有农村靠近大学,政府或司法局等可以该学校为资源,和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让学校推举优秀法律专业学生,到村实习锻炼,为村民培训日常法律和农业方面的法律。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另一方面村民获得了法律知识,形成“校村合作”双赢模式。

2.4 发挥法律保障职能,优化法制环境

2.4.1 抓好人民调解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建设新农村如火如荼的时期,正好以该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农村人民调解网络。乡政府、司法局指导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民小组选举人民调解员,调解员可由村委会成员、有威信的村民或有这方面专业的人员担任。从而加大调解的成功率,使村民相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权力和能力,争取使村内矛盾解决在村内。

2.4.2 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保好驾 一是确保便民服务措施到位。积极打造便民法庭,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办案质效,简化案件审批手续,最大程度的缩短办案周期。二是确保法律服务到位。大力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设立法律咨询点,帮助农民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三是确保司法救助到位。为了使农民真正实现“打得起官司”,该院拓宽了司法救助渠道,对在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农民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的减、免、缓;同时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诉讼指导、举证指导,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

2.4.3 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抓好“三位一体”大解调工作 由法院、司法、行政执法机关、村基层组织等部门联合组建大调解网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法院对大多数的案件都要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方针,尽可能使案件在调解中进行,达到息案宁人。其次,行政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要依法办事,争取把矛盾解决在执法的调解过程中。司法和基层民调组织针对农村矛盾纠纷具有季节性、群发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完善以户为点、以组为线、以村为面、以镇为片的矛盾纠纷排查组织网络,把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和初始状态。

参考文献:

[1]王红举.对新农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的思考[J].农业纵横,2011(8).

[2]于文文.和谐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