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社会背景的呼吁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的来临,流行病的肆虐、自然灾害的侵袭,死亡成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此外,失业率的逐年攀升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使得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天灾人祸的突然造访,让人们和死神不期而遇。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然而,在我国,从古至今死亡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国人都把死亡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区,避而不谈,更别提开展死亡教育了。实际上,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不同意识和领会,决定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进而规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场所,有责任,更有义务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内涵。一种健康的死亡意识,将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在医学院校,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际,死亡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理性的死亡观。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发奋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学院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展死亡教育。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医学生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终结的送别者,更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换言之,医务工作者是常和生与死打交道的人,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唤起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有助于矫正其对生命的不良认知及态度,提高他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死亡观,克服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尤其是要学会对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缓解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人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感,进而加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媒体报端,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生命观旨在强调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而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可以使未步人临床的医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及可贵性,从而使其对生命产生敬W及爱惜之情,并能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建立一个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服务模式,以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以便于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现状
(一)内容单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已广泛开展死亡教育,但总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如死亡教育)却备受冷落,死亡教育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从课程的开展形式来看,死亡教育的开展多是依托于某门专业课程,而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教材。如在医学院校中,只有在生命伦理学、护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相关章节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的载体来看,即便是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程教材也比较陈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对课程的考核只涉及到医学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和公共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英语、政治、心理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评价,死亡教育不在课程评价之列。如此一来,因死亡教育不在成绩考核之列,医学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对其自然不会重视。
(二)师资匾乏,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而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死亡教育课程师资需满足以下条件:具备死亡学与死亡教育知识;具备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有同情心并热爱生命;具备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具备倾听、讨论、沟通的基本技能。阎可是,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甚完备和成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死亡教育知识,也不具备实践经验。
二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高校也不例外,这使得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更加不受关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虽涉及有死亡教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师资匾乏,效果不佳。因此,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能否收到实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医学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死亡教育的开展而言,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死亡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总之,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应切实重视死亡教育,并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丰富教师有关死亡教育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到医院参与顶岗实习等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死亡教育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二)规范教育内容
在开展死亡教育的众多途径之中,最为有效和主要的形式莫过于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把死亡教育列人教学课程的时间比我国要早很多年。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有待规范。
为了让医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可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死亡学、死亡哲学、死亡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化解对死亡的无谓恐惧,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心理和死亡尊严等,为以后的职业奠定理论基础,如医务工作者对病危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器官移植的正确认识等。
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生命的不可逆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种“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珍视时间和生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育形式
1.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主题班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有关需求,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学校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死亡教育。例如确定一个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辅导员或学生十部总结讨论内容,并记人班级日志。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可见,关爱生命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理应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尊重生命、推崇健康的地方。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特点,把死亡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和文化走廊的作用,将死亡教育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职业素养。
3.以社交软件为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部队,网络媒体成为这一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人手一机,机不离手”。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学生最为青睐和常用的APP便是微信。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信息平台向医学生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此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篇2
【关键词】生存能力;根源;教育
The moder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he thinking of ability imperfection
pei cheng-shuan
【Abstract】Student existence the imperfection of ability, the source be an existence education of imperfection.Daily teaching in should strengthen existence education, existence education be development the kid have independence study, independence life etc. existence ability, for future of independence existence make good prepar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Existence ability;Source;Education
学生生存能力的缺失,根源是生存教育的缺失。什么是生存能力?通俗地讲是人能使自己活下来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在当今竞争激励、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的专家界定的生存能力应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公平竞争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等等。生存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等生存能力,为将来的独立生存作好准备的教育。
今天谈这一话题的原由:(1)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2)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职教、五中、四中等亲身经历了大量的此类现象,也就是说生存能力的缺乏已成为普通现象,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3)最近奋中的秦福主任,带领一帮实验管理人员,到四中进行指导和调研农村中学的实验室管理、学生的理化生实验情况。在座谈中,又谈到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等类似现象:奋中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国的竞赛,笔试没问题,操作动不了手;当地农村的孩子不会劳动,不认识庄稼,不会爬山、耍水、爬树、上墙等,又引发了我重新认识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之根源:责任在学校?还是在家长?还是在社会?如果学校有责任,我们又采取什么样的途径什么样的策略?如何应对这些现象,履行我们教育的职责,发挥我们教育的功能。
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缺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多,仅以杭五中一名校外住校生在南渠砖厂溺水身亡为例分析根源。
1. 事故现场(案例) 南渠砖厂取土后留下深坑,最深的地方有4米左右,边缘大部分是垂直立面,只有一小块有斜坡。事发当天是周六,共5名学生去玩水,其中4名学生在有斜坡处玩水,并且在这4个孩子中有一名是当地村子里的孩子,会水,了解水环境。另一名溺水身亡者因为害羞单独一个人在不知水深浅的垂直立面直接下水,再没有上来。该生属后旗转来的,没有玩过水,母亲在五中校园旁租房陪读,父亲在外地打工。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痛心一辈子,老师同学都很悲伤,作为当时的分管校长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冲击。说实话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一是责任回避不了,二是寻找根源,三是寻找对策。
2. 分析原因
2.1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没有玩过水,没有给孩子谈及过关于玩水的时节,判断水的深浅,什么是活水、死水;更没有讲过游泳的技巧等相关常识,反而经常强调,也是每个家长经常唠叨的:不能独自外出,不能玩水等。
2.2 学校教育缺失。学校根据安全需要反复强调不能玩水,不让玩水;同样不可能介绍相关游泳的常识;更不可能组织游泳。
2.3 社会、社区教育缺失。没有提供更多的游泳场馆、场地;也没有游泳技能培训的机构;反而是通过行政命令,一纸公文,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允许,一律保安全,一律保平安。实际上事故不断的发生,人不断的死亡。煤气中毒、电击、烧伤、烫伤、摔伤、交通事故等,死亡率是有增无减。目前中国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2.5倍,是美国的2.6倍。究其原因都在缺乏生存能力,根源是缺乏生存教育。
2.4 孩子生存能力缺失。缺乏游泳的技能,缺乏判断能力,缺乏交际能力,自卑,害羞,没有群体一块活动的经历。(假如: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介绍过相关知识……,假如孩子会游泳,有判别水的能力,不自卑、不害羞……,假如家长教过游泳常识……,假如社区有很多游泳场地……孩子不会死亡。)
谈到教育的,我们就应该联系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责无旁贷,均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3. 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学校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方面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这也是今天讨论这一话题的核心。素质教育以法律条文出台后,国家从宏观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可能从学校的角度讲是一个长远的、艰难的工程。但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
3.1 要转变唯分数的人才观,唯知识的教育观。认为有知识就等于是人才;学校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教育;学校是唯一的教育场所,这是完全错误的,很危险的想法。个人的设想是在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生存教育等,上海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在五中、四中积极推行过,但不成气候。
3.2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把视线落在弱势科目,弱势教师,弱势学生身上。(奋中秦福主任谈到:现在的高中生对小学自然科学常识和实践操作等一无所知。联想到我们的一些课程现在是怎么开的?什么老师承担教学任务?有无场地?实践的如何?真正令人担忧。)现实是劳技、科学(自然)、社会实践等老师几乎没有。本人建议各学区校多余的教师,送出去接受专业培训,也可以由本地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内容,应急。
3.3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体验生产劳动,深入社会、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讲让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但现实是每天把孩子封闭在监牢式的校园内,远离自然,远离社会生活,不了解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不了解家乡,孩子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热爱,更谈不上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现行的地方政策、学校管理办法,看似封闭式的管理严格了,实质是把矛盾、问题、责任、隐患等推向了社会,更危险。
我们可以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出台《校园法》,拔离校园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压在学校、校长、教师,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身上的不合理的责任。这样的话,可以让学校、教师放手大胆组织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挑战大自然,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快乐、健康成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联想上海的学生每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前一段时间外出考察,遇到吉林中学生能到江西旅游,让我们很羡慕。)
篇3
一、适时补充死亡教育的内容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死亡是一种文化禁忌,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直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一直缺少“死亡教育”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从未遭遇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对死亡知之甚少,对“死亡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家人意味着什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缺乏深入了解和思考,同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深刻认识。“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涵义和珍贵。“死亡教育”除应介绍死亡知识及心理指导等常识外,侧重点应落实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上,其目的就是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死亡,学会敬畏和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不至于动不动就想伤害自己、他人及其他生命。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在内容上没有涉及“死亡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适时补充缺失的生命教育内容。例如,在讲述“生命是地球最珍贵的财富”问题时,就可引入“死亡”的概念,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才“最珍贵”。还可在“挫折教育”中融入“死亡教育”,在讲述“应对挫折的方法”时,要强调,“我虽渺小,却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轻易放弃生命,活着才会有希望,才能拥有一切。前几年,西安市的一位中学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曾经被许多人骂得狗血喷头;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观看模拟演示的尸体火化过程,就有媒体斥之为“变态班会”。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有效形式。除此之外,包括:计算自己的寿命,具体到多少天;生命的最后规划;对身边亲人、好友死亡进行追思,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心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怎样让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会积极成就一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死亡教育”会跟随“性教育”冲出国人思想的禁锢,日益普及开来。
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的立场
受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我国教育注重人的社会性(社会生命),而轻视人的个体性(自然生命)存在,个体生命被高度道德化和政治化。刘文学、草原小姐妹、赖宁等少年英雄,他们的事迹固然感人、值得钦佩,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孩子用生命面对危险,用死亡体现崇高。我们应确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理念,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的基本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强调人的个体生命,而忽视人的社会生命。过度强调“生命至上”是另一种极端,毕竟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行为具有社会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生命保全的教育,其内容还应包括生命价值教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集体、为国家、为他人利益甘愿牺牲个人生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崇高品格一直鼓舞、激励、启发着后人,成为华夏民族值得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立场。要不要学习舍生取义的精神?要学,但同时一定要强调个人生命的重要,要加强保护,也正因为生命重要,才彰显精神的伟大。如在讲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教会未成年学生用智慧与坏人斗争,学会借助外在力量与其斗争,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其斗争,也就是要见义“智”为、“巧”为,既不能见义“不”为,更不能鲁莽、冒失为之,这就兼顾了个人和社会立场。学生由于其思维能力、社会阅历等原因,更容易片面强调个人或社会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帮助其找到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最佳的结合点,这是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生命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生命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篇4
生命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可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了让人痛心不已的后果。人的生命只能有一次,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一个生命连接着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庭和学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但都忽视了对小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小学生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的现象不断发生。一个个还没有懂事的少年选择最残忍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去残害别人。这些都给我们发出最为痛心的警示。
警示一: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怀,造成心理扭曲,导致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最典型的儿童轻生案例应该是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2015年6月9日深夜,贵州省毕节市田坎乡一兄三妹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只有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父母离异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四个孩子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感到生活无望便一起喝下农药自杀。让人痛心的事不仅仅是这一例。2015年6月10日下午,湖南衡阳县的一个小镇上,留守儿童小霞和妹妹小林在放学路上被人毒死。12岁的晓雯和小霞都是留守儿童,是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前几日因为放学路上发生口角,晓雯回家受到了母亲的责备,因此产生了害死小霞和小林的念头。经过一番准备后,10日在放学的路上,晓雯把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小林,二人喝完后中毒身亡。
警示二: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小学生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小学阶段本应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阶段,可繁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不能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过多的校外辅导和上不完的兴趣班让学生苦不堪言。许多小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出现逃避和轻生的念头。2014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六年级小学生张某直到深夜12点还没有做完作业。因害怕第二天到学校会受到老师批评,于是他趁家人睡着时写下了遗书,服毒自杀身亡。
警示三:缺乏沟通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2015年6月5日,湖南绥宁县长铺二小11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万蕾,因和同学的一个小纠纷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留下遗书跳楼自杀,失去了花一般的生命。警示四:意外溺亡是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仅2015年5月以来,全国就发生多起小学生集体溺亡事件。本来只要学校和家长稍作注意就可以避免的意外溺亡事故,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失去了孩子,学校失去了学生。尽管小学生意外死亡的过程、地点和时间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生命认识的肤浅和对待生命的草率。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能教育学生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学会意外伤害的防护,那么就不会,或少出现轻生的事件,少一点溺亡的发生。从学校角度来看,学生的课程表里少了一堂生命教育课,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遗憾。
二、传统教育对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正是含苞欲放的年华,还没有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不舍,去选择了最为残酷的死亡?!
一是学校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把知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道德教育作为重要标准,却忽视了生命才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载体,导致小学生对生命意义缺乏基本认识,没有理性地认识到生命对人的宝贵和不能重复。学校只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和品德的养成教育,生命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学校没有对生命的关怀,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我们曾经对20多所学校做过调查,发现在班会和平时的课程教育中很少开展生命教育,即使有,也只是走个过场。
二是传统说教缺乏沟通。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需要和谐和沟通。本来有许多问题直接和学生沟通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偏偏有些老师和家长为了推卸责任,总是把学生的错误反馈给家长或学校,让学生觉得自己连一点独立空间都没有,一点自尊都不能保留,像被人剥光了衣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老师给家长告状,家长给老师告状,成为最让学生伤脑筋的事。
三是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心理脆弱,容易产生极端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业人数的增加,农村和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性格内向,孤僻,人际交往能力差,容易走向极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重新组成各自的家庭,他们成为“心灵孤儿”,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很容易出现想不开或厌世的悲观情绪。四是老师与家长的语言暴力。暴力教育有两种,一是直接动武的暴力教育,这种愚蠢的教育方式只能伤害他们的身心。还有就是语言暴力,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去中伤学生的心灵,如谩骂,恶意的讽刺、挖苦、呵斥等。虽然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身体,但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导致他们丧失自尊,且走向极端。
三、让生命教育回归课堂
小学生的自杀或意外死亡,与学生的性格和外在的突发因素有关,但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多少年来,学校的生命教育多为亡羊补牢式的走过场。从心理学上看,小学生性情开朗,一般不容易走极端。如果我们对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也许就能杜绝或减少小学生的意外死亡。因此,生命教育的回归刻不容缓。
1.让生命教育成为一门重要课程
新课程实施后,校本课程走进了学生课堂,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成为可能。学校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内容时要把生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排进课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专人编写生命教育教材,利用专门的课时或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如讲解生命的意义、如何去善待生命、如何去珍惜生命、如何做好意外事故的防范、利用生命教育课做好完全防范教育和演练、让学生的生命更具有活力。
2.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
留守儿童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显得孤独、空虚、自卑。这些心灵上受到伤害的学生一旦遇到想不开的事,就容易走向极端。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建立家校结合的教育平台,发起组织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利用校园网建立学校和班级QQ交流群,让学生在群里和同学、老师倾诉。让他们生活在学校和同学的关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阳光,让他们感到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这些来自心灵的爱,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能唤起他们生活的希望。在他们困难无助的时候,也许还会想起有学校的温暖、有老师的爱在支撑着他们的希望。
3.做好学生心理调适
小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很低,一旦出现想不通的问题,就会产生极端的想法。有的学生一旦做了错事,学习上出现了挫折,又会出现自卑情绪。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走向极端的重要原因。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培训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和教育疏导,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信心,及时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
4.注重学生情绪的疏导和沟通
教育需要理智,需要引导和沟通。不能靠批评和向家长告状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相互间的纠纷,而是应该直接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更不能用粗暴的体罚代替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挫折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自觉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对其指责和批评。老师要学会和学生谈心,只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及时安抚学生,就可以避免许多意外的事情发生。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引导他们积极地看待生活,积极地看待生命。
5.始终抓好安全教育
篇5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自杀人际理论;自杀预防
作者简介:张姝玥(1983-),女,广西来宾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程诗婷(1990-),女,山东枣庄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4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XSH023)、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FSH024)、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BS100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34-02
大学生自杀是大学生自愿和故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1]大学生自杀现象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给学校和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预防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卫生工作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自杀的现状
目前,大众获得大学生自杀的信息大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据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8年,中国大学生自杀的人数逐年增加:2001年大学生自杀8起,2002年27起,2003年62起,2004年68起,2005年116起,2006年130起,2007年140起,2008年149起。[2]有过自杀想法的大学生甚至达到26%。[3]
二、自杀人际理论简介
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自杀现象的观察和研究,Joiner等人提出了自杀人际理论。该理论涵盖了绝大多数的自杀风险因素,并展现自杀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想要自杀的人只有小部分会自杀而死,例如每年有3.3%的美国人认真考虑过自杀,有1%的人会制定一个自杀计划,有0.6%的人进行了自杀尝试。[4]自杀人际理论提出:人们自杀致死是由于他们想要自杀并且有能力自杀。每个想要自杀的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原因,而这些复杂的原因之所以引起人们自杀意念,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个体出现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这两种人际认知障碍。如果个体同时还具有自杀的能力,那么自杀意念就容易转变为自杀行为,如图1所示。
1.归属感缺失
归属感缺失是指个人丧失归属感,感到孤独并且缺乏可以相互关爱的关系。归属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人们产生自杀意念。家庭冲突严重、失恋、朋友数量少或关系不亲密、被他人孤立、较少与他人接触都会造成归属感缺失。
2.自我累赘认知
自我累赘认知是认为自己是他人的累赘和负担,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憎恨。他们讨厌自己,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自己的死亡会让家人和朋友过得更好。患严重身体疾病、觉得自己有较多缺陷、失业、欠债、缺少父母关爱都是自我累赘认知产生的原因。此外,低自尊的人,容易感到自责、羞愧和不安的人也容易产生自我累赘认知。
3.自杀能力
自杀人际理论认为:具有自杀能力的人不仅对死亡是低恐惧的,而且具有较高的疼痛忍受度。[5]与进行了自杀行为的个体相比,那些有严重自杀意念但没有自杀行为的人对死亡的恐惧更高,对身体疼痛的忍受度则较低。有过痛苦经历的人由于对疼痛和恐惧的习惯而具有自杀的能力,例如被虐待、久经疾病困扰、有过自杀尝试等。有过自杀经历的人最危险,因为他们具有最高水平的自杀能力。此外,冲动或具有侵略性的个体由于有较多的挑衅行为(如打架、注射)而更有可能获得自杀能力。
4.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
人们偶尔会觉得没有归属感或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这种短暂的感受并不会造成威胁。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导致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要发展成为非致命或致命的自杀尝试需要个体拥有自杀能力,不具有自杀能力的人或许会因为对死亡和疼痛的恐惧而不进行自杀尝试。但是,这些曾经自杀的人,他的余生都有再次自杀的可能。[6]
三、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在2010年1月2日至2011年10月24日媒体报道的133件大学生自杀事件中,有60件粗略的说明了当事人自杀的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具体见表1。
分析发现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际问题、学习就业压力、精神疾病和生理缺陷或疾病等问题上。根据自杀人际理论,这些原因并不能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而是使其产生了归属感缺失或者自我累赘认知。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恋爱关系、家庭关系以及与同学朋友的关系。爱情陷入困境、冲突不断的家庭关系、没有亲密的朋友、被同学排斥孤立等人际问题会令大学生缺少相互关爱的关系、感到孤独,进而丧失归属感。在学业及就业中受挫会使大学生产生自我无用感,认为自己不但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还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自觉对不起家人和朋友而产生自我累赘认知。生理有缺陷的大学生一方面容易受他人歧视和排斥,难以获得归属感,另一方面普遍比较自卑,甚至憎恨和讨厌自己。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主要是抑郁症,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不愿意拖累家人和朋友而选择自杀。此外,长期的病痛折磨使得他们对疼痛的忍耐性更高,对死亡的恐惧更低,更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四、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根据自杀人际理论,自杀行为是由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到自杀意念再到自杀行为逐渐发展而来的,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建立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1.基础预防
基础预防以全体大学生为对象,旨在增加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
(1)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包括对学校物理环境、班级和宿舍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融洽的同学关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增强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班级归属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学校或班级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和尊重。
(2)实行生命教育。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情怀,以人格教育提升学生对自我的完善,以认知教育提升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以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让大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恩惜福,珍视自己、关怀他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3)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危险人群。进行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所获信息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首次调查应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之后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时段,例如在入学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状况,在期末考试前和找工作时进行调查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每次测量都需筛选出归属感较低、出现自我累赘认知以及自杀意念的学生,开展中、高级预防。
2.中级预防
中级预防的对象是缺乏归属感或出现自我累赘认知但没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的预防和帮助,主要通过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和生活辅导教师来实现。每个班级设立1~2名心理委员,生活辅导教师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除了基础预防的心理测量中反馈的学生之外,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需关注班级中的一些特殊学生,例如失恋、人际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贫困、自卑、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检查他们的归属感和自我认知。针对归属感缺失的学生,给予关怀和支持,做他们的朋友,教他们人际交往的技巧;针对具有自我累赘认知的学生,提高其自信心,令他们接纳和肯定自我。此外,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还需时时监控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这些学生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特别要注意,一旦学生出现自杀意念,马上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高级预防。
3.高级预防
高级预防的对象主要是出现自杀意念但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来自基础预防中的心理测量筛查和中级预防中心理委员、辅导教师的转介,由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教师进行干预。咨询教师一方面要减弱和消除学生的自杀意念,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出现自杀行为。因此,除了了解学生自杀意念的强度,咨询教师还需评估其自杀的能力,以判断学生发生自杀危机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叮嘱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密切关注其言行,及时觉察自杀危险的危险信号。
4.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针对的人群有三类,包括企图自杀的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和受自杀事件影响的其他学生。
(1)企图自杀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时,学校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危机事件干预系统,建立由当事人所在班级的主管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工作部门三方组成的危机干预小组。同时,派专业人员稳定企图自杀的学生的情绪,确保将其转移到安全的环境,危急的情况下还应联系警务和医务人员。而且无论事件如何发展,都应通知学生家长。
(2)自杀未遂的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由于自杀的经历而获得了自杀的能力,他们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几率较高,是极高危的群体。自杀未遂者必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咨询,这有助于了解其自杀的原因和动机,帮助他们以恰当的方式看待和解决问题,进而真正走出危机。周围的同学和教师也应对其进行干预,主要方式有关心、照料、开导、监管和及时反映自杀未遂者的状况。因此,对自杀未遂者的干预包括两部分:一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二是周围人群的看护和支持。二者应同时进行,互为补充。
(3)受自杀事件影响的其他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应首先在全校层面进行通报和安抚,而不是隐瞒或限制讨论。然后由各班班主任向本班学生解释,避免谣言传播,减低其他同学模仿自杀的可能性,并关注班内同学对事件的反应。对受自杀事件影响较大的同学,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悲伤、恐惧等情绪,与学生坦诚地讨论自杀事件,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五、结语
自杀人际理论对个体自杀的原因及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基于此理论来建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自杀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校各级部门通力合作,进行多阶段、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的预防和干预,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张天舒.自杀极其预防与干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彤.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
[3]方俊明.中国内地在校学生自杀事件频现[EB/OL].http:///wencui/2010/01/hongkong100110i.shtml,2010-01-10.
[4]Kessler RC,Berglund P,Borges G,et al.Trends in suicide ideation,plans,gestures,and attempts in the United States,1990–1992 to 2001–2003[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5,(20).
篇6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与误区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流行疾病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生命安全时时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资料显示,多年来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数均超过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从学校的角度看,有些学校没有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安全管理。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求中小学校进行专项整治,但是有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甚至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弥补,不能系统考虑校园安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应试成绩上。有些学校没有一套适当有效的事故预防管理方法,则难免在学生的安全防护上出现漏洞。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分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薄弱。
从学生方面分析,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体,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任务相当紧迫和重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了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说明了我国对中小学校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
二、国内外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情况概要
2005年的一项学术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法律常识及校纪校规的教育,家长大多时候也只是叮嘱“听老师话”、“不要和同学打架”之类,至于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警惕,关键时刻如何自护、自救和求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的结果是未成年人中有较强辨别能力的不到10%。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更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题中,“会”的仅占52%。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对生死相关的知识,竟如此无知,岂不令人痛心?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缺失!所以大多数人一遇灾难,恐慌、失措,最后做出错误选择。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32%,自然环境占10.4%,家里占1.8%。令人意想不到:调查中学校居然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校园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减少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我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最好的城市是上海,上海于2005年6月十七日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该指导纲要的内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今年9月,上海54所首批试点中小学学校教授生命教育课。
三、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所应采取的对策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预防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说教、走活动式的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统筹。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而开设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禁毒教育的课程整合,以生命教育理念进行统整,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对学生如何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疫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了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着力落实以下三个具体措施: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篇7
关键词:生命;漠视;生命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52-03
道德,就是人处理周围关系约定俗成的规则。从大的范畴来说是调节人与人、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小的范畴来说是调节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生命道德是对道德主体中个体生命存在的规范,就是使各生命之间相处共存的规范体系。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漠视生命现象越来越严重,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不断充斥着我们的周围,这些血淋淋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生命道德的概要
生命道德是道德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多数生命的消失是由于人的生命意识淡漠以及生命价值迷失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对现有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认知和生命态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命与道德
一方面生命是道德存在的生理基础。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行为的前提,道德作为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自然也要遵循这个前提,也就是说任何道德规范都必须先承认并尊重个体生命才能发挥效用。同时,道德是人类发展的产物,任何道德律令都是为了满足人的追求与需求而存在的,它负责规定和调节一个生命物体与另一个生命物体间的关系。只有当人类社会中每个生命个体都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并以某种统一性的行为互动,才能使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可能存在并朝着有规律的方向发展下去。因此,个体生命的存在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源泉。
另一方面“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1]人的成长是自然生命的发展过程,并且也是道德引向文明的过程。道德标志着人类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生命的升华。生命本身的产生和发展是杂乱无序的,而道德能够规范人的生物本能,并在相互的生命体间建立适当的关系,使各生命个体间能和谐相处,从而使生命的发展形成自觉的生命秩序。于是在生命和道德之间有了生命道德的提出。
(二)生命道德的内容
生命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是对生命基本问题的了解和认知态度,是调节人与自身生命、他人生命以及别类生命关系的标准。
生命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最基本的层面,珍视生命。这是生命道德的基本准则,具体表现为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二是追求生命价值意义的提升。斯宾诺莎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逾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行。”[2]珍惜自身生命是基本的生命道德,牺牲自己保护他人是生命道德的提升,生命道德简而言之就是为人幸福的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日新月异的时代却赋予了大学生短时间的成长要求。背负着重大的使命和时代的压力,大学生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而,根据近几年来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暴力、自杀等事件,需要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生命道德缺失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次的探究。
(一)漠视自身生命
漠视自身生命的表现有很多,比如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自杀。自杀,事实上是逃避生命责任的一种不道德行为,根本上是对自身生命和自我的否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9月份的报告显示,自杀已被指为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与暴力相关的死亡率中死于自杀已高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的首份预防自杀报告中称,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约每40秒就有一人轻生。而且据数据显示,自杀是15到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据我国媒体报道,仅六月份自杀的人数就不下数十起,人大的连环跳楼,男生峨眉山跳崖等事件屡见不鲜。
(二)轻视他人生命
忽视他人生命的具体表现有崇尚暴力、随意伤害他人甚至危及他人生命。今年发生的大学生杀人事件,比如昆明高校砍人事件、大学生因丑杀人、哈理工杀人命案等本不应该出现在平静的大学校园,本不应该是高素质高人才的大学生做出来的不道德事件,反而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三)无视其他生命
无视其他生命主要是指伤害动物和其他生物,本文专指的是对动物的伤害。指的是将弱小的动物当作出气筒、残害动物,以及随意剥夺其生命的现象。近年来网络和媒体报道了一些大学生虐猫、虐狗事件。今年就发生了多起虐猫事件,比较受人关注的是四川两名大学生因退钱不成当众虐死幼猫的事件。
以上发生的种种,应当引起我们对生命道德深入的思考。大学生的这些做法不仅是在否定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在伤害着其他的生命。这个现象显示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问题,更是需要重新解读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教育导因
1.道德教育理念的工具化倾向
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隔离了教育的本真,也限制了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开展。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被普遍存在应试型教育影响,遵循着成绩至上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当代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沿用实用主义,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社会剥离,注重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本身的生命特性。
2.缺少生命道德的相关课程
目前大学中并没有开展对学生道德教育全方位的课程,更没有生命道德的专业指导。我们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适当的教育引导。问及我们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只来于表面,并没有深刻的认知,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自伤、不伤他,更有舍己为人的高尚生命道德。
(二)社会诱因
1.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生命张力的挤压
面临着紧迫的社会发展,许多大学生在入学之时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要找到一个好工作上面。学生被这种过于功利的价值取向意识主导着,使自身成为了社会工具的个人,无视自我生命的价值。大学生以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高成绩、有能力作为自身价值追求的唯一目标,这种畸形的大学式竞争会使心智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大学生无法忍受,当他们不堪于这样的沉重压力时,便极有可能会通过采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来发泄。
2.多元文化诱导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偏离
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迅速接收社会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同时也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传统和权威既认同又质疑。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会导致他们的行为也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他们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会自主选择并尝试不同的文化行为,在强烈的自主的意识下往往会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追求,在这种价值追求下所发生的行为会导致大学生为自我利益而伤害他人。
(三)家庭育因
第一,父母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认为和孩子谈生死的问题过于沉重并认为很不吉利,所以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闪烁其词,用童话或寓言来解释死亡,致使很多大学生自小对死亡就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会对死亡产生好奇心,从而轻视生命个体的存在。
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当代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这种特殊家庭结构使父母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关注和保护,被蜜罐泡大的大学生,一旦进入需要独立生活的大学校园,离开了父母的关照会产生心理差距。独生子女面对挫折不能吃苦耐劳会产生挫败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也会很难处理好和周围朋友的关系,一旦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大学生便会走入歧途。
(四)自身致因
1.缺少生命敬畏感
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意。“假如没有死,任何东西都失去真正的分量,我们的一切行为永远都是极不现实的……”[3]正是我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并独特的,我们才会发自真心地对待生命、珍惜生命,才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大学生如果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就会把生命当做无生命的物品随意处置,于是才会有不断出现的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
2.缺少生命活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类整个生命期中最为旺盛的阶段,也是正处于对未知世界好奇的阶段,但是这一特殊阶段又是最枯燥的学习时期。学校里的教育理念就是学习知识,而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范围都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小圈子,这些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生命活力,缺少了对生命活动的激情,没有了一种对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3.缺少生命责任意识
从人类的社会价值来看,生命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核心。基于实现人类的社会价值要求人类必须承担对生命的责任,人们就要做到具有对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负责的意识。
第一,身心健康意识淡漠。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延续,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身体健康的生存,同时也要求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年轻,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却忽视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当心理走向歪路自身就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意外事件。
第二,他人生命责任淡薄。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生命的唯一性,无法逆转生命的轮回,许多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包容性,于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就会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的冲突,并不会换位思考的为别人付出,从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第三,生态责任意识薄弱。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着较为清醒地认识,但是对自己所担负的能为改善环境做的事情没有深刻的认识,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的存在,这些利我排他主义思想导致了在大学生中间出现残害动物生命的现象,这也表明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生命责任意识并没有得到重视。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缺失问题的路径
(一)回归教育完善道德教育体系
教育的本意是为了育人,是教人学会知识之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教育回归本能,道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道德教育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指向标,将生命道德教育加入教学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完善道德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完善,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进。将生命道德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如仪式活动、节日活动等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在实际中体会生命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力,社会应当提供相对宽松的条件促进大学生的生命成长。由于当代社会用人单位只重视学历和知识,导致了录用标准的单一,这也让当今大部分大学生只知道以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己任,从而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社会对人才进行多样标准的考量,学历和知识并不是固定的标准,其他的各项素养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应列为考察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如此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为社会贡献有力的力量。
(三)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无数个家庭构成了社会,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即使是走进了校园,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实施生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家庭教育融入其中,因为家庭教育是生命道德教育开展实施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我们价值观的树立。总之,发挥家庭在生命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四)完善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知
完善自我对生命道德的认知不仅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对自然社会生命的尊重。大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好时机,学习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的提高,对自我的人格进行完善、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这是我们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不断完善自身对生命道德的认知,才能明确自身价值实现的方向,努力做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生命道德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生命与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5):31-32.
〔2〕向娟.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
〔3〕卡林・瓦尔特.哲人小语―我与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418.
〔4〕王文科.生命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7-02
2010年上半年,笔者生活的城市两个大学生轻易结束自己如花般的生命,一个跳河,一个喝农药。同时,类似的报道也常见于报端、网络。据相关机构调查,二成多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自杀已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诱因,高达万分之二的自杀率足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1]。什么原因让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生命?作为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人,我感慨良多,也对身边的大学生进行了专题调查走访,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健康状况的调查;对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如每周的运动时间、学习成绩、自信程度、知心朋友数目、就业前景、对就业前景的信心、专业兴趣、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的调查;对其所在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母文化程度的调查和对社会支持情况如求助、幻想、人际关系、上网动机等方面的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涉及到死亡态度、对死亡的认识、生死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10个方面,据统计来看,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但仍有近一成的同学持回避的态度,少部分同学表示非常害怕或认为这将获得一种解放感。在对死亡的认识上,同样近七成学生都认为人死了,生命就结束了,但也有近三成的学生对死亡后还认识不清,唯物主义世界观还不很明确。极少数人信仰其他教派,受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影响,是高校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与成长的过程中,对待生命、死亡问题存在着一些认知的偏差。对生命本质的忽视,对死亡问题的逃避,对生命神圣性的无知,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的生命观与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多不相适应的状况,以致他们在处理各种关系与问题的时候,不仅不能从生命本体来思考,缺乏足够的心理适应与辨别能力,反而以消极的侵害生命的行为来缓解内心压力与冲突。从深层次上探究,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忽视生命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敬重感以及对待死亡的畏惧感的教育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诱因[2]。①社会竞争的压力剧增。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外在的物质世界挤压着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他们越来越看重外在的目标,看重他人的获取,而忽视自身的天赋、爱好。时常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造成身心的疲惫不堪。很多的大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把求职作为上学的终极目标,大学中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社会活动表现出极端“功利化”。这样的价值意识导致了大学生成为工具化的个人,站的低、看的近,不正确的竞争方式使得大学生的耐挫力、抗压力极端低下,加上心智和心理承受力尚未发育成熟,当他们认为遇到自认为无法抗拒的重时,很大程度上会采取极端方式来结束如花的生命。②混杂交融的多元文化使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迷茫。如今网络这把双刃剑愈发使得人们必须高度关注它的复杂性,现在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频率都极其自主,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导致在混杂交融的多元文化中迷失了自己,表现出对金钱、权力、地位等的追求和占有上面错误的信念定位。日常生活中总是个人利益至上,自以为是,少数大学生行为举止孤僻。
2.教育缺失。①传统教育内容缺乏相关生命教育的内容。目前这些大学生从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上“好学校”、“重点学校”的指挥棒,家庭、社会、学校都没有关于生命教育的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多是与专业挂钩,过分的强调专业知识,不可避免的把牺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作为代价,这使得本来就缺乏相关内容教育的大学生在面临问题时候更加的迷茫,经受不住任何的挫折和打击。生命教育内容的缺失是轻生现象的重要原因。②轻生现象出现后,学校的后续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大学生群居生活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从众心理有时表现很突出,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方面,大学生的轻生现象也是如此,有一定的仿效度,笔者在和学生交谈时,有一位就表现出别人能自杀,他遇到类似情况,他也能。加上目前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得多数高校不能也不愿来解读、剖析学生的轻生事件,从而造成我们极不愿看到的生命之花凋谢事件的不断发生。
3.个人特质的缺陷。①生命敬畏感的缺乏。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就难免会陷入利己主义之中,利己主义膨胀就必然造成屠杀生命的恶果。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与成长的过程中,对待生命、死亡问题存在着一些认知的偏差,对生命本质的忽视,对死亡问题的逃避,对生命神圣性的无知,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的生命观与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多不相适应的状况,以致他们以消极的侵害生命的行为来缓解内心压力与冲突。②生命活力的减退。生命活力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解读,如花的大学生年龄阶段,应该表现出的是生命体内自然爆发的对待生命活动的一种激情,对家庭、社会、学校、个人负责的生命态度。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大学生主要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甚少,加上我们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大部分家庭衣食无忧,因此他们没有内在的动力、外界也没有足够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与网络为伍,生活模式单一,社会阅历简单,控制能力较差,体现的就是生命力的减退甚至是丧失。
三、对策及途径
1.完善制度,优化环境。①建立生命教育组织机构,笔者认为可以从教育部开始,成立相对应的高校生命教育与服务机构。在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前提下,使各组织机构有效运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②运用切合实际的手段,认真学习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系统、科学、有效的开展好各高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必修、选修、辅修等形式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建立家庭、社会、高校的联动机制,快速而高效地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同时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3]。
2.多渠道渗透生命教育的影响。利用高校的综合教育资源,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彰显效果。特别是要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中,在法制教育的课堂上渗入生命教育的内容等,这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
参考文献:
[1]费立鹏.我国自杀状况及对策[R].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200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廷柱.多元价值论与大学生理想的诉求[J].教育研究,2007.
篇9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
篇1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还愈发严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1.1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程度和管理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2是农村儿童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留守的特殊性,使其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在性格、行为、心理状态、思想品德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使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3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农村传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使之更加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这样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2.1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问题
2.1.1道德观念发生偏差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弱化,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引导,部分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上产生了偏颇。一部分农民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了弥补对孩子亲情方面的缺失,他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取“金钱+物质”。这样孩子极易产生“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形成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2.1.2道德行为表现异常
留守儿童因道德观念的偏差,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出现异常。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起码的自我道德约束,未能建立起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也未意识到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个别孩子因缺乏家庭监控,迷恋网络游戏,甚至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来往,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2留守儿童学业方面的问题
2.2.1学习成绩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有关调查的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中,优秀的仅占8%,较好的占16%,中等偏差的占54%,较差的占22%。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属于中等偏差。
2.2.2学习动力不足
首先,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教养监督,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论他们学习成绩好或坏,都得不到父母直接的评价。留守儿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无人监管的情况。一部分自律性差的孩子因此缺乏学习动力,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不能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其次,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总体期望过低。部分农民工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概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体期望较低,放松对孩子的学习监管,对孩子的前途通常觉得能够外出打工挣钱就行。
2.3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
2.3.1情感淡漠
学前教育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人生情感发展的敏感期,只有重视亲子间的亲情意识和相互依恋感的培养,才能使情感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其幼年甚至是婴幼儿时期就离开他们外出打工,从而错过了与子女形成密切情感联系的最佳时期。一部分留守儿童对外出打工的父母并无思念之情,对父母也没有任何印象,极个别儿童甚至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仇恨心理。
2.3.2性格内向孤僻
多数留守儿童是活泼开朗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显得孤僻、自卑或者任性、自大。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或受了委屈时,十分想对父母倾诉,但是父母又不在身边,缺少良好的倾诉对象。正是由于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缺少情感抚慰,苦闷烦恼时又无人倾诉,久而久之就心情郁闷,性格内向、孤僻。
2.3.3人际交往局限
监护人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只要求他们尽量待在家里,以确保平安无事。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与同学在课余时间里的交往也不多,甚至有极少部分留守儿童处于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的状态,这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4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问题
2.4.1安全隐患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如游泳溺水身亡等。第二,受到他人人身侵害,如被拐卖以及受到害等。第三,留守儿童自身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或者轻生之路。据调查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生病后,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找药吃”,甚至“不求医不求治”。这说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卫生医疗常识。另一方面监护人既无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顾及留守儿童的卫生医疗。
2.4.2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失的重要因素和表现。农村家庭没有积极负担起教育责任,或对教育责任执行不利,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由于观念上的淡漠和生活上的压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其教育管理时间普遍严重不足,这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的时间很短,有些留守儿童一年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够与父母团聚,甚至有些留守儿童几年才能够跟家长团聚一次。教育管理方式不当,教育管理内容单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大多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督促孩子学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受教育机会的缺失,致使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了扭曲。家庭教育管理不当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放任型。在外打工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数采取放任的态度。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完全靠自觉,缺乏监督。第二,溺爱型。有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出务工父母,无力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只是在物质上满足他们、顺从他们,导致溺爱。第三,严厉型。一方在家的父母,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过于严厉;有的老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也会使用粗暴教育手段。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