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再生能源分析报告

篇1

9月,在绿色和平、全球风能理事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支持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了《风光无限——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在中国风电的转型时期,对风电发展进行回顾与再认识。

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海上风电5GW,形成海上风电产业链。2015年后,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达到30GW,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重重困难。

中国化工业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9月16日,毕马威中国了报告《中国化工业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列举了中国化工行业正面对的挑战,以及逐步普及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毕马威是一家网络遍布全球的专业服务机构,专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服务。毕马威中国在中国设有13家机构,专业人员约9,000名。

在这份报告中,毕马威中国认为,中国正尝试从重型工业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未来几年,化工业将会面临严峻挑战,但发展前景仍较为乐观。报告将提供中国化工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并从行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兼中国及亚太区化工业主管诺伯特 (Norbert Meyring) 指出:“即使环球经济放缓,我们仍然看到中国化工市场的发展机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思考1992-2011:

民间社会的视角

9月18日,《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思考1992-2011:民间社会的视角》报告正式。报告由创绿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和中国国际组织民间合作促进会6家本土NGO共同发起。报告由2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参与撰写,从民间社会观察者的独立视角回顾中国20年可持续发展和民间参与。报告采用访谈、口述史的方式记录100位来自政府、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对中国和世界20年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提出 民间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建议。

篇2

关键词:传统能源 节能环保 新型能源 协同发展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traditional energy and new energy.

Songyuqiang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jilin province jilin city 132011

一、前 言

目前,由于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传统能源排放出许许多多二氧化碳且传统能源不能够再生,我国加强了对新能源探索,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这种趋势下,让传统能源也“清洁起来”,使生产和消耗传统能源更为高效、干净,让低碳、绿色成为一种新的形势。

依据最新报导 ,国务院研究提出了对于气候变化的方案,决议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因此,我国将全面深化改革传统能源,加大力度发展新型能源行业,加快核电发展,大力建设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努力做到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协同发展。

二、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目标

煤炭长久以来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较为普遍的是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由于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科技水准,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在未来长时间是不会动摇的。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煤炭消费是造成北方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生态环境的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3000000千瓦 。其中,水电301000000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1000000千瓦,煤为928000000千瓦,核电43000000千瓦,天然气发电的功率为40000000千瓦,100000000千瓦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5000000千瓦,生物质发电和其他5000000千瓦。

根据中电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初步测算,“925”末,我国能源发电的清洁能力在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将超过30% ,而水电、核电和风电将成为我国洁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3.46吨标准煤。

进一步说,到“十二五”计划末,煤电占得比例降低到68%,燃气轮机占得比例为4%,水电占得比例为20%,核电占得比例为2%,新能源发电占得比例为6%。

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

1、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新能源成长速度快,使用比较多的新能源包括风能、生物质和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居世界第一,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8000000平方米,运算量达到90000000平方米。

我国光电产业近来发展较为迅速。2003年底,我国装机的太阳电池为5.5万kW,2005年底,我国自主生产的光电池为13.9万kW。2006年底光电产业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

我国风力发电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电力技术。仅2006年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就翻了一番。我国已经建成的风电场有100多个,2006年,风机新安装了1450台,装机总容量为1.3GW。

2、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问题

(1)技术生产总体水平较低

中国一直以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的影响,整体技术水平在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发达国家严密控制新能源关键技能,我国的大功率风机、生物质用的新型发电锅炉、以及全新的核电所用的汽轮机、锅炉等设备还大多依赖进口。

(2)成本跟传统能源相比偏高

新能源的最大障碍就是其高额的建设成本。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规模小,新能源基础设施和单位投资成本一般高于传统能源,导致新能源产品也很难降低单位成本。

(3)产业投资回收期长

初始投资成本的新能源机组比传统的高能量,为投资者吸引投资和高风险的投资回收期长,需要更多的投资渠道 。当前,我国新能源建设项目基本还不能够计入财政预算。

3、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前景

(1)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

我国为了优化国内能源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可以抢先并入电网、高价格收购、的政策。支持技术、资金、人才工程的建设。

(2)风能的前景

根据中国气象部门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风能资源总储量10m高度为3226000000千瓦,100 ~ 200W /米平均风能密度,终年可发电小时数为3000h~6000h, ,我国总计有2.53亿kW的真正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北部到东北部地带以及东南沿海。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加大风能开发力度。

(3)太阳能的前景

我国每年辐射的太阳能共计有33.58~85948.8J/m之间,我国的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应用光伏电池,总发电量达到2.9MW。中国的太阳能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生物质能源的前景?

生物质包括柴林,经济林,用材林,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剩余物和各种有机垃圾 。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生物质资源。这些资源一般长久得不到利用,秸秆燃烧还污染环境。在能源发展战略的调整,世界上的国家,生物能源使用效率放在优先权,作为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

四、结论

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协同发展是在当今社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形式下必须要走的道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应重点支持,努力实现工业化的一个突破。但是,我们应该记得发展新能源不意味着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被取缔,当前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传统能源任然是主导的能源。因此,制定适合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1]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2012

[2][能源]电力行业分析报告,2009

篇3

一、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特性和需求

(一)光伏产业融资特性

光伏产业,作为一种主要的新能源产业,其融资相比传统能源产业具有独特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是新能源产业规模和水平快速壮大提升的外部催化剂(顾海峰,2011)。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要为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陈柳钦,2011)。

由于新能源的可替代性比较大,所以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而新能源产业具有初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新能源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所以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徐枫,陈昭豪,2014)。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政府的介入对新能源企业融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樊长在,何雨格,2012)。新能源融资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化金融支持,从市场化融资途径来看,以商业银行借贷为主要手段的间接融资成为新能源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王玮,2014)。

新能源产业虽然清洁、可持续,但是相比传统能源,依然没有成本优势。新能源项目的成本大部分都来源于初始资本投资风能、光伏和和核能项目的初始资本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几乎均高达90%,而传统的石油项目的相应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因此融资成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成本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Nelson & Shrimali,2014)。相比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成熟,再加上光伏产业初始投资的高风险性,融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国光伏产业取代美国和欧洲受到国际资本的亲睐

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53GW,年均增长19%。预计2015年至2020年,光伏发电的增长速度将超过风能发电。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15年达到了188.8GW,占全球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的28.9%,光伏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2014年全球光伏融资①总额1347.6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1%。整个亚太地区光伏融资额达827.3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61.4%;其中中国光伏融资额为380.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28.2%,位居全球首位。2014年中国的光伏融资额同比增长45.7%,主要源于中国光伏发电终端市场的规模扩大。美国光伏融资经历两年的低谷期后,2014年反弹至234.1亿美元,同比增加32.7%。而欧洲光伏融资持续下降,2014年融资额仅为181亿美元,与2011年的最高融资额相比,下降75.3%(彭博能源财经汉能研究所,2015)。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取代美国和欧洲,成为最受国际资本“亲睐”的光伏产业投资市场。

(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和融资需求

在下游光伏电站环节②,中国自2013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4和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10.99GW,10.64GW和15.15GW,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比重分别为29%,27%和30%。至2015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已高达43.5GW,同比增长40%以上,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其中地面电站占比84%,分布式电站占比16%,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彭博能源财经汉能研究所,2015)。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2016至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年增20GW,到2020年实现150GW累计装机容量,目前我国光伏电站投建成本约为7-8元/瓦,则每年需要至少融资1400亿人民币。要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成熟稳健的金融市场,丰富多样的融资产品不可或缺。但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融资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发展程度和光伏产业融资需求不太相符,?我坏娜谧誓J胶陀邢薜娜谧是?道已经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高玮,2014)。

二、我国光伏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上中游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使银行对光伏产业的投资持谨慎态度

光伏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存在分化。光伏一度是银行的宠儿,国家扶持,地方政策担保,银行对光伏企业贷款的审批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的冒进,光伏上中游制造很快进入产能过剩、价格下降的阶段,一些企业负债累累,经营困难甚至倒闭(Zeng et al.,2014)。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板制造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尚德”)、原先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江西赛维LDK公司(下称“赛维”)的破产给放贷银行带来了巨额不良贷款,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并对光伏企业持谨慎态度(Sun et al.,2014),一直到2013年一季度,光伏仍是银行警示的九大类贷款风险限制类行业。很多商业银行由于被光伏组件商“套牢”,对光伏产业下游也不愿贷、不敢贷,即便有少数愿意贷,利率也要上浮15%至30%,还附加各种条款,并且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光伏电站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亟需中长期贷款(杨振宇,2013)。直到2014年,随着国内光伏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全面走强,部分银行开始对光伏项目贷款有所放松。例如,招商银行目前已经把“光伏电站行业”定为“适度进入类行业”。虽然国家层面一再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光伏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银行对光伏产业,尤其是上中游制造业投资持谨慎态度,金融机构难以甄别光伏企业融资时用于产能提升,还是产能单纯扩大。

(二)严重依赖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却迟迟不到位

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高达0.9~1.0元/度),因此,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严重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没有具备脱离补贴、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国家共了五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只有2013年8月前完成并网的光伏项目纳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目录,已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刘继茂,2016)。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已成为阻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补贴发放的程序及周期冗长。现行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程序是:由地方财政、价格和能源部门初审,经国家财政部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家审批,然后再由中央财政拨付至地方省市县区级财政,继而发放至发电企业或由电网企业代付。申报程序繁琐,资金调配周期长,企业从申报到拿到补贴的时间有可能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光伏电站没有及时收到电价补贴,就会拖欠组件厂商货款,组件厂商又会进一步向原料供应商传导,最后形成三角债,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导致电站投资收益无法保证也,降低了银行金融业、保险业对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无形中增加了光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对光伏电站项目的准确评估

投资是基于对项目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准确评估而做出的理性决策,项目收益、成本和风险的不确定会影响甚至阻碍对该项目的投资。如图2所示,光伏电站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长期可预测的稳定的售电收入,售电收入由发电量和国家上网标杆电价共同决定。上网标杆电价由政府政策制定,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发电量受户外光照量、紫外线辐照强度的影响;同时,发电站项目本身的质量问题,比如电站的设计、施工、运维以及所使用的组件设备都影响着光伏电站的质量寿命和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光伏电站需要运营25年左右,因此,产品质量问题是光伏电站能够保持长期盈利的关键。而由于前期国内市场管理混乱以及光伏电站建设求量不求质的盲目扩张,再加上经验不足,导致大量二流乃至三流组件充斥国内市场,功率虚标现象普遍存在。光伏组件衰减现象也较为严重,部分运行1年的电站,光伏组件衰减率已经超过2%~3%,某些甚至超过5%。光伏电站施工过程中若存在电气设备接触不良、密封不良、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亦将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长期收益性。同时受到广泛质疑的中国光伏认证制度和体系使得正确评估电站收益变得更加困难。

来源:作者编写。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光伏电站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风险。首先,政策变化风险。当前光伏电站的收益仍很大依赖于政府补贴,从长期看,补贴逐步下降是确定的,政策变化会影响光伏电站收益的稳定性。部分地区还存在补贴收入长期无法到位的风险。第二,电站质量风险。光伏电站暴露在露天环境中,风、水、地面沉降、寒暑、紫外线、自然腐蚀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光伏电站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光伏电站作为新兴行业,现有技术和材料实际并没有经历过时间检验,在成本压力下,电站组件存在较大质量风险。第三,“弃光弃电”风险③。受配套电网建设、调峰能力、区域电网容量、电站自身不符合技术要求等因素影响,光伏发电可能存在不能上网的风险。第四,技术进步风险。光伏发电技术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这会带来电站未来和长期收益的下降(谢冬冬,2014)。作为新兴产业,新进入该行业投融资和保险机构往往对光伏企业项目的内在质量无从了解,对项目的未知越多,则风险越大,因此期待的收益率也就越高,这也是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光伏监管缺失降低了投资热情

光伏电站的设计、规划、安装、组件质量、运行维护以及外部的天气状况都会影响电站的长期收益,要对电站收益进行准确评估,必须掌握相关的数据资料。但是,企业采集数据简单粗犷,刻意隐藏不利数据,行业协会数据缺失严重且更新缓慢,国家也没有建立权威的数据平台,数据的不透明和监管缺失不仅扩大了融资成本,也降低了对光伏产业理解不全面的银行金融乃至保险机构的投资热情。2011年开始的光伏企业陆续破产和持续亏损的现实、国内光伏产品认证体系的不严格、国家光伏行业标准的缺失,都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于国家积极扶持的新兴光伏产业的投资热情。

(五)传统金融手段难以满足光伏电站市场的融资需求

目前光伏企业基本都是在电站建成后,以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取得贷款,但这个方法耗时较长。为了管控风险,光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除了准备资本金,还需要?Υ?款提供额外等额担保。这意味着,此类投资特别是下游电站投资,必须100%以其他资产覆盖,如投资1亿的项目,准备2000~3000万的资本金,同时还要准备7000~8000万的额外资产进行全覆盖担保,否则很难获得银行的授信资格。传统的融资模式必须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这是光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意味着相对融资总额,要求融入企业必须具有不少于20%的现金和大于80%的可抵押资产。如前所述,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要完成累计装机任务,需要年新增投资至少1400亿元,自有资金仅占20%,80%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则意味着每年有约1120亿元需要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传统金融方式无法解决每年高达1120亿元的融资需求。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绝对值有限;另一方面,光伏产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融资需求的增长。

三、解决光伏产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分析

成熟的金融环境构造成功的光伏产业。补贴力度的大小只能决定产业初始规模,如早期高速发展的德国和正在到来的中国、日本光伏终端市场建设;金融市场的完善才是决定产业长远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如当前的美国光伏产业。各国光伏产业环境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的补贴政策力度远不如德国、中??和日本,但金融的多样化服务远超德国、中国和日本,正是成熟的金融环境使得美国的光伏发电终端市场建设稳健崛起。

(一)以具体差别化的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光伏制造业做大做强

针对产业饱和、生产过剩、但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上中游光伏制造产业,通过“光伏领导者计划”,引导支持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和项目,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严格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秩序,引导落后产能逐步退出。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骨干光伏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对运营状况欠佳但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引导和鼓励金融系统对行业进行区别对待,对行业的领导者,对行业的龙头企业、优秀企业需要进行重新评估,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支持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发,实现优势劣汰,培育真正具有国际技术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通过国家相关财政专项基金,以及政策性银行和新设立的投资性基金,加强对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各相关银行的引导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完善并购贷款制度,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以收购标的的资产或股权作担保。支持商业银行完善对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授信、管理培训等金融服务。同时,拓展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

(二)构建系统协调的光伏电站产业政策,为光伏电站融资减少障碍

首先,通过中央或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银企对话沟通,消除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光伏产业发展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开发多样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优惠,资产证券化,延长放贷周期(15~20年)等。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试点地区,成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核心的融资平台。第二,逐步稳定地下调电价补贴,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以及与火力等传统能源发电价格持平,无需再依赖国家补贴;但要使政策调整具有可预期性,改革电价补贴制度,简化补贴发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减轻光伏电站的现金流压力。第三,尽快出台光伏电站规范条件,建立严格可追踪的光伏电站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初步建立光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保障组件和电站符合设计预期,将质量风险降到最低,对光伏电站在选址、设计、施工和检测等环节进行独立客观评估,为金融机构选择投资项目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同时,将金融机构对电站的要求,包括电站输出功率,即性能、效率和电量等因素有效融入标准化程序中,为投资方和运营商提供电站筛选和评估的标准,同时也为保险服务提供数据参考依据。第四,建立光伏电站保险和担保机制措施,使电站运营风险可衡量、可核算,为吸引投资和建立退出机制提供支持;成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担保机构,或者鼓励现有金融机构提供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的担保服务。第五,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力输送通道,敦促电网企业应及时制定配套电网建设方案,协调推进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做好光伏发电项目的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服务等工作,减少“弃光限电”现象的发生。

(三)积极探讨新融资形式,逐步实现光伏电站市场的资产证券化

要解决光伏产业的投融资需求,一方面要在信贷市场改变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思维,转而将项目未来收益权(售电收益)作为抵押;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应该加速网络金融产品和股权类融资产品的创新。从行业特征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大,回收周期长,但其优点在于一次投资,后续运营维护成本低,收益长期且稳定(20年电价补贴),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导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介入光伏电站的投资领域。资产证券化的优点在于风险可控,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波动性和流动性好。但从操作层面看,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介入光伏电站的投资领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资产的标准化。应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将光伏电站资产稳定的现金流进行打包证券化,使其变成标准化的金融资产,并将该证券放到主要的交易平台进行场内交易。

注 释

①光伏融资不包含研发投入及资本金再投资。

篇4

关键词: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其先进性和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具有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坚强性得到巩固和提升。②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③柔/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④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⑤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⑥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供电能力、电能质量、电价状况和停电信息。

1 生活方便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推动智能小区、智能城市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①让生活更便捷。家庭智能用电系统既可以实现对空调、热水器等智能家电的实时控制和远程控制;又可以为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提供接入服务;还能够通过智能电能表实现自动抄表和自动转账交费等功能。②让生活更低碳。智能电网可以接入小型家庭风力发电和屋顶光伏发电等装置,并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城市污染。③让生活更经济。智能电网可以促进电力用户角色转变,使其兼有用电和售电两重属性;能够为用户搭建一个家庭用电综合服务平台,帮助用户合理选择用电方式,节约用能,有效降低用能费用支出。

2 产生效益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电网功能逐步扩展到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多元开放的电力服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送和配置平台,坚强智能电网从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都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能源生产和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

3 分配资源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80%以上的煤炭、水能和风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不平衡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坚强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形成结构坚强的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电力承载能力显著加强,形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显著提升电网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4 能源发展

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生产电能的形式为主,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消纳和调节能力,有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①智能电网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以及储能技术,完善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的技术标准,提高了清洁能源接纳能力。②智能电网合理规划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应用特高压、柔性输电等技术,满足了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输送的要求。③智能电网对大规模间歇性清洁能源进行合理、经济调度,提高了清洁能源生产运行的经济性。④智能化的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与协调控制,实现与用户的友好互动,使用户享受新能源电力带来的便利。

5 节能减排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对于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①支持清洁能源机组大规模入网,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②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段,降低高峰负荷,稳定火电机组出力,降低发电煤耗;③促进特高压、柔性输电、经济调度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降低输电损失率,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智能电网:国内投资积极 储能技术待突破.中国经济导报.

[2]“十二五”我国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3]5000亿建强智能电网引发世界关注.中国移动物联网.

[4]2012-2016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网.

[5]最新智能电网技术资讯和应用方案.OFweek智能电网.

[6]计划:2030年日本全部普及智能电网.门禁方案网.

[7]智能电网未来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8]2012年智能电网在中国发展前景展望.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9]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战略框架.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10]世界首座750KV职能变电站竣工.人民网.

[11]智能电网概念.云财经.

篇5

广东:确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广东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意见。其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下: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要求,从2004―2006年,经过3年的努力,使全省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加强,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耕地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资源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初步形成,全省资源节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力争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0.92吨标准煤(当年价)。其中,重点耗能行业:吨钢综合能耗0.82标煤、网内火电供电煤耗371克/千瓦时、每吨水泥综合能耗150千克标煤、每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126千克标煤。节能率为4%,3年全社会节约能源量折合1500万吨标准煤。具体为:

节约用电:2006年节电13亿千瓦时,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到2006年,全省新增风力发电容量18万千瓦;全省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保有量80万立方米,光伏发电能力达2兆瓦。

节约用水: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其中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立方米;全省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79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5%。

节约用地:到2006年,确保全省4886万亩耕地总量不减,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和占补“双平衡”。

资源综合利用:到2006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0%、78%。

新型建筑材料:到2006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50亿标准砖,新墙材使用量约38亿标准砖,占墙材总用量的比例约30%。

散装水泥:2006年散装水泥供应量3100万吨,散装率达到36.47%,节约油、煤、木材、电等综合经济效益15.5亿元。

环境资源:到2006年,工业废水回用率达5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

省政府还明确了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制订了具体措施,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贵州: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

贵州省决定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活动。其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全省工业企业深入贯彻落实《节能法》和《贵州省节能条例》,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2004―2006年,以降低产品能源、原材料单耗为核心,以重点产品能源、原材料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节能降耗“521”工程,经过3年努力,使广大工业企业树立依法用能和依法节能的良好风尚,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初步形成,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单位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显著降低;省重点监控的50项重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达到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其中20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力争10项指标在2006年或稍长时间内进入国际水平行列。

二、实施节能降耗“521”工程的基本要求

纳入“521”工程的重点企业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企业3年节能降耗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单位产品能耗赶超先进水平目标日程表,落实赶超先进水平目际的保障措施。

(二)加强用能管理,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按合理用能的原则用能,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能源消耗计量管理,健全能源在企业流转全过程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四)搞好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严格考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五)加强耗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培训重点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不经过培训,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要达到合理用能标准。

(六)建立、健全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对企业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产值能耗量、工序能耗、设备能源利用率等能源经济指标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找节能潜力,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篇6

一、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分析

现代化的机场、宏伟的体育场、宽阔的高速公路、国际水准的酒店……,被称为“彩虹之国”的南非在过去6年中为举办好世界杯足球赛不惜慷慨撒下真金白银,并换来了如今令人耳目一新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资料显示,南非为世界杯的总投资达到了43亿美元,其中有近30亿用于硬件设施改造,超过了历年世界杯举办国的投资之最。南非总统祖马表示,世界杯留给南非的最大财富将体现在日益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世界杯让南非道路交通建设大跨步发展。

投资拉动经济的铁律在南非国家身上必然得到体现。专家估计,2010年,南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约6.7亿美元。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南非经济持续增长达9年,这其中就有世界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尤其是在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下,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据南非财政部统计,从2007年到2010年,世界杯的相关工程共创造了13万个就业机会,而且今后两年还将为南非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当然,世界杯对经济的直接拉动并不只表现在投资效应方面,还表现在门票收入、旅游观光收入等消费的推动力上。因此,专家做过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届成功的世界杯往往会给举办国GDP带来0.1%―0.5%的增长。而最新的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南非经济增长达4.6%,不仅扭转了去年负增长的局面,而且增速大大超过预期,其中世界杯因素不容忽视。不仅如此,据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均富会计师行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杯将为南非国内生产总值贡献0.5个百分点;无独有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测,2010年南非经济增长率将达3%,其中,世界杯将会给南非经济带来0.5%的增长。

实际上,世界杯对南非经济的促进与拉动更多地将表现在间接和长远收益之上。一方面,南非作为非洲第一个举办足球世界杯的国家, 无疑可以借世界杯尽情地展示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南非为世界杯新建和改建的基础设施将大大改善和优化自己的商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IMF预计,未来两三年南非经济将保持4.5%的高速增长。甚至有分析推断,被视为“视窗五国”(VISTA,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之一的南非在未来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28倍。

二、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分析

除了宏观数据之外,世界杯对南非经济的带动效应将主要从行业收入及其赢利程度上表现出来,尤其是一些与世界杯关联性较强的产业特别明显。

旅游行业可以说是世界杯等世界性赛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杯比赛前往德国的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人,当年旅游业收入因而增加7%,德国入境旅游在世界杯后也呈现出继续增长的势头,2007年旅游业实现将近10%的增长率。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09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同样,世界杯对南非旅游业的拉动也显而易见。资料显示,2009年南非境外游客人数将近1000万人,同比增长3.6%,全年旅游业合计收入达到270亿美元,世界杯的旅游效应初步显现。更重要的是,世界杯期间全球约有260亿人次观众通过电视转播看比赛,这是向世界推广南非旅游观光的绝佳机会,世界杯对南非旅游业的后续影响将在今后3年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据南非世界杯组委会(LOC)预计,今年夏季以及随后两年内,赴南非旅游的外国游客将新增200万,世界杯将给南非旅游业带来31亿美元的收益。

旅游业的勃发带动了零售、酒店餐饮等行业步入快车道。数据表明,2009年,境外游客在南非的消费额达到10.8亿美元,同比增长7%。尽管今年世界杯期间的境外游客总共可能只有37.3万人,但均富国际的报告显示,这些冲着世界杯而来的球迷将在南非停留更长的时间,即国际游客平均将在南非呆18天,他们的平均花费为410美元。如果再加上南非本国的75万居民观看比赛,零售与酒店餐饮业的进账定然不菲。

作为南非久负盛名的葡萄酒也会在世界杯的刺激下受到更多的宠爱。来自南非葡萄酒行业的资料表明,该行业已准备在一个月的世界杯赛期中举行烧烤美食节,以促进葡萄酒的销售,预计来南非看球的数十万球迷将消费大量的南非葡萄酒。同时,南非葡萄酒行业预测,世界杯将刺激南非葡萄酒向欧美市场的出口,仅2010年,南非葡萄酒出口将因世界杯的推动而增长10%至15%。目前,南非葡萄酒的主要出口市场是英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美国等。近几年,中国和俄罗斯也成为南非葡萄酒出口大幅增长的新兴市场。

南非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将通过世界杯得到彰显,并可能成为外资热捧和追逐的对象。南非经济占非洲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占非洲总量的三分之二。南非与非洲46个国家的贸易额达1047亿美元。南非资源丰富,铂金占世界的90%、锰占80%、铬占73%、黄金占41%、农产品出口占8%。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开发有限。而世界杯之后,南非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资源的投资价值得到再发现,加之南非优良的交通设施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四家南非银行被列入全球金融机构500强、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是非洲最大也是世界第15大的证券交易所),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进入南非资源投资市场。

三、影响的深度与范围分析

举办世界杯对于南非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的盛事,同时南非政府和国民也肯定对世界杯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充满了许多美好的期待。但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杯给予南非的赏赐可能并不丰厚。据路透社最近向22位知名经济学家进行调查后得出的折中结论,世界杯只会拉动南非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其对南非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难以达到南非申办成功时所预期的效果。无独有偶,华盛顿布鲁克林研究所的分析报告也指出,世界杯对南非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会像人们期望的那么高。

收益与投入的巨大反差是南非政府必须面对的残酷结果。资料表明,与南非最初对世界杯的3亿美元投资预算相比,目前世界杯的实际投入已经超过10倍之多,相当于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的1.72%,而且所有的投入都来自于公共财政。问题关键在于,LOC原通过世界杯的主要收入――门票销售来填补前期投入成本黑洞的希望将要落空。一方面,南非以外的非洲球迷只买了3.7万张球票,同时,尽管针对南非国内球迷的票价已是近几届世界杯的最低水平,但作为球迷主力军――当地黑人居民由于每月平均工资只有1620兰特(约222美元),购买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即便是根据FIFA与南非官方达成的协议,球场所在城市或球场所有者可以以球场租金的形式取得10%的票务收入,但这笔收入相对于投入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如世界杯主体育场绿地球场总投资为6.16亿美元,该球场的票务净收入大约为5.06亿美元,其10%仅仅为0.5亿美元,还不及投入的1/10。如此巨大的亏空既加大了南非财政资金回笼的压力,同时削弱了政府持续投资的能力。

不少前期的计划性收入落空让南非所得的实际收益发生折扣。以世界杯开赛前的各国家队训练地点为例,按照常理不少国家理应在邻近南非的国家备战,但实际却并非如此。资料显示,除澳大利亚、丹麦、巴西和阿根廷等队抵达南非备战外,大多数球队放弃了到非洲备战,而是选择了数千英里之外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而且云集在这里的球队除了欧洲球队外,还有科特迪瓦、喀麦隆和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队。这种状况使得原来可以进入南非的商业行收入大大减少。

最具世界杯效应的旅游业可能比原来的预期要差许多。由于全球经济还没有从金融危机中彻底摆脱出来,加之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出于对南非当地治安的担心和恐惧,外来球迷和旅游者都将大大减少。据LOC预计,世界杯期间来南非的国际游客只有37万人左右,比当初设想的45万至50万的结果相差甚远。必须指出,由于旅游业是南非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和重要经济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就业人数120万。如果旅游业的得不到世界杯的实质性推动,南非经济受惠于世界杯的程度必会大打折扣。

国际足联为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而制定的限制性政策对南非收入形成了明显的“挤出效应”。据悉,南非世界杯仅电视转播授权费和特许赞助费就高达32亿美元,从而使本次世界杯成为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世界杯。可惜的是,如此巨大的财富蛋糕不属于南非而归于国际足联。与过去完全不同,这次FIFA买下了2010与南非国旗相组合的商标权益,以致过去人们熟知的“Worldcup”、“WC Football”加上主办国名称的字样都被FIFA收入囊中。因此,如果没有授权,南非本土经营者经营买卖纪念品都属非法。同时,FIFA将比赛期间体育场周围多达800码的区域设为商业,南非普通民众很难前去做些小买卖。不仅如此,对于世界杯期间酒店所得收入,国际足联还要提走30%的利润。如此重重的限制和盘剥,南非政府和民众自然很难享受到世界杯的真实收益。

四、“后世界杯时代”的南非经济发展

由于世界杯对南非经济正面影响的有限性,南非政府不应该从世界杯的短期效应中解脱出来,通过自身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培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首先,继续采取以扩大财政赤字来确保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其基本要求是:适度增加政府支出并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上,今后3年,南非政府支出占GDP比率可以稳定在34%的水平上,避免可能突发的经济问题。

其次,放宽外汇管制,以降低商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海外投资不须报储备银行批准的额度;进一步提高南非个人海外投资的许可额度;减少或者废除南非公司将海外盈利汇回国内的份额和制度;适当降低南非国有企业在南非矿业的持股比重,以吸收更过的国际资本。

再次,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战略调整力度。注重开发清洁能源是南非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也是培植经济新的成长动力的关键。为此,要建立可再生能源的市场转化计划,提高对风力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小型水电等收费价格,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鼓励企业发展生物柴油,减少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南非是非洲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非洲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南非应当利用这个优势,优先发展航天工业,增加对生物燃料、生物制药、转基因作物的投入,重点开发与疫苗、生物采矿有关的生物技术研究项目;积极推广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同时可再生能源也可作为南非政府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另个一重点。

第五,调整贸易对象,拓展贸易空间。由于作为南非主要出口对象的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对南非的进口需求减弱,而且未来1-2年内可能不会有大的改观,南非应当主动将出口贸易的重点调整到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身上来,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国家的财富基金,降低本国进入门槛以强化南非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资料显示,中国因素将是南非出口增长的主动力和支撑点。据南非官方统计,2009年,中国与南非贸易达120多亿美元,中国从2008年的南非第三大贸易伙伴国跃居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南非政府只要措施得力和政策到位,今后必然能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分享到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吴丹江:《南非经济与市场》[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2]沈青:《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篇7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之 一

内陆核电潮

现在国内发展核电的势头迅猛,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

张 瑜

2008年大半年,湖南的能源供应形势紧迫之极,省长亲任调煤保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湖北、江西、山东等其他省份同样存在类似情况,省长、市长亲自带队到山西、河南等产煤大省求煤、抢煤的故事比比皆是,煤电供应这场经济之战,纷纷上升到政治高度。

“如果湖南搞起了核电站,哪还有这些烦心事。”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张力说。

内陆第一核电之争

争做“内陆第一核电”的口号,在湖北、湖南乃至安徽等计划开发核电的内陆省市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所提及。这个口号将为所在地区带来一个可以吸纳各项资源的光环。

湖北和湖南的诉求重点是:湖北大畈最先提出项目报告,且一次性能源自给率最低,而湖南的能源缺口最大。

湖南省发改委交能处副处长阳谷生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湖南新型工业化步伐将在一次次的煤荒、电荒中消耗自己的能量”,“要想实现湖南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能源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除了核电,湖南别无选择。”

湖北的诉求,也可以理解为“三峡损失核电补”。中部省份争夺核电项目,很大的原因就是能源缺口,但随着三峡等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湖北境内具有开发价值的大的水利资源实际已基本开发完毕,虽然守着三峡,但电能在国家统一分配后,留给自己的并不很多。

江西则是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据专家介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先后查明了江西六大铀矿带,七大铀矿田,提交各类铀矿床91个,提交的矿床数和铀资源储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西铀资源开采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在这3个省份的核电站得到初步审批前后,他们各自都曾热衷于争个第一,宣传势头很猛,尤其是湖北咸宁。

受阻技术路线

目前内陆地区的症结在于,是上三代AP1000,还是二代改进型M310。前者是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后者源自法国技术。

M310在国内已经应用较广泛,目前沿海地区获批的CPR1000就是从M310改进。岭澳核电站一期即为CPR1000的示范工程,自2003年商业运营以来,安全运行业绩优良。

2006年12月16日,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与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共同宣布,美国西屋公司最终击败法国阿海珐集团,赢得了中国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招标,为这场耗时两年多的全球最大核电合同竞标战画上了句号。西屋公司持有的就是AP1000,称为三代技术。

“湖北、湖南和江西这三家核电站都是内陆首批,要批就会一起批,所以他们使用同一堆型的可能性极大。而其中中电投作为江西彭泽核电项目的业主已经明确要走三代技术路线。沿海使用‘二代改’技术的口子已经打开了,如果内陆再打开缺口,就会越撕越大,到时想用AP1000统一技术路线只能落为空谈。”业内专家分析道。

“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早已明确要求,内陆地区上核电,必须要上三代核电AP1000。这主要是考虑到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对核电站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明确表示,“根据我国新的核安全标准法规要求,在核电站的放射性废弃物排放限值方面,内陆核电只允许达到沿海的百分之一,而目前除了AP1000之外,其他堆型核电站很难达到这种要求。”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说:“国家发改委现在已经把这3个省份列入了内陆首批兴建AP1000核电站的省份。而国家的计划是在2011年在内陆地区批量建设AP1000核电机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所以2009年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准备环境评估报告和安全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一旦通过,就可以进入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程序了。”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AP1000内陆核电站的初步设计(包括项目概算)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国家允许沿海核电站使用二代改进型M310技术(简称二代改)迅速上马还是着实令内陆地区眼红。

尤其是湖南桃花江核电站,一开始就是按照二代改技术来设计的。“现在为桃花江做设计的核二院虽说是手上准备着两套图纸,同时为M310和AP1000准备,但实际上还是冲着M310走的,再说目前核二院也不完全掌握AP1000的设计能力。”知情人士透露。

“根据现在一些专家的意见,内陆地区上二代加是没问题的,比如现在美国70%核电厂都在内陆,并没有采用三代技术,也非常安全。”张力解释说。

湖南对于采用二代加技术也非常坚持。就在2009年2月23日,吴惠全来北京参加关于桃花江工程进度的技术研讨会,他指着桃花江核电站设计图说,“你看看,按照我们现在的前期准备,上AP1000从布局和空间上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我们一直都在为二代加做准备,而且到今年年底就可以达到开工的要求了。”

“明明今年年底就能开工,为什么非要多等两年呢?”吴惠全显得有些激动。

警惕核电“”

有人将内陆地区纷纷兴建核电项目称为“”。

一个核电项目投资以数百亿元计,不仅对当地GDP贡献大,还会改变所在城市的经济生态。

“内陆省份多数能源匮乏,比如我们湖南缺煤少油,能源全部要靠外省输入,在往年的用电高峰期,省领导常常到处求电,非常窘迫。另外我们的环保压力也可以因此减轻很多,相对火电来说,核电是个相对清洁的能源。此外,核电可带动一批设备制造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张力介绍说。

“现在国内发展核电的势头真是迅猛。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本来这完全是企业投资行为,但为什么政府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一位业内人士担心核电“”的趋势。

“听说今年要建的核电厂有七八个,有人甚至说每年都要这么干。像我这样搞了一辈子核电技术的人听了以后自然很高兴,但发展核电的不能搞。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搞多少堆,而是如何打基础。总的来讲,目前中国核电的技术资源、技术准备、技术基础和现实的需要量之间还有很大的矛盾。还需很长时间的积累。”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专家郁祖盛告诫道。

之 二

技术统一困境

在技术积累上,中国核电建设像是“狗熊掰棒子”,至今未形成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我们花费的时间、付出的成本和取得成果比较,远不及法国、日本和韩国

2009年3月,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AP1000核电项目将全面进入工程建造阶段。与此同时,许多省的核电项目计划纷纷出现。

而有关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争论也日益激烈。

比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就措辞尖锐:当前中国核电策略是全盘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齐呼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

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的退休专家张禄庆则对记者说:“AP1000是美国技术,为什么没有一家美国公司愿意出头吃第一只螃蟹?”

“引进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实际和要求的自主创新路径,已经得到国家决策高层的高度认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正是成立于2007年5月的国家核电的职责。

谁是自主创新?谁将主导未来?在技术路线的争论背后,或多或少地影射出了中国核电工业体制的痼疾。

“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

“调侃一点的说法,我国核电产业使用的技术可以称作万国牌,有大亚湾的法国技术,田湾的俄罗斯技术,秦山三期的加拿大技术,现在又加上美国西屋的技术。”一位核电专家说。

2003年8月,国内6位核电专家曾向国务院递交了“对核电统一技术路线和国产化的意见”,其中提到:我国核电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深刻教训,在反应堆型、单机功率选择上,“五花八门”;在技术积累上,“狗熊掰棒子”,至今未形成我国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我们花费的时间、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成果比较,远不及法国、日本和韩国。

上述几位专家被业内一部分人称为“六君子”。

“为什么都30年了,中国的核电产业发展始终落后?”路风问道,“引进路线的要害是没有把中国核动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纳入到核电发展的考虑和规划之中。30年的三轮引进路线都只依靠购买外国核电站。如此下去,中国将来永远需要引进。”

而在2003年的那份建言书中,他们建议的解决之路是:“统一技术路线是关键”、“核电要纳入国家能源电力发展规划”。

其时,中国在自主创造的道路上已经蹒跚前行了20多年。

秦山核电站自1991年12月起并网发电,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而秦山的CNP300堆型还走出了国门,落户巴基斯坦并安全运行至今,运行业绩良好。

到了秦山二期,中核集团旗下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主的研究机构消化吸收大亚湾核电厂M310技术和法马通公司提供的咨询设计软件,自主开发出CNP600堆型,这种改进型技术被称为“二代改”。简单来说,CNP600是将M310的三回路改成了二回路,由此将引发所有设计的改变。它在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3年,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在发改委的召集下在北京大兴开会,主题就是‘统一技术路线’,但开始时还没说是考虑三代技术,甚至明确表明不要三代,因为要求的是技术成熟,造价低。那时定的调子实际上可以说是二代加,强调技术上要成熟。”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中核却以自己的CNP1000技术与中广核的CPR1000争执不下。这两种技术则同为核动力院设计的“二代加”技术,即在二代基础上将功率提高至100万千瓦。这两家公司都想用自己的技术标准来统一国内核电市场,但在争吵中却同时丧失了机会。

看来,业界对于“统一技术路线”是没有异议的,问题在于以谁的技术统一。

最终,“六君子”提出的引进三代技术的意见被采纳,并被确立为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必须要统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核安全小组(INSAG)17名成员中唯一一名中国成员,现任中电投集团公司核电事业部主任、湖南核电公司董事长常南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美国或法国,技术标准非常明确,设备制造商的产品也是既定规格的,采购设备时直接去厂里挑就行了,而在中国,由于技术方面的差异,采购设备时都要拿着图纸去,工厂要看着设计图制造产品,这样一来工期就长了,核电发展自然要慢了。”

代际之争

2004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为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共计4台机组进行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国际招标。经过两年多激烈博弈,美国西屋公司以其AP1000战胜了法国阿海珐的EPR,赢得了中国第三代核电的大单。

有专家介绍说,二、三代技术之间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预防事故的安全保护措施方面的升级。在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之后,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文件,国际上通常把满足这两份文件之一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EPR是在二代的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专设安全系统,简单地说,把原来2套备用安全电源增加至4套。而AP1000所采用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则不需专设动力交流电源驱动,减少了应急安全电源等设备和部件。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西屋公司因其AP1000技术独特的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和在国际上公认的良好的技术转让业绩,获得核电界专家支持的倾向始终多一些,甚至在国家发改委组织我国核电界34位知名专家进行署名投票时获得了压倒性的多数票支持,这也是三代核电国际招标过程中实行专家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即使期间发生了西屋公司被东芝收购这件事,也并没有受当时紧张的中日关系影响。”一位核电专家说。

事实上,交锋最激烈的似乎不是AP1000和EPR,而是AP1000和国内二代改进型技术。

由于种种原因,在招标之后,国家发改委还是批了沿海一系列核电站采用二代加技术CPR1000。而这个口子撕得还不算小:如辽宁红沿河,其1、2号机组主体工程已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工,全部4台机组计划于2012~2014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正式开工,首台机组计划于2012年投产;广东阳江、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3个核电站项目(共10个机组)也于2008年末获得核准。

“这对统一技术路线和三代招标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路风说。

“现在要想完成2020年以前4000万千瓦的目标,还得用二代加技术。”张禄庆说。

来自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一位核电专家介绍说,这是国家有关部门“不得已而为之”。

“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先前也曾决定在三代核电批量建设之前的过渡期,在沿海地区现有厂址上填平补齐建设一些二代改进型核电站,主要考虑是确保我国核电发展不断档,有利于培养核电人才,积累核电设备制造和建设经验,为发展三代创造条件。至于说后来出现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发展速度过快、势头过猛,恐怕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各地争着快上核电项目的形势下承担的压力过大有着一定的关系。”(张瑜,标题有改动)

之 三

核电崛起:中国的优势和忧虑

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面临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排放的双重压力,核电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解决途径

最近,许多核电项目获政府批准开工建设,随着政府拉动内需政策,还会有更多核电项目得到批准。可以说,中国的核电投资正在形成,发展可能进一步提速。

自1991年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核电装机运行容量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3%。目前政府的态度很明确,要积极发展核电,不止一次地提高2020年的核电发展目标。对中国来说,迫于目前中国的能源和环境压力,发展核电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难题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率高,能源需求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加快至少需要到2020年才能基本完成。历史经验说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也都带有重工化特征,即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高耗能产业的需求。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现阶段城市化所需的大量高耗能产品只能在国内生产满足。目前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6%左右,而钢材消费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只要中国经济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变,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短期需求波动不会影响长期的能源需求增长态势。

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增长,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55亿吨标准煤,约为2006年的2倍;如果按年均7%增长,能源需求也需要45亿吨标煤。

根据能源需求预测,该研究还计算了在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量和人均排放量。结合世界各国目前的承诺和对2050年二氧化碳减排设定的目标,假定全球2020年应当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0%,意味着全球应当减排53.2亿吨。但是,即使都达到目标,发达国家也只能减排35.8亿吨。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增量远多于35.8亿吨。根据IEA的预测,2020年印度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增加10.6亿吨;如果没有更积极的政策,中国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还要比2005年增加43.1亿吨。

简单的计算可以说明,要求全球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0%的目标,可望不可即。

在阶段性能源需求仍将较高增长的情况下,减排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此,中国需要发展水电、核电等能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中国尚未开发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远离沿海地区负荷中心,开发利用成本比较高。中国还可以发展海洋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但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高成本和目前行政制定的低电价。按目前的情况,核电在成本上最有竞争力。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面临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排放问题,核电可能是目前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有竞争力的选择。

铀矿瓶颈

但是,核电的发展还会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核电燃料的供应问题可能成为限制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除非有进一步的重大发现,中国自身天然铀储量有限,加上原料库存和资源二次循环利用,自身的资源勉强能够满足《规划》的目标。而铀矿的贸易严格受IAEA的监控,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铀矿需要涉及政治、军事等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因此,中国核电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的瓶颈,首先保证充足通畅的燃料,才能考虑进一步的扩大装机。

核电原料价格因素必须考虑。物以稀为贵,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各国都可能重新积极发展核电,如果对燃料需求速度增长过快,必然影响国际价格。

全球铀资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每年产量约为40000吨,仅能够满足全球核电机组发电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全球核燃料的供需存在结构失衡,主要的消费国如美国、日本、法国、韩国与德国等,并不是主要原料生产国。这一种状况可能会引起原料供应的不稳定与价格的波动。

具有巨大能源消费潜力的中国和印度,目前的人均能源需求还很低,而且两国的铀储备都很小。如果这两个国家启动加快发展核电计划,对世界核原料的供需格局必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2004年,国际铀价开始上涨,在2007年5月一度冲破125美元,3年时间上涨了约12倍。尽管近期国际铀价已经大大回落,但全球主要铀矿生产商已经垄断市场,随着未来国际潜在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

安全隐忧

其次,核电安全是一个最典型的小概率和高风险、个体影响全局事件,只要一个出问题,整个核电发展将受阻。选址问题是核电站建设可行性的关键。一项完整的核电站选址评估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电力需求、人口密度、水文地质等问题,至少要历经数年时间。

核电站建设还需要完善核电事故处理的规范与法律。另外,核电站选址工作需要科学、民主、透明的决策机制,不能让中国的政治体制在核电建设速度上的优势成为安全问题。此外,核电人才的短缺也可能是核电发展速度的约束。最后,核废料的处置除了安全外,还有成本问题,是影响核电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核电发展进程中,中国需要积极考虑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保证核电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

篇8

关键词:水力;水电发电;辽河流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1年发电量47000.7亿千瓦小时,增长11.7%。其中,火电发电量38253.2亿千瓦小时,增长14.8%,水电发电量6940.4亿千瓦小时,增长-3.9%,核电发电量863.5亿千瓦小时,增长16.9%。风力和清洁能源发电量未予公布,从数据分析发电量大约943.6亿千瓦小时,增长幅度不详。从整体发电量数据分析,火电、核电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唯独水力发电量负增长。从该公报《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长速度》获悉,对农林牧副渔、采矿、制造等19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分析,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投资2161亿,增长0.4%,增幅垫底;增幅倒数第二名为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投资11557亿,增长1.8%。由此不难看出电力行业增速明显下滑。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能源,必须保持超前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历史欠账较多,放缓电力建设力度导致全国性电荒的状况时有发生,说明加快电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国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其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我国水轮机制造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加,全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行业趋好的标志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根据《2013-2017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水轮机及辅机制造行业规模以上(全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68家,实现销售收入44.70亿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利润总额3.23亿元,同比增长4.16%。

据权威部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11亿千瓦,2010年以来新增核准水电规模1322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7700万千瓦。根据我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2020年非石化能源将达到能源总量15%”承诺,我国水电行业2020年装机容量须达到3.8亿千瓦。而即使按照我国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千瓦,新增单机容量50千瓦以上大型水电机组300台左右,平均每年新装5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水电机组25台。若按2020年达到3.8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我国所需的水轮机及辅机设备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水轮机及辅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辽河乃中国七大河流(见表1)之一,被辽宁人民称为“母亲河”,由源出内蒙古和河北的西辽河与源出吉林的东辽河在辽宁汇合而成,干流长度1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见图1)。据测算,辽河干支流理论水能蕴藏量为82.8亿千瓦小时,其中可能开发的水能为24.74亿千瓦。辽河水系的重点开发建设任务是防洪和供水,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站52座,其中仅有5座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1万千瓦,整个流域没有超过5万千瓦的,总计装机容量仅24.74万千瓦。

流域已经建设500千瓦以上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12.08万千瓦,占该流域可开发量的48.8%,年总发电量2.73亿千瓦小时。主要水电站有参窝、大伙房、二龙山、汤河、清河等。结合水利建设中小型水电站西辽河地区有7座,东辽河地区1座,辽河下游地区有14座。

二龙山水库位于东辽河上游吉林省四平市石岭镇境内,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为主,兼防涝、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二龙山水库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3799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7.92亿立方米。设计防洪保护面积180万亩,年灌溉供水3.22亿立方米;奍鱼水面大约14.1万亩;每年向城市供水4000万吨;年发电1600万千瓦小时。 水库为四平地区及下游流域430万人口的工业、农业生产及生活的最重要水源,在水利、能源、养殖和旅游等多方面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四平市60万人口及下游23个乡镇43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对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有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绿色能源植物;能源危机;光皮树;生物柴油

中图分类号:S791.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001-03

1 引言

能源是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之一;能源是社会发展之本,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以化石燃料利用为核心的工业化基础上的[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的增大、全球不断出现的能源危机和能源枯竭,各国不断地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据专家测算,目前地球植物(主要是森林)每年生长量中所储藏的能量相当于600~800亿t石油,而全球石油年开采量仅约30亿t,只相当于植物能源年生长量的4.3%[2];因此,建立我国能源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基地和生物燃料油生产技术体系,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对于我国能源植物资源培育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能源植物及其资源概况

能源植物通常是指质能合成较快、产能较高或者能够大量合成与石油成分相近的较高还原态物质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植物。能源植物主要包括3类。

(1)高产生物质植物(High-biomass plant),质能合成较快、生物质总产量高的植物,可通过燃烧发电或裂解进行质能转换,代表性的物种有柳、杨。

(2)能源作物(Energy Crop),淀粉、糖质、油脂等成分合成快、含量高的植物,可通过生物转化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类产品,作为机动车燃料或平台化合物,代表性物种有玉米、甜高梁、薯类、甘蔗等作物。

(3)石油植物(Petroleum-like Plant),富含萜类、烯类成分,可通过生物或化学加工生产生物柴油,代表性物种有续随子、绿玉树等植物。苦配巴(copaifera officinalisl)是能源植物其中的一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卡尔文在巴西发现,在苦配巴树干上钻个孔,就能流出油来,每个洞流油3h,能得油10~20 L,这种油可以直接在柴油机上使用。据估计,1 hm2苦配巴植物每年可产油50桶。橡树(Quercusdentata)每公顷可收获橡树油脂150kg。印度每年可收获3万t橡树种子,获得橡树油约5 000 t[3]。目前,大多数的能源植物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人类正在研究应用遗传改良、人工栽培或先进的生物技术等手段,随着对能源植物研究的深入和发掘利用,从应用研究的角度对其归纳并形成独立的资源类别对系统开展其生物学研究、资源评价、资源建设以及资源加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表1)。

3 国内外能源植物发展现状

3.1 国外研究与开发现状

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梅尔温・卡尔文于1986年在加州种植了大面积的能源植物获得成功以来,在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开发能源植物的浪潮。美国种植有几万公顷的能源速生丰产林;菲律宾有12万hm2的银合欢树(Leucaena leucocephala)。目前发达国家用于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有: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原产东南亚国家,香胶树(Myroxylon Balsamum),原产巴西,把这些含油植物的树皮割开就可流出胶汁般的汁液,它的成分与石油相似,化学特性同柴油相仿,不需任何加工提炼就可以直接作为燃料油使用,如果经过简单加工还可以提炼出汽油。这种树每棵每年可产胶汁40~60kg,在如今的大自然中堪称最理想的可直接提供“生物石油”的植物。苦配巴(copaifera officinalisl)是能源植物其中的一种,这种植物油可以直接在柴油机上使用。橡树(Quercusdentata)每公顷可收获橡树油脂150kg。印度每年可收获3万t橡树种子,获得橡树油约5 000 t[4]。现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大量的能源树木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包括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榕树(Ficusmicrocarpa)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欧洲科学家试图将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全新能源加以利用,以应付日益突出的环境和能源以及农产品过剩的问题[5]。

3.2 国内研究与开发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多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仅以木本植物为例,就有1~2年可收获的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桉树和一些樟科植物如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等,以及3~5年可收获的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等。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等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其中一种能源植物光皮树,湖南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完成了光皮树榨取的油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术”,同时,还从南非、美国和巴西引进了能源树种绿玉树优良无性系,开展了“能源树种绿玉树及其利用技术的引进”的研究。以绿玉树为试材,利用分子标记、抗寒基因导入和倍性育种等手段,进行了生物技术育种,获得了高产烷烃类化学物质的四倍体和转基因植物材料。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湖南江华、桂阳、龙山县和广西南宁市营建了能源植物原料林基地200 hm2。进行了绿玉树与不同种类能源植物配套的速成栽培新技术开发。我国能源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光皮树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

4.1生物学特性

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 Wanaer)又称花皮树、光皮木等,山茱萸科(Cornaceae),木属(Cornus L.)。属落叶灌木或乔木,树高8~10m,原产中国。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壤土,深根性,萌芽力强,喜光,耐旱,耐寒,一般可忍受-18~25℃ 低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微盐、碱性的沙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粘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树皮白色带绿,疤块状剥落后形成明显斑纹。树干光滑看似几乎无皮,小枝初被紧贴疏柔毛,淡绿褐色,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9cm,宽1.85~500cm,面暗绿,微被紧贴疏柔毛,背淡绿,近苍白,毛较密。聚伞花序塔形,长2~3 cm。萼管倒圆锥形,长2mm,萼片三角形,花瓣披针舌形,长约5mm,花期4~5月,果实未熟圆形、绿色、径约4~5mm,果熟期10~11月,核果球形,紫黑色。实生苗造林一般5~7年始果,人工林林分群体分化严重,产量高低不一,嫁接苗造林一般2~3年始果,结果早,产量高,树体矮化,便于经营管理。果实千粒重为62~89g,平均70g,其果实(带果皮)含油率33%~36%,盛果期平均每株产油15kg以上。4.2分布及资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光皮树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以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最多,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 我国现有光皮树野生资源较多,主要为散生分布。主产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以江西省产量较多的兴国、于都、石城、寻鸟、龙南、定南、全南7县的年平均气温为18.9℃,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9℃,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8.9℃,极端最低气温为-5.2 ℃,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全年无霜期285~299d,年平均日照时数1.877.3h,年平均降雨量1.510.4mm。 据上报数据统计,目前湖南、江西两省有相对集中光皮树资源约0.53万hm2,湖南省永州市和湘西州、江西现有光皮树资源比较多。

5 光皮树的应用与发展

5.1 燃料价值与开发前景

光皮树木材细致均匀、纹理直,坚硬,易干燥,车旋性能好,可供建筑、家具、雕刻、农具及胶合板等用。光皮树果实能榨油,其含油率较高,能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光皮树油有2大突出特点:一是光皮树全果含油酸和亚油酸高达77.68%(其中油酸383%、亚油酸3885%),所生产的生物柴油理化性质优(如冷凝点和冷滤点);二是利用果实作为原料直接加工(冷榨或浸提)制取原料油,加工成本低廉,得油率高。目前对光皮树的研究不是很多,曾意纯[6]等认为光皮树石灰岩山地造林的良好树种;成训妍[7]、梁仰贞[8]等认为光皮树是珍贵的木本食用油料资源;程树棋提出光皮树油将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液体燃料[9];高新章[10]介绍了光皮树的栽培技术;曾红艳、李昌珠[11]等对光皮树籽油进行了GC-MS分析。据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的不完全统计,石灰岩山地总面积有2 200万hm2,按10%面积栽植光皮树,可年产光皮树油3 000万t[12]。湖南省林科院通过利用3种方法提取光皮树油的对比试验,提出超临界CO2法是提取光皮树油的较理想方法,并探讨了超临界CO2法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果实提取子油后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取了生物柴油,并对所得生物柴油的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表明以光皮树油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取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燃烧性能相似,是一种安全(闪点>105℃)、洁净(灰分

5.2 发展光皮树生物燃料的重要意义

光皮树是一种高产木本油料树种,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油料树种之一。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而矿物质资源有限,目前很大一部分能源需要靠进口石油。而我国的植物种类比较多,还有很多待研究和开发的物种,各区域都有,只是缺乏研究和开发而已。木本能源植物开发应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我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国内外也已经开始光皮树种植的研究计划。光皮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基本不需肥料,可以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如旱灾以及贫瘠、退化的土壤等。从它的生长习性看,既可连片又可零星种植,地大物博,但地下缺乏油气资源,而地面上有生物油资源,开发利用这种生物柴油资源,将会给广大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对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贡献。除明显的经济效益外,种植光皮树还有更加突出的生态效益。它生命力极强,在水土肥沃的汇集地带可以很快形成大面积的森林群落,有利于干热河谷森林景观的恢复,形成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区域性水、土、气的良性循环,遏制水土流失,降低自然灾害。此外,它的生物生产量大,枯枝落叶量大,有利土壤改造和土壤腐殖质的积累,促进土攘活化,提高土地利用,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6 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使中国的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发展生物柴油还可促进中国农林产业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第二大国,开源节流是当务之急。从开源上讲,就是要多元化,除了开发国内、国外地下石油资源外,开发生物柴油也是一个重要补充。可见,光皮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朱 翔.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孟树标.开发利用植物能源[J].中国林业,1997(2):40.

[3] Ramadhas A.S,Jayaraj S.Muraleedharan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high FFA rubber seedoil[J].Fuel,2005(84):335~340.

[4]席庆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重视对高大禾草的研究和利用[J].草业科学,2002,19(4):45~47.

[5] 曾意纯,潘锦祥.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23~128.

[6] 成训妍.光皮树是珍贵的木本食用油料资源[J].生物与特产,1990(6):28~30.

[7] 梁仰贞.值得发展的油料植物――光皮树[J].植物杂志,1996(2):12~14.

[8] 程树棋.理想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光皮树油[J].太阳能,1994(2):15~29.

[9] 高新章.油料资源――光皮树[J].北方园艺,1991(11):1~3.

[10] 李昌珠,蒋丽娟.四种木本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J].中国生物质能技术,2004(2):156~161.

[11] 曾红燕,李昌珠,蒋丽娟,等.不同方法提取光皮树籽油的GC-MS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2004,11(24):83~86.

[12] 长沙市新技术研究所.植物种类资源量调查研究与分析报告[R].长沙:湖南省林业科学院,1998:11~13.

Green energy Plant-Swida wilsonian

He Jian1,Dan Xinqiu1,Jiang Lijuan2,Li Changzhu3,Chen Weijun2,Zhang Xiaolin4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China; 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3.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

4.Tonggu County Forestry Bureau,Tonggu Jiangxi 336200,china)

Abstract:Green energy plant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renewable energy.China has rich green energy plant sources,they can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in China and abroad as raw materials of industry oils. Swida Wilsonia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is a green energy plant.It is used as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of biodiesel,and it can provide good material basis for developing new energy.

篇1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电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在电力供应过程中,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水电厂能否安全、平稳发展,同时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居民生活有条不紊,成为所有水电厂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主要任务。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水电厂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的进行分析,针对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管理现象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确保水电厂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水电厂;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水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水电厂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水电投资多元化,然而随着能源供需缺口的不断扩大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尤其是中小型水电站的发展。近年来水电厂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水电站基础性工作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水电厂进行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地运行,成为水电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电厂安全管理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社会的稳定。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坚持安全安全发展的理念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基本要求。人们的安全发展意识、人本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范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提高水电厂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水电厂的稳定、和谐发展。

3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3.1注重水电生产、安全管理认识不足

水电厂重生产轻安全管理现象的存在是困扰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市场需要不断增加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非常迫切,水电厂生产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水电厂部分员工往往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生产一线,很多企业存在注重水电生产、轻视安全管理的问题。放松了安全生产,致使安全管理不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供水、供电任务的顺利完成埋下隐患,严重威胁到了水电厂的安全稳定生产。

3.2水电厂生产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电厂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是水电厂运行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水电厂部分员工在从事生产时,存在对生产设备的检修质量不高,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生产中现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由于机械设备是电力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是保证水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规范地执行生产现场操作规范决定着水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3.3安全教育培训环节薄弱

由于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并不能给水电企业带来快速的经济效益,导致一些电力生产企业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积极性不高,整体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在任何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人,很多水电厂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生产现场人员对水电生产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水电厂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4水电厂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4.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政策

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首要措施是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在水电厂的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的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电厂安全生产是顺利完成日益增长的供水、供需求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需要水电厂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实际工作情况,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将故障和事故消除在隐患阶段。

4.2加强对运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考核

随着大量的机电设备在水电厂中得以应用,应以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为目标,水电厂的运营管理中应该不断的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对水电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人性化的考核机制,落实各级人员的权责和义务。同时,需要确保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和新设备、新技术相匹配,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各种性能的了解。必须建立全面的安全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 ,杜绝为违章现象,提高运行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运行人员对故障、事故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理能力,适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4.3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巡检等工作

水电厂经营时间过长,往往会出现设备老化、设备部件容易损坏的现象,设备状态分析是水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是状态检修的基础。为了确保水电厂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水电厂运营的安全可靠,不断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水电厂定期做好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巡检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时刻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需要对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形成分析报告,为设备检修和运行方式提供充分的依据。

5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电力系统中,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营直接决定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安全管理是水电厂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做好水电厂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只有不断深化安全意识,严格制定并落实生产现场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建立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做好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水电厂的高效管理,消除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创造条件,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启卷,南海鹏.水电厂自动运行[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张东栋,寿攀.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 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