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种植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种植培训方案

篇1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摸清农业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做好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全面掌握全县境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业等农业污染源的数量、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措施、治理现状和治理成本等情况,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为制定“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20**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20**年度。

(二)对象和范围。

普查对象包括全县所有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生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专指农用地膜)和秸秆污染调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舍饲、半舍饲规模养殖单元为调查对象,针对生猪、耕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调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有饲料、渔药、肥料投入的规模养殖单元为调查对象,针对鱼、虾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

(三)普查内容。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用地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它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种植业: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投入品,如有机肥、无机化肥、地膜的种类和作物秸秆等。

畜禽养殖业:包括生猪、耕牛、肉鸡、蛋鸡的饲养量以及粪便等。

水产养殖业:不同水产种类及其饲料、药物、肥料等。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全县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县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数量等情况。

(二)普查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订普查方案和各类技术规范,逐级开展普查培训,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和产业类别开展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测算工作。

2、全面普查阶段:按抽样技术要求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实地调查,组织填报调查表,完成数据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进行审核验收。

3、总结阶段:建立全县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四、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由于农业污染源普查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内容复杂、普查任务重,技术性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要求,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多方共同参与”的原则,我县农业源污染普查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水利局、环保局配合。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寇荣峰为组长的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县农业局局长陈智慧和县水利局局长曹正中担任,成员由周京平、任怀远、封瑛、赵成海、王本军组成。领导小组下设:

1、办公室:

主任由县农业局副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主要负责此次普查工作方案审定、组织发动、工作指导与协调、进度检查、经费筹措、总结表彰等工作。

2、种植业普查组:

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组长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组成。主要负责此次普查工作的方案制定、技术指导;普查人员的培训和产排污系数测算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上报以及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工作总结撰写等。

3、畜牧业普查组: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由县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实施,组长由县农业局副局长赵成海担任,成员由**组成。主要负责畜牧业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普查人员的培训和产排污系数测算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上报以及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工作总结撰写等。

4、水产养殖业普查组: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由县水利局组织实施,组长由县水利局副局长**担任,成员由**组成。主要负责水产养殖业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普查员的培训,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上报以及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工作总结撰写等。

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专家组和技术咨询指导组。

技术专家组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畜牧兽医总站技术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技术方案审定、成果验收和普查技术指导等工作。技术咨询组由参加过培训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普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对全县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普查数据审核、抽样验收等工作。

县农业局为普查工作的牵头单位,普查获得的原始数据由县农业局统一收集并完成电脑录入工作。

这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县农业、水利行政与技术部门除了自身要高度重视之外,还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力量,选择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作为备选普查员,逐级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成为正式普查人员。

所有污染源普查对象都必须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不与其完成**总量消减计划挂钩,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质量保证。

县上普查机构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县及各乡镇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优劣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查。

(二)宣传动员。

县级普查机构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整个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形成一个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氛围。

篇2

《市农业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年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等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农发〔〕306号)已下发给你们,其中下达了年农技人员的培训任务和培训经费,现将培训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任务

年全市计划培训4000人,其中市级集中培训1000人(各区县名额见附件1),区县培训3000人(主要是两翼地区)。

二、培训对象

市级集中培训主要是各区县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计划举办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畜牧技术、植保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农机化生产技术(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渔政执法、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安全培训班。

区县培训重点培训乡镇农技人员。

三、培训地点和时间

市级集中培训时间和地点见附件2,区县培训在各区县开展;全市培训时间为7天。

四、培训管理

(一)培训组织。整个培训工作由市农委组织领导,市级集中培训由市农广校和市农机干校承办,各区县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学员的选送工作;区县培训由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各培训单位具体承担。

(二)培训方案。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要细化培训方案,做好培训的各环节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三)培训教材。市农委统一印制了《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人员实用教材》,免费发放给市级培训和区县培训的参训人员,请各地与市农广校联系;各地和培训单位结合工作和教学情况可自行编写培训补充材料。

(四)培训结业证书。学员培训合格后,发给市农委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请各地与市农广校联系),并将学习情况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五、培训经费

市级集中培训由市财政全额资助,培训期间参训人员不交培训、住宿等费用;区县培训计划内人员,市财政补助250元/人。培训合格者可按因公出差的有关规定报销差旅费。

六、培训监督

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听、看、查等多种方式对学员、教师、培训学校进行抽查,监督培训过程,评价培训效果。

七、培训总结

本年度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于年12月1日前完成培训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人才培训调研工作,总结培训成效、问题和改进措施。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服务创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部署,坚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发展山区特色、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实施主体提升行动为载体,贴近实际、注重实效,通过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深入推进我市农业发展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向社会资本投入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我市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目标要求

1.建立责任农技员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制度,通过努力,全市每年新培育1000个以上种养殖、营销大户。

2.建立多层次培训机制,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通过努力,全市每年培训10000名以上新型农民。

三、主要内容

开展这一活动,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根据下面六个方面的内容,各农技人员可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项目,进行培育和扶持。

1.成功引进一个农业项目。有招商引资条件的乡镇、村,可以围绕生态、绿色、设施、规模农业等,精心设计项目和项目库,通过项目包装和项目推介的形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落实帮扶一家经营企业。责任农技人员培育当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策、信息、技术的培训、指导,使当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长足的发展,经营规模、经济效有显著的提高。

3、培育提升一个种养大户。通过政策、信息、技术的培训、指导,使已有一定种植、养殖和营销基础的农户有较大的发展,规模效益有显著的提升,新培育成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营销大户。

4.新建扩建一批示范基地。围绕食用菌、茶叶、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集中联片、环境友好、设施精良、生产标准、高产高效的种植基地、养殖小区,积极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生态、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原生态理念塑造生态精品形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5.培育培训一批新型农民。充分发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的作用,加快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农业企业联结的骨干种养殖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社员、返乡农民工、种养殖大户等,通过技术、信息培训指导,新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6.加快流转一批土地。要积极创新流转方式,探索山地流转,推进山区特色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四、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确定项目。要求每个乡镇责任农技人员都要在本乡镇范围内开展认真的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确定培育对象。于2012年6月底之前,根据培育标准,填写好《农技人员培育农业生产主体情况登记表》,报所在县(市、区)农业局,并由县(市、区)农业局汇总后,报市农业局备案。

2.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每个责任农技员确定联系项目后,要根据自己所联系的项目,制定好近期及远期方案,明确培育方向、目标和措施。近期方案重点是2012年要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远期的为三年后要达到的目标。

3.落实举措,实施项目。根据所联系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具体情况,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了解并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和营销工作,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明显实效。

4.绩效考核,总结提高。项目实施原则上每一周年为一个段落,由所在地县(市、区)农业局会同乡镇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核,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评定优劣,市局每年对该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市农业系统“十佳农技干部”评选的主要条件,并作为责任农技员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考核工作于次年的1月底前完成,考核结果报市农业局。市局适时的组织抽查。

五、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农业局成立“千名农技人员培育千个农业生产主体、培训万名新型农民”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篇4

一、农业生产

(一)粮食。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完成全年计划面积的57%,其中早稻**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各乡镇都超额完成任务),早稻中,杂交稻**万亩,优质稻**万亩,旱育稀植**万亩,抛秧**万亩;种植春玉米**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74.3%;大豆**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7.5%;杂粮**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60%。

(二)桑蚕。全县新种桑树面积达**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6.2%,桑园总面积达**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万亩;统计到第三批,全县养蚕**万张,蚕茧总产量**吨,平均价格**元/公斤,产值**亿元。

(三)其他作物。种植木薯**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0%;花生2.5万亩,蔬菜5万亩,西香瓜0.39万亩,红瓜子**万亩,果树0.55万亩,黄红麻490亩。完成对去年种植的**多亩马铃薯进行收获,其中免耕3500亩,平均亩产达**公斤,亩产值1040元,纯利600元,免耕比常规亩增产105公斤,节本增收160元以上。

二、农业经济管理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8495本,全县发放总数已达64924本,占应发的88%,完成得较好的有**、**、**、**、**等镇(乡),完成经营权证书发放均占应发的90%以上;接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群众来信来访共50起,调处41起。

(二)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今年计划新成立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处于进村调查、宣传发动阶段。同时,帮助**镇桑蚕联合会重新联系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

(三)农村集体财务清理。对全县**个农村集体组织进行了清理,清理金额达**5万元,查出违纪(挪用)金额**万元,已退还21.79万元。

(四)减负督查。与物价、教育等部门于春季开学时,下到**、**及县城部分学校,对教育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乱收费现象。此外,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全县村级“一事一议”共筹资**万元,以资代劳2.6万元,主要是农民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和乡村道路修建,筹资投劳的程序和金额均符合规定,群众无异议。

(五)龙头企业申报。组织申报来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一是**米业有限公司;二是**胶合板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此项工作已处于申报待批阶段。

三、农民科技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

(一)农民科技培训。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党员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等,以蚕病综合防治、“三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在我局的组织下,截至6月30日,县乡农技部门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培训农民**万人次,发放技术光碟380张、技术资料56430份。

(二)农业新技术推广。在农民科技培训的大力推动下,农业新技术的得以大面积推广: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3.9%;早育稀植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2.8%;防寒育秧面积19.68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0.4%;壮秧剂应用面积13.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3.9%;水稻免耕面积8.5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4.8%;玉米免耕0.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8.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7万亩,其中早稻5万亩,甘蔗10.7万亩。

四、农业执法

组织开展了“护农打假保春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农业法律、放心农资“三下乡”等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车辆126辆次,检查企业2家,受理投诉案件5起,立案查处13起,结案**起,案值**万元,罚没金额**万元,农资打假挽回农民经济损失15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

此外,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一起,开展了整顿蚕茧市场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车辆**辆次,查获无证收购的鲜茧**公斤。

五、蔬菜质量安全检测

今年以来共进行6次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600个,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源头监控和指导蔬菜基地4个(**,**,**,**各一个),面积3700亩次;检测监控蔬菜农贸市场7个;协助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我县抽取样品50个作定量分析;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药品食品安全局提供检测报表10次12份,保证了我县蔬菜质量安全。

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农作物病虫情报。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共印发农业病虫情报**期1000份,按照全区测报质量评定办法评定,平均测报准确率在98%以上,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桑树病虫害、东亚飞蝗、三化螟、稻瘟病、稻纹枯等病虫害防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黄龙病普查。不定期开展黄龙病普查和柑桔木虱调查工作,重点普查柑桔类种植面积较大的**等四个乡镇约330亩,除1个乡镇未发现柑桔黄龙病外,其余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发生柑桔黄龙病为害;种苗市场检查**个市场次,基本上没有发现有柑类苗木出售,有约200株金桔类苗木出售,没有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已作销毁处理。

七、项目实施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为**人,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05人,其中农用机械维修班2期,培训农民35人,转移就业主要从事个体运输行业;电子技术班1期,培训农民70人,转移就业在**县****电子公司。

(二)**县优质水稻基地项目。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完成。

(三)**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已选取了32个村作为示范村,每村选取**名学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32个产业村和“农家课堂”均已实行挂牌公示。目前,已进村举办培训班320期,培训学员1.42万人次,印发培训教材2360册(基本学员人手一册),各种资料1.84万份,光碟350张。:

(四)**县蚕种场项目。已建立原蚕基地**亩,完成蚕种场总体设计。但由于厂址一再变动,影响了项目进度。目前,厂址已选定在**小学附近,基本完成了征地工作(已与农户签订协议,还未付款)。

(五)水稻良种补贴项目。2007年,全县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万亩,其中,早稻**万亩,中稻**万亩,晚稻25万亩,早稻、中稻、晚稻,每亩分别补贴10元、15元、7元。已成立了县水稻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水稻良种补贴工作会,目前,补贴工作已进入造册登记阶段,各乡镇已进入汇总数据阶段,**、**等部分乡镇已经基本完成数据汇总。

八、绿色通行证办理

今年以来,共办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证**张,其中,长期通行证**张,临时通行证330张。

九、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2006〕40号、**办〔2006〕150号和**办发[2007]37号文件要求,县政府于今年1月31日成立了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我局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推动我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以下进展:一是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草案)》;二是完成了对**县种子公司的清产核资工作;三是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改革草案,并就改革方案基本达成共识;四是在汇总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目前,正在争取将改革方案尽快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改革方案。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蚕种场建设速度较慢。由于厂址一再改变,蚕种场建设进展缓慢。

(二)蚕种、蚕茧市场较为混乱。许多伪劣蚕种流入我县,管理难度大,无法控制发种时间和品种,给蚕农造成损失;无证收购现象依然存在,茧贩子时常活动。

(三)桑蚕技术人员不足。由于今年新养蚕户多,饲养技术水平低,急需桑蚕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然而,受编制影响,我局蚕业站只有5名技术人员,使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跟不上桑蚕产业发展步伐。

(四)经费不足。我局管辖的事务繁杂,其中建样板、技术培训、农业执法等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我局已明显感到经费不足,影响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由于近几个月来,全县集中精力抓“两基迎国检”,无暇顾及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致使改革进展缓慢。

十一、下半年打算

(一)抓好桑蚕生产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县蚕种场建设,尽快开始征地,争取在10月底前建成投产,缓解我县蚕种供应紧张的局面,此外,抓好**镇**村原蚕基地建设;二是继续扶持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帮助建设2-3个大型共育室,进一步扩大共育面;三是大力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四是加强蚕种和小蚕共育管理;五是加强蚕茧市场执法,在鲜茧上市期间,会同有关部门在通往县外的各路口,派人全天候守候,另派三组执法人员在县内巡逻,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阳光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蚕病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提高我县农民的科技水平。

(三)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是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定期农作物病虫情报;二是深入各乡镇、村屯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班、现场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四)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后续工作、启动推广体系改革。预计七月初将基本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下半年将主要做好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种子管理体系。此外,按照上级的部署,启动推广体系改革。

(五)抓好2008年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加强与农业厅有关处室、站的联系和沟通,为2008年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工作。

(六)抓好水稻良种补贴。会同财政局抓好水稻良种补贴,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上。

(七)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使其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争取今年每个乡镇都建立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组织。

(八)抓好招商引资。主要抓好投资**县蚕种场和投资万元的**米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争取早日签约开工建设投产。

(九)抓好秋冬菜生产。计划种植秋冬菜13万亩,总产24万吨以上,其中,秋菜5万亩,冬菜8万亩。

篇5

一、基本情况

__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6镇8乡15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162090亩,其中:田99330亩 、土 62160亩;劳动力108952人,外出务工一个月以上16052人。20__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53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

据调研,__县县委、县政府对今年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于3月13日召开了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安排会议,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20__年农业农村工作及春耕生产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着力探索今年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制定出台了《关于20__年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双带”创业活动的实施意见》、《__县20__-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__年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该县今年财政预算农林牧水事业经费4465万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算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畜牧业发展,蔬菜种植,良种示范补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目前,财政已兑现完毕20__年度油菜补贴6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45.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5.6万元。

总的来看,该县切实把 “三农”工作作为扩大内需的投入重点,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推进该县农业的农机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春耕备耕工作的主要措施

该县按照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到位、物资早准备、措施早落实、技术早培训和抓认识、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抓精品、抓亮点的“六早”、“六抓”的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制定了春耕备耕工作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春耕备耕资金早安排;二是人员早培训。农业部门抽派农技干部120多人次及时下乡(镇),到村组蹲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三是烟草部门切实抓好烤烟育苗及苗床管理工作,加强对烟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农民进行培训;四是 林业部门加强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工作并举,搞好生态建设;五是畜牧部门帮助规模养殖场(户)搞好养殖技术培训和春季防疫工作;六是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发放贷款,支持春耕生产;七是农机部门大力开展兴机富民工作,加强了农机具购置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八是水利部门抓紧了冬修水利工程的扫尾竣工,确保了灌溉需要;九是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做好气象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十是抓好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按照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清沟排渍,追施苔肥、花肥,补施硼肥,以及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工作,夏收作物长势良好。

三、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情况

认真抓好农资筹备、调运及农资打假工作,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现全县共储备杂交水稻良种110吨,已销售100吨,储备杂交玉米135吨,已销售132吨。储备各种化肥7060吨,销售4400吨,其中氮肥储备4220吨,销售2360吨,磷肥储备900吨,销售880吨,钾肥储备1520吨,销售1160吨。储备农药40吨,销售15吨,储备农膜50吨,销售45吨。

四、当前春耕生产进展情况

该县今年春耕生产的任务计划为:种植杂交水稻10万亩(其中:超级稻2万亩、优质高产水稻2万亩,旱育稀植3万亩),种植杂交玉米9万亩,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8万亩(其中优质高产玉米基地建设2万亩),种植商品蔬菜6万亩。

截止4月10日,全县已犁田4.6万亩,其中秧田0.76万亩,犁土5.2万亩,种玉米0.88万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0.38万亩;种洋芋2万亩;冬春蔬菜种植4万亩;烤烟育苗0.337万厢,可移栽1.3万亩。预计到4月22日以后,可犁田4.8万亩,犁土5.5万亩,种玉米2万亩,种烤烟0.6万亩,种蔬菜4.5万亩。

五、抓好办点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做到科学规范化种植

今年春耕生产该县扩大办点规模,除常规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示范外,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我县农业特色,大力兴办种草养羊、蔬菜、生姜、烤烟、西瓜等示范点,以典型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全县共办示范点68个,面积2.2352万亩,其中,县四大班子领导领办的县级示范点9个。14个乡(镇)分别兴办100亩以上的杂交玉米和水稻高产示范点、200亩以上结构调整示范点各一个。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县农业部门了种植业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药品种及施药机械。超级稻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主推技术12项,主荐病虫防治器械3项,农药10个品种,并就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用方法等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2月份以来,主要在羊场、湾寨等水稻稻瘟病重灾乡(镇)开展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在洗马、醒狮等乡(镇)开展杂交玉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目前,已开展培训86期次,培训农户0.68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县农口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在“3.18”科技活动期间开展“农技人员下基层,服务三农献才智”的活动,深入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做到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提高农作物的科技含量规范化水平,全县水稻种植要求实行拉绳定向移栽、杂交玉米种植要求90%为育苗定向移栽,为农业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由于去年以来灾情较为频繁,今年春荒期间受灾困难群众较多,该县各乡(镇)认真落实“底数清,操作方案细,领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的要求,积极开展春荒调查摸底工作,经过摸底调查该县春荒期间共有缺粮人口34258人,需衣被救济11300人。为此,该县民政部门安排折合75万元的14万公斤救灾粮,1400件衣服,1400床棉被,20__双鞋分发到各乡(镇),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问题。同时要求各乡(镇)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春耕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组织困难群众搞好春种,发展经济作物、家庭养殖、小加工等,开展社会救助、互助互济等活动,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七、当前春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农民缺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喊得响,但行动步伐慢、成效不明显,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年市场效益决定种什么、 怎么种,而他们缺少正规渠道提供综合系统的市场需求信息、主要价格预测、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预测,以及产品销售政策等信息,形成增产不增收。

2、生活困难群众缺乏生产资金。生活困难群众在春播生产中缺少资金,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采取担保贷款办法,特困群众贷款难度大,越穷越难贷;二是贷款利息高,加大了生产成本,特困群众宁愿少投入,不愿求信贷。

3、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效益减少。粮食良种直补政策带来的收益,被以种籽、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

4、农村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缺少自己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长期以来靠家庭经营小生产,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农业产品不优、不强、不大,没有市场竟争力,仅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往往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合力。

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待提高。

八、几点建议

当前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现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春季田间管理。要及时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性、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2、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已进入春播旺期,要把落实春播面积作为搞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具体指导。在保证春播顺利进行的同时,继续抓好农资调供和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

3、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要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搞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 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应,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4、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吸取近年特大冻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深刻教训,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5、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部门要派出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协同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春耕生产。

篇6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精神,本着调动农民生产花生良种的积极性、增加优良品种市场供应量,降低种子价格,满足用种需求,促进花生品种更新换代,让种植农民得到实惠的原则,全省统一采取差价供应原种的补贴方式,补贴资金与品种挂钩。

(二)任务目标。今年上级安排我县花生良种补贴面积2.8万亩,补贴资金392万元。通过实施花生良种补贴,使花生良种统供率稳定达到50%以上,带动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项目区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平均增产15%,比全省平均亩产增产50公斤,含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花生种植效益。

二、补贴对象、标准和方式

(一)补贴对象。项目区内参与良种繁育和使用良种进行生产的农民。

(二)补贴环节和标准。按项目区农户花生种植面积十分之一的比例安排,对农民繁育花生良种,按照每亩14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三)补贴方式。全省统一政府采购确定供种企业和价格,农民支付差价款购买原种,中标企业供种到户、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到户,农民种植原种并将生产出来的良种用于第二年花生大田种植。良种繁育任务统筹安排到各项目区农户,按项目区农户花生种植面积十分之一的比例安排,明确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范围。

三、扎实做好供种工作

(一)依据农民意愿确定采购品种。县农业部门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选择使用省统一政府采购的品种。充分尊重农民选择推介品种以外良种的权利,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干预农民自愿选种。加强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避免农民选择未经审定、过期淘汰、存在明显缺陷以及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并从促进花生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大局出发,避免种植品种过多过乱。

(二)供种数量和价格。按照省里规定,花生原种(花生果)基准供种量为20公斤/亩。供种企业要严格执行全省统一采购成交价格,坚决杜绝层层加价行为,确保补贴后的原种价格明显低于当地同等花生原种市场价格,让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

(三)及时落实补贴计划。各乡镇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补贴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及早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尽量做到品种种植集中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各乡镇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花生良种繁育和使用良种进行生产,不搞强迫种植和强行推广。

(四)分级建立供种档案。按照“县有区域图,乡镇有任务分解表,村有供种清册,户有供种(订单)卡”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良种补贴项目到村、到户明细档案。乡镇任务分解表一式两份,分别由乡镇农技站和县农业局保管。村级供种清册由供种企业按照清样要求统一印制,一式三份,分别用于编制计划、行政公示和财政报账,并在原种供应时填写农民联系电话,由购种农民或购种农民代表签名并按手印,确保花生原种和国家补贴同时落实到农民手中。各项目乡镇要将供种清册制成电子表格(Excel格式),于前报县农业局备案。

(五)保证供种质量和时效。各乡镇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供种计划,配合供种企业搞好供种到村到户和收取种子差价款。县里安排有质检证的专业人员负责种子质量抽检存样,对不合格种子及时封存或退货,杜绝劣质种子进入项目区。供种企业按照供种合同要求,提供质量合格的花生原种,依据任务分解表和供种清册,按时、保质、保量供种到村、到户,保证不误农时。

四、积极开展配套服务

(一)全面推广配套技术。各乡镇按照确定的补贴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原则,根据县农业局制定的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抓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二)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县里由农技推广中心牵头,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分区域、按季节系统培训技术骨干和带头户。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层层举办各类培训班,明确规范化技术要点,确保每户一张明白纸。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技术宣传,提高农户科学种田的水平,加快规范化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

(三)积极推进产销衔接。各乡镇要把产销衔接作为实施花生良种补贴项目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招投标等方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优质优价,增加种植花生农民收益。同时,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主导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五、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一)强化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全县各级要切实把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作为稳定花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一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里成立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农业、财政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农业局成立由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各乡镇也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二是合理确定工作职责。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农业部门重点负责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产销衔接等工作,财政部门重点负责落实补贴资金申请、拨付、管理和监督。三是积极配合供种企业完成供种任务。各乡镇要与成交供种企业密切合作,做到指导协助到位、监管服务到位,保证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供种企业要严格履行供种合同,及时全面做好良种供应和相关服务工作。四是适当安排工作经费。各乡镇应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安排所需配套推广工作经费,保证补贴品种推介宣传、补贴面积核实、补贴资金发放、补贴档案建立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支出,严禁挤占挪用中央补贴资金用于工作经费。

(二)强化项目公示,严肃工作纪律。要全面建立花生良种补贴工作公示制度,以村为单位,将补贴农户、补贴面积、供种数量、中标价格、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折扣售价等进行供种前和供种后两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收集和保存各村两次公示影像资料。县财政、农业部门设立良种补贴监督电话,并在当地媒体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监督管理。县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补贴项目实施关键时期和关键环节的督导、检查和监管。供种期间,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篇7

一、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

本次活动由省农业厅和市农粮局统一部署,采取市、县联动、农科教协作的方式进行。一是开展科技服务。集中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宣讲党的惠农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现场技术咨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推进集约化、产业化、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经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进行农资展示、资料发放。充分利用图片、光盘实物等展示方式,宣传和展示种子、农药、化肥、植保农机等农业新品种和生产资料。印制、发放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新品种推介等资料15000份。三是组织技术培训。探索建立经常性、开放式的培训机制,分类指导。围绕当地主导和特色产业,组织科技服务小分队或科技服务小组进村入户,针对农民生产所需,推广良种良法,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服务生产,重点对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据统计,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40辆次,参与的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106人,开展农民培训和举办讲座52期,培训农民3000人,接受咨询服务的农民达2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光盘等15000份,赠送种子(苗)2.6万元、肥料等农资16.5万元,展示新型农机54台。通过科技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阳光工程工作

1、开展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的计划申报工作

2013年我县的阳光工程培训需求根据农民培训意愿围绕农业工作重点,申报了以下培训计划:

(一)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250人,其中:农药经销员150人;

蔬菜园艺工100人;花卉园艺工50人;果桑茶园艺工100人;畜禽养殖技术员100人;水产养殖技术员50人;农机操作员100人;农机维修员100人;合作社骨干人员200人;农村经纪人100人;乡村旅游服务员200人。

(二)农业技术专业培训500人,其中:镇村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种植技术培训150人;乡村花卉苗木种植技术培训100人;乡村有机稻种植技术培训100人;乡村野生刺葡萄种植技术培训150人。

2、开展了培训基地的认定申报和2013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的申报

申报了三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分别为: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委党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开展了2013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的申报。

三、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县启动运行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通知》(农办科函〔2013〕24号)精神,5月份启动了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报送了16个乡镇农业综合站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果树股、县农机技术推广股、县植保植检站、县水产站、县畜牧兽医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种子管理站共计24个农技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报送了129名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基本信息。

四、对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和2010——2012年阳光工程实施项目进行了自查

1、组织94名农技人员到农校培训;定做农业示范基地示范牌三块、农业科技示范户门牌941块,农业科技示范户手册950册,农技指导员手册150册;印发农业科技下乡进村技术、宣传资料20000份。

2、对2010——2012年阳光工程实施项目进行了自查自纠,印制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培训基地相关人员自查自纠动员会;进一步完善报账制度和审核审批制度,把好原则关,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对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违规使用的项目资金29761.37元进行了调账处理,冲减支出,于2013年6月6日缴存专户,归还了原渠道,由实施单位继续阳光工程培训使用;县委党校已把违规使用的1980元归还原渠道。

五、开展了中国美丽田园申报工作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已把县梯田推介参加农业部开展的中国美丽田园活动,各项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组织县梯田稻作农业文化系统申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工作;

篇8

2013年,农安县继续实施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同时开展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竞赛活动。农安县以省农委省财政厅制定的高产创建方案为基础,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2013年农安县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并以县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各乡镇及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精心谋划,大胆创新,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按照行政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创建的原则,农安县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一把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机、水利、气象、财政、发改及各乡(镇)等负责同志为成员,把高产创建活动纳入全年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以省级专家为依托,组建农安县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负责编制高产创建技术实施方案,培训指导片区技术负责人和示范农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一是跟踪监测网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领受任务,如实反映创建情况;二是每周例会,组织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研究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办法,以“高产创建简报”形式创建信息,落实下步工作;三是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督导检查高产创建活动情况;四是组织召开培训现场会,宣传高产创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高效实施集成技术。

2.科学选择片区,发挥好创建活动示范带动作用

在示范片地点选择上,从有利于发挥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作用出发,进行精心谋划,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粮食生产规模大、水平高、集中连片;二是乡、村政府重视,农民积极性高、科技素质好、接受能力强;三是交通便利、农田基础设施好、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四是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便于实现田间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

3.加强宣传培训,确保增产增效技术落实到户

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编印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宣传图册和宣教光盘,印制了全县高产创建标示图、示范片方位图和技术模式图,印发了“技术明白纸”和“高产创建工作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训骨干农民3000人,利用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培训业务骨干165人。从备春耕开始就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屯、田间,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截止到目前,累计派出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226场(期),发放技术资料3.5万份,培训农民2.6万余人。组织200人以上的现场观摩会50场次,参观学习的农民达1万多人次,每次活动都邀请电视台宣传报道,把高产创建中好的典型、好的做法向更广的范围推广。每个示范片都设立了宣传展示标牌,增产模式攻关田和高产竞赛田还分别设立二级标牌,介绍技术模式特点和技术人员的联系电话,以便广大农民观摩学习。

4.严格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以政府文件上报省农委和省财政厅备案,同时下发各创建单位。每个示范片16万元补助资金中,10万元用于物化投入,6万元用于推广服务。设专账管理,做到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不超支。县政府先行拨付2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以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增产模式攻关田和高产竞赛田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实行全额物化补贴,包括专业化服务在内,每亩补贴达到300元以上。万亩示范田根据防病虫、促早熟等需要,采取定额补贴的方式。在补贴物资采购上实行报批制,即由承建单位提出采购计划,经创建办公室批复后落实,确保补贴物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及时发挥效应。每项物资从采购,到发放、签收,都有明确、清晰、完备的手续,有据可查。

5.发挥集成效应,确保创建活动亮点突出

一是强农惠农政策向高产创建片区倾斜,集成政策优势。除普惠制政策外,抗旱坐水种补贴、增施有机肥补贴、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农机补贴、深松补贴等惠农政策在示范区内优先实施。二是农业建设项目向高产创建片区延伸,集成项目优势。增产千亿斤粮食工程、旱作节水工程、膜下滴灌工程、生物预警工程等项目在示范区优先摆放。三是高效实用技术向项目区集中,集成技术优势。结合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推广玉米栽培五种耕作模式,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大垄宽窄行种植、二比空栽培、膜下滴灌和保护性耕作模式;配套实施“玉米栽培十项技术”,即选用优质耐密品种、种子包衣、等离子种子处理、抗旱播种、测土施肥、增施农肥、生物防螟、节水灌溉、化学除草、全程机械化。水稻示范片采用大中棚育苗、稻草地膜覆盖置床、钵盘稀植旱育苗,早育、早插、标准秧的“三推两早一达标”技术。

6.规范内业管理,确保创建活动档案健全

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各种文件、技术方案、工作方案、农户档案、工作记录、田间记录等应及时建立档案,宣传图板、管理制度上墙,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环境。把省、市、县文件、创建方案宣传图册、创建简报、示范户登记表、照片、影像等图文资料分别装订成册,设专一办公室,专人、专柜管理,自成体系。按年度和创建片编号检索,确保资料健全,留用备查。

7.实施增产模式攻关,提炼高产创建成果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及省农委有关文件精神,农安县重点打造合隆镇陈家店村万亩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在示范片内建设1000亩增产模式攻关试验田,其他玉米示范片内分别建设60亩的增产模式攻关样板田。通过增产模式攻关,总结提炼高产创建成果,向更大面积推广,向更高层次迈进。

耕作栽培模式:根据近几年高产创建成果,推广高光效休耕轮作、大垄宽窄行、三比空、保护性耕作、膜下滴灌等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模式。

增产技术模式:优良种子综合处理密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抗旱机械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生物防螟 +农区统一灭鼠 +节水灌溉+化控+促早熟+ 断乳期机收。

篇9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

 

 

 

 

 

 

 

篇10

一、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今年,我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州农业局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干部群众辛勤劳动,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共完成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6300亩,具体落实情况是:

(一)蔬菜基地3400亩。主要分布在:

(二)道地中藏药材基地1000亩。人工种植主要分布在:

二、采取措施

(一)及早规划落实

我县农业处于年初制定《县2015年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实施方案》,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分解到乡,督促乡(镇)将规划落实到田间地块,并将年度目标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产业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我县成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领导小组由县农牧和科技局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为相关项目乡镇负责人组成。各项目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加大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三)部门密切配合

我局大力搞好技术培训,年初,结合春冬技术培训,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全面的特色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并指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有关乡镇指导帮助开展特色基地建设规划。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工作,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转化,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与实施有关涉农项目的部门互相沟通、密切配合、明确分工,以整合项目资金,共同搞好特色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督查督办

我局定期对大棚蔬菜、地道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工作进行定期督查,以确保蔬菜、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种植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虽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项目上给予了安排,但项目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二是传统种植观念没有彻底得到转变,对特色农业种植概念淡薄,有待加强。

三是种植户种植水平较低,科学种植意思不高,致使我县种植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需加大培训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

1.继续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做好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路网建设。

2.积极争取资金发展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