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碳保险 低碳经济 碳交易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已日益凸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大力的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更是借着这股潮流积极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方面转型。在这一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一部分,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碳保险的重要性
(一)发展碳保险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目前仍存在着许多粗犷型的生产企业,能源消耗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保险业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社会管理职能,能够正确引导经济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通过对投保碳保险的企业进行设备的更新升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开展森林保险等,引导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蓄积量,保护绿色植被,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
(二)发展碳保险是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低碳技术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而保险业由于其保费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尤其是寿险行业,这个时间差有的长达几十年,这就使保险公司聚集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险业完全有能力为低碳技术的研发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其次,新技术的研发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尤其是低碳技术,其前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果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单靠国家研发低碳技术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而依靠企业独立研发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减少研发失败给企业主体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第三,碳保险的发展不仅可以激发低碳技术的进步,还可以推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碳的企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三高”企业如果想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量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无论企业是选择改进生产设备还是向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指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由于改进生产设备的成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每年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都是不确定的,这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很不利。如果企业可以通过保险转移自己这部分的风险,就可以稳定自己的现金流,从而平稳的实现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
(三)发展碳保险是保险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保险业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原有的险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碳保险的发展是顺应时代而生的,相比于传统的保险,碳保险更强调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责任,更能体现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作用。尽管我国的碳保险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碳保险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碳保险势必会在其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对于碳保险的需求也会也来越大,碳保险将成为保险公司新的增长点。
二、如何发展我国的碳保险市场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碳保险理念
目前,我国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碳保险市场也还未被人们所熟识。大部分企业甚至是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对这一新兴的险种还不十分了解。鉴于此,保险行业应从自己的从业人员开始,通过学习了解碳经济、碳金融和碳保险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阶段注重培养相关人才和开发相应的软、硬件系统。然后通过和政府合作加强对企业和普通群众宣传有关碳保险的知识,为将来开展碳保险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不断开发新产品
碳保险险种开发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改进现有涉及碳排放的险种,另一方面是针对碳排放和碳交易中新的保险标的开发新的险种。
1. 改进现有险种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修改现有险种达到促进技术进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例如:机动车辆保险是财产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二氧化碳重要的来源。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汽车尾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保费,对尾气排放高于平均水平的车辆征收高费率,从而促进汽车行业改进生产技术,加速淘汰落后产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又比如,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和近年来灾害事故的频发,企业财产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对高污染企业加收保费,势必会使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对环保设备的投资。这里就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保险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普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还要有碳排放、碳交易等相关碳保险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改善现有技术,降低碳排放。
2. 森林碳保险
森林碳保险是指以天然林、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以及其他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林木为保险标的,对林木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吸碳量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赔偿的一种保险。森林碳保险不同于其他的碳保险,它是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森林碳保险近似于巨灾风险,对于影响森林正常碳吸收量的风险,诸如暴风、暴雨、泥石流、火灾、冰雹等都属于承保的风险。森林碳保险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保险的特征,其保费来源可以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的补助,另一部分是对“三高”企业的惩罚金。
3. 碳交易信用保险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和对污染企业打击力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由于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不能达到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开始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超额的减排量等手段降低自身的碳排放,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的碳交易市场,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盟气候交易所。碳交易信用保险是以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合同约定的排放权数量为保险标的,对买方或卖方因故不能完成交易时权利人受到的损失提供经济赔偿的一种保险。该保险是一种担保性质的保险,为碳交易的双方搭建一个良好的信誉平台,有利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发展。
4. 环境污染责任险
我国从2007年开始承办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主要的承保行业是冶金、化工、石化等一批环境危害大、容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渐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许多诸如核电厂、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型生物企业等行业的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周围的环境埋下了隐患。保险业应紧跟时展的脚步,尽快完善环境污染责任险条款,建立费率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相挂钩,多层级的浮动费率体系,鼓励参保企业主动降低污染排放量。
5. 准许保险资金进入低碳技术研发领域
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一直以来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虽然近几年增加了不动产和股权投资等渠道,但是资金运用的收益水平一直较低。而且保险资金收入与支出间的不匹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适当的开放保险资金进入低碳技术研发领域,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支持风电、太阳能、生物能等能源发展,不仅可以为环保技术更新提供资金的保障,更可以解决保险资金运用中遇到问题。低碳技术研发虽然风险大、周期长,但是一旦研制成功获得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就解决了保险资金收益低的问题,为投资找到了新渠道。而且,时间长、收益高的投资项目很符合寿险企业对资金流的要求,这也是解决保险资金收支不匹配的一条途径。
6.建立完善的碳保险法律制度
碳保险的发展是保险业发展的新领域,新的保险标的和风险种类、保险资金介入到新的投资领域,这些都给监管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是否能严格控制碳排放量,未达标的企业是否及时的购买其他企业的碳排放量,这也需要一个有严格执法力度的环境。因此,想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的转型,必须努力营造一个有完善法律制度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碳保险和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保险的支撑,保险业应与时俱进,及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市场,并根据各领域具体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碳保险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伴随着相关法律和市场环境的成熟,一定能成为未来保险业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然、杨君伟、苏铭彻.碳交易市场风险分析及碳保险创新[J].
[2] 李洪锐.《低碳保险发展刍议》.德州市保险行业协会
[3] 陈蔚.农村低碳保险发展的创新模式探讨———基于江苏农村低碳保险的调查[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6):63-67.
[4] 赵文龙.保险业服务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0-05-10.
[5] 彭远汉.抓住机遇积极开展低碳保险业务[N].中国保险报.2010-08-20.
篇2
1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部分研究认为,林业减排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抑制毁林、森林退化可以减少碳排放;其次,通过林产品替代其他原材料以及化石能源,可以减少生产其他原材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燃烧化石能源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2]。1.1毁林、森林退化与碳排放近年来,大部分的毁林活动都是由人类直接引发的,大片的林地转变成非林地,主要活动包括大面积商业采伐以及扩建居住区、农用地开垦、发展牧业、砍伐森林开采矿藏、修建水坝、道路、水库等[3]。在毁林过程中,部分木材被加工成了木制品,由于部分木制品是长期使用的,因此,可以长期保持碳贮存,但是,原本的森林中贮存了大量的森林生物量,由于毁林,这些森林生物量中的碳迅速的排放到大气中,另外,森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有机碳,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也引起了这部分碳的大量释放。因此,毁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源头。毁林已经成为能源部门之后的第二大来源,根据IPCC的估计,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全世界由于毁林引起的碳排放一直在增加,19世纪中期,碳排放是年均3亿t,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年均10亿t,本世纪初,则是年均23亿t,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源排放总量的17%。因此,IPCC认为,减少毁林是短期内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
1.2林木产品、林木生物质能源与碳减排①大部分研究认为,应将林产品碳储量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主要理由是林产品是一个碳库,伐后林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4]。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减缓林产品中贮存的碳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使用林产品,提高木材利用率,扩大林产品碳储量,延长木质林产品使用寿命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手段来减缓碳的排放,降低林产品的碳排放速率,如合理填埋处置废弃木产品等方式,这样,甚至可以让部分废弃木产品实现长期固碳。在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方面,林产品的异地储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②贾治邦认为,大量使用工业产品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如果用林业产品代替工业产品,如减少能源密集型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的耐用木质林产品就可以减少碳排放。秦建华等也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了林产品固碳的重要性,林产品减少了因生产钢材等原材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延长了本身所固定的二氧化碳[5]。③以林产品替代化石能源,也可以减少因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木材可以作为燃料,木材加工和森林采伐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木质剩余物,这些都可以收集起来用以替代化石燃料,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另外,林木生物质能源也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的排放。根据IPCC的预计,2000—2050年,全球用生物质能源代替的化石能源可达20~73GtC[6]。相震认为,虽然通过分解作用,部分林产品中所含的碳最终重新排放到大气中,但因为林业资源可以再生,在再生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生产工业产品时,由于需要燃烧化石燃料,由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使用林产品最终降低了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石化燃料燃烧产生的净碳排放[7]。林产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降低碳排放量:一是异地碳储燃料,二是碳替代。这两方面可以保持、增加林产品碳贮存并可以长期固定二氧化碳,因此,起到了间接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知,林业是碳源,因此在直接减排上将起到重大作用;林业可以起到碳贮存与碳替代的作用,可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因此,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有些研究认为林业在直接减排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不大。这是基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考察的,认为林业并不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最重要手段,工业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长久之计;但是从短时间尺度来考察,又由于CDM项目的实施,林业是目前中国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2森林碳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巨大绝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
谢高地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人类生活水平都是以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有所差别,但都必须依赖碳排放以求发展。这种依赖是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现有的技术体系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之前要突破这种高度依赖性非常困难,实行减排政策势必会影响现有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发展成本[8]。谢本山也认为,中国还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才能使这种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局面有所改变,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目前的条件下,想要实现总体低碳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与工业减排相比,通过林业固碳,成本低、投资少、综合收益大,在经济上更具有可行性,在现实上也更具备选择性[9]。从碳循环的角度上讲,陶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等认为,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四大碳库,其中,在研究碳循环时,可以将岩石圈碳库当做静止不动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岩石圈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但碳在其中周转一次需要百万年以上,周转时间极长。海洋碳库的周转周期也比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是除岩石碳库以外最大的碳库,因此二者对于大气碳库的影响都比较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很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10]。从全球不同植被类型的碳蓄积情况来看,森林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的主要发生地。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蓄积了陆地大概80%的碳,森林土地也贮藏了大概40%的碳,由此可见,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聂道平等在《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中指明,在自然状态下,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于林木生物量中,同时以根生物量和枯落物碎屑形式补充土壤的碳量[11]。在同化二氧化碳的同时,通过林木呼吸和枯落物分解,又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同时,由于木质部分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后腐烂或被烧掉,因此,其中固定的碳最终也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所以,从很长的时间尺度(约100年)来看,森林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作用,其影响是很小的。但是由于单位森林面积中的碳储量很大,林下土壤中的碳储量更大,所以从短时间尺度来看,主要是由人类干扰产生的森林变化就有可能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大的波动。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的估算,从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t,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t。李育材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二氧化碳约5亿t,相当于当年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8%。还有方精云等专家认为,在1981—2000年间,中国的陆地植被主要以森林为主体,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中国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由此可见,林业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问题
关于低碳理念,目前仍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低碳理念,就是人们对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看法、态度和构想。即低碳理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降低碳排放的看法和态度,二是对如何降低碳排放的构想。目前低碳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认识,但对低碳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仍认识不足。作为城市设计主体,应充分认识到低碳城市设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城市的设计不能脱离城市自身发展实际,应结合城市自身资源优势,理性选择符合城市发展的低碳产业,形成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只有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充分认识“减碳”的重要性,低碳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城市设计路径,才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有效路径。
目前对低碳城市也没有确切的定义、界定方法和相关的标准,笔者认为,低碳城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市民生活等各方面。其中,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为核心,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艺等各个方面。低碳城市建设不可能依靠一两个项目或几个新能源产业就可实现,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一己之力,而应是城市全方位的低碳化过程,贯穿城市建设者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各方面。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故低碳城市应定义为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为核心,通过低碳城市规划、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改变现有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二、基于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城市设计思路
1 制订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设计规划是低碳城市设计的前提
据研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据77%。二氧化碳排放中,主要在四大领域的贡献,分别是交通、建筑、工业及森林减少,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的碳排放量的81.8%。其中交通占17.5%,建筑使用中的电力及供暖占19.8%,工业占44.5%。因此低碳城市建设首先应把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建筑、交通、工业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能真正实现有效减碳的目标。而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包括“五省八市”的低碳试点城市至今仍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这直接导致我国低碳城市盲目建设。
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与低碳理念存在错位。低碳城市最终体现为城市生活低碳化、城市空间紧凑化及物质生产循环化形成的三维空间格局。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国城市热衷于新城区建设,且新区规划宽敞、豪华,与城市空间紧凑化、城市生产低碳化相矛盾。低碳城市设计应规划先行,根据原有城市特点、资源特色,依托老城区,保持城市原貌的同时,科学规划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完善低碳交通运输系统、工业生产规划与布局,建筑设计科学合理,低碳节能,不仅能减少无谓能源消耗,还能避免城市趋同化现象。
2 推行“碳税”和碳交易制度,使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
碳排放属外部性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使外部性内在化。一方面如征收碳税,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碳排放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即碳排放许可权交易。碳税制度应首先在我国低碳试点城市推行,但征收碳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是政府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碳排放企业或个人征收碳税,从而给予低碳排放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补贴,增外环保投入从而使外部性内在化,还可利用碳税收入增加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即碳税征收的用途应是奖励低碳行为和低碳研发,增加企业碳排放成本,抑制企业碳排放量,鼓励企业积极减碳。通过征收碳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大单位和个人的碳排放的成本;实行碳补偿、碳交易制度,激励有效的减碳行为,约束高碳行为,鼓励低碳行为,奖罚结合,通过合理的碳排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实现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问题。
3 量化碳排放目标,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推行碳足迹信息公开制,通过“示范效应”促进低碳理念的推行和低碳城市建设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上温总理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我国已提出清晰的量化目标,但目前国内低碳城市的碳排放量化目标并不明确。低碳城市构建亟待一个合理的量化评价体系,否则“这样大规模,没有目标的“低碳城市”口号,更像是一场“低碳秀”。
量化碳排放目标只是方向,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和推行碳足迹信息公开制才是具体的减碳手段。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推进建筑节能,在高耗能、高排放重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统计核算信息阳光计划等。定期、公开公布城市碳足迹数据,有利于对低碳城市减碳行为的监测。碳足迹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即个人或单位的碳耗用量。碳足迹信息公开制以公布政府部门、高能耗企事业单位及“明星”个人等主要对象的碳足迹排放数据,通过城市决策者的示范效应推行低碳理念,形成低碳生活风气,能有效地改善高消费倾向意识较浓的城市消费趋于理性,减少对高排量、高级消费品等的需求,践行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最终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
4 完善低碳城市设计理论和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尚处于战略层面,其理论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多数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还主要围绕如何具体的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对建立低碳城市的研究阶段,属于理想的指导阶段。如何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定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相结合和协调,如何协调各个城市要素的利益关系还需进一步详细研究讨论。
5加强低碳城市的管理实施机制
低碳城市需要加强建设实施、运营以及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力度。协调管理者、建设者、运营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低碳城市建设在一个有序的、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6重视低碳城市规划成果的评估
城市规划成果具有滞后性,低碳城市规划成果更是如此。低碳城市规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有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这是在短期内无法测度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期的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绩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三、结语
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带来严峻考验的宏观背景下,在降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双重压力下,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向气候应变思路转换的发展趋势下,对城市设计的有关方法理论进行创新的需求愈加紧迫而重要,因此对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研究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管理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分析和研究和如何落实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对于我国,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建设低碳城市,进行建筑区域能源规划,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体系构建》[J].低碳生态城市研究,2010(5)
篇4
中国的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但中国当下正在采取行动“绿化”经济,ACCA全球论坛成员Anne Copeland 这样表示。
经过长达30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碳排放国。ACCA委托的一份名为《绿色经济:对中国企业的鞭策与引导》的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切实努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来遏制碳排放。从“十一五”计划开始的相关行动仍在继续。
当前的“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和落实节水政策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旨在将经济转变为“绿色”经济。鉴于褐色经济的工作机会预计将逐渐接近顶峰然后开始减少,中国政府同样希望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绿色经济的工作机会。
碳减排的挑战
在2011至2020年间,中国对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投资总额将达到7700亿美元左右,其中对风能的投资达2310亿美元。不仅如此,中国还将继续开发所有形式的能源,以满足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和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实施减排过程中的能源供应是个难题。中国碳排放的80%仍来自燃煤,鉴于中国的煤炭储量可观,煤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是主要的能源。中国也在计划开发页岩气和煤层气等新化石燃料。同时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也在进口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及其他自然资源。
辅助政策
伴随中国减排行动的辅助政策包括:用高效的燃煤电厂取代小型、低效的旧厂,扩大能源网络覆盖面,将能效和碳减排目标下放到各行业和各省,试行排放交易、改革能源市场和价格。煤炭产量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受到限制。同时政府也出台了试图鼓励“绿色交通”的政策。
除能源需求外,对水的需求也是中国的一大难题。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7%,而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已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首要政策之一。中国政府正在促使企业,改进可持续发展措施。中央政府为政策定调子、定方向,同时也为政策的监管和执行奠定了基础。过去十年,政府措施的成效包括:将与污染相关的成本核算纳入会计准则中;实现“点名批评”违反环境法规企业的可能;修订法律,强调企业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并追究污染企业的法律责任;迫使寻求上市的企业改善其环保业绩;实施绿色采购政策;发展绿色贷款、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计划;以及与国内证券交易所合作,鞭策国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虽然从多方面为变革作了准备,但实施转型所需的变革仍是个巨大的挑战。会计行业在协助中国企业适应运营和立法环境的变化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向各自的中国客户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服务,为非财务报告提供鉴证服务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纳入企业估值中。
签署契约推动环保
ACCA 已经签署了“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安德杰(RogerAdams)和休伊特(Gordon Hewitt)为我们展示这一事件给ACCA 及其他组织带来的好处。
ACCA于2012年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成员,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发展、实施和披露可持续的和负责任的企业策略和实务。该宗旨称得上是关乎企业的“战略举措”,所有参与企业都承诺在企业战略和运作方面都将遵守在人权、劳动、环境和反腐败领域普遍承认的10项原则。
目前,来自130多个国家的、超过8700个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已经签署了“全球契约”。参加全球契约,说明ACCA积极致力于维护全球契约的核心价值,并长期支持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此举也让ACCA与许多领先的公司和组织步调一致,并增加了与更多私营和公共部门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会。
作为承诺的一部分,ACCA将把全球契约及其原则作为其商业策略、日常运作以及组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融入委员会和管理层的决策过程当中。它必须通过合作、积极推动更大的发展目标,并积极向同行、合作伙伴及公众宣传倡导,以促进“全球契约”及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的发展。
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何要参与并承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目标呢?不同领域动机也不同,但共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如建立同政府及非政府机构更密切的关系、在企业责任方面起到领导作用、显示改进公司治理的决心、更好地向用户宣传使用可持续发展/综合报告制度,以及将联合国纳入自己的品牌因素当中等。加入“全球契约”的好处还包括,促进组织的环境、社会及治理策略的整合、优秀商业经验的分享、将企业部门和分支机构同UNGC在全球的庞大网络相联、获得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利用UNGC的管理工具和资源。
目前“全球契约”已有将近9000个成员,该计划的执行董事George Kell雄心勃勃,想在2020年将成员数量发展到20000。但2012年6月举行的UNGC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得出结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可持续发展还未能渗入到全世界大多数公司当中,对于当前面临的迫切挑战,采取的应对措施缺乏深度。”有鉴于此,要实现George Kell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去说服更多的企业。
抓住自然资本
ACCA 可持续发展项目主管杰克逊(Rachel Jackson)表示,目前对自然资本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加深,但企业的报告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满足信息披露的需要。
自然资本,来自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以带来“生态系统服务”,包括食品和水资源的获得、免受洪水和疾病等灾害的威胁、休闲环境资源、以及维持地球生命存在条件的一系列功能。这些好处对于社会和商业来说,具有巨大价值。例如,保护森林、防止温室气体排放的价值就高达3.7万亿美元。
但是,ACCA和毕马威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组织在其最新的报告《自然资本真的这么重要吗?》中指出,自然资本的这些好处很少被广大企业所认识到。因为企业往往看重传统的财务指标,以此来确定事物的重要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BES)很少出现在企业的年报和账目当中。
现行做法
目前有些现行的报告标准,如适用于农业、无形资产和减值评估方面的标准,可以用来衡量自然资本。但是在实践中,很多重要风险和机遇是无法量化的,很难评估其价值,没有被包括进来。
缺乏标准化的商业案例,对于BES来说,又是另一大障碍。同样缺乏的还有财会界和商业界对BES的认知度。尽管如此,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那些领域当中,有不少公司开始对BES进行大量的细节报告。此外,有些商业组织正在探索新的估值方法;例如,矿业巨头力拓集团正在尝试在进行商业决策的时候,对环境影响进行经济评估。
行动的号角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BES)对企业和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席财务官和财会专业人士必须在开发新的估值、会计和报告方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首席财务官必须同专家一起,深刻理解他们的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本——包括公司收入、成本和持续经营状况在多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本。首席财务官还应该:
确保在风险和重要性评估时考虑自然资本因素;和财会团队一道开发准确评估企业对自然资本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技巧和能力;披露对自然资本的重大影响或依赖程度,指导开发可靠的披露和审计制度,以确保数据质量;教育董事会其他成员认识BES在重大管理和战略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考虑是否可以将自然资本整合到财务会计当中,并与准则制定者探讨如何改进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其他组织加强沟通,如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该组织试图开发用来计量自然资本的工具;考虑如何将别的公司的工具运用到自己的业务当中。
应该鼓励专业财会人士积极与专家进行沟通,遵循并追踪新的指导原则,呼吁会计准则制定者指导如何在年报、账目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当中处理自然资本问题。会计人员应该对自然资本会计方法论的发展做出贡献,同客户一道尝试新的方法,并将经验与行业监管者分享。
澳大利亚:领先者还是落后者?
安永合伙人Matthew Bell 是怎样解读澳大利亚的碳定价机制及该国在国际气候问题上的立场的呢?
在2007年政府变更之前,澳大利亚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没有认可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过去几年里,数次建立排放交易体系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澳大利亚还是依据联邦政府的清洁能源法案设定了碳价格。这是一揽子的综合立法,制定了一个排放交易体系以及相应的税收变更,用来给某些合成燃气和燃料确定一个相当的碳价格调整。
那么,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所谓的碳定价机制(CPM)对任何每年直接排放量超过相当于25千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的行为,施加一定经济义务。该机制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责任相关方每排放一吨(碳单位)二氧化碳当量都必须购买许可。头三年,按照23澳元(每年按2.5%的实际涨幅递增)的“固定”价格缴费。由于是固定价格,大众媒体把该机制称作“碳税”,但是到2015年,它将过渡到灵活价格机制,更像是那种我们在欧洲看到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排放交易系统。事实上,碳定价机制最近宣布,将最早在2018年同欧盟建立双边交易体系,允许在双方互通有无的基础上,进口欧盟碳排放配额(EUAs)。伴随该声明的,还有政府的一项决议,决定取消灵活定价时期的最低限价(最初拟定为15澳元)。
除了实施这种“谁污染,谁付钱”的原则外,还计划在农牧业和土地使用部门创造更多碳单位。因此,还郑重推出了碳农业计划,且首个计划项目已在实施中了,该项目将允许农业部门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创造碳单位。在碳单位交易之初,对固定价格设定了一个较小的折扣,即22.5澳元每吨,尽管在将来的几年内,其流动性不会太高。
CPM是一种综合的碳定价机制,与欧盟不同,它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6个类别的温室气体都进行了定价,而这对欧盟来说,还是个长期目标。尽管该机制规定,有些商业活动可视为排放交易,可免费获得一些碳排放单位(防止公司迁走,称作“碳泄漏”),但这比起欧盟早期的免费碳排放分配来说,水平要低得多。
碳排放交易,抑或讨价还价?
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Elisabeth Jeffries 将为我们剖析,若采用欧盟的体系,谁将是赢家,谁又会成为输家。
新的碳交易体系是否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作为模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业发展前景。
澳大利亚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于2015年生效,并已于2012年7月开征碳税。但在这一政策实施数周后,澳大利亚政府批准了一项价值69亿澳元的昆士兰州加利利盆地煤矿开采计划。这些气煤煤矿配有免费排放配额,允许其将碳排放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避免自身经济损失和竞争力受损。
这一煤矿开采计划鲜有有效惩罚碳排放的意味。正如JamesLorenz指出的那样,新煤矿中多数碳排放将不在惩罚之列:“就碳价格而言,澳大利亚有着良好的开端,但只针对国内排放征收。因此生产出口煤炭的煤矿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影响。”
实际上,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总是不乏悲观的说客。从而使得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不断,也使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的宏图变得羸弱不堪。非政府组织“沙袋”致力于探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不公之处,圈定出了十大碳“肥猫”(全部是钢铁和水泥企业),这些企业利用从2008至2010年间协商得来的免费排放限额获利达41亿欧元之多。它们可能利用的一个获利手段是将这些免费的排放限额出售给其他更善于削减碳排放的企业。由于这些配额本来就是免费的,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啻来横财。
缺乏动力
碳排放总量的设置同样过高,导致一些行业缺乏节约能源的动力。免费排放配额的过度供应也部分地造成了这一后果。
随着支持者将碳排放交易体系和碳税这张网越织越大,政策漏洞会渐渐补上,各公司可能将在未来长期内支付更高的碳价格。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宣称受到了不公平的惩罚,而设法不接受本地区的碳排放交易方案。
木星资产管理公司的可持续投资与治理总监Emma Howard-Boyd表示,“政策的影响力取决于碳排放价格实行的范围。目前的政策不具普遍性,但你不得不操心在某个地区投资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以免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中招。”另一方面,一个全球性的协定则有很强的支持效果。不同的公司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而没有逃脱之道。高盛集团的报告表明现金流总数的15%将以60美元每吨碳排放价格从排放量高的公司转入排放量低的公司。更严重的是近20%的现金会从碳效率高的公司流向碳使用效率低的公司。对此谁最应该担心呢?
富时集团的环境、社会与治理高级主管Tony Campos详述了两种影响失衡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排放量最大的企业的影响。第二种情况是对公司经营过程中,而不是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碳排放影响,如廉价航空公司和全国航空公司。
篇5
随着全球变暖,世界范围内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要求也日益严格。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很多机会存在于供应链管理之中,这迫使公司寻找新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碳管理。
麦肯锡的分析表明,对于消费品生产商、高科技公司和其它制造商来说,一家企业40%-60%的碳足迹存在于其供应链的上游――从原材料、运输和包装到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对零售商来说,这一数字可达到80%。因此,任何重大的碳减排行动都需要与供应链伙伴进行合作。首先要全面了解与产品有关的排放情况,然后系统地分析减排机会。
也许结果令人吃惊,许多减排机会并不意味着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的净成本――通过降低能耗或原材料用量,前期投资的回报将会超过支出。但在其它领域,如物流和产品设计(包括产品的规格和功能设计),则需要在排放与盈利能力之间进行权衡。富有远见的企业正在将这些结论作为培育供应商的机会,例如,将自己在生产、采购和研发(以及提高能效)领域的最佳实践传授给重要的供应商。这除了可以帮助供应商从供应链中减少更多的碳排放,还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绩效提供了机会。
有远见的企业家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在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碳排放。
碳排放走进供应链管理
统计表明,全球贸易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同期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六倍。相对廉价的能源助长了这一现象,而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则被放到了次要地位。
据估计,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带来的经济破坏约85美元,而据估算,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逾400亿吨!因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实行“有价排放”政策变得很有必要。事实上,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之下,一些行业已经实行了这样的措施。类似计划在美国各州和全球其它主要工业经济体也正出台。随后的发展趋势是公司将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付费。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政策将促使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改变其供应链运作方式。
这个预言或许并不是杞人忧天:上个世纪的普遍做法――例如长途空运、小批量、准时概念以及在环保标准要求较低的国家进行能源密集型生产等,将在经济和政治上被否定。减少供应链中的“碳足迹”将成为企业的一项不能回避的义务。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说:“公司的选择要么是采取拖延策略,要么是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将其作为重组供应链以实现经济和环境收益的一个契机。”马上采取行动的公司获得的好处,不仅仅是企业可持续的总体增长,与那些等待最终法律规范出台的公司相比,他们还将获得不断增长的“良知消费者”(ethical consumer)、市场的“认知份额”(mindshare)以及吸引和留住对社会责任有强烈认同感的顶尖人才。
经济因素一直在吸引利益相关者的眼球,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感被更多的企业提上战略地位。目前,全球领先的企业正在推动供应商履行环保责任,如沃尔玛、宝洁、联合利华、雀巢等。他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风险对运营的潜在影响以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他们建立的社会责任体系标准,远远高于大部分国家所制定的环保政策。正如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2008年公司社会责任调查中所揭示的,现如今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被其业务伙伴要求采用或制订新的碳管理标准。
随着全球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供应链作为纽带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供应链上的碳排放,已经变得与控制污染一样重要。
过去,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环境污染通常来自重工业等领域,比如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垃圾等,因为它们的影响显而易见。现在,知识性、服务型或者技术型的公司正在成为环保者眼中的重点改造对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能耗正在成为此类企业污染环境的最大困扰。人为减少能耗并非不可能,例如,投资于低碳排放设施和节能设备,使用环保系列的材料、提高轮船使用效率、减慢穿行速度以减少油耗等等。全球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加拿大纸浆和造纸公司(Catalyst Paper Corporation)利用其自有的副产品(生物能源)来提供运行动力,它还从排放物中回收的热能来保温处理水,进一步减少其碳排放。通过提高效率和改用天然气,该公司自1990年以来使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70%,能源使用减少了21%。单是在2005年和2006年,公司就通过减少燃料消耗2%,实现节约440万美元。
拥有远见的跨国企业下决心控制供应链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中,至关重要一条就是:控制碳排放与企业传统的经营目标――成本、服务和质量不相违背,而是完全一致的。减少碳排放,意味着能源消耗的降低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提高。不仅如此,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供应链管理研究负责人Karen Butner认为,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融入整体供应链管理战略,公司可以减少其环境排放物中的“碳足迹”,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新观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先进的企业责任理念和实践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但不会阻碍、反而会促进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的重要体现。
更深的绿
2009年7月22日,在绿色和平组织的步步紧逼之下,耐克公司公布了一项新的气候变化计划――在巴西,对其鞋类所用皮革的产地和供应商进行限制。耐克官方声明指出,如果皮革供应商不能在2010年7月1日之前建立起产品在地理上的可追溯性,它们将被排除在耐克的供应体系之外。这项计划的目标是保护全球最后的热带雨林――亚马逊。
耐克鞋和热带雨林,是不是感觉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只要看一下绿色和平组织在最新报告《被“屠宰”的亚马逊》公布的调查结果,就会知道它们的关联到底有多紧密:
每年,有1720000公顷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毁于巴西牧牛业,相当于每2秒钟,就有100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灭。
牧牛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毁林驱动力之一,因为牧牛业被砍伐掉的森林,占亚马逊总砍伐量的14%。而毁林导致了全球约20%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全球所有交通系统的排放量总和还要高。
牧牛业是巴西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自1970年以来,五分之一的亚马逊雨林已经消失。而巴西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并不是耐克直接造成了对亚马逊的破坏。耐克在巴西当地的三家皮革供应商―――Bertin公司、JBS公司和Marfrig公司才是毁林放牧的元凶。一位负责调查毁林事件的巴西检察官说:“我们知道,亚马逊森林砍伐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养牛业”。在地理上,巴西北部并不像南部那样广布草原。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人野蛮地将森林改造成草原。由于政府部门疏于监管,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开发成本极低,而且,出售木材还会为带来额外的收入。
不过,作为整条供应链的链主,像耐克这样的跨国公司难脱责任。正是由于他们提供的订单,使得这些本地的不法供应商成长起来并获得利润。自从几年前的“血汗工厂”事件和“苏丹红”事件之后,人们已经接受了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的基本规则――即跨国公司在利用本土化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供应链上游的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迅速占据了全球供应链上的强势。供应链上游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利,都是因为跨国公司提供的购买机会。它们对一个产业的影响,往往比消费者或法规来得更直接、更强大。正是因为跨国公司获得了额外的话语权和利益,因此,在企业公民理论下,他们必须承担额外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大小不应当与企业规模相匹配,而是与其在制定行业游戏规则中的话语权相匹配。如果那些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不承担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就必须接替这份责任。
碳管理上的“跨界合作”
毫无疑问,低碳是今年的热门词汇之一,甚至有人称2010年为“绿色低碳年”。
2009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指出,IT产业自身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在这新一轮的绿色浪潮中,向来以变革创新形象出现的IT业,该如何行动?溯游而上打造一条绿色供应链,将是一个必然的解决方案。
不久前,B2B电子商务方案供应商GXS和全球供应链协会在上海联合了首个中国绿色供应链调查报告。该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第四季度,共有包括IT行业高层在内的145名各行业受访者参与调查,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有47%的企业表示有计划在未来2年内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直接关系企业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已经获得相当高的认知度。忧的是,目前高效率的绿色供应链没有被广泛采用,成本过高和实施复杂性是最大障碍。
如今,更多地企业已经认识到,全球化视角下未来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企业间的单体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整体竞争。一些知名品牌,已经率先垂范,将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提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
全程低碳是可口可乐供应链管理理念。1998年以后,可口可乐开始了全方位的供应链低碳改造。首先是收缩供应链。可口可乐绝大部分饮料的生产、销售、消费都在同一地区内完成,通过减少空跑和引进生物柴油技术,既节约燃料又降低排放。
可口可乐注重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推广创新技术、使用环保材料,降低碳排放。引进先进技术后,可口可乐8盎司玻璃瓶的重量减轻了近60%,2升PET塑料瓶和20盎司玻璃瓶也分别减轻了30%和20%多。此外,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推行的一项可持续制冷计划,向经销商推广不含氢氟碳化物绝缘体的新制冷设备,使冰柜节能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摩托罗拉对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同样坚持不懈创新。除严格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之外,摩托罗拉还利用与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联合制定的自评估调查问卷,和针对特定风险的详尽的现场审计,监督供应商遵守标准。仅2009年,摩托罗拉就开展了40次现场审计。此外,摩托罗拉还通过与一级供应商(直接向其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签署协议,明确规定要求一级供应商要对其二级供应商进行责任监督,这样层层监督,以达到对整个供应链的绿色管理。
通用汽车对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更是深入到具体操作层面。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制定改进方案,以便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改进,从而打造节能环保的效果。据悉,通用汽车的改进方案共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方案,包括原材料节约、能越节约、水资源节约、过程控制、设备更换、包装改进、锅炉除尘等措施;另一类是供应商的独有改进方案。每一项措施都用大量详细的案例进行解读,方便供应商理解和采用,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成效显著。
理论上,生命周期碳评估用于制定减少供应链碳排放的综合方案。但是在实践中,端到端的生命周期评估经常是一项耗时和代价不菲的任务。把焦点放在供应链伙伴间一些关键的协同步骤上,这一方案能够取得相对较快的切实效果,并可能获得高于单一参与者所能获得的投资回报。
篇6
关键词:碳税必然性框架影响对策
我国GDP高速增长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战略转型的新方向,基于二氧化碳排放税基的碳税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步骤和最具市场效率的政策工具。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我国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碳税出台的重要推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等多位著名学者高调表态希望碳税能够在“十二五”期间开征。
1 开征碳税的重要性
①开征碳税能够促使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企业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出发,加快淘汰低能效的落后工艺,长期研究和开发减排新技术。②碳税可以提升我国企业竞争能力。一个拥有强力竞争能力企业的国家,其资源价格越高,能源价格高会引导企业放弃高能耗的粗放式管理和生产,企业必然会想办法从技术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③开征碳税,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④开征碳税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监督和强制执行的成本。直接的环境管制手段缺乏碳税政策的这种弹性。
2 实施碳税的必然性
①从我国总体的税收制度来看,征收碳税都是有必要的。发达国家大多有环境税、能源税,在我国能与碳排放沾边是资源税,但因为其税负很少,很难达到征收目的。②碳税和总量管制的碳交易(cap & trade)被提上议事日程。“十二五”规划的草案中强调了能源使用效率、低碳型发展和气候变化,设定了我国到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40%~45%的目标。③实施2012碳税方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出于节能减排巨大压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部分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是以行政手段来实现:下达减排指标,由地区或者行业来分解,做得很艰苦但效果十分有限。④碳税是我国进行下一轮的税制改革、促进经济活力的理想的税收杠杆。碳税被组合进“一揽子”收入中性的税制改革计划,以减少现存的无效的针对生产性劳动和生产性投资的税收。
3 碳税的概念与性质
3.1 碳税的概念 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为减排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暖、实施环境保护而设立征收的税收制度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税制改革。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从而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3.2 碳税的性质 ①碳税是一种间接税。与直接税征收最末端的收入相对应,间接税是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征收的,它不改变分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②碳税是一种典型的特别目的调节税。它能够发挥激励作用,促进节能,促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和技术,避免社会经济滑向不可持续模式的深渊。③碳税是一种行为税。碳税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碳排放量进行收税,以达到让企业、行业等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4 2012碳税的框架构想
201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专题报告,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并指出,我国碳税比较合适的推出时间是2012年前后,初步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基本内容。
4.1 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 我国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可能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直接对化石能源企业征收的方式,碳税可能先征企业暂不征个人,再由企业将增加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不改变碳税作为一种消费税的本质。
4.2 碳税的形式 碳税可以采取产品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碳排放税的形式。采取碳排放税的征管成本较高,碳税可以采取产品税的形式更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
4.3 碳税计征方式 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且二氧化碳排放对生态的破坏与其数量直接相关,而与其价值量无关,因此,需要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即采用定额税率形式。
4.4 碳税税额 碳税的起始税额为每吨二氧化碳10-20元,而后根据企业适应能力逐步提高。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元、17元、12元的碳税。
4.5 碳税可能会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为7:3 考虑到我国目前地方税税收收入过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报告建议将碳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5 2012碳税的实施对企业和国民的影响
5.1 对于物价的影响 征收碳税会带来煤炭涨价和电价上涨,但由于起征税点较低,不会导致明显的物价上涨或所谓通货膨胀之类的问题。如果按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看,每消耗1吨标准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等于把煤价提高30-40元,按照现行的煤价来计算,征税所造成的煤价上涨为3至5个百分点。煤炭涨价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电价上涨。
5.2 对于二氧化碳排放较大,耗能较高的企业的影响 征收碳税会给这些企业增加很大税负压力,降低利润,降低这些企业竞争力。比如煤炭、石化等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与这些行业相关的如火力发电、钢铁、水泥、有色金属,以及与石化相关的汽车、航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3 对于一般企业的影响 由于征收碳税会带来煤炭涨价和电价上涨1.5%左右,碳税征收可能会使一般企业年增长率下降2%-3%。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利润的降低。
5.4 对市场和投资的影响 征收碳税会降低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碳税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的上升会致使消费量的减少,在产能过剩、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碳税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避免一部分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也可以使那些产能落后的企业负担更重而被市场淘汰。
5.5 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将最终承担碳税。当前我国依旧偏重煤炭、石油,由于上述这些行业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大企业和能源上游产业在承受征税负担的同时,具备将其负担分解传递给终端用户和下游产业的能力,碳税成本会传递给消费者,很可能导致终端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生活成本的提升。
5.6 对家庭的影响 碳税具有一定的收入累退效应。开征碳税,会碳税导致的公共福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通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即相对高收入家庭而言,低收入家庭用于燃料的支出比重较大,因而会因征收碳税而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6 2012实施碳税产生的问题
碳税是一把“双刃剑”,在倡导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同时也会带来问题:
6.1 碳税征收高低难以把握。当技术革新的成本要远高于碳税征收成本时,企业很难有技术革新的动力。这就会产生两难情况:碳税低了,难以起到推动企业积极革新的作用;但如果征收高碳税,许多企业的正常发展和经营将大大受到影响。
6.2 依碳税负担率水平差异而征税,必然引致社会福利水平变化。上海的一课题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税收负担等多项指标,却得出了一项重要的调查结论―城市社会福利下降约2%,而农村下降约1.7%。
6.3 从短期来看,碳税的实施将很难达到节能减排的预期效果。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峰期,大部分工业依然是高碳排产业,整体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如果在短期内全部要求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更替,绝大部分企业显然难以承受这样的高成本。
6.4 相对落后的企业仍然在经济增长和确保就业的贡献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果政策过于激进,也会引发有违公平的社会矛盾。
7 2012碳税实施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7.1 对物价:政府应将碳税用于补贴民生和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假定其他的变量条件不变,合理的税收和设立良好的税收体系可能会导致其他的物价下降。
7.2 对家庭:应该实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同时政府可以对民生领域给予补贴,碳税收入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制度,主要用于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以抵消碳税征收所带来的累退性。
7.3 对个人:个人应该避免生活中许多资源的浪费行为,尽可能低碳和生活生活,减少排量。同时政府对低收入者减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7.4 对于市场和投资:政府需要制定特别纲要来规范和推动私有化部分的能源利用效率。政府还需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考虑低收入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平衡地区间减排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格局。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情况来调整税率,从而降低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7.5 对GDP:由于碳税的开征对GDP有一定影响,由国税征收碳税收入部分资金可以建立国家专项基金,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考虑,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发节能新技术,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等方面。同时划归地方碳税收入的一部分政府,可用于弥补由于增设碳税而导致的行政经费的增加。
7.6 对于一般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经营管理的思路,转变营销思维方式,要将低碳理念变为低碳行动,把低碳技术转为低碳工程,以节能减排降耗为导向,有效开展低碳经营管理活动,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换的新型经济模式。
7.7 对高能耗企业:企业一方面必须寻求生产更加节能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综合考量碳税征收后的企业负担,为环境优化让渡制度性利益空间。
①企业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革新设备,优化工艺、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生产装置、延伸产业链,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并积极探索二氧化碳的利用途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企业要积极组织协调相关研究力量,建立开放式低碳与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和投资部门,可以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③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低碳化,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优势,从设计、生产、消费全过程寻求节能的途径,推广节能技术。④企业要挖掘和培育低碳人才,加快科研机构的设立;搭建低碳和新能源信息平台,大力发展低碳技术。⑤为了保护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于对该类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合理的税收减免与返还机制。对于排放量大的支柱型企业,可以采取浮动税率的办法。还可以减免企业给职工强制性缴纳社保的那部分钱,同时通过转移支付将征碳税的一部分钱补充到社保基金里面去,来实现改变要素投入比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碳税的中国路径》,《环境经济》2009年第9期.
[2]鲍芳艳.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时代经贸,2008.4.
[3]李伟,张希良,周剑等.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8(3).
篇7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
(一)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人类的技术创新、转型、开发等手段最大化的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效应,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低碳经济针对地球的环境以及能源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类的长远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低碳物流所谓的低碳物流就是指通过技术或者管理手段降低物流行业中碳排放量,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效技术、可再生资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使得物流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有所降低,从而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进一步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并有效的保护环境,可以说低碳物流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交通、邮政以及仓库的能源消耗大概占据我国能源消耗的10%左右,并且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碳排放量会随之增大,所以低碳物流势在必行。实施低碳物流一是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有助于环保,二是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二、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一)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技术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其中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就是目前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物流运输又是车辆尾气排放的重要部分,所以低碳物流针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发展低碳物流,才能有效的控制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被有效的控制,才可以大大的改善目前的自然环境。所以说低碳物流对于人类的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近几年汽油和柴油的价格逐渐攀升,这对于企业的物流运输来说等于增加了成本,成本的增加就会使企业获得利润减小。而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车辆的排放量被控制也就代表汽车的消耗降低,甚至目前已经研究出其他能源的运输设备。从成本角度讲,降低消耗或者采取其他能源都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成本,这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三)低碳物流理念可以影响其他事物和人员的理念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如果物流运输采用了低碳经济理念,那么这种理念也会针对生产和消费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随着全球污染的严重,迫切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变的更好,而不是更糟。
三、低碳经济理念下低碳物流运输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所以只有人们首先意识到低碳物流的重要性,人们才能主动的朝着低碳物流的方向前进。首先政府要加大低碳物流的宣传,要通过这种方式将低碳物流的理念传输到所有人,特别是一些企业,要让企业深刻的意识到低碳物流对企业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应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低碳理念,要深刻的去理解低碳理念,只有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深刻的意识到低碳物流对于企业自身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才能真正做到低碳物流。只有企业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能主动的针对企业目前的状态进行积极的研究、改善和创新。由此物流企业才能最大化的做到低碳物流。
(二)物流运输中的具体策略
1.开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可以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目前众多的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最大的,而水运和空运仅次于公路运输,铁路是相对碳排放量最小的。而企业就可以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碳排放量采取多式联运,例如我们可以采取水运和公路、铁路联运的方式来完成业务,这种方式就可以大大的降低碳的排放量。所以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物流企业应多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由此降低碳排放量,达到自己企业经济的增长。
2.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所谓的共同配送就是指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运输过程。共同配送可以大大的降低运输量,并有效的降低重复运输,降低空载率,由此可以降低运输的次数从而降低碳排放。从经济角度来说,共同配送也可以节省企业自身的运输投资。共同配送可以让企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生产和经营中,而将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方式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企业更好的经营,也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物流。
3.发展先进运输方式甩挂运输可以有效的提高运输过程的效率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降低车辆空驶以及无效运输等情况,由此大大的降低了碳的排放量。除了甩挂运输方式以外,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都是目前相对先进的运输方式。这些运输方式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并增大运输效率,对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都有很好的影响。针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来有效控制碳的排放量。BP碳排放计算器可以针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计算,可以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指导。物流企业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就可以针对整个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掌握,并进行有效的改进。
4.针对运输设备进行有效改进目前运输设备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输设备需要依靠煤、炭、石油等能源来维持动力,所以我们应从动力的角度来进行改进。企业应采用一些无污染的能源运输设备,由此可以降低运输设备的碳排放量。就目前来说,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油耗大、碳排放量高,并且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且汽油和柴油的成本也过高,所以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电动发动机是目前较好的运输设备,电能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管理和建设方面的策略
1.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应加快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让企业掌握和了解最新的信息,由此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一些无谓的消耗,达到降低碳排放量以及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所以企业应构建内部的信息系统,并与其他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充分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处理工作,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2.加强人员的培训首先针对物流运输来说,司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因素,车辆的操控都是由司机来完成,所以只有司机具备了良好的低碳意识,并且驾驶技术上也可以做到低排放量,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企业应加强针对司机的培训和教育,应将低碳理念传输到司机的思想中,并养成司机一些良好的行车习惯,例如行驶中应尽量保持匀速、停车作业之前必须先要熄火等,由此真正的在运输过程中做到节能减排。
(四)政府方面的策略
1.政府必须要给予有利的支持,才能保证低碳物流的良好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针对物流运输产生的污染给予有力的控制,对一些物流运输企业收取一定量的排污费或者推广一些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的运输设备。同时加大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我们应加大升级和改造力度:第一,从规划上要做到协调,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避免浪费;第二,针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最大化的提高使用效率;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投资;第四,建设无边界物流,不断加快综合运输网络的建设。
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要意识到低碳意识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所以应加大低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将低碳物流的理念传输到学校中,鼓励学校开设低碳物流专业,并针对低碳物流专业设置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推出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专业人才铺好路。除此之外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有关低碳物流方面的创业,加快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合作,针对自己需要的人才进行专门的培养,这对于不同企业的低碳物流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3.打造低碳物流技术体系要积极吸收引进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低碳物流技术发展计划,逐步完善节能、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多元低碳技术体系。建立专业的低碳物流研究机构,以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节能与环保。此外,还要制定一系列的物流行业能效和碳强度标准,进行自愿的碳结合管理,使得物流企业向低碳物流转型过程中,有强大的技术后盾。
4.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加以利用与改造,整合功能,对其规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使得现有设施的应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其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要进一步扩大,针对公路、铁路、航空、城市配送等设施,要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一些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信息平台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者投资的方式参与建设,增加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低碳经营。
5.大力推广绿色包装现在合成塑料包装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在供应链物流环节,绿色包装非常值得大力推广,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尽量不用昂贵包装,不可过度包装;规模化应用生物降解塑料,加强其它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包装的回收与二次利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包装;针对环保包装材料企业,政府可以实行专项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等鼓励措施。
篇8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碳排放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20-02
一、相关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更是缓解中国西部地区粗放式增长,实现资源、能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搞清楚低碳经济的所涉及的各影响因素对分析和评价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而在定量化分析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对碳排放因素的分解研究。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观点如下:徐国泉等(2006)建立了碳排放的SAD分解因素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响碳排量的因素,发现产出规模对碳排量的贡献率是按照指数上升的,而能源的结构和使用效率对抑制碳排量的贡献率显现倒“U”形状。查冬兰等(2007)基于KAYA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各省能源利用率的异同,其结论是人均碳排量的差异性逐步减小即显现出趋同性,且对碳排影响最大的是能源强度。胡初枝等(2008年)基于EKC模型,定量分析了产出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强度对温室气体的影响,发现产出规模对碳排呈“N”状;而结构的调整对碳排的减量不明显;且当时的能源使用效率(技术水平)对减排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申笑颜(2010年)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得出,与碳排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口量、煤及水电消耗量;关系次之的是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影响最小的是GDP,经济的增长和碳排量的下降并非“水火不容”。国内学者对于碳排放因素的研究角度侧重于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个案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到。
二、模型设定
笔者在借鉴Commoner(1972)分解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对数权重平均分解法,对欠发达地区云南省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时间序列的进行纵向研究。Commoner分解模型是反映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环境情况(I)与人口数量(P)、产出规模(G)以及技术水平(T)联系起来,其表达式为I=PGT。笔者在建立分解因素模型,在借鉴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用碳排放代替了环境情况,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替换了技术水平,则碳排放的分解模型如下:
I=P××× (1)
其中,I表示碳排放量,P表示人口总数,G表示地区生产总值,E表示一次性能源(化石能源)消耗总量。而由此得出对碳排放有影响因素的四个效应,分别称之为人口规模效应(P)、产出水平效应(G/P)、能源效率效应(E/G)、能源结构效应(I/E)。
根据LMDI对数权重平均分解法,即先取对数再求导,将上式转化为:
d(lnI)=d(lnP)+dln+dln+dln (2)
通过上述模型进行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会得出三种结论:倘若某要素对碳排放的效应为负值,表明某要素有利于减少碳的排放,其变动是碳排放变动的减量因素,又称为抑制因素;倘若某要素对碳排放的效应为正,表明该要素的变动是碳排放变动的增量效应,又称为拉动因素;倘若某要素对环境的效应为零,表明该要素对碳排放不产生影响,称之为无关因素。
三、实证及解读
将云南省1994—2010年的时间序列相关数据代入分解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人口规模效应、产出水平效应、能源效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以及碳排放增长率,其结果(见下页表):
从上述对云南省碳排放因素分解后的结果来看,碳排放增长率近年来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人口规模和产出水平对碳排放的增长有拉动效应,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增长有抑制效应。
1.人口规模效应的年均贡献度为1.07%,这表明:第一,人口数量对碳排放表现为正向的拉动效应;第二,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碳排放并非起主导作用,而且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平均贡献度下降到0.68%,表明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越来越小,原因可能如下:第一,说明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住了云南省人口的过快增长;第二,可能是云南省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高碳的消费结构在逐渐改观。
2.产出水平效应的年均贡献度为12.03%,这表明:第一,产出水平对碳排放表现为正向的拉动效应;第二,经济的增长是导致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近来年有逐年抬头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平均贡献度上升到14.62%,表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越来越大,远远未能达到碳排放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稳定,甚至下降的局面。原因可能如下:第一,云南省步入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且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能源转化效率低,能耗大导致碳排量大;第二,经济增长点集中在工业方面,而工业经济的增长点过于集中在除烟草以外的其他能耗较大的重工业;第三,云南省经济发展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即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污染的外部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无偿使用。
3.能源效率效应的年均贡献度为-6.67%,这表明:第一,能源效率对碳排放表现为负向的抑制效应;第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在“十一五”期间,平均贡献度上升到-8.71%,表明能效的提高对碳排放的影响越来越大,原因可能如下:第一,能源使用技术并没有到达瓶颈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第二,可能是由于云南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较大的烟草业和发展较好的旅游业对于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并不大。
4.能源结构效应的年均贡献度为-0.07%,这表明:第一,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表现为负向的抑制效应;第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很小。在“十一五”期间,年均贡献度出现了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化石能耗比重中上升而可再生能源比重下降,说明云南省的能源结构亟需优化调整。原因如下:云南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但目前的能耗还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化石能源为主,在整个能耗中年平均占到78%,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有本质的改变,导致能源结构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度很小。
四、对策建议
1.培育低碳理念。云南省在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的同时,应更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各级宣传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介为载体,对低碳发展和低碳生活的基础知识进行大范围的普及,提高民众对低碳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居民节能环保、绿色生活的低碳意识,继续逐步改善高能耗和高消费的消费方式,遏制攀比和炫耀的奢侈型消费,倡导合理、健康、文明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和可持续的消费观。
2.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风能、水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生物能源,以企业为核心、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研、产、学相结合的研发机制,攻克和推广一些清洁能源的关键技术,逐步优化现有的能源结构。例如,在城市推广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采暖和供热水工程,在农村推广家庭户用型太阳灶,在偏远地区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站等。又如,在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和中小型锅炉,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等综合利用。
3.发展低碳产业。一方面,钢铁、化工、有色等传统工业的龙头企业应对资源能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完善开采、选材、冶炼等工艺;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对水电、原材料以及化石燃料的消耗;完善尾矿以及三废的回收、加工、再利用的循环体系,降低污染物的最终处置量。另一方面,提高耗能小、污染少、有高附加值的低碳产品的研发投入比重,推动资源类行业的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
参考文献:
[1]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
[2]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 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25).
篇9
一、碳排放会计定义及相关内容
(一)碳排放会计定义 碳排放主要是温室气体中碳化气体(61%)的排放,这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在碳排放会计没有正式提出之前,其相关的概念,如排污权、碳汇、CDM等已有学者进行研究。
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对碳排放会计进行定义。Tristram O.West,Gregg Marland(2002)对与碳排放会计密切联系的净碳通量(net carbon flux)会计进行说明,指出认清“净碳通量是指源头排放和汇清除(emissions by sources and removals by sinks)”是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净碳通量会计的重要一步。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Center(2003)通过说明CDM,对碳排放会计进行了定义,认为碳排放会计是通过源头和汇清除的方式,由碳会计记录、总结和报告碳排放量的过程。这些定义只就碳排放本身独立而言,还未形成系统的概念。Janek Ratnaunga,Stewart Jones(2008)提出了碳排放会计的体系概念:“一般将碳排放会计和碳固会计合称为碳会计,把碳会计作为一个企业实施碳排放管理的体系,即碳会计体系”,认为碳排放会计是构成碳会计体系的一部分。该研究不仅指明了碳会计体系研究对碳排放会计研究的有利之处,而且对构建碳会计规范给出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基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与IPCC原则相协调的碳信用的会计规范;二是在温室气体协定书内(GHG Protoc01)对CO2排放分别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相关会计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碳排放会计问题最具系统、全面的文献,也可作为我国学者初始研究碳排放会计问题的参考,如周志方、肖序(2009)对Stewart Jones(2008)的总结,以及Liu Qiang(2009)对中国碳会计发展的基本情况介绍与基于“只有在分清排放源的基础上,实施碳排放会计才是有用”的论断。可以看出,学者们一致强调碳排放其排放源头的重要性,这是碳排放会计客体研究的重点。综合而论,笔者将碳排放会计定义为:碳排放会计是以碳排放量作为客体对其进行确认、计量、报告,用以传递企业碳排放过程和减排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
另外,由于缺少对碳排放会计的权威界定,导致目前一些研究将碳排放会计与碳会计概念混淆。碳排放会计与碳会计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碳排放会计侧重于对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内容,包括碳排放的分类、碳排放存货、碳排放计量、碳排放报告等。而碳会计其范围更广,除了碳排放会计的内容外,还包括碳固,以及一些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碳问题,如碳信用等。
(二)碳排教会计目的及实施步骤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实施碳排放会计,都需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指引,激励全员为减排管理而努力。CCIC(2003)对企业实行碳排放会计提出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建立有效战略管理GHG排放提供信息的需要;二是为企业参与到GHG交易市场做好相应准备的需要;三是企业服从政府在碳减排方面的相应管理。此外职业界的呼声也很高,ACCA(2009)政策执行总监罗杰·亚当斯基于对未来碳排放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期望,指出建立碳排放会计准则可以让投资者、股东、员工和其他相关各方更容易地进行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测量,以了解企业经营表现。可见,企业碳排放会计的目的不仅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要履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实行碳排放会计,承担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进行有效管理的责任,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减排信息的需求。
现有文献主要从企业排放目标设定、边界划分、排放量计算、排放记录和报告的真实与公允性这四个方面予以阐述。其中最权威、最系统的实施步骤指南是2004年WBCSD&WRI联合的《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修订版)》。这份指南就GHG存货的核算和报告进行详细阐述,概括为五步:识别边界;识别所覆盖的排放源;选择一个碳排放计算的方法;收集活动数据并选择排放系数;应用计算工具估计排放量。对此指南规范划分了GHG排放的范围:直接GHG排放;电力间接GHG排放;其他间接GHG排放的划分。在计算企业GHG排放方面,指南将GHG排放予以量化,即GHG=A×EF,其中A指活动数据(activity data),EF指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该公式简化了碳排放定量的研究困难,但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即公式的构成因子如何确定、确定的标准、数据的来源等。这些都可能存在主观估计的偏差,而指南中并没有给出说明。但不可否认的是,指南的颁布为目前企业GHG排放会计(主要是碳排放会计)提供了实务依据,如澳大利亚Carbon reduction institute、Gary Otte(2008)、Jolin Warren(2008)等的论述,其中Jolin Warren通过对苏格兰碳会计指南的收集、总结,不仅提出借鉴GHG协议的企业碳排放会计实施步骤而且强调全员为企业碳排放会计实施服务的必要性,指出只有整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经营目标向低碳经营转变,碳排放会计才能真正落实到企业中。
二、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问题
(一)不确定性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对会计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奈特(1927)、科斯(1937)和哈耶克(1945)一致认为不确定性对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大影响性。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65)提出会计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与会计信息在未来持续存在的实体有关的不确定性;二是由会计在计量未来不确定事项时产生的估计不确定性。我国学者林长泉(1997)、李学峰(1998)、林斌(2000)、陈红,周映群(2004)、田建芳,丁君风(2005)等,对不确定性定义、分类,不同学科下不确定性表现,以及会计信息稳健性、会计假设与不确定性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承认会计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将不确定性归纳为概率事件和非概率事件。他们的研究立足于传统财务会计,对会计信息系统内外部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但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兴会计分支——环境会计逐渐发展,其会计客体上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碳排放会计作为环境会计中的一个新领域,将这一不确定性表现为当前碳排放对未来影响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具有双重性:一是会计学科自身的不确定性,即会计程序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由会计估计、判断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来自于会计对象(客体),即不确定性经济事项(碳排放本身)导致的不确定性。
(二)碳排放会计不确定性的研究现状 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核心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碳排放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础。但由于碳排放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滞后,目前,碳排放会计还无法全面实施,WRl2009年的报告指出: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0%采纳了温室气体协议下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所要求进行的GHG存货(主要是碳排放)核算、管理和报告。然而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主要还是因碳排放自身的不确定性所致。且目前的研究也以机构、组织为主。
加拿大环境咨询公司(2001)以林木业碳排放的管理为例,将碳排放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并量化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企业碳排量差量,包括对基年的碳排放量和项目碳排放量比较分析,研究不确定性影响下,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利润。同时对木制品企业可能存在的9种参数依据不确定性类型划分,依次进行不确定性敏感测试,判别不同参数的不确定性敏感程度,为管理不确定性提供参考。Richard Clarkson and Kathryn Deyes(DEFRA,2002)从估计碳排放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不确定性,认为不确定性是由于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边际成本法所致;并将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与经济价值相关的不确定性。另外,WBCSD&WRI(2004)在其联合的《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中提供了企业GHG排放(主要是碳排放)数据的计量、估计中不确定性解决的工具,将GHG排放存货的不确定性分为两类: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估计的不确定性,其中估计的不确定性包括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原则导向提供了各类不确定性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转贴于
与此同时,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俄罗斯政府联合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2004)通过使用完全碳会计(FCA)计算1988~1992年俄罗斯陆地的碳通量,指出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会计方法比纯粹的自上而下会计方法更能缩小碳排放存货估计的不确定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的报告一技术摘要(2007)在阐述决策、风险和不确定性三者关系时,以一致性程度和证据量(独立来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对不确定性进行定性定义。虽然目前碳排放会计的不确定性研究还处在定性分析的阶段,但是仍有进步,如发现明确排放源头以及不确定性根源是不确定性解决的依据,故Jan Bebbington and Carlos Larrinaga-Gonza'Lez(2008)对气候变化的内在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时,指出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是温室气体本身的独一无二性所导致的,组织很难将其处理但可以通过“风险窗口”致力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同时指出研究者要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碳会计与会计责任共同研究的方法以及与碳账户设立相协调的规范研究来进行。Gregg Marland等(2009)在结合碳排放自身的不确定性与人为估计的主观偏差引起的不确定性基础上,认为不确定性在于对碳排放的估计,其中不确定性来源有两方面:排放形式的动态性以及全球排放影响的巨大、扩张性导致的不确定性;理解、估计全球碳排放、碳循环所需排放数据的数量不确定。此外,Gray(2002)、IPCC Good Practice Guidelines、Stem(2006)、周志方,肖序(2009)等也就碳排放不确定性产生的源头进行说明与分类,以便于披露碳排放不确定的信息,包括有益于不确定性的表内、表外披露,有助于不确定性在报告中的要素披露以及披露方式。综合而言,这些研究都还处在定性分析阶段,且更多地侧重于不确定性基础概念的辨析,而没有涉及如何解决碳排放的量化。这是目前碳排放会计研究的难点。
三、碳排放会计报告与鉴证问题及评析
(一)碳排放会计报告与鉴证问题 目前关于碳排放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披露的信息质量要求、报告准则和审计、鉴证准则的标准化问题等方面的建议。
WBCSD&WRI(2004)指南提出了碳排放报告的五个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准确性。并指出由计量、估计或计算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减少到切实可行的范畴内,但对于什么程度是“切实可行”的,指南中并没有说明。英国Aldersgate Group(2007)在对英国企业进行碳排放披露动因(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缺乏对碳排放披露的清晰定义和相关协议,特别是一致和可比的披露框架的缺失,影响了企业碳排放披露的发展。在这方面,报告列举了英国具体5项缺失的披露框架内容。为此,Aldersgate Group认为政府在促进企业碳披露方面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努力:标准化的披露准则、所有部门均使用的披露准则、政府的披露榜样、各机构在计划制定安排时对碳排放交易财务重要性的考虑等,体现了最早低碳发展的英国对规范化碳排放会计信息的努力。AnsKolk,DavidLevy and JonatanPinkse(2008)以碳披露计划(CDP)为例,从制度方面,阐述温室气体会计报告体系的发展,对CDP制度建立、披露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投资者压力、碳披露报告通约以及碳会计通约进行详细说明,指出由于缺少披露的类型、排放数据以及可靠性检查(第三方鉴证),碳披露仍然存在争议、受到质疑,从而很难对已报告的排放进行检验,更不要说企业自身的实际排放效果。因此,碳披露体系存在的不足间接影响到信息的使用效果,即有用性。此外ProfRoger Simnett,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Australia(2008)、CBI on climate changes(2008)、RachelJackson(ACCA,2009)、《ACCA&GRI联合报告——重要行业:面对气候变化报告的挑战》(2009)等都提出颁布全世界适用的碳排放报告标准化指南及第三方认证准则的迫切需求,以助于所披露信息的可比、一致,并将其通过立法化的方式得以实施。转贴于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低碳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苏州勇立发展潮头,积极践行改革,率先推行开放,立足外向型经济,构建“苏州制造”,培育“苏州创造”,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是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
苏州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开放型经济起步早,也较早地遇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引进来的项目多集中于价值链“微笑曲线”中间底端的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向高附加值的两端拓展延伸;工业增加值率较低,“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幅达到19.9%,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幅仅为16.6%,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总产值的增速,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痕迹较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任重道远。因此,在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治理、节约能源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任务叠加的背景下,分析和梳理实现苏州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依靠创新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能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碳生产率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脱钩”用碳消耗强度来评价,是国际上通常用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指标。建立脱钩指标的目的在于检验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寻求影响连接与可能造成脱钩的因素。
若CO2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不平行,即称经济体系产生脱钩现象。若经济增长率高于CO2排放增长率,称为相对脱钩,即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倘若经济驱动力呈现稳定增长,而CO2排放量反而减少,称为绝对脱钩,即绝对的低碳经济发展。
三、苏州低碳经济结构分析
(一)能源结构。刘朝通过ISM模型分析认为,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表层原因为能源结构亟待改善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2011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7,452万吨标准煤,与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7,082万吨相比,能源消费增长率为4%。其中,消费原煤2,016万吨,液化石油气2.5万吨,天然气25亿立方米。梁朝晖关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如煤炭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7329,石油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5574,天然气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4226。苏州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亟待改变。
(二)产业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苏州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处于为1.7∶56.9∶41.4的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虽然近年来第三产业比重已有所上升,但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改变。“十一五”期间,苏州的纺织、轻工、冶金和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58%。六大支柱产业在苏州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高碳产业的比重很大,经济增长对高碳产业依赖过高,这必然会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因此,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苏州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开发低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供低碳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构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关键是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消费意识创新。
(一)实现技术创新。首先,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应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10年苏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R&D)投入达到221.2亿元,占GDP比重为2.3%,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达到90.4%,在“十二五”期间,这个比例还应不断提高;其次,低碳技术创新要贯穿能源流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能源的供应环节,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苏州目前正在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下一代核心技术、关键材料与设备的研究与攻关开发,要争取形成以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大功率海风整机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打造各重要节点完整的产业链。
在能源的转化环节,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燃料充分燃烧,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减小热量的损失。实现将能源供应与能源消耗环节直接挂钩,减少能源市场上各环节之间的割裂,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在能源的排放环节,通过开发利用碳捕捉储存技术以及加强森林、草地等碳汇建设,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碳汇”一词源于《京都议定书》,是指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苏州可以充分利用滩涂、荒山、荒地和各种闲置土地资源,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二)实现制度创新
1、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通过新建和发展大量的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来推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致使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产业的建设,绿化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
建立低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把生态绿色理念纳入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社会、区域层面的低碳绩效评价体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敏感,通过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以及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修订行业的准入标准,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发展。对生产过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严格生产条件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
2、产业激励政策创新。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中,重视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的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减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银行优惠贷款等政策措施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用财政补贴的手段扩大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要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创新,需要金融工具来分散和转换投资风险。比如,在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过程中,周期比较长,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采取期货合约、远期合约等方式来控制风险。
3、建立低碳示范区。启动低碳经济发展区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引领和支持区域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在示范园区设立能源管理中心,科学统筹各类能源的使用,同时就清洁能源指标争取、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建设等进行统筹管理。尽快构建低碳经济评测中心,使得企业和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量化。试点推行碳贸易、建立碳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消费意识创新。在社会中推崇低碳消费意识,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1、政府方面。政府采购中应优先选择低碳产品,以体现国家对于低碳生产的政策导向和行动支持。向企业发出明显的低碳信号,促进对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同时,优先选择低碳产品有助于抵消低碳产品在开发初期的竞争弱势,使低碳产品较为平稳地度过前期的市场销售阶段,为其市场宣传和推广赢得时间。政府的采购政策通过带动企事业单位的采购,进而影响到最广大的个人消费者。政府应引导需求,制订政策,建立比较完备的低碳生活消费法规政策体系,引导市民进行碳预算管理。
2、企业方面。企业未来会面临更严格的节能标准,甚至是碳排放标准,会受到“碳排放空间”的约束,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企业从现在起就应该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制定企业未来的低碳发展思路和规划,加快生产和产品结构向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的调整和转型。
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低碳产品是在整个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上都采取低碳模式,以最低的能耗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同时,公众的消费选择又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实现良性的互动,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目的。低碳产品认证实现了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中。同时,“绿色低碳产品”在低碳消费意识逐渐成趋势的国内市场领先一步,在国际市场也更具有竞争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同行业先进性,或在节能减排有实践成果的企业可尽早申报。
3、消费者方面。加强媒体的低碳知识普及与宣传,倡导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培养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转向低碳消费方式。听取消费者在技术革新、降低能耗和日常消费中实践低碳消费方面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在产品中逐渐推行碳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市民减少高碳产品的购买和消费。利用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7.
- 上一篇:网络时代带来的好处
- 下一篇:节约资源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