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细胞生物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细胞生物特点

篇1

/

反思我区10年来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解读,初中生物学教师一直在研读着、实践着。但在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上,研究得不够,达成度不高。在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研讨中获知,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类: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目标”应是“看得见的靶心”,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教师而言,许多目标是“看不见的靶心”,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看得见的靶心”,即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学习结果,这才是课程标准分解的目的。另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分解”的含义与意义。课程标准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身为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在制订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生物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防止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见,分解课程标准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结合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而开展的教师培训中,笔者把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作为新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师培训的首选内容。

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分解的技能。课程标准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① 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通过观察和阅读课本材料及其他材料,能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在课程标准分解时就要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来呈现。② 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些认知心理动词,像“了解、理解、应用”,这些词语不可观察、测量,没有具体的程度标准,这就需要分解或解析认知心理动词,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例如:可以把“了解”分解为“说出、识别、列出、列举、举例说出、描述”等行为动词。③ 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教师应结合学情(学生状况、学校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如“观察实验”“借助表格”“阅读课文”“观察多媒体演示”等。初中生物学课堂上认知条件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师的讲解、指导、提供材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二是自主学习,主要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与实验、课外探究等;三是交互学习,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④ 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准确无误吗?怎样评估检查?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

通过培训,要让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比较复杂,培训中通过“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的分解过程,引导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分解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包括:① 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的动词是描述、说出,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是“(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它们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② 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上述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剖析:种子的结构――植物种子基本一致的结构、植物种子形态结构上的差异;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萌发过程中胚各部分的变化。描述――说出、叙述。③ 形成剖析图(图1)。④ 叙写学习目标。

在培训中再通过一个范例呈现,让教师巩固分解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步骤。

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课程标准表述)。

① 寻找关键词。

其中行为动词为说明,行为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

② 扩展和剖析核心概念。

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常见种类和分布,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生命活动:运动、取食与消化、排泄、呼吸、生殖、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等。

③ 扩展和剖析行为动词。

说明:说出,识别,概述,探究(表1)。

④ 确定行为条件(表2)。

⑤ 确定行为程度(表3)。

⑥ 写出学习目标。

(1) 阅读课本能说出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单细胞生物生命结构的特点

(2) 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重点是与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相关的结构名称;

(3) 在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草履虫的运动、取食与消化、排泄、呼吸、生殖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说出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特点;

篇2

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一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水螅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无性)和有性生殖

2.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

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

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

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3.线性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4.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作用: 蚯蚓可入药,可以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软体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

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

6.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个口器;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是呼吸器官;

二、鱼

水中生活的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1.鱼的尾鳍可以控制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②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③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⑤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⑥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⑦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观察鳃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三、哺乳动物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③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⑤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生物科目备考知识整理借鉴二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

①分裂速度快,

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系统

10、植物体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2、单细胞生物的几个代表: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藻类植物)

1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方面: A.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 B. 净化污水

(2)对人类不好方面: A.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B.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14、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摄食、食物泡:消化吸收、胞肛:排出残渣、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细胞核:生殖遗传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篇3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策略

前言

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强调的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内容,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初中生物这门学科的发展是离不开实验的,通过应用实验教学法能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让学生产生对于生物的探究兴趣。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学中包括六十个各种类型的实验,其中四十多个都是学生可以亲手操作的。通过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知识的推导和产生过程,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比如,在讲解“单细胞生物体”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这种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酵母菌、衣藻以及眼虫,通过直接的观察学生会直观的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熟悉了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并且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提升了动手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积极沟通

想要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目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好生物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且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以来,不仅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后续的实验中,还能够为实验知识的讲解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的能力。比如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教师需要调节好显微镜并且检查动物标本,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初级的显微镜调节问题。通过实验准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安排相应的预习任务,并且提出和实验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促进生物知识和生活内容的结合

许多生物实验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并且高于生活,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生物探究精神并且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来开展生活化的生物实验。比如,在讲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保鲜水果”的情境,首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每个小组设计出水果的保鲜方式,并且评估每个小组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选取适合进行探究的方案进行实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保鲜方式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并且探究影响保鲜效果的具体因素。学生经过探究发现,气温、空气流通情况以及空气适度都会影响水果的保险效果。最后,教师汇集了每个小组的结果,并且和学生共同分析了保鲜的最合理条件。

除了教材中的生物实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操作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评估试验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实验价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来体会成功的喜悦。生活化实验的开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把生活里的常见素材作为生物实验对象。生物实验在选材方面比较宽松,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素材,比如小苏打,水果,小鱼等,通过选用贴近生活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且产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兴趣。第二,充分联系实际和理论。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实验的开展目的都是论证相关的生物理论,让学生能够产生这个理论的深层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许多脱离生活实际的生物实验无法发挥出原本的教学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活知识的作用。

(三)做好实验示范,提升教学实效性

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利用示范来提升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认识。通过对教师实验操作的模仿,学生能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认识并且掌握好实验的关键点。为了确保示范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研究教材中关于实验的要求,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反复推敲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并且选用程序较为简单并且贴合教学主题的方式。比如,在讲解唾液消化淀粉的作用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原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震荡”的作用,并且讲解震荡这个条件对于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过后,需要关注对于实验的总结,全面的分析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实验最终失败的话,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让学生明确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把握好实验中的关键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法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念,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正面影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持续的改进实验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美林.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J]. 理科考试研究,2013(16):96-97

篇4

(1)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通过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通过分类、对比等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细菌的特殊结构。

难点:区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图钉不同放大图片,意识到细菌是很微小的,细菌除了小还有哪些特点?微小的细菌具有什么样的结构?通过这几个问题。顺势引出课题——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新课讲授

1.细菌的形态

教师描述:十亿个细菌堆叠在只有一粒米粒那么大。提问:想观察到这么小的细菌需要借助什么结构呀?(高倍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PPT上展示不同细菌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细菌不同形态进行描述,引出细菌的不同形态: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教师讲授细菌多是单细胞生物,独立生活。

过渡:细菌具有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为什么却都属于细菌?

2.细菌的结构

出示细菌结构模型,对照教材上的细菌的结构模式图,从内到外观察细菌的结构特点,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归纳总结出细菌的基本结构。教师板画,请学生填写名称。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鞭毛、荚膜。)

通过多媒体播放细菌的运动的视频,提问:是否所有细菌都具有鞭毛和荚膜?鞭毛和荚膜具有怎样的功能?。

(并不是所有都具有,鞭毛可以帮助细菌进行运动,荚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随后引导学生将细菌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从而得出原核生物的概念,与植物细胞比较,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3)巩固提高

结合着细菌的结构,思考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开放性小结作业:细菌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下节课一起讨论。

篇5

[关键词]小龙虾 虾壳 虾青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皂化

中图分类号:TQ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36-01

1.结构及性质

虾青素(AstaXanthin)又名虾黄素,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4 ,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O4,相对分子质量为596,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含有2个羟基和2个酮基,两端的羟基有旋光性,具有3S-3 'S、3R-3' S、3R-3'R(也称为左旋、消旋、右旋)这3种异构型态,人工合成的虾青素为3种结构虾青素的混合物(左旋占25%、右旋占25%,消旋50%左右),其天然产物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虾青素色泽为粉红色,熔点大约为224℃,不溶于水,易溶于二氯甲烷、氯仿、丙酮、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在酸、氧、高温及紫外光条件下均不稳定,易氧化成虾红素[1-4],其结构式如图1:

2.的生物活性

2.1 抗氧化性

虾青素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在猝灭自由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虾青素分子中,有很长的共轭双键、羟基和在共轭双键链末端的不饱和的酮基,其中羟基和酮基又构成a一羟基酮。这些结构都具有比较活泼的电子效应,能向自由基提供电子或吸引自由基的未配对电子。它的结构特点使其极易与自由基反应而清除自基,起到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比B-胡萝卜素高10倍以上, 比维生素E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特性高1000倍以上[2,5]。

2.2 抗癌作用

有人研究了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对黄曲霉毒素B1引发肝致癌作用的影响,发现虾青素、β一胡萝卜素及3一甲基胆蒽在降低肝癌病灶的数目和大小方面效果显著,而番茄红素和过量VA无效。给由二乙基亚硝胺(DEN)或a一硝基丙烷引发肺肿瘤的鼠喂饲3或4周的虾青素,可显著降低肺肿瘤病灶的大小与数目[6]。

2.3 增强免疫作用

虾青素能显著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在有抗原存在时,能显著促进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加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7]

2.4 提高繁殖率

水生动物的卵子中虾青素的含量很高,这种高含量的虾青素可削弱鱼对光的敏感度,促进鱼类的生长繁殖,它作为激素能促进鱼卵受精,减少胚胎发育的死亡率,加快个体生长,增加成熟速度和生殖力。研究表明,在独角虾饲料中添加50mg/kg的虾青素,可明显提高虾的存活率、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虾青素还能提高家禽的产蛋率。

2.5 着色作用

虾青素呈艳丽的红色,具有极强的色素沉积能力,它进入动物体后可以不经修饰或生化转化而直接贮存在组织中,使一些水生动物的皮肤和肌肉出现健康而鲜艳的颜色,使禽蛋及禽的羽毛、皮肤均呈现健康的金黄色或红色[7]。研究表明在虹鳟鱼饲料中添加含0.1%虾青素的金盏花花瓣的提取物时发现:不仅鱼的表皮磷甲变为黄色,而且肌肉中虾青素的含量也增加了,此外还有报道中提出在红剑尾鱼、珍珠马丽鱼及花马丽鱼等观赏鱼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能使其体色更加艳丽,可提高观赏价值,因此,虾青素是鱼类饲料中的首选色素。

3.虾青素的来源

虾青素在动物体内和羽毛中,尤其是水生动物体内普遍存在。早在20世纪30年代虾青素就已从虾、蟹中分离出来。除了从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外,从目前国内外的报道来看,主要还有培养藻类生产虾青素和利用酵母生产虾青素[8]。

3.1 通过培养藻类生产虾青素

目前国内外报道最多的是雨生红球藻。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中虾青素含量为1.5%~3.0%。在培养过程中,氮源缺乏,则在体内积累虾青素,若在培养基中添加二价亚铁离子,虾青素的合成能显著提高。用培养的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特点是单细胞生物繁殖快、培养简单、易于提取,且藻粉可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饲料工业,减少了成本。除雨生红球藻外,还有通过培养绿藻提取虾青素的报道,另据报道,衣藻、裸藻、伞藻等均含有虾青素

3.2 利用酵母生产虾青素

在野生酵母所产的1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虾青素是最大的组分,占总类胡萝卜素的40%-95%。红法夫酵母已成为工业化生产虾青素的优良菌种,其中虾青素的平均含量约为0.40%。美国红星公司就是利用红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企业。利用红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特点是生产速度快,培养条件温和,细胞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虾青素的前体。

3.3 从甲壳类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

从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既能增加经济收益,又有利于减弱废水的色度,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是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石灰质和蛋白质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虾青素的提取效率。目前普遍认为丙酮是提取虾青素效率最高的,但丙酮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基于提取效率和生态安全性两方面考虑,一致认为乙醇较好。总体来说,从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中提取虾青素虽效率低,成本高,但人工合成的虾青素的生态安全性还没有被证实之前,目前国内外仍然广泛采取这种方法生产虾青素。

4 甲壳类加工下脚料中提取回收虾青素的方法

主要有碱提法,油溶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9]

4.1 碱提法

碱提法主要是应用了碱液脱蛋白的原理, 甲壳加工下脚料中的虾青素大多与蛋白质结合, 以色素结合蛋白的形式存在, 当用热碱液煮下脚料时, 其中的蛋白质溶出, 而与蛋白质结合的虾青素也随之溶出, 从而达到提取虾青素的目的。由于碱提法加工过程需消耗大量酸碱, 同时加工废水的污染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因此近几年来对碱提法的研究报道较少。

4.2 油溶法

虾青素具有良好的脂溶性, 油溶法正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的。该方法所用的油脂主要为可食用油脂类, 最常见的是大豆油, 也有用鱼油如步鱼油、鲱鱼油、鳕鱼肝油等。油用量直接影响虾青素的提取效率。提取时温度较高会影响虾青素的稳定性, 另外提取后含色素的油不易浓缩, 产品浓度不高, 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若想纯化, 还需采用层析方法。

4.3 有机溶剂萃取法

有机溶剂是一种提取虾青素的有效试剂, 通常提取后可将溶剂蒸发, 从而将虾青素浓缩, 得到浓度较大的虾青素油, 同时溶剂也可回收循环利用。常见的溶剂有丙酮、乙醇、乙醚、石油醚、氯仿、正己烷等, 不同的溶剂提取效果不同。在研究中发现, 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而乙醇最差, 并且从提取液的吸收波谱看, 不同提取剂提取的色素中其具体成分也有所差异。有机溶剂法提取可采用浸提和回流提取的方法, 但资料报道较多的主要是浸提法。

4.4 超临界CO2 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就是利用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 在高压条件下与待分离的固体或液体混合物接触, 调节系统的操作压力和温度, 萃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随后通过降压或升温的方法, 降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 使萃取物得到分离。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无毒无害、溶解能力强、溶剂残留少、产品具有纯度高等一系列的优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设备前期投资大、生产技术要求高。

篇6

植物有别于动物的一个特点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按照生物学家猜测,叶绿体最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譬如很可能是一个光合作用细菌。这种细菌在大约距今10亿年前被最早的蓝藻吞吃,但没有被消化掉,竟然在蓝藻体内幸存了下来。于是自此,光合作用细菌和蓝藻就形成了共生关系,永远生活在了蓝藻体内。后来,随着蓝藻进化成植物,植物身上也就与生俱来拥有了叶绿体。

但是这个猜测一直没有得到印证,因为据我们所知,今天没有哪一种植物和蓝藻能吞吃细菌。

最近,两位日本科学家给这个猜测找到了一个证据。他们发现,“出身”最古老的蓝藻家族的一种现代单细胞藻类,的确会吞吃细菌。这种藻类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就吞吃细菌赖以为生。

而且,它们吞吃细菌的方式很特别。像草履虫之类的单细胞生物,通常是通过身体变形,像捏面人一样伸出伪足,把细菌包围起来,然后合拢伪足,把细菌揽入腹中的。而这种蓝藻直接把细菌吸进它的食管中。食管与一个气泡状的腔室相连,这个腔室相当于它的胃,细菌就在那里消化。

最早的藻类说不定就是以这一种方式吞吃细菌的,唯一的区别是,有的时候细菌并没有被它消化掉,可能穿过了食管壁或者逃离了它的“胃”,并最终寄居在了蓝藻体内。这样,最早的蓝藻就获得了我们今天称为“叶绿体”的东西。后来,植物界不断进化,但绿色已经成为植物们亘古不变的“服装”,它们为地球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生命色彩。

今天的绝大多数蓝藻已经放弃了吞吃细菌的捕食本领,它们每天懒洋洋地躺在太阳光下,直接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存,一旦没有阳光,就死路一条了。唯有科学家目前发现的这种蓝藻,还保留着祖宗生活方式的残迹。

泥盆纪的植物世界

人们对当今世界的植物大都比较熟悉,而且对于一些植物之最,也都是耳熟能详。如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树——澳洲的杏仁桉,普遍高达百余米,最高达156米,相当于50层的高楼;美国红杉是植物界中的“巨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是世界上最高的物种,其中最高的红杉有115.2米高;而世界上最矮的树则是生长在高山冻土带的矮柳,它的茎匍匐在地面上,抽出枝条,高不过5厘米……当然,这是地球上5亿年前自从有陆生植物以来,发展到今天的植物世界景象了。

那么,地球的植物世界诞生的时候,最初的景象是怎样的呢?会和今天的植物世界景象“差不多”吗?现在,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远古泥盆纪时期的化石分析,重新为我们回放了早期的植物世界神秘景象。

大约5亿年前,陆地便逐渐披上了绿装。最早出现的植物都是苔藓、地衣这些低等植物,虽然它们个头不大,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此后大约1亿年的时间年里,这些低等植物深刻地改变了陆地上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充满坚硬岩石的大地逐渐变得松软和肥沃……在这之后的4000多万年间,地球进入了泥盆纪。泥盆纪是地球生物界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生物由海洋向陆地大规模进军是这一时期最突出、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这一时期也是陆地植物生长的黄金时期。

那么进入生长黄金时期的地球植物世界是什么景象呢?化石证据显示,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陆地植物种类几乎囊括了目前地球植物的绝大多数种类,但景象与当今的植物世界有很大差异。如当时最高的乔木只有30米高,最细的草本植物长度却只有几毫米。今天的蕨类植物通常都长不过半米,但是一块硅化木化石显示,当时的蕨类植物可以长到20多米高——简直像是“怪物”!

篇7

微生物

来自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杰克·欧玛丽·詹姆斯(jack O’MaIIey-James)以及他的同事利用时间轴的形式计算出,当太阳越来越膨胀时,地球上的生命体将进入演变阶段。并且该团队还考虑,其他一些极端的栖息地中也有可能有生命体的存在。因为类似太阳的恒星根据其大小不同,年龄也会不一样,因此詹姆斯团队观察了不同大小星球上,各种简单与复杂生命体生命旺盛的时间长短。詹姆斯称:“适应性并不是在某一星球具有的固定属性,而是生物本身具有时间性的特质。”

据了解,该团队的实验方法是模拟地球环境,根据地球表面不同高度调节温度,并持续改变星球运行轨道的特点。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太阳年龄不断增加,对地球辐射的热量不断增多,地球上复杂生命体则有很大变化。比如植物、哺乳动物、鱼类最后是无脊椎动物,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依次消失。随着海洋的蒸发,地质构造运动停止。最终,在一些海拔较高、热量略低的岩洞或是地下深层中,出现了盐浓度极高、含有热水的水池。而生活在这些水池中的微生物将继续统治地球约10亿年的时间,之后,它们也会消亡。他们将这一模拟实验运用在不同尺寸的星球中。他们发现,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单细胞生物统治行星的时间仅有30亿年。在整个行星消亡以及行星环境再次变得仅对微生物有利之前,复杂生物体存在的时间则相对较短。根据有关数据,如果到那时有外星人存在的话,可能外星人也会只剩下微生物的物种,只是时间问题。

蟑螂

世界末日如果真的到来人类还有可能继续在地球上繁衍吗?那么末日背后在这个地球上还会有什么生物存在呢,专家预言,唯一可能生存下来的就只有“蟑螂”小强。为什么说2012世界末日的到来只有蟑螂还能继续生存下去?专家有如下解答;第一,蟑螂是目前生物界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生物,为蟑螂的种族中就包括了水蟑螂,所以他们有这样的基因就更容易适应。

第二,世界末日之后不仅仅只是一个水世界,或许你觉得只要能在水下生存就行了。水世界会一直将整个地球覆盖,而全世界的化学污染物,尤其是核污染,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核弹就能将地球毁灭数十次,这足以证明地球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恰恰蟑螂对核辐射抵抗能力也是目前生物界中最强的。蟑螂还有一个最强大的本能就是,蟑螂卵外面包裹的卵鞘可以防止诸多有毒物质的入侵,甚至是抵抗一定的核辐射,包裹在卵鞘中的蟑螂卵可以在无适应的环境下一直保存,哪怕是数十年一直漂在大海,直到适合的环境下它又可以孵化出来,可想而知2012世界末日之后蟑螂就是这个水世界的唯一幸存者,又或许它们还能在多少年后发现渐渐露出的陆地。

机器人

篇8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渗透 科普教育 实践 思考

当今社会既是快速发展的社会,又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生物课堂教学应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学生渗透科普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渗透科普教育的实践

1.让学生从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科普意识。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中学的主要教育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也是激发其求知欲望的主要渠道。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及社会需求出发,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科普教育。人类是科学的发现者,也是科普的缔造者,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依赖于科普的许多方面,同时科普知识也渗入生物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要加强生物教学中的科普教育,使学生提高科普意识,正确认识科普的重要性,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观念和能力,并运用科普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科普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在教学《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SARS病毒、H1N1病毒、HIV病毒及流感病毒等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及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的资料并课堂讨论其生存的方式,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生存现象中,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理念。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新人教版)中的相关信息及思考与讨论,例如在讲到细胞的类型时,除了介绍真核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各种真菌细胞等之外,另外还介绍了人体细胞的分类,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寿命有显著差异,根据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时间,可将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4类:(1)更新组织:执行某种功能的特化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衰老死亡,由新细胞分化成熟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构成更新组织的细胞可分为3类:①干细胞,能进行增殖又能进入分化过程。②过渡细胞,来自干细胞,是能伴随细胞分裂趋向成熟的中间细胞。③成熟细胞,不再分裂,经过一段时间后衰老和死亡。(2)稳定组织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功能专一,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细胞分裂少见,但在某些细胞受到破坏丧失时,其余细胞也能进行分裂,以补充失去的细胞,如肝、肾细胞。(3)恒久组织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个体一生中没有细胞更替,破坏或丧失后不能由这类细胞分裂补充。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和心肌细胞。(4)可耗尽组织细胞,如人类的卵巢实质细胞,在一生中逐渐消耗,而不能得到补充,最后消耗殆尽。这些内容的介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他们了解到生命的神奇。

2.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科普读物,帮助他们认识生物世界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了解全球目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了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及内涵,等等。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科普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面的课外科技活动,如水体有机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爱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3.开展生物实验,训练科学思维。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开设实验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思维空间,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例如:在“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课堂上,学生对斐林试剂甲和乙溶液浓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提出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疏导,并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出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适宜斐林试剂浓度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开展研究性学习,树立科普理念。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知识的掌握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由于生物学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讨的问题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很可能属于生物学科可研究的范畴,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食品、医疗、卫生等。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做大量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翻阅资料、走访问卷等工作,并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且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科普的理念。

篇9

患者,男,76岁,主因“确诊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4年,黑便8个月,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8年5月4日入我院血液科。4年前因鼻衄,查WBC 14×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口服羟基脲0.5 mg/日至今;3年前查WBC 50×109/L,化疗后出现肾功能损害。近8个月开始出现黑便,近1个月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而入院。既往冠心病8年,无烟酒嗜好。查体:皮肤散在陈旧性皮疹,颈部、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腹膨隆,肝肋下4 cm,脾肋下3 cm,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白细胞18.60×109/L,中性粒细胞47%,淋巴细胞13%,幼稚细胞30%,红细胞2.46×109/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96×109/L;血沉 72 mm/小时;大便潜血阳性;血肌酐170 μmol/L,尿素氮17 mmol/L,尿酸366 μ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352,PaO2 78 mm Hg,PaCO2 30.7 mm Hg,SaO2 95%(呼气时)。骨髓检查幼稚细胞3.5%,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继予羟基脲0.5 mg/日,余对症治疗。住院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38.4~39℃。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音。查WBC 25.5×109/L,幼稚细胞32%;C反应蛋白98.18 mg/L,乳酸脱氢酶 872 IU/L,抗HIV抗体阴性。动脉血气分析:pH 7.352,PaO2 49 mm Hg,PaCO2 22.9 mm Hg,SaO2 95%(鼻导管吸氧5 L/分);痰涂片可见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真菌孢子和菌丝。静脉应用克林霉素、氟康唑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治疗无效,发热、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气分析:pH 7.459,PaO2 69 mm Hg,PaCO2 37 mm Hg,SaO2 95%(吸入氧浓度50%)。复查WBC 41.8×109/L,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渗出影。胸部HRCT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伴有部分肺实变。

2008年5月15日转入呼吸监护室(RCU),诊断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重症肺炎(PCP可能性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Ⅰ型呼吸衰竭。转入RCU后继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逐渐出现意识障碍,遂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查WBC 48.5×109/L,外周血CD4+细胞计数0.969×109/L,血清1,3-β-D葡聚糖(G试验)30 pg/ml(正常值

主任查房

住院医师 报告病历如上,目前患者病情危重,肺部病变诊断不明,提请主任查房,明确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呼吸科主治医师 本病例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患者,虽然外周血CD4+细胞计数正常,但仍为免疫功能受损宿主。住院期间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严重的Ⅰ型呼吸衰竭,双肺弥漫性病变,病情进展迅速,正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无效,应考虑真菌、病毒、PCP等特殊感染。G试验升高,可见于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也可见于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应该重拳出击,抗生素尽可能包含所有可能的致病菌,如革兰阳性球菌(包括MRSA)、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产ESBL发酵菌及多药耐药的非发酵菌)、真菌(包括曲霉菌)及病毒(包括CMV),另外一定要加用治疗肺孢子菌的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基异唑(SMZ/TMP)。但是由于该患者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溶瘤综合征,可选择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及肺孢子菌。其次还要控制患者的出入量,监测血液动力学,机械通气,CRRT及其他生命支持措施。

影像科主治医师 该患者的肺CT征象有: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部分实变影,心影不大,属于弥漫性肺泡填充性疾病(DAFD)。弥漫性肺泡填充性疾病属于病理解剖/放射学名词,病变主要在肺泡,可被水、血液、炎细胞、脂质、肿瘤细胞、病原体所填充。DAFD包括肺泡蛋白沉着症、弥漫性肺泡出血、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及病毒性肺炎等疾病。本患者基本可除外肺泡蛋白沉着症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及病毒性肺炎(如CMV)均不除外。

呼吸科主任医师 由于该患者有慢性白血病,为免疫功能受损宿主,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真菌、肺孢子菌及病毒性肺炎,均属弥漫性肺泡填充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将弥漫性填充于肺泡内的物质如血液、脂质、肿瘤细胞、病原体等灌洗出来,进行检测,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待其检测结果,同意目前的治疗方案。开始应该重拳出击,尽可能涵盖可能的致病菌,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待明确诊断后再行降阶梯治疗。

转归

卡泊芬净治疗第3天意识转清,体温正常,胸片显示双肺病变较前明显吸收。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六胺银(GMS)染色可见肺孢子菌包囊,肺孢子菌PCR检测阳性;细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CMV-DNA阴性。卡泊芬净治疗第3天加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1 g/日,治疗第5天成功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卡泊芬净治疗第14天,痰液Pj-PCR检测和六胺银染色均转阴,血清G试验和LDH降至正常,胸部HRCT显示肺部病变基本吸收。转入血液科继续治疗,卡泊芬净总疗程为21天。其后继续口服SMZ/TMP预防PCP。

最后诊断

肺孢子菌肺炎。

专家点评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伊氏肺孢子菌(PJ)为真核单细胞生物,主要有包囊和滋养体2种形态。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 μm,内含2、4或8个囊内小体。姬姆萨染色囊壁不着色,胞浆呈浅蓝色,核为蓝紫色。六胺银(GMS)染色囊内容物不着色,囊壁为深褐色,多呈塌陷形空壳或乒乓球样外观,囊壁上具有特征性的圆括号状结构,是囊壁局限性增厚形成的,以此和其他真菌相鉴别。

PJ环境宿主和传播途径尚不明确,一般认为通过呼吸道感染或体内潜伏状态的PJ激活。

本病常见于早产儿、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和HIV/AIDS等免疫缺陷宿主。在美国,HIV/AIDS患者PCP发生率高达60%。国内报道的PCP多发生在非HIV/AIDS免疫抑制宿主,此二者并发PCP的特点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HIV/AIDS患者PCP起病隐匿,常持续数周到数月,表现为干咳、低热、食欲不振、嗜睡、呼吸急促及发绀。胸痛不常见,急性发作呼吸困难并伴有胸痛时,提示可能合并气胸。典型患者体检可见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肺部听诊无异常。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此为该病的典型临床特点。

非HIV/AIDS患者PCP起病急,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可有胸痛,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常在数日内死亡。病人体温正常或低热,少数在38.5~39℃。体格检查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干湿音。与HIV/AIDS患者相比,起病更加急骤,进展迅速,常常需要机械通气,死亡率极高。

影像学特点 PCP的X线及CT表现均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呈斑点状、片状或网状,其特点是病变主要分布在肺门周围,而边缘肺野及肺尖清晰,但病灶可由肺门区向肺野周围发展,有明显的融合趋势(类肺水肿征)。这种改变可能是因为病原体沿支气管气道离心性扩散所致。

弥漫性渗出病灶呈肺腺泡状分布,类似于间质性病变,早期HRCT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而X线胸片可为阴性,是少数“胸片阴性的肺炎”之一,但病变发展极快,3~4天后病变迅速融合,出现典型的肺泡渗出性病变或肺实变。

过去一直认为PCP是间质性肺炎,但实际上急性PCP主要是肺泡和含气腔隙的渗出、实变伴有少量的浆细胞浸润。少数病例可合并大叶实变、胸腔积液、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和肺囊肿。大叶实变可和双肺弥漫性病变同时存在,亦可表现为多叶实变,后者少见。

临床诊断 笔者总结PCP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以下5条:①免疫功能受损宿主(如AIDS、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白细胞减少,尤其是外周血CD4+细胞

病原学诊断 迄今为止,尚无肺孢子菌的体外培养技术,病原学诊断的标准方法是咳(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各种肺活检经特殊染色(如Giemsa染色、六胺银染色等),镜检发现PC病原体。咳痰标本的阳性率>20%,诱导痰可提高至6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敏感性则高达100%;Giemsa染色方法使滋养体、囊内小体和背景均匀着色,对比度差,易漏检。

篇10

关键词:活动课;实践;发展;自主性

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科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更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科理论课程相结合。

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自此以后,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祖国各地把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向“活动课程”的设计。1997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其中很重要一个特点就是构建了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课程改为“学科加活动”的整体优化结构。

一、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

由于受过去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学生发现知识,解决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锻炼。即使部分教师在课上设计了一些学生活动,但都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走的形势而已。而真正注重学生的参与,加强学生活动,是需要教师在平时就注重在课堂中开展的。而活动的内容也是可以丰富多样的。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具有生物教学、生物知识的电影、电视以及生物知识的短片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看而获得的感想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有效学习。这样不仅起到了教育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锻炼。此外,还可以开展内容丰富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常规知识问答等。这些活动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而且易于接受。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寻找、搜集相关知识用以解决在活动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且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也就大为提高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到各个学校,所以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充分运用好这一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高中生物课的实效性。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落实知识点。如在讲《光合作用》时,视频播放一小段有关原始地球的录像,然后就人类生存而言,让学生比较原始地球和现在地球气体成分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作为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吸引了,听课明显认真了许多。接下来,视频展示:植物生长的一生。问题:植物为什么长大?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哪里?展开教学。讲到普利斯特利实验的时候,充分利用Flas演示实验过程,引导思考:几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有无植物的两组实验装置起什么作用?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三、联系实际,深化教学

高中生物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为较强的实时性,学习生物课,除了掌握相关知识点,树立一定的价值观外,还应该学会时刻参与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会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生物事件,树立自己一定的评判标准和原则。而对高中生而言,教师主要做的就是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活动方案,并将这些活动方案适当的联系相关生物知识,开设部分专题活动,强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身边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相关知识,帮助其端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如讲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时,教师可以这样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的完善等,人的寿命在延长,老年人的比例上升。那如何能延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探讨这问题。老年人的体内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的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得出结论: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单细胞生物的衰老=细胞的衰老,多细胞生物的衰老≠细胞的衰老,细胞时刻都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