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现代林业 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把握的一个新亮点。在生态建设中,林业是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着关键和纽带作用,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应对气候变化。这就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这个共同居住的地球营造绿色的发展空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元素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林业是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除提供着社会生活与发展所需要的多种林产品外,还承担着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要任务。如何正确处理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所有林业工作者需要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的来看我国林业资源的基本状况,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影响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绿色纽带,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近年来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大幅度增加林业补贴资金支持造林、森林抚育和良种培育,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格局,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新时期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林业发展及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属较低层次。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林业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的特殊属性。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加快林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抓好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是研究确定现阶段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石。

解决生态问题是林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以生态建设为主不能有丝毫动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必须首先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加强监管与引导林业产业的发展,引导资本进入林产品的高端化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竞争力,以缓解林业生态建设所承受的压力,将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视野,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幅度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方法来培育、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森林。将生态系统观点贯穿于经营森林的全过程是发展生态林业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运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全盘谋划;以生态合理性的战略思维,对关系到林业发展和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科学的探索;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可恢复的合理范围内,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增加经济总量的短视行为,有效地避免破坏环境、耗竭资源的现象,自觉地以自然生态规律为指导,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统一协调发展。

3 结语

根据生态化、市场化、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合理调整林业经济结构,扩展林业发展空间,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实现由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的转变。进行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在当前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前提下,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是需要不断探索与钻研的课题。现代林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并提供战略支撑。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2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 资源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01-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却越来越少,这样的矛盾决定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它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需求和供应矛盾和根本之道,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1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

党的十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上申明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息息息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才能自觉树立节约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和资源紧迫感,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到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需要对节约集约用地相关知识进行普及,鼓励各行各业自觉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增强全社会对于节约土地资源的责任意识;其次,优化土地规划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有限资源的扩大利用。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2 加强规划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1 科学规划,将节约集约用地贯穿各行各业

一切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都以相关规划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土地规划的时候就要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融入规划工作中,树立和落实新型资源观,构建节约集约用地的科学导向机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对各行各业的用地需求、城乡和产业的布局安排和基础设施的配置进行科学的规划,尽可能的节约集约用地,努力保护国土资源,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保护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保障可持续发展。

2.2 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开辟节约集约用地新空间

盘活存量土地是指将现有的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这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前提工作,一是建立存量和闲置土地的方案,将这些土地的情况全面、及时、准确的进行登记,并根据批准时间、面积、类型、用途、权属等情况进行分门别类;二是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办法,对于本辖区内需要调整使用的土地依法收回、收购和置换,加大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对土地储备的开发管理,降低土地储备风险。除此之外,要积极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对于因为各种原因而被闲置的建设用地鼓励其一地或者设备招商,其中土地用途不改变的可以保留土地使用权;对于闲置和空闲土地在摸查清楚之后,通过司法、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及时处理相关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合法有效的处置,优化土地的利用;对于建设用地被批准一年以上没有进行开发建设的,征收土地闲置费,两年以上的,统一收回。

2.3 发挥土地区域集聚效应

在进行土地规划的时候,应该注重发挥土地区域集聚效应,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做好工业区和生活区土地用地规划建设。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空间统筹,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3 严格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1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

我国的土地管理政策贯穿土地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节约集约用地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土地管理政策。例如:对于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产业鼓励政策项目优先安排,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地优先安排,而对于一些限制类甚至淘汰类的项目就要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率甚至禁止土地供应。

3.2 形成完善的制度、政策、技术、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按照“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的制度、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挥土地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针对不同的地区要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科技含量,对于各项建设用地进行预审和论证,从源头上控制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分配。例如: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而厂区的绿化率要在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以内,严禁改变建设用地的属性。节约集约用地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各类试点中深化完善和提炼经验,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4 结语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与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相符,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不断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体系,加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使得节约集约用地成为每一位公民的信念和自觉行动,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开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亚.高举节约集约用地大旗:以资源节约集约促科学发展[J].咨询与决策,2014(8):8-11.

[2] 佚名.国土资源部:以节约集约利用统领土地管理工作[J].资源与人居环境, 2104(9):6-8.

[3] 李风.在创新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浙江省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经验[J].国土资源通讯,2014(12):32-35.

篇3

关键词: 平原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护堤; 复式断面

1 基本情况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属黄淮平原,全市总面积11959km2,有耕地1239万亩,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名符其实的“中原粮仓”。周口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流域,其中100km2以上的骨干河道有60条,流域面积在200km2-3000km2的中小河流25条,分别属于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涡惠河水系、黑茨河水系和洪汝河水系。沙颍河属于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是淮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区,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等四十个市县,于安徽省颍上县沫河口汇入淮河,河道全长620km,河南省境内长410km。沙颍河水系山区支流众多,界首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6条,即北汝河、澧河、小颍河、贾鲁河、新运河、新蔡河。

周口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和风向均随季节变化。春秋季节较短,气候温暖,春夏之交多干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冬季较长,寒冷,雨雪少。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时常发生。该区河道大部分为雨源型河道,流域洪涝灾害发生时机与降雨一致,一般为每年的6~9月份。

2 阐述现状问题点

沙颍河周口段属于平原河流,从沙颍河上游山区来水特征及史料分析,沙颍河本段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汇流区山洪冲刷及北部黄河洪水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河道历史形成过程及近期演变特征看,河道岸线变化主要由于汛期平槽水流引起,堤线变化由于特大洪水溃堤后修复引起,河床冲淤深度范围小,相同地段有冲有淤,长期基本稳定。到2008年,沙颍河全线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防洪标准已达20年一遇,治理涉及堤防、险工险段治理、建筑物等多种工程类型。上游将新建燕山水库,完善滞洪区建设,更好地调控沙颍河上游下泄水量。沙颍河全线治理从建国以来是第一次,规划全面、合理,工程完成后,沙颍河河道的整体安全将会大大提高。沙颍河河道的未来演变趋势会趋于平缓,河道平面、断面将会更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状态,随着对上游来水调控能力的加强,河道断面冲淤变幅将会有所削减。

从沙颍河治理后的效果来看,对于平原性河流的整治,应着眼于生态治理。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以防洪排涝为目的,结合新农村经济建设,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保护资源,实现其有限资源而无限利用。

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们亲水的本性、用水的本能。

所谓回归自然,就是在保证人们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即要对河流实行强制治理,又要在治理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治理平原地区河流的合理方法

3.1 科学地规划设计理念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取决于水文情势、水力条件和地貌景观格局。因此,河道生态建设应考虑生物的多样性,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为水生及两栖动物创造繁衍栖息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身的自净能力[1]。河道除必须满足排泄地表径流外,为维持河流的生态健康,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维持水流的多样性。即自然河流断面要有宽窄交替,缓流与急流并存,浅滩与渊潭交错,偶有弯道与沙洲[2],岸边富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水草、巨石的大量存在,具备各种水生物繁衍栖息的空间。为此,河道生态治理也必须从生态、人文、经济及社会效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维护人类亲水、用水安全的需求。

3.2 合理的防洪设计标准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全省各流域统一制定防洪标准,以避免各地区防洪标准各自为政。一条河流要流经多个地区,但从发源地到河口却是一个河流生态系统,上游制约着下游,左岸关联着右岸。因此,河道的防洪标准,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防洪法》、按流域面积、防洪部位的重要性……,依次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制定其分级防洪标准,协调管理河道的生态治理。

3.3 复式断面的有效设计

平原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可设计成多阶复式断面。一阶复式断面按5% ~ 2% 频率洪水设计,二阶复式断面可取2% ~ 1% 频率洪水设计。即在枯水期,流量小,水流由主槽泄流; 当汛期流量大时,允许洪水漫滩到一阶乃至二阶复式断面,过水断面增大,洪水位降低,也就不需再修高防洪堤[3]。

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枯水期可根据复式断面的宽度和地形,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其功能: 在一阶复式断面滩地,可允许种植生育期短早熟矮秆作物品种。如春小麦、土豆、香瓜、西瓜、菠菜等。汛期到来时,或漫淤或收割。在二阶复式断面滩地,可允许种植大田作物。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或抢收或机械强制刈割,以防阻水行洪。

3.4 建造与人与物相协调的生态护堤

提及护堤往往都是混凝土、浆砌石。此类护坡不符合生态治河理念。对于主洪槽,除个别冲刷严重河段凹岸必须采取护坡外,其余部位应尽量保持河流天然状态下的沙洲、岸滩、岸线等形态[3],尽量保留原有河滩湿地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工程对河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满足行洪、排涝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毛石等堆砌、干砌护坡方式,在正常水位以下则采用箱型结构衬砌,为鱼类等水生动物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对于一阶复合断面应采取土质岸堤,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堤线选择应按照治导线要求,综合考虑上下游河床曲率,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河道确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扩挖,并尽可能使河线相对顺直,未经充分论证,不宜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

岸堤护坡可采用草皮、木桩、植生袋灌泥土与草籽混合物堆砌护坡形式,既能起到护坡抗冲刷,又能长草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对于二阶复合断面护岸工程可采取顺直护岸形式。一般以土堤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在堤外应设置护岸林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种[4],一则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二则为农民创收。在堤内可根据地形、地貌,设计出与河岸景观相融的堤防形式,立足当地风土民情、突出地域文化,堤路一体、景堤融合,建设宜人亲水平台,塑造园林式滨水景观,以期达到人在堤上走却有无堤感,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4 结论

综上所述,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在于调整规划设计理念,分级防洪标准一线穿,设计多阶复式断面,一阶滩地短期用,行洪漫流无风险; 二阶滩地年际用,超标洪水还河滩。河岸堤防确定合理治导线; 主洪槽保自然,一阶护堤随势弯,二阶护堤直顺川。生态护堤经济又景观。

[参考文献]

[1]闫长坤. 简述庄河市河道的治理措施[J]. 吉林水利,2006( S1) : 118 - 119.

[2]胡文明. 涡河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 9) : 69.

篇4

关键词:植树造林;山区;化学方法;应用

前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依据,如果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以自然环境和资源作为牺牲代价,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再有自然资源的支持,社会文明进步也就不能存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山区的林业资源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是不可比拟的,这也就突出了山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 山区植树造林的重要价值

山区植树造林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物理和化学干预的基本方法,采用林地科技、工程施工、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手段,实现扩大森林面积,优化生态环境等目的,这项举措有助于改善森林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加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从森林相关企业的角度来讲,山区的植树造林工作是企业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从造林技术上提高工作质量,这保障了森林相关企业的工作基础, 培育和保护了森林企业的生态资源,森林企业的相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总和提高。

2 化学方法在山区植树造林中的具体应用办法

2.1 采取的试验手段

以下笔者则选取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为例说明化学方法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具体可通过以下实验说明:

①将保水剂施加到指数坑内的土壤中,即在每个植树坑中加入25克的保水剂,种植侧柏。②在不加任何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抗旱剂,即将抗旱剂溶液蘸树苗根部,进行栽植。一个星期后,使用开始时浓度的一半来喷洒树木的叶表面,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一次连喷两回。③在不加任何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混合一定的保水剂(25克),且用一定浓度的抗旱剂溶液来蘸根栽植,一个星期后,使用开始时浓度的一半来喷洒树木的叶表面,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一次连喷两回。④在不加入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直接种植柏树。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应用的结果可以看出,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能够起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树苗坑内加入保水剂后,土壤的容量就小于不加保水剂的,在试验后,保水剂的土壤容量提高,反映了法学应用中保水剂的吸水和稀释水的作用,以此种方法来看就能有效的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蒸汽。在加水后,土壤的水分明显增加,功效上和含水量也同时减少。因此,加入化学制剂后能够很好的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在降雨过程中能够完全的使土壤吸收水分,使得在干旱天气也能够保证土壤中水分不被流失掉,减少了水分的消耗,起到保水作用。

2.3 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在山区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分析

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使用于山区植树造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树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补植、毁造现象的发生率。根据上述试验的结果,在不使用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时,树苗的成活率仅仅为39%,只使用化学抗旱剂的树苗成活率为60%,只使用化学保水剂的树苗成活率为69%,若两种化学材料都使用的树苗成活率高达89%,根据这种成活率的情况,相关的部分可以设置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植树造林成本。由此可见,在山区植树造林中使用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树造林带来的损失,而且效果很显著,效益更加突出。

2.4 应用结果分析

通过化学实验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山区中应用化学抗旱剂和化学保水剂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也更能体现出这两种化学方法应用在山区植树造林中所体现的价值。从一方面来说,化学抗旱剂的保持土壤水分和降低水分蒸发具有名校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活化树苗根系的发育,强化光合作用,使得树苗的抗旱能力和生长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树苗的生长量,与传y的植树造林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0%。另一方面保水剂具有重复吸水、保水的功能,能够促进树苗根系的生长,在与土壤混合之后,还能够改善土壤内部的物理性状及根系周边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与传统植树造林的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9%。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地处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区域,从生活生产过程来看形式比较单一,有利于植树造林中化学方法的应用和开展,同时,由于交通发展不发达,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都比较差,这也为化学方法的有利实施提供了依据。由于山区的地形复杂,面积较大,比较有利于植树造林,如何利用人口稀少、生活强度不大的方法进行化学植树造林实验就成为我们不断钻研的话题。只有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系统为导向,不断进行科研探索,强化山区植树造林的意识才能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降水和气温因子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 杨彬,蔡晓东,李洪伟,张虎林.吉林林业科技. 2011(04)

[2]浅析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J]. 喻琼,杨一辉,涂样胜,杨家林,黄义松.现代园艺. 2011(15)

[3]用不同造林工具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J].马晓伟.农民致富之友. 2011(20)

篇5

[关键词]企业安全 标准化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110-01

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标准化的前提

1.充分认识企业安全重要性

人们经常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总以为很容易,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做起来太难。安全之路难,难于上青天。如果一个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好,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那么即便是有着高效的运营模式,那么也是不堪一击的,只有保障了企业安全,企业才能稳步的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效率[1]。那么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呢?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用中文解释: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可见而知,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个人员工,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命脉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文化魅力的基本体现。

2.标准化需要企业领导积极主动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决定着企业的盛衰成败,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者,可以直接领导公司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者必然是公司高层的领导,领导有力度,员工才能重视起来,因此,企业领导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才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第一步。只有企业领导积极主动的提倡起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动员企业的所有员工一起参与这场宏伟的建设中来[2]。

3.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建设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血肉,是企业最根本的财富,所以,一个企业的文化作风,最直接的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因此员工具备的安全思想素质,至关重要,影响着团队的安全意识,更是企业的安全文化根本,而很多企业的员工总是拿效益第一,往往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对员工思想的安全教育是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可以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员工基本安全意识的情况做考察,然后针对员工的安全思想的不足,进行培训讲解,并作定期的抽查,施以奖罚措施。让企业员工意识到,了解跟掌握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对分内工作的一种评定,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定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员工的工作思想、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法制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有了企业的有效领导,员工的积极配合,彻底贯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就有具备完整的实施体系,有条不紊才能一步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指标及相应的实施流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即便是了健全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有了条文规定还必须要活学活用,深刻贯彻到企业员工的脑海里,从本质上改革企业的文化标准。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安全知识跟技能的前提下,坚持思想,坚持安全意识,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安全生产。进一步改革企业安全文化。

二.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项目管理

1. 保护企业生产项目资源

企业的生产模式跟生产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

的生产资源,这包括企业的生产原料,企业的生产设备,以及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归根结底的说,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能顺利的安全生产。珍惜保护企业的生产资源,不仅需要一些列的规定措施,也需要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遵守企业的生产流程,不能急功近利的给生产过程带来巨大的负担,保证生产的合格,安全,质量。

2. 充分发挥企业职能

在安全生产的指标范围内作业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实施起来就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配合,因此,企业要充分做好领导及管理的职能,一方面,对员工的生产方式及过程进行监督,改善劳动条件,合理执行员工的薪酬标准,对于表现好坏的员工有奖罚措施,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并且,企业要充分明确分责任,合理分配,针对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安全生产措施,如果出现紧急状况,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要做到明确跟保障,了解生产设备的属性,要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帮助企业共同规划和辅助生产。

3.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

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是提高企业整体信誉度,同时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全面提高企业公信度。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诚信工作机制,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安全生产信用制度,建立企业内诚信管理制度,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共同遵守诚信行为,形成从业人员对企业有信心,客户对企业放心,安全管理部门、保险部门、金融系统和社会对企业放心。通过明确生产过程的分布管理,明确员工职责,建立完整的成产机构体系,在物质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还有员工的待遇,在法律上,规定权责关系,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员工的安全作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促进安全成产规模化,效益化。

三. 标准化管理的相互促进

完整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影响渗透在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在精神上防范于未然。对于企业安全以及员工个人都是一种保障[3]。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标准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实现。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备独立,高效,的解决安全问题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挑战。所以,在安全标准化的背景下,开展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是绝佳的机会。两项措施的开展,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对企业的安全有着巨大的帮助,也是对企业文化特色的一种体现,因此,企业安全标准化,统一化,一方面极利于企业,同时也方便企业管理,共同维护企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

安全工作标准化有难度,但它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而又长期的工作,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并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也逐步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现已逐步被人们所理解,安全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立、完善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我们的安全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对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每时每刻认真对待,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企业员工的配合下,一定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创造一个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公司。

参考文献

[1]马西元.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中国钨业,2003,3(6):101-102.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公共设施、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理想的道路不仅可以满通运输及人们出行的需求,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人们对道路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还应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内容繁杂琐碎的工作,因此在评价城市道路时,不仅应看交通道路的作用,还应以“人”为着眼点。所谓“人性化”指的是在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实际中,将人、车及周围环境等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快速、经济、便利、舒适等要求,为城市发展及城市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1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增多。在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人们经济购买力也得到了提高,私家车辆越来越多,车辆的增幅远远高于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幅,交通拥挤现象日趋严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商铺的重要庆典、婚礼等存在侵占道路的情况;由于车辆的增多,汽车的噪声污染、尾气污染加剧了北方雾霾的产生,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恶劣。结合多年实际工作实践经验及教训,我们应当认识到: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性化的规划与设计,在以人性化设计为指导的规划下,才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问题,才能为城市未来交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设计已经不局限于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需要满足人们在观赏性、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多年来通过对城市道路规划人性化设计得知,人性化设计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堵塞、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最终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实用、安全、舒适、便利、美观的目的。

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2.1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实用、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同时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增强居民对城市交通设计的认同感,并通过景观等物质手段提高宜居度,从而实现城市追求生态、持续、多元化的社会目标,最终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2.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2.1整体协调性

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干道与居住区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两者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配置人行车道与车行道路的比例,集约、合理的规划设计。

2.2.2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道路使用存在满足将来机动化发展与使用的心理需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灵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2.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我国现代社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城市道路设计首先应坚持这项基本要求,创造性的设计城市道路网络,为人们提供宜居、友好的交通空间,其次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独特需求,为他们的活动、出行提供便捷的选择方式。

3.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思路

3.1人性化的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安全行车与行人通常安全等需要,然后结合平、纵面线形确定横断面形式,以确保人、车安全。这是人性化设计在道路交通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通常主、次干道将主要板块连接而成,但道路横断面在城市的主干道上仍继续沿用,比如郑州市的中州大道,8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栏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中间用绿化带分隔,给人们提供宽敞的视觉感受,良好的景观效果,安全舒适。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采用需要保证:市民的交通意识强,可以遵守交通规则;道路平面线形好,行人、行车的视距通畅;行使的非机动车数量少等因素。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项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措施;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A级时,应配置系统完善的标志、标线、隔离和防护设施。早期修建的道路很难满足现代交通需求,一些城市在道路改造中,增设高架路式道路,或在城区内主要街道铺设纵栅分割以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还有部分城市采取压缩绿化、减小人行、非机动车行道路宽幅来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降低行人的安全感,不符合现代道路交通人性化设计要求,因此道路横断面设计仍应该继续保持传统的自己车道。

3.2行人过街安全

3.2.1人行过街通道的设置

人行过街通道有斑马线、天桥、地下通道等几种不同的形式,人行过街通道的位置应结合行人过街量,通常在人流量大的商场、集市、学校、剧院等公共建筑附近进行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设施的换乘需要,人行过街通道间的间距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如设置不当,便会给行人的出行、过街带来不便,甚至会引发“翻越栏杆”等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合理确定、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

3.2.2行人过街通道的细节处理

无信号灯斑马线通道应在来车方向给人、车一定的安全视距,视距范围内的绿化带应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者草皮,避免绿化带遮挡人、车行驶安全。如果车道数多于6车道,在道路中央应设置黄色待行区域,这样行人就不必一次性穿过马路,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小孩,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过街环境。

如果道路中央设置有连续分隔带时,应为行人提供天桥或地道等行人过街配套设施。但选用天桥还是选择地道应该结合具体建设条件,包括方便行人,治安、地形地貌、环境等几方面因素,要结合城区的具置确定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人行过街天桥与地下过街通道的坡度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行走时的舒适度,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坡道与梯道相结合的形式。如图1中所示地下地道与天桥坡道的示意图。地道在两侧设有坡道,过街天桥在中间设有坡道,下图是坡道设置的示范形式,当自行车流量大时,可在两侧与中间均设有坡道。

图1:过街通道坡道设置示意图

自行车推车道

梯道

b.天桥过街通道示意图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应较多的考虑治安因素,可以适当的缩短地下通道长度、较多采用天桥过街形式或修建半地下式通道。

3.3综合考虑城市环境因素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交通顺畅、道路绿化率、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影响等多重城市环境因素。城市路网构成了城市平面骨架,因此道路畅通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当确保的首要任务,其次适当增加城市道路的绿化率有助于给人们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出行环境。路面结构形式分为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两类,有效结合路面设置的刚、柔,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品质。

4.结束语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设计,道路设计的人性化应体现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还需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人们才能从人性化的道路设计中获益,最终实现交通畅通、居民安全、便捷、和谐出行。

【参考文献】

[1]高云贺,周晓雨,葛忠大.浅谈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12)

[2]任永生,谢红.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篇7

关键词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地域状况;实施做法;成效;湖北阳新

中图分类号 S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063-03

以山、丘、河、湖、江为格局的山丘湖区的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简称“作物普查”),既与平原、高原县(市)不十分雷同,又与山区、湖区、丘陵县(市)有所区别。山丘湖区的鄂东南阳新县生物多样性有其多彩的特色,作物普查有其独具的地域与特点、实施与作法、成效与建议。本文所论仅供商榷,以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

1 地域状况与特点

1.1 状况

1.1.1 地形复杂――山丘河湖江相互交错区。阳新县位于幕阜山北麓,湖北省东南部。父子山横陈县北,七峰山等10余座大山绵亘县西、南边界。长江流过县东北边缘,富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网湖等100余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县中部及沿江滨湖地域多平原、岗地。“多山之乡,百湖之县,富河连长江”,推进了境内峰峦叠翠、湖泊纵横、丘陵岗地、冲积平原、滨湖洼地相互交错区的形成。

1.1.2 气候独特――亚热带北缘地区季风区。阳新县年均温16.2~21.0 ℃,年总降雨量1 281~1 821 mm,无霜期240~300 d。绝对最低气温-11.0~1.1 ℃,7月平均气温27.7~29.2 ℃。仅从1981―2014年相隔33年相比,年总降雨量、年均气温每年分别以5.718 18 mm和0.048 49 ℃的速度递增。不容忽视的小变化加剧了独特气候的形成[1-2]。

阳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分布不匀,冬寒夏热,四季分明。这种独特的地貌、气候造就了境内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果树各类资源丰富多种,属于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境内既适合柑橘、枇杷等常绿果树种植,又适合某些落叶果树中南方品种群的种植,如桃、李、枣、柿、板栗、石榴等。

依据我国果树带的划分,阳新县处于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因此,阳新县既具有亚热带季风区的共性,又具有热带北缘季风区的特殊性,对农作物种植、引种等更具有境内气候的严格敏感性。中稻是20世纪阳新境内最大宗粮食作物,为了顺应气候的特殊性,群众自觉改为“早二季”。

1.1.3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的地域贫困区。阳新县的山崩、地陷时有发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而严重。雨量充沛,但分配极不均匀,常常有洪涝和干旱发生。气候温和,但往往有周期性冻害威胁常绿果树和农作物[3-4]。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引起的灾害频发、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导致阳新县多年来未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特点

1.2.1 农业大县,多乡之县。全县海拔为8.7~860.0 m,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3′~115°30′、北纬29°30′~30°9′。全县22个镇区场418个村。全县人口10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5万人。土地面积2 782.80 km2,其中耕地6.53万hm2。2014年农业总产值288.20亿元,占生产总值460.58亿元的62.57%,“农业大县”特点十分突出。

在地域状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农业大县”及其“油菜大县”“水产大县”基础上,还是全国、全省有名的“多乡之县”,如杂粮之乡、“红薯半年粮”之乡、花果之乡、枇杷之乡、柑橘故乡、苎麻之乡、国家地理标志――阳新山茶油之乡、金竹云雾茶之乡、阳新豚(番鸭)之乡、阳新猪(狮子头)之乡。这是粮、油、果、麻、茶、饲等品种资源多样性的生存基础[5]。

1.2.2 生态退化,资源流失。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调查,并撰写“浅谈‘自然生态角’的保护问题”一文。文中指出:湖北省阳新县农作物资源逐年下降,其中33%的资源是自然生态角上养育的资源。

农作物及其野生资源流失源于20世纪60年代“森林乱砍乱伐,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70年代“以稻为纲,全面遭殃”的人为破坏和“管理体制多次变更,网湖水域大量缩减”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湿地生物总量减少[6]。湖北网湖湿地原有维管束植物131科397属595种,现存在不多,其中假稻、歪头菜、野芝麻、野豌豆等名贵珍稀资源近乎灭绝。

1.2.3 污染严重,结构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加之意识淡薄、重视不够,规划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乏力,各种污染交叉、叠加,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严重性[5]、土壤酸化的广泛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性[7]。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农业发展,如农业新品种更新、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不断提高、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5]等。所有这些因素,动摇了农、饲作物当地品种抗逆性全面、适应性广、质量好的优势,放大了“追求产量的人”说其产量低的缺陷,导致了其数量由多变少、面积由大面积连片种植为小面积零星分散种植等品种资源结构变化。受这种“结构变化”的影响,该县在1981年第二次农作物资源普查中有大量种植的阳新御谷、木港大麦、洋港白玉米、糯高粱、中棉、鱼籽黄油菜、细叶绿苎麻等名牌品种消失殆尽。

总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及气候环境变化,导致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因栖息地环境变化而急剧减少,一些地方品种和特异资源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8]。

2 具体实施与做法

2.1 实施

2.1.1 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在宣传发动中,首先学习国家三部委颁发的“农种发[2015]2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农发办[2015]26号文件”及其有关《技术规范》。通过学习,统一了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作物普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大对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调查和收集,深化基础研究,确保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实现可持续共享利用[8]。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资源基因库,能够为未来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全县种质资源丰富,应为我国的基因库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选出优质高产的地方品种作为本县的“精准扶贫”提出新的思路。

2.1.2 培训学习,熟悉业务。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办好各种培训班,并动用县域内广播、电视、各种行政会议、系统内业务骨干会议和科技网站、种子网站精心广泛宣传,为本次普查打下舆论基础。

2.1.3 做好采购,备足物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采购和备足电子设备类、工具类、文具类、交通工具共4类、42种及其他系统调查所需物质,以保障作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1.4 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农业局成立了“阳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领导小组”专班。同时,种子管理局还聘请了2名长期在农村蹲点驻队的农学、果蔬方面品德好、身体好的退休老专家为顾问,以提高普查效果。

2.1.5 查阅资料,明晰种源。聘请人员查阅了在20世纪在区、公社农技站工作时不定期组织开展的种质资源调查原始资料、著作、论文汇集;保存的《阳新县志》(2本)、《阳新县农业志》(1本)。熟悉思路,明晰种源,制定《阳新县农业品种资源普查与收集初稿》,以提高普查效能。

2.1.6 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制定“作物普查”方案(预案),主要内容是普点的18个镇场区关于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绿肥、饲料等14类作物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品种312个;制定普查路线,走访干群;预约座谈人员;采收(购)标本、种子对象等。明确、锁定基本目标后,不走或少走弯路,以提高普查效率。

2.2 做法

2.2.1 搞好部门调查,认真填表分析。按照《作物普查表》的要求,组织专班在全县12个部门及有关单位,着重对1956年、1981年、2014年的县名、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系统、人口及民族状况、土地状况、经济状况、特有资源与农业生产状况等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反复而认真的15 d调查、填表和分析,为以后的普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因县制宜展开,重点村组普查。县域“作物普查”方法:一是因县制宜,普查8个区有关村组,即开发区、托管区、旅游区、高山区、丘陵区、湿地区、经纬度边缘区、海拔最高与最低区的2~3个重点村组。二是因地制宜,重点普查县域内水稻、红薯、豆类、蔬菜4种主要作物。三是因特制宜,注重果树、r麻、桑茶、湿地植物4个方面的特异资源寻找。本阶段对8个镇区场16个村进行了普查。

2.2.3 资源收集整理。及时鉴定上交。普查农作物当地老品种、特异资源时,就地商定、确认、编号、区位登记、植株包扎、种子(果实)晾晒和枝条封蜡收集,严防漏登、损耗。收集后,及时送交省农科院鉴定、保管(贮存)、入库、入圃。

2.2.4 翌年四季复查,全面系统总结。由于农作物有春、夏、秋、冬四季播种、收获等区别,故此次历时逾2个月的第一阶段普查不能代表全面普查,有许多遗漏的农作物资源品种,必须进行翌年四季复查,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

3 普查成效与建议

3.1 成效

3.1.1 完善与纠错。在完成作物普查1956年、1981年、2014年《基本情况普查表》和第三次《作物普查》的种质资源征集表及其全部数据录入电脑数据库基础上,完善了1956年第一次普查应补登的种质资源203份,纠错了1981年第二次普查登记“新品种选育”人为造成的错处3份、漏处6份。填补了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历史空白和遗误。

3.1.2 普查与征集。本次第1阶段普查全县共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2份,其中已登记、定位、编号79份,目前回收送省入库的种子(果实)、块茎、枝条等40份,超额完成了上级标定的任务20~30份。

3.1.3 名优与珍稀品种。在本阶段“作物普查”中,征集到阳新名优与珍稀品种资源30份,如黄颡菖湖晚糯105、洋港车虐卓桥础⒀蟾墼律酱罅E础⒀蟾鄢怕懿肥怼⒀蟾鄢哦烫俸炱ず煨氖怼⒒乞菖湖绿豆、洋港车帕月爆黄豆、龙港大力冬豆(小蚕豆)、洋港月山青皮黄豆(七月绿)、洋港月山黑皮黄豆、枫林月朗鸡眼豆(背虱豆)、洋港大力秤砣结(齐头黄)白芝麻、黄颡菖湖红禾芋头、洋港车抛虾逃笸贰⒒乞花果丝瓜、红扁豆等。

3.1.4 古老与特有品种。在第1次、第2次“作物普查”中未捕捉到的古老与特有的本地果树品种资源,本次本阶段已征集到14份,其中100年以上的果树品种有黄颡花果朱红橘(常橘)、川橘、臭柑、甜橙(橘红)、朱砂李和沙港撑皮柑;200年以上的有黄颡花果土枇杷、沙港园枇杷、沙港洋枇杷(大金钟)、沙港石滚枣、牛奶枣、花果棉絮坨枣、凤凰酸枣、鸡心枣。

3.1.5 野生与近缘品种。本次查获到的野生资源共有56份,其中已定位、入数据库的有33份。如:黄颡菖湖野莲藕和野生桑叶树(百年古神树)及其附着生长3个野生大灵芝、龙港月山老蟹眼野绿豆(黑豆)、洋港车乓笆磷印⒘港岩泉野生八月撑(炸)猕猴桃和野生茶叶树、枫林五合野生板栗和野生山茶(油)树、源尧治多角型野菱角、多粉型野莲藕和野菱白、网湖五爪咀(光叶)野豇豆和金莲苞(芡实)、网湖金湖野参和野葱(胡葱)、群生野r麻、野椿刁树、综合新塘网湖野湖蒿(蒌蒿)和野黄豆、野绿豆、野牡蒿、野芥菜(油菜)等。阳新独特的古老野生近缘品种有2个:黄颡花果花红和(野)柿子。

3.1.6 选育与其他品种。近些年来,阳新县干群通过嫁接、单株选择等方法或与省有关单位、院校合作而长期选育成的新品种有5个:阳新军垦柑桔“新兴杂柑”(爱缓28号)、阳新吴茱萸、阳新油茶、阳新金竹尖云雾茶、阳新浮屠山下华阳1号竹笋。其共同特点是产高质优,深受群众欢迎。其他方面还有阳新有本地的地方品种和野生的绿肥、饲料、药材类品种资源100余个。

3.2 建议

3.2.1 调查表格应科学设计。调查表格要切合县情、科学设计。3年调查表中土地状况、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不是设计者想象的有资料来源而好填。原来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缺少人均收入的统计。“年均降雨量”提法不妥,气象部门只有“年总雨量”的数据资料。

3.2.2 上级加大支持力度。在普查旺季的专班、专车、专时、专款和录音笔、摄像机、记录、收集、登记等“四专”“五配套”保障问题及其“县域两套普查专班”等难度较大,应在再宣传发动、争取上级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和普查人员的刻苦工作下功夫。

3.2.3 植物检索表发送基层。植物(作物)分类检索表应作为作物普查必备工具下发基层或电脑信息传递给县种子管理局“种子资料库”网站。否则,无法填表。因资源复杂,原大学教科书无法查全,电脑无法进入高校图书馆查找。

3.2.4 制定精准扶贫品种规划。利用县域农作物当地农家品种资源优势,制定精准扶贫品种规划与实施方案。

3.2.5 完善种子法规建设。制定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建设。在全国《种子法》《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基础上,省区级、地市级,特别是县(市)级的法规建设与完善问题,应加快步伐,为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3.2.6 设立作物普查奖惩机制。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作物普查”奖惩机制,如作物重大资源“发现奖”“青年贡献奖”“老年奉献奖”或“特殊贡献奖”;对工作失误者进行批评教育、责任追责制;对纂改成果者进行行政记过、职称警告处分等。

4 参考文献

[1] 方达福.山丘湖区种植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12-313.

[2] 黄石市统计局.黄石市统计年鉴(2006―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5.

[3] 湖北省阳新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新县志[M].武汉:崇文书局(长江出版传媒),1986-2005.

[4] 赵知维,方永阳,方向亮,等.桃树流胶病与立地环境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2(4):219.

[5] 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等.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3):629-632.

[6] 方向亮,董明锋,方达福.关于完善湖北网湖湿地生态与农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5):291-293.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支撑现代科学技术大厦的重要基石之一,并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中,电子行业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逐步成为主流,彰显着其自身的特色。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的实际,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没有电子技术就不可能有当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电子技术的相关简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门类逐步兴起。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相关原理,并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制造的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分为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并且,电子技术正朝着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在网络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力行业、交通行业等。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技术起步较晚,但目前电子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存在价值。

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发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电控系统,车身电控,汽车智能化等方面都有应用。在发动机电控系统方面,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到直喷技术以及配气相位控制领域,开始取代旧式的纯机械式的和机械与电子混合的喷油装置,使用电子控制喷油装置,是汽车技能进一步优化。

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评价制动系统的两个标准,而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依靠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及牵引力控制系统来保证。电控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将发动机的负荷、车子的速度、司机控制情况等种种数据,进行精密计算并做出进一步评析后,再对变速杆的位置进行智能的改变,使变速杆得到最佳的应用。与此同时,安全气囊、灯光控制以及电子显示仪表等设备正常启动都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只有应用好电子技术,才能使汽车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出行。

2、电子技术在交通运输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非常大,它在交通运输上的应用,对改善交通阻塞现象以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都很有作用,主要表现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汽车的使用和完善方面。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气化铁道,牵引类电机传动以及车辆之中的辅助电源也都无法离开电力电子技术。飞机、轮船,甚至是电梯,都需要电力电子技术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交通上的GPS 定位和导航、通过红外方式的传输智能卡、交通信号控制、闯红灯拍照等方面,也都有需要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在交通运输上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短了所需的时间,还能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3、电子技术在环保节能领域的应用

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对资源的滥用,对生态平衡及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使得现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人类最大的呼声。

多年来,由于社会都是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机。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开发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干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电子技术要真正发挥这些能源的巨大优势上做出巨大贡献。在风能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使用风能机电系统,而风能机电系统又需运用多种技术,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子技术,可见电子技术在环保节能领域的重要性。同时,电子技术的使用已逐渐成为“环境杀手”——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这又是环保节能领域的一大贡献。

4、电子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子技术又称为电力电子技术,它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输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降低损耗,还可以帮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的电力资源,使他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电子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发电机组多种设备的设计及运行特性,使它们更加简单可靠,造价低廉。

在水力、风力发电方面,电子技术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有效功率,是他们相应的发电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电力电子技术也在电机调速、供电电源、电力较配电等方面已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总之,在电力行业中,电子技术的应用还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电子技术与电力行业的结合将推动电力行业的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5、电子技术在国防事业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国防事业上的结合,产生了军事电子技术这一概念,具体说来,军事电子技术指的是在军事系统和装备中使用的电子技术,例如军用电子元器件、军用软件、军事电子材料等。电子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改进和提升了国防军事装备。

我国国防事业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防电子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国防电子企业则是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迎合新国防军革的需要。总之,电子技术的应用对于改进国防军事装备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正推进军事电子技术的高速进步,在未来,国防军事装备的改进和品种的创新中,电子技术将成为其中的关键技术。

6、电子技术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传感器作为目前使用最广的三大类器件,具有着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点。应用电子技术研究的微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已逐步取代了传统传感器,它是一种新兴的器件,尺寸很小,俗称硅传感器,是由两块芯片共同组成的,其中一块芯片可自动检测加速度,另一块则是微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之间的接口电路。它体积小,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将多功能集于一体,可以进行模糊逻辑运算和自动鉴别周围的环境。在汽车方面上,未来的智能化集成传感器的应用,不仅要可以提供用于检测、放大和处理的信号,还具有高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给人们的安全与舒适上了一层保险。

7、结语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电子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使得电子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成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重要环节和桥梁。电子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的应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及其质量,促进着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无论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在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方面,电子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未来的电子技术会发展到哪种境界,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将来它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定将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1] 庄彦霞.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浅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2).

篇9

1动物福利

福利在英语字典中译为material benefits, well being, welfare,这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原来主要用于企业管理中。动物福利不是动物权利,它包括动物的生命和健康,虽然各国的文字描述并不统一,但其实质都是指让动物在比较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在无痛苦或尽量减少痛苦的状态下死亡。

在1976年美国人休斯提出了动物福利这一概念,这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在详细描述中,休斯将动物的福利定义为两种,包括生理福利和心理福利。而现今国际上所公认五大自由也是这两种福利的体现。

首先生理福利在五大自由的体现即在食物上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环境应该舒适的自由;同时应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这三者都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三者的满足是保持动物生理健康的保障。其中不受饥渴的自由,即饲养人员在饲养时或者相关人员在进行与动物相关活动时都应及时补充动物所需的饲料和饮水瓶中的水,不使其感受到饥饿或者干渴;其二,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即相关人员应该为动物提供舒适卫生,符合其生理特点的生活环境;其三应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肋、的自由。这是基于前两者的基础上,尽量为动物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减少疾病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如果动物感染疾病,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动物所感受到的痛苦。而相较于生理福利,动物的心理福利难以用仪器来测量,更不用说使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评测。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与动物之间并没有有效而直接的交流沟通渠道,换句话说就是人类不可能理解动物的真实想法和确切需求,因此在动物心理福利的评判上加入了大量人类的主观评测。目前,心理福利在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后总结认为动物应享有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同时应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表示在饲养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爱护动物,不得随意殴打、虐待动物,或者在工作活动中应尽量注意举止行动,不得发出极大声响惊吓到动物,尤其是像豚鼠之类的实验动物,极易受遭到惊吓,更应该小心。另一点是各种动物都具有各自的天性,如猴有攀爬的天性,鸟有飞翔的天性,当然完全满足其天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改善他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以满足它们的天性;同时要兼顾不同动物的习性,例如拿走一只母鸡的产蛋箱,会使它感到痛苦悲伤,但对于一头阉牛或一只母羊却不会有同样的问题。以上所描述的这些都是动物福利的体现。

2实验动物福利

2. 1实验动物要了解实验动物福利,首先我们需

要来了解什么是实验动物?它与一般动物有何区别? 由欧洲共同体于1986年的《关于使各成员国有关用于实验和其他科学目的的动物的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接近的理事会指令》中第2条定义实验动物,是指己经应用于实验或者将要应用于实验的动物。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8年制定并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则明确规定该条例中提到的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在其后出版的一些实验动物学教材中也沿用了这一定义。在2004年修订的《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2条将实验动物定义为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对实验动物定义是渐进的细化,同时我们从定义可以看出实验动物与其他动物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实验动物的来源。它是由人工培育且具有比较明确的遗传背景和清楚的来源,不同于一般野生动物是在自然中生育成长的;其二:它本身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受到控制的,这与家禽家畜或者其他观赏动物,伴侣动物也是不一样的;其三:它的存在目的。比如伴侣动物是以供玩赏、陪伴之目的而饲养的动物,农场动物则以为人类提供肉质产品及食物为目的,实验动物则是为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及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与其他各种动物都是存在极大差别的,从它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被人类的活动所影响和掌控,它的存活完全依赖于人类,不管是日常的活动和生存环境还是最终的死亡,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完完全全的贡献于人类。它的生存环境是受到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基础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温度、湿度、光照度、噪声、氨浓度、送风次数等,这些因素更是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的生理节律,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从而间接地影响到进行科学实验所获得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为实验动物创造舒适,尽力满足它们需求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为环境因素而造成科学实验不必要的误差,减少个体差异性;一方面也是出于人类文明,公共道德的考虑,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为人类医药健康事业献身,我们也应该提倡保护他们的福利。

2. 2实验动物祸利由上文内容可知,实验动物也属于动物,只是在某些方面区别于其他动物,因此,实验动物福利也包括上述所说到的动物福利。同时在动物福利的基础上,实验动物福利还需要遵循3R原则。这一原则由动物学家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Burch于1959年提出,现已逐渐被广大实验动物饲养及实验人员接受及广泛应用,3R原则具体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替代是指尽量使用无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活体动物,或者使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进行试验的科学方法,而现在比较先进的做法是编写程序,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实验动物福利的一种解放;减少即指在科学研究中进行在动物实验时,使用比较少量的动物来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者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尽量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的科学方法;优化则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实验方案及指标选取的优化,以及实验过程中实验技能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如今这一原则己获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认同,这一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在2005年,美国芝加哥的伦理化研究国际基金会还在3R的基础上提出了4R原则,增加了Responsibility(即责任)作为第4个原则,要求人们在生物学实验中增强伦理观念,呼吁实验者对人类和动物都要有责任感。

实验动物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独立个体,是与人类一样具有个体的自由的,当人类将实验动物用于科学实验中的时候,其前提其实是己经剥夺了动物的个体自由权利,因此,我们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更应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环境,保护其应享有的福利。

3动物福利现状

3. 1国外动物福利发展自1822年(Martins act an act to prevent the cruel and improper treatment of cattie《防止残酷和不良对待牲畜法》又被称为《马丁法案》的有关动物福利的法律颁布至今,欧美等国己经在动物福利保护的道路上走过了一百多年,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己经比较完善,如英国在颁布《马丁法案》后于1849年,颁布了《防止虐待动物法》。该法规定,任何人如果对动物进行殴打、不良对待、过分使用、虐待或酷刑折磨,或者致使上述行为发生,均属犯罪行为。均将受到罚款。另外,法律还规定了执法当局从此有权对此类行为进行指控、起诉。直到1850年以后,动物福利的法律开始关注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身上,于是,在187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防止动物虐待法》。到了191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著名的《动物保护法》(Protection of animals act)。该法将英伦三岛当时和之前的各个防止虐待动物的法规进行了整理和补充。2005年,英国议会提出了新的《动物福利法》( Animal welfare act)草案,取代了《动物保护法》,这部法律在2006年年底通过,并于2007年4月6日正式生效。美国在动物福利保护这方面也走在前沿,1963年,美国颁布了《实验动物使用和饲养管理指南》,这是最早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的指南,到1966年,美国颁布了《动物福利法》,这是最早的一部与实验动物管理有关的法律,并在1970年、1976年、1985年和1990年先后四次对《动物福利法》进行修订,后又颁布了《饲养管理和使用脊椎动物在检验、研究和教育中的法规》,所有部门都要遵守这一法规。其他如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法律,保护动物及实验动物福利。

3.2国内动物福利发展我国引入动物福利理念时间较晚,无论是科技条件方面还是在观念方面都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距,动物福利制度建设并不十分完善,但我们仍在继续努力。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动物福利进行规范,但我国在1988年出台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对实验动物的饲养、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在2001年对其进行修改,并首次将动物福利写入法规。1997年,3R原则首次出现在《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其它颁布的条例法规有《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方法(试行)》等,都提到了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开始逐步加强对实验动物管理。2006年9月3日,我国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这让我国动物福利立法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性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条例都将动物福利的内容增加了进去,如2005年实施的《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任何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动物福利,保障生物安全;从事动物实验的人员应遵循替代、减少和优化的原则来进行实验设计,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实验动物。同年《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后,就明确做出规定,实验者应当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2008年《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将实验动物科普与福利单列为一章,这在国内还是首次,这也充分说明了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受重视性。2010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也特别提到了实验动物福利,包括进行替代,减少以及优化实验设计,实验中,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及最后实行安死术。

而在我国的其他地区,如台湾,动物福利制度己经比较接近国际化。在1990年时台湾夏良宙学者就提出,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同时在台湾还设有专门的动物福利组织以及网站,在 1998年制定《动物保护法》,2000年1月19日颁布了《动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其中都有相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内容。而在2004年修订的《动物保护法》,对动物保护以及福利进一步做了比较翔实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回归后于1999年,颁布了《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又针对实验动物颁布了《实验动物照料与使用守则》。

目前我国除了台湾其他地区并未出台明确保护动物福利的法律。虽然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该法仅限于保护珍稀动物,普通的野生动物以及圈养动物并不在它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该法律对伤害野生动物行为的规定也非常少,更多的是针对非法获取野生动物用以盈利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因此我国目前应借鉴其他欧美大国的动物福利立法经验,尽早出台明确性的动物福利法。

篇10

1.逆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逆工业化是指由于本地制造业/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下降,而导致工厂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外迁或转行的一系列工业衰退的浪潮②。逆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直接。生产性建筑聚集的经典型工业区在转型过程中,空置建筑存量大大增加,同时,废弃建筑下的土地往往因重工业污染而无法直接开发,也成为城市中长期闲置的土地。工业社会模式中对原料资源、厂房、机器、设备、专业的熟练工人的依赖使得工业生产与其在城市中的区位的关系较为牢固。而在第三产业主导的后工业城市中,服务业增长会导致城市之间竞争关系的加剧。服务业的基本要素是合适的办公空间与轻体力劳动者,轻体力劳动使女性在劳动者的比例快速增加。这两项基本要素的地理分布更广泛,因此服务业企业具有更大的区位选择自由度,这就导致城市当局为了吸引主要服务业雇佣者而展开竞争。哈维的“城市企业主义”(CityEntrepreneurialism)理论③指出政府从“管理主义”转化为“企业主义”。这一转变突出表现在城市变得像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销”(marketing),而城市的空间环境与意象成为竞争中的重要资源(Harvey,1989)。改善空置工业区破败的建筑、对污染土地的生态型修复、利用大型事件来宣传城市形象,是争取大公司落户某一地区的基本措施。这种“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建筑的转型与其土地的区位关系,成为解读西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决定性因素。2.内城问题(InnerCityProblem)内城问题对应于西方后工业化时代的郊区化问题。

二战后,由于工业结构从传统工业转向高科技工业,交通工具的改进、个人税收政策的差异、中心城区居住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各种原因促使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由中心城区迁移至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以英国为例,英国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约占70%,地铁交通发达,英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原则是大城市高、小城市低,这一系列政策使英国主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缓慢下滑的态势④。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这种滑坡趋势愈来愈明显。内城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青年的高失业率引发的城市骚乱,在失业率最高的街区,少数族裔与警察间的冲突极易成为骚乱的导火索。2011年8月引发的伦敦骚乱之火蔓延至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等传统工业城市,而这一景象在30年前的1981年也曾上演过。3.缩减的城市(ShrinkingCities)“缩减的城市”这一概念是指那些曾在工业化时期人口膨胀而现在正经历人口流出的城市,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业化时期的“膨胀的城镇”(boomtowns)或新兴城镇。造成城市人口持续减少有多种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如依赖能源开采的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的迹象,典型如德国鲁尔地区城市群;也有经济原因,如制造业结构升级或者港口运输的集装箱化都会使原有城市较低层次的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典型如美国“锈带”城市(rustbelt);政治原因也非常关键,如在东、西德统一之后,大量人口前往西部发达地区工作,造成东部许多城市人口骤降;最后还有战争因素造成的人口骤减,如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一系列城市⑤。“缩减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就业岗位的减少引发的人口净流出,并且当持续性的人口流出造成预期城市吸引力的下降,从而使城市陷入实际吸引投资能力减弱、实际工作岗位减少、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进一步流出的恶性循环之中。在典型的“缩减城市”中,原本按人口比例配制的各类设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长期空置的各类建筑破败失修,城市形象一落千丈。但欧美地区的“城市缩减”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后工业时代的制造业转移,如曼彻斯特、利物浦、巴尔的摩、匹兹堡、底特律、埃森、多特蒙德、莱比锡、开姆尼兹(Chemnitz)等。这些昔日工业重镇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其中建筑类遗产对城市景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必须首先认识到其“缩减”的社会语境。

作为一处通向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港口,利物浦始建于1207年。但由于默西河(RiverMersey)潮汐起伏过大,也没有适合船只锚固的设施,在18世纪之前,利物浦的航运地位并不高。1715年第一座商业用的湿船坞(WetDock),即利物浦老船坞(OldDock)修建成功之后,利物浦的航运业开始逐步增长。至18世纪末期,默西河沿岸又建造了5处封闭式船坞,这一时期奴隶贸易的增长⑥,使利物浦迅速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性港口城市之一。大西洋货运的繁荣使通往大西洋的默西河的两岸逐渐成为码头与仓储的首选之地。为了满足更多的货运要求,利物浦市政府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默西河沿岸进行大规模的港口设施改造工程,以阿尔伯特船坞为核心的南码头区与以斯坦利船坞为核心的北码头区分别从港口管理局大楼向两侧展开,成为利物浦滨水界面中最重要的建筑群。19世纪末,在利物浦的默西河东岸形成了绵延约10km、占地150hm2的封闭式船坞群⑦(图略),并有一条专用的铁路线连接各大船坞。20世纪20年代之后,航运业的发展使船只尺度大大超过了19世纪建造的船坞的容量,许多早期建造的船坞仅仅保留仓储用途。二战期间,利物浦作为跨大西洋的战场中心,默西河沿岸的船坞功能又恢复活跃。利物浦曾遭到80多次空袭,其中1941年5月的闪电战使许多船坞建筑遭到破坏甚至被炸毁,城市内部的破坏也非常严重。1.阿尔伯特船坞地区简述南码头区中最重要的阿尔伯特船坞地区(AlbertDockArea)包括坎宁船坞(CanningDock)、阿尔伯特船坞(AlbertDock)、盐仓船坞(SalthouseDock)、沃平港池及船坞(WappingBasin&Dock)、公爵船坞(Duke'sDock)等6组围堰式船坞(图略)。今天的阿尔伯特船坞地区的码头设施与仓储建筑主要成形于19世纪40~60年代,其中由于试验了非木结构承重的方式,砖石与铸铁建成的阿尔伯特船坞和仓库一起开创了防火功能的封闭式船坞之先河。阿尔伯特船坞保护区内几乎所有的船坞工程都是由时任默西船坞码头管理局(MerseyDocksandHarbourBoard,MDHB)总工程师的杰西•哈特里(JesseHartley,1780~1860)建造或经其手改扩建的,只有阿尔伯特船坞的交通管理楼是由哈德维克⑧(PhilipHardwick,1792~1870)设计的(表1)。阿尔伯特船坞地区自二战结束之后逐步失去原有功能,下文将1952年阿尔伯特船坞被列为I级登录建筑作为其保护与再生的起点,并将其之后的60年的发展过程分为衰败停滞、实践尝试、保护再生、再生促进四个阶段,通过对其社会经济状况、遗产保护意识、城市再生政策三方面,研究其保护与再生的历史语境与实践的关系。2.长期缩减的社会经济语境二战后最初的20年内,英国的整体经济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但制造业的区位转移非常显著,从原本依靠内城的货运铁路或水运码头等基础设施,转移到高速公路周边地区。二战后利物浦大力重建炸毁的城区,也引入了一些大型的制造企业,但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航运业务逐步受到新兴的集装箱业务的威胁。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陷入经济滞胀时期。保守党希思(EdwardHeath)政府(1970~1974)无力扭转英国的经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社会动荡不定,频频处于“紧急状态”(StateofEmergency)。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为了节省能源,工厂只能实行每周3天工作制,经济进一步下滑。在这持续的衰退过程中,以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利物浦以及接壤的棉纺织之城—大曼彻斯特地区失业率逐渐增加。具体对于默西河畔的利物浦码头地区而言,大规模的集装箱化使默西河港务公司在1956~1958年陆续裁掉了1500个工作岗位。经济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明显下滑,1961~1971年,整个默西塞德地区失去了76000个制造业岗位,其中利物浦占到90%。港务公司则在1960~1965年裁掉10000名码头工作人员。70年代国际航运业的全面集装箱化使利物浦的传统式船坞完全失去了竞争力,港务公司兴建了适应集装箱货运的西福斯码头(SeaforthDock),并在1972年将南岸码头全部关闭,北岸的码头到80年代初陆续关闭。在失业率开始增加的同时,20世纪60年代的“新城运动”与相应的“贫民窟清拆”(SlumClearanceProgram)的背景下,大量城内居民转移到的新建城镇中,利物浦的内城人口迅速下降。整个南片区码头关闭后,大量生产厂家为了更接近中心地区,陆续关闭利物浦的分厂。整个利物浦持续上升的失业率在20世纪80年初期达到最高的20%,而城内土地约有15%处于空置或废弃的状态,位列全英国所有城市第一。

内城南区失业率更是高达40%⑨,利物浦内城地区的失业问题带来的税收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衰败等经济问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利物浦的内城问题沉疴难起,非一时能治。1981年7月,利物浦Toxteth地区因黑人青年长期不满警察执法,在一次冲突后引发了骚乱。Toxteth地区靠近码头,也是利物浦失业率最高的内城区。这次骚乱之前,布里斯托(Bristol)、布瑞斯顿(Brixton)、汉兹沃斯(Handsworth)等其他港口行业与制造业衰退都很严重的地区也陆续发生过骚乱,其源头都是经济衰退与结构转变引发的高失业率问题。在这持续近30年的衰退过程中,英国对工业时代建筑遗产的态度也逐步发生转变。3.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语境转换(1)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认知英国从1950年开始正式实行“登录建筑”制度(ListedBuildings),主要以历史年代久远和建筑学价值为判定标准,但是仍然有许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因大规模的城市重建运动被拆除。在这一过程中,原先被视作并不重要的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Period)的建筑逐渐受到建筑史研究和遗产保护人士的重视。活跃的建筑保护人士贝杰明⑩、佩伏斯纳等于1958年成立了“维多利亚协会”(VictorianSociety),抵抗拆除该时期建筑的压力。随着建筑环境整体保护意识的发展,1967年英国通过《城市文明法案》(CivicAmenitiesAct,1967),提出设定“保护区”(ConservationArea)来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特征的地区。与登录建筑不同“,保护区”的指定工作一般是由地方政府进行。1974年开始,保护区内的“非登录”建筑的拆除也需要取得特殊的许可。保护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遗产的呼声经过尤斯顿火车站拱门保留的争议也使“工业考古学”从少数研究者的兴趣成为考古专业人士以及各类遗产保护爱好者的共同关注点。英国考古理事会(CouncilforBritishArchaeology,CBA)于1963年开始了“工业文物全国普查”(NationalIndustrialMonumentSurvey,NIMS),为了鉴别在普查中值得保存和保护的重要文物,CBA于1967年成立专门“工业文物委员会”。以此为契机,英国官方的文物记录机构—皇家历史文物委员会(RoyalCommissionstheHistoricalMonumentsofEngland,RCHME)也进入了工业考古的领域,标志着英国官方学术机构也已认可工业考古学这一新领域。(2)工业建筑遗产价值利用尽管得到了众多关注,但实际上由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难点在于经济问题,仍然有大量有价值的建筑遗产被业主和开发机构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尽管手续繁琐,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登录建筑被合法地拆除。20世纪60~70年代,尽管美国已经出现了许多对工业建筑进行空间再利用的尝试,但是英国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方式仍然较为单一,多作为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且通常都是自负盈亏的独立博物馆(IndependentMuseum)。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遗产保护先驱地位的铁桥峡谷博物馆于1973年正式开放,并成立了英国工业考古协会(AssociationforIndustrialArcheology,AIA),同年又在博物馆内举办第一届国际工业文物大会(FICCIM),英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1975年被指定为欧洲建筑遗产年(YearofEuropeanArchitecturalHeritage,YEAH),并且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这一年的各种大众宣传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英国也成立了更多的保护组织,例如以“保存受到拆除威胁的历史建筑”为诉求的SAVE即成立于该年。SAVE通过各种媒介,如图片展览、广播节目、报章、宣传单和各种出版物来发起保护某一受到拆除威胁的建筑。其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关注,也始于首次的遗产年展“HeritageYearToll”。在“遗产年”这一盛事之中,失去屋顶而损毁严重的阿尔伯特船坞的照片提醒着人们,作为最大的工业建筑遗产的落魄处境与未知的将来。1979年SAVE举办的“撒旦的磨坊”(SatanicMills)展览则聚焦更广阔的奔宁山脉地区(thePennies)失去用途的大量的棉纺织厂,并试图通过借鉴美国的商业再开发经验来推动工业建筑遗产利用的多元思路。英国《建筑师学刊》(Architects’Journal)1978~1979年出版专题性系列研究—工业的修缮(IndustrialRehabilitation),探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利用多余的工业建筑空间为初创阶段的小型企业的实践经验,其主要理论吸取了当时在美国已经较为成熟的“再利用建筑不仅是好主意”(ReusingBuildingsisnotjustaniceidea)以及“保存亦生意”(Preservationmeansbusiness)的理念。此系列专题经过整理,于1984年出版《工业建筑修缮:利用多余建筑服务小型企业》,指出当时英国经济活力依靠小型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再利用历史建筑在社区经济更新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在具体实例中的修缮与新建的成本比较,强调修缮再利用的经济优势。(3)遗产引导城市再生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工业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出现了更多元的形态。一方面是顺应政府培育中小企业的号召,工业建筑单体进行修缮再利用的数量大为增加;另一方面,历史城市的工业地区再生的现实问题需要更宽广的思路。对于当时英国大量尚未找到合适用途的工业建筑遗产,SAVE的主要成员通过概念设计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方案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光明的未来—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一书,分析英国工业建筑遗产的问题,并简单回顾过往保护的主要成就,指出在英国已经出现了新型开发商,能够认识到工业建筑的优势与价值。由查尔斯王子创办的“通过遗产的再生”(RegenerationThroughHeritage)的基金,也资助了大量小规模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作为管理英国建筑遗产的最高机构,英国遗产局(EnglishHeritage)也非常支持“遗产引导再生”的理念—恰当再利用建筑遗产的作用如同针灸一样,能有效刺激这些地区的发展,以遗产项目来提高区域的辨识度(Identity),改变该区域在公众认识中的负面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进一步改变区域其他建筑的窘况。4.再生过程中城市公共政策概述针对大量城市“缩减”的社会经济情况,英国政府和地方议会都提出相应的政策对应,具体而言,可以分成“城市发展公司”模式之前、之后两大历史阶段。这一理念是撒切尔政府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的产物。撒切尔政府强调市场需求和私营经济的作用,强调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城市再生中的作用。(1)城市发展公司(UDC)之前的尝试(1950~1981)这一阶段的城市政策仍然以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为主,从美国引入的城市更新(urbanrenewal)概念侧重于对特定地区的社会改造。对于码头滨水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其衰落的问题,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再开发计划,如1968年英国政府的“城市计划”(UrbanProgramm),但政策的焦点在于提供住宅与基础设施的更新,例如1969年开始划定“普遍改善区”(GeneralImprovementAreas,GIAs),集中增加原先建筑中缺少的设施及改善保温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中央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内城政策。在工党政府执政时期的《1977年城市白皮书—内城政策(》The1977UrbanWhitePaper:PolicyfortheInnerCity)提出了衰落的内城地区的复兴政策(revival),并依据这一政策,成立了中央与诸多地方城市的内城协作机制(InnerCityPartnership,ICP),利物浦也包括其中。经过激烈的辩论后,议会随后制定了针对这类地区的专门法案《内城地区法案》(InnerUrbanAreasAct,1978)。1979年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开始推行一系列更为强势的城市复兴政策。1980年的《规划与土地法》(PlanningandLandAct,1980)提出关于“城市发展区”(UrbanDevelopmentArea)的再生计划“:使土地与房屋得到有效使用,鼓励发展现有产业和新产业、商业,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确保住房和社会基本设施,以鼓励人们在此居住和工作。”这一政策为后续的城市再开发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2)城市发展公司时期的政策(1981~1998)以1980年的《规划与土地法》为基础,英国环境部(DepartmentofEnvironment,DoE)在1981年提出了建立超越地方政府权限的城市开发公司的计划,首批试点就选取了以利物浦为主的默西赛德(Merseyside)和伦敦滨水区(LondonDockLands)两处,成立城市发展集团(UrbanDevelopmentCorporations,UDC),以加强内城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及其相关区域的振兴。根据比较分析,Adcock认为城市发展公司(UDC)与之前的内城协作机制(ICP)相比,拥有更多的自,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迅速和高效的直线性组织机构;中央政府的融资与拨款;通过购买或资产交托令(VestingOder)得到无约束条件的土地所有权;在尊重地区既有规划的前提下拥有开发过程中的规划管理控制权。为促进历史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撒切尔政府(1987)颁布的《使用类别规则》为便于工业建筑再利用,规定在保护区(conservationarea)内的建筑用途从ClassB2(一般工业)或者ClassB8(储藏)转变为ClassB1(商业)不需要规划许可,这一文件为工业建筑遗产的重新利用大开方便之门。这些再利用实践的前提条件当然是没有噪音、振动、气味、烟雾、煤灰、粉尘、灰尘、沙砾等各种污染要素。因此,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用途集中在文化设施、商业和居住几大类型。5.阿尔伯特船坞保护与再生的具体实践(1)衰败停滞期(1952~1972)基于其在利物浦城市发展中的贡献以及杰出的建筑学水准,1950年建筑登录工作伊始,阿尔伯特船坞的遗产身份就很快得到了认定。A~E仓库群在1952年成为最高级别的I级登录建筑(表略),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也在1960年对船坞的建筑结构进行了测绘。但由于航运业的萧条与利物浦市政府的经济大规模衰退,对于在战争中被炸毁的阿尔伯特船坞A区的屋顶层和北墙,一直都没有修复。与当时遗产保护人士与建筑史学者对工业建筑遗产的认识相反,作为阿尔伯特船坞的业主,默西船坞码头管理局(MerseyDocksandHarbourBoard,MDHB)因连年亏损基本上放弃了这组历史建筑,任其衰落,只想着将船坞整体拆除,然后将土地出售。管理局为此积极与地产公司沟通,讨论各种开发计划。最初的一轮计划是在1969年,以OldhamEstate地产公司为合作方,提出将这一地区开发为“迷你城”(MiniCity),一个集办公、旅馆、餐厅、酒吧、地下停车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项目。这一规划方案遭遇了保护人士大规模的反对浪潮,因而没有得到利物浦政府的批准。管理局并没有放弃拆除的决心,与OldhamEstate又提出了第二轮开发量较小的“滨水城”(AquariusCity)计划,其中包括一座44层高的摩天楼,也遭到大规模反对。1971年码头管理局本身的财务状况几近破产,该计划最终流产,OldhamEstate也终止了投资意向。(2)实践尝试期(1972~1981)1972年南码头地区中的船坞全面关闭,之后各方提出了关于阿尔伯特船坞不同的计划,这些计划中较为成熟可行的是将其改造为利物浦工学院(LiverpoolPolytechnic),但也没有获得批准。1974年,默西塞德郡议会(MerseysideCountyCouncil,MCC)成立,这是一个超越原有地方政府利益之争、协调默西河流域各城区的更高级别的机构,宣布将南边诸船坞的再开发计划列为最重要的议程,并通过与船坞局的长期协商,于1979年达成协议。郡议会与另一家地产公司GeraldZismanAssociates(GZA)集团着手新一轮开发设计。1981年1月,GZA集团的改造方案因计划填埋阿尔伯特船坞和盐仓船坞中的水面用以作为展览场地和停车场,而申请登录建筑改造许可(ListedBuildingConsent))。

众多建筑保护团体反对填坞计划,发起了公开听证会以反对GZA集团发展计划的继续推进,国务大臣拒绝发放改造许可。GZA集团也因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因此在年底最终失去了优先开发权(表略)。尽管业主已经放弃日常维护,但法规层面的保护认定工作一直在持续。1976年11月阿尔伯特船坞与周边的坎宁船坞、盐仓船坞等一起被利物浦市政府划为阿尔伯特船坞保护区(AlbertDockConservationArea)。长期疏于管理和维护,在数十年的规划争议中默西河沿岸的许多封闭式船坞破败不堪。1961年英国《建筑史学报》的测绘图与照片显示,阿尔伯特船坞的水面依然可以停泊小型船只(图略),而根据1980年左右的图片(图略),阿尔伯特船坞与周围的坎宁船坞、坎宁船坞内围合的水体全部淤塞,步行与车辙的痕迹明显可见。船坞周边的仓库建筑的窗户破损严重,除了A区部分被炸毁的屋顶之外,其他的屋顶也损毁严重。(3)保护再生期(1981~1998)1981年3月成立的默西赛德郡城市发展公司(MerseysideDevelopmentCorporation,MDC)正是这一时代背景的产物,其开发管理范围包括默西河东岸的利物浦南码头地区和西岸的威拉尔(Wirral)市的码头地区。通过资产交托令,MDC从港口管理局建成之初就得到南码头地区的全部土地,率先开始了这一地区的再生计划,其中阿尔伯特船坞保护区的修缮与再利用则作为旗舰项目,也被视为利物浦城市再生的新起点。1982年5月,MDC正式得到了阿尔伯特、坎宁、盐仓船坞地区完全的产权,阿尔伯特船坞保护区的再生终于在MDC的推动下迅速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1983年,以MDC主导的阿尔伯特船坞修缮工程正式开始,首先需要将封闭式船坞内的淤泥清理干净,并修复船坞的闸门,使其与默西河保持流通。9月地产公司Arrowcroft集团与MDC签订150年的租约,并成立阿尔伯特船坞公司(AlbertDockCompany)以负责船坞再开发。Arrowcroft集团负责所有的建筑室内改造和码头区域的工程,并且负责除了航海博物馆项目之外所有出租项目的合同与监管任务。MDC计划出资925万英镑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新的船闸门和场地的景观整治。此外,由于改造为博物馆是英国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常见做法,MDC认为阿尔伯特船坞地区也应当引入重量级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一方面,利物浦市议会与MDC将航海博物馆从之前的馆址迁入阿尔伯特船坞中,另一方面,MDC也与泰特艺术集团积极洽谈开设艺术馆的可行性,最终成立了泰特利物浦分馆(TateLiverpool),由著名的建筑师斯特林(JamesSterling,1926~1992)进行改造设计。第一阶段的重点是D和E区仓储建筑和船坞交管办公楼的修缮工程,以准备接待1984年8月举行的跨大西洋高桅帆船拉力赛(TallShipsRace)。船坞的D区一层局部改造为航海博物馆(MerseysideMaritimeMuseum),为配合帆船拉力赛。Arrowcroft集团委托Franklin/StaffordPartnership建筑事务所进行修缮设计,具体包括完全修缮仓储建筑的外立面,整体更换屋顶,使其恢复原来的轮廓,内部也有很多改动以适应新的功能。作为重要的I级登录建筑,船坞的保护修缮必须依据以下六大原则:保存1846年的平面;保存屋顶形状和色彩;修缮/替换二层及以上的窗户;开放凹形的底层空间;清洗/修缮砖砌体;保存铸铁结构和其他铸铁制品。1984年的帆船赛事使阿尔伯特船坞重新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之后阿尔伯特船坞仍然持续进行修缮与改造工作,以适应各种新的使用功能。1988年5月24日,阿尔伯特船坞正式重开,查尔斯王子为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工程奠基和阿尔伯特船坞的重生一起揭幕。阿尔伯特船坞的文化旅游功能随着“甲壳虫乐队故事”纪念馆(Beatles’StoryMuseum)的开放(1990)、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的对外开放(1992)逐渐确立。虽然与城市中心的交通被船坞特有的围墙所阻隔,可达性欠佳,但阿尔伯特船坞的衰败印象已经完全改观。此外格林纳达电视台(GranadaTV)入住船坞,电视台每天的户外天气播报的位置就在船坞内部,这也大大促进了阿尔伯特船坞的形象营销。1998年,泰特利物浦二期扩建完成。MDC也正式完成使命,于同年解散。MDC累计创造了22155个就业岗位,吸引了6.98亿英镑的私人资金。(4)再生促进期(1998~2008)1998年之后,阿尔伯特船坞仍然得到继续的精心修缮,并不断调整内部功能,以符合其文化旅游休闲综合体的定位。2003年全部空间都得到了再利用,底层的功能以纪念品零售、餐饮、酒吧为主,除去几家已有的大型文化设施—泰特利物浦分馆、航海博物馆,又增加了国际奴隶制度博物馆(InternationalSlaveryMuseum),二层则为办公和两家不同标准的酒店。2007年,阿尔伯特船坞管理公司又开始新一能调整,将餐饮、酒吧的比例增加,以区别与其他市中心的零售为主的功能定位。而随着遗产保护意识的增长,2003年利物浦市政府将阿尔伯特船坞保护范围从原先的3个船坞地块(坎宁-阿尔伯特-盐仓船坞)扩大为包含公爵船坞和沃平船坞的新保护区范围。此次扩大正是为了利物浦将其历史船坞系统与商业中心地区等6个主要历史街区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项目(图略)。2003年,利物浦击败了伯明翰、卡迪夫、纽卡斯尔、牛津和布里斯托等竞争对手,当选2008年的“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CulturalCapital)。2004年利物浦的“航海商贸城(Maritime-Merchant)”历史地区又被评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正是其“最大、最为完整的历史船坞体系”成为英国在最具有世界影响力时期作为杰出商业港口城市的完美佐证。经过多年的“遗产引导城市再生”的实践,利物浦的城市形象终于从负面之中重生,阿尔伯特船坞的旗舰作用功不可没(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