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教育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教育的定义

篇1

关键词:生命教育;内涵:综述

收稿日期:2007―12―20

作者简介:苏海针(1979―),女,汉族,山东省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及德育理论研究。

生命教育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年至今,一度占据教育理论的中心位置。但是无论生命教育也好,life education也好,education for life也罢,其核心都离不开“生命”和“教育”两个概念,而且不同视角的分析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一、实施地域的不同

生命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因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实施取向。在此暂且只探讨明确以“生命教育”概念为其旗号的相关现状。

(一)西方国家

第一位倡导education for life的是美国的J. Donald Walters,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s),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不过,education for life实施范围仅限于其倡导者在美国和意大利所创建的阿南达学校。

通常认为,最早的life education概念是1974年由澳大利亚的Rev.Ted Noffs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而提出。1979年,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简称LEC)。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LEC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总的来看,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内涵、范围、宗旨与推动单位方面均不相同。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推动单位并非官方或正规学校,着重于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远离犯罪和贫穷等话题,将生理与心理卫生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涵;而国内生命教育则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主题已远远超出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关注的范畴。

(二)我国港台地区

香港于1995年起推展LEAP(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y Programme),其内容延续了LEC的宗旨。1996年,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首先在校内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涵开始扩大。三年后,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又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建议学校把婚姻的意义、家庭生活的真谛、贞洁的德行、性教育、人际关系和生命的意义这些内容融入有关科目。如今,香港的生命教育是大都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1997年,鉴于校园频繁的自杀及杀人事件,台湾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此系岛内“生命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此种生命教育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其内涵属于广义的生命教育,范围很广。如今,台湾在教育当局和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近10年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

(三)我国大陆地区

1922年陶行知先生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把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表述为“education for life,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即把“生活即教育”命题用“生活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来阐释。中文的“生命教育”一词在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港台而来的生命教育才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并迅速形成一股研究热潮,所以我们如今所谓的生命教育内涵基本与港台地区保持一致。

鉴于我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生命教育已开始付诸实践。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5年6月,上海市也正式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紧跟其后,湖南、湖北、黑龙江、山东等各省份开始出台各种生命教育的指导纲要性文件。官方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显然,政府的介入和推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推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强大羽翼之下,生命教育实践也只是“星星之火”,远远达不到其在理论上的热闹程度。

二、分析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

生命现象是世界上最最复杂的现象。对生命系统,我们只能作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性的描述,而无法给生命下一个定义,因为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因此,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可以有多层次、多纬度的阐释,如此遂造成生命教育内涵的各具特色。台湾学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

吴秀碧等很多学者根据身、心、灵三个层次,即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来认识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教育可从生理与身体层面、心理活动与行为层面以及信念与灵性活动等层面入手。① 也有的学者根据知、情、意、行四方面来阐释生命教育:认知层次指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次指个体能够将认识真正加以履行,不轻视自己和别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次即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 学者郑崇珍则从生命的生存、发展、自我实现等从低到高的需要出发,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从低到高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③ 而台湾更多的学者皆认同人的生命有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天”四个向度,认为生命教育应以自身为出发点,逐渐向外拓展到他人、社会、环境,直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关怀整个人类的命运、建立世界伦理的观念。最后一种认识角度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都比较普遍,基本能达成共识。

三、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不同

生命就是人的生命,而人的一切又相当复杂,所以,有关生命的方方面面无不理所当然地被纳入生命教育内涵之中,诸如两性、死亡、生理健康、感恩、信仰、安全、防治、自杀防治、传染病预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交往技巧、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此,黄德祥教授的看法比较典型。他认为,生命教育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包含五个向度: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志业(生涯)取向、生活教育取向、死亡教育或生死学取向,并且认为美国的品格教育亦可视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④所以,各学者口中的生命教育、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所实际实施的生命教育可能包含以上具体内容的几种,重点会落在不同的具体内容上面,生命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面貌也就五彩纷呈、各有特色了。

四、外延不同

外延的不同是指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生命教育”等同于“教育”一词。国内很多学者认同,从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如叶澜认为,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⑤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应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至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况且,将现有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断改革与进步,不断朝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迈进。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⑥从各种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观点来看,明显可以发现其重点有所偏重:不突出生命的物质、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不突出科学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突出智育方面,更偏重德育、美育、群育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不突出人的认知方面,更偏重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继 续 教 育 研 究2008年第3期

当然,最狭义和最核心的生命教育是直接与“生命”、“生存”、“生活”、“死亡”等词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指死亡教育。

五、名实不同

名实之分即是生命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具体实施、实然状态的差别。有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间,希腊哲人普遍对生命、宇宙及人的关怀,还有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所实施的“有教无类”、提倡“启发”的私塾教育都属生命教育之列。

虽然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就广义的生命教育内涵而言,国外有关安全教育、宗教教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诸多范畴都与生命教育水融,甚至被生命教育概念纳入囊中。比如英国的彼得•麦克非尔创立的体谅道德教育学派、诺丁斯的关心学派及目前主要在宗教教育中开展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都对生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近10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情感教育”、“情境教育”、“愉快学习”、“自主创新”、“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和谐教育”、“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虽然未冠以生命教育之名,其实莫不从关照人的生命意识出发,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自然,国内不少学校也打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旗号,究其实他们实施的是否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是否真正与生命有关,这显然是两码事。

六、与死亡教育的关系不同

生命与死亡唇齿相依,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紧密联系。诸多生命教育概念有时涵盖死亡教育,有时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通用,有时又把死亡教育排除在外。

让我们先从生命教育的渊源谈起。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美国早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死亡学(Thanatology)的研究,60年代开始在高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广死亡教育,后来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引入台湾可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却因国人避讳谈死的禁忌,直到1993年傅伟勋的专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提出“生死学”一词,国人才逐渐接受。此后“生死学”一时蔚为显学,“死亡教育”也就转为“生死教育”。到了1997年,前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正式提出中文“生命教育”一词,用“生命教育”代替“生死教育”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味,因此迅速被社会所接受。

其实“生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差异不大。张淑美就曾指出:“善生才能福终,死亡不啻是生命的导师;教导死亡,实乃教育生命,‘死亡教育’,正是‘生命教育’。”确实如此,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乃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可以视为生命教育狭义上的解释。台湾大学里的生命教育就采取狭义的定义,以生死取向居多。

七、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区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从宏观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同义词,不是一种单独形式的存在,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它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一针见血地直指教育的本来意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的多样性,注重个体独特的经验;从中观上说,生命教育单指生命教育课程,意指教育的内容方面,这种课程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生命成长为宗旨;从微观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这种策略与方法以“体验”为核心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最后,笔者想引用孙效智先生对生命教育内涵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的三项足以供参考的原则,于我们拨云见日颇有助益:(一)定义问题。基本上定义没有对错可言,我们不能说哪种生命教育的定义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任何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理念或理想来赋予生命教育某些内容。(二)共识与开放原则。定义适不适当或社会是否接受需要社会整体通过共识过程去讨论,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应以一种封闭而独断的方式来决定,而应该透过开放的交流对话来确定并丰富它的内涵。(三)周延原则。生命教育它所包含的范围应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因此,生命教育的定义在内涵上应力求深度与广度上的周延,避免各种片面与狭隘。

注释:

①吴秀碧.生命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案[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22.

②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③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2).

④黄德祥.小学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life.省略.

篇2

“三生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既是学校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三生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教育工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2009年2月份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生教育”,并迅速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展开实施。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1968年美国人J.DonaldWalters提出的,1974年,澳大利亚的Re.vTedNosff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问题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在国内,台湾是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迄今虽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内涵与目的尚缺乏一致的认识。而在我国教育界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大多为基础研究。近年来,我国提出生命教育主要缘于:一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反思,二是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问题,三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解放精神,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它是一种关注个人生命状态,丰富生命历程,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生存教育

“生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人或生物)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这个定义非常准确。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tobe”(学会生存)。正因为“生存”关系到个人甚至人类的生死存亡;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来讲,没有比生存更为重要的行为了。有很多学者都研究过生存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不同学者和研究者对生存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的,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的著作中对生活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生命教育是基础前提,生存教育是发展关键,生活教育是终极目标。

二、高职院校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职院校是我国在重视职业教育的体制下快速发展的一类职业化高等教育,它的存在对中国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由参加普通高考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职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组成),整体的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一)学生对生命的漠视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导致他们对生命价值观认识的偏差、甚至缺失,一旦遭受打击,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漠视生命,走向极端。现代大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总是频频发生,2004年2月云大“马家爵事件”,仅仅因为打扑克牌时被人疑为作假就一气之下杀死四个舍友;2005年初到9月北京高校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6年2月下旬到3月初不到两周的时间,华农大连续发生四起跳楼事件;2006年8月河南一名大学生因邻里纠纷,20分钟连杀7人;还有在校大学生因为减肥失败而服药自杀;新生因学校饭菜不合口而跳楼自杀……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为了减少这样的悲剧,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只有通过生命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生生存知识的缺乏

据统计,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的青少年约有1.6万多名,平均每天有40多个青少年被各种不应该发生的意外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交通事故、溺水、酗酒导致身亡的在校大学生为数不少。这些失去生命的孩子,给我们留下巨大伤痛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悲剧的发生是由于学校、社会和家庭对生存教育的缺失和漠视造成的。

(三)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过着“近无柴米油盐之忧,远无祸患艰险之虑”的安逸生活。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成长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这些学生一旦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该怎么生活着实让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进而追求幸福生活。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是人类社会所关注的永恒话题。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与社会生活环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创造物都日益疏离,人们似乎逐渐迷失了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失去了生存的本领和方式,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倡导“三生教育”,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三生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实施“三生教育”

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三生教育”是加快素质教育的最好切入点、支撑点、和基本点。可以说“三生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家庭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把学生作为“三生教育”的核心主体,积极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对“三生教育”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加强相应师资队伍建设

印度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生活”。让大学生如何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与怎样更好地生活,是当代大学教育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教育中除了开设原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课程,更要注重“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通过“三生教育”课程开设,指导学生个体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着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必须加强“三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三生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三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学院可也把讲授与“三生教育”有关学科的教师,如社会学、心理学、道德伦理等学科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三生教育”培训,不断地补充与“三生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以热爱生命、生活充实、积极乐观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作为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积极推进“三生教育”在学院的实施。

(二)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三生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如何有效地在校园里实施“三生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首先要重视“三生教育”的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选派专任教师任教,加强“三生教育”的过程管理,提供必备的教育经费支持,确保“三生教育”的可操作性;其次,学院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等进行“三生教育”的宣传,营造“三生教育”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与“三生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都明确知道“三生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强化“三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三)充分发挥班主任、家长的作用,保证“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

篇3

一、生态视域下的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所谓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要重视生命、爱护生命、超越生命,要珍惜生命所具有的价值,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们的生存能力。可以说,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们重视生命整体过程的质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是对他们每一次的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当前,生命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了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关键,同时,在素质教育中也具有核心地位。之所以开展生命教育,主要是教学生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态度,认真地审视生命所存在的意义,从而确保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先决因素,所以,只有充分地做好生命教育,学校其他的教育目标才会真正得以实现;只有充分地认识生命所具有的意义[3],生命的追求才会光芒四射,充满着色彩。当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全面地将生命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还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发展情况,加强重视他们生命全过程的质量,不断地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是生命教育具有的基本理念。另外,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对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全面地了解;不仅要让学生们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重视、热爱他人的生命。

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各级党和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出台了大量的关于青少年珍爱生命、重视生命方面的教育课程,主要目的就是注重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的意识,以此有个良好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能力。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此,当前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评价制度,充分地调动学校每位师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生命教育的行列之中。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明确实际需求,并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活动,从而增强他们对生命更高的认识度,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二、当前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影响因素

由于当前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生理与心理方面会感到极大的不平衡。而这些情况由于没有及时地进行处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产生了脆弱的心理、行为失去了控制能力等不良现象。所以,教育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对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自然发展规律充分地认识,科学合理地理解生命的自然现象与意义。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徐建芬(1978— ),女,江苏苏州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从情感教育视角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10JDSZ303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53—0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层出不穷,在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舆论强烈谴责的同时,也对现行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当今大学生对自我及其他生命体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失,让人不得不反思教育的本质及其终极意义。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前沿,是我国青年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一些大学生极度冷漠、孤僻的性格,生命情感的发育不足,体现了高校生命教育的氛围欠佳,教育导向出现偏差。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早在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为解决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吸毒、自杀、他杀等危害生命的问题,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萌芽。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的时间较晚,且主要以中小学阶段为主,并未引起高等教育的足够重视。直到2003年4月8日,湖北省“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召开,高校生命教育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何谓生命教育,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有生活教育观、全人教育观、道德教育观和持续过程观。我们不妨从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最终目的回溯生命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引导人们科学的生活、乐观的处世,接受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教育的本质。各种不同的生命教育定义,都在指向同一个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命教育:引导个体了解自然生命,领悟社会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从而正确处理好与其他个体、集体、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中,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目标影射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生命历程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①生命历程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生命起源、成长过程和最终死亡的接触、认识与了解,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不可替代性,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安全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习各种生存的知识、处理危机的方法,掌握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的技能和逃生的本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生命价值教育是在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实现自我的价值。人的生命有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之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传授自然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精神生命的塑造,培养学生作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全球宏观环境动荡,国内经济制度改革难以深入,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这些都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自身定位的不准确,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模糊,加深了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彷徨和退缩,自杀无疑是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极端表现。大学生情感承受力、挫折承受力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教会我们怎样和别人相处,却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和自己相处。”这句流行在高校毕业生之间的话折射出了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学校方面,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造精神不同程度的失落。高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学生置身于高等教育的流水线上,视学生为产品,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学生自我生命价值实现的引导。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流于形式,不但不能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还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感。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浮躁之气有增无减,掩盖了获取知识背后的真正目的,扭曲了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把握和对学习实质的思考。

学术层面,理论界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从宏观层面给出建议,难以指导高校的具体实践,可操作性不强。

家庭层面,“父母是唯一不需要经过培训就上岗的职业”,这个笑话的背后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层次不一。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而在生存压力日益凸显的今天,父母不再关注孩子生活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升学和学业成绩上。错误的引导引发错误的观念,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校教育的开展。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嵌入生命教育中,减少接受的主观障碍

生命教育的提出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但国内开始关注的时间并不长,既定的“成才”导向教育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否则必然会引起教育界和高校管理层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另外,学生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已经逐渐接受既定的教学模式,难以一下就将关注的焦点从专业知识转到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实践中来。因此,我们需要以熟悉的思想、熟悉的方式来展示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李厚刚在《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中,深刻阐释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他认为,老子的生命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达观自然的生死观,正确认识生命,进而敬畏、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大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提升生命境界。②丁纯在《论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作用》中,对孔子言论进行解读,认为孔子的生命观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困惑,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事业观、生死观和义利观。③

(二)开设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还不多,系统的教育更无从谈起。课堂学习由于考核方式单一、死板,使得生命教育经常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侥幸地以为一两次不系统的训练和教育就能完成重大的生命教育课题,而要分学年、分学期、分阶段、分层次地设计系统的教育课程与体系,将教育计划有步骤地细化到每一个学期、每一个月和每一周,将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结合起来。

在课程学习形式上,我们不应只局限于课堂的单向灌输,应通过视频、实地体验、拓展训练和主题活动等方式,丰富体验的渠道。例如,与学校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禁毒、义务服务等,促使其关注社会发展,近距离体验社会和现实。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管理学的思维,以案例教学和团队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背景资料作详细的调查研究,搭建学生自我学习和互相教育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在课程类型上,我们要借助人文类课程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质量、价值和意义。不同的专业会赋予学生对待学术、社会乃至人生问题的不同思维。思考的方式不同,学生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但是,思维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因此,应有效利用高等院校内部的人文力量,将人文思想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使他们在面临人生困境时能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处理问题。

(三)改变高校心理辅导机构的服务模式

国内高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大都门庭冷落,学生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心理辅导机构过分脱离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生普遍存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思想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心理辅导机构必须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主动接近学生,消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扩大咨询的起点,让更多的学生在遇到心理困境时勇于、乐于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借助网络、电话等通信设备的力量,以学生更熟悉的方式,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如开通24小时电话热线、网络QQ咨询等。心理咨询不能坐等学生上门,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亲近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将定点、定时宣传和平时的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心理宣传月等活动,通过视频、社会实践、征文、心里话传递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另外,也要考虑到高校的活动大多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情况,积极寻找能调动高年级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将就业、社会适应、恋爱等问题嵌入就业指导等课程中,缓解高年级群体所面临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心理辅导机构应联合高校下属的各院系,制订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跟踪检测服务计划。在新生开学之初,组织进行心理测试,并且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根据心理成长档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关注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心理正常的学生,采取集体辅导、普通干预原则;对心理略有异常但不严重的学生,采取选择干预原则;对心理严重畸形、有抑郁甚至自杀倾向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原则。

(四)将宿舍打造成心理监测的平台

针对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学校应建立起上至院级党委、下至宿舍管理层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宿舍基层管理队伍。在选择宿舍基层管理人员时,应注意选择有一定教育背景、乐于奉献、支持喜爱教育事业的人员,如小学退休教师、个性开朗的下岗职工等。同时,建议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建立上岗培训和定期学习制度,针对各高校的特点,传授基本的心理问题应对技巧。其次,要把宿舍打造成学生心理监测的第一平台。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一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宿舍度过。作为宿舍管理人员,他们更易于接触、体会学生心理的变化。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宿舍管理人员纳入主流管理层中,专业辅导员和对应专业的宿舍管理人员基本没有联系,宿舍管理人员无法将情况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无法及时得到专业性的帮助,最终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宿舍是学生行为的窗口,也是学生体会关爱的重要场所。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突出文化对个体的熏陶,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自身情绪,寻求集体的关爱。再次,在宿舍的基础上,拓展为院领导、辅导员、宿舍管理员三级关注制,将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学院的日常管理职能合并,防止政出多门或学生不重视的现象。

(五)延伸生命保护网

高等院校应借鉴中小学模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形成一道大学生生命保护网,集合学校、家庭的力量,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呼吁并加强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关注力量,促使政府从法律、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全民共识,吸引生命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

[注释]

①罗华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1(3):100.

篇5

自古以来就有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思想,但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而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给予高度关注的今天,生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意义重大。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起,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对生命教育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学界普遍认为,美国的华特士是最早(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他认为:“孩子们所学习的是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只是如何找到一份工作、一种职业;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明智快乐而且成功地生活,而不违背自己内在深层的需求;当然,更不会执着于金钱和权利。”史怀哲在《敬畏生命》一书中说:“……伦理学所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却是人对世界,以及他们所遇到的所有生命的态度问题。”所谓伦理,“就是敬畏我自身和我以外的生命意志。”冯建军提出:“人是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生命教育在于遵循天性、身心养护,注重体育;包括生命智育、德育和美育;以及社会化、共同生活、生存的教育。”

综合分析,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并在生活中以阳光、幸福的心态创造价值的教育活动。

(二)生命教育的特征

1.?L期性、反复性。学生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注定了生命教育的长期性。同时由于学生历经青春期,思想并不稳定,所以情绪极易波动,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健康的品格,生命教育要反复、长期地进行。

2.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生命教育不能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传授,空谈理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很难有效接受,为巩固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对自身能够形成有效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能够与一些实践活动相联系,生动活泼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

3.互动性。首先,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及时沟通,教师能及时接收到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效果反馈。其次,学生自身的升华,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相结合,将生命教育知识内化为情感和态度,再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4.系统性和完整性。生命教育是涉及到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为使学生在整个学段能够系统地接受生命教育,必须要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反复性,生命教育在设置上应该具有完整的应对体系,能够足以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及紧迫性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保证生命的安全是获得生命意义的前提。它主要包括身体安全、性安全、环境安全等内容,主要是获得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生命健康。生命健康主要是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精神层面的健康。主要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并解决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和烦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生命态度。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人生命发展历程的内在动力。生命的活力离不开对生命的热情,只有学生热爱生命,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对生命建立起敬畏感。

4.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发现人生的真善美,鼓舞学生走向光明的人生。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部分学生沉迷于物质享受、社会道德衰落、理想信念缺失,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无知,心理承受能力弱化,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打开电视,点开网页,以及身边发生的一起起学生自杀的事件,依旧历历在目,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自己放弃了,每每发生这样的事,总让人痛心疾首。这些案例都向我们发出警示,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每10万人就有23人死于自杀,中国自杀率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0人/10万),每年世界1/3的自杀死亡人数都来自中国,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最主要的死因。国内的有关报道也指出,近几年来,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

三、加强生命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标志着生命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一)从宏观角度看生命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意义

1.生命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认识和应对社会的变化和即将迎来的挑战。据调查显示,当下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学生极其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发展不平衡,出现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未来激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确立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2.生命教育能够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各种观念和文化的冲击下,学生思想极易产生波动。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发现人生的真善美。

3.通过家校沟通机制,学校对家长开展一系列的生命教育培训能够进一步发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的作用。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学生生理或心理上的困扰,在家庭生活中会充分地体现出来。但是,一部分家长缺少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做指导,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加剧了一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可能会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部分学生会做出如离家出走、自杀等举动。通过对家长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强化生命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通过学校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学习,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从微观角度看生命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意义

1.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应对突发的危机,例如交通事故、两性伤害等。同时,学生通过生命教育学习能够发现生命发展规律,避免出现伤害事情发生。

2.生命教育可以通过体育课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培养运动兴趣,保证身体的强壮。并且让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

3.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规范,对未来人生充满信心和好奇,积极乐观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之中。在生命教育过程之中,让学生深化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个人得到满足,我们还有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篇6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学生;诚信生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01-02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竭力倡导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

我们归纳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给生命教育做如下定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如生命本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过程观的教育。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而且还有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如生命存在观、生命修养观和生命世界观的教育。

接受高等教育、感受高等学府文化氛围,是青年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历程,同时也是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容易接受各种思潮、理念,从而产生心理波折,这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指导大学生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这一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理解生命道德的真谛,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生存技能、生命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乃至与整个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与无价性,积极地去思考生命的内涵,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存技能,锤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积极、乐观应对人生的机遇与挑战,激活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界生命体的尊重、热爱和关怀,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生命价值及意义。

二、诚信教育的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作为天道之本然、人道之根本,不仅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一种可预期的责任承诺和基于此责任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和社会的信任或信赖。”中国古代倡导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德,就是对诚信的最好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与义一起,被看作是为人之道的基本准则,更是维护社会伦理制度和国家安定和谐的基石。在现代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它要求社会公民按照道德规则进行人际交往和从事一切政治经济活动。可以说,在当代社会,诚信已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范畴,而是成为了全体公民道德的准则,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公民基本素养和品格。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应该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如今却相互脱节甚至背道而驰。为了多赚钱,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很多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将诚信、刻苦、勤奋等传统美德尽皆抛弃。防盗门、电子监控的更新换代,折射的是人与人之间防范意识的加强。诚信的危机、拜金主义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及浮躁的心理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态度都产生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曾经的净土――校园里,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伪造实验数据、篡改成绩单、剽窃论文等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学生不惜以身试法,最后沦落成为犯罪分子。令人痛心的事实告诫我们,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诚信道德的自主和自律意识,养成诚信人格,掌握立身、处世的本领,更好为国家振兴、民族富强服务。

三、以生命教育为手段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出发,明确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及意义,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青年学生诚信生成。

1.以生物性生命教育促大学生诚信生成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酗酒、斗殴、沉迷网络,甚至吸毒、自杀等对生命极不尊重和不负责的事件时有发生。2007 年上海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过自杀的想法并付诸行动”的比例居然达到 22.48%;有 20%的同学认为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走出痛苦的行为;对于“曾经是否有过自杀念头”的严肃问题,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大学生的生物性生命知识相对欠缺,生物性生命意识不坚定。生命是一切行为和价值观的基础和保障,诚信也理所当然建立在生物性生命存在的前提之下。如果我们对自身的生命都不诚信,又如何在生活中选择诚信,促使诚信的生成?为了保证诚信主体的不缺失,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正视生命的美好及可贵,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以积极的心态面向未来,从而为诚信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运用社会性生命教育促大学生诚信生成

人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构成了真正意义的人。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将生命教育贯穿在社会生活之中,使青年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亲人、师长、朋友,尊重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这种社会生活教育的相关内容即是社会性的生命教育,它是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

诚信是个体对其他主体的守信行为或意识,其生成属性具有社会性。社会关系的存在是诚信生成的外在条件,脱离了社会关系,诚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社会性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以诚相待、先人后己的良好品质。

3.利用精神性生命教育促大学生诚信生成

品格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也就是对生命教育的精神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评价体系。“品格,是人生至高的荣耀,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让一个人名垂青史,也可以让一个人遗臭万年,它是一个人在道德威信方面的全部财产。”在21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凸现出来。一些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最大化带来的个人享受,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品格培养。在这种情势下,人们的精神性生命知识势必缺乏,其直接的表现就是无视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做人生座佑铭,唯利是图、急功进利,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这不仅是精神性生命知识的匮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品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也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生成的催化剂。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是诚信生成的基础,把生命教育与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既有利于提高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又能使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促成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2] 朱永新.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J].教育前线,2006,(1).

[3] 万俊人.论诚信――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伦理建设研究之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往往忽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陷入生命理解的困惑。尤其在人才济济的高校,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不顺、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状态的失衡,引发心理危机。这常常表现为剧烈的心理冲突、严重的精神失常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推行和贯彻这种理念,必须首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目前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多种定义,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笔者认为,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是一个人文概念,它着眼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并自觉健全人格,进而感悟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这个定义出发,高校政治辅导员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本位”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人性化工作理念,其合理内核是“爱”。生命教育聚焦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于彰显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服务于大学生的阳光成长,这本身即是一种“爱”的教育,作为施教者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一“爱”的理念。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证学生的合法利益,学会聆听;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换位思考,学会理解,懂得宽容,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问题生,更要用爱的力量融化心灵的冰山,以情育人,实现师生生命情感的交融。

二、探索有效途径,拓展实现渠道

(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折射生命的光辉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理解生命价值、识别心理危机、进行心理自助与他助等。首先,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论文演讲、心理博客等都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合理利用节庆纪念日。可以结合世界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春节、母亲节、感恩节以及重大纪念日如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等,组织学生开展生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他们体验生命的珍贵与亲情的温馨;再次,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与施予,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最后,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领悟生命的价值。如《生命因你动听》、《荒岛余生》、《肖申克的救赎》等影视作品,以及马克・吐温的《热爱生命》、露易丝的《生命的重建》等文学作品即是生动的生命教育教材。通过文艺作品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不屈的灵魂,欣赏生命的魅力,在无形中培养坚毅不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在挫折教育中锻造坚毅的品质

首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当一个人拥有正确的生命观,并坚定地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抑恶扬善、走向成功。因此,在工作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特点,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逐渐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生命观;其次,主动进入学生心灵,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我们要按照学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心理咨询理论学习,通过谈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宣泄不良情绪,逐步提高心理调节与耐挫能力;再次,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受挫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鼓励他们投身于贫困地区建设,体验艰辛,感悟困苦,砥砺心志、磨练意志。

(三)在彰显个性的舞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完成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方面,要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特长,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最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平台。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获得宝贵的自尊感与自信度,逐渐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使其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自觉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逐步树立自立观念与自强意识。

搭建彰显学生个性的广阔平台,营造充满人文关怀、追求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各展所长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逐渐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三、创新教育形式,融入学生心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生命教育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因素,是一个塑造人格、蕴育心灵的过程。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做到润物于无声。

篇8

近几年,生命教育在大陆兴起,随着理念的普及和人们对其人文性的认可,很多人发现生命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年开展素质教育时流行一句描述,“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似乎生命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提高体质的教育、美育等,什么都是生命教育。然而我们在这样例数生命教育的时候,也发现:什么不算生命教育呢?一种存在如果什么都是,那也有什么都不是的嫌疑,容易导致人们不再深刻思考和挖掘其更有价值的人文内涵。

一、积极心理学在生命教育中的践行

积极心理学承载着诸多美好理念,对它的宣传和普及令人愉悦。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对其运用多停留在口头灌输中。如何深入去学习和领悟其研究成果,使其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唤醒内心的正念与觉察,并促使教师以“唤醒”而非“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笔者努力探索并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师教育工作中。

积极心理学经常用到隐喻故事去帮助人们。笔者创设了一个“微语者”身份,以微小情境的心理描述“唤醒”教师对积极品质的深入理解,当教师被“唤醒”的同时,也必将以同样的方式改变教育工作的“灌输”行为。

微语者,是一个教育的主体,它直接是我们的学习者。有时候,“他”似乎在建构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把教条式的“灌输”变作一种“唤醒”。

案例1 积极心理品质的第一项:好奇心与生命教育

【案例背景】

积极心理品质的第一项:好奇心。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一项美好的品质,是积极的人格。它的基本内涵:你对世界的好奇和情趣,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你经常发问,对所有话题和题目都感到着迷;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这会让我们思考――它说的到底是什么?似乎和我们的教育目标表述风格不一致。为此,在教学中,笔者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微小情境,唤起大家对此项品质的理解。

【案例实践――微语者】

虚拟一个主体――微语者,对自己童年经历进行描述,期望唤醒教师重新理解儿童的世界,理解好奇心。?

心 灵

小时候,我总爱忘记事情。祖母说,你的心一定在后花园里,被埋掉了。

其实她不知道我找到了一棵大树,整个下午,我坐在树冠中央,看着我的心在阳光里,静静游动。

祖母啊,你看不见风吹了、草动了吗?我的心就在快乐的草丛里,来回奔跑呢。

你总能够听到屋檐下,伊伊呜呜的声音吧,这个时候我脑中的事情全都消失了。

我总想把这种声音变成歌儿,让寂寞变成眼泪,慢慢流下来,让游荡的风改变方向,让云朵安静地留恋婴儿的襁褓。

我想把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涂上颜色,配上舞步,请人们仔细琢磨,让心慢慢变软。

你就站在我的身边,重新摸摸这个世界吧,不能让它们随着流水就这样走远了,消――失――了。

回忆一下,小时候,你沉浸在对于你来说新鲜事物里,全然不理会外在一切的情景。

写出这个美妙的情景。

【案例反思】儿童经常会突破大人既定的规则“流放”自己,形成儿童和成人世界的冲突。如果成人了解儿童那些不为人知的“当下时刻”呢?如果成人假设,当愤怒不已之时,儿童沉浸在一种对世界的触摸和建构中呢?我们教育过程中的冲突必定会化解。以上案例可以帮助老师们领悟这个问题。

案例2 积极心理品质的第五项“智慧和知识”与生命教育

【案例背景】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智慧和知识”是一项美好的品质,是积极的人格。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使其他人感到自在。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智慧与知识”是比较宽泛的,在此,我们只讨论生命智慧中的那种――你要同理别人的动机与感受。人与人是平等的,如果认为不平等,这就是智慧的缺角。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尾随一个聋哑人,和小伙伴们在她的背后嘲笑她,甚至朝她身上扔石子……在上学的路上,那被我们嘲笑的聋哑人,突然大怒,用嘶哑的声音吼叫着,声音震撼了我!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对她的伤害竟然那样深。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多么无知,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显然,“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需要加工我们的经历,需要我们描述。

【案例实践――微语者】

虚拟一个主体――微语者,以文字构建一个童年故事,期望教师以此唤醒学生“同理别人”。

阿柳的岸

阿柳,

你在春天追逐我们这群快乐的孩子。

你傻傻地笑着,

躲避我们投给你的土块和石子。

你恐怕永远也追不上我们,

蹩脚的阿柳,

生下来就被判定哑哑的阿柳,

你和我们之间隔着一条岸。

面对嘲笑,

你终于停止脚步,

一个人躺在草地上,

仰望天空。

谁知道你想什么呢?

你一个字都不会说。

我们从四面八方伏击和包围你。

蓦然,我们手中石块悄悄落地,

我看见了你和我们之间隔着那条岸!

你寂寞而孤独地行走在岸上。

阿柳,让我牵着你的手吧,

你生命的锁就会打开,

你的快乐和我的快乐就会流淌在一起。

趁着天还未黑,我们一起游戏吧。

让阳光有多爱我们就有多爱你。

让阳光有多爱我们就有多爱你。

结合上例中的文字,分享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给你带来的生命启示是什么。

【案例反思】

“同理心”的智慧,“理解别人的动机和感受”一直是教育的难点,实践证明口头的灌输和道理的讲解已经使我们的教育走入困境。教师在教育中要突破难点,势必要改变方式引用一些生动的素材,“唤醒”孩子的“同理”智慧。以上案例可以帮着老师们领悟这个问题,并尝试去描述一些生动的情景,进行教育,打破灌输,实现另外一种“唤醒”形式。

二、践行积极心理学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展望

微小情境的心理描述“唤醒”教师对积极品质的深入理解,当教师被“唤醒”的同时,也必将以同样的方式改变教育中的“灌输”行为。

这种情境的建构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刻板的定义、精确的诠释或者是严谨的逻辑并不能打动老师,老师们喜欢这种建构情境的方式,这种建构,直接把教条式的“灌输”变作一种“唤醒”,给我们探索积极心理品质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式和经验。

1.打破刻板的定义和概念,使积极心理学的量表生动起来

积极心理学通过元分析研究,结合了心理学、哲学、文化和宗教等各方面的成果,总结出6大类24项积极人格,并认为这些积极人格是人类共通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品质量表。在诸多译本中,这种量表的表述和诠释基本一致。毋庸回避,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关于积极品性的诠释带有文化的距离,它表现出局限性。

笔者用生动的笔触建构一些诠释的意境,以此描述每项积极心理品质或人格,在生命教育角度,使其与生命价值世界生动接轨,促进亲近性、加深理解性、丰富体验性――把积极心理品质的刻板量表变成一张生动的生命教育画卷。

2.开发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资源,使积极心理学的成果得以广泛运用

这种形式仿佛开凿了一个泉眼,把教师和学生过往生活中的宝贵资源挖掘出来,成为一种优势教育资源。生活经验和经历的故事化改写只要用心,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一旦学会和运用这种方式,这种资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撰写和分享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教育,师生经历生命的觉察和反思

在教育生活中,师生都需要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并形成优秀人格,对品质的诠释有些是从教师角度,有些是从儿童角度,它们都围绕着教育生活和人的生命成长。这种方式本身就伴随着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长。

总之,品质的教育需要打破给予定义和要求的方式,而要以“唤醒”方式进行探索。而这种从心灵感受出发的建构和意境的描述,好像一个人站在星空下思考生命。这些资源直接触摸心底最柔软且智慧的地方。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从脚下出发,对生命保持眺望敬畏,让我们领悟:教育不是把人引路到一个竞技场或荒漠中,是要人回归到他的故乡。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人格;教育模式;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5-0004-04

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心灵、养成人格。近年来,不少中小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导致的休学、退学、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多发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灵润泽和人格养成的忽视。而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过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疏离。因此,从治本的角度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生命教育的实施入手,不能仅将落脚点放在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层面。具体到实践层面,则需要建构一个既具有较强理论逻辑,又简便易行、特色鲜明的操作模式。这是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健全人格:生命教育的价值指向

心理健康源于人格健全,极端心理倾向的实质往往是人格的缺陷,人格缺陷的重要表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价值的错误认识,对生命本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道德缺乏科学认知,根源是长期生命教育的缺位。因此,开展生命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1.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意志品质,是个体心理特征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它是社会化的产物,反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关于健全人格,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得到满足,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三者处于平衡状态时的人格特质就属于健全人格。再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价值的全面张扬,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罗杰斯也把能够充分发挥潜能视为人格健全。我们认为,健全人格应具备如下内涵:人格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协同作用,思想与行为统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和的心理状态,能够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自我实现。

2.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教育话题,其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生死教育。美国学者华莱士基于吸毒、艾滋病预防、自杀、暴力犯罪等问题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华莱士指出,生命教育是和生命本身有着相同目标的一套系统,在生理与心智、身体与精神各个层面逐渐进步,使个体成为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教导人们敏于感知自身以外的生命存在。

教育在本质上应是“灵魂转向的技艺”(柏拉图),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是基于生命、为了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对长期教育实践中对生命关怀忽视的一种反思性回应,以培养能够实现精神生命升华的“全人”为根本目标,旨在塑造健全人格。从实践层面看,生命教育所针对的各类问题,从根本上都源于不健全的人格。因此,健全人格是根本目的,生命教育是对实现途径的优化,健全人格是生命教育实践的价值指向。正确认知生命价值,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和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格健全的基础。

二、基于健全人格塑造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健全人格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实践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人格包括知善、向善和行善――即表现在思维习惯、心情习惯和行为习惯上,[7]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健全人格的塑造应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个方面全方位入手,相对应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伦理教育、生命认知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积极心理教育。

第一,属于德育层面的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伦理是人的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的统一。生命伦理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道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要素。伦理从一般意义上说,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严峻,这一概念也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这里所说的生命伦理教育主要指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命道德,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的道德品质。其一,生命伦理教育是关于生命情感的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注重说教,忽视情感体验,而情感是品德的重要构成要素。品德要素中,认知是基础,行动是关键,情感和意志则是驱动力。人在社会交往的行为表现,受多种动机驱使,而情感是人独特的真实意向的表达,合理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人格健全的特征之一。非理性的情感表达特别是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则是人格不健全的表征。其二,生命伦理教育是注重生活体验的道德教育。教育离开生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道德人格作为生命的灵魂和核心,不在于获取知识的多少和技能的强弱,而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生成和人际互动中的道德感应。这种心灵感应只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才产生,只有注重生活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张扬人的道德生命。

第二,属于智育层面的生命认知教育。

认知生命的本质和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自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目的是让青少年能够正确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重视自然界各类生命的存在。

首先,让学生认知人的实体性生命。《辞海》对生命作出的定义是“由高分子的核算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生命体是存在着的物质实体,人和其他生命体一样都有按照一定节奏和规律生长、发育、繁殖和最后死亡的规律。自我、他人生命的产生都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一旦逝去具有不可逆转性。

其次是关系性生命认知。关系性生命指的是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并非独立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和亲人、他人、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生命节点。现实生活中,一些高年级学生标榜个性张扬,过度强调自我中心,意识不到自己生命的立体性和网络性,于是容易产生各种生命困顿,最终陷入自残、自杀、伤人、网瘾等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之中。严重者选择放弃生命,致使自己的生命关系网络断裂,亲人陷入极度痛苦之中。

再次是生命价值认知。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出现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质疑,有些人将生命价值等同于享乐、金钱、占有。于是,极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生命价值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感知力。“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真理。”[8]幸福是生命的重要主题,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一个能够追求幸福、感悟幸福的人。

第三,属于体育层面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是人最基础性的诉求。生命安全教育是侧重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注重生存技能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针对遭遇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识别防范危险的素质和技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一是安全技能教育,提高应急避险的生存能力。获得安全是人和动物的本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这种本能出现了某种退化。例如,出现火灾、水患、地震等灾害时不知道如何避险,对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不能有效识别等。开展应急避险技能教育成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基础性内容。

二是生活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存和适应能力。生存与适应是对环境的主体体验,在身体实践中获得生命维系的技能和应对方法,特别是建立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意志和操作系统,通过分析思考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增强忍耐力和意志力,提高生命质量。生活技能教育重在实践体验。

三是运动技能教育。运动技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保持身体健康和休闲娱乐的方法,以提高生命质量。掌握某种运动技能,是人对自我身体的生物性改造同时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发展和生命价值的过程。[9]

第四,属于美育层面的积极心理教育。

正确积极的自我意识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出现极端自卑或自负的病态心理,这就需要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积极心理教育以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丽心灵为旨归,是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其理论来源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10]积极心理教育针对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治标不治本的情况,提出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以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从积极视角,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积极精神。应该说,积极心理教育超越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审美层次,是一种审美心理教育。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对于保持心理平衡具有独特作用。亚里士多德曾指出,生命的本质在于快乐追求。实现快乐有两个途径:一是发现使自己快乐的因素并增强它们;二是发现使自己不快乐的因素并减少它们。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总能够发现积极的一面、阳光的一面和美好的一面。有美的地方,就会产生快乐。因此,开展积极心理教育要站在审美哲学的高度,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能力,引导学生以审美眼光发现自身和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信、悦纳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命教育是“合美”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鉴赏和热爱现实生活中的美,领悟和感受精神层面的美,进而能够从生命意义中探求美、创造美。

三、“四位一体”生命教育模式的框架设计

根据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人格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结合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实际,我们尝试建构一个逻辑严谨、操作简单的生命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由四个方面构成。

1.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的“植入模式”

“植入模式”,就是运用生命教育理念来改造传统教学文化,特征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这一模式的具体内涵,是将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理念移植进专业课程、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等主干课程教学,切实发挥“主渠道”的人格教育功能。

第一,专业课程植入突出实用性,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切入专题,特别是在第一堂课中讲明本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位置,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对生命价值的提升的意义。

第二,思想品德课程植入突出思想性,植入生命哲学、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追问与探讨,植入关于现代社会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探讨,植入生命道德、生命伦理、生命责任以及关爱他人生命的专题内容等。

第三,体育课程植入突出操作性。可以在既有的体能锻炼和竞技、娱乐基础上植入生存技能、应急救援技能的教育。例如,简单的海氏急救法、地震避险、火灾逃生、野外生存等,既能提高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又能提高趣味性。另外,除了“植入”,还要注重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体育等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开展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鲜活的生命教育。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浅探

每当听到某校学生因什么而失去生命的报道时,我们的心在颤抖、在流血、在扪心自问。为什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新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育究竟有没有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当地五所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就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数32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抽样问卷结果是: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的只有3位,占10%;已经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但没有计划、没有步骤,只是零星地进行渗透的有6位,占20%;还没有认识到,更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没有步骤地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时想到了就讲一下的有12位,占40%;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提高升学率,为应付领导检查,而没有在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6位,占20%。其他3位,占10%。

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师不在多数。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不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的学校领导同样为了学校的荣誉及名次等而没有开展生命教育,没有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生态德育教育等,致使有的学生因一时想不开而出现轻生、自惭、戗害他人等不该出现的情况。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深刻反思的课题吗?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研究的文章与科研报告不在少数。他们的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与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抓紧实施与开展生命教育,让那种不应发生的悲剧减少到最低限度。

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生命教育呢?

一、紧扣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不少文章我们可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人性美、人情美,认识到人性的光华、亲情的可贵。这类作品较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接受。譬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父亲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桔子及父亲对我的嘱咐等的具体叙述与描写,深刻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这种亲情可通过学生阅读与讨论及教师的点拨中得到领悟。其父亲的言行不正是父子之情,关爱之心的流露吗?不正是要求儿子勇敢地面对现实,好好地生活下去的心声吗?又如《父母的心》《我的老师》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性美与亲情美教育的优秀范文。

其次,语文教师可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事迹及有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实施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这样的例子很多,譬如教材中所选文章的作者不少是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有的饱受病患的折磨,有的惨遭各种挫折及打击;但他们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面对坎坷的人生,坚强、豁达、乐观、勇敢地生活下去;用自己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之路。如杜甫、苏轼、柳宗元、史铁生、海伦・凯勒等。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可采用“侧面烘托”“旁敲侧击”的方法。对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作有意识地较详尽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促使学生向这些作者学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发愤学习,积极进取,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如当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作了较详尽的介绍;然后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使学生深深感悟到盲人作者失去视力的痛苦,及假设能得到三天视力后该做多少想做的事情的强烈愿望;生动真切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作品所述的那种强烈渴望光明,希望好好看看这个美好世界与充满乐观情绪的文字里,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关切和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对理想的憧憬等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对作者生平的介绍与课文的赏析中使我们懂得,应当如何珍惜光明,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何珍惜我们自己年轻的生命,如何去认真对待活着的生命,如何去奋发进取、勤奋学习。

第三,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描绘的自然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

譬如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生长在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树等的描绘,揭示出它们在生物学、哲学和美学上的意义。如果把这种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迪拓展延伸到人类的生活;那么,石缝间的生命就成了人类顽强拼搏精神的象征。作者旨在告诫人们要敢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磨练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通过对《石缝间的生命》一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要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美丽往往在不经意间才流露出来,我们可以平凡,可以简单,但这并不是说,生命的光辉就一定要举世瞩目;只要你自己觉得精彩,就是辉煌、就是壮丽;要让学生明白要学会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关爱生命,保护自然,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第四,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珍惜、欣赏自己生命的同时,更要有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精神,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我们可结合文本挖掘具有这种教育意蕴的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譬如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当病重并准备放弃生命的琼珊看到老画家贝尔门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将一片金黄的叶子画在墙上时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就是因这片始终没有凋落的叶子给她灌注了生的活力,生的信念,使她最终摆脱了死神的威胁。又如《送花》揭示了人活着要做些对别人有用处才能快活的道理等。

二、结合活动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生命教育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外,还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施。教师应抓住语文实践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譬如组织学生对当地母亲河进行实地的观察调查,然后开展撰写调查报告的比赛。在观察调查时对河里的水质情况、水流量、可用发电情况,现在水质与十年前水质的比较、居民对母亲河的反应,当地政府对污水治理情况等进行综合考察评判。然后写成有较充足理由、数据的调查报告供当地政府参考。在调查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污水对人类生命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的损害等。认识到治理污水的重要与必要。

又如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念一回做盲人、残疾人、病人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从残疾人尚能积极面对生活、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可贵精神联想到自己更应刻苦学习,不辜负学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改变原来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奋发向上;积极乐观地面对各种困难,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优秀学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应联系学生实际、教材内容,适时渗透;不可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语文教师应在三年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贵在坚持,常抓不懈,方能有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