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上述问题都涉及教师对于所教知识的基本认识:中学生物学应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更有价值?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必要对于所教知识从性质及其价值上进行认识,并据此作出教学思考。
一、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知识作出了不同的分类,而这些分类都有助于建立和丰富我们对于所教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1.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知识与技能并重
从知识获得的心理加工过程出发,知识被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语义知识、言语信息,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程序,本质上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过程。陈述性知识能被直接陈述,而程序性知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当学生习得了程序性知识,并具有运用这套程序办事的能力时,就认为学生具备了某种技能。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知识概念仅指陈述性知识,而广义的知识概念包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种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见图1[1]。
在中学生物学知识中,以言语信息的形式所呈现的事实、概念、原理等都可归类为陈述性知识。在观察、发现和使用事实,理解、运用概念和原理办事时,则需要运用到程序性知识,如生物学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等智慧技能,以及列表、画概念图等认知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实验技能并非等同于动作技能(即实验操作),它还包含智慧技能(如设计和分析实验)和认知策略(如反省实验技能的习得过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技能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由此可见,(狭义)知识与技能统一在广义的知识概念中。技能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广义的知识观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所教知识的价值。《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指出“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也可以看出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性质的生物学知识,区分事实与概念
按照知识的性质,可将学科基本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2],将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分成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3]。两者的分类大致上是对应的。事实性知识是“点滴信息”的知识,如描述生物体的各种具体细节和现象,及有关的生物学术语;概念与基于概念之间关系的原理在一个层面,两者构成了概念性知识,是“较为复杂的和有组织的知识形式”的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学说、理论、模型等;方法性知识是关于程序和方法的知识,如观察事实和现象的各种生物实验方法,及类比、演绎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价值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都是从知识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提出的。在生物学中,应用性知识是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知识,如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生物技术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应用性知识的提出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实践特点。
区分事实与概念对于教学很有价值,但是事实与概念有时并不容易区分。事实是客观的,是通过感官或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得到的。在获取事实的过程中,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因此事实不等同于现象,事实是理性直观。概念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要经过思维,是主观的东西。
例如,“工业污染区,深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所陈述的是一个通过调查观测到的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陈述,是有人在解释上述事实时的一种观点,是主观的,因而是一个概念。又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种概括性的陈述是一个概念,而“某基因位于某染色体上”的具体陈述是一个事实。
3.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在文献检索中发现,有人将生物学概念视为陈述性知识,而有的将之视为程序性知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认识呢?上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呢?
为了澄清认识上的误区,理清不同分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现根据上述两种知识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
可以看出,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都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表述,即所谓的言语信息。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只能机械地表述或记忆这些言语信息,表明只是发生了低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陈述性知识。当学生能够使用事实得出概念,并回过来运用概念解释事实、解决问题时,才能说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表明发生了高层次的学习,学生习得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而是层进的,学习要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生物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为例,其学习价值不仅在于学生习得概念的表述(即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即程序性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学概念既是陈述性知识,也可被视为程序性知识。
还可以发现两种知识分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时,都可达到“陈述性”或“程序性”等不同层次的水平。例如,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并非就是简单的识记,从低到高的水平依次是“说出事实”、“辨别事实”、“使用事实”和“解释事实”。又如方法性知识的学习,低层次的学习是知道并能说出某种方法(即仅习得陈述性知识),而高层次的学习是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法,在实际中选择和运用方法,并对自己运用方法的情况作出评价(即掌握了程序性知识)。
二、基于知识分类知识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思考
对于生物学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等不同性质的知识都可以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教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技能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运用所述基本认识去分析教材,设计教学,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从知识性质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含应用性知识)。教材主要呈现的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即生物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视为概念性知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掌握了应用性知识,表明更深层地理解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蕴含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中,有的会在教材中直接呈现,如显微观察法、介质转移法等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而有的不一定会直接呈现,如思维方法。
在教材中,一个知识点往往同时包含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并以其中某类知识为重点,可为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供依据。例如,在人教版“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课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一个概念,但该概念的得出是一个事实的发现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方法,而在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之后,就可以从基因水平上去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因此,该课的学习目标可确立为:类比推理,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假说演绎,说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重、难点);运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概念,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重点)。为达到目标,单一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归纳、画图、解释、类比、推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2.从知识价值的角度把握不同性质知识的教学要求
知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习得知识,更在于提升技能、提高能力。理解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而不同性质的知识在促进学生的理解力方面具有层进关系,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同程度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例如,事实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当现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就成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它可以增进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否则,事实仅仅是信息;当概念或原理背后的方法被揭示的时候,概念或原理就被激活了,它可以进一步地增进人的理解力,也具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力[2]。
篇2
一、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和总结评价。
1.创设情境,抛出任务
教师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创设任务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提出与生物学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课程总任务。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认识与分析任务,激发探究新知的热情。
2.师生讨论,分解任务
教师在抛出课程总任务时,需要和学生一同根据任务需求和原有知识背景与经验,将总任务分解成众多子任务,它们之间并不相互孤立,而是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
3.科学探究,得出结论
课程总任务被师生分解成众多的子任务,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子任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获得完成总任务所需的必备信息和资料。
4.交流分享,回归任务
学生将实验或实践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形成对任务新的理解。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或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任务的新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加深对任务的全面理解。当学生完成全部的子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和支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回归到总任务。
5.实施评价,反思总结
在探究任务获得答案后,学生应以自我为参照评价所学知识,适时地通过小组成员开展的有关实验和实践活动的评价,找出小组合作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相关原因。此外,教师要对整个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作出评价。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将传统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仅用很少的时间在必要时对有关知识点和学生提问进行讲解,他们的主要活动是组织、引导、支持、评价和反馈。教师根据任务目标和内容设计给出“问题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利用“问题串”把讨论一步步地引向深入,从而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形成新概念,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相联系,指导他们总结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探究方法。
二、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任务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生物教师需要在明确学习需要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1.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物学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学生的兴趣进行,且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案例1 从洗衣服发现酶的特性
在学习了“消化和吸收”一节后,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及蛋白质能被消化是酶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验证“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这一实验时,我们得出“唾液淀粉酶发挥活性的最适宜温度是37℃左右”。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试想,现在人们洗衣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中也含有酶,它的活性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那么,人们使用洗衣粉洗衣时的最佳水温是多少?如何通过实验得到答案?
课下,教师可以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分别在20℃、30℃、40℃、50℃、60℃的水温条件下,取4L水,使用同一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被墨水污染的白棉布,按包装袋说明配制洗涤液的浓度,洗涤20分钟,洗涤强度尽量保持一致。之后,师生要比较洗涤效果,以没有弄脏的白棉布作为标准洗涤效果,进行实验记录。最后,学生就会得出加酶洗衣粉大约在40℃的温水中洗涤效果最佳。学生回家后会把这一实验结果汇报给妈妈,让她们在洗衣服时注意调节温度,达到最佳洗衣效果。这就是学生有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证。
案例2 观察与照顾身边的植物,发现无性生殖的现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始前安排学生开展观察生物生长发育的活动。在讲授“无性生殖”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2个月将吊兰等植物放置在教室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管理、观察和记录吊兰的生长变化,发现吊兰茎上长出气生根和新的枝条,之后将带有气生根的枝条取下栽种在花盆中,这时又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在正式进行“无性生殖”教学时,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无性生殖的观察经验,就会迫不及待地了解无性生殖的过程和理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以任务驱动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
初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实验既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他们动手和思考的能力。
案例3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真正理解茎的输导作用
在讲到“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有关茎的输导作用。教师可以先放置几盆由于失水已经萎蔫的草本植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救活这些植物。他们会用不同的手段,有的会给植物叶片喷水,有的会把水浇到盆中,通过不同的拯救方案,学生会得出把水浇到盆中能以最快速度拯救这些植物。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得出“水分是由植物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由茎输送给叶片”这一结论,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茎的输导作用。
那么,如何证明茎具有输导作用?教师要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常见植物――夹竹桃设计证明“茎输导水分”的实验,准备显微镜、夹竹桃枝条、剪刀、玻璃瓶、红墨水等材料。各组学生按照不同的实验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将夹竹桃枝条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将夹竹桃枝条放入盛有红墨水稀释液的玻璃瓶中、将环割一圈的夹竹桃枝条插在盛有被稀释的红墨水的玻璃瓶中、将夹竹桃叶片全部摘除后放入盛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玻璃瓶中。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到被墨水染红的是木质部,原因在于木质部具有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一些学生可能会提出将置于被稀释的红墨水中的枝条多放几天,情况会怎样?于是,他们会继续实验,几天后将这些枝条取出,观察横切面,就会发现横切面几乎全部被染上红色。这主要是因为:夹竹桃枝条放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由于时间过长产生横向运输,细胞之间会存在渗透性吸水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学生也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对新的知识点心领神会,植根于脑海,形成深刻的记忆,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3.以任务驱动学生将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学知识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以拓展性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环境,为开展情感态度教育提供重要资源。
案例4 观察水蚤的心跳,监测水质污染
在讲完“水中生活的动物”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常见且易取材的水蚤为例,介绍目前水蚤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跳。水蚤真的能监测水质污染吗?如何进行监测?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番探索。
学生准备了盐水、糖水、烟丝浸出液和自来水(对照)等进行实验。他们将水蚤放入不同的液体中,用滴管将水蚤放在凹槽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在低倍镜下计数水蚤的心跳数/分钟,每次实验重复3次,统计处于不同液体中水蚤的平均心跳数/分钟,从而得出“位于自来水中的水蚤每分钟心跳数最高,位于其他液体中的水蚤每分钟心跳数都偏低,其中烟丝浸出液最低”的结论,进而得出可以通过观察水蚤在不同液体中的存活时间来监测环境中水质的变化。
通过这种探索性实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了解科学研究需要周密的考虑和科学详细的设计,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实验时,学生会边观察边计数,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技能也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也可以了解到烟草的危害,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4.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当看到学生积极参与时,要主动进行鼓励;当看到学生不断进行努力探索时,要给予表扬,尽最大可能争取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
案例5 观察实物,探究根与茎的区别
在讲授“植物的养料贮藏”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胡萝卜、甘薯、马铃薯、慈姑等实物放置在实验桌上,让学生找出根与茎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学生会将所学的有关茎和根的知识加以回忆,通过实物比较,最终得出“茎上有芽和节,根则无”的结论。对此,教师要马上给予高度表扬,之后提醒他们再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发现除茎上有芽和节之外,还会有鳞片,如在马铃薯芽眼里轻轻一拨,就可见微小的鳞片,而慈姑节上有一圈褐色的鳞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加上教师的点拨,相信他们对植物茎和根形态的概念及其区别会有很深的印象。
案例6 借助马齿苋功能,拯救水蚤
在用水蚤监测水质的实验中,学生发现在香烟浸出液中水蚤心跳从快到慢以至“夭折”,一些学生会联想到马齿苋有防止血栓的作用。他们会将马齿苋植株包在纱布中,将其捣碎取汁,滴加在奄奄一息的水蚤上,探索马齿苋的功能,兴趣盎然。而且,由于水蚤代谢旺盛,选择载玻片时会经过一番探索,最终选择带有凹窝的载玻片让水蚤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提升观察效果。
这些办法都是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要马上给予鼓励性评价,这对树立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驱动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不再只做教师的“收音机”,而且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主能力,有更广阔的思考余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生生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探寻充满神秘感的生物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立福.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 “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78-02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以具体的实验为基础,在探究实践的基础上,衍生出各种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人教版生物教材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内容。例如:“观察与思考、实验、资料分析、调查、演示、模型制作”等,都是良好的探究素材。要让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同时更需要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感悟生物科学的魅力。由此,“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感不仅是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还包括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会。积极的情感是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通过设问,任务驱动则能使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简而言之,“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是在积极关注课堂情感体验的同时,以设定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为行动目标,带着具体的问题任务进行学习。
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对“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
一 关注情感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1.以形示之
教师根据生物学科和生物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微机等创设、渲染出生物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生物知识,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实物模具的呈现,也采用“情感为先导,创建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所选择的实物模具既可以是现成的生物模具,也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小模具。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模型制作环节,例如: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八年级上册),实验材料有吸管、橡皮筋、透明胶、剪刀。小组合作,观察蛙腿并思考。一看:观察骨关节骨骼肌。二认:对照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上册43页的图,一块骨骼肌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形态特点是什么?三挑:骨骼肌的哪一部分连接在骨上?四拉:一块骨骼肌附着在几块骨上?试着拉动肌肉,想想这种连接对于蛙的运动有何意义。这些都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极好的活动素材。学生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升华了对知识的情感体会。
2.以声动之
声音信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理信息。课堂中如能巧妙地利用声音信息,也能够很好营造出积极的教学氛围,为教学活动增添一份情感体验。笔者在讲授“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课时,曾让学生朗读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的诗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仿佛把全班同学带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小路上。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学习中――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同时也为讲求科学严谨的生物课堂添上一份淡淡的浪漫情怀。
3.以情感之
科学史的学习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对这些科学史的学习,能够很好地再现当时的科学情景,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体验他们的探究历程,感悟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以及探索精神。比如: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的学习,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分析阅读资料――“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然后我又把网上搜集的“巴斯德的实验”动画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体会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认识过程,每一次新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在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
二 设计任务驱动,构建互动环节
1.问题任务
问题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提出问题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在设计问题时要着眼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通过一系列有思维梯度的问题串,巧妙地呈现教学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譬如:学习遗传规律时可以设置问题串“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一定的相似?连接父母和孩子的桥梁是什么?父母是直接将性状传递给子女吗?”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体会到遗传因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2.实物探究
在现行初中生物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动手实践活动,这些实物探究活动是进行任务驱动的良好素材。如在学习节肢动物时,可以进行一个探究实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跳的影响。在实验前,先不展示实验方案,先让学生小组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而后对方案进行点评、讨论;再进行分组探究实验,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构建出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
三 “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的课例分析
下面以八年级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对“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1.课堂设计
第一,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阅读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19页的观察与思考:观察鸡卵的操作步骤,并根据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对照鸡卵结构图认识各结构名称及作用(在课堂中,每组同学合作观察一个鸡卵,通过实物展现,加强感性认识,极大地调动学习课程的情感)。
第二,巧设问题,布置任务。
学生自学:阅读、操作、识图。
检查和提问有关问题: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来自什么结构?卵细胞包括哪些结构?怎样区别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
设计问题: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串,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解,将系统性较强的教学难点进行转化,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搭桥架梯下不断地得以提升,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在解答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功获取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梳理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梳理,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做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点拨要巧妙、适度,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归纳、总结的空间。让学生能及时掌握和学习相关内容,达到教学要求。
3.及时反馈,总结评价
通过反馈总结,及时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点拨、总结:鸡卵中,起到保护作用的结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起到营养作用的结构是卵白、卵黄,气室提供空气,保证呼吸,系带起固定鸡卵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生物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其感悟生物科学的独特魅力。“情感先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确实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值得教育者去应用、体会和实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最近发展区 自主学习 概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任务驱动式教学指的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应用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获得知识的建构。
“任务驱动”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完成知识体系构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自主探究以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笔者以“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学为例,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做好学情分析,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能力,做好学情分析,使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能最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学习内容而言,学生知道蝌蚪是蛙的幼体,可以说出蝌蚪与成蛙之间体表特征上的一些不同,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蛙的发育过程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两栖动物的了解也是粗浅的。教师通过视频介绍与小组资料交流,学生对蛙的生殖与发育,乃至对两栖动物的概念有了更科学的认知,结合阅读教材,构建并理解变态发育这一概念是可以实现的。
在课前,教师通过学生对预习学案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哪些困惑。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能描述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小组交流蛙在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变化,尝试归纳蛙的生殖发育特征。
(3)通过学习与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两栖动物的特征,并建构变态发育的概念。
2 精心创设情境,设计切合实际的任务
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是思维的先导,也是初中生特有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并根据学习进程推出层次不同的任务,不断地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困惑”或是“疑问”,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
2.1 情境创设,引出任务
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本节课笔者利用学生幼时就熟悉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了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身边的生物学”、“生活中的生物学”,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原本熟悉的现象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2 任务的设定要有层次
设计任务时要紧扣学习目标,教师提出总体要求,探究方案与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安排和组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任务完成需要的时间以及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有差异,任务最好是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完成的。教师要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避免由于任务设置过难而不能如期完成,影响教学效果。
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理性到感性的过渡。一般可按三个层次来设计:第一层次的任务是最基本的任务;第二层次的任务是提高性的任务;第三层次的任务是开放性的任务。
新课开始时,通过组长对学案的预习情况汇报,教师在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第一层次任务:
(1)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听到蛙的鸣叫?
(2)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3)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青蛙生殖过程的视频,进一步关注:
(1)什么是青蛙的抱对?抱对有什么意义?
(2)青蛙采用的是什么受精方式?是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的?
观看结束后,展示提高性任务:
(1)蝌蚪是怎么产生的?
(2)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你能说说蝌蚪与青蛙的区别吗?
(4)通过视频介绍,与同学间的交流后,你能尝试总结出青蛙的生殖过程与特点吗?
通过直观的视频观察和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提升概括,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来的。
接着让学生交流他们课前预习时准备的小资料(对两栖动物的了解),并观看教师准备的其他两栖动物发育过程的视频,展示第三层次的任务,展开讨论:
(1)请你与小组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两栖动物种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你可以给两栖动物下个定义吗?
(2)你还知道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吗?
(3)请用科学的方式描述青蛙发育的过程。
(4)还记得前面所学的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吗?请与小组同学一起尝试总结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抽象思维,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陈述方式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整理信息以及总结归纳、表达的能力。
2.3 任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任务必须涵盖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实现学习目标,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成果也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任务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学生了解了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拓展,提出小组讨论的任务:
(1)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与昆虫的变态发育相比有什么不同?
(2)写下你要询问的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问题,向其他小组提问。
,
(3)请你对捕捉青蛙上餐桌的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对任务进行分析,寻求可能的行动方案
任务呈现后,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要指导他们先对方案设计进行讨论,启发他们交流达成任务,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解决问题可以有哪些思路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案,自主完成任务,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效率。
本节课是以小组议学为基础,以学案为载体,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讨论重难点,提出疑问,在任务的驱动引导下,让学生自行探索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与规律,并在交流活动中,引导变态发育概念的建构。请学生进一步总结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概念和昆虫的变态发育概念
间的异同点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梳理信息,将小组成员了解的共性特征与不同特征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帮助他们寻求突破口,找出哪些是两栖类拥有的,哪些是昆虫独特的,怎样判断哪些才是最本质的特性。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可以采用列表等方式进行对比,这样归纳出来的结果,经过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主体验获得的,更容易被同化。
4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任务完成
任务完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指导者,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信地去完成任务。学生一般可按“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4.1 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独立完成任务,比较简单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绝大部分都能归纳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在小组的交流展示与表达中,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表述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和失败,更重要地是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在对所探究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4.2 协作学习
为了及时、有效地完成复杂的任务,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按座位或是能力分成小组,汇集小组成员的智慧,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就任务展开讨论,互相交流,确定方案,然后进行分工,最后总结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个人得到的最大收获,通过讨论交流,统一认识,得出相对完整的结论。比如有关两栖类动物特征与变态发育概念的构建与表述需要小组间共同的协作,经过成员的修正补充,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抽象出变态发育的概念,达成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由于基础的参差不齐,会有部分学生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比如学生通过对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而两栖动物的定义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给予描述,他们无法区分哪些才是两栖类动物与其他类动物不同的特征。这里涉及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相应学习活动的指导,特别要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重要环节、关键时刻给予特殊的帮助,不让他们成为被动的旁观者。教师的指导要“指”在关键处,“导”在疑难点,可以结合一些课堂练习题进行教学效果即时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5 进行多元化评价,审视学习效果
任务完成后,对结果优劣的分析是评价检测阶段。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也能为学生进行下一步任务的改进进行指导。结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提高,要引导学生形成“注重过程、学会欣赏、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观点。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指导评价等方式。如对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概括表述,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用简图,有的列成表格,在课堂中展示学生不同的总结方法,开展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成就感将激励学生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去,同时也是一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6 抽象任务结论,构建概念体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旧知识间的联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比如教师结合前面由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引出的不完全变态概念,并将两种发育方式进行列表比较,在“同”与“异”中,进一步明晰概念间的本质特征。
7 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在培养能力方面也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仍有以下特别需要思考的内容。
由于传统的应试功利思想影响,学生习惯性地关注结果,如果教师不深入任务完成环节,注意引导,交流会演变成一种实质上是核对答案的低层次活动,思维的品质不能得到保证。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要实行小组长负责制,与学生一起制定自我管理规则,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免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课堂上完成任务的时间规划与对教学的调控,需要教师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别外,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新知识的建构被分解到一系列任务中,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是零散的,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需要加强。教师要关注课堂效益,对重难点与关键点要适当板书,引导归纳,深化思维,以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及表述能力的局限,存在不少欠科学的表述,甚至会得出有歧义的结论,而生物科学的教学,需要严谨规范的科学表述,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对科学性的把握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去,及时纠正学生认知与表述上的偏差;对典型性问题要组织全班交流,对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要进行必要的讲述,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堂反馈,确保概念建构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教学 激发 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每位教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学生的学习就会是幸福的、快乐的。
一、提高自身修养,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的关键,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开始于对该门课程任课教师的喜爱。 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差距,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应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不断接受新知识,因为科学技术是一门艺术,需要多才多艺,学生也喜欢博学多才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去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二、巧妙导入新课,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1.故事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构思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例如学习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法时,可以引用这样一则小故事:古时候,人们第一次看到西红柿时不知可不可以吃,都不敢吃,怕有毒,其中有一个人说“来试一试”。这个人吃后不但没有毒死,还觉得很好吃,于是人们就开始吃西红柿。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实验法的重要性,从而为介绍实验学的一般步骤打下基础。
2.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可以让学生观察过程和结果,从而引出新课内容。例如:在讲“呼吸作用”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和一支吸管。上课时,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石灰水变浑浊了。从而引出在呼吸运动中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道理。
3.问题导入
备课时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设计要巧妙,可以是富有趣味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也可以是承上启下的问题,通过温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并引出新知,吸引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新课之中。
三、注重实验教学,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实验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演示实验。讲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时,教师需要演示三个小实验,第一个是用碘酒来鉴定馒头屑或面包屑中的主要成分;第二个是向鸡蛋清中加入少量开水,观察现象;第三个是用牙签蘸少许食用油在白纸上,观察现象,这三个实验的现象都非常明显,尤其是第一个小实验,馒头屑或面包屑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证明了馒头屑或面包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 增加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生物课的实验内容很多,如初一生物课在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时,可以探究光照和水分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取三个玻璃杯,在底部各放一张滤纸,在滤纸上各放一些小麦种子。前两个杯子中加入的水仅仅淹没小麦种子的一部分,第三个杯子中加入的水足足淹没全部小麦种子。第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第二个杯子放在黑暗的柜子中,第三个杯子放在阳台上,连续观察一周时间。等第二次上课提问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纷纷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前两个杯子中的小麦种子都已经萌发长成了两寸左右的幼苗,第一个杯子中的幼苗颜色翠绿,第二个杯子中的幼苗颜色发黄,而第三个杯子中的小麦种子几乎没有萌发。这说明了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空气, 小麦幼苗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
从中我们可感受到实验对于学生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小麦种子的萌发,对于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初一这些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却是多么的神奇,实验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加强直观教学,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
篇6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 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人类以高度责任心做出持续努力。为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是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形式。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强化环保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参与,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学习。因此,初中阶段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生物教学的特殊性。生物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生物课程学习,开始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以生态学为基础,了解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平衡,了解生物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统计资料和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实践
1.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教育成败常常取决于教师。目前我国中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还比较淡薄,普遍缺乏环境教育专门知识,对所有教师开展环境教育培训的成本太高且成效不大。根据目前我国中学师资力量及教材内容设置情况,可以考虑由生物教师承担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包括职前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和在职教师环境教育培训,从而在中学中培养一批拥有较高水平的环境教师队伍,这是环境教育成功的关键。
2.挖掘环保内容,搞好课堂渗透。初中生物教材有些内容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较零散,怎样把这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关键是教师如何合理地挖掘教材、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再以适当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形形的生物”这一模块部分的教学,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列举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结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部分教学,可以直观方式向学生呈现我国大约已有200多种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而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现状,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结合“健康的生活―健康及其条件”模块部分教学,介绍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环境教育渗透时要注意:(1)找准环境教育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2)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
3.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心理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4.付诸行动,体验保护环境成效。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师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社区、街道、河边亲手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义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情况,同时感受到作为“环保志愿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喜悦。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出版墙报,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的节日举行专题讲座等。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广度和深度还应大大扩展,加强“环教”课外活动开展和环保知识宣传,直至全民参与,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义务感。这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环境教育是既系统又跨学科的综合课,要运用到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课程改革中,生物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为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浩荫.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篇7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生物;探究;合作
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明确的目的,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极大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来谈一下本人对于任务型教学的一些体会:
1.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应呈阶梯式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给学生设置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求真理。教师所设置的任务要难易适中,呈阶梯式出现,层层深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一步步地走向知识海洋的彼岸。例如在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给每个学生分发两粒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让学生去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能够慢慢地了解种子,知道种子萌发的关键,而且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任务应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初中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他们的生活经验还很少,生物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设置一些学生了解的,而且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中,当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血液和血型”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血液是在循环系统管道内流动的,它是红色的,有腥味、咸味等,但是为什么通过验血可以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我们的血液中到底有何奥秘?下面请同学们共同来探究一下。这样的任务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可以开始他们的探索和求知。这样贴近生活的任务,会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3.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在生物教学中,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生物知识,掌握生物科学,所以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在教师任务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感受成功。例如在学习“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能够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并且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的意义。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动物的行为,包括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接着给学生播放一段“豹捕食野鸭”的视频,让学生来描述一下,这段视频当中反映的是怎样一种情形?说明了动物的什么行为?带着问题,有了任务,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会倍加关注,积极探索,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4.活动要有延伸性以激发学生开拓创新
任务型教学中具有延伸性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启发学生去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掌握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当学生掌握这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讨论:转基因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在实行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思考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感受知识获得的乐趣,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与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促进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金星.尝试生物学科探究性教学[J].生物学通报,2010(6).
篇8
北京汇文中学 周平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结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高三复习的要求,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高三生物复习策略,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社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考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三生物复习课是对高二学习内容的复习、深化和扩展。因此,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新于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有意的调整、扩展和深化。高三的学生和高二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高二学生遇到的是新知识,高三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的复习,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教材却是相同的,如何使之统一起来是师生面临的一个挑战。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这有利于指导复习的展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测试需通过一定的知识结构来体现;而知识的网络在课本中隐藏,能力的层次在大纲中贯穿。我们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运用了“任务驱动”理论,进行了高三生物的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式的构建特别是应用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它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高三生物复习主要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伸和拓展。这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满足某种需求,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明确培养目标:
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必须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把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立足教材和大纲教学。
实施教育必须以具体大纲教学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据。为此,要构建科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悟学科特点和大纲精神,认真设计每一项“任务”,科学组织、指导学生,使学生自主获得有用的信息,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突出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现代教学新模式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4、适当选取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应用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选取与生活联系紧密、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够有所作为的内容,同时还要体现学科内的综合。例如我们在生物实验专题的复习,生物热点专题的复习中采用了这种复习策略,受到了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 模式构建及其应用
1、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模式的应用
从教学模式图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四个阶段,现以具体的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生物热点问题复习”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块,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有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其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我们在备课时先将这个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生物、克隆等11个小专题。要求学生分成3-4人小组,选择课题。当一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紧密的联系,学生就会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有用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我们提出了学习指导,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够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和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学生面对承当的任务,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分配研究任务,然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开学习。首先是获取相关信息阶段,学生可从多种途径(互联网搜索查询、图书馆查阅图书杂志等等)发现检索信息,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其次是分析整理信息阶段。学生根据所要调研问题的几个方面,对已知的部分与热点内容构建联系、分类、综合及查错,从中还可对未知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三复习中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也是理科综合能力的重要一部分
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会更好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但是教师在此阶段特别要注意提示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专题与课本的交叉点上,注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因此,我们提倡学生们分小组共同完成某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完成报告,借助于计算机,以电子文稿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利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加以适当的修改和内容的添加后,制作成网站形式,在教室的电脑和网络教室后供学生学习和复习。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组与小组互相评价,修改不足之处。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点,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和互评和适当的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1、任务要紧贴复习目标,体现主干知识。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紧张,所以任务的选择就变得很重要。任务应该与教材结合紧密有要高于教材,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点,注重学科内的综合。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所选取的内容包括:人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图表的构建);蛋白质;育种方法;细胞的分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和对照的类型等。 2、任务要系统有度。提出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对学生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反之,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任务要有事可做。要选择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当学生明确任务后,学生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自己探索来完成具体的事情,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能让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无事可做,或者由教师自导自演,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违背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初衷。
4、任务要有果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是为教师进行下一任务设置提供依据。反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可评的任务,学生可能漫无边际的像只无头的苍蝇乱闯,教师也鞭长莫及,收效甚微。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生物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会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材•教法,1999,第九期。
2. 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J],电化教育研究,2001,(2,3).
3. 钟志贤,《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览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篇9
1.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涵义
1.1有效参与是指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使思维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学习效果。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思维参与是有效参与的核心。布卢姆将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性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之一。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鲜明的动机,那么,任何活动都会进行得更加有效,并能取得有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都是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而建构的。所以有效参与的核心表现在思维的参与上,要有强的问题意识,提问辩论,探究创新,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与量。只要积极思维,即使安静地听讲也表示主动参与,如果不动脑筋,说得再热闹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
1.2有效参与是教师根据中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不满足于被动安排、灌输,乐于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教学)的特点。转变观念,角色转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环境,确保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民主参与得到满足,实现创新思维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特征
2.1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是主体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获得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得到新的知识信息。学生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发展。
二是能动性:即学生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并以此制约活动的方向、进程及对结果的解释,而且表现在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敢于冒险,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反映出强的创造性。
三是全面性,是指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2.2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二者认知上形成共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师也在改变着自身的思维品质,达到思维共振。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各自成功的喜悦,不断得到成长的满足。
二、主导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还是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具体设计者;是学生活动过程的引导和活动效果的监督和评价者;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剖析者,为学生的思维参与提供范例,为学生更深层次思维参与提供指导。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就没有了方向和目标,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学。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更无从说起。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
3.1融洽师生关系,诱导参与
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动地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就会自然产生亲近、感激与仰慕心理,而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亦将被诱导出来。
3.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必备的教学情境通常指问题情境和心理情境两方面。
3.2.1所谓问题情境,一般指教师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或已具备的知识储存库中选取一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生物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⑴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实物创设情境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生物教师要时时留神,处处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如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中,教师课上出示一份市售的甜酒酿。可以先让学生来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想一想,学生提出众多问题,引起探知欲。
⑵利用影像资料、互联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在进行种群增长方式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观看洞庭湖发生的十年未遇的鼠灾的新闻视频,然后提出要控制鼠灾首先要了解鼠群数量的增长特点来进行导入。
⑶利用谚语、谜语、故事等创设情境。
篇10
关键词: 学情讲练 点面 新旧 认识规律 物理教学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01
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既是一个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更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认识规律主要包括:⑴、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的认识规律;⑵、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⑶、自主学习、灵活运用的认识规律。而物理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学传递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社会经验,所以,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同时体现各种经验要素所特有的学习规律。本文就如何按照学生认识规律进行物理教学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学情,研究教材
了解学情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针对学生的认知缺陷,同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的工作要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而我们教学工作的客观外界,就是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没有掌握住学生的认识规律,对教学内容存在随意加深拓展,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化,追求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点一步到位的现象,结果适得其反,学生食而不化,教学质量不高。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负担。教学中还要经求a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目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由于新教材实施模块教学,编写体系上凸显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基本素养的培养,淡化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明确哪些知识是最本质的东西,哪些知识可从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中引导,哪些知识要为以后学习重要知识点打好基础等等。然后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合理地安排教学。例如《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这节课,由于电场力做功、电势能都很抽象,很难被学生接受,如果采用类比的方法,先复习力学中重力做功的特点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然后再引出电场力做功特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这样可以将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对比,寻找不同事物变化中所具有的共同点,给这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概念、规律赋予形象的、通俗易懂的形象,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化解难点,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达到知识的正迁移,从而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并掌握物理知识。
二、有讲有练,讲练结合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课堂要进行讲练结合,师生共同活动,这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来改变课堂教学的关键。“讲”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练”是学生的独立工作,讲是练的先导,练是讲的延续。课堂上有讲有练,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知识的深化活化。
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启发方法,有时从实验开始,有时从阅读课本开始,有时从做几道题目开始,有时由讨论或解答一些问题开始,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重点介绍两种教学方式:
1.采用“实验阅读练结”的教学方法。按“由感性到理性”、“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原则,让学生先动手做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接着安排学生做巩固知识的练习,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超重和失重》这节课,上课前可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取一个可乐瓶,在瓶的侧壁上钻几个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向瓶中装满水,松开手指,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发现瓶中有水从侧壁和底部的小孔中喷射出来,如果松开了拿瓶的手,让瓶自由下落,发现水立即停止喷出。紧接着就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应的教材内容,根据已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课文的解释中去思索探讨实验现象的本质,同时安排学生适当做一些巩固知识的练习,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把感性实践提高到理性认识。
2.采用“提问阅读讨论总结”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依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划出重难点、摘出笔记,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例如《离心运动》这节课,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展示“魔盘”娱乐设施的动画资料。然后提出问题:“魔盘”上的人所需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为什么转速一定时,有的人能随之一块做圆周运动,而有的人逐渐向边缘滑去?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要求利用提供的力与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角度解释上述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认识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如果提供的向心力刚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圆周运动;如果提供的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从而得到离心运动的条件和概念。
而对一些难度不大且大部分学生自已能看懂的教材内容,我们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例如有关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问题,提出问题:(1)在公路转弯处,为什么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2)为什么砂轮、飞轮等都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三、从点到面,点面结合
“人们的认识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从点到面,步步深入,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教师如果讲多了,必然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这就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事实证明,不经过学生思考、理解、消化的知识,绝不能变成学生自已的东西,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从点到面,点面结合,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把课本知识变成学生知识,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去领会其他问题,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静电场》这一章中,场强和电势是分别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的两个物理量,正确理解场强和电势的物理意义,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而本章的其他内容,如《电场中的导体》实质上是电场力的性质研究的继续;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等是电场能的性质的延伸,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则是电场上述两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中只要攻破场强和电势这两个难点,由点联系到面,其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对一般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已去领会,去思考,去理解,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收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四、从旧到新,新旧结合
一个正确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讲授新概念新知识的时候,必须尽可能联系到旧概念旧知识,以唤起学生的联想,促进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能力。重视怎样从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掌握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提出用旧知识并不一定能解决的新问题,揭示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由于急待解决问题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前,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动能定理做下面两道题:第一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h2为的B点时速度为v2,试写出物体在A点时的机械能和在B点时的机械能,并对这二点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第二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经过高度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经过高度为h2的B点时速度为v2,试写出物体在A点时的机械能和在B点时的机械能,并对这二点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推导、计算得出A、B两点机械能守恒,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比如,讲完自由落体运动后,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一道题:系一重物的气球,以4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9m 时绳断了,求重物的落地时间。这道题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下节课讲竖直上抛运动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生练习、思考,从旧引新,从新到旧,多次反复,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也是促进对物理概念的加深理解与灵活运用的有效办法。
总之,我们要严格按照学生认识规律进行物理教学,以教材知识点为中心,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及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严密、思路清晰,才能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果落到实处,从而切实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