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5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现状

篇1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由城市转入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召开座谈会2次,走访村庄10个,访谈群众30人。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政府层面。县乡重视,高位推进。从县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作为县级对乡镇三农工作考评的重要方面,每年乡镇精心打造一至两个精品示范点,且县四套班子及县直相关部门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现场观摩、评比,设定单项奖。新农村建设的好,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在评比中有荣誉,在群众心中有份量。从乡级层面来讲新农村建设“书记工程”,高位推进。作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负责的工作项目,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资金调度投入,都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农村建设从开始之初就作为乡镇像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综治等几个重点工作之一,而新农村更是列为书记工程,由乡镇党委书记主管、主抓,到一线指导、调度,从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建设得到了充分保障。

2、群众层面。在之前,国家建设主战场在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基础建设日益优化完成,而农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投入相对有限。在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群众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期望要求越来越强烈。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群众期盼,群众建设家园积极性高涨。在前几年新农村建设点有限的情况下,村民想方设法到乡镇争取新农点,都想尽早改变村民环境,有时乡镇因为选点还要协调村庄先后顺序,做好工作,逐年解决。在建设中,群众主动拆除破猪栏、厕所,主动筹资筹劳,有的建设要占用群众老宅基地、祖业,都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与乡村一起共建家园。

3、成效明显,村庄环境大大改善。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建设前,乡村组共同商讨,拿出规划方案,从“三清八改五普及”到现在的“七改三网”都是着重围绕“拆、改、建”,围绕群众最期盼的建设项目开展,从路、塘、沟、渠、厕、房等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达标做起,到后来的精品点打造,像文化广场、健身步道、路灯、绿化等环境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成为让城里人羡慕的一方乡土。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逐渐显露一些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问题。随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点大面积铺开,建设从上到下变成必须全面完成的工作,群众积极性有所降低,从“我要建”变成“你要建”,从“主动拆”到“谈条件”,思想变了,问题随着而来,建广场要拆成旧猪栏厕所腾场地,村民提各种要求。从主动筹资酬劳到不闻不问,甚至指手画脚,家家提要求、户户不买账,作为乡村,为了推进工作,有时只有做出让步。

2、资金问题。一是成本增加。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开始10万到现在的30万,看似增长不少,但是现在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翻番增长,能做的工程量较前几年大幅减少。二是建设要求提高,筹资酬劳逐年减少甚至没有。精品示范点建设开展后,村庄之间的攀比心理严重,总认为精品点做的好,本村庄投入不够,而且村民筹资酬劳这一块建设逐年减少,无形增加了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三是程序成本增加。现在新农村建设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求招投标,但是一些不明情况群众总是认为乡村有“猫腻”,本可以作为奖补资金的建设变成项目资金,走程序招投标,要有公司资质,实际上一个有市政资质的建设公司根本不会去参与一个3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招投标,最后施工的仍然是个体老板,无形中增加了一些列费用,最终买单的还是政府,受损的还是群众。四是统筹资金困难。作为乡镇本可以争取像水利、一事一议、扶贫、交通等项目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并不能与乡镇按一个节拍走,乡镇为配套新农村建设给甲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结果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到乙村,对上级资金根本统筹使用不了,资金压力巨大。

3、土地问题。土管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的规定,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所谓的老宅基地、老业根本就清理不了,即使要拆有的村民要求乡村给他出证明,拆可以,但地方是我的,建其他设施就不行。碰到这样的村民实在不行的要不就回避改变规划,要不就只有强拆,干群矛盾激化,做好成了做“坏事”。

4、后期维护问题。新农村建成后,交由村庄管护,但是大部分村庄无集体收入,即使有,也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有的村民连自家门口的苗木干旱了一桶水都不愿浇,更不用说其他的管护,绿化无人修剪、路灯停电、公厕无人清扫,往往是两三年之后又回来的杂草丛生。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年初,我乡就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由我任副组长,各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督促、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动和运转。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2019年度全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242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40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硬化组户路约4.5公里,受益455人。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部分的重点,它有着长远的历史、文化和乡情民俗的沉淀与积累,同时它也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命的元素与节点。在我国当下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到来之际,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乡村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1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现状堪忧

如何具体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和建设,有赖于基层执行者和广大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然而据笔者研究所知,为数众多的乡村生态及文化和乡村景观正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逐步遭遇着毁灭性的破坏,或随时面临着被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所替代的命运。

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背景下,中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大地上的众多乡村,经过历年来的环境适应与历史发展演化,已嵌入并成为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青草绿地、河流池塘等自然或人为的乡村景观元素,都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维持在均衡发展与相处的状态。然而中国农民们长期以来超饱和状态的粗放式农业耕种和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却使得历史沉淀下来的这种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变得日渐羸弱。

1.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

所谓乡村景观中的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尚未得到我国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但对于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乡土风貌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具备重要意义的各类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中国农村常见的祖坟、 “风水林”、“风水塘”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适应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及文化认同,伴随着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破坏而面临逐渐丧失的尴尬境遇。近年来中国广大乡村盛行起的追求欧式别墅、小洋楼之风,发展势头迅猛,较城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发展延续下去,恐会开启中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

2以马井镇为例说明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中的“危机”

什邡市马井镇,即是当下中国濒临消失的乡村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马井镇位于我国西南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彭州、广汉、什邡交界处,是川西明珠—什邡的西南窗口,全镇面积41.57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全镇交通方便:邻靠宝成铁路支线,省道成青公路(成都至青川)横贯全境,水资源丰富: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汇聚湔江流入沱江,农业基本为自然灌溉,极为便利;气候适宜:地处平坝,地势平坦,海拔520米左右,马井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自流灌溉90%以上。马井镇的乡村景观在历史上以莴笋、西芹种植而闻名,但这种乡土景观现在却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的迁移、村庄的消失而逐渐面临着毁灭性危机。

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社会基础。如果能避免上述3方面所遭遇到的破坏,则可预见中国广大乡村的生命将能得以延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机遇,否则,这样的运动则很可能成为危机,所谓“危机”正包含了这样2层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途径,通过建立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及信仰过程,来维护村镇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3景观安全格局设计下对乡村景观未来发展的思考

乡村的生命延续与发展,在于其生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文化的意义,社会交流功能和社会文化意义,信仰活动及精神意义,社区联系,文化认同及特色等几个方面。保护乡村景观建设的生命力,关键在于需要维护和健全上述5种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上述的乡村景观建设中的战略性的景观格局加以整合,保留并穿插于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催化剂,使传统乡村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最终形成富有特色及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满足时代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阡,邓军.农村景观发展研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2(05).

篇3

本文对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武术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在农村开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受经济、时间以及师资等因素影响,武术在当地开展并不普遍。因此建议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民群众对武术运动的认识,促使农村群众更好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关键词】 新农村;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建议

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新农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新农村体育正在蓬勃发展。基于这样的形势,武术运动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新农村人口中推行,以活跃农村的业余生活。本文拟探讨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的现状,更好的发挥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以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居民从事武术活动为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相关调查问卷,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多个村庄共发放问卷300份,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92%。

二、结果与分析

1、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态度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态度是武术能否在农村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所有被调查的村民中,有25.3%的群众不了解武术,而对武术有一般了解的有43.2%,可见当地农民群众对武术的认知度并不高。其中,对武术了解和有一般性了解的人群均表现出对武术开展持支持的态度。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农村如宋官屯镇、杏园村的群众对于开展武术运动的热情较高;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堤岭村、林庄村的农民群众的热情较低,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对于大力开展武术活动的认知程度。

2、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观念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的群众习练武术的目的多样化,主要倾向于健身娱乐功能。通过调查了解到,过去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村村民习武,侧重于武术的技击功能。但是,伴随着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消费观念也逐渐转变。在所调查的村庄里,有25.2%的群众认为,人们在从事武术运动时,看重的已不仅是其技击功能,而更加注重武术的强身健体、消遣娱乐等功能。

3、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场地情况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习练武术的场所便利,具有较好条件。武术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场地的要求较低,俗话说“拳打卧牛之地”,这也是武术在新农村开展的有利因素之一。根据对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体育设施情况的了解,体育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休闲区,这是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而目前练习武术者也以休闲区最多,其次是在居住所前后空地。

4、农民群众习练武术的形式及时间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中的居民由于受其固有生活习惯的影响,一般将锻炼的时间安排在早上(占67.4%),这符合农村人们的生活规律;也有在傍晚或晚上进行练习的。他们练习的时间具有较大随意性,主要安排在农闲时,故武术练习的延续性不强。这主要是农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束缚在农业或工作上,空闲时间少,没有更多精力参加健身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新农村的农民习练武术的习惯远不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打牌、打麻将等活动在农村比较普遍。

由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有所差异,而且由体育相关部门牵头举办的武术活动很少。此外,武术活动在农村的开展,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学习的途径主要是跟随民间习武者或当地部分中小学教师学习。所以,武术的练习主要以零散、自由为主。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中,尽管有的村设立了专门负责体育文化活动的文体服务中心,但是这些负责机构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和履行工作职责,只是零散的组织些类似扭秧歌的活动,从而影响了武术在新农村的良好开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目前,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农民对武术运动认知度不高,而在练习武术的人群中,其目的多样化,主要以健身娱乐为主。尽管适合开展武术活动和练习武术的场所条件较好,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练习形式呈现零散、随意性。与此同时,受经济条件和工作等因素的影响,练习武术主要集中于农闲时,缺乏延续性。

2、建议

在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开展武术运动具有提高农民身体素质、重塑生活价值观、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对武术健身功能的宣传力度,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发挥其职能作用,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武术比赛和武术活动,以活动促发展,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并参与武术运动。

【参考文献】

[1] 王君.关于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12-14.

[2] 余水清,何兵雄.湖北群众武术的认知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

[3] 李富刚,贾亮. 对农村居民开展武术活动重要性的探索.搏击·武术科学,2004(1).

[4] 侯广斌,侯安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问题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7(9).

篇4

一、近况剖析

一是对普法教育的主要性看法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做事情的习用规范,对那些费时、辛苦而又难见经济效益的普法工作则持逃避、被动、冷酷的立场。很多基层干部、农民还存在适用主义思想,碰到问题才想起往来不断找司法,不克不及做到事前学习和知晓。有的乡、村一年不搞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既没方式也没内容,为了迎接省市县综合管治检查审核,其普法活动材料、工作总结等普法台帐往往是暂时假造,凭空捏造,基本无真实、历史的陈迹。

二是对普法相关工作经费、人员投入不足。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过少,无专职普法步队,普法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技能配备掉队,不克不及顺应新情势下的普法工作需求。尤其是乡镇普法工作经费、人力严厉投入不足,乡镇司法员也仅仅是乡村纠纷的调停员和中间工作的服务员,在实践工作中很难真正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特殊是学校普法,法制副校长更是有其名无其实,必然水平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

三是普法宣布道育方式保守。目前乡村普法工作首要是采取司法征询、普法口号、宣传栏、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传统方式多而创新认识和方式却少。不少乡镇设立了法制学校,也是有其名,而很少开展法制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

四是工作推进存在必然坚苦。首先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认识的不时加强,乡村财产构造的调整,乡村大都青丁壮外出打工或进城在企业就业,一年甚至几年很少回籍,普法对象比拟难以集中;外出务工进程中普法对象忙于务工赚钱,而企业老板和个别工商户也只追求最大好处化,基本无暇顾及普法工作。其次是时间难保证。乡村生产劳动的时节性比拟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经商,很少有闲暇时间坐下来静心学习,因此普法时间难以保证。最终是内容难了解。因为农民文明程度遍及低,对规范抽象的司法条则很难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司法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客观上也障碍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搞好乡村普法问题的对策

一是提高看法,增强指导,加强依法治国观念。具体普及司法常识,增强法制宣布道育是经济发展、社会提高、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立的急迫要求,法制宣布道育工作只能增强不克不及放松。各级党政指导必然要把乡村普法工作摆上历史日程,增强组织指导,加大投入,切实把普法工作落到实处。经过指导学法、带头守法,公道法律的带动和指导及事必躬亲,为建立法治社会奠基高层建筑基本。关于乡村公民,普及司法常识的目标不只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首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司法的兵器维护本人的正当权益,走出“我不做坏事,法与我无关”的思想认识,真正营建优越的社会法治情况。

二是保证经费,添加编制。新乡村建立的普法工作,要求普法方式不时更新,普法范围不时扩展,这需求更多的经费投入,只要经费获得落实,才干保证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各地各部分要切实保证普法经费落实到位,将其列入当地区、本部分的财务预算,真正使乡村法制宣布道育有专款,并且专款专用。还与上级有关部分协调,争夺基层普法工作人员编制,为每个乡、镇装备需要的司法行政编制1到2名,充分普法工作人员,使普法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办,保证普法工作的长期和持续开展。

篇5

关键词:长治;新农村建设

一、国内新农村建设概况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我国是人口大国,经第六次人口普查,截止201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7亿,这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亿,占总人口的50.32%;农田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9%。

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助推农业发展。2005年10月,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后的历年政府工作计划中,新农村工作都作为重点工作,得到了大力支持。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开展,根据万方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期刊论文4.6万余篇,学位论文5500余篇,会议论文5100余篇,年均9000余篇。

二、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概况

山西省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38.76万亩,总人口3374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0多万,占总人口的71.1%。自2005年以来,山西省新农村建设得到蓬勃开展,成立了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通过多方调研、征求意见,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山西新农村网开通,推广农业信息,普及农牧科技,宣传优秀人物,并与临汾、大同、忻州等市的新农村网站建立了网络互联。

三、长治市新农村建设概况

长治市区域总面积为138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2万公顷。长治总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非农业人口70万人。2006年4月,长治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长治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并在此后先后出台了《推动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每年向社会公布长治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名单,并对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支书主任进行专题培训。开展了百村竞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宣传了长治市新农村建设。2010年,长治市屯留县荣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先进县”称号。2012年,长治市成为建设新农村开发性金融试点市。

四、推进长治市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队伍建设工作

要完善新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对人才的引入力度,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这一先进制度,吸引大学毕业生深入农村基层,利用大学所学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对干部队伍、执法队伍、监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使其成为一支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支排头军。

2.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农民的进步,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取通俗易懂的内容,以标语、传单、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长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送科技下乡、建立乡村图书室等形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农村基层。实践证明,今年来,我市开展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基层受到了广泛好评,广大农民利用这个机会向科技人员咨询相关农业知识。因此,要将这种活动范围推广、力度加大、时间加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3.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工作

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生产力,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开展经济工作。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特点,强化区域特色,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贯彻落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实现地区产业化,为农民增收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针对长治范围内的一些贫困地区,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技术人员要走出实验室,经常性走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4.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工作

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优秀文化的保护工作,农村优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开展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同时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为新时代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对一些落后思想和封建迷信予以摈弃,对于一些不良习俗和不良风气要坚决改正,打击社会丑恶现象,改变精神面貌,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民间体育活动 群众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民间体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它既能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增进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开展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一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由于延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民族民间体育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陕北秧歌及陕北“三鼓”,即安塞腰鼓、宜川胸鼓和洛川蹩鼓,其中以安塞腰鼓最具民族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男耕女织的原始劳作向现代农业转型;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向现代旅游等方向转化。这些生活方式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着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决定了民间体育的发展前途与方向。本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了解该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的开展状况,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体育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宝塔区的兰家坪卷烟厂广场、罗家坪、凤凰山旧址、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体育场、解放剧院、南桥7个群众聚集地每个聚集地随机抽取30人,共21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91人、女119人。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宝塔区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共发放210份调查问卷,回收207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2.1.1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目的

从调查得知,有48%的群众选择以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可见民间体育活动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已成为一种丰富业余生活的形式与内容。有26%的群众是因为民俗习惯来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的,这是是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也成为群众生活的一种习惯。除此之外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等目的。总体上,丰富业余生活和民族习惯是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也体现出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多元化特征和功能,它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身体锻炼活动,它同时更是一种特殊民族文化的展示。

2.1.2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与项目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由调查结果知,有37%的社区群众喜爱参与祖辈流传下来的民间传统活动项目陕北秧歌;另有25%和23%的群众选择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和柔软细腻的武术太极。这一结果说明: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在延安市宝塔区民间体育活动中深受群众喜爱。同时,跳绳、踢毽子等其它项目也开展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2.1.3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

从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场所调查了解到,群众参与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宝塔区的兰家坪卷烟厂广场、罗家坪、凤凰山旧址、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体育场、解放剧院、南桥等几个比较固定的群众聚集地,这几个地方已形成群众进行民间体育活动的氛围,场地开阔,参与人数的规模较大,主要以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为内容。还有少部分的群众以跳绳、踢毽子锻炼为主,则选择在居住小区附近进行锻炼。

2.1.4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频数

调查数据显示,宝塔区群众以每月参与次数来统计,1~3次的排第1位,以每年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统计,排在第一的是每年6~11次,平均一月一次都达不到,反映了宝塔社区群众在整体上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并不频繁。如按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加以衡量,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离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并不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活动。

2.1.5 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资金渠道

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来做保障,在调查中有36%的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资金渠道是自我筹集;有23%的群众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而通过社会捐助的有16%,其他渠道的有15%、商业化活动收入有10%。可以看出,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自筹经费的比例较高,而社会赞助很少,商业化活动收入很低,这说明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民间体育活动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2.2 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向

2.2.1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趋向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关系到其以后能否得到发展。调查得知有64%的群众认为应该在保留民间体育内容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以便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有18%的群众认为应该进行全面改造;而顺其自然与完全抛弃的只占极少数。说明大多数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进行保留和继承,在保留和继承鲜明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基础上对其适度改造,以便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使民间体育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2.2.2 民间体育活动开展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有58%的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与生活娱乐相结合、走健身娱乐之路,说明大部分群众更愿意把民间体育作为日常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从而既保留了文化传统与习俗,又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其次是依照不同项目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开展形态的为15%。选择发展为本地区商业与旅游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的比例为13%,说明群众对发展旅游等商业经济有一定的意向。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群众认为按照现代体育比赛进行改造。总的来说,民间体育活动最好的开展方式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利于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

2.2.3 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方式

由调查得知有42%的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方式是节庆活动,有22%的群众是在日常生活娱乐中传承民间体育活动的;还有18%的群众认为是依靠政府组织推动才将民间体育活动得以传承,还有群众认为是伴随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传承的。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传承方式应为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娱乐,但需政府的组织和推动,生产劳动和宗教活动对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也起一定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宝塔区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和民族习惯,但个人喜爱、促进交流、强身健体也体现出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的多元化特征和功能。

(2)宝塔区民间体育活动与延安地理环境紧密相联,项目以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武术太极等活动为主,场所主要集中在宝塔区几个比较固定的群众聚集地。

(3)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次数并不频繁,群众并不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活动,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自筹经费的比例较高,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民间体育活动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4)对于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向,大多数群众认为民间体育活动应适度改造进行保留和继承,开展方式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主要传承方式应为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娱乐。

3.2 建议

(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民间体育活动的重视和投入,加大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强对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2)应重视群众参与民间体育活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创造条件集中群众进行集体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3)加强对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进一步加强民间体育与旅游、商业活动的结合。

(4)根据群众的意愿,以科学和健身的原则对民间体育活动进行适当改造,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增强其健身性、娱乐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芦平生,陈玉玲.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体育活动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8):13-17.

篇7

关键词 新农村;经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云南陇川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7-02

1 陇川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陇川县共有9个乡镇(4个镇、5个乡),6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706个自然村,763个村民小组,乡村户数38 562户,纯农户36 473户,乡村人口160 404人,农业人口15 2471人。劳动力数101 832人,从事家庭经营的92 722人(第一产业82 446人,第二产业3 760人,第三产业6 516人),外出务工劳动力9 110人。陇川县实有耕地面积31 380.67 hm2,其中水田面积16 280.93 hm2,旱地15 099.73,林地98 042.13。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3 379万元,农民所得总额97 612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 402元。2007年5月开始,陇川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逾8年的努力,陇川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

1.1 采取多种运作模式

陇川县根据“政府主导、部门跟进、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选择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农民积极性高、领导班子强的村寨作为试点,坚持与库区移民搬迁、扶贫整村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兴边富民工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六个结合”,采取组织农民自建、农民与施工队共建、施工队独建“三种模式”。

1.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陇川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试点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明确了责任和帮扶计划。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制度、支持保障体系和直接补贴政策、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基本建立。

1.3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道路硬化、砌挡墙、清土方、村内排水沟、支砌石方、晒场、文化活动室、人畜饮水管道、沼气池等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试点村人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4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陇川县重点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甘蔗、麻竹、红土晒烟、冬季马铃薯、姬松茸、澳洲坚果、枇杷、茶叶、核桃等作物,同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科技种植大棚蔬菜、养猪养牛、制作工艺品等,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筹集困难,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业产品周期较长,再加上投资者对风险和回报的顾虑,使得农业发展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从县财政来看,陇川县的财政收入本来就不宽裕,尽管开展了新农村试点建设,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毕竟有限,有时甚至会占用其他项目的资金。从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使得农发行支农的力度被弱化,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支农;农信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商业性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逐渐减少,金融资金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从村级投入来看,由于几乎没有村办企业,因而村组的正常运转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加之许多村组负债较多,村组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同样无能为力。

2.2 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不足

一是从陇川县农民的收入结构看,陇川县农民工资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而经营性收入占比达50%以上,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比过高(70%以上依靠农业),但由于陇川县农业生产机制落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增收带动效应有限,导致农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二是从陇川县农民的综合素质看,作为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长期封闭在较小的环境中,思想保守,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这些因素制约了陇川县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是导致增收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从农民工的收入看,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文化水平不高,因而外出务工的农民不能满足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市场需要。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面狭窄,这也导致了农民工的收入不高。

2.3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农产品品牌不响

近几年来,陇川县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农经济状态有所改变,农业产业化也迈出了新的步伐,然而并没有完全改变陇川县农业经济整体落后的状况,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充分,大型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少,仅有1家省级龙头农业企业(云南省和泰绿源农业科技公司),创新和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弱。陇川县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较少,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因而产业链难以延伸。此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小农模式,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的发展进程受到限制。

陇川县农产品品牌数量少,种类也仅限于枇杷、麻竹、猕猴桃等几种,产品项目松散,产品知名度不高。同时,农民的品牌意识薄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充分,农产品种植后往往面临找不到销售市场的问题,滞销的农产品储存后导致农民资金不能及时回笼,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

3 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财政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筹集投劳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筹资体系。

3.1.1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陇川县要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坚持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原则,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3.1.2 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融资平台,强化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陇川县可以逐步尝试建立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中小企业资金担保公司,建立农村合作银行,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村融资搭建平台,促使支农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

3.1.3 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持新农村建设。继续实行新农村建设资金奖励补助,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3.2 多措并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陇川县应结合市场需求,立足陇川县的特色,推进健康种养、生态种养,发展精品果、特色菜、名优茶、绿色畜禽产品,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获得更大的回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1-4]。

3.2.2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方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另一方面,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财政投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经费问题;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2.3 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以庄园经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实现工业、农业的联动发展,发挥大棚蔬菜、脱水蔬菜、猕猴桃种植等示范效应,引进、培育和发展粮食、蔬菜、食品、畜牧、纺织、民族医药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工促农,用第二产业促进和提升第一产业,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双赢”产业格局。

3.2.4 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促进农民就业。陇川县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陇川县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村级集体企业,并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形式,提高农民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5-7]。

3.3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打造农产品品牌

陇川县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国内外大市场,坚持并做大“万元田”工程(“烟叶―水稻+鱼”“烟叶―鲜食玉米+蔬菜”“冬马铃薯―水稻+鱼”、常年设施蔬菜核心区)、甘蔗提质增效工程、林竹产业开发工程、优质稻米生产工程、茶叶产业开发工程、水牛产业化开发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工程、万亩枇杷基地建设工程、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和品牌创建工程等主导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重视产业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由小到大,最终形成规模产业。

陇川县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还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努力推进“一村一品”,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生产园区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开拓农产品市场,提升陇川县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陈虹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78.

[2] 张玉荣.论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2):20 .

[3] 杨丽彦.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业,2013(1):65-66.

[4] 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71-72.

[5] 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87.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现状;对策;山东兖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99-02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位于雷电灾害频发地区,气象雷电灾害资料表明其年平均雷暴日为30 d,处于中雷区。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兖州市2011年新农村建设开工面积达到150万m2,并且都是6层以上的住宅小区,联片建设。特别是选址都是选择野外环境比较空旷的地带,环境开阔,临近煤矿塌陷地,地面长期潮湿,处于暖湿气流的迎风方向,有利于雷电灾害长期落雷等,导致雷电自然灾害的发生。兖州市是全国著名的农业产粮县,乡镇企业工业化较高。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兖州市,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优势。此外,还有1家国家级农业高新示范区及兴隆庄煤矿设施旅游观光园,这些乡镇企业大部分厂房都紧邻农田、矿区,烟囱高几十米,但防雷设施几乎空白,给雷电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电子、电气设备应用于生活中,但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导致各种线路乱拉、乱扯现象发生,如网络线路、电力线路、有线线路、通信线路等。而农民大多缺乏防雷、避雷的基本知识,导致农村雷电灾害时有发生。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防雷减灾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2]。

1雷电灾害及防护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对电源和电流脉冲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除直接受雷击影响外,还有雷电引起的冲击过电压、过电流成为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和工作中断的主要因素之一。雷击的产生一般有2种形式,一种是直接雷击,即雷击之间或雷击时对地面某一制高点,如比较高大的建筑物、构架、铁塔、树木、金属间迅猛放电的现象,其所产生的热电效应、机械效应造成物体损坏,人员伤亡。另一种是感应雷击,即雷电放电时,在附近的地面导体上(包括架空电缆、埋地电缆、钢轨、网络电线等)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波地反应的现象,瞬间放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对微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伤害现场工作人员,使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模拟数字受到干扰破坏丢失。

一个完全的防雷系统包括2个方面,一是直击雷的防护,二是感应雷的防护,二者缺一不可。根据雷击在不同区域的电磁脉冲强度划分防雷区,在不同的防雷区界面上进行等电位连接,能直接连接的就直接连线。不能直接连线的,通过不同规格的避雷器进行等电位焊接连接。直击雷防护包括安装避雷针、引下线、接地系统导体。其目的是将大部分雷电流瞬间泄入大地,以免使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的危害。感应雷击瞬间产生的遗流在物体的过电压(过电流)的形势损坏电气设备。其基本原理是消除电位差,技术措施做等电位连接、屏蔽安装避雷器,以便按照它们的通流能力来分配可接收的承受值[3]。

2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2.1防雷设施薄弱,缺乏责任机制

由于村庄分散,防雷建设及改造成本较高,限制了防雷装置的应用,农村公共场所、乡镇企业、乡村学校、农村个体企业几乎都未安装防雷设施。许多农民甚至安装了许多“引雷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水箱、装饰性小铁塔等。加上农村防雷责任机制不健全甚至未建立,防雷安全检查体系不完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核滞后甚至缺乏,导致农村雷击事件时有发生,防雷减灾工作迫在眉睫[4]。

2.2房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监督

目前,兖州市新农村建设建房处于随意发展的状态,各种审批、监管措施均未到位,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的落实。

3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工作对策

3.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

为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的法制意识观念,应加大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在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将新农村建设的房建项目纳入到防雷减灾体系,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考核,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力争从源头上消除雷击安全隐患。

3.2进行防雷图纸审核及气象灾害评估

积极推广农村住宅建设防雷安全适用技术,按照防雷技术标准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房屋的设计和施工,以在技术上保障防雷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建设“防雷减灾示范村”,以点带面加强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不仅要对单个独体建筑的内外部防雷装置进行整体统一考虑,还要对整个新建村庄以及周边的环境做全面的防雷规划,真正将防雷减灾落实做好,把雷击损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点,尽快扭转当前农村防雷安全的不利局面[5]。

3.3提高雷电预警和灾害应急能力

近年来,农村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业务平台相继开展建设,气象部门得以向广大农村地区雷电天气、雷击地区、危害性天气预报等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但与完善的防雷减灾系统建设仍有较大差距,预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加快制订相关政策,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此外,要合理规划农村灾害防御工作和应急能力,建立健全雷电灾害管理体系,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如可建设气象协管员制度。气象部门先将气象科普知识传授给气象协管员,再通过气象协管员向农民广泛宣传。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通过公共场所的电子显示屏、农村广播等途径进行预警信息的,使农民及时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正确应对雷击灾害,减少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6]。

总之,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防雷减灾工作的重难点,是一项社会系统综合工程。它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管理和服务,还要求各级政府的支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应广泛普及防雷法规及相关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群众防雷的自觉程度,只有不断增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防护技术的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雷电灾害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李敬伟,赖惠文,刘昌.如何做好惠州市防雷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138.

[2] 罗经权,李春玲,罗伟华.浅析农村防雷减灾的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1,32(10):51,118.

[3] 王仕星,张慧良,张先良.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服务能力 推进防雷减灾管理服务工作转型升级[J].气象软科学,2011(4):72-77.

[4] 屈涛,屈疆.浅谈乌鲁木齐市气象局防雷减灾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B8):128-129.

篇9

关键词:苏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优势与劣势分析;乌江镇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经济建设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苏南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探究苏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当下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南京浦口区乌江镇为例,探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以及改进措施。

一、乌江镇简介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22000人。境内地貌多姿,低山丘陵平原错落有致,适合耕种各类苗木和农作物。乌江镇毗邻长江黄金水道,有13.5公里长的沿江滩涂,最深处水深达35米,可建停靠万吨货轮,造船条件得天独厚,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一)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区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了4.6和11.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由17.25131.8调整到8.755.435.9。

(二)都市农业新格局基本确立

以绿色蔬菜、苗木花卉、草食畜禽、特种水产和旅游农业等五大特色产业为代表的都市农业

(三)工业集聚发展形成

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以沿江开发为契机,进入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区域定位、积聚效益突出的集约化发展新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加大

来自市级和区级的倾斜资源、人才和政策,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乌江涌动,加快了乌江镇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步伐。

(五)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应参保率达到91%,绝大部分农民办理了医保卡,为4801人提供低保,全面免征农业税和免除“两工”,有效缓解了农民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居住难、负担重等问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农村经济发展途径

(一)强化农业服务水平,创新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以特色制胜,大力发展农庄经济和生态旅游。二是以科技制胜,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形成了苗木花卉、蔬菜瓜果和旅游农业三大产业链。三是以服务制胜,近年来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9处,培育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二)积极响应“以工哺农,以农促工”的号召,在境内建立“十里造船带”

自2007年5月起,市经委出台《关于加快南京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重点打造乌江船舶工业园,而根据近期乌江镇制定的有关规划,5-8年后“十里造船产业带”的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三)利用工业和农业新格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据介绍,“十里造船带”还吸引了千余外地民工前来“淘金”,有的民工甚至拖家带口前来,“夫妻档”、“父子兵”和“举家出动”者也比比皆是,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外来人口的聚集,一批做船厂生意的“小老板”和“租房户”,也应运而生,原本寂静的乡村小路上已经开满了餐馆、服装店、小超市和网吧,给当地的第三产业带来了商机。

四、经济发展优势

乌江镇统战部门按照“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利用自身优势,服务民营经济,取得一定成效。

(一)区位优势

乌江镇毗邻长江黄金水道,北面紧靠南京市外环公路汽渡码头,紧连长江三桥,与禄口机场相距30公里,宁乌一级公路贯穿全境,沿江边的宁巢高速公路既将开工建设,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沿长江岸线的造船厂星罗棋布,流动人口较多。针对这一优势,各行政村集体可在本村范围内利用自有土地,开辟门面房,发展小商贸服务业,引导农民创业,吸纳农民就业。

(二)资源优势

乌江镇有水面资源丰富,可用于发展水产养殖;有生态良好的山林资源,境内有苗木、花卉、茶叶等资源,耕地数万亩,可用于发展高效、规模、优质农业。

(三)特色优势

在农业方面,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成立了帅旗农庄、金盛田农庄、锦秀农庄等特色农庄,农村合作茶社。市委副书记陈家宝先后两次来到乌江镇视察,对庄园经济连声称赞:“庄园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浦口农民的创举!”。在工业方面,依托“十里造船带”成功吸引当地农民工返乡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

(四)人力优势

尽管乌江镇集体经济收入偏低,但部分农民相对富裕。少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都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创业热情,如果能够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少数农民创业带动部分农民就业还是很有优势的。

五、经济发展劣势

乌江镇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劣势,如果不及时很好地把握发展时机,积极开发“造血”功能,变劣势为优势,今后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一)苗木市场疲软,给种植户带来冲击

前几年,苗木市场行情较好,给苗木种植户带来较大的收益,但从2008年开始,苗木行情下滑,种植户的收益也大大减少。由于苗木种植的品种大众化,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的销售不稳定严重制约着村民投入和组织生产的积极性。

(二)劳动力就业途径单一

乌江镇“十里造船带”,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多数是到周边船厂务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造船企业也面临较大困难,开工不足,用工减少,已有50余人离开船厂回家,农民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增收的压力逐渐显现。

(三)资源开发受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

虽然拥有一定规模的山林、水面和生态资源,但由于集体经济较弱,少数收入高的农户又长期在外,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综合开发,先期投入资金的筹集困难很多。同时受到区域规划、用地指标等政策条件限制,发展服务业起步较难。

(四)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社会事业投入负担较重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仅2008年,村投入集体道路建设、河塘清淤、办公场所建设等项目的资金达100多万元,镇集体负债较重,五多余资金顾及到各个村的发展平衡。

六、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对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富民强镇”目标的指引下,目前,“富民”目标基本实现,下一步要不断打造各行政村集体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全镇的经济发展,开发“造血”功能。按照“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增强村集体实力。

(一)依靠造船带等工业,发展服务业

乌江镇“十里造船带”已被列入跨江发展战略,长江沿线已聚集30余家造船厂,工人达2万余人,年造船能力40万吨以上的奕淳武家嘴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投产,总投资达6.8亿。苏南地区农村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工业产业,如抓住造船城建设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造船城服务业。同时,可利用多种渠道,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筹资建设商业用房,开辟门面房,发展小商贸服务区,吸纳村民创业就业。

(二)加强农业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茶叶和苗木是两大种植产业,这两项带来的收入占农民种植业收入的比重较大。目前,已经成立了苗木和茶叶两个合作社,但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规模化、质量标准化方面,要在注重扩大规模种植的同时,着力进行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合作社,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提高茶叶和苗木的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发展综合性水产养殖业

利用低洼地和现有水面,在不影响汛期防汛的情况下,着力发展高端优质水产品,并进行“水产品+畜禽”的综合性水产养殖,提高低洼地和水面的综合开发程度和综合经济效益,组织农民发展养殖业。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实行农民集中居住,利用闲置的老宅基地置换一部分集体建设用地,依托乌江镇“十里造船带”大发展的机会,积极争取与造船业配套的工业项目落户,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五)加大土地流转,发展设施高效农业

要跳出长期以来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圈子,利用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的优势,加快土地流转的力度。要立足南京农贸市场优质、多样、特色、标准化需求,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六)开展劳务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而高素质的农民离不开劳务培训,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要做好前期培训工作,要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应该在专业设置、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师资配备、考核鉴定等各环节抓好质量关,使农村劳动力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提高培训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民。

(七)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程,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内容进行考核。同时进一步加快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在、各下属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驿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工作。同时,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和危机预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让农民享有小额信贷和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兴洲.南一村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DB/OL].南京农办网.

2、佚名.江苏南京浦口区乌江镇三项措施提升农业服务水平[DB/OL].江苏农业网.

3、周怀建.浦口区关于乌江镇农庄经济情况的调查[Z].

4、温芳.农家乐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条件分析――以南京浦口区乌江镇“十里农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篇10

1 随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技术设施缺乏,设备缺少专业人员维护,耗损严重,急需更新换代

农村办学条件落后,没有机房,缺少电脑和相关的电教设施,有的至今还没有联上网络,缺少与外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只有几台零星的电脑用于统计报表、统计分数、印发文件等日常教学工作,很难开展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信息技术课就看下载资源,缺乏实践操作,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更谈不上提高。这不仅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违反了教学规定。更为严重的是,使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误解,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今后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得不到基本维护,由于时间原因和人为原因,电脑损坏后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使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陷入瘫痪。

1.2 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在农村中小学,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瓶颈”。农村在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由原来数学、化学和英语教师担任,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和缺乏创新思维等缺陷,大多是边教边学,非常辛苦。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更加增加了他们在教学中的难度。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又不愿意到第一线工作,造成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新老交替“断层”,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都没有,这就无法去谈教学质量。

1.3 农村“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导致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模式不当,学生的主动学习性没有充分发挥。加强教育改革步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现代社会,如果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淘汰。但是,在现阶段,“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一块黑板”的“灌入式”教学模式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农村,大多教师有“山高皇帝远”的思想,没有落实相关的教育制度,到检查时也是敷衍了事,没有把信息技术课程当成正事来抓,也就无法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忽视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 部分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上的应用不合理

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愈先进。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可能就会与大奖、好评失之交臂。而一提到传统教学,很多人不屑一顾。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出现过热现象。

1)随便滥用,教学内容华而不实。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有的教师误认为是一种全能媒体,整堂课不论是课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一切由计算机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儿痕迹,多媒体几乎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而有些教师所用的所谓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传统的挂图、小黑板、卡片等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笔者认为,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过度提供形象素材,不但会使学生忽略对文本的阅读,影响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分散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设计重难点不分,利用多媒体授课时随意呈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教师的设计就偏离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的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自说自话,教师则手忙脚乱,学生哄笑不已。

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因此,这样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不但没有优化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分散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不符实际,随意搬用网上资源。近几年来,网络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下载方便,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缺乏信息技术能力,只将网络上别人现成的课件或其他资源不加任何修改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加大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吸纳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到农村任教。为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县教育局必须完善农村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政策,为农村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提供政策保证,改变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对现有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对合格的教师颁发合格证书,对信息技术课程实行“执证上岗”。每年农村学校选派一定的名额,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对考核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以扩充我国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纳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到农村任教,以改善我国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结构。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是眼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成为我国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2)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进行更新补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农村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没有相关的教学设施,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随县农村无成套的电教设施,无法完成信息技术班级授课,也是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全面实施的重要原因。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提高农村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硬件、软件水平,完善相关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

针对农村信息技术设备耗损严重的情况,政府应及时对其进行升级和更新,在各地方成立维护小组,定期对所属片区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承担本片区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保证农村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