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监督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安全监督管理在祖国大开发建设时提出并建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并且通过多年祖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设立伊始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工程安全及质量情况,防患于未然。然而,在建筑业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一些地方因为技术、管理、预防措施等各种原因的疏忽,造成了一些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所以安全监督管理是国家保障、监管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目前的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安全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有效的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而目前的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很完善,具体反映在“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下,不能够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提高建筑安全生产能力。造成这些问题既有现在技术水平的制约,也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脆弱的因素,还有施工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等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管控措施不够严密,规章制度不具备衔接性,无法有效的对监管工程人员的操作能力、自我防护指导管理指标、技能操作证书以及安全技术指标、监督审核过程和办法,形成一套具有严密逻辑性、科学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结合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形成人力资源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卫生法制建设、安全监管约束机制、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投入研究等。随着国家步入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大环境下,建筑监管职能部门就提出了“企业对安全负责、行业对安全管理、国家对安全监察、群众对安全监督”的新的管理体系,这是作为国家由单一市场化监管逐步过渡到全民监管的新时期安全管理体制的一种尝试。新的安全监管体制明确要求,相关施工企业要严格把好安全责任监管的第一道岗哨,做好自纠自查,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培训工作。而在建筑行业中要推动施工企业的带头作用,提高安全施工的科技化水平,从要因方面全面杜绝老旧的施工体系带来的较大的安全隐患。国家监察则是要立足于服务,带动行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同时需服务好施工单位及广大群众,形成全民监管“我”服务的理念,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管控制效率,最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
在我国成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初,就将安全监督定义为保障国家经济合理运行、推动保障、协调组织等国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而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则是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技术规范的合理应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预防措施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从而把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应用到安全监管中,这样的安全监督管理将能够很好的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并且能够从各施工阶段把控工程安全整体走向,提前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找出并排除潜在的危险源,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2)监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要指导并督促完善建设、监理、施工等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能够达到彻底消除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者使用的产品对建筑施工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控。同时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经济上的可行性彻底消灭工程施工隐患,排除来自已知方面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发生所造成的后果。3)在现场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中,要定期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体系进行检查以及对施工企业安全年度考评进行复核。这不仅是对施工企业内业资料的核查,同时也是从企业管理及相关登记资料中发现企业安全管理漏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自纠自查的能力。帮助企业从管理顶端消灭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相匹配的标准和方法,使企业安全管理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效率,将企业安全制度规范化,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能力。4)将每一阶段的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开始施工前的必要工序。安全监管教育先行,良好的监督在于将国家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地方标准进行宣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审查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工作的落实,从而保证各层次的施工作业人员及参与施工人员都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也能够在施工作业中提高安全预防和处置能力。通过施工安全检查、安全月度总结,使安全教育及安全宣传工作常态化,同时有效推动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生产者自我安全防护意识。5)安全信息化推广。建筑施工安全变革日新月异,安全管理信息越加多样化,而安全监督管理还要承担起政府对安全施工指导信息及相关施工单位研发总结的安全管理心得的总结和推广工作。这项措施能够很好的使企业落实国家安全法规及制度的同时还能推动各企业安全监管技术的革新,也能够很好的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发现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加强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反馈,实行动态管理,全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3安全监督管理中参建七方主体的主要责任及义务
建筑施工七方责任主体在施工前按照质量监管要求需要签署质量承诺书、项目主要负责人授权书、接受授权书等相关质量管理书面保证材料。而在安全监督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书面签署的约束材料,所以往往施工前的一些小疏忽无法有效的约束并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控意识。而目前安全监督管理更多的是关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投入及保证措施,而忽略了参建各方所涉及到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各方在安全监管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1)建设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安全施工措施方案;报申请监督时需提供安全文明施工计划及投入情况;在开工前要将工程周边环境、人文风俗、地质水文资料、气象资料、施工既有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国家保护文物情况、地下人防工程等情况向施工及监理单位做详细的书面交底;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安全防护器具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规范进行明确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及月度安全总结工作。2)监理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在接到建设单位的前期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计划;设置相对应的安全监管人员,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投入,安全防护设备是否合格等相关安全配置的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从安全资料、现场安全设备搭设及投入等方面全面旁站和监管。3)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按照要求缴纳安全文明施工保证金,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安全文明投入以及能够很好的设置安全文明体验区。还要做好对建设单位所提供交底的汇总整理,并及时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基础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安全设备投入,优化施工技术,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4)勘察单位安全监管工作:依照具体勘察结果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地质地貌、开挖地基边坡土体、地下水高度及分布等的交底工作。5)设计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各设计部位承重方式和承重结构进行交底,并从设计方面分析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出具书面施工指导意见书。6)试验单位安全监管工作:对提供的各项材料进行精确的试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将有问题的报验及时通知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自纠自查,并对存在问题部位进行防护和检查,杜绝因质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优化安全监督手段
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严格贯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日常巡查和问题整改的跟踪监督工作,同时也要对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认真落实,督促整改。在原有安全监管体制下,精简安全监督管理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监管流程,做到随时检查、即时整改,建立健全全民监管体系,监管现场施工人员的同时对周边常住人员进行调研,从各个角度监管施工安全,极大程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语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不被快速变化的经济市场所淘汰,就必须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标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兼管能力;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兼管责任,处理好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开展分工与合作等措施,不断改进自身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状况,力求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
1、工程项目具有不固定性
建筑工程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施工项目和施工队伍这两个方面。建筑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施工项目,所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会承接各个地区的施工项目,这就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具有不固定性特点。而作为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则需要跟随项目从一个地区转换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企业出现人员大幅度流动的现象。
2、管理工作复杂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不增多,各企业在规模、资金实力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复杂的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很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另外,从地形构造来看呢,我国各地区的差异性很大,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状况;从国土面积来看,我国具有幅员辽阔的特征。施工项目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这种作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不安全因素,这就直接加大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程的难度。
3、管理人员密度大
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步伐比较慢,其工业化水平低,尚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该行业。由于农民工队伍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使得建筑企业施工队伍存在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的状况,这对建筑企业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我国政府在多年前,就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力求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促使建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其在建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使得建筑企业各方面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其施工技术标准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这对提高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效果非常不利。
2、关于建筑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也不配套
伴随现代工程建筑越来越复杂化,都是由很多的分包商交叉进行施工作业的,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现代各种大大小小的承包商和分包商良莠不齐,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具有差异性,有些承包商在现场施工中经常出现违规指挥,为了加快进度冒险作业,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用偷工减料,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分属情况十分的复杂,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具体责任也很难划分到对应的单位或是个人,阻碍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落后,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有关的检查技术和设备短缺。建筑行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安全监督部门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形势了。这主要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人员编制上受到限制,没有办法满足现在建筑规模变大,为了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一些工程监督人员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在监管安全的同时还要管理质量问题。在施工中质量问题是一种外在因素,很容易被发现,导致监督人员只是在注重质量问题忽视了安全管理。
三、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改进对策
1、建设规范的制度
政府部门首先要完善新时期的建筑工程管理法规,加强对总包和分包资质上的认证,对于之前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和没有规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投标时要扣除相应的商务分,对于之前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处分。将企业的存在的问题、安全业绩以及市场行为都列入到管理的范畴中,合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建立起诚信管理的结构体系,将法律处罚与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结合,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企业本身也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和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在刚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人员,必须要通过专业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以及通过严格的知识考核之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从事工作,班组的交底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避免违章情况发生。
2、着眼长效机制,强化治本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和落实建设领域安全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部门规章制度。总结施工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经验,及时将其转化为标准规范。二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施工,不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及时制定公布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目录。研究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结合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三是建立和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引导和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将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为企业资质审核中安全条件和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市场准入的重要先决条件。四是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培育安全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将施工企业风险的防范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
3、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兼管责任
政府各级部门在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其他《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事,努力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各自的兼管责任,贯彻落实“层级监督、重点监督、重点监控”的原则,促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朝着超前性、及时性、有效性方向发展。另外,建筑企业自身,也需要做出努力,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生产设备的方式,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化、规范化。
4、强化重大危险点源监管,遏制群死群伤事故
(1)全面做好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工作,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单位管理办法》,建立《超过7年的老旧设备监控台账》,积极开展人货电梯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学习、试点工作,规范起重设备构配件使用管理;(2)推行深基坑变形监测自动化试点,提前介入指导深基坑施工,加强质量安全预防控制;(3)强化对高大模板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模板支架材质的监督抽查,规范模架租赁行为;(4)严防火灾隐患,对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活动板房坚决要求整改。
5、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
(1)开展监督质量评价,提高监督效率,探索建立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每月目标考核、站领导带队督查并结合交叉检查情况对各监督小组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提高监督工作质量。(2)深化事前告知、靠前服务制度,修订补充《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操作管理细则(试行)》,制定出台《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操作标准,规范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程序,促进监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监督检查执法的公正廉洁。(3)加强监督队伍素质建设,加强政策法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宣传培训,优化人员结构,改变“重土建、轻机电”的现象,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互相学习,既管质量也管安全,实现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基本合一。
6、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项目的负责人和设计人员,要对参与到施工建设的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白,工程发展到不同的时期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这也是落实好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照实际的需求,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工序交底工作和做好详细的工种安全指导,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白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安全操作的技术方法,另外,为了加强交底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防止偷奸耍滑,必须严格执行交底签字制度。提高监理部门的执法能力,提高监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严格把控招标、投标的各个环节,规范建筑业的发展。
结束语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里面工作的重点,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监管的工作在不断的受到重视,作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依法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作为建筑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管理内容,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喜.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篇3
关键词: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施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自2004年以来,随着建筑运行阶段高耗能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文件、规范、管理办法等,强制推行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建筑物从多方面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然而由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管理的脱节,加上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质量监督标准多重性,节能改造技术的适用性缺乏实践检验。从而导致了政府管理部门、公共建筑业主无所适从。为此政府须研究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运行阶段的监督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发展建筑节能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
一、建筑节能意义
当前时期,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量呈上升趋势,导致了建筑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采取合理的建筑节能对策,以此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建筑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建筑节能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与合理使用,使建筑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大降低,而且建筑节能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情况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实施初期到现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功。近几年,随着建筑部门颁发了关于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各个区域也根据当地的条件,积极的加大了建筑节能的力度。可是,在实际监督管理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把建筑部门出台的规定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上;执行标准上不够严格,培训相关知识不全面;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另外建筑设备系统、建造技术和维护管理方面复杂多样,目前大多数建筑的运行节能存在15%~20%的节能空间,相当一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潜力也很大。导致这类建筑不节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方面包括设计、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也有政策机制和管理体制层面上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在建筑节能质量方面加大指导管理力度。
三、节能运行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建建筑节能在工程申报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
建设单位在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行为往往对建筑节能的实施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受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响,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擅自变更节能设计图纸,或经设计变更后的设计图纸未再经原图纸审查单位审查通过即交付施工,不按审核通过的节能施工方案施工。例如有的将设计保温层厚度减小,或随意改变中空玻璃规格,改变保温层结构形式,取消外遮阳措施。严重的甚至取消墙体节能工程中的保温层,将门窗节能工程中的中空玻璃改为单层玻璃,取消金属外门窗的断桥隔热措施等。
(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工艺不完善,技术不到位。
目前,外墙保温施工还没有专项资质要求,往往是由总包单位施工或由外保温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劳务分包。在保证合格节能材料的情况下,施工工艺与技术便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的施工问题主要有:(1)保温砂浆单层粉刷厚度过厚;(2)板材排列方式不符合要求;(3)保温钉锚固长度不足;(4)网格布翻包长度不足;(5)横向或竖向线条不做保温;(6)窗侧、飘窗上下板、空调板不做保温;(7)底层阳角部位无加强网;(8)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不做保温;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难,关键还是在于设计质量、施工交底和管理。
(三) 建筑节能材料在使用中仍存在误区。
建设单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节能材料和部件的采购过程中,只关注价格,不注重生产企业的规模和产品质量,导致不符合节能要求的材料进入工地。选用的外保温材料质量好坏,是影响外墙保温节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材料主要有保温砂浆、EPS 板材、XPS 板材和现场发泡聚氨脂等。一些小规模企业为追求利润,无视相关技术和质量要求,使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市场,如有的产品组成、配比混乱(包括在施工中),聚苯颗粒任意少加;一些所谓的新型无机保温砂浆吸水率指标偏高;有的EPS 板材容重只有15kg/m3,甚至有的低于12kg/m3;一些板材的强度达不到要求;现喷聚氨脂少加高效阻燃剂以减少成本等。导热系数不达标也是目前节能材料的一个重要问题,质量较好的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大多为0.07~0.08,但设计往往是导热系数为0.06 的L型水泥基或胶粉EPS 颗粒砂浆。
四、加强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的几点对策与措施
针对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各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总结出一些符合实际、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如加强对工程申报等重要环节的监管;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政策、技术、法规的宣传等。
(1)严把监督手续申报关。在工程监督手续申报阶段,要求提供审查合格图纸的电子CAD 文件、审图意见和回复。首先把好图纸设计和图纸审查关,未经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不得使用。同时质监员可以提前查阅图纸,结合审图中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效地避免建设单位擅自变更图纸的现象。
(2)制定更加严密的监督程序,加强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根据每个单位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监督计划,明确建筑节能为质量监督必控点,并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交底会议上将节能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及基本的监督方式等书面告知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同时加大宣传和专项检查力度,经常对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形成奖优罚劣的声势,最后对照检查各参建方行为和实体质量不足的地方,引起各方对建筑节能方面更大的重视。另外专项验收是总结评价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应避免走过场现象。
(3)加强各相关主体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建筑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更好地做好建筑节能监督服务工作,满足工程建设各方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应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做好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如可根据建设各方的实际需求,将法律法规、文件、业务资料等汇编成册,并将节能检测要点、节能施工监督要点等融合其中,使汇编的内容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加大培训力度, 经常性的组织相关专家对参建各方人员(主要是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规范、新技术发展等内容的讲座等。
五、结束语
在当前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十分突出。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韩春梅. 设计工作中应重视建筑节能设计[J]. 山西建筑,2010(01)
[2]崔伟;龚静;;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赵冰;李延萍;;浅谈建筑节能[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篇4
【关键词】地下建筑 消防设施 监督管理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城市开始出现大量地下建筑。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要低2m以上的建筑,地下建筑用途广泛,除了车库、粮食库等用于储藏的地下仓库外,还有电影院、地下商场、舞厅等人口密度大的公共场所。正是由于地下建筑这种密闭空间环境以及不乏高密度人口的公共场所,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很难进行及时疏导,大型消防设施很难进场进行有效灭火,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
1地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现状
经过大量的实地检查,我们发现,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对消防工作,特别是地下建筑和高层建筑等特殊建筑结构的消防工作重要性进行了三令五申,但在侥幸心理作用下,许多建筑单位还是没能充分重视起火灾预防工作,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定,甚至消防通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火灾预防负责人,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1)安全意识不强。这是所有问题的思想根源。尽管一次次的火灾已经给世人血的教训,但还是有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能警钟长鸣,采购消防设施仅仅是出于对硬性法规的忌惮,为了应付消防检查而做的表面文章。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不够重视,没有相应的维护工作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管理层的消极态度导致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懈怠,成为火灾的真正隐患。
(2)没能对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维护。许多单位只重视消防设施的采购,在有了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后就误以为消防措施合格了。其实不然,消防设施由于不安全使用,因而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检查与更换,采购消防设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在实地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单位的消防设施形同虚设,自动喷水灭后系统失灵、消防栓水枪丢失、消防水箱无消防用水存储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是由于不够重视维护工作导致的结果。
除了因为态度导致的消防设施维护不及时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导致的消防设施管理混乱的情况。大型建筑的消防设施多是交由消防中介进行维护,但由于相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存在维护人手不足的现象。同时中介公司与防火单位的合同期有限,在合同续签阶段常出现真空期,这都将为火灾埋下安全隐患。
(3)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定期对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但许多单位存在着检查工作不认真,只是走走过场的现象。定期维护报表上只是草草的填写“未见异常”等简单应付的信息,并没能真正细致深入的进行检查。
(4)消防设施质量差。由于检查部门精力有限,很难实现防火设施的注意清点,这就导致许多单位贪图经济利益,买进质量差、价格低的消防设施,由于这样的偷工减料行为隐蔽性强,不应被检查出来,所以往往为安全意识差的单位所利用。
(5)许多单位进行火灾预防都是迫于外界压力,主要是来自公安消防机构的管理和检查,但由于相关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差别,检查态度不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往往存在检查手段过于单一,不够深入,仅仅依靠手的敲敲打打和观察,大大削弱了对心存侥幸的单位的威慑作用。
2提高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地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从相关制度章程制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多方面采取手段,做到多管齐下,各界力量协同努力,才可能短时间内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1)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重点要覆盖到设备的日常维护上,而不是单纯的对设备数量等的规定。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应采取零容忍态度,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同时应针对目前消防管理市场的混乱情况进行管理条例的制定,切实维护消防管理市场的正规化发展。
(2)建立健全消防产品的服务监督体系。相对于消防设施的数量,其质量同样重要,为了有效打击以次充好,应付检查的现象发生,公安消防机构应该大力整顿消防器材市场的正常生产秩序,同时应联合质量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对相关销售企业和生产企业进行信誉制度评级,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消防设施正规化管理。
(3)相关单位为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消防设施的检查流程、检查项目、检查频率进行明确规定,并实行责任人负责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最大限度保证检查和维护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除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使具体工作人员真正重视起地下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4)完善对消防设施的维护报表的审核工作,设置具体的,能体现设备性能的检查数据,将检查结构数据化、具体化,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
(5)国家应该对公安消防机构的检查流程和具体项目也进行详细规定,并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采购一定数量的检查仪器,为消防人员检查提供硬件支持,同时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进行最新的消防设施工作原理的科普和相应检查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检查质量,对心存侥幸的单位起到真真正正的威慑作用。
3结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地下建筑这类特殊场所的消防工作切实关系着企业及个人的财产安全,因此,要严把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关、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测质量关、建筑消防检测与维护保养质量关,才能保证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而为可持续的经济建设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的环境,发挥消防工作保驾护航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艺璇.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11).
[2]闵子建.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篇5
关键词:土建工程;监督管理质量控制;基础施工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ocie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eak period, civil engineering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 engineering, it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problem, is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key object. So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effectively supervise managemen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nd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is a complic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quality is the lif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ultimate,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grasp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is 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土建工程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施工管理监督的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小则出现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土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标准和考核,对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是工程完成好坏的主要因素。要建设质量合格的项目,必须从各个方面实际抓好质量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前期准备
1.1严把图纸会审关,积极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各单位均应安排技术负责人在图纸会审基础上对此严格审核。
1.2土建工程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原材料的各种技术性能都符合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后才能使用。
2基础施工阶段
2.1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安装各专业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基础型钢预埋、穿墙穿梁套管预埋、设备和管线的固定件预埋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认真复核电气进线管、排水出口、给水进口标高是否与图纸相符并检查设置套管是否符合要求,固定是否牢固;征得土建及安装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允许合模和浇筑,并且要求给班组书面交底,加强对安装管口的保护。
2.2土建施工前安装技术人员应会同土建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安装施工图纸,以防错漏碰缺,安装技术人员应该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包括结构留洞图等。安装技术人员应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核对安装施工准备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否与土建施工方案相适应。安装各专业的施工员应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图和技术文件、验收规范等的要求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和产品保护等方面的交底。同时,形成施工交底记录,及时签发施工作业任务书。
3主体施工阶段
3.1根据土建浇捣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地做好预埋预留配合工作,这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配合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一层平口后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做安装样板间,卫生间、厨房检查排水支管是否与土建窗标高矛盾,吊顶后是否影响采光;在墙体施工前,应通知安装单位做好等电位接地,由电气人员在土建施工时做好配合,防止遗漏造成返工;监督电井、管井、前室、卫生间、厨房等管口预留洞套管的设置,并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不破坏时起出,加强对土建混凝土成品保护。
3.3现浇混凝土楼板。电气、通风及给排水等工种接地焊接及套管预埋、预留应与钢筋的绑扎密切配合,在下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安装专业应配合土建施工。对于要求安装专业自己施工的预留孔洞及预埋的铁件、木盒等,安装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当土建施工到位时安装专业及时预留到位,密切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各层的接地环网焊接工作。
3.4开关、插座的位置各户偏差控制在5mm之内。检查开关安装是否有不便于使用的地方,发现超偏差及使用不便的,监理人员应及时要求调整,消除观感缺陷;在砖混结构砌体工程中,要求电气线盒出墙面1.5~2cm,以保证与装饰面层厚度一致,控制观感质量,做好电气与土建配合工作。
3.5梁柱结构施工。预制梁、柱结构的施工一般在构件预制厂进行,安装前强弱电专业施工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人员对预制厂家做好预制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比较规则的预制件,可在预制厂埋入电线保护管和预埋钢板;对于不便安装管线的预埋件,可预埋钢板或木砖,也可预留钢筋头,以备敷设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时用。现场浇制的梁柱按配管方式施工,在浇捣混凝土前安装好管线和开关、插座盒等。
3.6实行设计变更传阅制度。土建、安装人员均进行签阅并抄写于设计图,写明日期、来源、抄件人姓名等,若项目部人员变更能及时熟知变更内容。
4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管理中针对各种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竣工。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控制目标的体系建立工作,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计量以便进度款项可以及时得到支付。还要及时协调材料设备方面的供应,以及施工的计划和资金的筹备都可以有序的展开。在制定资源的需求计划方面也要做好前期的预算准备工作。监理单位对于工程的预付款和进度款的拨付也要及时的进行办理,使得资金投资可以顺利投入到各个控制目标中。还要严格奖惩制度,如果提前竣工要给予奖励,若是无故拖延工期或者主观因素造成了工期的延误也要给予一定惩罚,或者追求其赔偿责任。在合同条款的制定上也要将合同的工期以及相关的赔偿条款进行明确,使得合同管理得到强化。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需要施工中的各个参与方给予充分配合和支持的,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和协作,同时严格检查制度,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进行。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建筑安全评价体系;安全技术
1 引言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行业。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死亡率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高的行业,损失巨大,令人痛心。虽然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制实行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建筑市场的准入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检查力度,但伤亡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伤亡事故多主要是由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的;而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应认真研究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业管理规律和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兴建了更多的高层和超高层以及体系结构复杂的建筑,而且随着建筑用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一般的建筑施工场地都很狭小,并且工期紧迫,主体、安装和装饰交叉施工的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出现伤亡事故的概率。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且这些因素多与管理直接相关。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部分施工企业将承接的工程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只收取管理费,不履行管理职责,以“包”代“管”,更有个别无资质企业违规“挂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强行施工,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2)建筑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第一线施工多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民工进行,大部分人不具备专业工人应有的起码技能,经验不足并且流动性较大,极难管理;行业工人文化素质较低,特别是安全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差,这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
(3)导致事故多发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机构精减、人员压缩,盲目撤消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裁减或取消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体制难以保证,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滑坡。而一些国有施工企业安全机构比较健全,也有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公司安全部门的管理权限不够,现场安全员发现隐患不能直接安排人员整改,要先报告,能否落实还得看施工队或者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遇到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总是难以摆正关系,进度往往占了上风。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安全管理是一个普通的、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包括预知危险和消除危险两个方面。安全管理可以定义为管理者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落实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上,则是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预防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毁损、建筑产品质量缺陷等事故,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3.1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是预防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关键,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综合评价。
施工安全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依照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作业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分析、辨识、控制风险的过程。而建筑施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现场条件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建立适合建筑施工现场特点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根据研究,可以认为建筑安全管理主要由以下5个要素组成。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筑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过程中,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评价指标。
(2)资质、机构和人员管理:由于人员的资质、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又一主要保证,因此它也是衡量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指标。
(3)安全技术管理。
(4)设备和设施管理: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有设计的先天不足,设备选择、环境配置不当,维修、养护、保管、使用不良等方面,因此将安全技术管理和设备、设施管理也作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
(5)安全业绩管理。安全业绩是影响建筑安全事故的环境因素,安全业绩主要从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安全生产奖罚、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等方面考核。
而每个方面之下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项。例如高处坠落、电击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这四种事故是施工现场的主要事故类型。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将脚手架、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施工机械作为评价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指标。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建立科学、有序、规范的安全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监督管理的预见性和高效率,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由事后分析型向事先预防型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与组织:
认识到建筑安全事故的现状和原因、建立起建筑安全评价体系之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地管理和组织措施。
(1)针对工程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的问题,禁止挂靠施工。首先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其次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私自分包的工程经查出,坚决严肃查处;再次,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只有消除这类挂靠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私人包工头非法承包工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针对建筑工程市场劳动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勇于挑起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性的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所有新员工或从事新的工作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项目部、班组的安全教育,并要定期培训,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3)针对对工程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的问题,要提高认识,增强意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教育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意识,变被动抓安全生产为自觉主动地抓安全生产。
(4)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利用建立起来的建筑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根据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对安全技术管理方面,首先是要强化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其次采用冗余设计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
5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必须履行部门职责,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来防患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2).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细节性工程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需要各参与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共同参与,通过各方的密切协作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与控制体系。在整个建筑市场中,政府的相关部门、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咨询机构以及相应的业主和设备供应商都有着自身的监督权能,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与控制体系主要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保证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进行合理有序的控制,不仅仅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更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时日不长,且相应的城市化进程又过快,导致了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限制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问题体现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上。科学的监管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我国目前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没能与社会的监督力量做到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监督效力。
1.2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健全
此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机制不健全也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和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然属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下辖单位,或者受到政府的控制,这种组织形式很容易产生腐败现象,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发挥监督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功效。
1.3 政府监督工作陷入微观并且方式过于具体
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督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具有重要的监督职责,但当前的政府监督工作却陷入了微观,而且监管的方式也过于具体。许多监督工作都局限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没有做到宏观全面的监控。工程的监督管理主要分为地基基础、主体以及装饰三部分,相关的质检人员必须做到全面的质量监察。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许多监督机构都会对工程进行定期、定量的监察,并且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深入到位。这种过于细致的管理模式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有效监督。
1.4 监理单位存在违规现象
监理单位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主要的监督部分之一,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质量的走向。然而我国目前的许多监理单位都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安全。常见的违规现象主要有越级监理,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单位的名义承担监理业务,将相应的业务转接给其他的工程监理单位;此外,虚假合同的签订以及监理人员的资质不合规范都是监理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工程的质量评鉴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威胁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2 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2.1 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为了强化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就必须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针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阿克苏松鹤建筑公司应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注重自身的相应职责。首先,应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相应的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质量监督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相关的政策制度。因此,要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监管人员的自身能力,调动起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2.2 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
此外,相关的政府部门还应针对当前质量监督以及控制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提供应有的政策制度保障以及相应的标准。要积极吸取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监理机构等监督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整治,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有效运转。最大程度的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2.3 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
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要做到角色的转换,对相关的工程质量做到强制性监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工作职能的变化,由传统的授权执法转换为委托执法。在相关的质量检测上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增强检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使用,来对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
2.4 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最后,从宏观上的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相关建设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政府要利用好新兴的信息技术,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整合各方面的监督工作。而阿克苏松鹤建筑公司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参与者要配合好政府的相关工作,同时,强化自身的监管工作,注重建筑施工中的各项细节性任务,保证建筑工程应有的质量,通过各方的协调配合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如果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增加意外的风险事故,更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管部门一定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到严格把关,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武文(DANGVUVAN).基于基层政府层面的中越两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郭汉丁,刘应宗.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民用建筑工程还是军用或是工用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一直都很高,因为其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大量的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由于近几年地震等灾害频出,我国各地区对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提高,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随之变成焦点问题。
1 建筑质量监督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职责,而是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他们往往受政府部门妥托,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主要是审核施工建设程序是否合法,施工过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他们对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工程责任主体都负责监督。监督内容包括从施工前原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督到施工过程监督,最后到竣工过程的监督,必须逐一进行,缺一不可。
2 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的具体方法
2.1 施工前质量监督阶段
此阶段的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管理业主的质量行为,从源头进行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这方面的监督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发现不符合法规或标准的内容,及时纠正并责令整改。与此同时,要制定、推广并执行设计监理管理制度,明确监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二是加强对建筑招投标活动的监督,防止内外串通,出现不公平竞争,最终影响施工质量。三是对建筑施工合同及其他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合同条款合法、规范、完整无遗漏等。总之,对于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实施监督。
2.2 施工中质量监督阶段
施工前的质量监督完成后,对施工整个过程也要做好质量监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监督以下内容:(1)对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施工用的设备质量进行监督。好的原料、好的设施,再加上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也不例外,要想工程质量好,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监督部门可以以不定期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如防水材料、钢筋、水泥、管材、管件等重要功能性建材还要加大抽检力度,每种材料都要进行抽检,通过这样的监督管理方式,降低偷工减料现象发生,避免恶性质量事故的发生。(2)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监督。对于工序的质量监督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不稳定、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等特点,使得整个施工工程操作中风险很高。难以控制的人员操作,交叉作业的质量监督人员不专业,每道工序完工后检查的不及时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超出偏差要求,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对工序的质量监督管理检查制度,使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控制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抽检或试验,对于分项的重要工程进行监测检验,把好质量关,如不符合质量要求,立即返工或采取其他措施,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必须检验,不合格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隐瞒不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建立“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即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材料质量评价、结构强度评价、制造精度评价以及观感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这些质量评价进行有效的功能测试,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督的范围包括了建设单位(即业主)、监理单位等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主体。其涉及范围较广,因此,监督机构不仅要站在执法角度上,对各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惩治,更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监督管理的效果。
2.3 竣工后质量监督阶段
竣工后质量监督是保证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性工作。因此,对于竣工验收监督环节也需要严格起来。首先要确保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坚决不能投入使用,坚决避免“豆腐渣”工程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要确保建筑工程装修、维护等要达到建筑要求。综合来说,就是要在这一阶段着重把好双重关。相关负责人要带队对建筑项目进行分户验收,并对技术资料、实体工程质量等进行统一检查,相关项目的主体单位(即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必须要有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其中。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待期限内整改合格以后要继续进行复查,只有验收合格以后才能正式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2.4 提升质量检测技能,实现科技创新
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之时,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助力工程检测行业技术进步。具体来说,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工程检测信息化。即政府相关部门要设计研发建筑工程检测信息管理平台,并将这一平台投入运行到当前建筑业当中,政府部门也要针对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其次,实现通病治理专业化以及技术研发自主化。笔者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全面积温控自动化和区域管理智能化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检测样品全流程实时跟踪系统等,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组织科研人员开发先进的建筑工程检测仪器,力保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能够稳步提高。
2.5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工程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监督工作是管理人员的一个行为,监督的效果由人的素质决定,因此监督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监督的结果会有很高的影响,要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必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的方法有两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使监督人员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监督并给予意见,在质量面前不说假话,以事实为依据,给出客观的结论,不有损政府部门的监督形象;二是加强业务技能素质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的法规标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提高整体素质。以上内容都需要政府定期开展培训,或是请专家讲解,或是通过视频、讨论等方式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3 结束语
综上,其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政府部门委托其他有资质的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的活动,是符合法规要求的强制,在监管过程中,也是依据法律或标准的要求进行判断,它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监督部门的管理,使建筑质量监督发挥最大作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是指楼层大于十层的住宅或者建筑高度在二十四米以上的建筑,如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楼、办公楼、高层居民区住房等。从这个意义上看,高层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是建筑楼层多、建筑高度足够高。但是,从高层建筑的涵义上看,高层建筑不仅仅是具备上述两个特点,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楼层的数字堆积,高层建筑在使用用途和建筑结构上要求更高的技术,使用功能也不局限于某一类单一用途。高层建筑施工一般主要包括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和安装工程施工等,而这些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单一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是相互影响和协调的。高层建筑的安装工程需要更高的专业和技术水平,它的主要安装过程涉及到管道安装、通风设备安装及电气设备安装等。因此,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大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材料较多、施工场地相对小,并且一般工期相对较长,对施工工人身体和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不同工种作业工人相互合作,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面临许多问题,必须充分认清这些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高层建筑工程监督管理问题。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安全管理问题。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就可以看出,高层建筑对技术要求较高,对安全必须严格把关,因为良好的技术支撑是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尤其在现今经济发展迅速,技术更新较为频繁,高层建筑需要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必须在技术更新背景下加强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然而,由于不同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在高层建筑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容易相互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不便,进而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领导者忽视安全管理。企业法人是整个施工建筑企业的法定代表,企业法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企业的具体项目经理则是施工企业建筑安全的直接负责人,与建筑企业施工安全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取更多的利益,利益成了建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很少去关注一线工人的安全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一般都忽视了安全生产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主要表现在形式上,或者更确切的说没有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3、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缺乏。众所周知,建筑市场的管理制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至关重要,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要具备良好的管理,建筑市场管理必不可少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意,显著建筑市场管理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具有重质量、轻安全的心理,在施工过程中甚至没有将安全管理经费计入成本核算中,安全检查也仅仅是进行形式上的检查,并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这主要是由于违反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力度不足,甚至将个人感情掺杂其中,严重影响正常监督力度的发挥,监督流于形式。
4、技术操作的原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到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其技术含量也日益提高,这就对施工技术、安装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也日益增多。各专业施工单位不仅要有特定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要求、位置空间要求,还必须满足施工进度、空间位置、施工顺序等一系列要求,其中任何一方面考虑不周到,都可能引发施工安全问题。现代建筑都要求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建筑在设计、施工,甚至到管线设置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就可能引发各专业间的矛盾。另外,不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出现,施工单位还不能完全掌握,这就加大了发生问题的机率。
三、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措施。
1、加强企业单位对施工队、项目部的管理,同时明确各级的安全责任,加强了个人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有关的安全负责人还应对安全生产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做好登记工作。还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在进单位前必须对农民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对作业人员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要实行“三级教育制”,从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政府部门的监督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依靠行政条例对违法安全生产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进行查处。
2、在技术方案上。建筑施工还有其它的特定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定要考虑到它的这一因素。首先,要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从而按实际现场规划并做好其他生产及生活设施的布置工作。其次,在生活及生活区内应有足够的水源,编制消防应急工作方案,安放消防器材,施工作业的人员应知道并会使用消防器材,场合所摆放的物品均符合消防安全规范摆放。
3、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所谓差异化管理,就是将施工工地按照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隐患存在的状况分为A、B、C三类,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实行分类监督、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A 类为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项目,应对其实施质量安全保证制度比较好的在建工程项目在日常监管中可适当减少巡视检查的频次,甚至在日常综合检查中可予以少检;B类为安全管理一般化的工程,则按正常的频次进行监督抽查;C类为现场管理水平较差、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项目,对C类工程则加大到位检查和安全巡查的频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清除隐患;特别是对管理水平差、质量安全意识薄弱、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得较差的项目,立即停工整改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采取记录不良行为、动态扣分处理、预警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此外,实施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管理,可以使监督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从而有效地解决有限的监督资源与日益扩大的建设规模之间的矛盾。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为了保证施工方面相关的安全文明措施费用,可以在招标过程中就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单列,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列入竞标的项目。监管部门在进行安全监督时,应要求建设单位提交相关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凭证,若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严重改变资金使用用途,监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施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5、监管部门对承包商的奖励和处罚。为进一步规范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不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业绩考核。如果承包商的安全评价业绩一次评价不合格便对其警告,两次警告以后还是不能合格,便将其列入黑名单。一旦承包商被列入黑名单,就会失去在辖区监管范围内工程的投标资格。如果承包商的安全业绩考核全是优秀,则应考虑给以经济奖励和颁发荣誉奖励。
四、施工安全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政府安全监管的定位应当以对各参建方的行为监督为主,实体监督为辅。安全监管弥补市场手段调节的失效之处,对市场有培育和引导、监督作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制定科学的法律、政策以及完善市场规则等措施,规范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同时为企业提供有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的各种指导。政府监管对参建各方进行行为监督,通过严格执法确保各项法律和政策的贯彻,规范各主体的建设行为,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实际,对安全监管进行重新定位,转变过去实体监督为行为监督,提高监管的实际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由于层数较高,给施工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有序进行,就一定要加大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和施工管理工作,将安全责任进行细致划分到每一个实际操作的岗位中去,进一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减少了重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光业.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1 ( 06) .
[2] 任兆江.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J]. 价值工程. 2010 ( 35) .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安全行为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各地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以实物监督为主,《条例》出台后,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变成了对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进行安全行业管理,如何实现这个转变,如何让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探索。
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 各地建筑安全施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律认识有了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有:
1.1 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业主和施工企业法制观念淡薄,逃避政府监管。
部分地方如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逃避政府监管,不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及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据统计,因逃避政府监管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占事故总数近30%;一些施工企业挂靠经营或非法转包,导致企业对项目部失去控制和约束,包而不管的现象严重。
1.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落实。
第一、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对“安全第一”的认识不足,没有摆正经营、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十分普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根源在于企业法人及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不够,致使企业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企业内控体系薄弱;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忽视施工规律、盲目赶进度抢时间、压缩工期;压价垫资,致使施工企业得不到合理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导致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了“无米之饮”。
1.3 政府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首先,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的市、县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装备长期得不到落实,监督力量与监督任务不相匹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难于到位;安全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强,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掌握不够全面。其次,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检查次数虽较多,但检查深度不够,执法不严,存在着“查而不处、处而不严、重案轻罚”的现象。最后,抓典型树样板较少,对施工企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有待加强。
2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2.1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责任,源头控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第一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各专业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障体系。针对各个时期所担负的不同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百日安全无事故”等活动。活动前搞好宣传教育,制定措施和目标,活动中加强领导和检查,严格制度,消灭隐患,活动后及时总结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和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2.2 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必须严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给予每个施工工人保障自己安全和参加安全管理的权力。落实责任就是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最基本的一项管理制度,保证贯彻执行。无论何种经济成分,都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者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决不能因为经营机制的转换,而削减安全管理人员,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2.3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
施工企业要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以及过程监控、检查和验收。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并在醒目位置挂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注明危险源、施工部位、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建筑起重设备安全管理。
近年来建筑起重设备安全事故频有发生,且造成后果严重。所以加强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对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装拆,安装拆卸人员持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安装拆卸作业前应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过程由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安装完毕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司机、司索、指挥人员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2.5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具有保障人类安全生产、生活的战略意义。建立企业安全文化首先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立各级安全保障体系和层级考核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流程,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注重全员安全文化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把安全放在第一,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对于构建安全社会、捍卫人的生命尊严、实现安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在全体建筑人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才能实现。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效益,影响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中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形成人人讲安全,全社会要安全的氛围,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任爱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J].建设监理,20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