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生物基本分析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元生物基本分析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元生物基本分析知识

篇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2)通过视频学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结合膜电位变化模型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2)通过情景模拟和资料查阅,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通过实验视频和Flash课件、课本图片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学源自于生活,科学的实验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探求真理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2. 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多媒体幻灯片。

学生搜集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初中教材上神经调节知识等);阅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导学案。

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二组:搜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资料并按照要求构建知识网络。

第三、四组:搜集神经系统通过反射交接生命活动的例子,并加以解释。

举例:排尿反射

第五、六组:模型制作和模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 教学环节1

播放NBA某一场比赛的部分细节,教师发文“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队员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自身是如何处理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的?”“队员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需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探讨的问题,并且过渡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教学环节2 第一小组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分类。

二小组展示所设计的知识网络图并加以解释。

播放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Flash。

讨论1:当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小腿突然抬起,整个过程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些部分参与?

讨论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讨论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教师板书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网络框架,学生以填图形式完成知识构建。

4. 教学环节3 第三小组分析反射的分类和判断方式;第四小组展示他们对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理解过程。

教师点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有很多先天就有的非条件反射,也有很多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整个过程离不开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参与。在神经元上兴奋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呢?(过渡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 教学环节4 播放蛙的坐骨神经制作和实验过程。

讨论4:?d奋在坐骨神经(传出神经)上是以什么信号传导的?

讨论5:坐骨神经是怎样产生这种信号并传导下去呢?

学生阅读教材18页并热烈讨论,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第五、六组利用制作的模型完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模拟。模拟过程难免会出错,其他小组可以适当纠正。

教师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和连续性,呈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动画的播放。

篇2

一、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理性思考

1 . 坚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评价对象—学生

学生是我们评价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对高中生物学习的评价,应根据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形成的生物素养基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物课程基础,学习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评价的出发点放在每位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愿望和潜能上,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由知识性、过程性和体验性三个维度组成的生物学科最近发展区上。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物学习过程的充分优化和发展,而学生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和曲折阶段,因此对必修、选修等不同学习阶段和模块要设定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

2. 坚持用多元评价的观点评价学习过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全新的视野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评价思维和评价策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多元视角。依据多元智能的广阔性和开放性,我们确定的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和方式是: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生心智发展特点,以课程三维目标为依据,积极实施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生物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不断更新学习方式,不断超越自我,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得到递进式或融合式发展。这些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实验操作测试等量性评价和学习过程表现记录的质性评价。

3. 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继承传统评价方法

对高中生物学习的传统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标准化考试,评价的形式基本上就是考试与测验,评价的内容片面强调知识领域。这样的评价往往忽视能力与J清感等有价值的学科教育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生物课程评价时,我们在充分认识到传统评价方法不足的同时,也要理性而辩证地认识到,考试与测验对促进学生巩固生物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行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中,应将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融合成一个整体,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切实改变传统考试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通过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以及书面交流能力。

二、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的体系1.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视野应投向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绩效。为了切合生物学科特点,满足评价过程的简洁性,我们将反映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主要评价内容分为学习常规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融合式测验评价、实验素养评价、突出表现评价五个方面。学习常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勤、作业、订正等基本表现做出的;课堂表现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三基能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融合式测验评价是指与课堂学习过程一致的随堂练习和阶段性测验等;实验素养评价在《生物1》(必修)和《生物2》(必修)中,主要是指基本生物实验知识、必要的生物实验技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查;突出表现评价主要包括在生物竞赛、生物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优良绩效和表现。

2. 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构架

(1)高中生物将把过程性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重点,让他们从这里起步,积畦步、集小流,印证他们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2)过程性评价表(见附表)

(3)过程性评价计分规则。

①计分总则: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每位学生起评分为80分,根据平时过程性记录予以加减分。

②加减分细则:

学习常规:作业一贯认真、规范加2分;坚持每个阶段进行主动学习反思加3分。反之,适当减1分一3分。

课堂表现:一贯专注听讲、思维积极加1分;经常主动交流与发言加2分;课堂笔记精当加1分;基础应答正确加1分。反之,适当减1分一2分。、

实验素养:初步形成良好实验习惯,实验态度一贯认真加1分;实验操作在同学中有示范作用的加1分;独立实验能力强,且善于与他人合作,受到老师公开肯定,加1分;每次实验报告完整、规范,加1分。反之,适当减1分一2分。

突出表现:生物竞赛获得省三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8分,一等奖加10分;以生物为主题的研究学习报告,在年级做主题交流受到好评,课题组负责人加5分,其他成员每人加3分一5分,在学校研究性学习专刊上发表者主持人加10分,其他成员加5分一8分;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有一定价值,见解独到,加5分;常有创新设计,善于解决问题,加5分。

③两点补充说明:一是实行加减分时要有表现记录,各项扣分以该项目总分为上限,不出现负分情况。二是课堂小练习和学段测试均采用百分制,以便于计算机统计和处理。

3.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中应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自我申诉,为使小组评价更加客观方便,每小组以6人左右为宜;教师评价以平时学生表现实录和绩效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小组评价意见,当与学生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向该小组做出评价项目解释。

4.评价结果的使用

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结果将纳人新课程规定的模块学分认定结构和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在模块学分认定时,我们将学习过程性评价成绩和模块测试成绩各以60%、40%的比例折算成总分模块总成绩,总分满60分者方可获得两个学分。对总分低于60分者,若是过程性评价结果为主因,则必须进行重修或再选修;若是模块考查为主因,可申请一次补考,总分仍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在综合素养评价时,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成绩达到90分以上者,方有资格人围学习能力A级的评定。

三、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效果与反思1.有效优生物生生物学习过程

由于我们在学生进校后的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就向学生解读了我们制定的“高中生物学习过程性评价内容与方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针是将学习过程性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重点。教师不看重学生平时每一次检测的成绩,更看重学生平时付出了多少;不看重纯粹解题的能力,更看重有无解决问题和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不看重学生无心的错误,更看重学生有无自我调整的勇气。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提升了学生优生物习过程的自为能力。学生就主动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单一的关注考试成绩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表现中来,交作业不再需要教师催促,订正作业不需要教师督促,实验报告较以往也更加主动与规范。

2.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实施学习过程性评价,大大促进了教师全面正确地理解生物学科的三维目标,有效提高了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运行能力,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学生的学习不再更看重生物知识的记忆,而是更加关注生物知识的生成和理解;不再看重生物实验的趣味性,而是更加关注生物实验现象背后的成因分析和科学解释,看重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揭示生物变化的规律;不再看重探究题型的解答,而是更加关注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再看重对课本知识以外信息的无谓记忆,而是更加关注对新信息接受与处理的能力;学生也不再表现得过于木呐和内敛,交流与质疑的表现力逐渐提高。在2007年的江苏省生物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人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3.评价方式受到师生普遍认可

篇3

1 单元复习阶段,加深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只有在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运用它们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科学、有序、有效的复习,是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刚进入高三复习时,对高一、高二学过的内容往往遗忘较多。所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差、漏洞多、分析能力不强、一般按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即单元复习。主要是理出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结提高,并辅以典型例题,因此学生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自己还要认真阅读课本章节内容,包括阅读材料,并熟记公式,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本轮复习要尽可能多看一些习题,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要认真解答,做到对解决物理问题有明确的思路,并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由于时间较紧,所以对解题的规范性不作很高的要求。另外每一章复习结束后,要做一次章末习题。对于本轮复习中做错的或理解不够透彻的题,有针对性的再加强练习和巩固。

2 专题复习阶段.重在抓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2.1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进行专题复习,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专题复习,要能够理清思路,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高中物理知识主要有两条主线将其联系起来:一是“力”这条主线,除了力学部分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热学部分的分子力、电学部分的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原子物理中还有核力;另一个是“能”这条主线,除了力学中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外,还有热学中的分子势能、电学中的电势能等等,注意对物理中“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2领会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除了基本分析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更巧、更简捷的思维方法,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分解法;处理其他问题的图象法、等效替代法等等。掌握这样一些方法,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解决各种问题。

2.3通过专题复习使掌握的知识得以延伸和拓展,以实验为例,高考实验通常不是课本上的原有实验,而是建立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的。在实验复习过程中,我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①基本仪器的使用。这其中有仪器的使用方法、数值精度、注意事项等。②实验的操作。包括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如何读数值、何时估读以及数据的记录等。③实验数据的处理。如哪些数据是可靠的,哪些数据要舍掉,如何得到有价值的实验结果以及误差的来源等。实验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题就不再是机械的、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活力和挑战性的。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基础知识及个人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而这一切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要想通过专题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那种蜻蜒点水式的解题,难以使学生思维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可能题解了很多,然而效果不佳、水平提高不快,最后必定导致复习的低效率。

3 在综合复习中侧重思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1精选模拟试题,避免题海战术,解题是复习巩固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知识迁移、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不能采取见题就做的方式。把重点放在综合性强及涉及新知识、新事物、新发现等问题方面,通过这些试题去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漏洞和缺陷。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寻求问题所在,并查缺补漏,另外新题一般是在已有模型中变换得来的,所以要培养联想与变通的本领,不妨这样思考一下:①本题是否有其他的求解途径。即一题多解,②和其他的题是否有相似之处,即多题一解,③本题还可以做哪些变化,即一题多变。

3.2培养思路的周密性、连续性,有些学生题会做却拿不到分,可能是思维的周密性还有欠缺。我们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3.3训练解题的规范性,考试得分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解题不规范,在复习中一定要注意训练。①解答题中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②要有主要的解题步骤;③书写要讲究规范。

4 正确处理知识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关系

总复习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扫描全部的知识点。在这上面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搞什么猜题押宝,随意舍弃或疏忽自认为不重要的、不会考的知识。尤其在时间有限的复习课上,老师一般很难详细述及所有内容,因此,对于一些属于识记性质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加以弥补,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但在物理学科全部知识中,毕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还得在复习中注意突出重点。就力学部分而言,力和运动学知识可视为力学的准备知识,而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功和能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是整个力学框架的重要支柱。对这些重点内容,复习时务必追求讲实、练足,以求突破性进展。所以,讲课时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的总结及分析解剖;消化时力求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同时找些例题帮助学生熟悉它们的应用;练习则需要有一定的反复以求熟练掌握。只有正确处理好面和点的关系,才可能达到完美结合的最终目的。

篇4

关键词: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71-02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物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药品质量、药品安全日益重视,药物分析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应用学科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检验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彰显重要。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搭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平台,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一丝不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本文就个人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1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学生在做实验时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然后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或者按照书本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不动脑筋为什么这么做,如药物含量的测定为什么选择这个实验方法,若改用其他的测定方法可行不。学生“照方抓药”做起来省时省力,但印象不深刻,甚至不清楚此次实验的目的,收获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强调实验课前预习尤为重要,每次实验课前,设计几个相关的思考题,比如: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问题:(1)维生素A有哪些结构特点?(2)维生素A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三点校正法”?(4)“三点校正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5)为得到较准确的维生素A含量测定结果,实验操作过程须注意哪些事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同时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进实验室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做实验时能主动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独立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间,也不易出现差错,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勤于思考的学生还就某些实验现象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药物分析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验密切联系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由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信息量非常大、系统性较差,内容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重点讲解实验原理、操作难点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采取先向学生提问,比如阿司匹林红外光谱的测定,学生学习过仪器分析课程,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提问,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各有几大部件、其光源、检测器的区别?可用于什么样品的检测等问题。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纠正错误并给出肯定的答案,对于关键的操作进行多媒体演示和示范。通过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既可检测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巩固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强化基本操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实验素养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类代表性药物的基本分析方法外,还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动手能力较差、基本操作不够熟练的学生,实验课时,教师要示范正确的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例如,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以及读数方法,特别强调一些较容易忽视的细节,移液管是否需要吹气,在移液过程中用食指而不是用拇指赌注管口,采用滴定管测定时要排气泡,容量瓶定容后须振摇均匀等等。配制溶液试剂时如何根据有效数字及药典规定选择适宜精度的天平、量具等问题。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药品时,如果采用KBr压片法,压片模具使用操作要规范,笔者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规范使用压片模具导致模具压舌受损、变形从而影响到压片的效果,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强化学生对常规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规范操作的能力水平。此外,要在每次实验讲授中加入一些如有效数字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清洗步骤、天平的调平与校准和防止发生事故和污染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实验课堂上对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违规或错误操作应及时督促纠正,并反复强调和提醒, 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实践中牢记这些细节,养成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操作技能及科学的实验素养,为今后工作岗位中的从事生产、研发奠定基础[2]。

4 规范化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常用的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实验报告应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表述科学、严谨、简洁[3]。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实验记录本,随手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讲义的空白处或者一张小纸条上。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数据不好,没有分析原因,直接篡改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或者不准确。教师应要求每人准备一本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本,并将实验记录本进行页码编号,实验原始记录本要求详细、如实的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不能随意编造数据或修改数据,不得有任何涂改如须改正由任课教师签字,记录本应保持完好无损无缺页。教师在第一次课详细讲解报告的撰写方法及内容,对于第一次的实验报告一定要详细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写法,使学生都能写出合格规范的实验报告。通过如此的要求,严格把关每个实验环节,耐心引导,让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5 设计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课教学后期,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结合本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设计教师所规定的实验题目,例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检查及含量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等,让学生分组选题,每组实验小组成员经合理分工后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实验方案。经小组成员认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一致认可后,每个实验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汇报,大家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指出实验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和设计中不足的地方。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案之后,各实验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向实验室提交实验用品清单。实验室只向学生提供清单中所需的实验用固体、液体试剂和仪器,具体实验用试剂浓度由学生自己配制,仪器的安装、校正和调试也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最终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步骤均由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6 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演示功能具有生动形象、多样化、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比如大型分析仪器(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气相色谱等)的实验教学,由于受到仪器数量、实验室空间及大型仪器操作时拥挤等条件的限制。仅仅靠教师板书或直接空口讲解实验课,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若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实验,可以将光谱或色谱技术的发展、仪器组成及主要部件构成、工作原理、色谱条件的选择、参数设置等内容,结合仪器的原理示意图、操作步骤分解图及仪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加强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及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增大课堂获取知识的信息量,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扈本荃,王树春,张宇洁.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60-262.

篇5

目前,西南大学面向全校非电类本科专业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分为两种结构,即60学时数以上的多学时和60学时数以下的少学时.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的开课对象主要为工程技术学院的土木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36,其中实验6学时),纺织服装学院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验18学时),食品科学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总学时数为45,无实验环节),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总学时数为36,无实验环节).其目的是围绕纺织、食品、化工、建筑行业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对机械电器设备等基本知识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培养学生从事研发、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核心能力.由于课时数目少,造成了在上述各非电类专业中开设《电工技术》课程三方面的缺乏.第一,课程针对性少.由于理工科非电类《电工技术》课程体系是电类专业《电路原理》等课程的简化和压缩,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应用性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是教师沿用《电路原理》等多学时课程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原理、理论的讲解上,没有很好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不能适应课程少而精实际情况.第二,学院重视少.现有《电工技术》课程的课时设置不足.由于《电工技术》课程在非电类专业中的弱势地位,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非电类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时学时数被压缩的对象.如2006年,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土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总学时数为4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时,实验6学时);为了响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在制定2013年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电工技术》课程被删减为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7学时,实验时).第三,学生兴趣少.作为非电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电类知识、电类科技及电工技能的认知,认为《电工技术》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其次,过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而且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2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鉴于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理工科非电类授课学生的专业共性,针对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以启发和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应用意识为牵引,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定位为切入,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针对各专业特点,引入相关的案例教学,达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的.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电工技术应用意识;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定理及定律,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自身专业知识和电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上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理工科非电类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个方面提出了如下改革方案.

2.1教学目标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定位,分层次设立教学目标充分调研学生专业性质及职业定位.理工科非电类少学时《电工技术》课程涉及的专业较多,不同专业对电类知识的需求不同.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定位,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专业方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明显提高.学生才会感到《电工技术》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自己今后的工作是相关的,从而将《电工技术》课程学习的动力转变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例如土建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因此,为该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将电工技术应用于建筑照明工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理论以及照明设计的计算和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建筑物的照明进行设计和绘制电气施工图.

2.2教学内容改革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电工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保持少学时数《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删减某些脱离实际应用的知识点,而将重点转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类问题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重新修订非电类专业《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上努力做到“新”和“合”:“新”指根据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更新并充实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合”指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思想对《电工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

2.3教学方法改革

多样化教学手段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手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授课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辅以动画演示、图片讲解、实训仿真、实验制作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开展实践教学.而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达到边学边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效果.例如在“三相交流电路”章节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将“三相电源的联接”、“三相电路负载的联接”、“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以及“安全用电”等知识点应用于解决“室内供电配电系统设计”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该任务展开教学.比如,在“RLC串联交流电路”课堂教学中,以求解交流电路的响应为中心任务,首先由教师把求解单一参数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交流电路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倡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归纳、补充和修正.

3)实例教学法.《电工技术》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照书讲解,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实例教学却能很好地解决理论课讲解枯燥的问题,理论教学中因为穿插引入结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实例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脱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电类知识是切实有用的,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电工技术》的热情.例如在“电路谐振”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引入收音机或车载MP3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总结

篇6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差别化教学;教学模式

《自动控制原理》是工程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其应用范围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1]。如今,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领域对工程控制技术人员的需求缺口很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必须顺应潮流,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那就要求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应用领域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教学计划[2]。塔里木大学自动化学科组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本科阶段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进行研究和系统化设计,从教学大纲、讲授内容、实验环节等方面对差别化教学模式展开了探讨。

1 课程内容和现状

《自动控制原理》是主要研究经典自动控制理论共同规律的技术学科,主要包括系统建模、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系统综合四部分。系统建模部分主要介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简化等知识,包括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框图等;时域分析部分主要介绍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以拉氏变换为工具,直接解出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再根据响应的表达式以及过程曲线来分析系统性能,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并找出系统结构、参数和这些性能之间的关系;频域分析部分主要介绍图解法分析系统性能,主要是使用奈奎斯特图和伯德图,根据图形分析系统的各方面性能;系统综合部分主要介绍控制系统的校正,即根据系统分析得出性能指标设计矫正环节,使系统满足实际需要。根据教材章节,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模块划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响应、线性系统的矫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矫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分析几个部分。

在塔里木大学,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等都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作为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仅所有专业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而且民族班级也和汉族班级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进度统一,进行统一的考试命题。随着教学对象的扩展和专业口径的不断加宽,各专业对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的需求不同,民族班和汉族班的教学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果再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将跟不上社会对自动控制人才的需求步伐。所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必须打破专业界限,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衔接和学习兴趣,以及民族班级汉语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等情况,进行差别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2 差别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差别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时,急需要考虑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又必须兼顾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授课效果的高效性。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和与同行的交流体会,笔者认为《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2.1 教学大纲的差别化

教学大纲是高校所开设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任课老师执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根据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市场对各种控制工程人才的需求,应结合不同专业、民族班级与汉族班级的需要,制定出能和本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差别化教学大纲。依据各专业侧重点不同,可以对所列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删减和补充。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农业电气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必要的现代控制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教材的各章节,都应该分清主次地学习。教学大纲中,应把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建模,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线性系统校正作为教学重点,把非线性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与分析作为一般内容讲解。要从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出发,把这三个要求一直贯穿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围绕传递函数展开,通过学习,必须掌握通过传递函数来分析、设计控制系统,根据各典型环节的串联、并联分析其时域、频域、稳定性、灵敏性、误差等性能,还应掌握控制系统的串联、并联校正,进行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以及线性离散性控制系统的知识。针对本课程内容多,技术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学方法应采取探讨式和启发式,尽量引入工程实践实例,教学过程以课堂采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把MATLAB仿真引入到教学中来[3]。

2.2 教学内容的差别化

社会的日益发展促使自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的实际工程背景,通过实例剖析,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工程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站在自身的专业角度去看待所学内容。

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是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工作。我们可以以室内恒温控制系统、大棚湿度调节系统为例,讲解控制系统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重点讲解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本质;以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为例,讲解如何对控制系统建模,并深入浅出地讲解几种模型的联系;在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系统矫正的授课中,尽量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工程实例讲解,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

对于农业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结合前修课程和往届毕业生从工作中反馈的重要信息,我们以机床架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讲解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的分类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还以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为例, 通过建立它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框图、信号流图这几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建立各模型的联系;并以电机调速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校正等。总之,尽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控制理论的魅力。

2.3 实验环节差别化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步骤,实验教学也要结合专业背景,体现出实验内容的差别化。对于农业电气化、自动化等强电类专业,除了做实验台上能实现的验证性实验外,还通过开设电力电子综合实验的形式,把《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实践整合,保持专业课实验内容的连贯性[4]。另外,可以将MATLAB软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例如根轨迹图、bode图和奈奎斯特曲线的绘制,用仿真软件很容易就绘制出来。仿真和实物实验两者相结合,既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农业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除了用实验台做验证性实验和软件仿真实验外,还应结合专业方向和实际工程实例,做综合性实验。例如以电机闭环负反馈调速系统为例,可以对其建模、仿真、连线、PID调节等做综合性试验,也可以气动系统为例,对其建模、仿真,调节。

3 结束语

在《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仍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建立科学、可行的教学模式。结合所在学校情况,对《自动控制原理》差别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和初步推广。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行之有效,效果明显。但是,在与专业课程体系互相结合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总结研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西蒙范式

作者简介:包玉泽(1974-),男,河南南阳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学理论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谭力文(1948-),男,四川成都人,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学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学》建设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谭力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05-04 收稿日期:2009-04-12

管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为我们展示了它进步的不确定性本质,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学派林立,孔茨(1980)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在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丛林之中,在杜威、巴纳德、阿,瓦尔德等对决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西蒙、马奇等吸收行为科学、系统论、运筹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课程过,创立了决策管理理论学派。由于该学派的理论论证严密、体系完整,故在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丛林之中独树一帜,西蒙也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获得了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成为决策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由于西蒙等人的研究,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西蒙等人的研究又为后来的研究与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最终形成了库恩意义上的决策管理理论“范式”。

一、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管理学也是如此。管理学家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种哲学去思考和处理管理问题。探究西蒙的管理思想也就有必要首先了解其思想的哲学基础。

西蒙管理思想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在《管理行为》一书中,西蒙指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逻辑实证主义(西蒙,2004)。从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西蒙将科学界定为“对于可观察的世界以及运作方式的陈述”(西蒙,2004),科学可以分为理论科学和实用科学,其区别在于理论科学是纯事实的描述,而实用科学除此之外还具有祈使性。事实命题有对错、真伪之分,而伦理命题无所谓对错、真伪。所以要判断实用科学命题的真伪,必须剔除其伦理要素,剔除方法一般采取假设的形式。因此,科学无法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只能告诉我们在什么条件出现什么结果。基于此,西蒙发展出了他的管理学科观,并认为建立原理之前,必须能够运用文字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基本假设,即决策制定过程乃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并通过此来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情况。在此基础上,西蒙试图完善或重建组织管理理论。

二、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构建

(一)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学科观

西蒙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引发出对于管理科学本质的看法以及如何构建管理学理论等观点。西蒙认为管理学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仅仅关心事实叙述。一旦有伦理语句出现。就可将其分解为事实部分和伦理部分。而且只有事实部分与科学有关。与科学分类相对,管理学也分为理论管理学和实用管理学。理论管理学是对有组织群体中的人类行为方式的描述;实用管理学是由这样一些命题组成:要想通过活动,以稀缺的资源达到管理目标的最大实现,应该如何做。即实用管理学强调在管理实践中,要致力于研究管理资源有限性和提高管理效益的关系,以实现管理目标。

西蒙这样规定管理学的性质是从他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中推演出来的。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西蒙首先驳斥了认为其区别在于社会科学包含伦理规范的观点。认为真理或谬误不能用“应当”句式予以断定,所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并不存在这样的差别。至于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采取实验方法的困难都不是根本差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社会科学同有意识的人打交道,而人类行为受知识、记忆和预期的影响。将预期作为社会行为中的因素,人的行为便与环境中物的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管理学能够成为科学。

从西蒙对管理学性质的界定及分类,可以推出,管理理论的功能有二:一是描述功能;二是解释功能。关于这一点,西蒙在《管理行为》中用形象的比喻给予明确地说明,他的思想是“组织解剖学和生理学,并不打算涉及如何解决组织弊端的问题,本书涉及的领域属组织生物学,而不是组织医药学。本书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唯一贡献就是:合理的医疗实践只能建立在透彻的组织生理学知识基础上。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与组织相关的描述和分析,管理实践问题的诊断和解决都只是次要的”(西蒙,2004)。

(二)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构建方法

如何建构理论呢?西蒙认为如果对管理的描述不能达到更高的思辨水平,就不能在能辨别和验证正确的管理原则方面取得迅速的进步。他认为,建立原理之前,必须能够运用文字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然后,“管理研究的正确途径。要求识别出所有重要的诊断准则;要求我们用一套准则去分析每种管理状况;要求我们通过研究搞清楚几条相互排斥的准则所占的权重”(西蒙,2004)。因此,西蒙首先就致力于构建充足的词汇和基本分析方法。

正如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所言:巴纳德是现代管理论的生父,西蒙是巴纳德的直接继承人。巴纳德在研究中在把个人视为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的基础上,把组织定义为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体系;这一协作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信息交流、做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而组织的平衡,则是组织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巴纳德强调: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巴纳德,1997)。这种平衡开始时是组织内部的,是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但最终和基本的是协作系统同其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于是,巴纳德独创性的思考了正式组织的各要素,即专业化、诱因、权威、信息沟通、决策等,提出了经理人员的职责。

西蒙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巴纳德对他的影响,并在有些地方直接沿用巴纳德所使用的概念及理论。西蒙继承了巴纳德关于人的决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但他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企业中人的决策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是受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因素影响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符合现实的“管理人”认识。同时,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组织概念,把组织定义为一群人彼

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西蒙在研究中注意到,组织中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由“决策”和“执行”两个方面组成的,管理不仅应该被看作是行为的过程,而且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决策也就成了西蒙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单位,西蒙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决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组织,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组织问题。

(三)西蒙的组织理论

西蒙对组织的看法属于理性系统的视角,即把组织看作是一种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结构理性概念所包含的许多因素。在对传统管理理论研究批判的基础上,西蒙以自己构建的基本分析词汇和基本分析方法体系,并对组织问题进行了探索。西蒙认为决策制定过程乃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对人类决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后,西蒙以此为基础去解释组织中的一些现象,如组织和人之间的关联、组织对人的影响等。

西蒙首先把组织描述成一个由个人组成的平衡系统,组织接受货币或劳动的贡献,并提供诱因作为回报,这些诱因包括组织目标本身、组织的存续和成长以及与这两者无关的刺激。西蒙认为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是组织对个人决策依据的某些前提的影响。组织主要通过权威、沟通、培训、效率和组织忠诚来影响个人决策过程。西蒙认为,决策是一个复合过程,各种决策要素都能追溯到参与决策前提确定的许多人身上。因此研究个人被授予的自由权限和组织对个人选择的决策前提产生影响,总是有益的。如果给定一组完整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那符合理性的决策只有一个。如果确定了理性人制定决策时依据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就可以控制他的行为。施加影响力就是通过控制决策前提进行的,自由裁量权则与制定的前提数相反。西蒙分析后提出,影响力模式主要包括内部(效率原则、组织忠诚)和外部(权威、建议、信息、培训)因素。确定每种影响模式的运行程度和方式是组织的一个根本问题。

三、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方法论特点

在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中,面对同一客观对象往往会提出各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和理解,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人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极其复杂型,认识结论的差别更多地是来自于认识方法和手段的差别。由于管理学所涉及的事物的特征,使得方法论问题对引导人们达到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总结西蒙的管理思想,可以看出他坚持了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等。

(一)个人主义方法论

所谓个人主义方法论,就是把社会看作是无数的个人活动组成的,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切社会现象、组织机构、重大事件都是个人决策的结果,是由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动而引起的。因此,所有社会现象都应追溯到他们的个人行为基础,社会理论必须根植于个人态度和行为。个人主义方法论思想源于原子论假说。但是,哈耶克(2003)认为原子论的个人主义是假个人主义,因为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原子式”地化约到个体来加以解释,也即个人可以是孤立自足于社会,并且是预设和前提性的。而哈耶克理解的“个人”,在性质上乃是一种社会动物或政治动物,强调对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或个人行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进行阐述是极其必要的。他认为忽视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质而从“唯个人主义”角度认识世界必然导致“原子论”的分析思维,这将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方法论具体化。因此,哈耶克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是强调把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作为立足点来解释社会整体,

同哈耶克一样,西蒙也是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具有逻辑上的分析优先性。据西蒙所述,对组织的科学描述就是具体地分析作为组织参与者的个体所作的决定,以及他们在做这些决定时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同时他是把人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认为人类理性是在制度环境中塑造出来的,理性的个体是,也一定是,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个体(西蒙,2004)。并详尽分析了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机制,尤其是权威的影响力,为什么对塑造人类行为如此有效。因此,其方法论是个人主义的。

(二)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

西蒙的研究是以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为基础的(Miller,2008)。在研究中,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是相互关联、交错在一起的。西蒙认为: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事实命题原则上可以经过检验来确定真伪(西蒙,2004)。价值要素与决策制定者或者行为者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有关。对于价值要素,人们不可能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其是否正确。

那么怎样判断管理者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呢?西蒙认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的区分相当于目标和手段的区分。也就是说,人们行动的目的为何,是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要采取什么行动最恰当,则属于事实要素的问题。人们不能对目标本身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因为它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但人们可以对实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正确与否进行科学的评价,因为它属于事实要素的问题。所以西蒙指出:决策总是可以从这种相对意义上来评价,就是只要给定要实现的目标,就可以确定决策是够正确,但是,目标的变化蕴含着评价的变化。严格地说,我们评价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我们判断的决策与宗旨之间的纯粹事实关系。也就是说,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就看其所采取的手段是否能有效地实现目标,因为它是事实性的问题。(西蒙,2004)

(三)目的一手段的分析方法

在论述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时,西蒙使用了目的一手段链的方法,但目的一手段的方法在西蒙的管理思想中决不是仅此而已。实际上,它是西蒙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通过目的一手段方法,西蒙建立了独特的决策分析工具,而且目的一手段的方法也决定了西蒙的理性观。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过程是可以用目的一手段方法来分析的。决策过程中被人所选的方案,实际上是达成预期目的的合适的手段,而目的本身是更大目标的工具,也就是说目标结构的特征是层级式的。整个层次系统的每一层次,都可视为下一层次的目的和上一层次的手段。所以目的一手段层级系统既是个人行为的特征,也是组织行为的特征。当然,真实的行为实际很难达到高度的有意整合,他们并不像一棵树,由主干一节节地分下去,而往往是关联性较弱的蛛网结构。而且越往高层次、越接近主干,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联性越弱,整合性越差。

以上可见,西蒙十分重视对方法论的研究,并且管理理论研究中同样坚持了这一思想。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使管理学建立在一个以一贯之的思想体系之上,为管理学的科学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西蒙决策管理理论范式的思想价值与挑战

没有范式,便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了的坐标或

罗盘。以此坐标为底基,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于规范化。范式决定了研究的着眼点,决定着哪些问题是允许提出的,也决定着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库恩,2003)。西蒙在坚实的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基础上,着力构建一系列适于描述组织,适于刻画管理组织运转方式的工具一――系列概念和术语,并将其视为起航的港口,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组织问题,形成了决策管理理论范式,并被一群学者所推崇,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

1 西蒙范式为企业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主义特征的范式

管理学作为科学,是揭示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尽管20世纪初在西方就产生了以泰勒等为代表的经典的科学管理运动的思潮,但是泰勒的范式只是揭开了管理科学化的序幕。作为西方20世纪主流的西方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于20世纪30年代日趋成熟,并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科学改造重建社会科学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西蒙以组织及其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即像自然科学认识自然及其现象一样来认识管理现象,以规律(法则)的探寻和科学预测为目标,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概念、原理、法则、方法,把科学一贯秉承的理性传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继承和应用,把人抽象为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并在管理学研究中尽量排除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2 西蒙范式为后来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个分析组织行为和现象妁有效方法或框架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钱颖一,2002)。西蒙断言:管理就是决策,这使我们看问题时能直指关键的、核心的问题;西蒙关于组织的描述是与实践者的经验相吻合,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建立了标尺;他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即前提。西蒙把人的抉择看作是由前提推出结论,因此,一项复杂的决策就好像是一条大河,是由构成决策的无数前提所组成的众多溪流汇合而成的,而复杂的组织也就是如何纳入这个有效的模式之中的问题。另外,西蒙的方法论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哲学的,也包括具体的方法论。

3 西蒙的研究为后来的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纲领(Cohen,2007)

管理学面对的是具体的人,而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在管理中应用的缺陷在当时也已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才有了后来行为科学的滥觞,但其对人的认识却十分具体,需充分考虑情景因素。故难以让人捉摸,而科学的理论需要抽象。西蒙则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等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更符合现实的有限理性假设(李永鑫等,2007)。经济学家从西蒙的有限理性出发,实现了决策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融合(王今朝,2006),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消化吸收,发展出了三支:第一支以Wald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将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挂钩;第二支以霍奇逊、Radner、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和青木昌彦为代表从信息成本或交易成本角度理解有限理性;第三支是一些信息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把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在管理学领域,有限理性假设为管理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如相对于传统的集权,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假设则要求恰当地分权;组织不仅是用人,也应该是发展、培养和造就人的学校等。同时,也派生出了新的管理理论:马奇等人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的理论对决策过程和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西蒙等则进一步研究了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工智能对决策的影响;赛尔特等学者提出了描述组织决策过程的卡内基一梅隆模型,把组织决策视为由许多部门和各种立场观点的人共同做出的超越个体管理者范畴的管理主体集体决策,不仅促进了有关个体决策的有限理性观的产生,而且对组织层次的决策也提供了许多新见解。

4 西蒙把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区分,为我们今天破除实用主义思想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思想源泉

管理理论与实践二者合而不同,作为独立与管理实践的理论,应该是不受任何先验性的情景因素的影响,而管理实践则是实践者在理论指导下,对情景因素做出的主观判断。实用主义则是人们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甚至误解理论。

5 纵观人类知识妁增长史,我们会发现,知识一方面会表现出线性的连续累积增长特征,一方面也有非线性的批判性知识增长特征

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也都表现出时尚化的特征(Abra―hamson,1996),无疑会影响管理学科的发展。而西蒙在研究中表现出的知识累积观应为我们重视和发扬。

尽管西蒙的决策管理理论范式表现出了强大的张力,但是正如孔茨等的总结:比起决策来,有更多的管理工作;在同一时间,着重点即过于狭窄而又过于广泛(Koontz,1980)。因此,不可否认的是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管理不等于仅仅就是决策。另外,西蒙的思想也深受经济学科的影响,如个人主义方法论和逻辑原子主义,但是能否根据个体特征而推出整体特征则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另外,西蒙把管理看作是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研究的一门科学,强调科学与人文的区分,但在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关于管理学科的科学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也备受争议,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比较深的学者也对西蒙的范式提出了质疑。

五、结语

篇8

王新陪

临沂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体育行业从事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发展 社会体育 社会 实践综合能力

社会体育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的快速发展,顺应国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

1.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社会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据调查,现阶段,相对于其他行业,无论是体育行政管理机构还是休闲体育企业,管理水平和用人机制都还处在一种初级阶段。有关人士预测:我国休闲体育业要整体走向成熟还需要 10 年20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来推动社会体育业的成熟稳定发展。为了有效适应这种体育发展的新形势,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并且规模逐年扩大。

2.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以培养健身指导和经营管理类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该逐步淡化、甚至取消培养体育教师和行政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当前体育休闲与健身场所的快速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各高校应该加快培养休闲健身场所的健身指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构建 “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1)知识:要厚基础、宽口径,实现由单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知识教育,向综合性的知识教育发展。即使在教授球类技术的时候,也应该加入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该项运动的运动技能,还要了解其历史、现状、规则、组织竞赛方法及与该项运动有关的其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该项运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完成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3)能力:由侧重于获取知识的教育向增进创造性的教育转变,尤其要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由以往的“硬性配给教育”向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弹性选择教育”转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4)实践课: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

总体而言,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

2.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学校教学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尚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岗位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3.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

目前,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绝大多数院校的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能够或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但有将近 1/3 的院校认为师资力量不能够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此外,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一些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学校进行教学实习或到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去实习。

如何促进体育专业的发展。1.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和教材;2.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编写相关教材以及辅导材料;3.通过我院素质教育基地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本校其他学院和本系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根据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每名教师在工作之初都应当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紧跟时展的趋势,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专业发展信息。目前,主要有两个专业方向,体育管理和体育健身指导。 另外,加强与外界学术交流,不断汲取同类兄弟院系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以使本专业建设有较高的起点、科学合理稳健的发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与本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专项经费,并每年有适量增加;制定教学巡查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同行教师评教及学生评教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交叉

体育运动装备是现代体育竞技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之一。我们可以借助我校材料学院的课程和研究优势,加之学生对专业运动属性的了解,可以为体育装备材料的发展发挥出最大优势。

2.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交叉

若能将社会体育的教学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相结合相信学生会在相关领域有所收获。例如,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

3.与经济管理学院的交叉

目前我国对体育经纪、体育市场等相关人才的需求潜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能将社会体育系的相关课程与经济管理学院的相关课程“联姻”,将成为培养体育市场与经济等相关人才不可或缺的元素。

4.与文法学院的交叉

文法学院的法学、英语和公管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较为突出,相对也较易掌握。法学课程,如法理学、国际法、仲裁法等课程;英语;公管专业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社区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课程。

5.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交叉

主要体现运动人体科学的领域。包括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运动员营养的研究,运动与违禁药物的研究,等等。我们可以将生命学中先进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从而能够更为科学、客观的为运动员和健身者服务,以期科学合理的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其中,尤其要注重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对今后的环境适应,保障今后在就业中能够较快的进入角色,发挥才能,将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注重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一些平时学习时候忽略的东西提前暴露出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为今后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下:

1.根据本专业特点,在进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时,安排80%以上的学时到实训室或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训、实习。

2.开展社团活动,建立体育有关协会,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

3.实验实习的安排,基本分四个阶段进行,包括专业认识、专业见习、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第一学年主要是专业认识和专业见习,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实训,第三学年主要是专业实习。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已初具规模,建成可满足俱乐部、社区、学校等专业教学需要的多个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建会. 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篇9

论文摘要:社会学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本体论思维的束缚下把各自的个体、社会整体本体化、实体化,并因此导致了个人和社会、行动和结构、微观和宏观等的理论对立。彻底抛弃本体论预设、解构实体,从实体视角转向关系视角是克服上述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布迪厄和吉登斯的努力体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这一转向。

自社会学诞生起,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就被作为截然对立的两种方法论引入社会学研究中,并在社会学中演化出个人和会、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的关系之争。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斗争后,当代社会学理论家开始认识到:在表面上相互对立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本体论预设,个体主义预设了个体本体,整体主义预设了社会本体,这种隐藏着的本体论预设造成了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对立,从而为融合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找到了突破El。抛弃本体、解构实体,从实体视角向关系视角转移成为当代社会学方法的主导特征。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及其困境

个体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古希腊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曾经用“从部分说明整体”的方法来说生命现象,他认为人、兽、植物等所有生命都是由水、火、土、气的混合组成。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德谟克里特认为,万物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本身则“是既不能毁坏也不能改变的”这些论述中已经包含了个体主义方法论思想的雏形:整体只能从它的构成部分获得解释。到了中世纪,个体主义思想是以唯名论的方式传递的。唯名论认为,共相不过是名称,个体先于共相。[2进入近代以后,原子论思想在物理学、化学、牛顿力学等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为社会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提供了有力的信念支撑。

作为社会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最初是由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提出的。他认为社会中的集体构造(如政府、社会、股份公司等)只不过是特殊行动的组织模式和结果,个体才是这些特殊行动的唯一载体。

就社会学的目的来说,不存在诸如“起作用”的集体的“个体”这类事物。因此,个体行动是社会过程的原因,社会学要对社会过程及结果作出说明,就必须研究个体行动的主观意义,因此个体行动构成了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最基本分析单位。2O世纪,随着社会学中心转移到美国,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催生了以霍曼斯、布劳等人为代表的交换理论,布鲁默、库恩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以及以加芬克尔等人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这些学派都以微观的、个体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单元,试图从中阐明社会是如何构成的。

尽管个体主义方法论在演变过程中含义有所变化,但仍可以对其共同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卢克斯对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归纳堪称经典,他认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要点有以下几点:(1)主张只有通过分析个体的行动才能解释社会现象;(2)认为所有的关于社会现象的判断都可以被还原为对个体性质的描述,而不至于损失什么意义;(3)认为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集体概念只不过是理论家的建构;(4)宣称社会

科学不可能有什么法则,即使有,也是个体的心理倾向所具备的法则o[4](P327)从上述的简要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体主义方法论虽然表面上表现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但由于方法论个体主义一般都把行动者具有行动能力作为不言自明的理论预设,这就使其方法论下面仍然隐藏着本体论预设,即个体本体论。因此,在个体主义者那里,个人成为一个超越历史的不变的、自由的、离散的、自主的个人,社会是这种个人的自由的组合体,社会现象只能通过个体行动来解释,而个体行动则无须通过社会来解释。个体主义在拒绝对个体采取外部归因和社会决定论的立场、保存个体行动自主性的同时,也就使得个体自身遭遇发生困境,即个体主义所坚持的个体是一个“非社会化”或“社会化”不足的个体。对此,埃里亚斯在《什么是社会学?》一书里指出,这种“个人”生来就是成人,既不要经过呀呀学语的幼儿阶段和在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也不会衰老和死去。显然,这样的个人是非现实的、神秘的、抽象的个人,而非具体的社会一历史人。嘲而这个原本是抽象的个体却被个体主义赋予了实体行动者的性质,一个抽象概念在不知不觉中被物象化为一个封闭、自主的行动者。

二、整体主义方法论极其困境

整体主义思想同样也可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其源头。柏拉图在论述治国的知识时,明确地把治国知识与国家里的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区分开来o[1](Pl09)其中就包含着作为整体的目家是与其组成部分相区别的思想。到了中世纪,整体主义思想则以实在论的形式与唯名论进行持续的斗争。“实在论主张共相就是万事万物,而且共相先于个体。而近代以有机体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则为社会学整体主义方法论提供了启发和信念支撑。

作为社会学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奠基人孔德那里,他认为当时在物理、化学、机械力学中盛行的原子主义方法并不适合对社会的研究,“如果把社会分割为若干部分而分别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对社会的条件和社会的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在社会学中只有一种正确的途径即方法论整体主义,也就是“借助于整体的系统观察各个部分”。作为孔德的继承者,杜尔克姆认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成的,但它本身是属于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杜尔克姆在其名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首要原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对待,社会不是人为的,它不仅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反而对个人施加强制力。因此,绝不能把社会事实化约为个人的心理层次而加以研究,只能用一个社会事实去解释另外一个社会事实。社会现象也有常态和病态之区分等。

通过帕森斯的努力,社会学整体主义方法论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曾经取得过霸主地位。帕森斯最初试图整合韦伯的个体主义和杜尔克姆的整体主义,这个努力表现在他的早期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中,但在其后期发表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现代社会系统》等一系列著作中,个体主义成分消失殆尽,个体成了共同文化规范的傀儡。帕森斯的强规范主义后来成了个体主义攻击的主要目标。布劳是美国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坚持用客观的社会结构条件去解释社会现象,反对把心理和文化的因素作为首要的解释工具,坚持以社会群体、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仅仅用个人因素去说明社会变化的个体主义观点。

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那里,社会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内涵虽有变化,但仍有共同接受的基本观点:社会整体是不同于个体集合的真实存在,虽然社会不能脱离个体存在,但社会也不能还原为个体。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之类的宏观社会现象才是社会学分析的对象,而不是个体行动。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另外一种社会现象解释,而不能用个体现象去解释。相反,个体现象则只有在社会结构中才能得到理解,社会结构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在整体主义方法论背后也同样隐藏着本体论预设,即社会本体。社会本体是所有解释的出发点,而社会自身则不能由个体行动来解释。整体主义虽然正确地抓住了社会整体的化约性,但它也同样面临发生学的困境,即社会结构自身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布迪厄深刻地指出:“这种客观主义立场的主要危险在于:由于它未能考虑这些规律生成方面的原则,所以就容易滑向现实。这就是说它将自己建构的各种结构看作自主实体,赋予它真实的行动者那样‘行为’的能力,从而使抽象的结构概念物化

三、对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超越

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社会学中虽然都是以方法论的面目出现的,但都没有能够真正克服本体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方法论下面隐藏了本体论预设。本体论哲学的最终诉求是寻求世界的终极原因即世界的本原,本体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创造者,因而它不能被创造,“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作为创造者的本原是终极原因,是解释者,而不能成为被解释的对象。这种实体化、单向度解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致使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境地,并由此演化出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对立。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摆脱哲学思辨、进入经验社会生活为己任,然而在过去的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却一直未能摆脱本体论哲学的束缚,这正好印证了恩格斯的论断:“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对立的根源在于各自把个体、整体实体化、本体化了,因此,社会学要超越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对立,就应该彻底抛弃本体化、实体化的思维方式,从关系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个体、社会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社会学方法论从实体视角向关系视角转变的应当首推当代社会学界的大师级人物皮埃尔·布迪厄和安东尼·吉登斯。

布迪厄大力倡导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他敏锐地指出:“所有方法论上的一元论,都声称要确立要么结构要么能动者(agent),要么系统要么行动者、要么集合体要么个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并坚定地强调,这种源于我们使用的语言本身的二元论式的抉择必须从社会学中祛除。他睿智地把黑格尔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论断改写为“存在的就是关系的”,[8](P133)并用关系性的“场域”和“惯习”分别取代被本体化了的个体和社会整体。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问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构成。这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参与者在场域中彼此竞争,在竞争中改变场域内的各种资本形式的分布和相对分量,从而改变场域的结构。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构成。惯习是创造性的,能体现想像力,但又受限于其结构,这些结构则是社会结构在身体层面的积淀,惯习和场域是双向社会生成过程,它们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8](n∞。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又反过来赋予场域以意义并建构场域。惯习和场域之间的双向生成过程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真实逻辑。

篇10

 

关键词:新经济  技术进步  就业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有些学者指出,“新经济”存在“宽”、“窄”两种含义,“宽”的含义是指起源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窄”的含义只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①。目前较多的观点属于前一种,即从知识经济角度来对新经济进行定义,认为新经济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新经济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为当代世界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扩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知识、技术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及使用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如分散生产使企业走向小型化、扁平化,企业对“知识工人”的需求激增等等,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新的就业理论来予以解释。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

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10.5%,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3.8%。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2.1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

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2.2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2.3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

 

;   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特点。从根本上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资本有机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与工业化时期有机构成对就业的影响不同。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人口相对过剩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理论曾描述了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降低了投资于劳动的份额,进而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结果提高了失业率。然而,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知识生产密集的行业,由于创新劳动作用的日益加强,投资于劳动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样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就演变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下降并存的态势。其中前一种趋势出现在非创新劳动密集的部门;后一种趋势发生在创新劳动密集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