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5 17:3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经济研究

篇1

 

农业经济研究一直是国内众多学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冉杰等运用DEA法和曼奎斯特生产效率指数对中国西部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总体效率分析、规模状况分析和生产力指数分折;倪冰莉等[2]应用DEA法对中国中部六省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王爽英等[3]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可反映湖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8个指标,并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湖南省地市进行了研究;黄利军等w采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探讨了10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钱丽等运用3个DEA模型对安教省17个地市2004-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涂俊等[6]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创新系统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贺正楚等[7]运用层次聚类、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省市州“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及提出了备选方案。综上所述,各学者对农业经济效率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区域进行研究以及关注投入产出效率值并对其进行排序,但都未能对单个决策单元进行深入探讨,对湖北省各地市农业经济效率的评价还未见于相关文献。本研究基于构建DEA投人与产出模型、Malmquist指数法对2008-2012年湖北省13个地市的农业经济效率进行测算评价,分析了湖北省各地市农业生产效率的内部差异及原因,提出了最优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提出改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根本方法,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其高效稳步发展。

 

1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方法(Decisionmakingunit,DMU)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mes等[8]在1978年以“相对有效性”概念为基础创立的,用于研究多投人与多产出对象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一种线性规划模型。此后,Banker等[9]构建了C2R模型。

 

把每一个省看作一个生产决策单位,运用Fare等改造的DEA方法来构造每一个时期中部各省的生产最佳前沿面。把每一个省的生产同最佳实践前沿进行比较,从而对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

 

Malmquist模型用于处理面板数据,是一种生产前沿方法。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是Caves等[11]在Malmquist数量指数与Shepherd距离函数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测量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专门指数。Fare等™运用生产函数法,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把7TP(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下;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依据农业生产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农业投人产出的特征以及评价指标的可量化性、可靠性、可得性原则选取了能够反映湖北省13个市(自治州)农业生产效率整体情况的投人、产出指标。选取4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作为研究湖北省农业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效率。投人指标包括农牧渔业的劳动力(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Z2)、农业机械总动力(X3)、农用化肥施用量(Z4),分别可以反映人力资本投入、土地要素投人、技术投人;产出指标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F0、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cr2),可以反映在农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8-2012年〈〈湖北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综合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对湖北省13个地市的农业投人产出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数值。从综合技术效率及其构成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来看,三者的变化具有同步性,均值在0.8~0.9间波动变化且有递减趋势,说明湖北省农业生产不稳定,且地区差异显著;有3个地市达到DEA有效,5个地市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即这些地市农业生产规模效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调整投入会使规模效益增加,农业再投资效益比较高。规模效益递减地市由2008年的3个增加至2012年的5个,具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和投资价值。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基本上大于规模效率的均值,且纯技术效率处于有效以及递增的地市有10个,占总数的77%,说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更大,湖北省农业发展向技术导向型转移。

 

2008-2012年,武汉、黄石、鄂州等三地市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均为DEA有效,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为1,表示农业生产要素投人配置效率最优,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既有制度和管理水平下,农业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现有规模和最优生产规模没有差异,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状态,即扩大一定比例的农业投人,相应地产出也会同比例增加。

 

2008-2009年,荆州市处于DEA有效状态,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处于有效状态,且重视技术的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稳步发展,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既有规模相互匹配,实现了农业收益的最大化。2010-2012年,荆州市综合生产效率从0.779递减为0.568,综合效率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倒数第二,随着规模效率的急剧降低而降低并有加速现象,规模效益也由不变转为递减状态。十堰市与荆州市农业发展战略相反,忽视技术,重视规模的简单扩大,近几年均处于DEA无效状态,综合效率位居湖北省末端。综合效率的提高更多依靠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技术很薄弱。

 

2008-2011年,咸宁、随州等地市综合效率值为0.8及以上水平,属于湖北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较高地市,至2012年,两地市综合效率存在下降趋势。此外,两地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一定比例的投人可以带来一定比例或者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规模效率值均高于纯技术效率值,表明规模效益递增是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技术有效发挥还不足。

 

2008-2012年,襄阳、恩施综合效率无效,规模效率变化波动大,技术效率变化趋于平稳。其中,纯技术效率值均为1,表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投人资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综合效率无效的根本原因是规模效率不断减少。其中恩施近几年规模效率一直是0.5~0.6之间,处于各地市之末,仅为DEA有效地市的一半。襄阳、恩施分别处于规模效益递减、递增阶段,因此,在技术效率有效的前提下,其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经营规模与既有技术吻合,以更好地发挥其规模效益。

 

2012年,宜昌、孝感、荆门和黄冈综合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2008-2012年荆门、孝感和黄冈农业综合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有4年、3年和1年达到DEA最优,且松弛变量为0,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达到最优效率,农业处于最佳规模、最佳效率。孝感、荆门和黄冈等地市规模效益处于不变、递增以及递减交替变化状态;宜昌规模效益处于递减且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呈波动变化状态,说明这些地市农业发展不稳定,需要对投人产出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农业效益提高的需求。

 

4Malmquist指数分析

 

为了反映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变化情况,利用deap2.1软件对2008-2012年湖北省各地市农业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解。

 

4.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根据农业效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解表可以看出,有9个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7TP)指数大于1,只有荆州、荆门、黄冈和咸宁等地市小于1。2012年7F尸平均增速为15.3%,T/P指数最大的地市是武汉,最高增长率为41.9%,说明湖北省农业生产效率进步较快,农业发展在向技术导向型转变,农业的可持续性一直在增强。2008-2012年湖北省77中均值总体上实现波动增长,且增长幅度逐年加大,:TFP平均增长率由7%增长至15.3%,其中2011-2012年TFP均值增长幅度弱于其他年份。

 

湖北省77于的变化趋势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一致,与技术效率呈反向变动,技术进步的贡献超过了技术效率的贡献,抬高了农业生产前沿面。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湖北省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2011-2012年TFP平均增长率为15.3%,技术进步平均增长率为24.7%,而技术效率的贡献率约为-7.4%,技术进步与效率缺失并存的现象说明湖北省一些地市忽视农业技术对77中的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工作滞后,这也是2011-2012年77中均值增长幅度低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4.2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构成情况

从2008年起,湖北省13个地市技术进步增长率均高于技术效率增长率,这是由rc(技术进步指数)增长效应带来的。2012年武汉市技术进步增幅为41.9%,为13个地市之首。武汉市为湖北省省会,地理区位优越,拥有健全完善的农业体系,注重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随州7FP增幅为9.5%,位居近几年TFP正增长的9个地市之末,说明随州农业发展势头弱于其他地市,原因是技术效率增速为-14.4%,严重拉低了TFP增速。因此,随州首先要注重技术效率的滞后对rFP的束缚作用,从技术效率构成角度讲,即提高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增长水平,此外应关注科技管理及制度创新。其余地市7TP年均增长大体相同。从各地市的7TP增长情况看,其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高一致性,即经济较发达地市TFP增长相对较高,经济落后地市77中增长相对较低。

 

从构成看,技术进步的增长与技术效率的缺口并存现象较严重。农业技术进步增长效应最明显、增速最快的是武汉,由2008年的7.3%增为41.9%,农业技术进步增长最弱的是荆门,2009年TC为-2.2%。技术效率相比技术进步对7F尸的增长效应不明显,大多数地市值等于或小于1。技术效率增长最大的是宜昌,2011年为18%,技术效率增长最弱的是荆州,2012年为22.6%。

 

4.3非有效地市的投入调整分析

 

DEA方法提供了各地区要素投人冗余的绝对量,用于分析非DEA有效地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非有效DMU的各投入指标均有冗余量,不同DMU的冗余指标也有所差别。从投入指标看,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冗余量最大,其中黄冈冗余最大,冗余量为395.582,荆州次之,冗余量为349.803;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冗余量也较大,其中荆门冗余量为238.55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冗余较小,冗余量最大的是黄冈,数值为49.492。可见这些地市耕地利用率低、农业机械总动力未充分发挥、劳动力供过于求,应当减少这三类指标的投人,提高其利用效率。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标冗余率在非DEA有效地市中最低,接近有效生产前沿面,利用效率较优。从产出指标看,各地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最优,不存在产出不足,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人指标产出严重不足,其中十堰产出不足高达4322.530。

 

5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运用DEA方法和Malmqulst指数法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到武汉、黄石和鄂州一直处于DEA有效,其他10个地市DEA无效,其中恩施州综合效率最低。湖北省各地市综合效率均值呈波动变化且有递减趋势,农业生产发展不稳定且地区差异显著。综合效率的增长更多取决于纯技术效率,湖北省农业发展向技术导向型转移。

 

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来看,7TP均值总体上实现波动增长,且增长幅度逐年加大,农业的可持续性一直在增强。湖北省的变化趋势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一致,技术进步的贡献超过了技术效率的贡献,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但目前农业发展存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缺失并存的现象。因此,农业部门应不断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利用市场的力量加大农产品竞争力度,并对农业科技部门、农户给予财政支持、技术支持,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转化力度,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增强农业效率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同时,综合效率高的地市应进一步发挥优势,带动周边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十堰、恩施等地市农业发展方向应以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为原则,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旱作节水等多种农业形式。

 

从冗余与不足整体来看,主要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这三个指标存在冗余,要使生产效率达到DEA有效,农业发展有很大的缩减、调整投人要素的空间。首先应考虑调整土地资源的配置,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其次有效利用农业现代化机械,使实际产出量与效率最优对应的产出量之间差距趋于零;最后优化农业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实施农民非农化,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冉杰,王新宇.基于DEA的西部农业经济效率与技术进步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3):102-103.

 

[2]倪冰莉,张红岩.我国中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构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6(2):141-146.

 

[3]王爽英,李立辉,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2):115118.

 

[4]黄利军,胡同泽.基于数据包络法(DEA)的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6):420-424.

 

[5]钱丽,肖仁桥,杨桂元.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10):121-126.

 

[6]涂俊,吴贵生.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区域农业创新系统评价及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4):136-145.

篇2

关键词:营销 营销危机预警 预警研究

1 引言

企业危机前兆,查找导致前兆的根源,控制危险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或将危险事件扼杀于萌芽状态,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危害程度的过程。企业危机预警的目的是减少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的破坏程度,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 。

2 市场营销危机管理基本概述

2.1 危机的来源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而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将面对众多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随时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危机事件可能的来源更是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市场方面的、竟争方面的、产品方面等等,以及大环境中经济方面的、政治的甚至是外交等方面,而企业越是走向国际化就越会受到更多的来自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2危机的管理的内涵

危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

3 营销危机的现状分析

3.1造成营销危机的原因

3.1.1造成营销危机的内因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仍处于落后的传统营销观念阶段,走入营销误区的国内企业,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转变旧的营销观念和改变旧的发展模式,树立科学的现代营销观念和建立新的符合自己实际的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包括营销理念误区、营销决策失误、营销措施失当、营销人员素质低下和产品策略方面的问题。

3.1.2造成营销危机的外因

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政策法规的颁布和调整、新商务模式的冲击和人为与自然因素。面对营销危机,企业应进行预警分析和预控,开展危机营销,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实施诚信策略、转移性策略、缩减性策略、公关策略和创新策略。

3.2危机下的企业管理

3.2.1要友善地对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爱你的职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爱你的投资者,他会为企业坚持到底;爱你的客户,他还会尽力订购你的产品;爱你的债权人,他不会釜底抽薪;爱你所在的社区居民,他们会帮助你渡过难关。

3.2.2创造和谐的外部关系

经济繁荣时期,许多企业外部关系不和谐也能够生存得很好。但经济危机到来后,率先倒闭的就是那些外部关系不和谐的企业。客户离去,债权人逼债,一点小事也许就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那些外部关系和谐的企业,往往可以相互救济、抱团取暖、共克艰难、渡过难关。

3.2.3独辟蹊径,随机经营

经济危机到来后,如果企业还是按照过去的常规经营,往往会处处碰壁。这往往正是考验企业管理者智慧的时候。只有那些能够独辟蹊径、随机经营的企业才能绝处逢生。如日本一家“老板无主意”商店,看上去老板没有主意,其实老板在展示众多业余发明家的专利和新产品,这些产品大商店根本没有。这家商店反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生意越来越好。另外一家百货公司不是出售时髦的新产品,而是出租商品,把日本的商业从“出售时代”引向“出租时代”,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3.2.4适当多元化经营

经济危机来临时,许多单一化经营的企业往往成为“重灾区”。而那些能够坚持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这时却有了回旋余地。因此,正常情况下坚持单一产品经营的企业,应当有适当多元化经营的准备。一旦危机到来,也能及时进行产品调整,从而分散经营风险。

3.2.5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要利用市场萧条修养生息,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对市场的未来走势及潜在需求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中找到生机,开辟新的市场。如打火机、镜子这类商品在市场繁荣期间是过剩产品,市场不景气时更是积压产品,但有的企业推出一些造型奇怪的打火机、镜子类产品,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价格比普通的贵出许多,反而很热销。

4 建立危机预警体系

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危机预警主要是指人们对危机的认知,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以及在认知基础上构建的预警系统。与常规事件相同,偶发事件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事故发生前,总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只要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处理,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就能够将损失降低,甚至避免危机的产生。

4.1确定危机来源:对可能引发危机的现象或事件

很多企业尽管可能是行业的领先者,但是或多或少的会存在薄弱的地方,善于发现自身的弱点是现代企业的必修的“降龙十八掌”之一。企业应认真反思,哪些薄弱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危机?从而使企业知道哪些危机最应该进行有效管理。

企业应按照正式的方式来明确最有可能发生、潜在的能够造成最严重危害的危机。主要调查途径有: 对公司的高层、中层、基层进行问卷调查;对经销商进行调查;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对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对媒体记者编辑进行调查;在以上所形成的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帮助识别企业最脆弱的方面,为企业缩小应该进行良好防范和管理的危机范围,从而确保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2对危机进行分析

分析危机发生的频率;危机发生的影响力;危机管理的难度;危机引起的公众关注度。企业根据所列举的危机以及以上四条考评依据,形成潜在危机重点分析表及危机优先序列象限表。

4.3确定危机的预控策略

根据危机的性质和企业对危机的承受能力,企业有不同的危机应对策略。企业应对危机的方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建立可靠的信誉;不能涉足的领域要能拒绝诱惑,对危害程度大的风险尽量避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消除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弊端;针对各种诱因,制定健全的防范制度;迅速解决小问题,积极改正小错误。

参考文献:

[1]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MBA核心编译组.危机管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

篇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是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2003-2012年间辽宁省的GDP从6002.5亿元增加到24801.3亿元,年均增长17.07%。人均GDP从14257.72元增加到56507.86元,呈增长趋势。其中,2003-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从622.5亿元增加到2155.8亿元,年均增长14.80%;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852.6亿元增加到13338.7亿元,年均增长18.69%;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527.4亿元增加到9306.8亿元,年均增长15.59%。为了合理地反映辽宁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实际情况,从辽宁省环境主要污染物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5个环境指标。借助SPSSPASW18.0统计软件,分析辽宁省2003-2012年人均GD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运用SPSSPASW18.0软件,对各个环境指标对应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在SPSSPASW18.0统计软件中具体操作如下:在“分析”菜单“相关”中选择“双变量相关”命令,在“相关系数”框中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并标记显著性相关,得到各个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对辽宁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进行回归模拟,在SPSSPASW18.0软件中的具体操作如下:在“分析”菜单“回归”中选择“曲线估计”命令,并在“曲线估计”对话框中分别把人均GDP添加自变量框,各个环境指标添加因变量框,“模型”中选择需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三次曲线模拟曲线类型,即在“模型”中选择“立方”项,模拟了辽宁省5个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中的结果,表明辽宁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与人均GDP相关,其中氮氧化物与人均GDP显著相关(见表1)。2003-2012年辽宁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呈弱相关关系,即经济的增长与环境恶化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学者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1989-2004年辽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进行模拟分析,认为辽宁省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但是由于辽宁省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激增,辽宁省环境质量情况仍然处在急剧的变化过程之中(刘小琴,2006)。工业废水排放量:Yi=5.146-0.168X1+X2+0.017X3;R2=0.095;下降式(1)COD:YCOD=1.410+4.294X1+X2-0.743X3;R2=0.741;倒U型式(2)氨氮:YNH3-N=3.687+0.629X1+X2-0.168X3;R2=0.293;下降式(3)二氧化硫:YSO2=2.679+4.311X1-1.385X2+X3;R2=0.763;倒U型式(4)氮氧化物:YNOx=-24.018+38.581X1-12.354X2+X3;R2=0.793;倒U型式(5)根据拟合模型相关系数及检验结果确定了式(1)-式(5)5个最优方程,辽宁省人均GDP与环境指标的拟合模型是三次多项式。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氨氮外,其余指标拟合模型相关系数平方均大于0.7,拟合模型可以解释各个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两者之间的关系。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人均GDP拟合后的曲线呈现“倒U”曲线,工业废水排放量、氨氮与人均GDP拟合后的曲线呈现“下降”曲线。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环境指标的模拟,进行了三次曲线回归模型模拟,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的“倒U+下降型”曲线结果。辽宁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关系为倒U型的指数曲线关系,工业废水排放量、氨氮与经济增长则是下降的三次曲线关系,即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先退化再改善,最后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退化,可见辽宁环境质量的EKC关系形式并不统一,不同局部环境质量存在不同的曲线关系。这与2006年刘小琴(刘小琴,2006)对辽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的结果是一致的。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的分析,要求辽宁省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优化产业机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协调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庞大复制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廉政建设,不断增强政府服务能力。

3.结论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耦合

一、产业集群理论

1、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认为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产生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他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地区称为产业区,区内集中了大量相似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集聚在一起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利益。

区位论代表经济学家韦伯(Weber)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1909)中,从工业区位理论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问题。他认为工厂最佳位置由三个区位因子(Location Factor)共同决定,即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经济。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出发,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集聚取决于集聚的好处(成本的节省)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费的对比。他还认为产业集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群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从而出现地方性集聚效应。

胡佛(Hoover)在《经济活动的区位》(1948)书中将集聚经济看作是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把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特定产业在特定地区集聚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

克鲁格曼(Krugman)建立了中心――边缘模型,证明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当地历史中的“偶然事件”可能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1995)一书中建立了产业集群分析的新模型,补充了他已有的产业集群理论。

波特(Porter)在考察大量发达国家的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1990),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1998),他引入“产业集群”这一概念,系统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竞争经济理论。他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是通过高度本地化过程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没有一国能在所有领域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各国只能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不是体现在比较优势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国与国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上的竞争。他将产业集聚嵌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动态竞争理论中,该理论包含了成本战略、差异战略、静态的效率以及动态的升级和创新,同时也认为世界是由全球要素和产品市场组成的。波特还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认为产业集聚需要需求环境、要素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四大要素的相互促进与配合。此外,波特还论述了影响产业集群诞生、发展和衰亡的因素,以及政府在这其中的作用。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历史较短,而且国内研究与国际前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显得有些滞后,基本上还限于对该领域发展前沿的动态跟踪,缺乏创新性。

2、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或为这种产品的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和机构集聚在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集合体,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等组成元素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使得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范围(如区域、国家或国际)内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产业集群的特征

虽然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但是各个学派定义下的产业集群确有其自身的共性特征。

(1)空间集聚特征。空间集聚性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大量相关生产企业和服务中介机构(如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和培训机构、政府和各种行业协会等)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集中,成为空间上较为集中的集群网络。由于集群内的元素之间具有适度稠密性,从而降低了各种成本,增强了集群的竞争优势。

(2)资源共享特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共享集群内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土地、交通电力、通讯设施等有形资源;知识、信息、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源。资源共享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了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使得企业和机构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提升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3)合作特征。产业集群的合作特征要分两种情形,一种是集群内的企业生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他们共享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共同研发,使集群产品在外部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另一种是集群内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工现象,各企业只负责部分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获得1+1>2的集群效应。

(4)竞争特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他们之间势必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竞争的结果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在这样的竞争中,各企业通常会走上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改进设备之路,使各自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增加效益。而企业之间的这种良性竞争,能够令集群内的企业始终具备不竭动力,紧握市场脉搏,时刻走在市场前端。

(5)区域创新特征。产业集群具有无可比拟的创新优势。集群中集聚着的大量的科研机构、商会、协会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证,而且企业之间共享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相互取长补短,使产业集群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二、耦合的概念

耦合(coupling),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含义,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是两个开放的系统,两者之间的耦合是指这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产业集群内生于或根植于区域经济,耦合程度反映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密切程度。只有产业集群选择合适的升级路径,才能通过彼此的互动和有机联系,逐步实现该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真正耦合。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区位空间耦合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根植于区域环境,与区域个性密不可分,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它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生态效应可以形成一种“空间拉力”,使得资源形成一个相对优势集聚区。一个区域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与之相互关联、互补甚至竞争的上下游产业或企业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的集中于此,这种高度集聚性以及企业与机构共享区域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如区域的便利交通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耦合元素),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耦合

根据克鲁格曼的理论,企业在最初选择区位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基于一种偶然选择。但无论企业最初的区位是偶然的选择还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后的科学合理的选择,都会使企业在原有的区位上产生“路径依赖”。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深深地嵌入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主体无法脱离区域的社会网络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甚至拥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产业集群在实现自身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基础和条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资源要素耦合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协会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不论是偶然选择还是科学选择,与该产业有关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配套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等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区位论,区位选择过程是理性人的利润最大化地点的选择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人的利润最大化行为,二是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因此,区域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市场资源、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等对这种产业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创新体系耦合

我国正在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不管是企业自身成长,还是区域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这一进步的灵魂。从宏观层面看,区域经济系统应积极地进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从微观经济主体层面看,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集中而便于接近,联系密切,由于生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使得他们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而对区域资源要素的共享,有利于相关企业实现合作创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攻克创新困难,又可以加快创新速度,同时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着整个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5、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政策制度耦合

任何经济主体的行为都离不开一定的政策制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尤为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发达国家虽然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其产业集群和工业化的发展并不是单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的,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适当、及时、有效的干预也是不可或缺的。当市场机制难以产生有效作用时,经济制度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干预往往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单靠市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政府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社会经济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某些市场调节过程的有效替代。

四、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有机耦合:一是加强集群内企业联盟,充分发挥地域集中、资源要素共享的优势,突出整体品牌优势,增强集群对区域的根植性;二是对区域整体来说,根据发展目标,完善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三是培育创新网络,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 David Keeble,Clive Lawson,Barry Moore,Frank Wilkinsons: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net-working and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in the Cam-bridge region[J].Regional Studies,1999,33(4).

[2] 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0.

[3] 蔡勇志:试述产业集群理论及其效应[J].实事求是,2003(5).

[4] 韩亮亮: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9.

[5] 刘金荣:打造开发区产业集群品牌,推动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高新区,2007(12).

[6]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

[7] 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篇5

一、县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形成经济新的增长极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以优化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保障,发挥工业经济主导带动作用和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突出特色发展,促进集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整体协调快速发展。

2.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要求,立足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改造提升工业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2)围绕城镇发展产业,做强城镇化产业基础。坚持园区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企业聚集做强城镇化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带动社会事业发展,创造宜业宜居的环境,提升城镇化发展品位和水平。

(3)坚持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增强就业和民生保障能力。通过发展各类企业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城镇人口充分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4)注重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县域特色与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较小,缺乏龙头带动企业。从集群规模来看,大部分集群规模偏小,集群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缺乏支柱型龙头带动企业,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很多企业产品存在贴牌现象,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2.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创新体现在思想观念、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目前,县域经济各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技术条件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市场拓展能力较弱,融资能力受到限制,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而且,集群内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紧密,获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弱,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持。

3.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由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网络尚不健全,不能有效地为产业集群内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服务支持。如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信用担保、法律税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站等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成长、产业升级缓慢,从而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与建议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企业集中布局、要素集中使用、产业集约发展的思路,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筹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推进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目录,明确各县(市)到的发展目标,并且做到每个县(市)都要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科学对标,跨越赶超,争先进位,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

2.做强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现有服务机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商贸流通等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创造条件,高标准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满足集群内企业共性技术和服务需求。

3.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加大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建设力度,重点支持专业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集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项目,尽快形成以专业市场为载体,配套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化水平较高,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同时要缩短产业集群与市场的空间距离,使市场的技术信息、供求信息与产业集群的研发、生产、营销快速对接,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

4.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产学研密切结合,提升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育,支持企业引进转化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推广沙河玻璃研究院组建模式和经验,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科技资源向产业集群企业开放,财政支持建成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等资源向社会开放。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使用的,政府给予奖励。

5.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宽产业集群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与央企和域外企业合作,搞好协作和加工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参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改造提升,开展产业集群内生产业的拓展与合作。加强与国家大院大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抓好百家央企进河北、百家院所校进河北有关重点项目的落实,支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搭建合作平台,建立联合研发、人才交流、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良好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明确责任,抓好做强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红三角;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09-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资助项目(批准号:05yj34)

[作者简介] 钟业喜,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赵海云,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 南昌 330022)

一、红三角经济圈概况

红三角经济圈由霍英东先生倡导建立,包括江西赣州市、湖南郴州市、广东韶关市,东经112°13′~116°38′,北纬23°27′~27°09′,总面积7.72万平方公里,占粤湘赣三省总面积的13.87%,总人口1576.7万,占三省总人口的8.49%,因为三市同是革命老区,同属红砂岩地貌,而且山水相连故而被称为“红三角”。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大门,人口807.7万、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1区15县,是江西最大的地级市,生态农业极具特色,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多项美誉。郴州位于湖南省南大门,人口456万,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2区8县。全市风景名胜多达110处,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木材主产区,素有“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和“湖南能源基地”之称。韶关位于广东省北大门,人口313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下辖2市3区6县,森林、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有色金属之乡”、“华南生物基因库”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旅游项目有千年古寺――南华寺和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

红三角经济圈同处三省的丘陵山区,农副产品资源、劳力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开发红三角经济圈,既可促进山区的经济发展,又能强化南沙的辐射作用,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有利于形成粤湘赣三省共同发展的大格局,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但因红三角经济圈同属经济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如现有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等。特别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缺乏竞争力导致的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程度

一个区域的工业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综观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般地,根据一、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状况,可以将一个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阶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重,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逐渐超过50%;与之相应,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以略慢一些的速度下降。在此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变动幅度不大。

表1给出了红三角经济圈相关城市2000-2004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从各区域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赣州2004年刚刚实现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换,仍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郴州早已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较低,处于第一阶段的中期;韶关第二产业的比重已接近50%,第三产业也在逐步上升,已处于第一阶段的后期。从总体来讲,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进程还处于第一阶段,工业化进程远没有完成。

三、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总体状况

就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来看,红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大体处在全国的中、下等水平。对照表2,先对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内部进行比较,这里用三产就业人数比例和三产比例的比值来说明生产力的水平。排序的结果是,赣州、郴州、韶关乃至全国,生产力水平的排序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这种情况说明从红三角经济圈以及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第一、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同时也要求在目前情况下,红三角经济圈宜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第二产业。

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以较快的速度增加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就是说,要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因此,这里再对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红三角经济圈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韶关、郴州、赣州,但即使是生产力水平最高的韶关,其生产力水平仍不如全国平均水平。

红三角经济圈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较快,在GDP中的比例正逐步变大,但因红三角经济圈处于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低、劳动密集的传统型服务业,如批零贸易餐饮业等,高层次的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等)发展很不充分。可见,红三角经济圈一、二、三次产业,均落后于全国水平,只不过各次产业落后的程度不尽相同。

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水平落后的状况,体现在企业层次,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民营化程度低;二是缺少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开拓有限。

经济实力和人才吸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从表2来看,尽管赣州、韶关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郴州也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但人均GDP只有韶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则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弱的经济实力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对红三角经济圈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赶超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

四、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边缘化的经济区位

红三角经济圈位于广州、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构成的大三角的中心位置,均距省会城市较远,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三个省会城市到这里的辐射能力都趋于减弱,使红三角经济圈在三个省中都存在区域边缘化的问题。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广东的珠三角经济圈、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圈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各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因此,在政策上红三角经济圈也存在边缘化的问题。

2.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红三角经济圈现有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收入等均低于各省的平均水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三市的工业化水平均处于第一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比重大。2005年,赣州、郴州、韶关的城镇化水平分别31.1%、36.8%和41.8%,均低于全国43%的水平。

3.科技水平不高,人才缺乏

红三角经济圈高等院校数量偏少,教育力量和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薄弱,知识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缺乏企业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稀少,知名企业家缺乏;另外,后续人才供应不足,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红三角经济圈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又缺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造成区域内科技水平不高,科技人才缺乏,万人在校学生数、技术人员占社会总人口比重、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均偏低,严重制约了红三角经济圈的发展。

五、提高红三角经济圈区域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1.正视红三角经济圈的落后

分析红三角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可以更客观地认识到红三角经济圈工业化还远没有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落后也意味着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在空间,只有正视落后,才能依靠后发优势,解放思想、开明开放,通过吸引国内外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利用自己充足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实现快速发展。红三角经济圈人口较多,存在潜在的广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区域内这几年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原因就在于此。

2.优化红三角经济圈区域发展环境

改善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适应发展需要,不断变革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提高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并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不断改革政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减少企业发展成本;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和优化人文环境,不断提高红三角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吸引各方面的精英到红三角投资创业提供优良条件;加强红三角经济圈的联系和协作,通过不断的发展来得到各省对区域的政策倾斜,克服区域边缘化趋向。

3.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加固产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竞争力的构建,最终归结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许多人将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等等量齐观。事实上,核心能力的主体构件有三种:基于硬技术的能力,基于制度或运行的能力,基于资源的能力。在核心技术一定,或者核心技术相对落后,或者独占核心技术难以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从建设独特的制度或运行条件、环境入手打造核心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这样做,与开发、引进核心技术相比,会产生收效快、时间省、投入少的效益。红三角经济圈地处革命老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对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具有相对的难度,从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更加实际的选择。

4.利用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的机会承接梯度转移

红三角经济圈经济、工业和人力资源状况都相对比较落后,一味强调发展高科技工业是不现实的。因此,红三角经济圈应抓住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机会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契机,主动承接梯度转移。红三角经济圈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运输成本低,又同属泛珠三角区域,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区域。只要抓住机遇,红三角可以借此机会大量吸纳珠三角梯度转移的资金、工业和技术乃至管理经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承接梯度转移,不需要政府投入太多的资金,只要求政府改善投资环境,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靠市场的力量就可完成,其社会成本是最小的,见效却是很快的。

5.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化政策,加强与珠三角的联系

红三角一直是珠三角农产品和初级资源产品的供应地,可谓珠三角的后花园,但是其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也不明显。红三角经济圈虽然农业占很大比重,但由于农产品的加工度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目前还只是为珠三角提供原材料,农业产业效益不高。霍英东先生投巨资于南沙,同时又提出构建红三角经济圈,其意义就在于将南沙作为联系红三角和珠三角的纽带,为红三角产品的贸易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红三角必须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加工业的发展,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为珠三角提供方便、安全的农业加工产品。

6.以工业化为依托,培育壮大区域经济

红三角经济圈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化为依托,提升经济结构层次,培育壮大区域经济。红三角经济圈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宜走好三条路。(1)特色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应大力培育突出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2)走民营发展之路。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3)走优势发展之路。红三角经济圈有着人力、生态、资源等后发优势,用好这些优势,能够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劳动力相对充裕,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引进,借鉴经验少走弯路,形成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编委会.中国城市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5.

[2]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5.

[3]蔡玉斌.红三角经济圈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企业经济,2004,(2).

篇7

关键词:企业;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 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 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企业的根本任务。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就难以形成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般竞争力的企业未必要有品牌战略, 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必然是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

1. 概念的澄清——品牌、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

(1) 品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感性角度看, 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 当你见到IBM 你会联想到“大蓝”或蓝色巨人,见到Mcdonald 会想起快乐。从品牌的定义可以得出品牌的如下特点:

①特定的品牌只和特定的产品或企业联系在一起, 品牌具有排它性。品牌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有“锁定效应”, 当消费者在同种或同类产品中进行挑选时, 对一种品牌的认同意味着对其它品牌的不认同。

②品牌具有品牌价值。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 如果有一天, 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那么第二天早上, 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③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于名称或标记外在所表现的那样, 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标志,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除了它本身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的一些特点外, 在这个品牌背后更有许许多多的附加价值, 或者叫无形价值。这些无形的价值包括文化、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是遗产。这是品牌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

④品牌塑造需要一个过程。传统认为, 新品牌成为名牌的成功率只有5 %左右, 且需巨额广告费支持。在美国创立一个名牌需要1 亿美元左右,在我国最少需要5000 万元,时间至少3 年以上。

(2) 品牌经营。品牌经营是通过品牌实力的积累,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 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

品牌经营与产品经营不同, 品牌的生命周期比产品长得多, 产品往往只是相对某个特定的需求时期而言。产品经营主要是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功能,提供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满意度和价值感; 而品牌经营是一种核心的信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之中,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所经营的不仅仅是形象,还包括认同, 这种认同反映了品牌的个性, 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因此,品牌经营是企业竞争继单纯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之后的高级阶段, 是多种手段的综合。

(3)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这主要是由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 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②在竞争方式上,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和超越。

③从企业未来成长的角度看, 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从而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相应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 一般都呈现出以生产环节为起点向研发和营销两头延伸的特征。

④核心竞争力具有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 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

⑤核心竞争力是通过积累得到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通过相应要素市场的买卖获得;因此,一旦企业在某项核心竞争力上取得领先地位, 竞争对手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来。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企业安全文化

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企业领导和员工不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没有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提高到思想层面上,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竞争优势,不惜减少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的安排安全文化建设投入,能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达到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双赢。

二、安全生产的适当投入可以起到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 1、在企业项目工程施工中,一定量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统一的,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生产的投入可以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发生。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安全效益。安全效益的主要特点是: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复杂性。还有一个就是隐性效益。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主要表现在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在我们的认识中,它没有具体的概念,很模糊。它并不能像经济效益那样直观的表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企业盈利、上缴税金、职工福利待遇、公司的规模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一目了然。安全生产做得好,事故发生少,那么企业就不会有过多的额外的费用支出,对于这些来说,也就相当于创造了企业效益。由此可见,适当的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减少其他支出,保证经济效益。

2、安全投入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对于这方面具体投入多少,要根据企业生产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定,假设一个企业的年产值为6到10亿,如果该企业进行施工,那么根据该企业所承接的工程来看,所需要的各项资金投入主要包含以下几块:

2.1现场施工的安全防护,包括设备的维修养护,劳动环境的改善、应急措施、有害气体及噪声的消除、各种施工工件的安全防护、劳动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用品等大约占到总工程项目支出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点五。

2.2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费用主要包含: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设备的配置、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各种安全生产证件的办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认证及各种安全隐患的检查及防护测验,还要召开安全生产的相关会议,宣传安全生产,对于安全生产部门的奖罚等这些费用大约占到总工程项目支出的百分之零点八到百分之一点二。

2.3突发事故处理费用一般都不固定。

三、要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安全投入 我们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入。对安全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的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只是它的产出总是间接地反映出来。以工伤事故为例,按照目前全国各地的通行标准,发生死亡一人的事故,企业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至少要赔偿20万元。如果是发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伤事故,那么企业每一人要赔偿数十万元。企业损失之大可见一斑。由此可见,企业的安全投入如果增加了,安全生产搞好了,不发生或者少发生事故,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 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增长。但是,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了无谓的浪费,甚至可能降低企业效益。企业正常的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失稳点与安全保障点之间,超过安全保障点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首先要加强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既经济又适用的安全技术标准,努力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安全保障。其次,要运用科学方法,广泛开展预评价、验收评价、企业现状评价等安全评价工作,准确查找安全隐患,减少安全投入盲目性。第三,在安全投入上,企业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在每次经营活动中,企业均应对安全投入的需要进行预算,同时还需要通过企业审计,监督监察等手段,对企业安全经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五、运用经济手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保障安全投入,防止企业安全短期化行为。安全投入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决定着企业安全产出的效益水平,根据安全投入的基本定量规律,预防型的主动投入产出远高于整改型的被动投入产出,两者之间的产出比约为5:1。如果按照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测算,在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就能取得加工和制造时10分的安全性效果,达到运行或投产时1000分的安全性效果,这说明安全生产投人越早,所获得的安全效益也越高。

2、加大政策调控,促进安全外部性的内部化。外部性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能否通过政策调控促进企业安全外部性内部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效果。基于安全外部性的特征,一方面要加大“补”的力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税收、奖励、经费补贴等政策扶持方式,激励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责任意识,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狠抓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通过政策杠杆刺激和撬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尽可能促进安全外部性内部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罚”的力度,提高对企业不安全行为的经济、法律和行政处罚标准,增加对事故受害者赔偿、工伤事故处理费、环境破坏费等事故赔偿金的比例,理顺被事故外溢性扭曲的企业损失性安全成本,以大处罚震慑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以高成本约束企业的不安全生产行为,让企业经营者根据成本效益理性回归安全生产,减轻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对企业安全生产调节失灵的问题,减少企业安全行为的随意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加深对安全的理解,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同时也有益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1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特点

2006年春季开始,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显现的,并在2007年8月以来的大半年时间内席卷了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次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这虽然有助于我国经济由发展过快甚至于过热转向合理发展,但也给我国企业带面了发展上的制约,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结构调整的时期;其次,由于国初初级产品价格的变化,加上自2007年起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新《劳动法》的实施,给我国企业带来了竞争上的压力,很多企业面临生存的问题。据香港贸发局统计,2007年光广东地区倒闭的企业就超过1万家;最后,国家为了应对我国国内近期所出现的通胀现象,大量采用货币政策进行控制。2007年国家连续六次调高贷款利率,截止2008年初,我国的贷款利率已上调至7.47%,给许多企业带来资金上的压力。

1.2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我国的经济环境也较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生存的压力增大。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具有维持企业生存和调节企业发展速度的特殊作用,自然也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预算管理有助学企业认识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许多潜在问题,使企业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次,企业预算管理有助学企业判断自身的业绩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同比和环比的历史数据评价业绩的体系,预算管理反应的是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水平;最后,企业预算管理是以企业为单位的管理工作,其抛开了部门之间的差异,将企业预算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有助于促进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增强企业整体性,在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有促进企业各部门行动一致,共渡难关。

2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如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较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以之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线,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本文将这些问题归纳为预算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

2.1企业预算制定的不科学

企业在预算指标的选定上并不合理。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经营单位,其生产目的较为单一,即其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而围绕着这一单一的目的所产生的企业预算的目标却是多样的,这些目标主要包括了企业规模扩大、利润增加、资产保值增值、及其它一些经济或非经济指标。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在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虽然这两个指标并不能全面的反应企业对总体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但是这两个指标可以给企业的投资者带来直接利益,因此,当前企业预算的制定基本上是包含着企业规模和利润这两个指标展开的。这样片面的将多元化的企业预算目标归属于少数几个指标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较为不利的情况下,这会使企业错失当前我国结构转型这一重要发展机会,影响企业长期利益。

预算制定缺乏科学的分析。由于预算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较为困难,很多企业便以过去的数据作为制定依据,以封闭的心态搞预算,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这种方法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是适用的,但是我国当前经济情况较上一年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物价快速上涨使CPI居高不下、国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不断出台、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国内外竞争日益激励等新情况如果不规入企业预算制定的分析对象之中,对企业预算制定的正确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2企业预算执行力不足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由核心管理层来完成的,而具体的执行工作就落到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身上。科学的预算也需要有足够的执行力来完成,而当在预算管理中作中,普遍存在着预算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对预算执行的重视不足,各级管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质量。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较大的外界压力,各部门的部门主义再次突显出来。由于专业分工所造成的各专业部门之问的信息不对称及利益的不一致性,一些部门的管理者出于自身部门的利益考虑,并不严格的执行企业的预算,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不足。而这些部门不严格执行预算,就必然造成与其他部门的不协调,进而影响企业的全局,造成企业总体利益的损害。由于国家当前紧缩银根,贷款利率不断攀升,这种资金上的浪费对企业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2.3企业预算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在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管是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重视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轻视监管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容易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另一方面,考核和奖惩措施未能得到坚决贯彻。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科学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监管人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严格执行相关考核和奖惩规定,使监管流于形式。

3 关于企业预算管理改革的建议

3.1保证企业预算制定的科学性

如上文所述,企业预算制定的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预算指标选择的不合理,其次是预算确定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因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首先,实现预算指标多样化。预算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目标管理,因此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关键是确定预算目标,而预算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主要靠的是预算指标。由于预算目标是一个体系,因此预算指标也不能单一化,而应该实现多样化。其包括根据企业宗旨和责任确定的指标,如报酬率、销售收入、利润、成本、质量、新产品开发等。

其次,预算确定要建立在数据支持的基础之上。企业为了确定科学的预算,就必须要有丰富的数据作为依据,为了使企业可以较快的掌握这些数据,我们在预算管理中应当注意发动员工的力量,使整个企业都投入到预算制定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尊重企业最高领导所拥有预算的制定、实施决策权。企业最高领导者大多见证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对企业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使高层领导者重视和参与预算的制定,可以从企业大局出发,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另一方面,员工是企业的细胞,对于企业的细节较为熟悉,将预算制定工作扩展到基层员工,可以掌握企业内部最为详实的数据。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环比和同比这两种方法的作用,奖其作为辅助手段,融入企业预算制定的工作之中。

3.2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为了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企业必须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使其共同执行企业的预算。由于不同部门的工作重心不同,其利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加之企业的利润有限,协调各部门的利益便显的不太容易。有学者认为“均无贫”,实现同一标准的利益分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种观点本人并不认同,伴随着这种平均主义的必然是低效率,这不利于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调整各部门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即企业应当制定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各个职能部门在这一长期发展计划的不同时期分明得以体现,这样即可以解决企业资金方面的压力,也促进了各部门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平衡了各部门的利益关系,使其都能够放弃部门主义,以部门为基本单位来认真贯彻总体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篇10

二十一世纪的两大特点为: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两大特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企业方便的同时,也为各企业带来了挑战。在网络经济平台下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这一挑战,为我们企业带来突破性的发展,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于分析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并作出战略研究。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并且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作为国之根本,必须正面应对互联网的普及,借助这次机会,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从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竞争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家们的眼光将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互联网上来,从而形成了网络经济。新兴的网络经济是新世纪在经济发展上的一大突破,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为传统的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处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的我们,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1.1 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球化经济,其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为依托,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经济贸易。在互联网这一全球化的经济平台上,将其交易范围衍生至全球,是新型的经济板块。网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创新推动性、直接交互性、全天候运作、无摩擦性、虚拟性、速度敏捷性以及竞争协同性等。在网络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其在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的引导下,更加完善了价格体系;在经济增长中,网络经济凭借其交易范围广,商品种类多,成交费用低等优势,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经济效率上,网络经济突破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局限性,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网络经济既是一场机遇,又是一场挑战。

1.2 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竞争

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网络经济是新生事物,也使得该平台下的企业竞争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经济下企业竞争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具体包括:

(1)竞争广度大

竞争广度取决于市场广度,网络经济的市场具有全球性,不仅如此,该经济所容纳的企业也多种多样,所以其竞争广度远远大于传统经济。网络经济摆脱了传统市场的区域限制,使其市场发展为空间市场,这一突破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使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2)竟争深度化

传统市场的交易比较大众化,企业竞争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竞争。网络经济带来的发展空间使得市场交易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面,必须往深层发展。

(3)竞争强度加剧

在网络经济这一开放式平台上,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也在不断加剧。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更顺畅,买家对商品的了解途径也越来越多,这大大提高了买家对商品、对网络经济的认可度。而且,卖家在这一平台上越来越难以维持对商品的专利属性,若想在网络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大竞争强度。

(4)竞争过程不断加速

网络经济的开放性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速,即速度经济。由于网络经济具有全球性特征,买家的需求更容易被满足,所以企业竞争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加速。

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竞争除了具有上述主要特点以外,还具有竞争组织联盟化、竟争的技术标准化、竞争的客户中心化等特征。想要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研究得出更好的竞争策略,就必须认真分析这些特点,从而实现自身的突破。

2.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的战略研究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要想谋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研究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计划。针对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征,我们总结得出了以下战略措施:

(1)树立全球化观念,摆脱传统企业的区域性限制。只有使企业自身的发展紧跟全球化的步伐,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2)不断学习和创新。在全球化的发展平台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适应企业竞争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点,时刻适应并满足顾客的各种个性的需求,才能取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3)不断加快改革速度。在竞争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够跟得上市场的脚步,才能始终走在企业发展的前端。

(4)加强管理策略。一个企业的管理机制是该企业发展的核心,优秀的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而不好的管理策略则会使企业陷入一潭死水。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策略。

(5)不断总结。只有不断地总结各种战略政策的成功与失败,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战略来面对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

3.结束语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网络经济形式的引入,更是大大增加了企业竞争的压力。如果想在网络经济市场上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给企业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在网络经济市场上谋取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不断学习其他国家企业的优点,并且结合自身实际,应用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最后,在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大经济环境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该积极融入各国的优秀元素,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晓彦.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边缘竞争力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6):1314

[2]党婧.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与发展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33(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