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就业范文
时间:2023-03-14 13: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就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自我评价
性格:比较内向,执着,谨慎
兴趣:听音乐,看书,逛街
技能: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学历目标:取得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
二、会计专业就业方向及形式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师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明显供过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才是市场上的抢手货。那么,预测和现实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首先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师,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很低。其次,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的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像计算机、文秘、财会类等专业都是供需两旺专业,即便如此,在人才市场依然是供过于求,所以,除个别专业外,就业难现在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共同问题,而并非是某个专业独有。第三,中国的财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除了一些大型企业有完备的财务机构以外,一些小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只需一两个出纳、会计,甚至一些小公司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出现一种行政人员兼财会人员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会部门在公司运作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财务人员只是收钱,管钱而已。观念落后也给财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环境中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
现在很多大学生呆在家里,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工作。像很多财会专业大学生都想毕业后在高薪领域内从事财务工作,让他们去做一个小小的出纳,他们会觉得有点屈才,而且薪水太低等。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变动后要尽快适应工作。在接触更多的环境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神会实践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我们还要严格要求自己,
1、要想在职场上获得好的前程,考取各种财会资格证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职业目标,考取各种财会资格证书无疑在就业中会增加一些成功的筹码,比如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和注册为会计师资格证。当然并不是有了这些证书就尅高枕无忧了,如果你的工作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还是一样会被辞退。
2、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多涉猎一些和财会工作有关的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能在应聘时让招聘单位对你刮目相看。
3、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财会专业是一门实践很强的专业,对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严格,而在学校学得大多都是理论知识,所以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所学的知识真正发挥用处。
三、求职计划
未来我们的工作就是跟数字、钱打交道,工作环境当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定期参加技能培训,避免知识的老化和落后。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应该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尽快适应工作方式、时间、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篇2
【关键词】会计 毕业生 就业难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更加体现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一些文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也相继开设会计类专业,以及一些地区开设的会计培训班及会计技校,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明显供大于求。就我校而言,在2011届毕业生中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就达270多人。
在中国毕业生网的2010年和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难是当前一个社会问题。
二、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会计专业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但部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不能着眼现实,从实际出发,往往“眼高手低”,不能更好地就业。
另外,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毕业生希望自己月薪在2000元左右,对薪酬较高的期望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的产生。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各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许多职业技术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反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最初是通过扩大原有高校的招生规模,后来是升级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去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已有的资源水平上来培养急剧增多的生源,其质量水平下降将是不争的事实。
(三)社会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会计专业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人数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名第5;但同时,有关报告显示,在2010届主要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排名第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双高”现象的存在显现出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之多,就业竞争之激烈。
2.供需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就业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
3.各企业选人挑剔。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据相关资料表明,当前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远没有往届毕业生的好,因为用人单位从企业发展出发会着重考虑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的会计人员。
三、改善会计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用人单位应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
(三)各院校的具体措施
1.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就业率的主线。会计工作岗位是专业性强的专业技术岗位,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使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必须加强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以强化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大实践实习教学力度,培养应用型人才。
篇3
[关键词]会计教学 就业 方向
探索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机制、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要能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但在现有情况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地方特点、行业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因素;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不相符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计实践教材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本人通过几年的会计教学,在指导学生就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目前会计教学的状况
会计教学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传统的理论主导型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用实践教学弥补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方面,在确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关键环节上,甚至在毕业要求、管理方式、师资建设、评估体系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参考现在相同或相近的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要求,缺乏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会计实践教学还处于比较簿弱的环节。从教学理念、实验基地建设、软硬件配备等诸多方面都做的很不够,对提高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却轻视实践;重视书本却轻视实务;重视课堂教学却轻视实验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多层次的会计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就业导向
传统会计教学,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而现代教学理念,正好要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鼓励学生去做,因为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查阅有关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因而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效果,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当今是知识信息时代,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新兴产业的话,那么其最大的产品便是学生,该产业的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资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就业情况,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采用一定实践教学手段,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3.创造逼真教学环境,促使就业逐步提高
会计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因而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长期以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在会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上缺乏连续性、科学性。要缓解会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应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更好地促进和提高会计理论教学水平,建立模拟教学资料库、会计模拟实
篇4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会计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中职的会计教学更好地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会计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规范创新实训模式等途径来实现对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其不仅符合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现代社会生活对会计人才的切实需求。
一、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生源较差
中职学校是义务教育后教育,虽然与普通高中同质为高中阶段的教育。由于社会上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偏差,学生家长都是想通过普通高中高考的方式,考取大学继续深造,不愿意过早地踏入职业素能培养,并且形成一种偏激思想认为去读中职学校就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情。由于入读的学生大都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对相关的专业方面基础知识根本没有经验。由于会计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知识基础,还有一些偏专业方面的抽象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能力欠缺,所以导致教师在教学方面必须弱化难度,这样就无法深入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内容。
(二)学校专业科目设置,难以明确今后就业方向
对于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对于教学科目的设置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多采用较难的大专院校的科目和就业方向进行设置,而将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模糊化,无法明确。贪大、贪全的设置一些学生在今后岗位实践中根本无法应用的理论知识,缺乏准确的定位性。
(三)校企合作的形式性,实作的缺乏性
校企合作一直是学校倡导的主要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深入化、加强化、熟练化。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上面行走的并不是很顺畅。有的校企合作实质上只是参观学习,学生无法进行实际工作实践,无法达到校企合作中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结合。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由于专业岗位定位不准确,学习的内容和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脱节也是导致校企合作形式化的主要原因。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教学方法
(一)结合社会需求,做好人才定位
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想要真正做好实用型人才培养,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目标,学校就必须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做好专业会计人才的定位,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专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中职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基础素质来讲,学生进入到大企业当中就业的机会偏小,那么中职教育的会计人才主要供给方向就是以中小企为为主,在职业生涯初期,其所做的工作必然都是较为基础的会计工作。那么中职院校就可以根据此种社会需求来对会计人才进行定位,从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做账、查账和用账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在参建工作后,能够迅速的融入工作岗位,发挥出自己在企业会计工作当中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人才定位当中的初级阶段,学校要在做好基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陆续对学生进行其他难度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基础才是最重要的,中职教育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性基础人才,因此学校一定要做好人才的正确定位
(二)坚持就业导向,设计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是各个中职教育学科当中最主要的教学部分,会计学科亦是如此。基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必须要加强对实训课程的比重,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符合会计职业需求。在这一环节当中,中职学校要注意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设置问题。从实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角度分析,中职学校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实训课程的时间,来让学生能够接受足够的实训课程教育。由于课时是有限的,那么在实训课程课时增加的同时,理论课程的课时就要相对减少。目前,会计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控制在“4:1”较为合理。其二是实训课程的内容设置问题。为了保证实训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学校要以会计职业需求为切入点,进行实训课程的设计,以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三)组织技能竞赛,提升实操能力
在学校教育阶段,无论学校所设置的实训课程多么科学,都无法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比。对于会计职业来说,如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那么即使学生顺利进入职业岗位,也很快会被淘汰。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中职院校应该多组织会计技能竞赛,让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够将每一项会计技能都熟练的掌握,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路发展打好基础。中职院校在组织技能竞赛时要注意对技能竞赛内容的科学把控。因为充足的实训课程实践已经能够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会计技能,因此竞赛内容如果以实训课程为主,那么竞赛活动的开展意义并不大。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角度考虑,学校在进行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时,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创造出实际工作环境,为学生布置真正的会计职业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核学生对于会计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和融入会计实际职业环境。
(四)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
在培养专业会计人才过程中,中职学校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改善与创新,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所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够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发挥出学生在会计职业环境中的作用。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社会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中职会计教育作为为社会提供实用性会计人才的主要基地,其必须要保证自身教育行为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才能确保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为例,传统中职教育对《会计学》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知识的模式展开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虽然其能够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从当前的社会需求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俨然已经不适合中职会计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知识。
(五)加强师资培训,保证师资水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以实用性为主的中职会计教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变得更加重要。首先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问题,如果教师会计教学思想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很难与实用性会计人才培养保持一直。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如果教师的会计教学水平偏低或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那么即使教师的教学思想非常超前,那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教师的何种问题,其为学生带来的都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中职学校要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合理的培训与考核来保证教师的思想、素质都能够符合会计教学的实际需求。为了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素质随时都能够符合会计职业需求,学校还可以专门要求联合办学的企业的专业会计人才到学校当中定期的进行专业交流,为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学校必须要加强对社会之间的联系,确保学校的教育策略与社会用人需求保持一致,从而让每一个会计人才都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的适应职业需求,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书云.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5
1.1社会客观现实与学生的主观性定位存在偏差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对自身定位存在着偏差,这就使得其在薪酬福利、就业岗位以及单位性质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大多数的毕业生面对与自身预期存在非常大的职位时,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学生对于自身定位过高而错过了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域因素也成为会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比如,大部门的乡村以及中小城市等地理环境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相对较差,使得很多学生放弃这些地方的工作,错过了非常多的工作机会。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使得其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到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一味对社会抱有一种幻想,使得其对于自身的定位与社会的实际发展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缺乏就业竞争优势。
1.2学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招聘工作以及就业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对于招聘学历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别的注重其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其中外语资格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则显得非常重要。从目前的就业来看,招聘单位更加注重现实性,也就是在进行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需求,其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就使得其在招聘中缺乏竞争力。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培养目标过于单一造成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特色性,或是过于重视书本知识,或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实现综合性的人才培养。
2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研究
2.1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
在进行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学校只是承担着一个陪衬的角色,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学生,如果学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这就使得其在实际的就业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高职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认识到实际能力与学历、理论等同等重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除了更加注重书面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通过不断锻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生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的就业意愿来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还要明确认识自身,不断调节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生活细节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例如,学生毕业后更加倾向于外企,其在大学期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之外,还要更加注重自身外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转变过去的理念和工作方式,更加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2.2注重对学生的就业宣传
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学生参与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学生缺乏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就会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前景不理想。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在进行书面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开展相关的就业宣传教育,让学生更加明确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竞争力。例如,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实际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相关就业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就业经费重组,同时还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财力上的充分调动,提高教职人员工作积极性,解决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学校缺乏知名度,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就业,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语
篇6
关键词:高职会计 就业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急需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充实到各个岗位上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但是需要看的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与现实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沟通能力不强,业务水平偏低能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训实践,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不断促进会计专业就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有利位置。本文主要研究探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可行办法。
一、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前提条件。需要看到的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陈旧,与社会生产相脱离,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壮大和生产的需求等等。为此,必须要进一步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学校的管理层要走出去,深入企业车间和先进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将那些企业发展急需,经济发展必备、社会市场上紧缺的专业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将那些与社会生产联系不紧密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这样既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有用的课程上来,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教学内容单一滞后,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被充分激发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为此,必须要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要从易于学生掌握和接受,毕业后能够用得上的角度来安排教训内容,要通过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协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面向社会和企业,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所学的技能能够有用武之地,不让学生们做无用之功。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还主要是课堂教学,而且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一般还停留在口传身授的阶段,对于高新科技手段的利用不强,因此教学的效果也一般,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没有被充分激发,教学的目标难以圆满实现。为此,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变“要你学”为“你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要灵活广泛地运行多媒体教学能高新科技方式,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变得更加容易,强化教学的成果,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更容易接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实训实践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阻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如果实际工作能力不能提高,那么在就业的竞争中就没有优势,提高就业能力也无从谈起。为此,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训实践,与一些大企业和金融部门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将这些地方作为实训基地,引领学生走进企业和金融部门,实际接触金融工作和会计工作,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会计工作,热爱会计工作,提高投身会计工作的热情和荣誉感。同时,可以在实践的工程中,向那些资深的专业人士进行学习,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一步认清自己,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老师,受老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不仅仅扮演者答疑解惑,言传身教的任务,还担负着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此,必须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能力,定期开展培训和教学竞赛,让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学技艺,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先进的院校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增加自身能力。也可以定期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学,随时解决教师的疑问,提高教师的素质。同时,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要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务晋升与个人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让那些一心钻研教学的教师得到实惠,让教师的薪金制度与个人成果紧密结合,为教师提高素质创造一个绝佳平台。
六、 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成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在会计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的能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处理是基于原则性的规定, 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经济事项和业务应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所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实训实验活动过程中, 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孙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4):154-155.
篇7
一、当会计学专业的就业趋势
一方面,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先进管理工具的运用,国内国际的会计行业大环境也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对于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许多学生选择会计专业的初衷并不是热爱和擅长会计工作,而是认为学会计、好找工作,从而出现会计行业就业人员的数量不断上涨,但其素质良莠不齐的局面。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稀少,许多企业无法招聘到符合要求的会计人才,而大部分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都较为普通,有限的工作岗位无法让每一名毕业生都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会计学专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二、当前会计学专业的就业现状
1.初级人才市场趋于饱和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会计学专业,目前已成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由于会计中高级职称考试有相关的限制条件,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考取了初级会计职称,并且也有部分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以及社会人士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由此导致初级会计人才已趋于饱和。大部分初级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市场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
2.用人单位招聘门槛高
据调查,我国有超过七成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而超过五成的大学毕业生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当前许多用人单位设置了较高的招聘门槛,有些职位对于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足够胜任,但其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所选择的员工能力水平与职位性质不匹配的情况,不仅让大学毕业生失去了一次就业的机会,更阻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中的会计岗位直接接触企业的财务工作,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外来人员进行财务工作十分排斥,所以直接拒绝对外招聘会计人员,而是选择企业内的老员工或者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担任会计职务,由此增加了会计求职人员的就业难度。
3.学生择业盲目
一方面,学生选择专业盲目。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部分学生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会计并不感兴趣,专业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造成本身专业能力方面的缺失,这对毕业后的就业有着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盲目。在求职过程中,许多学生过于依赖一纸本科毕业证书的分量,对自己的职业期待过高,就业地点要求大城市、就业环境要求大企业等,而自己的实际能力却没有达到理想中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最后使得这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促进会计学专业就业的建议
1.学校方面
各高校应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设置,不能单纯的为了招生而设置热门的会计专业。在学生进入会计专业学习之后,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更加有计划的培养方案,并将职业发展教育贯穿始终,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基础。此外,各高校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将更多能够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的实践活动引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让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力。
2.企业方面
一是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设置招聘门槛,给一些能力过关的本科毕业生工作机会,实际上,即使是二本、三本大学,同样也有许多工作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企业的会计工作。二是企业管理者也要拓宽眼界,开放思维,与高校进行合作,吸纳更多实习生进入企业学习,同时发现更多可塑性强的专业人才。
3.学生方面
在学习期间,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从而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成功就业的关键所在。除了本科学历之外,学生必须始终保持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等会计相关的职称。同时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里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经验。除此之外,学生面对就业时要摆正心态,不一味的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而是给自己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
4.政府方面
一方面,国家政府在“就业难”的浪潮中应当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建立起及时、安全、权威的网络就业信息平台,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对当前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进行科学的管理,平衡师资力量,保证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同时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为市场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篇8
【关键词】 会计教育;专业认知;学习规划;就业期望
一、引言
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等会计教育中,作为向社会输送会计人才的主力军,会计本科教育效果的好坏备受社会关注。近十年的扩招之后,当前会计人才需求市场上,会计工作岗位存在结构性失业 。高端人才缺口加大,初级人才供大于求日趋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会计教育方案的调整滞后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对此,本文将通过实践调查来分析会计本科教育的教育效果与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在深刻思考会计人才培养的文化指引后,通过与部分企业人士的沟通,用学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能有效匹配的思路,从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和希望提升的视角来研究当前会计培养方案的不足和改进,即从“产品营销”成败的角度探讨“生产与营销方案”的成败及应改进之处。
二、基于实践调查的教育效果与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且调查结论更可靠,我们选取了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等山东省内十所高校的2010年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以下特征:
1.学校性质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及青岛大学属综合类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为财经类院校,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等属财经类为辅的大学。
2.会计学专业综合实力
所选的十所高校中,一所大学拥有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会计学专业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五所院校设有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为山东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在新生入学之初均进行了专业学习辅导,山东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还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从大一至大四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调查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本问卷在调查群体方面与其他问卷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选择了经历过择业且即将离校的本科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什么选择这一群体呢?考虑到他们是“已经成功或失败了的营销产品”,他们对专业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都有了真实的经历和体验,是供应与需求间最直接的沟通主体和信息反馈载体,这种反馈比通过调查教师群体和人才招聘群体来得更直观、更感性。
(二)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为了使问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我们参照了Franciso&Kelly 、孟焰等的问卷框架,主要从教学和就业两个环节搜集数据并相互映照。问卷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包括四年前的初步认知和四年后的培养方案认知)、教学效果评价和就业困难分析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学生在培养方案和人才市场共同作用下的认知阐明教育效果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探讨工作价值导向培养方案的改善建议。本问卷发放150份,收回问卷148份,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为94.67%,其中男生比例42.96%,女生比例57.04%。
(三)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1. 报考时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报考专业时,基于职业发展因素而选择会计专业的占36.46%;从找工作方向(好找工作)考虑的占28.20%;了解会计工作并对之感趣的为15.49%;专业调剂生12.68%;其他情况占7.17%。(2)回顾专业选择是否合理方面的数据显示,78.87%的学生认为合理,8.4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12.68%的学生则表示未考虑。(3)在专业后续认知分析中,表示对专业的学习和就业特点、培养方案、本校专业特色三方面了解的学生分别是92.96%、70.42%、63.38%。(4)在专业学习规划方面,考虑并作出专业学习规划的占35.21%,其中以工作目标依据规划的占56%,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占36%;尝试制定学习规划但不知怎么做的达到52.11%。
这些数据表明:(1)山东省会计专业本科生生源比较稳定但充足性值得警惕。生源中基于职业发展和专业兴趣导向的比率为51.95%,这是生源稳定的基础。但统计结果显示第一志愿报考率为87.32%,比较前几年有所下降;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生源中28.20%的就业导向报考率可能会下降,导致未来该专业生源减少。(2)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培养方案、专业特色和学习规划较重视,但对会计学习和就业的特点、培养方案和学校专业特色了解的有效百分比逐次下降,并且52.1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规划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会计本科教育的认知程度比较薄弱,学习规划依据不明确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学生系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学习的无目标性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低效率,自律性降低甚至出现缺课、逃课率提升等现象,这对于学生专业学习储备和职业素质培养都非常不利(尤其作为会计工作者,无计划性和自律性差是最要不得的职业素质),将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价值的发挥。
2.课程重要性认知与教育效果评价
图1反映了学生对于专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认为,为了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美国会计教育目标是通才教育),会计专业教育应包括一般教育、一般商业教育、一般会计教育和专门会计教育 等四类课程。从图1显示的结果看,学生对纯粹的会计技能知识课程重视度最高,对相关经济专业课程的重视度次之,最不关心也不重视人文课程。学生对提高自身修养极有价值的人文教育的重视度极低,说明我们存在为培养专业会计而开展教学的教育现状,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高职教育――即培养能够直接适应初级工作岗位,而后续潜力挖掘比较困难,大学教育区别于高职教育的优势体现的不明显。
表1列示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会计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很多,但教育可改善空间仍然很大。教学和教育是两个概念,教育是目标,教学是教育的途径之一。通过比较2002年和2006年相关部分调查结果,会计本科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在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明确化、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实务结合度等方面较比较数据改善非常明显。但学生们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电算化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效果还存在20%以上的不满意度,并且存在30%及以上的比例集中于中等评价,尤其在“与经济发展配合度和实务需求结合度”方面竟超过了50%的比例。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上仍需进一步提高之外,在教育效果的改善上有非常大的空间,需要在教育目标定位标准、实践与目标差距、拓展教育方式等方面加大研究和实践的投入。
3.就业问题分析
(1)就业期望分析
① 此次调查中省内生源118人,外省生源24人,其中省内生源期望留在省内工作的有106人,占省内生源的89.83%,外省生源24人,期望留在山东省工作的12人,期望跨省就业率为16.90%。学生择业范围明显放开,择业期望中高达87.32%的学生选择专业相关即可,必须对口择业的比例仅为7.04%。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从事会计工作,说明当前会计本科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岗位教育无效。
② 在期望工作岗位上,选择率较高的工作岗位依次是一般会计工作(出纳、会计等)、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师(事务所为主)和财务顾问,此外,公务员、教师等行政事业单位就职意向也比较高。
(2)就业必备能力分析
图2的调查数据表明:
①期望就业岗位所能产生的附加值较低。调查结果显示163人次的期望工作(前两位排序)是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和审计岗位,其主要具备的能力是专业核算能力。即期望工作所能提供的附加值主要集中在核算、形成报表、报表分析等方面,几乎对进一步利用知识体系理解报表、分析报表背后的内涵及制定决策的工作价值没有选择。这说明一方面毕业生们对此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且在更高更广视角上利用会计知识协同其他部门的能力方面是欠缺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培养目标在致力于培养能胜任高附加值会计工作的人才方面有待提高。
②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最重视,其次是职业道德,再次是应变能力,同时对提升职业价值的相关能力给予重视,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合计得票也较高。该结果与上述图1的结果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学生在专才教育导向下将“怎样做具体的会计业务”放在首位,而几乎将“我要做什么工作”和“我可以做什么工作”的问题直接否定,这是一种明显的职业岗位先入观念,不利于扩展就业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自我否定了专业初次选择的学生,使得他们面临岗位选择时出现“鸡肋”的现象。
(3)就业困难与解决途径分析
在就业压力方面,高达89.44%的学生承认存在较大就业压力,谈到主要压力来源,高达53.76%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和渴望度是极高的。同时,女生反映压力来源中性别歧视带来的压力占较大比例,还有小部分比例的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激烈的竞争,会计毕业生多,人才供大于求。谈到改善就业现状的途径上,学生对提高职业技能与素质、积极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实习机会、调整择业期望和拓宽就业视野四方面的重视几乎相当,还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考虑了参加职业培训和提高求职技巧的途径。
三、基于提高就业质量的会计教育效果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当前会计本科教育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范围和职业发展,因此,建立教育效果与就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市场需求导向,明确会计专业教育目标
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本科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基础和重点,会计本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在毕业时成为一个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素质以便适应未来的职业市场竞争环境并具有较好发展前途。因此,我们应当在市场需求导向的定位下,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培养目标,从服务于毕业生长远职业发展的角度考量,以就业为契点,注重实务界需求的发展动态,强化工作价值导向,在恰当的特色定位引导下将会计本科专业的教育目标锁定为:在提高教学水平做好专才教育的基础上,引入发挥能力和工作价值导向,积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和经济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二)积极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
山东省的部分高校在引导学生设计大学规划方面已有所推进,但力度不大。我们应重视专业引导教育,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第一步。具体形式上可采取专业性的大堂课程教育,也可以采取本科生专业导师制长期辅导,务必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深刻而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要如何利用和安排的问题。比如,我们可借鉴美国会计教育的一些做法,各大学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用途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等,为学生今后的专业系统学习打下基础,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性。
(三)建立毕业生教育效果评价数据库,协助改善教育效果
由于毕业生已经按照培养目标完成了完整的大学教育课程,并经历了一定的找工作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教学、课程等的评价和择业信息反馈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在离校前组织毕业生开展教育效果评价并提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就业成功率的建议,形成教育效果评价历年数据库,同时结合教工的教学研讨,有甄别性地发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这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将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四)拓展教育途径,增加实践窗口
作为学校,从自身能力上来讲是不可能有效地提供给每一个学生良好的工作经验的,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目标和能力已决定了这一点。因此,针对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从以下方面有效配合:
1.分析实践经验的有效内涵。很多学生在谈到实习经验的时候往往默认的是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但事实上,除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外,适应工作、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实践经验同样重要,所以,可建议学生多方面联系专业对口实践岗位,同时对于非对口专业实践岗位也积极接纳,进而从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重视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作为一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更新的应用性学科,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会计实战型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接触会计岗位操作实务的课程,通过对近几年已工作毕业生的追踪了解,他们普遍反应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收获对于工作技能具有近90%的支撑。为确保毕业前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效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选好会计模拟资料,合理安排业务资料容量的大小。所选的会计模拟资料必须是典型的经济业务,内容应兼顾手工会计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两方面的需要。其次,不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质量。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不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且应具有超强的业务能力。高校要采取措施培养师资,使相当一部分会计教师精通会计和计算机、擅长会计理论教学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抓好实验的考核环节。实验考核要注重实验过程考核,注重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以技能考核为主。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应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考评内容、评价指标、权数、综合计算等方面加以规定,建立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即对学生完成的综合模拟实验进行评估、考核、打分,采用“教师、学生、社会”相结合的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一方面,学校及院系聘请实务界人才到高校做相关专题的演讲,将外界的实际需求和经验与校内师生交流;聘请实务界专家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剖析与讲解,逐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更新知识,到实务界实践锻炼,体验实践中的岗位需求层次和能力要求,总结经验并传递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环节。比如,学校可安排教师轮休,采用半年上课,半年进修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学校让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每几年轮出一年或每周抽出一天来保证和鼓励教师从事外出谋职或兼职。
4.积极争取并建立校企实践基地,增加教师和学生参观、实习机会。校企实践基地是校企双赢的有效平台,当前部分企业在招聘中不愿直接聘用大学毕业生,认为有些大学毕业生工作不扎实,培养难度大且容易跳槽,所以很多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实践基地项目,一方面企业可以在提供实践机会的期间考察并择优录用实践效果良好的优秀毕业生;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窗口,并进一步获得实务界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而有利于教育目标的改进和实现。因此,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增加实践经验的需求,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去实地观摩,进行专题调查;也可利用暑假,由学校统一组织到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院指派专职老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查与指导。实习结束后,学生及时提交实习报告,由老师进行批改。
【参考文献】
[1] 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3).
[2] 李天琴.中美会计教育比较研究[J].管理科学,2006(4).
[3] 柳青.美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会计课程改革――以布里罕杨大学为例[J].财会月刊,2008(20).
[4] 翟胜宝,盛明泉.从会计专业毕业生失业问题谈改进高校会计本科教育[J].财会月刊,2009(36).
篇9
关键词 就业 高职会计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目前经济下,传统会计专业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甚至已被淘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企业中能有竞争力,能够快速完成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相关负责人能够认真对待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人才方案,结合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革。
1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与毕业生就业现状
1.1高职院校介绍
在我国,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称呼,高职院校的教育侧重于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更注重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具有高等知识且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1.2会计行业现状
会计行业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会计行业随着经济活动而诞生。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会计行业存在着两级分化的趋势,会计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的数量再增加,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但是会计业务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会计核算的范围也再不断扩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而高级会计人员还是比较紧缺的人才。近年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对高级会计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会计人员技能的提高。这就表明会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以高端会计人才为主。
1.3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依然是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目标而已。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虽然是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而设置的,但是这些内容需要经过大量的学者进行总结归纳,编辑出版,再运用到课堂。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企业的业务又发生了变化,以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已经落后。另外这些知识即使可以被学生机械地记在脑中,但是学生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这样导致学生只是停留在只会做题或者考试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应用到实际的账务处理中。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实际账务处理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在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就要和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紧密联系,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企业的参与,自说自话,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工作能力。我国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要求,企业不会主动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进行课程设置。教育部大力提倡高职院校要进行校企合作,一般的合作方式是在学生大三实习时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前要经过面试,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企业实习。这样一大部分学生将没有机会接触到会计业务的实际处理。校企合作对课程设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目标过低,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记账员”,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是最终目标。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会计已经诞生,智能会计软件只需会计人员将当月票据整理整齐放入扫描仪,将票据图像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账处理。无需会计人员票据逐一编制记账凭证,一台扫描仪、一个智能记账软件即能完成从制单到报表的全过程。“记账员”的工作将逐渐被机器代替,这就对高职会计学生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只会进行账务处理,低端的会计市场日趋饱和,因此,应围绕会计业务开展相关业务的教学,提高会计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要求有2―3年工作经验,从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有实际账务处理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有这样的要求的原因无非是:(1)不想在培训上下大成本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用人单位一般都是一岗一人甚至一人多岗,没有多余的人员来对毕业生进行培训。(2)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一般只有一名会计人员,招聘的计人员需要有账务处理能力。由于这样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没有机会从事会计工作。
2.2教学方法多年不变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教学内容一般都依照教材内容讲解,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长时间不进行修改,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有相当多的老师依然是“一师、一书、一麦”的授课形式,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现在的教学对象都是95后新生代,但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依然处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说,学生坐在课桌前听。这种授课方式不能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
2.3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篇10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中,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行业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本功,也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开展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从客观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仍然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培养等。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进行会计专业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推进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内涵分析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文化状况或者文化类型,这些文化状况或者文化类型对人的思想能起到引导、促进、升华的作用,并提升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审美水平,进而提高人们在精神层面的素质与修养。常见的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都是人文学科。人文素质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文学、哲学、历史等学科中的人文气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通常将人文素质分为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的精神境界两个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个人后天的学习获得,而人的精神境界则需要个人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理解和感悟获得,主要体现为个人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人文素质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文素质教育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推动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力量。
2高职会计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会计专业看似属于一个理科专业,但理论和实践均充分证明,推进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第一,高职会计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让会计专业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人文素质的会计专业学生,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将会更加有主见、有远见,其也将更能胜任会计工作。第二,高职会计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存在一定难度,且枯燥、乏味,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抵触学习专业课程,导致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最终在社会竞争中落败。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明白自己为何学习、怎样学习,拥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学生将不会在难度颇高的会计专业课程学习中迷失自我。第三,高职会计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可以让人心灵澄澈、思想丰满,而缺乏良好人文素质的学生,往往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空虚,甚至会崩溃。人文素质在丰富学生思想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现代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个人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
3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在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和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紧密对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社会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
3.1设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目标,行动才能有方向,行动才能有力量。高职会计专业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在设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以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为教育导向,确保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获得的人文素质是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帮助学生在培养人文素质的基础上,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第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应以培养企业会计主管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目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从事相关工作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在取得相关会计专业职业证书的同时,具备相应的管理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3.2加强高职会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会计专业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缺乏的是既具有理论水平,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获得“双师型”教师,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内具有会计专业实践能力的专家作为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以其精湛的会计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从事会计专业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对在院校中任职的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其会计专业教学能力、会计专业道德品质、会计专业实践水平进行全面考量,并为其提供深入企业观察、实践的机会,全面提升会计专业任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3.3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会计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模拟实训、企业实习等方式,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其综合人文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完善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在不轻视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企业实训时间,帮助学生在吃透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将书本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使其具备完善、扎实且熟练的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其将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企业形势。
3.4改革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素质教育是重要方向。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学生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素质教育仍存在较多不足。高职会计专业应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将《会计法》以及公民职业道德素质中所倡导的会计职业精神有效传达给学生,包括会计行业从业的道德品质、会计行业从业的专业要求等,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社会运行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兼顾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的会计岗位从业理念,进而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后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树立职业道德风范,更好地推动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3.5对接相关企业实现顺利就业
在当前校企合作广泛开展的情况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推动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积极合作,学生在相关企业中实训之后,可以在毕业后选择留在企业,实现顺利就业。一般来说,基于会计专业的技术性、实践性、灵活性,企业也更加愿意选择“科班出身”的和在企业内部进行过实训的学生,这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4结语
在众多高职院校专业中,会计专业对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人文素质要求都很高。在现阶段的就业导向下,高职会计专业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文素质也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所不可或缺的。在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努力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中,通过校企合作、师资建设、课程完善等方式,着力构建一个人文素质培养效果显著、学生乐于接受、企业甘于奉献的专业教学体系。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以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赢得企业的青睐,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无形中有效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晓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3(7).
[2]刘建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黄元媛.探析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新经济,2014(Z2).
[4]林婷.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6).